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理论前沿概论

中国财政理论前沿概论

一、《中国财政理论前沿》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陈秀红[1](2021)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口生育率已走向低迷,“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期望人口生育率提高的政策目标也并未达到预期。为此,国家已开始出现调整生育支持的政策导向,学界也在探讨生育支持的对策建议,但学界并未从主体行动的角度探讨生育支持的实现机制。鉴于此,本文从福利社会学视角出发,提出了“生育福利”概念,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的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构建起问题分析的主要框架,即分析国家、市场与社会在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完善我国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有益启示。最后,提出了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并借此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进行了探索性描述。根据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关于需要问题的理论探讨,从中获得对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理论启示。第一,生育福利需求来自城市女性对真实生育困境的个体感受和表达。第二,生育福利需求是历史形成的,需要是嵌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之中形成的。第三,生育福利需求不是漫无边际的各种“想要”和“偏好”。结合理论层面对生育福利需求的讨论和界定,运用质性访谈的方法来发现城市女性在生育过程中的现实困境,通过现实困境来反映福利需求。研究发现,城市女性主要面临三种生育福利需求:一是“生不起、养不起”的经济支持需求,二是“孩子谁来看”的儿童照顾服务支持需求,三是“要孩子还是要工作”的生育权益保护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福利需求。其次,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分析国家、市场和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生育福利表现出了一种明显的家庭主义供给策略,家庭是福利供给的主体而非客体,国家、市场与社会在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不足。从国家供给视角来看,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一是生育保险制度的设计不能有效缓解生育导致的经济压力;二是儿童医疗保障不足以缓解医疗服务市场化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三是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增加了育儿成本。从市场供给视角来看,来自劳动力市场主体的生育保护职业福利供给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用人单位对国家强制性就业保护和生育保护制度的执行发生偏离,二是用人单位自主性生育保护职业福利存在失衡现象。从社会供给视角来看,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主要表现为:一是供给总量缺口巨大,难以满足服务需求;二是供给主体结构严重失衡,“公”退“民”进,民办营利性市场机构成为主要力量;三是供给内容重“教”轻“保”,难以满足日常照护需求;四是机构资质缺乏,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从历史传统、国家建构、福利价值以及治理结构等四个维度,对生育福利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剖析。从历史传统的角度看,生育福利供给存在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家庭的无限责任。从国家建构的角度来看,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借此分析生育福利供给中公私边界的“流动性”。从价值基础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国暂不具备福利发展的独立价值,借此分析在一定时期内为什么难以实现生育福利政策以及政府责任的大幅扩张。从政府治理来看,当前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协同以及政府社会性规制不足等问题,借此分析社会主体在生育福利供给中表现匮乏以及市场主体对女性就业权益的侵害等问题。研究发现,在推动社会化儿童照顾服务的进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二是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导致难以实现儿童照顾的社会化。另外,政府对劳动力市场中女性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严重不足,使得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因生育行为而导致就业权益遭到损害。再次,对不同福利体制类型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主要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从中获得构建和完善我国生育福利供给体系的启示价值。分别选取了美国、德国、瑞典和日本四个国家。美国,在现金或实物福利供给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为主;服务支持方面,在政府选择性干预基础上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对劳动力市场主体规制难以解决女性就业与生育的冲突,难以有效保护女性生育权益和就业权益。在德国,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供给主要来源于基于多方合作的社会保险以及政府直接或间接的给付;托育服务供给走向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多元合作;对劳动力市场主体严格的生育保护规制较好实现了女性工作与家庭的兼容;在瑞典,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政府给予高水平、普惠性的福利津贴;托育服务供给方面,以政府公立为主,非营利组织介入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极大促进了性别平等以及女性工作和家庭的兼容,最大限度实现了女性生育保护和就业保护的双重需求;日本,在生育福利的现金福利给付方面,以选择性的政府干预和社会合作的保险给付为主;托育服务方面,以政府供给为主、社会参与为辅;劳动力市场的生育保护规制使得女性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且难以实现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基于对四个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的经验总结,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一是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二是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三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四是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对中国未来一段时期完善生育福利多元供给机制进行了总体框架的设计。首先,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国家的主导性责任应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重塑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提出了以人为本、社会权利、社会投资和性别平等四大基本理念;第二,明确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责任。其次,建立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与合作机制,从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从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最后,提出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第二,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第三,建立健全国家对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在分析福利多元主义范式实践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要使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变得更具指导价值,不应仅仅关注多元主体之间静态的、应然的规范性责任划分,更应该从动态视角关注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于是,进一步提出了在福利供给中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合作机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克服了福利多元主义的实践困境,实现了对福利多元主义的理论补充。

肖静[2](2021)在《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出台的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明确强调发展学前教育须坚持公益普惠的基本方向,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着力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是我国现阶段各地的重点任务。丹麦作为世界上普惠性早期教育服务发展较早且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通过不断优化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保障体系,逐步实现了早期教育服务全面高度普惠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总结普惠性早期教育服务发展的有益经验,对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对1828年以来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丹麦普惠性期教育政策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社会办学的福利性尝试时期(1828~1919年)、国家干预下的普惠性探索时期(1919~1964年)、多主体参与下的普惠性发展时期(1964~1998年)以及政府主导下的普惠性完善时期(1998年至今)。第二章总结归纳了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特点。从“普惠性”内涵的五个核心要素出发,发现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呈现出以下特点:从部分贫困儿童逐渐扩大到惠及全体儿童,从资源的供给不足逐步发展到供需平衡,从侧重向供给方投入扩展到向需求方补贴,从政府单一供给转变到政府主导的多元服务供给模式,从注重普惠性资源的获得发展到强调普惠性服务的质量。第三章探讨分析了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原因。参照科克伦教授的分析框架,提出影响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的六大原因: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引导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方向,执政党的更替影响不同时期早期教育政策的内容,相对平均的财富再分配体系保障普惠性政策的逐步落实,对儿童权利的逐步重视促进普惠性政策目标的变化,对女性利益和家庭需要的关注促使普惠性政策的不断完善,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促使普惠性政策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最后,提出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给我国带来的启示。借鉴丹麦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我国应当做到优先保障弱势儿童获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坚持公办为主的普惠性早期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强化对普惠性内涵中“质量”要素的认识与保障。

