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大学生五年来体质状况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朱厚伟[1](2021)在《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严一翀[2](2020)在《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30年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以下简称大网赛)到2019年已走过30年的发展历程,在网球运动传播、网球人才培养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网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然而,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发现,关于大网赛发展历程的研究尚属空白。在前期调研及本人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实习期间了解到,由于以往网球分会工作机构不够健全,工作人员少,管理工作不到位,加之网球分会换届时,没有严格地进行竞赛档案交接工作,相关竞赛史料遗失严重。随着岁月的流逝,前辈的退休和离世,如再不及时进行挖掘整理,大网赛的许多史料将石沉大海,其发展历史和宝贵经验也将无法完整地记录、保存与传承下去。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对尚存于各处的秩序册、成绩册、会议记录等竞赛史料进行挖掘、梳理、统计与整理。按照时间顺序,对大网赛30年的发展过程、发展成就进行系统的阐述,对主要比赛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进而揭示大网赛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及发展特征,并针对大网赛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网赛3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其赛事规模及发展演变的特点,大体上可划分为:萌芽起步、开创发展和改革探索3个时期。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呈现出(1)竞赛规模由小到大,(2)竞赛分组不断优化,(3)比赛次数明显增加。(4)赛事内容更加丰富,(5)组织管理更加规范五个显着发展特征。2.1994-2019年中国高校竞技网球整体实力名列前茅的学校是:从获得金牌总数来看,浙江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名列前三。从团体总分来看,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名列三强。其中,浙江大学和暨南大学既是金牌的前2名,又是团体总分的前2名,充分体现出两所高校悠久的校园网球传统和雄厚的网球竞技实力。3.大网赛走过的30年,是奋斗与成功的30年,是凝聚着体育前辈和广大高校网球爱好者智慧与汗水的30年。历届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网球分会在主席的带领下,团结各会员高校,以赛事为抓手,在推动中国高校网球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萍[3](2020)在《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我国的竞技性体操项目一直保持着世界先进水平。大众性体操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迅猛,备受人们的青睐。竞技性体操和大众性体操自诞生之日起就交织在一起,时分时合,相互依撑,协同发展。大众性体操抓普及,为竞技性体操项目的发展输送人才;竞技性体操项目抓提高,为国争光。如何保证竞技性体操项目的持续优势,扩大其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又充分发挥大众性体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实现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的更有效地协同发展,对我国的奥运争光、健康中国与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体基础、存在样态、动因机理与理论构想,考察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案例,提出了推进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体操内涵的源于竞技性,宽于大众性,形成了竞技性体操与大众性体操双轨共同发展与相互促进的新局面,表现了“强身心、悦身心、美身心”的内涵属性与价值效应。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为本质基础;以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为实践旨归。2.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竞技性项目与大众性项目从分离到并行,到促进融合。我国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表现为组织主体的协同、联动性的赛事活动平台,互助式的推广普及模式与合作性的组织管理体制。其发展动因机理表现为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其面临困境包括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大众性体操与竞技性体操发展的失衡,以及管理主体的角色双重与冲突。3.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是以项目间的兴强扶弱、项目互动与主体互支为基本原则;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表现的同质性与管理主体关系表现的同构性,以及解决其发展面临的现实困惑是促动其协同发展的主要现实依据;管理机构、发展方式、运行过程的协同发展是其整体构想;项间协同、内外协同、纵横协同、竞赛协同与校社协同是其主要的呈现方式。4.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组织管理表现为政府、协会、学校协同管理的模式;总体特征表现为协同项目的大众性与多样性,协同主体的多元性;运行机制表现为运动项目间的协同、组织主体间的协同与裁判的协同。5.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要在更新理念、创新制度、强化治理、优化资源、赛事建构与目标融入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体操类项目的协同发展需要不断明晰其管理主体职能与责权利益,促进其项目结构优化与均衡,以及管理制度的科学与规范,形成同时代与社会发展相应的运行机制。
汤燕青[4](2020)在《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目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和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不容乐观。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具有节奏感强、风格多样、对抗性小等特点,深受女大学生喜爱;组合教学具有多元化的结构特征,有利于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本实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以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心理测量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扬州大学大二年级啦啦操选修班52名女生进行为期12周的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以及单一的花球啦啦操教学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12周的实验,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及单一的花球啦啦操教学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重和体重指数的提升幅度大于单一教学,但不具有显着性。(2)经过12周的实验,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及单一的花球啦啦操教学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机能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的提升幅度大于单一教学,但不具有显着性。(3)经过12周的实验,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及单一的花球啦啦操教学均对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50米、立定跳远、握力体重指数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且提升幅度显着大于单一教学;对女大学生800米跑、坐位体前屈、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提升幅度大于单一教学,但不具有显着性。(4)经过12周的实验,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及单一的花球啦啦操教学均对女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智慧和知识、勇敢、人性、公正、节制、超越维度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智慧和知识、勇敢、人性、公正、节制、超越维度的提升幅度均大于单一教学,且在积极心理品质总分及勇敢、人性、公正、节制维度具有显着性。针对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花球啦啦操教学中可以融入花样跳绳进行组合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加强柔韧性练习和放松练习。(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愉悦的课堂氛围,注意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体验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以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李俊[5](2020)在《中国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的区域性特征研究 ——以近五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为例》文中指出田径运动不仅被公认为其他竞技运动基础,也是奥运会重要夺金点,还是增进人们健康、提高体质的绝佳项目之一。在国家“119工程”计划中,田径运动项目被列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大学生田径运动队是高校承办诸多高水平运动队中的一支,是我国培养优秀田径运动员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的发展不仅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极大的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在群众体育方面,也极大的提高了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加快了我国体育强国梦的实现。