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海关总署[1](2018)在《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240号《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已于2018年5月28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署长倪岳峰2018年5月29日根据国务院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为进一步简化海关手续,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海关总署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关于境外登山团体和个人进出境物品管理规定》等82部规章进行修改,具体内容如下:
许昌市人民政府[2](2018)在《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文中提出许政[2018]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事项的决定》(国发[2017]46号)、《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行政许可等事项的决定》(国发[2018]28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省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
刘婷[3](2016)在《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文中指出本文以美国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提出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问题。美国法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规定与欧盟法的规定有显着不同,这些差异已经突破国内法的层面,上升并演变为国际法问题。因此,本文对美国倡导的自愿标识制度和欧盟倡导的强制标识制度进行了多方面、深层次的剖析并进一步揭示出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导致的严重问题。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差异不仅使得有关转基因食品贸易的国际争端凸显,非关税壁垒增加;还导致地理标志失去其原有的意义,影响消费者的选择与判断;更严重影响了经济自由化和贸易的公平性。基于国际贸易中现有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路径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以及对美国转基因食品规制的现状的分析,进而揭示出美国自愿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和特点,最后对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进行了深层的总结与剖析。与美国不同,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建立在欧盟的转基因生物监管框架下,强制标识制度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深刻原因,制度本身特点鲜明。目前,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的国际协调存在着一些棘手的问题。在WTO框架下,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仍然存在着很多障碍,诸如同类产品的认定问题、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议的优先性问题和SPS协议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适用问题。虽然国际协调乏力,但是多种规则的协同与差异还是为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解决留有一定的商榷空间。WTO的法律制度为国际贸易中的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性。无论是限定地理标志,还是基于SPS协议建立一套新的监管评级制度,都是力求通过完善WTO规则来解决问题。2015年TPP协议达成,TPP协议中对于SPS措施的规定,为WTO的SPS协议的完善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从目前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标识与监管中,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立法和规则并不相同,但总体来说,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他们在转基因食品的监管问题上都持有谨慎态度。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并不完善,转基因食品发展中也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完善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建立可追溯的监管机制势在必行。
质检总局[4](2015)在《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15年第78号为全面建设法治质检,提升质检系统依法行政的水平,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质检总局令第125号)的要求,质检总局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本次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027件。清理结果:截至2014年12月底,质检总局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849件,决定废止规范性文件33件。现予以公布,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自公布之日起废止。国家认监委、标准委和中国纤维检验局报送质检总局备案有效规范性文件145件。
胡文海,黄挺,叶菁,王其苑[5](2015)在《船运进口散装粮食靠泊检验检疫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对进口粮食中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质等8个关键风险控制点进行分析,并对这8个关键风险控制点对靠泊检疫或锚地检疫进行风险评估,结合锚地检疫的历史、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船运进口散装粮食靠泊检疫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提出船运进口散装粮食靠泊检疫分类管理方法。对指导进口粮食靠泊检疫工作具有现实意义,也为进口粮食检验检疫关键环节和流程的改革创新,以及国家修订进口粮食检验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余潇枫[6](2014)在《“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新挑战——基于非传统安全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检验检疫基本安全职能探讨的基础上,阐述了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的关系,进而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探讨了"非常规灾害"和"非常规战争"两大涉及国家安全、人的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复杂性问题,以及检验检疫与此相应的"技防性"、"灾防性"和"国防性"安全特征,并在探讨"场域安全"范畴内涵的基础上,对检验检疫安全职能的"前伸"、"内延"、"中转"、"外联"、"应急"和"反恐"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进行了国际比较与探索,强调了检验检疫在国家公共安全体系和国家安全治理能力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提出了"大贸易"、"大通关"、"大口岸"、"大物流"背景下的检验检疫安全职能发挥的总体思路。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7](2012)在《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文中研究指明一个国家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显现其文明程度。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积淀了中华民族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的动物保护思想让我国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了明确的保护野生动物和森林资源的思想,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古代动物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而奋斗,我国的法制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60余年的不懈努力,已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
