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服胰岛素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郑少雄,陈雨,朱铁虹,常宝成[1](2021)在《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致敬胰岛素发现艰难历程中前仆后继的拓荒者(二)》文中指出1921年,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Frederick Grant Banting)和约翰·理查德·麦克劳德(John Rickard Macleod)发现了胰岛素,并将胰岛素成功用于人类糖尿病的治疗,开启了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先河。从1921年发现胰岛素至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了。192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扣动了班廷和麦克劳德胰岛素发现之争的扳机,学界、政界纷纷站队表态,当时,班廷和查尔斯·贝
陈祖鲜[2](2020)在《胰岛素纳米口服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肠道吸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迅速增长,是致残率、致死率第三高的疾病。胰岛素是一种生物大分子蛋白,在临床上用于治疗Ⅰ型糖尿病和口服降糖药无效的Ⅱ型糖尿病。目前临床上胰岛素只能注射给药,但是长期频繁的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与不便。口服剂型具有较高的便利性和患者依从性。本文构建了壳聚糖衍生物和透明质酸共组装的胰岛素纳米递送系统并研究了其口服给药的吸收机制。胰岛素纳米粒子具有一个胰岛素(INS)核心,涂覆八聚精氨酸(r8)和壳聚糖基聚合物(DCDA-CS),以及一个透明质酸(HA)的亲水外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纳米粒中胰岛素的含量;使用MTT法考察纳米载体的在不同浓度下的细胞活力;制备人工粘液层考察胰岛素纳米粒子的粘液渗透能力;并用圆二色光谱测试胰岛素纳米制剂的制剂稳定性和在模拟胃肠液的酶稳定性;利用共聚焦,流式细胞仪分析胰岛素纳米制剂的细胞摄取能力和摄取机制;构建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胰岛素纳米制剂在Caco-2细胞单层的渗透能力和跨膜转运方式,通过跨上皮电阻值(TEER)的测定和紧密连接的形态学变化来反映胰岛素纳米粒子可逆性打开紧密连接的过程;利用原位肠环模型考察不同胰岛素纳米粒子在小肠的吸收能力;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霉素成功构建了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考察胰岛素纳米粒子的体内降糖效果。结果表明,以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外形,HA-DCDA-CS-r8-INS NPs形状呈较为规则的球形,大小分布非常均匀;平均粒径187.17±2.31 nm;平均Zeta电位为-15.33±0.45 m V;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测定胰岛素纳米粒的包封率(EE)及载药量(DL),结果显示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59.91±1.53%和16.21±1.08%。粘液渗透实验表明,相比未加入HA的纳米制剂,HA和DCDA-CS双包覆的胰岛素纳米制剂粘液渗透能力明显提高。利用圆二色光谱考察胰岛素纳米制剂的制剂稳定性和酶稳定性,研究显示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HA-DCDA-CS-r8-INS NPs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负载胰岛素的二级结构,而无载体的胰岛素二级结构被破坏。口服胰岛素纳米递送系统(HA-DCDA-CS-r8-INS NPs)无明显细胞毒性,生物相容性良好。HA-DCDA-CS-r8-INS NPs主要通过脂筏和巨胞饮的主动运输方式进行细胞摄取,摄取能力明显优于HA-DCDA-CS-INS NPs和胰岛素溶液组。在跨膜转运实验中,发现NPs参与了小窝介导的转运及DCDA-CS介导的旁细胞途径转运,其有助于NPs避免溶酶体包埋并且能够促进顶端至基底外侧跨膜转运作用;实验测得HA-DCDA-CS-r8-INS NPs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1.25×10-66 cm/s,分别是胰岛素溶液组和HA-DCDA-CS-INS NPs组的3.56倍和2.12倍。此外,在原位肠环模型中,与不含r8制剂相比HA-DCDA-CS-r8-INS NPs提高了在胰岛素小肠上皮的渗透透性。体内降糖效果表明,经口服给药的HA-DCDA-CS-r8-INS NPs在糖尿病小鼠模型中产生了明显的降糖效果,6 h内将血糖降至初始血糖值的38%。本文通过静电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壳聚糖衍生物和透明质酸的胰岛素纳米口服制剂HA-DCDA-CS-r8-INS NPs。其在胃肠液中能够保持负载蛋白的稳定性,在粘液层中具备良好的渗透性,能够在小肠上皮细胞中通过DCDA-CS介导的旁细胞途径实现跨膜转运,有效地实现药物递送并缓慢的发挥降糖作用。因此,HA-DCDA-CS-r8-INS NPs在改善胰岛素的口服吸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这为蛋白类药物口服制剂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
