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地区藏族血浆AVP含量研究

不同海拔地区藏族血浆AVP含量研究

一、世居在不同海拔的藏族人血浆AVP含量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婕[1](2019)在《慢性高原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凋亡变化及其信号通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高原病(CMS),是一种以红细胞过度增生、血红蛋白浓度显着增加、严重的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发生于居住在海拔高于2 500m以上对低氧环境失习服的人群,由于红细胞过度增多导致全身多系统损伤,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既往对CM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细胞分化、增殖方面,大量研究结果认为骨髓有核红细胞增殖增强在CMS患者红细胞过度增多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情况如何,在红细胞过度积累中作用如何,既往尚未进行系统研究。骨髓是成人重要的造血器官,骨髓造血细胞凋亡情况的研究对CMS发病机制及其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既往我们团队对CMS细胞凋亡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CM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凋亡指数下降,且与线粒体通路相关,但BMMNCs不能完全反映红系前体细胞凋亡变化的情况。基于上述初步研究结果,本论文假设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下调,在其红细胞积累中与红细胞增殖增强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故本论文探讨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情况,以及其凋亡变化的主要信号分子通路,从细胞凋亡角度为阐明CMS发病机制积累科学依据。基于上述理由,本论文从以下两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凋亡变化目的:以CMS患者骨髓红系前体细胞增殖及凋亡的结果为基础,探讨红系前体细胞凋亡在C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深入研究红系前体细胞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凋亡相关分子的变化。方法:以18例CM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17例在相近海拔高度地区世居或久居的健康人或单纯陈旧性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流式细胞术、q PCR等方法,研究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3、Fas、TNFR、Bcl-2家族分子、Cyt-C的变化情况。结果: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髓涂片,CMS组粒红比小于对照组(p<0.05),而中、晚幼红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BMMNCs中CD34+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但CMS组CD71+有核红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且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2.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MS组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减少。应用q PCR测定两组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MS组Bcl-2 m 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Bax 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但caspase-3、Cyt-C、TNFR、Fas m RNA表达水平在两组间均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现CMS组caspase-3和Bax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Bcl-2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TNFR、Fas和Cyt-C水平无显着差异(p>0.05),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其m RNA表达水平基本一致。结论:1.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增殖增强,同时细胞凋亡下调,两者都与血红蛋白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骨髓红系细胞增殖增强和凋亡下调是CMS患者红细胞过度积累的重要机制,两者可能发挥一定的协同作用。2.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中Bcl-2家族部分分子的变化,说明线粒体途径是CMS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凋亡下调的重要机制之一;而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死亡受体相关分子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第二部分低氧暴露后大鼠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变化研究目的:以第一部分研究结果为基础,研究大鼠在低压低氧暴露情况下骨髓有核红细胞增殖、凋亡情况,探讨凋亡通路相关的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的相关分子变化。方法:以30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低氧组饲养在模拟海拔5 000m高原的低压低氧舱内,分别连续低压低氧饲养7d及28d,对照组在海拔2 260m的实验室内饲养。利用全血细胞分析、流式细胞术研究三组大鼠外周血细胞学指标、骨髓有核红细胞比例及凋亡的变化;应用光学显微镜、电镜等观察骨髓有核红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应用免疫磁珠分选、q PCR、WesternBlot、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低压低氧暴露前后大鼠骨髓有核红细胞caspase-3、Fas、TNFR、Bcl-2家族分子及Cyt-C的变化情况。结果:1.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骨髓涂片及胸骨HE染色切片,低氧暴露后两组大鼠骨髓粒红比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中、晚幼红细胞比例及幼红细胞岛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电镜下观察发现低氧暴露后骨髓有核红细胞数量增多,线粒体数量增多伴肿胀。流式细胞术检测了BMMNCs中CD71+有核红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显示随着低氧暴露时间延长,CD71+有核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01)。2.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低氧暴露28d后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率显着增高(p<0.05)。应用q PCR测定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结果显示低氧暴露后两组大鼠CD71+有核红细胞caspase-3、Bax、Cyt-C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TNFR、Fas、Bcl-2表达水平在低氧暴露组和对照组间均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低氧暴露后两组CD71+有核红细胞caspase-3、Bax、Bcl-2、Cyt-C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TNFR、Fas表达水平在低氧暴露组和对照组间均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应用免疫组化测定胸骨骨髓腔内细胞caspase-3表达,结果显示随着低氧暴露时间的延长,caspase-3表达逐渐增高。结论:1.低氧暴露后大鼠外周血、骨髓红系细胞增殖增强,同时细胞凋亡也增加,说明大鼠骨髓红系造血受到增殖和凋亡的双向调控。2.低氧暴露前后大鼠骨髓有核红细胞中caspase-3及线粒体途径相关因子的变化,说明线粒体途径是大鼠骨髓红系前体细胞凋亡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死亡受体相关分子未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综上所述,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的CMS患者和短期饲养在低压低氧舱的模型动物,都会出现外周血红细胞数量增多、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等血液学特点,骨髓作为重要的造血器官在低氧条件下都表现为有核红细胞增殖增强。CMS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较同海拔健康人下降,其主要机制与线粒体信号途径有密切关系,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下调可能对CMS患者外周血红细胞过度积累有促进或加重作用,研究为进一步阐明CMS患者红细胞过度增加机制积累了新的科学依据。低氧暴露的模型动物其凋亡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可能与低氧暴露时间、条件及实验物种的不同有关。

