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绢纺产品竞争力的因素与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贾雪峰,江立庚[2](2017)在《广西木薯蚕产业的SWOT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总结回顾了广西木薯蚕生产的发展历程。运用SWOT分析方法(即态势分析法),分析了广西木薯蚕产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优势、劣势)和外部因素(机遇、挑战),并对其产业发展提出了推广良种+良法,建立木薯+木薯蚕种养示范基地,加快蚕蛹和蚕丝的开发和利用,拉动国内消费,加强跨体系交流,推动木薯+木薯蚕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等几最建议,得出广西的木薯蚕产业发展定位应为木薯产业的关联产业,遵循适度规模发展的原则。发展木薯蚕产业,可有效提高木薯种植的收益,延长木薯产业链,提高木薯产品的附加值,增强木薯产业的竞争力。
贾雪峰[3](2017)在《广西蓖麻蚕(木薯蚕)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蓖麻蚕原产于印度,1955年引入我国后成为继桑蚕、柞蚕之后的形成产业的泌丝昆虫。本研究系统回顾了广西蓖麻蚕产业60年的发展历程,概述了我国蓖麻蚕产业在品种选育、应用技术、综合利用、基因工程方面的进展和取得的突出成效,应用竞争优势理论和农业产业化理论,全面研究和分析了产业发展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综合对比分析广西桑蚕产业和印度蓖麻蚕产业发展成就背后的主要原因,确定了广西的蓖麻蚕产业为木薯产业的关联产业,得出了蓖麻蚕产业要持续稳定发展,应综合利用蚕蛹和茧丝,拉动国内市场对蚕蛹和蓖麻蚕丝的消费,摆脱小而分散的经营模式,推广良种+良法,实施“互联网+蚕业”工程,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蚕业科技推广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论文还提出在国家实行“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广西蓖麻蚕产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借势联合木薯产业“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东盟国家、非洲国家丰富的木薯资源优势和广西在蓖麻蚕饲养开发的成功经验,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通过品种和技术输出,合作推进木薯+蓖麻蚕高效种养试验示范,加快蚕蛹的开发和利用,形成木薯淀粉+高蛋白蓖麻蚕新型复合有机食品和蚕蛹蛋白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全面提升广西蓖麻蚕的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推动木薯和蓖麻蚕产业共同发展的参考建议。
翟正清,郭玉林,魏晓军[4](2015)在《宿迁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二)》文中指出本研究针对当前茧丝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结合宿迁茧丝绸生产的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制约因素,提出了全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思路和对策建议。
祁广军[5](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庄召建[6](2013)在《工业遗产外部环境景观保护与再造设计研究 ——以江苏泗阳绢纺厂旧厂区环境改造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在准备过程中,通过梳理国内外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方面相关理论并借鉴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工业城市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保护模式,发现绝大多数案例都是从建筑学、城市规划、遗产保护等角度对工业遗产的实践和思考,而单纯的从景观设计专业的角度得出的实践案例却很少。本论文尝试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对工业遗产外部环境的景观改造设计研究,为了达到研究的目的,笔者选取了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同时也面临着搬迁改造的江苏泗阳绢纺厂旧厂区进行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思路来探讨工业遗产建筑及外环境的改造与再利用问题。在经过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绢纺厂自身的实际,决定将绢纺厂旧厂区改造设计成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综合性景观公园,从而实现绢纺厂旧厂区的功能置换,并延续其独特的价值。最后得出相关的设计感悟并提出建议。
李治里[7](2012)在《重庆滨江区域不同物理环境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探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不断向周边扩张,许多工业社区因为新的城市规划要求或原厂址用地紧张等原因外迁。原有城市功能的迁出与新城市功能的植入之间有着很长的一段空窗期,原本充满活力的社区成为混乱、危险的地带。工厂外迁时遗留下的大量废旧建筑也成为了垃圾与犯罪滋生的温床。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对于这种情况大都采取“大拆大建”这种被认为是简单、快捷的处理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更新手段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对城市肌理、文化、历史的破坏;造成传统生活模式的断代;城市趋向同质;不经济,不环保等等。如何让衰落的社区重新活跃起来?如何更好的处理废旧工业建筑?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使用功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欧洲,比起肆无忌惮的扩张和雄心勃勃的重建,人们更倾向于用改造让城市衰落的工业社区重新活跃起来。