宋琳琳[3](2020)在《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文中指出背景: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而老年糖尿病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目前糖尿病患者治疗主要以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降糖为主,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及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单纯口服降糖药物效果欠佳甚至失效,此时需及时使用胰岛素。而老年人通常具有较长的病程、依从性较低,超重或肥胖率高,各项生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减退,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采用胰岛素治疗时易发生低血糖及体重增加,所以在胰岛素选择上既要有效控制血糖,又要避免低血糖发生、不增加体重且有较好的依从性十分必要。为明确两种不同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遂进行以下研究。目的:对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启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案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科学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11-2018.11在聊城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共入选118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甘精胰岛素组(n=59),患者为在原口服降糖药方案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另一组为门冬胰岛素30组(n=59),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单用或加1-2种口服降糖药)治疗,收集相关资料。两组患者血糖达标出院后定期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24周后随访并记录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情况,观察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上述指标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前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身高、腰围)及病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水平,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着下降(P<0.01),而体重、BMI、腰围均无显着变化(P>0.05)。3)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化血红蛋白方面,门冬胰岛素30组较甘精胰岛素组下降更为显着(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较门冬胰岛素30组显着降低患者的体重、腰围,且对BMI的影响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过程中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6)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及门冬胰岛素30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通过对比两组全部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者(<=7.0%)与不达标者的基线资料,发现影响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因素为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于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发挥临床治疗作用,其中门冬胰岛素30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更为显着,甘精胰岛素在降低患者体重、腰围方面更具优势。2、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效安全,在安全性方面无显着差异性。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既能有效控制血糖,又不增加体重、腰围、BMI,可作为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
张沛,胡金铃,郭慧霞[4](2020)在《口服纳米粒递送胰岛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药物治疗糖尿病的最新进展当属口服胰岛素,而制备口服胰岛素需要将胰岛素包埋进载体使其避免胃肠降解。可突破肠上皮屏障达到良好降糖效果的口服载体多种多样,其中利用纳米材料制备胰岛素载体(INS-NPs)的研究最热,主要有以下优势:加强药物稳定性,大大提升生物利用率;实现靶向定位释药,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控制释放药物时量,使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更加明显等。针对上述优势并结合相关研究结论,本文从生物利用率、降糖时效和控释作用3个方面简述口服纳米粒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新进展。
