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东芝联手打造新一代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刘伟岩[1](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王成福[2](2020)在《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经济发展也由追求速度的增长阶段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能源转型,能源转型的关键不仅在于供给侧深度的结构性调整,更在于从整个产业的高度转换发展模式,对于地热能来说同样如此。本文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运作方式进行归纳梳理、对国外经验进行吸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并初步进行定义。具体来说,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参照产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我国地热能资源禀赋特征、产业市场结构、后发优势等,利用多层次评价模型对地热能产业竞争力进行整体评价,得出产业竞争力分数为75.64,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同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设置具体指标和参数,对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2.在深入认识地热能产业发展内在规律、系统总结我国地热能产业运作若干新类型、借鉴地热能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并提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进而以应然性、实然性和实现性为切入点,构建了我国地热能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3.初步对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探讨,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少应该包含:创新驱动型发展、协调可持续型发展、绿色生态型发展、高效率型发展、有效供给型发展、中高端结构型发展、开放包容型发展、为民共享型发展等关键内容。4.在分析不同主体优劣势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理论研究成果,依据不同主体的基本定位和主要功能,提出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构建过程中政府、国有地热能企业、民营地热能企业、外资地热能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等不同主体的作用及管理策略。
吴钊阳[3](2020)在《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知识形态和技术创新方式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创新能力面临巨大挑战。为了降低交易风险和节省经营成本,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结成相对稳定的网络关系来应对环境变化和竞争,以跨组织边界多智能体协作为特征的协同创新模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创新模式。企业通过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网络环境中的外部知识,增强研发过程的可控度、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创新绩效。然而,尽管协同创新网络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成果,但现实情境中协同创新最后却往往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管理理论和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等无法有效解释企业如何在有限资源下持续成长,用资源禀赋来推断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片面,这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和管理智慧。企业是不断成长的,意味着企业资源也在不断变化,而随着创新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也会随之调整,因此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对静态资源的认识,要结合自身成长过程适时调整相应措施来优化协同创新中的内外部资源配置,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这已然成为当前管理者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的探究中挖掘出研究问题,概述其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形成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对协同创新、资源基础和企业成长等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理论分析,结合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两个典型案例的探索性研究,提出协同创新网络在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中的直接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以及与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假设,具体围绕:(1)协同创新过程中资源配置发挥着怎样的作用?(2)企业成长过程中,协同创新的影响趋势如何变化?(3)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中是否呈现差异化且是否有规律可循?这三个问题来构建本文的理论模型。针对研究设计和理论模型,本文规范确定研究变量、编制量表,并进行企业访谈和调研问卷发放,最终通过预调研和正式调研共计形成499份问卷。采用SPSS等软件对各个变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等。在数据经过可靠性检验后,运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别对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直接效应、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以及调节变量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是汲取资源的有效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企业”协同创新、“企业-政府”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网络本质上是通过其蕴含的不同资源从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资源配置是协同创新网络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路径。本文通过结构方程法进行数据建模发现,协同创新网络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机制中,资源配置起到了显着的中介作用。其中,资源配置在“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资源配置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生命周期在协同创新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生命周期在三种不同的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同时,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自身资源的不同,协同创新网络的三种类型分别在企业的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且存在一定的规律性;(4)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关系。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资源会不断积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了开展持续性创新活动,对协同创新伙伴的选择会不断变化,导致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随之演化。另一方面,协同创新网络通过资源配置又能显着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从而加速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存在着良性循环关系。本文系统分析、实证研究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阐明了协同创新和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对理论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解析了协同创新网络的资源本质,引入资源配置为中介变量探究了协同创新不同类型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企业灵活配置和协调利用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间的关系、资源、技能和创新活动的重要性;(2)探究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作用机制的调节效应,丰富了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的研究思路,完善和补充了协同创新的管理研究体系;(3)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作用程度的差异,深化了企业生命周期对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机理。同时,企业从初创到逐渐成长,自身的资源在不断变化,因此企业战略目标也会随之变化,这一观点拓宽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企业创新的研究必须要结合企业的成长,因为企业的发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不变的;(4)探究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结论延伸了已有协同创新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纵深度,证明了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的关系,为企业科学地管理协同创新网络提供了新的管理思维和实践指导。
