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秦岭南坡两栖爬行动物的利用与蛇类食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俊梅[1](2021)在《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和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3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夏季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二是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三是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第一,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比研究。野外研究采用样线法观察并记录蜥蜴物种,采用样方法记录样方内栖息地特征的主要指标:植被覆盖度、碎石比例、裸地比例、植被高度、植物种数、土壤硬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结果表明,同域分布的两种蜥蜴在微生境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丽斑麻蜥栖息地多为灌丛或者植被盖度高的草丛、植被高度高、植被种数多、碎石比例低、土壤硬度较高的微生境;而荒漠沙蜥栖息地的环境多为矮小草丛、植被种数少,碎石比例高、土壤硬度低、土壤温度高、土壤湿度低的微生境;在过渡区域两物种会同域分布。主成份分析显示,丽斑麻蜥会首选植被是覆盖度高的生境,而荒漠沙蜥会首选植被覆盖度低的生境。第二,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的栖息地对环境变化的响应。降雨量、植物覆盖度与植被大小,会影响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1)降雨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在2019年,年降雨量为402.9mm,2020年为342.1mm。两年相差60.8mm。在植被生长期间,降雨量对丽斑麻蜥和荒漠沙蜥均会有显着影响。降雨量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的种群密度越低。(2)植物覆盖度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54.24±13.38%;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46.93±12.27%,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21<0.05),即植被覆盖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覆盖度为41.41±8.79%;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38.22±8.92%,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不显着(p=0.464>0.05)。(3)植被大小对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种群密度的影响:有丽斑麻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12.34±7.25;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9.75±5.74,两年的植被覆盖度差异显着(p=0.0047<0.05),即植被高度越高,丽斑麻蜥的种群密度越高。荒漠沙蜥分布的生境,2019年植被高度为8.47±2.90;2020年植被覆盖度为5.83±2.21,两年的植被高度差异显着(p=0.039>0.05)。第三,丽斑麻蜥的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响应。(1)自然巢环境:温度,孵化期产卵巢的表层温差为8.5-39℃,温差为30.5℃;产卵处温差为11.5-34℃,相差22.5℃;20cm处温差为13.5-27℃,相差13.5℃;即相差结果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温效果越好。湿度,不同土壤层的湿度变化为:表层湿度差为94.6-106.8%,其湿度差为12.3%。卵处的湿度差为93.3-105.2%,湿度差为11.3%;20cm处的湿度差为92.0-102.5%,其湿度差为10.5%,即土壤湿度差为:表层>卵深>20cm。土壤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并且土壤深度越深,保湿效果越好。(2)模拟巢环境:温度,不同覆盖物下的温度差的顺序为:无覆盖物>砖头>石头。湿度,表层湿度差结果为:表层>砖头>石头;产卵处和20cm处的湿度差结果均为:表层>石头>砖头。不同的覆盖物保温效果不同。
阿尔孜古·衣米提[2](2021)在《叶城沙蜥两性异形和形态特征的地理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姣[3](2020)在《山西铁桥山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fontanierii)猎物丰富度及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fontanierii)是我国特有的豹亚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是华北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猎物的资源状况是华北豹种群复壮重要的基础,了解食物组成与猎物的可获得性对华北豹及栖息地系统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1月间,利用红外自动相机监测华北豹猎物种群,获得华北豹主要猎物的相对丰富度,依据随机相遇模型REM(Random Encounter Model)估算猎物的绝对密度,并对比冷暖季间的差异。并于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收集华北豹粪样81份,通过粪便分析法获得华北豹猎物组成,对比了冷暖季间食物组成和捕食偏好的差异。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全年中(2018.11-2019.10)哺乳动物猎物的相对丰富度依次为:牛(13.71)>啮齿类(11.46)>狍(5.55)>赤狐(3.85)>野猪(2.21)>狗獾(1.41)>狗(1.02)>豹猫(0.54)>猪獾(0.42);暖季(无霜期)的相对丰富度为:牛(24.29)>啮齿类(13.65)>狍(6.74)>赤狐(3.09)>野猪(2.87)>狗獾(2.36)>狗(1.26)>猪獾(0.55)>豹猫(0.46);冷季(霜降期)的相对丰富度依次为:啮齿类(8.25)>赤狐(4.44)>狍(4.23)>牛(3.02)>野猪(1.26)>狗(0.73)>豹猫(0.53)>狗獾(0.50)>猪獾(0.27)。