李丹[5](2019)在《pH敏感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糖尿病治疗依赖于皮下静脉注射型,其给药存在诸多缺陷,而胰岛素口服给药则因其多方面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胰岛素口服给药过程中,大分子蛋白药物胰岛素在肠胃中容易因酶降解而失活,同时胰岛素的靶向递送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这些瓶颈问题都明显限制了胰岛素口服给药的效率。智能高效的纳米药物递释载体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胰岛素口服给药问题,特别是刺激响应型聚合物载体材料,如pH响应型胰岛素聚合物纳米载体,倍受关注。依据胰岛素口服给药在胃肠道所面临环境的pH变化,本工作合成了一系列pH响应型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采用透析法实现聚合物自组装形成胶束,并负载胰岛素得到载药纳米胶束体系,其中,均选择聚甲基丙烯酸(PMAA)作为pH响应嵌段。○1P(PLAMA-co-MAA)-b-PPEGMA。通过甲基丙烯酸值单体的ARGET ATRP与脂肪族内酯的ROP聚合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其疏水嵌段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与丙交酯的开环聚合物,该聚合物的CMC值为1.387-4.037 mg/L,低浓度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胶束结构。聚合物载药胶束粒径较小,球形形貌,生物相容性较好。载药胶束在模拟胃液环境中(pH=1.2),胰岛素10 h累积释放约25%;而在模拟肠液中(pH=7.4),10 h累积释放量高达70%,胶束的药物控释性能良好。同时,本工作对胶束制备过程和工艺进行了优化。○2 Chol-g-P(HEMA-co-MAA)-b-PPEGMA。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嵌段与胆固醇氯甲酸酯的醇解反应得到具有高胆固醇接枝密度的两亲性聚合物材料。载药胶束粒径200-300 nm。在模拟胃液中,胰岛素释放缓慢,10 h累积释放量低于20%,这有利于减少胶束内核负载药物的泄漏;而在模拟肠液环境中,胰岛素释放速率加快,10 h累积释放量高于90%,说明相对于聚合物P(PLAMA-co-MAA)-b-PPEGMA胶束体系,本胶束体系的胰岛素控释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手段,从介观角度对胶束形成过程及机理进行了探讨。pH响应型聚合物胶束作为胰岛素纳米递释载体,利用胃肠道微环境的变化,实现了胰岛素口服给药过程中的药物可控释放,在口服胰岛素制剂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黄千殷[6](2017)在《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优化及其在脂质体内合成胰岛素原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对无细胞蛋白合成(cell-freeprotein synthesis,CFPS)系统的影响,并对CFPS系统进行优化,结合该系统和脂质体构建一个CFPS-脂质体系统用于胰岛素原的表达,为进一步开发胰岛素口服肠道输送系统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酶切、酶连、转化等技术构建T7噬菌体来源的RNA聚合酶及大肠杆菌来源的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的组氨酸标签重组表达质粒。利用重组蛋白过表达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利用Ni-NTA亲和柱纯化这些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纯化所得蛋白的浓度使用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来测定。制备大肠杆菌抽提物,通过补充蛋白合成底物和能量物质构建CFPS系统。采用增强型荧光蛋白(EGFP)作为模式蛋白,构建该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作为外源DNA用于CFPS系统合成EGFP中。利用滴定的方法分析纯化的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浓度对CFPS系统合成效率的影响。筛选其中对CFPS系统合成EGFP具有提高作用的酶和蛋白因子,组合后补充到CFPS系统中,进一步对该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合成超折叠荧光蛋白(sfGFP)和胰岛素原-EGFP融合蛋白,检测该优化CFPS系统的通用性。通过质粒构建、蛋白过表达和蛋白纯化方法获得通道蛋白α-溶血素。通过膜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手摇法、超声法、膜挤出法和水-油转移法制备的脂质体的形态、大小、均一性和稳定性。选用水-油法转移法制备脂质体包裹CFPS系统,表达胰岛素原融合蛋白,利用纯化的α-溶血素对脂质体造孔形成通道,比较有无通道的CFPS-脂质体系统表达胰岛素原融合蛋白的差异。结果:成功表达和纯化了 30种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包括3个起始因子(IF1,IF2和IF3)、3个延伸因子(EF-G,EF-Tu和EF-Ts)、终止相关的2个释放因子(RF2,RF3)和核糖体循环因子(RRF)、18个氨酰基-tRNA合成酶(除苯丙氨酸-tRNA合成酶和颉氨酸-tRNA合成酶)、甲硫氨酰基-tRNA转甲酰酶(MTF)、RNA解旋酶以及T7RNA聚合酶(T7RNAP)。通过对30种转录-翻译相关因子的滴定分析确定了 T7 RNAP、天冬氨酸-tRNA 合成酶、半胱氨酸-tRNA 合成酶、IF2、IF3、EF-Tu、EF-Ts、EF-G、RF2、RF3和RRF这11种酶和蛋白因子均能提高CFPS系统合成EGFP的效率,IF1明显抑制CFPS系统合成效率,其余酶和蛋白因子则对CFPS系统无明显影响。而T7 RNA聚合酶、RRF、IF2、IF3和EF-Tu组合后则将CFPS合成EGFP的效率优化提高到对照CFPS的2.5倍。同时,优化的CFPS系统对sfGFP的合成效率提高到3倍,对胰岛素原-EGFP融合蛋白的合成效率提高到2倍多,证实该优化CFPS系统的通用性。成功表达和纯化了通道蛋白α-溶血素。多种制备方法中,水-油转移法制备的脂质体在镜下表现出较分散、均一、大小合适的特性,且不影响包裹蛋白的活性。用水-油法制备脂质体包裹CFPS系统,实现了胰岛素原-EGFP融合蛋白及胰岛素原-mcherry融合蛋白在脂质体内的表达。而α-溶血素的引入增加了脂质体内CFPS系统反应过程中底物的供应,使胰岛素原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增加。结论:CFPS系统可以通过补充T7RNA聚合酶、RRF、IF2、IF3和EF-Tu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其合成蛋白的效率。利用脂质体可以包裹CFPS系统,在脂质体双分子膜结构保护下的实现胰岛素原表达。
