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南水乡,何以缺水(论文文献综述)
高原[1](2020)在《清代北京万泉河流域视野下的畅春园研究》文中指出万泉河位于北京西北郊,发源于巴沟低地南部,沿海淀台地东缘北流入清河,所流经之处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恰似江南风光。正因如此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自明代起便有园林建设开展,清代第一座大型离宫御苑畅春园便选址于此,使这一区域的发展达到了顶峰。畅春园初创于康熙年间,是清代北京西郊第一座御园,由此开辟了清帝在西郊的生活和政务空间,并与周边的园林及寺庙(西花园、圣化寺和泉宗庙等)一起,形成了联系紧密的园林群。富有特色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特殊的园林功能造就了畅春园独特的历史地位,因此论文以畅春园及其周边园林、寺庙为研究对象,在三山五园整体变迁的宏观历史背景下,从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微观层面,以万泉河流域的几个园林个案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档案史料等为基础,厘清了畅春园及西花园、圣化寺和泉宗庙及其他寺观的格局风貌、营建史略和衰败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从时间的维度对比其园林特点及其造园艺术,发现畅春园与明末西郊私家园林(清华园及勺园)的造园手法存在明显的借鉴和传承关系。中观层面,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将视野扩大到万泉河流域。以地理环境、水系治理和营建活动为线索,将万泉河流域的几座重要园林和寺庙串联,揭示文化景观在皇家园林建设和流域内水系治理影响下不断发展的过程。其中,乾隆三十一年(1766)前后,是万泉河流域园林景观的关键节点——这一时期乾隆帝在万泉河流域集中开展了多处园林建设,强化了该流域的园林景观联系,从而形成了具有连续路径和功能的园林群落。
杨瑞瑞[2](2020)在《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大都水系网络发达,通惠河、坝河、金口河、金水河、高粱河都曾在这片土地光辉流淌,在大都城市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元初为漕西山木石,助力宫苑建设,郭守敬重开金口河,在金王朝屡试屡败的基础上,成功运营29年,满足了都城建设高潮期的需要;之后又引玉泉水进城,流经10余民坊,成为大都宫苑用水的主要来源,也是早期城市生态廊道的伟大实践。为解决大都日益增长的漕运之需,郭守敬在金漕河的基础上整修坝河,充分开发利用北京西郊的水源,远引昌平白浮瓮山之水,开通通惠河,实现了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与坝河形成南北两路并行的漕运体系。可以说大都水系规划是我国古代治水手册上波澜壮阔的一页,虽然千百年来水利一直不断兴修,但是完备的水利体系成形于元代,其水利成就之辉煌堪为一代典章。完备的水系条件,形成了都城内外,池泉密布的景象,为大都园林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为园林引水提供了方便。皇室在皇城之内以万岁山——太液池一带为中心,建设大内御苑,在皇城之外向西开发西郊地区,敕建皇家佛寺,引高粱河之水灌渠,修建西山航道。在私家园林方面,贵族官绅多选址于城郊之地,绕水建园,四时游宴雅集频繁。在寺观园林方面,元代兼容并包的宗教政策助推了寺庙园林的兴盛,加之有众多前代遗迹散布南城之中,逐渐形成南北城并立,寺观罗布的景象,都城内外遍布大大小小的集市,形成围绕着水系分布商业,园林,佛刹,民居的城市水系景观格局。所以纵览城市全貌,园林的建设与城市水系的开发息息相关。本研究以元大都城市水系规划为背景,以大都城市、水系、园林三者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元大都水系与城市、园林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首先通过对相关史料和考古资料的挖掘,梳理城市建设与水系规划的相关内容。其中,城市建设从城市选址、城市布局、街道坊制、空间片区三个方面作出概述,水系方面则系统地梳理了金口、金水、通惠、坝河四条河流和积水潭、太液池、瓮山泊三座池沼的空间流向以及规划建设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大都水系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得出大都水系规划一直是围绕城市建设展开的,为城市服务,城市因水而生的特点。其次,将大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寺观、坛庙四类进行分布区域及数量的统计,运用平面定位及三维复原的方法将园林落位于城市水系空间之中,绘制大都园林区域分布图。总结出各类园林的分布特征: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随后,结合水系在城市中的流线,总结园林与水系的分布关系:皇家园林分布在皇城之中和城外西郊、南郊,多沿高粱河、金水河分布;私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城外,凉水河、通惠河附近。寺观园林两城之中皆有,多沿高粱河、通惠河、金水河呈带状分布;坛庙园林的分布与水系的关系并不密切。接着论文选取大都城内外三段典型水域进行园水关系探讨,分析园水环境及空间关系、视线关系等问题。最终主要从园林与水系的互相影响两方面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水系对园林在水利工程、园林活动、园林交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由于水系变迁对园林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水系也因园林的建造而更加多姿多彩,体现了大都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良性互动。今天谈论城市与水系,水系与园林的关系,上溯百年前的城市历史,看似迂远,但捧读古书,所得不只一二,探究水系规划与城市建设,水系与园林分布之间的关系,形成较为完备的金元时期北京水系规划,城市建设和园林营建的知识体系,对园水关系的理解大有裨益。
王琳[3](2020)在《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旅游业正处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车营地作为实现转型的空间实践之一,蕴含着强劲的经济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然而,巨大的需求缺口使建设者们来不及理性思考现实问题,就直接套用国外模式。虽然使用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可以解决需求问题,但是房车营地的建设将面临巨大的风险。不仅房车营地不可持续化,也造成了对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浪费。本文研究的核心就是寻求适合我国当前发展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房车营地营建模式问题,共享发展理念为其指明了方向。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将“共享发展理念”引入房车营地的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第一个层面是在研究的视角上,实际上是房车营地共享价值观的确立;第二个层面是做为作用机制,即实现共享营建的具体路径;第三个层面是作为目标和成果,使我国房车营地走上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之路。研究的结构通过对房车营地发展现状和问题梳理分析,提出我国房车营地必须走共享的发展之路。而后从房车营地由谁共享、共享什么、如何共享以及共享步骤深入分析构建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内涵与内容,运用游憩机会谱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建构理论框架。并从房车营地使用者角度,运用RDA分析法筛选乡村、城市游憩中心地和生态敏感区建设房车营地的决定性要素,并聚焦三类区域发展需求和特性,推导出集群共享、让渡共享和调适共享的营建机制。