无论是竞技体育的发展,还是群众体育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区域中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将塑造层次各异、各具特性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我国体育资源的配置、竞技人才流动、竞技项目分布等方面同样渗透着区域的思想。因此在中国体育发展的新历史时期,田径项目分布如何组织和优化是研究的重点。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一年一次,是大学生田径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综合赛事,能够较为直观反应出各省市和自治区高校的训练情况以及竞技水平。本研究以近五年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成绩为例,根据训练学中项群理论以及结合众多学者的划分方式,将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中的运动项目划分为短跑、跨栏、中长跑、投掷、跳跃、竞走和全能七个项群。利用Excel对参加近五年锦标赛的22个省、4个直辖市以及3个自治区的各个项目中前8名进行信息整理,并按照比赛名次对其赋值,1-8名分别赋值为9、7、6、5......1,其中接力和全能项目双倍赋值。利用SPSS 19.0对短跑、跨栏、中长跑、投掷、跳跃、竞走和全能七个项群所得积分进行K值的快速聚类分析,进过多次测试并结合专业知识,最终将分类数K定义为4,迭代数定义为5,其区域聚类效果合理,按聚类分析结果中积分的高低,将大学生田径运动区域划分为四类,依次为优势区域、次优势区域、潜优势区域和落后区域。结果发现,短跑项群优势区域为湘、浙、粤三个地区,苏为次优势地区;跨栏类项群和跳跃项群均以湖南为优势地区;中长跑项群、竞走项群、投掷项群和全能项群均以北京为优势地区。整体分析发现,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呈现南巧北悍区域分布,南方以速度、技巧类项群占优,而北方以力量、耐力项群占优;另外,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也呈现出以及自东向西竞技实力逐渐减弱的特征。通过对不同性别优势项群的分析发现,短跑项群和跨栏项群优势区域存在较大差异,其他项群优势区域差异不大。根据本研究结果以及结合专家访问,本研究给出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发展建议:(1)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田径优势项目。(2)加强本区域内田径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在留住本区域优秀人才的同时,吸引其他其余优秀人才。(3)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训练所需的基础设施。(4)不断提高教练员的训练水平,促进训练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薛勇[6](2020)在《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实施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退出准入机制,加强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质量的综合评估,同时也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竞赛改革和满足全面强化高校体育的要求,因此,对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构建一个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的评价体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综合评分法和抛物线累进计分法等研究方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及结果。第一,通过对当前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研究,指出了建立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第二,运用德尔菲法对20位专家进行调查,研制出我国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体育赛事的分级分类,同时对各个体育赛事进行归类对判定,通过综合评分法、抛物线累进计分法等数理统计学方法建立出权重体系和竞赛成绩排名积分表;第三,研制出各个学校各个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的具体算法和对同一项目所有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评价对办法;第四,以6所学校2019年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竞赛成绩为例,运用此办法进行排名评价。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六个结论:第一,当前为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需要构建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以此来完成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日常监督,提高运动员运动水平和建立其退出准入机制。第二,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的体育赛事可分为3级,一级分为2类,二级分为8类,三级分为23类;第三,确立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体育赛事的3级23类各自的权重系数;第四,计算得出了各个赛事排名所对应的竞赛积分;第五,形成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一年内竞赛成绩排名总积分的计算公式Y=∑Wi*fi*Si;第六,研制出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运用步骤,即汇总各自的竞赛成绩排名,筛查与确认竞赛成绩排名,分别计算一年内各项目竞赛成绩排名所获的总积分,按照总积分的高低对全国各项目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排名。同时提出了三点建议为:第一,充分发挥该计评价体系在加强建设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中的评价作用、日常监督作用和对各项目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由于赛事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在每年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进行评价时,需要对文中没有提及的赛事进行归类,以便竞赛成绩排名转换为权重系数与竞赛积分;第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研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本文仅仅是从整体的角度来构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在之后的研究中还可以从更细致的角度来使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级体系更加全面、具体。
任小琴[7](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越来越深入,我国的物质经济基础得到极大的发展,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被提上日程之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问题。事实上,让人民幸福是党和国家一贯的追求目标和永恒的事业。政府的工作报告越来越多地提到“幸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党的事业,服务于国家的需要。当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幸福这个终极目的,发现大学生的幸福观至关重要。本研究探索了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一章、第二章为此进行了理论准备,第一章对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分析模式的设定等进行了论述,为研究做前期准备。第二章对幸福观的相关理论资源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幸福观、幸福观养成教育进行理论建构,为研究做了理论准备。第三章是在充分的理论准备之后,研究了我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分为三个方面,“时代背景”是首要考察的环节。幸福观养成教育要确立目标,除了传统意义和普适意义上的目标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有新的时代性目标,即幸福观养成教育需与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健康财富观、市场文化等融合起来。要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国当前的时代存在很多机遇,当然也有来自教育客体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各种挑战。“历史考察”回顾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以政治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经济转型期以经济为取向的幸福观教育;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则回归当代,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发现,大学生幸福感的多少,与其幸福观是紧密相连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总体向好,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幸福感总体并不十分强烈;在对幸福的系列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上,不少大学生存在偏差;在追求幸福的路径、方式、受挫反应上,部分大学生存在不理性的态度。此外,在幸福观认知领域、追求领域、享有领域的养成教育上,我国采取的通常做法是不够完善的,幸福观教育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第四章是在第三章的基础上,从更细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五元分析模式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个人进行了全方位的五元分析。首先,从政府层面,政府应当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起引领的作用;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应当在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上有积极的影响;再次,从高校的层面,高校是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教育的重任;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家庭应助推大学生科学幸福观的内化;第五,从大学生个人的层面,个人作为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内因和受益者,必须有能力和有觉悟进行自省。