王玉环[8](2006)在《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事关人类和动物健康安全、产地环境保护、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颇多,但时至今日,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供给动力的量化方法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以市场经济学、质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紧密结合我国畜禽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内涵及理论基础、供给现状及成因、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不同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及关系、供给目标选择、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成本效益以及供给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和开拓。全文由9章内容构成:第一章导论。本章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就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疏理和述评,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给予了说明。本章强调在紧密联系畜产品质量安全需求中着力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问题的现实性和重要性。第二章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客观界定基本概念和名词内涵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本章首先界定和梳理反映畜产品质量安全层级的4种畜产品概念(普通畜产品、无公害畜产品、绿色畜产品和有机畜产品),分析4种畜产品的相互关系,明确本文研究重点是以《食品卫生法》为准入标准的普通畜产品。其次,界定和完善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本文认为,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研究畜产品质量属性中的安全性,但安全性的提升必须融于畜产品整体质量的提升中。再次,丰富并深化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内涵:“畜产品质量安全”主指畜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对动物营养需求时,不会对消费者和动物的健康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性状,同时,畜产品质量安全应是一个相对、发展的状态;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是分层级从低级到高级有序发展的,要求整合要素资源,实现创新性供给,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强调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要实现供给升级与供给收入同步增长目标。最后,深入探寻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形成的理论基础,包括需求与供给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外部性理论、标准及标准层次性理论、供给创新理论。其中,强调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动力首先来自于社会日益增长的消费、安全和服务需求。同时,本文在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理论和供给创新理论方面作了补充和充实,有利于丰富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的理论基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2002)在《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文中研究指明
李长江[10](200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7号》文中研究指明 《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11月2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二、《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3)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语与专有名词对照表 |
导论 |
一、本文的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影响与成因 |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影响:争端与壁垒 |
一、国际贸易争端凸显 |
二、非关税壁垒的增加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成因 |
一、农业贸易政策的分歧 |
二、对待转基因食品的立场分歧 |
三、复杂的农产品贸易关系 |
第三节 转基因食品的国内法标识:自愿与强制 |
一、自愿标识制度 |
二、强制标识制度 |
三、制度差异协调乏力 |
第二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国际协调——WTO规则与《生物安全议定书》的协同与差异 |
第一节 WTO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一、问题解决的障碍之同类产品认定 |
二、问题解决的障碍之WTO与 MEA的优先适用 |
三、SPS协议的适用 |
第二节 《生物安全议定书》框架下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一、问题解决的障碍性——《生物安全议定书》的适用范围 |
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
第三节 多种国际规则的协同与差异 |
一、《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差异点 |
二、《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相同点 |
三、《生物安全议定书》与WTO规则的优先性 |
四、多种规则与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第三章 自愿标识的倡导—美国的侵权保障与联邦法制 |
第一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路径演进:从过程到产品 |
一、美国对转基因产品规制的早期:EPA主导下的基于过程的监管 |
二、美国对转基因产品规制的中期:OSTP下基于产品的监管 |
三、美国对转基因食品规制的近期:FDA的主要权责 |
第二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从自愿标识到强制标识 |
一、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理论基础 |
二、《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案》与自愿标识制度的特点剖析 |
三、美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综合评述 |
第三节 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侵权保障与联邦法律 |
一、侵权保障 |
二、联邦法制 |
第四章 强制标识的代表—欧盟的层级监管与政治考量 |
第一节 欧盟对于GMO的安全立法框架 |
一、初期监管 |
二、中期监管 |
三、公约义务 |
第二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分析 |
一、欧盟的转基因食品管制的理论基础 |
二、强制标识制度与1829/2003 条例 |
三、强制标识制度与1830/2003 条例 |
第三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制度特点评析 |
一、标识的性质 |
二、标识的特点 |
三、链条式监管 |
第四节 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层级监管的政治考量 |
一、层级监管 |
二、政治考量 |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解决——WTO框架下的可行性方案探讨 |
第一节 地理标志的限定 |
一、地理标志在国际贸易中的意义 |
二、地理标志与转基因食品 |
三、地理标志的限定与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的解决 |
第二节 SPS协议框架下的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 |
一、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构建概述 |
二、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构建的目标和标准 |
三、转基因食品监管评级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TPP协议带来的新思考 |
一、TPP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文本解读 |
二、TPP的 SPS措施与欧盟转基因案 |
三、TPP对 SPS协议的发展是否适用于转基因食品? |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问题解决与中国路径 |
第一节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立法与问题 |
一、我国的转基因食品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关于GMO的立法框架 |
三、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 |
四、我国GMO立法与标识制度的特点与缺憾 |
第二节 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对中国的启示 |
一、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及标识管制严格 |
二、各国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管制差异明显 |
