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CTURE ON ACUPUNCTURE Part I Clinical Acupuncture Lecture Thirty-two ASTHMA(论文文献综述)
郭尊莉[1](2021)在《深刺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以八髎穴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与常规选穴和针法的差异,总结归纳出在海外临床治疗中,八髎穴的精确及简便定位方法,针刺方向、角度及深度,以及在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方面,期望研究常规穴位配合八髎穴是否疗效显着,优于单纯常规穴位,是否更加适合海外中医治疗痛经。方法:1、理论研究:查阅《黄帝内经》等古代文献;以“知网”“Google Scholar”“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查阅中文和英文相关文献,关键词包括:八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骶骨、骶后孔、骶神经;气滞血瘀、痛经、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针灸治疗,以及Baliao,Ciliao,BL32,Acupuncture,sacrum,Posterior foramen,dysmenorrhea,primary,secondary,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等。2、认知调查: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首先约请几位不同教育和海外中医背景的中医针灸大夫进行了预测试,并邀请多位英国本土针灸医师和在国外从事针灸行业的华人中医进行讨论指导,最后形成了共有12个问题的调查表,之后通过在英国举办的多个中医针灸国际会议和培训班等途径进行调查。3、临床研究:在自己的诊所选择符合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患者一共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最后完成研究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位关元,三阴交,地机,气海,血海,肝俞,肾俞;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穴位基础之上,再选取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双侧),每次治疗时间为60分钟(仰卧位和俯卧位各30分钟),一周一次,15次治疗及三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两组患者均以中医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以及中医症状疗效为主要观察指标,并使用了在海外中医界普遍采用的医疗结果自我评价表(MYMOP),调研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及疾病的康复程度。结果:1、理论研究: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症包括痛经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八髎穴的定位和针法越来越明确和精准。痛经是海外中医临床的常见病症之一,其中气滞血瘀型最多见,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痛经。目前没有发现海外运用八髎穴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报道。2、认知调查: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显示,从事临床针灸年份0-3年的海外中医师治疗妇科疾病的较少:从事临床针灸年份4-10年的海外中医师八髎穴使用率较低,对于八髎穴的进针深度、角度没有充分的了解;从事临床针灸年份11-20年的海外中医对于八髎穴是否可以用于治疗妇科疾病有分歧,且八髎穴的进针深度普遍较浅;从事临床针灸年份20年以上的海外中医大部分有自己的独立诊所,在平时治疗的疾病种类中,妇科病占24%-30%,但运用八髎穴治疗其他疾病的频率较低、普遍进针较浅,多数进针角度正确,且进针方向较其它组正确率更高,在针感方面更着重于局部针感,电针使用频率较高。3、临床研究: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各自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的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VAS评分变化:对照组、治疗组内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与治疗组之间在治疗后VAS的评分比较P<0.05,治疗组起效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疗效:15次治疗及三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自我评价表调查表(MYMOP),经过15次的治疗之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总体是趋于好转,尤其是治疗组病人自我选择的第二症状好转率最高。结论: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显示,海外中医对八髎穴以及八髎穴治疗妇科疾病的认知总体上偏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运用八髎穴为主治疗痛经,参照西方妇女的体型选择适当的定位法和针法,与传统取穴比较,在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气滞血瘀证候、病人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及疾病的恢复程度等方面,都有显着差异,值得在海外中医推广,也丰富了八髎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许天虎[2](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刘昭劲(LAU Chiu-king Martin)[3](2018)在《近代香港伤寒名家卢觉愚生平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文中指出卢觉愚生于19世纪末,是20世纪活跃于香港的中医学家。虽然医史学家誉其为“中西医汇通先驱”及“香港中医药的四大功臣”之一,但学界对卢氏的研究非常局限。希望透过本研究对卢觉愚的生平及学术思想均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好让卢氏的学术及有关历史能够继续传承下去。目的:卢觉愚是二十世纪广东名中医,伤寒名家。香港中医医史学家谢永光誉其为“香港中医药的四大功臣”之一。其着作《实用伤寒论讲义》曾被台湾规定为中医检考的必读书。卢氏历任香港东华医院首任中医长,中央国医馆广东省分馆董事、香港针灸学研究社名誉社长等职。卢氏学贯中西,对近代伤寒学派、针灸乃至中西医汇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中医界一直未有对其着作及学术思想的进行系统整理。希望透过文献研究整理,对卢觉愚的生平、着作、学术源流、传承体系、理论临床经验、学术思想、对中医发展的影响等有较全面的论述。方法:查阅国内及香港文献文物,搜集卢觉愚的着作及与其生平、学术源流和传承体系等相关的资料,进行访谈以收集口述资料,整理卢氏的主要学术思想,重点分析《实用伤寒论讲义》及《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两部着作。本研究透过参考各医籍书目,查询国内外图书馆的馆藏情况,走访各地文物馆、博物馆、档案馆、中医学术团体、旧书店,搜寻有关卢觉愚的文献资料,包括其出版着作、收录其论文的期刊、提及卢氏及与其相关人物的文字资料等等。同时查阅《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的48种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和利用《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1949)》、《大成老旧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万方数据》、《读秀学术搜索》、《谷歌图书》、《香港公共图书馆多媒体资讯系统》、《台湾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台湾电子期刊服务网》等互联网数据库或搜寻工具。收集的资料除了卢觉愚撰写出版的书籍及期刊论文外,还有与他有关联的书籍、各类论文、报章、会议记录、相片、口述资料。具体包括:医家着作、医史着作、综合书目、地方志、年鉴、文史着作、期刊论文、硕士或博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医院征信录、院务报告、月刊、会议记录、中医团体周年会刊、开幕特刊等各种特刊、报章杂志等。收集文献资料后,整理分析内容,一方面综合比对,尽可能较完整及真确地梳理其生平,另外研究分析卢觉愚的着作、论文,归纳他的临床思维、学术思想、治疗特色等,传承其各科临床经验,整理期学术源流和和传承体系成果:本研究尽可能全面和完整地收集有关卢觉愚的现有文献资料,对卢觉愚的生平和学术思想都有一个更立体和整理分析。分别将其各科临床经验归纳演绎。结论:卢觉愚不仅对伤寒经方、针灸和中西医汇通有突出的贡献,更是一位学术全面,治学严谨的临床大家。他在经方运用、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等各方面都有独到的临床经验。
莫可珍(Hochun Mok)[4](2018)在《郭元峰《伤寒论》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研究清代岭南名医郭元峰所着的《伤寒论》,目的是将郭元峰《伤寒论》的临床诊疗知识和经验转化成可利用和传承性的科学知识。从古籍文献整理和名家经验传承角度,通过全要素、规范化提取其中疾病、证、症状、治法、方药、预后等临床经验知识,构建“病-证-症-治-方-药-预”数据知识库,并借助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大数据知识发现方法进行分析,将挖掘的知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可传承、可利用、能创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并从不同角度比较郭元峰《伤寒论》与仲景《伤寒论》的异同,冀能完整、客观、系统、正确地挖掘郭元峰《伤寒论》,为中医药理论及临床经验传承与创新发展作出贡献。方法以文献郭元峰《伤寒论》为数据来源,研究方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建构郭元峰《伤寒论》病、证、症状、舌脉、治法、方、药、转归知识数据库,生成“病、证、症状、舌、脉、治法、方、药、转归”属性偏序结构图,并实现数据库质量控制。2)基于郭元峰《伤寒论》病、证、症状、舌、脉、治法、方、药、转归知识数据库,生成病-证-症-脉-治-方-药结构图,重点选出书中12种病作全面、系统、多层次挖掘郭元峰《伤寒论》知识。3)对上述知识数据库及属性偏序结构图进行解释说明,完成可靠、合理、具意义的知识发现。第二部分:用比较法从不同角度比较郭元峰《伤寒论》与仲景《伤寒论》的异同。包括比较两者的治疗法则及辨证方法等的异同,补充属性偏序结构大数据不能挖掘到的知识,为中医临床经验传承提供新的视点。