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水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顾大钊,李井峰,曹志国,吴宝扬,蒋斌斌,杨毅,杨建,陈要平[1](2021)在《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与工程科技》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是实现煤炭绿色开发和矿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调研咨询、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系统分析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提出了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和工程科技。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吨煤开采产生矿井水为1.87 m3,每年产生煤矿矿井水约6.88×109m3,煤矿矿井水平均利用率约为35%;根据煤炭产量发展趋势研究预测,2035年前我国煤矿矿井水每年可以稳定在6.0×109m3以上,煤矿矿井水将是我国长期稳定的非常规水资源,实现矿井水高效利用具有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煤矿矿井水利用率分别达到55%,70%,80%的总体目标;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技术、矿井水处理与利用技术发展历程与趋势,提出了"2+5+5+3"的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即掌握"煤层开采覆岩断裂带发育规律与地下水运移机制"、"矿井水水-岩耦合化学作用机理"等2项基础理论;突破"地下水赋存精准探测技术"、"煤矿地下水库群建设与运行技术"、"充填开采技术材料与装备"、"高矿化度矿井水大规模低成本处理技术"、"含特殊组分矿井水精准处理技术"等5项关键技术;建立"蒙陕接壤区煤矿地下水库技术示范区"、"宁东、哈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利用示范区"、"蒙东草原区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华北平原区充填开采水资源保护示范区"、"两淮矿区废弃矿井水资源利用示范区"等5个矿井水保护利用示范区;到2035年实现"煤矿地下水库储水规模达到5.0×108m3"、"充填开采技术成本下降50%"、"高矿化度矿井水零排放成本下降50%"等三大技术目标。同时对矿井水高效利用提出了政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郭鹏昊[2](2021)在《阵发式煤尘捕集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在开采、运输、户外堆放等多生产环节产生大量的阵发式含煤废气和含煤废水,对生态环境、工业安全及职业健康构成威胁。《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强调设备结构优化升级改造,强化对爆炸性粉尘的局部预防和监控检测。《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因此,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工业成为必由之路本研究立足于发掘更为安全、节能、有效的阵发式煤尘治理手段,结合实践对象——国家能源集团天津煤码头(后称“煤码头”)亟待解决的多种煤污染治理需求,对存在阵发式煤尘颗粒物的废气和废水分别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分析了原有阵发式煤污染物治理手段存在的问题及风险,比较了不同抑尘、除尘技术的除尘机理,结合除尘工艺及除尘目标提出了新的煤尘捕集回收体系的构建思路,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最终在煤码头进行应用。经过现场调研与分析,发现原有阵发式煤尘治理手段存在的问题如下:(1)设备的安全隐患问题:煤码头T1至T13等多所转运站原配备干式静电除尘器。该种除尘设施在应对易燃易爆的干燥颗粒物时存在安全风险,且捕集下来的煤尘在人工卸料和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二次扬尘隐患;(2)废气污染问题:T3转运站内输煤皮带落料产生的阵发式含煤废气,随投运皮带的数量变化引起了煤尘浓度(5000~20000mg/m3)的巨大波动,原有的干式静电除尘系统已面临出力不足和风道老化锈蚀问题,难以应对现有的恶劣工况;(3)废水污染问题:煤码头多处开放户外空间与翻车机房内,抑尘喷淋所产生的阵发式含煤废水进入雨水管网,和煤码头其他生产排水汇合得到稀释,达到排放标准外排。但含煤污水中依然存在的污染物仍对港外环境或常规污水治理设施形成隐患。根据发现的上述三个主要问题,本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针对问题(1),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备优化、更换;针对问题(2),采用更高效的除尘工艺体系优化系统,以改善含煤废气污染现状;针对(3),对原阵发式含煤废水进行有效收治,使煤资源与水资源进一步资源化利用。通过对现场原工艺系统进行检测,对主要设备如除尘设备等进行实验研究,在搜资调研基础上,根据相关热力设备、环保设备的节能与减有排原理,比较了系统工艺方案,提出以循环喷淋抑尘+湿式电除尘+含煤废水处理一体化的湿法煤尘捕集回收体系。该一体化技术进行工程应用后,解决了现场存在的主要相关问题,取得如下结果:(1)采用湿法除尘系统将阵发式煤尘污染物统一收集到液体介质中,从而消除了粉尘爆炸的风险;对收集的煤尘进行脱水处理,生产出煤饼产品,不仅解决了二次扬尘的隐患,还有效回收了煤尘,节约了资源;(2)现场应用测试表明:含煤废气经过湿法煤尘捕集回收系统净化,颗粒物排放浓度低于1mg/m3,个别最恶劣工况的排气颗粒物浓度也低于10mg/m3,基本达到近零排放,使工作环境质量大幅提高;(3)含煤废水经过混凝沉降过滤工艺的煤水处理系统后,水质达到煤码头中水、消防水使用要求。