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城市复兴计划》(Behutsame Stadtemeurung)中看到:各种有关改造的政策以及大量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使得其新功能在社会延伸性效应的基础上达到一体化,复兴了许多衰落的工业社区。旧工业建筑改造作为一种城市更新手段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被应用了很长时间了,目前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并有不少优秀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案例面世。我国在这个领域起步较晚,相关理论的研究还较弱,缺乏成熟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理论体系。而在实践上,也仍然处于对国外优秀项目的研究和模仿阶段,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并且东西部发展不均,西部地区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而重庆作为中国老牌的重工业城市,现如今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后,出现了滨江区域大量的旧工业建筑遭到废弃的现象。它们占据着城市最重要的地段,却不能支持城市的运转,反而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滋生地。本文尝试选取重庆滨江区域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一些针对其物理环境改造研究。文章的第一和第二章首先对一些相关的研究背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找出了目前国外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先进理念和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紧接前两章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基本改造原则,以及各种常用的具体改造策略进行分类和总结。第四章则立足于重庆市滨江区域,先对该区域内的旧工业建筑的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对调研的旧工业建筑进行分类。在不同类型的旧工业建筑中选出典型代表,对其进行包括室内照度、室内温度、室内风速的物理环境测试。第五章在第四章的基础上,对物理环境测试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然后综合各方面因素的考虑来探讨其改造措施。
刘峰[8](2011)在《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以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为例》文中提出茧丝绸业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尽管中国茧丝绸产量和丝绸商品出口贸易量长期以来在国际上处于垄断地位,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整个茧丝绸产业链运行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蚕茧生产大起大落现象频繁发生,茧丝价格波动剧烈,周期明显缩短,特别是中上游蚕茧生产和收购加工(缫丝)环节风险明显增大。蚕农面临小生产与大市场流通的矛盾十分突出,各经营主体间的关系协调越来越难。蚕茧生产和收购加工(缫丝)是整个茧丝绸产业链两个基础和关键环节,加强二者之间的纵向合作,建立蚕农与蚕茧收购加工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是解决中国茧丝绸产业链运行不稳定的重要途径和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专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产业链理论、纵向合作理论、博弈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分析、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模型分析等方法,在对茧丝绸产业链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间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博弈模型、实证分析和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准确把握蚕茧生产及茧丝绸产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是论文研究的基础。本文概括了茧丝绸产业链的构成及功能主体,分析了各环节特征,概括出茧丝绸产业链总的一般规律,并运用要素维、空间维和时间维的三维分析框架,从特征、效应和问题三方面对世界茧丝绸产业发展状况全面系统地剖析。研究表明: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中国蚕茧生产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在稳定茧丝产量的基础上,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优化产业链组织模式,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扶持力度,控制收购加工能力增长,促进产业有效竞争,是保障中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发展的重点。分析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是论文研究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动因,从动力机制、传导机制、促进机制、保障机制4个方面探讨了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蚕农和蚕茧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动因在于稳定渠道、增加效益、规避风险。通过“吸引—传导”机制的纵向传递,双方进行合作博弈、吸引力鉴别和理性选择;通过“促进—保障”机制的横向协调,对纵向合作关系保障强化。每个机制中的影响因素发生作用,从而促进双方的合作程度;各个机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纵向合作→提高绩效→合理分配→促进纵向合作”的良性循环。