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亚军[1](2020)在《甘蓝型油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全国甘蓝型油菜代表性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为品种评价、材料改良、品种选育提供参考。选取生产中推广面积较大的主栽品种及少量新育成品种62份,用甘蓝型油菜品种鉴定技术规程NY/T2468-2013选定的47对SSR标记进行基因分型;分别按照品种来源和适宜种植区域比较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另外研究甘蓝型油菜大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表型间的关系,为黄淮区油菜育种提供优异种质;对827份种质资源进行表型精准鉴定,分析17个表型的变异、分布及遗传多样性,利用相关、R型因子聚类、主成分、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表型间的关系,遴选与产量关系密切的核心表型,利用这些表型选择优异种质。主要结果如下:(一)62份油菜品种中四大冬油菜区来源的样品遗传多样性都为中度丰富,由高到低依次为长江中游区、黄淮区、长江上游、下游区样品;通过等位变异分析找出了各区的特缺等位变异,黄淮区为4个,找到携带该特缺等位变异的品种;聚类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和下游区样品、黄淮区和长江中游区样品亲缘关系较近,黄淮区与长江下游区样品亲缘关系最远。各适宜种植区域样品的遗传多样性都为中度丰富,由高到低依次为广适品种、长江中游区、黄淮区、上游区、下游区、春油菜区;通过等位变异分析找出各适种区样品的特缺等位变异,黄淮区为2个,找到携带此特缺等位变异的品种;广适品种有10个高频率等位变异在黄淮区样品中频率很低,在其中找出携带此等位变异的品种;系统聚类将广适品种和长江中游区样品聚为一类,黄淮区样品与广适品种的亲缘关系位于长江中、上、下游区之后,亲缘关系较远。(二)827份种质资源各表型变异范围广;株高和小区产量的频次分布为正态分布,其它表型近似正态分布;Simpson、Shannon、Pielou均匀度和Brillouin多样性指数表明各表型的遗传多样性高度丰富。偏相关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株高、千粒重、单株籽粒产量之间有显着净相关。R型聚类表明初花期、终花期、成熟期、生育日数之间关系较近;株高、主轴有效长度、主轴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高度之间关系较近;单株籽粒、生物产量之间关系较近;其它表型之间关系较远。6个主成分可解释74.5%的方差贡献,第一主成分中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初花期、生育日数、主轴有效长度、成熟期、终花期7个表型载荷较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小区产量关联度高的表型为单株籽粒产量、株高、单株生物产量、主轴有效角果数、有效分枝高度、收获指数,与简单相关结果基本一致。选出多份适宜黄淮区利用的综合性状好及表型特异的种质。
李盼[2](2020)在《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生态适应性差异及株高基因初步定位研究》文中提出油菜是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株高是实现油菜优质高产育种目标中重要株型性状,也是影响油菜倒伏的因素之一。油菜倒伏后对产量和品质有重要影响,适当降低株高可减少倒伏风险,矮秆资源的培育是油菜矮化育种的关键。目前,发现并鉴定的油菜矮秆材料鲜见报道,可利用的矮秆有效基因不多,油菜株高调控的分子基础研究有限,导致矮化新品种选育及大面积推广进展缓慢。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在整个生育期处于直立状态,株型紧凑,完全抗倒伏,结角密度集中,与现有报道的矮秆油菜不属于同一类型,产量潜力大,是国内具有特色,有利于机械化栽培的矮秆种质资源。因此,研究DW871株高基因遗传基础,并分析其生态适应性,对于加快油菜矮化育种的进程和进一步提高油菜的产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矮秆特异种质资源DW871为材料,研究了在不同环境下相同栽培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的影响,初步明确了DW871的最佳生态适应区域。同时,以DW871自交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BSA-seq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初步定位出与DW871株高性状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试点DW871农艺性状表现DW871株高、分支高度、根颈粗、一次有效分支、二次有效分支和主花序长差异极显着。DW871株高在思南试点(115.88cm)表现最高,较惠水(89.16cm)和花溪(73.77cm)试点分别高26.72cm、42.11cm;一次有效分支数在思南试点(16.26个)表现最高,较惠水(10.22个)和花溪(11.79)试点分别高6.04个、4.47个;DW871主花序长在思南试点(40.82cm)表现最高,较惠水(35.36cm)和花溪(23.88cm)试点分别高5.46cm、16.94cm。(2)不同试点DW871经济性状表现不同试点间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分支有效角果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和产量差异极显着,DW871单株有效角果数(588.46个)在思南试点表现最多,较惠水(336.33个)和花溪试点(390.92个)分别多252.13个、197.54个;DW871平均产量在思南试点最高,为3715.02kg/hm2;花溪试点次之,平均产量为3405.56kg/hm2;惠水试点平均产量最低,仅为2338.00kg/hm2,较思南试点降低1376.22kg/hm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W871小区产量与日均温度显着正相关,与降雨量、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极显着负相关。表明环境对DW871小区产量有较大影响。(3)不同试点DW871品质表现不同试点间芥酸、亚油酸、亚麻酸、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着。思南试点,DW871的含油量(45.59%)最高,蛋白质含量(26.41%)、亚麻酸(5.78%)和芥酸(1.39%)含量最低;惠水试点,蛋白质(29.26%)和亚油酸(14.31%)含量最高;花溪试点,亚麻酸(6.97%)和芥酸(2.76%)含量最高。表明DW871种子品质在温度较高,降雨量较多,日照时数较多环境下表现较好。综合试验表明,DW871在思南试点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适宜在温度较高、日照时间较长、降雨量较多、低相对湿度、蒸发量较少环境及其相似生态环境推广生产,在生产种植中,应注意菌核病的防治和提高田间管理措施。(4)DW871株高基因初步定位从47个矮秆与47个高秆基因混合池间共检测到差异SNP共有121998个,非同义突变SNP共1582个,在ChrA10染色体上检测到1个显着关联区域,区间长度6.39 Mb,含1405个候选基因;从10个纯合矮秆与47个高秆基因混合池间共获得1752011个SNP,非同义突变SNP共27723个,InDel 518420个,在ChrA03、ChrA04、ChrA06、ChrA07、ChrA10和ChrC03上共检测到19个与性状相关的候选区域,区间长度5.35 Mb,含1143个候选基因。47个矮秆基因混池和10个纯矮秆基因混池在ChrA10染色体上12.87-14.70 Mb处检测到的关联区域互相重合,重合区间长度1.83 Mb。本研究初步将DW871株高性状基因定位在ChrA10染色体上12.87-14.70 Mb关联区间,区间长度为1.83 Mb。这一研究结果为精细定位DW871株高性状基因奠定良好基础。
