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41例(论文文献综述)
莫雅婷[1](2021)在《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近年来,特发性眼睑痉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晚期可出现持续闭眼甚至功能盲,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且易对个人情绪造成负面影响。治疗上,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等,以上治疗都存在不能去除病因、副作用大、难以解除患者的眼、面、舌等多部位病变的难题。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治病求本,可统筹解决不同病变部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观察中医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科学评价乌梅丸加味方对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治疗效果,以期为特发性眼睑痉挛(含Mei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标准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含Meige综合征患者)。以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即A型肉毒素注射作为对照组,乌梅丸加味方作为试验组,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观察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出生时五运六气分布、是否曾被误诊、发病诱因、加重因素、好转因素。观察经方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疗效评价指标主要是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Jankovic评定量表(Jankovic Rating Scale,JRS)、眼睑痉挛残疾指数(Blepharospasm DisabilityIndex,BSDI)。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为Jankovic评定量表,次要结局指标为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和眼睑痉挛残疾指数。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1例,其中试验组31例,对照组10例,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最终纳入试验组29例,对照组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Jankovic评分、治疗前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眼睑痉挛残疾指数评分等一般资料和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2.41例患者中,出生时主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司天在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P>0.05),出生时主气分布以初之气厥阴风木(8例)、五之气阳明燥金(8例)和终之气太阳寒水(12例)为多,主气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5)。3.41例患者中16例患者发病诱因是情绪变化;16例在情绪变化时病情加重,17例在休息差时病情加重,13例在日照时病情加重;7例在注意力集中时好转。4.试验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JRS评分(3.13±3.14,7.25±2.12)较试验前评分(7.38±0.94,8.00±0.00)降低,其中试验组的各随访时间节点的JRS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对照组的JRS评分在治疗后42天时达到最低,为5.12±2.69,与组内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至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JRS评分较治疗后42天时升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P=0.317,P>0.05)。在治疗14天及42天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0,P=0.679,P>0.05),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JR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5)。5.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肝阳虚中医症候量表评分(4.56±4.75)较试验前(12.24±2.76)降低,试验组的各随访时间节点的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00,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及42天时评分降低,至42天时评分最低,为8.87±4.35,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P>0.05),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评分较基线水平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4,P=0.056,P>0.05)。在治疗14天及42天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P=0.267,P>0.05),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5)。6.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眼睑痉挛残疾指数评分(0.90±1.23)较试验前(2.18±1.00)降低,且各随访时间节点的BSDI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6,P=0.001,P=0.000,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42天及3个月时BSDI评分降低,至42天时评分最低,为1.95±1.39,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P>0.05),在治疗后6个月时评分较基线水平增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05)。在治疗14天、42天及3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P=0.529,P=0.008,P>0.05),在治疗6个月时,试验组BSD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7.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3%vs12.5%,P=0.001,P<0.05)。8.目前尚未观察到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论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情绪变化和劳累可能是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诱因和加重因素,注意力集中是本病的保护因素。