该处理水一部分用于煤尘捕集回收系统,其他的为煤码头提供区域清洗用水,年回收水资源约122316t/a,达到区域煤水近零排放,极大地缓解了水环境污染的压力;(4)经过全新的煤尘捕集回收体系,自含煤废气中回收的煤资源约1431t/a,自含煤废水中回收的煤资源约243t/a,平均年回收煤资源共1674t/a,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陈博坤[3](2020)在《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和水资源在地势上呈逆向分布的现状,中国既要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又要解决煤转化工业因巨大耗水量而带来的严峻挑战,煤化工废水的“零液排放”俨然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工业设计上基本形成并认同了“污水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盐水处理–固化零排放”的设计框架,但是对于部分煤化工废水,该流程仍存在预处理效率低、回用水水质差、处理成本高、水资源回用率低且处理系统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煤转化工业的清洁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为此,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调研分析了典型的九类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成本,通过引入虚拟成本法对比分析了“零液排放”和综合废水一级排放的成本优势,并基于2018年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和煤化工项目取用水水平对未来煤化工项目耗水水平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实现“零液排放”具有7.17元/t水的成本优势,已规划的煤化工项目总耗水水平将达到工业耗水量的2.8%,通过对经济成本、环境影响和各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分析,本文总结归纳了一些改进措施,推动煤化工项目能源转化效率的提升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碎煤加压气化技术虽然具有非常高的冷煤气效率,但实现废水“零液排放”困难,相比之下,水煤浆气化技术实现“零液排放”较为容易,但该技术用于生产清洁燃料或化工产品时,对碳元素的利用效率仍然较低。因此,本文耦合了两种气化技术的优点以期实现优势互补。结果显示,在控制各工艺流程能够实现全流程“零液排放”的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流程碳元素转化效率提高24.95%和13.55%,降低烯烃和乙二醇的单位成本19.72%和9.27%,而且降低了CO2排放量83.1%和8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较低成本“零液排放”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煤制兰炭废水预处理过程对油、尘和酚类等污染物脱除效率不足,而且消耗大量的高品位蒸汽。这不仅污堵各单元设备组件并大大降低过程的传质传热效率,而且蒸汽要求远高于兰炭厂的蒸汽副产能力。本文总结归纳了该流程的几点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处理流程并通过工业废水的小试实验研究验证了其可靠性和可行性,并对产水量为240 m3/d的兰炭废水处理流程进行了工业设计。结果表明,新型流程通过改变废水体系中稳定存在的油滴表面ζ电位使其斥力减少而聚并沉降,油尘含量均降至20mg/L以下;分离脱酸塔和脱氨塔有效降低了塔底热负荷和蒸汽品位需求;而溶剂回收塔的负压操作不仅降低了再沸器蒸汽品位,而且减少了粗酚在高温条件下对塔釜的腐蚀。最终出水中油、酸性气、总酚、氨氮和COD浓度分别降至20 mg/L、10 mg/L、270mg/L、50 mg/L和3050 mg/L以下,节省固定投资成本约57.9%,吨水操作成本由53.40元降至50.69元。煤化工高浓含酚氨有机废水均需采用酚氨回收单元汽提脱除废水中的酸性气、氨氮并回收稀氨水,萃取脱除水中有机物并回收粗酚产品。华南理工大学酚氨回收工艺获得了工业界普遍的认可,该工艺采用单塔同时脱除酸性气和氨氮,MIBK萃取脱除酚类并精馏回收萃取剂和粗酚,但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蒸汽。本文通过引入蒸汽再压缩式热泵精馏,借助夹点分析方法,在不改变现流程的操作参数的条件下,提出了两种能量集成方案,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发现新流程降低了53.7%热公用工程、57.5%冷公用工程、增加了662 k W电耗。新流程吨水处理成本由35.53元/t降至27.34元/t水,年节省公用工程费用655.2万元,减少CO2排放5237 t/y。
张建斌[4](2020)在《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将逐步改善,严重污染的水体将明显减少,一些重点区域禁止污水排放。国家生态环境部于2017年6月1日发布了《火电厂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明确了火电厂工艺过程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提出了各类废水一水多用、梯级利用的技术手段。对工业用水和排水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燃煤电厂具有循环冷却水排水量大的特点,从节约水资源考虑,对其进行节水及零排放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某燃煤电厂为对象,首先进行全厂水平衡试验,通过试验摸清电厂各个系统用水量、排水量、水质和运行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存在问题进行诊断,根据不同系统提出不同节水优化方案;接下来对添加优选阻垢缓蚀剂的循环水通过模拟连续运行试验,判定系统是否有结垢和腐蚀倾向;最后,对电厂末端废水水质水量进行分析,探讨末端废水处理工艺。主要结论如下:为摸清电厂用排水情况,针对电厂进行冬夏两季水平衡试验。水平衡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厂冬季全厂取水量为816.8m3/h,单位发电取水量为1.81m3/(MW·h),总排废水为175.7m3/h,复用水率为97.3%。夏季全厂取水量为1179.7m3/h,单位发电取水量2.69m3/(MW·h),总排废水为276.9m3/h,复用水率为97.8%,单位发电取水量和复用水率均满足相关要求。