袁姜莲[3](2019)在《不同环境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与含油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油菜含油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各主要品质性状对含油量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方法]以521份油菜自交系为材料,对不同环境下油菜的10个品质性状与含油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在不同环境下,含油量与花生烯酸均呈极显着或显着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棕榈酸、硫苷和亚油酸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不同环境下,黄籽度和亚麻酸对含油量均有较大的直接正作用,蛋白质含量、棕榈酸和硫苷对含油量有较大的直接负作用。其余5个品质性状对含油量的直接作用因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异,需进一步研究。[结论]油菜高油优质品种的选育过程中应关注选择籽粒偏黄品种,适当降低棕榈酸和硫苷,同时充分考虑亚麻酸对含油量的直接正作用,在可接受的亚麻酸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育种材料。
袁姜莲[4](2017)在《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甘蓝型油菜是当今世界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我国食用植物油和优质饲用蛋白的重要来源之一。其中,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是油菜的2个重要经济指标。本研究首先利用520份甘蓝型油菜多年多点数据分析油菜品质性状关系。然后,以重组自交系群体60K Brassica Illumina SNP芯片数据构建的高密度连锁图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结合采用覆盖甘蓝型油菜基因组的31832个SNP位点对520份甘蓝型油菜多年多点的BLUP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筛选不同环境调控油菜油脂和蛋白合成的基本基因群,最后,利用公式:DV=2×(YN–CQ)/(CQ+YN)计算同年321份材料在云南与重庆间的差值,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在特定环境下调控油脂和蛋白合成的潜能基因群。最后,进行候选基因表达量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RIL群体和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RIL群体和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中均存在广泛的表型变异,且呈近似连续性正态分布,是符合典型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表明两个群体内的表型数据可以用于后续分析。2、多年多点环境下自然群体品质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不同环境下,自然群体的大部分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少部分性状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环境中出现了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相互制约,抑制对方的生物合成;黄籽度对含油量或蛋白质含量都有较大的直接正作用;硫苷、棕榈酸对含油量或蛋白质含量都有较大的直接负作用;在2013年和2014年重庆环境下,520份油菜的芥酸对含油量或蛋白质含量均有较大的直接负作用,在2014年云南环境下,321份油菜的芥酸对含油量或蛋白质含量的直接作用较小;不同环境下,油酸对含油量的直接作用有很大差异,表明油酸对含油量的贡献率受环境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但油酸对蛋白质含量有较大的直接负作用。3、RIL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14个不同环境中,共检测到41个含油量相关QTLs,单个QTL的解释表型变异在3.28%17.19%之间,重复检测到9个含油量QTLs,分别在A07、A09、C01、C03和C06染色体上;在7个不同环境中,共检测到15个蛋白质含量相关QTLs,单个QTL可解释表型变异率在4.30%19.55%之间,只重复检测到1个蛋白质含量QTL(qPCA09-1);检测到2个共同控制含油量和蛋白质的QTLs,分布在C04和C06染色体上。4、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在GLM、MLM和A-D test模型下,共检测到360个显着SNP(P<1/31832)。其中,不同模型下重复检测到3个含油量显着SNP位点,解释4.93%5.08%的表型变异率;不同模型下重复检测到14个蛋白质含量显着SNP位点,解释4.43%7.26%的表型变异率;油脂+蛋白总量在不同模型下下,重复检测到3个显着SNP位点,解释3.94%5.00%的表型变异率,同时与含油量和蛋白质各重复检测到1个显着SNP位点。另外,重复检测到的67个含油量差值显着的SNP位点可解释6.79%12.75%的表型变异;重复检测到1个蛋白质含量差值显着SNP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率为9.74%。5、用于候选基因筛选的显着位点综合QTL定位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共找到5个与QTL相重叠的含油量SNP显着位点,以及不同模型重复检测到1个含油量SNP显着位点;检测到20个蛋白质含量相关SNP位点与QTL位点相重叠;油脂+蛋白总量重复检测到5个显着SNP位点与QTL位点相重叠,将作为筛选各性状基本基因群的重要位点。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环境差值,分别重复检测到的67个和1个显着SNP位点,将作为筛选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潜能基因群的重要位点。