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卡美丽(Kamila Iakupova)[1](2021)在《动物隐喻与相关词汇教学研究 ——以俄罗斯汉语习得者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隐喻概念引起了大批俄罗斯与中国学者的关注。从传统理论的角度来看,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语言现象,而目前其概念发展到了认知层面。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及思维方式,不免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动物是创造隐喻的丰富资源,所以隐喻概念系统里动物隐喻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被看作最具有代表性的分支之一,而所谓的六畜在形成隐喻性词汇及反映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汉语与俄语里包含六畜的动物隐喻所占的比例都比较高。虽然最近两个国家的许多研究者都着眼于俄汉中的动物隐喻对比,不过学界还是缺少关于相关词汇教学的研究,教学过程在这一方面存在着空白之处。而隐喻是教学过程的难点之一。由于文化、历史等因素会影响特殊词汇的形成,加上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知差异,两种语言中动物隐喻的含义会有所区别。比如说,同样的动物名称在两种语言中能表示完全不同的喻义,同时不同的动物能具有同样的象征意义。此外,每种语言都有民族特有的隐喻性词语,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学习者习得外语的过程。不过,动物隐喻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使用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跟动物相关的词汇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其在教学应用既有助于学习者更有效地使用汉语,又有利于学生更深地理解中国文化。本文将从隐喻理论的视角,对俄汉中的动物隐喻进行比较研究并调查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含动物成语的情况。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第二章:对俄汉中动物隐喻对比研究。本章主要以汉语成语为例,对比两种语言的动物隐喻并把相关词语分类几组。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中动物成语的情况。第四章:描述隐喻性词汇的教学现状,基于本次研究的结果,对相关词汇教学提一些建议。最后是结论,对论文进行总结,整理本研究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马严[2](2021)在《俄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曲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对人生经历和感悟的记录,更是承载着人们对情感的寄托。歌曲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展示了多样的认知方式,同时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歌词是以文字形式传达歌曲艺术价值的重要表达手段,隐喻则在歌词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上升到认知层面,隐喻成为人们的思维手段和基本行为方式。通过对歌词中概念隐喻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于歌词中隐喻的理解,并在对比中了解俄汉歌词隐喻使用的异同及其背后的成因,扩大歌词隐喻研究的视野范围。此外,该研究还有利于在歌曲这种为最广大人群接受的艺术领域实现跨文化交际与情感交流。本课题以俄汉语情歌歌词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成果为研究基础,对俄汉语情歌歌词中出现的概念隐喻进行总结和归类,探究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类型的异同,并对俄汉语情歌歌词中隐喻的形成机制做进一步分析。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意义价值。第二章从认知语言学与对比语言学两方面对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做出阐释。第三章对俄汉语情歌及歌词进行界定,归纳总结其类型及特点。第四章解读俄汉语情歌歌词隐喻中目标域内常见意象,划分始源域类型并进行实例分析,阐明俄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类型并总结其异同点。第五章以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对比剖析俄汉语情歌歌词隐喻的概念整合网络类型,结合实例对俄汉语情歌歌词隐喻的成因进行解析,阐释俄汉语情歌歌词隐喻异同现象背后之机理。
漆飞[3](2021)在《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当代批判理论的共同体思想为研究对象,在当代美学的问题域中聚焦审美共同体的问题研究,在内容上呈现为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美学之维、审美共同体的共识与差异、主体化与去主体化、边界与去边界等具体问题,以及审美共同体的理论批判五个章节。审美共同体研究以生命政治作为总体性的研究进路。福柯的生命政治思想经由微观政治与感性生命场域的重返生成了对政治和美学的不同理解路径。当代批判理论家不同程度地改写、颠覆和超越福柯对于生命权力的后现代式考察,以生命经验的感性之维重构当代生命政治与感觉共同体之间的理论关联。朗西埃转换了福柯的生命政治论题,以对政治与治安的讨论激活对感性共同体分配机制、去身份化和异质感知构成等问题的阐发,经由感性领域的重构生成了不同于福柯的感性政治进路。阿甘本、奈格里、哈特、埃斯波西托等人则基于对生命感知潜能的总体性观照,重新思考感觉共同体与审美感知、主体经验之间的张力,建构了不同生命政治进路下的审美共同体批判思想。共识与差异是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当代批判理论接续和吸收早期批判理论和后批判理论对于宏大叙事、总体性和同一性逻辑的解构,但其并不全然地消解差异,而是在尊重差异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感觉和情感共通的审美共同体范式。通过颠覆和超越存在论对于共在的反思,当代批判理论家将总体性问题视为一种新的本体论,以独一性、任意独一性、独一复多来重新规定审美共同体内部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阿甘本以任意独一性来指认无法被表征的非本质差异性,埃斯波西托以疫责的空无属性来回应它与普遍性的关系,奈格里和哈特则将差异视为具有生成共同性的重要机制,赋予其生产性的潜能。