张彧[7](2016)在《穿膜肽的筛选及胰岛素穿膜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胰岛素是目前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的首选药物,长期注射胰岛素给糖尿病患者身心都带来了很多痛苦。所以,研究胰岛素的非注射制剂是诸多学者努力的方向,但是,胰岛素自身的特殊性质:其一容易被酶解,其二细胞膜的屏障作用,这两点制约着胰岛素非注射制剂的发展。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增加药物吸收的研究,当然也包含胰岛素,而壳聚糖作为制备胰岛素纳米粒的材料具有很多材料没有的优势,它具有良好的生物黏附性,相容性,安全性和可降解性,而且还能增加胰岛素的载药量,促进胰岛素的吸收。细胞穿膜肽(CPP)是近些年来被发现的一种极具潜力的药物载体,具有很强的跨膜能力,而且低浓度下对细胞几乎没有毒性,能够携带比自身相对分子质量大100倍的外源性大分子进入细胞且运载效率高。八聚精氨酸(R8)作为一种典型的细胞穿膜肽有着穿膜肽的诸多优点,对于克服细胞膜对胰岛素的屏障作用有着不错的应用的前景。如果能将穿膜肽与纳米粒这两种载体相结合,潜力或许是巨大的。目的:R8作为一种穿膜肽可以作为胰岛素的药物载体,但是对R8修饰改进的研究较少,本次实验对R8进行修饰,取代以不同的氨基酸,然后再用硬脂酸(SA)进行化学修饰,来研究修饰后的两亲性脂肽(SAR6EW)对增强胰岛素吸收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将穿膜肽与纳米粒结合,研究制备胰岛素穿膜肽纳米粒的可行性。方法:1.以壳聚糖,三聚磷酸钠(STPP)为主要材料,运用离子交换法制备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对纳米粒进行外观观察和表征的检测,并测定纳米粒的载药量,包封率以及释药量。2.用不同的氨基酸取代R8,再用SA对其进行化学修饰,运用圆二色谱仪(CD)研究胰岛素复合物的二级结构,运用等温滴定量热法(ITC)测定R8以及衍生物与胰岛素的作用力,并且比较R8与其衍生物在克服酶解作用,增强细胞摄取,毒性作用等方面的优势。3.以制备好的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为主要材料,制备胰岛素的壳聚糖-穿膜肽纳米粒,并运用用扫描电镜(SEM),激光粒度测定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X-衍射仪对穿膜肽纳米粒进行形态和表征上的检测。结果1.制备得到的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外形呈球状或类球状,边缘较为圆整光滑,平均粒径不足100nm,载药量,包封率,2小时释药量,24小时释药量,对其进行FTIR和热重的分析也都证实壳聚糖与胰岛素形成了纳米粒。2.R8及其衍生物R6EW,SAR6EW的加入没有改变胰岛素的二级结构,修饰得到的SAR6EW相比于R8和R6EW能使胰岛素的吸收显着提高,与胰岛素的结合更为稳定,减少胰岛素的酶解,并且对细胞没有显着的毒性。3.制备得到的胰岛素的壳聚糖-穿膜肽纳米粒形态成球状,类球状,外形圆整。粒径主要分布在80-100nm范围内,对其进行FTIR和X-衍射的分析也都证实加入穿膜肽后形成了含有穿膜肽的纳米粒。结论:本课题发现并证明了修饰后的SAR6EW相比于R8和R6EW能使胰岛素更好的吸收并且基本没有细胞毒性,也探讨了 SAR6EW可能的作用机制。还成功制备了胰岛素的壳聚糖纳米粒,并且将纳米粒与穿膜肽两种药物载体联用成功制备了含有穿膜肽的纳米粒。
张艺卓,张俊伟,尹东东,王杏林,宋艳宁[8](2015)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有效的药物之一,主要以注射给药方式应用于临床。口服胰岛素经胃肠吸收后,由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体正常生理途径,同时口服给药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但由于口服胰岛素制剂生物利用度较低,血糖控制仍不稳定,使其临床应用受限。本文主要从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改善血糖控制两个方面,综述了提高口服胰岛素临床疗效的方法,并简单介绍了进入临床阶段口服制剂的研究现状。
刘岩,杜郁茜,孙进[9](2015)在《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自胰岛素上市以来,一直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胰岛素作为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直接口服,不但不易通过胃肠道黏膜,并且会因胃酸及胃肠道消化酶降解而失活。注射是目前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了诸多痛苦和不便,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非注射型胰岛素的研究,而胰岛素口服制剂更为引人关注。本文对胰岛素在口服给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李玉萍,孙利珍,熊向源,李资玲,龚妍春,韩笑[10](2013)在《口服胰岛素载体的高分子生物材料》文中提出背景:利用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载体,通过化学结合或物理包裹胰岛素,可提高胰岛素在体内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目的:从类型、制备方法、特征、药理作用等方面综述国内外口服胰岛素载体的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PubMed数据库和Elsevier数据库2002年1月至2013年2月,与高分子生物材料和口服胰岛素载体相关的文章,中文关键词为"高分子生物材料、口服胰岛素、载体",英文关键词为"polymeric biomaterials,oral insulin,carrier"。