6、候选基因筛选参考油菜基因组注释信息(http://www.genoscope.cns.fr/brassicanapus/),共筛选到9个与含油量基本基因群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AT5G58330、CER3、SVL5、AT5G56350、DS2、AT2G31690、AHB2、SDP6和IDH-VI,它们主要参与植物的三羧酸循环、糖酵解、脂肪酸合成和花粉精子细胞的分化等过程;共筛选到13个与蛋白质含量基本基因群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它们主要参与植物的蛋白质泛素化、蛋白质修饰以及翻译等过程来影响植物蛋白的合成,如BS14A,CUL1等;共筛选到5个与油脂+蛋白总量基本基因群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AHB2、SDP6、IDH-VI、AT2G23070、AT5G05580,其中AHB2、SDP6和IDH-VI也是含油量基本基因群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以上基因与油菜的基础代谢有关,影响油脂和蛋白的合成,是高油、高蛋白育种的目标基因。在特定环境中检测到的显着SNP位点的LD置信区间内,共找到10个与含油量潜能基因群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PAHX、AT2G03980、KASI、ALPHA-DOX2、PFK7、MES18、AT5G58660、GAPC1、LAG1、PMDH1;共找到4个与蛋白质含量潜能基因群相关的拟南芥同源基因:CYCT1、AT3G56370、AT4G19580、AT4G19570。这些基因受环境诱导,是特定区域高油、高蛋白育种的目标基因。7、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利用中双11高油材料各个组织器官、各个时期转录组数据(数据未发表),对本研究初步筛选到的40个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10个基因在中双11高油材料的各个组织、各个时期表达量都很高(AT5G58330、AT5G5635、SDP6、AT3G16560、SERK1、RUB1、HDA6、AT3G17090、AT2G23070和CYCT);6个基因在部分组织器官、部分时期表达量较高;剩余的基因在各组织器官、各个时期的表达量很低或不表达(CER3、DS2、SVL5、AT5G62560、scpl33和AT5G05580)。因此,后续将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克隆并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功能,为深入解析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累积的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黄桃翠[5](2014)在《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该研究对108份甘蓝型油菜骨干系材料的含油量、蛋白质含量与种子色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种皮色素含量及胚花色素含量、总酚含量和黑色素含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种皮和胚色素含量均达到极显着正相关或负相关,与黑色素含量存在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种胚类黄酮含量与种子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值都较大,说明对种子含油量的贡献较大;蛋白质含量、种胚总酚含量和种皮黑色素含量与种子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说明它们对种子含油量的贡献为负效应。种胚总酚含量和黑色素含量与种子蛋白质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较大的正值,说明它们对种子蛋白质含量的贡献较大,为正效应;种胚类黄酮含量和种皮黑色素含量与种子蛋白质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说明它们对种子蛋白质含量的贡献为负效应。油菜籽的含油量提高受到蛋白质含量和种皮、胚色素的影响,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可能与油分合成竞争底物,与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代谢途径密切相关,种皮和胚色素含量分别在2个环境中相关性不一致,表明种皮和胚色素合成可能受不同遗传体系控制,色素在其合成代谢途径过程中的底物竞争性可能不同。
郑本川,张锦芳,李浩杰,蒲晓斌,崔成,柴靓,蒋俊,牛应泽,蒋梁材[6](2013)在《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文中提出对四川省大面积推广的甘蓝型油菜品种各生育期天数与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营养生长天数和角果成熟天数均与单株产量显着正相关,开花天数与单株产量显着负相关;营养生长天数与每果粒数极显着正相关,但与千粒重负相关;开花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负相关;角果成熟天数与每果粒数及千粒重极显着正相关,但与单株有效角果数负相关。(2)各生育期天数对单株产量的作用主要通过产量构成性状的间接作用形成;生育期性状对每果粒数的作用大小为角果成熟天数﹥营养生长天数﹥开花天数;对千粒重的作用效果为角果成熟天数﹥开花天数﹥营养生长天数。因此,在甘蓝型油菜品种的选育中,在进行产量构成性状选择的同时,辅以生育期天数的选择,充分利用各性状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单株产量以到达高产的目的。
赵勤,曾德志,郭世星,李壮,牛应泽[7](2012)在《甘蓝型油菜几个种子物理性状与含油率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用6个遗传特性和种子含油量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配制成30个正反交组合,对种子含油量与几个主要物理性状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观察的种子物理性状包括种皮厚度、皮壳率、种皮颜色、千粒重、容重和比重。结果表明,在亲本与杂种间,种子含油率和各物理性状的变异情况基本一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杂种在种子含油率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种优势,种皮厚度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杂种优势,这对于油菜高含油率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是有利的。在正、反交组合间,种子含油率和各物理性状均无显着差异,表现高度一致。各物理性状与种子含油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相关系数依次为:种皮厚度>皮壳率>种皮颜色>比重>容重>千粒重;种皮厚度、皮壳率和种皮颜色与种子含油率呈极显着负相关,种子比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和容重与含油率相关不显着。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每增加1μm,种子含油率则降低0.176 1%;种子皮壳率每增加1%,种子含油率则降低0.420 7%。进一步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皮厚度对种子含油率具有最大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其次是种子皮壳率;种皮颜色和比重的直接通径系数较小,而通过种皮厚度的间接通径系数较大。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种皮厚度是影响种子含油率最重要的物理性状,其次是皮壳率;种皮颜色和比重可能是通过种皮厚度发挥重要作用的。在油菜高含油率育种中,选育种皮较薄的品种类型可能是提高油菜种子含油率的重要途径。
