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晋南集约区

华北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晋南集约区

一、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津南密集区(论文文献综述)

国务院[1](2016)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国发[2016]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16年11月24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第二节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机遇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刘宁[2](2014)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规模的大学园区建设始于21世纪初,此后各地便纷纷兴起了建设大学园区的热潮。虽然在中国辽阔的国土面积上各地区各城市存在着极不均衡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状况,但是对大学园区建设的热情与巨额投入却是不相上下的。虽然各地对绝大部分新建的大学园区都冠以“大学城”的称号,然而通过对大学城概念的辨析以及世界范围内大学与城市关系的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目前建设的多所大学新校区的空间集聚即大学园区和国外的大学城或科学城有很大区别。大学园区现象是一种中国独有的大学在城市中的存在形式。由于中国特有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与特殊的发展阶段,所以中国的城市与大学的发展方式也有其自身特色,自然中国的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式也就不同于国外。将郊区城市化以及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与大学园区建设联系起来是知识社会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大学园区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关系,解读大学在城市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园区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城市竞争力提升之间的内在规律,使大学园区更好的促进城市发展。本论文共分7章。第1章导论提出问题。指出在当今中国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关联的意义。对中国的大学园区建设做了回顾与总结。对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对关于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做一梳理和总结。并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第2章提出本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方法。包括集聚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体系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的城市化理论和城市竞争力理论。并阐述了这些理论在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发挥影响中的应用。第3章从大学园区对城市有形的影响进行分析,即大学园区建设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提出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促进了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并改变了区域产业结构从而提升了城市化水平。分析了大学园区推动的城市化地区的特点并提出大学园区建设成为我国城市化的一种模式。还建立了一个大学园区选址的定量化综合评价方法。通过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评价方法用于对是否适宜作为大学园区选址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并针对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的选址实践进行了评价。还分析了廊坊东方大学园区由于选址不当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作为反例。第4章从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分析大学园区对提升所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大学园区主要从人力资本形成以及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居住与游憩环境的优化提升、城市社区多样性与包容性、城市文化品位提升以及城市品牌塑造几个方面对所在城市的竞争力产生影响。此外针对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机制创建了进化博弈模型。经过分析得出影响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第5章首先概括介绍了一些欧洲大学与城市发展关系的案例,随后详细介绍了英国剑桥、美国斯坦福、日本筑波这三个非常具有代表性并经过多年发展的大学与城市相互作用的案例。英国剑桥是大学校园与城市社区高度融合的典范,也是大学城发展成为现代高科技城市的典型代表。以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为基础发展的硅谷是大学与高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最成功案例。日本筑波学园都市是以大学和研究机构为依托开发建设新城的典型案例。它们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给中国大学园区的发展以借鉴和启示。第6章是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具体案例分析。以天津市正在建设中的大学园区即海河教育园区为例研究其与天津城市联动发展的关系。海河教育园区有效的促进天津的城市化,并且提升天津的城市竞争力。更进一步提出海河教育园区如何从大学园区向大学城的发展方向迈进。第7章是全文的主要结论,总结了大学园区在城市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大学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中国大学园区建设与发展的时间不长,所以一些问题尚未显现,因此未能对大学园区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更本质化的研究。今后将继续跟踪研究各主要大学园区及其与所在城市联动发展的新现象和新问题。

于伟[3](2012)在《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是建在使慢行交通畅通无阻的交通功能基础上,以良好的出行环境充分实现休闲、娱乐等社会属性的人性化的开放性慢行空间系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机动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城市环境与交通问题。由于对慢行交通运营环境和慢行空间的忽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对现代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进行反思。随着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以及绿色交通思想的形成,慢行交通空间对城市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也提出了有效的慢行空间发展策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慢行交通与慢行空间的重视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尚未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本文在文章结构上共分为七个章节,在阐释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走向和分析城市慢行空间系统建设实例的基础上,按照介绍现状、提出问题、分析利弊、解决问题、未来展望的基本思路,针对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的具体情况逐层深入的加以论述:第一,阐释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的研究背景及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并详细说明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内容和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阐明与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相关联的理论和方法,并论述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借鉴。第三,充分分析国外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建设的成功实例,阐明其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得以良好发展的内在机理,并在影响城市慢行空间建设的各类要素上与天津市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进而得出其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和可借鉴之处。第四,以交通出行模式的转变过程为主线,分析天津市交通空间结构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趋势,在市域层面的视角下,分析现状城镇布局、自然资源分布和基础设施状况,在此基础上以依托现状人文和自然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为原则提出两轴、四环的天津市市域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第五,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以市内六区为重点做出详尽的日常设施步行性测度分析,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直观剖析天津市中心城区慢行出行的便捷性与舒适度,以研究结果为依据,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天津市中心城区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思路,并形成以海河和外环线绿带于水带为主轴,以重点传统商业区和历史风貌区为核心的逐层递进、环带相连的规划设想。第六,从发展手段的角度提出以公共自行车系统化发展来带动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的形成。自行车出行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促进慢行出行的重要利器,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是国内外推广绿色交通和促进城市慢行空间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塑造自行车文化的重要性和国内外成功实例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对天津市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状况和出行环境进行剖析,总结适合天津市中心城区实际状况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发展策略,并对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的布局模式进行实例研究。第七,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不足之处,并对天津市乃至我国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的未来发展及走向成熟的方式方法做出展望。

