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把种成草中药材(论文文献综述)
张永妮[1](2017)在《庆阳市草地农业发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黄土高原核心地带,草地农业是庆阳市的传统产业之一。加强草地农业建设是黄土高原高效、安全、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脱贫增收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本研究从草地资源现状与管理、草食家畜产业现状与模式、草业发展潜力等方面分析庆阳市草地农业的发展。主要结果如下。1庆阳市草地农业资源丰富,利用的分区特征显着。庆阳市天然草地面积128万公顷,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47%,以紫花苜蓿为主的种植栽培草地33.33万公顷,境内分布牧草98科、384属、749种。早胜牛、庆阳驴、环县滩羊、子午岭黑山羊等草食家畜地方良种。东部低山丘陵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西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天然草地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值分别是36.7%、46.7%、62.7%。东部地区人均可利用天然草地0.26公顷人均,栽培草地0.014公顷,草地资源总量小,人均量少,家畜饲养以舍饲养牛为主;中南部地区人均可利用天然草地0.28公顷,人均栽培草地0.092公顷,草地资源总量充足,但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量略显不足,家畜生产舍饲养牛和舍饲养羊并重;西北部地区人均可利用天然草地1.67公顷,人均栽培草地0.43公顷,草地资源总量大,人均草地资源丰富,家畜放牧与舍饲相结合。2生态补奖政策提高了天然草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2015年,庆阳市天然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71.3%,平均高度29cm,平均鲜草产量3258.9kg/hm2,分别比2011年年天然草地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前增加7.8%、10.1cm、800kg/hm2。东部地区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76.95%,平均高度31.9cm,平均鲜草产量3487.5kg/hm2,分别比补奖政策实施前增加11.55%、10.67cm、526.5kg/hm2;中南部地区天然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74.6%,高度平均32.9cm,鲜草产量平均3487.5kg/hm2,分别比政策实施前增加7.3%、12.7cm、218.5kg/hm2;西北部天然草地综合植被覆盖度71.03%,平均高度26.2cm,平均鲜草产量1984kg/hm2,分别比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前增加14.37%、13.34cm、942.4kg/hm2。生态补奖政策有效遏止了天然草地退化的趋势。3草地农业发展模式有地域特色。庆阳市实施“紫花苜蓿、牛、羊、猪、驴”等产业开发,推进草食畜产业发展和牛羊大县建设,草地由放牧利用转向封育,形成区域特色的草地农业发展模式。东部地区主要以肉牛-栽培草地模式为主,2015年,肉牛饲养量达到102.8万羊单位,人均0.19个羊单位,比2011年增长9.3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5年累计种植紫花苜蓿1.33万公顷,已占耕地面积11.4%。中南部以肉牛-栽培草地和肉羊-栽培草地并重的模式,2015年,肉牛饲养量达到126万羊单位,羊饲养量达到78.5万羊单位,2015年人均牛羊饲养量0.13个羊单位,比2011年增长8.4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5年累计种植紫花苜蓿11万公顷,目前占耕地面积的52.3%;西北部地区草畜产业结构中主要以肉羊-栽培草地模式为主,2015年羊饲养量达到141.28万羊单位,人均0.27个羊单位,比2011年增长11.9个百分点;2011至2015年,更新种植紫花苜蓿累计达到21万公顷,是耕地面积的1.66倍;同时,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累计57.33万公顷。目前,庆阳市建成规模养殖场(区)1411个,规模养殖户9.6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7.19万户,2015年产值1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1.6%。东部地区、中南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分别建成规模养殖场(区)554个、575个和282个,规模养殖户分别为3.98万户、2.98万户和2.64万户,牧业总产值分别达到38950万元、45711万元和40734万元,人均分别402.46元、384.47元和833.36元。4草地农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草地农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了“五位一体”、“美丽中国”、“山水林田湖草”、“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等新理论、新思想、新目标、新理念,并相继推行了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粮改饲、草食畜产业等发展策略,草业成为国家战略需求。庆阳市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2015制定了《关于大力推广中盛模式加快现代肉羊产业发展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产业化肉羊繁育模式,配套实施饲草料体系、疫病防控体系等9项保障体系建设。