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冬育仔猪成活率(论文文献综述)
陈利,许芳,支锐,范雅芬,张富林,张馨檄[1](2021)在《哺乳仔猪护理技术》文中认为育仔猪出生后代谢和体温等调节机能差,免疫力低下,但又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从而使仔猪难以养育,若养育不当,易造成仔猪患病多,成活率低,增重慢等影响生产和经济效率。文章结合生产实际,就哺乳仔猪断脐、干燥、保暖、吃初乳、假死猪救护、仔猪保健、教槽和调栏、寄养和并窝8项关键技术进行整理阐述,旨在为养育哺乳仔猪进行科学饲养和管理提供参考。
王春旭[2](2020)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保育仔猪是指断奶后至70日龄的仔猪,具有生长速度快、易应激、疾病抵抗力低的特点。因此保育仔猪的管理要以保证仔猪生产性能、减少应激和提高成活率为重点。保育料的营养和质量对保育仔猪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保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有利于仔猪生长健康,但添加标准目前尚不明确。本项目针对不同葡萄糖添加剂量对保育颗粒料质量、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和生产调查。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在基础日粮中配置葡萄糖添加剂量分别是0%、2%、4%、8%的葡萄糖,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制粒,测定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四个试验组分别是A组(基础日粮+0%葡萄糖)、B组(基础日粮+2%葡萄糖)、C组(基础日粮+4%葡萄糖)、D组(基础日粮+8%葡萄糖)。对各组饲料颗粒制粒硬度、制粒含粉率与粉化率以及密度、体积质量的差异性进行组间比较。择选健康体况、采食正常的21天保育仔猪120头,依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保育仔猪,分别饲喂剂量为0%(A组)、2%(B组)、4%(C组)、8%(D组)的葡萄糖,进行饲养试验,10天预试期结束后,转入保育舍进行后期试验,正式期30天。比较各组保育仔猪在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功能方面的数据差异。最后对省内超过万头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4%葡萄糖的仔猪保育料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1)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对饲料颗粒制粒硬度有显着影响,随着添加量的增多,颗粒制粒硬度趋于提高,以添加8%量硬度最高(P<0.05),但2%、4%添加量与0%比较影响差异并不显着(P>0.05)。(2)添加4%、8%剂量的葡萄糖后,颗粒饲料制粒含粉率与粉化率显着降低(P<0.05),但4%、8%之间颗粒饲料制粒的含粉率及粉化率的差异不显着(P>0.05);可见4%、8%葡萄糖添加剂量有利于降低颗粒饲料制粒的含粉率与粉化率。(3)葡萄糖不同添加水平对颗粒饲料密度、体积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4)生长性能方面:1)葡萄糖添加剂量为2%、4%、8%时保育仔猪日均采食量均要较对照组无添加时高(P<0.05);添加8%葡萄糖的D组日采食量最高(P<0.05),但与C组并无显着差异(P>0.05),与B组日均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证明添加葡萄糖剂量4%、8%时,易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2)各不同葡萄糖添加水平处理组间保育仔猪初始体重并无差异(P>0.05)。试验期仔猪日增重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C、D两组日平均增重均要显着高于A、B两组(P<0.05);证明添加葡萄糖量4%、8%时,有利于促进保育仔猪体重增长。(5)肠道健康方面:1)D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较其它三个处理组均高(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B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均稍低于C组;证明添加8%的葡萄糖会引起保育仔猪腹泻率上升。2)在试验前期(第10d)及全期(第40d),葡萄糖添加剂量为4%时(C组),保育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值,且第40d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试验第10d时,C组中保育仔猪白蛋白含量明显较A、B两组高(P<0.05),但当葡萄糖剂量增高到8%时,D组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试验第40d,B组仔猪白蛋白含量明显较A组提高(P<0.05),但和C组比较差异并不显着(P>0.05);B、C、D三组在添加不同剂量的葡萄糖后,第10d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较A组有显着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比较并无显着性变化(P>0.05)。3)保育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其干物质、蛋白质与能量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分析:B组干物质及能量消化率稍高于其它组,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多,粗蛋白消化率呈剂量依赖性的减低趋势,但组间差异值并不显着(P>0.05)。