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普适气体恒量R(论文文献综述)
罗娟[1](2020)在《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及教学情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大纲(草案)、课程标准(后统称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在教学中学生应当掌握的最低标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热学在中学物理教学和考核中的地位不断变化。为此,本课题第一部分首先研究建国以后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热学部分的变化,从课程广度和课程深度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永恒不变的知识点始终都是分子动理论、气体实验定律、热力学定律,这三个知识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的一个重点。教材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依赖的参考书,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编写的依据之一。本课题第二部分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以及建国以来各个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统计了近三版人教版教材中热学的变化情况,从教材内容篇幅分布、实验、习题以及例题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总结出高中物理热学知识点的变化和重难点。最后,以笔者所在学校为研究对象,基于前两章对建国以来的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的变化研究和对近三版高中物理人教版教材中热学部分的变化研究,分析出高中物理热学部分比较重要的知识,这些热学知识主要是热力学定律和气体实验定律。接下来,针对这些知识结合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以及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身处高中物理教学第一线的十名物理青年教师进行了访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高中生热学重难点知识学习情况的专题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针对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两部分知识,提出高中物理热学部分重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制定教学设计,希望能对一线教师提高高中物理热学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提供帮助。
张衡[2](2020)在《磁性材料功能化及其催化生物质基酯类燃料的合成研究》文中指出对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过度开采所带来的经济和环保问题,正推动着学术界和商业界研究以满足全球人口迅速增长需求的可持续燃料生产工艺。于此,利用储量巨大、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经由绿色精炼工艺制备可混合/替代传统柴油的高品质运输燃料提供了一种最易实现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当前,高效利用生物质资源中的非食用油脂、糖类制备生物柴油、乙酰丙酸酯类等生物质基酯类燃料引起了广大研究人员的兴趣。围绕“固/液体生物质的资源化有效利用”和“功能化磁性材料催化体系的针对性构建”这两大关键问题,本研究以定向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和乙酰丙酸甲酯、构筑高效功能化磁性材料催化体系、丰富磁性多功能材料的制备和修饰为目标,开展了生物质非食用油脂、六碳糖葡萄糖的催化转化研究,并且探明了多种靶标性功能化磁性材料(如酸,碱,亲水/疏水性)的制备策略,阐述了磁性催化材料在反应中的“构效关系”,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及催化剂稳定性。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采用两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共沉淀P和溶剂热S)设计合成了无孔的磺化磁性核壳纳米微球材料,即Fe3O4@SiO2-SO3H(P)和Fe3O4@SiO2-SO3H(S)。通过相关表征技术证明了Fe3O4@SiO2-SO3H(S)表现为更好均一分散性的核壳纳米微球。实验探讨发现催化材料的形貌结构对催化活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均一分散性好的核壳纳米微球Fe3O4@SiO2-SO3H(S)因有利于底物与活性位点的接触从而对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但Fe3O4@SiO2-SO3H(P)因团聚严重表现出较差的催化性能。相关实验凸显了溶剂热法在制备核壳纳米微球材料上的的制备优势。此外,热过滤实验和重复使用性实验证实了催化剂的异相催化行为并且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溶剂热法制备磁性核壳载体被作为较优选择。