(2)出生在主气为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及太阳寒水的个体可能易发特发性眼睑痉挛。(3)特发性眼睑痉挛在发病时常伴发眼干、畏光、睡眠障碍和情绪差。(4)本病因首发症状及眼表症状各异,易被误诊为其他眼病。(5)乌梅丸加味方可有效改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症状,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王贝贝,王冠[2](2021)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8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患者共90例,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浓度为2.5U/0.1 mL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于患者上下眼睑中内1/3和中外1/3处,外眦颞侧皮下眼轮匝肌内,眉弓及眉间处皮下,观察患者注射前后病情变化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69例患者注射后眼睑痉挛症状完全缓解,21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其中,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皮肤瘀斑,轻度皮肤水肿,1例患者出现术后轻度上睑下垂。90例患者注射后1~6个月后眼睑痉挛复发,再次注射后仍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接受度高,用药后2周内起效,维持药效约1~6个月,可重复注射。
褚露露[3](2020)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关因素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影响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A,BoNT-A)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08月至2019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肉毒毒素治疗中心首次接受BoNT-A注射治疗并在注射后未予肌张力障碍相关口服药物治疗的原发性Meige综合征患者103例,在治疗前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体重指数、文化程度等临床指标,并在治疗前及随访时使用肌张力障碍症状量表(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BFMDRS)评估患者运动症状、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及改善情况。使用两种方法评估临床疗效:根据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30%/≥30%)以及疗效持续时间(≤3月/≥6月)分别进行界定及分组,分析上述临床指标与BoNT-A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103例患者:(1)以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进行界定及分组,改善率≥30%有83例(80.6%),改善率<30%有20例(19.4%),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之间首次发病部位是否多发,注射前BFMDRS量表中的运动总分、功能障碍总分、嘴部单项评分、言语及吞咽单项评分,体重指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年龄、病程、肉毒毒素剂量、文化程度、注射前眼睛单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相关因素进一步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发病部位、体重指数在两组之间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其是BoNT-A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的独立相关因素。(2)以疗效持续时间进行界定及分组,≤3月有42例(40.8%),≥6月有33例(30.0%),单因素分析显示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在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指标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人口学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在两组之间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BoNT-A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与患者的首次发病部位、体重指数、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存在关联,提示首次发病部位多发及体重指数大的患者,BoNT-A治疗的临床疗效差;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大的患者,疗效持续时间长。相关结论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验证。
熊玉平[4](2020)在《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眼周注射前后的眼表功能进行分析,探讨眼周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其眼表状态的影响,以期指导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为特发性眼睑痉挛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的患者32例(38眼),前瞻性随访观察其眼表状态的变化。分别于患者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注射后1周、2周、3周、4周及12周等6个时间点行眼表综合分析检查,记录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泪河高度(TMH)、脂质层厚度分级及睑板腺缺失程度5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未经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的单眼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患眼和健眼之间在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泪河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和健眼在脂质层厚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河高度分组和睑板腺缺失程度方面患眼和健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泪膜破裂时间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除注射前与注射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在眼周注射前与注射后第1周和第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第3周和第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泪河高度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