成果本研究的创新点是首次以较系统、全面、客观、多层次的方法研究郭元峰《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证治规律。根据建立的郭元峰《伤寒论》“病-证-症-治-方-药-预”知识数据库,生成“病-证-症-治-方-药-预”属性偏序结构图总,客观、系统地发现郭元峰《伤寒论》临床经验知识,统计出方剂144首,当中仲景方占55首,其他方剂占89首,(时方占62%,仲景方占38%)。而从频数出现2次或以上的方剂仲景方占75%,其他方剂占25%。频数出现最多的顺序是小柴胡汤、其次是理中汤、五苓散。而柴胡汤类包括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双解饮是郭氏最常用方。从统计数字可以反映郭氏博釆众长,既重视及常用仲景方的同时,总结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岭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广纳不同医家的时方,灵活运用经方与时方。此外,本研究的另一创新点是首次比较郭元峰《伤寒论》与仲景《伤寒论》的异同。从“伤寒-证-症-治-方-药”偏序结构图显示,伤寒的分类归纳为阳证、阴证、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郭氏提醒虽然有发热症状,但不代表全是阳证,若是脉微弱,无力就不是阳证。强调必须凭脉象判断阴阳。从“四时感冒-症-治-方-药”属性偏序结构图主要分为柴胡双解饮和败毒散两类方证。这切合岭南地方的实际气候,因地制宜。郭氏示人四时感冒有寒热虚实,因应临床情况治法方药亦有所不同,要知常达变,灵活变通。从“太阳病-脉-症-治-方”偏序结构图显示郭氏在太阳病的治疗上,没有提及仲景太阳病所用的方药,变易仲景汗法为宣解法,若太阳病兼阳明以阳明为主的则用清解法。方药如九味羌活汤、十神汤、败毒散之类、石膏汤加知母、栀子升麻汤、白虎汤等。从“阳明病-证-症-治-方-预”偏序结构图只有8项,主要分为阳明经证及腑实证。郭氏提醒“阳明经证,热证,口干渴,不欲饮水,不可与凉药,将为衄”。郭氏提出阳明经证因应证候不同可用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一六甘露散、竹叶石膏汤。从“太阴病-症-脉-治-方-药”偏序结构图显示腹满是太阴病的主要症状,而去湿是太阴病的常法。郭氏指出,“太阴经非白术、干姜不能去湿。当分寒热施治。”从“厥阴病-症-脉-治-方-药”偏序结构图只有5项,显示囊缩、消渴、腹泻、脉沉是厥阴病主要症状,而厥阴病有温法、下法和汗法。郭氏总结曰:“此经非白芍、甘草不能滋养。”从“合病-证-脉-症-治-方”偏序结构图提示三阳合病见经表证,宜解表;三阳合病,自汗,用白虎汤;太阳与阳明合病,腹泻,用葛根汤;太阳与少阳合病;腹泻,用黄芩汤;太阳与阳明合病,表证,气喘,胸满,宜汗;阳明与少阳合病,腹满,腹痛,大便艰难,脉数;宜下。从“并病-证-脉-症-治-方”偏序结构图显示发热、头痛是并病主要常见症状。”郭氏郭氏总结并病的治则,他认为凡三阳并病而见在经之表,应当解三阳之表;三阴三阳之并病或其热已甚,宜清火;倘表证尚未解,仍当散邪;但表不甚而里证急,则和里。从“咳嗽病-证-症-脉-治-方-药-预”偏序结构图显示热证(包括伤寒余热、发热、胃热、肺热、火盛证)是出现频数最多的症状。方药方面,五味子出现频数较多(4次),芎苏饮加羌活频数次之(3次)。特别提到如冬月咳嗽用十神汤加减,余月芎苏饮加羌活。郭氏在余热咳嗽偏重于热证,故偏重于清热养血的时方药物。从“喘病-证-症-脉-治-方-药-预”偏序结构图看出小柴胡汤出现频数较多(5次)。除了小柴胡汤,也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泻白散、四逆汤、生脉散、五味子汤、八味、右归丸、五苓散、麻杏石甘汤。也提到有表证、热证、阴证、虚证和阴虚证,即寒热虚实均有示范。从“呕吐病-证-症-治-方-药”偏序结构图看出生姜和天花粉出现频数较多(6次),其次是芩连二陈汤频数(4次)和二陈汤频数(3次)。可见温中和化痰是郭氏治疗呕吐的常用方法。统计总共有7首仲景方(旋复代赭石汤、金匮大黄甘草汤、大半夏汤、吴茱萸汤、竹叶石膏汤、人参汤、葛根汤)及7首时方(芩连二陈汤、二陈汤、人参养胃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橘皮半夏汤、都气丸)。显示郭氏重视经方与时方的运用。从“发黄-证-症-脉-治-方-药-预”偏序看到茵陈出现频数15,是出现频数最高的药。事实上,排除瘀血发黄及表虚黄汗,其余的发黄证均含茵陈,可见茵陈是退黄首选常用药。从集结的分类看,发黄可分为热、寒、湿、瘀、虚,郭氏根据证候病情不同而治法也有所不同。郭氏提到6首韩氏名方,并特别提到次第用药大效。比较法研究郭氏《伤寒论》与仲景《伤寒论》的异同,发现郭氏崇经典,深研仲景伤寒之说,提出许多新观点,郭氏《伤寒论》阐发伤寒,结合岭南地区的具体情况,师古而不泥古,处处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郭氏和仲景同样是传承和创新者,他们的治法治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样是采用六经辨证方法,重视四诊合参。郭氏吸取前人包括仲景,加上自己在临床中总结经验,灵活运用经方与时方,扩大经方及时方治疗疾病的领域,补充了仲景的论述,给后世临床治疗疾病提供很宝贵的参考价值。从比较汗、吐、下三法,可见仲景的论述给后世临床辨证作出详尽的指引,而郭氏在仲景及自己的临床经验中总结经验,补充了仲景的论述,给后世临床治疗有很宝贵的参考价值。比较郭氏与仲景《伤寒论》有关看目,发现郭氏与仲景皆重视看目。郭氏强调治伤寒,须观两目,并总结出看目可分辨阴阳、病机、经证、病势及预后。仲景临床观察入微,关于看目的辨证丰富,郭氏则擅于分析与总结经验,给后世临床治疗很有指导和参考价值。比较郭氏与仲景《伤寒论》有关论饮水,二者皆论到饮水不当所导致的问题。仲景论到从饮水可判别病因和预后,如“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202条)郭氏提出:“凡阳明病,口渴,欲漱水而不欲咽者,以热在经而里无热也,必将为衄,不可与凉药。”补充仲景的论述。郭氏提出阳明经证,但欲漱水而不欲咽者,不可以给予病人凉药,否则凉遏冰伏经脉,病不得除,变生他证。比较郭氏与仲景《伤寒论》有关论咳喘,郭氏与仲景《伤寒论》均以六经辨证为纲。郭氏除了师仲景法,使用经方,也釆用其他医家之法,灵活运用经方与时方。结论从古籍文献整理和名家经验传承角度,将传统经典古籍与严密的数学理论研究相结合,基于属性偏序理论开展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研究,以郭元峰《伤寒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符合中医特色的中医理论传承创新方法,借助计算机平台可客观地将待挖掘的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可利用、可传承、创新性的科学理论知识,减少整理者的主观偏见。研究结论发现郭氏崇经典,深研仲景伤寒之说,提出许多创见,辨证从临床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岭南地区的具体情况,辨证手段丰富,师古而不泥古,活用经方,参以时方。郭氏和仲景同样是中医传承和创新者,他们的治法治则基本上是一致的,同样是采用六经辨证方法,重视四诊合参,郭氏吸取前人包括仲景,加上自己在临床中总结经验,灵活运用经方与时方,扩阔经方及时方治疗疾病的领域,补充了仲景的论述,给后世临床治疗很宝贵的参考价值。
蒋继彪[5](2017)在《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对生命及其与自然关系认知智慧的典型代表,已经成为我国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标志之一。纵观近代中西文化及科学交流史,中医是我国真正对西方社会和科技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领域,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积极推动中医走向世界,对彰显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理论体系的差异,中医在大多数国家仍处于补充和替代地位,面临的法律、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壁垒,影响了中医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影响了中医国际化的进程。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医国际化,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及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出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相关主要内容如下:(1)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分析从已开展的中国际化工作、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已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以及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内中医国际化的实践,从中医教育、中医从业人员、中医科研,以及中医立法管理四个方面分析了国外中医发展概况;总结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具有的四大特点:①中医教育蓬勃发展,形成三种主要范式;②中医临床广泛开展,但以针灸临床为主;③中医科研逐步开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④中医立法缓慢推进,但前景呈乐观趋势。(2)中医国际化的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的理论分析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以及生态资源优势,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文化、行政、地理和经济距离。基于意义建构理论,通过对中医药的卫生、科技、以及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减少或消除中医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3)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从文化距离、心理距离、制度距离、管理距离、经济距离,以及地理距离等六个方面,对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东西方医学的文化差异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②中医的核心诊疗方法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③中医疗效的心理信任度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④东道国的卫生制度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⑤东道国的政策支持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⑥中医药规范化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⑦国际中医机构管理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⑧中医诊疗费用对中医国际社会立法产生正向显着影响。而其他变量的影响则不显着。