(2)以溶剂热法制备的Fe3O4@SiO2磁性核壳纳米微球为载体,通过活性良好的具有单一Br?nsted(B)酸,单一Lewis(L)酸和同时具有Br?nsted-Lewis(B-L)双酸位的三种酸性离子液体(IL)进行功能化调控修饰,制备得到了单一B酸(FS-B-IL)、单一L酸(FS-L-IL)和B-L双酸(FS-B-L-IL)性的磁性核壳固体酸催化材料。通过相关实验阐明了FS-B-L-IL的Lewis和Br?nsted双酸位点的协同催化作用是获得高产率黄山栾生物柴油的关键所在,生物柴油产率最高可达93.7%。此外,黄山栾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经检测符合美国ASTM D6751和欧洲EN 14214相关标准。研究结果表明,Br?nsted-Lewis酸双功能催化剂FS-B-L-IL在黄山栾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应用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并且所制备黄山栾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较优。(3)对Fe3O4@SiO2磁性核壳无孔材料进一步升级改进,设计合成了碱性聚离子液体(PIL)功能化的磁性核壳介孔碱催化剂,构建了制备生物柴油的高效易分离且重复使用性较好的磁性核壳多孔异相碱催化体系。得益于FnmS-PIL材料较高的比表面积(153.2 m2/g)、规整有序的孔径(4.1 nm)、丰富的碱性位点(2.3mmol/g)和高的碱强度(H_=10.1-15.0),FnmS-PIL直接催化低酸值的梧桐油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产率最高可达92.8%。此外对反应体系进行了相关动力学研究并探讨了材料的重复使用性。经检测,所制备梧桐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与美国ASTM D6751和欧洲EN 14214标准相符合,具有一定应用潜质。本章研究表明,经碱性PIL修饰制备得到的FnmS-PIL材料物化性质较优,且在梧桐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应用中表现良好。(4)设计开发了集成酸性和疏水性于一体的有机-无机杂化磁性材料:通过不同酸强度和疏水度的调控分别制备了8种不同的酸度及疏水度的磁性核壳固体酸多孔材料。研究发现,在催化油酸制备生物柴油中,相对于FnmS-PIL(1a,C8)较高的酸密度(2.14 mmol/g),强的酸度(-8.2<H0<-5.6)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此外,更强的疏水度(水接触角为115.4°)也对催化性能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在催化千金子油“一锅法”制备生物柴油中,对油料较强的耐水性更进一步阐明了强疏水性调控的重要作用。动力学研究表明催化油酸酯化反应体系适于一阶反应,展现较低的活化能为39.2 kJ/mol。FnmS-PIL(1a,C8)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良好,其物化性质和结构在多次使用中得到了稳定的保持。所制得的千金子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与美国ASTM D6751和欧洲EN 14214标准相符合,在作为生物柴油的非粮油料供应体系方面具有较大潜力。通过本部分工作我们发现了一种新颖、可行的能够适当调控磁性核壳多孔材料酸度和疏水度等关键性能的方法。(5)基于油与甲醇之间较差的溶解性,以及适宜的Br?nsted与Lewis酸性位点比例能有效提高生物柴油产率的特点,设计合成了B-L双酸位点比例可控的磁性核壳多孔球固体酸催化剂FnmS-PIL(0.5),FnmS-PIL(1)和FnmS-PIL(2)。采用极性适中的生物质基溶剂四氢呋喃作为共溶剂,以及拥有良好的核壳多孔微球形貌(多孔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均一球形貌可以利于活性位点与底物的接触)、适宜的B-L比例(1)、较大比表面积169 m2/g和均一孔径3.5 nm的FnmS-PIL(1)为催化材料,在催化千金子油制备生物柴油中表现最佳。同时,FnmS-PIL(1)催化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ML)生物质基酯燃料,在180°C,6 h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42.3%产率的ML,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应用普适性。上述结果表明所设计合成的磁性核壳多孔球不仅可以提供便利的磁性分离特性,微球形貌也能够提高传质效率;且生物质基四氢呋喃作为共溶剂能够提高醇油溶解性从而增加生物柴油产率。(6)从经济角度出发,设计合成了低成本、易制备的蒙脱石基磁性B-L双酸固体酸催化剂。在催化麻疯树油同时酯化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150°C,7.3 h,92.9%生物柴油产率)。并且,响应曲面法详细探究了四个反应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此外,蒙脱石基磁性B-L双酸固体酸催化剂在催化葡萄糖制备ML的研究中,在180°C,8 h反应条件下可以获得46.8%的最高产率。重复使用性及热过滤实验阐明了它的异相催化方式以及良好的重复使用性。通过本部分研究,我们发展了一种经济、简便、多功能化的磁性蒙脱石复合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策略。
魏俊枭,张洁[3](2020)在《热力学问题面面观》文中指出热力学实验定律是热力学的气体问题的基础,现在很多省份对该部分要求大大降低,但在竞赛和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是有较高要求的,学生全面准确掌握气体实验定律有助于学生建立全面的物理体系,本文从几个不同方面阐述气体实验定律及应用.