姚立英,白文娟,张媚,郭德春,洪佩怀,王红宇[4](2012)在《天津市环保产业发展对策分析》文中指出在充分调研天津市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天津市环保产业存在的基础较好但优势逐渐丧失、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整体没有形成强势竞争力的产业链、科技成果转化差、缺乏政策引导与支持等问题,全面分析天津市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天津市环保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发展对策。

刘曙华[5](2012)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产业形态开始从以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由此导致经济结构处于不断地更新和升级之中,全球经济形态也逐步由商品生产向服务生产转变,人类逐渐步入“服务社会”时代。在“服务社会”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着,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目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其集聚已成为区域经济空间重构的重要驱动力。但在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系统理解及其与新经济空间动力学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探索并需要更多的补充与完善,对其作用的方式、机制和机理还有待深入探讨。特别是,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这个领域,还缺乏一种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方法和范式。据此,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分析其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关系,不但在学术上可推动新经济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以上思路,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为绪论、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及其述评。首先基于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同时构建了研究的总体框架,并对全文的创新之处及其存在不足进行了说明;然后在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古典区位理论、产业区理论、竞争经济理论、空间经济理论、集聚经济理论等视角,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从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核心——边缘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等视角,对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分别加以述评。第二部分(第三、四章)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其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首先通过在全球、区域、城市三个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的分析,总结得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七个驱动因素和五个集聚模式;然后具体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四大作用途径,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作用机理;最后从城市和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第三部分(第五章)从行业角度出发,着重就三个重要的生产性服务行业(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探讨其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的关系。首先分别分析了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及其动力因素;其次分析了这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对三大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第四部分(第六、七章)主要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及其演化模式;其次探讨了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传导路径及其效应;最后分析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结构形态、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第五部分(第八章)为结论与展望。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别是在城市的集聚对区域空间发展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通过传导路径对区域空间结构产生重构作用,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跃升的推动力,在此过程中遵循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域空间结构重构——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2)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存在异同,但总体上遵循服务行业集聚——服务行业集聚区——空间结构重构的作用路径。在此过程中,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空间集聚的差异,促使行业集聚区的表现形态和空间分布有所区别,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功能和性质的产业空间结构。3)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可从不同地域层面进行考察。具体表现为,在全球层面是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区域层面是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城市层面则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4)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各类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包括了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等因素,也包括了地区人力资本、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等驱动因子。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可形成核心区、集聚区、功能区和发展轴带等多种布局形态;而在微观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轴轮式、多核式、网状式、混合式和政府驱动式等五大模式,不同集聚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采取的集聚方式有所不同。6)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有直接和间接两种作用途径。具体为:重构产业空间布局、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和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等。其作用的机理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集聚区的空间演进和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等,由此导致两个地域层面表现形态的差异。也即,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区域层面服务城市的区域化与城市等级新体系的形成。7)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空间集聚及其效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动力因素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所以,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效应分析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整个产业的分析,基于整体的个案(行业)分析也十分重要。8)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十分明显,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或功能区。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演化上出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空间功能分化和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等模式。而且,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遵循了企业之间、集聚区之间和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由此带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城市效应、区域效应和全球效应等三大效应。9)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城市群的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区域一体化的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在空间形态发展上体现为产业业态和空间结构与布局的层级性、企业之间和集聚区之间以及集聚城市之间的网络性以及产业空间发展的一体化。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是市场和政府共同驱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服务业的发展及其空间优化以及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集聚发展,只有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引导扶持手段才能充分实现,并以此促进产业集聚的进一步深化与细化。10)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发展战略应与其他产业有所不同。也即,既要结合自身产业特性,又要区分行业各自特性。据此,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具体战略选择必须加以统筹考虑,有调控引导战略、分工发展战略、融合互动发展战略、功能提升发展战略、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和重点扶持发展战略以及相关制度安排等。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过程中,应根据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并采用合适的发展战略与实施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空间研究视角的确立。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发展的传统研究主要把着眼点放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对空间分析重视明显不够。本论文把着眼点重点放在由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所导致的区域空间结构变化上,以此确立了空间研究的新视角。2)研究尺度的动态变化和范式转换。为了能体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结构作用的动态变化,本论文采用了不同发展阶段生产性服务市场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对比分析等动态研究方法,分别对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发展类型、竞争方式、市场范围及其空间效应的差异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驱动机制及其空间功能等作了详细探讨,以此区别于以往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进行研究的静态方法。而在空间维度上,从微观到宏观采用整体分析与局部分析、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紧密结合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以及生产性服务企业、生产性服务行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三个层次,进行了分层论证和综合分析,做到统分结合,由此实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3)在文献调查、案例剖析、理论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基本模式;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基本规律的详细分析,论证和阐明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与机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态势、演化模式及其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方式和传导路径的实证研究,论证和提出了推进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和战略选择。