张雨童[4](2020)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电力工业是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电力行业正处在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中。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智能技术的崛起等对传统的能源供应造成冲击。本翻译实践原文本为从国外相关能源网站收集到的英文文献,译文在《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中出版。译者在英译汉过程遵循忠实、通顺的原则,对电力期刊文本的翻译进行了研究。本翻译实践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实践项目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是译前准备描述,包括分析平行文本和原文本的特征,从而确定翻译中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原文本的过程和翻译后的校对工作;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主要从词汇、句法以及标题和小标题三方面对翻译中的重难点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翻译策略,如增词法、转化法、省译法等,以期译文忠实、通顺。最后在结论部分,主要对翻译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此次翻译实践,译者了解了电力领域前沿科技,并且掌握了电力期刊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策略,提高了自身的翻译能力;同时,译者希望该实践报告能为翻译此类文本的译者提供一些参考。
王媛媛[5](2019)在《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文中提出当前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并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制造业领域将迎来一场智能化革命,进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应对新工业革命和智能制造的发展战略。我国也迎来新工业革命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由此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进而建设制造强国的发展目标。因此,研究智能制造这一主导新工业革命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智能制造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技术进步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熊彼特和新熊彼特学派技术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等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以及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智能制造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对智能制造的内涵、产生动力、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技术-经济范式进行分析;二是,对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基础性产业——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全球发展态势进行比较分析;三是,对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制造业智能化指数”衡量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并进行国别和分行业的比较分析;四是,对美国、德国、日本智能制造发展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并得出有益的经验借鉴。首先对其智能制造赖以发展的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进行分析,其次对其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再次对这三个国家智能制造的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异同点,并得出可供我国借鉴的有益经验;五是,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从顶层设计、标准体系建设、基础产业发展、企业以及地方政府推动等方面分析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同时剖析了中国智能制造在发展基础、创新能力、推进机制、企业主体引领、政策规划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六是,提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和对策。即要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建设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要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以及实施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总之,发展智能制造是我国实现技术跃升及经济实力赶超的重要契机,应密切关注和研究新工业革命发展趋势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发展演化特征,把握各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态势、能力水平以及具体的推进战略,同时深入了解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的优劣势,构建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智能制造发展路径和政策体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早日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和国家实力的历史性跨越。
郭艳婷[6](2019)在《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机理、模式与绩效研究》文中提出技术追赶是近年来备受学界和业界关注的议题。当前,许多转型经济体后发企业进入了跟跑、并跑和领跑“三跑并存”的新型追赶阶段,正从“亦步亦趋”的跟随策略转向创新驱动的开放合作策略,试图在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时代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同时,随着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面临重构,企业亟需探索更为有效的追赶战略与创新模式,掌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以实现全面赶超。本研究以此现象为切入点,围绕“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如何构建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战略以提升全球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整合技术追赶理论、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理论,运用纵向单案例分析、多案例对比分析和大样本统计检验对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特征和内涵、过程和机理、路径和模式及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以期推进传统技术追赶理论,为企业设计有效的新型追赶战略提供启示。围绕核心问题共设计了四个子研究。首先,针对子研究问题一“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新型追赶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要开展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采用规范分析法梳理新型追赶的特征和企业面临的“创新悖论”,由此提出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内涵,为后续子研究深化协同机理、协同模式和协同关系奠定基础。其次,为了进一步丰富新型追赶的理论基础,围绕子研究问题二“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新型追赶过程是怎样的?协同演进机理是什么”,本研究对装备制造企业中集集团进行纵向单案例分析(1999年至2017年),从开放式创新视角识别新型追赶的阶段性特征并揭示这一过程背后的跨边界协同机理。第三,为了探索企业间追赶战略决策的异质性,针对子研究问题三“开放式创新视角下新型追赶路径是怎样的?为什么企业会采取不同的协同模式”,运用多案例研究法分析海尔、格力和美的三家中国领先的家电制造企业,对比其新型追赶路径和协同模式,深化新型追赶战略框架。最后,针对子研究问题四“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能否有效提升企业创新绩效”,选取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行业上市公司2009至2015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大样本统计检验,剖析技术重构、研发开放度与创新绩效的内在关系,为构建新型追赶框架提供经验证据。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结合转型经济中国企业的创新实践,识别出新型追赶阶段具有“追赶起点更高、追赶深度提升和追赶范围扩大”的显着特征,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推进全面赶超的有效方式。同时,由于追赶起点、深度和范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那些试图全面赶超的后发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创新活动产出、合作关系和知识特征的“创新悖论”,因此需要构建有效的新型追赶战略以实现全球竞争力。