除猪獾(p=0.031)外,各哺乳动物猎物在研究区内分布较为均匀,在各功能区间无明显差异。2.通过物种的种群密度,衡量野生哺乳动物猎物的可获得性。估算相对丰富度高于1.00的野生哺乳动物猎物(即狍、野猪、赤狐、狗獾、啮齿类)的绝对密度,获得全年期各物种的绝对密度(只/km2)为:啮齿类(20.63)>狍(0.86)>赤狐(0.34)>野猪(0.28)>狗獾(0.12);暖季时的密度依次为:啮齿类(24.57)>狍(1.04)>野猪(0.37)>赤狐(0.27)>狗獾(0.21);冷季时为:啮齿类(14.85)>狍(0.86)>赤狐(0.34)>野猪(0.28)>狗獾(0.12)。3.狍、野猪的可获得性在09月最高,赤狐的可获得性11月最高,狗獾的可获得性在05月最高,而啮齿类在06月的可获得性最高。华北豹对有蹄类中狍的可获得性较高。4.研究结果显示,华北豹的全年食物由10种(类)猎物组成,暖季由7种(类)组成,冷季由10种(类)组成,冷季时中小型猎物及家畜在食物中的占比升高,对狍的捕食最频繁,野猪的生物贡献率最高。5.华北豹全年偏好捕食三种(类)猎物,依次为:野猪(+0.73)、狍(+0.63)、啮齿类(+0.04);暖季偏好两种猎物,依次为:野猪(+0.85)、狍(+0.76);冷季偏好猎物有三种(类),野猪(+0.54)、狍(+0.39)、啮齿类(+0.12)。综上,华北豹食物组成中以野生有蹄类猎物为主,但有蹄类的野外种群密度较低,尤其是野猪。家畜散养导致了家畜与野生有蹄类间的种间资源竞争,扩大有蹄类种群对华北豹的保护至关重要,但如何清除家畜散养及如何阻止野猪祸害庄稼,将是有蹄类种群壮大的关键问题。
李海娇[4](2019)在《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物生活史研究是生态学的重要内容,生活史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地位及作用,以及这个物种的现状进行了解。本文对山西霍州、陕西周至、陕西宁陕、甘肃岷县及甘肃宁县五个地区秦岭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的性二态、食性、种群年龄结构、性比及雌性繁殖进行初步研究。随机捕捉秦岭滑蜥,测量性成熟个体的8个形态特征指标并对性别进行鉴定,用SPSS 23.0分析雌雄个体8个形态特征的差异。解剖所有个体胃部,对胃内食物进行鉴定、记录及处理,了解秦岭滑蜥的食性。用SPSS 23.0作出秦岭滑蜥头体长频次分布直方图,得出其种群年龄结构。统计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雌雄秦岭滑蜥数量,得出其性比。用线性回归分析窝卵数、窝卵重、卵重与雌体大小之间的关系,研究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秦岭滑蜥雌雄个体平均头体长差异极显着,表现为雌性大于雄性。去除头体长的影响,秦岭滑蜥雌雄个体尾长、头长、头宽、头高、腹长、前肢长和后肢长的差异也极显着,其中雌性腹长显着大于雄性,其余6个形态指标均为雄性显着大于雌性。雌雄个体头体长差异与繁殖压力有关,头部差异由繁殖压力与性选择共同导致,腹部两性差异主要由繁殖压力导致,尾部与附肢的两性异形主要由性选择导致。因此,性选择与繁殖压力是秦岭滑蜥性二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2)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秦岭滑蜥的食物为动物性食物,未鉴定出植物性食物。食物组成包括昆虫纲的8目22科、蛛形纲、甲壳纲的鼠妇、寡毛纲的蚯蚓及腹足纲的蜗牛。不同地理种群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岷县与宁县、宁县与霍州地区秦岭滑蜥的食性差异有显着性,其余各地秦岭滑蜥食性差异不显着。不同性别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也存在一定差异,全部样本和岷县地区雌雄个体食性差异有显着性,其余各地雌雄个体食性差异不显着。霍州地区不同年龄段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不显着,它们食物种类均为6目8科。食物组成的地理差异可能与不同地理环境食物可利用性差异有关。食物组成的两性差异可能与雌性繁殖、雌雄头部宽度差异等有关。幼体的食物一般为体型较小的蚁类等,幼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更多能量,此外,由于头宽的限制,幼体只能捕食个体较小的食物。(3)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五个地区全部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四个年龄段,1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霍州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宁县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2龄个体最多,整体处于稳定型。周至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和3龄的个体较多,整体处于稳定型。岷县地区秦岭滑蜥的年龄结构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龄与2龄的个体数最多,整体处于增长型。宁陕地区捕捉秦岭滑蜥数目未达到统计学标准,不作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秦岭滑蜥的性比均有所不同。不同地区秦岭滑蜥性比不同,但总体表现为雌性多于雄性,其中周至地区雌雄性比差异最大,雌雄性比为6.50;霍州次之,雌性性比为4.75;宁县与岷县地区秦岭滑蜥性比差异也较大,分别为3.29与1.66。不同地理种群秦岭滑蜥年龄结构的不同可能与捕捉秦岭滑蜥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理环境等有关。雌雄性比的不同则可能与捕捉过程中逃逸个体、雌性繁殖及环境等因素有关。(4)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秦岭滑蜥的窝卵数为3-8枚,窝卵数和窝卵重与雌体体长成正相关。卵重与雌体体长无相关关系。卵重与窝卵数也无相关关系。秦岭滑蜥通过增加窝卵数与窝卵重来增加繁殖输出。