4)B、C、D三组和A组比较,保育仔猪空肠食糜中的乙酸浓度、丙酸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同时总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P<0.05);B、C、D三组保育仔猪盲肠食糜当中的丙酸浓度、丁酸浓度明显较A组增高,同时总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P<0.05)。(6)免疫功能方面:保育仔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其血液炎性细胞因子(IFN-γ)、抗炎性细胞因子(IL-2、IL-10)含量并无明显影响。试验第10d时,发现随着添加葡萄糖剂量的增多,IL-6、TNF-α、IFN-γ含量呈趋于下降状,并且C、D两组抗炎性细胞因子IL-2含量均较A组低,但差异性并不显着(P>0.05);各组间IL-10含量差异并不显着。在试验第40d,观察到随着葡萄糖剂量的增多,D组IL-6含量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各组之间的IL-10含量差异性不显着(P>0.05).体液免疫方面来看,试验第10d时,基于葡萄糖添加剂量的增多,Ig G、Ig M含量均呈逐渐减低状,尤其D组Ig M含量较其它组更低(P<0.05);在试验第40d时,C组中仔猪血液Ig G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D组Ig G含量显着降低(P<0.05)。(7)添加4%葡萄糖对三个猪场仔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头均增重、增重收入上,试验组数据均较对照组优,且试验组饲料支出成本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猪场一试验组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9.03元,猪场二试验组仔猪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8.43元,猪场三试验组仔猪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8.48元。结果表明:保育仔猪饲料添加4%的葡萄糖有利于颗粒饲料制粒的硬度,并降低颗粒饲料制粒含粉率、粉化率;可显着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日均增重等生长性能,对保育仔猪腹泻没有影响,并有利于仔猪免疫。因此,4%葡萄糖添加量的保育仔猪饲料可在规模化猪场中推广使用,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姜海[3](2020)在《育仔猪繁育配套技术的探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养猪生产的重要步聚,仔猪繁育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良好的繁育配套技术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有利于提高仔猪转群后的生产,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的养殖效率。本文对育仔猪繁育配套技术展开探究。1建立高产、稳产的母猪群1.1合理选择种公猪与繁育母猪选择体质健康、体重>60 kg的瘦肉型猪作为种公猪,尽量选择8个月龄以上的壮年猪。同时选择上代具有三窝以上产仔量、同窝仔猪生产量多而品质优良、初生猪仔体
祝丽[4](2019)在《浅谈提高春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要点》文中指出春季气温不稳定,对仔猪的成活率造成一定的威胁,给农户带来经济损失,对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根据春季气候多变的特点,从母猪方面和仔猪方面分别介绍了在春季提升仔猪存活率要注意的问题,接着从入分娩舍,喂脂肪加VC,洗热水澡,防寒保温,早吃初乳,供水固乳,预防疾病等技术要点,针对如何提升仔猪春季的成活率进行阐述,对促进养猪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褚建华[5](2018)在《浅谈如何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文中认为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研究,总结出本项技术措施,经实践验证,对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着效应。1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研究表明,胚胎到妊娠80天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110天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出生
叶真伟[6](2018)在《一种猪萎缩性鼻炎疫苗在猪场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猪萎缩性鼻炎(AR)为猪呼吸道慢性传染病,分为进行性和非进行两种类型,主要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和产毒多杀性巴氏杆菌,AR是公认的严重危害集约化养猪场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对国内外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影响。目前,主要通过免疫猪萎缩性鼻炎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来防止该疾病的感染和传播。实验目的:为了评估市场上某猪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在湖南某规模猪场使用的安全性和实际应用效果的研究。实验方法:2017年4月对某屠宰场现场调查,评估某规模化猪场猪群猪萎缩性鼻炎感染情况,并对其采取该疫苗的免疫措施,对该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做评价及对免疫该疫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做分析。