薛汉军[8](2010)在《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关系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油菜育种课题组提供的602份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为供试材料,采用传统方法对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进行粒色分级,测定其皮壳率、籽粒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并对五个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籽粒含油量为目标性状进行通径分析。试验以CTAB法提取基因组DNA,采用普通PCR扩增反应,对PCR反应因子进行优化,建立了合适的扩增反应体系。利用150条RAPD引物中筛选出的26条多态性引物对48份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进行了PCR扩增,通过UPGMA(非加权类平均法)聚类分析法对所选取的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探明甘蓝型油菜种质材料的遗传基础及其演化历史,为油菜品种选育、亲本选配、品种鉴定、资源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甘蓝型油菜根据籽粒颜色不同分为三种颜色类型8个等级:1级材料14份;2级材料61份;3级材料58份;4级材料68份;5级材料65份;6级材料166份;7级材料66份;8级材料104份。1、2、3级为黄色;4、5、6级为红色;7,8为黑色;数值越大,粒色越深。2.甘蓝型油菜黄籽材料的皮壳率平均为12.85%,红籽材料为14.04%,黑籽材料为15.90%;胚含油量黄籽材料平均为51.55%,红籽材料为50.04%,黑籽材料为51.04%;皮壳含油量黄籽材料平均为9.70%,红籽材料为8.31%,黑籽材料为6.48%;籽粒含油量黄籽材料平均为39.32%,红籽材料为36.09%,黑籽材料为36.13%。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明显高于红籽、黑籽油菜。3.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籽粒含油量的相关系数r=-0.8519**,与皮壳率的相关系数r=0.9208**,与皮壳含油量的相关系数r=-0.9192**,与胚含油量的相关系数r=-0.3284。甘蓝型油菜粒色对籽粒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7117,对皮壳率、皮壳含油量和胚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929、-0.3749和0.3747;粒色通过皮壳率对籽粒含油量的间接作用为-0.3618,通过皮壳含油量的间接作用为0.3446;粒色、皮壳率、皮壳含油量通过胚含油量对籽粒含油量的间接效益较小分别为-0.1230、-0.1507、0.0418。4.从150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26个条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分析供试材料,共扩增出211条带,其中130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频率平均为61.61%,平均每条引物扩增8.1条带,多态性带5.0条。5. 48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0.89之间,在聚类阈值0.58处可分为3大类群,聚类结果与材料的类型有极大的关系。第Ⅰ类群包括11份材料以黄籽粒材料为主,其中黄籽材料8份,红籽材料1份,黑籽材料2份;第Ⅱ类群包括10份材料以红籽材料为主,其中黄籽材料2份,红籽材料6份,黑籽材料2份;第Ⅲ类群包括27份材料以黑籽材料为主,其中黄籽材料6份,红籽材料9份,黑籽材料12份。
李爱民[9](2010)在《甘蓝型油菜新型黄籽种质资源创新与鉴定》文中提出甘蓝型油菜是我国油菜主要栽培品种,但其作为异源双二倍体种起源发生的历史较短,遗传背景也较狭窄,加之我国甘蓝型油菜引自国外,遗传基础更为单一,开展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创新工作显得十分必要。甘蓝型油菜没有天然的黄籽种质资源,目前培育出的黄籽甘蓝型油菜均来自芸苔属内种间杂交,还未见通过属间杂交获得黄籽甘蓝型油菜的报道,且现有的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有一个共同特点,它们的种皮色泽既不象白菜型油菜那样呈鲜黄色,也不象芥菜型油菜那样呈橙黄色,而是姜黄或土黄色,并且种皮上有黑色的斑点、斑块和褐色的环状带纹。同时种皮色泽的遗传不稳定,长期自交不能纯合,仍有少数单株出现黑籽,育种上应用较为困难。因此,开展甘蓝型油菜黄籽种质资源创新工作,对拓宽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基础,丰富黄籽遗传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远缘杂交可以把不同种间、属间甚至亲缘关系更远的物种进行杂交,突破种属界限,扩大遗传变异,从而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或新物种,是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手段;同时所获得的杂种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可直接应用于育种和生产。本研究以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为基础材料,通过不断回交获得包括黄籽性状在内的大量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并对新型黄籽新种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和鉴定工作,为在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融合后代不断回交,获得多个具有白芥优良性状和变异类型的后代,如结角密度高、黄籽和抗病等优良性状,同时部分后代也表现出长角果、多籽粒等变异类型。这些后代的获得,为丰富油菜种质资源提供了可能,并为培育高产、优质和抗病油菜新品种提供丰富的育种材料。同时,本试验首次通过属间杂交,获得新的黄籽甘蓝型油菜新种质,为研究黄籽性状的分子机理以及获得色泽稳定、纯合的黄籽性状提供了可能。2、通过对获得的黄籽新种质种子解剖学比较观察发现,所获的回交后代黄籽株系的种子解剖结构基本上与甘蓝型油菜相似,但也表现出黄籽亲本(白芥)的部分特征。如种皮色泽主要分布在栅栏层,甘蓝型油菜和部分后代株系中有色泽分布,而白芥和部分黄籽后代株系中没有色泽分布。栅栏层在甘蓝型油菜中最厚,在白芥中最薄,而后代株系介于两者之间。回交后代株系和甘蓝型油菜种皮表面纹饰为网-穴状,白芥为沟槽状或水疱状。回交后代株系胚子叶细胞面积和蛋白体面积指数介于两亲本之间,油体有大、小两种,其大小在亲本和后代间存在差异。说明白芥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的导入,改变了回交后代株系种子结构性状。