沃钰斌[5](2019)在《舟山群岛与中国大陆三种壁虎属动物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舟山群岛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岛屿星罗棋布,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岛屿生物地理学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理想区域。本论文以广泛分布于舟山群岛和中国大陆的蹼趾壁虎、多疣壁虎与铅山壁虎为对象,研究舟山群岛大陆与岛屿种群的表形与遗传分化,阐明潜在的种群遗传结构,通过系统发育和种群历史动态研究了解种群演化历史,进而揭示种群分歧与气候、环境演变的关系。(1)个体大小与岛屿生物地理学我们共采集了中国大陆与舟山群岛共330个壁虎样本,其中蹼趾壁虎19个样点共93个样本、多疣壁虎27个样点共146个样本、铅山壁虎17个样点共91个样本。每个样本测定体长、头长、头宽、前肢长、后肢长、前肢间距与后肢间距。研究表明三种壁虎不同种群分类检索表鉴定特征稳定,且不存在个体大小两性异形;蹼趾壁虎四川种群、福建种群与舟山种群间有明显的背中线斑纹特征差异;三个物种大陆种群个体(吻肛长SVL和体尺量度第一主成分PC1)均显着大于岛屿种群;岛屿种群个体大小均与岛屿面积呈负相关系数但相关性不显着,蹼趾壁虎个体大小与岛屿距大陆最近距离呈显着正相关,这可能与不同面积岛屿的捕食压力相关;蹼趾壁虎背部形态特征差异与种群地理遗传结构一致。(2)基于MAXENT模型的潜在适生区的预测实地调查获得蹼趾壁虎(19个)、多疣壁虎(27个)以及铅山壁虎(16个)共62个样点信息。查阅文献获得蹼趾壁虎(27个)、多疣壁虎(74个)以及铅山壁虎(21个)共122个样点信息。同时结合19个气候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分别对三种壁虎的潜在适生区以及历史适生区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可信度较高(AUC值均位于0.90-1.00区间)。最暖月降水与昼夜温差是影响三种壁虎适生区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预测所得三种壁虎的适生区与野外调查的实际分布情况基本相符,历史适生区均受到冰期与间冰期的影响。蹼趾壁虎位于湖南、湖北的末次盛冰期适生区消失,但在四川盆地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经历扩张;至全新世中期东部沿海适生区收缩,四川盆地适生区向南部扩张。多疣壁虎适生区在三个历史时期基本稳定,在末次盛冰期受冰期影响,位于湖南、湖北的适生区部分消失。铅山壁虎适生区在末次盛冰期向东扩张,至全新世中期在江西扩张,东部沿海经历收缩。(3)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以线粒体ND2和COXI基因片段为分子遗传标记,我们开展了蹼趾壁虎、多疣壁虎与铅山壁虎的分子系统发育与种群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研究表明多疣壁虎与铅山壁虎种群没有显着的种群地理遗传结构。蹼趾壁虎分为三大分支,分别是四川分支、福建分支和舟山分支;分歧时间估算表明,蹼趾壁虎最早在23Ma开始分歧,该分歧时间与中新世开始至上新世广泛发生的四川盆地周缘地质构造事件(大约从23 Ma开始)一致,该时期四川盆地东南部褶皱带的形成可能促进了该分歧。随后,福建分支与舟山分支于20Ma出现分歧,此时正值浙闽山系整体快速隆升阶段。结合种群扩张检验和Bayesian Skyline分析表明三种壁虎岛屿种群均约在5万年前受玉木冰期中期海退影响经历了祖先种群的快速扩张。12.5万年前蹼趾壁虎四川种群受到全球气候转冷影响经历了种群的快速收缩。蹼趾壁虎三个分支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很大(0.1982-0.2240),并且已接近壁虎属物种种间遗传分化(0.2318-0.3559)。结合形态特征差异、种群地理分布与系统遗传分化,我们认为蹼趾壁虎以上三个不同地区地理种群间基本已经达到亚种或种级分化。
周鸭仙[6](2019)在《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桃红岭鸟兽多样性,有蹄类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红外相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调查和监测。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采用红外相机技术调查了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探讨了有蹄类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及其对不同生境类型选择和利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红外相机监测期间,获得野生动物独立有效照片3185张,其中鸟类的独立有效照片数941张,兽类2244张。共监测到鸟类56种,隶属于10目25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为白颈长尾雉(Syrmaticus ellioti);国家Ⅱ级保护动物6种,分别为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草鸮(Tyto longimembris)、领角鸮(Otus sunia)和红角鸮(Otus lettia)。记录到兽类15种,隶属于4目9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为梅花鹿(Cervus nippon);国家Ⅱ级保护动物1种,为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鸟类和兽类的物种中相对丰富最高的分别为白鹇和小麂。月相对丰富度指数反映了年活动格局,2017年7月,白鹇、梅花鹿和小麂出现年活动高峰。2018年4月,白颈长尾雉、梅花鹿和野猪出现年活动高峰。通过2种雉类物种和3种有蹄类物种的空间分布可得,白颈长尾雉和白鹇主要分布在保护周边,梅花鹿和小麂主要集中分布在保护区的核心区,野猪在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和保护区周边呈均匀分布。2.有蹄类活动节律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梅花鹿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活动高峰出现时间分别为凌晨03:00时、18:00-19:00时、早晨06:00时和凌晨04:00时。野猪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日活动高峰出现时间分别为傍晚18:00-19:00时、早晨06:00时、早晨06:00时和中午13:00时。小麂在春季和夏季的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晨昏性,春季在早晨08:00时和傍晚18:00时出现日活动高峰,夏季的日活动高峰出现时间分别为早晨07:00时和傍晚18:00时,秋季和冬季的日活动高峰出现在早晨06:00时。3.不同有蹄类物种在生境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梅花鹿偏好的生境类型与海拔、草丛、灌丛、阔叶林和针叶林呈正相关,与水库和竹林呈负相关。野猪喜爱的栖息生境与村庄、水库和灌丛呈正相关,与海拔、草丛和阔叶林呈负相关。小麂偏好与道路的距离近的生境。