王超[4](2019)在《基于双应力原理的饱和岩体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程序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十四五布局规划引领下,大体量复杂岩体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技术难度增大。针对大尺度范围岩体工程的特点以及岩体研究现状,基于等效连续介质理论,从本构模型及其有限元程序开发两方面对含低序次裂隙系统岩体中最为典型的饱和多组节理岩体进行了研究。不仅完善了岩体本构理论体系,还为该类岩体工程数值分析及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模型,利于分析优化比对。首先,明确基于等效连续介质理论研究的前提是多组节理岩体可等效为多孔连续介质。通过对岩体单元的渗透性参数和力学性参数进行类常量和类张量判定,检验岩体REV的存在性,以此确认岩体是否可以等效为多孔连续介质,并以REV尺寸对应的岩体属性参数作为等效连续性参数。通过算例,展示了多组节理岩体等效连续性判定步骤,证明节理间距较密集均匀时,此类包含低序次裂隙系统的岩体可视作多孔连续介质进行研究。其次,克服以往饱和多孔介质本构理论中不能合理考虑固相基质变形的缺点。基于具有普适性的机械功守恒原理和工程混合物理论,通过推导和分析具有普适性质的饱和多孔介质体积变形功守恒方程,提出小应变条件下考虑基质压缩性的饱和多孔介质双应力原理,即Terzaghi有效应力唯一决定固相体积分数应变;固相基质压力唯一决定固相基质体应变;Terzaghi有效应力与固相基质压力共同决定固相体应变。双应力原理为可等效为多孔连续介质的饱和岩体本构模型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再次,建立了泊松比随主应变变化的完整岩块损伤本构模型以及刚度随节理变形和节理应力变化的动态节理本构模型,讨论了节理变形对完整岩块的耦合损伤作用,通过整合获得多组节理岩体的非线性本构模型。利用混合物理论和双应力原理,探究了饱和多孔介质应力-渗流耦合作用,并综合多组节理岩体非线性本构模型特点,建立了饱和多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最后,鉴于大部分可由用户自定义材料的有限元软件(如ABAQUS的UMAT子程序)在计算岩土力学问题时,采用的本构模型都是基于有效应力原理而不考虑固流两相基质压缩变形。故为了运用双应力原理而开发新型有限元程序,由饱和多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推导出岩体应力-渗流耦合基本方程,并利用Galerkin加权余量法和二元函数分部积分法进行处理,得到有限元方程和单元刚度矩阵,进行有限元程序开发。程序考虑了完整岩块和节理水压缩变形、岩体非线性以及应力-渗流耦合等因素,并被用以模拟深海岩体隧道开挖。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由提出的饱和岩体本构模型建立的有限元程序可以较真实地模拟非线性饱和岩体的工程响应,为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刘宁[5](2018)在《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CO2地质封存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工业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砂岩储层是目前CO2最主要的捕集场所。我国多发育陆相沉积盆地,盆地砂岩储层在岩石学和构造方面较海相沉积盆地具有特殊性,表现出低矿物成熟度和多时空尺度断裂系统密集发育特征。因此,在陆相沉积盆地中开展CO2地质封存需要重点考虑砂岩储层岩石学和构造发育特征对CO2流体迁移和积聚规律以及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CO2-水-岩相互作用是CO2地质封存研究中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而充分理解各类矿物在CO2流体作用下水文地球化学性质差异,以及同类矿物在不同储层环境和水化学条件下表现出的相似性,是开展实际复杂地质条件下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基础。论文通过收集整理部分矿物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数据,结合PHREEQC和Excel理论计算,首先对砂岩储层中典型矿物CO2流体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具体包括矿物溶解度计算,溶解速率常数计算,矿物溶解平衡最快耗时计算和矿物敏感性指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硫酸盐矿物、硫化物,大部分碳酸盐矿物(片钠铝石除外)和少量黏土矿物如斜绿泥石,以及架状硅酸盐矿物钙长石,它们同时具有较高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对CO2流体反应最为敏感,成为制约砂岩储层中早期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关键性矿物。而构成砂岩主体的架状硅酸盐矿物如石英,碱性长石,对CO2敏感性适中,表现出缓慢溶解的特性,成为反应中后期主要的溶解矿物。