感知、经验、语言和情感多维度地参与审美共同体的主体表达,基于差异的多元共同体形构出诸多不同类型的去主体化范式。对生命的伦理-美学诉求贯穿在当代批判理论关于审美共同体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始终,通过秉承福柯晚年对于自我生存的去主体化思考,当代批判理论家以“去同一化”和“去身份化”来重新界定共同体内部感性生命存在的具体内涵。朗西埃以无分之分作为感觉共同体的解放主体,奈格里与哈特基于情感、认知和审美等感性系统来具有生产潜能的主体范式,以容纳差异的诸众来形塑审美共同体的发生,阿甘本则将纯粹潜能作为生命感知的触发机制,以语言和艺术的可交流性作为去主体化的具象呈现方式。“去身份化”是审美共同体的具有解放潜能的主体感性表达,其既没有返回到启蒙现代性时期被高扬的主体性,也未完全地落入后批判理论对于主体的全面批判和解构。基于审美共同体对于差异性和去主体化的内部构成,其外部存在形态呈现为从有边界的、实体的、稳定的向去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的等方面的转变。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是审美共同体存在形态问题的核心所指,埃斯波西托以免疫机制的否定性特征预设了一种非实体化感觉共同体的出现,作为边界机制的免疫范式彰显出对感性生命的纳入与排除逻辑,阿甘本以难民的现实问题激活了对生命政治边界的思考。媒介、信息和技术共同地参与着审美共同体的建构,传统基于血缘、宗族和地缘等自然关系纽带的共同体范型被松动,基于流动性的情感、感觉和意义的虚拟化审美共同体正在生成之中。审美共同体以情感和感性系统为内核建立起新的认同价值体系并延伸出诸多不同的表达范式,其自身也蕴藏着向审美乌托邦、异托邦、世界主义等诸多形态转变与对话的可能性。当代批判理论家经由共同体审美和感性维度的阐发,营构出一种基于容纳差异、去主体化的、无边界的、非实体的、流动生成的审美共同体范式,这一范式不仅构成了对于后现代以降总体性危机的重新反思和回应,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对当代美学与政治关系的思考。在回应后现代之后的总体性问题时,当代批判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现实介入品性和批判色彩,然而这一介入性常常体现为理论与思辨层面的介入性。在面向现实语境中的具体问题时,审美共同体思想呈现出其限度,一方面是在理论介入现实时存在转换的矛盾性和难以现实化,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不可转换性。
胡燕云[4](2021)在《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语义探析》文中提出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于多义词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义学范畴,而是拓展到认知语言学领域,主张从隐喻和转喻方面入手对多义性问题展开系统研究。作为一种极为普遍而重要的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现象,词汇多义现象在俄语多义动词中有着积极、典型的表现。本文结合词汇语义和认知语义学理论,以俄语分解义动词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多义认知语义分析。具体将主要从认知相似性和认知映射两方面探讨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路径,揭示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衍生的认知基础、认知理据及语义衍生认知机制,在认知维度下对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的相关语义问题作出较为合理和接近其语言本质的理论阐释和实证分析。论文首先梳理了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其中包括动词多义性理论及其研究发展脉络,以及认知语义学基础理论——认知隐喻、原型范畴、意象图式、认知域等,并对俄语分解义动词进行语义界定;其次对俄语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的认知相似性问题展开细致分析和讨论;最后结合认知映射理论探析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衍生中的三种认知映射方式和机制。本文研究厘清了俄语分解义动词不同义项之间的认知理据和认知联系,充实了俄语分解义动词的多义问题的语义研究内容,增强了有关分解义动词语义衍生的认知机制的认识,一定程度上深化了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理论探讨,有助于俄语学习者对分解义动词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体现出课题研究突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运用价值。
余平[5](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指出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戴语[6](2020)在《隐喻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歇后语的研究》文中提出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群众语言,由人民群众口耳相传,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俗语。其结构短小精炼,语言通俗风趣。《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着之一,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蕴藏着丰富的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化形式,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纵观歇后语的研究历程,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更多地放在研究歇后语的由来、命名、性质、分类、修辞特征、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关系等。随着二十世纪末认知语言学在国内的兴起,学者们开始更多地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对歇后语的构建机制进行探讨。由于国内从隐喻方面对歇后语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还不是非常成熟和丰富,关于《三国演义》的隐喻研究更多地是从译本翻译的角度或人物形象的隐喻意义出发,而从隐喻角度对《三国演义》中歇后语进行研究的论文少之又少。本文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意义与背景,隐喻研究和歇后语研究的现状,并且指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认知语境理论探讨《三国演义》中歇后语的结构特点,分析歇后语所包含的汉语文化含义,最后提出适合名着中歇后语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研究方法有统计法、例证法、归纳法和定性法。