蚕农与蚕茧收购加工企业间的合作与协调、履约行为选择是保障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关键,也是双方合作行为博弈、理性选择的结果。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和交易费用理论分析蚕茧收购加工企业与蚕农的行为,阐述了双方违约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因素,分析了二者的博弈机理;构建了收购加工企业与蚕农行为的博弈模型,确定了蚕农的最佳违约概率和收购加工企业最佳监督概率,分析了二者行为选择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研究表明:二者行为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双方既有依存又有对抗,既有合作又有冲突的决策过程,即寻求博弈均衡点的过程。降低风险偏好、违约超常收益、监督成本,增加违约惩罚、信用损失和潜在损失,可改善和优化双方的合作行为。实证分析是论文在理论探讨之后的重要内容。本文利用来自山东、广西等5个省份的683份有效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资料,从生产经营情况、组织化状况、蚕农与蚕茧收购加工企业合作情况,对蚕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四个方面进行了描述性统计,重点分析了蚕农参与纵向合作关系的意愿,从蚕农决策特征、生产特征、经营特征、组织特征四大类,计9个变量进行计量分析,分析了影响蚕农参与纵向合作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蚕农参与纵向合作的意愿主要受蚕农的受教育年限、饲养规模、投入品来源、蚕茧销售方式、与收购加工企业签订合同5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投入品来源对纵向合作意愿具有负影响;其余4个因素对合作意愿具有正影响。饲养规模、蚕茧销售方式和与收购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大;投入品来源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较大;受教育年限对合作意愿的影响程度较小。对策建议是对前文研究的深化。本文从有利于纵向合作关系4个形成机制中的相关因素如信息、市场竞争结构、茧丝绸管理制度、激励政策、监督约束措施等方面,从有利于博弈均衡点向纵向合作方向强化,有利于纵向合作意愿的增强出发,提出促进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管理体制和蚕茧价格流通制度,优化茧丝绸产业链组织模式,改善蚕农生产经营状况,优化蚕茧收购加工企业行为。
张永明[9](2010)在《泗绢集团膨化绢丝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文中提出茧丝绸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为支援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国茧丝绸产业技术水平较低,基本上都是属于初级产品输出,利润率较低,因此在茧丝绸行业进行高新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势在必行。泗绢集团膨化绢丝技术已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依此技术生产的膨化绢丝获得了“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在泗绢集团对膨化绢丝技术进行成果转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本论文根据泗绢集团现有的基础条件和产品市场分析,对膨化绢丝项目进行方案设计,运用工程经济学的有关方法,对该方案进行经济效益、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最终给出了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结论,为项目投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并对项目风险防范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
刘慧波[10](2009)在《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 ——以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持久生存能力与持续成长性是理论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企业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产业链资源,往往采取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的扩张模式。因此,基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核心发展成为产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重点。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研究领域,从分工的角度,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知识等理论的基础都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框架,从本质上而言是静态的,即使进行动态化的努力,也是从一个均衡点到另一个均衡点的比较静态分析,没有描述产业链演变的路径。已有文献多聚焦于企业个体层面上的提升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研究,尚缺少在动态环境下对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演进机制的专门探讨。本文将产业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两个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结合,就这一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化的讨论。影响核心企业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绩效既有其自身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环境因素。