(4)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目前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的问题主要涉及标准化问题、知识产权问题、翻译问题、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国际化人才问题等五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外的问题则主要涉及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高、中医的话语权问题,以及针灸的西化问题等六个方面,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5)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策略基于政府主管部门、中医行业组织和中医机构,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快推动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政府需要加强与国外政府间以及国际组织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医行业组织需要发挥行业组织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药标准化以及中医国际认证等方面的工作。中医机构则需要发挥其在中医国际化过程中的角色主体作用,通过充分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深入开展高水平中医科研合作,以及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等,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的进程。
田青[6](2016)在《《美国针灸杂志》的历史描述及其翻译问题》文中提出本论文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十三册合订本馆藏《美国针灸杂志》过刊和《美国针灸杂志》官方网站信息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此杂志进行介绍,笔者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中美官方交往为时代背景,更以民间医学学术交流为依托阐述了本杂志创刊时代背景;选摘部分重要投稿作者列出投稿者一览表,并对其中二十几名活跃投稿人进行简要学术介绍,详细介绍了Nathan Sivin席文(美)、Manfred Porket满晰博(德)、I.Venith维茨(美)、Joseph Needham李约瑟(英)等学术名家;列举本期刊所设置的栏目,并从四个方面(中草药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医针灸教育、针灸治疗疾病)对本杂志文章内容进行介绍;笔者从传入途径入手,分别介绍了美国针灸五种流派的形成过程及诊疗特点;此刊的社会评价方面,笔者选译了美国针灸协会主席Richard D. Yennie美国针灸协会成员D. Michael Battey及美国本土临床针灸师M.M.Van Benschoten对本刊的评论,以期对本杂志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第二部分中医音译。笔者通过选摘本杂志当中中医英译术语(包括中医特有概念术语、腧穴名等),溯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创造性的依据翻译程序论和翻译方法论相关知识,提出“音译法六步骤”,并对几例音译实例加以贯彻,证明音译法在中医英译中的可行性。第三部分针灸穴名译。针对本杂志对于所有穴位名音译的现象,笔者反复阅读《针灸穴名解》,并翻译各腧穴名(附录中附有笔者的针灸穴名浅译一览表),总结出四种翻译针灸腧穴名的方法。试图说明美国本土出版发行的《美国针灸杂志》所表述的翻译方法在中外医学交流过程当中的纰漏,以期利于中医术语的翻译标准化。
徐长琼[7](2016)在《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研究背景:随着国家对中医特色疗法发展的重视,特别是近年来蜂针疗法在中医特色传统疗法中展现出的独特的疗效与魅力,已成为当今中医界研究热点,对它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纵观这些研究成果,研究比较单一,多注重于临床对于疾病的总结,对它的整个发展趋势把握的不够,比较零散,并没有对它的发展规律做出总结。二、研究目的:1.系统收集整理现代蜂针文献,对蜂针疗法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的种类、蜂针疗法的临床应用等进行计量学统计并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蜂针疗法的发展与应用规律,并对如何更好的发展蜂针疗法进行初步的探讨。2.总结蜂针名家的特色及蜂针特点,完善蜂针疗法的研究,进一步、更加详细的探索蜂针疗法应用规律。3.在导师李万瑶发表蜂针文献、着作及临床跟诊学习的基础上对其蜂针经验进行总结,总结其蜂针针法,并对蜂针针法的操作进行插图绘制,图文并茂的展现其针法特色,最后以医案的形式说明李万瑶的蜂针特色及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三、研究方法: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法,以及临床跟诊学习为主。1.文献研究法:分析蜂针文献年度发表状况、杂志分布、作者分布、文献类型等以了解蜂针发展状况。分析蜂针治疗病种及方法,以了解蜂针临床应用规律。2.归纳法:在上一轮蜂针文献统计的基础上,从发表文献最多、有着作及在蜂针界有较大影响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筛选蜂疗名家,对他们的蜂针特点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出其创新之处及特色蜂疗技术。3.对比研究法:对各医家蜂针特点的分析,从治疗疾病、人群、针法、不良反应等方向比较分析,从而更加突出各医家蜂针特色。4.临床跟诊学习:跟诊导师李万瑶教授学习,以得出其蜂疗特色及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蜂针针法。四、研究内容: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统计,主要从蜂针疗法整体发展状况来论述,包括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杂志分布、高产作者、文献类型、高效病种等几个方面;第二部分,各医家蜂针的学术思想与蜂针特点,主要包括各医家生平、对蜂针理论的阐发、蜂针针法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研究、蜂针的临床应用特点以及现代各医家对蜂针疗法的创新点;第三部分,为李万瑶教授的蜂疗特色及学术观点,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探讨,一是跟诊学习收集病例、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有益谈话及其发表文献、出版书籍等方式对李万瑶蜂针学术思想及特色进行探讨;二是总结其蜂针针法并通过自绘插图的形式表现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的操作,以直观的形式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三是例举部分案例以说明其蜂疗思想及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五、研究结果(一)蜂针的现代文献研究1.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蜂针的文献量持续增长,有二个高峰期,1995年及2006年,近几年呈平稳发展状态。2.从蜂针文献发表杂志上来看,以《蜜蜂杂志》及《中国蜂业》位居榜首。3.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李万瑶教授,其发表文献位居第一。4.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来看,以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居多,共882篇;基础理论研究类次之,共228篇;其次是实验研究类次之,共175篇,以研究蜂毒药理及其动物实验为主;蜂针穴位、蜂针针法、蜂针的不良反应文献研究较少,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蜂针不良反应年度分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起步较晚,1986年才有蜂针过敏反应的文献出现。6.从临床治疗病例类文献中,对临床研究文献类型进行分析,个案报道在03-06年段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自身前后对比研究文献在96-98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此后呈持续发展状态;分组对照研究文献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说明蜂针疗法文献正在走向规范化。7.通过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所得到的882篇临床相关文献,可知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的范围很广泛,为了进一步详细探究蜂针疗法临床治疗疾病病种,对临床882篇文献进一步筛选及分析。共获得16个系统的蜂针疗法临床研究文献827篇。从数据统计与文献分析结果可知,蜂针涉及病种广泛,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数量最多,为332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类风湿关节炎为103篇、强直性脊柱炎34篇、膝骨性关节炎24篇、腰椎间盘突出23篇、肩周炎18篇、痹证15篇、痛风13篇、颈椎病11篇、风湿性关节炎7篇、腱鞘炎6篇、风湿病5篇、骨质增生5篇、腰腿痛5篇;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121篇,文献量占5篇以上的有面神经麻痹12篇、坐骨神经痛12篇、偏瘫8篇、面瘫8篇、面神经炎6篇、三叉神经痛5篇、多发性硬化症5篇;肿瘤62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肺癌9篇、肝癌8篇、恶性肿瘤6篇;泌尿生殖系统病症58篇,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乳腺增生7篇、前列腺炎6篇、慢性盆腔炎6篇、卵巢囊肿5篇;呼吸系统病症54篇,5篇以上的有哮喘10篇、支气管哮喘9篇、感冒7篇、过敏性鼻炎7篇;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47篇,其中文献量5篇以上的有痤疮6篇、银屑病6篇;传染病和寄生虫病39篇,其中5篇以上为乙型肝炎9篇、带状疱疹7篇;消化系统病症33篇,其中5篇以上为肝硬化占8篇;循环系统病证为28篇,占5篇以上为痔疮9篇;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病症22篇,其中5篇以上的为糖尿病13篇;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占15篇,以损伤为主;精神和行为障碍病症为6篇;眼和附器病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病症为4篇;耳和乳突病症和血液和造血器官病症最少仅1篇。