一、通过对比空白组和免疫组的发病情况以及屠宰现场调查,对某规模化猪场的AR发病情况做有效评估;二、研究该猪萎缩性鼻炎疫苗的安全性,随机选取日龄和生长情况相近的怀孕母猪50头,分成两组,免疫组在产前89周对其进行第一次免疫,空白组不做处理,分别测量空白组和免疫组免疫前的体温以及免疫后6h、24h、48h的体温,同时记录免疫母猪局部和全身性的反应情况;于产前45周进行第二次免疫,处理方法和测量指标同上,同时记录免疫后母猪繁殖性能指标。三、进一步研究该疫苗免疫怀孕母猪后对其所产后代仔猪从保育到育肥阶段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免疫组母猪的后代随机挑选仔猪299头、295头分别作为保育仔猪免疫组Ⅰ、Ⅱ,随机挑选未免疫母猪的后代仔猪276头、275头分别作为实验空白组Ⅰ、Ⅱ。分析该疫苗对保育猪群的经济效益的影响;之后做进一步追踪实验,从免疫母猪的后代保育猪中随机选576头作为育肥免疫组Ⅰ,从未免疫母猪的后代保育猪中随机选539头作为育肥实验空白组Ⅰ,分别统计每组各阶段猪群的成活率、日增重、出栏时间、料肉比、生长性能等。实验结果:1、通过统计0h、6h、24h、48h各时间点免疫组和空白组怀孕母猪的体温变化情况,母猪体温均处于正常范围;免疫后母猪采食量也正常、无副反应,提示该疫苗安全可靠,且疫苗对怀孕母猪造成的应激较小以及对母猪的繁殖指标的影响不显着。2、该萎缩性鼻炎疫苗不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还有较理想的临床免疫效果,通过随机调查该规模化猪场空白组6个样本的肥猪,统计分析得出猪萎缩性鼻炎的中度感染和重度感染各占50%;在使用该疫苗免疫后在屠宰现场免疫组9头肥猪的调查中发现该场肥猪有77.78%(04分)的猪鼻甲骨为轻度病变、22.22%(58分)的猪鼻甲骨为中度病变,确定该疫苗使用后对猪群萎鼻发病情况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能有效地提高猪群的健康度。此外,对怀孕母猪免疫后,其后代仔猪从产房到保育最后到育肥阶段均有效地提高了日增重,成活率等,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养猪业降低经济损失,而且对后代仔猪其他疫苗的免疫干扰作用不明显,也不影响正常的疫苗免疫。结论:该萎缩性鼻炎灭活苗是安全、有效且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猪养殖的经济损失。
倪少闯[7](2018)在《江苏某猪场仔猪腹泻的临床调查与乳杆菌J26预防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腹泻一直是养殖业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且很多因素均可引起发病,其中病毒性和细菌性腹泻更是仔猪腹泻中的重要防控内容,很难彻底杜绝,常表现为反复的流行。由于腹泻原因而导致的猪掉膘、发育迟缓,成活率降低,育肥时间延长,增重减少,猪舍利用率降低,养猪循环周期延长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生产中一般都是使用疫苗和抗生素进行防控,但过多使用抗生素产生了很多弊端,由此迫切需要抗生素之外的防控途径来减弱或是替代抗生素的使用。益生菌能够避免对肠道中固有菌群平衡的破坏作用,有效增加消化道内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同时提高肠道内菌群平衡,提高畜禽生长,优化饲料利用率和转化率,已成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饲料添加剂。江苏一大型猪场仔猪长期发生腹泻,且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都表现为短期有效,隔段时间复发的情况,本试验对该场仔猪进行长期的临床跟踪调查,分析该场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并从益生菌角度进行仔猪腹泻防控。试验结果表明,在仔猪日粮中补充乳杆菌J26(L.reuteri)能有效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形态,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在腹泻的预防方面,可有效预防仔猪腹泻,提高粪便的一致性。试验一、某猪场仔猪腹泻的临床调查与病因分析本试验在江苏某猪场开展,对该场仔猪腹泻流行病学情况进行调查。腹泻主要发生于断奶仔猪,临床表现为严重的黄色或灰黄色腹泻,迅速消瘦、脱水或死亡,其中有病例死亡率高达27.5%,剖检发现肠道内大量积气、积液,肠壁变薄、充血出血,肠腔内可见大量黄色、灰色内容物,胃肠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等。病原分析发现,相关腹泻病毒如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轮状病毒(PoRV)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率高达70%,其次为PEDV感染,约为42.5%。后对腹泻保育仔猪进行临床调查,发现腹泻大概分为两次,一次为转群后一周左右,一次为42日龄左右,至50日龄后,腹泻情况逐渐消失。且腹泻发生主要表现为部分发病,不表现为爆发性发病或死亡,且保健后即出现好转,通常数日后腹泻停止,隔段时间复发,主要病原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40.0%)以及病毒PEDV(32.5%),故判定该猪场仔猪腹泻为混合性感染。试验二、某猪场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乳杆菌J26的抑菌试验本试验对该猪场仔猪腹泻病料进行病原体的分离鉴定,通过对细菌及菌落的形态学观察、小鼠的致病性试验等确定致病菌。生化试验中,致病菌IMViC试验结果为“++--”;三糖铁试管试验中产酸、产气、不产生硫化氢;WB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株ATCC一致,分离得到致病性大肠杆菌。结合临床上常用药物和相关报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生素。同时采用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营养代谢病实验室所分离出的7株猪源耐酸、耐胆盐、黏附力优异的益生菌与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共培养试验,结果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与乳杆菌J26(L.reuteri)共培养96 h即被完全灭活。试验三、乳杆菌J26对仔猪腹泻的临床预防试验从保育舍刚转入的1579头21~31日龄、体重7.3±0.5 kg的杂交仔猪中挑选216头随机分为三组:益生菌组(饲料中有效菌数≥ 108/kg)、抗生素组(饲喂药敏试验选定的敏感抗生素)和对照组(正常饲喂),每组三个重复,每个重复24头仔猪。试验结果:在仔猪生长性能方面,益生菌组的料比为1.32,仔猪腹泻率为2.78%,均显着低于对照组(2.78、15.28%);粪便的一致性比较发现,益生菌组的评分为3.93,显着高于对照组评分(3.04);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形态观察发现,益生菌V/C比值分别为5.8、2.25与3.14,显着高于对照组仔猪肠道V/C比值(分别为4.02、1.62与2.80)(P<0.05)。研究结果表明,补充乳杆菌J26(L.reuteri)能够有效防控仔猪腹泻。
