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论文文献综述)
祝勇[1](2021)在《故宫文物南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1931年9月19日早上九点,时任故宫博物院秘书长的李宗侗先生像往常一样走出北京南城丞相胡同的家门,乘一辆洋车前往故宫博物院上班,过顺直门1,听到路边叫卖号外的声音,他让车夫停车,买了一张报纸。上面的大字标题,让他悚然一惊。2
高洁[2](2021)在《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了中西方文化遗产管理的异同,对中西方各自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文化遗产管理进行了梳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异同,通过比较来更好的认识自身,并探索可以借鉴的经验;二是将文化理论和跨文化理论应用在文化遗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尝试分析遗产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及传统文化对遗产管理的深层影响。中西文化遗产管理的比较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比较分为静态对比和动态对比,即中西方管理体系的静态对比和遗产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流;纵向对比即对比中西方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遗产管理的横向比较从主体——利益相关者、客体一—文化遗产和介体——管理体制三个部分展开。西方是个宽泛的概念,从遗产管理的实践角度来看,这里的西方主要指西方的文化源头一—欧洲。在研究中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和案例研究等方法。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即纵向比较。欧洲的保护思想演变主要围绕“修复”一词展开,不同的修复原则和手段反映了每个时代人们对遗产价值的不同理解。保护中的“价值理性”关注“为何保护”,而“工具理性”关注“如何保护”,这两者构成了对立又统一的整体。中国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价值由谁决定?西方成熟的保护理念是否具有本土适应性?要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从根源入手,既要了解遗产的传统文化价值,也要了解遗产对当代人的价值。案例部分以西班牙世界遗产为例,西班牙的遗产保护与管理因社会制度等原因曾落后于英美意等国,也曾经历过因保护理念变化而造成破坏的问题。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多元化上与中国具有相似性,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的遗产保护开始较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众旅游的兴起,以及申报世界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影响,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也迅速发展起来。我国的遗产保护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理论的影响和制约,还需探索真正适合于中国的遗产发展之路。第二章是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建筑遗产中的体现。本章以建筑遗产为例,说明了不同材质与风格的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和核心价值。西方建筑以石材为主,风格雄壮威严;中国建筑以木材为主,显得纤细灵动,遗产建筑本体的差异性体现出中西传统文化的不同精神内核。中西管理思想也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本身就是治国安邦的理论,可以被称作“管理型思想”。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儒家文化不断糅合其他文化特质,成为多个朝代管理大一统帝国的有效手段,这些管理思想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西方的管理思想起初是“见物不见人”的,没有将人的价值作为管理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也开始将管理中的人看作是复杂的个体,更接近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到了现代这个紧密相连的全球化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日益显着。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拿来比较,但不存在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不会向着同一个方向进化,只会在各自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并存是发展的趋势,文化交流与互补必定会对世界的发展有所助益。第三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管理体制是遗产管理中的介体,连接起作为主体的人和作为客体的遗产。在中国遗产事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遗产地过度商业化、真实性受损、文化认同缺失、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以及对世界遗产的过度利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遗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因此体制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我国的遗产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多种管理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但总体上还是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主。同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目标仍是发展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在遗产价值认知方面,管理者和民众的遗产保护意识尚需培养。在管理模式、资金来源、保护和管理的多元化参与等方面可以借鉴西方的经验。遗产管理和旅游管理关系密切,相互交融,由于遗产也可以被看作是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遗产资源,避免空置和过度利用两个极端,是每个遗产地都要平衡的问题。第四章是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研究。利益相关者是遗产管理中的主体,包括管理者、保护者、经营者、社区居民、遗产旅游者、非政府组织、社会大众等。管理者与保护者有时是一体的,有时是多个主体,在我国政府是遗产管理责任的主要承担着者,但也不应忽视保护专家的作用。遗产经营者与遗产地居民是一对具有互动关系的主体,二者利益关系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者是受到各方关注的群体,中西方遗产旅游者在看待遗产价值和审美文化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对真实性的追求上差异更为显着。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也是中西方学者研究的焦点问题,遗产地旅游活动中的各种关系都是围绕旅游者展开的,管理者、经营者和参与到景区经营中的社区居民往往会以旅游者的需求为目标。