牛立超[6](2011)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列世界前茅,但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程度仍然较高。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通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国际经济科技制高点也就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对于我国来说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其目的就是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本文根据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要,将研究发展趋势、破解发展难题、设计实现机制、提出政策建议作为研究的基础和主线。本文首先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界定入手,在对文献进行综述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及风险、特点等进行了概述,并构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微观、宏观模型和技术周期模型。其次,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内外动因、发展现状,并用投入产出模型对其与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用技术周期模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文的后半部分主要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区域空间布局和金融支持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政策建议。文章综合运用理论模型构建、产业竞争的“五因素分析法”、产业发展阶段的技术周期和技术泡沫模型、主导产业间轮换的投入产出模型,以及产业链延仲、产业空间布局等多种研究方法,以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一个直观而全面的分析。

秦凤华[7](2007)在《环保产业“天津制造”》文中指出一个新的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正在天津崛起2007年1月,一座万吨级海水淡化工程在天津滨海新区建成。该工程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1.6亿元、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建、采用法国ENTROPIE公司提供的目前国际先进的热功压缩低温多效蒸馏(MED-TCD)技术的工程,采用的热功压缩低温多效蒸馏(MED-TCD)装备的单台产水能力为目前我国最大,首次实现了大型海水淡化主体设备的国内加工制造,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标志着我国和天津市海水淡化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祝尔娟,王欣,李燕[8](2006)在《构筑区域科技高地 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关于天津构筑科技高地的战略构想》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世界区域科技发展呈现出一批科技高地引领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六大发展趋势。遵循区域科技发展趋势与科技高地形成规律,提升天津科技在全国的地位、形成天津科技创新的集成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天津应在“十一五”期间,尽快形成以津西科教新区、滨海新区为核心和两翼,以科贸中心市场为重要依托,以区县特色产业集群为腹地和基础的天津区域科技发展战略格局。

李龙柱[9](2004)在《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津南密集区》文中指出 天津市津南区是该市发展环保产业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天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津南区环保产业快速发展。"九五"期间每年都以20~25%的速度递增。环保产业已成为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2002年被天津市科委等部门批准建设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

津南区政府[10](2003)在《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基地建设》文中研究指明 天津市委作出的用10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津南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几年来,津南区经济发展不断提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改革步伐逐步加快,形成良好运行机制;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化形象初步展现;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

二、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津南密集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津南密集区(论文提纲范文)

