肝内球状病变与肝活检超声图像对比分析

肝内球状病变与肝活检超声图像对比分析

一、肝内球状病变超声图像与肝活检对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萍,于杰[1](2021)在《肝病超声诊断指南》文中研究说明超声检查无创、实时、价廉,无辐射、便于反复进行,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超声检查新技术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发展迅速,可有效鉴别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评估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程度以及监测肝病治疗效果,在临床肝病及其介入治疗中发挥重要诊断价值。本指南规范了肝病多模态超声技术(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检查的仪器调置、患者准备及医生检查方法;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炎性病变、纤维化、硬化)、多种占位性病变及肝病介入操作的多模态超声技术诊断标准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同时推荐了超声监测周期及肝脏疾病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蔡秀媛[2](2021)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与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探讨NAFLD各中医证型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进一步阐释中医证型的科学内涵,为中西医结合诊治NAFLD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厦门市中医院肝病中心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门诊及住院符合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标准[1,2]的NAFLD患者共216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测定NAFLD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检测的血清胆碱酯酶均为丁酰胆碱酯酶(Butyrylcholinesterase,BChE)。收集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BChE及其他血清学指标、影像学指标等相关临床资料,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NAFLD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与其它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同中医证型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之间关系。结果:(1)NAFL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郁脾虚证84例(38.9%)>痰浊内阻证52例(24.1%)=湿热蕴结证52例(24.1%)>痰瘀互结证28例(13%),以肝郁脾虚证最多。(2)NAFLD不同中医证型中血清BChE水平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结果:血清BChE水平(μmol/L)在痰瘀互结证[9.42(8.24,10.82)]分别与湿热蕴结证[12.23(11.17,13)]、痰浊内阻证[12.43(11.02,13.8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郁脾虚[10.14(9.29,10.97)]中分别与湿热蕴结、痰浊内阻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证型两两比较,血清BCh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FLD不同中医证型中血清BChE水平分布:痰浊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提示痰浊内阻证、湿热蕴结证中血清BChE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3)血清BChE水平在年龄各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清BChE水平(μmol/L)在青年组(11.47±1.92)与中年组(10.74±2.04)、老年组(9.90±1.8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ChE水平分布:青年组BChE水平高于中、老年组。(4)血清BChE水平与CAP值(r=0.238,P=0.000)之间呈正相关。(5)血清BChE水平在B超分度(轻中重度)组间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4.242,P=0.001),其中血清BChE水平(μmol/L)在轻度脂肪肝[10.27(9.59,11.04)]分别与中度[11.22(10.09,12.70)]、重度[12.70(11.08,13.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BChE水平在中度脂肪肝与重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BChE水平在B超分度中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6)血清BChE水平与BMI、WHR、TC、TG、GGT、HOMA-IR、UA水平(r值分别为0.275、0.268、0.159、0.383、0.212、0.146、0.155,P<0.05)呈正相关。结论:1.NAFLD患者各中医证型中血清BChE水平分布存在差异性,具体为:痰浊内阻证、湿热蕴结证>肝郁脾虚证>痰瘀互结证,可在一定程度为NAFLD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依据,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参考。2.血清BChE水平与肝脂肪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血清BChE水平随着肝脂肪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对评估NAFLD肝脏脂肪变程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3.血清BChE水平与肥胖、血脂、胰岛素抵抗、肝脂肪变性程度密切相关,对于评估NAFLD脂代谢紊乱程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捷[3](2021)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肝动脉阻力指数对兔肝纤维化模型的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建立并研究兔肝纤维化模型,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及肝动脉阻力指数(Hepatic artery resistive index,HARI)对兔肝各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分析其机制及相关性。方法:将36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即A、B、C、D组,其中A组为对照组,共6只,B、C、D三组为实验组,每组10只。实验组给予CCl4-橄榄油混合液于颈背部皮下注射,B组实验周期为4周;C组实验周期为8周;D组实验周期为12周。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于颈背部皮下注射,并于4、8、12周时随机选取2只处死,分别与B、C、D组对照。各组兔实验前及实验周期结束后均抽血检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白蛋白(Albumin,ALB)和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to-globulin ratio,AGR);行肝脏常规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及ARFI检查,获取HARI及SWV值。