创新之处在于运用隐喻的三种理论对《三国演义》中歇后语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中歇后语教学提出建议。第二章以概念整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认知语境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阐述歇后语的特点、分类。第三章以《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为数据来源,整理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概念隐喻理论、认知语境理论分析其特点和蕴含的文化隐喻。最后一章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古典名着的歇后语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徐杨[7](2020)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船舶技术百科全书》中隐喻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在国际海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海事类文本的翻译质量至关重要。本次翻译实践报告文本选自《船舶技术百科全书》,是一本有关船舶种类、船舶结构、船上设备和装置、船上安全及维护等的网络百科词典,其中还涉及到许多航运规则及相关条例。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材料中有大量的隐喻用法,而隐喻翻译的准确性对传递原文信息至关重要。因此选取什么样的翻译方法使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层层对应是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重点。在本报告中,共出现了五类隐喻,分别是与动物、颜色、身体部位、人或动物特征、以及物体特征相关的隐喻。以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理论为指导,本报告重点研究了海事英语中隐喻的翻译问题。采用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的研究方法,将本次翻译材料中出现的隐喻翻译策略总结为三类:保留喻体、转换喻体、舍弃喻体。对于个别约定俗成的海事英语词汇,直接沿用了传统的译法。本文旨在为今后同类文本的翻译扫清障碍、提供参考和借鉴。
党利娟[8](2020)在《《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的维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念隐喻突破传统修辞学研究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的局限,从认知的视角探究隐喻,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人们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以莱考夫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概念隐喻中三种隐喻类型特征为参考,采用文献研究法、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法对《骆驼祥子》中的隐喻进行分类,旨在探究文学作品中不同类别隐喻的翻译方法。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分为四小部分,首先简述了选题的依据、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其次分述了国内外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翻译、汉语隐喻的维译及《骆驼祥子》中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最后论述了概念隐喻理论的本质、工作机制和分类。第二部分中依据莱考夫提出的概念隐喻的三种类型,将小说中的隐喻分为空间隐喻、结构隐喻和本体隐喻,并对不同类型的隐喻做出解读分析。第三部分结合维译本中典型的隐喻翻译,归纳总结在处理不同类型隐喻时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其中在处理空间隐喻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省略法;翻译结构隐喻时采用直译法和意译法;翻译本体隐喻时采用直译法、意译法、替换法。第四部分依据前面章节的分析探究影响隐喻翻译的因素,得出影响隐喻翻译的主要因素为语境,并从言内语境、言伴语境、言外语境三方面分析了语境对汉语隐喻维译的影响。第五部分结论部分为论文整体回顾,根据前两章节的研究总结得出的结论,指出研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文章以《骆驼祥子》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汉语中的隐喻在翻译为维吾尔语时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因素制约,以期为未来对相似题材中隐喻的维译提供一定的借鉴。
林梦茜[9](2020)在《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介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词汇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对于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但是,无论是在英语词汇学习还是英语词汇教学中,介词是一大难点。对于我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介词的多重含义很难掌握,介词一词多义的特征也使得学习者在使用介词时常常出现使用不准确的现象,严重影响语言交流的效果。但现如今高中英语介词教学大体上仍然秉持着传统的机械记忆法,远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虽然在过去60年间介词教学方法不断翻新,直观法、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层出不穷。但是,前者对于高中生来说略显简单,不符合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且应用范围局限,只能停留在介词的具体意义上,无法用于解释介词的抽象意义,而后两者则由于教师对语料库和情境的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是让学生机械记忆介词的搭配、例句等,其教学内容和传统介词教学法的教学内容大同小异。