(2)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城市和大学的关系
    1.1.2 中国大学园区的建设兴起的时代背景
    1.1.3 大学园区已成为中国城市的普遍现象
    1.1.4 大学园区建设中的问题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大学城
    1.2.2 大学园区
    1.2.3 相似称呼的区别
    1.2.4 中国大学园区的类型划分
1.3 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1.3.1 国外学者关于大学对城市影响的研究
    1.3.2 国内学者关于大学园区的研究
    1.3.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点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创新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与主要研究方法
    1.4.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及评述
2.1 涉及大学园区自身功能的相关理论
    2.1.1 集聚理论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创新系统理论
    2.1.4 增长极理论
2.2 城市化相关理论
    2.2.1 城市化概念的提出
    2.2.2 城市化的作用机制与类型
    2.2.3 城市化的空间方式及大学园区发挥的作用
2.3 城市竞争力相关理论
    2.3.1 城市竞争力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2.3.2 城市竞争力的模型和指标体系
    2.3.3 大学园区在城市竞争力中发挥的作用 第3章 大学园区对城市化的影响
3.1 大学园区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
    3.1.1 非城市用地改变为城市教育用地
    3.1.2 非城市用地转化为城市居住用地
    3.1.3 大学园区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
3.2 大学园区促使交通基础设施改善
    3.2.1 交通与城市化的关系
    3.2.2 大学园区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化的促进
    3.2.3 大学园区交通系统对城市新区开发的作用
3.3 大学园区优化了区域产业结构
    3.3.1 大学园区的经济效应
    3.3.2 大学园区服务业的发展
    3.3.3 大学园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3.3.4 大学园区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进城市化
3.4 对大学园区选址的评价
    3.4.1 建立大学园区选址的评价方法的意义
    3.4.2 层次分析法(AHP)
    3.4.3 基于AHP的模糊评价
    3.4.4 构建层次结构
    3.4.5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大学园区选址评价中的应用
    3.4.6 选址不适宜的廊坊东方大学园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学园区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4.1 大学园区对人才竞争力的影响
    4.1.1 大学是为现代社会提供人才的首要来源
    4.1.2 大学园区由资源共享产生集聚效益
    4.1.3 大学园区集聚效益有利于培养多样化复合型人才
    4.1.4 大学园区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4.2 大学园区对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影响
    4.2.1 大学园区的生态环境营造
    4.2.2 大学园区的环境特点提升了所在城市社区的生活品质
4.3 大学园区对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影响
    4.3.1 大学园区有利于多种思想和文化的融合
    4.3.2 大学园区创造多样化包容性的城市社区氛围
    4.3.3 大学园区有利于塑造城市品牌
4.4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效果的定量分析
    4.4.1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的界定
    4.4.2 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论模型
    4.4.3 对模型的分析
    4.4.4 参数分析
    4.4.5 大学园区知识共享促进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际经验对中国大学园区的借鉴
5.1 国外大学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5.1.1 大学对城市产业界发展的综合促进作用
    5.1.2 大学对接本地区优势产业培养专门人才
5.2 剑桥:大学校园、城市社区、高技术产业区融为一体
    5.2.1 剑桥的发展历程
    5.2.2 剑桥的特征分析
5.3 斯坦福:研究园区带动大学与高科技企业互助发展
    5.3.1 斯坦福(Stanford)大学研究园区的发展历程
    5.3.2 斯坦福大学研究园区的特征分析
5.4 筑波:政府主导建设科技与产业集聚的学园都市
    5.4.1 筑波(Tsukuba)学园都市的发展历程
    5.4.2 筑波学园都市的特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海河教育园区与天津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
6.1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背景
    6.1.1 新的时代对大学园区服务城市方式的要求
    6.1.2 天津城市的发展阶段以及大学的发展情况
    6.1.3 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动因
6.2 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概况
    6.2.1 海河教育园区的位置与整体形态
    6.2.2 海河教育园区内部结构
6.3 海河教育园区对天津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6.3.1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其邻近的津南区中心镇的发展
    6.3.2 海河教育园区与城市交通网络的契合
    6.3.3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津南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6.3.4 海河教育园区促进形成新的天津城市空间结构
6.4 海河教育园区对天津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6.4.1 海河教育园区对人力资本优化的作用
    6.4.2 通过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打造优质的社区生态环境
    6.4.3 以海河教育园区为契机形成具有新文化氛围的天津新城区
6.5 海河教育园区由大学园区向大学城发展的过程
    6.5.1 海河教育园区向海河大学城发展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6.5.2 海河教育园区向大学城进化的策略构想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3)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显现
        1.1.2 机动化交通发展的同时慢行空间质量下降
        1.1.3 慢行空间系统化发展成为城市发展新趋势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3.1 国外发展状况
        1.3.2 国内发展状况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1.5.1 论文主要创新点
        1.5.2 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属性分析
        2.1.1 慢行交通系统
        2.1.1.1 慢行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
        2.1.1.2 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脉络
        2.1.1.3 慢行交通系统的功能特点
        2.1.1.4 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
        2.1.2 慢行空间系统
        2.1.2.1 慢行空间系统的组成要素
        2.1.2.2 慢行空间系统的种类划分
        2.1.2.3 慢行空间系统的发展意义
    2.2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与城市绿道思想
        2.2.1 绿道的含义及分类
        2.2.2 绿道思想发展脉络
        2.2.3 绿道的作用与功能
        2.2.3.1 环境作用
        2.2.3.2 社会作用
        2.2.3.3 经济作用
        2.2.4 绿道建设对绿色慢行空间发展的促进作用
        2.2.4.1 促进慢行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
        2.2.4.2 促进慢行环境走向人性化发展
        2.2.4.3 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活力
        2.2.5 与绿道相结合的慢行空间系统的特性
        2.2.5.1 复合性
        2.2.5.2 开放性
        2.2.5.3 均衡性
    2.3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2.3.1 将生态自然廊道引入城市
        2.3.2 联系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2.3.3 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