孙鹏[3](2019)在《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色流通是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以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可持续为主要目标的多环节流通活动。回顾流通活动发展的历史,从简单商品流通到社会化商品流通,再到社会化大流通,更多无形的、柔性的、没有物质形态的、更高级的要素被纳入流通过程,原来以实物流转为主体的商流分流为商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等要素,共同支撑起现代市场经济下的商品流通。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流通规模不断扩大,流通速度也不断提高,流通活动不再是经济发展某一领域的分支,而是构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更多反映着当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阶段的特征。同时,流通活动进一步与绿色经济相融合并逐步显现出绿色发展的特征,进而逐步演变成绿色流通活动。当前,国内外学者对绿色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已汗牛充栋,但内容分散、观点片面,同时与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理论相互交织、概念难以区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能够集各家绿色理念为一体的完整的绿色流通理论,这为研究和构建绿色流通理论预留了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如何从现有绿色经济理论和学说中提炼绿色思想,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流通经济有效融合,构建出可以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绿色流通理论,并从理论和实证视角考察我国绿色流通发展的综合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达成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全面了解绿色流通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前沿热点,在此基础上对绿色流通理论的核心思想、定义等进行提炼。通过定性分析法,围绕绿色发展这一主线,分析研究绿色流通的特征、环节、发展要求等内容,尝试回答绿色流通是什么、怎样发展等问题。运用数学分析,如熵值法、计量统计、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数量研究方法,对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各环节、各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和关联关系进行测度、检验,分析影响绿色流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的关键因素。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绿色流通并不等同于绿色经济,绿色流通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流通,绿色经济在总体上包含绿色流通,而绿色流通奠定了绿色经济的形成基础,两者呈现相互包容和促进的关系。(2)绿色流通理论是建立在诸多理论基础上的综合学说。绿色商流、绿色物流运行子系统,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系统构成了绿色流通活动的主要内容。效率、和谐、循环、低耗、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实践要求。(3)绿色消费驱动是绿色流通的主要驱动机理,政府行为、市场机制、技术进步、资源约束等对绿色流通形成倒逼机制,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绿色流通活动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4)2000年至2016年间,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呈总体上升、局部波动态势,制造业结构转型、外商投资进入、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国际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等因素,都对不同阶段的绿色流通实践产生影响。(5)我国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主要环节的绿色化改进空间和作用规模存在差异,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因产能过剩拉长了资本流通时间,同时与再次生产资料环节联系不紧密弱化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传导效应,生活资料流通环节中能源消耗、物流总成本、商业成本等因素制约了绿色转型,说明我国的绿色消费驱动正处于从第二向第三阶段转型的过程。上述研究拓展了绿色流通的研究范畴,对绿色流通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考察。最终,本文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判断基础,聚焦提炼各理论中的绿色发展共识,将绿色发展理念有机融入到流通经济学之中,构建了以人与自然之间要素流转的绿色流通循环为基础的绿色流通理论框架。研究导出以绿色消费驱动绿色流通的发展机理,论证了市场经济规律对推进绿色流通实践的基础性作用,证明了绿色流通活动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必要性。构建了能够反映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以及各环节、各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使得定期测度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成果成为可能。形成了以绿色商流和绿色物流的运行系统以及信息流、资金流、潜在价值流的绿色支撑系统为基础的绿色流通分析框架,为流通经济中各子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孔令瑶[4](2019)在《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在这种国际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伟大战略,明确将科技创新置于国家整体发展的核心位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领跑者,北京逐渐形成了一个领域广泛、门类齐全、工具多样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北京科技创新体系的政策分布,发现北京科技创新发展的优势,为北京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研究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以2006-2018年北京市出台的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目标-工具”分析框架,对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进行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将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目标划分为鼓励主体创新、促进主体互动、集聚创新资源和塑造创新环境四大类;根据政策工具影响科技活动的不同层面,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政策工具、环境面政策工具和需求面政策工具;基于“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研究描述了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全貌,分析了其政策体系目标均衡与工具使用情况,最后为其合理布局提供了良好的策略。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一是扩展新的研究视角,构建“目标-工具”的二维分析框架;二是结合分析框架与文本分析方法,描绘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布局图谱;三是提出优化和完善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政策建议,为首都科技创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徐淑云[5](2019)在《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卫兴华是中国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在国内经济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卫兴华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来,不断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进行发展和创新,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卫兴华还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进行系统性研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构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卫兴华经济思想包含的许多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理论依据,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卫兴华经济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提出的主要经济理论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卫兴华的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论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多角度阐释卫兴华的经济思想,在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总结、概况和评析,并总结了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点,提出卫兴华经济思想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结论:第一,卫兴华教授是我国着名的经济学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奠基者,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卫兴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研究、创新与发展,在经济理论和经济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创新独到的政策建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第三,卫兴华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第四,卫兴华教授始终强调的“严谨的治学精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的研究学风,力守“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论证、严谨的学风”的“四严”治学格言,为后来的经济学工作者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洪昊[6](2018)在《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文中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一种结构性困境:流动性的释放难以充分进入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难以有效调节企业投资经营需要。