实验结束后,取兔肝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比观察正常对照组及肝纤维化组的分期改变。结果:按照实验后的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分析,化验显示F0期AST、ALT、ALB、AGR指标与实验前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F1-F4期AST、ALT均较F0期升高,且各期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F1-F4期ALB、AGR均较F0期降低,且各组间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病理F0期肝小叶排列整齐,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外周规律分布,肝血窦走形正常,胆小管走行清晰;F1期表现与F0组相似,部分可见少量炎细胞浸润及水肿;F2期可见炎细胞浸润,小血管淤血,肝门部汇管区纤维化,中央静脉及肝血窦稍扩张;F3期炎细胞浸润明显,可见肝细胞肿胀、肝细胞淤胆、小血管淤血,还可见纤维化程度加重,可见再生结节;F4期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肝细胞排列紊乱,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并连接,大量再生结节,假小叶形成。二维超声显示:F0期肝脏的超声表现与实验前相同,F1期肝脏回声稍致密;F2期肝体积增大,肝实质回声致密增强;F3期肝包膜回声欠光滑,肝实质回声增粗且不均匀,胆管及门脉管壁回声增强;F4期肝脏包膜回声不光滑,实质回声紊乱增粗。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实验后F0期与F1期HARI无统计学差异(P>0.05),F2、F3及F4期的HARI值与F0期及F1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纤维化分期的增加,HARI依次升高。ARFI结果显示:实验后F0期与F1期S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纤维化分期的增加,SWV依次升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ARI与ARFI测得的SWV呈高度正相关。结论:ARFI测得的SWV随肝纤维化进展呈递增趋势,提示ARFI在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有较高的价值。HARI在诊断F2期-F4期肝纤维化时有一定价值。ARFI测得的SWV与HARI呈正相关。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4](2021)在《肝病超声诊断指南》文中认为超声检查无创、实时、价廉,无辐射、便于反复进行,是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方法。近年来,超声检查新技术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发展迅速,可有效鉴别肝内占位性病变性质、评估肝纤维化和门静脉高压程度以及监测肝病治疗效果,在临床肝病及其介入治疗中发挥重要诊断价值。本指南规范了肝病多模态超声技术(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弹性超声)检查的仪器调置、患者准备及医生检查方法;对肝脏弥漫性病变(炎性病变、纤维化、硬化)、多种占位性病变及肝病介入操作的多模态超声技术诊断标准进行了定义和规范,同时推荐了超声监测周期及肝脏疾病超声诊断报告书写规范。

刘显旺[5](2021)在《能谱CT定量参数在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能谱CT定量参数(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衰减斜率、标准化碘浓度)在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纤维化并行门静脉能谱CT扫描的慢性HBV感染者,并收集20例无肝脏病变且行门静脉能谱CT扫描的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组)。在ADW 4.7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能谱CT后处理软件测量所有入组者第一肝门层面肝右叶、肝左叶及尾状叶的的能谱CT定量参数,测量参数包括肝实质40 keV~140 keV下的单能量CT值、碘(水)浓度,并计算能谱曲线衰减斜率(Attenuation slope of energy spectrum curve,K)及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同时根据肝脏三叶能谱CT定量参数值计算肝脏平均能谱CT定量参数。将肝纤维化患者按病理分期分为S1组(S1期:12人)、S2组(S2期:11人)、S3+4组(S3+S4期;13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N组和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组间能谱CT定量参数间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着差值(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法。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各能谱CT定量参数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间的相关性。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肝纤维化病理分期<S1与≥S1期,<S2与≥S2期组间各能谱CT定量参数间的差异,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别评价各能谱CT定量参数区分≥S1期及≥S2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结果:1.能谱CT定量参数,肝右叶、肝左叶、尾状叶及肝脏平均40 keV-110 keV单能量CT值在N组、S1组、S2组和S3+4组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0 keV-130 keV单能量CT值在N组、S1组、S2组和S3+4组的肝右叶、肝左叶及肝脏平均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40 keV单能量CT值仅在不同分组肝左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N组、S1组、S2组和S3+4组肝右叶、肝左叶、尾状叶及肝脏平均K及NIC,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01)。2.能谱CT定量参数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间均呈负相关关系,K与NIC的相关性均强于单能量CT值,其中以K的相关性最强,肝右叶、肝左叶、尾状叶及肝脏平均K与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分别为(r=-0.817,P=<0.001;r=-0.688,P=<0.001;r=-0.721,P=<0.001;r=-0.856,P=<0.001)。3.能谱CT定量参数,区分≥S1期及≥S2期肝纤维化,单能量CT值中,均以40 keV单能量CT值效能最佳,肝右叶、肝左叶、尾状叶、肝脏平均区分的AUC值分别为(≥S1期:0.890,0.872,0.823,0.871);(≥S2期:0.859,0.816,0.836,0.850)。≥S1期及≥S2期肝纤维化肝右叶、肝左叶、尾状叶及肝脏平均的K、NIC均分别显着小于<S1期及<S2期(P<0.001),K、NIC区分的AUC值分别为(≥S1期K:0.934,0.924,0.865,0.928;NIC:0.931,0.937,0.833,0.924);(≥S2期K:0.938,0.905,0.884,0.923;NIC:0.951,0.928,0.836,0.922)。结论:1.能谱CT定量参数(单能量CT值、K、NIC)在正常对照组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组间存在差异,有助于乙肝肝纤维化分期的评估。2.能谱CT定量参数(单能量CT值、K、NIC)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间具有相关性,其中能谱曲线衰减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的相关性强于单能量CT值,并以能谱曲线衰减斜率的相关性最强。3.能谱CT定量参数(单能量CT值、K、NIC)在区分≥S1期、≥S2期肝纤维化时,均显示出较高的区分效能,其中能谱曲线衰减斜率及标准化碘浓度的区分效能优于单能量CT值,可为肝纤维化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与数值参考。