跨边界协同通过连接和运用来自不同组织、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市场空间的知识有助于深化新型追赶的过程机理、路径和模式,对构建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框架起到支撑。第二,通过中集集团纵向单案例研究发现,追赶周期可分为追赶起步期、追赶加速期和超越追赶期三个阶段,其中后两个阶段体现出追赶起点更高、追赶范围扩大和追赶深度提升的新型追赶特征。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和动态能力理论,研究发现机会识别、捕捉、整合与重构的创新能力升级过程是促进新型追赶的内在机理。企业跨边界感知新兴技术和市场机会是创新能力升级的动力,跨边界获取市场和技术开发所需的关键资源是创新能力升级的投入要素,跨边界协同整合和组织流程重构为实现创新能力升级提供保障,这些流程共同促进企业从单元创新能力到复合创新能力再到系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第三,通过海尔、格力、美的三个家电企业的纵向多案例研究,发现了三种新型追赶路径。具体来说,路径一轨迹沿“追赶范围提升—追赶范围持续提升—追赶范围与深度协同提升”;路径二轨迹沿“追赶深度提升—追赶深度持续提升—追赶深度与范围协同提升”;路径三轨迹沿“追赶范围提升—追赶深度提升—追赶范围与深度协同提升”。三种路径在超越追赶阶段都以系统性的全面赶超为目标,表现为追赶范围与追赶深度协同提升。其次,企业与多元创新主体互动时需要采取合适的跨边界协同模式,而模式选择与路径开发过程中积累的专有资源禀赋密切相关。通过路径一积累广泛商业资产的企业采用自治协同模式,从而促进对全球用户需求的率先响应。通过路径二积累专业化技术和市场知识的企业在开放过程中采用控制协同模式,确保技术的有效集成与新产品市场空间。通过路径三实现追赶范围和深度并举的企业运用混合协同模式以增进对技术趋势和用户趋势的把握,使合作双方资源互补价值最大化。第四,基于大样本统计检验,进一步说明了开放式创新视角下新型追赶与创新绩效的内在联系。首先,复用重构和创造重构两种技术重构活动都能够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发现表明企业在新型追赶阶段可以基于跨边界的技术重构提升创新绩效,包括进行能力深化的相关练习,如钻研已有技术组合以发现新的应用情境并实现技术创新;或是开展能力拓展有关的练习,例如将现有技术与以往从未采用过的新技术进行尝试,创造新的技术组合。其次,研发开放度作为企业开放式创新的重要体现,增加开放度能够强化复用重构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换言之,研发开放度与技术重构存在协同关系,通过研发合作获取新技术开发所需的战略性资源,有助于现有知识复用以加速赶超。最后,统合各研究发现以梳理新型追赶战略框架。从方式来看,开放式创新已成为后发企业实现能力升级、推进全面赶超的有效方式。从特征来看,新型追赶阶段具有追赶起点更高、追赶深度提升和追赶范围扩大的显着特征;组织、技术和市场要素跨边界协同是新型追赶的重要内涵,为构建新型追赶理论框架提供了可行思路。从过程来看,新型追赶阶段由追赶加速期和超越追赶期组成,一般发生在追赶起步期之后;基于机会识别、捕捉、整合与重构的创新能力升级是新型追赶过程演进的内在机理。从路径来看,主要存在三种新型追赶路径,在超越追赶期三者都以系统性的全面赶超为目标,表现为追赶范围与追赶深度的协同提升,但不同路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跨边界协同模式有所区别。从绩效结果来看,.技术重构是新型追赶阶段企业提升创新绩效的重要方式,技术重构类型与研发开放度协同时能更好地促进创新绩效。本文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结合中国转型情境中的企业创新实践,整合技术追赶理论、组织边界视角和动态能力理论,系统地提出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理论框架,丰富发展了后发追赶研究。第二,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索了新型追赶的过程机理、路径和跨边界协同模式,为完善新型追赶框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实证检验了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为新型追赶框架的构建提供经验证据。以上工作从开放式创新视角切入,围绕新型追赶的特征内涵、过程机理与研究情境化方面贡献于传统技术追赶文献,为企业全面赶超提供新思路。
周杰[7](2017)在《后福岛时代日本核能产业国家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核电装机容量位居全球第三。尽管日本核能产业遭受福岛核事故重创,全国核电站曾一度全部关闭,公众对核电的信心也一时难以恢复,因而至今核电重启仍举步维艰。但重新振兴核能产业是日本能源安全保障战略和经济增长战略的需要,是日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战略的关键,更是日本能源技术创新战略和基础设施输出战略的核心。因此,核电作为重要的基荷电力和经济增长支柱产业仍是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项既定"国策"。确保安全前提下尽快重启核电,坚持大力发展核电产业;重点开发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坚持推动闭式核燃料循环路线;加快核能装备和技术出口,坚持确保核能产业大国地位。"三个坚持"构成了后福岛时代日本重振核电产业战略的基本内容。但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善后处理问题多多,核电机组重启事故频发,"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被迫退役,东芝爆发核电财务危机,以及电力市场自由化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兴未艾的冲击下,这一战略将面临其安全性、经济性、技术性和社会性等诸多领域课题的考验,未来前景难卜。
吴志伟[8](2016)在《上海电气集团燃气轮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的发展战略受到企业自身的资源条件以及所处的行业环境还有竞争环境所制约。在制定基本竞争战略时,企业需要评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或者在成本上做文章、在产品策略上走差异化路线,或者集中优势资源专注于某一块业务或区域。对于中国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而言,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往往面临的现状都是共性的,比如不掌握核心技术,被国外对手封锁无法进入海外市场,或者产品相对国外竞争对手性价比低,同等质量的前提下成本居高不下等。而一旦企业在充分评估了行业环境、自身资源以及竞争对手,明确战略发展方向以后,就会创造一切条件,聚集所有可能的资源,朝着这个战略方向推进。上海电气的燃气轮机产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上海电气的燃气轮机产业起步不晚,但是发展的咽喉却被其原燃气轮机技术许可方牢牢卡住,导致不掌握燃机核心技术,不被开放海外市场,仅能专注于燃气轮机的制造环节,产业无法充分发展,也无法向燃机制造的上下游延伸,更谈不上做大做强。在对能源行业的整体外部环境以及燃气轮机行业发展现状作评估后,上海电气对其自身在燃气轮机产业上的各种资源能力,以及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作了综合判断,明确了燃气轮机的产业发展战略,并创造一切条件突破燃气轮机产业发展的限制。在战略实施上,上海电气通过并购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成功获得了燃气轮机最核心的设计、研发技术,特别是燃气轮机服务技术,实现了技术和海外市场上的突破,成为国内第一家具备重型燃机轮机服务能力的企业;通过收购燃气轮机热部件原材料供应商的股权,确保了对燃机重要部件供应的控制能力,与此同时,上海电气还在燃机轮机人才培养方面作了大量努力。这些措施破除了上海电气燃气轮机产业发展的瓶颈,极大地释放了企业的发展潜力。
张林超[9](2008)在《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产业安全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在我国中央政府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宏观背景下,本文以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进行系统研究。国外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围绕两条主线,一是考察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我国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研究,大致上形成了产业国民控制论、产业国际竞争力论、国民产业权益论、外资影响及抵御和抗衡能力论以及综合产业安全论等五类观点和见解。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主要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论、制度非均衡论、投资与贸易自由化论及产业结构论等不同方面作出解释。本文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更加强调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产业安全的核心,只有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维护产业安全,并由此形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据此对产业安全概念作出如下新的定义: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该定义基本上概况了目前学术界对产业安全的各种不同观点所表达的含义,并揭示出产业安全的本质是产业国际竞争力高低的状态。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指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条件下来自国外的资本、技术和产品对产业安全形成影响;内部因素包括国内产业的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对产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影响,产业国内生存环境包括金融环境、生产要素环境和市场需求环境三个方面,其决定了产业在国内生存的可能性;竞争环境主要是指过度竞争或垄断问题。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出发,可以把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分为产业组织因素、产业结构因素、产业布局因素和产业政策因素。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的各种因素构成产业安全的评价模型和分析基础。