通过共享营建体系的构建,分别探讨针对三种区域类型具体的营建策略:集群共享在乡村的营建策略核心是通过区位、功能和空间的集群共享,达到促进区域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居民福利提升的目标;让渡共享在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营建策略,从让渡城市发展、让渡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和让渡游客体验升级的三个层面,来实现城市游憩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城市空间的协同发展;调适共享在生态敏感区的营建策略,从调适房车营地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环境气候对房车营地的限制和影响两方面,来寻求在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平衡点。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当前的房车营地发展而言,营建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营建模式上必须进行探索与创新。因此,本文引入共享发展理念,以全域化的营建视角和高质量的营建原则,研究房车营地区域性生成机制,构建了共享营建的理论模式和实现机制,创新发展了房车营地的理论体系。提出了房车营地的三种创新营建模式:乡村的集群共享策略、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策略和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策略。以此,使房车营地能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质量走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叶榕[4](2019)在《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初年西湖疏浚机构与人群为研究对象,探究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进而强调西湖疏浚工程对西湖文化遗产的巨大贡献。杭州西湖自唐代以来,迭经人工浚治,始得一直维持湖体景观,延续至今,而没有像本区其他类似水体经历淤浅、湮废的命运;故其间的浚治事例既历代多有,其过程亦曲折复杂;从中可以体现出不同时期官民互动的不同特征。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正好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关键阶段,其间又历经承平及战乱的政局变动,“中学为体”至“西风东渐”的思想流变,皇权专制而民主共和的体制更替;所以,这一时期围绕西湖浚治主体的变迁过程,堪称典型。本文即选取这一时段,以杭州西湖浚治为例,系统探究清中后期以及民国初年杭州西湖的浚治过程,以及浚治过程中成立的不同机构、人事运作等状况,分析其中的环境影响,进而揭示西湖疏浚工程对于西湖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本文将西湖疏浚工程的机构与人群变迁状况分为四个时期进行详细梳理,即雍正时期、道光时期、太平天国之后以及民国初年。(1)雍正时期:该时期的西湖疏浚工程,呈现出较为典型的官府主导的特征,上下通力合作,上至江浙行省内的官员,下到杭州府内的地方官,都参与到这一工程之中,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大型工程的案例。(2)道光时期:该期官府建立专门的浚湖机构——“岁浚局”。岁浚局内浚湖事务的管理者是民间绅士,但是受到官府的监督,属于官督民办的治理机构。(3)太平天国战争结束之后的时期:该期社会各方面面临重建,官方诸多机构(包括浚湖机构)由于战乱影响,短期内难以恢复,遂由杭州民间绅士承担大部分社会责任,甚至一部分行政职能,建立了以“同善堂”、“普济堂”、“育婴堂”三堂为主的、同时包含其他机构的“杭州善举联合体”,主导西湖疏浚的“浚湖局”也包含于其中;呈现出一种民间主导的形态。(4)清末至民国初年: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和机构重建的完成,至清朝后期,在清政府推行“新政”、进行政府组织改革的背景下,将西湖疏浚的权力收回官方,由“工巡局”替代“浚湖局”,此时西湖治理呈现出意图重新恢复官方组织,即由官方负责的模式;但由于其后“辛亥革命”的爆发,此一过程在清末仅现端倪。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初期,“工巡局”又改为“西湖工程局”,归浙江省政府管辖,并开始用新式机器船从事西湖的疏浚。但是这一时期,由于民国初年政治、行政体制的变化,政府机构不断进行重组,主导西湖疏浚的组织也不断变化。到民国十三年(1924年),“西湖工程局”改为“省会工程局”。但仅经短短三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杭州市政厅建立,“省会工程局”又为“工务局”所替代。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历次疏浚西湖后的环境影响,主要从自然环境角度与人类角度出发分析。自然环境角度分别为:(1)灌溉面积的增加与耕地面积的变化;(2)空间范围扩大与景观丰富;(3)对西湖下游水源的影响;(4)城市建设与商业繁荣。人类角度是环境观念的变化。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历史上的西湖疏浚工程为今天的西湖治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今天西湖治理的范本,也是西湖文化遗产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牟婷[5](2019)在《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太湖流域的苏州古村落为研究对象,在文献查阅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空间生活的角度,探讨古村落的传统生活与空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契合程度。苏州古村落作为江南传统美好生活的主要发源地,将审美意识体现在了建筑、空间、日常生活以及文学、艺术上。传统空间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空间特色可以反映居民们的审美价值和实践过程,传统空间中有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保护传统空间即保护了人们的“乡愁”。本文从苏州古村落的生活空间体验、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切入,以解析传统空间构成与形态传承与演变,来领会传统空间的审美意义;强调保护传统空间也即保护人们的美好生活为逻辑主线,对苏州古村落这一完整的社会单元进行空间评价,来探讨如何在当今时代来保护和体现传统空间的美。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空间之所以美,重点是尊重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传承了完整的文化空间、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基于这一观点,论文重点研究两个问题:(1)当今社会下的古村落该如何回归这种美;(2)如何将传统生活美拓至于现代的村落生活中。笔者认为除了要保护个体实物例证外,更应注重延续历史文脉的空间意象、增加传统生活中的交往空间。除了保护建筑这些物质存在,更应注重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空间。基于此观点,本文在最后两章论述了传统空间的传承意义并探讨了传统空间的保护与重构的方法,认为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或重构都应将传统空间中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尊重人们在空间中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来决定空间本身是否具有现实价值。要保护人们在传统空间中进行审美实践的权利;尊重传统空间中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情感需求;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修养。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为古村落的保护发展,特别是传统生活和空间保护及优化提供一点意见及建议,进而能对新农村的建设发展有所裨益。
