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兰矿东大巷1~#交岔点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逸龙[1](2016)在《兴山煤矿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随矿井开采年限逐年增加,大部分矿区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井下巷道交岔点围岩大变形难控制问题也愈加严重。为了解决其相关问题,本文以鹤岗矿区兴山煤矿三水平埋深600m的南一、二石门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为工程背景,原支护形式下普通锚杆、锚索及铁丝网支护不能满足其支护要求,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分析了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的破坏特征和原因,指出受埋深大、跨度大、断层影响、工程开挖扰动及支护效果差等是造成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破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破坏力学机理;根据锚网索注支护原理,将锚杆、锚索及锚网的强度及与围岩间所产生的作用相互协调,达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实现支护一体化及载荷分布均匀化,对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支护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对注浆浆液在交岔点围岩裂隙中的流动规律及扩散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窥视探测仪对该矿区三水平南一、二石门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顶板进行现场观测。通过图像分析表明:孔深达到2.53.5m之间,裂隙发育程度最为明显,而且容易破碎;孔深进入到4m以后,相对于裂隙发育程度不断减小;介绍了中空注浆锚索新型材料的特征,总结了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机理,提出了等强无纵筋螺纹钢锚杆+“U36”型钢梁+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底角注浆锚管+中空注浆锚索的新支护技术,并在现场进行了施工,通过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支护能够大幅度限制巷道交岔点围岩的有害大变形,实现良好的支护效果;通过现场监测,新支护技术下测得三个断面的顶底板下沉量分别为69mm、72mm、65mm,两帮移近量分别为59mm、60mm、55mm,与原支护相比,新支护优势效果明显。中空注浆锚索新型材料支护技术应用研究为类似工程条件下巷道交岔点围岩施工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
孙龙华[2](2014)在《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巷道三岔口是煤矿井下开拓巷道支护的关键部位,在巷道三岔口施工过程中,由于交叉处围岩具有:顶板等效跨度大,围岩应力集中系数高的特点,巷道往往易发生失稳破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巷道三岔口交叉处围岩的破坏特征、围岩最大破坏深度、围岩应力分布、围岩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阳泉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五矿赵家分区南轨道运输石门与2#调车线两条巷道相交的三岔口进行了锚喷网支护设计,最后通过现场监测与反馈验证了支护方案的合理性。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本论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结合Coulomb-Mohr强度准则,利用理论推导分析了巷道三岔口交叉处围岩的受力情况及破坏特征,得出了交叉处围岩破坏形式近似呈曲边三角形分布的特点以及三角区域围岩应力集中现象明显的结论,最终确定在巷道三岔口支护时,需加强支护的区域为巷道三角区域以及交叉点应力集中影响范围内的岩体。2、利用弹塑性极限平衡理论推导了巷道拐角处围岩最大破坏深度的解析式,得出影响最大破坏深度的因素为:原岩应力、断面大小、交叉角度、围岩强度。3、运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分析了不同交叉角度、断面大小、埋深条件下巷道三岔口处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和位移变化规律,并归纳了交叉角度、断面大小、埋深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4、指出了巷道三岔口处锐角三角区域和钝角三角区域围岩面积的比值是影响顶板下沉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了两者的比值可作为判定巷道三岔口围岩应力集中程度、卸压区厚度、位移变化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5、在系统分析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影响的基础上,针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的变形破坏规律,总结了较适用于巷道围岩控制的围岩-支护共同承载理论、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理论、整体锚固支护理论、主次协调支护理论。6、基于关键部位加强支护理论定性分析了在巷道三岔口形成的过程中三角区域围岩内支承压力大小及塑性区范围的动态变化过程,确定了巷道三岔口三角区域围岩形成初期需重点加强支护。7、对阳煤五矿南轨道运输石门与2#调车线两相交巷道三岔口进行了支护方案确定、锚固参数设计以及巷道矿压观测,观测结果表明:采用锚喷网支护方法能有效控制巷道三岔口围岩的变形破坏,可实现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控制。