邱骏[8](2016)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控措施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采集河南省及周边不同地区疑似PRRS病猪的组织病料进行PRRSV分离与鉴定,并对分离毒株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河南省PRRS的流行状况调查结果为基础,研究PRRSV弱毒疫苗、三仁汤复方中药制剂和抗PRRSV免疫血清对PRRS的防治效果,以寻求简捷、有效、实用的PRRS防控措施,以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1、收集河南省及湖北部分市区20062014年疑似PRRS发病猪的病料180余份,用Marc-145细胞培养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分离得到10株PRRSV,其中河南省共9株,湖北襄樊1株,以美国经典株ATCCVR-2332和中国经典株CH-1a为参考毒株,将分离株的NSP2和ORF5-7片段分别克隆到p MD-18T载体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PRRSV分离株均为美洲型毒株,且Nsp2基因均已发生了缺失,GP5基因没有缺失,只有基因位点突变;其中He N1-06与ATCCVR-2332处于同一个进化分支,其它9株毒株(He N2-06,He N3-06,He N1-07,He N2-07,He N3-07,He N1-08,He N2-08,He N3-08,He N4-08)与CH-1a株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证实了河南省PRRSV一直在变异,且以高致病性毒株为主流。2、PRR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水平高低和维持时间长短与母猪初乳抗体水平呈正相关,母源抗体的S/P在14日龄最高,随后开始下降,21日龄下降速度加快,38日龄降到最低,平均半衰期12天,由此确定免疫方案:仔猪21日龄实行首免,45日龄二免,剂量1头份/头弱毒疫苗肌肉注射,种猪每年普免3次,剂量2头份/次弱毒疫苗肌肉注射。3、通过三仁汤复方中药制剂作用于Marc145细胞后,观察Marc145细胞的病变率(CPE),研究三仁汤复方中药对PRRSV在Marc-145上的吸附阻断作用,增殖抑制作用以及直接灭活作用。结果表明:三仁汤复方中药制剂对PRRSV有较强的吸附阻断作用、增殖抑制作用和直接灭活作用,其最小质量浓度分别为125g/L、31.25g/L和15.625g/L。4、PRRS临床防控研究结果表明:按照上述免疫方案实施后,种猪配种分娩率由76.6%提高到90.5%,提高了13.9%;保育猪成活率由89.0%提高到98.0%,提高了9.0%;育肥猪成活率由87.0%提高到95.0%,提高了8.0%;三仁汤复方中药临床治疗1825头发生PRRS保育猪成活率达到99.28%,治疗8994头发生PRRS的育肥猪成活率达到95.73%;临床对照治疗实验结果表明:用三仁汤复方中药治疗1153头发生PRRS病猪成活率为97.66%,日增重390g/d,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治疗1040头发生PRRS病猪成活率为80.48%,日增重310g/d,成活率提高了17.18%,日增重提高了80g/d;用三仁汤治疗发生PRRS种猪群配种分娩率提高了39.8%,新生仔猪健仔率提高了53.2%。用抗PRRSV免疫血清在保育猪发生PRRS早期按1m L/kg体重剂量肌肉注射,成活率由86.56%提高到96.85%,提高了10.32%。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河南省PRRSV的感染与流行十分普遍,毒株已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运用PRRSV弱毒疫苗、三仁汤复方中药和抗PRRSV免疫血清联合防治PRRS的发生,有效减少了母猪流产和仔猪死亡,改善了猪群健康状况,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
王幼春,杨洪举[9](2015)在《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仔猪成活率是猪群养殖获得经济收益的关键,如果一窝内断奶仔猪能够多成活12头,则每窝窝重将有效提升10%20%。为实现哺乳仔猪的多活全壮,作者结合工作实践,总结出温度控制、哺乳、人工固定乳头、高床培育、及时补充饲料、增强母猪妊娠后期能量水平、做好疾病防控和配制补料或代乳料的措施。
王淑兰[10](2014)在《冬季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四项措施》文中认为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笔者经调查研究,总结出四项技术措施,经实践验证,对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着效
二、如何提高冬育仔猪成活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冬育仔猪成活率(论文提纲范文)
(1)哺乳仔猪护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仔猪断脐 |
1.1 结扎法 |
1.2 捏压法 |
2 仔猪干燥 |
3 仔猪保暖 |
4 早吃初乳 |
5 假死猪救护 |
6 仔猪保健 |
6.1 保健前准备 |
6.2 保健流程 |