这五个方面的应然和实然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大量实证调查,探索了存在差距的原因。第五章在国内分析的基础上,将目光投向国外,以期分析国外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做法、经验和借鉴。选择美国、英国、法国进行研究,考察了这三个国家在幸福观养成教育上的基本举措,研究起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在五元视角下可以反思和借鉴的经验。第六章是对策章,基于上述对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目标研究、历史考察、现状分析,结合五元分析的结果,同时借鉴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对策。这些对策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宏观上的顶层设计和微观上的具体设计。具体来看,首先,政府层面的设计。政府当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其次,从社会的层面。社会当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从社会文化的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从财富分化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从多元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第三,从高校的层面。高校当走出认识误区,设立目标体系,细化目标群体,依托心理科学,进行科际整合,完善现实对接,优化学科设置,发展体验式与价值选择式教学。第四,从家庭的层面。应大力推行家长教育,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第五,从个人的层面。个人当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自觉意识;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自觉抵制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提高精神境界和需要层次。第七章主要针对五元要素之间要互动起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结合,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第八章是对全文的总结。
王子柔[8](2020)在《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篮球事业发展迅速,经过二十年的不断改善,在我国CUBA联赛已经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学生体育赛事之一。从CUBA走进国家队、CBA联赛、WCBA联赛的球员日益增多,CUBA赛事的建立与发展,不仅仅对高校篮球运动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篮球运动市场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北赛区CUBA参赛队伍的综合水平在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全国领先地位。在CUBA赛事发展过程中,赛制改革、宣传力度、运动员体验感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给整个赛事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束缚,因此加强对赛事参与者满意度的分析。本文在参考其他学者研究基础之上,针对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发现东北赛区CUBA赛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由此寻找相应的完善对策,力求实现CUBA赛事的发展更大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构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参赛满意度测评体系。以第二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一级联赛)东北赛区384名大学生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本届参赛运动员对赛事运作、赛场设施方面、生活后勤保障方面、赛场安全、相关人员服务情况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展开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东北赛区CUBA赛事参赛运动员对本届赛事的赛事运作方面的满意度较低,赛事整体宣传水平提升缓慢的同时也很难将大学生体育赛事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相结合,很难达到促进青少年及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目的。第二,参赛运动员对本届赛事的场地规模、赛场设施基本满意,对于赛场设施方面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缺少专业热身场地以及赛场医疗条件较为简易。第三,对本届赛事生活后勤保障方面的总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东北赛区参赛运动员对本届赛事的赛场安全总体满意度较好,处于基本满意水平,对本届赛事的相关人员服务情况为基本满意状态。第四,不同性别参赛运动员在赛事宣传、场地规模、食宿条件、赛场秩序方面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男子运动员在赛事宣传、场地规模方面比女子运动员更加满意。目前东北赛区CUBA参赛运动队教练组配置不够完善,医疗资源匮乏。建议加强赛事包装宣传力度;将大学生运动员与普通学生充分融合,适当调整赛程舒缓比赛密度,调整四大赛区分区办法,增加各支队伍以及运动员锻炼机会。提升配发装备整体层次;提供专业热身场地,改善赛场医疗条件,增强饮食的营养搭配,改善局部交通状况;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运动员进行集中培训。
张君博[9](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自我发展是人生存发展的天然需要,是人对于自身思考,对人本质探索,对存在价值和理想境界的不懈追求。古今中外,不论是西方哲学的理性沉思还是中国哲学对内在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人类从来没有停止对自我的审视和对自我发展的探寻。如果说西方哲学关于个体自我主体性的理性沉思使自我发展高扬起主体性旗帜,中国传统哲学人生境界观则侧重从个体内在的心性体悟来感受自身精神生命成长。西方当代心理学普遍把自我发展看作阶段性的内在结构联系,注重对不同阶段的自我发展特征进行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出个体的自我发展必须基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自我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为研究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在现实的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因自我认识的偏差和对自我处境的迷失带来人生规划混乱和现实处境迷茫,进而导致理想信念缺失、人生意义匮乏、自律意识缺乏,自我中心意识膨胀,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缺失,产生自我迷失、人格缺位、发展动力的丧失和发展进程的停滞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论文针对辅导员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通过对自我发展理论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的梳理,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在对学生群体的调研和对辅导员访谈的实证调查基础上,分析导致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促进学生成为整全的人为目标,从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人生境界四个维度来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本文由绪论、自我发展理论梳理、实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施路径五部分共计八章组成。绪论。本章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西方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理路和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论文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以此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构建大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体系,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模式。第一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本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以及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和现代理论维度三个方面进行考察,为研究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第二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本章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性质、作用、指向、核心要素、范畴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从微观时空境域和宏观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从文化性与历史性、个体性和社会性、主动性和受动性、持续性和阶段性、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特征。第三章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对大学生自我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问卷》调研数据和部分辅导员的访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当前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大学生主体原因和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调研结论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本章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在联系出发,指出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二者相互促进,互为支撑。