邵蕾蕾[6](2019)在《明清江南官河侵占现象研究》文中认为官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宋代,是对与治水干系重大、由官方所有并管理的河道以及湖泊的统称。到明清时期,官河指的是不注册在私人名下并且不由私人承办课税的水面。官河侵占指民间以各种方式占据并利用官方课税水道,致使河道淤塞不通的情况。明清江南地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河网密布。水系以太湖为中心,可以分为“三江”地区、太湖以西和浙北地区,“三江”的疏浚和具体指代的讨论是江南水利问题的核心。社会方面,江南人口密度大,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江南是财赋重地,针对江南地区河道的疏浚,从工部到巡抚、州府知县再到基层圩田组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河道管理制度。明清江南对于官河使用权力有相关规定。依据对于河道的利用形式,可将明清江南官河侵占现象划分为占河为田、捞采渔芦、搭建庐室三种主要类型。通过梳理三种类型的现象,可以了解三种类型官河侵占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和侵占的动机,三种类型侵占对于河道的影响以也不相同。水阁侵占官河是搭建庐室中的一种类型。已有的研究多涉及圩田和渔业侵占官河问题,本文在分析三种类型的侵占现象以后,尝试以民居建筑中的水阁为例进行官河侵占的讨论,梳理明清江南水阁的修筑群体、空间功能,详细介绍嘉靖至乾隆年间绍兴地区府河的三次侵占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在应对水阁侵占官河的问题时,官府根据河道水利条件,灵活地选择禁占,或者不加禁止只行征税。其次,官河治理职责逐渐向民间转变,水阁侵占与明清江南河道的自然变迁具有相互影响。明清江南官河侵占现象中涉及四种群体,在官河侵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州县官府为一方之主,对于民间侵占官河的行为既有禁占,又有纵容。士绅在地方享有特殊的权力和影响力,既是侵占官河的助长者,又是民间侵占事端的调停者。宗族是传统社会的基本单元,聚族而居,宗族成员间利益关系密切,对于个人的侵占行为往往予以支持。商人与一般市民阶层伴随市镇经济发展而兴起,生产活动、生活习惯及习俗都与河道息息相关,对于河道也多有占塞。
张琼洁[7](2018)在《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民间故事价值研究停留在总结、概括价值功能类型层面,存在着越过价值发生过程直接呈现静态结果的局限。问题根源在于实践主体(民众)与认识主体(研究者)站位基点的分离与研究者外位性先验视角。因此,本文拟将民众与研究者同视为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将研究视域从“民间故事”移置于“民间故事活动”,从案牍文本转向“民”的生活世界。价值发生研究的立论前提是打破学术先验视界与传统文本语境割裂研究现状。因此,第一章的首要任务就是重新定义民间故事活动,探寻它的存在方式,采取否定之否定的方法,突破传统的类属分类思维,直面现象本身,将人为分离出去的重新融合连续在一起。用存在论和系统论的眼光将其视为一个兼有体验本体、作品本体、解释本体三元一体的承载着各种价值关系形成与关联的“开放的活的”的“场域”结构。将其定义为人们依寓在世界之中讲述/倾听故事的同时,领会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状态与身心融合一致的活动。接下来在这个活动场域中探究价值发生过程、发生机制、发生逻辑以及观念系统。理论研究的生发点来自社会现实。第二章抽取河北地区三个各具特色的村落作为研究对象,从个别村庄扩展到整个地区,从特殊个体到定性整体,在诸多现象中发现一个“抽象的形象”。这个“形象”分别来自于平原地区拥有丰富故事资源和广泛故事家群体的“中国故事第一村”耿村;冀中北部山区政治历史的产物清西陵守陵村之一忠义村;冀西南地区太行山地腹宗族村王硇村。此“形象”一经抽出可以作为“理论模型”,在“内在本性”上更符合“实际存在”,引导和开拓后断研究。接下来的两章分别从纵剖面、横断面寻找一种可以有效描述价值发生过程的方法。“发生”有两层涵义:一指涉外在“现实发生”;一指涉内在“认识发生”。价值发生的过程即二者对应发生的过程。合理方法为对民间故事活动进行多层级描述。第三章从纵剖面角度将价值客体、主体对客体的调整与把握、活动中多维主客体价值关系进行文本价值、本文价值、活动价值三个层级的描述,分别对应内在价值-意义-工具价值的内在逻辑。三者关系逐层上升,前层是后层的条件与基础,后层克服了前层的扁平局限,形成活态的立体多维化透视结构。第四章从横断面角度逐一分析发生的诸种价值类型,将各价值类型进行底层基础性价值和高层复合性价值、功利性价值和非功利性价值的分类。分述每种类型价值的发生根源、发生方式及发生机制。认知价值一节主要探讨认知价值的历史性和具体性:一为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一为隐喻的诗性认识,一为朴素的历史认识。娱乐价值一节侧重娱乐价值的生理、心理根源,过度娱乐的异化倾向以及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发展方向。道德价值一节论述了民间伦理、道德、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与大传统伦理道德的对比中,显现民间伦理道德的局限性和超越性。宗教价值一节概括了民间宗教系统观的主要特征,对比祭祀活动和故事活动中差异的鬼神世界以及各自发生同步或错位的宗教价值,着重分析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本质。审美价值一节指出审美“二相”发生机制,民间故事活动中审美价值如何产生,以及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第五章着力于价值发生规律与原理的研究。首先,总结诸种价值类型在当下不同的衍变方式,在民间故事活动场域中,各价值不能自为发生,需“假道”审美价值得以实现,并且依据主体的独特需求遵循从“工具价值”到“内在价值”的反向实现序列。之后,进入到民众思想观念层面,探究民众思维发生逻辑,从历时诗性思维和共时“仪式思维”两个方面得出民众重价值判断,轻事实认知的思维逻辑。最后,试图在与精英哲学的参照中,揭示出民众自有的一套观念系统,说明二者是在一个逻辑起点上成长起来的两种知识与思想系统。继而开启后续思想观念研究。
张雪葳[8](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李恒[9](2018)在《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文中认为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40年时间,中国因改革开放的推动,在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变革。体现在城市建设方面,即城镇化运动于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轰轰烈烈开展。该进程对于推动城乡快速前进、提升居民物质生活水准等方面起到了强有力的帮助作用,但与之同步发生的,还有我国广袤国土上丰富的地域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快速变革。由于建设方式及手段的同质化,导致了富含区域特色的地域景观多样性显着缺失。地域景观代表和象征着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与自然的融合,是当地人民经过千百年来的持续营建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属于我国本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绝不可轻易忽视甚至肆意践踏。面对如今中国的发展现状,站在历史的角度重新出发,进行不同地区的地域景观研究,深入剖析其变迁过程及格局特征,吸收古人对于处理人地关系的方式和经验。这些均对当下和未来的城乡发展、地域景观保护及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也是风景园林学科扎根土地、面向新形势的重点研究方向和内容。成都平原是我国众多地理区划中的组成部分,因为自然条件优越、人文气息厚重,“天府”美名传承千年,造就了特殊的地域景观风貌。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为统领的视角出发,选取古代(1911年之前)的成都平原及其之上的八邑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历史各阶段主要进程后,以自然环境为根本基础,把地域景观体系划分为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两个层级分别研究。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者的形成,后者的不同差异又是前者的重要部分,两个层级的结合能够更深入和详细的理解地域景观的格局特征。区域地域景观从自然山水入手,结合现有文献、各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资料进行深入解析,梳理在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和城乡发展四个层级耦合叠加影响下的区域地域景观。其中水利建设从总体发展变迁、水利设施、管理维护展开;农业生产从总体发展、农田建设、耕作制度展开;城乡体系依旧从总体发展出发,总结体系特色和相应的营建方式。邑境地域景观的关注焦点是在区域基础上选取的八个典型城邑及其周围邑境环境,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受到了区域环境的深刻影响,格局、发展变迁与之保持着整体同步下的些许差异。