沈小飞[6](2021)在《FibroTouch联合肝脏血清生化指标评估HBeAg阴性慢乙肝进展期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各种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具有密切关联,而肝脏纤维化通过诱发的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进一步影响了肝脏的结构及其功能[1,2]。其中最主要是持续的肝损害因素将引起持续性慢性炎症,激活肝脏内的肝星状细胞[3]。这种细胞导致原有肝脏结构的改变,破坏了肝内外正常血流动力学以及引起肝功能异常,进而肝纤维化进一步向肝失代偿、肝硬化及肝癌方向进展[4]。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肝脏纤维化程度,同时采取有效干预策略对于患者自身远期肝纤维化具有先阻断、后逆转的临床意义[5]。一直以来临床均采用肝活检来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然而。肝活检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不能提供关于疾病是进展、倒退还是静止的信息[1]。然而,肝活检技术的众多不足,也间接催生了临床中一大类具有无创性特征,还具备较为准确诊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新方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为临床提供了可靠、及时与动态的肝纤维化诊断、监测的新方式[6]。本研究拟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技术与血清标志物联合诊断HBeAg阴性乙肝患者的进展期肝纤维化程度,现报告如下。实验目的:降低进展期肝纤维化患者肝组织活检的必要性,降低肝活检风险,并为临床提供可靠、及时与动态的诊断、监测及评估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无创检测方法。实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共计108例,此类患者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纳入标准:1、本实验中HBeAg阴性慢性乙肝的研究对象诊断要求满足《慢性乙肝防治指南(2019版)》中的诊断标准。2、慢性乙肝病程>1年。按照组织学分期将研究对象分为进展期纤维化组(≥S2期)与非显着纤维化组(<S2期)。本实验进行前,已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修改同意,所有参与实验研究对象均自愿参加,并与研究对象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7]检查方法:1、常规二维超声检查:获取患者腹部肝脏超声二维图像,选择好适当的弹性检测位置。2、Fibrotouch成像检查:利用Fibrotouch成像设备进行检测,设定好各项参数后触发弹性成像功能,测得肝脏感兴趣区域硬度值。3、实验室检查指标:检测方式按照各自试剂检测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4、病理学检查:肝脏活检要求粗针穿刺,标本长度须在1.0cm以上。术后病理组织送检,每名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根据《肝纤维化诊断及治疗共识(2019年)》的MERAVIR评分系统的病理学诊断标准。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中,所有研究对象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软件,采取统计学分析及作图。对本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各组连续变量,对于不同分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各等级分组间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组间肝脏硬度值最大曲线下面积,并依据Yuden指数最大取得各组间的最佳截断值。结果:一、在本研究中,随肝活检纤维化组织学分级增加,研究对象的杨氏模量值LSM也随之增加。进展期纤维化组的肝硬度值LSM与肝活检分级之间的spearman相关系数是0.71(P=0.00),而非显着纤维化组(<S2期)为0.64(P<0.05)。二、同时,在实验中,对进展期纤维化组(≥S2期)与非显着纤维化组(<S2期)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研究LSM、HA、LN、IV-C、PCIII、AST及ALT等实验室指标对HBeAg阴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相关因素,其中LSM、HA、LN与IV-C是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SM与HA及AST评估相结合后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发现可辨别出S2-S3期肝纤维化程度患者,减少患者活检必要性,提供动态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的方式。

李硕[7](2021)在《基于MR平扫图像的计算机辅助的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分析兔子的MR平扫图像的纹理特征及构建一个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分类系统,探讨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SSL)与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AL)相结合的机器学习模型对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1.兔肝纤维化模型建立、MR图像采集及病理结果获取选用清洁级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5只,分为两组,实验组30只,对照组5只。实验组兔子采用颈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与橄榄油1:1混合溶液,每周2次,第1-3周0.1m L/kg,4-6周0.2m L/kg,7-10周0.3m L/kg;对照组兔子注射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于第5、6、7、10周末,采用GE 3.0T MR扫描仪获取T1WI-FS、T2WI-FS序列图像。MR扫描后处死兔子,兔肝脏分别进行HE及Masson染色,然后根据METAVIR评分系统分为正常肝组织(F0)、轻度纤维化(F1)、中度纤维化(F2)、重度纤维化(F3)、肝硬化早期(F4);随后又将其分为3组,即将F1、F2期合并分为早期肝纤维化组(F1-2),F3、F4期合并分为晚期肝纤维化组(F3-4),正常组(F0)。2.CAD分类识别系统(1)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依据METAVIR评分系统在T1WI-FS、T2WI-FS图像上勾画方形、大小20×20像素的ROI各180个,位置一一对应,其中正常肝组织(F0,n=32)、轻度纤维化(F1,n=37)、中度纤维化(F2,n=33)、重度纤维化(F3,n=54)、肝硬化早期(F4,n=24)、早期肝纤维化(F1-2,n=70)、晚期肝纤维化(F3-4,n=78)。(2)纹理特征提取及特征选择:图像预处理后,即将ROI灰度量级化,然后采取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计算ROI图像在四个方向(0°、45°、90°、135°)上的纹理特征值,通过取其均值选择参数特征,最后每个ROI获得一个16维特征。