结果与结论:目前,主要用于口服胰岛素系统控缓释的高分子生物材料可分为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和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两大类。用于口服胰岛素载体研究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壳聚糖、藻酸盐多见。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中聚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及其共聚物,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理性能,被用作口服胰岛素制剂的载体材料的研究报道较多。国内外有关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报道虽多,也有一些商品型口服胰岛素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至今尚未见到实际应用的临床报告。其主要原因是作为载体的高分子材料、胰岛素的生物利用度低、制剂的质量标准及稳定性问题尚未解决。因此,未来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载体材料的选择或者对现有高分子聚合物进行物理和化学的修饰,研发出新型的聚合物基材料作为载体,以避免胃肠道对胰岛素的破坏和改善胰岛素在体内的吸收,获得理想的释药速度和良好缓控释效果。
二、口服胰岛素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胰岛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胰岛素纳米口服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肠道吸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仪器 |
3 DCDA-CS的合成 |
4 DCDA-CS溶解性测试 |
5 红外光谱分析 |
结果 |
1 DCDA-CS 的溶解性测试结果 |
2 红外光谱表征 |
讨论 |
第二部分 胰岛素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征 |
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药品 |
2 实验仪器 |
3 RP-HPLC法测定胰岛素含量的方法建立 |
3.1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 色谱条件 |
3.3 线性关系考查 |
4 胰岛素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建立 |
4.1 DCDA-CS-INS NPs的制备 |
4.2 HA-DCDA-CS-INS NPs的制备 |
4.3 DCDA-CS-r8-INS NPs的制备 |
4.4 HA-DCDA-CS-r8-INS NPs的制备 |
5 粒径与Zeta电位的测定 |
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7 FRET验证NPs是否包载成功 |
8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
9 圆二色光谱考察纳米粒子的稳定性 |
9.1 制剂稳定性 |
9.2 胃肠道稳定性 |
10 体外释放 |
11 粘液渗透 |
结果 |
1 胰岛素标准曲线 |
2 DCDA-CS-INS纳米粒子的优化结果 |
3 胰岛素纳米粒子的表征 |
4 FRET验证胰岛素纳米粒子完整性 |
5 圆二色光谱考察纳米粒子的稳定性 |
5.1 制剂稳定性检测结果 |
5.2 胃肠道稳定性 |
6.体外释放 |
7 粘液渗透能力 |
讨论 |
第三部分 胰岛素纳米粒子的体外活性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与药品 |
2 实验仪器 |
3 细胞的复苏 |
4 细胞的培养及传代 |
5 纳米载体细胞毒性的考察 |
6 细胞摄取的可视化 |
7 流式细胞术分析 |
8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建立 |
9 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完整性评价 |
9.1 荧光黄标准曲线的绘制 |
9.2 荧光黄跨膜实验 |
10 跨上皮电阻值的测定 |
11 胰岛素纳米粒子的跨膜转运研究 |
12 可视化紧密连接的形态转化 |
结果 |
1 纳米载体细胞毒性 |
2 胰岛素纳米粒子的摄取机制研究 |
3 荧光素跨膜转运实验评价细胞单层的完整性 |
3.1 荧光黄标准曲线 |
3.2 荧光黄跨膜实验 |
4 跨膜转运研究结果 |
讨论 |
第四部分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体内降糖效果评估 |
材料与方法 |
1 试剂与药品 |
2 实验仪器 |
3 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4 胰岛素纳米粒子降糖效果评估 |
5 小肠原位吸收 |
结果 |
1 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2 胰岛素纳米粒子降糖效果评估 |
3 胰岛素纳米粒子在小肠的吸收及转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2 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相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口服纳米粒递送胰岛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胰岛素的生物利用率 |
1.1 抗酸抗酶INS-NPs |