基于这样的困境,本文尝试将融资配置过程对国有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纳入到产能周期波动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索利率管制、融资偏向和产能失衡的微观基础,并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对利率管制、融资偏向等造成的企业投资非对称效应展开分析,力图将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从微观领域拓展至宏观领域。这项研究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对许多内生变量和不同外生冲击的动态模拟,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比较以及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同影响的学术处理。为此,本文将分析视野拓展至财政政策领域和宏观审慎政策领域,试图通过构建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框架的DSGE模型,模拟不同外生冲击对产权异质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试图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含有金融加速器的多部门DSGE模型,并依据民营企业将房产作为抵押品应对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现实,分析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本文有以下主要分析结论:第一,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重要原因,放松利率管制和纠正融资偏向是改变这种局面的重要途径;第二,当经济面临技术冲击,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有企业投资,但提高利率水平会紧缩消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在抑制过度投资和化解产能过剩等方面的效果更好;第三,当经济面临消费偏好冲击,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会进一步抑制民营企业投资,加剧民营企业的产能不足问题,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不仅可以紧缩国有企业投资,而且可以促进民营企业投资,在应对产能的结构性失衡方面效果更好;第四,当经济面临货币政策冲击,增加政府消费可以弥补冲击造成的影响,有效缓解产能过剩问题,增加政府投资虽然在短期形成需求,暂时缓解产能过剩,但最终会形成产能供给,滞后性的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第五,通过审慎的抵押品政策和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来稳定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关于第一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三章通过对融资可得性在不同产权企业的非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利率管制和融资偏向导致企业产能过剩和不足的形成机制;关于第二、第三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四章在对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分别对数量型货币政策操作和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展开了解说;关于第四个分析结论,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政府行为对供给和需求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造成的结构性偏向问题,并对财政政策执行中的掣肘因素进行了研究;关于第五个分析结论,本文第六章依据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针对经济出现过热、资产价格膨胀、贷款迅速扩张等情形展开了以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为中心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是通过对我国现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的,这些结论的论证散见于各章节的交叉之中。客观地说,这些结论在有着可继续探讨分析价值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难以驾驭的内容。为检验这些结论的成色,本文根据模型分析结果进行了国际经验比较,对欧、美、英、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后危机时代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展开比较分析,并检验了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提出了以本文为依据的政策建议和主张。与先前的相关研究相比,本文有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引入异质企业模块,将DSGE建模方法用于分析基于企业产权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 VARs方法的缺陷;第二,将产能失衡纳入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析视野,动态考察了不同货币政策操作的效果差异;第三,重点研究了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效应,提出采用审慎的抵押品政策与资本资产杠杆率监管相融合来熨平经济波动的主张,是一种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政策尝试;第四,研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解决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方面的可行性,就政策执行的总体框架构建而言,有着基础理论支撑的分析意义。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所展开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随着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充分发展,这些问题的机理揭示和实证分析很可能不像本文描述的那样混沌,甚至在某些方面表明本文的不科学,这有待后期的研究。

韩小凤[7](2018)在《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及整体性治理》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普遍趋势,而对于我国来说“老年人口基数之大,老年抚养比之高”特征异常明显。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升,包括养老保险、老年健康、养老服务、老年关爱等内容的“老年福利”议题日益成为当下我国公共政策以及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增进老年群体的民生福祉,满足他们“美好生活的需求”便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共同追求。但是在老年福利供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供给的碎片化问题:老年福利制度安排的区域差异与失衡、管理部门之间的割裂与冲突以及供给主体的限度与分散,这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形成某种“契合性”。本研究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政府组织的层级治理、功能治理和公私伙伴关系的构建,并结合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现状,提出从区域、部门、主体三个分析维度对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利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半结构化访谈,阐释了我国老年福利供给中的碎片化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整体性治理的方案。依据这一思路,本研究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理论分析工具。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缘起入手,通过梳理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指出整体性治理理论就是对传统公共行政的衰落及新公共管理改革带来碎片化问题的战略性回应,并成为分析“棘手性”公共问题的有力工具。并根据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碎片化问题的三个分析维度。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老年福利供给经过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朝着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养老”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福利需求在工业化、现代化和市场化交织的过程中始终缺乏同等的回应,老年福利差距持续扩大,致使老年人享受的福利水平和获得的福利项目不公平和不平等,老年福利供给存在碎片化困境。第三部分,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问题分析的三个维度,分别从区域、管理部门、主体三方面对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进行了阐释。该部分由第三、四、五章构成。第三章: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区域碎片化,主要关注的是同一制度安排在不同统筹区域之间的差异。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区域碎片化,不仅表现为制度的区域差异,更表现为老年福利待遇水平之间的差异,通过具体的指标对其进行了分析。而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区域碎片化是中央与地方不断博弈以及地方自利性的双重结果。第四章: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部门碎片化,主要聚焦于政府内部,讨论了政府横向部门之间的冲突、分裂。老年福利供给的职责被划分到多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各种分而治之的管理体制导致各部门的职责范围都是有限的,其整合资源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尤其在需要部门合作以处理较为复杂的老年福利问题时,各部门之间的冲突以及部门本身具有的自利性,都容易导致部门供给的碎片化问题的出现。