探讨了全人教育原则、和谐发展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生活世界原则、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原则等基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指出理想信念、知识能力、健全人格和人生境界是构成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内容。第五章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本章提出大学生应正确把握和理解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通过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践行者。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政治方向,增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文化底蕴,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分类指导,丰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支撑,进一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第六章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本章主要探讨了大学生自我发展与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指出扎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基础,从四个维度、十六个能力点对自我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十个层面对企业所看重的毕业生优秀综合素质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创新教学形式,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以此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大学生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七章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本章提出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指向健全人格的塑造,并从人格的生理要素、心理要素、社会要素、道德要素和审美要素五个层面,指出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的五维体系,并对相关的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探讨。第八章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本章指出高校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天地胸怀、战略眼光、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入手,涵育并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促使大学生个体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相统一,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相统一,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相统一,使大学生以对至真、至善、至美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为牵引,充分扩展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从而更好地支撑和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本论文的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激励、唤醒和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相结合,希望能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想信念树立、知识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塑造、人生境界培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引导学生自觉走上自我发展之路,建构起学生成长发展的意义世界,使学生真正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胡小羽[10](2019)在《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开展状况的调查研究,旨在推动路跑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推广,从而对提高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建设校园体育文化,践行阳光体育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浙江省高校路跑社团组织情况、路跑运动参与者认知情况、高校路跑赛事发展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社团组织建设情况良好,社团在章程的制定、组织机构的构建等方面都比较完善,但在社团管理上对章程的执行力度不够,会员参与度不佳,部分高校在活动内容的开展与频率上偏少,活动内容单一。2、浙江省高校拥有良好的路跑资源,但学生对路跑运动的认知程度不高,大多数学生对开展高校路跑运动的态度是积极地,能够认识到路跑运动对学生的健身价值和对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3、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与路跑运动的比例较低,对高校路跑运动参与者的调查中,女生参与路跑运动的人数高于男生,大一、大二年级学生参与人数高于其他年级;学生参与路跑运动的强度以中等强度的为主,大多数学生参与路跑运动的频率为每周3次或3次以上。学生参与路跑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人数比例较高,很多学生缺乏对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防护,跑步APP的出现对学生参加路跑锻炼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为跑友提供技术支持。4、浙江省高校路跑赛事类型主要有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中国大学生校园路跑接力赛和高校自发性组织赛事三类,其中高校自发性赛事组织较多。浙江省高校路跑赛事品牌化程度不高;参赛人数在350-5000人不等。各高校路跑赛事多以5km内的短距离跑为主,赛事形式单一、里程设置较少,浙江省高校在路跑赛事的开展上还需要不断完善。5、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开展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生方面,学生对路跑运动认知观念上的偏差,导致学生心理上对路跑难以接受;二是学校方面,学校责任意识的缺乏,对路跑运动缺少支持力度;三是路跑组织方面,路跑社团组织管理松散,章程执行力度不足。6、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发展路径:加强对路跑运动的认知,普及与路跑相关的知识;强化校方责任意识担当,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强路跑社团规范化管理,发挥社团积极组织作用;充分发掘社会资源的优势;重视路跑赛事品牌建设。
二、中国大学生五年来体质状况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大学生五年来体质状况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30年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教育部启动校园网球推广工作 |
1.1.2 习总书记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新要求 |
1.1.3 中共中央“体教融合”意见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不足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大学生体育协会相关研究 |
2.1.2 大网赛相关研究 |
2.1.3 网球赛事发展历程相关研究 |
2.1.4 国内其它运动项目竞赛史研究 |
2.2 国外关于网球赛事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大网赛发展历程与竞技实力分析 |
3.1 萌芽起步时期的回顾与比赛实力分析(1989-1993) |
3.1.1 基本概况 |
3.1.2 赛事分析 |
3.1.3 参赛学校比赛实力分析 |
3.2 开创发展时期的回顾与比赛实力分析(1994-2012) |
3.2.1 基本概况 |
3.2.2 赛事分析 |
3.2.3 参赛学校比赛实力分析 |
3.3 改革探索时期的回顾与比赛实力分析(2013-2019) |
3.3.1 基本概况 |
3.3.2 赛事分析 |
3.3.3 参赛学校比赛实力分析 |
3.4 大网赛参赛各高校整体竞技实力分析 |
3.4.1 获得金牌总数情况 |
3.4.2 获得团体总分情况 |
3.4.3 获得奖牌总数情况 |
第四章 大网赛组织机构的发展与演变 |
4.1 萌芽时期的组织模式(1989-1993) |
4.2 开创时期的组织模式(1994-2000) |
4.2.1 开创初期的组织模式(1994-1995) |
4.2.2 开创后期的组织模式(1996-2000) |
4.3 发展时期的组织模式(2001-2012) |
4.3.1 2001-2006年发展初期的组织模式 |
4.3.2 2007-2012年发展后期的组织模式 |
4.4 改革探索时期的组织模式(2013-2019) |
4.4.1 大网赛总组织机构 |
4.4.2 大网赛分组织机构 |
第五章 大网赛30年发展的主要特征 |
5.1 竞赛规模由小到大 |
5.2 竞赛分组不断优化 |
5.3 比赛次数明显增加 |
5.4 赛事内容更加丰富 |
5.5 组织管理更加规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相关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1994-2006年大网赛男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3 1994-2006年大网赛女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4 2007-2013年大网赛男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5 2007-2013年大网赛女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6 2014-2019年大网赛男子比赛成绩汇总 |
附录7 2014-2019年大网赛女子比赛成绩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选题背景、意义与综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文献综述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2.本体诉求: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属性基础 |