泪河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前与注射后1周、注射前与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2周和注射后4周及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脂质层厚度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脂质层厚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前与注射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1周、注射后2周和注射后3周与注射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1周、注射后2周和注射后3周与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1周、2周和3周之间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周注射后4周与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睑板腺缺失程度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睑板腺缺失程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容易合并干眼,患病率为42.1%;眼周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延长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脂质层厚度,从而优化眼表状态。
张晗[5](2020)在《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的情绪改善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和比较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患者的痉挛症状缓解程度、疗效持续时间和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以及衡力、保妥适两种A型肉素的治疗效果。方法:偏侧面肌痉挛患者46例,其中注射衡力24例,注射保妥适22例;Meige综合征患者41例,其中注射衡力21例,注射保妥适20例。于面部肌肉痉挛部位注射,每点注射剂量为0.1-0.2ml(含肉毒毒素5-10U)。在A型肉毒素注射之前和注射后第一个月、第三个月,通过Chorn的眼睑及面肌痉挛强度分级评估痉挛症状程度,通过临床症状评估药效持续时间,通过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结果:采用肉毒素治疗的面肌痉挛、Meige综合征患者的特点为女性患者占优势(78.3%,78.0%)、平均年龄偏大(56.98±8.56岁,54.39±9.13岁)、病程较长(52.52±27.66个月,51.76±30.42个月)及痉挛程度重达III、IV级(100%,100%)。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两种疾病的有效率在第一个月(100%、100%)无明显差异,但第三个月有效率(100%、65.9%)有明显差异,且面肌痉挛患者肉毒素的中位治疗疗效维持时间24周(16,27)明显大于Meige综合征患者的16周(12,24),提示面肌痉挛的肉毒素治疗效果优于Miege综合征患者。其中,对于面肌痉挛患者,衡力、保妥适的注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第一个月(100%、100%),第三个月(100%、100%);这两种肉毒素的中位疗效持续持续时间分别为24周(16,28)、24周(16,26),两种药物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对于Meige综合征患者,衡力、保妥适的注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第一个月(100%、100%),第三个月(66.7%、65%);两种肉毒素的中位疗效持续时间分别16周(12,24)、16周(12,20),两种药物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SCL-90得分提示面肌痉挛、Meige综合征患者存在心理状态异常,且异常情况相当,在焦虑、敌对和恐怖这三个心理状态方面症状突出;衡力、保妥适注射治疗后,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患者的第一个月减分率均大于判断标准0.25,提示两种肉毒素注射治疗有改善患者情绪作用,但两种药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局部注射衡力和保妥适治疗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状态及心理状态,疗效有效率、疗效持续时间及心理状态改善在衡力和保妥适组间比较无差异,但是肉毒素疗效有效率和疗效持续时间在面肌痉挛中要优于Meige综合征。
郎丽娟[6](2020)在《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机制及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共同性内斜视弱侧眼外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究目的:观察共同性内斜视弱侧眼外肌(即外直肌)病理学改变,探讨共同性内斜视发病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组住院治疗的患者62例,分为正常对照组12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25例、先天性内斜视组25例。对照组眼摘术中取得的水平直肌以及斜视患者术中截除的外直肌,固定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眼外肌的形态学变化,测量肌细胞的横截面积。结果:正常组眼外肌组织病理学图片示肌纤维大小形态一致,着色均匀,分布均匀,无胶原组织增生。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组织病理学图片示局部肌细胞坏死,胞核固缩深染,胞质嗜酸性增强,细胞体积变小或胞质疏松淡染,肌丝排列疏松。先天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组织病理学图片示肌纤维排列无规则,纤维呈波纹状,部分肌纤维界限不清,局部肌纤维间隙较宽,少量肌纤维断裂,嗜酸性增强,偶见肌纤维坏死。正常对照组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835.0±77.78)μm2,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329.90±17.74)μm2,先天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226.50±21.37)μm2,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231.451,P<0.001)。进一步采用LSD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任何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儿童组弱侧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328.50±9.95)μm2较成人组弱侧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330.83±22.45)μm2轻度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2);先天性内斜视儿童组弱侧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231.38±21.18)μm2较成人组弱侧眼外肌肌纤维横截面积(207.00±4.24)μm2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9)。