第五章: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主体碎片化,主要对老年福利供给中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家庭等主体的功能与限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单一福利供给主体已经无法满足老年人福利需求的多样化。公共部门(政府)和私营部门(市场、社会组织、家庭)的合作供给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办法。通过济南天思养老服务中心和善德养老院的实地调研发现,公私合作供给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公私双方主体之间并不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公私供给主体间的良性伙伴关系并未形成。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整体性治理。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迫切要求政府进行变革以提高服务的品质和回应性。制度微调不仅已无力解决碎片化问题,反而会固化已有的路径。这就需要超越既有的制度框架,制定老年福利供给整体性治理的目标,对老年福利供给进行统筹规划;可以通过政府上下级及同级部门间权力责任的合理划分,将碎片化的福利供给整合到统一体中,优化福利资源配置的效率,寻求和扩大老年福利供给的公平;同时,政府在承担主导责任的同时,必须发挥市场、社会组织、家庭等其他主体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准确合理定位,在此基础上构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福利资源的公平有效供给。总之,本研究从广义老年福利的界定出发,构建了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整体性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期望能对我国老年福利改革的进一步推动起到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曹永红[8](2018)在《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与制度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供需失衡为研究对象,从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两个维度,探讨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与制度改进。较低的养老金给付水平和薄弱的社会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仅难以满足农村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基本养老保障需求,更不足以保证农村老年人拥有体面的晚年生活。为此,有效化解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供需失衡的矛盾,对更好地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从长期试验性改革到成熟、定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供需视角,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政年鉴、社会服务发展和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和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公共产品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保险精算法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析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历程和供需平衡问题。研究过程中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进而对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服务两项制度供需现状进行判定,并进一步考察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基于上述分析,以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协调发展为导向,实现养老保障制度改进,是破解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困境的最佳选择。基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取得显着成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短缺、探索、调整和变革及推进四个时期。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可以看作是制度追求高效率之下的帕累托改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项目构成逐步合理,逐步从早期单一的经济保障发展到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并重,解决社会问题能力不断提升。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养老服务从最初的补缺型服务逐步扩大到普惠型服务。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各个主体的责权关系逐渐合理,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制度框架逐步建立。第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矛盾突出,待遇给付水平偏低,保障效果不佳,制度处于低效率运转状态。以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为切入点,借助保险精算模型和ELES模型测算农村居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和需求替代率,通过测算发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巨大供需缺口,当前制度设计和缴费选择下,农村居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过低,与需求替代率之间相差甚远,根本无法满足农村居民基本养老需求。城乡养老保险待遇差距明显,农村居民养老金替代率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和养老金实际替代率相差悬殊,制度分割状态下群体利益失衡较大。通过测算发现,缴费年龄、缴费标准和投资收益率等是养老金目标替代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农村居民收入、个人偏好、生活和消费习惯等则是养老金需求替代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所以造成当前供需失衡的困境,是因为缺乏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制度设计,责任分担机制失衡和基金保值增值效果不理想等原因所致。第三,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呈现供给不足和结构性失衡的困境。重点从微观视角利用实证分析方法剖析城乡社会养老服务的巨大差异,更加鲜明地突出了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建设滞后和供给不足的现状,弥补了以往规范分析中缺乏数据支撑的不足,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整体供给水平不高,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供给滞后。同时,农村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旺盛,需求内容多元,但是整体利用水平不高。家庭养老资源和自身健康水平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预测因子。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保障发展重经济保障轻服务保障以及重城市轻农村的传统发展思路是当前供需失衡的重要诱因。为应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供需失衡的困境,制度改进成为破解困境的最佳选择。基于本文的研究,提出改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政策建议:第一,加快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转型;第二,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第三,建立精准的需求瞄准机制;第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机制;第五,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第六,构建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

刘剑文,侯卓[9](2013)在《“理财治国”理念之展开——另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文中提出目次一、我国历史上治国模式之梳理与"理财"思想之流变二、"理财"与"治国"的意涵解析与内在关联三、"理财治国"理念与法治目标的一致性四、"理财治国"的核心要素与判断标准五、"理财治国"新理念的重要意义及其实现路径六、结语当前,我国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并举展开。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初步展现出改革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的进路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观念羁绊和制度障碍,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行使

刘剑文,侯卓[10](2013)在《“理财治国”理念之展开——另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次一、我国历史上治国模式之梳理与"理财"思想之流变二、"理财"与"治国"的意涵解析与内在关联三、"理财治国"理念与法治目标的一致性四、"理财治国"的核心要素与判断标准五、"理财治国"新理念的重要意义及其实现路径六、结语当前,我国的改革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并举展开。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初步展现出改革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改革的进路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观念羁绊和制度障碍,包括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行使

二、《中国财政理论前沿》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财政理论前沿》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法
        1.2.2 质性研究法
    1.3 重要概念界定
        1.3.1 福利、国家福利与社会福利
        1.3.2 生育与生育福利
    1.4 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1.4.1 理论视角
        1.4.2 研究框架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
        2.1.1 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概念及关系的讨论
        2.1.2 二孩政策下的人口生育率预测
        2.1.3 二孩政策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
        2.1.4 “全面二孩”背景下生育支持的对策讨论
        2.1.5 福利多元主义在中国社会福利议题研究中的应用
    2.2 文献述评