而在此基础上的城邑营建,涵盖望山观水、因势筑城、城水交融和城景汇聚四个方面,其确立的景观又是邑境景观的代表。特别是“八景”的提炼总结,反映着城邑与邑境、邑境与区域的相互联系,文章根据上述梳理进行了体系特征的概括。在详细研究、剖析了区域地域景观和邑境地域景观的各自发展过程后,对其体系特征进行总结,包括尺度层级、营建内容的差异及融合对比三方面。继而再梳理出清末至今区域地域景观体系特征的变迁要点,并提出三项有关当今及未来地域景观保护的策略原则和五项意见措施,希望能够重新唤起现代人对地域景观的珍视。本论文最后,从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和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五个方面对全文进行总结。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成果的创新。在搜集、整理了丰富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风景园林学为综合视角的成都平原地域景观研究。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区域尺度的基础上将各邑境析出,探究邑境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完成了区域地域景观-邑境地域景观-城邑景观三个层级的融合,实现了地域景观多层级、多阶段的分析研究。
赵蕾[10](2018)在《雨洪管理视角下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对于具有复杂气候、环境条件的寒地城市来说,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等相关理论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城市水系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重要的“雨洪管理”作用。而寒地城市水系在资源特点、功能特性和空间特征等方面都有区别与其他地域的城市水系。因此,本文以雨洪管理理论为支撑,针对寒地城市水系特性和关键性问题,提出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系统框架,从小流域、城市规划区域、河流滨岸带三个空间尺度提出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的方法,探索寒地城市水系在建构流域水系调控系统、调整城市规划区水系空间格局及河岸生态建设中的规划路径,分尺度、分重点地指导寒地城市水系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规划、建设与实施。论文以寒地城市水系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功能、特性和相关规范、相关规划几方面入手,对寒地城市水系的特征要素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面将城市水系规划对象分解为小流域水系、城市规划区水系及河流滨岸带三个等级。其次,对本文基础概念—雨洪管理做出解释,并以相关理论作支撑,明确我国寒地城市应用雨洪管理的原则。再次,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选取国外典型实践案例,分析其作为雨洪管理应用于城市水系规划建设的经验启示。并以寒地东北地区牡丹江小流域水系为实地调查对象,探讨寒地流域水系的构成、空间特征等自然结构要素,寒地城市水系格局与城市功能、空间塑造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寒地城市河岸带建设情况。最后,立足于上述理论与实地分析,针对寒地城市水系三个空间尺度的建设现状进行反思,并对未来的规划建设提出“景观规划整合城市水土资源、分区治理顺应综合治水原则、技术手段实现水系规划目标、政策调整指导规划建设实施”的发展导向。为进一步明确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的“新任务”为何,建立了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寒地城市水系规划框架。在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宜、与现行城乡规划体系相衔接、与相关规划目标相统筹的原则基础上,从总目标统筹、多尺度分解、众专项协调三个层面来拆解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寒地城市水系规划要点,并建立了前期的项目策划、过程中的方案生成以及后期的监测与评价的规划流程。对应前文划分的空间尺度,进一步分析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尺度下的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途径为“建构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寒地流域水系调控系统、调整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寒地城市规划区水系空间格局、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寒地河流滨岸带生态建设”,并分别建立技术路线框架,从原则和模式两个方面指导后续三个空间尺度的规划技术手段和实施管理策略。“新任务”需要新的规划策略,论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实现雨洪管理的具体途径。宏观建构雨洪管理视角下的流域水系调控系统具体策略为:脉络疏通构建生态格局、分区治理实现就地滞蓄、雨/雪水利用补充水系水源、景观规划整合水土资源;中观调整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区水系空间格局具体规划策略为:优化水系沿线土地利用格局、建立“与水共存区”管控单元及优化避难场所对应内涝灾害;微观尺度的城市河岸生态化建设手段包括:恢复河道水体自然化、调整河岸带结构布局、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最后,对应各层级水系规划内容,分别建立流域综合管理、城市水系整体空间管制、规划建设保障及引导手段等机制,并分别与现行城乡规划体系中的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衔接,为寒地城市水系的规划、建设与健康运行提供保障。论文涉及到水利、水环境、风景园林、市政工程、给水排水等多科学、众专业,以城市规划为主线,着眼于设计层面,重点解决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实现可持续雨洪管理的途径。通过分层次构建、子系统拆解、多途径实现等方式,明确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实现雨洪管理的规划建设要素,最后将相关规划案例的实践过程分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该方法的理论性和可实施性进行检验。为实现水环境保护、水系规划满足雨洪管理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可操作的途径,为其他寒地城市水系规划项目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江南水乡,何以缺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南水乡,何以缺水(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北京万泉河流域视野下的畅春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
2“三山五园”研究的重要组成 |
二 研究回顾 |
1 关于北京万泉河、海淀周边聚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
2 关于万泉河流域皇家园林的研究 |
3 以往研究不足 |
三 研究材料及方法 |
1 研究材料 |
2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意义 |
五 论文框架 |
六、研究成果与未尽事宜 |
1 研究成果 |
2 未尽事宜 |
第1章 历史沿革 |
1.1 金元时期的早期开辟 |
1.1.1 自然地理环境 |
1.1.2 金元两朝的人力改造 |
1.2 明代私家园林的发展 |
1.2.1 清华园 |
1.2.2 勺园 |
1.2.3 小结 |
1.3 清代的鼎盛和衰落 |
1.3.1 康熙朝肇始 |
1.3.2 乾隆朝复兴 |
1.3.4 衰落 |
1.4 小结 |
第2章 畅春园及西花园 |
2.1 营建缘起 |
2.1.1 明末清初的清华园 |
2.1.2 早期皇家园林营建活动 |
2.1.4 营建起因及相地选址 |
2.2 水系布局 |
2.3 景观布置 |