世界各国把维护产业安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即使是国际竞争力十分强大的发达国家,也十分注重采取各项措施维护本国的战略性产业的产业安全,进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对于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产业安全维护更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利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产业安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选择作为战略性产业的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行产业安全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装备制造业是工业体系的支柱,是国民经济的脊梁。装备制造业的安全发展,关系到整个工业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安全发展。而重大装备是装备制造业中“技术难度大、关联面广、成套性强,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影响,需要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才能完成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①,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象征,尤其是强国必须要有水平相当的重大装备制造业。我国对发展民族装备制造业十分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任务;2006年8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并召开了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党的十七大再一次强调了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明确要求②。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经过5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力装备在内的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推动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大量装备,部分重大装备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大装备生产大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是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及民族工业的佼佼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电设备设计制造和电站工程建设工业体系,基本满足了我国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7.2亿千瓦电力装机中,自给率接近90%。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代表了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前沿水平,选择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作为基础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意义。我国在几年前就已成为发电设备世界第一生产大国,具备了水电、火电、核电、重型燃气轮机、风电等各个领域高端装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能力。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如何?产业竞争力状况如何?哪些是制约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影响我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否引发产业安全问题?政府层面和产业内企业层面如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包括发电设备在内的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保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维护产业安全?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逻辑。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并以实证分析为主的研究方法,基于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分析和国际竞争力评价,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综合评价。总体来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二、三、四章,即理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与产业安全相关的产业保护和贸易保护思想、产业安全的基本理论以及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该部分构成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即第五章,深入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在对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上,扼要分析了重大装备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产业特征;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特别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的代表性行业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状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下一步关于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为第六、七章,根据产业安全相关理论,重点以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为出发点,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直接利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论,从产业国内生存与竞争环境、产业控制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在扼要分析影响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就提高中国发电设备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提出了一些建议思路。本文利用产业安全评价模型,构建比交完整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的方式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程度的估算值为67.75。根据本文设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及对应的五种不同产业安全状态,得出了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为“安全”的结论。因而从总体上说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是安全的,产业安全问题基本不存在。同时,由于评价值接近安全状态区间的底线,表明仍然存在一些潜在因素影响中国发电设备的产业安全,因而存在潜在的产业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维护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保持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由大变强的根本转变。具体而言,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介绍本文的逻辑结构;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结论及主要观点;客观评价本文的创新与突破;指出研究难点、存在的不足及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二章:产业安全基本理论。本章首先简要梳理古典经济学前后以及当代最新的关于贸易保护、产业安全的经济思想和主要理论;然后再阐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关系;并重点研究产业安全理论的主要内容,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为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和研究的基本逻辑。第三章: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本章在深入分析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的基础上,引入产业安全评价方法及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后面的针对特定产业的产业安全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指导。本章还选择美国、日本、韩国扼要介绍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及经验。第四章: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本文推崇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本章对与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作简要介绍,并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作初步研究,为将要进行的包括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进而对产业安全状况评价在内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五章:实证研究一:重大装备产业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本章在界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重大装备制造业概念的基础上,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性产业特征以及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作出简要分析,并从发展历程、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产业主导产品、产业内厂商结构、进入和退出壁垒、产业市场前景以及产业“走出去”情况等各个方面对作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代表性行业的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作深入系统的研究,为将要进行的产业安全实证研究做准备。