2.1 体操类项目的基本理论问题探讨 |
2.1.1 体操类项目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体操类项目的特点与分类 |
2.1.3 体操类运动的价值与功能 |
2.2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本质 |
2.2.1 内涵属性表达的身心协同 |
2.2.2 外延结构表达的发展协同 |
2.2.3 价值理性表达的效益协同 |
2.3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践旨归 |
2.3.1 转变体操的主体认知系统 |
2.3.2 延展体操的客体对象系统 |
2.4 小结 |
3.存在样态: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表现形态 |
3.1 我国体操类项目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1 体操类项目竞赛发展现状 |
3.1.2 体操类项目推广普及现状 |
3.2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方式呈现 |
3.2.1 组织主体的协同助推大众体操发展 |
3.2.2 联动性的体操类项目赛事活动平台 |
3.2.3 互助式的体操类项目推广普及模式 |
3.2.4 主体合作性的体操类项目管理体制 |
3.3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动因机理 |
3.3.1 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推动 |
3.3.2 体操人才培养与体操普及的微观诉求 |
3.3.3 体操管理制度与资源配置的结构转变 |
3.3.4 体操治理主体与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 |
3.4 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 |
3.4.1 竞技性体操发展的时代冲突 |
3.4.2 竞技体操与大众体操的失衡 |
3.4.3 管理主体的角色双重与冲突 |
3.5 小结 |
4.理论构想: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理性思考 |
4.1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 |
4.1.1 兴强扶弱——促进均衡发展 |
4.1.2 项目互动——优化资源利用 |
4.1.3 主体互支——保障高效发展 |
4.2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主要依据 |
4.2.1 体操类项目动作内容属性的同质性 |
4.2.2 体操类项目管理主体关系的同构性 |
4.2.3 解决体操类项目发展的现实困惑 |
4.3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整体构想 |
4.3.1 管理机构的协同 |
4.3.2 发展方式的协同 |
4.3.3 运行过程的协同 |
4.4 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具象规划 |
4.4.1 项间协同——体操类项目间的协同 |
4.4.2 内外协同——体操与其它项目的协同 |
4.4.3 纵横协同——管理主体间的协同发展 |
4.4.4 竞赛协同——基层比赛的裁判协同 |
4.4.5 校社协同——学校与社会的协同 |
4.5 小结 |
5.实例呈现: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个案探析 |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
5.1.1 研究案例的基本情况 |
5.1.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 |
5.2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
5.2.1 社会变迁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
5.2.2 学校体育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
5.2.3 体育文化与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发展 |
5.3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的总体特征 |
5.3.1 协同项目的大众性 |
5.3.2 协同项目的多样性 |
5.3.3 协同主体的多元性 |
5.4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的协同机制 |
5.4.1 运动项目间的协同 |
5.4.2 组织主体间的协同 |
5.4.3 裁判间的协同 |
5.5 湖南省学生阳光体操节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 |
5.5.1 参赛对象来源与类型存在不平衡 |
5.5.2 制度要求与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矛盾 |
5.5.3 赛事组织管理还存在提高的空间 |
5.5.4 赛事资金渠道还有待进一步拓宽 |
5.6 小结 |
6.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实现策略 |
6.1 更新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理念 |
6.2 创新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制度 |
6.3 强化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治理 |
6.4 优化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的资源 |
6.5 构建体操类项目的四级竞赛体系 |
6.6 融入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目标 |
6.7 小结 |
7.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4)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状况不容乐观,优秀率、合格率较低 |
1.1.2 现代女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不均衡 |
1.1.3 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学生身心健康 |
1.1.4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符合女大学生运动需求,深受女大学生喜爱 |
1.1.5 组合教学有利于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花球啦啦操 |
2.1.2 花样跳绳 |
2.1.3 体质健康水平 |
2.1.4 积极心理品质 |
2.2 有关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 |
2.2.1 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的研究 |
2.2.2 有关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 |
2.3 有关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 |
2.3.1 有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现状的研究 |
2.3.2 有关体育锻炼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 |
2.4 有关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教学的研究 |
2.5 有关不同体育项目组合教学的研究 |
2.6 有关体质健康水平和积极心理品质测量的研究 |
2.6.1 有关体质健康水平测量的研究 |
2.6.2 有关积极心理品质测量的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心理测量法 |
3.2.3 测试法 |
3.2.4 实验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实验前实验对象体质健康水平和积极心理品质状况 |
4.1.1 实验前实验对象体质健康水平状况 |
4.1.2 实验前实验对象积极心理品质状况 |
4.2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
4.2.1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
4.2.2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 |
4.2.3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
4.3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 |
4.3.1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的影响 |
4.3.2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智慧和知识维度的影响 |
4.3.3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勇敢维度的影响 |
4.3.4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人性维度的影响 |
4.3.5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公正维度的影响 |
4.3.6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节制维度的影响 |
4.3.7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超越维度的影响 |
第5章 分析与讨论 |
5.1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分析 |
5.1.1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分析 |
5.1.2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机能的影响分析 |
5.1.3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分析 |
5.2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分析 |
5.2.1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的影响分析 |
5.2.2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智慧与知识维度的影响分析 |
5.2.3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勇敢维度的影响分析 |
5.2.4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人性维度的影响分析 |
5.2.5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公正维度的影响分析 |
5.2.6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节制维度的影响分析 |
5.2.7 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超越维度的影响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体质测试项目及方法仪器 |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 |