刘洁[2](2019)在《高原低氧适应DNA甲基化谱及相关基因MICU1功能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高原低氧适应藏、汉DNA甲基化谱研究研究背景:青藏高原环境缺氧,气温低,降水量少和紫外线辐射强,生存条件恶劣。藏族人与当地其他民族和移居高海拔的居民相比能很好地适应高原环境,表现在夜间睡眠时具有较高的通气形状参数值和低通气反应,他们不仅动脉血氧饱和度较低,而且血红蛋白浓度较低、睡眠质量较好。据相关报道,藏族人体内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高于当地其他人,这就可以解释藏族人肺部较强的氧气扩散能力和明显增多的血流量。此外,藏族人对缺氧环境的适应性具有可遗传特征,如婴儿出生体重,运动后儿童和成人的血氧饱和度和血红蛋白水平。所有这些因素都使藏族能够适应并生活在高海拔地区。Simonson,TS等人研究发现,EGLN1和PPARA的单倍型与藏族人所特有的血红蛋白B表型呈现显着正相关。Beall CM和Yi X等报道EPAS1是经历了高阳性选择的高原适应的候选基因。Simonson TS,Wang GD和Yang L等人的研究证明EDNRA和YES1参与高海拔适应。然而,DNA甲基化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很少有研究人员报道DNA甲基化水平的基因表达与缺氧适应之间的关联。Bernard Thienpont等人报道,肿瘤组织发生缺氧可引起氧依赖性TET酶的活性降低,TET酶通过5-甲基胞嘧啶氧化进而催化DNA去甲基化。这种生物学现象可以说明DNA甲基化与缺氧是相关的。Chiranjib Dasgupta等也提供引起启动子甲基化可增加缺氧的证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我们招募了 10名世居高海拔藏族(5名男性和5名女性;平均年龄:27.5岁),10名居民低海拔藏族(5名男性和5名女性;平均年龄:29.9岁),10名移居高海拔汉族(5名男性和5名女性;平均年龄:36.8岁)和10名普通汉族人(5名男性和5名女性;平均年龄:30.2岁)。使用基于微阵列的方法,找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的差异性甲基化区域(DMR),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对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通路富集分析(IPA),并对其功能采用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o)。结果:差异甲基化位点的KEGG分析提示,高海拔藏族与低海拔藏族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信号通路富集。移居高海拔汉族与低海拔汉族居民独特富集在:胰岛素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启动子水平的KEGG分析提示,糖酵解/糖原异生通路是高海拔藏族居民与低海拔藏族居民比对后独有的。结论:揭示了世居高海拔藏族与移居低海拔藏族和移居高海拔汉族与低海拔汉族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谱。此外,对差异甲基化位点和启动子水平的相应差异甲基化基因进行典型的功能注释分析。为探讨高原藏族居民与居民低海拔藏族和迁徙高原汉族与居民低海拔汉族人群DNA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调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了解高原适应的机制提供新的见解和思路。第二部分:健康成人急性高原暴露后脑血管反应性的变化研究研究目的:研究健康成人不同海拔地区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变化及可能相关机制。研究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联合CO2吸入CVR,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检测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2)。采集血液标本,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管活性物质。本研究将59名健康成人分为低海拔组、中海拔组和高海拔组3组,低空组的所有指标均在出发前24小时和到达后测试。北京(海拔44.4米)到西宁(中等海拔2200米)。然后,休息48h后,所有指标在到达西宁后(24h和48h)(在2200米的中海拔高度)与玉树结古镇(海拔3700米)和中海拔高度进行了检测。对三个海拔高度的受试者进行组间比较。北京(海拔44.4米)到西宁(中等海拔2200米)。然后,在休息48小时后,所有指标在西宁(中等海拔2200米)到达玉树结古镇(海拔3700米)的24小时和48小时以及中等高度的所有指标进行测试。对三个高度的受试者进行了组间比较。结果:急性暴露于高原,低海拔组CV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R:1.94re为0.91±0.53,P<0.001);CVR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血管储备指数(CVRI):3.65 HVCVR 与 1.37 E CVR,P<0.001);rSc02 水平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差异是(66.78±4.61)%vs(70.29±4.52)%,P<0.001。急性高原暴露后低海拔组血管活性物质与暴露前相比下降:NO:(79.14±9.54)μmol/L vs(58.01±9.93)μ mol/L,P<0.001;血清eNOS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23±6.20)pg/mL v(65.07±9.82)pg/ml,P<0.001;EPO:(84.68±13.16)PG/ml 与(65.01±5.92)pg/ml,P<0.001;VEGF:(71.91±11.62)pg/ml vs(54.92±11.86)pg/ml,P<0.001;SFLT:(384.18±42.73)pg/ml vs.(320.62±78.96)pg/ml,p<78.96。急性高原暴露后中海拔组CVR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VR:2±0.79 vs 0.91±0.66,P<0.001);CVRI 差异显着(3.83±0.67 vs 1.67±0.87);P<0.001;RSC02随海拔升高而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53±4.61)%vs.(69.63±5.59)%,P<0.001]。在暴露于高海拔地区之前,NO、NOS低、中海拔组的EPO、VEGF和sFLT均高于高原组。不同海拔高度的CVR水平与SC02呈负相关(r=0.91),与NO和NOS水平呈正相关(RS=0.89,r=0.75);CVR 与 VEGF 和 EP0 中度相关(RS=0.45,r=0.42)。RSC02 与 RBC、Hb 和 VEGF 水平呈正相关(r=0.89,r=0.75,RS=0.86),但与 NO 和 NOS水平呈中度负相关(rs=-0.52,r=-0.57)。结论:低海拔受试者快速高原低氧暴露后,CVR升高,血清中的NO、eNOS、EPO等红细胞和血管活性物质显着升高,VEGF升高,随后逐渐降低,sFlt-1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升高,rSc02水平逐渐降低,表明高海拔地区的局部脑缺氧。第三部分:高原适应性基因MICU1在造血分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研究目的:根据前期研究结果藏、汉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谱,分析差异甲基化基因富集到的通路,我们选择钙信号通路,低氧适应相关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进行相关实验研究。低氧可诱发低氧诱导因子HIF活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活化的HIF进一步激活一系列因子引起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后被自噬体清除,诱导线粒体自噬发生。线粒体功能紊乱导致钙稳态失衡,将引起细胞自噬、死亡。线粒体钙离子单向转运复合体(MCU、MICU1、MICU1)中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MICU1)是维持细胞线粒体钙稳态的重要分子,它是线粒体依赖性死亡途径的负调控因子。有研究发现,人在进入高原后,MCUR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提示MCUR1可能在适应高原环境过程中发挥作用。那么复合体中MICU1的功能如何?为此我们构建了稳定敲低MICU1的K562细胞系,并鉴定了载体的表达效果,探索MICU1在低氧时对红系分化的功能及其可能机制。探讨在低氧环境中MICU1对红系分化过程中调节作用及其对K562增殖、分化及凋亡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K562细胞系MICU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慢病毒技术包装K562细胞,稳定敲低MICU1的表达,常氧、低氧培养,用qRT-PCR检测MICU1敲低效果,以及红系分化标志物cd235a、γ-globin表达情况,达标后采用westemblot检测MICU1、P53、BAX、Bcl-2的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了敲低MICU1后K562细胞的增殖;用ANNEXINV-APC/7-ADD检测了敲低MICU1后K562细胞系的周期和凋亡。结果:低氧可以抑制K562细胞的CD35a、y-globin的表达,抑制红系分化;CCK-8结果表明敲低MICU1可显着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表明敲低MCUR1可促进K562细胞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表明敲低MICU1促进凋亡相关蛋白p53、BAX的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说明MICU1可促进K562增殖,抑制K562凋亡,促进了红系分化。结论:我们结果说明在K562细胞模型中,MICU1可以调控K562向红系分化,调控增殖、分化及凋亡过程,其调控K562分化、凋亡的过程可能通过调控MICU1的表达实现的。这进一步确定了 MICU1低氧诱导细胞红系分化的可能新机制。

韦定菊[3](2018)在《恒河猴高原低氧适应基因EPAS1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恒河猴(Macaca mulatta)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一种非人灵长类,本论文以恒河猴作为低氧适应研究对象。通过NCBI的SNP数据库,分析和比较人与恒河猴现有的SNP数量的差异性;利用分子生物学中的巢式PCR技术,扩增恒河猴EPAS1基因已被公布的100个位点所在的22个序列片段,分析恒河猴EPAS1基因部分SNPs的遗传变异,以检验EPAS1基因在恒河猴长期的进化选择过程中受到选择作用,为恒河猴的低氧适应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分子研究证据。本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通过测序,我们获得新SNP位点83个,这些新SNP位点在NCBI中未曾被记录,其中41%的新SNP的特异性等位基因仅在高海拔种群中被发现。2)本实验在对恒河猴的100个已知SNP测序过程中,检测到SNP 34个存在多态性,其中有13个位点,它们的多态性仅出现在高海拔种群中。在外显子15内,高海拔种群对GT基因型有偏向性(P=0.028,<0.05)。3)在PG3片段上SNP位点rs286734224,在高海拔种群中,与该位点相近的5个位点之间相互独立,而低海拔种群rs286734224和rs307462504位点之间高度连锁,PG5片段上SNP(rs303235021)、PG8片段上SNP(rs1941047)高海拔种群这两个位点与其相近的位点之间连锁完全不平衡,而低海拔种群该位点与其他相近的位点之间相互独立。4)位于恒河猴13号染色体的位点47074767(G/T)、47074769(G/C)、47074772(T/C),这三个位点组成的TCC基因型,仅存在于高海拔种群。rs289387673(T/C),结合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值、遗传分化值的结果表明,T等位基因更能满足更多环境的需求,无论是低氧还是足氧的环境。rs292834672位点的T等位基因和rs303235021位点的A等位基因仅存在于高海拔种群中。综上,生活在不同海拔下的恒河猴种群的EPAS1基因的SNP有不同的表示形式,特别是高海拔种群恒河猴的EPAS1基因为了满足低氧适应而呈现更多的独特的SNP。