    2.4 绿色慢行空间体系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基础
        2.4.1 环境伦理学的含义
        2.4.2 环境伦理学的特点
        2.4.2.1 综合性
        2.4.2.2 多层次性
        2.4.2.3 现实性
        2.4.3 对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的指导意义
        2.4.3.1 改变已有城市交通意识
        2.4.3.2 树立新的社会伦理观念
        2.4.3.3 建立新的社会道德准则
第三章 国外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建设的实例分析与研究
    3.1 美国纽约城市绿道与慢行空间体系的结合发展
        3.1.1 美国绿道的发展背景
        3.1.2 东海岸绿道的发展
        3.1.3 纽约的绿道系统建设
        3.1.3.1 纽约绿道与东海岸绿道
        3.1.3.2 纽约绿道与城市公园建设
        3.1.3.3 纽约绿道与公园大道系统
        3.1.3.4 纽约绿道与自行车运动
        3.1.4 纽约城市绿道系统的特点
        3.1.4.1 网络覆盖面广绿道可达性高
        3.1.4.2 景观变化丰富出行选择多样
        3.1.4.3 土地利用充分绿道功能多样
    3.2 英国伦敦的城市开放空间与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
        3.2.1 伦敦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历程
        3.2.1.1 绿地系统发展状况
        3.2.1.2 开放空间发展历程
        3.2.2 城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架构
        3.2.2.1 环城绿带(The LOOP)
        3.2.2.2 都市步行环(The Capital Ring)
        3.2.2.3 东南绿链(The Green Chain)
        3.2.2.4 茱比利绿道(Jubilee Greenway)
        3.2.3 泰晤士河开放空间构成
        3.2.3.1 上游泰晤士河
        3.2.3.2 城区泰晤士河
        3.2.3.3 泰晤士河入海口
        3.2.4 伦敦开放空间与城市交通的结合
    3.3 日本的绿地政策与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
        3.3.1 日本绿地政策的发展脉络
        3.3.2 筑波科学城绿地空间规划
        3.3.3 绿地政策发展的现实意义
    3.4 国外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特点
        3.4.1 建立健全的慢行空间网络
        3.4.2 优先发展城市的开放空间
        3.4.3 建立良好的民众参与机制
第四章 天津市域绿色慢行空间体系规划研究
    4.1 天津市交通空间布局结构的演进脉络
        4.1.1 步行等非机动交通为主的时期(工业化革命以前)
        4.1.2 机动化交通发展时期(工业革命至新中国成立)
        4.1.2.1 城市沿海河发展,城内区域差异逐渐显现
        4.1.2.2 城市功能分区明显,主要沿运势轴线分布
        4.1.2.3 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向租界区转移
        4.1.3 综合交通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至 2006 年)
        4.1.4 绿色交通发展时期(2006 年至今)
        4.1.4.1 一条扁担挑两头到一轴两带的转变
        4.1.4.2 一主一副到双城双港的转变
        4.1.4.3 滨海新区战略地位的全面提升
    4.2 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要素的分布格局
        4.2.1 主干交通系统要素
        4.2.1.1 带状城市发展模式
        4.2.1.2 津滨走廊交通体系
        4.2.1.3 市域轨道交通系统
        4.2.1.4 交通走廊对绿色慢行空间体系形成的促进作用
        4.2.2 生态绿地系统要素
        4.2.2.1 天津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历程
        4.2.2.2 天津市绿地系统的总体格局
        4.2.2.3 天津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特点
        4.2.2.4 天津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思路
        4.2.3 河流水系要素
        4.2.3.1 天津河流水系的历史沿革
        4.2.3.2 天津河流水系的自然禀赋
        4.2.3.3 天津河流水系的区域特色
        4.2.3.4 海河对天津市发展的影响
        4.2.4 旅游文化发展要素
        4.2.4.1 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4.2.4.2 旅游产业的规划布局
        4.2.4.3 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4.2.4.4 自然保护区建设状况
        4.2.4.5 文化产业的发展布局
    4.3 天津市域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
        4.3.1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骨干网络的构建
        4.3.1.1 津滨慢行空间轴线
        4.3.1.2 南北慢行空间轴线
        4.3.1.3 环中心城区慢行环
        4.3.1.4 北部新城与湿地慢行环
        4.3.1.5 南部新城与湿地慢行环
        4.3.1.6 蓟县山水景观慢行环
        4.3.2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建设的保障机制
        4.3.2.1 组织手段
        4.3.2.2 管理手段
        4.3.2.3 监督手段
        4.3.2.4 政策手段
        4.3.2.5 技术手段
第五章 天津中心城区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研究
    5.1 天津市中心城区交通现状分析
        5.1.1 机动交通现状
        5.1.2 慢行交通现状
        5.1.2.1 出行比例日益下降
        5.1.2.2 出行环境质量不高
        5.1.2.3 电动自行车数量上升
    5.2 天津中心城区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影响要素
        5.2.1 自然景观系统特征
        5.2.1.1 轴线特征
        5.2.1.2 环状特征
        5.2.2 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5.2.2.1 一脉十区的整体架构
        5.2.2.2 一主三副的核心体系
        5.2.2.3 点轴结合的内部网络
        5.2.3 城市人口发展趋势
        5.2.3.1 规模大集中程度高
        5.2.3.2 老龄化人口比例高
        5.2.4 历史文化保护区分布状况
        5.2.4.1 现状分布格局
        5.2.4.2 街区空间特点
        5.2.4.3 区内交通问题
        5.2.5 公共交通发展状况
        5.2.5.1 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5.2.5.2 公共汽车交通现状
        5.2.6 相关规划及政策
        5.2.6.1 道路环境优化政策
        5.2.6.2 人行过街设施规划
    5.3 中心城区市内六区步行性测度分析
        5.3.1 相关概念界定
        5.3.1.1 步行性
        5.3.1.2 步行指数
        5.3.1.3 单点步行指数
        5.3.1.4 面域步行指数
        5.3.2 天津市中心城区市内六区步行性测度分析
        5.3.2.1 研究范围界定
        5.3.2.2 基础数据调整
        5.3.2.3 基础指数测算
        5.3.2.4 基础指数调整
        5.3.2.5 步行指数测度结果
        5.3.3 天津市中心城区市内六区慢行性指数分布特点
        5.3.3.1 中心区域步行指数良好
        5.3.3.2 边缘区域步行指数较低
        5.3.3.3 指数分布断层现象明显
        5.3.4 基于步行性测度分析的绿色慢行空间系统发展策略
        5.3.4.1 合理调整日常设施分布以顺应城市未来发展需求
        5.3.4.2 以骨架网络的环境建设带动慢行空间系统的形成
        5.3.4.3 通过合理布设公共交通换乘点促进出行方式转变
    5.4 天津中心城区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
        5.4.1 绿色慢行空间等级划分
        5.4.1.1 宏观层面——保护、限制、带动
        5.4.1.2 中观层面——通勤、联系、连接
        5.4.1.3 微观层面——独立、生活、便捷
        5.4.2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的规划原则
        5.4.2.1 生态性原则
        5.4.2.2 可达性原则
        5.4.2.3 联通性原则
        5.4.2.4 历史性原则
        5.4.2.5 适宜性原则
        5.4.3 绿色慢行空间系统的布局规划
        5.4.3.1 海河滨水慢行主轴线
        5.4.3.2 环城生态慢行环
        5.4.3.3 都市风光游览环
        5.4.3.4 历史风貌游览环
        5.4.3.5 慢行优先核心区
    5.5 微观层面绿色慢行空间体系的建立