其中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病症文献占比为40.15%,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为14.63%,肿瘤为7.50%,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7.01%,呼吸系统病症为6.53%,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5.68%,其他系统病症均未超过5%。8.本研究共16个系统271种蜂针治疗病症,其中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数量最多,为53种,其次为神经系统病症,数量为44种,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为29种,肿瘤为27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病症为24种,消化系统病症为18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17种,呼吸系统病症为16种,循环系统病证为13种,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为12种,其它系统病症均未超过10种。9.蜂针及蜂毒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的文献研究中,以结合蜂产品治疗疾病文献量最多,共182篇文献中有提及,其次为中药139篇提及,第三为针刺疗法,共75篇文献提及,最少的是手术与化疗,仅2篇;从结合种类来看,结合1种的226篇,结合2种的68篇,结合3种27篇,结合4种及以上为15篇(二)蜂针医家特色研究1.在文献研究及其发表着作的基础上总结了陈伟、房柱、陈恕仁、王孟林、成永明、韩巧菊蜂针医家的蜂疗特色。2.对导师李万瑶教授蜂针特色进行了总结。对152例病人进行观察,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45例、面神经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4例、风湿性关节炎12例、肩周炎12例、骨性关节炎10例、癌症8例、扭伤8例、腱鞘囊肿7例。治疗方法中,单纯蜂针60例、蜂针+针刺+拔罐43例、蜂针+口服蜂产品22例、蜂针+穴位注射9例、蜂针+刺血拔罐+蜂产品7例、蜂针+拔罐(含刺血拔罐)6例、蜂针+皮肤针4例、蜂针+皮肤针+耳穴1例。穴位使用为类风湿关节炎以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八风、八邪、阳池、阳溪、膝眼、解溪、悬钟、太溪、昆仑、环跳、粱丘、委中、足三里、曲池、风池、大椎、四缝、阳陵泉、肾俞、肝俞、身柱、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大骨空、小骨空使用频率最高;面神经炎以翳风、牵正、地仓、颊车、阳白、风池、四白、合谷为主,其中翳风使用频率最高;强直性脊柱炎以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腰阳关、昆仑、委中、阳陵泉、大椎、大柱为主,其中夹脊穴使用频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以阿是穴、肾俞、大肠俞、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悬钟、昆仑、秩边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风湿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血海、曲池、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太溪、三阴交、丰隆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肩周炎以阿是穴、曲池、肩鹃、肩贞、肩骼、肩前、臂孺、合谷、手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膝骨性关节炎以阿是穴、膝眼、血海、梁丘、膝阳关、足三里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癌症以背俞穴、阿是穴、肺俞、膻中、中府、云门、气海、血海、命门、关元、足三里为主,其中背俞穴使用频率最高;扭伤以阿是穴、肾俞、解溪、悬钟、丘墟、阳溪、大陵为主,其中阿是穴使用频率最高;腱鞘囊肿以囊肿顶端、囊肿周围、外关、阳溪、养老为主,其中囊肿顶端使用频率最高。在蜂针针法上,总结出十种蜂针针法,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其操作方法,最后以病案形式体现类风湿关节炎、面神经炎等疾病的蜂针诊治特色及不同蜂针针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六、研究结论1.蜂针现代文献二个高峰期可能受1981年《蜜蜂杂志》创刊的影响以及蜂疗医院、蜂疗诊所、蜂针学术会、研讨会、蜂针学习班的陆续开办,到2006年文献发表的数量达到高峰125篇,另外可能与2007年出台的“蜂蜇疗法纳入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的针刺类”这一政策有关;杂志分布以《蜜蜂杂志》与《中国蜂业》位居榜首,可能与大部分蜂疗者为民间养蜂人或蜂业工作者有关,或者是蜂针医家为建立起与养蜂人之间的联系而投此类刊物;追踪研究李万瑶这些高产作者的研究重点和方向,有助于把握蜂针疗法的发展动态,其高产作者如李万瑶教授为蜂针疗法从民间走向医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类型进行分析,可知蜂针疗法的发展中的不足,从统计结果上来看,蜂针文献偏重于临床研究,其临床文献数量尚可,但其质量有待提高,多数为个案报道;蜂针针法及不良反应研究缺乏,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蜂针研究方向侧重点与国外不同,国内侧重点在于蜂针经络理论,国外重在对蜂毒药理研究;蜂针治疗高效病种为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病症及神经系统病症,蜂针治疗病种正广泛、扩大化:此外,蜂针常与其它疗法配合疗法,这大大提高了蜂针疗法的疗效,也扩大的蜂针治疗疾病范围。2.陈伟蜂针特点:做好养蜂等蜂刺疗法前的基本功;擅于观察总结蜂刺治疗高效病种;独特的蜂剌取穴;自创蜂刺疗法的“作用点”;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房柱蜂针特点:首次提出蜂针疗法的概念,重视蜂针理论研究;重视经络皮部理论在蜂针中的应用;将经络全息论与蜂针疗法相结合;善于总结了蜂针针法;重视蜂产品的研究;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陈恕仁蜂针特点:治疗高效病种为不孕不育如男性阳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而不孕不育为其特色;蜂针针法有活蜂直剌法、散刺法等;蜂针取穴的方法多样,根据患者辩证分型取穴,以及配合子午流注计算盘等,另外,对蜂产品研究颇深,常配合蜂针疗法治疗疾病。王孟林研制多种蜂产品制剂配合蜂针治疗疾病;研发了多种蜂产品制剂;蜂疗医治骨关节病;应用双元三面疗法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成永明蜂针特点:创立无痛蜂疗法;重视蜂疗的推广应用;配合它法治疗,充分发挥蜂疗优势;善于发掘蜂针特效穴;善治儿科疾病,重视不良反应,善于归纳总结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克服之,是其特色。韩巧菊创造“中医蜂疗四联法”,将蜂疗与其它疗法联合治疗疾病疗效显着。3.从临床跟诊学习中,将李万瑶教授的蜂针思想、蜂针特色及蜂针临床经验进行了总结,其蜂针特色包括:①重视经络理论,皮部理论;②重视辩证论治、辩证取穴,善于挖掘蜂疗特效穴;③善于研究蜂针针法,创立了10种蜂针针法:蜂针直刺法、蜂针散刺法(拔针散刺法、蜂体散刺法)、蜂针点刺法(挤毒囊点刺法、多位点刺法)、减毒蜂刺法(速刺速拔针法、移针蜂刺法、拔刺减毒法)、蜂针丛集刺法(散点刺丛集刺法、直刺丛集刺法)、蜜蜂自动刺法、晕蜂速刺法、护蜂针刺法、挂蜂针刺法、垫物蜂针法;④善治痛证:⑤蜂针针法及蜂针用量因人而异;⑥擅用蜂针针法配合其它疗法治疗;⑦蜂针治未病思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蜂蜜、王浆等蜂产品有补中益气之效,李教授常用王浆蜜配合王浆蜜保健治疗:⑧高度重视蜂针不良反应的预防;⑨注重患者感受;⑩重视患者的生活质量。
潘秋银[8](2016)在《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挖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及证据等级建议。基于文献的质量评价,分级别多层次对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进行数据挖掘,探寻得气与效应的关系等规律,为针灸临床及科研提供文献支持。方法:将针刺得气临床文献按其研究方法分类,总结各类文献的特点,并结合循证医学方法和针灸研究特色,提出适合针刺得气临床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和证据等级建议。基于此质量评价方法评价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获取高质量文献。运用Weka软件对针刺得气文献进行数据挖掘。结果:1.1949.01-2016.03期间国内外共发表针刺得气临床文献191篇,其中中文文献149篇,英文文献42篇。随机对照试验76篇,非随机对照试验20篇,病例系列24篇,专家经验63篇,个案8篇。2.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对文献内得气证据的评价,以及对文献一般特征的评价,最终得到文献的证据等级。3.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证据等级建议:Ⅰ级文献为高质量的得气证据+高质量的文献证据,Ⅱ级文献为高质量的得气证据+低质量的文献证据,Ⅲ级文献为低质量的得气证据+高质量的文献证据,Ⅳ级文献为低质量的得气证据+低质量的文献证据。4.191篇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结果:Ⅰ级文献24篇,Ⅱ级文献13篇,Ⅲ级文献59篇,Ⅳ级文献95篇。得气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量少(37篇),仅占总文献的20%;文献证据等级较高的文献83篇,占总文献的43%。5.综合考虑得气证据和文献证据,本研究将高质量文献定为Ⅰa、Ⅰb、Ⅱ a、Ⅱb、 Ⅲa、 Ⅲb级证据文献。6.数据挖掘结果:6.1得气与否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共56项,其中高质量研究41项,33项认为得气与效应相关,支持度为80.5%,8项显示得气与效应不相关,支持度为19.5%。得气与效应相关的支持度远远高于(4:1)得气与效应不相关。得气与效应不相关的研究结果约80%来自英文文献。6.2得气特点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共111项,65项研究认为传导感和效应呈正相关。得气感强弱与效应关系的研究有21项,涉及病种分散,其与效应的关系和病种相关。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当得气感为热感或传导感时,与效应呈正相关是强关联;得气特点与效应关系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高质量研究仅16项,8项研究认为有传导感与效应呈正相关。