而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介词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清晰系统的语言认知、更加深刻的语言感悟,还将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从知识、理解上升到了应用、分析和评价,有利于学习者高阶思维的训练,从而产生意义学习。与此同时,教师的介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介词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基于此,为探索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介词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对当下英语介词教学有所启示,本研究以up、down、on、off、in和out这6个介词为例,以江苏省盐城市某中学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6周的介词教学实验。笔者在实验班实施了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在对照班实施了基于例句及讲解的传统介词教学。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班同时进行前测,以了解实验前两班受试者介词掌握情况,并为确定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实验后,笔者对两个班同时进行后测,以检验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的实施效果。后测结束后,笔者对两个班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以探索两班受试者对各自接受的介词教学的接受度和满意度。最后,基于对实验班后测成绩的分析,笔者发现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对受试者的语义推测能力影响最为显着,进而对实验班后测语义推测部分得分排名前五的5位受试者进行有声思维研究,探索概念隐喻在受试者语义推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笔者对研究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后发现:(1)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比传统的基于例句和讲解的介词教学有效,具体体现在受试者对单一介词语义的记忆、多个介词语义的辨析、介词未知语义及含有该介词的短语的意义的推测、运用介词进行表达和产出这四方面的能力上。(2)在上述四个方面中,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对受试者语义推测能力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大。概念隐喻在受试者进行语义推测的认知过程中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为意义推理过程提供合理依据;二是为意义判定过程提供合理解释。(3)受试者在主观意识上对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持积极态度,且接受此介词教学后普遍对自己的介词掌握情况评估更加积极。本研究揭示了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对学生介词掌握情况及学生满意度、接受度的积极影响及其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基于以上结论,这种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对当下高中英语教师的介词教学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建议教师将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作为传统的基于例句及讲解的介词教学的有益补充,各种方法相辅相成,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2)对于不同介词,教师应灵活使用概念隐喻知识进行语义呈现。也就是说,利用概念隐喻知识向学生呈现不同介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时的方式也需根据具体介词的不同而有所变化。(3)教师在运用概念隐喻知识进行介词教学的过程中也要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特别是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这是因为,虽然人类共同具有普遍的认知机制,且大部分隐喻是跨文化共有的,但不同文化有自己独有的隐喻,教师应在提供这些具有文化标记的隐喻时加以对比。(4)教师应在引入概念隐喻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提升学生的隐喻能力,从而将此迁移到其他英语多义词的学习中去。教师在课堂教学及课外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含有大量隐喻的学习材料,并经常鼓励学生通过联想、推测的方法自己探索多义词的词义形成过程。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创造隐喻,激发其创造性思考,培养其对隐喻的敏感度。
张冬瑜[10](2019)在《基于语义资源和认知视角的隐喻识别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隐喻是用来描述和理解抽象概念的主要手段,它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语言中,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次隐喻表达。近年来,随着推特、微博、论坛等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隐喻文本出现在更加多元化的平台上,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因此,人们迫切需要自然语言处理海量的隐喻信息。隐喻识别研究旨在赋予计算机像人类一样分析隐喻的能力,是一项富有挑战的研究课题。针对目前国内外隐喻研究中语义资源稀缺、语义信息利用不足、应用研究缺乏等问题,本文在构建隐喻语料库的基础上,展开隐喻识别研究,并探索隐喻识别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模式和范例,即从“资源建设”到“识别”,再到“应用”的研究框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隐喻语义资源建设方面,设计了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标注框架以及有效、规范、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了大规模的中文隐喻语料库。