熊权鑫[4](2018)在《PI3K/AKT/NF-KB信号通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中HIF-1α表达变化的调控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复制大鼠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病理模型,拟验证PI3K/AKT/NF-KB信号通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中HIF-1α表达变化的调控作用,从而为系统地阐明HAPC发病及致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选取20只检疫及适应期观察合格的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体重为250±10g;随机分为两组,空白组和HAPC组(模型组),每组各10只。采用DS-F型高原性疾病环境模拟系统模拟海拔为3500m6000m的高原环境,造模时间60d。造模结束后取全血作血常规检验;ELISA检测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胸骨骨髓组织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髓组织P-AKT、NF-kB P65、HIF-1α蛋白表达;IHC检测大鼠骨髓组织P-AKT、NF-kB P65、HIF-1α蛋白表达;PT-PCR检测大鼠骨髓组织P-AKT、NF-kB P65、HIF-1αmRNA基因表达。结果:1.血常规检验结果显示,HAPC组大鼠血红蛋白含量(HGB)含量范围在235273 g/L之间,均高于210g/L,提示造模成功;2.与空白组相比,HAPC组大鼠血清EPO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提示:造模成功;3.大鼠骨髓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与空白组相比,HAPC组骨小梁结构正常,但就100倍光镜观察下,骨髓腔内毛细血管数量及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毛细血管内淤血,部分扩张明显,巨核细胞略微增多;400倍光镜观察下,骨髓腔内细胞排列密集,毛细血管内可见无核红细胞明显增多,红系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粒系细胞比例相对减少,偶见少量粒系细胞进入血窦;4.WB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HAPC组大鼠骨髓组织中P-AKT、NF-kB p65、HIF-1α等蛋白均极显着升高(P<0.01);5.IHC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HAPC组大鼠骨髓组织中P-AKT、NF-kB p65、HIF-1α等蛋白均极显着升高(P<0.01);6.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HAPC组大鼠骨髓组织中P-AKT mRNA、NF-kB p65 mRNA等基因均显着升高(P<0.05),HIF-1αmRNA表达极显升高(P<0.01)。结论:1.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病理学特征表现为骨髓腔内细胞总数明显增多,红系细胞增生明显,骨髓腔内血窦扩张、淤血、血窦数量明显增多;2.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中P-AKT、NF-kB p65、HIF-1α等蛋白及P-AKT、NF-kB p65、HIF-1αmRNA等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3.PI3K/AKT/NF-KB信号通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中HIF-1α表达变化具有正向调控作用。

高雁青,吴世政[5](2017)在《不同海拔地区藏、汉族健康人脑血管反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高海拔藏汉族及不同海拔汉族健康成年人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CVR)的差异,以及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OS,eNOS)对脑血管反应性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世居青海果洛(海拔3800 m)健康藏族45人为高海拔藏族组;在当地生活10 y以上的健康汉族45人为高海拔汉族组;世居青海西宁(海拔2200米)健康汉族45人为中海拔汉族组;世居四川广汉(海拔450米)健康汉族45人为低海拔汉族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评估研究人群CVR,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浆NO和e NOS水平。结果 (1)世居高海拔藏族组CVR、血浆NO及eNOS含量与高海拔汉族组无显着差异(P>0.05);(2)低海拔汉族组CVR、血浆NO及eNOS含量明显高于中海拔汉族组(P<0.05);(3)中海拔汉族组CVR、血浆NO及eNOS含量明显高于高海拔汉族组(P<0.05);(4)低海拔汉族组CVR、血浆NO及eNOS含量明显高于高海拔汉族组(P<0.05);(5)随着海拔高度越高,汉族健康人CVR、血浆NO及eNOS含量也越下降(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藏汉族之间脑血管反应性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海拔汉族健康人群之间脑血管反应性有明显差异,且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升高,脑血管反应性逐渐下降,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与脑血管反应性可能有一定相关性。

崔光欣[6](2016)在《青藏高原高寒植物及牦牛奶抗氧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总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草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严寒、缺氧、强烈的紫外辐射是其最主要的特征。青藏高原上恶劣的环境胁迫会使有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另外营养缺乏和体力活动也会加重有机体面临的氧化压力。人类和动物可以通过减少体力活动或者(和)增加抗氧化物质的摄入来减轻体内的氧化压力。营养素的摄入一方面可以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另一方面也可以修复自由基损伤。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习俗,青藏高原原着牧民食物结构较为单一,糌粑、牛羊肉、牦牛奶、酸奶、酥油等是他们最主要的食物。本文从植物-动物-人这一食物链的角度出发,研究测定了青藏高原的牧草和牦牛奶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成分,探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中牧草、牦牛和牧民适应高寒胁迫环境的营养学机制。此外,本研究还对藏区牧民进行了膳食调查,探讨传统饮食习惯的改变对牧民健康的潜在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海拔高度5种高寒植物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成分研究。选取青藏高原海拔3016米、3814米、4621米处的五种高寒植物,包括一种莎草,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两种杂草,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还有两种灌木,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和山生柳(Salix oritrepha)。5种植物的粗蛋白、脂肪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P<0.05),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则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P<0.05)。5种植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P<0.05),总酚和单宁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亚油酸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P<0.05),它们为青藏高原牦牛生产高营养物质的牛奶尤其是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牛奶提供了物质基础。(2)青藏高原18种高寒植物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成分研究。试验选取了青藏高原乌鞘岭地区的18种牧草,包括4种莎草: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和喜马拉雅嵩草(Kobresia royleana);5种禾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短芒洽草(Koeleria litwinowii)、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藏异燕麦(Helictotrichon tibeticum)和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5种杂草:珠芽蓼(polygonumviviparum)、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马蔺(irislacteapall.var.chinensis)、问荆(equisetumarvense)和黄花棘豆(oxytropisochrocephala);4种灌木:金露梅(potentillafruticosa)、山生柳(salixoritrepha)、鬼箭锦鸡儿(caraganajubata)和短叶锦鸡儿(caraganajubata)。18种高寒植物的粗蛋白含量在9.1—25.2g/100gdm范围内,18种高寒植物的平均灰分含量为6.94g/100gdm,除了na远低于牲畜的需要量外,其它矿物质元素如ca,p,k,mg,cu,fe,mn,zn均能满足牲畜的需要。α-亚麻酸(cis-9,cis-12,cis-15c18:3),亚油酸(cis-9,cis-12c18:2)、棕榈酸(c16:0)约占高寒植物脂肪酸总量的83%左右。与杂类草和灌木相比,莎草和禾草含有更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高海拔地区植物中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反刍动物合成共轭亚油酸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提供了基础。除藏嵩草(kobresiatibetica)外其它三种莎草科植物都具有中等水平抗氧化能力,除短叶锦鸡儿(caraganajubata)外其它三种灌木都具有高等水平抗氧化能力。研究发现植物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夏季,莎草占牦牛干物质采食量的64%左右,我们推测青藏高原地区夏季莎草的抗氧化能力对于维持牦牛抗氧化健康来说是足够的。(3)青藏高原不同海拔高度牦牛奶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成分研究。选取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地区(37°12’02"nand102°51’38"e,altitude3016m),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34°27’37"(34°27’37"nand100°12’35"e,altitude3824m)和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的古露镇(30°58’87"nand91°37’39"e,altitude4750m)为三个采样点。在每个采样点随机选取传统饲养方式下的泌乳牦牛各20头(年龄7-11岁,体重250-280kg,胎次为3-4次,产奶量相近,处于同一泌乳期的健康家养牦牛)。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在天祝乌鞘岭、果洛大武镇和那曲古露进行采样。研究发现,牦牛奶和牧草的粗蛋白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牧草中性洗涤纤维和牦牛奶脂肪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牦牛奶的总抗氧化能力,维生素a,脂肪,共轭亚油酸,γ-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fe、zn、na含量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p<0.05),维生素c、粗蛋白、cu和mn的含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p<0.05)。另外,两个较高海拔地区大武镇和古露镇牦牛奶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着低于乌鞘岭地区(p<0.05)。研究证明牦牛奶的营养价值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而且显着高于商品牛奶。(4)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牧民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牧民的牦牛奶及奶制品消费量有所下降,与1986年的定居牧民相比,牦牛奶的消费量下降了近2/3;出于经济的考虑,牧民出售牦牛奶,购入商品奶或奶制品以供日常消费,这都会造成牧民功能性营养成分摄入量降低,将对牧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同时我们也发现,牧民的蔬菜消费量有所增加。