但遗产景区有其特殊性,它还担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任务,如果完全迎合大众游客的需求,遗产景区难以发挥它的全部功能。提升旅游的文化和精神层次,是现代文化和遗产旅游的发展方向。遗产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只有找到这些关系之间的平衡才能做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第五、六、七章为案例研究。第五章比较了遗产活化和遗产数字化管理的中西理论与实践。“活化”是指对遗产的物质层面和价值层面所体现的文化加以“诠释—融合—重构”的过程。遗产的数字化既是主动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也是为了应对社会的改变而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信息时代和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与西方在数字化方面的发展齐头并进,并在应用领域超越了西方。故宫在遗产活化和数字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实践,收获了正向的社会反馈,这些经验也被其他文化机构所借鉴,对推广和传承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西方研究关注的焦点是数字化、新媒体和社交网络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讨论了技术发展与文化变革的关系。一些学者对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抱有谨慎的态度,反对技术决定论,认为工具应当为人的目的服务。遗产活化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基本方式都是要对传统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之后,解码“文化基因”,然后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连接,给人以怀旧的体验或对文化的共鸣。第六章讨论了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比较了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古城与曲阜。这两处遗产都是各自国家的文化圣地,如何解决传统与现代的矛盾是它们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世代生活在历史城镇中的居民是那里的主人,历史城镇也是最能体现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遗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曲阜和圣地亚哥古城同属于“文化圣地”,历史城镇常见的商业化倾向可能会削弱其神圣性和文化价值,也可能会出现“创造性破坏”的情况。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基于文化的解决方案,除了要注重物质遗产的保护,还要重视遗产的价值和文化符号,关注遗产地的地格和历史文化背景。同时,保护传统和现代发展之间需要找到平衡,要考虑到住房、人口、就业、商业、环境、社区融合与文化认同等因素。未来曲阜的发展还要理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找到阻碍发展的症结,从而将更好的阐释和发扬儒家文化。第七章比较了两条文化线路遗产,分别是丝绸之路和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中较新的一类,它突破了过去以点状为主的类型特征,在空间上做了延伸。同时也扩展了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避免了文化脉络的割裂,丰富了遗产参观者的活动内容与体验。这类遗产具有流动性和跨文化交流的特征,在管理上更是涉及到跨国的遗产管理,可以借鉴国际管理的经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旅游经济的表现优于宏观经济发展,旅游业在这些国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突出,旅游减贫、带动就业等作用需进一步引导、扶持和彰显,文化旅游能够对丝绸之路的复兴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点在于:首先,在研究视角方面,从文化的视角对遗产管理进行研究,是一个比较新的切入点。文化遗产不是无本之木,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文化的传承,因此也要用延续的眼光去看待遗产,把文化遗产放置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去理解和管理。其次,在研究思路与内容上,对比了两个空间——中国与西方,梳理了两个方向——横向与纵向,分析了三个组成部分——遗产管理的主体、客体和介体。在案例部分探讨了三类具有遗产管理领域代表性和前沿性的文化遗产。第三,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了历史学、文化比较学、国际管理学、旅游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运用了文化与跨文化的理论,讨论了中西差异和经验借鉴,也探索了我国文化遗产的国际化之路。文化遗产是由一代又一代人选择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的价值既取决于历史,也取决于当代和未来。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遗产除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了解西方遗产的发展道路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身,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更要从本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文化遗产事业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良性发展,进而使我国的文化遗产“走出去”,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李惠静[3](2021)在《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初探》文中提出北京大明门原先位于中轴线上,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落成。经历了明、清和近现代,1959年拆除。该建筑在明清皇城序列中地位显赫,在它539年的生命周期中,曾被称为“皇城第一门”。尽管大明门是砖石结构的明代官式建筑,但架上部分的建筑彩画是按明代经典官式建筑彩画设计的。那些彩画起到了彰显皇家权威,装饰美化建筑形象,寄托美好原望的多重作用。因此,复原大明门的彩画具有历史意义。作者本着对明朝建筑文化和社会历史的尊重,认真追溯了大明门建造初期的文化与社会环境。通过深入研究相关档案文献、文字资料以及历史照片。发现位于天安门以南的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与大明门建筑形制极为接近。无论是琉璃构件还是石作方面,均与大明门相似度极高。因此,作者认为三者的彩画形制也很可能相同,可惜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早已于1952年拆毁。大明门毕竟是明早期的建筑物,作者通过调研发现明早期的建筑彩画依然有一部分真迹留存下来。虽然那些彩画所装饰的建筑功能与大明门有差异。但其所处时代与大明门相近,依然有参考价值。作者通过类比方法,研究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设计原则、结构框架、纹饰图案、色彩控制以及工艺做法,从中寻找复原大明门彩画的依据。