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船企业内建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的方案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邓凯富[1](2021)在《山船重工修船业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加伟[2](2021)在《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统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修船成本管理是修船企业保持竞争力,提高效益最主要的手段之一。目前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提升,企业若想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是重要途径。为了提高企业修船成本管理水平,本文先从修船成本管理现状以及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单制”修船管理方法,即采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整合修船工程单字段,并通过字段调用的方式,配置不同修船工程单视图,实现修船工程单内数据的实时共享,同时细化修船工程单管理至修理项目级别,以修理项目作为单据信息传递,监控工程进度的依据。后续在“一单制”修船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化修船管理模型,并以该修船管理模型为基础,构建以定额成本管理为核心的修船成本管理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对修船成本管理相关理念进行剖析,通过归纳修船成本类型,分析修船成本管理现状和管理问题,同时探讨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解析修船成本管理内容,确定修船成本管理内容。(2)通过分析现有修船管理流程,研究业务核心内容和管理问题,提出“一单制”修船管理解决方案,依据信息化管理思想对修船工程单进行数据的整合,优化修船管理流程,建立“一单制”修船管理模型。(3)通过对修船生产成本的构成进行分解,确定各类不同成本的归集方式,结合“一单制”修船管理流程,提出以定额成本为核心的修船成本全流程管理,分析了修船成本定额的制定方法,构建了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体系。(4)通过对系统功能和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构建“一单制”修船成本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完成对系统功能模块的具体设计,总结系统工作流程,最后实现系统开发并分析系统应用效果。
姚建璞[3](2020)在《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模式分析 ——以上海电气为例》文中提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新型产品、业务、以及商业模式快速增长,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支撑新兴业务的发展需要。除此之外,由于电力能源行业迅速发展,发电设备制造业企业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信用销售模式成为了主流,信用管理的难度也因此增大。如果企业的信用管理模式不健全,会严重影响收益质量,威胁企业的经营发展。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优化相关制造业企业的信用管理活动是一个亟待研究的实际问题。此外随着技术与理论的发展成熟,业财融合成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方向,但是目前关于制造类行业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相关企业推行业财融合时缺乏合适的切入点。而信用管理可以作为推进业财融合的合适切入点,所以“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模式”便产生了。相较于传统模式而言,这种模式理论上会具有更高的效率并且能有效地控制应收账款等信用管理风险。本文从业财融合的角度,以上海电气为案例,结合电气行业整体状况,简单介绍其“基于业财融合信息化平台的信用管理模式”(简称:新型信用管理模式)的具体实践,认为该模式有“优化组织结构、改善信用管理、简化业务流程”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新型信用管理模式可以取得成功的保障因素,最后提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希望以此为现代企业改进信用管理和推进业财融合提供一个有效且可行的改进方案,以此降低其成本与风险。
王海涛[4](2020)在《ZC公司试验船舶运营成本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海洋科技大国,发展海洋科技对于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ZC公司为海洋科研类企业,致力于海洋工程测试、海洋应用物理研究、海洋环境等研究。ZC公司拥有自己的试验船舶,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也是技术密集型与成本密集型企业。ZC公司船舶运营由多种成本构成,其中,占比最大的成本是船舶燃油成本、物料与备件成本及船舶维修保养成本。因此,对以上四项成本进行管理是ZC公司船舶运营成本管理的关键。本文围绕ZC公司试验船舶运营成本高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其次,介绍本论文使用的相关理论;再次,介绍了ZC公司及其船舶运营成本构成与现状,找出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采购效率低议价能力弱、库存结构与库存数量不合理、燃油成本管理粗放和船舶维修保养成本高,并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从ZC公司实践的角度,结合全面成本管理、库存管理等理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成本管理方案。通过本研究,提出以下降低成本策略:第一,简化采购流程,增加兼职采购人员,提高采购效率;减少供应商数量,增加单一供应商采购量,提高企业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第二,通过改进库存结构,控制申请数量,减少库存储备来控制库存成本。第三,通过建立燃油成本管理制度,利用经济航速航行,合理选择燃油采购合同、加油时间与加油港。第四,通过船舶状态确定维修方式与坞修时间间隔,合理选择修船厂家,合理确定小修项目与航修项目,加强修船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实施对船舶自修的激励降低船舶维修保养成本。最终,提出保障措施确保成本管理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降低ZC公司船舶运营的成本,提升利润空间。