2.3.1 建筑组群分布 |
2.3.2 园中园 |
2.3.3 动、植物配置 |
2.4 景观特点 |
2.5 西花园 |
2.6 清帝在畅春园的活动 |
2.6.1 康熙时期 |
2.6.2 乾隆时期 |
2.6.3 嘉庆朝以后 |
2.7 影响和地位 |
小结 |
第3章 周围园林、寺庙 |
3.1 圣化寺 |
3.1.1 整体布局推测 |
3.1.2 营建考略 |
3.2 泉宗庙 |
3.2.1 建设缘起 |
3.2.2 建筑布局 |
3.2.3 东西两园的景观差异 |
3.3 其他寺庙 |
3.3.1 恩佑寺和恩慕寺 |
3.3.2 永宁寺(慈佑寺) |
3.3.3 关帝庙 |
3.3.4 清梵寺 |
3.4 小结 |
第4章 畅春园样式雷图档鉴定与解读 |
4.1 区域总图 |
4.2 畅春园 |
4.2.1 全图 |
4.2.2 各组群图档 |
4.3 西花园 |
4.4 圣化寺 |
4.5 泉宗庙 |
小结 |
第5章 清代万泉河流域的水系整治和文化景观的形成 |
5.1 万泉河与清代“三山五园”整体的关系 |
5.2 清代万泉河水系的治理 |
5.2.1 康熙朝 |
5.2.2 乾隆朝 |
5.2.4 小结 |
5.3 独特的文化景观 |
5.3.1 基于路径联系和水利开发所形成的水陆交通体系 |
5.3.2 乾隆朝的园林营建和游览活动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畅春园大事年表 |
附录B:已整理畅春园相关样式雷图档目录 |
附录C:图录 |
附录D:圣化寺、泉宗庙匾额楹联统计表 |
附录E:相关御制诗文 |
附录F:相关档案资料汇编 |
附录G 御制畅春园记 |
附录H 御制讨源书屋记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2)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重要研究材料 |
1.5.1 文献研究材料 |
1.5.2 图像资料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大都城市与水系 |
2.1 元大都以前北京城市及水系的发展概况 |
2.2 元大都城市概况 |
2.2.0 城市选址 |
2.2.1 城市布局 |
2.2.2 街道坊制 |
2.2.3 空间片区 |
2.3 元大都水系网络 |
2.3.1 河道 |
2.3.2 池沼 |
2.3.3 水系连通 |
2.4 水系营造对城市的影响 |
2.4.1 城市规划 |
2.4.2 宫苑建设 |
2.4.3 漕运民生 |
2.4.4 商业繁荣 |
2.4.5 生态基底 |
3.元大都水系与园林 |
3.1 园林类型 |
3.1.1 皇家园林 |
3.1.2 私家园林 |
3.1.3 坛庙园林 |
3.1.4 寺观园林 |
3.2 水系与园林的空间分布关系 |
3.2.1 皇家园林——太液贯大内,离宫苑两郊 |
3.2.2 私家园林——城郊东南西,沿河多聚集 |
3.2.3 坛庙园林——城内外皆有、对称分布匀 |
3.2.4 寺观园林——最是风景处,罗布两城中 |
3.2.5 水系与园林分布特征总结 |
4 水系整治与园林构建的关系 |
4.1 典型空间的园水互动分析 |
4.1.1 皇城之中金水河流线探析 |
4.1.2 城北积水潭段园水关系探析 |
4.1.3 城东通惠河段园水关系探析 |
4.2 以水为魂、因水而生——水系对园林的影响 |
4.2.1 水系与园林工程 |
4.2.2 水系与园林活动 |
4.2.4 水系与园林交通 |
4.2.5 水系变迁与园林类型 |
4.3 以园为体,因园生色——园林对水系的影响 |
4.3.1 以园为体 |
4.3.2 因园生色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图目录 |
附录二 表目录 |
附录三 相关史料 |
(3)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房车产业的兴起与社会需求的释放 |
1.1.2 政策导向与全域旅游的发展需求 |
1.1.3 我国房车营地的建设发展现状 |
1.1.4 建设热潮下的现实与困境 |
1.2 研究对象 |
1.2.1 相关概念解析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 |
1.4.1 房车营地相关研究 |
1.4.2 共享发展理念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合评述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理论框架建构 |
2.1 共享营建房车营地的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科学理论 |
2.1.2 社区理论 |
2.1.3 游憩地生命周期理论 |
2.1.4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内涵 |
2.2.1 阶段与功能决定了全面共享的营建内容 |
2.2.2 使用者主体需求决定了全民共享的营建范围 |
2.2.3 模式演进决定了共享共建的营建路径 |
2.2.4 决策与调控决定了共享的渐进式营建进程 |
2.3 共享营建的理论层级构建 |
2.3.1 基于游憩机会划分的营建层级 |
2.3.2 基于景观游憩潜力的营建层级细化 |
2.4 本章小结 |
3 房车营地的共享营建实现机制 |
3.1 基于选择意象测度的策略机制推导 |
3.1.1 相关性决定性分析法的引入 |
3.1.2 样本选取和数据采集 |
3.1.3 数据分析 |
3.1.4 研究结论 |
3.2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的作用机制 |
3.2.1 集群共享 |
3.2.2 让渡共享 |
3.2.3 调适共享 |
3.3 房车营地共享营建策略的原则与目标 |
3.3.1 策略原则 |
3.3.2 策略目标 |
3.4 本章小结 |
4 房车营地营建与乡村区域发展的集群共享策略 |
4.1 集群共享与乡村型房车营地营建的适应性 |
4.1.1 乡村发展路径与现实需求 |
4.1.2 房车营地在乡村营建的策略目标 |
4.2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区位原则 |
4.2.1 驱动乡村文化环境资源的提升 |
4.2.2 引导乡村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 |
4.2.3 构建多核并联的集聚式空间结构 |
4.3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功能价值 |
4.3.1 促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共享 |
4.3.2 满足多元游憩需求的功能支持 |
4.3.3 搭建农旅深度融合的共享平台 |
4.4 乡村型房车营地的集群共享空间界面 |
4.4.1 开放的房车营地边界 |
4.4.2 融合共享的公共性功能空间 |
4.4.3 衔接乡村社会空间的交通结构 |
4.5 本章小结 |
5 房车营地与城市游憩中心地的让渡共享营建策略 |
5.1 让渡共享与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5.1.1 城市游憩中心地特征 |
5.1.2 房车营地在城市游憩中心地营建的策略目标 |
5.2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的让渡共享功能实现 |
5.2.1 创立城市形象的事件触媒 |
5.2.2 保护城市记忆的多样性事件重释 |
5.2.3 激发城市活力的的公共生活事件回归 |
5.3 让渡共享游憩中心地价值提升的空间结构 |
5.3.1 提升机能协同的空间整合共享 |
5.3.2 促进多元融合的空间交互拓展 |
5.3.3 支持城市事件的空间弹性适配 |
5.4 让渡共享促进游憩者体验升级的空间营造 |
5.4.1 强化游客感知体验的空间意象创构 |
5.4.2 优化游客空间行为的交通组织 |
5.4.3 细化游客时间行为的空间营造 |
5.5 本章小结 |
6 房车营地与生态敏感区的调适共享营建策略 |
6.1 调适共享与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构建的适应性 |
6.1.1 房车露营与生态敏感区的相互关系 |
6.1.2 房车营地在生态敏感区营建的策略目标 |
6.2 调适游憩冲击的共享组织规划 |
6.2.1 空间利用格局的组织 |
6.2.2 时间效率格局的优化 |
6.2.3 露营者行为格局的引导 |
6.3 调适环境游憩适宜性的共享空间结构 |
6.3.1 构建绿色共享的生态调蓄系统 |
6.3.2 提升适洪能力的滨水景观结构 |
6.3.3 应对风雪侵袭的场域防护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示例 |
附录B 营地RDA数据 |
附录C 乡村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D 城市游憩中心地型房车营地列表 |
附录E 生态敏感区型房车营地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湖疏浚背景以及早期西湖疏浚历程概述 |
第一节 西湖疏浚的背景 |
一、杭州的概况 |
二、西湖成因 |
第二节 早期西湖疏浚历程概述 |
一、唐宋时期的西湖疏浚 |
二、元明以及清前期的西湖疏浚 |