附录三: 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计划表 |
附录四: 实验组教案范例 |
附录五: 对照组教案范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的区域性特征研究 ——以近五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奥运会战略的需要 |
1.1.2 体育强国梦的需要 |
1.1.3 中国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分布不平衡状态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田径运动的概述 |
2.1.1 定义 |
2.1.2 功能 |
2.1.3 国内田径运动的可视化分析 |
2.2 大学生田径运动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 |
2.3 区域与田径运动竞技体育区域的概念界定 |
2.4 国内田径运动区域化特征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及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比较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的总体情况 |
4.2 大学生田径运动短跑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2.1 大学生男子短跑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2.2 大学生女子短跑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3 大学生田径运动跨栏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3.1 大学生男子跨栏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3.2 大学生女子跨栏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4 大学生田径运动中长跑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4.1 大学生男子中长跑项群区域化特征 |
4.4.2 大学生女子中长跑项群区域化特征 |
4.5 大学生田径运动竞走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5.1 大学生男子竞走项群区域化特征 |
4.5.2 大学生女子竞走项群区域化特征 |
4.6 大学生田径运动投掷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6.1 大学生男子投掷项群区域化特征 |
4.6.2 大学生女子投掷项群区域化特征 |
4.7 大学生田径运动跳跃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7.1 大学生男子跳跃项群区域化特征 |
4.7.2 大学生女子跳跃项群区域化特征 |
4.8 大学生田径运动全能项群区域化特征分析 |
4.8.1 大学生男子全能项群区域化特征 |
4.8.2 大学生女子全能项群区域化特征 |
4.9 我国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区域化特征的整体分析 |
4.9.1 不同经度区域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群的分布情况 |
4.9.2 不同纬度区域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群的分布情况 |
4.9.3 同项群男、女优势地区差异对比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2.1 因地制宜,结合本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田径优势项目 |
5.2.2 加强本区域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留住本区域优秀人才的同时,吸引外地优秀人才 |
5.2.3 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训练所需的基础设施 |
5.2.4 不断提高教练员训练水平,促进训练科学化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适应我国竞技体育竞赛改革的要求 |
1.1.2 全面强化高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
1.1.3 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相关文献分析 |
1.4.3 国内相关研究 |
1.4.4 国外相关研究 |
1.4.5 小结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德尔菲法 |
2.2.3 专家访谈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研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背景分析 |
3.1.1 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背景 |
3.1.2 当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布局情况 |
3.1.3 当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赛设置情况 |
3.1.4 小结 |
3.2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1 客观性原则 |
3.2.2 可行性原则 |
3.2.3 全面性原则 |
3.2.4 科学性原则 |
3.3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所涉及体育赛事分级分类的研制 |
3.3.1 赛事分级分类研制的流程与方法 |
3.3.2 赛事分级分类的初步拟定 |
3.3.3 赛事分级分类的第一轮调查结果分析 |
3.3.4 赛事分级分类的第二轮调查结果分析 |
3.3.5 赛事分级分类的第三轮调查结果分析 |
3.3.6 赛事分级分类的可靠性检验 |
3.3.7 赛事分级分类的形成 |
3.4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权重的研制 |
3.4.1 赛事权重研制的流程和方法 |
3.4.2 赛事三级分类的权重形成 |
3.4.3 赛事权重体系的形成 |
3.5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排名积分表的研制 |
3.5.1 竞赛排名积分表研制的流程与方法 |
3.5.2 明确赛事项目及其排名范围 |
3.5.3 竞赛排名积分表的初步建立及检验 |
3.5.4 竞赛排名积分表的修正及检验 |
3.5.5 竞赛排名积分表的形成 |
3.5.6 竞赛排名积分表在联赛与单人参加团体项目时的使用方法 |
3.6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形成 |
3.6.1 有效竞赛成绩时间段的研制 |
3.6.2 有效竞赛的确定及统计 |
3.6.3 积分计算公式的研制 |
3.6.4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确立 |
3.7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运用示例 |
3.7.1 竞赛成绩汇总 |
3.7.2 竞赛成绩转换为权重与排名得分 |
3.7.3 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结果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附件7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观点评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分析模式的设定 |
1.4.1 模式依据 |
1.4.2 模式设计 |
1.4.3 模式验证 |
1.5 概念与理论基础 |
1.5.1 概念厘定 |
1.5.2 理论基础 |
1.6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准备 |
2.1 幸福观的理论资源 |
2.1.1 马克思主义幸福观 |
2.1.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幸福观 |
2.1.3 西方的典型幸福观 |
2.2 幸福观的理论建构 |
2.2.1 幸福观的结构 |
2.2.2 幸福观的特征 |
2.2.3 幸福观的功能 |
2.3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理论建构 |
2.3.1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构成 |
2.3.2 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基本情况 |
3.1 时代背景 |
3.1.1 新时代赋予的目标要求 |
3.1.2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
3.1.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存在的机遇 |
3.2 历史考察 |
3.2.1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2 转型经济时期经济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2.3 市场经济时期多元取向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3.3 现实状况 |
3.3.1 大学生幸福感现状 |
3.3.2 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
3.3.3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分析 |
4.1 政府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1.1 应然要求 |
4.1.2 实然状况 |
4.1.3 问题原因 |
4.2 社会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2.1 应然要求 |
4.2.2 实然状况 |
4.2.3 问题原因 |
4.3 高校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3.1 应然要求 |
4.3.2 实然状况 |
4.3.3 问题原因 |
4.4 家庭层面的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4.4.1 应然要求 |
4.4.2 实然状况 |
4.4.3 问题原因 |
4.5 个人层面的幸福观养成教育 |
4.5.1 应然要求 |
4.5.2 实然状况 |
4.5.3 问题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方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1 基本举措 |
5.1.1 美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2 英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1.3 法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5.2 主要特点 |
5.2.1 广泛渗透性 |
5.2.2 目标淡化性 |
5.2.3 科际整合性 |
5.2.4 价值选择性 |
5.2.5 交流对话性 |
5.2.6 现实实用性 |
5.3 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层面:公民教育的反思与借鉴 |
5.3.2 社会层面:影视与文化的反思借鉴 |
5.3.3 高校层面:校内教学的反思与借鉴 |
5.3.4 个人层面:实践体验的反思与借鉴 |