本研究对试验船舶管理相关企业降低成本的策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朱圣怡[5](2020)在《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形势不断转变,导致国内外航运市场和港口发展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航运市场服务的提供者,船舶代理公司陷入了发展困境:顾客议价能力挤压市场利润、市场潜在进入者与可替代竞争者各方形成激烈竞争以及船舶代理市场完全放开的政策变化、新增供应链服务业务等。一方面,船代公司自身发展存在局限性,如多种业务项目缺乏创新、服务水平满足不了顾客日益提升的标准化、信息化要求;另一方面,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船代公司的行业结构、管理模式、发展方向等在传统物流领域受到多方冲击。本文首先对船代与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的概念进行阐述,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天津W船代公司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主营业务范围、行业竞争等经营现状,对其进行SWOT分析,总结论述公司船代业务在新的行业发展环境下的优势、劣势以及未来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然后基于企业发展的历史数据,使用多种预测方法对天津港吞吐量、天津W船代公司多种业务代理量进行组合预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式对所求预测值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分析电子商务对其的机遇与挑战,分析行业趋势、把握市场动向,对外从主要客户及政府相关方维护入手,对内研究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有效策略模型,在借鉴其他公司经验的同时,结合WD公司特点,从若干候选策略中找出天津W公司船代业务拓展最佳候选策略。本文以多角度对天津W船代公司进行分析,并基于实际数据以及预测结果分析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从而根据公司定位、目标进行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制定战略保障措施,从而为公司占据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提供参考依据。
苏丽[6](2020)在《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医药制造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医药制造企业为了能够更快地占领市场陆续使用赊销方式来开展业务,采用赊销方式能够有效提升企业产品销量和影响力。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这还会进一步增加赊销风险。从近些年来医药制造企业的情况来看应收账款难以回收已经成为影响医药制造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鉴于此就必须要对医药制造企业赊销风险进行严格控制。目前针对医药制造企业赊销财务风险进行研究的文献还非常少且这些文献的研究大多是以一家企业为例来展开分析,而本文则是从宏观角度以天津医药制造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赊销财务风险防范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研究视角来看是不同于以往文献的。从现实角度来看本文对于赊销财务风险的分析与控制能够提升医药制造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保证其正常运作,对于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相关概念进行分析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在对现状进行分析时利用一些统计资料对医药制造企业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对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这样能对现状有更加深刻地认识,最后利用归纳总结法来总结本文的观点与结论。本文的创新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的创新性,以往研究集中于对某个医药制造企业进行分析,而本文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对天津医药制造企业来展开分析;二是符合发展趋势,在赊销财务风险等影响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加强对其研究对于提升医药制造企业财务能力水平,促进其良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得出以下结论:天津医药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且有广阔发展前景;样本企业应收账款显着增加,不同程度存在赊销风险;目前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风险防范存在客户资信调查不完整准确、客户信用评估不真实、授信决策迁就客户、应收账款回收不力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建立专门平台来采集客户信息,要完善评估标准与方法,要正确处理业务推广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最后还应该完善应收账款回收程序。
罗琴[7](2020)在《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构建,商品经济已经从卖方向买方市场转变。中美经济贸易战的争夺,是技术和市场的争夺。集成电路制造行业竞争激烈,其前期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大,而市场又瞬息万变,跌宕起伏,如何在此环境下让企业增加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呢?生产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持续稳定的销售尤为重要。而持续稳定的销售离不开优良的客户,信用赊销是主要的销售手段之一,一方面企业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营业额,会配合采用较为宽松的客户信用政策,另一方面将产生对应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如客户现金流不足会导致拖欠货款,从而使企业的现金流也不足、影响资金周转和整个企业的发展等不良后果。如何选择优秀的客户,与客户共同发展壮大呢?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选择。俗话说:“人无信不立”,对企业也是一样,在增加营业额的同时,企业的应收账款及时回收与否考验着企业经营管理。