第六章:实证研究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是产业安全状况评价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及相关理论,本章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最重要的代表性行业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专门研究,为下一章的产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奠定基础。结合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及重大装备产业的产业特征,构建专门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专门对业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评价,为产业安全总体评价提供有关结论和数据。第七章:实证研究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在上一章专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前文有关章节关于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的论述,本章利用现存的评价模型和方法,构建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产业对外依存度以及产业控制力等几个方面对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总体评估,并在对影响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作出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维护产业安全的建议思路。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试图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结论上有所创新:在研究对象方面:关于产业安全的系统研究本来就起步很晚,在我国则是随着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才开始对产业安全问题予以关注,因而相关的文献并不多,更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提出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大背景下,本文专门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进而对重大装备产业的产业安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从产业安全角度研究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在国内尚属首次,该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并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通过大量的直接调查,专家咨询,引用大量的第一手最新数据,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产业安全状况进行第一次进行系统的定量研究。根据发电设备这样的重大装备产业所具有的产业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构建了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和最新数据,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并得出了由价值的结论。在观点创新方面: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有新意的观点,得出了一些对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发展有价值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新思路、新建议。(1)突破传统的以产业保护为重点的产业安全观,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是维护产业安全、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2)根据产业国际竞争力导向的产业安全观,对产业安全的概念做了重新界定:产业安全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重要的国民产业在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其生存与发展不受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威胁而保持一国的经济安全。(3)基于对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综合评价,认为,以发电设备制造为代表的我国重大装备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安全的程度接近评价值范围的底线,因而仍然存在一些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潜在重要因素。(4)虽然我国重大装备产业面对开放经济具有较强的产业控制力,但随着我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重大装备产业内主要企业纷纷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外资并购而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潜在威胁。(5)随着我国重大装备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认为有选择的并购国外研发机构,是提高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6)随着我国重大装备产业的市场需求逐步趋于理性,进一步推动产业国际化经营,实施包括扩大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及部分产能逐步向国外转移的“走出去”战略,是维护产业安全、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韩伟,王柏臣[10](2006)在《盘点电力2006》文中研究指明年终的盘点,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回顾与记录。对于一本难以将中国电力一年的大事小情尽悉收录的杂志来说,取舍之间,的确包含忍痛的成分。尽管我们以十分的精心与细心来尽量避免收录时错过某些细节与章节,但我们也承认,广大读者视野的关注之异以及我们工作的难免疏漏,会不可避免地导致二者的稍有偏离。因此,作为一种记录形式,我们只寄望于在读者观后之余,了解到中国电力和电力设备行业2006年发展的轨迹,并为其发展加上这个注脚。于是,我们选择政策、选择事件、选择工程、选择产品。我们想通过政策来注释国家在电力发展中的战略布局及引领方向;通过事件来反映中国电力一年来的产业变革;选择工程来彰显电力所取得的业绩并作为鞭笞中国电力激情发展的一种动力;同时,我们用产品来诠释中国电力制造业的科技实力与现状。与内容主体的有欠完善一样,我们的努力也不会尽善尽美,但是,我们和中国电力界人一样在尽力尽为。
二、GE东芝联手打造新一代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东芝联手打造新一代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2章 地热能产业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及产业竞争力评价 |
3.1 我国地热能资源概况 |
3.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概述 |
3.3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特殊规律 |
3.4 我国地热能产业的竞争力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环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的PESTEL分析 |
4.2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 |
4.3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4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现有模式和若干新类型 |
5.1 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的现有模式 |
5.2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 |
5.3 公私合作模式(PPP) |
5.4 “工程总承包+融资”模式(“EPC+F”) |
5.5 “地热能+”模式 |
5.6 区块链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借鉴意义 |
6.1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现状 |
6.2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趋势 |
6.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热能产业合作前景 |
6.4 国外地热能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促进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式构建 |
7.1 地热能产业发展路径的时代变更 |
7.2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理论构想 |
7.3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基本逻辑框架 |
7.4 构建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的关键点 |