陈豆豆[7](2019)在《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一个既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双遗产保留地的保护区。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享有“世界生物之窗”、“蛇的王国”等盛誉,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两栖爬行动物是脊椎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生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桥梁。为更新福建武夷山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基础数据,了解福建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和海拔分布特征,本课题于2015年10月至2018年11月,对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两栖爬行动物调查。结合历史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调查共记录到两栖动物1100只,隶属2目8科1 8属27种。福建大头蛙(Limnonectes fujianensis)、阔褶水蛙(Hylarana latouchii)、中华蟾余(Bufo gargarizans)为当地优势种。多样性(H=2.498)程度较高,分布也相对均匀(J=0.758)。地理区系以东洋界物种(96.3%)占主体。生态类型多样性较高,5种生态类型(静水型、溪流型、陆栖静水型、陆栖溪流型、树栖型)都存在,但以溪流型(33%)和陆栖静水型(30%)为主。(2)保护区内海拔300-1899 m均有两栖动物分布,其中大部分物种分布在海拔1600 m以下,小部分物种海拔分布跨度较大。垂直分布呈现偏向低海拔的单峰分布格局。相邻海拔带间相似度更高,在海拔400 m和1200 m左右出现了两次较大的物种更替,高低海拔物种组成差异明显。(3)调查共记录到爬行动物143只,隶属1目1 1科30属38种,其中蓝尾石龙子(Plestiodon elegans)、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i)和福建绿蝮(Viridovipera stejnegeri)为当地优势种。爬行动物的多样性(H=2.865)丰富,均匀度(J=0.788)也较高,地理区系较为简单,以东洋界种(84.2%)占优势。爬行动物5种生态类型(住宅型、灌丛石隙型、水栖型、林栖傍水型、树栖型)全部存在,但灌丛石隙型(53%)物种超过一半。(4)保护区内海拔200-1599 m均有爬行动物分布,垂直分布呈现明显的偏向中海拔的单峰分布格局,绝大多数物种分布在海拔1300 m以下,700-799 m是物种分布最多的海拔段。低海拔段物种更替情况比较明显,中海拔段之间物种相似性水平较高,物种组成较为稳定,同时相邻和相近海拔段的相似性较高。另外,不同种类爬行动物的生态位和海拔分布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也存在部分海拔分布和生境相似程度很高物种。(5)本地区部分两栖爬行物种垂直分布上下限与文献记录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36种有海拔分布记录的两栖动物物种中,有11个物种的分布上下限与文献记录有差异;68个有海拔分布记录的爬行动物物中,6个物种的分布上下限与文献记录有一定差别。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福建武夷山独特气候和地势、植被类型、食物链营养级之间相互作用以及记录设备的数据精确性等都可能会对物种分布造成影响。(6)福建武夷山目前记录的两栖动物有2目9科23属40种,爬行动物有2目18科52属78种,两类动物物种多样性在全省和全国占比都处于较高的水平。虽然爬行动物资源比两栖动物资源丰富,但是G-F指数两栖动物(0.523)比爬行动物(0.507)大,说明两栖动物分化程度较小,物种间亲缘关系更近。
肖丽蓉[8](2018)在《大耳猬的食性及其对刺山柑种子体内扩散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植物相互作用关系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物对植物种子的扩散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种子扩散的定量方面主要涉及动物食性组成中种子的比例;定性方面主要涉及消化道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和排粪小生境对幼苗定植的影响。研究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研究时间为2015年8~10月和2016年8~10月。本文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研究吐鲁番沙漠植物园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的食性及其营养生态位;在监禁条件下研究大耳猬的食物消化道停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大耳猬消化道是否影响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种子的吸水及萌发,探究大耳猬对刺山柑种子的扩散机制。具体结果如下:(1)吐鲁番沙漠植物园的大耳猬主要摄食昆虫和刺山柑果实这两大类食物。昆虫是大耳猬最常见的食物,8月、9月和10月份的出现频率都是最大;9月份大耳猬摄入最多的食物是刺山柑果实。不同月份食物组成差异和食物资源季节性变化有关。(2)大耳猬成体和幼体间不同的标记物的第一个标记物出现的时间(Time of first marker appearance,TT)和标记物的平均停留时间(Mean retention time of markers,MRT)有差异,但最后一个标记物出现的时间(Time of last appearance of a marker,TLA)无显着差异。成体不同的食物类型和不同标记物大小的TLA和MRT均无显着差异,但TT的差异显着。幼体中标记物与刺山柑种子的MRT差异显着。(3)过大耳猬消化道增加了刺山柑种子的吸水量(0~12 h),提高了吸水速度(0~12h),增加了吸水率(0~2 h、10 h)与分段吸水率(0~2 h);过大耳猬消化道的刺山柑种子经GA3溶液浸泡后萌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单纯GA3处理组,并延长了萌发天数;TTC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试验组刺山柑种子的生活力均没有显着差异;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种皮形态在过大耳猬消化道后明显被破坏,符合划痕效应假说(Scarification effect hypothesis)。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大耳猬对刺山柑的种子扩散会发挥积极作用,年龄、食物类型及标记物大小(种子大小)是影响其消化道停留时间的重要因素。大耳猬消化道的作用是提高刺山柑种子对水的渗透性并破坏种子的机械阻碍,有助于种子萌发,同时对活力没有影响。