牧民膳食结构的改变会如何影响他们的健康,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倪倩[7](2014)在《高原习服中大鼠肝脏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特点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随着人们不断去高原地区工作或生活,多次往返或初次进入高原的人数也随着逐渐增高,如何尽快地适应高原低压低氧的环境,降低高原病的发生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因此高原习服机制以及促习服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高原习服的重点就是在低氧的条件下高效的利用能源物质以保证机体正常能量需要、维持各组织和器官正常功能,所以,机体在高原习服过程中能量代谢的特点和机制成为高原习服机制研究的重点。由于肝脏在机体能量代谢调节中的特殊地位,我们设计本课题,拟通过研究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肝脏的葡萄糖及脂肪酸代谢特点,以了解肝脏在高原习服中的作用及机制,同时间接了解机体在高原习服过程中的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特点。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观察高原习服过程中(4300m,1天、3天、7天、15天、30天)非运动状态下大鼠肝脏葡萄糖代谢、脂肪酸代谢相关限速酶及调节因子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以及部分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探讨高原习服过程中肝脏组织葡萄糖、脂肪酸氧化、合成特点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为220~300g),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C组)、高原暴露1天组(H1组)、高原暴露3天组(H3组)、高原暴露7天组(H7组)、高原暴露15天组(H15组)、高原暴露30天组(H30组)。平原对照组在平原动物房内饲养,高原暴露组在海拔4300m的高原动物饲养房内饲养。饲养到规定时间后,禁食不禁水一晚,腹腔注射水合氯醛麻醉(0.4ml/100g体重)后将动物处死,收集血浆测定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含量、血糖、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浓度及血乳酸含量,取肝组织置于液氮中保存备用。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 ICDH)是三羧酸循环限速酶,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 G6Pase)是糖异生途径限速酶,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 activated kinase, AMPK)和转录因子叉头框蛋白01(forkheadbox O1, FoxO1)通过调节G6Pase的活性而调节糖异生;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I, CPT-I)是脂肪酸p-氧化限速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s a, PPARa)通过调节CPT-I活性而调节脂肪酸p-氧化速率;乙酰CoA羧化酶(acetyl Co A carboxylase-1, ACC-1)是脂肪酸合成限速酶,AMPK不仅可以调节糖异生过程,而且可以通过调节ACC-1活性而影响脂肪酸的合成。本课题分别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肝组织中ICDH、G6Pase、AMPK、FoxO1、CPT-I、 PPARa、A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浆FFA、血乳酸、肝乳酸、肝ATP及肝糖原含量;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肝组织总酮体含量;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及血浆ALT水平。结果1、高原暴露期间(1-30天),大鼠血浆中ALT含量、FFA含量、乳酸含量及血糖水平与平原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说明肝功能正常、葡萄糖及脂肪代谢平衡、无氧代谢不显着。2、与H1组相比,高原暴露3天、5天组的大鼠体重及摄食量逐渐下降,随后开始逐渐升高,至15天时体重高于H1组并继续增长,而摄食量达到H1组水平并持续稳定。3、高原习服过程中肝脏葡萄糖代谢相关限速酶及调节因子的变化(1)与C组相比,H1、H3和H7组肝组织ICDH mRNA和蛋白水平增高,H15和H30组无明显变化,而H1组肝ATP含量减低,其余各组(H3、H7、H15、 H30组)无明显变化,说明急性暴露期有氧氧化增强,而ATP的下降可能是触发三羧酸循环的因素;(2)高原习服过程中,各组肝组织乳酸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无氧代谢不显着;(3)与C组相比,H1、H3、H7组大鼠肝组织G6Pase mRNA和蛋白水平及肝糖原含量增高,H15和H30组恢复到平原对照组水平,说明急性暴露期肝糖异生增强,肝糖原储备增加;(4)与C组相比,各组中肝脏AMPK和FoxO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C组,并且呈逐渐下降然后逐渐上升的趋势,以H15组最低。与H15组相比,H30组肝脏AMPK和FoxO1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高。说明AMPK和FoxO1共同作用,相互拮抗,增强肝脏糖异生过程;4、高原习服过程中肝脏组织脂肪酸代谢相关限速酶及调节因子的变化(1)与C组相比,H3组大鼠肝脏CPT-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H15组明显降低,H1、H7和H30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与H15组相比,H30组CPT-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15组。说明急性高原暴露早期肝脏脂肪酸β-氧化明显增强但持续时间较短,同时说明有氧氧化增加,而慢性暴露早期β-氧化一过性减弱,随后逐渐增强;(2)与C组相比,H3组大鼠肝脏PPAR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H15组明显降低,H1、H7和H30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与H15组相比,H30组PPARa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15组。说明PPARa在高原大鼠肝脏脂肪酸氧化中发挥调节作用;(3)与C组相比,H3组大鼠肝脏酮体生成明显增加,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说明脂肪酸的氧化产物可能主要用于酮体的合成,储备能源物质以供外周组织应用;(4)与C组相比,H1、H3组大鼠肝脏A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H7、H15和H30组无明显变化。与H15组相比,H30组AC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15组。说明高原暴露早期肝脏脂肪酸合成增加,但持续时间较短;(5)与C组相比,各组中肝脏AMPK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C组,并且呈逐渐下降然后逐渐上升的趋势,以H15组最低。与H15组相比,H30组肝脏AMPK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提示急性高原暴露期脂肪酸合成增加可能与AMPK活性被抑制有关。结论海拔4300m高原习服大鼠在非运动状态下:1、能量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未发现无氧氧化增强的证据。2、机体以碳水化合物作为主要能源物质,脂肪酸在急性高原习服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3、急性高原暴露期肝脏三羧酸循环、糖异生、糖原生成、脂肪酸氧化及合成、酮体生成增加,慢性暴露期则下降至平原对照组水平。4、AMPK、FoxO1及PPARa在高原习服过程中葡萄糖、脂肪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

徐绍鹏[8](2013)在《西藏昌都地区藏汉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背景:2000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结果显示,50%的心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高血压在目前全球疾病负担中占4.5%,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高血压都很普遍。当前高血压已经成为威胁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成人中约有25%~35%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总数达9.72亿。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原因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列为第一位和第三位,而总死亡的首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在拉萨,每年卒中的发病率为88.725/10万人,死亡率是25.941/10万人,卒中发病的致死率是21.82%,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目前西藏地区的高血压发病情况还不清楚,有的显示西藏高原地区的血压水平较平原高,有的显示较平原低。西藏地区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还是1991年开展的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当时显示藏族的高血压患病率居各民族之首,而近20年西藏地区未进行过大规模的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地方性的高血压调查显示西藏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7.90%-41.0%,差别很大,而且入选人群存在偏差。对西藏地区高血压高发的原因目前也无定论,因此有必要了解目前西藏地区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以指导公共卫生决策和人群干预。目的:本文旨在以昌都地区为代表,调查西藏高原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探讨在高原地区,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以及高危人群,以指导高原地区人群对高血压的防治,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于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随机抽取18岁以上成人进行调查,调查包括现场问卷调查,查体和实验室指标检测。调查问卷包括受检者的基础资料如民族,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收入,居住地,饮食习惯,既往病史。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要询问用药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血压和心率。