7.5 不同主体在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与管理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8.2 今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地热能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主要计算结果 |
附录B 个人简历和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
(3)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
2.1.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的关系 |
2.1.3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的路径分析 |
2.2 企业成长相关研究综述 |
2.2.1 企业成长理论 |
2.2.2 企业成长的内涵及阶段划分 |
2.2.3 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 |
2.2.4 企业的网络化成长 |
2.3 资源配置相关研究综述 |
2.3.1 资源基础理论 |
2.3.2 企业资源的内涵 |
2.3.3 资源配置的内涵和模式 |
2.3.4 资源配置的效率 |
2.4 资源配置视角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 |
2.5 现有研究述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关系研究:探索性案例 |
3.1 案例研究简介 |
3.2 案例研究方法 |
3.2.1 案例背景 |
3.2.2 案例选择 |
3.2.3 数据收集及分析 |
3.3 “京东方”案例分析 |
3.3.1 “京东方”公司概况 |
3.3.2 “京东方”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
3.3.3 “京东方”案例小结 |
3.4 “东汽”案例分析 |
3.4.1 “东汽”公司概况 |
3.4.2 “东汽”的成长及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
3.4.3 “东汽”案例小结 |
3.5 案例间分析 |
3.6 初始研究命题的提出 |
3.6.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3.6.2 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3.6.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
3.6.4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
4.1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1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2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1.3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 资源配置的中介作用 |
4.2.1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 |
4.2.2 “企业-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2.3 “企业-政府”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2.4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与资源配置 |
4.3 企业成长的调节作用 |
4.4 理论模型的提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5.1 实证研究总体思路 |
5.2 问卷设计 |
5.2.1 问卷设计原则 |
5.2.2 问卷设计过程 |
5.2.3 问卷防偏措施 |
5.3 研究变量度量 |
5.3.1 自变量:协同创新网络 |
5.3.2 中介变量:资源配置 |
5.3.3 调节变量:企业生命周期 |
5.3.4 因变量:企业创新绩效 |
5.3.5 控制变量 |
5.4 问卷的预调研 |
5.4.1 预调研分析方法 |
5.4.2 预调研样本数据分析 |
5.5 问卷定稿 |
5.6 样本数据收集与样本描述 |
5.6.1 样本数据收集 |
5.6.2 样本特征 |
5.7 分析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变量的效度检验 |
6.1.1 协同创新网络 |
6.1.2 资源配置 |
6.1.3 企业创新绩效 |
6.2 变量的信度检验 |
6.3 变量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6.4 协同创新网络影响企业创新创新绩效机理的验证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实证研究结果汇总 |
6.5.2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讨论 |
6.5.3 资源配置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讨论 |
6.5.4 企业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讨论 |
6.5.5 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7.2.1 理论贡献 |
7.2.2 实践启示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1 Task Description |
1.1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Chapter2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
2.1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s |
2.1.1 Lexical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
2.1.2 Syntactic Features of Source Texts |
2.2 Analysis of Parallel Texts |
2.3 Translation Principles for the Project |
2.3.1 Faithfulness |
2.3.2 Readability |
Chapter3 Translation Process |
3.1 Pre-translation |
3.2 Translating the Source Text into Chinese |
3.3 Post-translation |
Chapter4 Case Analysis |
4.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and Common Words |
4.1.1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
4.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
4.2 Translation of Sentences |
4.2.1 Division and Synthesization |
4.2.2 Addition and Omission |
4.2.3 Conversion |
4.2.4 Domestication |
4.3 Translation of Titles and Subtitles |
4.3.1 Conciseness |
4.3.2 Accuracy |
Chapter5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Acknowledgements |
(5)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智能制造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研究智能制造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及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一、技术进步和机器大工业生产理论 |
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熊彼特创新及经济周期理论 |
二、弗里曼工业创新及演化经济学理论 |
三、佩雷斯技术-经济范式及技术革命周期演化理论 |
四、其他新熊彼特学派学者的创新和演化经济学理论 |
第二章 智能制造发展演化的机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一节 智能制造的定义及内涵界定 |
一、有关智能制造的定义概述 |
二、本文对于智能制造概念的界定 |
第二节 智能制造产生的动力分析 |
一、技术进步是智能制造产生的根本动力 |
二、经济危机是智能制造产生的催化剂 |
第三节 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 |
一、制造业生产组织模式变迁 |
二、智能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创新 |
第四节 智能制造的技术-经济范式体系 |
一、范式及技术-经济范式概念界定 |
二、技术革命的划分及其技术-经济范式变迁分析 |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智能制造技术-经济范式 |
第三章 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全球发展态势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产业 |
第二节 高档数控机床产业 |
第三节 工业机器人产业 |
第四节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第四章 G20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及方法 |
一、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分析思路 |
二、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及直接消耗系数 |
三、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概念及其对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的表征 |
第二节 相关产业的界定 |
一、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界定 |
二、机械自动化产业的界定 |
三、制造业的行业界定 |
第三节 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及数据来源 |
一、制造业智能化指数的计算方法 |
二、研究的国别及数据来源 |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各国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二、分行业智能制造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