最终,在原有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图基础上,根据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设计规律和同时代的珍贵彩画遗迹,试图以数字化技术对大明门建筑彩画进行复原。从而再现大明门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并从复原实践中,认识到尊重建筑文化遗产真实性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发扬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高畅[4](2021)在《天安门历代彩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天安门是明清时期北京皇城的正门,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在此举行。所以,既是封建皇权的物质载体,又是新中国的国家形象。绘制在天安门城楼之上的建筑彩画,是其整体建筑装饰体系的一部分。经查阅资料以及现场调研,梳理出天安门建筑彩画所经历的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在明代、清代和近现代所展现出的五个不同建筑彩画版本,即明代旋子彩画、清初宝珠吉祥草彩画、清中龙草和玺彩画、1970版西番莲和玺彩画以及1984版龙和玺彩画,这属于中国古建筑彩画史的孤例。因此,对其建筑彩画所具有唯一性的研究,正是对人类不同时代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尊重,也是在今后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首先通过古籍中所记载的资料以及实地调研数据,从天安门彩画的构图、色彩、纹饰、工艺四个方面总结天安门建筑彩画五个版本的时代样貌,发现天安门建筑彩画随着时代变迁,以及建筑功能的变化,彩画等级亦随之提升。试图从彩画表面纹饰与色彩中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探索天安门建筑彩画的价值意义。其次,在总结不同时期天安门建筑彩画的形制时,对比中轴线上其它同类型的建筑彩画,发现了1984版天安门建筑所施的彩画是与规范的龙和玺彩画形制不同的特殊实例。鉴于目前鲜有仅针对天安门建筑彩画单一母题的研究内容,作者将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天安门建筑彩画的时代样貌,分析天安门建筑彩画的特殊成因。从而论证等级理念影响下,天安门建筑彩画的等级与其建筑功能的一致性。同时,探讨天安门建筑彩画与清代彩画制度的差异性,以及在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彩画中具有唯一性。最后,作者从历代文化背景入手,结合天安门建筑彩画的装饰元素,解析不同历史状态下彩画纹饰的成因与文化价值,并归纳采用同类龙草和玺彩画的端门、午门、太和门,得出龙草和玺主题文法结构模式:C+1/2B+2A+1/2B+C=D+A+B+A+D在此基础上,对天安门建筑装饰体系加以论述,从而客观科学地解读天安门建筑彩画的美学含义,并为日后建筑彩画的艺术传承、保护与修缮提供理论依据。
王煜钦[5](2021)在《朱瞻基的绘画研究》文中提出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是明代的第五位帝王。朱瞻基自幼受到祖父明成祖朱棣以及朝中重臣的培养与辅导,成为明一代政治和文化上都较为出色的帝王。他的文化修养极高,在书法、诗歌上颇有造诣,尤擅绘事,其人物、花鸟、山水无所不能,皆极精妙,他的艺术成就是丰硕的。本文主要对朱瞻基的绘画艺术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朱瞻基绘画艺术研究的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出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一章是朱瞻基生平经历和作品简介。这部分主要就朱瞻基生平经历做了一个简单介绍,朱瞻基自己喜欢并擅长绘画,有多幅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作品留世;朱瞻基还创立画院,与画院宫廷画家关系密切,其绘画风格还多受宫廷画家影响。第二章是朱瞻基花鸟画研究。朱瞻基花鸟画留世较多,多有题跋,从中可以推知,朱瞻基的花鸟画是从“戏写”的娱乐、寓政治于画这样两个角度进行创作。这两种角度是朱瞻基最重要的绘画创作动机,尤其是后者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第三章是朱瞻基人物画研究。朱瞻基将其人物画多赐予器重的大臣、道士、僧人,其代表作《武侯高卧图》是赐予漕运总兵陈瑄的作品。以这幅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结合陈瑄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对画作中诸葛亮高卧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揭示朱瞻基赐画意图以及隐藏在作品背后深层次的政治功用及寓意。第四章是朱瞻基与赵佶的绘画风格对比。简要概括出历代擅画的帝王,突出对比朱瞻基与着名艺术家帝王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艺术,进一步说明他的艺术特征,同时阐述出朱瞻基对画院以及后世绘画的贡献。
高扬[6](2021)在《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古代造物空间,谈论的是中国古人通过物品传递精神和思想的空间。造物艺术,是关于物品的艺术。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形态可与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古人眼中的事物往往包含在三重宇宙当中。它们分别是宏观宇宙,微观宇宙和中观宇宙。这三重宇宙分别在不同的层面上,影响了造物艺术的形态与含义,为造物艺术的空间,带来了多样性的探索和多样化的格局。第一章以造园作为造物艺术的宏观视野展开,分析了不同的宏观概念对造园主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通过圆明园四十景的结构探索,西湖十景的景观生成,狮子林和小有天园的写访,分别来探讨边界和形态,在宏观宇宙中所呈现的变化。每一个宏观宇宙都包含了不同的概念和思想,这些概念往往会影响造物空间的结构、框架和边界的营造方式。第二章的讨论以山石景观为例。相对于园林中的宏观视野,山石景观呈现的是一个造物艺术中的微观宇宙。在这个层面中,我们想要探讨的是近观的,可触的,具体的造物问题。文中以一套艮岳的文本,两幅绘有石林假山的画卷,以及三块流传在历史中的灵璧假山为例。在大、中、小三重不同的尺度当中,挖掘物的本体所具有的空间多样性。第三章以博古架作为中观宇宙的讨论对象展开。博古架位于屋宇和万物之间,它处理着复杂交错的时空信息,建立了万物的秩序。中观宇宙探讨的,即是存在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问题。文中笔者以宫廷博古架、博古雅集图以及乾隆御制多宝格为例,探讨事物在不同维度的关系和秩序中,呈现出来的时空格局。第四章即是以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为主题,对前三章内容的总结,并就其三者的关系进行重新讨论。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试图寻找中国古代艺术在物、空间和思想层面上,所体现出来的多样性及其规律。