三、三种模式与中国选择 |
第三节 中国路径 |
一、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完善的基本思路 |
二、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完善 |
三、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的法律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船运进口散装粮食靠泊检验检疫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进口粮食检验检疫关键风险控制点的分析 |
1.1进口粮食自身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 |
1.2进口粮食存在混杂或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的风险 |
1.3转基因等安全卫生检测不合格存在退货的风险 |
1.4长时间跨国海运存在变质的风险 |
1.5入境码头装卸过程存在疫情扩散风险 |
1.6国内驳运存在疫情扩散风险 |
1.7加工厂存在疫情扩散的风险 |
1.8不达标的粮食入境口岸存在扩散疫情的风险 |
2锚地检疫的由来、沿革和意义 |
2.1历史上锚地检疫的由来 |
2.2我国进境粮食锚地检疫的沿革 |
2.3进境粮食锚地检疫的意义 |
3关键风险控制点风险评估和靠泊检疫可行性分析 |
3.1进境粮食检验检疫8个关键风险控制点对靠泊检疫或锚地检疫的风险评估 。 |
3.1.1无显着影响的风险控制点 |
3.1.2不存在相关性的风险控制点 |
3.1.3存在相关性的风险控制点 |
3.1.3.1植物病害类对靠泊或锚地检疫的风险评估 |
3.1.3.2杂草籽类对靠泊或锚地检疫的风险评估 |
3.1.3.3昆虫、螨类对靠泊与锚地检疫的风险评估 |
3.2进境粮食靠泊检疫可行性分析 |
3.2.1进境粮食8个风险点是可控的 |
3.2.2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 |
3.2.3国内集装箱运进境粮食的作法 |
3.2.4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4进境船运粮食靠泊检疫的分类管理方法 |
4.1按粮食进境口岸的生态因子进行分类管理 |
4.2按粮食是否来自疫区进行分类管理 |
4.3按粮食的种类进行分类管理 |
4.4按粮食是否随船熏蒸进行分类管理 |
4.5按粮食进境口岸具备的条件进行分类管理 |
4.6根据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管理 |
5结论 |
(6)“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新挑战——基于非传统安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定时炸弹”与检验检疫的“技防性”安全职能 |
二、“非常规灾害”与检验检疫的“灾防性”安全职能 |
1. 外来生物入侵威胁。 |
2. 传染病传播威胁。 |
3. 食品安全威胁。 |
4. 转基因产品威胁。 |
5. 核辐射威胁。 |
6. 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安全威胁。 |
7. 污染物造成的公共安全威胁。 |
三、“非常规战争”与检验检疫的“国防性”安全职能 |
1.“生物战”。 |
2.“贸易战”。 |
3.“信息战”。 |
4.“垃圾战”。 |
5.“质量战”。 |
四、“场域安全”与检验检疫安全职能新定位 |
结语 |
(7)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中国大陆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章野生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49~1977)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78~1999) |
一、有关非法狩猎、走私的规定 |
二、《野生动物保护法》及相关条例中的规定 |
三、有关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规定 |
第三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打击非法捕猎、走私野生动物力度增加 |
二、野生动物保护地方立法繁荣发展 |
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全面建设 |
(一)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的重要通知 |
(二)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 |
(三)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有关规定 |
四、其他有关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 |
(一)关于肇事野生动物补偿工作 |
(二)关于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及网络救助 |
(三)关于自然灾害中的野生动物保护 |
(四)关于禁食野生动物的规定 |
第二章农场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恢复期(1949~1965) |
一、农场动物保育的有关规定 |
二、发展农场动物养殖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屠宰、防疫的有关规定 |
四、关于农场动物的其他规定 |
第二节曲折停滞期(1966~1976) |
第三节全面建设期(1978~1989) |
一、农场动物养殖发展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生存发展基本问题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防疫的有关规定 |
四、农场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四节迅猛发展期(1990~1999) |
一、农场动物种畜禽管理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屠宰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五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农场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
(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二、农场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三、农场动物防疫免疫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四、《畜牧法》的有关规定 |
(一)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的有关规定 |
(二)种畜禽品种选育与生产经营的有关规定 |
(三)畜禽养殖的有关规定 |
(四)畜禽运输的有关规定 |
(五)质量安全保障的有关规定 |
五、其他涉及农场动物福利的有关规定 |
第三章实验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79~1982)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83~2005) |
一、实验动物立法体系全面建设 |
(一)专门规范实验动物管理的立法出台 |
(二)实验动物管理地方立法全面建设 |
(五)其他立法中的对于实验动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二、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制度的建立 |
(一)七部委共同制定的部门规章——《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出台 |
(二)地方性立法中关于实验动物许可证的有关规定 |
(三)其他地方性立法中的实验动物相关规定 |
四、《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GB 14925-2001)》的发布 |
第四节繁荣创新期(2006~至今) |
一、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立法的提出 |
二、实验动物的地方性立法繁荣发展 |
第四章伴侣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快速发展期(1980~1999) |
一、伴侣动物传染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
二、伴侣动物的出入境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的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 |
四、伴侣动物限制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二节全面繁荣期(2000~至今) |
一、伴侣动物的饲料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一)国务院各部委相关公告中的有关规定 |
(二)对伴侣动物饲料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管和通报 |
二、伴侣动物的诊疗、用药管理的相关规定 |
(一)《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
(二)地方性立法中动物诊疗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用药管理的有关规定 |
三、伴侣动物防疫检疫的有关规定 |
(一)狂犬病防治的有关规定 |
(二)伴侣动物进出口检疫的有关规定 |
四、地方立法中关于伴侣动物管理的有关规定 |
第五章工作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起步发展期(1949~1977) |
第二节全面建设期(1978~1999) |
一、工作动物的饲料方面 |
二、工作动物防疫、检疫的相关规定 |
三、工作动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
四、工作动物运输的相关规定 |