具体参数如下:能量、对比度、逆差距、方差、熵、惯性矩、相关性、和平均、和熵、和方差、差熵、差方差、相关度量信息1、相关度量信息2、平均灰度、标准差。(3)机器学习模型建立:选用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SSL)与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AL)相结合的标签传播算法构建分类器模型,先对5组ROI分别进行分类识别,然后对3组ROI进行两两分类识别。结果共33只兔子完成整个实验流程,病理结果显示所有存活兔子的每个肝叶的肝纤维化分期不完全一致,因此以每个肝叶作为研究对象勾画ROI,最后分类识别结果如下:1.基于T1WI-FS图像的分类识别结果五期分类识别(5组ROI)平均准确率为60.6%,其中在识别F0、F2、F3期肝纤维化效果较好,准确率分别为87.5%、66.7%、64.8%;两两分类识别(3组ROI)的平均准确率在识别F0和F1-4、F0和F1-2、F0和F3-4上均达到90%以上,其中区分F0与F3-4效果达到最优,准确率为96.4%。2.基于T2WI-FS图像的分类识别结果分类器识别效能不稳定,五期分类识别(5组ROI)平均准确率为44.4%;两两分类识别(3组ROI)因识别F0期误判较高,区分困难,分类识别无效;识别F1-2和F3-4平均准确率效果较好为69.6%,其中区分F3-4的准确率达到83.3%。结论1.基于MR平扫图像构建的新兴SSL与AL相结合的分类器模型可适用于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分类识别。T1WI-FS图像的分类识别效果优于T2WI-FS图像;两两分类识别结果优于五期分类识别结果,同时可以有效区分正常肝组织、早期肝纤维化及晚期肝纤维化。2.本研究采用的无创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日后可能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一定潜在应用价值。

何丹青[8](2021)在《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波数域衰减系数在体实验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后随访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HBV感染后有30%的患者会出现肝损害导致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晚期出现失代偿性肝硬化。早期并准确评估HF程度,可以指导临床有效用药使HF甚至早期肝硬化逆转。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旨在探讨超声实时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wo-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rography,2D-SWE)以及实验室基于超声波数域衰减系数(wave-number domain attenuation coefficient,W-Ac)在体诊断HF分期的价值,并对二者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研究。探索W-Ac诊断HF的潜能。第二部分旨在探讨利用2D-SWE联合HF血清学指标在监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接受HBV相关肝病治疗的住院患者64例为HF组,且住院期间行肝脏穿刺活检,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22~69,平均年龄(42.10±11.58)岁。其中METAVIR病理学显示F1 23例,F2 16例,F3 15例,F410例,进一步分为F1+F2为肝纤维化组,F3+F4为肝硬化组。另选30例F0为正常对照组。于肝穿刺前先采用法国Surpersonic Imagine公司的Aixplorer型Shear Wave TM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诊断,选择SC6-1凸阵探头,中心频率为1~6 MHz,于肝包膜下缘1~2cm测量杨氏弹性模量值。同时使用VINNO7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X4-12L线阵探头,中心频率为10MHz,成像深度6cm,焦点设在3cm处,能够输出所有患者的射频(post-beamforming radio frequency,PRF)数据。然后采集PRF数据;根据PRF数据采集点定位,超声检查后2小时内行肝脏穿刺活检。超声选择肝组织近场回声作为参考信号,以其远场肝脏为感兴趣区域,计算肝组织的W-Ac值。将2D-SWE测值及PRF数据W-Ac数值与肝组织活检METAVIR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绘制两者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二者诊断效能。另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并接受恩替卡韦治疗CHB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为研究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5~69(43.10±11.48)岁,平均BMI(24.07±3.38)kg/m2。HBV相关肝病的病程6.8年(6~15年)。同时选取同期未接受恩替卡韦治疗的性别、年龄、BMI等相匹配的CHB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保肝和基础抗病毒治疗,研究组同时给予恩替卡韦0.5 mg,1次/d,治疗48周为实验终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F血清学指标及2D-SWE测得的杨氏弹性模量变化,并分析2D-SWE测得的杨氏弹性模量值与HF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随着HF程度进展(F0-F4期),肝脏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值随之升高。2.正常对照组的整体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值均明显低于H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各组间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HF不同病理分期和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r=0.867,P<0.001;r=0.796,P<0.001)。4.2D-SWE诊断HF的ROC曲线分析显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urve,AUC)为0.960,截断值为0.12253时,敏感性为0.806,特异性为0.930。W-Ac技术诊断HF的ROC曲线分析显示,AUC为0.890,截断值为0.12212时,敏感性为0.706,特异性为0.830。2D-SWE与W-Ac诊断HF的诊断效能比较,2D-SWE诊断HF的诊断效能高于W-Ac,且HF分期和杨氏弹性模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大于HF分期和W-Ac之间的相关性。5.使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CHB48周后,两组肝功能,HF血清学指标及杨氏弹性模量值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两组间比较研究组HF血清学指标及2D-SWE测得的杨氏弹性模量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氏弹性模量值与HF血清学指标水平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50、0.48、0.38、0.51,P均<0.05)。结论:1.2D-SWE测得的杨氏弹性模量值诊断HF各组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2D-SWE技术可用于诊断HF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2.PRF是实验室在体实验的一种新方法,即波数域衰减系数测量法。W-Ac值诊断HF各组具有比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在临床实践中,W-Ac具有在体无创诊断HF的诊断潜能。