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论文
2022-10-23
问:中国化学工业现状
- 答:1、规模以上企业数量降低
近年来,石化行业监管力度加大,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我国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继续降低。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2021年3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末,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2973家,较2019年减少362家。
2、化学工业效益逆势增长
化学工业效益显著提高。2020年化学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7万亿元,同比增长12.7%,2019年为下降19.8%,在疫情中逆势增长。
3、化学工业规上企业利润增加
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化学工业规上企业利润明显增加,2020年全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279.2亿元,同比增长25.4%,2019年为下降13.9%。
4、重点化学品产量总体上升
2020年除化肥和硫酸产量略有降低外,其余主要化工产品均有所增长,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其中全国乙烯产量2160万吨,比2019年增长5.2%;纯苯产量1042万吨,增长8.6%;甲醇产量4984万吨,增长4.7%;硫酸产量9238.2万吨,下降1.3%;烧碱产量3673.9万吨,增长6.2%;折纯化肥总产量5496万吨,比2019年下降4.1%。
5、化工行业营收利润率增加
2020年,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51%,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化学工业效益实现显著增长。
综合来看,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宏观经济急剧恶化,行业遭受重挫。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化学工业效益在2020年二季度后回升持续加快,三季度后利润增长迅速,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向好。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答:数字化会对化工行业里的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化工制造方向的潜力最为巨大。目前很多化学品制造商已经投资了能够产生大量数据的IT系统和基础设施,但是迄今为止,许多企业都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潜在的优势。随着使用更便宜的计算能力和更好更先进的分析工具,工业和商业化学公司可以将这些数据运用到工作中,从多个来源收集信息,并利用机器学习和可视化平台发现优化工厂运营的方法。
先进的分析可以大力帮助一家化工公司加深加快去了解生产运营的情况,从而可以帮助化学公司解决先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让他们了解之前他们从来不知道的问题,例如隐藏的瓶颈和已经无利可图的生产线就可以就此暴露出来被解决掉。
产量,能源和吞吐量分析可用于确保各个生产单位在运行时尽可能高效,有助于提高产量和吞吐量或减少其消耗的能源量。与此同时,最大化价值模型审查了影响整合供应链总利润的数千个参数和条件,这就能从原材料采购,到复杂且经常相互关联的化学品制造,再到最终销售 ,最后到提供有关如何最好地利用特定市场条件的情报等环节都提升效率、减低成本。先进的科技可以帮助这个行业把利润率提高5%-10%,除了利润率的提高,优先采用科技设备的公司也能更快速的在行业里面建立优势,淘汰那些产能过剩的公司,做到行业洗牌。科技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就是最高效的分配资源去实现创造价值。 - 答:中国的化学工业现状,目前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工业门类已经基本齐备,但是一些高精尖的一些新材料可能还有所欠缺,就是这样的情况。
问:目前疫情对那些行业影响最大?
- 答:除了医疗器械和药物制造影响不大,感觉其他行业都会下降
- 答:首先是旅游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是打击最大的;然后就是服务这些行业的
- 答:实体经济(饭店和酒店等等)和旅游经济,因为疫情人民的收益和出行机会。
- 答:本次疫情对大部分企业的融资影响是暂时性的, 主要限制现金流的稳定和充裕 ,但不排除一部分杠杆率较大,抗压能力差的企业,会因此造成长远影响。 首先,疫情对 旅游服务、批发零售与交通运输的影响严重 ,这三大行业在银行贷款中的占比为13%左右(1H2019),以交通运输为例,铁路运输及客运大幅度下滑,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春运期间铁路、道路及民航累计发送旅客较去年下滑46.6%;旅游业整体休克,损失或超过万亿。 其次, 制造业、建筑和采矿等收到影响程度一般 ,为非核心影响产业。 对于房地产、水利、金融业和个人贷款而言,疫情影响较小,除消费贷以外,个人贷款的影响较小。 同时,疫情过后存在报复性消费的反弹,对年化消费影响比较有限。 这些产业贷款占比超过60%。