考虑到CO2流体敏感性较高的矿物多以胶结物形式赋存于砂岩储层中,且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中胶结物组分空间变异性强的特性,我们通过高压釜水热实验,进一步研究了胶结物组分变化对砂岩储层中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中,我们观测记录了水化学组分和反应前后矿物表面形态与元素构成变化,并结合PHREEQC构建了相应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对离子活度分布、矿物饱和指数变化和矿物溶解沉淀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胶结物组分差异对水化学和矿物溶解沉淀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包括水溶液pH,常规离子浓度,原生矿物溶蚀程度和反应途径过程,以及次生矿物沉淀类型变化等。具体地,钙质胶结组(含方解石)具有最高的pH值,TDS和Ca2+浓度,抑制钠长石溶解的同时,也促进了钾长石非全等溶解从高岭石向伊利石方向的转化。次生矿物沉淀方面,在白云石胶结组中观测到绿泥石沉淀;而模拟结果表明,胶结物-方解石和绿泥石-的协同溶解最终导致了白云石沉淀。宏观上,针对陆相沉积盆地断裂系统普遍发育的构造特征,论文在结合松辽盆地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综合使用TOUGH2、T2Well和TOUGHREACT等模拟软件,重点分析了断层发育特征,包括裂隙发育程度,断层物性条件和断层结构差异对CO2流体沿区域断层泄露,以及局部断层发育砂岩储层内部CO2流体运移、积聚规律和CO2-水-岩相互作用过程的影响。其中,在区域断裂发育砂岩储层间CO2流体泄露过程模拟研究中,计算结果表明,在恒量注入模式下,断层裂隙开度大小对断层带内压力响应、流体流态(CO2/盐水)、各含水层与断层接触面上泄露动态和CO2在各含水层中的质量分布情况影响显着。当裂隙开度较小时(h=1mm),边壁摩擦阻力增大,混合流态为层流;然而此时,气态CO2流速反而增大,使得断层中压力响应和气体膨胀效应明显,最终导致气态CO2向毗邻含水层中突破时,具有更快的流速。因此,浅部含水层中CO2泄漏量有所增加;但这种增加随着突破时间的延长差距逐渐变小。相反地,当裂隙开度增大至5cm时,断层边壁摩擦阻力减小,断层局部地段出现紊流;然而,受到恒量注入模式的限制,断层单位横截面上CO2气体流速不升反降,裂隙开度的影响十分有限。此时,等效多孔介质模型和动量模型计算结果相当,且两者在流体动态上的差异,随着CO2不断注入而逐渐减小。这说明在大时间尺度和恒量注入模式下,抛开流体动态的短暂差异,达西定律仍然能够胜任裂隙发育断层中CO2流体泄露的研究。同样地,砂岩储层内部密集发育的局部断裂系统,也显着影响着CO2流体的迁移、积聚规律和CO2-水-岩相互作用模式。其中,三肇凹陷典型油气运移剖面上CO2注入条件下流体流动模拟研究表明,在泥沙互层的地层组合下,砂岩储层中发育的高渗透性断层成为CO2流体汇聚和运移的主要通道,最终使得CO2流体沿着断层带附近展布。降低断层渗透率十分之一不足以影响CO2流体沿断层向相邻储层的迁移过程;然而,断层二元结构的发育与否对断层核部两侧流体交流影响密切。当断层核部发育时,CO2流体被封闭在各自相对独立的、为两侧断层所包围区域,区内压力积聚明显,有利于各砂岩储层间流体交流和砂岩储层空间的利用。此外,砂岩地层产状、物性条件好坏以及和断层间距离大小同样对CO2迁移过程产生影响。当断层倾向和砂岩储层一致时,CO2流体更易于进入断层向浅部地层运移;而两者倾向相反时,CO2首先向砂岩储层上倾方向运移,只有当运移受阻(例如地层歼灭)时,才开始向断层大量泄露。相同断裂发育特征条件下砂岩储层内部CO2反应运移模拟结果表明,CO2-水-岩相互作用模式受到矿物化学性质和流体运移速率快慢的共同影响,而后者又受到地层产状、CO2注入压力和断层发育情况的控制。在CO2注入初期,砂岩储层中地下水流速较快,发生以方解石溶解为主的化学反应;而断层带浅部流速相对缓慢,且原始地层中缺失方解石,以奥长石、钾长石成为主要溶解矿物,并伴随石英、伊利石和高岭石沉淀。受Fe2+积聚影响,绿泥石溶解受到一定抑制。在泥岩夹层中,流体流速最为缓慢,绿泥石的溶解也最为充分,并伴随钙蒙脱石和铁白云石沉淀。CO2注入停止后,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相应地,CO2-水-岩相互作用活跃区域也发生迁移。具体地,在地层下倾方向,流体运移速度相对缓慢,气态CO2在此处聚集,导致水溶液pH较其他区域偏低;最终导致砂岩储层中方解石和泥岩夹层中绿泥石的大量溶解,形成了菱铁矿、铁白云石和钙蒙脱石沉淀。在CO2停止注入300年后,在砂岩储层中可以形成数量可观的碳酸盐矿物沉淀,主要为菱铁矿和铁白云石,体积分数可以达到10%,而在断层浅部也可以形成少量的方解石沉淀。此外,断层中CO2-水-岩相互作用对于断层物性改造十分有限,不足以影响断层自闭或开合的趋势。该研究对于揭示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中CO2地质封存条件下,储层岩石学和构造发育特征对CO2流体迁移、积聚规律以及CO2-水-岩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我国未来即将开展的大型CO2注入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张滢[6](2017)在《热力学中的相对论变换》文中研究表明以洛伦兹变换为基础讨论了理想气体体积、压强、内能、温度、熵等热力学量的相对论变换,并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摩尔热容的角度说明了普朗克、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给出的相对论温度变换更加合理.