黄棨通[9](2018)在《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隶属于无尾目、叉舌蛙科、隆肛蛙属,是仅分布于我国甘肃省陇南山地康县山区的特有两栖类物种。由于两栖类动物对环境极具敏感性,被誉为环境变化的指向标,并且该物种分布区处于我国动物地理东洋界和古北界物种相互渗透的通道之一,因而本文在康县豆坝乡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这一特有物种的种群生态学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为保护我国特有两栖类动物做相关基础工作,为后续研究我国特有两栖类物种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以野外工作为基础,采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捕捉法)等调查方法,对康县隆肛蛙以及蝌蚪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康县隆肛蛙越冬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相关研究及分析。又结合“生物多样性专项”中对康县两栖动物监测的成果,将2014-2017年康县隆肛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以及种群密度进行计算分析,并于2017年共计采集161只康县隆肛蛙样本(雌性:73只;雄性:68只;幼体:20只),测量其各项形态指标用以进行相关年龄组划分、肥满度以及两性异形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康县隆肛蛙及其蝌蚪的生物学的特征,了解了康县隆肛蛙在越冬期间生境因子的主要偏好,掌握了康县隆肛蛙蝌蚪的唇齿式以Ⅱ:5+5/1+1:Ⅱ最为常见;对该物种越冬起关键性的因素包括:水温、距离道路、植被盖度、林缘距离等。其次,本文以调查数据为支撑,分析了种群数量、密度的变化,并对各样地种群数量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康县隆肛蛙种群数量每年6月份最多;且其平均种群密度呈现逐年增加趋势:38.67只/hm2(2017年)>33.03只/hm2(2016年)>31.00只/hm2(2015年)>29.20只/hm2(2014年);而人类农业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以及道路建设则是导致康县隆肛蛙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其次,本文分析了康县隆肛蛙种群年龄组的划分以及年龄组的结构,较为深入的探讨了康县隆肛蛙种群年龄结构的组成;在基于形态特征量度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物种各年龄组的性别比例、肥满度指数和体重/头体长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康县隆肛蛙的头体长SVL与其体重间呈正相关性;利用聚类分析以及T检验分析后可将年龄组分为5组;总体性比♀:♂=1.07:1,而绘制年龄结构椎体图得知该物种为小幅度增长型种群。肥满度指数在4月份最大;体重/头体长比Kwl平均值在4月份最小、6月份最大;说明4月份康县隆肛蛙刚刚结束冬眠状态逐渐苏醒,其所储存的营养物质已基本消耗完,因而会摄取较多的食物用以补充体能。最后,本文也借助SPSS 23.0软件对康县隆肛蛙两性异形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康县隆肛蛙雌性个体略大于雄性;且雌性个体平均头体长大于雄性平均头体长,可认为该物种为两性异形程度较小的两栖类动物。雌性的头长等4个形态特征在个体生长到某一阶段后其生长速度会逐渐大于雄性;雄性的眼径以及鼓膜长在生长到某一阶段后其生长速率会逐渐快于雌性;两性的吻长等3个形态特征生长速率较为接近。生育力选择假设则能更好的解释康县隆肛蛙的两性异形现象,而导致其出现差异的原因则可能是:较大体形的雌性能提高产卵率以及生存率,而较小体形的雄性则有利于减轻雌性的繁殖负重以及死亡率。
袁朝晖[10](2015)在《合征姬蛙蝌蚪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于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综合方法,对陕西省洋县北部合征姬蛙繁殖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合征姬蛙产卵、蝌蚪水中生活时期多与稻田相关,稻田是蛙类的最佳栖息地;蛙类从卵到幼蛙成活率约3%;合征姬蛙产卵期较长;影响繁殖成活率因子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水源>挖沙>农药>捞鱼>水质>天敌。人工饲养蛙卵,放归田间,实验数据支持这一保护措施。
二、秦岭南坡两栖爬行动物的利用与蛇类食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秦岭南坡两栖爬行动物的利用与蛇类食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的进展及现状 |
1.1.1 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1.1.2 动物生境研究进展 |
1.1.3 动物产卵巢址选择研究进展 |
1.1.4 研究的主要类群及领域 |
1.2 研究对象 |
1.2.1 丽斑麻蜥 |
1.2.2 荒漠沙蜥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条件 |
2.3 气候特征 |
2.4 土壤特征 |
2.5 研究地动植物资源 |
2.5.1 植物资源 |
2.5.2 动物资源 |
第3章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栖息地选择对比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的一般特征 |
3.3.2 丽斑麻蜥与荒漠沙蜥生境选择特征的主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环境变化对蜥蜴种群密度的影响 |
4.1 方法 |
4.2 数据统计分析 |
4.3 结果 |
4.3.1 种群密度比较 |
4.3.2 降雨量与蜥蜴种群密度 |
4.3.3 栖息地植被与蜥蜴种群密度 |
4.4 讨论 |
第5章 丽斑麻蜥产卵巢址选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数据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卵的孵化 |
5.3.2 自然产卵巢温湿度 |
5.3.3 模拟巢温度与湿度 |
5.4 讨论 |
第6章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山西铁桥山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fontanierii)猎物丰富度及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食性研究进展 |
1.2.1 食性研究的意义 |
1.2.2 食肉动物食性分析方法 |
1.2.3 大型猫科动物食物组成 |