5.3.5 家庭与个人层面:宗教思想的反思与借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的五元设计 |
6.1 政府层面的设计 |
6.1.1 定位:明确幸福观养成的目标要求 |
6.1.2 导航:坚持幸福观养成的主流声音 |
6.1.3 纠偏:构建幸福观养成的纠偏机制 |
6.1.4 提升:牵引幸福观养成的实践高度 |
6.2 社会层面的设计 |
6.2.1 从社会制度层面夯实幸福观养成的基础 |
6.2.2 从社会文化层面营造幸福观养成的氛围 |
6.2.3 从社会网络层面净化幸福观养成的环境 |
6.2.4 从社会市场层面提供幸福观养成的支撑 |
6.2.5 从社会现象层面纠正幸福观养成的误区 |
6.2.6 从社会载体层面引导幸福观养成的观念 |
6.3 高校层面的设计 |
6.3.1 认识前提:走出认识误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 |
6.3.2 目标设定:设立目标体系,贯穿奋斗幸福观 |
6.3.3 客体细分:细化目标群体,分层实施幸福观教育 |
6.3.4 渠道优化:思政主渠道与科际整合结合 |
6.3.5 保障支撑:现实对接与学科设置相结合 |
6.3.6 实效提升:依托心理科学,提升幸福观教育实效 |
6.4 家庭层面的设计 |
6.4.1 大力推进家长教育,提升家长素质 |
6.4.2 多维度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 |
6.4.3 加强原生家庭的幸福延续和创伤阻断 |
6.5 个人层面的设计 |
6.5.1 增强树立科学幸福观的的自觉意识 |
6.5.2 提高获取幸福的能力 |
6.5.3 自觉抵制外界不健康幸福观的冲击 |
6.5.4 提高精神境界与需要层次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五元互动做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 |
7.1 五元静态配合织育人之网 |
7.1.1 五元各司其职 |
7.1.2 五元内外结合 |
7.2 五元动态协调育幸福之人 |
7.2.1 五元互相渗透 |
7.2.2 五元互利共生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现实状况调查 |
附录二 五元分析模式各层次的实然状况调查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关于体育赛事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 |
1.2.3 关于CUBA联赛方面的研究 |
1.2.4 CUBA联赛未来发展研究 |
1.2.5 关于赛事参与者满意度相关研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第二十一届东北赛区CUBA参赛运动员情况 |
3.1.1 参赛运动员基本情况 |
3.1.2 参赛运动员学习方面情况 |
3.1.3 参赛运动员训练方面情况 |
3.1.4 参赛运动员生活方面情况 |
3.2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参赛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参赛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
3.2.2 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指数的计算 |
3.3 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分析 |
3.3.1 被调查运动员对赛事运作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3.2 被调查运动员对赛场设施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3.3 被调查运动员对后勤基本生活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3.4 被调查运动员对赛事安全保障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3.5 被调查运动员对赛事相关人员方面的满意度分析 |
3.4 不同性别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各维度间的比较研究 |
3.4.1 不同性别参赛运动员的总体参赛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
3.4.2 不同性别参赛运动员对场地设施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
3.4.3 不同性别参赛运动员对后勤生活基本保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
3.4.4 不同性别参赛运动员对赛事安全保障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
3.4.5 不同性别参赛运动员对赛事相关人员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
3.5 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东北赛区CUBA赛事运作方面 |
3.5.2 东北赛区CUBA赛场设施方面 |
3.5.3 东北赛区CUBA后勤生活保障方面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A 东北赛区CUBA参赛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9)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自我发展的研究 |
二、国内对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的理论借鉴和知识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自我发展的方法论指导 |
一、从人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起因 |
二、从人的实践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途径 |
三、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内涵 |
四、从成为“高尚的人”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精神追求 |
五、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出发把握自我发展的目标 |
第二节 自我发展的历史文化维度考察 |
一、西方哲学中的自我及自我发展观演变 |
二、以境界提升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中蕴含的自我发展思想 |
第三节 自我发展的现代理论维度考察 |
一、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代表理论 |
二、现代心理学关于自我发展的基本共识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概念界说 |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内涵 |
二、相关概念界分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大学生自我发展所处的微观时空境域 |
二、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时代背景演变 |
三、融入祖国、人民之“大我”的大学生自我发展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文化性和历史性 |
二、个体性和社会性 |
三、主动性与受动性 |
四、持续性与阶段性 |
五、政治性与价值性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从调查数据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
一、自我发展的认知和定位不足 |
二、自我发展的自主性有待加强 |
三、自我发展的价值导向不清晰 |
四、获得外部支持的主动性欠缺 |
五、自我发展能力亟待提升完善 |
第二节 从辅导员访谈看当代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 |
一、自我中心主义倾向 |
二、自我同一性危机 |
三、自我发展内生动力欠缺 |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原因 |
二、外部原因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关系 |
一、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提升 |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大学生自我发展夯实根基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引导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基本遵循 |
一、借鉴全人教育理念 |
二、注重学生和谐发展 |
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四、立足日常生活世界 |
五、持续改进和产出导向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体系 |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 |
二、完善的知识能力素质 |
三、健全的人格素养 |
四、崇高的人生境界 |
第五章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统领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
第一节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个维度 |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第二节 用理想信念教育确保大学生自我发展方向 |
一、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自我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系 |
二、教育学生正确把握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统一 |
三、教育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投身伟大中国梦的现实实践 |
第三节 以理想信念树立为先导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加强理论学习筑牢理想信念教育根基,明确自我发展政治方向 |
二、坚定文化育人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涵,增强自我发展文化底蕴 |
三、开展分层教育提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促进自我发展分类指导 |
四、注重阵地建设拓展理想信念教育手段,丰富自我发展平台支撑 |
第六章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筑牢大学生自我发展根基 |
第一节 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内涵 |
一、知识的基础作用 |
二、能力的外在表现 |
三、素质的整体关切 |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发展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
一、扎实的知识储备 |
二、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
三、高素质优秀人才 |
第三节 以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 |