本研究选择影响核心企业纵向一体化整合内、外部因素作为切入点,以核心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沿着“影响整合因素(内、外部)—→整合策略/整合水平—→纵向一体化整合绩效(体现在持久的生命性与持续成长性)”这一逻辑思路,基于文献回顾并结合浙江省制造企业进行研究,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采用典型案例研究、深度访谈研究问卷调研的方式获取研究数据,运用CITC分析法、α系数法、相关分析法、确定性因子分析法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检验控制变量的作用效果,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法检验整合策略和整合水平的中介效应并对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进行验证,以期探询影响我国制造业企业产业链持久生存性与成长性的内在机理。本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展开:本文的第一个研究确立起产业链核心企业的整合背景,旨在明确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目标特征以及影响整合绩效的评价维度与影响因素的维度。这个研究又包括两个子研究。第一个子研究先通过典型案例与深度访谈方法,对不同地区、性质和规模的浙江省内制造业企业的产业链一体化整合活动进行了现场调查,获取关于产业链整合的翔实资料,然后采用内容分析技术对访谈资料进行结构化分析。研究发现,大多数企业的产业链整合目标聚焦于持续竞争能力的提升以及未来的良好成长性。第二个子研究以产业链整合绩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依据,在415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分析数据。研究发现,影响产业链纵向整合绩效自变量有三个维度,即纵向关系维度、企业资源维度、企业能力维度。经验研究显示相应的测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表明上述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且自变量因素与产业链整合后的绩效正相关。第二个研究旨在明确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过程中整合策略对整合水平的影响作用。本研究主要运用深度访谈法,针对不同地区、性质和规模的8家企业的15次产业链整合活动,详细调研了其不同整合策略下的整合过程,获取了关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模式与整合水平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基于演化视角的产业链整合的界定,采用内容分析技术结构化分析了访谈资料。研究发现,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中,核心企业一般选择高或中等产业链整合水平;并且在高整合水平上一般采用基于直接并购的整合模式,在中等产业链整合水平上一般采用外包式整合模式。最后,为了确保研究的外部效度,本研究基于并购整合的相关研究结论,通过问卷法进一步佐证了访谈研究结果。第三个研究旨在揭示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选择的过程和关键影响因素,期望探求内在机理。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如资源、能力角度对企业的成长性的直接效应的研究,关于纵向关系资本与持久生存性的研究还不多见,而且也未对资源、能力是否会通过影响其它变量进而影响产业链持久生命力与成长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产业链整合策略和整合水平在自变量因素对产业链持久生存性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第四个研究旨在分析产业链纵向一体化整合协同效应的控制策略。本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主要分析产业链核心企业选择发展机制下的控制策略。最后,本文系统概括了主要研究结论,探讨了研究的理论进展和现实意义。上述研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探索性研究。当然,本研究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有待后续研究的修正与完善。
二、提高绢纺产品竞争力的因素与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绢纺产品竞争力的因素与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广西木薯蚕产业的SWOT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广西木薯蚕产业发展回顾 |
2 广西木薯蚕产业的SWOT分析 |
2.1 广西木薯蚕产业的发展优势 |
2.1.1 气候适宜木薯蚕饲养 |
2.1.2 木薯蚕饲料资源丰富 |
2.1.3 木薯蚕种繁育技术成熟 |
2.2 广西木薯蚕产业的发展劣势 |
2.2.1 产业发展缺乏政策扶持 |
2.2.2 木薯蚕丝竞争力弱于桑蚕丝 |
2.2.3 市场需求下降,比较效益不高 |
2.2.4 饲养技术粗放,缺乏高产抗逆性强品种 |
2.3 广西木薯蚕产业发展的机遇 |
2.3.1 木薯产业比较效益下滑 |
2.3.2 丝绸消费出现新趋势 |
2.3.3 蚕蛹作为绿色保健食品日趋流行 |
2.4 广西木薯蚕产业发展的挑战 |
2.4.1 产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
2.4.2 蚕丝和蚕蛹的开发利用率不高 |
2.4.3 相关与辅助产业关联、协作不足 |
3 广西木薯蚕产业的发展建议 |
3.1 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养蚕经济收益 |
3.2 建立“木薯+木薯蚕”种养示范基地,走集约化生产道路 |
3.3 加快蚕蛹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
3.4 迎合木薯蚕丝与棉麻混织的新趋势,拉动国内丝绸消费 |
3.5 加强跨体系交流,推动木薯+木薯蚕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
(3)广西蓖麻蚕(木薯蚕)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蓖麻蚕的分类学地位及生活史 |
1.2 蓖麻蚕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蓖麻蚕的饲料 |
1.3.2 蓖麻蚕的品种选育现状 |
1.3.3 蓖麻蚕的产业研究现状 |
1.4 蓖麻蚕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1.4.1 蓖麻蚕饲料 |
1.4.2 养蚕室及簇具 |
1.4.3 蚕种 |
1.4.4 饲养时间 |
1.4.5 饲养技术 |