客户信用不良,企业没有及时发现,或相应的信用管理方式运用不当,都会造成应收账款坏账的发生,导致客户流失,给企业造成损失,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严重的失去发展时机而失去经营市场等风险。因此,研究企业的客户信用管理问题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现金回流速度、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在写作过程中,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写作方式,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在S公司进行的较深入的实践和学习,充分将理论联系实际,介绍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的背景和实施情况,针对S公司的具体情况展开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了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有判断信用额度标准制度不清晰、忽视对老客户的信用管理、对于客户逾期除了发邮件打电话别无他法、管理层重视度不够等。引发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客户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判断信用额度标准制度不清晰、客户信用管理的责任方不明确、管理流程不完善、对于客户逾期除了发邮件打电话别无他法、签核流程不规范、员工激励措施不够等,并围绕这些成因进行剖析,基于这些问题和成因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中引入全程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构建完整的适用于S公司的客户信用管理考评体系。全程企业信用管理的引入有助于补充理论基础,合理考评客户,多维度的管理客户的信用情况,在业绩和信用赊销额之间保持平衡,促进与客户更好的共同发展。对S公司开展客户信用管理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呈现更好的经营状态,用精细化、可持续来谋划未来的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提出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策略在于发挥信用文化的感召作用、建立客户信用管控部门、交易前期信用识别体系、交易中期信用控制、交易后期的信用评估和处理方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风险管理:(1)发挥信用文化的感召作用,建立核心价值观,信用标准的规范、自上而下的宣导。(2)建立客户信用管控部门,明确信用管控部门职责,信用管控部门绩效考核。(3)交易前期信用识别体系,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客户征信调查,信用分析和决策,系统设定和支持。(4)交易中期信用控制,客户资料年度更新和分析评估,客户信用额度实时管理,债权保障措施,违约情况下的控制处理。(5)交易后期逾期处理管控,应收账款账龄分析,逾期应收账款管理,逾期应收账款催收方法,坏账的处理。
程剑东[8](2019)在《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已经步入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新的时期,市场经济的信用经济属性越发体现出来。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企业信用管理成为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经济发展核心力量的制造业企业而言,加强信用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正不断提升。A企业是一家主要从事能源工程用特种管件的开发、生产、销售企业。企业产品主要为多规格、多品种的口径大、管壁厚的无缝钢管。该企业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主营业务收入已经达到数亿元,连续多年被评为本地区金牌企业,在本地区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A企业凭借稳固的行业地位、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一体化的产业链优势、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引领着本地区行业的发展。然而,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开拓的步伐明显加快。A企业受到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影响,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市场竞争环境显着变化。这些都导致企业现阶段的生产经营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不论从企业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还是从应收账款的质量和账龄结构进行分析都表明,与行业内先进企业相比,该企业信用管理的水平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从帮助企业解决信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着眼点出发,本文明确了 A企业实施全面信用管理模式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首先对企业信用管理模式相关概念、国内外主要信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阐述和比较分析;其次,在深入分析了A企业现阶段信用管理概况的基础上,梳理出企业信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突出问题导向,联系A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针对企业信用管理实际状况,提出构建全面信用管理新模式的建议,以达到显着提高A企业信用管理水平的目标,与此同时,探讨出适合该行业其他同类型企业加强信用管理的普遍性对策与建议。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下列几点:一是本文以A企业作为研究分析的具体样本,立足于企业现实管理状况,特别是企业财务状况,运用财务因素分析法将A企业与国内同行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上市企业进行比较分析,体现了样本选取与分析方法的科学性。二是本文勾画了A企业全面信用管理建设的整体构架,结合实际提出了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管理实施、系统构建、社会责任履行等组成部分。这五个部分实现了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流程,全方位的信用管理,体现了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管理的理念。
