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甜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凤,熊婷,李余良[1](2021)在《2009—201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品种主要性状选育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近年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品种的变化规律,探索甜玉米的育种进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甜玉米育种的水平。【方法】根据2009—201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品种多点试验数据,分析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及综合品质等主要性状表现。【结果】11年间参试品种株高平均增加15 cm左右,穗位高总体稳定在68 cm左右,平均茎粗趋向稳定接近2.0 cm;穗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平均增幅为1.5 cm,穗粗增加趋势较为明显,表明注重大穗型品种的选育;区试品种产量在波动中呈现较快的上升趋势,育成品种中高产品种占据较大比例;抗小斑病育种取得较好的成果,多数品种对小斑病的抗性级别达中抗以上,但近3年来对纹枯病的抗性一般,部分品种感病,抗性级别降低;优质品种占参试品种的比例达30%以上,对品质的选育也在加强。【结论】连续11年广东省甜玉米区域试验表明,甜玉米主要性状的改良取得一定成效,相关农艺性状在不断探索协调产量构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促使产量逐步提高,优质抗病品种比例有所提升,当今甜玉米育种在朝高产、优质、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等复合性目标迈进,注重品种转化及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甜玉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丁聪[2](2020)在《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文中认为甜玉米,由于存在季节性强、贮藏期短,不易保存等问题,大多把新鲜甜玉米加工成速冻甜玉米以达到一年四季供应。虽然我国甜玉米产量大,但针对甜玉米的加工研究较晚,深加工的甜玉米产品种类不够丰富,使其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在加工成速冻形式这一过程中,不同处理方式下,本地甜玉米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并分析,判断其作为软包装甜玉米粒的适用性。针对甜玉米的营养成分特点,结合软包装食品的货架期长、携带方便、便于运输等特点,通过试验得到工艺及参数,从而加工制得软包装甜玉米粒产品,以期为开发更多甜玉米产品,增加其经济价值,为甜玉米加工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1)对不同处理方式的甜玉米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甜玉米相比于普通玉米水分含量高、粗蛋白含量高、脂肪含量高、淀粉含量低;通过处理会使甜玉米水分及可溶性糖流失;由于在氨基酸各含量中谷氨酸含量最高,说明其具有鲜味。综合分析该品种甜玉米是制作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和低糖甜玉米蜜饯的适宜原料。(2)以速冻甜玉米粒为原料,通过试验及优化,得到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加工工艺:原料→护色预煮→硬化浸泡→煮制→真空包装→杀菌→成品。工艺参数:护色预煮时,时间6min、0.24%柠檬酸、0.17%维生素C;硬化浸泡时,时间43min、0.1%氯化钙;煮制时,时间3min、3%食盐;杀菌时,温度100℃、时间10min。在此工艺及参数下,由于护色、硬化及食盐的加入,导致电子舌味觉值的酸味、涩味及咸味有所增加;产品符合商业无菌检验;常温条件下的保质期为180d。(3)以速冻甜玉米粒为原料,通过试验及优化,得到低糖甜玉米蜜饯制作的加工工艺:原料→护色热烫→填充→煮制→浸渍→烘烤→真空包装→杀菌→成品。工艺参数:护色热烫时,温度100℃、时间2min、0.2%柠檬酸;填充时,0.3%黄原胶+0.3%CMC进行填充;煮制时间14min;浸渍时间5h;烘烤时,温度65℃,时间5h;微波杀菌照射20s。在此工艺及参数下,由于护色、渗糖、填充工艺导致电子舌味觉值的酸味、甜味及涩味有所增加;其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常温条件下的保质期为270d。
张美鑫[3](2020)在《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文中提出甜玉米是广东省最主要的优势农作物之一,但广东省也是台风多发的省份,台风会使甜玉米发生倒伏,这将会对甜玉米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前人对玉米倒伏的研究多从植株外在形态特征、茎秆力学特性入手进行分析,鲜少对玉米茎秆的纤维组分进行分析。木质素是植物中重要的纤维组分,其大量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能够增强植物细胞壁的机械强度。因此,研究甜玉米中木质素的含量对甜玉米抗倒性育种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木质素化学检测方法过程繁琐,步骤复杂,耗时久,周期长,用到的化学试剂具有高腐蚀性、高毒性,不适用于大批量的样品检测。所以,利用检测简便快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木质素化学测定方法构建甜玉米木质素的近红外模型就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论文以113份甜玉米自交系为供试材料进行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的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用乙酰溴法测量甜玉米自交系的木质素含量,并结合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建立了甜玉米自交系茎杆木质素的近红外光谱模型,模型的R2为0.9988,说明构建的木质素近红外模型能够有效迅速地分析出甜玉米中木质素的含量,对甜玉米抗倒伏育种材料的筛选具有重要作用。2.