3、用白芥基因组作探针,对回交后代减数分裂进行GISH分析,结果发现,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在回交各个世代中均能正常配对和分离,而白芥染色体多以单价体形式存在,部分白芥染色体会与甘蓝型油菜染色体形成三价体,在杂种后代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白芥与甘蓝型油菜的染色体重组,为易位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BC3F1黄籽材料根尖细胞和减数分裂细胞进行GISH结果显示,获得的黄籽材料染色体数目与正常甘蓝型油菜相同,且未获得杂交信号,排除获得的黄籽材料是异附加系或置换系的可能性。微卫星核心序列引物33.6扩增结果证明,在黄籽后代的基因组中存在与白芥相同的特异序列。TT2-2引物及根据TT2-2扩增特异产物测序结果设计的引物Sa1在白芥和黄籽后代中扩增的特异产物一致性,进一步确定了黄籽后代中具有白芥的DNA序列,结合细胞学鉴定结果,可以确认获得的黄籽回交后代株系是带有白芥DNA序列的易位系。同时获得黄籽特异性分子标记Sa1,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4、通过对6个黄籽回交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黄籽株系D244-18黄籽显性度、一致性高,成熟期早,籽粒大,单株产量较高,含油量较高,品质接近国家双低标准,抗菌核病能力中等,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价值。黄籽株系D244-6成熟期较早,一次有效分枝数多,结角密度较高,全株角果数多,单株产量高,含油量高,品质指标接近国家标准,抗菌核病能力强,但黄籽显性度、一致性较差。单从高产、优质、抗病品种选育角度看,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优良株系,但黄籽性状、双低品质性状需进一步改良。
薛汉军,孙利军,梁升平,白红涛,董振生,苏波[10](2010)在《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的研究》文中认为采用传统方法对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进行粒色分级,测定其皮壳率、籽粒含油量、皮壳含油量、胚含油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籽粒含油量为目标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籽粒含油量呈极显着负相关(r=-0.8519**),与皮壳率呈极显着正相关(r=0.9208**);粒色与籽粒含油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71169。甘蓝型黄籽油菜含油量明显高于黑籽油菜的含油量;皮壳率对含油量具有显着的影响。
二、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甘蓝型油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概述 |
1.2 遗传多样性及其评价方法概述 |
1.2.1 生物多样性 |
1.2.2 遗传多样性 |
1.2.3 遗传多样性评价参数及方法 |
1.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动态及趋势 |
1.3.1 基于表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2 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1.4 油菜表型间关系研究进展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菜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价及亲缘关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根据品种来源分群的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2.2.2 根据品种适宜种植区域分群的遗传多样性及聚类分析 |
2.2.3 小结 |
2.3 讨论 |
第三章 油菜种质资源的表型精准鉴定、分析及利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表型的基本统计参数 |
3.2.2 表型的频次分布 |
3.2.3 表型的遗传多样性 |
3.2.4 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
3.2.5 表型的R型因子聚类分析 |
3.2.6 表型的主成分分析 |
3.2.7 表型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3.2.8 种质资源的筛选利用 |
3.2.9 小结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生态适应性差异及株高基因初步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油菜综述 |
1.2 油菜的应用价值 |
1.3 油菜生态适应性研究 |
1.3.1 油菜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
1.3.2 影响油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 |
1.4 油菜株高研究进展 |
1.4.1 油菜株高研究概况 |
1.4.2 油菜株高对产量的影响 |
1.4.3 油菜株高对品质的影响 |
1.4.4 油菜株高对收获指数的影响 |
1.5 矮秆油菜研究进展 |
1.5.1 矮秆油菜研究概况 |
1.5.2 矮秆油菜基因定位 |
1.6 研究油菜株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点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指标与统计方法 |
2.2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W871生育期在不同试点的差异 |
2.3.2 DW871农艺性状在不同试点表现 |
2.3.3 DW871经济性状在不同试点表现 |
2.3.4 DW871种子品质在不同试点表现 |
2.3.5 DW871收获指数在不同试点表现 |
2.3.6 DW871性状与油研50差异比较 |
2.3.7 DW871各性状与环境因子相关分析 |
2.4 结论 |
2.5 讨论 |
2.5.1 不同试点下新品系DW871适应性 |
2.5.2 环境因子对新品系DW871性状的影响 |
第三章 DW871株高性状基因的初步定位 |
3.1 试验方法 |
3.1.1 株高(矮秆,高秆)基因池构建 |
3.1.2 测序文库构建 |
3.1.3 欧氏距离方法 |
3.1.4 检测多态性位点 |
3.1.5 注释候选区域内基因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
3.2.2 多态性位点检测与注释 |
3.2.3 关联分析 |
3.2.4 候选区域的功能注释 |
3.3 结论 |
3.4 讨论 |
第四章 研究总论及研究展望 |
4.1 研究总论 |
4.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一)发表的文章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不同环境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与含油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环境下油菜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