1.4.6 纺丝 |
1.4.7 社会禁忌与迷信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产业与产业链 |
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1 生产要素 |
2.2.2 需求条件 |
2.2.3 相关与辅助产业 |
2.2.4 企业策略、结构及同业竞争 |
2.2.5 政府行为 |
2.3 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理论 |
2.3.1 组织创新与制度变迁理论 |
2.3.2 比较利益理论 |
2.3.3 规模经济理论 |
2.3.4 产业关联理论 |
2.4 研究内容 |
2.5 研究方法 |
2.5.1 文献研究 |
2.5.2 实地调查 |
2.5.3 比较分析 |
3 广西蓖麻蚕产业现状分析 |
3.1 广西蓖麻蚕产业低迷的原因分析 |
3.1.1 先进的基础设施不足,专业的指导人才缺乏 |
3.1.2 市场需求下降,产业竞争力低 |
3.1.3 相关与辅助产业关联、协作不足 |
3.1.4 蓖麻蚕丝的竞争优势不如桑蚕丝 |
3.1.5 政府对蓖麻蚕产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
3.2 木薯+蓖麻蚕单产效益低 |
4 广西蓖麻蚕产业存在问题 |
4.1 饲养技术粗放,单产低,高产抗逆性强品种少 |
4.2 蓖麻蚕种生产无人监管,蚕种质量参差不齐 |
4.3 蚕丝需求减少,蚕蛹的开发和利用不足 |
4.4 蓖麻蚕产业技术推广难、供需信息传播慢 |
4.5 蓖麻蚕产业化程度低 |
5 广西蓖麻蚕产业发展对策 |
5.1 广西蓖麻蚕产业的发展定位 |
5.1.1 广西蓖麻蚕丝走差异化发展道路 |
5.1.2 印度蓖麻蚕产业发展的启示 |
5.1.3 广西蓖麻蚕产业为木薯产业的关联产业 |
5.2 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养蚕经济收益 |
5.2.1 足量供应检疫合格的优良品种 |
5.2.2 消毒贯穿整个养蚕期间,加强蚕期管理和人员培训 |
5.3 实施“互联网+蚕业”工程,推动蓖麻蚕产业稳步发展 |
5.4 建立木薯+蓖麻蚕种养示范基地,走集约化生产道路 |
5.5 加快蚕蛹的开发和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 |
5.6 迎合蓖麻蚕丝与棉麻混织的新趋势,拉动国内丝绸消费 |
5.7 加强跨体系交流,推动木薯+蓖麻蚕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宿迁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二)(论文提纲范文)
2 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几个问题 |
2.1 茧丝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借鉴 |
2.2 国内外丝绸市场消费前景及发展趋势 |
2.3 宿迁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可行性 |
2.3.1 发展空间 |
2.3.2 发展基础 |
2.4 宿迁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2.4.1基础脆弱 |
2.4.2 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
2.4.3 技术装备落后 |
2.4.4 产品结构单一 |
2.4.5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影响 |
2.4.6 比较经济效益不高 |
3 宿迁茧丝绸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 |
3.1 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
3.2 产业发展布局 |
3.2.1 打造一流的优质原料茧基地 |
3.2.2 打造中国东部有影响的绢纺、真丝绸生产基地 |
3.2.3 建立“淮海经济区”茧丝绸集散地 |
3.3 发展重点 |
3.3.1重点技术 |
3.3.2 重点产品 |
3.3.3 重点项目 |
4 对策建议 |
4.1 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 |
4.2 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
4.3 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 |
4.4 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
4.5 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4.6 推进绿色制造 |
4.7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
4.8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
(5)“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产业结构理论 |
2.1.2 竞争优势理论 |
2.1.3 生命周期理论 |
2.1.4 创新理论 |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研究理论框架 |
2.3 研究设计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过程 |
2.3.3 研究内容 |
2.3.4 论文结构 |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
5.1 组织管理体制 |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7.3.1 研究的局限性 |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工业遗产外部环境景观保护与再造设计研究 ——以江苏泗阳绢纺厂旧厂区环境改造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社会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对工业遗产的关注与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对工业遗产的关注与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目标 |
1.4.1 文献资料研究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比较分析法 |
1.4.5 概念设计法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5.1 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理论的界定分析 |