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当得气感强或深刺时,与效应呈正相关是强关联(置信度均为100%)。6.3针刺得气治疗痛经的研究共22项,其中高质量研究12项。涉及到得气与否与效应关系的高质量研究共7项,均认为得气与效应相关;涉及到得气的特点与效应关系的高质量研究共3项,得气感为传导感与疗效呈正相关出现的频次最高(2项);针刺得气治疗痛经时使用腧穴按频次高低依次为三阴交、关元、足三里、气海和地机等;强关联的穴位组合是关元和三阴交(支持度50%,置信度100%,提升度1.16)。6.4针刺得气治疗面瘫的研究共12项,其中高质量研究6项。涉及到得气与否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共6项,其中高质量研究5项,均认为得气与效应相关;涉及到得气的特点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共6项,结果显示当得气感弱时与效应呈正相关的支持度较高(50%),高质量研究1项,显示得气感强与效应呈正相关。6.5针刺得气治疗痛证的研究共81项。涉及到得气与否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共25项,其中高质量研究19项,约70%的研究认为得气与效应相关,30%的研究认为得气与效应不相关;涉及到得气的特点与效应关系的研究共56项,其中高质量研究6项,得气感为传导感时与效应呈正相关的支持度最高(66.7%)。6.6针刺得气治疗中风使用频次较高腧穴依次为足三里、合谷、曲池、肩髃和阳陵泉等;常用阳明经脉腧穴;强关联的穴位组合是肩髃和足三里(支持度46.7%,置信度100%)。6.7使用频次较高得气的客观化研究指标依次为脑功能、外周血流、脑电、肌电等;使用频次较高的得气的客观化研究技术依次为fMRI,彩色多普勒超声、脑电图、肌电图、PET等。结论:1.初步建立了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和证据等级建议,可有效地评价相关文献质量。2.目前,针刺得气临床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得气临床研究中对“得气”证据的评价方法较为简单,大部分研究仅以描述性语句评价得气;针刺得气专家经验类文献普遍缺乏对专家经验传承性和完整性的考量。3.针刺得气临床文献数据挖掘发现,多数研究认为得气与效应相关,少数认为得气与效应不相关,可能与针刺治疗的病种不同、得气评价方法不同、试验组与对照组取穴不同等有关。得气与效应的关系与病种密切相关。针刺治疗痛经、面瘫时,目前的研究均认为获得得气感可以增加临床疗效,且当得气感为传导感时,疗效较好。目前针对同一病种开展的得气与效应关系的研究数量较少,质量不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挖掘的有效性和准确性。4.研究得气的客观指标多样,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得气,但其客观性尚需更多研究证实。
张镐圣[9](2016)在《加拿大温哥华中医针灸临床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中医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医针灸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但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中医针灸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追寻针灸在加拿大的发展轨迹,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了解针灸在加拿大的发展现状,为中医针灸在加拿大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在世界医学舞台上发挥更好作用寻找新方向和新方法,为针灸的国际化献计献策。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书刊、报纸、会议记录等资料,用于对加拿大中医针灸发展、立法、教育、从业人员等的研究,该方法为研究温哥华中医针灸临床的发展奠定基础。2调查研究法对温哥华市中医针灸诊所临床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个体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和本人自己按事先设计的《温哥华市针灸临床现状患者调查问卷》和《温哥华市针灸临床现状医生调查问卷》分别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3深度访谈法按照目的抽样法要求对选取的温哥华着名中医/针灸师进行深度访谈,以期发现针灸在温哥华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根据访谈结果提出建设性建议及意见。结果:温哥华针灸临床发展优势:加拿大人普遍对中医针灸认可并接受,患者对针灸临床服务、对针灸疗效满意。从业人员积极性高。针灸对现代医学难治性疾病有较好疗效。温哥华针灸临床发展存在的问题:①政府方面:政府没有统一的规范化管理,没有设立中医针灸的公立医院,诊疗费报销比例偏低。②医生方面:医生对患者群定位不清;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限;治疗手段单一。③诊所方面:诊所规模小,没有针灸病房的设立;收费问题不统一。④公众方面:公众对针灸的认知不足。⑤其他方面:语言障碍;宣传不到位;针灸疗效不统一等等。结论和建议:结论:根据以上相关研究,可以得出结论针灸在加拿大的繁荣发展仍然有很多阻碍。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跟国家政府政策、管理和针灸技术自身方面的原因有关。建议:政府应该认可并接受针灸,最好能建立中医或针灸公立医院,也是顺应民意。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扩大针灸报销比例。用科学的语言加强针灸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对针灸的认知。寻找针灸发展的突破口,将疑难杂症和治未病作为突破口。加强与加国中医/针灸师和现代医学从业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规范私人诊所的管理,存良去莠。要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扩大诊疗手段。大力发展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对其机理和疗效反复探索。
李乃奇[10](2015)在《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岭南针灸是岭南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针灸医学与岭南医疗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针灸学术流派。既往对岭南针灸学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国后针灸名医个人的经验总结,随着近三十年岭南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孤立、个体的研究方法已难以满足从历史和学术的高度总体把握岭南针灸学术内涵和对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从医史文献角度,全面收集和挖掘建国前岭南针灸文献,探析岭南针灸的学术源流,以达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对近代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进行梳理和比较,探求各学术流派的学术渊源、针灸学术特征、发展脉络和学术影响。方法:主要运用文献学、史源学和田野考察法相结合。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方面主要采用中医文献学的方法,在全面占有建国前岭南针灸医籍情况下,以学术史研究的方式考证各医家生平、师承、着作版本存佚等基本情况;运用史源学方法分析各针灸着作的基本体例、文献构成与资料来源;在此基础上评析医家医着的针灸学术特点和学术价值。在系统完成上述工作后,整体归纳岭南针灸学术起源形成与发展规律,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客观评价古代及近代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学方法结合名家后人访谈即采访调研方法,梳理岭南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的相关文献,探析三者的学术渊源,归纳各自学术特点,分析其传承现状,评价三者的学术影响。结果:论文研究成果主要分为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和岭南针灸学术流派两部分。在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方面:1.明确了岭南针灸古籍的数量和存佚情况。全面考察了建国前岭南针灸专着17种,其中清代2种,民国15种,与针灸相关的综合性医着3种,针灸铜人图1种,医家13人。2.在医家生平和师承考证方面,除叶茶山、李法陀两位医家的生平不详外,考证了其余11位医家的基本生平和师承情况,对17种针灸专着的着者、版本、刊行时间进行了翔实考察,纠正了《总目》等目录书的错误。3.重新发现了陈主平《刺灸术讲义》、曾天治《救人利己的妙法》和卢觉非《中国针灸科学论》3本未被各目录书收录的岭南针灸着作。4.对《幼幼新书》、《采艾编》、《采艾编翼》、《实用针灸学》、《针灸纂要》、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3种和曾天治《科学针灸治疗学》、《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等10种医籍的针灸文献进行了史源学考证,分析其针灸文献的构成。5.在上述基础上探析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归纳岭南针灸的学术特点,总结岭南针灸的学术价值。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方面,在综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课题组及学术界的意见选取了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和靳三针疗法流派为近现代岭南针灸三大针灸学术流派。研究理清了三者的学术渊源、传承脉络、针灸特色和学术影响,横向比较了三者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各自的基本学说和诊疗特色,分析了其传承模式。结论:岭南针灸学术源流启源于葛洪《肘后备急方》,以后虽代有记载,但由于“针术须师乃行,其灸则凡人便施”的原因,古代岭南针法一直不彰,而灸法直到清代方有灸法专着《采艾编》和《采艾编翼》问世,灸法独盛是古代岭南针灸的一大特点。近代随着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医学的繁荣,岭南针灸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尤其在民国时期针灸名家涌现,针灸着作出版增多,针灸学术交流活跃,针灸传承模式由过去家传师授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公开办学函授、面授和中医院校教育等多种途径,各种针灸学说的争鸣有力地提升了岭南针灸学术在全国的影响力。