第二章 以官府为中心的西湖浚治——雍正时期的多部门协作(1724-1729) |
第一节 雍正时期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
第二节 官府主导的西湖浚治工程 |
一、环环相扣的多部门 |
二、复杂的经费收支 |
第三节 官府主导的西湖疏浚工程中的民间力量 |
第四节 雍正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官督民办的西湖浚治——以道光时期的岁浚局为中心的考察(1829-1843) |
第一节 岁浚局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
第二节 官府对岁浚局的监督 |
第三节 绅士管理的岁浚局 |
一、岁浚局人员构成 |
二、岁浚局经费 |
第四节 岁浚局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绅士阶层为中心的西湖浚治——以同光时期的浚湖局为中心的考察(1864-1909) |
第一节 浚湖局的基本情况 |
一、杭州善举联合体的概况 |
二、浚湖局的建置 |
第二节 浚湖局西湖疏浚的具体经过 |
第三节 绅士主导的浚湖局 |
一、浚湖局以绅士为主导的缘由 |
二、视浚湖局为“畏途”的绅士 |
三、浚湖局经费收支 |
第四节 官府在浚湖局内的角色 |
一、人事 |
二、经费 |
第五节 浚湖局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回官方手中的西湖浚治——清末民国时期的部门更迭(1909-1927) |
第一节 清末短暂设立的工巡局(1909-1912) |
一、工巡局的建置 |
二、剧变的经费 |
三、工巡局裁员后的社会动乱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频繁变动的机构(1912-1927) |
一、西湖工程局(1912-1924) |
二、省会工程局(1924-1927) |
第三节 清末民国时期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杭州西湖疏浚后的环境影响 |
第一节 自然环境视角下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
一、直接影响 |
二、间接影响 |
第二节 人类视角下西湖疏浚工程的环境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分析 |
一、西湖疏浚主体变迁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异同点 |
二、西湖疏浚后的环境影响及其对后世的作用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道光时期四所甲商认领治理西湖本金(湖本银)银数 |
附表2. 同治六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67-1898年)浚湖局收入 |
附表3. 同治十二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73-1898年)浚湖局支出与杭州善举联合体总支出 |
附表4. 光绪三年至光绪五年(1877-1879年)盐捐与养鱼经费 |
(5)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中国古村落空间生活的相关研究 |
二、苏州传统古村落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一、研究对象释义 |
二、古村落的“传统空间”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构思 |
第一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要素和审美观念 |
第一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日常生活要素 |
一、传统劳动生活要素 |
二、多元主体的社会生活要素 |
三、礼制为先的信仰文化要素 |
第二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社会经济因素 |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对村落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影响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审美观念 |
一、空间审美构成各要素 |
二、关于古村落传统空间审美心理的分析 |
三、江南文化的独立性 |
四、江南居民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演变 |
第一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
一、生态环境与村落空间 |
二、交通需求与水网路网布局 |
三、文化心理与建筑形态 |
四、生活方式与居住空间 |
第二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构成 |
一、空间构成要素分析 |
二、空间的布局与围合 |
三、空间序列分析 |
四、空间的区域与边界 |
第三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传承 |
一、传统空间观在村落布局中的体现 |
二、生活方式在空间生活中的传承 |
三、空间审美观念在民居中的体现 |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形态的演变 |
一、整体空间构成形态 |
二、街巷空间形态演变 |
三、空间尺度变化与空间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苏州古村落传统空间与现代生活 |
第一节 传统居住空间与现代生活需求 |
一、民居空间的需求与空间界面上的变化 |
二、民居空间需求与空间天际线 |
第二节 传统公共空间与现代生活 |
一、古村公共空间与空间中的人际交往 |
二、街巷尺度与现代交通 |
第三节 生产劳动空间与现代生活 |
一、古村落的田园空间 |
二、空间生产的现代转型 |
第四节 景观休闲空间的设计与审美 |
一、景观节点的空间节奏 |
二、街巷的转折与变化 |
三、田野景观的审美 |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传承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
一、构建传统空间的“场所精神” |
二、维持乡土环境,留住“乡愁” |
三、生产方式与多元化的生活状态 |
四、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苏州古村落空间的更新与重构 |
第一节 空间审美的断裂与追寻 |
一、生态环境恶化、传统风貌难控制 |
二、空间审美的“象”的消失 |
三、地域文脉的空间叙事 |
第二节 古村落保护中“人”的因素 |
一、村落空心化的现状 |
二、村落发展中的“人”的分析 |
第三节 古村落更新的选择 |
一、古村落更新的现存模式 |
二、建筑信息评估与整合 |
三、村落改造的生态补偿 |
第四节 古村落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 |
一、传统空间意识下的现代村落 |
二、传统空间的当代重构策略 |
三、构建符合当代生活的交往空间 |
四、特色小镇和特色村落构建 |
第五节 传统空间优化对于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
一、理顺空间逻辑,促进村落更新 |
二、评估空间审美价值,凸显村落特色 |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村落活力 |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苏州东西山明清古建筑名录 |
附录2:苏州古村落环境要素构成表 |
附录3:常见民居铺地形式 |
附录4:墙体分类表 |
附录5:古村历史建筑调查样表 |
附录6:徐湾村现状建筑实地调查表 |
附录7:古村落游客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
附录8:古村落居民调查问卷及采集数据 |
作者简介 |
(6)明清江南官河侵占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 水资源管理以及水权问题 |
(二) 江南地区的水利社会史 |
(三) 其他领域的成果 |
三、研究思路与相关概念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相关概念 |
第一章 明清江南的河道变迁与河道管理制度 |
一、明清江南的水道系统 |
(一) 明清以前的“三江”地区 |
(二) 明清时期的“三江”地区 |
(三) 太湖以西与浙北地区 |
二、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发展 |
(一) 人口增长的压力 |
(二) 因地制宜的多样化农业 |
(三) 市镇工商业发展与水运条件 |
三、明清江南的河道管理制度 |