提出了基于标注者画像的隐喻标注个性化方法,依据标注者的个性化特征和标注历史数据分配标注任务,同时采取“小众任务优先分配”策略,以保证“小众”任务的标注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标注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隐喻标注质量,为隐喻识别提供必要的语义资源。(2)在隐喻识别方面,提出了基于BERT与Transformer模型的名词隐喻识别方法,使用BERT模型替代词向量,在语义表示中同时包含词与词之间的位置关系等信息,利用Transformer模型进行特征提取并通过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识别。此外,提出了基于同义词林和注意力网络的动词隐喻识别方法,首先改进词向量,使其融合同义词词林的语义信息,包含词语抽象度等信息。构建了一种基于主谓宾句子结构信息的动词隐喻Attention网络,使得LSTM充分考虑到全局结构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隐喻识别方法超过了现有基于人工特征的分类模型及主流深度学习模型。(3)在隐喻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基于隐喻的创造力与心理健康评估模型。首先,在隐喻识别的基础上,融合情感等特征,评估学生作文的创新性,在此基础上的写作自动评估系统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评估写作质量,进而提高写作评估系统的有效性。其次,在识别出隐喻句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特征和大学生心理测评报告结果,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预测模型,进而完成基于隐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进行创造力和心理健康评估,本文对基于隐喻特征的写作自动评价和心理健康状态评测进行了有益地尝试。
二、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隐喻与相关词汇教学研究 ——以俄罗斯汉语习得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隐喻研究概况 |
1.1.1 中国研究状况综述 |
1.1.2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预期价值及应用前景 |
1.5 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对俄汉中的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
2.1 俄汉中动物隐喻的定义及其表现 |
2.1.1 隐喻定义 |
2.1.2 动物隐喻的认知特点 |
2.1.3 动物隐喻运作机制 |
2.2 俄汉中动物隐喻对比研究 |
2.3 俄汉中动物隐喻的类型 |
2.3.1 喻义相同的词语 |
2.3.2 喻义相异的词语 |
2.3.3 喻义交叉的词语 |
2.3.4 喻义空缺性的词语 |
第三章 关于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中动物成语的研究 |
3.1 动物成语在俄罗斯的汉语教学使用状况 |
3.2 关于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中含动物名称成语的调查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与动物隐喻相关词汇的教学 |
4.1 动物隐喻相关词汇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 |
4.2 影响相关词汇教学的因素 |
4.3 一些教学方法和练习 |
4.4 隐喻性词汇选择与汉语教材中的出现率 |
4.5 对动物隐喻词汇教学的一些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中含动物名称成语的调查 |
致谢 |
(2)俄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四、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六、研究内容及语料来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 |
(一)概念隐喻理论 |
(二)概念整合理论 |
(三)语篇连贯理论 |
二、对比语言学的相关原则 |
(一)可比性原则 |
(二)共时性原则 |
(三)同语体对比原则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情歌歌词概述 |
一、情歌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
(一)情歌的概念界定 |
(二)情歌的类型及特征 |
二、情歌歌词的概念界定及类型 |
(一)情歌歌词的概念界定 |
(二)情歌歌词的类型及特征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俄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类型对比研究 |
一、俄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类型 |
(一)俄语情歌歌词隐喻中目标域内常见意象解读 |
(二)俄语情歌歌词隐喻中始源域的类型划分 |
(三)俄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实例解析 |
二、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类型 |
(一)汉语情歌歌词隐喻中目标域内常见意象解读 |
(二)汉语情歌歌词隐喻中始源域的类型划分 |
(三)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实例解析 |
三、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类型的异同 |
(一)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类型的共性 |
(二)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类型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的形成机制 |
一、概念整合视域下俄语情歌歌词隐喻的成因 |
(一)俄语情歌歌词隐喻的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
(二)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俄语情歌歌词隐喻的实例解析 |
(三)概念整合视域下隐喻对俄语情歌意境的阐释 |
二、概念整合视域下汉语情歌歌词隐喻的成因 |
(一)汉语情歌歌词隐喻的概念整合网络类型 |
(二)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汉语情歌歌词隐喻的实例解析 |
(三)概念整合视域下隐喻对汉语情歌意境的阐释 |
三、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成因的异同 |