三、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 |
第五章 典型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 |
一、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美国先进制造业及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及工业4.0战略 |
一、德国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德国高技术创新战略及工业4.0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及新机器人战略 |
一、日本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政策演变分析 |
二、日本新机器人战略及互联工业倡议 |
第四节 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比较与启示 |
一、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相同点 |
二、美、德、日智能制造发展模式的不同点 |
三、几点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概述 |
一、智能制造发展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全面展开 |
三、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性产业持续发展 |
四、企业积极参与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
五、各地方政府主动对接智能制造发展 |
第二节 中国智能制造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智能制造发展基础薄弱,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 |
二、官产学研的协同创新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
三、智能制造推进平台缺失 |
四、企业的主体引领作用不突出 |
五、政策规划相对宽泛,没有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 |
六、相关教育和人才缺失 |
第七章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二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分析 |
一、发展目标:以建设制造强国为目标的智能制造发展导向 |
二、创新主导力量:政府引领、产业界主导、研究机构和大学紧密合作的智能制造创新网络 |
三、涵盖领域:涵盖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领域 |
四、重点环节和思路:面向不同发展优势和水平的差异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推进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深化智能制造相关基础理论体系的研究 |
二、加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装备的攻关 |
三、健全智能制造发展的体制机制 |
四、完善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保障 |
五、强化智能制造相关人才的教育和培训 |
第八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机理、模式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对象 |
1.3.2 逻辑框架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技术追赶研究回顾 |
2.1.1 技术追赶的内容视角 |
2.1.2 技术追赶的过程视角 |
2.2 开放式创新与组织边界 |
2.2.1 开放式创新的起源与模式 |
2.2.2 创新搜索 |
2.2.3 组织边界 |
2.3 动态能力视角下的竞争基础 |
2.3.1 动态能力的起源与定义 |
2.3.2 动态能力与技术重构 |
2.3.3 动态能力的效用与权变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3 子研究一: 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特征和内涵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 |
3.3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的新型追赶特征 |
3.4 新型追赶的内涵 |
3.4.1 创新悖论 |
3.4.2 跨边界协同 |
3.5 结论与讨论 |
3.5.1 主要结论 |
3.5.2 理论贡献 |
4 子研究二: 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过程和机理 |
4.1 引言 |
4.2 理论基础 |
4.2.1 动态能力与组织演化 |
4.2.2 创新能力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方法选择 |
4.3.2 案例选择 |
4.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4.4.1 差距明显的追赶起步期(1999年至2004年) |
4.4.2 局部领先的追赶加速期(2005年至2010年) |
4.4.3 全面赶超的超越追赶期(2011年至今) |
4.4.4 新型追赶过程与演化机理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主要结论 |
4.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4.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5 子研究三: 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路径和模式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开放式创新的组织形式 |
5.2.2 动态能力与追赶路径 |
5.3 研究方法 |
5.3.1 方法选择 |
5.3.2 案例选择 |
5.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5.3.4 阶段划分 |
5.4 案例分析 |
5.4.1 海尔新型追赶路径与模式 |
5.4.2 格力新型追赶路径与模式 |
5.4.3 美的新型追赶路径与模式 |
5.4.4 跨案例比较 |
5.5 结论与讨论 |
5.5.1 主要结论 |
5.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5.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 子研究四: 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
6.1 引言 |
6.2 理论基础 |
6.2.1 复用重构与创造重构 |
6.2.2 研发开放度 |
6.3 假设发展 |
6.3.1 技术重构与创新绩效 |
6.3.2 研发开放度的调节效应 |
6.4 研究方法 |
6.4.1 样本选择 |
6.4.2 变量测量 |
6.4.3 分析模型 |
6.5 数据分析结果 |
6.5.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
6.5.2 回归结果 |
6.5.3 稳健性检验 |
6.6 结论与讨论 |
6.6.1 主要结论 |
6.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6.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2.1 从特征内涵解剖方面贡献于技术追赶理论 |
7.2.2 从过程机理与路径刻画方面贡献于技术追赶理论 |
7.2.3 从研究情境化方面贡献于技术追赶理论 |
7.3 管理意义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上海电气集团燃气轮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公司发展概况 |
1.1 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
1.2 公司燃气轮机产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
1.2.1 外方技术转让不完全 |
1.2.2 燃机售后服务能力缺失 |
1.2.3 产品无法出口海外 |
1.3 研究思路及基本结构 |
第二章 上海电气燃气轮机产业外部环境分析 |
2.1 能源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Political) |
2.1.2 经济环境(Economical) |
2.1.3 社会环境(Social) |
2.1.4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
2.1.5 PEST分析小结 |
2.2 燃气轮机所在行业环境分析 |
2.2.1 燃机产业高度景气 |
2.2.2 国内燃机市场快速发展 |
2.2.3 行业分析小结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
2.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2.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第三章 公司在燃气轮机领域的资源能力和SWOT分析 |
3.1 公司内部资源能力 |
3.1.1 技术实力 |
3.1.2 制造实力 |
3.1.3 人力资源 |
3.1.4 财务资源 |
3.2 SWOT分析 |
3.3 内部资源能力与SWOT分析小结 |
第四章 公司战略定位与选择 |
4.1 公司战略目标与定位 |
4.2 波士顿矩阵分析 |
4.2.1 明星产品 |
4.2.2 现金牛产品 |
4.2.3 问题产品 |
4.2.4 瘦狗产品 |
4.3 燃气轮机产业发展战略选择 |
4.3.1 总体发展战略 |
4.3.2 基本竞争战略 |
4.3.3 职能战略 |
4.3.3.1 市场(售后服务技术)战略 |
4.3.3.2 人力资源战略 |
4.3.3.3 制造战略 |
4.3.3.4 技术发展战略 |
4.3.3.5 企业文化战略 |
第五章 战略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 |
5.1 推进跨国并购战略 |
5.1.1 并购安萨尔多公司 |
5.1.2 并购安萨尔多的总体思路 |
5.1.3 并购后的技术整合 |
5.2 提升燃气轮机售后服务能力 |
5.2.1 提升燃机售后服务技术能力 |
5.2.2 联合用户锁定燃机售后服务市场 |
5.3 加大重型燃气轮机技术开发力度 |
5.4 加强对燃气轮机产业链控制能力 |
5.4.1 加强对燃气轮机叶片供应控制 |
5.4.2 入股燃气轮机热部件关键材料供应商 |
5.5 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明确定位自身 |
6.2 明确并购目的 |
6.3 充分评估并购目标 |
6.4 重视并购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的重大意义 |