2.2 不同环境下油菜品质性状及含油量方差分析 |
2.3 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2.4 品质性状与含油量的通径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遗传研究 |
1.1.1 含油量的遗传研究 |
1.1.2 蛋白质的遗传研究 |
1.2 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间的关系 |
1.3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QTL定位 |
1.3.1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QTL定位 |
1.3.2 甘蓝型油菜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 |
1.4 关联分析 |
1.4.1 关联分析方法 |
1.4.2 关联分析在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性状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技术路线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1 遗传图谱定位所用材料与试验设计 |
3.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所用材料与试验设计 |
3.2 性状测定 |
3.3 表型数据分析 |
3.4 遗传图谱定位方法 |
3.4.1 遗传图谱构建 |
3.4.2 复合区间作图法QTL分析 |
3.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 |
3.5.1 基因型数据测定与分析 |
3.5.2 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分析 |
3.5.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6 候选基因筛选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表型数据分析 |
4.1.1 高世代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表型变异 |
4.1.2 自然群体的表型变异分析 |
4.2 自然群体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4.3 含油量与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3.1.2013 年重庆环境中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3.2 2014 年重庆环境中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3.3 2014 年云南环境中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4 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4.1 2013 年重庆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4.2 2014 年重庆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4.3 2014 年云南环境中蛋白质含量与各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4.5 RIL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QTL定位分析 |
4.5.1 含油量的QTL定位 |
4.5.2 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 |
4.5.3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
4.6 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6.1 群体结构分析 |
4.6.2 亲缘关系分析 |
4.6.3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6.4 含油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6.5 蛋白质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6.6 油脂+蛋白总量的全基因关联分析 |
4.6.7 差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7 用于候选基因定位的显着位点 |
4.7.1 用于含油量基本基因群定位的显着位点 |
4.7.2 用于蛋白质含量基本基因群筛选的显着位点 |
4.7.3 用于油脂+蛋白总量基本基因群筛选的显着位点 |
4.8 候选基因筛选 |
4.8.1 基本基因群的筛选 |
4.8.2 能基因群的筛选 |
4.9 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 |
5.2 自然群体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5.3 自然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品质性状的通径分析 |
5.4 含油量和蛋白质的QTL定位 |
5.5 各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5.6 候选基因的筛选 |
5.6.1 基本基因群候选基因的筛选 |
5.6.2 潜能基因群候选基因的筛选 |
5.7 候选基因表达分析 |
第6章 结论和创新点 |
6.1 结论 |
6.1.1 品质性状的表型变异 |
6.1.2 多年多点环境下520份甘蓝型油菜品质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 |
6.1.3 RIL群体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QTL定位 |
6.1.4 自然群体各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6.1.5 各性状候选基因筛选的显着位点 |
6.1.6 候选基因筛选筛选 |
6.1.7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
6.2 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1 前人利用关联分析检测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的显着位点整合 |
附录2 不同模型下蛋白质含量显着位点表 |
附录3 不同模型下含油量比值显着位点表 |
(5)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甘蓝型油菜种皮和种胚分离 |
1.3 甘蓝型油菜种子色素含量测定 |
1.4 种子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