顾立梅[9](2019)在《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改进研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风险,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尤为突出。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面,由于很多企业不注重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导致企业账上存在大量的应收账款,回收成本高、风险高。而应收账款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甚至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这一问题也正困扰着KS公司。KS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医疗设备维修服务的第三方售后服务公司,2015年年底KS公司重组后,改变了公司管理模式,扭转了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总的来看,目前KS公司应收账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应收账款规模较大、增长速度很快、回收速度较慢,KS公司应收账款坏账没有据实计提,风险较高。KS公司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虽然占比相对较小,但近三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客户的付款周期拖长,应收账款回款速度变慢,导致公司资金循环周期拉长,长远看,不利于公司的资金有效运转,存在一定风险,需要从内部控制角度发现其存在的管理问题。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面临组织结构不够合理,信用管理亟待加强,流程管理不严,信息交流沟通不畅,监控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控等方面分析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企业内控意识较为淡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够健全,交流沟通机制缺乏,企业关注重点偏向业绩。为了促进KS公司可持续发展,优化现有的管理措施,必须基于宏观、中观和微观视角,从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在加强企业内控文化建设中完善公司组织架构,在强化信用管理建设中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在改善流程管理中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在优化信息网络建设中增进交流沟通,在查漏补缺中提高内部控制监控质量。
赵川苏[10](2019)在《中远海控财务战略研究》文中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带给全球海运行业一场持续长达几年的行业低迷期。全球贸易的增长趋于平缓,航运需求的萎缩及价格的下降让我国乃至全球航运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中远海控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航运公司,主要经营集装箱航运、码头等业务。金融危机以来,中远海控集团深受周期性行业低迷的影响,经营举步维艰。本文起步点着手宏观环境,从行业发展层面、企业本身财务战略层面对该公司进行研究、分析,重点通过各项财务指标的分析、对比,企业具体财务战略的研究、学习,EVA的分析对中远海控近年来的财务战略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对客观条件有充分的把握与了解,其中最需要着重考虑的两点是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当时的内部经营状况。本文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企业外部竞争环境和内部竞争力情况,然后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这两个维度层面,对企业进行财务指标分析,帮助研究者发现企业在过往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与执行。在进行本文的研究时,通过对中远海控2012-2017年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为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提供原因的探究,有助于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合理的评价,帮助我们从经营层面、从战略的高度对中远海控投资、融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的具体战略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文章框架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做中远海控财务战略研究的背景、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对国内外研究概况做出了相应的介绍,然后对文章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做出总结。在理论分析方面,首先对学者们对战略含义做出总结,其次梳理出财务战略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财务战略的具体研究方面,以对中远海控主要情况介绍、经营环境的了解为基础,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具体分析了公司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等重要指标,然后对企业财务战略进行具体分析与总结。在财务战略评价方面,采用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的方法,对企业近年来所采用的财务战略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未来财务战略的调整作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尽管周期性行业低迷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但作为中国最大的航运企业之一,中远海控有必要在危机来临时,为了企业的生存、企业的长期经济利益制定相应的对策,只有这样,在寒潮过后的复兴时期企业才有足够的资本去发展。
二、修船企业内建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的方案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修船企业内建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的方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修船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