这一时期,岭南针灸家为适应针灸教育的需要,革新针灸教材,为粤港和东南亚等地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近代岭南针灸的代表人物当数曾天治,他提出“科学针灸”的学说,以西医疾病分类法指导针灸临床诊治,构建“病——理——穴——术”临床一体观和“穴——术——病”教学模式,对岭南针灸的贡献尤多。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最早形成于民国中后期,以曾天治等人为代表的澄江针灸学派传人立足岭南,对“针灸科学化”、针灸教育、针灸临床等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并形成了“科学针灸”学说,对近现代海外针灸的传播和谋求北美地区针灸合法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以韩绍康及其门人弟子为代表的候气针灸法属于岭南古典针法,该脉以《内》、《难》为宗,穷研针经,倡人迎寸口脉诊法,以针下八纲印证、补充、修正外诊八纲,讲求独取一穴,针下候气,以补泻导为大法,用疾徐补泻为主要针刺手法,其对针灸经典的阐释、针灸补泻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多有创见且自成一家,是岭南古典针灸的杰出代表。“靳三针疗法”流派以靳瑞为创始人,该流派以“三穴为主,辨证配穴”的针灸处方思想为其特色,临床以脑病为该流派临床和科研主要方向,流派的传承模式以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和师承教育相结合,是当代岭南针灸新学派代表。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研究是近代岭南针灸医家医着研究的延伸,研究对象从医家个体学术思想转变为针灸名家共同体的流派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研究仍是针灸流派的研究的主体。对针灸流派的进一步研究应以突出以学说理论指导临床,以临床验证理论学说为导向,坚持文献研究为临床提供支持的目的。
二、LECTURE ON ACUPUNCTURE Part I Clinical Acupuncture Lecture Thirty-two ASTHM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ECTURE ON ACUPUNCTURE Part I Clinical Acupuncture Lecture Thirty-two ASTHMA(论文提纲范文)
(1)深刺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古代医家对八髎穴的认识 |
1.1 八髎穴的命名 |
1.2 八髎穴的定位 |
1.3 八髎穴的刺灸方法 |
1.3.1 刺法 |
1.3.2 灸法 |
1.4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
2、现代中医学对八髎穴的认识 |
2.1 八髎穴的定位 |
2.2 八髎穴的取穴方法 |
2.2.1 简易定位取穴法 |
2.2.2 髂后上棘与骶角取穴法 |
2.2.3 骶正中脊取穴法 |
2.2.4 简易模具取穴法 |
2.2.5 骶骨变异类取穴法 |
2.3 八髎穴的进针深度、角度及方向 |
2.4 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
3、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现状 |
3.1 气血与妇科病的关系 |
3.2 情志与妇科病的关系 |
3.3 运用八髎穴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现状 |
3.3.1 针灸法 |
3.3.2 推拿法 |
3.3.3 埋线法 |
4、现代医学对痛经的认识与临床研究现状 |
4.1 原发性痛经 |
4.1.1 原发性痛经的定义 |
4.1.2 原发性痛经的病理 |
4.1.3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
4.2 继发性痛经 |
4.2.1 继发性痛经的定义 |
4.2.2 继发性痛经的病理 |
4.2.3 继发性痛经的治疗方法 |
4.3 现代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
4.4 现代医学对子宫腺肌症的认识与临床治疗 |
第二部分 海外中医使用八髎穴认知调查 |
1 海外中医从事针灸临床的年份 |
2 海外中医从事针灸临床的地点 |
3 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比例 |
4 海外中医使用八髎穴治疗疾病的比例 |
5 八髎穴是否可以治疗妇科疾病 |
6 八髎穴的进针深度 |
7 八髎穴的进针角度 |
8 八髎穴的进针方向 |
9 常用的八髎穴比例 |
10 八髎穴主要治疗疾病的比例 |
11 八髎穴针感 |
12 八髎穴配合其他疗法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
1.3 病例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脱落标准 |
1.4 分组及治疗方法 |
1.4.1 分组 |
1.4.2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5.1 一般观察指标 |
1.5.2 疗效性评价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治疗前一般情况 |
2.1.1 年龄、身高、体重的比较 |
2.1.2 婚姻史、妊娠史、病程的比较 |
2.2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气滞血瘀证)评分比较 |
2.3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2.4 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气滞血瘀证)评分比较 |
2.4.1 两组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2.4.2 两组治疗后评分比较 |
2.5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 |
2.5.1 各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2.5.2 两组治疗评分比较 |
2.6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
2.7 两组组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缓解人数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2.8 MYMOP量表前后比较 |
2.9 安全性评价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八髎穴是治疗痛经的特色要穴 |
1.1 八髎穴的操作要点 |
1.1.1 八髎穴的定位与取穴要点 |
1.1.2 八髎穴的针刺深度与角度 |
1.1.3 针刺手法 |
1.2 气滞血瘀证在妇科疾病中的地位与意义 |
1.3 中西医治疗痛经方面的特点 |
1.3.1 中医治疗痛经 |
1.3.2 西医治疗 |
1.3.3 小结 |
2、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认知调查表分析 |
2.1 海外中医调查表分析 |
2.1.1 海外中医从事针灸临床年份与地点 |
2.1.2 临床治疗妇科病比例 |
2.1.3 海外中医对八髎穴的整体认知 |
3 临床研究的讨论 |
3.1 气滞血瘀瘀症量表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
3.1.1 气滞血瘀瘀症调查表的特色及优势 |
3.1.2 气滞血瘀瘀症调查表的结果分析及讨论 |
3.2 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疗效显着 |
3.2.1 传统针灸治疗痛经的选穴依据 |
3.2.2 八髎穴治疗痛经的临床操作 |
3.2.3 疼痛量表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
3.2.4 MYMOP的运用及结果分析 |
3.3 西方女性八髎穴的临床应用 |
3.3.1 西方女性骶骨及髋部的体型特点 |
3.3.2 使用八髎穴治疗西方女性的体会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气滞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 |
2.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可精确到毫米) |
3.Measure Your Medical Outcome Profile(MYMOP) |
4.海外中医运用八髎穴治疗妇科病的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近代香港伤寒名家卢觉愚生平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近代香港中医发展概况 |
第二节 近代广东中医发展概况 |
第三节 广东近现代的中医学术经验整理 |
第四节 香港近现代的中医学术经验整理 |
第五节 近代香港伤寒医家的经验整理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节 资料收集 |
一、时间跨度 |
二、资料来源 |
三、资料形式 |
四、具体收集情况 |
第二节 整理研究 |
一、生平资料整理 |
二、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整理 |
三、整理学术源流及传承体系 |
第三章 卢觉愚生平研究 |
第一节 姓名及生卒时间 |
一、姓名 |
二、生卒时间 |
第二节 籍贯及家庭背景 |
一、籍贯 |
二、家庭及成长背景 |
三、四兄卢觉非 |
第三节 生活经历 |
一、早年生活 |
二、战事前后 |
三、中晚年生活 |
第四节 学医经过 |
一、祖辈及家庭经历的影响 |
二、跟随名师学习 |
第五节 医务工作 |
一、初期医务 |
二、任职东华医院中医师及首任中医长 |
三、战乱期间 |
四、战后及晚年 |
第六节 医学教育、交流及研讨 |
一、独力创办医学期刊 |
二、创办针灸学术机构 |
三、设立医学讲座 |
四、参与各个中医团体,推动业界发展 |
五、活跃于各地医药期刊 |
第七节 年谱 |
第四章 卢觉愚着述整理研究 |
第一节 现存医籍着作 |
一、《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 |
二、《卢氏实用伤寒论讲义》 |
第二节 已佚医籍着作 |
一、《针灸说明书》 |
二、《卢氏实用针灸学讲义》 |
三、《实用脉学讲义》 |
第三节 医学论文 |
第四节 医学着作以外的文字发表 |
一、文章 |
二、诗词 |
第五章 卢觉愚学术思想整理研究 |
第一节 对《伤寒论》学术观点 |
一、对《伤寒论》的理解 |
二、认为仲景经方能通治百病 |
第二节 各科临床见解 |
一、内科 |
二、妇科 |
三、针灸 |
第三节 主要学术思想 |
一、尊仲景经方为重要临床基础 |
二、为医者知识必须全面 |
三、医者必修针灸 |
四、融汇中西医 |
第四节 学术成就及影响力 |
一、中医科学化的先驱 |
二、积极争取中医应有的地位 |
三、提携后辈 |
四、致力于香港的中医教育和知识传播 |
第六章 卢觉愚学术传承研究 |
第一节 学术传承者介绍 |
一、陈亮明 |
二、谢礼卿 |
三、任勉芝 |
第二节 卢氏后人 |
第三节 学术传承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郭元峰《伤寒论》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伤寒历史发展背景概况 |
1.1.1 伤寒历史发展背景 |
1.1.2 岭南伤寒历史发展背景 |