使用excel录入资料,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使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高原地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将具有等级特点的数据如高血压等级、体重指数等趋势分析采用趋势x2检验。结果:共调查了1859人,年龄18-90岁,其中藏族1695人(91.2%),男性890人(47.9%)。入选人群居住地包括城镇、农牧区以及寺庙。居住地海拔从3060米至4500米。结果发现,昌都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3.4%,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41.9%,19.2%和7.4%。标化后,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为64.2%、40.2%、17.5%和7.3%。藏族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是汉族的1.96倍(p=0.002)。汉族高血压以1级为主,藏族的3级高血压多于汉族(p<0.001)。不同居住地的高血压患病率由低至高依次为寺庙、城镇和农牧区。绝经对女性的血压有影响,绝经后的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是绝经前的1.52倍(p=0.0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收缩压的因素为海拔(p=0.001),年龄(p<0.001),职业(p<0.001),饮食习惯(p=0.001),体重指数(p<0.001)。影响舒张压的因素为居住地(p=0.004)、年龄(p<0.001)、职业(p<0.001)、饮食习惯(p=0.002)、体重指数(p<0.001)。影响脉压差的因素为海拔(p<0.001),居住地(p=0.005),年龄(p<0.001),文化程度(p=0.043),体重指数(p=0.020)。影响平均动脉压的因素为海拔(p=0.034),年龄(p<0.001),职业(p<0.001),饮食习惯(p=0.001),体重指数(p<0.001)。影响高血压患病率的因素为海拔(p<0.001),性别(p=0.002),职业(p=0.012),饮食习惯(p=0.04),体重指数(p<0.001)和年龄(p<0.001)。以海拔3500米以下的患病风险为1,海拔3500-4000米的患病风险是2.77倍,海拔4000以上的患病风险是3.00倍。男性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女性的1.51倍;体力工作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脑力工作者的1.64倍;饮食辣食多者的患病风险比咸食多者者低41.7%;以消瘦者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正常BMI者是消瘦者的2.79倍,超重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消瘦者的6.27倍,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消瘦者的10.57倍,若以体重指数正常者的患病风险为1,超重者的患病风险是2.53倍,肥胖者的患病风险是4.11倍;年龄组以30岁以下为基础值,30岁至40岁组的患病风险是1.76倍,40岁组是3.39倍,50岁组是6.08倍,60岁组是10.77倍,70岁组是14.43倍。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风险约增加2倍。结论:西藏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似。性别、年龄、BMI、海拔、饮食习惯、职业是在西藏地区是影响高血压的因素。

潘秀清[9](2012)在《模拟4800m低氧环境训练的适应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20名平原受试者进行为期3周递增性低氧训练,测试其低氧训练前后模拟海拔4 800m(PO2为10.4%~10.8%)时血清抗利尿激素(AVP)和醛固酮(ALD)的变化,并结合AMS评分、心率和血压,探讨递增性低氧训练对模拟高海拔低氧环境的适应效果。方法:阶段1:受试者于模拟海拔4 800m低氧环境中急性暴露6 h,以60rpm、80 W的定量负荷仰卧蹬车20 min,LLS量表评价AMS,测试低氧暴露过程中的HR和BP,低氧结束时的血清AVP和ALD;阶段2:进行3周递增性低氧训练后,再重复阶段1的测试。结果:低训后模拟海拔4 800m低氧环境下,AMS评分大于等于3分的人数由9人降到2人;运动时的心率明显低于低训前;急性低氧暴露6h,血清AVP和ALD均较常氧值显着下降;低训3周后再次低氧暴露,血清AVP和ALD与常氧值相比较,均无显着差异。结论:递增性低氧训练有助于增强机体对低氧的习服。

吴晓云[10](2012)在《牦牛EPAS1和VEGF-A基因的克隆、SNPs检测及其表达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牦牛(甘南牦牛、大通牦牛、天祝白牦牛、帕里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牦牛EPAS1、VEGF-A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推测其编码蛋白质的二、三级结构和一些理化性质;运用混合DNA池测序技术结合PCR-SSCP及PCR-RFLP技术,分析了牦牛EPAS1和VEGF-A基因特异性SNPs的遗传变异,以检验候选基因在牦牛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受到的选择作用;同时分析了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EPAS1和VEGF-A基因的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以期筛选出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分子信标,为进一步研究牦牛高原低氧适应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通过克隆测序获得牦牛EPAS1和VEGF-A基因的cDNA序列,均含有完整的编码区(CDS)序列,结果如下。(1)牦牛EPAS1基因含有一个长度为261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870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亲水性非分泌蛋白,含有完整的PAS超家族蛋白功能结构域。(2)牦牛VEGF-A基因含有一个长度为57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90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为亲水性分泌蛋白,含有完整的Plate-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家族蛋白功能结构域。2.在牦牛EPAS1基因中检测到3个特异性的SNP (g.83052C>T,g.83065G>A,g.83067C>A)。对3个SNP位点进行PCR-SSCP分型后发现有5种基因型,分别为AA、AB、AC、BC、CD。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的甘南牦牛和大通牦牛的CD基因型频率显着高于生活在2700m的天祝白牦牛(P<0.05),而其他各基因型频率在各牦牛群体中无显着差异(P>0.05)。通过比较帕里牦牛中各基因型个体的血常规指标,发现CD基因型个体的血红蛋白浓度显着高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推测CD基因型的牦牛可能更适应高原低氧环境。3个牦牛群体中的3个SNP位点均处于高度连锁状态,且甘南牦牛和大通牦牛的HapD单倍型频率显着高于在天祝白牦牛(P<0.05),因此,EPAS1基因可以作为牦牛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分子信标。3.在牦牛VEGF-A基因中检测到2个特异性的SNP (SNP g.8430T>C,SNPg.14853G>A)。PCR-RFLP分型结果表明,在SNP g.14853G>A位点上,生活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的甘南牦牛和大通牦牛GA,AA基因型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TA的频率极显着高于生活在2700m的天祝白牦牛(P<0.01),推测G>A的突变可能有利于牦牛适应低氧环境。中性检验结果表明,上述两个SNP位点均受到选择作用,选择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牦牛所处的高原地理环境,即不同的地理环境具有直接的选择作用。4.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各组织中的EPAS1和VEGF-A基因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EPAS1和VEGF-A基因mRNA在所检测的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的7个组织中均有表达,EPAS1基因mRNA在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肺中的表达量最丰富,且在高原地区黄牛肺和肝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牦牛(P<0.01)。VEGF-A基因mRNA在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胰腺和肺中表达量最丰富,且在高原地区黄牛脾中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牦牛(P<0.01)。说明黄牛在进入高原后,其适应低氧环境的生理调节主要发生在肺、肝和脾中。5.对EPAS1和VEGF-A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EPAS1和VEGF-A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牦牛的胰腺中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在牦牛肝和肌肉中呈显着正相关(P<0.05),而只在高原地区黄牛的肺中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可以推测在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适应低氧环境的过程中,EPAS1基因对VEGF-A基因的调控程度可能在各组织中存在差异。同时也提示我们,在长期进化中,牦牛形成了独特的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遗传学特征。

二、世居在不同海拔的藏族人血浆AVP含量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居在不同海拔的藏族人血浆AVP含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高原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凋亡变化及其信号通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慢性高原病患者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变化
    1.1 引言
    1.2 研究对象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2.3 临床特征指标
        1.2.4 伦理
        1.2.5 技术路线
    1.3 材料与方法
        1.3.1 主要仪器设备
        1.3.2 主要试剂
        1.3.3 主要试剂配制
        1.3.4 标本采集与处理
        1.3.5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中CD34~+、CD71~+细胞比例
        1.3.6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率
        1.3.7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1.3.8 qPCR检测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
        1.3.9 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1.3.10 统计分析
    1.4 结果
        1.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1.4.2 骨髓涂片中有核红细胞特点