(一)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成因的共性 |
(二)俄汉语情歌歌词中概念隐喻成因的差异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生命政治与共同体的审美之维 |
第一节 生命政治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微观政治与生命政治 |
二、生命权力与生命政治 |
三、治理术与生命政治 |
第二节 生命政治与感性共同体 |
一、感觉共同体的分配机制 |
二、感觉共同体的去身份化 |
三、感觉共同体的异质感知构成 |
第三节 作为否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感性生命的原初典范 |
二、例外状态与共同体的界槛 |
三、朝向死亡政治的生命感知形式 |
第四节 作为肯定性范式的感觉共同体 |
一、以情感为核心的生命政治生产 |
二、超越生命政治的免疫式共同体 |
三、感知潜能与人类共在的张力 |
第二章 共识与差异:审美共同体的本体性问题 |
第一节 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非同一的星丛共同体 |
二、超越总体的绝对差异 |
第二节 歧感共同体与差异性感知的重组 |
一、重返感性经验的社会场域 |
二、可感性分配与审美感知的重构 |
三、制造差异的美学异托邦 |
第三节 容纳差异的多元共同体 |
一、超越存在的非同一共同体 |
二、无法被化约的差异性 |
三、共同性与差异的生成潜能 |
第三章 主体化与去主体化:审美共同体的主体性问题 |
第一节 主体性问题的批判理论进路 |
一、从先验主体到实践的主体 |
二、被建构的非中心化主体 |
三、人民作为去身份化的主体表达 |
第二节 生成性的诸众与艺术的生产 |
一、诸众与主体性的生产 |
二、非物质生产的感性装置 |
三、爱的政治与情感劳动 |
第三节 生命主体的感知潜能与语言经验 |
一、空无属性的赤裸生命 |
二、生命经验的纯粹表达 |
三、多元叠合时间中的潜能主体 |
第四章 边界与去边界:审美共同体的存在形态 |
第一节 从实体的/边界的向非实体的/去边界的转换 |
一、从共同体到共通体:感觉的共通 |
二、免疫范式的边界机制 |
三、难民与生命政治边界 |
第二节 从稳定的到流动的共同体 |
一、认同的危机与归属的困境 |
二、流动-生成中的情感纽带 |
第三节 审美共同体的形态转换与价值功能 |
一、审美乌托邦、敌托邦、异托邦 |
二、虚拟的感知远托邦 |
三、包容与对话的美学世界主义 |
第五章 审美共同体理论的限度 |
第一节 难以现实化的形式共通 |
一、作为规范性的生命-形式 |
二、感知潜能的非现实性 |
三、介于反乌托邦与虚无主义之间 |
第二节 主体性生产的转换困境 |
一、浪漫主义式的构成性力量 |
二、爱的政治是否可行? |
三、理想主义者的革命式乌托邦 |
第三节 想象式的边界机制 |
一、边界转换的有限性 |
二、归属的结构性难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人名索引 |
附录二 概念索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4)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语义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背景 |
二、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
三、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课题研究的新意 |
五、论文结构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俄语动词多义认知分析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俄语动词多义的认知语义衍生 |
一、多义性概述 |
二、俄语动词多义性 |
三、俄语动词认知语义衍生 |
第二节 动词语义衍生相关认知理论 |
一、认知隐喻 |
二、原型范畴 |
三、意象图式 |
四、认知域 |
第三节 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分析 |
一、分解义动词的界定 |
二、分解义动词语义差异分析 |
三、分解义多义动词的认知语义原型 |
四、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衍生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相似分析 |
第一节 认知相似性概析 |
第二节 认知相似性的语义功能 |
一、认知突显功能 |
二、认知语义互动功能 |
第三节 分解义动词多义认知相似性类型 |
一、动作实现方式相似 |
二、动作结构特点相似 |
三、动作结果相似 |
四、动作心理感受相似 |
五、动作复合协同相似 |
六、动作相关事物的相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分解义动词多义的认知映射分析 |
第一节 认知映射概析 |
一、认知映射界定 |
二、认知映射的特点 |
第二节 认知映射的功能 |
一、意象图式转移功能 |
二、认知语义迁移功能 |
第三节 分解义动词多义认知映射的类型 |
一、由一具体域向另一具体域映射 |
二、由具体域向抽象域映射 |
三、由具体域向抽象性质具体域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
2.3.3 认知翻译学 |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
2.4.3 翻译实践研究 |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经典范畴理论 |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
3.3 原型范畴理论 |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
3.4 范畴化的层次 |
3.4.1 基本层次范畴 |
3.4.2 上位层次范畴 |
3.4.3 下位层次范畴 |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
4.1 引言 |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
4.2.1 翻译的界定 |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
4.3.1 范畴对等 |
4.3.2 范畴错位 |
4.3.3 范畴空缺 |
4.4 小结 |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
5.1 引言 |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2.1 词类范畴转换 |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
5.2.3 句法范畴转换 |
5.2.4 语义范畴转换 |
5.2.5 语用范畴转换 |
5.2.6 文体范畴转换 |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3.1 对等范畴转换 |
5.3.2 错位范畴转换 |
5.3.3 空缺范畴转换 |