1.3 有蹄类资源调查方法 |
1.4 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种群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 课题来源 |
2 研究地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地质地貌 |
2.2.2 气候环境 |
2.2.3 土壤 |
2.2.4 水文 |
2.3 自然资源 |
2.3.1 植物资源 |
2.3.2 动物资源 |
2.3.3 华北豹的潜在猎物资源 |
2.4 社会经济 |
2.4.1 人口分布 |
2.4.2 公共基础设施 |
2.4.3 社区经济 |
2.4.4 社会发展 |
3 研究方法 |
3.1 红外自动相机监测 |
3.1.1 红外自动相机监测方案 |
3.1.2 红外自动相机数据筛选及归档 |
3.2 粪便分析 |
3.2.1 粪便采集 |
3.2.2 毛发形态学指标测量 |
3.2.3 潜在猎物毛发数据库建立 |
3.2.4 粪便毛发鉴别 |
3.3 数据处理 |
3.3.1 物种丰富度及空间分布 |
3.3.2 物种种群密度 |
3.3.3 华北豹食物组成及捕食偏好 |
4 研究结果 |
4.1 基于红外自动相机技术监测动物的丰富度 |
4.2 猎物的相对丰富度及空间分布 |
4.3 物种种群密度 |
4.4 华北豹的食物组成及季节差异 |
4.5 华北豹猎物生物贡献量 |
4.6 华北豹捕食偏好 |
5 讨论 |
5.1 种群密度估算 |
5.2 猎物可获得性衡量 |
5.3 华北豹猎物利用季节差异 |
5.4 华北豹与其他豹食物组成差异 |
5.5 现有猎物对华北豹的营养容纳量 |
5.6 铁桥山自然保护区人豹冲突 |
5.7 保护管理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生活史研究概况 |
1.1.1 性成熟年龄及性成熟个体大小 |
1.1.2 窝卵数与后代大小 |
1.1.3 权衡关系 |
1.2 爬行动物生活史研究概述 |
1.2.1 身体大小与性二态 |
1.2.2 食性研究 |
1.2.3 种群统计学 |
1.2.4 繁殖生态学 |
1.3 我国滑蜥属研究进展 |
1.3.1 秦岭滑蜥研究进展 |
1.3.2 地理分布 |
1.3.3 繁殖研究 |
1.3.4 分子研究 |
第2章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2.1 研究内容及方案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1.1 采样地简介 |
3.1.2 实验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形态学与性二态 |
3.2.2 食性研究 |
3.2.3 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
3.2.4 雌性繁殖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秦岭滑蜥的形态特征及性二态 |
4.1.1 秦岭滑蜥的形态特征 |
4.1.2 秦岭滑蜥的性二态 |
4.2 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 |
4.2.1 秦岭滑蜥的食物组成 |
4.2.2 不同地理种群的食性差异 |
4.2.3 不同性别的食性差异 |
4.2.4 不同年龄段的食性差异 |
4.3 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
4.3.1 种群年龄结构与最小性成熟头体长 |
4.3.2 性比 |
4.4 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 |
第5章 讨论 |
5.1 秦岭滑蜥的性二态 |
5.1.1 个体大小性二态 |
5.1.2 头部性二态 |
5.1.3 腹部性二态 |
5.1.4 尾部性二态 |
5.1.5 前后肢性二态 |
5.2 秦岭滑蜥的食性研究 |
5.2.1 食物组成 |
5.2.2 食物的地理差异 |
5.2.3 食物的两性差异 |
5.2.4 食物的年龄段差异 |
5.3 秦岭滑蜥的种群年龄结构与性比 |
5.3.1 种群年龄结构 |
5.3.2 性比 |
5.4 秦岭滑蜥的雌性繁殖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舟山群岛与中国大陆三种壁虎属动物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壁虎属研究概况 |
1.1.1 壁虎属生物地理学研究 |
1.1.2 壁虎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1.2 分子系统地理学 |
1.2.1 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 |
1.2.2 岛屿生物地理学 |
1.2.3 舟山群岛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进展 |
1.3 物种潜在适生区预测研究概述 |
1.3.1 物种潜在适生区预测模型简介 |
1.3.2 MAXENT模型研究概况 |
2 个体大小地理变异与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本采集、表型测定 |
2.1.2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表型特征与个体大小比较 |
2.2.2 个体大小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 |
2.3 讨论 |
3 基于MAXENT模型的适生区预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分布数据的获取 |
3.1.2 环境变量的获取与处理 |
3.1.3 研究方法 |
3.2 结果 |
3.2.1 潜在适生区预测 |
3.2.3 环境变量因子与潜在适生区的关系 |
3.3 讨论 |
4 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本采集 |
4.1.2 DNA的提取、PCR扩增以及测序 |
4.1.3 种群地理遗传结构与系统发育分析 |
4.1.4 分歧时间估算 |
4.1.5 种群扩张检验 |
4.2 结果 |
4.2.1 序列特征 |
4.2.2 遗传多样性与地理遗传结构 |
4.2.3 分支分歧时间估算 |
4.2.4 种群历史动态 |
4.3 讨论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蹼趾壁虎样本信息 |
附录二 多疣壁虎样本信息 |
附录三 铅山壁虎样本信息 |
作者简历 |
(6)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桃红岭鸟兽多样性,有蹄类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外相机技术及其应用 |
1.1.1 红外相机技术 |
1.1.2 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 |
1.1.3 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活动节律中的应用 |