王开放[7](2004)在《论普适气体恒量R》文中研究说明普适气体恒量是物理学中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常量。本文试图对R的物理意义及R的应用加以综述。
刘锐捷[8](1998)在《浅论热学中几个常量的物理意义》文中提出文中从不同角度讨论了热学中两个物理常量 普通气体常量和玻尔兹曼常数的物理定义,更深地揭示了其内涵。
颜根英[9](1997)在《浅谈教学过程的重心转移——物理课堂教学探索》文中提出浅谈教学过程的重心转移———物理课堂教学探索颜根英(吉安教育学院,江西吉安,343000)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两者不能偏废。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人生来就具有某些兴趣、...
王若安[10](1993)在《第四讲:热学》文中提出 式中,R 为普适恒量,R=8.31J·mol-1·K-1;n 为数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k 为波尔兹曼恒量,定义为普适恒量 R 和阿伏伽德罗常数 N0。的比值,k=R/N0=1.38×10-23J·K-1;p 为气体的密度。2.道尔顿分压定律混合理想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将各气体各自装入该容器时压强之和,即
二、论普适气体恒量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普适气体恒量R(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及教学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第2章 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的变化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2 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知识量的变化 |
2.3 高中物理大纲与课标中热学部分课程深度的变化 |
2.4 比较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3章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热学部分的变化 |
3.1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内容篇幅的分布与变化 |
3.2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实验的统计与分析 |
3.3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习题的统计与分析 |
3.4 高中物理人教版新旧版本教材的例题的统计与分析 |
第4章 基于课标和教材统计的高中热学重难点教学情况调查 |
4.1 “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与重难点知识教学情况”教师访谈 |
4.2 高中生热学重难点知识学习情况调查 |
4.3 高中物理热学重难点知识的教学策略 |
4.4 高中物理热学重难点知识的案例分析——以《功、热和内能的改变》为例 |
第5章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
5.1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 |
5.2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磁性材料功能化及其催化生物质基酯类燃料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生物柴油的概述 |
1.1.1 生物柴油的简介及特性 |
1.1.2 生物柴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生物柴油的发展意义 |
1.2 生物柴油的制备 |
1.2.1 生物柴油的原料选择 |
1.2.2 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对比 |
1.3 异相化学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
1.3.1 金属氧化物类 |
1.3.2 磺酸基固体酸 |
1.3.3 离子液体 |
1.3.4 功能化聚合物 |
1.3.5 功能化磁性催化剂 |
1.4 催化糖类制备乙酰丙酸酯类的研究进展 |
1.5 小结及展望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磺化磁性核壳纳米微球的可控制备及其在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2.2 主要试剂 |
2.2.3 催化剂的制备 |
2.2.4 催化剂表征技术 |
2.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结构表征 |
2.4 催化活性探讨 |
2.4.1 不同催化剂活性初筛 |
2.4.2 Fe_3O_4@SiO_2-SO_3H(S)催化油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条件优化 |