第3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分析
    3.1 关于“需求”的理论探讨和启示
        3.1.1 “需求”的理论探讨
        3.1.2 需求理论对城市女性生育福利需求界定的启示
    3.2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的现实需求
        3.2.1 儿童养育的经济支持需求
        3.2.2 儿童照顾的社会服务支持需求
        3.2.3 生育权益与就业权益保护的双重需求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主体供给的主要问题
    4.1 国家——生育福利制度设计的“去商品化”能力较弱
        4.1.1 关于“去商品化”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测度
        4.1.2 生育福利制度“去商品化”能力弱的主要表现
    4.2 市场——用人单位对城市女性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
        4.2.1 关于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涵义解析
        4.2.2 用人单位对就业保护与生育保护的职业福利供给不足的主要表现
    4.3 社会——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
        4.3.1 社会化托育服务概念界定
        4.3.2 社会化托育服务供给极为匮乏的主要表现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历史传统:家庭主义历史基因的路径依赖
        5.1.1 对“生生不息”血缘延续的极度重视决定了家庭对孩子抚育的高度责任感
        5.1.2 “父慈子孝”的亲子双向义务结构对家庭养育孩子形成了规范性效用
        5.1.3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强化了女性对孩子的抚育责任
    5.2 国家建构:具有服务于国家建构的工具性意义
        5.2.1 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工业化建设需要
        5.2.2 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需要
        5.2.3 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5.3 理念基础:暂不具备福利扩张的独立价值
        5.3.1 福利国家具备福利形成和扩张的独立价值
        5.3.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遵循的是一种福利从属于生产的“生产主义”的发展理念
    5.4 政府治理:受制于政府内部责任分工合作与社会性规制不足的问题9
        5.4.1 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过度强调地方政府责任
        5.4.2 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难以实现有效协同
        5.4.3 对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权益保护的社会性规制不足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6.1 生育福利供给的国际经验
        6.1.1 自由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美国为例
        6.1.2 保守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德国为例
        6.1.3 社会民主主义福利体制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瑞典为例
        6.1.4 东亚地区发达国家生育福利供给经验——以日本为例
    6.2 生育福利供给国际经验的启示
        6.2.1 生育福利的制度设计需要找准价值定位
        6.2.2 对女性及儿童的福利保护需要立法先行
        6.2.3 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合作是生育福利供给的必然选择
        6.2.4 生育福利供给的扩张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市女性生育福利多元供给的实现机制
    7.1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主导性责任
        7.1.1 塑造生育福利供给的价值理念
        7.1.2 突出国家在生育福利供给中的制度建设与财政供给责任
    7.2 健全政府内部的责任分工及协同机制
        7.2.1 纵向上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
        7.2.2 横向上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机制
    7.3 建立国家与家庭、市场及社会的合作机制
        7.3.1 建立国家对家庭的直接干预支持机制
        7.3.2 健全国家对劳动力市场主体的规制与引导机制
        7.3.3 健全国家对社会化托育服务机构的支持与规范机制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历程
    一、基于社会办学的福利性尝试时期(1828~1919年)
        (一) “双轨制”的早期教育模式建立
        (二) 早期教育由“双轨制”逐步向“单轨制”转变
        (三) 国家通过经济支持初步介入早期教育
    二、国家干预下的普惠性探索时期(1919~1964年)
        (一) “补缺性”早期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发展
        (二) 早期教育政策由“补缺性”向“普惠性”转变
        (三) “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的正式确立
    三、多主体参与下的普惠性发展时期(1964~1998年)
        (一) 公立早期教育机构的迅速扩张
        (二) 早期教育机构的多样化发展
    四、政府主导下的普惠性完善时期(1998年至今)
        (一)早期教育服务对象的全面覆盖
        (二) 早期教育服务选择的灵活性增强
        (三) 质量保障政策的全面实施
        (四) 早期教育财政投入的持续扩大
第二章 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特点
    一、从部分贫困儿童逐渐扩大到惠及全体儿童
    二、从资源的供给不足逐步发展到供需平衡
    三、从侧重向供给方投入扩展到向需求方补贴
    四、从政府单一供给转变到政府主导的多元服务供给模式
    五、从注重普惠性资源的获得发展到强调普惠性服务的质量
第三章 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的主要原因
    一、崇尚平等的价值观念引导早期教育政策的变迁方向
        (一) 历史文化传统促使政策朝普惠性方向变迁
        (二) 倡导平等的价值观念是普惠性理念的基石
    二、执政党的更替影响不同时期早期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 各党派联盟执政时期推动经济干预政策的出台
        (二) 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时期促使国家确立主体责任
        (三) 左右翼政党轮流执政时期推进多方参与服务供给
    三、相对平均的财富再分配体系保障普惠性政策的逐步落实
        (一) 高税收政策奠定了普惠性模式的经济基础
        (二) 慷慨的早期教育财政投入推动了经济支持政策的出台
    四、对儿童权利的逐步重视促进普惠性政策目标的变化
        (一) 对儿童权利的重视推动政策保障所有儿童的受教育权
        (二) 对“最好童年”的目标追求推动早期教育质量提升
    五、对女性利益和家庭需要的关注推动普惠性政策的不断完善
        (一) 女性力量联盟推动公共化早期教育服务供给的扩大
        (二)对家庭的支持增强了早期教育服务的灵活性
    六、对多元文化的包容促使普惠性政策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
        (一) 持续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政策对少数民族儿童的关注
        (二) 不断增长的外来移民促使政策服务对象向移民儿童扩展
第四章 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的启示
    一、优先保障弱势儿童获得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二、坚持公办为主的普惠性早期教育服务体系建设
    三、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减轻家庭的养育负担
    四、强化对普惠性内涵中“质量”要素的认识与保障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
第2章 绿色流通研究范畴及理论基础
    2.1 绿色流通理论界定
        2.1.1 流通内涵的多重视角剖析
        2.1.2 绿色流通概念界定
        2.1.3 绿色流通内涵特征
        2.1.4 绿色流通与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2.2 相关基础理论
        2.2.1 流通基础理论
        2.2.2 社会再生产理论
        2.2.3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
        2.2.4 绿色经济及相关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研究
    3.1 我国绿色流通主要领域发展概述
        3.1.1 绿色商业运营环境改善不彻底
        3.1.2 绿色物流改进效果不明显
        3.1.3 绿色消费引导效果不及预期
    3.2 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绿色流通驱动机理分析
        3.2.1 使用价值与效用价值的绿色实现原理
        3.2.2 绿色消费市场势力由弱到强的阶段发展分析
        3.2.3 绿色消费对绿色流通环节的往复推动效应
    3.3 系统关联视角下绿色流通倒逼机理分析
        3.3.1 政府行为的引导激发
        3.3.2 市场机制的推动效应
        3.3.3 资源储能的现实约束
        3.3.4 技术进步的绿色实践
    3.4 市场经济运行视角下绿色流通作用机理分析
        3.4.1 绿色流通系统关联作用
        3.4.2 绿色流通协同发展作用
        3.4.3 绿色流通生态改善作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要求及整体水平测度分析
    4.1 中国特色绿色流通实践的发展要求
        4.1.1 效率是绿色流通的本质要求
        4.1.2 和谐是绿色流通的重要内涵
        4.1.3 循环是绿色流通的运转基础
        4.1.4 低耗是绿色流通的实践特征
        4.1.5 可持续是绿色流通的动态追求
    4.2 绿色流通实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4.3 基于动态循环特性的绿色流通指标体系研究设计
        4.3.1 效率层次的指标设计
        4.3.2 和谐层次的指标设计
        4.3.3 循环层次的指标设计
        4.3.4 低耗层次的指标设计
        4.3.5 可持续层次的指标设计
    4.4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水平的指标测度
        4.4.1 研究方法的选择
        4.4.2 熵值法数理分析原理
        4.4.3 基于熵值法的绿色流通实践水平综合测度
    4.5 我国绿色流通实践整体发展评价分析
        4.5.1 2000年至2004年初期稳定发展阶段
        4.5.2 2005年至2006年快速提升阶段
        4.5.3 2007年至2012年波动发展阶段
        4.5.4 2013年至2016年稳步提升阶段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的路径研究