7 仔猪寄养和并窝 |
8 仔猪教槽和调栏 |
8.1 仔猪教槽 |
8.2 仔猪调栏 |
(2)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保育仔猪对饲料营养与加工质量的要求 |
1.1 保育仔猪对饲料营养的需求 |
1.2 保育仔猪对饲料加工质量的需求 |
2 评价保育仔猪饲料加工质量指标 |
2.1 硬度 |
2.2 含粉率 |
2.3 粉化率 |
3 葡萄糖的功能 |
3.1 葡萄糖的生理作用 |
3.2 体内葡萄糖来源与利用 |
4 评价保育仔猪消化功能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
4.1 消化吸收发育影响因素 |
4.2 肠道免疫力影响因素 |
4.3 葡萄糖对保育仔猪的影响 |
5 国内外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5.1 国外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5.2 国内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6 本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6.1 主要内容 |
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保育仔猪饲料制粒质量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颗粒料制备 |
1.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1.4 指标测定 |
1.1.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硬度 |
1.2.2 含粉率 |
1.2.3 粉化率 |
1.2.4 密度和体积质量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饲养方法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性能 |
2.2.2 肠道健康 |
2.2.3 不同葡萄糖添加量对保育仔猪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对保育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2.3.3 对保育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规模化猪场生产应用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1.3 经济效益 |
3.1.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猪场1 |
3.2.2 猪场2 |
3.2.3 猪场3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育仔猪繁育配套技术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立高产、稳产的母猪群 |
1.1 合理选择种公猪与繁育母猪 |
1.2 促进初产母猪生产水平的有效提升 |
2 促进母猪早发情 |
2.1 提高对哺乳仔猪断奶 |
2.2 配种前精心饲养 |
2.3 诱导繁育母猪的发情 |
3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
3.1 低妊娠、高泌乳饲养 |
3.2 对仔猪进行钙与硒的补充 |
4 增强哺乳母猪的带仔数量,促进母乳的泌乳量 |
4.1 并窝与寄养 |
4.2 固定乳头 |
4.3 增强泌乳期母猪的营养 |
5 预防哺乳仔猪疾病 |
(4)浅谈提高春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 提高春季仔猪成活率的方面 |
1.1 母猪方面 |
1.2 仔猪方面 |
2 提高春季仔猪成活率具体技术要点 |
2.1 入分娩舍 |
2.2 喂脂肪加VC |
2.3 洗热水澡 |
2.4 防寒保温 |
2.5 早吃初乳 |
2.6 供水固乳 |
2.7 预防疾病 |
3 小结 |
(5)浅谈如何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妊娠后期管理, 提高仔猪初生重 |
2 控制舍内温度, 创造母仔舒适小环境 |
3 适当应用激素制剂, 诱发母猪白天产仔 |
4 及早控制常发病 |
5 科学安排母猪饮食, 提高泌乳量 |
6 适时断乳, 提高母猪年产窝数 |
(6)一种猪萎缩性鼻炎疫苗在猪场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猪萎缩性鼻炎概述 |
1.2.1 AR病原学特征及理化特性 |
1.2.2 AR的流行病学特征 |
1.2.3 AR致病机理 |
1.2.4 AR临床特征及病理变化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诊断方法 |
1.3.2 AR的综合防治 |
1.3.3 AR疫苗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猪萎缩性鼻炎疫苗在猪场的安全性评价 |
2.1 材料 |
2.2 疫苗安全性评价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数据处理 |
2.2.3 免疫程序及操作要点 |
2.3 结果分析 |
2.3.1 疫苗免疫对母猪的体温、采食量、流产率指标的影响 |
2.3.2 疫苗免疫对母猪繁殖性能指标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疫苗应用效果的研究 |
3.1 免疫后猪群萎鼻发病情况调查评估 |
3.1.1 评估方法 |
3.1.2 实验设计 |
3.1.3 评估结果及其分析 |
3.1.4 讨论 |
3.2 疫苗经济效益评价 |
3.2.1 疫苗及抗生素成本 |
3.2.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3.2.3 评价方法 |
3.2.4 实验设计 |
3.2.5 数据处理分析 |
3.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3.2.7 讨论 |
全文总结 |
实验创新点与不足 |
实验改进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江苏某猪场仔猪腹泻的临床调查与乳杆菌J26预防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腹泻的研究进展 |