        5.5.1 慢行活动的分类
        5.5.1.1 必要性慢行活动
        5.5.1.2 自发性慢行活动
        5.5.1.3 社会性慢行活动
        5.5.2 慢行空间各要素对慢行出行的影响
        5.5.2.1 慢行环境质量对慢行出行的影响
        5.5.2.2 慢行道路空间对慢行出行的影响
        5.5.2.3 地面高度变化对慢行出行的影响
        5.5.3 慢行空间的优化手段
        5.5.3.1 提高慢行交通空间利用效率
        5.5.3.2 合理改善慢行空间环境质量
        5.5.3.3 建立健全慢行出行诱导系统
        5.5.3.4 建立健全过河慢行空间系统
第六章 以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推进绿色慢行空间体系的发展
    6.1 城市自行车文化的重塑
        6.1.1 文化与坚持——波特兰模式
        6.1.2 逆境中成长——纽约模式
        6.1.3 数量与安全——阿姆斯特丹模式
    6.2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作用与优势
        6.2.1 更好的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6.2.2 更大的提高自行车的使用效率
        6.2.3 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6.2.4 更好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6.3 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状况
        6.3.1 国外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模式
        6.3.1.1 伦敦模式
        6.3.1.2 巴黎模式
        6.3.2 国内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模式
        6.3.2.1 杭州模式
        6.3.2.2 武汉模式
        6.3.3 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对比
        6.3.3.1 单位面积服务能力方面
        6.3.3.2 出行结构方面
        6.3.3.3 系统完善程度方面
    6.4 天津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的系统化发展
        6.4.1 自行车交通的基本状况
        6.4.1.1 发展趋势
        6.4.1.2 发展现状
        6.4.1.3 存在问题
        6.4.2 公共自行车系统化发展的外部促成因素
        6.4.2.1 加强政府主导带头作用
        6.4.2.2 加强与公共交通的结合
        6.4.2.3 完善慢行交通设施建设
        6.4.3 公共自行车系统化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
        6.4.3.1 建立适度的系统规模
        6.4.3.2 提高系统公益性程度
        6.4.4 公共自行车系统化发展的建设实施手段
        6.4.4.1 结合城市发展现状建设层次分明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6.4.4.2 针对特殊服务人群形成独立的区域公共自行车系统
        6.4.4.3 合理提高自行车的交通地位加大系统的宣传力度
        6.4.5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规划模式
        6.4.5.1 节点型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
        6.4.5.2 普通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
        6.4.5.3 独立公共自行车系统租赁点布局
        6.4.6 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设形式
        6.4.6.1 沿路租赁点
        6.4.6.2 人行道租赁点
        6.4.6.3 公共交通站租赁点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总结
        7.1.1 主要研究结论
        7.1.2 存在的问题
    7.2 未来展望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致谢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表栏 图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1. 主要内容
    2. 基本框架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方法
    1. 研究目标
    2.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 创新之处
    2. 存在不足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概念、理论及研究进展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1. 集聚与集群
    2. 地区与区域
    3. 产业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
    4. 生产性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5. 城市空间结构与区域空间结构
    6. 空间结构重组与区域空间重构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
    1. 古典区位理论
    2. 产业区理论
    3. 竞争经济理论
    4. 空间经济理论
    5. 集聚经济理论
第三节 区域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
    1. 增长极理论
    2. 点——轴理论
    3. 核心——边缘理论
    4. 梯度推移理论
    5. 圈层结构理论
第四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进展
    2. 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空间结构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第三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与模式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
    1. 全球层面:有选择性的跨国迁移与集聚发展
    2. 区域层面:向中心城市的集中不断增强
    3. 城市层面:向城市核心区集聚不断强化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驱动因素
    1. 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2. 服务生产与交易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
    3. 服务生产的非标准化
    4. 生产性服务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动
    5. 制造企业的服务外置
    6. 地区人力资本
    7. 政府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模式
    1. 轴轮集聚模式
    2. 多核集聚模式
    3. 网状集聚模式
    4. 混合集聚模式
    5. 政府驱动集聚模式 第四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重构区域空间的作用途径与机理
第一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1. 重构产业空间布局
    2. 变换就业和居住空间分布
    3. 改变交通设施空间走向
    4. 变更土地空间利用类型
第二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机理
    1. 生产性服务企业的空间博弈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演进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域空间响应
第三节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作用的表现形态
    1. 城市层面:服务业集聚布局的差异化与空间经济非均衡的产生
    2. 区域层面:城市服务的区域化与城市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分析
第一节 金融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金融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金融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金融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二节 物流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物流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物流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物流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三节 研发业集聚与区域空间重构分析
    1. 研发业集聚的空间表现
    2. 研发业集聚的动力因素
    3. 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的重构作用
第四节 金融业、物流业和研发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对比分析
    1. 相同之处
    2. 不同之处 第六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概况
    1. 地域范围