3.2D-SWE测得的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值均与HF的METAVIR病理分期有显着相关性,但是2D-SWE测得的杨氏弹性模量值诊断HF各组的诊断效能优于W-Ac。4.2D-SWE联合HF血清学指标在监测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随访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陈佳良[9](2020)在《基于舌诊的NAFLD预测模型建立及磁共振肝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慢性肝病最主要的病因,可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至今尚无公认有效的药物被批准用于NAFLD治疗,早期有效的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显着改善不良预后。中医舌诊在疾病筛查方面有巨大潜力,然而目前缺乏基于中医舌诊筛查NAFLD的研究。同时,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含量分数(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MRI-PDFF)已成为目前定量测定肝脏脂肪含量最准确的无创手段,但基于MRI-PDFF测定的肝脏脂肪含量与舌象特征的相关性尚不明确。目的1、在寻找NAFLD患者与对照组差异性舌象特征基础上建立NAFLD预测模型;2、基于磁共振肝脂肪定量技术探索肝脏脂肪变程度和舌象特征的相关性;3、研究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因素对NAFLD的影响,以发现影响NAFLD发病的潜在高危因素。方法1、从一家三甲医院体检中心连续纳入708例受试者进行观察性研究,按照统一制定的信息采集表收集人口学特征、人体测量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同时利用智能健康镜配合标准24色卡采集每位受试者舌象照片,经自动颜色校正后导入舌象标注平台进行舌象特征提取,主要特征包括舌色、苔色、舌体胖瘦、舌苔厚薄、舌苔腐腻、舌苔润燥、齿痕舌、裂纹舌、点刺舌、瘀点舌、瘀斑舌和剥脱苔。结合病史和超声诊断将受试者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NAFLD组与对照组舌象特征有无差异。2、将舌象特征和临床参数(年龄、性别、腹型肥胖和BMI)进行赋值后作为协变量,NAFLD诊断作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NAFLD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根据协变量回归系数(β值)来构建NAFLD预测评分模型,包括仅含舌象特征参数的简易评分模型(simple score model,SSM)和舌象特征与临床参数结合组成的复合评分模型(complex score model,CSM)。使用Hosmer-Lemshow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依次评价模型的校准度和区分度,并根据Youden指数求出模型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此外,对建立的NAFLD预测评分模型进行亚组分析和内部验证,并和FLI、HSI等已有的8个肝脏脂肪变血清无创诊断模型预测NAFLD的AUC进行Delong检验比较有无差异。3、总体纳入研究对象中131例受试者在舌象采集后行MRI-PDFF测定以评估肝脏脂肪含量,依据MRI-PDFF将受试者分为非NAFLD对照组(MRI-PDFF<5%),轻度脂肪肝组(5%≤MRI-PDFF<11%)和中-重度脂肪肝组(MRI-PDFF≥11%)。通过Mantel-Haenszel卡方线性趋势检验比较各组舌象特征有无差异。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MRI-PDFF与临床指标及已有8个肝脏脂肪变血清无创诊断模型之间的相关性。4、对总体纳入研究对象中完成饮食调查问卷的327例受试者进行生活方式评价。通过饮食调查问卷获知受试者过去1年内17种常见食物种类平均摄入频次和平均每次摄入份量(serving),将其转换为每种食物平均每周摄入频次(times/week)和平均累积摄入量(serv./day)。然后将饮食、睡眠、运动、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因素作为协变量,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混杂因素筛选出NAFLD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进一步将辛辣食物摄入频次和累积摄入量按各自四分位数分成Q1、Q2、Q3、Q4四组和G1、G2、G3、G4四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辛辣食物摄入频次和摄入量不同层次人群患 NAFLD 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 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并对相应OR值进行线性趋势检验以探索辛辣食物摄入频次、摄入量与NAFLD发病风险是否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果1、本研究总体中位年龄为37(IQR:31-46)岁,范围20~65岁,男女比例为2.4:1,其中NAFLD组430例(60.7%),对照组278例(39.3%)。基线特征方面,NAFLD组年龄、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ALT、AST、GGT、血压、血脂水平及男性、吸烟史和代谢综合征比例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舌象特征方面,相比于对照组,NAFLD 组暗红舌(72.6%vs 45.7%)、红舌(15.6%vs 4.05)、黄苔(72.1%vs 30.2%)、厚苔(81.6%vs 49.3%)、腻苔(80.2%vs 21.9%)、胖大舌(36.7%vs 8.3%)、齿痕舌(52.1%vs 31.7%)、裂纹舌(44.7%vs 24.5%)、点刺舌(39.3%vs 29.1%)、瘀点舌(10.9%vs 2.9%)出现率更高(P值均<0.05)。2、对单因素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舌象特征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舌色、苔色、舌苔腐腻、舌体胖瘦、齿痕舌、裂纹舌、点刺舌、瘀点舌为NAFLD的独立预测因素。根据回归系数(β值)取整数后确定相应舌象特征评分,各个评分之和即为简易评分模型(SSM),范围在0~24之间。由这些舌象特征结合年龄、BMI和腹型肥胖三个临床参数相应评分之和构成复合评分模型(CSM),范围在0~28之间。3、SSM 预测 NAFLD 的 AUC 为 0.907(95%CI:0.884-0.929,P<0.001),cut-off 值为≥12分,相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准确度分别为79.1%、87.8%、90.9%、73.1%、6.47、0.24和82.5%。在整体和不同亚群中,SSM≥12组NAFLD构成比均显着高于SSM<12组(P值均<0.001)。CSM预测 NAFLD 的 AUC 为 0.937(95%CI:0.919-0.955,P<0.001),cut-off 值为≥11 分,相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准确度分别为90.2%、83.5%、89.4%、84.7%、5.47、0.12 和 87.6%。在整体和不同亚群中,CSM≥11组NAFLD构成比均显着高于CSM<11组(P值均<0.00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SSM和CSM均有较好的校准能力(P均>0.05)。在总体及女性、年龄<45岁、无吸烟三个亚组中,CSM预测NAFLD的AUC均显着大于SSM(P值均<0.05),而其他亚组中比较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此外,SSM预测NAFLD的AUC均显着高于FLI等已有肝脏脂肪变无创模型(AUC范围:0.783~0.837)和BMI(0.784)、腰围(0.790)、ALT(0.752)、AST(0.695)、TG(0.775)、代谢综合征(0.687)及单个差异性舌象特征(AUC范围:0.511~0.791),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131例行MRI-PDFF检测受试者中,对照组35例(26.7%),轻度脂肪肝组48例(36.6%),中-重度脂肪肝组48例(36.6%)。