1.5 性状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甘蓝型油菜种子各个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 甘蓝型油菜种子各性状通径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6)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品种主要生育期天数的方差分析 |
2.2 生育期天数与单株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1 各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性 |
2.2.2 各生育期天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 |
2.3 通径分析结果 |
2.3.1 主要考察性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 |
2.3.2 主要生育期天数对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各生育期天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 各生育期天数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
(8)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关系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的研究进展 |
1.1.1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来源 |
1.1.2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籽粒色泽 |
1.1.3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自交退化现象 |
1.1.4 甘蓝型黄籽油菜粒色的变化过程 |
1.2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研究 |
1.2.1 甘蓝型油菜籽色与含油量的关系 |
1.2.2 甘蓝型油菜皮壳率与含油量的关系 |
1.3 甘蓝型油菜含油量的遗传基础与机理研究 |
1.3.1 油菜含油量的遗传基础 |
1.3.2 油菜高油分的机理 |
1.3.3 油脂合成代谢的生物学研究 |
1.4 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1.5 分子标记技术 |
1.5.1 RFLP 标记 |
1.5.2 RAPD 标记 |
1.5.3 AFLP 标记 |
1.5.4 SSR 标记 |
1.5.5 其它遗传标记发展 |
1.6 本试验的目的和思路 |
1.6.1 研究目的 |
1.6.2 选题依据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关系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材料 |
2.2.2 仪器设备 |
2.3 方法 |
2.3.1 甘蓝型黄籽油菜的粒色分级方法 |
2.3.2 甘蓝型油菜的含油量测定方法 |
2.3.3 甘蓝型油菜的皮壳率测定 |
2.3.4 甘蓝型油菜的皮壳含油量与胚含油量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甘蓝型油菜粒色分级 |
2.5.2 相关性分析 |
2.5.3 籽粒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之间的通径分析 |
2.6 讨论 |
2.6.1 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籽粒含油量之间的关系 |
2.6.2 关于高含油量油菜育种的策略 |
第三章 甘蓝型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试验材料及分类 |
3.2.2 试验主要试剂 |
3.2.3 试剂的配制 |
3.3 方法 |
3.3.1 DNA 提取方法 |
3.3.2 基因组DNA 浓度与纯度检测DNA 浓度测定 |
3.3.3 PCR 扩增反应体系 |
3.3.4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基因组DNA 的质量检测 |
3.4.2 RAPD 反应的引物筛选、扩增条件的优化 |
3.4.3 扩增结果与分析 |
3.4.4 聚类分析结果 |
3.5 讨论 |
3.5.1 甘蓝型油菜种质遗传多样性丰富 |
3.5.2 关于RAPD 标记及其体系的优化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甘蓝型油菜新型黄籽种质资源创新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0 前言 |
1.1 甘蓝型油菜的起源与进化 |
1.2 油菜种质资源创新方法及应用 |
1.2.1 利用自然变异和人工诱变进行油菜种质资源创新 |
1.2.2 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新种质 |
1.2.3 基因工程技术在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
1.2.4 远缘杂交在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
1.2.4.1 远缘杂交在油菜抗逆性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
1.2.4.2 远缘杂交在油菜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1.2.4.3 远缘杂交在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中的应用 |
1.2.4.4 远缘杂交在油菜农艺性状改良中的应用 |
1.2.4.5 远缘杂交在油菜黄籽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 |
1.3 油菜黄籽性状研究进展 |
1.3.1 黄籽油菜的优点 |
1.3.1.1 黄籽有利于提高含油量和菜籽油品质 |
1.3.1.2 黄籽有利于提高菜籽饼营养价值 |
1.3.2 现有黄籽甘蓝型油菜籽粒色泽的特点 |
1.3.3 黄籽甘蓝型油菜籽粒解剖学特点 |
1.3.4 油菜种皮中的主要色素化合物及其合成 |
1.3.4.1 种皮色素化合物组成 |
1.3.4.2 类黄酮的生物合成 |
1.3.5 油菜黄籽性状的遗传 |
1.3.5.1 白菜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 |
1.3.5.2 芥菜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 |
1.3.5.3 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遗传 |
1.3.6 油菜黄籽性状分子标记筛选 |
1.3.6.1 白菜型油菜黄籽性状分子标记筛选 |
1.3.6.2 芥菜型油菜黄籽性状分子标记筛选 |
1.3.6.3 甘蓝型油菜黄籽性状分子标记筛选 |
1.3.7 油菜黄籽性状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
1.4 远缘杂交后代鉴定方法 |
1.4.1 表型标记性状鉴定 |
1.4.2 细胞学鉴定 |
1.4.2.1 染色体分带 |
1.4.2.2 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 |
1.4.2.3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1.4.3 生化标记鉴定 |
1.4.4 分子标记鉴定 |