        1.4.3 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CD71~+细胞比例
        1.4.4 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情况
        1.4.5 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的情况
        1.4.6 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
        1.4.7 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1.4.8 相关性分析
    1.5 讨论
    1.6 小结
第二章 大鼠低氧暴露后骨髓有核红细胞凋亡变化
    2.1 引言
    2.2 研究对象
        2.2.1 实验动物
        2.2.2 技术路线
    2.3 材料与方法
        2.3.1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2.3.2 主要试剂配制
        2.3.3 标本采集与处理
        2.3.4 外周血常规分析
        2.3.5 大鼠胸骨HE染色
        2.3.6 大鼠胸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7 外周血、骨髓细胞形态学观察
        2.3.8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BMMNCs
        2.3.9 免疫磁珠分选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
        2.3.10 透射电镜观察大鼠BMMNCs中有核红细胞形态
        2.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比例及凋亡率
        2.3.12 qPCR检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
        2.3.13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2.3.14 统计分析
    2.4 结果
        2.4.1 血常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2.4.2 外周血涂片血细胞形态观察结果
        2.4.3 骨髓涂片造血细胞形态观察结果
        2.4.4 大鼠胸骨组织造血细胞观察
        2.4.5 大鼠胸骨组织caspase-3 免疫组化结果
        2.4.6 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骨髓有核红细胞
        2.4.7 大鼠骨髓中CD71~+有核红细胞比例及凋亡率
        2.4.8 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
        2.4.9 大鼠骨髓CD71~+有核红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2.5 讨论
    2.6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本研究的不足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2)高原低氧适应DNA甲基化谱及相关基因MICU1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前言
第一章 青藏高原藏、汉族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谱的研究
    1.1 研究背景
    1.2 实验材料
        1.2.1 研究对象
        1.2.2 样本采集
        1.2.3 主要试剂
        1.2.4 主要仪器设备和软件
    1.3 实验方法
        1.3.1 提取收取样本血液DNA
        1.3.2 甲基化芯片850K检测
        1.3.3 实验过程
        1.3.4 实验质控
        1.3.5 数据分析流程
        1.3.6 数据分析
        1.3.7 统计学分析
    1.4 结果
        1.4.1 甲基化微阵列芯片分析结果
        1.4.2 高海拔世居藏族居民与移居低海拔藏族差异甲基化位点的鉴定
        1.4.3 高海拔藏族与低海拔藏族居民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基因组特征
        1.4.4 高海拔藏族与低海拔藏族启动子水平差异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功能注释分析
        1.4.5 鉴定移居高海拔汉族与低海拔汉族居民之间的差异甲基化位点
        1.4.6 移居高海拔汉族与低海拔汉族居民差异甲基化位点的基因组特征
        1.4.7 移居高海拔汉族与低海拔汉族居民启动子水平差异甲基化基因的筛选及功能注释分析
        1.4.8 高海拔藏族居民和移居高海拔汉族的独特信号通路分析
    1.5 研究结论
    1.6 讨论
第二章 急进高原不同海拔健康成年人脑血管反应性研究
    2.1 研究背景
    2.2 实验材料
        2.2.1 研究对象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研究内容
        2.3.2 试验方法
        2.3.3 统计学分析
        2.3.4 数据分析流程
    2.4 结果
        2.4.1 低海拔组急进高原前后RBC、RBC聚集指数、HB、MCH和MCHC,切变率、卡松粘度变化
        2.4.2 中度海拔组急进高原前后RBC、RBC聚集指数、HB、MCH和MCHC,切变率、卡松粘度变化
        2.4.3 脑氧饱和度(rScO_2)变化
        2.4.4 CVR、CVRI变化
        2.4.5 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变化
        2.4.6 各指标与脑血管反应性及脑氧饱和度的相关性
    2.5 研究结论
    2.6 讨论
第三章 MICU1在高原适应中的功能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2.1 主要实验材料
        3.2.2 细胞培养
        3.2.3 稳定敲低 MICU1 K562 细胞系的建立
        3.2.4 RNA的提取
        3.2.5 逆转录反应-cDNA获取
        3.2.6 实时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3.2.7 实时定量PCR
        3.2.8 蛋白提取
        3.2.9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3.2.10 细胞分化实验
        3.2.11 细胞增殖实验
        3.2.12 细胞周期实验
        3.2.13 细胞凋亡实验
        3.2.14 统计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敲低MICU1稳定细胞系的构建及表达检测
        3.3.2 敲低MICU1显着抑制红细胞分化能力
        3.3.3 敲低MICU1显着抑制红细胞的增殖的能力
        3.3.4 敲低MICU1显着促进K562细胞凋亡
        3.3.5 敲低MICU1显着促进凋亡相关分子p53、BAX的表达
    3.4 结论
    3.5 讨论
综述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论文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恒河猴高原低氧适应基因EPAS1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恒河猴概述
        1.1 恒河猴分类学地位
        1.2 恒河猴的分布地域
        1.3 恒河猴的生物学特性
    2 内皮PAS1 蛋白(EPAS1)基因的研究进展
        2.1 EPAS1基因概述
        2.2 EPAS1基因结构与功能
        2.3 EPAS1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布
        2.4 EPAS1基因与低氧适应性
    3 EPAS1 基因的SNP研究进展
        3.1 SNP概述
        3.2 SNP与其他分子标记的对比
        3.3 人EPAS1 基因的SNP研究现状
        3.4 恒河猴SNP研究现状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基于公共数据库的人和恒河猴EPAS1 基因SNP统计分析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步骤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人EPAS1 基因内含子区SNP
        3.2 人EPAS1 基因外显子区SNP
        3.3 恒河猴EPAS1 基因内含子区SNP
        3.4 恒河猴EPAS1 基因外显子区SNP
    4 讨论
第三章 野生恒河猴EPAS1基因多态性
    1 恒河猴EPAS1 基因SNP筛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试剂与溶液
        2.4 粪便DNA提取
        2.5 基因组DNA检测
        2.6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2.7 数据分析
        2.8 遗传多态性分析
        2.9 中性检验
        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
        3.1 恒河猴粪便DNA提取质量检测
        3.2 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3 PCR回收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4 PCR测序结果
        3.5 SNP等位基因特异性分析
        3.6 SNP遗传多态性分析
    4 讨论
        4.1 样品采集
        4.2 恒河猴外显子区SNP分析
        4.3 恒河猴EPAS1 基因新发现的SNP分析
        4.4 高低海拔种群SNP连锁性差异性
        4.5 恒河猴的EPAS1 基因的SNPs与低氧适应性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1:引物信息
附表2:新SNP信息汇总
致谢
作者简历

(4)PI3K/AKT/NF-KB信号通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中HIF-1α表达变化的调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研究进展
        1.1 HAPC概述
        1.2 HAPC发病特点
        1.3 HAPC发病机制及原因
        1.4 HAPC对关键脏器的病理改变
    2 PI3K/AKT和NF-KB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3 本试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1.3 主要仪器
    2 试验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动物分组及HAPC大鼠模型构建
        2.3 临床症状观察
        2.4 血液指标检测
        2.5 病理解剖观察
        2.6 骨髓组织病理学观察
        2.7 WesternBlot检测大鼠骨髓组织P-AKT、NF-kBP65、HIF-1α蛋白表达
        2.8 IHC检测大鼠骨髓组织P-AKT、NF-kBP65、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
        2.9 PT-PCR检测大鼠骨髓组织P-AKT、NF-kBP65、HIF-1αmRNA基因表达
第三章 研究结果
    1 临床症状
    2 血常规检验结果
        2.1 血红蛋白(HGB)含量