根据电厂的运行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废水回用方式,充分利用各系统用排水的水质特性,做到梯级利用、一水多用。针对循环冷却水浓缩倍率偏低的问题,讨论不同浓缩倍率下循环排污水量及节水率的变化,进行循环水阻垢缓蚀剂筛选和模拟现场试验连续运行528h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号阻垢缓释剂为筛选最佳药剂。添加优选阻垢剂加药量为6mg/L和10mg/L的循环水在浓缩倍率5.0±0.2倍情况下均未发生结垢现象,316L不锈钢和20G碳钢腐蚀率最大分别为0.00034mm/a和0.00098mm/a,腐蚀率均满足相关要求。部分循环冷却系统改造后,循环水浓缩倍率可从2.03.0倍提高到4.0倍以上,循环水浓缩倍率提高后,仅处理210m3/h循环排污水可实现循环排污水不外排。通过对电厂脱硫废水和树脂再生酸碱水组成的末端废水进行水质水量分析,确定末端废水总量。针对脱硫废水具有悬浮物含量高,钙镁离子、重金属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高等特点,进行废水零排放处理工艺探讨。结论如下:末端废水总量约为21.5m3/h,通过低温多效蒸发减量到5m3/h,减量后的废水最终进行旁路烟道蒸发结晶固化到除尘器内,实现废水零排放。
段少洁[5](2020)在《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以其独特的多重属性,影响和制约着大型煤产业园区的生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大型露井联采矿区(工业园)供水水源类型多元、生产单位多、工业类型多,用水要求变化多,用排水结构复杂,供需水量时空分布不协调,污水处理站工艺水平各异,各类监测设备、软件不通用,信息孤岛普遍存在,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该区的水资源配置水平,进而影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0406406),以中煤平朔安太堡露井联采矿区(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在综述国内外水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动态配置理念,分析了研究区水资源供需特征和现状,构建了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编制了模型求解核心模块程序,采用GAPSO算法求得了到研究区水资源最优配置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合理性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区域水量供需分析表明,2016-2019年研究区13处用水单位多年实际平均用水量1122.4万m3,各供水点实际年平均供水量达到1511.31万m3,区域供水量要大于区域需水量,但存在着供需结构不合理,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主要由于水质不能满足高要求用水户,回用范围受到限制,无法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2)优化算法改进方面,Benchmark基准函数测试比选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参数惯性权重因子ω采用自适应变化,开口向上抛物线的非线性减小机制;学习因子c1,c2采用学习因子随迭代次数变化的异步改变策略,并与遗传算法(GA)进行融合,得到的参数改进的混合算法在在处理复杂空间问题优化时,依然表现出高效的寻优性能,有效规避标准粒子群算法存在的收敛精度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3)水资源配置模型建立与求解。对研究区9个供水点,13处用水户建立117个变量的区域水资源分质供需配置模型,从用水,供水两个角度求解得到6个不同目标下水资源配置方案,方案结果表明:供水水源在保证用水单位水质的前提下,区域供水单位主要以安家岭终端污水处理站、井工一矿上窑区处理站、井工一矿太西区处理站、引黄水为主,约占配置方案供水总量的87.19%。(4)水资源动态配置方面,可通过不断调整模型中供水单位、需水单位的限值从而改变模型边界空间,在得到的配置方案中,在现状生产条件下,在以满足生产用水单位最低需水量的120%目标下,所得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最为优良,安家岭终端污水处理站、井工一矿上窑区以及引黄水承担供水任务的主要作用,3个水源供水总量为1072.88万m3/a,约占全区需水总量的73.18%,再生水的利用量占到配置总量的75.81%,对地下水的生产需水量为0。
刘世念[6](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王亮[7](2019)在《电化学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电厂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燃煤电厂作为火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对中国的能源、经济、环境等诸多领域都将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2015年4月颁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的正式施行,标志着电力行业环保工作的方针将由烟气治理的单重心变为水气共治的双重心。论文首先对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技术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整理。近年来,电化学氧化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一种高效、廉价的废水处理工艺。论文系统地梳理了某大型燃煤电厂的水平衡状况及现有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发现影响该电厂废水回用率的关键因素为:以脱硫废水及精处理再生废水为代表的高盐氨氮废水,难以通过常规工艺手段使其在处理后稳定达标及回用。这也是燃煤电厂废水处理中具有的代表性的问题,若能消除这两种废水中的氨氮、化学需氧量(COD),则可由煤场或工业水系统接纳,实现回用。由于环保及经营的双重压力,探索一种经济、高效的新型氨氮废水处理工艺迫在眉睫。以某大型燃煤电厂的脱硫废水、精处理再生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分析其水质特性后,设计了一套电化学氧化脱除氨氮的中试工艺。