    5.1 绿色流通子系统的绿色检验
        5.1.1 绿色商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5.1.2 绿色物流评价及指标测度
        5.1.3 信息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1.4 资金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1.5 潜在价值流绿色支撑效应评价及指标测度
    5.2 绿色流通实践子系统与整体的动态协调关系
        5.2.1 分析方法的选择
        5.2.2 灰色关联度计算步骤及模型原理
        5.2.3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5.2.4 绿色流通子系统与整体间协调关系分析
    5.3 绿色流通子系统间比较分析
    5.4 绿色流通子系统发展路径选择
        5.4.1 推进绿色流通的路径选择
        5.4.2 推进绿色物流的路径选择
        5.4.3 提升绿色支撑效应的路径选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路径研究
    6.1 绿色流通重要环节的再认识
    6.2 生产与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2.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的绿色检验
    6.3 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流通环节的比较分析
        6.3.1 初次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绿色传导效应显现
        6.3.2 绿色消费驱动二阶到三阶之间特征明显
        6.3.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对流通环节的绿色贡献较弱
    6.4 绿色流通主要环节发展路径选择
        6.4.1 初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4.2 生活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4.3 再次生产资料流通环节路径选择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推进我国绿色流通的政策建议
    7.1 不断提升绿色消费驱动势能
    7.2 加快推动地方绿色流通立法
    7.3 持续优化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7.4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
    7.5 运用综合评价手段推动绿色流通实践
    7.6 营造鼓励绿色发展政务环境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国际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1.1.2 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
        1.1.3 北京在全国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创新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文本分析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技术路线图
    1.4 篇章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科技创新政策视角
        2.1.1 科技创新政策的概念界定
        2.1.2 科技创新政策内涵的发展演变
        2.1.3 科技创新政策的分类
    2.2 政策体系分析视角
        2.2.1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论基础
        2.2.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特征
        2.2.3 一般性政策体系的分析维度
    2.3 政策工具视角
        2.3.1 政策工具的组合效应
        2.3.2 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类
    2.4 文献述评
        2.4.1 科技创新政策着力点转变
        2.4.2 政策目标更加丰富多元
        2.4.3 科技创新政策及政策工具的分类标准
3 “目标-工具”分析框架的构建
    3.1 “目标-工具”二维分析框架
    3.2 政策目标维度
        3.2.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3.2.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3.2.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3.2.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3.3 政策工具维度
        3.3.1 供给面政策工具
        3.3.2 环境面政策工具
        3.3.3 需求面政策工具
4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演变与效果
    4.1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演变及文本统计
        4.1.1 创新型城市建设期(2006-2012)
        4.1.2 首都创新体系建设期(2013-2018)
    4.2 北京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效果
        4.2.1 创新资源投入
        4.2.2 创新服务与环境
        4.2.3 科技成果产出
    4.3 本章小结
5 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分析
    5.1 政策目标维度分析
        5.1.1 鼓励主体创新的政策
        5.1.2 促进主体互动的政策
        5.1.3 集聚创新资源的政策
        5.1.4 塑造创新环境的政策
    5.2 政策工具维度分析
        5.2.1 供给面政策工具
        5.2.2 环境面政策工具
        5.2.3 需求面政策工具
    5.3 “目标-工具”双维度分析
        5.3.1 鼓励主体创新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3.2 促进主体互动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3.3 集聚创新资源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3.4 塑造创新环境政策的工具分布情况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科技创新政策目标种类齐全,重资源集聚,轻主体互动
        6.1.2 政策工具体系偏重环境面和供给面工具,需求面工具较少
        6.1.3 环境面政策工具运用频繁,部分工具使用存在过溢
        6.1.4 供给面政策工具组合相对均衡,信息支持略有不足
        6.1.5 需求面政策工具的运用存在缺失与不足
    6.2 政策建议
    6.3 研究局限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京市320份科技创新政策文本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在校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5)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形成
        一、家庭背景对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熏陶
        二、抗日战争年代曲折求学经历
        三、建国初期走进经济学殿堂
        四、任教初期对经济学理论的探索
    第二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发展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坚持与发展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
        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三节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深化
        一、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的理解
        二、关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认识
        三、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卫兴华对《资本论》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卫兴华对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及贡献
        一、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阐发
        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化与发展
        三、在争鸣中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四、对马克思价值论和财富论的关系探索
        五、对生产劳动论的理解
    第二节 卫兴华对生产力理论及再生产理论的认识与探索
        一、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二、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第三节 卫兴华对《资本论》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一、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探究
        二、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认识
        三、对马克思股份制理论的认识
        四、对《资本论》当代价值的研究
第三章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探索与创新
    第一节 卫兴华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的分析
        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的把握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
        一、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性
        二、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第三节 卫兴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究
        一、对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与实践成就的分析
        二、阐明实行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三、对公有制存在形式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辨析
        四、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的认识
        五、主张应扭转公有制为主体向私有制为主体演变的趋势
第四章 卫兴华对收入分配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研究
        一、强调马克思按劳分配思想的基础作用
        二、对初级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形成与实践的探索