1 腹泻的病因 |
1.1 细菌感染 |
1.2 病毒感染 |
1.3 寄生虫感染 |
1.4 其他 |
2 腹泻的防治 |
2.1 改善饲养管理 |
2.2 药物防治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益生菌的研究进展 |
1 益生菌的功能 |
1.1 维持肠道内的菌群平衡 |
1.2 生物夺氧 |
1.3 占位效应 |
1.4 增强免疫力 |
1.5 促进消化 |
1.6 提高肠道内环境 |
2 益生菌在仔猪养殖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三章 某猪场仔猪腹泻的临床调查与病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细菌学检测 |
1.3 病毒学检测 |
1.4 其他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
2.2 细菌学检查结果 |
2.3 病毒学检查结果 |
2.4 其他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某猪场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乳杆菌J26的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益生菌菌株 |
1.3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
1.4 动物致病试验 |
1.5 药敏试验 |
1.7 益生菌的抑菌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结果 |
2.2 动物致病试验结果 |
2.3 药敏试验结果 |
2.4 益生菌的抑菌试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乳杆菌J26对仔猪腹泻的临床预防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益生菌添加剂的制备 |
1.3 试验动物及分组 |
1.4 饲喂试验及样本采集 |
1.5 病原检测 |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观察结果 |
2.2 仔猪生长变化结果 |
2.3 粪便一致性变化结果 |
2.4 肠道的形态学观察 |
2.5 病原检测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
1.1 PRRS的流行概述 |
1.2 PRRSV的病原学特征 |
1.3 PRRS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4 PRRSV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
1.5 PRRS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
1.6 PRRS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河南省PRRSV流行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河南省PRRSV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PRRS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应用效果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三仁汤复方中药制剂对PRRSV体外抑制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抗PRRSV免疫血清的制备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温度控制 |
2 及时哺乳 |
3 人工固定乳头 |
4 高床培育 |
5 及时补充饲料 |
6 增加母猪妊娠后期饲料的能量水平 |
7 疾病防控措施 |
8 配制补料或代乳料 |
(10)冬季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四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妊娠后期管理, 提高仔猪初生重 |
2 控制舍内温度, 创造母仔舒适小环境 |
3 适当应用激素制剂, 诱发母猪白天产仔 |
4 及早控制常发疾病, 确保母仔健康发育 |
四、如何提高冬育仔猪成活率(论文参考文献)
- [1]哺乳仔猪护理技术[J]. 陈利,许芳,支锐,范雅芬,张富林,张馨檄. 猪业科学, 2021(05)
- [2]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D]. 王春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3]育仔猪繁育配套技术的探究[J]. 姜海. 饲料博览, 2020(05)
- [4]浅谈提高春季仔猪成活率的技术要点[J]. 祝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19(10)
- [5]浅谈如何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J]. 褚建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8(15)
- [6]一种猪萎缩性鼻炎疫苗在猪场的安全性评价及其应用效果的研究[D]. 叶真伟. 湖南农业大学, 2018(09)
- [7]江苏某猪场仔猪腹泻的临床调查与乳杆菌J26预防效果研究[D]. 倪少闯.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病原分离鉴定及防控措施研究[D]. 邱骏. 吉林大学, 2016(08)
- [9]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 王幼春,杨洪举.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5(03)
- [10]冬季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四项措施[J]. 王淑兰.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