    2. 经济发展概况
    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态势
    1. 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2. 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演化模式
    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交叠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空间功能分化
    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城市的功能扩展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
    1. 产业功能空间优化和空间集聚互动化
    2. 就业结构演变和就业空间分布层次化
    3. 交通设施空间调整和运输设施枢纽化
    4.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转型和土地利用差异化
第五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传导路径
    1. 企业之间的传导路径
    2. 集聚区之间的传导路径
    3. 城市之间的传导路径
第六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效应分析
    1. 产业集聚的城市效应
    2. 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
    3. 产业集聚的全球效应 第七章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现实依据
    1. 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需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有效支撑
    2. 城市群构筑需要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工相配合
    3. 区域一体化推进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合理分布相协调
第二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形态
    1. 层级性
    2. 网络性
    3. 空间一体化
第三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实现途径
    1. 市场驱动
    2. 政府驱动
第四节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战略选择
    1. 调控引导战略:总体发展规划与专项规划共进
    2. 分工发展战略:产业分工与城市分工协同
    3. 融合互动发展战略:产业融合与城市互动
    4. 功能提升发展战略:城市服务功能扩展与服务网络构建
    5. 特色专业化发展战略:精专生产管理与专业功能区建设
    6. 集群发展战略:集聚区配套改革及其网络式发展
    7. 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战略:价值链重序与附加值提升
    8. 重点扶持发展战略:龙头服务企业发展及其服务范围扩张
    9. 相关制度安排:机制体制建设与良好发展环境塑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规律、驱动因素和模式
    2. 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的差异
    3.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4.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
    5. 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结构和战略路径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理论框架的研究
    2. 空间集聚与行业功能差异的研究
    3. 微观层面服务企业的空间决策的研究 附件: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全局主成分和分层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视角和方法
    1.3 论文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2.1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文献综述
    2.2 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文献综述
    2.3 技术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2.4 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延伸的文献综述
    2.5 区域产业发展与空间合理布局的文献综述
    2.6 新兴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文献综述
    2.7 小结
3 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定义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依据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特点
    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风险
    3.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4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分析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微观模型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国家赶超战略的宏观模型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周期与技术泡沫模型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动因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内动因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动因
    5.3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产业发展的方向
    5.4 小结
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6.1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与范
    6.2 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分析
    6.3 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竞争分析
    6.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
    6.5 小结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主导产业变迁
    7.1 主导产业更迭与工业化进程:日本的经验
    7.2 中国先导产业发展与主导产业变迁
    7.3 小结
8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行业细分与选择
    8.1 新能源汽车
    8.2 新能源
    8.3 节能环保
    8.4 新一代信息技术技术
    8.5 高端装备制造
    8.6 生物产业
    8.7 新材料
    8.8 小结
9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产业链延伸
    9.1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9.2 纯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
    9.3 纯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分析
    9.4 纯电动汽车产业链延伸的竞争策略
    9.5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的路径选择
    9.6 小结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区域空间布局
    10.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10.2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10.3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阶段与趋势
    10.4 京津冀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与空间布局
    10.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区域空间布局演化分析
    10.6 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0.7 小结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金融支持
    11.1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项目特点
    11.2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项目评价
    11.3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项目案例分析
    11.4 小结
12 结论与展望
    12.1 本文基本结论
    12.2 本文政策建议
    12.3 今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对命题1的证明
    附录B:对命题2的证明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详细摘要