结论: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外直肌出现肌纤维萎缩、减少为主的形态学改变,并且这种改变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因此,眼外肌的形态学改变可能与斜视的发生、发展相关。第二部分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IGF-1和N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目的:研究共同性内斜视弱侧眼外肌中IGF-1和N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IGF-1和NGF在共同性内斜视病因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组住院治疗的患者62例,正常对照组12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25例、先天性内斜视组25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正常对照组眼外肌以及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中IGF-1和NGF mRNA相对表达量,以GAPDH为内参对照,各定量指标组间进行比较。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对照组眼外肌以及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中IGF-1和NGF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各组间眼外肌面密度值。结果:(1)正常对照组眼外肌以及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均有IGF-1和N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的表达。(2)PCR检测结果:IGF-1 mRNA相对表达量,正常对照组1.655±0.092,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1.969±0.142,先天性内斜视组1.103±0.100,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44.80,P<0.001)。进一步采用LSD法两两比较,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先天性内斜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与先天性内斜视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先天性内斜视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较对照组轻度升高。NGF mRNA相对表达量,正常对照组0.855±0.02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0.930±0.047,先天性内斜视组0.3775±0.022,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F=270.90,P<0.001)。进一步采用LSD法两两比较,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先天性内斜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与先天性内斜视组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先天性内斜视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升高。(3)Western-Blot检测结果·:眼外肌IGF-1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为156755.25±7590.595,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为185387.36±1960.478,先天性内斜视组为76728.00±1321.835,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采用LSD法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外肌NGF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为247395.36±9944.49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为285328.25±5328.934,先天性内斜视组为75683.55±945.531,三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采用LSD法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IGF-1和NGF蛋白表达大部分定位于肌细胞胞浆中。正常对照组眼外肌IGF-1面密度值0.0247±0.0058,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IGF-1面密度值0.0404±0.0062,经两组间t检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IGF-1面密度值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正常对照组眼外肌NGF面密度值0.0307±0.0020,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NGF面密度值0.0430±0.0062,经两组间t检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NGF面密度值较正常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先天性内斜视组弱侧眼外肌IGF-1和NGF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组织坏死,无法进行面密度值的计算。结论:正常对照组、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和先天性内斜视组眼外肌IGF-1和N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三组间比较差异显着,先天性内斜视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组较正常对照组轻度升高。共同性内斜视的发生和进展与IGF-1和NGF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有关第三部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和肉毒素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目的:观察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并比较肉毒素注射及手术对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斜视与小儿眼科专业组住院治疗的29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信息,随访时间≥6个月。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A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组(A组,13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组(B组,16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远、近斜视度,术后的正位占比和立体视进行比较。