2.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2.2.1 现阶段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主要策略 |
2.2.2 利用价值可行性评估 |
2.3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模式 |
2.3.1 工业博物馆保护模式 |
2.3.2 景观公园改造模式 |
2.3.3 创意产业园利用模式 |
2.3.4 综合物业开发模式 |
2.4 成就与不足 |
2.4.1 所取得的成就 |
2.4.2 存在的不足 |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
3.1 德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3.1.1 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 |
3.1.2 设计特点分析 |
3.1.3 现状与目标的实现度 |
3.2 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
3.2.1 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 |
3.2.2 设计特点分析 |
3.2.4 现状与目标的实现度 |
3.3 中山岐江公园 |
3.3.1 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 |
3.3.2 设计特点分析 |
3.3.3 现状与目标的实现度 |
3.4 上海 8 号桥 |
3.4.1 设计理念和设计内容 |
3.4.2 设计特点分析 |
3.4.3 现状与目标的实现度 |
第四章 江苏泗阳绢纺厂旧厂区外环境改造设计 |
4.1 现状、困境与建设目标 |
4.2 设计立意 |
4.3 方法与路径 |
4.4 设计方案介绍 |
4.4.1 项目概况及分析 |
4.4.2 设计依据 |
4.4.3 设计目标 |
4.4.4 设计原则 |
4.4.5 总体功能布局设计 |
4.4.6 景观和空间格局 |
4.4.7 景观视觉分析 |
4.4.8 道路系统设计及交通流线分析 |
4.4.9 种植设计 |
4.4.10 地面铺装设计 |
4.4.11 主要的景观节点设计 |
4.5 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五章 结语 |
5.1 对相关理论和案例的评述 |
5.2 对设计实践的领悟 |
5.3 建议 |
成果 |
参考书目 |
1. 中文书目 |
2. 中文期刊 |
3. 外文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图片索引目录 |
附录二:泗阳绢纺厂旧厂区环境改造设计方案图 |
(7)重庆滨江区域不同物理环境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背景 |
1.1.3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理论及实践 |
2.1 城市复兴理论 |
2.1.1 城市复兴理论的定义 |
2.1.2 城市复兴理论的产生背景 |
2.1.3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是城市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
2.2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历程 |
2.2.1 旧工业建筑以往的处理方式 |
2.2.2 国外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 |
2.2.3 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发展 |
2.3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历程 |
2.3.1 国外理论与实践 |
2.3.2 国内理论与实践 |
2.3.3 目前国内在改造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策略 |
3.1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基本原则 |
3.1.1 进行类似空间之间的改造 |
3.1.2 保持原有承重结构的完整 |
3.1.3 对原围护结构进行再利用 |
3.1.4 减少原有设备管道的改动 |
3.1.5 使用新技术、新材料 |
3.2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具体策略 |
3.2.1 完整空间的划分重组 |
3.2.2 分散空间的整合并构 |
3.2.3 加、扩建与改造相结合 |
3.2.4 空间界面的清理翻新 |
3.3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环保措施 |
3.3.1 旧建材的循环使用 |
3.3.2 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 |
3.3.3 自然光的利用 |
3.3.4 室内噪声的控制 |
3.3.5 科学的综合用水 |
4 重庆滨江区域旧工业建筑调研及分析 |
4.1 重庆滨江区域概况 |
4.1.1 滨江区域的自然环境优势 |
4.1.2 滨江区域的区位优势 |
4.1.3 各滨江区域未来的功能定位 |
4.2 重庆滨江区域旧工业建筑基本情况调研 |
4.2.1 调研方法及目的 |
4.2.2 重庆滨江区域旧工业建筑的分布及成因 |
4.2.3 重庆滨江区域旧工业建筑的分类 |
4.3 重庆滨江区域旧工业建筑物理环境测试 |
4.3.1 测试的工具及仪器 |
4.3.2 重庆市特钢厂轧钢车间物理环境测试 |
4.3.3 重庆市绢纺厂纺织车间物理环境测试 |
4.3.4 重庆市嘉陵厂模具压制车间物理环境测试 |
5 不同物理环境下旧工业建筑的改造 |
5.1 旧工业建筑的数据评估 |
5.1.1 旧工业建筑照度数据评估 |
5.1.2 旧工业建筑温度数据评估 |
5.1.3 旧工业建筑风速数据评估 |
5.2 旧工业建筑的改造措施 |
5.2.1 重庆市特钢厂轧钢车间的改造 |
5.2.2 重庆市绢纺厂纺织车间的改造 |
5.2.3 重庆市嘉陵厂模具压制车间的改造 |
5.3 改造后的模拟计算 |
5.3.1 重庆市特钢厂轧钢车间改造后的模拟计算 |
5.3.2 重庆市绢纺厂纺织车间改造后的模拟计算 |
5.3.3 重庆市嘉陵厂模具压制车间改造后的模拟计算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旧工业建筑改造感知情况调查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以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产业链理论 |
2.2 纵向合作理论 |
2.3 博弈理论 |
2.4 交易费用理论 |
2.5 委托-代理的一般理论 |