通过改变水温、电流密度、停留时间、溶解性总固体(TDS)、初始氯根浓度、电极表面清洁度等试验条件,对影响氨氮降解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电流密度、停留时间、初始氯根浓度、电极的清洁度对水样中氨氮降解效果影响较大,TDS对氨氮的降解效果影响较小。电流密度、停留时间、初始氯根浓度越大,电极表面的清洁度越高,氨氮的脱除效果越佳。具体可得到如下结论:(1)使氨氮初始浓度一定(121 mg/L)的废水以恒定的停留时间(1.2 min)通过电解装置,电流密度越大,氨氮降解浓度值越大(120~480 A/m2),两者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R2=0.9699。(2)组分相同的氨氮废水在相同的电流密度作用下通过电解装置,氨氮的脱除效果受停留时间的影响显着。当初始氨氮浓度为121 mg/L,出水水温在25℃左右,且电流密度保持不变(120~480A/m2)时,废水在电解装置内的停留时间越长,则氨氮的脱除率越高。(3)一定浓度的氨氮废水在恒定的电流密度(120~480 A/m2)作用下通过电解装置时,氨氮的脱除效果受初始氯根浓度的影响显着。当初始氨氮浓度为120 mg/L左右,出水水温在25℃左右时,废水的初始氯根越高,则氨氮的脱除率越高。(4)在相同电流密度(120~480 A/m2)、不同TDS(22520~32066 mg/L)条件下,氨氮的降解能力基本相同;试验过程中发现,随着TDS的上升,电解的可调电流上限有较显着的升高。此外,随着TDS的上升,电压呈逐步下降趋势,故提高氨氮废水初始TDS,有助于降低氨氮降解能耗。(5)当水样以相同的停留时间(1.2 min)流经电解装置时,当电流密度保持不变(240.0 A/m2)时,氨氮的脱除率随水温的上升而缓慢下降,当温度在接近36℃时,氨氮的脱除率迅速下降,当水温接近38℃时,氨氮的脱除率低于10%。这可能是因为当水温接近38℃时,电解反应产生的游离氯加速分解。(6)当停留时间为2 min,初始氯离子为8947 mg/L时,电解系统对废水的氨氮处理能力存在上限,此上限应在150.0mg/L左右。(7)只要水样中存在一定质量浓度的氨氮,电解产生的氯就将主要被氨氮消耗。且在电解去除氨氮的过程中,不同电流密度(120~378 A/m2)下,游离氯占总氯比例均在20%左右,当氨氮去除完毕后,继续进行短时间电解,游离氯比例迅速上升至70%以上。这符合有氯离子存在条件下,氨氮的电化学氧化首先生成氯胺,再进一步氧化生成氮气的氨氮间接电化学氧化途径。(8)在相同停留时间(1~2 min)的氨氮降解过程中,高电流密度能耗(以去除单位质量氨氮的平均能耗计,下同)高于低电流密度(120~480 A/m2)能耗;而在相同电流密度(120~480 A/m2)的氨氮降解过程中,长停留时间的能耗高于短停留时间(1~2 min)的能耗。当废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接近于0时,其能耗上升幅度略有增加。提高氨氮废水初始TDS、提高电极表面的清洁度有助于降低氨氮降解能耗。(9)电解不能起到降低重金属的作用;电解后钙、镁等金属阳离子浓度约有5%的上升,这可能是由于电解过程中产生游离氯并使水中酸度升高,将废水中小部分含金属元素的沉淀混合物溶解所导致的;硫酸盐上升幅度约为23%,这是可能是由于还原性的硫化物被氧化,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硫酸盐。电解对CODCr的脱除率达91.1%。(10)极板表面的污染、结垢会降低电极活性,使氨氮脱除效率下降。以相同的电流密度(120~480 A/m2)对初始氨氮浓度为149.8 mg/L的废水进行电解,极板清洗前,电解平均能耗0.294kW·h/g,极板清洗后,电解平均能耗0.264kW·h/g,极板清洗后的电解平均能耗较清洗前下降约1 0.2%。基于试验结论,又从工艺特点、投资成本、运行经济性、环保效益及对氨氮的降解能力等多个方面,将电化学氧化法与该燃煤电厂现行的折点加氯法进行综合比较,深入讨论了以电化学氧化法代替折点加氯法的可行性,分析了电化学工艺在火力发电行业的应用前景。根据氨氮废水减量后的水质、水量特点进行了电解法处理电厂氨氮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并结合该厂水平衡状况的分析结论,对电解处理合格后的废水回用方向进行了规划,确定了其用于煤场喷淋、循环水杀菌及路面冲洗的回用路线。
贺江南,杨圣春,曾国兵[8](2019)在《燃煤电厂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文章以某燃煤电厂废水综合利用改造工程为例,介绍了燃煤电厂工业废水的来源及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工业水,提出了废水综合利用改造方法,开发并利用全厂水平衡信息管理系统来实时监控和管理全厂的水平衡情况。通过废水综合利用改造及全厂水平衡信息管理系统,使全厂废水得到综合利用,基本实现废水准零排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马倩倩[9](2019)在《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成浆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焦化废水代替清水制备水煤浆(CWS),能够解决焦化废水的环境污染问题并将其资源化利用,经济优势和环保优势明显,焦化废水水煤浆(CWCS)可作为燃烧和气化的液体燃料。掌握CWCS的成浆特性对于其工业应用至关重要,而添加剂在煤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煤表面特性对浆体的成浆特性有极大的影响。通过研究CWCS的最大成浆浓度、流变性、稳定性等综合成浆特性,从宏观上掌握焦化废水制水煤浆的成浆性能,获悉焦化废水内含物质中能起到促进水煤浆成浆和稳定的有效成分。通过考察焦化废水各项内含物质对煤水表面特性的影响规律,获悉CWCS的成浆机理,为CWCS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测定了添加剂在煤表面的吸附量和煤水表面特性,利用准一级速率、准二级速率和颗粒内扩散模型对添加剂吸附量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吸附动力学特性,并考察了焦化废水内含组分(包括酚、氨氮、金属离子等)对上述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而分析了焦化废水内含组分对CWCS成浆特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通过液膜扩散、表面吸附和颗粒内扩散进行动力学控制。