        2.2 血常规检验结果
    3 血清EPO浓度
    4 病理解剖观察结果
    5 骨髓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6 WesternBlot检测结果
        6.1 大鼠骨髓组织P-AKT蛋白表达情况
        6.2 大鼠骨髓组织NF-kBp65蛋白表达情况
        6.3 大鼠骨髓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情况
    7 IHC检测结果
        7.1 大鼠骨髓组织P-AKT蛋白表达情况
        7.2 大鼠骨髓组织NF-kBp65蛋白表达情况
        7.3 大鼠骨髓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情况
    8 RT-PCR检测结果
        8.1 大鼠骨髓组织P-AKTmRNA表达情况
        8.2 大鼠骨髓组织NF-kBp65mRNA表达情况
        8.3 大鼠骨髓组织HIF-1αmRNA表达情况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不同海拔地区藏、汉族健康人脑血管反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实验室检查
    1.3 TCD检测方法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高海拔地区藏、汉族CVR及CVRI的比较
    2.2 不同海拔地区健康汉族人脑血管反应性比较
    2.3 高海拔地区藏、汉族血浆NO及e NOS的比较
    2.4 高海拔汉族组、中度海拔汉族组、低海拔汉族组间血浆NO及e NO含量比较
3 讨论

(6)青藏高原高寒植物及牦牛奶抗氧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地点的选择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自由基和生命
    2.2 抗氧化作用的机理
    2.3 抗氧化剂的概念和分类
    2.4 食物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2.4.1 不饱和脂肪酸
        2.4.2 维生素
        2.4.3 微量矿物质元素
        2.4.4 酶类
        2.4.5 酚类
    2.5 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方法
        2.5.1 抗氧化方法的分类
        2.5.2 常用的抗氧化能力评价方法
第三章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5种植物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活性成分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样地概况
        3.2.2 植物样品采集和处理
        3.2.3 植物样品基本成分分析
        3.2.4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3.2.5 总酚和单宁的测定
        3.2.6 脂肪酸含量分析
        3.2.7 矿物质元素分析
        3.2.8 统计分析
    3.3 结果和讨论
        3.3.1 不同海拔五种牧草基本组成
        3.3.2 不同海拔五种牧草脂肪酸组成
        3.3.3 不同海拔五种牧草抗氧化能力,总酚和单宁含量
        3.3.4 不同海拔五种牧草矿物质元素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青藏高原18种高寒植物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成分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采样地概况
        4.2.2 植物样品采集和处理
        4.2.3 植物样品基本成分分析
        4.2.4 总抗氧化能力测定
        4.2.5 总酚和单宁的测定
        4.2.6 脂肪酸含量分析
        4.2.7 统计分析
    4.3 结果和讨论
        4.3.1 青藏高原18种高寒牧草基本组成
        4.3.2 青藏高原18种高寒植物脂肪酸特征
        4.3.3 青藏高原18种牧草总抗氧化能力,总酚和单宁含量
    4.4 小结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不同海拔牦牛奶总抗氧化能力和抗氧化成分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采样地点和牦牛管理
        5.2.2 牛奶样品的采集
        5.2.3 基本组成成分分析
        5.2.4 牛奶总抗氧化能力及维生素A和C的测定
        5.2.5 牛奶脂肪酸含量分析
        5.2.6 矿物质元素分析
        5.2.7 统计分析
    5.3 结果和讨论
        5.3.1 常规成分
        5.3.2 总抗氧化能力
        5.3.3 脂肪酸
        5.3.4 矿物质含量
    5.4 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牧民饮食习惯变迁的调查
    6.1. 引言
    6.2. 调查地点和方法
        6.2.1 调查地点
        6.2.2. 调查地点人口和牦牛管理情况
        6.2.3 调查方法
        6.2.4 数据整理和统计
    6.3. 结果和讨论
        6.3.1 牧民奶制品和蔬菜消费的特点及其变迁
        6.3.2 牧民谷物消费的特点及其变化
        6.3.3 牧民从牛奶中摄入的营养素的变化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高原习服中大鼠肝脏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特点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高原习服中大鼠肝脏葡萄糖代谢的特点及机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分组
        二、组织取材及处理
        三、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ICDH、G6Pase、Fox01和AMPK mRNA表达水平
        四、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中ICDH、G6Pase、Fox01、AMPK蛋白表达水平
        五、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糖原含量
        六、分光光度法测定肝ATP含量
        七、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乳酸、肝乳酸含量
        八、血糖、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测定
        九、统计分析
    结果
        一、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摄食量和体重的变化
        二、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的变化
        三、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肝脏ICDH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肝ATP含量变化
        四、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肝乳酸和血乳酸含量变化
        五、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肝脏G6Pas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肝糖原含量、血糖变化
        六、高原习服过程中大鼠肝脏AMPK和Fox0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小结
第二部分 高原习服中大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的特点及意义
    前言
    材料和方法
        一、动物分组
        二、组织取材及处理
        三、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CPT-I、PPAR α、AMPK和ACC-1 mRNA表达水平
        四、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中CPT-I、PPAR α、AMPK和ACC-1蛋白表达水平
        五、ELISA法检测肝组织总酮体含量
        六、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
        七、统计分析
    结果
        一、高原习服过程中各组大鼠肝组织中CPT-I,PPAR 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二、高原习服过程中各组大鼠肝组织中ACC-1,AMPK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
        三、高原习服过程中肝组织总酮体含量变化
        四、高原习服过程中血浆FFA含量变化
    小结
讨论
    一、实验动物在海拔4300m高原习服中一般状况及肝功能状况
    二、海拔4300m高原习服过程中机体有氧氧化和无氧氧化的变化规律#38
    三、海拔4300m高原习服过程中血糖、肝脏糖异生及肝糖原含量的变化#44
    四、调节因子Fox01和AMPK对海拔4300m高原习服大鼠肝脏糖代谢的调节作用
    五、海拔4300m高原习服大鼠肝脏脂肪酸β一氧化过程及PPAR a调节作用的变化
    六、海拔4300m高原习服大鼠肝脏脂肪酸合成过程及AMPK调节作用的变化
    七、高原习服大鼠血浆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
主要结论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论着
英语缩写一览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西藏昌都地区藏汉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1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采样的方法
    1.2 现场问卷调查
    1.3 体格检查
    1.4 诊断标准
    1.5 资料的管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基线资料
        2.1.1 民族分布
        2.1.2 居住地分布
        2.1.3 海拔分布
        2.1.4 年龄分布
        2.1.5 性别分别
        2.1.6 文化程度分布
        2.1.7 职业分布
        2.1.8 经济收入情况的基础资料
    2.2 高血压患病情况
        2.2.1 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高血压知识普及率
        2.2.2 民族和高血压的关系
        2.2.3 居住地与高血压的关系
        2.2.4 海拔与高血压的关系
        2.2.5 高血压的性别分布
        2.2.6 高血压的年龄分布
        2.2.7 女性亚组中绝经与高血压的关系
        2.2.8 职业与高血压的关系
        2.2.9 经济收入与血压的关系
        2.2.10 饮食习惯和血压的关系
        2.2.11 体重指数和高血压
        2.2.12 文化程度与血压
        2.2.13 高血压的多变量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3.2 性别与血压
    3.3 年龄与血压
    3.4 居住地与血压
    3.5 职业与血压
    3.6 经济收入与血压
    3.7 海拔与血压
    3.8 民族和血压
    3.9 饮食习惯与血压