3 茧丝绸产业链的特征与国内外比较分析 |
3.1 茧丝绸产业链构成及含义分析 |
3.2 茧丝绸产业链特征分析 |
3.3 国内外茧丝绸产业链比较分析 |
4 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的形成机制分析 |
4.1 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机制框架 |
4.2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动力机制 |
4.3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传导机制 |
4.4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促进机制 |
4.5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形成的保障机制 |
5 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博弈分析 |
5.1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的行为分析 |
5.2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行为的博弈模型 |
5.3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行为的优化途径 |
5.4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实证分析 |
6.1 调查问卷设计与调查样本情况 |
6.2 调查样本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6.3 蚕农与收购加工企业纵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7 促进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的对策建议 |
7.1 加强宏观调控,为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7.2 完善茧丝绸管理制度,强化纵向合作关系形成的促进机制 |
7.3 优化茧丝绸产业链组织模式,促进纵向合作发展 |
7.4 改善蚕农生产经营状况,提高蚕农纵向合作意愿 |
7.5 优化收购加工企业行为,为纵向合作关系提供保障 |
8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泗绢集团膨化绢丝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的文献综述 |
1.2.1 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的内容 |
1.2.2 项目可行性分析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2 企业技改项目方案设计与可行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企业技改项目实施的支撑条件说明 |
2.2 企业技改项目实施方案设计的基本内容 |
2.3 可行性分析的基本概念 |
2.4 可行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
3 膨化绢丝项目实施的基础条件 |
3.1 泗绢集团基础能力分析 |
3.1.1 人力资本与技术能力 |
3.1.2 组织能力 |
3.1.3 财务能力 |
3.2 泗绢集团科技成果转化及市场推广能力分析 |
3.3 泗绢集团合作单位的研发能力 |
4 膨化绢丝产品市场分析 |
4.1 国内外蚕业科技的发展现状 |
4.2 绢丝产品的特性、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
4.3 膨化绢丝技术的优越性分析 |
4.4 膨化绢丝技术应用后与同类产品的质量性能比较 |
4.5 泗绢集团膨化绢丝产品市场预测 |
5 膨化绢丝项目实施方案 |
5.1 膨化绢丝项目方案设计 |
5.1.1 技术方案 |
5.1.2 生产方案 |
5.1.3 市场实现方案 |
5.1.4 人力资源方案 |
5.1.5 项目实施的管控体制 |
5.1.6 "三废"处理方案 |
5.2 膨化绢丝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5.3 膨化绢丝项目的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 |
5.3.1 膨化绢丝项目投资预算 |
5.3.2 膨化绢丝项目资金来源预算 |
5.3.3 膨化绢丝项目支出预算 |
6 膨化绢丝项目预期效益分析 |
6.1 产品成本分析 |
6.2 产品盈利预测 |
6.3 经济效益分析 |
6.4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间接效益 |
7 项目实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
7.1 项目实施的整体风险分析 |
7.2 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分析 |
7.2.1 盈亏平衡分析 |
7.2.2 敏感性分析 |
8 结论 |
8.1 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 |
8.2 论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
8.3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 ——以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企业的生存问题 |
1.1.2 企业的成长问题 |
1.2 本文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问题的意义 |
1.3.1 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与企业生存和企业成长息息相关 |
1.3.2 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涉及的关键概念 |
1.4.1 几个与"链"有关的概念 |
1.4.2 一体化 |
1.4.3 演进、演化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实证研究法 |
1.6 论文结构 |
1.6.1 技术路线 |
1.6.2 结构安排 |
2 文献研究综述 |
2.1 产业链理论研究的缘起与拓展 |
2.1.1 分工促使产业链的形成 |
2.1.2 产业链纵向关系与分工制度安排 |
2.1.3 产业链理论的基础研究 |
2.2 产业关联理论 |
2.2.1 产业关联的实质 |
2.2.2 产业关联的方式 |
2.2.3 产业关联的效应 |
2.3 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理论分析 |