2.1 修船厂成本管理分析 |
2.1.1 修船厂成本类型分析 |
2.1.2 修船厂成本管理现状 |
2.2 成本管理理论基础 |
2.2.1 目标成本法 |
2.2.2 作业成本法 |
2.2.3 定额成本法 |
2.3 修船成本管理的步骤 |
2.3.1 完善定额指标 |
2.3.2 合理预算 |
2.3.3 成本归集核算 |
2.3.4 定期考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单制”修船作业流程分析 |
3.1 修船业务流程 |
3.1.1 单船准备阶段 |
3.1.2 单船开工阶段 |
3.1.3 单船完工阶段 |
3.2 修船工程单管理流程分析 |
3.2.1 修船工程单流转概述 |
3.2.2 修船工程单管理缺陷 |
3.3 基于“一单制”修船作业流程分析 |
3.3.1 “一单制”理念概述 |
3.3.2 “一单制”修船工程单数据优化 |
3.3.3 “一单制”修船工程单管理模型 |
3.3.4 “一单制”修船管理特点 |
3.3.5 “一单制”成本管理基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分析 |
4.1 修船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4.1.1 修船生产成本分解 |
4.1.2 修船生产成本管理问题分析 |
4.2 “一单制”修船成本管理方法分析 |
4.2.1 “一单制”修船成本管理方法 |
4.2.2 成本定额标准制定 |
4.2.3 “一单制”修船成本归集 |
4.3 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
4.3.1 单船修理成本概算 |
4.3.2 单船修理成本预算 |
4.3.3 单船修理成本决算 |
4.3.4 绩效奖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统的实现 |
5.1 修船厂成本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5.1.1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5.1.2 系统用户分析 |
5.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5.2.1 系统设计技术路线 |
5.2.2 系统架构分析 |
5.2.3 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 |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3.1 基础配置模块设计 |
5.3.2 经营管理模块设计 |
5.3.3 工程管理模块设计 |
5.3.4 结算管理模块设计 |
5.3.5 物料管理模块设计 |
5.3.6 成本管理模块设计 |
5.4 系统工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6.1 系统开发环境 |
6.2 系统界面 |
6.2.1 基础配置 |
6.2.2 经营管理 |
6.2.3 工程管理 |
6.2.4 结算管理 |
6.2.5 物料管理 |
6.2.6 成本管理 |
6.3 系统实施流程 |
6.4 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模式分析 ——以上海电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信用管理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业财融合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逻辑框架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
2.1 业财融合概述 |
2.1.1 业财融合的理论根源 |
2.1.2 业财融合的主要内容 |
2.2 信用管理概述 |
2.2.1 信用管理的意义 |
2.2.2 信用管理的主要模式 |
2.2.3 信用管理与应收账款管理的关系 |
2.3 信用管理与业财融合互补性分析 |
2.3.1 业财融合为信用管理提供高效平台 |
2.3.2 信用管理为业财融合的开展提供切入点 |
2.4 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模式概述 |
2.4.1 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的内涵 |
3 上海电气基于业财融合平台的信用管理实践 |
3.1 上海电气公司概况 |
3.2 推行业财融合提供信息化平台 |
3.3 基于业财融合平台的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实践 |
3.3.1 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
3.3.2 搭建专业性系统作为应收信用管理核心 |
3.3.3 建立应收管理的融合性管控标准与PDCA循环 |
3.3.4 推进信用管理层面的评价机制创新 |
3.3.5 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特点 |
4 业财融合平台下信用管理模式作用与效果分析 |
4.1 业财融合平台下信用管理模式的作用 |
4.1.1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可优化组织结构 |
4.1.2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可优化信用管理流程 |
4.1.3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可有效改善应收账款管理 |
4.1.4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可简化信用销售的收款流程 |
4.2 业财融合平台下信用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 |
4.2.1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优化了信用管理流程 |
4.2.2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改善了应收规模与结构 |
4.2.3 新型信用管理模式提升了资金周转效率 |
4.3 业财融合平台下信用管理模式成功的保障因素 |
4.3.1 企业领导对价值创造的重视 |
4.3.2 业财融合实现价值协同 |
4.3.3 财务人员技能的提升 |
4.3.4 充分运用先进管理工具与方法 |
5 业财融合及信用管理的进一步优化途径 |
5.1 完善一体化信息系统以提升信用收款效率 |
5.2 持续推动业财融合在集团管理中的应用 |
5.3 利用信息技术进一步强化全程信用管理 |
6 研究结论 |
6.1 基于业财融合平台的信用管理模式具有巨大优势 |
6.2 业财融合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大势所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ZC公司试验船舶运营成本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成本管理理论 |
2.1.1 成本管理理论起源和发展 |
2.1.2 全面成本管理 |