1.1.1 壳聚糖纳米基材 |
1.1.2 葡聚糖纳米基材确 |
1.1.3 其他聚合物纳米基材 |
1.2 促进胰岛素吸收的INS-NPs |
1.2.1 多糖纳米粒 |
1.2.2 脂质及其他纳米粒 |
2 增强降糖效果 |
2.1 壳聚糖纳米粒 |
2.2 合成聚合物纳米粒 |
2.3 硒元素纳米粒 |
3 发挥INS控释作用 |
3.1 基于合成聚合物材料 |
3.2 基于壳聚糖及其他复合材料 |
3.3 基于磁性及其他材料 |
4 展望 |
(5)pH敏感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糖尿病现状 |
1.1.2 口服胰岛素障碍 |
1.2 口服胰岛素药物载体研究进展 |
1.2.1 聚合物载体 |
1.2.2 壳聚糖载体 |
1.2.3 水凝胶载体 |
1.2.4 脂质体载体 |
1.3 刺激响应型聚合物及其分类 |
1.3.1 pH敏感型聚合物 |
1.3.2 葡萄糖响应型聚合物 |
1.3.3 还原响应型聚合物 |
1.3.4 光响应型聚合物 |
1.4 两亲性聚合物合成技术 |
1.4.1 ATRP合成 |
1.4.2 ARGET ATRP合成 |
1.4.3 ROP合成 |
1.5 聚合物胶束 |
1.5.1 聚合物胶束概述及分类 |
1.5.2 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 |
1.6 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 |
1.6.1 计算机模拟概述 |
1.6.2 耗散动力学(DPD)模拟 |
1.7 本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第2章 P(PLAMA-co-MAA)-b-PPEGMA合成及其胶束用于胰岛素药物控制释放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PLAMA-co-MAA)-b-PPEGMA聚合物的合成 |
2.2.4 P(PLAMA-co-MAA)-b-PPEGMA临界胶束浓度(CMC)测试 |
2.2.5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
2.2.6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的工艺优化 |
2.2.7 体外模拟释放 |
2.2.8 细胞毒性实验 |
2.2.9 聚合物胶束DPD模拟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P(PLAMA-co-MAA)-b-PPEGMA合成及表征 |
2.3.2 P(PLAMA-co-MAA)-b-PPEGMA的 CMC值 |
2.3.3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的表征 |
2.3.4 胶束形成过程DPD模拟 |
2.3.5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的工艺优化分析 |
2.3.6 体外释放性能 |
2.3.7 细胞毒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Chol-g-P(HEMA-co-MAA)-b-PPEGMA两亲性聚合物合成及其胶束用于胰岛素药物控制释放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Chol-g-P(HEMA-co-MAA)-b-PPEGMA聚合物的合成 |
3.2.4 Chol-g-P(HEMA-co-MAA)-b-PPEGMA临界胶束浓度(CMC)测试 |
3.2.5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
3.2.6 聚合物空白胶束pH敏感性 |
3.2.7 体外模拟释放 |
3.2.8 细胞毒性实验 |
3.2.9 聚合物胶束的DPD模拟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Chol-g-P(HEMA-co-MAA)-b-PPEGMA合成及表征 |
3.3.2 Chol-g-P(HEMA-co-MAA)-b-PPEGMA的 CMC值 |
3.3.3 载胰岛素聚合物胶束的性质表征 |
3.3.4 胶束形成过程DPD模拟 |
3.3.5 聚合物胶束pH敏感性分析 |
3.3.6 体外释放性能 |
3.3.7 细胞毒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6)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优化及其在脂质体内合成胰岛素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糖尿病现状和危害 |
1.2 胰岛素给药方式的研究进展 |
1.3 无细胞蛋白合成与脂质体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的表达和纯化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2.1.2 重组蛋白 |
2.1.3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 |
2.1.4 培养基和溶液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肠杆菌的活化培养和菌种保藏 |
2.2.2 大肠杆菌钙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3 质粒DNA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2.2.4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5 DNA片段的切胶纯化(OMEGA试剂盒) |
2.2.6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7 质粒的提取(Axygen试剂盒)和验证 |
2.2.8 组氨酸标签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2.2.9 组氨酸标签重组蛋白的纯化 |
2.2.10 蛋白SDS-PAGE |
2.2.11 蛋白浓度的测定(BCA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讨论和总结 |