杨夏薇[7](2021)在《宋代铜镜纹饰研究》文中提出铜镜是古代日用品,在中国古代既用于鉴容,也用于辟邪等场合,因流传两千多年以上,在物质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铜镜的形式相对简单,平板状,多为圆形,偶有方形,间有菱花形、椭圆等形状者,极个别有柄。其正面平或微凸,是实现其基本功能面,其背面有多种多样的纹饰和装饰,成为古代艺术的主要载体。因铜镜的基本功能是鉴容,所以镜面需要光亮、致密,中国古代铸工在长期实践中,发现高锡青铜可达此效果,其材质的锡含量往往在20%以上,甚至有30%者,但高锡青铜镜坚硬质脆,坠落即碎。而镜背面的纹饰或装饰,应当本源于商周青铜礼乐器,并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工艺也如青铜礼乐器一样多种多样,所以,铸工铜镜的制作,同样沿袭青铜礼乐器生产的路径,早期都是以泥范块范法成形的。青铜器的装饰工艺,多移借自青铜容器,包括镶嵌、错、鎏、镀、绘和包金银等,其中镀锡工艺在装饰镜背的基础上,铸工逐步认识到也是处理镜面、使之白亮的加工工艺。随着这种工艺的普及,铜镜合金的锡含量可以不必很高,使其依然保持相当的韧性。中国铜镜可上溯到河西走廊的齐家文化,中原出现最早的是商代,西周只是零星发现,这些具有铜镜形象的器物,究竟是否全部用于鉴容,还不能肯定,至少其中某些是用于装饰。真正作为日用鉴容的铜镜,大概从春秋晚期才开始逐步增多,侯马铸铜做法发现有铸镜模范,反映出铸镜和其他青铜器的铸造工艺甚至装饰纹样一致。经过战国时代的发展,一些特种工艺镜颇为突出,如漆背镜、彩绘镜、双背镜等,表现出高度的工艺技巧。秦汉是青铜镜大大发展阶段,王室和戈地方都会都是青铜镜的重要产地,商品性强故纹样类型多。汉之后的连年动乱对青铜镜生产打击较大,但随着佛教东传和道教的兴起,宗教题材成为铜镜纹样的主要内容。隋唐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多种精美形式、装饰手法多样、纹饰题材丰富的青铜器,表明铜镜生产臻至高峰。唐宋社会的巨变在史学界已有不少研究和讨论,艺术史也有涉及。通观两个时代的青铜镜,差别突出。宋代青铜镜因普通和寻常,往往被忽视,页成为研究较少、留下诸多空白的流域。本文即是针对这一空白而设计的研究,宋代手工业商品化有关,大批量的铜镜以工业化模式生产出来,其纹饰装饰性更强。如表现宋代女性文化的花卉纹镜和凤鸟纹镜,也有人物故事纹镜中展现宋代士人隐逸之情的许由巢父镜、王质观弈镜,还有展现宋代铜镜商品化的商标牌记镜,再有反映与道教、佛教有关的铜镜。宋代铜镜纹饰在艺术上呈现出丰富的装饰化、世俗化表现内容。纹饰的世俗化表现与佛、道教世俗化有关,佛道教义逐渐世俗化,广纳信众,与社会风俗相结合,形成特殊的民间风俗礼仪。铜镜参与了宋人的生活,照容或是民间信仰中用镜祭祀、婚丧喜庆事中都见有铜镜的使用,铜镜纹饰就是反应这些风俗的图像。本文采用图像与空间的讨论方法,将宋代铜镜中的部分纹饰作为单一图像来看,与周围的墓葬壁画、器物形成一个研究场域,应属于墓葬器物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铜镜的功能与图像产生的交互关系,更好的理解宋代铸镜工匠在铜镜装饰上对于纹饰内容、题材的选择,从而进一步探究宋人在物质文化上对铜镜的设计与构思,并探讨纹饰除装饰意义以外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展现宋人的造物与装饰思想。
刘璐[8](2020)在《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文中认为太和门作为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在明清时期是仅供皇帝御用的外朝正门。太和门彩画广泛分布于建筑内外檐的木构件上,具有保护木构、显示等级、装饰美化、祈福纳祥等多重作用,同时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研究太和门建筑彩画的形式与内容,以建筑功能为依据分析其彩画型制,进而探寻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的等级关系,为太和门建筑彩画后续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作者通过研究古籍中“三朝五门”制度的相关论述,梳理出不同朝代中“三朝”与“五门”位置和名称的变化过程,探讨此制度蕴含的尊卑等级理念和对明清时期紫禁城建筑的影响。将“三朝五门”制度与明清紫禁城建筑规划形式进行比对,辨别太和门在“五门”中对应的位置,以此来确定其历史地位。在确认太和门建筑等级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紫禁城中轴线上各种门类建筑的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发现了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与众不同之处。鉴于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的型制差异与等级关系鲜少有人关注,尚属研究空白状态,作者以此为研究突破点,运用归纳、对比和分析法,将相关的古籍文献、古画资料以及彩画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与现场调研相结合,分析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论证在儒家礼制的尊卑等级理念影响下,建筑彩画的等级与其建筑功能的一致性。同时发现太和门内檐彩画等级高于外檐这种特殊现象,在紫禁城中轴线建筑彩画中具有唯一性。作者依据阶段性研究成果,对现存太和门内檐龙和玺彩画的等级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太和门内檐龙和玺彩画等级过高,与建筑功能不相适应,并以历史照片所呈现的内檐彩画状态和官式建筑内外檐彩画等级的设计规律来支撑上述观点。作者从礼制等级观念、民族文化融合以及宗教文化影响的视角挖掘太和门建筑彩画背后的文化内涵,探讨太和门彩画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祝勇[9](2020)在《故宫的建筑风尘》文中认为一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186万多件文物里发现两件文物的联系,仿佛在森林里寻找两片相似的树叶一样难而又难。只有细心的人,才能从梁师闵的《芦汀密雪图》和另一卷由不知名作者绘制的《江山秋色图》中,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这两卷北宋绘画的卷后,
王铁男[10](2020)在《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清代各类《匠作则例》,记载的是手工业各行业用工、用料、用银及样式、做法的规范和标准。本文以清代系列《匠作则例》为基础史料,并结合相关档案资料,选取匠作则例内“木作”与“瓦作”(含砖作)两个典型技术门类,对清代手工业技术标准化的表现形式、程度与水平、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实施,以及缺陷不足等问题,进行专题的深入考察。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产业技术的大总结时期,技术标准化问题也有了全面总结,具体表现便是大量匠作则例文本的出现与流布,使产业技术标准化呈现出“则例化”(标准化)特征。根据清代各种匠作则例所记载的内容,“则例化”在清代手工业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的“形制化”、原材料的“规格化”与施工中工时物料的“定额化”。中国历代技术典籍所记载的内容基本遵循《考工记》中所建立的“材——工”质量标准体系,直至清代各类匠作则例的完善,技术标准化中“形制化”、“规格化”、“定额化”,依然建立在计算工时料限的技术标准体系之上。因此,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在执行过程中,明显分为“物料管理标准”与“施工技术标准”两大部分,体现在匠作则例文本上,便是以《工部则例》等为代表的“管理型则例”,和以《工程做法》、《圆明园内工则例》等为代表的“施工型则例”。清代历朝《工部则例》所记载的对物料管理规定中,砖瓦、木材是重点内容。砖瓦类中,国家各项工程常用的临清砖、御窑金砖、琉璃瓦等项物料,从烧造流程、尺寸规格、质量检测、包装运输、收储领用等各环节均有严格管理标准。官用木材,派员采伐木料时,采前勘测、采伐数量、木料加工规格、运输方式路线、入库领用等项,一律遵照则例管理标准执行。至于历年例行采买木料,以其材质、长度、周长等为标准,形成不同等级,运输、领取、使用等各个环节,也要遵照则例执行。施工型则例将手工产业分为若干“匠作”,每“作”下分为系列技术门类的若干工种,各工种协同完成生产链。木作和砖瓦作生产被解构为各个部件和不同工序,如梁、柱、枋、檩、斗拱、墙体、地面等,每制造每一部件或完成一道工序,其工料定额标准都详细记录在案,通过这些标准数据来指导新的施工程序,进而有了财政预算和决算的依据,最终实现控制生产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通过清代各种匠作则例中技术标准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清代的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具备了诸如标准化文件制定与实施、标准件的应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的采用等近代技术标准化特征,但在引入机器化生产之前,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转型尚未突破传统计工、计料为中心的质量标准体系。对比这一时期中、西产业技术标准化进程,可见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已经出现近代转型趋势,但在管理体制、标准制定与推动等方面,还与西方存在较大差距。