第三节繁荣创新期(2000~至今) |
一、导盲犬的相关规定 |
二、检疫犬的相关规定 |
三、搜救犬的相关规定 |
第六章娱乐动物保护立法进程 |
第一节观赏动物保护的立法简述 |
第二节演艺动物保护的立法进程 |
第二部分中国港澳台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20 |
第一章中国香港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节中国香港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一、香港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二、动物保护立法中最核心的一部法律——《防止残忍对待动物条例》的相关规定 |
(一)防止残忍对待动物的一般性规定 |
(二)残忍对待动物的法律责任 |
第二节中国香港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 |
二、《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 |
三、《渔业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 |
四、《捕鲸业(规管)条例》的相关规定 |
五、其他法律中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规定 |
第三节中国香港地区驯养动物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香港地区农场动物福利的法律规定 |
二、香港动物运输保护的法律规定 |
三、香港动物屠宰保护的法律规定 |
四、香港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第二章中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 |
第一节中国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制建设进程概述 |
第二节中国台湾地区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第三节中国台湾地区驯养动物保护的法制建设进程 |
一、中国台湾地区动物福利保护法制概述 |
二、中国台湾地区农场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三、中国台湾地区实验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四、中国台湾地区动物运输保护的法律规定 |
五、中国台湾地区动物屠宰的法律规定 |
(8)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相关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
2.1 现阶段不同类型畜产品概念及相互关系 |
2.2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内涵辨析 |
2.3 研究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理论基础 |
第三章 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现状及成因分析 |
3.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状况的总体评价及存在问题 |
3.2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典型事例 |
3.3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的一般分析 |
3.4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的实例分析——以牛奶为例 |
3.5 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一) |
4.1 发达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特点与经验 |
4.2 中外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异同 |
4.3 发达国家可供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
第五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国际比较(二) |
5.1 发达国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特点 |
5.2 中国兽医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 中外兽医管理体制比较 |
5.4 中国实行官方兽医制度的现实依据及必备条件 |
第六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及相互关系 |
6.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系统与供给主体 |
6.2 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供给主体构成及供给责任 |
6.3 畜产品质量安全间接供给主体——行业协会 |
6.4 政府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负总责的理论依据及其实例 |
6.5 政府发挥公共安全职能的重要内容 |
6.6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主体的相互关系与联动机制 |
第七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选择 |
7.1 政府选择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基本依据——风险分析 |
7.2 选择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首要条件——适当的动物保护水平 |
7.3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分层分类选择 |
7.4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目标的落实形式——标准化与采标率 |
第八章 遵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制的经济影响 |
8.1 两种视角的质量成本观 |
8.2 遵从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
8.3 遵从质量安全管理规制对不同类型畜牧企业质量成本的影响 |
8.4 澳大利亚遵从食品安全新标准对企业产品质量成本的影响实例 |
8.5 质量安全成本的分担方式 |
第九章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机制剖析 |
9.1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内涵及其现实依据 |
9.2 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的因素分析 |
9.3 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机制的构成及其运行的一般规律 |
9.4 畜产品供给动力模型构建 |
9.5 企业供给动力的外部环境优化 |
9.6 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动力的整体方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关总署关于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J]. 海关总署.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文告, 2018(33)
- [2]许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取消和调整市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J]. 许昌市人民政府. 许昌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8(06)
- [3]国际贸易中的转基因食品标识问题研究 ——以美欧转基因食品贸易争端为切入点[D]. 刘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4]质检总局关于公布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和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的公告[J]. 质检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25)
- [5]船运进口散装粮食靠泊检验检疫可行性研究[J]. 胡文海,黄挺,叶菁,王其苑. 植物检疫, 2015(04)
- [6]“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新挑战——基于非传统安全的分析[J]. 余潇枫. 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2014(01)
- [7]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第一编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立法进程[A]. 孙江,王利军,李军波. 中国动物保护法制建设白皮书, 2012
- [8]中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供给研究[D]. 王玉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9]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J].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江西饲料, 2002(02)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7号[J]. 李长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文告, 2002(S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