1.2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基本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3.1 论文逻辑结构与主要结论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难点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2. 产业安全基本理论 |
2.1 产业安全经济思想与理论溯源 |
2.1.1 重商主义时期及以前的经济与产业安全思想与理论 |
2.1.2 幼稚工业保护及国家经济学理论 |
2.1.3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贸易保护理论 |
2.1.4 新贸易保护理论的产业保护思想 |
2.2 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
2.2.1 国家安全及安全观的演进 |
2.2.2 国家经济安全及其主要内容 |
2.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综述及概念探析 |
2.3.1 产业及其分类 |
2.3.2 国内关于产业安全研究的主要成果 |
2.3.3 关于产业安全的主要观点及简要述评 |
2.3.4 关于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 |
2.3.5 对产业安全进一步认识及本文的产业安全观 |
2.4 产业安全的模型解释 |
2.4.1 建立产业安全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 |
2.4.2 产业安全基本理论模型 |
2.4.3 最佳产业安全状态的确定 |
2.4.4 产业安全水平的测度 |
本章小结 |
3. 产业安全的影响因素及评价体系 |
3.1 影响产业安全的因素 |
3.1.1 基于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
3.2.1 产业安全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
3.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3.3 国外维护产业安全的实践 |
3.3.1 美国的产业安全实践 |
3.3.2 日本的产业保护与产业安全实践 |
3.3.3 韩国以国内产业保护为特点的维护产业安全实践 |
3.3.4 国际经验及对我国产业安全实践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4. 产业国际竞争力基本理论 |
4.1 产业国际竞争力 |
4.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4.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
4.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理论 |
4.2.1 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
4.2.2 内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 |
4.2.3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进展 |
4.3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竞争优势理论 |
4.3.1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
4.3.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
4.4 后发优势理论及启示 |
4.4.1 后发优势论的提出 |
4.4.2 后发优势论的进一步研究及验证 |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一: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与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 |
5.1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与重大装备制造业 |
5.1.1 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界定 |
5.1.2 本文对重大装备制造业的界定 |
5.1.3 重大装备制造业战略性产业特征 |
5.1.4 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
5.1.5 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
5.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
5.2.1 本文对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的界定 |
5.2.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发展历程 |
5.3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
5.3.1 产业规模及产品产量 |
5.3.2 产业内厂商结构 |
5.3.3 进入和退出壁垒 |
5.3.4 “走出去”情况及成功的主要原因 |
5.3.5 产业市场前景 |
本章小结 |
6. 实证研究二: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6.1 相关理论及评价的说明 |
6.1.1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相关理论模型 |
6.1.2 评价主体和范围 |
6.2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 |
6.2.1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
6.2.2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说明 |
6.2.3 基本数据 |
6.3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6.3.1 绩效竞争力评价 |
6.3.2 规模竞争力评价 |
6.3.3 潜在竞争力评价 |
6.3.4 产品竞争力评价 |
6.3.5 环境竞争力评价 |
6.3.6 综合评价及结论 |
6.4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内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6.4.1 绩效竞争力 |
6.4.2 规模竞争力 |
6.4.3 创新竞争力 |
6.4.4 服务竞争力 |
6.4.5 全球化竞争力 |
6.4.6 产品竞争力 |
6.4.7 综合评价及结论 |
本章小结 |
7. 实证研究三: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状况评价 |
7.1 产业安全评价模型及方法 |
7.1.1 评价模型 |
7.1.2 评价方法 |
7.2 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 |
7.2.1 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7.2.2 评价方法的说明 |
7.2.3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
7.2.4 产业生存环境和竞争环境评价 |
7.2.5 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 |
7.2.6 产业控制力评价 |
7.2.7 产业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及评价结论 |
7.3 影响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潜在因素 |
7.3.1 国外厂商垄断高端原材料形成对产业发展的瓶颈性制约 |
7.3.2 研发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不高 |
7.3.3 品牌弱势 |
7.3.4 系统集成能力差,服务能力弱 |
7.3.5 外资并购的潜在威胁 |
7.4 维护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建议思路 |
7.4.1 加快重大装备产业原材料国产化步伐 |
7.4.2 推动产业重组,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重工业集团 |
7.4.3 并购海外研发机构,加快产业自主技术创新 |
7.4.4 引导资源整合,培育工程公司,提高系统集成能力 |
7.4.5 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国际知名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 |
7.4.6 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
7.4.7 提高产业国际化经营能力,推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
7.4.8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继续实施重大装备产业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四、GE东芝联手打造新一代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2]我国地热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研究[D]. 王成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3]资源配置视角下协同创新网络与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D]. 吴钊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4]《环球电力热点观察》期刊文章英译汉实践报告[D]. 张雨童. 河北大学, 2020(08)
- [5]智能制造发展的国际比较与中国抉择[D]. 王媛媛.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基于跨边界协同的新型追赶机理、模式与绩效研究[D]. 郭艳婷. 浙江大学, 2019(03)
- [7]后福岛时代日本核能产业国家战略研究[A]. 周杰. 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报告(2017), 2017
- [8]上海电气集团燃气轮机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吴志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6)
- [9]中国重大装备产业安全研究 ——基于发电设备制造产业安全的实证分析[D]. 张林超. 西南财经大学, 2008(11)
- [10]盘点电力2006[J]. 韩伟,王柏臣. 电力设备,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