二、故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故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论文提纲范文)
(1)故宫文物南迁(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抬着棺材找坟地:烽烟南渡 |
一、山河已然破碎,故宫何谈完整 |
二、日人不可不防,文物不可不迁 |
三、宫殿前小山般堆起文物箱 |
四、文物连夜运出故宫 |
五、列车停在浦口,不知道往哪里开 |
六、请你明天九点钟再来一次 |
第二章一番风雨路三千:徘徊京沪 |
一、上海仁济医院的“临时周转房” |
二、故宫文物中存在赝品 |
三、马衡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 |
四、影印《四库全书珍本》 |
五、上海预展会取得“轰动效应” |
六、中国文物第一次有组织地走向国际 |
七、文物在六朝古都安家 |
八、易培基不可能活着看到洗清冤案了 |
九、千军万马的内迁洪流 |
十、运出南京的最后机会 |
第三章谁念客身轻似叶:西迁南路 |
一、湖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飞机炸平了 |
二、长沙至贵阳有土匪出没 |
三、安顺郊外的理想山洞 |
四、烟波一笠,回首江天 |
五、赴苏展品的安全,令故宫同人感到揪心 |
六、安顺待不下去了 |
七、在巴县的竹海中隐匿形迹 |
第四章千军万马一条江:西迁中路 |
一、把两千多箱文物抛在南京,让马衡无比自责 |
二、不易受潮湿的物品暂存重庆 |
三、宜宾也不安全 |
四、装满文物的木船纤绳断了 |
五、轰炸乐山的纪录片成为日本空军的“样板片” |
六、当学术巨匠遭遇大足石刻 |
第五章到晚才知身是我:西迁北路 |
一、一个家庭的“南迁” |
二、军火库做文物库房 |
三、在大雪中翻越秦岭 |
四、大慈寺僧人要遵守来自故宫的“戒规” |
五、古佛青灯,伴他写下一生中最重要的着作 |
六、大火向存满故宫文物的武庙蔓延过来 |
七、为守护国宝而牺牲的军人 |
第六章覆巢犹幸能完卵:沦陷之城 |
一、故宫人员关闭了故宫大门 |
二、在日本人眼皮底下搞了件大事情 |
三、日本收藏的大量文物,实为我国家博物馆之无上妙品 |
四、日本投降了,有人半信半疑 |
五、华北日军投降仪式在太和殿广场举行 |
六、文物工作者的胜利“纪念碑” |
第七章八千里路云和月:东归北返 |
一、故宫文物走了,文化的种子留下了 |
二、接二连三的翻车事故 |
三、你不是学生,你是共产党的代表 |
四、台湾,是什么地方啊 |
五、南迁文物回到出发地 |
六、追缴“小白楼”散佚书画 |
七、“故宫盗宝案”尘埃落定 |
第八章人间毕竟晴方好:一宫两院 |
一、文物迁出北平以来最大一次损失 |
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
三、生命中最后两个字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相关理论 |
一、文化遗产价值判定标准 |
二、文化遗产活化理论 |
三、真实性理论 |
四、文化认同理论 |
五、跨文化理论 |
第一章 中西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比较 |
第一节 欧洲遗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
一、古典时期(17世纪前) |
二、17世纪至19世纪初期 |
三、19世纪初期至19世纪90年代 |
四、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中后期 |
五、现代修复理论(20世纪后期至21世纪) |
六、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常用词词义辨析 |
第二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早期的修复实践(19世纪以前) |
二、19世纪的保护实践 |
三、20世纪的遗产保护与管理 |
第三节 中国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
一、中国传统的修复实践(20世纪之前) |
二、现代遗产管理的萌芽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
三、停滞期与摸索期(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
四、现代遗产管理的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的比较 |
一、英法遗产管理的比较 |
二、中西遗产管理发展阶段中体现出的文化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西传统文化差异在遗产管理中的体现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中国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中国的管理文化 |
第二节 西方传统文化在建筑遗产及管理思想中的体现 |
一、西方传统文化的四个维度 |
二、西方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 |
三、西方的管理文化 |
第三节 中西方建筑遗产特征及管理思想比较 |
一、中西传统文化四个维度的比较 |
二、中西建筑遗产的文化特征比较 |
三、中西方管理文化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体制比较 |
第一节 中国遗产管理体制 |
一、我国遗产管理体制 |
二、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 |
三、我国遗产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二节 西方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方国家的遗产管理体制 |
二、“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方法 |
三、文化遗产的效益评价 |
四、国际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框架 |
第三节 西班牙遗产管理体制 |
一、西班牙遗产保护机构 |
二、西班牙遗产管理的法律框架 |
三、西班牙的特色保护措施 |
第四节 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与借鉴 |
一、中西遗产管理法律框架的比较 |
二、国际遗产管理理念的本土化问题 |
三、中西遗产管理体制的比较 |
四、西方管理体制的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比较 |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概述 |
一、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 |
二、遗产经营者 |
三、遗产地社区居民 |
四、遗产旅游者 |
五、非政府组织 |
六、社会大众 |
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中西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保护者的比较 |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
二、保护与科学的关系 |