(一) 江南的河道管理制度 |
(二) 河道管理的基本原则 |
第二章 明清江南官河侵占现象的主要类型 |
一、占河为田 |
二、捞采渔芦 |
(一) 明清江南的渔业管理 |
(二) 捞采渔利 |
(三) 捞取菱芦 |
三、搭筑庐室 |
四、三种侵占类型的特点分析 |
(一) 官河侵占的区域特点 |
(二) 官河侵占的经济动机 |
(三) 官河侵占对于河道的影响 |
第三章 明清江南水阁侵占官河个案的探讨 |
一、明清江南的水阁侵占官河的背景 |
(一) 官河水阁的外部形制 |
(二) 水阁的修筑群体与空间功能 |
二、明清绍兴府河侵占经过 |
(一) 嘉靖四年(1525年)知府南大吉禁占 |
(二)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知府俞卿禁占 |
(三)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知府李亨特禁占 |
三、水阁侵占与官民互动及环境变迁 |
(一) 水阁侵占与官方的应对 |
(二) 官河维护职责转向民间 |
(三) 水阁侵占与河道自然淤塞的相互作用 |
第四章 禁占与侵占: 明清江南官河侵占中的群体参与 |
一、明清江南的州县官府: 禁占与纵容 |
(一) 州县官府的构成 |
(二) 市政管理 |
(三) 水利治理 |
(四) 禁占与纵容 |
二、明清江南的士绅:助长与调停 |
(一) 士绅的地方影响 |
(二) 士绅的权力网络 |
(三) 文人消遣助长侵占 |
(四) 侵占的调停者 |
三、明清江南的宗族: 作为整体的支持 |
(一) 宗族的治生 |
(二) 宗族的管理 |
(三) 宗族的社会参与 |
(四) 宗族对于侵占的支持 |
四、明清江南的商人与一般市民阶层: 生活与生产性侵占 |
(一) 商业贸易 |
(二) 手工生产 |
(三) 人口集聚与市民生活 |
(四) 商人与市民阶层的侵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间故事活动——一个“开放的活的”结构 |
概述 |
第一节 既有理路的局限与反思 |
一、既有理路局限 |
二、问题反思 |
三、站位基点 |
四、据此定义“民”与“民间” |
第二节 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 |
一、从“存在是什么”到“如何存在” |
二、民间故事如何存在:分类——融通——再分类 |
三、认识路径 |
第三节 民间故事活动定位 |
一、系统定位 |
二、形态定位 |
第二章 走近当下河北民间故事活动(实证描述) |
概述 |
第一节 冀中平原的历史通衢:故事村耿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耿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二节 守护皇陵的神圣使命:清西陵的守望者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满族守陵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节 太行山下的川冀建制:宗族村王硇村 |
一、民众生存依凭的多重时空 |
二、田野调查心路历程 |
三、山区宗族村故事活动特征 |
第三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多层级描述与分析(发生过程) |
概述 |
第一节 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存在 |
一、艺术本体存在方式演变轨迹 |
二、民间故事活动多层次结构 |
第二节 从“存在与价值”到“存在即价值” |
一、价值概念的演化与界定 |
二、传统价值哲学的藩篱 |
三、价值存在于行动中而非观审中 |
四、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层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三节 文本价值 |
一、文本内意群价值 |
二、文本内结构价值 |
第四节 本文价值 |
一、不同本文的田野记录 |
二、主体在本文中的建构过程 |
三、本文中价值的生成 |
第五节 活动价值 |
一、故事活动的要素和功能 |
二、民间故事活动的忠实记录 |
三、活动价值发生描述与路径 |
第四章 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类型的描述与分析(发生了什么)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类型产生与划分 |
一、从符号学角度看价值类型产生与层次 |
二、实践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价值类型及问题 |
第二节 认知价值 |
一、传递生活生产经验的知识 |
二、隐喻的诗性认识 |
三、朴素的历史认识 |
第三节 娱乐价值 |
一、来处:生理快感和心理快感 |
二、定位:娱乐价值的正位和异位 |
三、去处:上升到美善之中 |
第四节 道德价值 |
一、从伦理到道德 |
二、从道德到教化 |
第五节 宗教价值 |
一、河北民间宗教系统观 |
二、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差异的神鬼世界 |
三、祭祀活动与故事活动中宗教价值的同步与错位 |
第六节 审美价值 |
一、审美价值的结构 |
二、民间故事活动审美价值的产生 |
三、活动主体审美经验的层次划分 |
第五章 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机制与原理(怎样发生、何以发生) |
概述 |
第一节 价值发生机制 |
一、发生方式 |
二、发生顺序 |
三、发生模态 |
第二节 思维逻辑 |
一、历时:诗性思维 |
二、共时:“仪式思维” |
三、故事讲述的思维逻辑 |
第三节 观念系统 |
一、内在意识的时空观念 |
二、“民间哲学”中的几个关键词 |
三、一个逻辑起点上的两种知识与思想 |
结语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城乡发展模式的剧变 |
1.2.2. 传统文化认知的消逝 |
1.2.3. 未来城镇发展的讨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历史地理学 |
1.4.2. 人居环境学 |
1.4.3. 风景园林学 |
1.4.4. 成都平原相关研究 |
1.5. 概念辨析 |
1.5.1. 地域景观 |
1.5.2. 景观体系 |
1.6.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6.1. 研究对象 |
1.6.2. 研究范围 |
1.7.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内容 |
2. 成都平原区域环境背景 |
2.1. 成都平原流域 |
2.1.1. 岷江水系 |
2.1.2. 都江堰水系 |
2.1.3. 沱江水系 |
2.2. 地理环境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土壤 |
2.3. 社会环境 |
2.3.1. 人口迁移 |
2.3.2. 科学技术 |
2.3.3. 传统风俗 |
2.4. 经济环境 |
2.4.1. 农业生产 |
2.4.2. 商业贸易 |
2.4.3. 来往交通 |
2.5. 文化环境 |
2.5.1. 哲学思想 |
2.5.2. 宗教信仰 |
2.6. 小结 |
3. 成都平原区域历史发展概述 |
3.1. 古蜀时期—包容开放,独立繁荣 |
3.2. 秦汉三国时期—融入中原,奠定基础 |
3.3. 两晋南北朝时期—相对稳定,承前启后 |
3.4. 隋唐宋时期—持续发展,迎来巅峰 |
3.5. 元明清时期—两次衰退,战后重生 |
3.6. 小结 |
4. 成都平原区域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总体发展 |
4.2.2. 水利设施 |
4.2.3. 管理维护 |
4.3. 农业生产 |
4.3.1 总体发展 |
4.3.2. 农田建设 |
4.3.3. 耕作制度 |
4.4. 城乡体系 |
4.4.1. 总体发展 |
4.4.2. 体系特色 |
4.4.3. 营建方式 |
4.5. 小结 |
5. 成都平原邑境地域景观解析 |
5.1. 成都 |
5.1.1. 自然山水 |
5.1.2. 水利建设 |
5.1.3. 农业生产 |
5.1.4. 城邑营建 |
5.1.5 成都十景 |
5.1.6. 景观体系特征 |
5.2. 都江堰 |
5.2.1. 自然山水 |
5.2.2. 水利建设 |
5.2.3. 农业生产 |
5.2.4. 城邑营建 |
5.2.5. 灌阳十景 |
5.2.6. 景观体系特征 |
5.3. 崇州 |
5.3.1. 自然山水 |
5.3.2. 水利建设 |
5.3.3. 农业生产 |
5.3.4. 城邑营建 |
5.3.5. 崇庆八景 |
5.3.6. 景观体系特征 |
5.4. 大邑 |
5.4.1. 自然山水 |
5.4.2. 水利建设 |
5.4.3. 农业生产 |
5.4.4. 城邑营建 |
5.4.5. 晋原八景 |
5.4.6. 景观体系特征 |
5.5. 邛崃 |
5.5.1. 自然山水 |
5.5.2. 水利建设 |
5.5.3. 农业生产 |
5.5.4. 城邑营建 |
5.5.5. 临邛八景 |
5.5.6. 景观体系特征 |
5.6. 唐昌 |
5.6.1. 自然山水 |