1.1.4 红外相机在野生动物生境选择中的应用 |
1.2 桃红岭保护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地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和区域范围 |
2.1.2 气候水文 |
2.1.3 植被类型 |
2.1.4 生物多样性 |
3 研究方法 |
3.1 红外相机法 |
3.1.1 红外相机野外布设 |
3.1.2 红外相机设置 |
3.2 遥感数据获取 |
3.2.1 生境因子数据获取 |
3.2.2 生境变量数据提取 |
3.3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桃红岭保护区鸟兽多样性 |
4.1.1 鸟类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富度 |
4.1.2 雉类物种的活动格局与空间分布 |
4.1.3 兽类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富度 |
4.1.4 有蹄类物种的活动格局与空间分布 |
4.1.5 鸟类与兽类物种积累曲线 |
4.2 有蹄类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 |
4.2.1 有蹄类的日活动节律 |
4.2.2 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的季节性差异 |
4.2.3 相同季节不同有蹄类的日活动节律差异 |
4.3 有蹄类生境选择和利用 |
4.3.1 桃红岭保护区植被覆盖特征 |
4.3.2 不同植被类型的拍摄分析 |
4.3.3 有蹄类生境利用 |
4.3.4 有蹄类物种与生境因子的相关性 |
5 讨论 |
5.1 保护区鸟兽类物种多样性分析 |
5.2 雉类和有蹄类物种活动格局分析 |
5.3 雉类和有蹄类物种空间分布格局 |
5.4 有蹄类日活动节律及其季节性性差异 |
5.5 生境因子对有蹄类生境选择的影响 |
6 结论与保护管理建议 |
6.1 结论 |
6.2 保护与管理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发展 |
1.1.1 国外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研究 |
1.1.2 国内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
1.2 武夷山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目的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章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 |
2.1.1 自然概况 |
2.1.2 气候 |
2.1.3 水文水系 |
2.1.4 生物资源 |
2.2 调查方法 |
2.2.1 样线法 |
2.2.2 鸣声识别法 |
2.2.3 访问辅助调查 |
2.3 物种鉴定和区系及生态类型确定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2.4.1 资源量等级 |
2.4.2 优势种确定 |
2.4.3 丰富度分析 |
2.4.4 多样性分析 |
2.4.5 均匀度分析 |
2.4.6 G-F指数分析 |
2.4.7 相似性分析 |
2.4.8 海拔分布格局分析 |
2.4.9 聚类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两栖动物多样性 |
3.1.1 物种组成 |
3.1.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1.3 区系分析 |
3.1.4 生态类型多样性 |
3.1.5 G-F指数分析 |
3.2 两栖动物垂直分布格局 |
3.2.1 两栖动物的垂直分布 |
3.2.2 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
3.2.3 不同海拔两栖类群落相似度比较 |
3.2.4 两栖动物群落垂直分布聚类分析 |
3.2.5 基于海拔分布的两栖动物聚类分析 |
3.3 爬行动物多样性 |
3.3.1 物种组成 |
3.3.2 物种多样性分析 |
3.3.3 区系分析 |
3.3.4 生态类型多样性 |
3.3.5 G-F指数分析 |
3.4 爬行动物垂直分布格局 |
3.4.1 爬行动物的垂直分布 |
3.4.2 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
3.4.3 不同海拔爬行类群落相似度比较 |
3.4.4 爬行动物群落垂直分布聚类分析 |
3.4.5 基于海拔分布的爬行动物聚类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G-F指数 |
4.2 资源量分析 |
4.3 两栖爬行动物垂直分布及格局的探讨 |
4.4 保护建议 |
4.5 创新和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8)大耳猬的食性及其对刺山柑种子体内扩散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食性 |
1.1.1 动物的食果性 |
1.1.2 食性的季节变化 |
1.2 种子扩散 |
1.2.1 动物扩散种子的方式 |
1.2.2 体内扩散 |
1.2.3 消化道作用 |
1.2.4 扩散效率 |
1.3 影响体内扩散质量的因素 |
1.3.1 停留时间 |
1.3.2 种子大小 |
1.3.3 种皮机械阻碍 |
1.3.4 种子休眠 |
1.4 食果动物影响种子萌发的研究现状 |
1.4.1 食果动物影响种子萌发的相关假说 |
1.4.2 停留时间对植物种子的影响 |
1.5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时间 |
1.6 研究物种 |
1.6.1 大耳猬 |
1.6.2 刺山柑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大耳猬食性的季节变化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采集地点及实验地点 |
2.1.2 分析用具与方法 |
2.1.3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数量频率 |
2.2.2 多样性和生态位 |
2.2.3 出现频率 |
2.2.4 生物量比例 |
2.2.5 大耳猬摄食刺山柑果实生物量和可利用性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大耳猬的食性及其月度差异 |
2.3.2 大耳猬摄食刺山柑果实的适应性策略 |
2.3.3 大耳猬对刺山柑种子扩散的意义 |
第3章 大耳猬的消化道停留时间及其影响因素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捕捉研究动物 |
3.1.2 采摘果实 |
3.1.3 饲喂试验 |
3.1.4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第一个标记物出现的时间 |
3.2.2 最后一个标记物出现的时间 |
3.2.3 标记物的平均停留时间 |