草畜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截至2015年,全市申报成功3个肉羊产业大县和2个肉牛产业大县,天然草地禁牧128万公顷,每年种植紫花苜蓿6.67万公顷,一年生牧草1.33万公顷,年繁育草食畜1000万个羊单位。有切实可行的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市计划建设现代肉羊产业专门化饲草料基地14.67万公顷,其中紫花苜蓿等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积33.33万公顷,一年生优质牧草(饲用玉米、甜高粱、燕麦)7.33万公顷,青贮全株玉米及玉米秸秆600万吨,收贮青干草400万吨,基本满足1200万个羊单位牲畜饲草料需要量。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平衡、充分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景千芷[2](2014)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方言的研究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汉语方言点调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日已认识到方言词汇的差异也不可忽视。但是相对而言,对于方言词汇具有现在语言学意义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晚,成果相对较少,关注度也明显不够,使词汇的研究基本上出一个从属的地位。本文通过对青龙方言的调查,从共时历时两个角度,通过与普通话的比较,多角度的浅析了青龙方言词汇的一些特点。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青龙概况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等等。第二章青龙满族自治县方言概况本章包括青龙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以及不同于普通话的儿化表现。第三章青龙方言词汇特点本章从词形、词义两个方面介绍了青龙方言词汇的特点。比如:在词语构成方面,青龙方言的附加式构词要比普通话更丰富;在词汇的义项比普通话广泛;词语的组合能力和兼类也不同于普通话。第四章青龙方言中的满语借词本章对青龙方言词汇中的满语借词进行举例说明,并对满语借词方式及变化形式进行简单分析。第五章青龙方言分类词表本章主要是对青龙方言的词汇进行事实描写。结语。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
汪琳[3](2012)在《专家把脉中药材种植》文中研究指明一、忌随意跨地区种植中药材自古就有"道地性"之说"。道地药材"是指实践证明质量优、疗效好、地域性强的中药材。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先恩举例说,同是黄连,四川产的所含有效物质比湖北产的高2.3%。地理、生态的许多因素,如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和地貌都影响
谭光荣,陈少明[4](2011)在《守望》文中研究说明题记:我奶奶九斤黄当年是鄂西兴山县至神农架一带最漂亮最勇猛的土匪司令,她被我爷爷王昌林俘虏的时候才二十三岁。她和我爹也就是当年的小土匪李小幺在八百里无人区中被我爷爷看押了四十九年,也没有等到四排长和战友们归来。我和哥哥陪着母亲独活终于等来了这一天,人民政府将我们母子三人定为革命烈士的后代,如今在古夫这座新县城里教书、写书和读书。
姚鄂梅[5](2006)在《那个被称作父亲的男人》文中认为
马力[6](2004)在《陇西县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县域自然地理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的要求出发,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从理论和方法上形成区域性本地化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模式。从陇西县的自然地理概况着手,研究分析了其生态建设的制约因素,并进行了立地条件类型划分;较详尽地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建设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即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地形小气候特征与植被生育条件的一致性、相应的径流聚集工程与植被需水关系;在分析不同立地条件,总结借鉴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选择了适生树、草种及适宜搭配模式,并从陇西县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出发,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提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即中药材产业,草畜一体化,果品、蔬菜产业等。综合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各因素,提出了陇西县不同区域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及荒山造林绿化恢复林草植被的基本模式方法,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包括“林—草”模式、“林—药”模式、“经济林果”模式;荒山造林生态建设模式包括人工干预生态建设模式和自然恢复模式。同时,从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阐述了生态的基础地位、后续产业开发、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政策法律保障等方面对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孔凡真[7](2003)在《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中成药工业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药材年收购总值160亿元左右;中药及保健品年总产值700多亿元,约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为使中药材产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国家药监局前不久制定并发布了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药材种植者(生产基地),应符合GAP要求才能拿到批准的文号,否