同时在29例患者中,对近视不同程度和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不同分型与远近斜视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术后6月,A组正位占比为11/13例(84.62%),B组的正位占比为13/16例(81.25%),A组的正位占比和B组正位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A组和B组看近斜视度分别为(14.76±10.57)PD和(0.66±3.19)PD,看远斜视度(19.07±10.24)PD 和(3.13±3.37)PD;术后 1个月,A组和B组看近斜视度分别为(-1.92±7.13)PD和(3.93±1.83)PD,看远斜视度(1.69±7.04)PD和(6.20±1.93)PD,两组术后斜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和B组看近斜视度分别为(5.92±7.72)PD和(4.60±2.29)PD,看远斜视度(6.84±6.28)PD 和(5.26±3.03)PD,两组术后斜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组患者中存在近立体视者11例,存在远立体视者12例,B组患者中存在近立体视者16例,存在远立体视者16例。两组术后远、近立体视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192,P2=0.448)。近视度数>2.5D的患者看远斜视度为(30.50±11.16)PD,看近斜视度为(21.00±9.94)PD,远近斜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远近斜视度分别为(67.50±20.61)PD和(71.25±17.50)PD,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远近斜视度分别为(39.80±18.79)PD和(32.00±22.22)PD,两种类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远近斜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02;P2=0.012)。结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型肉毒杆菌素注射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A型肉毒杆菌素注射操作相对简单,可以作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治疗可选方案。近视度数>2.5D组患者看远斜视度大于看近斜视度,Ⅱ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远近斜视度比Ⅲ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患者远近斜视度大。
蒋怡,周华祥,陈家利,孙珂,彭婕婷,黎琳娟[7](2019)在《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发性眼睑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是一种迟发性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眼病,其确切的发病机理不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周围环境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发病常呈隐匿性,多由感受强光、压力及其他精神因素引起,进展缓慢,眼科及神经科检查通常无异常发现,易误诊或漏诊。患者初期多具有单侧或双侧眼睑周围肌肉跳动、瞬目频繁的局部症状,晚期可出现功能性盲而影响工作和生活。近年来中西医对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总结主要为局部注射、口服给药、手术干预、经颅磁刺激、光调色法及中医、中药等疗法,但各种疗法都有其一定的优势和局限,现临床多根据眼睑痉挛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级治疗,本文就各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李阳[8](2019)在《A型肉毒毒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的小鼠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躯体疾病也常伴随抑郁症状。自杀率高、自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决定了抑郁症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已有临床数据表明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neurotoxin serotype A,BoNT/A)可治疗抑郁症,因此本文将主要关注BoNT/A治疗小鼠抑郁样行为的疗效及其治疗抑郁症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1、选择强迫游泳静止时间大于等于120秒的空白的ICR/雄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肉毒素治疗组(双侧脸颊肌肉注射,0.02U、0.06U、0.18U三组剂量)、丙咪嗪治疗组(ip,1Omg/kg/d),于治疗后的1小时、1天、3天、7天及14天进行强迫游泳、悬尾、转棒和旷场实验,观察各个剂量治疗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的影响。2、将空白小鼠按照不同时间点把对照组、肉毒素治疗组(0.18U)小鼠的脑组织取出。对照组、肉毒素治疗组(1天和3天)的海马、下丘脑和前皮质三个部分脑组织使用高效液相(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的方法检测 5 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变化;另将对照组、肉毒素治疗组(1小时、1天、3天、7天)的海马提取蛋白,使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和突触小体相关蛋白25(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25,SNAP25)蛋白的表达变化,从以上数据中探索生理情况下BoNT/A是如何发挥作用的。3、ICR/雄性小鼠建立空间束缚应激(spatial restraint stress,SRS)抑郁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肉毒素治疗组(双侧脸颊肌肉注射,0.18U)、盐酸氟西汀治疗组(ip,10mg/kg/d),在治疗后1小时、1天、3天、7天及14天分别进行体重测量和悬尾、强迫游泳、糖水偏好实验,观察BoNT/A在SRS模型中的疗效。4、将对照组、SRS模型组、肉毒素治疗组的海马、下丘脑和前皮质使用HPLC的方法检测5-HT的含量变化;对照组、SRS模型组、肉毒素治疗组的海马、下丘脑、前皮质和杏仁核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 PCR,Q-RT-PCR)的方法检测BDNF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另取对照组、SRS模型组、肉毒素治疗组和盐酸氟西汀治疗组各组小鼠的海马,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BDNF、NMDAR 和 SNAP25 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的磷酸化的蛋白表达变化,从以上数据中探索病理情况下BoNT/A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结果:1、单次脸颊注射0.18U是BoNT/A的最佳剂量,并且BoNT/A的治疗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疗效优于丙米嗪;注射BoNT/A后小鼠运动功能无变化。2、下丘脑中5-HT水平的增加以及海马中NMDAR亚单位2A的蛋白表达降低可能参与空白小鼠中BoNT/A的抗抑郁样行为的机制。3、单次脸颊注射0.18U BoNT/A在SRS小鼠中发挥显着的抗抑郁样作用。4、海马、下丘脑和前皮质三个部分各脑区中5-HT表达水平升高可能参与BoNT/A在SRS小鼠模型中的抗抑郁样作用。5、BoNT/A在SRS小鼠中可上调BDN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瞬时上调磷酸化的ERK和CREB。6、BoNT/A在SRS小鼠中NMDAR亚单位1和2B的表达改变,与其快速抗抑郁的作用相关。结论:1、BoNT/A具有治疗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作用。2、BoNT/A可激活BDNF/ERK/CREB信号通路达到抗抑郁的效果。3、BoNT/A通过NMDAR的表达变化达到快速抗抑郁的效果。