(7)环保产业“天津制造”(论文提纲范文)

重量级企业
技术领先优势
政策推手
未来5年天津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

(8)构筑区域科技高地 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关于天津构筑科技高地的战略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界区域科技发展的基本趋势与规律
二、天津构筑区域科技高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天津构筑科技高地的战略意义
    (二)天津构筑科技高地的有利条件
三、天津构筑区域科技高地的战略构想
    (一)把“津西科教新区”建成全国领先的自主研发基地和科技创新密集区
    (二)把滨海新区建成世界水平的高科技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三)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科贸中心市场”
    (四)在区县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集群

四、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津南密集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J].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35)
  • [2]大学园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宁.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5)
  • [3]天津市绿色慢行空间系统规划研究[D]. 于伟. 天津大学, 2012(06)
  • [4]天津市环保产业发展对策分析[A]. 姚立英,白文娟,张媚,郭德春,洪佩怀,王红宇. 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 2012
  • [5]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空间重构的作用途径和机理研究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 刘曙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6]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 牛立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12)
  • [7]环保产业“天津制造”[J]. 秦凤华. 中国投资, 2007(09)
  • [8]构筑区域科技高地 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关于天津构筑科技高地的战略构想[J]. 祝尔娟,王欣,李燕.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6(01)
  • [9]中国北方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津南密集区[J]. 李龙柱. 华夏星火, 2004(01)
  • [10]大力推进环保产业基地建设[J]. 津南区政府. 天津经济, 2003(07)

标签:;  ;  ;  ;  ;  

华北环保科技产业基地晋南集约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