钟燕平[8](2003)在《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为农[9](2002)在《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文中提出
钟燕平[10](2002)在《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文中提出我国中成药工业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中药材年收购总值160亿元左右;中药及保健品年总产值700多亿元,约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为使中药材产业能健康有序地发展,国家药监局前
二、别把种成草中药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把种成草中药材(论文提纲范文)
(1)庆阳市草地农业发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 庆阳市的草地农业系统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国内外研究比较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资源 |
3.1.2 农业资源 |
3.1.3 畜牧业资源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草地植物生产 |
4.1.1 天然草地 |
4.1.2 栽培草地 |
4.2 草食家畜生产 |
4.2.1 数量 |
4.2.2 畜产品生产 |
4.3 草业文化 |
4.3.1 文化建设 |
4.3.2 乡村旅游 |
4.3.3 草业文化意识 |
4.3.4 草业支撑 |
4.4 发展战略 |
4.4.1 面临的新机遇 |
4.4.2 天然草地 |
4.4.3 栽培草地 |
4.4.4 草业文化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讨论 |
5.1.1 草地农业生产系统在庆阳黄土高原生态恢复中是作用 |
5.1.2 草地农业生态建设在庆阳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
5.1.3 草地农业生产系统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
5.2 结论 |
5.2.1 草地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 |
5.2.2 草地农业生产系统建设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
5.2.3 草地农业生产系统建设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青龙满族自治县概况 |
一、 青龙满族自治县的自然地理概况 |
二、 青龙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及历史沿革 |
三、 青龙满族自治县的人口及民族 |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 |
一、 研究的范围和目的 |
二、 研究的方法 |
三、 研究材料 |
四、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青龙满族自治县方言语音概况 |
第一节 青龙方言语音系统 |
一、 青龙满族自治语音系统 |
第二节 青龙方言的轻声和儿化 |
一、 轻声 |
二、 儿化 |
第三章 青龙方言词汇特点 |
第一节 青龙方言词汇的词形特点 |
一、 音节数量 |
二、 构词语素 |
三、 词义理据 |
第二节 青龙方言词汇的词义特点 |
一、 词汇意义的特点 |
二、 语法意义的特点 |
三、 色彩意义的特点 |
第四章 青龙方言中的满语借词 |
第一节 关于借词的介绍 |
第二节 青龙满族的来源 |
一、 建立王庄选派庄头 |
二、 酬谢功臣各领旗地 |
三、 正白旗出口,狩猎屯垦圈地 |
四、 分丁拨户解决生计 |
五、 逃灾避难垦荒就食 |
第三节 满语词的融入 |
第四节 满语词在青龙方言中的体现 |
一、 青龙方言词与满语词的对照 |
二、 青龙方言中满语借词方式及变化形式 |
第五章 青龙方言分类词表 |
第一节 天文、地理、时令、农事 |
一、 天文 |
二、 地理 |
三、 时令 |
四、 农事 |
第二节 植物、动物、房屋器具 |
一、 植物 |
二、 动物 |
三、 房屋器具 |
第三节 人品、亲属、身体、病痛医疗 |
一、 人品 |
二、 亲属 |
三、 身体 |
四、 病痛医疗 |
第四节 服饰、饮食、商业、文教 |
一、 服饰 |
二、 饮食 |
三、 商业 |
四、 文教 |
第五节 日常生活、迷信、交际、红白大事 |
一、 日常生活 |
二、 迷信 |
三、 交际 |
四、 红白大事 |
第六节 游戏、动作、位置 |
一、 游戏 |
二、 动作 |
三、 位置 |
第七节 形容词、代词、量词、各类虚词 |
一、 形容词 |
二、 代词 |
三、 量词 |
四、 各类虚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专家把脉中药材种植(论文提纲范文)
一、忌随意跨地区种植 |
二、买种苗找可靠“龙头” |
三、别把药材种成木柴 |
四、力避盲目跟风 |
(6)陇西县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退耕还林还草综述 |
1.1 退耕还林还草的含义 |
1.2 退耕还林还草的发展历程 |
1.3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的意义 |
1.3.1 改善生态条件的关键性措施 |
1.3.2 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
1.3.3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
1.3.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的生态恢复、环境生态修复及其研究 |