第三节 中西文化遗产经营者与社区居民的比较 |
一、遗产经营者比较 |
二、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比较 |
三、社区居民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西文化遗产旅游者的比较 |
一、中西方旅游者对真实性的追求差异 |
二、中西方旅游者的审美差异 |
三、遗产旅游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四、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故宫与西方博物馆: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案例部分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一、世界文化遗产 |
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
三、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
四、全球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
五、中国与西班牙世界文化遗产概况 |
第二节 故宫博物院的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 |
一、故宫概况 |
二、故宫的遗产活化实践 |
三、故宫的遗产数字化实践 |
第三节 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活化与西方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 |
一、阿尔罕布拉宫概况 |
二、阿尔罕布拉宫的遗产利用 |
三、西方遗产数字化研究 |
第四节 中西遗产活化与数字化管理比较 |
一、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 |
二、博物馆的体验方式 |
三、博物馆的创新之道 |
四、遗产活化的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曲阜与圣地亚哥古城: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比较 |
第一节 曲阜“三孔”及其遗产价值 |
一、曲阜的历史变化 |
二、曲阜的遗产价值 |
三、曲阜的城市发展演变 |
第二节 圣地亚哥古城的改造经验 |
一、圣地亚哥的古城与新城 |
二、圣地亚哥城市改造的经验 |
第三节 历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圣地”类遗产的管理 |
二、历史城镇的商业化问题 |
三、两处圣地管理的异同 |
四、历史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与朝圣之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开发与管理比较 |
第一节 文化线路遗产 |
一、文化线路遗产的提出 |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价值 |
三、线性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发展 |
一、丝绸之路概况 |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
第三节 朝圣之路的发展 |
一、朝圣之路概况 |
二、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 |
第四节 欧洲的文化线路体系 |
一、文化线路认定 |
二、管理体系 |
三、财政制度 |
第五节 文化线路遗产的发展与管理比较 |
一、“欧洲文化线路”的管理经验借鉴 |
二、西班牙朝圣之路的发展经验借鉴 |
三、我国发展文化线路遗产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基于文化视角的发现 |
二、西方遗产管理体制借鉴 |
三、案例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辨析 |
1.3.1 北京城门 |
1.3.2 大明门 |
1.3.3 建筑彩画 |
1.3.4 明代旋子彩画 |
1.4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1 北京城门建筑研究 |
1.4.2 明代北京城门建筑彩画研究 |
1.4.3 现有成果及空白点 |
1.5 研究内容 |
1.5.1 大明门与北京相关城门等级比较 |
1.5.2 明清两代旋子彩画特征分析 |
1.5.3 大明门建筑形制与装饰体系 |
1.5.4 大明门建筑彩画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明门概述 |
2.1 北京城门概况 |
2.1.1 古代北京城规划 |
2.1.2 北京的城门 |
2.1.3 北京中轴线的城门 |
2.2 大明门与三朝五门的关系 |
2.2.1 三朝五门的概念 |
2.2.2 大明门在三朝五门中的地位 |
2.3 大明门与御街千步廊、棋盘街的空间关系 |
2.3.1 御街千步廊 |
2.3.2 棋盘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明门建筑形制及装饰体系 |
3.1 大明门建筑形制 |
3.1.1 大明门尺度 |
3.1.2 梁架结构分析 |
3.1.3 门洞和墙体 |
3.1.4 斗拱 |
3.1.5 山花 |
3.2 大明门建筑装饰体系 |
3.2.1 大明门建筑装饰体系概述 |
3.2.2 大明门琉璃装饰 |
3.2.3 大明门石作装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明清两代北京城门彩画 |
4.1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4.1.1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沿革与时代划分 |
4.1.2 明代官式建筑彩画的等级 |
4.2 明代北京城门彩画分布 |
4.2.1 紫禁城明代官式彩画现存实例 |
4.2.2 明代城门彩画配置 |
4.2.3 明代大明门彩画形制 |
4.3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4.3.1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发展 |
4.3.2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类型 |
4.4 清代北京城门彩画概览 |
4.4.1 清代北京城门彩画布局 |
4.4.2 清代大清门建筑彩画形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明清两代旋子彩画 |
5.1 旋子彩画的发展进程 |
5.2 明代旋子彩画 |
5.2.1 明代旋子彩画概述 |
5.2.2 明代旋子彩画的特征 |
5.2.3 明代旋子彩画的形制 |
5.3 明清两代旋子彩画的差异性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 |
6.1 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依据与方法 |
6.1.1 彩画复原依据 |
6.1.2 彩画复原方法 |
6.2 大明门彩画设色规律 |
6.3 建筑彩画工艺做法 |
6.3.1 确定地仗条件 |
6.3.2 打磨生油地仗 |
6.3.3 分中 |
6.3.4 起谱子 |
6.3.5 拍谱子 |
6.3.6 摊找活 |
6.3.7 沥粉 |
6.3.8 刷大色 |
6.3.9 包黄胶 |
6.3.10 拉晕色 |
6.3.11 压黑老 |
6.3.12 找补打点 |
6.4 大明门彩画复原步骤 |
6.4.1 额枋彩画构图 |
6.4.2 盒子和箍头形式 |
6.4.3 找头的形式 |
6.4.4 方心的形式 |
6.4.5 挑檐桁彩画 |
6.4.6 斗拱彩画 |
6.4.7 平板枋彩画 |
6.4.8 飞椽头与檐椽头彩画 |
6.4.9 大明门次间、稍间彩画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天安门历代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概念辨析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创新点 |