3 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对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合成基因 |
3.1.2 实验菌株和质粒 |
3.1.3 重组蛋白 |
3.1.4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3.1.5 培养基和溶液 |
3.2 实验方法 |
3.2.1 重组DNA的构建及模式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3.2.2 大肠杆菌细胞抽提物的制备 |
3.2.3 无细胞蛋白合成(CFPS)反应体系 |
3.2.4 蛋白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制作 |
3.2.5 无细胞蛋白合成产物的定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蛋白浓度-荧光强度标准曲线 |
3.3.2 单个转录-翻译相关酶和蛋白因子对CFPS效率的影响 |
3.3.3 多个转录-翻译相关酶和因子组合对CFPS效率的影响 |
3.3.4 转录-翻译酶和蛋白因子优化CFPS的通用性 |
3.4 本章讨论和总结 |
4 无细胞蛋白合成-脂质体表达胰岛素原融合蛋白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质粒和蛋白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4.1.3 培养基和溶液 |
4.2 实验方法 |
4.2.1 质粒DNA对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4.2.2 重组质粒的构建 |
4.2.3 重组质粒的扩增、提取 |
4.2.4 带组氨酸标签的通道蛋白-HL的诱导表达 |
4.2.5 带组氨酸标签的通道蛋白-HL的纯化 |
4.2.6 蛋白SDS-PAGE |
4.2.7 大肠杆菌细胞抽提物的制备 |
4.2.8 无细胞蛋白合成(CFPS)反应体系 |
4.2.9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4.2.10 无通道的无细胞蛋白合成-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
4.2.11 有通道的无细胞蛋白合成-脂质体囊泡的制备 |
4.2.12 胰岛素原融合蛋白的合成及荧光观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通道蛋白α-HL的纯化 |
4.3.2 脂质体制备方法的探索 |
4.3.3 无细胞蛋白合成-脂质体表达胰岛素原融合蛋白 |
4.4 本章讨论和总结 |
5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穿膜肽的筛选及胰岛素穿膜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胰岛素的非注射剂型方面的研究进展 |
1.1 胰岛素在控制和治疗糖尿病中发挥的作用 |
1.2 胰岛素非注射制剂面临的问题 |
1.3 非口服给药胰岛素的发展 |
1.3.1 鼻腔给药 |
1.3.2 直肠给药 |
1.3.3 皮肤给药 |
1.4 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发展 |
1.4.1 促渗透剂 |
1.4.2 酶抑制剂 |
1.4.3 剂型和制剂技术 |
第二章 以纳米粒为载体的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 |
2.1 新型药物载体纳米粒简介 |
2.2 以壳聚糖为主要材料的胰岛素纳米粒 |
2.2.1 壳聚糖简介 |
2.2.2 以壳聚糖为主要材料的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2.2.3 以壳聚糖为主要材料的胰岛素纳米粒的发展 |
2.3 以海藻酸盐为主要材料的胰岛素纳米粒 |
2.3.1 海藻酸盐简介 |
2.3.2 以海藻酸盐为主要材料的胰岛素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2.3.3 纳以海藻酸盐为主要材料的胰岛素米粒的发展 |
2.4 胰岛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 |
2.4.1 肠溶PLGA简介 |
2.4.2 胰岛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的制备 |
2.4.3 胰岛素的肠溶PLGA纳米粒的发展 |
2.5 以纳米粒为载体的胰岛素的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三章 细胞穿膜肽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3.1.细胞膜对药物膜障作用及其解决办法 |
3.2.细胞穿膜肽的概念及其性质 |
3.2.1.细胞穿膜肽的性质 |
3.2.2.细胞穿膜肽的性质 |
3.3.细胞穿膜肽的分类 |
3.4.穿膜肽具体的穿膜机制以及影响穿膜机制的因素 |
3.4.1 细胞穿膜肽具体的穿膜机制 |
3.4.2 穿膜肽穿膜机制的影响因素 |
3.5.穿膜肽的运用及其在运用中碰到的阻碍 |
3.5.1 含有CPP的药物载体,多肽和蛋白及其应用 |
3.5.2 增强药物吸收的作用 |
3.5.3 穿膜肽在运用中遇到的阻碍 |
3.6.可活化细胞穿膜肽(ACPP)的研究情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四章 穿膜肽的筛选及其增强胰岛素转运机制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用主要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制备R8-胰岛素复合物,R6EW-胰岛素复合物和SAR6EW-胰岛素复合物样品 |
4.3.2 圆二色谱(CD) |
4.3.3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
4.3.4 酶稳定性的研究 |
4.3.5 体外细胞研究 |
4.3.6 R8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
4.3.7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圆二色谱(CD) |