2.4.3 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
2.4.4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探讨 |
2.4.5 催化剂的普适性实验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酸性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核壳纳米球“一锅法”催化黄山栾原油制备生物柴油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3.2.2 主要试剂 |
3.2.3 黄山栾原油的提取 |
3.2.4 催化剂的制备 |
3.2.5 催化剂表征技术 |
3.2.6 酸性IL-Fe_3O_4@SiO_2“一锅法”催化黄山栾原油合成生物柴油 |
3.2.7 黄山栾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测试 |
3.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结构表征 |
3.4 催化黄山栾原油制备生物柴油 |
3.4.1 不同催化剂的影响 |
3.4.2 正交实验结果 |
3.4.3 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的影响 |
3.4.4 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
3.4.5 重复使用性探讨 |
3.4.6 黄山栾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碱性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核壳多孔材料直接催化低酸值梧桐原油制备生物柴油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4.2.2 主要试剂 |
4.2.3 梧桐原油的提取 |
4.2.4 催化剂的制备 |
4.2.5 催化剂表征技术 |
4.2.6 FnmS-PIL直接催化梧桐原油合成生物柴油 |
4.2.7 梧桐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测试 |
4.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结构表征 |
4.4 FnmS-PIL直接催化梧桐油酯交换反应 |
4.4.1 不同催化剂和短链醇的影响 |
4.4.2 反应条件对生物柴油的影响 |
4.4.3 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研究 |
4.4.4 重复使用性和反应机理研究 |
4.4.5 梧桐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疏水调节器酸性聚离子液体功能化磁性核壳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5.2.2 主要试剂 |
5.2.3 催化剂的制备 |
5.2.4 催化剂表征技术 |
5.2.5 生物柴油制备和检测 |
5.2.6 千金子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测试 |
5.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结构表征 |
5.4 催化油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 |
5.4.1 不同催化剂的影响 |
5.4.2 响应曲面(RSM)法优化油酸酯化反应条件 |
5.4.3 FnmS-PIL(1a,C8)催化油酸酯化反应动力学 |
5.5 催化千金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
5.6 重复使用性及反应机理探讨 |
5.7 千金子生物柴油的燃油性能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Br?nsted-Lewis双酸性PIL功能化磁性核壳多孔球的制备及共溶剂协同作用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6.2.2 主要试剂 |
6.2.3 催化剂的制备 |
6.2.4 催化剂表征技术 |
6.2.5 生物柴油制备和检测 |
6.2.6 催化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 |
6.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结构表征 |
6.4 催化千金子油制备生物柴油 |
6.4.1 不同催化剂及共溶剂的影响 |
6.4.2 反应条件的影响 |
6.4.3 FnmS-PIL(1)催化的反应动力学 |
6.4.4 重复使用性研究 |
6.4.5 FnmS-PIL(1)催化葡萄糖制备ML探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成本、易制备的磁性蒙脱石双功能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和ML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主要设备和仪器 |
7.2.2 主要试剂 |
7.2.3 催化剂的制备 |