对于二级吸附速率k2来说,废水中不同的成分对吸附速率有不同的影响,或增加或减小k2的值,但它们对k2的影响趋势与对qe的影响趋势并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二级动力学模型较适合模拟单组分吸附情况,无法考虑多组分的竞争,而废水中各组分和添加剂存在竞争吸附关系。当添加剂初始浓度为1000 mg·L-1时,与去离子水环境相比,含酚水环境中添加剂在煤上的吸附量降低。这是由于酚类物质与添加剂在煤表面存在竞争吸附的现象,但因为其具有类似添加剂的结构特征,疏水端吸附于煤表面,能够增强煤颗粒表面的润湿性,使煤颗粒表面形成水化膜,降低煤颗粒间的聚合倾向,改善成浆性。当添加剂初始浓度为160 mg·L-1时,与去离子水环境相比,含酚水环境中添加剂在煤上的吸附量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添加剂浓度较低时,其在煤表面的吸附方式与高浓度条件不同,添加剂与酚类在向煤表面吸附的过程中产生了相互促进作用。阳离子吸附于煤表面后减弱了煤的负电性即减小了煤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同时水分子通过离子键合作用吸附于煤表面引起水化膜过厚,煤水系统内自由水含量降低,不利于水煤浆的成浆。与普通水煤浆相比,CWCS最大成浆浓度提高了0.8个百分点,可见在综合焦化废水组分不同的作用后,利用焦化废水制浆表现出了较好的成浆特性。
刘伟,姜敬,张登山[10](2018)在《煤矿综采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为了实现煤矿综采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以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为例,从矿井机电运营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采面地质条件,基于水净化硐室及配套设备、矿井已有供排水系统及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安装了供排水管路、电动阀、自动化监控设备,并重新开发编写了自动化控制程序。通过上述一系列设计方案的实施,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日均约400m3/h的涌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并实现了自动化复用于生产。自2016年8月该系统运行以来,减少排水运行人员6人/d,节约排水电费150万元/a,减少污水处理费用288万元/a,减少了设备因水质差更换备件费用约60万元/月。上述结果表明,大柳塔煤矿52505综采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的设计与应用,为矿井安全治水、低耗排水,高质、稳定供水,提供了可行的途径,为矿井运营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社会环保有积极参考价值。
二、煤水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水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与工程科技(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现状 |
2 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现状与趋势 |
2.1 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量总体情况 |
2.2 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利用总体情况 |
2.3 我国煤矿矿井水资源量发展趋势 |
3 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发展趋势 |
3.1 矿井水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
3.1.1 以煤矿地下水库为代表的疏导法发展趋势 |
3.1.2 以充填开采为代表的堵截法发展趋势 |
3.2 矿井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 |
4 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工程科技与发展战略 |
4.1 总体战略目标 |
4.1.1 指导思想 |
4.1.2 预期目标 |
4.2 技术路线 |
4.2.1 基础理论 |
4.2.2 关键技术 |
4.2.3 示范工程 |
4.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4.4 政策保障 |
5 结论 |
(2)阵发式煤尘捕集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性 |
1.1.2 阵发式粉尘的危害 |
1.1.3 煤尘颗粒物的特性 |
1.1.4 研究对象的选取 |
1.2 阵发式煤尘治理技术现状 |
1.2.1 阵发式煤尘抑制和捕集技术 |
1.2.2 颗粒物捕集技术发展进程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实践对象概况及问题分析 |
2.1 阵发式煤尘污染物的成因研究 |
2.1.1 实践对象概况 |
2.1.2 原有含煤尘废气净化工艺 |
2.1.3 原有含煤尘废水排放体系 |
2.2 实践对象的摸底检测 |
2.2.1 检测对象的概况 |
2.2.2 检测内容与检测依据 |
2.2.3 检测结果及目标对象取值的确定 |
2.3 原除尘工艺存在问题分析 |
2.3.1 除尘效率问题分析 |
2.3.2 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
2.3.3 含煤废水排放问题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阵发式煤尘捕集工艺集成研究 |
3.1 研究工作思路 |
3.2 煤污染物末端处置研究 |
3.2.1 多相污染物合并处置方案的提出 |
3.2.2 煤污泥缓存浓缩研究 |
3.2.3 末端煤污泥脱水研究 |
3.2.4 脱水设备选型过程分析 |
3.2.5 含煤废水的散点收集 |
3.3 除尘提效与节能研究 |
3.3.1 除尘效率 |
3.3.2 湿式电除尘器研究 |
3.3.3 阳极失水研究 |
3.3.4 湿式电除尘器应用研究 |
3.3.5 洗涤塔研究 |
3.3.6 洗涤塔喷淋抑尘区应用研究 |
3.3.7 洗涤塔循环浓缩区定型过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阵发式煤尘捕集工艺集成应用 |