1.2 郭氏《伤寒论》学术思想概略 |
1.3 郭氏《伤寒论》概略 |
1.3.1 何谓伤寒?重新厘清伤寒的定义 |
1.3.2 伤寒第一要:阴阳为最要纲领,脉为依据分阴阳 |
1.3.3 六经辨证为基本法,细别六经之阴阳,每经皆有其专药 |
1.3.4 重视合病并病 |
1.3.5 重视四诊合参 |
1.3.6 治伤寒不可拘泥于传变次序 |
1.3.7 活用经方及时方加减 |
1.4 岭南医学研究的现状 |
1.4.1 岭南医学的地域性 |
1.4.2 岭南医学的务实性 |
1.4.3 岭南医学的兼容性 |
1.4.4 岭南医学的创新性 |
1.5 中医伤寒论传承创新研究概况 |
1.5.1 国家推动支持,中医走出去 |
1.5.2 名师指导 |
1.6 中医大数据的新时代 |
1.7 属性偏序理论研究概况 |
第二章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可视化方法 |
2.1 整体思路 |
2.1.1 构建郭氏《伤寒论》病、证、症状、舌脉、治法、方、药、转归数据知识库: |
2.1.2 构建郭氏《伤寒论》“病-证-症-脉-治-方-药-预”数据知识库 |
第三章 郭氏《伤寒论》原文知识发现 |
3.1 整体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2.1 郭氏《伤寒论》的知识数据库构建 |
3.2.2 基于郭氏《伤寒论》病、证、症状、舌、脉、治法、方、药、转归偏序结构图及“病-证-症-脉-治-方-药-预”属性偏序结构图知识发现 |
3.2.3 比较郭氏《伤寒论》与仲景《伤寒论》的异同 |
3.2.4 比较郭氏与仲景《伤寒论》有关看目 |
3.2.5 比较郭氏与仲景《伤寒论》有关论饮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际化理论综述 |
2.2.2 中医国际化的文献综述与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国家距离理论 |
2.3.2 软实力理论 |
2.3.3 跨文化传播理论 |
第三章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概况 |
3.1 国内中医国际化实践 |
3.1.1 已开展的中医国际化工作 |
3.1.2 已签署的政府间合作协议 |
3.1.3 已出台的中医国际化政策 |
3.1.4 已具备的中医国际化基础 |
3.2 国外中医国际化发展状况 |
3.2.1 中医教育 |
3.2.2 中医从业人员 |
3.2.3 中医立法管理 |
3.2.4 中医科研 |
3.3 中医国际化的发展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医国际化五大资源与国家距离理论分析 |
4.1 从供给侧分析中医国际化具备的五大资源 |
4.1.1 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 |
4.1.2 中医药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 |
4.1.3 中医药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 |
4.1.4 中医药是优秀的文化资源 |
4.1.5 中医药是重要的生态资源 |
4.2 从需求侧分析中医国际化面临的四大距离 |
4.2.1 文化距离 |
4.2.2 行政距离 |
4.2.3 经济距离 |
4.2.4 地理距离 |
4.3 意义建构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3.1 意义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
4.3.2 意义建构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4.3.2.1 创造性转化的涵义 |
4.3.2.2 中医药资源的创造性转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医国际化国家距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5.1.1 理论基础 |
5.1.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5.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5.2.1 调查问卷设计前的专家访谈 |
5.2.2 调查问卷的设计指导思想 |
5.2.3 调查问卷的变量的测量量表 |
5.3 调查问卷的收集与整理 |
5.3.1 调查问卷的收集 |
5.3.2 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
5.3.3 研究变量体系的说明 |
5.4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5.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5 假设检验 |
5.5.1 潜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 |
5.5.2 回归分析 |
5.6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医国际化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 国内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1.1 标准化问题 |
6.1.2 知识产权问题 |
6.1.3 翻译问题 |
6.1.4 自身发展中的问题 |
6.1.5 国际化人才问题 |
6.2 国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6.2.1 中医学的科学内涵尚未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
6.2.2 中医蓬勃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待拓展 |
6.2.3 国外中医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
6.2.4 国外中医从业者的临床诊疗能力有待提升 |
6.2.5 中医的话语权问题 |
6.2.6 针灸的西化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加快推进中医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
7.1 基于政府部门的宏观策略 |
7.1.1 加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缩小不同国家之间的制度距离 |
7.1.2 加强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有利于中医发展的国际环境 |
7.2 基于中医行业组织的中观策略 |
7.2.1 夯实国内中医药标准化基础工作,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订 |
7.2.2 建立中医国际认证中心,加强对国外中医机构的标准化管理 |
7.2.3 发挥中医行业组织在中医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独特作用 |
7.3 基于中医机构的微观策略 |
7.3.1 发挥中医临床疗效优势,提高国外民众的心理认同 |
7.3.2 以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为抓手,建设好海外中医药中心 |
7.3.3 大力开展中医国际教育,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 |
7.3.4 深入开展高水平国际科研合作,揭示中医科学内涵 |
7.3.5 推动中医跨文化传播,提高国外民众的文化认同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国际化典型案例分析 |
附录2: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美国针灸杂志》的历史描述及其翻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美国针灸杂志》介绍 |
1.1 创刊时代背景 |
1.2 《美国针灸杂志》简介 |
1.3 投稿者分析 |
1.3.1 投稿者—一览表 |
1.3.2 投稿者简介 |
1.3.3 投稿者分析 |
1.4 栏目设置 |
1.5 《美国针灸杂志》文章内容分析 |
1.6 美国针灸流派介绍 |
1.7 此刊的社会评价 |
2 中医音译 |
2.1 《美国针灸杂志》中医音译术语举隅 |
2.2 音译法在中医英译中的可行性及适用范围 |
2.2.1 在中国翻译理论史中溯源“音译法” |
2.2.2 音译理论是“语言国情学”的内在要求 |
2.2.3 中医音译的哲学基础 |
2.3 音译法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步骤及原因阐释 |
2.3.1 “音译”的定义 |
2.3.2 “音译法”的具体步骤 |
2.3.3 对“音译法”具体步骤的阐释 |
2.3.3.1 “音译法”是“原词照借法”的变通 |
2.3.3.2 音位是音译法翻译过程的最小单位 |
2.3.3.3 使用汉语拼音还是威氏拼音? |
2.3.3.4 汉语拼音是中文还是英文? |
2.4 |
2.4.1 以“阴阳”一词的音译为例,贯彻“音译法六步骤” |
2.4.2 对“音译法六步骤”的进一步实践 |
2.5 小结 |
3 针灸穴名译 |
3.1 穴名意译举例 |
3.2 穴名音译举例 |
3.3 借用解剖学术语译名举例 |
3.4 穴名直译举例 |
3.5 小结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国际音标表 |
汉语拼音字母表 |
汉语拼音的国际音标标注表 |
26 个英文字母的国际音标标注表 |
韦氏拼音-汉语拼音对照表 |
针灸穴名浅译一览表 |
督脉、任脉、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和创新点说明 |
(7)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蜂针疗法的起源及萌芽 |
一、蜂毒注射液与活蜂蛰刺 |
二、蜂针与毫针刺 |
三、蜂针与浅刺 |
四、蜂针与艾灸法、拔罐 |
第二节 蜂针疗法的发展概况 |
一、蜂疗人物及其发展 |
二、蜂针疗法学会的发展 |
三、蜂针疗法的呈现多方位发展 |
第三节 蜂针疗法的研究概况 |
一、蜂针实验研究概况 |
二、蜂针的临床应用研究概况 |
第二章 蜂针疗法的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
一、文献的检索策略 |
二、蜂针疗法文献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蜂针疗法现代文献的年度分布情况 |
二、蜂针疗法现代文献期刊分布 |
三、作者分布 |
四、蜂针医家主要发表杂志分布 |
五、蜂针疗法文献类型的分布 |
六、蜂针疗法不良反应文献年度分布 |
第三节 蜂针疗法临床文献研究状况分析 |
一、各年段临床治疗研究文献类型分析 |
二、蜂针临床运用研究文献病种分析 |
三、蜂针及蜂毒单独和结合他法治疗病种分析 |
四、蜂针及蜂毒结合其它疗法的种类分析 |
五、蜂针疗法配合其它疗法的种类数量 |
第四节 讨论 |
一、蜂针文献量年度变化 |
二、蜂针文献发表杂志分布 |
三、发表蜂针文献的高产作者分析 |
四、蜂针单独治疗病例类研究 |
五、蜂针疗法结合他法治疗病例类研究 |
六、蜂针疗法的基础研究 |
七、蜂针疗法实验研究 |
八、蜂针不良反应的文献研究 |
九、蜂针疗法的穴位研究 |
十、蜂针疗法的针法研究 |
十一、蜂针经验与体会 |
十二、蜂针临床文献分析 |
第三章 现代各医家蜂针疗法的特色研究 |
第一节 纳入标准与研究方法 |
一、蜂针疗法医家纳入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蜂针主要医家特色研究 |