5.6.2. 水利建设 |
5.6.3. 农业生产 |
5.6.4. 城邑营建 |
5.6.5. 崇宁八景 |
5.6.6. 景观体系特征 |
5.7. 新都 |
5.7.1. 自然山水 |
5.7.2. 水利建设 |
5.7.3. 农业生产 |
5.7.4. 城邑营建 |
5.7.5. 新都八景 |
5.7.6. 景观体系特征 |
5.8. 广汉 |
5.8.1. 自然山水 |
5.8.2. 水利建设 |
5.8.3. 农业生产 |
5.8.4. 城邑营建 |
5.8.5. 汉州八景 |
5.8.6. 景观体系特征 |
5.9. 小结 |
6.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与发展保护 |
6.1. 景观体系特征总结 |
6.1.1. 尺度层级 |
6.1.2. 营建内容 |
6.1.3. 融合对比 |
6.2. 景观体系发展保护 |
6.2.1. 变迁要点 |
6.2.2. 原则措施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优越深厚的环境基础 |
7.1.2. 平稳上升的历史进程 |
7.1.3. 融合垂直的区域景观 |
7.1.4. 同步多样的邑境景观 |
7.1.5. 传承调适的保护策略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研究方向 |
附录一: 成都平原城镇地貌分布详情 |
附录二: 清代成都平原水利建设详情 |
附录三: 八邑历代重要景观发展沿革 |
附录四: “台湾内政部典藏地图数位化影像制作专案计画”成都平原范围图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雨洪管理视角下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建设与城市水资源问题密切相关 |
1.1.2 实施雨洪管理与城市水系规划相辅相成 |
1.1.3 寒地城市实施雨洪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雨洪与雨洪管理 |
1.3.2 寒地城市 |
1.3.3 城市水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寒地城市水系的基础研究 |
2.1.1 寒地城市水系的功能 |
2.1.2 寒地城市水系的特性 |
2.1.3 水系规划的空间尺度界定 |
2.1.4 相关规范及相关规划 |
2.2 雨洪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雨洪管理的内涵 |
2.2.2 雨洪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3 应用雨洪管理的原则 |
2.3 水系规划的实践案例 |
2.3.1 宏观层面圣安东尼奥河流域规划 |
2.3.2 中观层面新加坡中央地区水环境规划 |
2.3.3 微观层面德国奥芬巴赫港口区河岸规划 |
2.4 我国寒地城市水系的概况 |
2.4.1 寒地流域水系 |
2.4.2 寒地城市水系与土地利用 |
2.4.3 寒地城市河流滨岸带 |
2.5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应用雨洪管理的困境与导向 |
2.5.1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建设现状的反思 |
2.5.2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建设的导向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雨洪管理视角下的寒地城市水系规划框架 |
3.1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体系框架构建设想 |
3.1.1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体系框架建立 |
3.2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要点 |
3.2.1 总目标统筹 |
3.2.2 多尺度分解 |
3.2.3 众专项协调 |
3.3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流程 |
3.3.1 城市水系规划项目的策划 |
3.3.2 城市水系规划方案的生成 |
3.3.3 城市水系规划监测与评价 |
3.4 寒地城市水系规划技术路线框架 |
3.4.1 建构流域水系调控系统的技术路线 |
3.4.2 调整城市规划区水系空间格局的技术路线 |
3.4.3 城市河流滨岸带生态建设的技术路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寒地流域水系调控系统建构 |
4.1 脉络疏通构建生态格局 |
4.1.1 恢复河湖连通性疏通区域脉络 |
4.1.2 优化流域空间结构构建生态格局 |
4.1.3 维护自然水文过程保障雨洪安全 |
4.2 分区治理实现就地滞蓄 |
4.2.1 土地利用格局影响雨洪过程 |
4.2.2 流域分区治理与区域划分 |
4.2.3 分区治理原则与规划目标 |
4.3 雨雪水利用补充水系水源 |
4.3.1 寒地水系雨雪利用水量利用潜力 |
4.3.2 寒地水系雨雪利用水质改善潜力 |
4.3.3 寒地水系雨雪利用综合效益潜力 |
4.4 景观规划整合水土资源 |
4.4.1 景观规划作用于流域治理 |
4.4.2 分析过程与应用模式架构 |
4.4.3 功能复合型景观规划策略 |
4.5 流域综合管理 |
4.5.1 流域综合管理模式 |
4.5.2 流域水系规划编制 |
4.5.3 流域水系管理实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寒地城市规划区水系空间格局调整 |
5.1 优化水系沿线土地利用格局 |
5.1.1 城市水系沿线土地利用特征 |
5.1.2 沿线环境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
5.1.3 沿线建设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 |
5.1.4 控制沿线空间地表类型分布 |
5.2 建立“与水共存区”管控单元 |
5.2.1 与水共存空间规划新策略 |
5.2.2 风险地图土地管控新单元 |
5.2.3 径流调整雨水调蓄新设施 |
5.3 优化避难场所应对内涝灾害 |
5.3.1 雨洪管理模式下避难场所选择内涵 |
5.3.2 内涝灾害下居民避难场所选择行为研究 |
5.3.3 基于选择行为分析的避难场所规划对策 |
5.4 城市水系整体空间管控 |
5.4.1 城市水系规划编制 |
5.4.2 实施管理手段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寒地城市河流滨岸带生态建设 |
6.1 恢复河道水体自然化 |
6.1.1 稳定河道水体流速 |
6.1.2 河床去硬质生态化 |
6.1.3 河道形态的多样性修复 |
6.2 调整河岸带结构布局 |
6.2.1 河岸滨水带的延展性 |
6.2.2 滨水护岸带的生态化 |
6.2.3 河岸带的社会连通性 |
6.3 构建水生态基础设施 |
6.3.1 选址及场地地形 |
6.3.2 寒地地区适用性 |
6.3.3 成本效益的比对 |
6.4 规划建设保障手段 |
6.4.1 河岸带规划编制 |
6.4.2 规划建设保障 |
6.4.3 建设手段引导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优化避难场所应对内涝灾害调研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江南水乡,何以缺水(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北京万泉河流域视野下的畅春园研究[D]. 高原. 天津大学, 2020(02)
- [2]元大都水系营造与园林关系研究[D]. 杨瑞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房车营地营建策略研究[D]. 王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4]清中后期至民国初年杭州西湖浚治的主体变迁及其环境影响(1724-1927年)[D]. 叶榕. 浙江大学, 2019(01)
- [5]苏州古村落的空间传承与当代重构[D]. 牟婷.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6]明清江南官河侵占现象研究[D]. 邵蕾蕾.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7]当下河北地区民间故事活动价值发生研究[D]. 张琼洁. 南开大学, 2018(03)
- [8]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9]成都平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D]. 李恒.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雨洪管理视角下寒地城市水系规划研究[D]. 赵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