吴亚平[9](2019)在《A型肉毒毒素治疗米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米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目的:观察米吉综合征(Meige syndrome,MS)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64例米吉综合征患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期收集62例面肌痉挛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并进行HAMA与HAMD评分,比较米吉综合征组、面肌痉挛组和正常对照组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有无差别。结果:米吉综合征组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面肌痉挛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米吉综合征患者易合并焦虑抑郁情绪,且其焦虑抑郁情绪与性别、年龄、病程无关。第二部分A型肉毒毒素治疗米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治疗米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伴随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64例米吉综合征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前进行HAMA和HAMD评分,治疗后第1、3、6月再次进行同期疗效评分。同时按评分将64例患者分成米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组和米吉综合征不合并焦虑抑郁组,比较两组在起效时间、达峰时间、疗效等级、疗效维持时间及副反应等方面有无差别。结果: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第1个月时疗效最佳且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缓解,第3个月时效果均减退,第6个月时效果均再减退,但均比治疗前好,且伴随的焦虑抑郁症状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米吉综合征两组患者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在起效时间、达峰时间、疗效等级、疗效维持时间及副反应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A型肉毒毒素明显缓解米吉综合征痉挛症状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董文芳[10](2019)在《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与骨骼肌形态及收缩力量效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在兔股四头肌注射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探索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与骨骼肌形态及收缩力的量效关系。方法:将15只实验家兔(3.0~3.5Kg)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3只。在兔右侧股四头肌不同部位共注射A型肉毒毒素3U(1ml)、6U(1ml)、12U(1ml)、18U(1ml)及24U(1ml),并分别在左侧股四头肌相应部位注射生理盐水1ml作为对照。注射后4周,所有实验家兔双侧股四头肌行:(1)CT扫描及图像3D重建,测量双侧股四头肌体积。(2)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量双侧股四头肌最大单收缩力及强直收缩力。(3)整块切取双侧股四头肌,测量湿重、体积;取注射点处股四头肌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肌纤维直径。比较双侧股四头肌最大单收缩力、强直收缩力、肌肉湿重、肌肉体积及肌纤维直径差异;检验左右侧差值在不同组间是否具有差异,并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利用GraphPad Prism软件绘制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肌肉最大单收缩力及强直收缩力量效曲线、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肌肉湿重量效曲线、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肌肉体积量效曲线、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肌纤维直径量效曲线。结果:(1)A、B、C、D及E组家兔右侧股四头肌最大单收缩力分别为389.4±30.6g、325.9±28.1g、245.1±44.5g、263.1±64.1g、297.7±63.4g;左侧分别为 527.8±42.2g、495.8±38.8g、407.1±35.1g、461.6±53.6g、544.2±44.1g;左右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右侧差值分别为 138.4±11.7g、169.9±18.3g、162.0±14.3g、198.5±21.0g及246.5±20.7g,不同剂量组的左右侧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6)。股四头肌最大单收缩力左右侧差值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4.522x+1 26.086。(2)A、B、C、D及E组家兔右侧股四头肌强直收缩力分别为500.6±55.3g、457.5±54.6g、397.0±60.8g、471.5±60.9g、444.8±55.3g;左侧分别为 545.7±53.7g、528.7±57.7g、493.7±53.2g、583.6±60.1g、588.0±42.1g;左右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右侧差值分别为 45.1±18.1g、71.2±15.8g、96.7±22.0g、112.1±7.1g、143.2±20.4g,不同剂量组的左右侧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8)。股四头肌强直收缩力左右侧差值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4.326x+39.157。(3)A、B、C、D及E组家兔右侧股四头肌湿重分别为51.9±5.1g、34.1±6.7g、33.8±3.7g、43.6±5.2g、28.9±4.2g;左侧分别为57.1±4.3g、49.9±4.2g、51.7±3.9g、62.9±4.9g、50.0±4.5g;左右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右侧差值分别为5.2±1.8g、15.8±2.5g、17.9±1.1g、19.3±1.3g、21.1±0.8g,不同剂量组的左右侧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4)。