1.6.3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天安门建筑彩画的时代样貌 |
2.1 明代之青蓝碧绿——旋子彩画 |
2.1.1 明代时期建筑彩画基本形制 |
2.1.2 明代时期承天门建筑彩画形制 |
2.2 清初之丹赤炽烈——宝珠吉祥草彩画 |
2.2.1 清代初期建筑彩画基本形制 |
2.2.2 清初时期天安门建筑彩画形制特征 |
2.3 清中期和谐典雅——龙草和玺彩画 |
2.3.1 形式框架 |
2.3.2 主题纹饰 |
2.3.3 色彩组合 |
2.3.4 工艺做法 |
2.4 1970 年至1984 年冷暖对比——西番莲和玺彩画 |
2.4.1 形式框架 |
2.4.2 主题纹饰 |
2.4.3 色彩组合 |
2.5 1984 年以后绚丽辉煌——龙和玺 |
2.5.1 形式框架 |
2.5.2 主题纹饰 |
2.5.3 色彩组合 |
2.5.4 工艺做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天安门建筑彩画文化研究 |
3.1 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背景 |
3.1.1 明代文化背景 |
3.1.2 清代文化背景 |
3.2 古建筑彩画的文化特质 |
3.3 古建筑彩画的文化体现 |
3.3.1 古建彩画装饰在儒家思想当中的体现 |
3.3.2 古建彩画装饰在宗教语境中的体现 |
3.4 天安门建筑彩画纹饰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古建筑彩画价值分析 |
4.1 历史价值 |
4.2 艺术价值 |
4.2.1 天安门建筑彩画不同阶段演变状态 |
4.2.2 建筑彩画文法结构 |
4.3 文化价值 |
4.3.1 彩画的文化多样性 |
4.3.2 文化传统的延续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承天安门的文化基因 |
5.1 天安门建筑装饰体系的唯一性 |
5.1.1 独特装饰元素——对称标语 |
5.1.2 大红灯笼 |
5.2 天安门建筑装饰体系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
5.2.1 历代天安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差异 |
5.2.2 天安门建筑琉璃的演变 |
5.3 天安门建筑装饰体系的传承 |
5.3.1 天安门建筑彩画的保护 |
5.3.2 提升天安门建筑彩画的耐久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970年-1984年天安门外檐次间西番莲和玺彩画复原图(笔者绘制) |
致谢 |
(5)朱瞻基的绘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朱瞻基与宣德画院 |
第一节 朱瞻基生平 |
一、成长经历 |
二、教育方式 |
第二节 宣德宫廷画院的形成 |
一、宣德画院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 |
二、画院绘画的艺术特色 |
第三节 朱瞻基与宣德画院 |
一、朱瞻基对画院的管理 |
二、朱瞻基与院画家的关系 |
第二章 朱瞻基花鸟画研究 |
第一节 “戏写”的花鸟画 |
一、《三阳开泰图》 |
二、《三鼠图》 |
第二节 政治寓意的花鸟画 |
一、《松荫莲蒲图》 |
二、《万年松图》 |
第三章 朱瞻基人物画研究 |
第一节 《武侯高卧图》简介 |
一、受赐者陈瑄生平及政治功绩 |
二、诸葛武侯与平江伯陈瑄的异同 |
三、《武侯高卧图》的政治寓意 |
第二节 《寿星图》研究 |
一、赐予夏元吉 |
二、赐予胡濙 |
三、赐予刘渊然 |
四、赐予弘慈普应禅师净观 |
第四章 朱瞻基与赵佶的绘画艺术研究对比 |
第一节 历代帝王画家 |
一、秦汉唐时期的帝王画家 |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帝王画家 |
第二节 朱瞻基与赵佶的绘画风格研究 |
一、绘画作品的类比研究 |
二、绘画风格的对比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园中天地:万物的形态与边界 |
第一节 万园共建:以《圆明园四十景图》为例 |
第二节 西湖取景:《西湖十景图》与景观的生成 |
第三节 佳园写访:以狮子林、小有天园的写访为例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石象乾坤:谈造物空间中的大、中、小三重尺度 |
第一节 寿山艮岳:万寿山的文本结构和时空观念 |
第二节 石林画卷:《岁朝图》与《韩熙载夜宴图》摹本中的山石情境 |
第三节 灵璧假山:祥龙石、研山石、非非石中的想象空间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架上宇宙:造物艺术中的空间格局 |
第一节 大千世界:以宫廷博古架为例 |
第二节 亘古通今:以杜堇、刘松年、仇英博古雅集图为例 |
第三节 别具一格:乾隆御制多宝格及其空间特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以“园”、“石”、“架”谈中国古代造物艺术中的空间多样性 |
第一节 在封闭中寻求开放 |
第二节 在微小中表现宏大 |
第三节 在平凡中创造奇异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功统计 |
(7)宋代铜镜纹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宋代铜镜纹饰考古学分期与特征 |
一、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纹饰的分期 |
二、考古学研究中宋代铜镜形制的分期 |
第二节 宋代铜镜纹饰的特征 |
一、宋代铜镜纹饰的题材特征 |
二、宋代铜镜纹饰的构图特征 |
三、宋代铜镜纹饰的装饰特征 |
第二章 花卉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花卉纹 |
一、牡丹纹 |
二、莲花纹 |
三、梅花纹 |
第二节 花卉纹的图式结构 |
一、缠枝花式结构 |
二、折枝花式结构 |
三、“小品”式结构 |
第三节 花卉纹对宋代花鸟画的模仿 |
第三章 凤鸟纹与龙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凤鸟纹 |
一、凤鸟纹 |
二、凤鸟纹的图式结构 |
第二节 龙纹 |
一、龙纹的图像形式 |
二、龙纹的图像内容 |
第四章 人物故事纹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仙人故事纹 |
一、龟鹤仙人纹 |
二、仙人斩蛟龙纹 |
三、达摩渡江纹 |
第二节 历史人物故事纹 |
一、许由巢父纹 |
二、王质观弈纹 |
三、唐明皇游月宫纹 |
第三节 民间故事纹 |
一、柳毅传书纹 |
二、牛郎织女纹 |
第四节 世俗生活类纹饰 |
一、海舶纹 |
二、婴戏纹 |
第五章 其他类型纹饰的图像形式与内容 |
第一节 几何纹 |
一、球路纹与龟背纹的发展演变 |
二、球路纹、龟背纹的仿藻井式结构 |
三、球路纹、龟背纹镜与建筑纹饰的关系 |
第二节 八卦纹 |
一、八卦纹的图像形式 |
二、八卦纹的符号化演变 |
第三节 牌记铭文镜 |
一、宋镜“牌记”的发展与形式 |
二、牌记铭文的内容 |
三、牌记中铸镜城镇的分布情况 |
第六章 宋代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第一节 墓葬中铜镜“使用空间”的界定 |
一、宋代墓葬中铜镜的使用特殊性 |
二、宋代铜镜的“使用空间”界定 |
第二节 墓顶挂镜的纹饰功能与意义 |
一、墓顶挂镜的基本情况与地域分布 |
二、墓顶铜镜纹饰的特殊性 |
三、铜镜纹饰与“访仙”隐喻 |
第三节 生活空间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墓葬中的生活用镜 |
二、铜镜与日常生活 |
三、铜镜与镜像 |
第四节 宗教仪式中铜镜的功能与意义 |
一、铜镜纹饰与道教 |
二、铜镜纹饰与佛教 |
第五节 铜镜纹饰的“图像功能” |
一、装饰性 |
二、隐喻性 |
结语 |
附录1 宋代铜镜图录 |
附录2 宋代纪年墓出土铜镜表 |
参考文献 |
一、古代文献 |
二、现代文献 |
三、图录 |
四、考古发掘报告 |
五、期刊及硕博士学位论文 |
致谢 |