2.1.3 成本控制的原则与方法 |
2.1.4 成本管理理论在船舶运营中的应用 |
2.2 库存管理理论 |
2.2.1 ABC分类法 |
2.2.2 Kraljic矩阵分类法 |
2.2.3 准时制采购 |
3 ZC公司现状及试验船舶运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 |
3.1 ZC公司简介 |
3.1.1 ZC公司业务介绍 |
3.1.2 ZC公司管理架构 |
3.2 运营成本管理 |
3.2.1 成本分类 |
3.2.2 成本管理特点 |
3.2.3 成本管理现状 |
3.3 运营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采购成本高 |
3.3.2 库存管理不专业 |
3.3.3 燃油成本管理粗放 |
3.3.4 维保成本高 |
4 ZC公司试验船舶运营成本管理改进方案及策略 |
4.1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策略 |
4.1.1 简化采购流程 |
4.1.2 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 |
4.2 库存管理策略 |
4.2.1 改进库存结构 |
4.2.2 控制库存数量 |
4.3 燃油成本管理策略 |
4.3.1 燃油精细化管理 |
4.3.2 航速优化 |
4.3.3 加强加油前的管理 |
4.4 维保成本管理策略 |
4.4.1 依据船舶状态确定维修方式 |
4.4.2 合理选择维修厂家与维修项目 |
4.4.3 自修激励策略 |
5 ZC公司试验船舶运营成本管理的保障措施 |
5.1 文化保障措施 |
5.2 制度保障措施 |
5.3 人才保障措施 |
5.4 技术保障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船舶代理业务相关理论 |
2.1.1 船代业务概述 |
2.1.2 船代业务范围 |
2.1.3 电子商务对船代发展的影响 |
2.2 业务发展战略概述 |
2.2.1 业务发展战略制定思路 |
2.2.2 业务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 |
2.2.3 主要业务发展战略及研究方法 |
3 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发展现状与SWOT分析 |
3.1 天津W船代公司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天津W船代公司概况 |
3.1.2 天津W船代公司历史沿革 |
3.1.3 天津W船代公司组织架构 |
3.1.4 天津W船代公司业务经营现状 |
3.2 天津W船代公司发展优势及劣势分析 |
3.2.1 天津W船代公司优势 |
3.2.2 天津W船代公司劣势 |
3.3 天津W船代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
3.3.1 天津W船代公司外部机会 |
3.3.2 天津W船代公司外部威胁 |
3.4 天津W船代公司SWOT结果分析 |
4 天津W船代公司代理业务量预测 |
4.1 定量预测方法介绍 |
4.1.1 三次指数平滑法 |
4.1.2 灰色预测法 |
4.1.3 组合预测 |
4.2 天津W船代公司船舶代理量预测 |
4.3 天津W船代公司货运代理量预测 |
4.3.1 天津港货物吞吐量预测 |
4.3.2 集装箱代理量预测 |
4.3.3 非集装箱代理量预测 |
4.4 预测结果分析 |
5 天津W船代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方案设计 |
5.1 业务发展战略定位 |
5.2 业务发展战略目标 |
5.3 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
5.4 业务发展战略重点 |
5.4.1 重点提升船代业务 |
5.4.2 拓展相关服务领域 |
5.4.3 全力打造第四方物流平台 |
5.5 业务发展战略细分规划 |
6 推进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6.1 品牌维护与改进 |
6.2 坚持以顾客与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
6.3 完善信息对接系统 |
6.4 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团队 |
6.5 滚动调整战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6)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信用管理理论 |
2.1.2 赊销风险防范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信用管理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天津医药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现状 |
3.1 我国医药制造企业发展整体现状概述 |
3.1.1 发展情况 |
3.1.2 行业特点 |
3.1.3 发展趋势 |
3.2 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整体情况简析 |
3.2.1 数据来源与选择样本 |
3.2.2 应收账款统计分析 |
3.3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 |
3.3.1 控制模式与流程 |
3.3.2 控制手段 |
3.3.3 控制效果 |
第四章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风险防范问题 |
4.1.1 客户资信调查不完整准确 |
4.1.2 客户信用评估不真实 |
4.1.3 授信决策迁就客户 |
4.1.4 应收账款回收不力 |
4.2 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先进的信息采集平台与技术 |
4.2.2 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与方法 |
4.2.3 盲目追求市场忽视风险 |
4.2.4 回收管理程序不完善 |
第五章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
5.1 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思路 |
5.2 对策分析 |
5.2.1 利用先进技术建立信息采集平台 |
5.2.2 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并选择科学方法 |
5.2.3 正确处理市场业务推广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5.2.4 健全应收账款回收管理流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政策背景 |
2.1 客户信用管理的基本理论 |
2.2 客户信用管理的基本步骤 |
2.3 企业信用管理模式 |
2.3.1 全程客户信用管理模式 |
2.3.2 “3+1”公司信用管理模式 |
2.4 信用管理相关的政策 |
2.4.1 信用政策的重要性 |
2.4.2 信用政策的内容 |
第3章 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现状 |
3.1 S公司背景介绍 |
3.1.1 S公司基本情况 |
3.1.2 S公司近年来销售情况分析 |