随着肝脏脂肪含量增加,暗红舌出现率逐渐增加(45.7%vs 68.8%vs 70.8%,Ptrend=0.007),白苔出现率逐渐下降(57.1%vs 39.6%vs 31.3%,Ptrend=0.048),舌苔厚度逐渐增加,尤其较厚苔出现逐渐增高(8.6%vs 20.8%vs 31.3%,Ptrend=0.001),腻苔出现率逐渐增高(31.4%vs 66.7%vs 77.1%,Ptrend<0.001),胖大舌出现率逐渐增加(14.3%vs 37.5%vs56.3%,Ptrend=0.005),齿痕舌出现出现率逐渐增高(37.1%vs 58.3%vs 68.8%,Ptrend=0.005),点刺舌出现率也逐渐增加(31.4%vs 70.8%vs 62.5%,Ptrend=0.010),而舌苔润燥、裂纹舌、瘀点舌、癖斑舌及剥脱苔出现率无显着差异(Ptrend均>0.05)。同时,MRI-PDFF与BMI、WC、WHR、WHtR、SBP、DBP、ALT、AST、UA、FBG、TG、TC、LDL-C 及已有肝脏脂肪变血清无创模型均呈正相关(P值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P=0.001)。5、327例完成饮食调查问卷的受试者中对照组128例(39.1%),NAFLD组199例(60.9%)。在调节多种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烧烤食物摄入量(OR=3.66,95%CI:1.40-9.55)、坚果摄入频次(OR=1.18,95%CI:1.04-1.34)、辛辣食物摄入频次(OR=1.10,95%CI:1.01-1.21)和足量运动(OR=0.32,95%CI:0.15-0.71)与NAFLD独立相关(P值均<0.05)。相比于辛辣食物摄入频次Q1组人群,Q2、Q3、Q4 组人群患 NAFLD 的 OR 值依次为 1.60(95%CI:0.88-2.89,P=0.122)、1.95(95%CI:1.01-3.75,P=0.047)、2.61(95%CI:1.40-4.86,P=0.003),且呈显着递增趋势(Ptrend=0.002)。相比于辛辣食物摄入量G1组人群,G2、G3、G4组人群患NAFLD的OR值依次为 2.09(95%CI:1.11-3.93,P=0.022)、2.09(95%CI:1.11-3.93,P=0.022)、2.74(95%CI:1.46-5.18,P=0.002),也呈显着递增趋势(Ptrend=0.003)。在进一步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这种递增趋势依然存在。结论1、通过舌色、舌形、苔色、苔厚、苔腻、齿痕、点刺、裂纹、瘀点要素可以找到NAFLD患者与对照组的差异性舌象特征,且与基于MRI-PDFF测定的肝脏脂肪变程度相关。2、基于舌象特征的NAFLD预测模型准确性高,可作为NAFLD筛查的一种新方法。3、运动量少及坚果、辛辣食物和烧烤食物摄入过多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辛辣食物摄入频次和摄入量与NAFLD风险呈剂量反应关系。

李涛[10](2020)在《FibroTouch联合APRI评分、FIB-4、AP指数对乙肝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Touch)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评分)、基于4因子模型(FIB-4)以及年龄-血小板指数模型(Ap指数)对乙肝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选取吉首大学附属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019年就诊于感染病中心并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7例。所有患者根据肝脏活组织检查的病理结果分为S0-S1、S2-S3以及S4三组,它们分别表示无明显肝纤维化组、明显肝纤维化组和早期肝硬化组。收集入组患者血生化相关指标以及一般资料,再通过无创模型的数学公式计算出APRI评分、FIB-4、AP指数的具体数值,同时记录Fibro Touch检测的肝脏硬度测定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分析上述无创诊断模型(APRI评分、FIB-4、AP指数)以及Fibro Touch与肝脏活组织纤维化(S)不同分期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并计算Fibro Touch以及三种无创诊断模型APRI评分、FIB-4、Ap指数与肝脏活组织检查病理结果的相关性;分析无创指标联合对乙肝肝纤维化(S≥2)的早期预警价值。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最佳预测值、灵敏度以及特异度。结果:1.一般资料:本回顾性研究经筛选后收集符合条件的病例157例,其中性别的频数以及构成比分别为男性75例(47.77%),女性82例(52.23%);年龄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表示(42.33±10.49);患者病理纤维化结果S0(N=13,构成比8.28%)、S1(N=69,构成比43.95%)、S2(N=42,构成比26.75%)、S3(N=19,构成比12.10%)、S4(N=14,构成比8.92%);LSM、APRI评分、FIB-4、AP指数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分别为10.20(7.80~13.30)、0.52(0.36~0.82)、1.44(0.91~1.98)、5.00(3.00~6.00)。2.LSM以及APRI评分、FIB-4、AP指数在S0-S1组、S2-S3组和S4组CHB患者之间均存在等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PRI评分、FIB-4、AP指数以及Fibro Touch四种无创诊断方法与肝活检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P<0.05),并且Fibro Touch最优,其Spearman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7、0.377、0.269、0.662(P<0.05)。4.以肝脏病理结果将入组病例分为无明显肝纤维化组(S0-S1)、肝纤维化组(S≥2),对四种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方式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RI评分、FIB-4、AP指数以及Fibro Touch,对于早期肝纤维化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5),其比值比(OR)分别为3.122、1.961、1.276、1.173;以四种无创诊断方式为参数拟合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得到联合预警方程Logit(P)=-1.502+1.139×(APRI)+0.674×(FIB-4)+0.244×(AP指数)+0.160×(Fibro Touch)。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显示四种无创诊断方法联合检测对于肝纤维化(S≥2)的早期预测价值最大,并且Fibro Touch效能最优,APRI评分、FIB-4对于肝纤维化早期预测价值并无显着差异且均优于AP指数。四种无创诊断方法联合下的曲线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为0.871,约登指数为0.690,诊断临界值为0.45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10、0.780,95%置信区间0.817~0.926。结论:Fibro Touch联合APRI评分、FIB-4、AP指数对乙肝肝纤维化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二、肝内球状病变超声图像与肝活检对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肝内球状病变超声图像与肝活检对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与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NAFLD西医诊断标准
        2.2 NAFLD中医辨证标准