5.4 小结 |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
6.1 引言 |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
6.2.1 具身认知 |
6.2.2 文化模型 |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
6.3.1 隐喻 |
6.3.2 转喻 |
6.3.3 象似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隐喻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歇后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隐喻方面的研究现状 |
1.2.2 歇后语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相关的研究工作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第2章 从隐喻的相关理论看歇后语的特点 |
2.1 隐喻的相关理论 |
2.1.1 概念整合理论 |
2.1.2 概念隐喻理论 |
2.1.2.1 方位隐喻 |
2.1.2.2 实体隐喻 |
2.1.2.3 结构隐喻 |
2.1.3 语境理论 |
2.2 歇后语的特点 |
2.2.1 集体性 |
2.2.2 形象性 |
2.2.3 稳固性 |
2.2.4 引申性 |
2.3 歇后语的分类 |
2.4 小结 |
第3章 基于《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中与《三国演义》有关歇后语的分析 |
3.1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的简介 |
3.2 《中国歇后语大辞典》中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分析 |
3.2.1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2.2 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特点 |
3.2.3 文化隐喻 |
3.3 小结 |
第4章 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古典名着中歇后语的教学建议 |
4.1 教学原则 |
4.2 教学建议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船舶技术百科全书》中隐喻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任务描述 |
1.1 原文介绍 |
1.2 翻译任务简介 |
第2章 翻译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翻译过程描述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简介及理论指导 |
3.1.1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 |
3.1.2 海事英语中的隐喻 |
3.2 隐喻的翻译方法 |
3.3 海事英语中隐喻的翻译 |
3.3.1 保留喻体 |
3.3.2 转换喻体 |
3.3.3 舍弃喻体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总结 |
4.2 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原文与译文 |
附录B 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的维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概念隐喻研究现状 |
1.3.2 隐喻翻译研究现状 |
1.3.3 《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 |
1.4 概念隐喻理论 |
1.4.1 概念隐喻的本质 |
1.4.2 概念隐喻的映射机制 |
1.4.3 概念隐喻的分类 |
2《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的分析 |
2.1 《骆驼祥子》中空间隐喻的分析 |
2.1.1 空间喻指时间 |
2.1.2 空间喻指社会等级 |
2.1.3 空间喻指数量 |
2.1.4 空间喻指状态 |
2.1.5 空间喻指范围及其他 |
2.2 《骆驼祥子》中结构隐喻的分析 |
2.2.1 战争概念构建的隐喻 |
2.2.2 容器概念构建的隐喻 |
2.2.3 食物概念构建的隐喻 |
2.3 《骆驼祥子》中本体隐喻的分析 |
2.3.1 涉及动物的本体隐喻 |
2.3.2 涉及人体感官的本体隐喻 |
2.3.3 涉及植物的本体隐喻隐喻 |
2.3.4 涉及人体器官的本体隐喻 |
2.3.5 涉及日常用品的本体隐喻 |
3 《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维译及方法分析 |
3.1 空间隐喻的维译 |
3.1.1 直译法 |
3.1.2 意译法 |
3.1.3 省略法 |
3.2 结构隐喻的维译 |
3.2.1 直译法 |
3.2.2 意译法 |
3.3 本体隐喻的维译 |
3.3.1 直译法 |
3.3.2 意译法 |
3.3.3 套用法(替换法) |
4 《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维译制约因素分析 |
4.1 言内语境 |
4.2 言伴语境 |
4.3 言外语境 |
总结 |
附录 国际音标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介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介词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
1.1.2 概念隐喻教学实践的启发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概念隐喻的研究概述 |
2.1.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2 有关概念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概述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3 有关概念隐喻在英语介词教学中的应用的研究概述 |
2.3.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4 总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概念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基础 |
3.1.1 语言的三大特性:体验性、隐喻性和理据性 |
3.1.2 意象图式理论 |
3.2 核心概念 |
3.2.1 概念隐喻的定义 |
3.2.2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
3.3 概念隐喻的类型 |
3.3.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 |