股四头肌肌肉湿重左右侧差值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609x+8.185。(4)A、B、C、D及E组家兔右侧股四头肌体积分别为57.5±3.8ml、38.1±8.5ml、37.8±5.5ml、48.5±6.5ml、32.5±5.4ml;左侧分别为 62.0±5.3ml、54.2±6.2ml、56.2±4.8ml、68.4±5.7ml、54.3±4.7ml;左右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右侧差值分别为 4.5±2.2ml、16.1 ±2.6ml、18.4±0.7ml、19.9± 1.1ml、21.8±1.0ml,不同剂量组的左右侧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股四头肌肌肉湿重左右侧差值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662x+7.796。(5)A、B、C、D及E组家兔右侧股四头肌肌纤维直径分别为32.3±3.3μm、26.8±1.4μm、24.3±1.4μm、22.4±1.7μm、22.5±1.1μm;左侧分别为 39.8±2.4μm、41.4±1.7μm、40.0±2.0μm、38.5±2.1μm、40.6± 1.1μm;左右侧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左右侧差值分别为 7.5±1.0μm、14.6±2.1μm、15.7±1.1μm、16.1±0.7μm、18.1±0.4μm,不同剂量组的左右侧差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43)。股四头肌肌纤维直径左右侧差值与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369x+9.952。结论: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导致骨骼肌萎缩及收缩力减弱,其变化程度与注射剂量间存在线性关系。
二、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4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4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2.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 |
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3.4 Meta分析 |
3.5 BSDI评分 |
3.6 PEGR评分 |
3.7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肉毒素的作用机制 |
4.2 研究发现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综述二 特发性眼睑痉挛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述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4 治疗 |
4.1 口服药物 |
4.2 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 |
4.3 眼眶全肌全切除术 |
4.4 脑深部电刺激术 |
5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5.1 古代文献研究 |
5.2 病因病机 |
5.3 古代立方与针灸治疗 |
5.4 现代中医治疗 |
5.4.1 中药治疗 |
5.4.2 针灸治疗 |
5.4.3 拔罐 |
6 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
2.3.1 退出标准 |
2.3.2 剔除标准 |
2.3.3 脱落标准 |
2.3.4 中止试验标准 |
3 患者纳入 |
3.1 患者纳入标准 |
3.2 患者排除标准 |
3.3 随机分组 |
3.4 给药方法 |
3.5 结果观察 |
3.6 疗效评定 |
4 疗效评定 |
4.1 主要结局指标 |
4.1.1 Jankovic评定量表 |
4.2 次要结局指标 |
4.2.1 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 |
4.2.2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量表 |
5 样本量计算 |
6 统计分析 |
7 伦理学原则 |
8 质量控制 |
9 结果 |
9.1 患者基线资料 |
9.1.1 一般资料 |
9.1.2 地域分布 |
9.1.3 首发症状表现 |
9.1.4 误诊调查 |
9.1.5 西医治疗史 |
9.1.6 中医治疗史 |
9.2 五运六气统计学分析 |
9.2.1 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出生时的主运情况 |
9.2.2 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出生时的司天在泉分布情况 |
9.2.3 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出生时的主气分布情况 |
9.3 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分析 |
9.3.1 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诱因 |
9.3.2 特发性眼睑痉挛加重的危险因素 |
9.3.3 特发性眼睑痉挛好转的保护因素 |
9.4 临床疗效 |
9.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ankovic量表评分比较 |
9.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阳虚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 |
9.4.3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量表评分 |
9.4.4 临床疗效 |
9.5 安全性分析 |
10 讨论 |
10.1 特发性眼睑痉挛病因病机分析 |
10.2 乌梅丸组方分析 |
10.3 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原因的探索性分析 |
10.3.1 年龄 |
10.3.2 情志 |
10.3.3 劳耗 |
10.3.4 心神 |
10.3.5 运气 |
10.4 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分析 |
10.4.1 Jankovic评分结果分析 |
10.4.2 肝阳虚症候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
10.4.3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
10.5 其他 |
11 创新性和局限性分析 |
11.1 创新性 |
11.2 局限性 |
1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1.1 临床资料 |
1.1.2 纳入排除标准 |
1.2 治疗过程 |
1.2.1 治疗禁忌症 |
1.2.2 治疗前咨询 |
1.2.3 治疗方法 |
1.2.4 治疗后护理 |
1.3 眼睑痉挛分级标准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2 结 果 |
2.1 疗效 |
2.2 不良反应 |
3 讨 论 |
(3)A型肉毒毒素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关因素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对象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登记 |
2.2 药品及注射器 |
2.3 注射位点及BoNT-A剂量的选择 |
2.4 疗效判断的标准 |
2.5 随访 |
2.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一般临床资料 |