    3 纳入标准:同时符合以下三项
    4 排除标准
    5 观察指标
    6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NAFLD患者性别、年龄(区段)分布
        1.2 NAFL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2 NAFLD患者血清BChE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3 NAFLD患者血清BChE水平与临床指标关系
        3.1 血清BChE水平与性别、年龄关系
        3.2 血清BChE水平与BMI、WHR关系
        3.3 血清BChE水平与其它血清学指标关系
        3.4 血清BChE水平与影像学指标关系
    4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BChE相关研究
        4.1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
        4.2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BMI、WHR关系
        4.3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其它血清学指标关系
        4.4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关系
        4.5 NAFLD患者中医证型与血清BChE关系
        4.6 NAFLD中医证型独立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1 NAFLD发病机制
        1.1 痰湿内生,津液代谢障碍是中医主要的病因病机
        1.2 脂质代谢紊乱与NAFLD发病密切相关
        1.3 脂代谢紊乱与中医津液代谢障碍理论相关
    2 血清BChE与NAFLD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2.1 胆碱酯酶的分类及分布
        2.2 血清BChE的结构
        2.3 血清BChE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变化与NAFLD中不同
        2.4 血清BChE与肥胖、血脂、胰岛素抵抗相关
    3 本课题研究结果
        3.1 血清BChE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
        3.2 血清BChE与GGT的关系
        3.3 血清BChE水平与其它临床指标的关系
        3.4 血清BChE与肝脂肪变关系
    4 NAFLD不同中医证型相关研究
        4.1 NAFLD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4.2 NAFLD中医证型与性别、年龄关系
        4.3 NAFLD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之间关系
        4.4 NAFLD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关系
        4.5 血清BChE水平与NAFLD不同中医证型的关系
    5 存在不足与展望
        5.1 存在不足
        5.2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肝动脉阻力指数对兔肝纤维化模型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1.1 研究对象
        2.1.2 饲料配比
        2.1.3 仪器设备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动物分组
        2.2.2 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及用药方法
        2.2.3 检查前麻醉剂选择及用法
        2.2.4 兔腹部超声检查
        2.2.5 兔肝功能、血脂及病理检查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兔肝纤维化模型建立结果
        3.1.1 造模过程中兔死亡统计
        3.1.2 各实验周期结束后兔一般情况
        3.1.3 纳入研究的兔实验分期情况
    3.2 实验周期结束后病理结果
    3.3 肝功能化验指标比较
    3.4 实验周期结束后兔肝超声检查结果
        3.4.1 二维超声检查比较
        3.4.2 ARFI结果比较
        3.4.3 HARI结果比较
        3.4.4 ARFI及 HARI对于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时的诊断效能
        3.4.5 ARFI、HARI及肝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不同成像方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评估价值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5)能谱CT定量参数在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材料
    2.2 扫描设备及扫描协议
    2.3 图像分析及能谱CT定量参数的测量
    2.4 肝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
    2.5 肝纤维化病理分期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实验组分组
    3.2 实验结果分析
        3.2.1 正常对照组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组间能谱CT定量参数间的差异性比较
        3.2.2 能谱CT定量参数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间的相关性分析
        3.2.3 能谱CT定量参数区分≥S1及≥S2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评估
第四章 讨论
    4.1 正常对照组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组间能谱CT定量参数间的差异性比较
    4.2 能谱CT定量参数与不同分期肝纤维化间的相关性分析
    4.3 能谱CT定量参数区分≥S1及≥S2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评估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纤维化影像学无创性评估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FibroTouch联合肝脏血清生化指标评估HBeAg阴性慢乙肝进展期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仪器
    3.检查方法
    4.实验室检查指标
    5.病理学检查
(三)统计学处理
(四)实验规划设计图
(五)结果
(六)讨论
(七)结论
(八)全文小结
(九)参考文献
综述 FibroTouch联合肝脏实验室指标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MR平扫图像的计算机辅助的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数据采集
        1.1 兔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1.2 影像学检查
        1.3 病理学检查
    2.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
        2.1 ROI的提取
        2.2 图像预处理
        2.3 纹理特征提取与特征选择
        2.4 训练分类器模型建立
结果
    1. 兔肝纤维化模型建立