        三、对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探讨
        四、对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认识
    第二节 对贫富分化与共同富裕问题的探索
        一、关于共同富裕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二、对贫富分化产生的原因考察
        三、提出消除贫富分化,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第三节 对分配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
        一、对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阐释
        二、对公平和效率提法演变的考察
        三、主张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
        四、对效率与公平问题不同意见的评析
第五章 卫兴华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研究
        一、对商品经济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正确认识
        二、阐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统一的理论依据
        三、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与辨析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总结和评析
        一、准确把握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发展的曲折历程
        二、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确立和发展过程的探索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形成曲折原由的探析
    第三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研究
        一、从资源配置视角阐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演变
        三、对新时代我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构
    第四节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研究
        一、阐释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内在关联
        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三、强调宪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框架
        四、主张以法治引领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
第六章 卫兴华其他方面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关于国有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强调国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坚持公有制经济是党的执政基础的观点
        三、主张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节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
        一、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二、对贬公扬私、妖魔化国企、主张“国退民进”等观点的辩驳
        三、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四、强调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管理的重要性
        五、落实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环节
    第三节 对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解
        一、从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相统一的视角把握经济发展问题
        二、强调创新驱动和体制转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三、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全问题
第七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特征
    第一节 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阵地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三、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四、从系统性和整体性方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二节 勇于对重大经济理论是非问题进行辨析
        一、对错解、误解马克思经济思想的观点的批驳
        二、对错解、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观点的辨析
        三、对经济概念的混淆和误解进行澄清
    第三节 紧密联系经济发展实践来探索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一、关注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紧扣经济发展实践,把握时代脉搏
    第四节 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第八章 卫兴华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注重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二、提出创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厘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一、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经济理论观点与中央决策精神相吻合
        二、卫兴华对改革开放实践进行科学评价
    第三节 对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教材的编写是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关键
        三、关注政治经济学学科研究的进展
        四、对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持
    第四节 卫兴华治学精神对后来理论工作者的启示
        一、严谨的治学方法和严格的治学态度
        二、把教书和育人相结合,传递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心系祖国和人民,关注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安排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可能的创新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理论争论
        一、货币中性的相关理论
        二、货币短期非中性的相关理论
        三、货币超中性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理论和典型案例
        一、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实证研究
        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原因分析
        三、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分类
        四、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企业产权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的启示
        一、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的简单回顾
        二、宏观经济学模型的主要缺陷
        三、宏观经济学建模发展方向及启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融资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基于企业产权融资非对称效应的动态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四节 产业结构动态变动与金融结构需求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求解
        三、参数校准
        四、基于动态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货币工具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基于企业产权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比较静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分析
    第三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下财政政策选择与搭配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财政政策效应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参数校准
        三、脉冲响应分析
        四、方差分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影响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模型稳态值
        三、参数校准和估计
        四、脉冲响应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国际经验及应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启示
    第一节 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
        一、欧元区定向长期再融资操作
        二、美国定期贷款拍卖
        三、英国融资换贷款计划
        四、日本贷款支持计划
        五、后危机时代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启示
    第二节 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融资媒介研究——以欧央行为例
        一、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的调整情况
        二、欧央行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手段及影响分析
        三、全球三大央行抵押品政策框架比较
        四、抵押品资格标准调整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启示
    第三节 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
        一、模型构建
        二、脉冲响应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统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
        二、构建和完善央行合格抵押品政策框架