1.4.4.1 RFLP 标记 |
1.4.4.2 RAPD 标记 |
1.4.4.3 SSR 标记 |
1.4.4.4 AFLP 标记 |
1.5 野生种白芥的特征特性及其研究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 |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利用甘蓝型油菜-白芥属间杂种创建油菜新种质 |
2.0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农艺性状观察 |
2.1.2.2 菌核病的鉴定 |
2.1.2.3 含油量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杂交一代及回交后代农艺性状变异 |
2.2.1.1 原生质体融合杂种F_1 性状表现 |
2.2.1.2 回交后代角果性状的变异 |
2.2.2 回交后代抗菌核病性状筛选 |
2.2.2.1 回交后代苗期叶片菌丝接种鉴定 |
2.2.2.2 回交后代盛花期茎杆菌丝接种 |
2.2.3 回交后代黄籽株系筛选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黄籽后代种子结构比较鉴定 |
3.0 前言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种皮色素分布和栅栏层的厚度 |
3.1.3 种皮表面形态结构 |
3.1.4 种子解剖结构和超微结构 |
3.1.5 数据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亲本和回交后代种皮颜色和形态结构比较 |
3.2.1.1 种皮颜色 |
3.2.1.2 种皮解剖结构 |
3.2.1.3 种皮色素分布和栅栏层的厚度 |
3.2.1.4 种皮表面纹饰形态 |
3.2.2 亲本和回交后代胚子叶结构比较 |
3.2.2.1 子叶细胞形态和贮藏物质的分布 |
3.2.2.2 子叶贮藏蛋白体和油体的超微结构 |
3.3 讨论 |
3.3.1 种皮解剖结构与种皮颜色 |
3.3.2 子叶蛋白体和油体的结构 |
3.4 结论 |
第4章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黄籽后代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
4.1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 |
4.1.2.1.1 植物材料处理 |
4.1.2.1.2 染色体制片 |
4.1.2.1.3 探针标记及基因组原位杂交 |
4.1.2.2 引物序列及PCR 反应体系 |
4.1.2.2.1 微卫星核心序列33.6 引物序列 |
4.1.2.2.2 拟南芥类黄酮合成相关基因引物及 PCR 程序 |
4.1.2.3 测序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回交后代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GISH)鉴定 |
4.2.2 白芥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的筛选及黄籽后代的鉴定 |
4.2.3 黄籽新种质中易位片段的初步筛选 |
4.2.4 TT2-2 引物特异扩增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
4.2.5 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Sa1 在黄籽后代材料中进行PCR 扩增验证 |
4.2.6 特异引物Sa1 在部分现有黄籽品种或品系的PCR 扩增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甘蓝型油菜黄籽新种质在育种中的应用价值初步评价 |
5.0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调查方法 |
5.1.2.1 农艺性状观察 |
5.1.2.2 品质测定 |
5.1.2.3 菌核病的鉴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甘蓝型油菜黄籽新种质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 |
5.2.2 甘蓝型油菜黄籽新种质品质性状分析 |
5.2.3 甘蓝型油菜黄籽新种质抗菌核病能力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10)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粒色分级标准 |
1.3 品质性状分析 |
1.4回归方程相关系数[9]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2.1.1 粒色与籽粒含油量的关系 |
2.1.2 粒色与皮壳率的关系 |
2.1.3 粒色与胚含油量的关系 |
2.1.4 粒色与皮壳含油量的关系 |
2.2 籽粒含油量与各品质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3.1 甘蓝型油菜粒色与种子含油量间的关系 |
3.2 关于高含油量育种策略 |
四、甘蓝型黄籽油菜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蓝型油菜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D]. 赵亚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甘蓝型油菜矮秆新品系DW871生态适应性差异及株高基因初步定位研究[D]. 李盼.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不同环境下油菜主要品质性状与含油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袁姜莲.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0)
- [4]甘蓝型油菜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关基因的定位分析[D]. 袁姜莲. 西南大学, 2017(02)
- [5]甘蓝型油菜种子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黄桃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14(35)
- [6]甘蓝型油菜生育期天数与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J]. 郑本川,张锦芳,李浩杰,蒲晓斌,崔成,柴靓,蒋俊,牛应泽,蒋梁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03)
- [7]甘蓝型油菜几个种子物理性状与含油率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J]. 赵勤,曾德志,郭世星,李壮,牛应泽. 种子, 2012(03)
- [8]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关系研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D]. 薛汉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9]甘蓝型油菜新型黄籽种质资源创新与鉴定[D]. 李爱民. 扬州大学, 2010(11)
- [10]甘蓝型油菜粒色与含油量的研究[J]. 薛汉军,孙利军,梁升平,白红涛,董振生,苏波.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