3.1.3 行业情况分析 |
3.2 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的现状 |
3.2.1 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分析 |
3.2.2 S公司信用管理流程简介 |
3.2.3 S公司客户信用状况分析 |
3.2.4 S公司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
第4章 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4.1 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于客户失信违约责任相互推诿 |
4.1.2 客户信用管理额度或标准的判断过于主观 |
4.1.3 客户出货金额超过核定的信用额度 |
4.1.4 逾期货款追踪手段单一 |
4.2 S公司在客户信用管理中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4.2.1 未建立独立的客户信用管理部门 |
4.2.2 对新客户信用评估标准不明确 |
4.2.3 忽视对于老客户的信用管理 |
4.2.4 缺乏逾期货款追踪处理方案 |
第5章 完善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机制的措施 |
5.1 建立客户信用控制管理部门 |
5.1.1 建立信用标准的规范 |
5.1.2 自上而下的宣导 |
5.1.3 信用管理部门职责 |
5.1.4 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 构建信用交易前期的信用识别体系 |
5.2.1 客户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完善 |
5.2.2 客户征信调查 |
5.2.3 信用分析和决策 |
5.2.4 系统设定和支持 |
5.3 构建信用交易中期的信用控制体系 |
5.3.1 客户档案年度更新和评估 |
5.3.2 客户信用额度管理 |
5.3.3 债权保障措施 |
5.3.4 违约情况下的控制处理 |
5.4 建立信用交易后期的信用评估体系 |
5.4.1 每月应收账款按客户账龄分析 |
5.4.2 逾期应收账款管理 |
5.4.3 逾期应收账款的催收方法和技巧 |
5.4.4 坏账的处理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与展望 |
6.2.1 研究启示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企业信用管理模式及理论分析 |
2.1 现代管理理论与企业信用管理 |
2.1.1 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
2.1.2 现代管理理论对企业信用管理的指导 |
2.2 企业信用管理模式相关概念 |
2.2.1 信用管理 |
2.2.2 企业信用管理 |
2.2.3 企业信用管理目标 |
2.2.4 内控管理和客户管理 |
2.2.5 企业信用管理模式 |
2.3 国内外主要信用管理模式介绍 |
2.3.1 国外主要信用管理模式 |
2.3.2 我国主要信用管理模式 |
2.4 我国信用管理四个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
2.4.1 “3+1”信用管理模式 |
2.4.2 全程信用管理模式 |
2.4.3 双链条全程控制模式 |
2.4.4 全面信用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各种模式的比较 |
2.5 A企业选用信用管理模式所遵循原则 |
2.5.1 不断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架构 |
2.5.2 不断优化企业信用管理流程 |
2.5.3 不断优化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
2.5.4 不断优化信用管理部门的设置 |
第3章 A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分析 |
3.1 A企业与所属行业简介 |
3.1.1 A企业概述 |
3.1.2 A企业客户构成情况 |
3.1.3 A企业组织架构 |
3.1.4 特钢行业经营现状 |
3.2 A企业现行信用管理模式分析 |
3.2.1 A企业信用管理方针 |
3.2.2 A企业信用管理目标 |
3.2.3 A企业信用管理机构 |
3.2.4 A企业信用管理制度 |
3.2.5 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分析结论 |
3.3 A企业信用管理财务分析 |
3.3.1 财务因素分析概述 |
3.3.2 偿债能力分析 |
3.3.3 营运能力分析 |
3.3.4 盈利能力分析 |
3.4 A企业应收账款质量情况分析 |
3.4.1 应收账款比重分析 |
3.4.2 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分析 |
3.5 A企业客户满意度调查 |
3.5.1 调查内容 |
3.5.2 调查工作组织 |
3.5.3 调查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A企业现有信用管理问题 |
4.1 信用管理目标涵盖过广 |
4.2 信用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 |
4.2.1 尚未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 |
4.2.2 缺乏信用管理人才 |
4.3 信用管理制度尚待健全完善 |
4.3.1 客户资信管理需要加强 |
4.3.2 合同管理亟待细化 |
4.3.3 授信管理尚待跟进 |
4.3.4 应收账款管理还需完善 |
4.4 信用管理信息处理能力欠佳 |
4.4.1 信息化系统亟待优化 |
4.4.2 尚未寻求第三方机构提供信用服务 |
4.5 信用管理工作中社会责任履行关注不够 |
4.6 现有信用管理模式改进的必要性 |
4.6.1 增强行业竞争能力的需要 |
4.6.2 适应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
4.6.3 解决管理突出问题的需要 |
第5章 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改进思路与主要措施 |
5.1 A企业改进现有信用管理模式思路 |
5.1.1 A企业改进信用管理模式的策略 |
5.1.2 A企业改进信用管理模式的路径 |
5.1.3 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改进前后的比较分析 |
5.2 信用管理环境建设 |
5.2.1 信用管理方针 |
5.2.2 信用管理目标 |
5.2.3 信用管理组织 |
5.2.4 企业信用文化 |
5.2.5 员工诚实守信 |
5.3 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
5.3.1 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
5.3.2 合同管理制度 |
5.3.3 客户授信管理制度 |
5.3.4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
5.4 信用管理流程建设 |
5.4.1 客户资信管理 |
5.4.2 合同管理 |
5.4.3 客户授信管理 |
5.4.4 应收账款管理 |
5.4.5 外部信用工具应用 |