4.1 工艺过程概述 |
4.2 煤尘捕集回收系统 |
4.2.1 风道引风机系统 |
4.2.2 捕集塔系统 |
4.2.3 供水系统 |
4.3 含煤废水处理系统 |
4.3.1 废水提升系统 |
4.3.2 一体化净水器系统 |
4.3.3 回用与排放系统 |
4.3.4 加药系统 |
4.4 工艺系统的改进 |
4.4.1 脱水进料设备 |
4.4.2 程控逻辑 |
4.4.3 扰动设备 |
4.5 工程实施及应用效果 |
4.6 主要经济效益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研究结论 |
5.2 应用成果 |
5.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废水“零液排放”现状 |
1.1.1 以固定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2 以流化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3 以气流床气化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1.4 煤焦化/半焦的产业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的意义和难点 |
1.3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和工程实践 |
1.3.1 污水预处理 |
1.3.2 生化处理 |
1.3.3 深度处理 |
1.3.4 膜浓缩及蒸发结晶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二章 煤化工废水处理的生命周期评价 |
2.1 煤炭和水资源利用现状 |
2.2 典型煤化工废水处理现状 |
2.2.1 煤炭开采伴生水 |
2.2.2 煤炭洗选废水 |
2.2.3 煤气化废水 |
2.2.4 煤液化废水 |
2.2.5 煤焦化/半焦废水 |
2.3 环境影响和经济性能分析 |
2.3.1 直排生化出水对环境的影响 |
2.3.2 废水处理系统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
2.4 煤化工工业政策意涵和建议 |
2.4.1 煤化工项目未来的发展趋势 |
2.4.2 政策意涵及建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概念设计 |
3.1 流程建模与分析 |
3.1.1 碎煤加压气化制天然气流程 |
3.1.2 水煤浆气化制烯烃/乙二醇 |
3.2 碎煤加压气化耦合水煤浆气化制产品工艺 |
3.3 技术经济分析 |
3.3.1 碳元素氢化效率 |
3.3.2 碳元素转化效率 |
3.3.3 水耗分析 |
3.3.4 经济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浓含酚氨兰炭废水处理流程开发 |
4.1 现存流程处理兰炭废水的瓶颈 |
4.2 新流程开发研究方法 |
4.2.1 酸化除油除尘 |
4.2.2 萃取操作条件优化 |
4.2.3 公用工程调整 |
4.3 新流程性能分析 |
4.3.1 现存工业兰炭废水处理效果 |
4.3.2 酸化对油尘脱除影响 |
4.3.3 萃取条件分析 |
4.4 新流程关键单元可行性分析 |
4.4.1 酸水汽提塔 |
4.4.2 溶剂回收塔 |
4.5 流程初步设计及经济性能分析 |
4.5.1 过程集成及设计 |
4.5.2 经济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酚氨废水处理流程能量集成 |
5.1 酚氨回收工艺运行现状 |
5.2 能量集成潜力分析 |
5.2.1 工艺物流节能分析 |
5.2.2 精馏塔或汽提塔热力学分析 |
5.2.3 能量集成可行性分析 |
5.3 能量集成方案 |
5.3.1 关键技术节点分析 |
5.3.2 污水汽提塔优先方案 |
5.3.3 溶剂汽提塔优先方案 |
5.4 能量集成经济和环境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火力发电厂用水需求 |
1.1.3 火力发电厂节水要求 |
1.2 火力发电厂取水量和排水量分析 |
1.2.1 电厂取水量要求 |
1.2.2 锅炉补给水系统 |
1.2.3 冷却水系统 |
1.2.4 脱硫工艺用水系统 |
1.2.5 除灰渣和输煤系统 |
1.2.6 其他用水系统 |
1.3 火力电厂取水水质和排水水质分析 |
1.3.1 取水水质分析 |
1.3.2 排水水质分析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2 燃煤电厂水平衡测试及问题诊断 |
2.1 试验目的 |
2.2 水平衡试验 |
2.2.1 试验原则和方法 |
2.2.2 试验过程 |
2.2.3 测试结果 |
2.2.4 测试结果分析 |
2.3 各用水系统问题诊断 |
2.3.1 原水预处理系统 |
2.3.2 除盐水系统 |
2.3.3 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4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5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2.4 小结 |
3 燃煤电厂节水分析及优化 |
3.1 燃煤电厂节水的主要途径 |
3.2 原水预处理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3 锅炉补给水系统节水分析及优化 |
3.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5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 循环水系统节水及优化 |
3.6.1 开式循环水系统改造 |
3.6.2 节水量与循环水浓缩倍率的关系 |
3.6.3 循环水药剂筛选试验 |
3.6.4 循环水动态模拟试验 |
3.6.5 循环水动态试验结论 |
3.6.6 循环排污水减量处理 |
3.6.7 循环水系统水务管理 |
3.7 其他系统节水建议 |
3.8 小结 |
4 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探讨 |
4.1 末端废水水质和水量分析 |
4.1.1 末端废水水质分析 |
4.1.2 末端废水水量分析 |
4.2 末端废水处理技术路线 |
4.2.1 工艺回用 |
4.2.2 浓缩减量 |
4.2.3 固化处理 |
4.3 电厂工艺选择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作者简介 |
(5)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煤矿水资源开采利用现状 |