杨伯达,李文亮,付文刚,赵维生,冯伟[3](2013)在《新掘主运大巷小倾角贯穿主运斜井综合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新掘主运大巷与主运斜井的立面交叉贯通工程特点,结合穿越地层煤岩的物理力学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开挖过程对交岔点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扰动效应及交岔点围岩位移与松动范围演化规律,提出了合理的超前预加固技术;针对开挖过程中巷道围岩区域性迭加效应,对交岔点大巷划分不同区段,采取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支护技术,将锚网索喷与型钢支架动态叠加在一起。现场工业试验表明,采用该联合支护方案后交岔点各段围岩变形量较小,有效地控制了煤矿大断面交岔点围岩大变形与破坏。
赵术江,李东发,袁越[4](2013)在《含水软岩特大断面巷道交岔点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解决新疆沙吉海矿区侏罗纪含水软岩支护难的问题,在工程地质勘查、理论分析、数值分析、室内试验及现场测试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大变形力学设计方法,研究了特大断面巷道交岔点的变形破坏机理、原因。结果表明:交岔点处的变形机制为中间岩柱失稳+分子吸水膨胀机制+重力机制+水的作用+工程偏应力等因素的复合型变形机制。通过对穿锚杆增加水平约束,改善岩体的受力状态,实现锚杆的双向互控,增强了中间岩柱的整体强度及稳定性;采用恒阻大变形耦合支护可充分释放围岩塑性能,同时又能限制其过大的不利变形。现场监测结果显示:两帮最大移近量为53mm,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34 mm,达到了良好的耦合支护状态,保证了工程的稳定性。
李莉,阴永生[5](2004)在《南一下组煤开准系统设计》文中提出根据马兰矿当前生产实际 ,合理调整了南翼下组煤采区开准系统设计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柴效兵,李文生,薛公清[6](2001)在《马兰矿东大巷1#交岔点施工技术》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针对马兰矿东大巷 1 #交叉点特殊的施工条件 ,采用从小断面反向蹬顶施工方法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类似条件下大巷交岔点的施工提供了一种方法。
二、马兰矿东大巷1~#交岔点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兰矿东大巷1~#交岔点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兴山煤矿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巷道支护理论及其发展 |
1.2.2 国内巷道支护理论 |
1.2.3 巷道支护现状及锚索支护和注浆的发展 |
1.3 巷道交岔点的概述及分类 |
1.3.1 巷道交岔点概述 |
1.3.2 巷道交岔点的分类 |
1.4 巷道交岔点围岩变形规律 |
1.5 交岔点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及支护形式 |
1.5.1 巷道交岔点围岩研究现状 |
1.5.2 交岔点支护形式及控制技术研究 |
1.5.3 现存主要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7.1 主要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破坏变形的特征与原因 |
2.1 工程地质条件概述 |
2.1.1 矿井概况 |
2.1.2 地质构造 |
2.1.3 松动圈观测 |
2.2 巷道交岔点围岩岩石力学实验及分析 |
2.2.1 样品选取 |
2.2.2 岩石单三轴岩石力学性质测定 |
2.2.3 实验分析 |
2.3 巷道交岔点围岩受力分析 |
2.4 巷道交岔点围岩原支护方案设计 |
2.5 巷道交岔点围岩的破坏特征 |
2.6 原支护形式下数值模拟分析 |
2.7 巷道交岔点围岩破坏原因 |
2.8 本章小结 |
3 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破坏力学机理及锚网索注支护作用研究 |
3.1 巷道交岔点围岩破坏力学机理 |
3.2 巷道交岔点围岩锚网索注支护原则 |
3.3 巷道交岔点围岩锚网索注支护原理 |
3.3.1 锚杆与围岩支护原理 |
3.3.2 锚网与围岩支护原理 |
3.4 巷道交岔点围岩锚网索注支护作用分析 |
3.4.1 锚杆支护作用 |
3.4.2 网的支护作用 |
3.4.3 锚索支护作用 |
3.4.4 注浆加固作用 |
3.5 注浆浆液在交岔点围岩裂隙中的流动规律及其扩散形态 |
3.5.1 流动规律 |
3.5.2 扩散形态 |
3.5.3 破碎交岔点巷道围岩裂隙发育程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中空注浆锚索工程实践 |
4.1 中空注浆锚索支护研究 |
4.1.1 中空注浆锚索的技术背景 |
4.1.2 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机理 |
4.2 中空注浆锚索简介 |
4.2.1 中空注浆锚索的结构形式及技术特点 |
4.2.2 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的优点 |
4.3 新支护技术方案设计 |
4.3.1 加固设计原则 |
4.3.2 新支护方案设计 |
4.4 交岔点施工顺序 |
4.5 中空注浆锚索支护的注浆参数及施工工艺 |
4.5.1 材料及相关参数的选择 |
4.5.2 施工步骤 |
4.5.3 施工工艺 |
4.6 中空注浆锚索及其施工所需要的材料与设备 |