4.4.2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
4.4.3 酶促降解的研究 |
4.4.4 在体外细胞摄取以及细胞转运的研究 |
4.4.5 细胞摄取机制的研究 |
4.4.6 细胞毒性研究 |
4.5 讨论 |
第五章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表征方面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仪器 |
5.2.2 实验用主要试剂 |
5.3 实验方法 |
5.3.1 溶液配置 |
5.3.2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 |
5.3.3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理化表征方面的测定 |
5.4 实验结果 |
5.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4.2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粒径的测定 |
5.4.3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 |
5.4.4 胰岛素/壳聚糖纳米粒药物释放率的测定 |
5.4.5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5.5 讨论 |
第六章 胰岛素的壳聚糖/穿膜肽纳米粒的制备及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 |
6.2.1 实验仪器 |
6.2.2 实验用主要试剂 |
6.3 实验方法 |
6.3.1 胰岛素的壳聚糖/穿膜肽纳米粒的制备 |
6.3.2 胰岛素的壳聚糖/穿膜肽纳米粒理化表征方面的研究 |
6.3.3 体外穿膜能力的研究 |
6.3.4 动物学实验 |
6.4 实验结果 |
6.4.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6.4.2 胰岛素的壳聚糖/穿膜肽纳米粒的粒径分布 |
6.4.3 X-衍射的分析 |
6.4.4 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 |
6.4.5 外细胞转运的研究 |
6.4.6 动物学实验研究 |
6.5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胰岛素口服给药优势 |
2提高口服制剂临床疗效的方法 |
2. 1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 |
2. 1. 1维持结构完整 |
2. 1. 2增强渗透吸收 |
2. 2改善血糖控制 |
3国内外临床研究进展 |
4讨论与展望 |
(9)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胰岛素口服给药的优势及制约因素 |
2口服胰岛素制剂的主要研究进展 |
2.1吸收促进剂和酶抑制剂 |
2.2微粒给药系统 |
2.3脂质体 |
2.4乳剂 |
2.5凝胶剂 |
3目前开展临床研究的口服胰岛素制剂 |
4结语 |
(10)口服胰岛素载体的高分子生物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0引言Introduction |
1资料和方法Data and methods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纳入标准 |
排除标准 |
1.3 数据提取 |
1.4 质量评价 |
2结果Results |
2.1 天然高分子生物材料 |
2.1.1 壳聚糖及其他多糖 |
2.1.2 藻酸盐 |
2.1.3 糖胺多糖 |
2.1.4硫酸葡聚糖 |
2.2 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材料 |
2.2.1 聚酯类 |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 |
聚-β-羟基羧酸酯 |
2.2.2 聚丙烯酸及其共聚物 |
3讨论Discussion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要求 |
学术术语 |
作者声明 |
四、口服胰岛素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胰岛素发现100周年:致敬胰岛素发现艰难历程中前仆后继的拓荒者(二)[J]. 郑少雄,陈雨,朱铁虹,常宝成.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04)
- [2]胰岛素纳米口服给药体系的构建及其肠道吸收机制研究[D]. 陈祖鲜. 青岛大学, 2020(01)
- [3]口服降糖药失效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启用胰岛素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D]. 宋琳琳. 山东大学, 2020(11)
- [4]口服纳米粒递送胰岛素研究进展[J]. 张沛,胡金铃,郭慧霞. 药物分析杂志, 2020(02)
- [5]pH敏感两亲性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D]. 李丹. 湘潭大学, 2019(02)
- [6]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优化及其在脂质体内合成胰岛素原的应用[D]. 黄千殷. 武汉大学, 2017(06)
- [7]穿膜肽的筛选及胰岛素穿膜肽纳米粒的制备及其研究[D]. 张彧.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8]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J]. 张艺卓,张俊伟,尹东东,王杏林,宋艳宁. 中国新药杂志, 2015(22)
- [9]口服胰岛素制剂的研究进展[J]. 刘岩,杜郁茜,孙进. 中南药学, 2015(10)
- [10]口服胰岛素载体的高分子生物材料[J]. 李玉萍,孙利珍,熊向源,李资玲,龚妍春,韩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