1.2 煤矿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
1.3 水资源配置研究现状 |
1.4 煤水资源高效配置影响因素 |
1.5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6 主要存在问题 |
1.7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配置理念研究 |
2.1 煤—水协调发展的理念 |
2.2 露井联采区水资源时空协调的理念 |
2.3 水资源最严三条红线控制的理念 |
2.4 大数据时代云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支持的理念 |
2.5 人工智能时代基于AI的水资源动态配置理念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露井联采区煤-水资源供需特征研究 |
3.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水文气象 |
3.1.4 河流水系 |
3.2 研究区供水资源构成与供水能力 |
3.2.1 可供水源组成 |
3.2.2 清水资源量 |
3.2.4 再生水 |
3.3 研究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
3.3.1 供水量现状分析 |
3.3.2 用水现状分析 |
3.3.3 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研究 |
4.1 水资源配置模型算法概述 |
4.2 研究区用水户和水源的组成 |
4.3 水资源配置模型目标函数 |
4.4 水资源配置模型约束条件 |
4.5 水资源配置模型约束条件处理 |
4.6 水资源配置模型煤—水协调关系的构建 |
4.7 水资源配置模型参数 |
4.7.1 用水公平性系数的确定 |
4.7.2 费用系数的确定 |
4.8 水资源配置模型求解算法 |
4.8.1 PSO算法改进现状 |
4.9 模型GAPSO算法 |
4.9.1 GAPSO算法原理 |
4.9.2 算法测试 |
4.10 模型求解及模型结果 |
4.10.1 模型求解步骤 |
4.10.2 不同目标的水资源配置结果 |
(1)以满足生产用水单位最低需水量为标准 |
(2)以保证供水单位最大供水能力为标准 |
4.11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水资源动态配置的实现与方案研究 |
5.1 动态配置的实现 |
5.2 最优配置方案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电化学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电厂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火力发电在电力行业的主导地位 |
1.1.2 燃煤电厂的环境治理概况 |
1.2 燃煤电厂氨氮废水的来源 |
1.2.1 脱硫废水中携带氨氮 |
1.2.2 精处理再生废水中携带氨氮 |
1.3 工业废水氨氮去除技术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物化法 |
1.4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技术 |
1.4.1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 |
1.4.2 电化学法处理废水的工业应用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2 某燃煤电厂的水平衡研究 |
2.1 水平衡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
2.2 取水及用水情况分析 |
2.2.1 原水取水情况 |
2.2.2 工业水系统 |
2.2.3 锅炉补给水系统 |
2.2.4 脱硫用水系统 |
2.2.5 灰渣用水系统 |
2.2.6 输煤用水系统 |
2.3 现有废水处理系统评价 |
2.3.1 排泥水处理系统 |
2.3.2 含油废水处理系统 |
2.3.3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2.3.4 综合废水处理系统 |
2.3.5 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
2.3.6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
2.3.7 化学再生废水处理系统 |
2.4 氨氮废水水质特性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试验装置与器材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器材及药品 |
3.2.3 试验分析方法 |
3.3 试验流程设计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电流密度对氨氮降解影响 |
3.4.2 停留时间与氨氮降解的关系 |
3.4.3 氯根浓度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4.4 TDS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4.5 水温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4.6 系统可处理的最大氨氮质量浓度的探索 |
3.4.7 电解去除氨氮的反应机理研究 |
3.4.8 电解装置能耗的研究 |
3.4.9 电解对氨氮以外的污染物的影响 |
3.4.10 电极清洗对氨氮降解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 电化学工艺与折点加氯工艺的比较 |
4.1 对氨氮降解能力的比较 |
4.2 工艺特点的比较 |
4.3 投资及运行成本的比较 |
4.4 环保效益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电解法处理氨氮废水的工业应用研究 |
5.1 工艺技术方案制定需考虑的因素 |
5.2 降低氨氮废水总量 |
5.2.1 探索脱硫废水减量方案 |
5.2.2 探索精处理再生废水的减量方案 |
5.3 电解系统设计 |
5.4 电解后的废水回用方向研究 |
6 结论、创新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应用前景与展望 |
6.3.1 应用于燃煤电厂氨氮废水处理领域 |
6.3.2 解决脱硫添加剂使用后脱硫废水COD高的问题 |