3.2.4 大耳猬粪样中食物混合频次 |
3.3 讨论 |
3.3.1 年龄 |
3.3.2 食物类型 |
3.3.3 标记物大小 |
第4章 过大耳猬消化道对刺山柑种子吸水及萌发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种子收集 |
4.1.2 预冷处理 |
4.1.3 种子吸水 |
4.1.4 种子萌发 |
4.1.5 种子生活力测定 |
4.1.6 刺山柑种子表皮微观形态观察 |
4.1.7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吸水量 |
4.2.2 吸水速度 |
4.2.3 吸水率 |
4.2.4 分段吸水率 |
4.2.5 种子萌发率 |
4.2.6 萌发速度 |
4.2.7 种子生活力 |
4.2.8 刺山柑种子表皮微观形态 |
4.3 讨论 |
4.3.1 过大耳猬消化道种子的吸水能力 |
4.3.2 过大耳猬消化道对刺山柑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 |
4.3.3 生理休眠与机械阻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Abstract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两栖类研究 |
1.1.1 两栖动物登陆进化特征 |
1.1.2 两栖动物种群受威胁分析 |
1.1.3 两栖动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概况 |
1.2 隆肛蛙属的研究概况 |
1.2.1 隆肛蛙属分类学研究 |
1.2.2 隆肛蛙属形态学研究 |
1.2.3 隆肛蛙属分子生物学研究 |
1.3 康县隆肛蛙研究现状 |
1.3.1 康县隆肛蛙分类争议 |
1.3.2 康县隆肛蛙分类地位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特点 |
2.3 生物资源 |
2.3.1 植物资源 |
2.3.2 动物资源第3章 研究背景、方法及意义 |
3.1 选题背景 |
3.2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方案 |
3.3.2 种群数量调查 |
3.3.3 种群动态研究 |
3.3.4 两性异形 |
3.3.5 越冬栖息地特征观察以及蝌蚪唇齿式 |
3.3.6 野外调查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软件 |
3.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章 康县隆肛蛙生物学特征 |
4.1 成体生物学特征 |
4.2 蝌蚪生物学特征 |
4.3 越冬栖息地特征 |
4.3.1 越冬调查结果 |
4.3.2 越冬栖息地特点 |
4.3.3 越冬栖息地生境因子划分及主成分分析第5章 康县隆肛蛙种群特征 |
5.1 种群数量、密度研究 |
5.1.1 种群数量变化 |
5.1.2 种群密度变化与种群数量估算 |
5.1.3 人类活动对康县隆肛蛙干扰 |
5.1.4 讨论 |
5.2 种群年龄组划分及年龄组结构 |
5.2.1 调查结果 |
5.2.2 年龄组划分 |
5.2.3 年龄结构特征 |
5.2.4 讨论 |
5.3 种群生长状态研究 |
5.3.1 种群生长状态调查结果 |
5.3.2 体重、头体长各月份的分布 |
5.3.3 肥满度和重/长指标在月份间的差异 |
5.3.4 雌、雄两性间肥满度的差异 |
5.3.5 各年龄组间肥满度的差异 |
5.3.6 讨论 |
5.4 两性异形研究 |
5.4.1 形态量度调查结果 |
5.4.2 两性异形结果 |
5.4.3 讨论第6章 结论及后期工作 |
6.1 结论 |
6.2 后期工作参考文献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附图致谢 |
(10)合征姬蛙蝌蚪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合征姬蛙生活史与栖息地概况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 1 调查范围和抽样 |
2. 2 记录项目 |
2. 3 人工养殖对比实验方法 |
2. 4 稻田和水潭观察记录方法 |
2. 5 调查因子 |
2. 6 调查数据和因子的处理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 论 |
5 结 论 |
四、秦岭南坡两栖爬行动物的利用与蛇类食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荒漠区小型爬行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以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与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为例[D]. 杨俊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叶城沙蜥两性异形和形态特征的地理差异研究[D]. 阿尔孜古·衣米提. 新疆大学, 2021
- [3]山西铁桥山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fontanierii)猎物丰富度及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差异研究[D]. 王姣.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秦岭滑蜥的两性异形、食性、种群年龄结构及性比研究[D]. 李海娇.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8)
- [5]舟山群岛与中国大陆三种壁虎属动物比较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沃钰斌.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6]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桃红岭鸟兽多样性,有蹄类活动节律及生境选择研究[D]. 周鸭仙.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7]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及垂直分布研究[D]. 陈豆豆. 厦门大学, 2019(09)
- [8]大耳猬的食性及其对刺山柑种子体内扩散作用的研究[D]. 肖丽蓉.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5)
- [9]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种群生态学研究[D]. 黄棨通.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10]合征姬蛙蝌蚪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研究[J]. 袁朝晖.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