2.3.1 完全竞争的销售商 |
2.3.2 垄断的经销商 |
2.3.3 垄断竞争下的厂商 |
2.3.4 多个生产阶段的生产商 |
2.3.5 市场势力 |
2.4 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动因分析 |
2.4.1 交易费用的视角 |
2.4.2 不完全契约的视角 |
2.4.3 资产专用性的视角 |
2.4.4 产业链一体化与非一体化的循环 |
2.5 产业链纵向成长理论分析 |
2.5.1 基于资源的产业链成长理论分析 |
2.5.2 基于企业能力的产业链成长理论分析 |
2.6 产业链纵向整合关系的理论分析 |
2.6.1 产业链整合目的 |
2.6.2 产业链整合的策略之一——并购 |
2.6.3 产业链整合的策略之二——外包 |
2.6.4 产业链整体的协同效应 |
2.7 本章小结 |
3 探索性案例研究与分析 |
3.1 案例研究的方法论 |
3.1.1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1.2 案例研究类型 |
3.1.3 案例研究步骤 |
3.1.4 数据收集 |
3.1.5 数据分析方法 |
3.2 案例选取的依据 |
3.2.1 对产业链纵向整合目的的一般性验证 |
3.2.2 案例选取具有典型意义 |
3.2.3 产业链整合失败的原因 |
3.3 案例企业简介 |
3.3.1 浙江金鹰集团 |
3.3.2 浙江华立集团 |
3.3.3 浙江新安华工集团 |
3.4 案例分析 |
3.4.1 浙江金鹰集团的产业链纵向整合分析 |
3.4.2 浙江华立集团案例总结与分析 |
3.4.3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案例总结与分析 |
3.5 案例数据编码 |
3.6 进一步讨论及初始假设提出 |
3.6.1 内外部因素与整合模式 |
3.6.2 整合模式与整合绩效 |
3.6.3 内外部因素与整合绩效 |
3.7 本章小结 |
4 变量定义、测量与样本初试 |
4.1 引言 |
4.2 研究目的 |
4.3 访谈研究 |
4.3.1 访谈提纲设计 |
4.3.2 访谈对象 |
4.3.3 结论与讨论 |
4.4 变量定义与问卷设计 |
4.4.1 变量定义 |
4.4.2 变量测量量表 |
4.4.3 问卷设计 |
4.5 样本初步测试 |
4.5.1 初试问卷筛选原则 |
4.5.2 初试问卷变量测t条款评价值的统计要求 |
4.5.3 对初试样本采取的分析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5 模型构建及数据分析 |
5.1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5.1.1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5.1.2 本文研究假设 |
5.1.3 本文初始研究模型 |
5.2 数据的获取、描述与分析方法 |
5.2.1 数据收集 |
5.2.2 变量测量条款评价值的描述性统计要求 |
5.2.3 统计分析方法 |
5.3测量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5.3.1 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 |
5.3.2 量表聚合效度分析 |
5.4 整合策略与整合水平作为中介变量的验证 |
5.4.1 纵向关系资本、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对整合策略与整合水平的影响关系 |
5.4.2 纵向关系资本、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对持久生存性与持续成长性的影响关系 |
5.4.3 整合策略与整合水平对持久生存性与持续成长性的影响关系 |
5.4.4 整合策略和整合水平的中介作用模型 |
5.5 研究假设验证 |
5.6 假设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6 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与机制 |
6.1 产业链纵向整合过程的阶段性 |
6.1.1 产业链整合的过程思想 |
6.1.2 渐进性整合 |
6.1.3 创新性整合 |
6.1.4 适度性整合 |
6.1.5 激进性整合 |
6.2 产业链纵向整合的生态性 |
6.2.1 成长性 |
6.2.2 集聚性 |
6.3 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演化性 |
6.3.1 选择机制 |
6.3.2 学习与适应性机制 |
6.3.3 两种机制的分析 |
6.4 产业链纵向整合机制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结论一 |
7.1.2 结论二 |
7.1.3 结论三 |
7.1.4 结论四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本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3.1 本研究的不足 |
7.3.2 后续的研究 |
8 参考文献 |
9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单位名录 |
附录3 调研问卷 |
附录4 样本企业的选择依据 |
致谢 |
四、提高绢纺产品竞争力的因素与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广西木薯蚕产业的SWOT分析[J]. 贾雪峰,江立庚. 广西蚕业, 2017(02)
- [3]广西蓖麻蚕(木薯蚕)产业发展研究[D]. 贾雪峰. 广西大学, 2017(02)
- [4]宿迁市茧丝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二)[J]. 翟正清,郭玉林,魏晓军. 江苏丝绸, 2015(01)
- [5]“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6]工业遗产外部环境景观保护与再造设计研究 ——以江苏泗阳绢纺厂旧厂区环境改造设计为例[D]. 庄召建. 南京工业大学, 2013(06)
- [7]重庆滨江区域不同物理环境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探索[D]. 李治里. 重庆大学, 2012(03)
- [8]中国茧丝绸产业链纵向合作关系研究 ——以蚕茧生产与收购加工环节为例[D]. 刘峰. 山东农业大学, 2011(08)
- [9]泗绢集团膨化绢丝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D]. 张永明. 南京理工大学, 2010(02)
- [10]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 ——以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为例[D]. 刘慧波. 浙江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