2、BoNT-A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关因素的关联分析 |
2.1 运动症状最大改善率的相关因素关联分析 |
2.2 疗效持续时间的相关因素关联分析 |
3、BoNT-A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的不良反应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Meige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致谢 |
(4)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检查仪器设备与药品 |
2.4 治疗方法 |
2.5 检查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5)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的情绪改善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评估与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方法 |
2.4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疗法 |
2.4.1 用药及分组 |
2.4.2 注射部位 |
2.4.3 注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疗效 |
3.2.1 肉毒素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的疗效评估 |
3.2.2 肉毒素治疗后一个月、三个月的心理状态改善评估 |
3.2.3 肉毒素疗效持续时间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型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机制及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共同性内斜视眼外肌病理学研究 |
前言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弱侧眼外肌IGF-1和NGF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临床特点及肉毒素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A型肉毒杆菌毒素在眼科的应用及展望 |
1 肉毒毒素应用的发展历史 |
2 肉毒毒素药理作用 |
3 肉毒毒素在眼科的临床作用 |
4 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的并发症 |
5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BEB的病因病机 |
2 目前的西医疗法 |
2.1 药物治疗 |
2.1.1 局部注射药物治疗 |
2.1.2 口服药物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2.2.1 选择性面神经划开术 |
2.2.2 眼周肌肉切开术 |
2.3 其他疗法 |
2.3.1 重复经颅磁刺激 |
2.3.2 光调色法 |
3 中医对BEB的认识 |
4 中医治疗 |
4.1 中药治疗 |
4.2 非药物疗法 |
4.2.1 针刺治疗 |
4.2.2 灸法 |
4.2.3 耳穴法 |
5 结语 |
(8)A型肉毒毒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的小鼠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慢性空间束缚应激(SRS)抑郁小鼠模型的建立 |
2.3 强迫游泳试验 |
2.4 悬尾试验 |
2.5 矿场实验 |
2.6 转棒试验 |
2.7 糖水偏好试验 |
2.8 A型肉毒毒素在空白小鼠中的抗抑郁疗效的行为学实验 |
2.9 A型肉毒毒素在SRS小鼠中的抗抑郁疗效的行为学实验 |
2.10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检测脑内5-HT的表达 |
2.11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 |
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mRNA表达 |
2.13 数据处理的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不同剂量A型肉毒毒素对空白小鼠的影响 |
3.2 BoNT/A可以增加空白小鼠下丘脑的5-HT水平 |
3.3 BoNT/A可调节空白小鼠脑内NMDAR表达 |
3.4 BoNT/A可改善空间束缚应激(SR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
3.5 BoNT/A增加SRS小鼠脑中5-HT的表达水平 |
3.6 BoNT/A可使SRS小鼠各脑区的BDNF的mRNA表达水平增高 |
3.7 BoNT/A治疗可引起SRS小鼠脑区BDNF表达的上调 |
3.8 BoNT/A激活小鼠海马中的ERK-CREB途径 |
第4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和获奖 |
致谢 |
(9)A型肉毒毒素治疗米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米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型肉毒毒素治疗米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10)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与骨骼肌形态及收缩力量效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 材料与方法 |
二 结果 |
三 讨论 |
四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A型肉毒毒素治疗眼睑痉挛4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莫雅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A型肉毒毒素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王贝贝,王冠. 医药论坛杂志, 2021(02)
- [3]A型肉毒毒素治疗原发性Meige综合征临床疗效相关因素的关联分析[D]. 褚露露. 苏州大学, 2020(02)
- [4]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D]. 熊玉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及Meige综合征的情绪改善及疗效观察[D]. 张晗.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6]共同性内斜视发病机制及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治疗的研究[D]. 郎丽娟. 郑州大学, 2020(02)
- [7]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蒋怡,周华祥,陈家利,孙珂,彭婕婷,黎琳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9(05)
- [8]A型肉毒毒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的小鼠实验研究[D]. 李阳. 苏州大学, 2019(04)
- [9]A型肉毒毒素治疗米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D]. 吴亚平. 苏州大学, 2019(04)
- [10]A型肉毒毒素注射剂量与骨骼肌形态及收缩力量效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D]. 董文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