5.5 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
5.5.1 信用信息系统结构优化 |
5.5.2 信用信息系统功能强化 |
5.5.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
5.6 社会信用责任履行 |
5.6.1 维护职工权益 |
5.6.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5.6.3 节能环保责任 |
5.7 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改进后的绩效预评估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
附件2: 走访客户报告表 |
(9)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界定 |
2.2 内部控制的重要功能 |
2.3 内部控制的五大要素 |
2.4 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 |
2.5 信用管理理论 |
第三章 KS公司应收账款内控现状分析 |
3.1 KS公司基本概况 |
3.1.1 KS公司背景介绍 |
3.1.2 KS公司组织架构 |
3.2 KS公司经营状况分析 |
3.2.1 KS公司业务经营特点 |
3.2.2 KS公司经营情况 |
3.3 KS公司应收账款现状 |
3.3.1 应收账款总额及构成 |
3.3.2 应收账款增长速度 |
3.3.3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 |
3.4 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现状 |
3.4.1 控制环境 |
3.4.2 风险评估 |
3.4.3 控制活动 |
3.4.4 信息沟通 |
3.4.5 内部监督 |
第四章 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
4.1.1 组织结构不够合理 |
4.1.2 信用管理亟待加强 |
4.1.3 流程管理不严 |
4.1.4 信息交流沟通不畅 |
4.1.5 监控质量不高 |
4.2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4.2.1 企业内控意识较为淡薄 |
4.2.2 信用风险评估机制不完善 |
4.2.3 内控制度不够健全 |
4.2.4 交流沟通机制缺乏 |
4.2.5 企业关注重点偏向业绩 |
第五章 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 |
5.1 在加强企业内控文化建设中完善公司组织架构 |
5.2 在强化信用管理建设中健全客户风险评估机制 |
5.3 在改善流程管理中推进内控制度建设 |
5.4 在优化信息网络建设中增进交流沟通 |
5.5 在查漏补缺中提高内部控制监控质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远海控财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财务战略的概念、内容及类型 |
2.1.1 财务战略的概念 |
2.1.2 财务战略的内容 |
2.1.3 财务战略的类型 |
2.2 财务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
2.2.1 财务环境分析 |
2.2.2 财务战略分析 |
2.2.3 财务战略业绩评价与调整 |
本章小结 |
3.中远海控财务环境及现状分析 |
3.1 航运业现状 |
3.1.1 航运业介绍及我国航运业发展现状 |
3.1.2 航运业周期性分析 |
3.1.3 航运业财务战略特征 |
3.2 中远海控简介 |
3.2.1 公司简介 |
3.2.2 公司的业务构成 |
3.3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分析企业竞争环境 |
3.3.1 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
3.3.2 潜在竞争对手 |
3.3.3 供应商议价能力 |
3.3.4 购买者议价能力 |
3.3.5 替代品的威胁 |
3.4 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竞争力 |
3.4.1 优势分析 |
3.4.2 劣势分析 |
3.4.3 机会分析 |
3.4.4 威胁分析 |
3.4.5 SWOT矩阵分析 |
3.5 中远集团2012-2017 财务分析 |
3.5.1 中远海控盈利能力分析 |
3.5.2 中远海控营运能力分析 |
3.5.3 中远海控偿债能力分析 |
3.5.4 中远海控现金流分析 |
3.5.5 中远海控存在的财务问题 |
本章小结 |
4.中远海控财务战略分析 |
4.1 中远海控战略分析 |
4.2 中远集团财务战略分析 |
4.2.1 融资战略分析 |
4.2.2 投资战略分析 |
4.2.3 经营管理战略分析 |
4.2.4 分配战略分析 |
本章小结 |
5.中远海控现有财务战略评价及建议 |
5.1 财务战略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基于EVA的财务层面的实施效果评价 |
5.2.1 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 |
5.2.2 基于EVA的中远海控财务战略效果评价 |
5.3 中远海控财务战略实施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修船企业内建立全程信用管理模式的方案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船重工修船业务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邓凯富. 燕山大学, 2021
- [2]基于“一单制”的修船成本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 陈加伟.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基于业财融合的信用管理模式分析 ——以上海电气为例[D]. 姚建璞.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4]ZC公司试验船舶运营成本管理策略研究[D]. 王海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5)
- [5]天津W船舶代理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朱圣怡.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6]天津医药制造企业赊销业务财务风险防范研究[D]. 苏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S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罗琴. 西南大学, 2020(01)
- [8]A企业信用管理模式改进研究[D]. 程剑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9]KS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改进研究[D]. 顾立梅. 江苏大学, 2019(02)
- [10]中远海控财务战略研究[D]. 赵川苏. 东华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