    3.10 体重指数与血压
    3.11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模拟4800m低氧环境训练的适应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运动和低氧暴露
        1.2.2 测试指标
    1.3 数理统计法
2 结果
    2.1 AMS评分
    2.2 HR、SBP、DBP结果
    2.3 AVP和ALD结果
3 分析讨论
    3.1 低氧训练对模拟高海拔低氧环境时心率、血压的影响
    3.2 低氧训练对模拟高海拔低氧环境时抗利尿激素的影响
    3.3 低氧训练对模拟高海拔低氧环境时醛固酮的影响
4 结论

(10)牦牛EPAS1和VEGF-A基因的克隆、SNPs检测及其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牦牛的分类、分布地域及其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物学特征
        1.1 牦牛的分类学地位
        1.2 牦牛的分布地域
        1.3 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生物学特征
        1.3.1 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1.3.2 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1.3.3 对高山草原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 内皮 PAS1 蛋白(EPAS1)基因的研究进展
        2.1 EPAS1 的概述
        2.2 EPAS1 与低氧适应性
        2.2.1 EPAS1 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
        2.2.2 EPAS1 与体内铁的内稳态
        2.2.3 EPAS1 与肺动脉高压
        2.2.4 EPAS1 与能量代谢
        2.2.5 EPAS1 与血管的渗透性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因的研究进展
        3.1 VEGF-A 概述
        3.2 VEGF-A 与低氧适应性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血液样品的采集
        1.2 组织样品的采集
    2 主要仪器设备
    3 主要试剂及来源
        3.1 分子生物学试剂和试剂盒
        3.2 普通试剂
        3.3 菌种和载体
    4 主要溶液及试剂的配制
    5 实验方法
        5.1 候选基因的克隆
        5.1.1 总 RNA 的提取及检测
        5.1.2 cDNA 第一链的合成
        5.1.3 扩增引物的设计
        5.1.4 RT-PCR 扩增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
        5.1.5 PCR 产物的回收、克隆,鉴定和测序
        5.2 候选基因的 SNPs 筛查
        5.2.1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检测
        5.2.2 EPAS1 基因 SNP 检测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5.2.3 VEGF-A 基因 SNP 检测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5.2.4 PCR 扩增
        5.2.5 PCR 扩增产物的 SSCP 分析
        5.2.6 PCR 扩增产物的 RFLP 分析
        5.2.7 PCR 产物的回收、克隆,鉴定和测序
        5.3 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5.3.1 引物设计与合成
        5.3.2 Real-time PCR
    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6.1 生物信息学分析
        6.2 遗传多态性分析
        6.3 中性检验
        6.4 基因表达量分析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 牦牛 EPAS1 基因 cDNA 的克隆及分子特征
        1.1 牦牛血样 DNA 提取质量的检测
        1.2 牦牛 EPAS1 基因的 PCR 扩增
        1.3 牦牛 EPAS1 蛋白的理化性质
        1.4 牦牛 EPAS1 蛋白疏水性/亲水性分析
        1.5 牦牛 EPAS1 蛋白信号肽和跨膜区分析
        1.6 牦牛 EPAS1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1.7 牦牛 EPAS1 蛋白结构域和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
        1.8 牦牛 EPAS1 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
        1.9 牦牛 EPAS1 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
        1.10 牦牛 EPAS1 蛋白功能预测与分析
    2 牦牛 VEGF-A 基因 cDNA 的克隆及分子特征
        2.1 总 RNA 的提取与检测
        2.2 牦牛 VEGF-A 基因的 PCR 扩增
        2.3 牦牛 VEGF-A 基因的克隆与酶切鉴定
        2.4 牦牛 VEGF-A 基因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2.5 牦牛 VEGF-A 蛋白的理化性质
        2.6 牦牛 VEGF-A 蛋白的疏水性/亲水性预测和分析
        2.7 牦牛 VEGF-A 蛋白信号肽和跨膜区分析
        2.8 牦牛 VEGF-A 蛋白结构域和蛋白质功能位点预测
        2.9 牦牛 VEGF-A 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
        2.10 牦牛 VEGF-A 蛋白的系统发育分析
    3 牦牛 EPAS1 基因遗传变异检测
        3.1 PCR 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3.2 牦牛 EPAS1 基因 SNPs 筛选
        3.3 牦牛 EPAS1 基因 SNPs 基因型检测
        3.4 SNPs 基因型频率在 3 个牦牛群体中的分布
        3.5 3个牦牛群体中 SNPs 位点的 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结果
        3.6 各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比较
        3.7 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
        3.8 SNP 的中性检验
        3.9 候选基因功能的验证
    4 牦牛 VEGF-A 基因遗传变异检测
        4.1 PCR 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4.2 牦牛 VEGF-A 基因 SNPs 筛选
        4.3 牦牛 VEGF-A 基因 SNPs 基因型检测
        4.3.1 牦牛 VEGF-A 基因 g.8430T>C 的 Hin1Ⅱ酶切分析
        4.3.2 牦牛 VEGF-A 基因 g.14853G>A 的 StyⅠ酶切分析
        4.4 SNPs 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 3 个牦牛群体中的分布
        4.5 3个牦牛群体中 SNPs 位点的 Hardy-Weinberg 检验结果
        4.6 各群体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比较
        4.7 连锁不平衡和单倍型分析
        4.8 SNP 的中性检验
    5 牦牛 EPAS1 基因表达规律分析
        5.1 扩增产物特异性检测
        5.2 EPAS1 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5.3 EPAS1 基因在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不同组织中表达量差异分析
    6 牦牛 VEGF-A 基因表达规律分析
        6.1 扩增产物特异性检测
        6.2 VEGF-A 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6.3 VEGF-A 基因在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分析
    7 EPAS1 基因和 VEGF-A 基因在牦牛和高原地区黄牛不同组织中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采样和试验方法
    2 候选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
        2.1 EPAS1 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2.2 VEGF-A 基因的 SNPs 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3 候选基因的表达量与低氧适应性
        3.1 EPAS1 基因的 mRNA 表达量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3.2 VEGF-A 基因的 mRNA 表达量与低氧适应性的关系
        3.3 EPAS1 和 VEGF-A 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
第五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世居在不同海拔的藏族人血浆AVP含量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高原病骨髓红系造血细胞凋亡变化及其信号通路研究[D]. 马婕. 青海大学, 2019(04)
  • [2]高原低氧适应DNA甲基化谱及相关基因MICU1功能研究[D]. 刘洁. 青海大学, 2019(04)
  • [3]恒河猴高原低氧适应基因EPAS1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D]. 韦定菊.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4]PI3K/AKT/NF-KB信号通路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大鼠骨髓组织中HIF-1α表达变化的调控作用研究[D]. 熊权鑫.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不同海拔地区藏、汉族健康人脑血管反应性研究[J]. 高雁青,吴世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04)
  • [6]青藏高原高寒植物及牦牛奶抗氧化特性研究[D]. 崔光欣. 兰州大学, 2016(08)
  • [7]高原习服中大鼠肝脏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特点及机制[D]. 倪倩. 兰州大学, 2014(03)
  • [8]西藏昌都地区藏汉族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D]. 徐绍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3)
  • [9]模拟4800m低氧环境训练的适应效果研究[J]. 潘秀清.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03)
  • [10]牦牛EPAS1和VEGF-A基因的克隆、SNPs检测及其表达分析[D]. 吴晓云. 甘肃农业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不同海拔地区藏族血浆AVP含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