    2.SSL与AL相结合的机器学习模型分类识别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在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8)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波数域衰减系数在体实验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后随访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国内外HF评估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患者血清学检查指标诊断HF
        2.2 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评估HF
        2.3 超声检查诊断HF
        2.4 组织声学参数测量技术
    3 研究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波数域衰减系数诊断HF分期应用价值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检查方法
        2.3 病理学评估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对照组和HF组杨氏弹性模量织及W-Ac参数值比较
        3.3 正常对照组和HF各组之间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参数值比较
        3.4 杨氏弹性模量值及W-Ac参数值与各组METAVIR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及ROC曲线
        3.5 2D-SWE与 W-Ac诊断HF的诊断效能比较
    4 讨论
        4.1 2D-SWE技术及W-Ac技术诊断HF的理论基础
        4.2 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说明
        4.3 各组杨氏弹性模量值比较分析
        4.4 各组W-Ac值比较分析
        4.5 杨氏弹性模量值和W-Ac与 METAVIR病理分期的相关性及其诊断效能分析
        4.6 W-Ac及2D-SWE诊断HF的效能比较
        4.7 W-Ac方法的优缺点
    5 结论
        5.1 全文研究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2D-SWE评价恩替卡韦治疗CHB疗效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治疗方法
        2.3 血清学指标监测方法
        2.4 2D-SWE监测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3.3 对照组和研究组杨氏弹性模量值比较
        3.4 杨氏弹性模量值与HF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血清学指标及2-SWE随访EVT治疗后效果的理论基础
        4.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
        4.3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学及组织学比较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影像学检查在评估肝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基于舌诊的NAFLD预测模型建立及磁共振肝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舌象数字化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1 舌象采集
        2 颜色校正
        3 舌象分割
        4 舌象特征提取
        5 数字化舌诊在疾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
        6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无创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1 影像学诊断方法
        2 血清学诊断方法
        3 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差异性舌象特征分析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研究二 基于舌象特征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预测模型建立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研究三 基于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含量测定的肝脏脂肪变程度与舌象特征相关性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研究四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分析
        资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FibroTouch联合APRI评分、FIB-4、AP指数对乙肝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不同纤维化分期之间APRI评分、FIB-4、AP指数及LSM差异比较
    2.3 APRI评分、FIB-4、AP指数及LSM与肝脏组织病理分期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2.4 Fibro Touch联合APRI评分、FIB-4、AP指数对肝纤维化的预警价值
3.讨论
4.结论
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的现况分析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肝内球状病变超声图像与肝活检对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病超声诊断指南[J]. 梁萍,于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8)
  •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与各中医证型分布差异研究[D]. 蔡秀媛.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声辐射力脉冲成像及肝动脉阻力指数对兔肝纤维化模型的评价[D]. 张捷. 河北大学, 2021(09)
  • [4]肝病超声诊断指南[J]. 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1(05)
  • [5]能谱CT定量参数在乙肝肝纤维化分期中的应用价值[D]. 刘显旺. 兰州大学, 2021(12)
  • [6]FibroTouch联合肝脏血清生化指标评估HBeAg阴性慢乙肝进展期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D]. 沈小飞.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7]基于MR平扫图像的计算机辅助的肝纤维化分期诊断研究[D]. 李硕.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8]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声波数域衰减系数在体实验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治疗后随访的应用研究[D]. 何丹青.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基于舌诊的NAFLD预测模型建立及磁共振肝脂肪含量相关性研究[D]. 陈佳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FibroTouch联合APRI评分、FIB-4、AP指数对乙肝肝纤维化的评估价值[D]. 李涛. 吉首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肝内球状病变与肝活检超声图像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