7.2.4 催化剂表征技术 |
7.2.5 生物柴油制备和检测 |
7.2.6 催化葡萄糖制备乙酰丙酸甲酯 |
7.3 催化剂的物化性质与结构表征 |
7.4 催化麻疯树油制备生物柴油 |
7.4.1 不同催化剂及共溶剂的影响 |
7.4.2 RSM优化反应条件 |
7.4.3 重复使用性研究 |
7.4.4 Fe-Sn-S-MMT催化葡萄糖制备ML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热力学问题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气体的实验定律 |
二、理想气体的两个方程 |
三、应用 |
四、热力学第一定律 |
(4)基于双应力原理的饱和岩体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程序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于等效连续介质理论的岩体研究现状 |
1.2.1 基础性试验研究 |
1.2.2 等效连续介质理论 |
1.2.3 数值模拟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1.4.1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1.4.2 本文研究思路和各章节逻辑结构 |
2 多组节理岩体等效连续性判定 |
2.1 引言 |
2.2 岩体等效渗透性判定 |
2.2.1 连续介质渗透系数张量 |
2.2.2 多组节理岩体渗透系数张量 |
2.2.3 多组节理岩体孔隙率 |
2.2.4 岩体等效渗透性参数判定 |
2.3 岩体等效力学性判定 |
2.3.1 多组节理岩体柔度矩阵 |
2.3.2 岩体等效力学性参数判定 |
2.4 算例分析 |
2.4.1 计算基本条件与本构模型参数 |
2.4.2 岩体等效渗透系数 |
2.4.3 岩体等效柔度矩阵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双应力原理的饱和多孔介质体积本构模型 |
3.1 引言 |
3.2 饱和多孔介质的相关术语 |
3.3 饱和多孔介质本构关系的研究思路 |
3.4 基于变形功的有效应力力学机理研究和双应力原理 |
3.4.1 忽略固相基质变形的有效应力适用性分析 |
3.4.2 考虑固相基质变形的有效应力适用性分析 |
3.4.3 双应力原理 |
3.5 试验模拟和应用分析 |
3.5.1 Lade和De Boer饱和多孔介质等向压缩模型试验简介 |
3.5.2 基于双应力变量的饱和多孔介质体积本构方程推导 |
3.5.3 Biot系数变化规律 |
3.5.4 孔压系数变化规律 |
3.5.5 孔隙比和孔隙率变化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4 饱和多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 |
4.1 引言 |
4.2 完整岩块研究 |
4.3 单一节理研究 |
4.3.1 法向闭合、切向剪切和剪胀研究 |
4.3.2 动态节理刚度 |
4.4 岩体单元整合本构模型 |
4.4.1 整合本构模型 |
4.4.2 强度准则 |
4.4.3 算例分析 |
4.5 饱和多组节理岩体本构模型 |
4.5.1 饱和多孔介质应力-渗流耦合 |
4.5.2 饱和岩体应力-渗流耦合 |
4.6 本章小结 |
5 模型的有限元程序开发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岩体应力-渗流耦合基本方程 |
5.3 岩体应力-渗流耦合有限元法 |
5.4 有限元计算程序结构 |
5.5 工程案例分析 |
5.5.1 工程背景 |
5.5.2 建模及数值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矿物溶解沉淀机理研究 |
1.2.2 CO_2-水-岩相互作用研究 |
1.2.3 断层发育特征对CO_2地质封存影响研究 |
1.2.4 主要问题 |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二章 CO_2流体作用下典型矿物敏感性分析 |
2.1 反应性矿物分类的依据和可行性 |
2.1.1 反应性矿物标准 |
2.1.2 反应性矿物分类可行性分析 |
2.2 CO_2流体作用下典型矿物溶解度 |
2.2.1 矿物溶解度计算过程 |
2.2.2 矿物溶解度计算结果 |
2.3 CO_2流体作用下典型矿物溶解沉淀速率 |
2.3.1 矿物溶解沉淀速率评估方法 |
2.3.2 常见成岩矿物溶解速率比较 |
2.4 CO_2流体作用下矿物敏感性分析 |
2.4.1 矿物溶解平衡最快耗时计算 |
2.4.2 矿物敏感性指数 |
2.4.3 矿物敏感性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砂岩储层中胶结物组分对CO_2-水-岩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设备 |
3.1.2 实验样品 |
3.1.3 实验过程 |
3.1.4 分析手段 |
3.2 实验结果 |
3.2.1 水化学场演化 |
3.2.2 矿物溶解沉淀特征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3.1 胶结物溶解过程 |
3.3.2 碱性长石溶解过程 |
3.4 实验过程的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3.4.1 矿物反应动力学方程和模型设置 |