(8)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辨析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概念辨析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5.1 国内研究状况 |
1.5.2 国外研究状况 |
1.6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
1.6.1 研究创新点 |
1.6.2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三朝五门”制度与太和门建筑营造 |
2.1 “三朝五门”制度概述 |
2.2 “三朝五门”制度对紫禁城规划的影响 |
2.2.1 明代南京紫禁城体现的“三朝五门” |
2.2.2 明清北京紫禁城体现的“三朝五门” |
2.3 太和门建筑营造 |
2.3.1 太和门名称的变更 |
2.3.2 太和门功能的变更 |
2.3.3 太和门建筑型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和门区域建筑彩画概况 |
3.1 明清官式建筑彩画概述 |
3.1.1 明代官式彩画特征 |
3.1.2 清代官式彩画特征 |
3.2 太和门彩画变化轨迹 |
3.2.1 明代奉天门彩画 |
3.2.2 清代太和门彩画 |
3.2.3 近现代太和门彩画 |
3.3 太和门外檐彩画 |
3.3.1 龙草和玺彩画的形成 |
3.3.2 外檐彩画构图形式 |
3.4 太和门内檐彩画 |
3.4.1 梁枋彩画 |
3.4.2 天花彩画 |
3.5 太和门周边建筑彩画 |
3.5.1 昭德门与贞度门彩画 |
3.5.2 体仁阁、弘义阁与崇楼彩画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
4.1 确定太和门外檐彩画等级 |
4.1.1 北京皇城中轴线建筑外檐彩画等级分析 |
4.1.2 太和门与周边建筑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
4.1.3 太和门与乾清门、宁寿门外檐彩画等级关系 |
4.2 判断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依据 |
4.2.1 通过脊步彩画等级判断内檐彩画等级 |
4.2.2 通过档案记载判断内外檐等级关系 |
4.3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对比 |
4.3.1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特殊性 |
4.3.2 太和门内外檐彩画等级关系的成因 |
4.4 清晚期太和门内檐彩画溯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
5.1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文化内涵 |
5.1.1 礼制等级观念 |
5.1.2 满汉文化融合 |
5.1.3 藏传佛教影响 |
5.2 太和门建筑彩画的价值 |
5.2.1 文化价值 |
5.2.2 艺术价值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附录二 :图表索引 |
附录三 :太和门外檐彩画图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9)故宫的建筑风尘(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十三 |
十四 |
十五 |
十六 |
十七 |
十八 |
十九 |
二十 |
二十一 |
二十二 |
二十三 |
二十四 |
二十五 |
二十六 |
二十七 |
二十八 |
二十九 |
三十 |
(10)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相关文献资料与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代匠作则例的文本化 |
第一节 “匠作则例”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清代“匠作则例”性能辨析 |
一、“则例”的内容特点 |
二、“匠作则例”的内容特点 |
三、“则例”与“匠作则例”性质异同 |
四、匠作则例法典化与技术标准化立法 |
第三节 “内工则例”与“外工则例”比较 |
一、内、外工匠作则例编纂比较 |
二、内、外工匠作则例差异分析 |
第二章 清代产业技术“则例化”及近代转型 |
第一节 手工业“则例化”及其表现形式 |
一、产品设计“形制化” |
二、生产物料“规格化” |
三、生产工料“定额化” |
第二节 清代技术标准的近代转型 |
一、匠作则例的细则化 |
二、中国与西方近代标准化进程的差异 |
第三章 物料采办、加工与管理标准化 |
第一节 砖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一、临清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二、金砖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三、琉璃瓦烧造与管理标准化 |
第二节 木料采购与管理标准化 |
一、年例额解木料采买标准化 |
二、楠杉木料采办标准化 |
三、围场松木采伐标准化 |
第四章 旧料回收与利用标准化 |
第一节 木材回收利用 |
一、旧木料回收标准 |
二、旧木料使用标准 |
第二节 砖瓦回收利用 |
一、旧砖瓦回收标准 |
二、旧砖瓦使用标准 |
第五章 施工技术标准化 |
第一节 大木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
一、大木作选材标准化 |
二、柱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三、梁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四、枋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五、桁(檩)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六、板类构件制作标准化 |
七、椽、望、连檐构件制作标准化 |
八、斗拱制作安装技术标准化 |
第二节 瓦作施工技术标准化 |
一、砖料加工标准化 |
二、金砖铺墁技术标准化 |
三、墙体砌筑技术标准化 |
四、苫背、瓦瓦技术标准化 |
第三节 内、外工工料标准之差异 |
一、大木作工料比较 |
二、瓦作工料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清代匠作则例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致谢) |
四、故宫为什么被称为“紫禁城”(论文参考文献)
- [1]故宫文物南迁[J]. 祝勇. 当代, 2021(04)
- [2]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西文化遗产管理比较研究[D]. 高洁. 山东大学, 2021(11)
- [3]大明门建筑彩画复原初探[D]. 李惠静.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4]天安门历代彩画研究[D]. 高畅.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朱瞻基的绘画研究[D]. 王煜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6]玲珑世界 ——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的空间多样性研究[D]. 高扬.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7]宋代铜镜纹饰研究[D]. 杨夏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8]紫禁城太和门建筑彩画研究[D]. 刘璐.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9]故宫的建筑风尘[J]. 祝勇. 江南, 2020(04)
- [10]清代产业技术标准化研究 ——以砖木作匠作则例为中心[D]. 王铁男. 苏州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