二、借鉴新型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
三、提升课堂知识传授的实效性 |
四、提升学生自我教育的自觉性 |
第七章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引领大学生自我发展目标 |
第一节 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
一、人格的内涵 |
二、开展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
第二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人格教育内涵 |
一、生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 |
二、心理要素是健全人格的保障 |
三、社会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核心 |
四、道德要素是健全人格的指向 |
五、审美要素是健全人格的升华 |
第三节 以健全人格塑造为主线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注重和引导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
二、关注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三、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充分的社会化 |
四、加强和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水平 |
五、指引和呼唤大学生美好生活向往 |
第八章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提升大学生自我发展格局 |
第一节 人生境界的内涵 |
一、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统一 |
二、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自我发展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 |
三、人生境界体现了个体理想自我描述与精神超越的统一 |
第二节 人生境界对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作用 |
一、追求至真的人生境界能够支撑大学生在求真道路上孜孜不倦 |
二、向往至善的人生境界能够引导大学生在向善意志上砥砺前行 |
三、渴求至美的人生境界能够激发大学生在万物共生中圆融自如 |
第三节 以人生境界培育为牵引的大学生自我发展路径 |
一、涵养自我发展的天地胸怀 |
二、培育自我发展的战略眼光 |
三、厚植自我发展的家国情怀 |
四、激励自我发展的时代精神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生身体健康 |
1.1.2 大学生体质状况仍不容乐观 |
1.1.3 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城市路跑运动迅速蔓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高校路跑有效推动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
1.3.2 高校路跑运动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
1.3.3 高校路跑运动有利于改善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滑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 |
2.1.2 全国大学生校园路跑接力赛 |
2.1.3 路跑运动的界定 |
2.1.5 路跑组织的界定 |
2.1.6 高校校园路跑运动的界定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路跑运动发展 |
2.2.2 国外路跑赛事研究 |
2.3 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国内路跑赛事现状研究 |
2.3.2 国内路跑组织现状研究 |
2.3.3 校园路跑运动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调查问卷法 |
3.2.3.1 问卷的设计 |
3.2.3.2 问卷信度检验 |
3.2.3.3 问卷效度检验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近年来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的兴起原因 |
4.1.1 高校校园路跑文化的优良传承 |
4.1.2 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举措 |
4.2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校园路跑运动开展现状调查 |
4.2.1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社团基本情况 |
4.2.1.1 浙江省高校路跑社团成立时间及宗旨 |
4.2.1.2 浙江省高校校园路跑社团建设情况 |
4.2.2 浙江省高校路跑社团活动开展情况 |
4.2.2.1 浙江省高校路跑社团活动开展形式 |
4.2.2.2 浙江省高校路跑社团活动频率基本情况 |
4.2.3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对高校路跑运动认知情况 |
4.2.4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对校园路跑运动的态度调查 |
4.2.5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与高校路跑的行为调查分析 |
4.2.5.1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与校园路跑基本情况 |
4.2.5.2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加校园路跑的形式 |
4.2.5.3 浙江省高校学生参与校园路跑的强度调查分析 |
4.2.6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参加校园路跑运动的动机分析 |
4.2.7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校园路跑参与者运动损伤情况调查分析 |
4.2.8 跑步APP的使用情况 |
4.3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赛事开展情况调查 |
4.3.1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赛事开展类型分析 |
4.3.2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赛事举办届次、参赛人数情况分析 |
4.3.3 浙江省高校路跑赛事项目设置情况分析 |
4.3.4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对本校举办路跑赛事满意情况调查分析 |
4.4 浙江省高校路跑运动开展的优劣势分析 |
4.4.1 浙江省高校路跑运动开展的优势分析 |
4.4.1.1 自身优势,为高校路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
4.4.1.2 资源优势,为高校路跑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
4.4.1.3 外部环境优势,为路跑运动在高校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
4.4.2 浙江省高校路跑运动开展面临的困境分析 |
4.4.2.1 学生对路跑运动认知观念的偏差 |
4.4.2.2 学校责任意识的缺乏 |
4.4.2.3 路跑组织管理松散,章程执行力不足 |
4.5 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发展路径 |
4.5.1 加强对路跑运动的认知,普及与路跑相关的知识 |
4.5.1.1 注重高校的宣传和普及 |
4.5.1.2 与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 |
4.5.2 强化校方责任意识担当,协调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
4.5.2.1 加强校领导对路跑运动的重视程度 |
4.5.2.2 加强路跑赛事中的医疗保障措施 |
4.5.2.3 加强高校路跑基础设施建设 |
4.5.3 加强路跑社团规范化管理,发挥社团积极组织作用 |
4.5.3.1 积极组建路跑社团,加强社团规范化管理 |
4.5.3.2 创新路跑运动的组织形式 |
4.5.4 高校路跑运动的开展应充分发掘社会资源的优势 |
4.5.4.1 充分利用社会专业体育公司资源 |
4.5.4.2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资源 |
4.5.4.3 充分利用社会赛事资源 |
4.5.5 浙江省高校路跑运动的开展应重视路跑赛事品牌建设 |
4.5.5.1 打造路跑赛事发展的长效机制 |
4.5.5.2 不断扩大社会参与,增强赛事覆盖面 |
4.5.5.3 打造校园特色路跑赛事 |
4.5.5.4 注重媒体宣传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参考文献 |
7 附件 |
附件一 |
附录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8 致谢 |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中国大学生五年来体质状况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时空社会学视角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模式研究[D]. 朱厚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中国大学生网球竞赛30年发展历程研究[D]. 严一翀.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我国体操类项目协同发展研究[D]. 李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花球啦啦操和花样跳绳组合教学对女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积极心理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扬州大学为例[D]. 汤燕青. 扬州大学, 2020(05)
- [5]中国大学生田径运动项目的区域性特征研究 ——以近五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为例[D]. 李俊. 西南大学, 2020(01)
- [6]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成绩排名积分累计评价体系的构建[D]. 薛勇.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7]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观养成教育研究[D]. 任小琴.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东北赛区CUBA运动员参赛满意度的研究[D]. 王子柔.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9]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D]. 张君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浙江省高校大学生路跑运动的现状与发展路径研究[D]. 胡小羽. 温州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