1.4.2 我国的生态修复、生态工程及其研究 |
2. 研究区基本概况 |
2.1 陇西县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森林资源 |
2.2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1 经济发展概况 |
2.2.2 人口与劳动力 |
2.3 退耕还林还草现状 |
2.4 资源优势分析 |
2.4.1 自然资源 |
2.4.1.1 土地资源 |
2.4.1.2 水资源 |
2.4.1.3 光热资源 |
2.4.1.4 农业生产的动、植物资源 |
2.4.2 产业资源优势 |
2.4.2.1 区域主导产业与生产力总体布局 |
2.4.2.2 资源发展潜力 |
3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模式研究 |
3.1 立地条件及类型划分 |
3.1.1 立地类型划分的因子分析 |
3.1.1.1 地形、地貌 |
3.1.1.2 气候条件与地形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 |
3.1.2 立地类型划分及命名 |
3.2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建造的基本规律 |
3.2.1 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植被建造的宏观背景 |
3.2.2 地形小气候特征──植被建造的微观背景 |
3.2.3 林草植物种的对位配置 |
3.2.3.1 不同地形部位植物对小气候条件的适应 |
3.2.3.2 不同树种的需水量及密度 |
3.2.3.3 整地工程与供水量 |
3.2.3.4 适宜的整地、造林时间 |
3.3 适生树草种选择及搭配模式 |
3.3.1 适生树种、草种选择原则 |
3.3.2 适生树、草种选择 |
3.3.2.1 适生树种选择及配置 |
3.3.2.2 适生草种的选择及配置 |
3.3.3 造林树种搭配模式 |
3.4 典型应用模式设计 |
3.4.1 典型应用模式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
3.4.1.1 设计原则 |
3.4.1.2 设计方法 |
3.4.2 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典型模式设计 |
3.4.2.1 “林─草”模式 |
3.4.2.2 “林─药”模式 |
3.4.2.3 “经济林果”模式 |
3.4.3 荒山造林生态建设模式设计 |
3.4.3.1 人工干预生态建设模式 |
3.4.3.2 自然恢复模式 |
4. 陇西县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发展有关问题的探索研究 |
4.1 生态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4.2 林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4.3 退耕还林还草的后续产业开发 |
4.3.1 中药材产业开发 |
4.3.2 草畜产业开发 |
4.3.3 果蔬高效设施农业开发 |
4.3.4 林产品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 |
4.4 发展小城镇,推动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4.5 实施生态移民,促进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4.6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把还草放在重要位置 |
4.6.1 以还草灌为主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 |
4.6.2 以还草灌为主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
4.6.3 以草灌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
4.6.4 草地生态系统是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
4.7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
4.7.1 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基金制度 |
4.7.2 建立健全稳定而持久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 |
4.7.3 依法兴林,依法保护生态 |
4.7.4 把科技进步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广适用的科技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别把种成草中药材(论文参考文献)
- [1]庆阳市草地农业发展分析[D]. 张永妮. 兰州大学, 2017(04)
- [2]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方言词汇研究[D]. 景千芷. 云南师范大学, 2014(03)
- [3]专家把脉中药材种植[J]. 汪琳. 乡村科技, 2012(01)
- [4]守望[J]. 谭光荣,陈少明. 战士文艺, 2011(06)
- [5]那个被称作父亲的男人[J]. 姚鄂梅. 青年文学, 2006(23)
- [6]陇西县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探索研究[D]. 马力. 甘肃农业大学, 2004(09)
- [7]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J]. 孔凡真. 农家参谋, 2003(02)
- [8]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J]. 钟燕平. 农村百事通, 2003(01)
- [9]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 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J]. 为农. 四川农业科技, 2002(12)
- [10]中药材将不得擅自种植[N]. 钟燕平. 农民日报,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