- 答:其实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对于旅游业,线下门店等是负面影响,对线上直播等初期是正面影响,到后期也会成负面影响。
疫情冲击基本面受损,线下消费最严重:休闲服务、交运、商贸、纺服、家电、汽车、地产,营收增速、毛利率均大幅下行,休闲服务、商贸逆势增加销售费用,加剧盈利恶化;中上游产业(化工、采掘、机械、建筑):营收下滑、毛利维持,现金流压力较大。 - 答:电影行业 餐饮行业 交通运输行业 零售行业
旅游行业 制造业 原油及大宗商品 出口行业
地产业 银行业 - 答:1、线下消费包括休闲服务、交通运输、以及商贸、纺服、家电、汽车、地产等线下消费或出行类行业直接遭受冲击,各地严防死守之下,相关线下消费场景几乎完全关停,疫情冲击下盈利增速降幅高达 40%以上,收入大幅下行的同时,较高的固定成本导致毛利同步恶化。与此同时,休闲服务、商贸等销售依赖性行业逆势增加财务费用支出比率,进一步降低其利润率。
其次,部分科技行业如计算机、通信,需要现场进行安装调试,居家隔离同样使得这类业务难以推进,收入受损,但固定成本占比较低,使得其毛利率基本维持前期水平。
2、化工、采掘、机械、建筑等中上游周期行业遭受的疫情冲击在下游行业的缓冲下相对偏小。例如,化工、采掘 2020Q1的盈利同样在疫情冲击下负增超 80%,机械、建筑、公用事业等盈利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行,收入转为负增,但毛利率基本可以维持。再例如,2021 年“就地过年”政策主要影响消费而非生产,各行业盈利都强劲反弹。其财务上的压力主要来自中下游行业的传导:应收账款积压所导致的现金流承压。
3、医药、食品饮料、电气设备等行业具备稳增特性或高景气度,在初次疫情导致全国性的封锁措施下,2020Q1 盈利增速消费负增 10-15%,打破前期 20-30%的稳增优势,凭借较高景气度,价格得以传导,高毛利维持。2021Q1 虽然“就地过年”影响消费,但并未影响其盈利高增态势。 - 答:饮食业,旅游业,影视业
问:疫情给你所处的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 答:我是做实体行业的,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寒冬”,习惯了线下的传统实体商业,最致命的自然是渠道的缺失。
虽然很多实体品牌在线上都有开通销售,但其实主要是支付便利性和端口平台化的人气引流及品推应用,毕竟线上线下有着一定的利润差额及完全不同的客户体验,所以线上渠道的缺失,必然将造成促销形式的局限,仓促之间,只能用最简单快速的朋友圈/微信群进行促销,再其次进行一些会员老带新促销,再再其次则是外卖送货(成本增加)、直播(经验不足),或者本就不多或者不成熟的线上自有平台促销,这些都是值得反思和亟待提升的实体商业痛点之一。
总之,此次疫情的影响,让中国的线上电商几乎几何倍数般野蛮生长,实体经济如雨打芭蕉般无可奈何的低头萎缩,但这并没有让中国实体经济的商业人改变初心,恰恰相反,多达70.48%的品牌商家及商户们,仍然初心不改,依旧坚持以实体商业为主,但对于互联网的重新定位和认识,让他们也会尝试线上渠道和销售作为辅助,改为彻底放弃线下,全力拓展线上的品牌商户连1%都不到(仅为0.95%),这是初心,更是信心,中国的实体经济正是需要这样的不变初心和坚持信心! - 答:疫情给我们电影行业
带来很大影响。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每年的春节档都是盈利的好时机,但今年受疫情影响,影院被迫关门,《唐人街探案3》、《囧妈》、《姜子牙》等春节档大片纷纷撤档,给片方和影院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作为一个闭环型行业,电影行业所遭受的影响其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视项目停摆,意味着制作周期加长以及拍摄成本的增加,影视剧项目数量急剧下滑传输到上游影响平台方的库存供给,而由于新项目的减少,也直接给投资方、宣发公司以及艺人等整个产业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 答:疫情给我所在的行业带来了危险的影响。每天要戴口罩,量体温消毒等等,洗手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1、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餐饮娱乐旅游业,严重的时候整个行业全部停业,饭店不能堂食,KTV,舞厅,洗脚按摩全部关闭。前几天苏州这边刚能堂食,又有几个生意火爆的饭店被关,因为就餐人数太多,超过了50%的接待量。可怜这些行业的从业者,尤其老板都是硬挺啊。
2、教育行业,简直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网上授课成了标配。我家小孩从寒假一直放到现在,眼看要接着放暑假了。好在老师的工资不受影响,教师确实是一个稳定的好职业,公务员也是。
3、交通出行行业,大的航空高铁就不说了,连出租车都影响不少。我以前每个月差多打滴滴一千多元,最近几个月基本为0,估计滴滴公司的业绩也不会太好。
4、医疗行业,这个行业应该是几家喜来几家忧,和疫情防控相关的比如核酸检测,疫苗研发生产,口罩等医疗器械赚大了,但大部分不相关的医药企业,药店应该是更难一点,毕竟平时带着口罩,感冒都少了,而且能不去医院就尽量不去医院。
5、房地产、汽车行业,这个两个行业也是困难重重,国家不断刺激,房地产业没见起色;刚刚刷到一个消息,4月份汽车整个销量下降50%多。可见大家都没钱了,一个字难!
也有一些行业不但没受影响,反而发展的更好,比如:游戏公司,直播,自媒体等。
老砖头身处工业行业,工资还有保证,奖金是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