4.7 中空注浆锚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4.8 本章小结 |
5 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效果分析 |
5.1 新支护形式下数值模拟效果分析 |
5.2 现场观测的目的 |
5.3 现场观测内容及测站布置 |
5.3.1 现场观测内容 |
5.3.2 测站布置 |
5.4 观测结果分析 |
5.4.1 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结果分析 |
5.4.2 锚索受力观测结果分析 |
5.5 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巷道三岔口围岩控制理论研究现状 |
1.2.2 巷道三岔口处围岩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现存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特征分析 |
2.1 巷道三岔口三角区域围岩受力分析 |
2.1.1 垂直应力和应力集中系数近似解的分析 |
2.1.2 围岩最大破坏深度的分析 |
2.2 巷道三岔口围岩破坏特征分析 |
2.2.1 三角区域围岩破坏特征分析 |
2.2.2 巷道顶板破坏特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巷道三岔口矿压特征数值模拟 |
3.1 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质因素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3.1.2 非地质因素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3.2 ANSYS程序及工程背景 |
3.2.1 ANSYS程序简介 |
3.2.2 工程背景 |
3.3 数值模型方案及参数的选择 |
3.3.1 模型的建立 |
3.3.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3.4 模拟内容及结果分析 |
3.4.1 交叉角度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3.4.2 断面大小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3.4.3 不同埋深对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巷道三岔口围岩控制方法研究 |
4.1 三角区域围岩控制原理 |
4.2 巷道三岔口围岩控制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与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岩体力学试验 |
5.3 顶板岩性探测 |
5.4 巷道三岔口支护参数的设计及确定 |
5.4.1 巷道支护方式的确定 |
5.4.2 支护原则的确定 |
5.4.3 锚固参数的确定 |
5.5 巷道矿压观测与支护效果分析 |
5.5.1 巷道矿压观测位置及基点布置 |
5.5.2 巷道矿压观测数据及结果分析 |
5.5.3 矿压观测结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C: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及进行的学术报告 |
(3)新掘主运大巷小倾角贯穿主运斜井综合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主运大巷掘进过程中围岩塑性区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3 支护及施工技术 |
3.1 主斜井预加固 |
3.2 主运大巷掘进与支护施工工艺及参数 |
3.3 主运大巷掘进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
4 应用效果分析 |
4.1 主斜井围岩变形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4.2 主运大巷围岩变形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
5 结论 |
(4)含水软岩特大断面巷道交岔点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工程概况 |
2 SJ型复合软岩交岔点变形机制 |
2.1 中间岩柱变形失稳机制 |
2.2 分子吸水膨胀及水的作用机制 |
2.3 施工扰动 |
3 支护方案 |
3.1 变形力学机制向单一型转化 |
3.2 力学对策设计 |
1) 双控锚杆 (索) 加固牛鼻子岩体。 |
2) 恒阻大变形卸压锚杆+预留刚隙柔层+底角锚杆支护。 |
3) 锚索关键部位耦合支护。 |
3.3 施工过程 |
3.4 参数设计 |
1) 锚杆、金属网及喷层。 |
2) 锚索。 |
3) U29型钢架。 |
4) 底角锚杆。 |
4 现场监测及效果分析 |
5 结 论 |
四、马兰矿东大巷1~#交岔点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兴山煤矿破碎巷道交岔点围岩中空注浆锚索支护技术研究[D]. 张逸龙. 黑龙江科技大学, 2016(02)
- [2]巷道三岔口围岩稳定性特征及控制方法研究[D]. 孙龙华.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3]新掘主运大巷小倾角贯穿主运斜井综合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J]. 杨伯达,李文亮,付文刚,赵维生,冯伟. 中国煤炭, 2013(12)
- [4]含水软岩特大断面巷道交岔点稳定性研究[J]. 赵术江,李东发,袁越. 煤炭科学技术, 2013(08)
- [5]南一下组煤开准系统设计[J]. 李莉,阴永生. 山西焦煤科技, 2004(03)
- [6]马兰矿东大巷1#交岔点施工技术[J]. 柴效兵,李文生,薛公清. 西山科技, 2001(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