3.3.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 |
3.3.3 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
3.4 概念隐喻在介词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参与者 |
4.2.1 研究对象 |
4.2.2 其他研究参与者 |
4.3 研究工具 |
4.3.1 前测与后测 |
4.3.2 有声思维 |
4.3.3 调查问卷 |
4.4 基于概念隐喻的介词教学实验设计 |
4.4.1 实验班介词教学设计案例:up |
4.4.2 实验班介词教学设计案例:down |
4.5 研究过程 |
4.5.1 实验准备阶段 |
4.5.2 实验实施阶段 |
4.5.3 实验结束后 |
4.6 数据收集与整理 |
4.6.1 实验班与对照班介词前测及后测 |
4.6.2 实验班5位学生的有声思维录音 |
4.6.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问卷调查 |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
5.1 介词测试结果分析 |
5.1.1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5.1.2 对照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5.1.3 实验班前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5.2 有声思维结果分析 |
5.2.1 词义推断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运作模式 |
5.2.2 概念隐喻在词义推断过程中的作用 |
5.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3.1 实验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5.3.2 对照班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局限 |
6.4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前测试卷(Pre-test) |
附录三 :后测试卷(Pre-test) |
附录四 :有声思维转写报告 |
附录五 :实验班介词教学设计案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语义资源和认知视角的隐喻识别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理论基础 |
1.2.2 隐喻语料库构建研究 |
1.2.3 隐喻识别研究 |
1.2.4 隐喻计算应用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 基于CNKI的隐喻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2.1 概述 |
2.2 数据采集 |
2.3 基于有序聚类模型的历时分析 |
2.3.1 有序聚类模型 |
2.3.2 基于有序聚类模型的历时分析 |
2.4 基于主题模型的共时分析 |
2.4.1 主题模型 |
2.4.2 基于主题模型的共时分析 |
2.5 基于科学计量学原理的研究趋势分析 |
2.5.1 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趋势预测 |
2.5.2 基于回归模型的趋势预测 |
2.5.3 研究发展趋势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认知视角的隐喻语料库构建 |
3.1 概述 |
3.2 隐喻语料库构建 |
3.2.1 概念界定 |
3.2.2 标注框架 |
3.2.3 语料采集 |
3.2.4 语料标注 |
3.2.5 质量监控 |
3.3 个性化标注方法 |
3.3.1 标注者画像 |
3.3.2 任务分配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获取标注者画像 |
3.4.2 标注实验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语义资源和深度学习的隐喻识别研究 |
4.1 名词隐喻识别研究 |
4.1.1 概述 |
4.1.2 基于Transformer和BERT的名词隐喻识别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动词隐喻识别研究 |
4.2.1 概述 |
4.2.2 基于同义词林和Attention网络的动词隐喻识别 |
4.2.3 实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隐喻应用研究 |
5.1 基于隐喻的写作创造力评估 |
5.1.1 概述 |
5.1.2 数据集 |
5.1.3 基于隐喻的写作创造力评估方法 |
5.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2 基于隐喻的心理健康评估 |
5.2.1 概述 |
5.2.2 数据集 |
5.2.3 基于隐喻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 |
5.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论隐喻翻译的认知运作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隐喻与相关词汇教学研究 ——以俄罗斯汉语习得者为例[D]. 卡美丽(Kamila Iakupova).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俄汉语情歌歌词中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D]. 马严.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审美共同体问题研究 ——以当代批判理论为中心的考察[D]. 漆飞. 兰州大学, 2021(09)
- [4]俄语分解义动词的认知语义探析[D]. 胡燕云.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6]隐喻视角下《三国演义》中歇后语的研究[D]. 戴语.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4)
- [7]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船舶技术百科全书》中隐喻的汉译实践报告[D]. 徐杨.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8]《骆驼祥子》中概念隐喻的维译研究[D]. 党利娟.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 [9]概念隐喻在高中英语介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林梦茜.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基于语义资源和认知视角的隐喻识别与应用[D]. 张冬瑜.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