3.4.2 模拟结果和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区域断裂发育砂岩储层间CO_2地质封存泄露过程模拟研究 |
4.1 裂隙介质和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差异 |
4.2 模型设置 |
4.2.1 概念模型和网格剖分 |
4.2.2 数学模型和模拟软件 |
4.3 模拟结果和讨论 |
4.3.1 CO_2迁移动态规律研究 |
4.3.2 裂隙开度对CO_2泄露的影响 |
4.3.3 等效多孔介质模型的适用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局部断层发育砂岩储层中CO_2地质封存流体流动模拟研究 |
5.1 松辽盆地和研究区概况 |
5.1.1 松辽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
5.1.2 研究区概况 |
5.2 模型概化和网格剖分 |
5.2.1 模型概化 |
5.2.2 网格剖分 |
5.3 模型设置 |
5.3.1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5.3.2 物性参数设置 |
5.3.3 CO_2注入方案和Case讨论 |
5.4 模拟软件介绍 |
5.5 模拟结果和讨论 |
5.5.1 断层影响下的CO_2流体迁移规律 |
5.5.2 断层物性条件和结构差异对CO_2迁移规律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局部断层发育砂岩储层中CO_2地质封存水岩相互作用模拟研究 |
6.1 研究区概况 |
6.1.1 研究区位置 |
6.1.2 三肇凹陷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6.1.3 研究区局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
6.2 模型设置 |
6.2.1 流动模型 |
6.2.2 反应模型 |
6.3 模拟软件介绍 |
6.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6.4.1 CO_2流体运移和压力分布规律 |
6.4.2 CO_2注入条件下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响应 |
6.4.3 各监测点水岩相互作用过程和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
6.4.4 CO_2-水-岩相互作用对储层和断层物性的改造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热力学中的相对论变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理想气体热力学量的相对论变换 |
2.1 理想气体体积的相对论变换 |
2.2 理想气体压强的相对论变换 |
2.3 理想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相对论变换 |
2.4 理想气体内能的相对论变换 |
2.5 理想气体功的相对论变换 |
2.6 理想气体热量的相对论变换 |
2.7 理想气体温度的相对论变换 |
2.8 理想气体熵的相对论变换 |
3 结论 |
(7)论普适气体恒量R(论文提纲范文)
一、普适气体恒量R的引入 |
二、普适气体恒量R的物理意义 |
三、普适气体恒量R与玻尔兹曼常量k |
四、普适气体恒量R的应用 |
(8)浅论热学中几个常量的物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普适气体恒量R |
1.1 普适气体恒量(R)值的确定 |
1.2 常量R的物理意义 |
2 玻尔兹曼常数K |
2.1 常数K的物理意义 |
2.2 根据迈尔公式讨论常数K的物理意义 |
2.3 根据玻尔兹曼关系讨论常数K的物理意义 |
四、论普适气体恒量R(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热学课程内容变化及教学情况研究[D]. 罗娟. 西南大学, 2020(05)
- [2]磁性材料功能化及其催化生物质基酯类燃料的合成研究[D]. 张衡. 贵州大学, 2020
- [3]热力学问题面面观[J]. 魏俊枭,张洁.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20(07)
- [4]基于双应力原理的饱和岩体本构模型及有限元程序开发[D]. 王超. 浙江大学, 2019(01)
- [5]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 刘宁.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7)
- [6]热力学中的相对论变换[J]. 张滢. 物理通报, 2017(10)
- [7]论普适气体恒量R[J]. 王开放.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4(04)
- [8]浅论热学中几个常量的物理意义[J]. 刘锐捷. 张家口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Z2)
- [9]浅谈教学过程的重心转移——物理课堂教学探索[J]. 颜根英.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06)
- [10]第四讲:热学[J]. 王若安. 物理教学, 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