一、陈伟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二、房柱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三、陈恕仁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四、王孟林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五、成永明蜂针疗法特色研究 |
六、韩巧菊蜂针疗法特色 |
七、其它蜂针医家蜂针特色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李万瑶教授蜂疗特色研究 |
一、临床病例观察研究 |
二、李万瑶教授蜂针针法研究 |
三、李万瑶教授蜂针疗法临床案例举隅 |
四、讨论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详细摘要 |
(8)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国内外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数据挖掘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挖掘 |
资料与方法 |
1.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和证据等级的制定 |
1.1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和证据等级的建立流程 |
1.2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的收集 |
1.3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的分类 |
1.4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和证据等级的制定方法 |
2.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 |
3. 针刺得气文献的数据挖掘 |
3.1 针刺得气文献的数据挖掘流程 |
3.2 针刺得气文献数据标准化 |
3.3 数据导入 |
3.4 数据挖掘 |
结果 |
1.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的数量及分类 |
1.1 2014.01-2016.03期间针刺得气文献的数量 |
1.2 1949.01-2016.03 期间针刺得气临床文献的数量 |
2.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 |
2.1 “得气”证据的质量评价方法 |
2.2 不同类型针刺得气临床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 |
3.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证据等级建议 |
4.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
5.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数据挖掘结果 |
5.1 得气与否与效应关系的数据挖掘 |
5.2 得气的特点与效应关系的数据挖掘 |
5.3 得气、病种和效应三者间关系的数据挖掘 |
5.4 针刺得气治疗疾病的取穴规律挖掘 |
5.5 得气客观化研究的数据挖掘 |
小结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质量评价和针灸领域数据挖掘的现状 |
1.3 对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的必要性 |
2.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概况探讨 |
3.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方法的特点 |
3.1 强调对“得气”因素的评价 |
3.2 纳入对“得气”研究有价值的证据 |
3.3 考虑“得气”影响因素,多方面评价证据的质量 |
3.4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证据等级划分 |
4. 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探讨 |
5. 针刺得气文献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1 得气与否与效应关系的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2 得气特点与效应关系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3 针刺得气治疗痛经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4 针刺得气治疗痛证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5 针刺得气治疗面瘫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6 针刺得气治疗中风用穴规律数据挖掘结果探讨 |
5.7 得气的客观化研究探讨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加拿大温哥华中医针灸临床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1 世界针灸的发展概况 |
1.2 加拿大针灸发展概况 |
1.2.1 加拿大针灸发展历程 |
1.2.2 加拿大针灸立法概况 |
1.2.3 加拿大针灸教育概况 |
1.2.4 加拿大针灸行医现状 |
1.3 小结 |
第二部分 温哥华针灸临床现状问卷调查研究 |
2.1 研究目标 |
2.2 主要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2.1 研究内容 |
2.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3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样本的选择 |
2.3.3 技术路线 |
2.3.4 调查时间及可行性分析 |
2.3.5 调查内容 |
2.3.6 资料统计方法 |
2.4 温哥华市针灸患者问卷结果及结果分析 |
2.5 温哥华市针灸/中医医师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
2.5.1 研究目的 |
2.5.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三部分 温哥华针灸临床现状访谈研究 |
3.1 访谈的目的 |
3.2 访谈的形式 |
3.3 访谈的意义 |
3.4 访谈对象 |
3.5 访谈问题 |
3.6 答案总结 |
第四部分 结果与展望 |
4.1 温哥华针灸临床发展的调查结果 |
4.2 温哥华针灸临床发展的展望 |
4.2.1 争取加国政府的支持 |
4.2.2 中国文化的输出,中医知识的宣传和推广 |
4.2.3 优化从业人员的结构,提高其业务水平 |
4.2.4 中医针灸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自我完善 |
4.2.5 大力发展针灸基础研究 |
4.2.6 科学的语言武装中医针灸,加强传播力度 |
4.2.7 寻找针灸发展的突破口 |
4.2.8 不可忽视的加国中医/针灸师的作用 |
4.2.9 争取保险金覆盖范围,扩大针灸报销比例 |
4.2.10 注意增强与现代医学从业人员的交流和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岭南针灸文献的发掘与整理 |
第一节 现存岭南针灸文献基本概况 |
第二节 已佚岭南针灸医籍概况 |
第三节 现存岭南针灸医籍述评 |
一、葛洪及其《肘后备急方》针灸学术成就 |
二、刘昉《幼幼新书》儿科针灸学术成就 |
三、《岭南卫生方》对针灸治瘴的贡献 |
四、丘濬及其《重修明堂经络前后图》流传和影响 |
五、叶广祚与《采艾编》基本学术思想 |
六、叶茶山与《采艾编翼》针灸学术特点 |
七、陈主平及其针灸着作 |
八、梁湘岩及其《针灸学讲义》 |
九、徐益年及其《实用针灸学》 |
十、吴韵桐与《针灸纂要》 |
十一、周仲房及其《针灸学讲义》 |
十二、曾天治着作及其“科学针灸”的探索 |
十三、卢觉非及其《中国针灸科学论》 |
十四、李法陀及其《针灸科讲义》 |
十五、汕头针灸学研究社《中国针灸治疗学讲义》 |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 |
一、灸法独盛,针法致用 |
二、家传师授,各有所承 |
三、立足临床,融古汲新 |
四、革新教材,合理编排 |
第二章 近代岭南针灸学术流派整理研究 |
第一节 澄江针灸学派在岭南地区的传承 |
一、澄江针灸学派与岭南针灸 |
二、创始人——承淡安 |
三、岭南代表传人 |
四、澄江针灸学派岭南传人针灸特点 |
五、学术传承 |
六、学术成就及影响 |
第二节 韩绍康及其候气针灸法 |
一、创始人——韩绍康 |
二、代表传人 |
三、候气针灸法特点 |
四、候气针灸法传承 |
五、学术影响 |
第三节 “靳三针”疗法流派 |
一、创始人——靳瑞 |
二、代表传人 |
三、靳三针疗法流派特点 |
四、学术传承 |
五、学术成就 |
第四节 岭南针灸学术流派的比较研究探析 |
一、学术渊源 |
二、学说创立 |
三、医术特色 |
四、医脉传承 |
五、学术范式 |
六、结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LECTURE ON ACUPUNCTURE Part I Clinical Acupuncture Lecture Thirty-two ASTHMA(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刺八髎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研究[D]. 郭尊莉.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3]近代香港伤寒名家卢觉愚生平及学术思想整理研究[D]. 刘昭劲(LAU Chiu-king Marti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4]郭元峰《伤寒论》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D]. 莫可珍(Hochun Mok).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8(02)
- [5]中医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国家距离视角的分析[D]. 蒋继彪.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6]《美国针灸杂志》的历史描述及其翻译问题[D]. 田青.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08)
- [7]蜂针现代文献及名家特色研究[D]. 徐长琼.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11)
- [8]针刺得气临床文献质量评价及数据挖掘[D]. 潘秋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加拿大温哥华中医针灸临床现状研究[D]. 张镐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10]岭南针灸学术源流探讨与近代学术流派整理研究[D]. 李乃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