6.3.3 替代循环水杀菌剂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8)燃煤电厂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燃煤电厂废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
1.1 改造综述 |
1.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改造 |
1.3 化学制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改造 |
1.3.1 化学预处理污泥脱水系统改造 |
1.3.2 化学制水冲洗水回用 |
1.3.3 化学再生废水处理系统 |
1.3.4 化学反渗透浓水回用 |
1.4 含煤废水处理改造 |
1.5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改造 |
1.6 含油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
1.7 全厂水平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使用 |
2 结论 |
(9)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成浆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焦化废水污染现状及危害 |
1.3 国内外焦化废水处理方法 |
1.4 水煤浆技术处理焦化废水的研究 |
1.4.1 水煤浆技术简介以及发展现状 |
1.4.2 成浆性的影响因素 |
1.4.3 水煤浆技术处理处理有机废水的研究现状 |
1.5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煤样的准备及性质 |
2.1.2 焦化废水的水质分析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煤浆的制备 |
2.3.2 成浆粘度及成浆性能 |
2.3.3 水煤浆稳定性的测定 |
2.4 添加剂在煤颗粒上的吸附性能测定 |
2.4.1 添加剂浓度标准曲线 |
2.4.2 添加剂在煤颗粒表面的吸附实验 |
2.5 吸附等温线与吸附动力学研究 |
2.5.1 吸附等温线研究 |
2.5.2 吸附动力学研究 |
2.6 煤水界面性能的测定方法 |
2.6.1 接触角测量方法 |
2.6.2 Zeta电位测量方法 |
2.6.3 水样表面张力测量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CWCS的成浆特性及焦化废水内含物质对煤水表面特性影响 |
3.1 引言 |
3.2 焦化废水对水煤浆的成浆特性的影响 |
3.2.1 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
3.2.2 焦化废水内含组分对水煤浆成浆性的影响 |
3.3 焦化废水内含组分水煤浆的稳定性影响 |
3.4 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3.5 煤水表面特性 |
3.5.1 煤水表面接触角 |
3.5.2 煤粒表面的Zeta电位 |
3.5.3 焦化废水内含组分对水样表面张力的影响 |
3.6 煤水表面特性对焦化废水成浆性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焦化废水内含物质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等温线 |
4.3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动力学 |
4.4 吸附原理探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10)煤矿综采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柳塔井水文地质条件及供排水系统概况 |
2.1 大柳塔井水文地质条件 |
2.2 大柳塔井供排水系统 |
2.2.1 供水系统 |
2.2.2 排水系统 |
2.2.3 矿井供排水循环系统 |
3 大柳塔井52505工作面排水初采设计与应用 |
3.1 大柳塔井52505工作面基本概况 |
3.2 水文地质条件 |
3.3 52505工作面排水初采设计 |
4 52505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设计及应用 |
4.1 采面涌水复用背景 |
4.2 采面涌水复用设计 |
4.3 自动化改造设计 |
5 52505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设计应用效果 |
6 结束语 |
四、煤水处理系统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煤矿矿井水保护利用发展战略与工程科技[J]. 顾大钊,李井峰,曹志国,吴宝扬,蒋斌斌,杨毅,杨建,陈要平. 煤炭学报, 2021(10)
- [2]阵发式煤尘捕集回收工艺研究与应用[D]. 郭鹏昊. 山东大学, 2021(09)
- [3]煤化工废水零液排放技术研究及高浓酚氨废水处理流程开发[D]. 陈博坤.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4]燃煤电厂节水及废水零排放探讨[D]. 张建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露井联采区煤-水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动态优化配置模式研究[D]. 段少洁.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6]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电化学氧化法应用于燃煤电厂高盐氨氮废水处理的研究[D]. 王亮. 浙江大学, 2019(03)
- [8]燃煤电厂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的探索与实践[J]. 贺江南,杨圣春,曾国兵.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9]利用焦化废水制备水煤浆的成浆机理研究[D]. 马倩倩.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煤矿综采工作面涌水自动化复用设计与应用[J]. 刘伟,姜敬,张登山. 神华科技,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