        三、进一步推动债券市场发展改革
        四、完善聚焦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政策
        五、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平稳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线性状态转移方程组推导
附录二: DSGE模型部分参数估计基础数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7)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及整体性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三)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一) 福利
        (二) 老年福利
        (三) 碎片化
    三、文献综述
        (一) 整体性治理理论研究
        (二) 老年福利供给研究
        (三) 文献评论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一) 研究思路
        (二) 内容安排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点
第一章 老年福利供给分析的理论工具
    第一节 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缘起
        一、整体性治理的学术缘起
        二、整体性治理的现实渴求
        三、整体性治理的实践探索
    第二节 整体性治理的逻辑架构
        一、整体性治理的对象定位:“棘手问题”
        二、整体性治理的对象特征:碎片化
        三、整体性治理的目标指向:问题解决
    第三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分析的理论框架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适用性:我国老年福利供给问题的特征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应用:我国老年福利供给问题的分析维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困境
    第一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模式的演变
        一、从“家庭养老”到“去家庭化”
        二、从“国家-单位”养老到“去单位化”
        三、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养老”格局形成
    第二节 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困境
        一、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的碎片化问题厘定
        二、老年福利供给碎片化的表现
        三、案例分析:“入狱养老”背后的老年福利供给困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区域碎片化
    第一节 老年福利供给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从“人群分设”到“国民身份”
        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养老金差距背后的老年福利区域失衡
    第二节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与失衡
        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域差异
        二、基本养老保险区域差异的指标分析
    第三节 基本养老保险供给区域碎片化的原因探究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关系的变化
        二、中央与地方政府责权划分与养老保险区域碎片化
        三、地方机会主义导致的基本养老保险区域供给碎片化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管理部门碎片化
    第一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政府部门设置
        一、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部门改革实践
        二、我国老年福利供给部门的复杂性
    第二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中的部门割裂与冲突
        一、老年福利政策制定中的部门割裂与冲突
        二、老年福利政策执行中的部门割裂与冲突
    第三节 自利与冲突:老年福利供给部门碎片化的原因探究
        一、老年福利供给中政府部门的自利性
        二、老年福利供给中政府部门间冲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主体碎片化
    第一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主体及限度
        一、提供安全与保障的政府
        二、追求利润与效率的市场
        三、促进社会活跃的组织
        四、增进参与和团结的家庭
    第二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中的公私合作实践
        一、政府与市场公私合作供给:以济南天思国际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二、政府与社会组织公私合作供给:以善德养老院为例
        三、我国老年福利供给公私合作伙伴关系评析
    第三节 老年福利供给中制约公私合作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观念环境的影响
        二、政策执行偏离预定目标
        三、不同主体的职责边界模糊
        四、公私双方并未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第一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价值追求
        一、致力于老年福利的公平供给
        二、提升老年福利的供给效率
        三、实现老年福利供给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第二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整体性治理的目标
        一、福利供给对象的全民性
        二、福利供给内容的全面性
        三、老年福利供给方式的多样性
    第三节 我国老年福利供给整体性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跨区域整合
        二、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跨部门整合
        三、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框架的本土化构建
        二、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表现
        三、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碎片化的根源
        四、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第二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论文中所用表格
附录三: 论文中所用图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与制度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变迁
    3.1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短缺时期(1949-1977年)
    3.2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探索时期(1978-1999年)
    3.3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调整和变革时期(2000-2008年)
    3.4 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推进时期(2009-至今)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失衡分析——基于待遇水平的实证研究
    4.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给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4.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供需状况的基本判断
5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分析
    5.1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5.2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3 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状况的基本判断
6 改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供需失衡的政策建议
    6.1 加快养老保障制度建设转型
    6.2 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机制
    6.3 建立精准的需求瞄准机制
    6.4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供给机制
    6.5 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
    6.6 构建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研究成果

四、《中国财政理论前沿》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女性生育福利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视角[D]. 陈秀红. 山东大学, 2021(10)
  • [2]丹麦普惠性早期教育政策变迁研究[D]. 肖静. 扬州大学, 2021(09)
  • [3]我国绿色流通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D]. 孙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4]北京市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文本分析 ——基于目标-工具的框架[D]. 孔令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卫兴华经济思想研究[D]. 徐淑云.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产权异质、产能失衡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研究 ——兼论宏观政策组合应对结构性困境的效力[D]. 洪昊.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1)
  • [7]我国老年福利供给的碎片化及整体性治理[D]. 韩小凤. 山东大学, 2018(08)
  • [8]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供需失衡与制度改进研究[D]. 曹永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9]“理财治国”理念之展开——另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J]. 刘剑文,侯卓. Finance and Tax Law Review, 2013(00)
  • [10]“理财治国”理念之展开——另一种国家治理模式的探索[A]. 刘剑文,侯卓. 财税法论丛(第13卷), 2013

标签:;  ;  ;  ;  

中国财政理论前沿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