甜玉米自交系的倒伏性与入土气生根数、木质素含量存在极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66和0.333;甜玉米自交系的倒伏性与探针穿刺强度、茎粗、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比、干重、鲜重之间的相关关系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因此,在选育抗倒伏的甜玉米品种时应注重选育入土气生根数多、木质素含量高的材料。3.113份倒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含量与探针穿刺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未达到显着水平;木质素含量与干重存在极显着正相关;6个植株形态性状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着正相关。4.将入土气生根数、木质素含量以及倒伏性按照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2.5时,可将113份甜玉米自交系聚为7个类群。
刘思慧[4](2020)在《酿酒酵母突变株UV-6的筛选及甜玉米发酵酒的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甜玉米在生长过程中抑制了其中的低分子糖转化为淀粉,是玉米属中低分子糖含量相对较高的品种。甜玉米既是水果又是蔬菜,不仅含糖量高,而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甜玉米营养价值的认可,甜玉米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甜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外的甜玉米加工产品多为罐头类,甜玉米纯发酵酒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首次将甜玉米表皮筛选的酵母诱变为发酵性能良好的突变株,以此突变株接种甜玉米浆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我们获得的甜玉米发酵酒具有较高的酒精含量及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具体结论如下:(1)发酵酵母菌株的初步筛选。从甜玉米表皮筛选出5株酵母菌,从中选择发酵性能最佳的酵母菌株HBF-2作为甜玉米酿酒酵母,其发酵的甜玉米酒酒精度为8.6%(v/v)。通过绘制菌株HBF-2生长曲线,结合其生长稳定性和较高菌数要求,确定其诱变前培养时间为14 h。(2)甜玉米酿酒酵母HBF-2的UV诱变和NTG诱变。UV诱变获得突变菌株UV-6,其产酒能力比原菌株HBF-2提高了22.1%。NTG诱变获得突变菌株NTG-7,其产量比起始菌株HBF-2提高了10.5%。经5次传代培养证实突变菌株UV-6的发酵稳定性良好,因此,确定突变株UV-6作为甜玉米酿酒酵母。(3)甜玉米浆糖化工艺条件的确定与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糖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出甜玉米浆糖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200 U/g、糖化温度65°C、糖化液p H值4.6、糖化时间3.5 h。在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下糖化甜玉米浆得到的还原糖含量为21.2%。(4)甜玉米酒主发酵工艺条件的确定与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甜玉米酒主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甜玉米酒主发酵工艺条件的最优方案为:酵母UV-6接种量3%、发酵液p H值5.0、发酵温度28°C。在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下酿造的甜玉米发酵酒的酒精度为12.5%(v/v)。(5)新酒和陈酿3个月甜玉米酒的香气成分分析。通过对甜玉米酒两个贮藏时间的样品进行GC-MS挥发组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甜玉米新酒中共检测出42种组分,其中主要为醇类、酯类和酸类;陈酿3个月甜玉米酒中共检测出34种组分,其中主要为醇类、酯类和酮类。甜玉米新酒的主体香气成分中异戊醇占主导,使甜玉米酒呈现辛辣刺激味和粗糙的酒质;陈酿3个月甜玉米酒的主体香气成分中2,3-丁二醇占主导,赋予陈酿后甜玉米酒柔和的酒香和淡雅怡人的气味。综上,陈酿3个月甜玉米酒的口感和香气较甜玉米新酒更有优势。
夏涵超[5](2020)在《超甜型甜玉米优良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通过对引进的14个甜玉米品种的田间试验研究,综合分析各品种的田间农艺性状、果穗性状、鲜穗产量性状、抗逆性及品质方面的表现,筛选出4个适合吉林省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分别是,PZ4、PZ5、PZ10、PZ14。并以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甜玉米品种PZ14(吉甜15)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密度试验、追施氮肥试验和播期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在密度试验中可以得出3500株/亩为甜玉米吉甜15种植的最适密度,在这个种植密度下,甜玉米的果穗性状,株高、抗病性等田间性状,以及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品质性状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2.在追施氮肥试验中,最适宜的肥力梯度B3为追施尿素20kg/亩,在此梯度下甜玉米产量显着增高,抗病性强,品质性状如蛋白质含量也有了一定提高。3.在播期试验中,玉米前期生长速度受播期影响较为明显,C4、C5在雨水充足且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前期生长较快,但随着播种日期的后移,果穗产量受到的影响较明显。随着播种日期的后延,玉米的穗部性状及籽粒产量先略微提高之后显着下降,原因是随着播期延后,生育前期温度高,水分充足,增长迅速,但后期温度落差较大,积温相应减少,对甜玉米籽粒的灌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导致籽粒灌浆不充分,以至于产量下降。本年度甜玉米最适播种日期在4月29日前后,这组处理的玉米出苗率较好,到作物成熟,所需的有效积温达到一定的水平,其品质性状优于其它各处理。4.在甜玉米生长动态试验中得出甜玉米的生长趋势为S型,其生育关键期在出苗后27天到47天左右,此期间植株生长最快,而种植密度、追施氮肥和播种日期不影响玉米的生长趋势。
曾广艳[6](2020)在《高温胁迫对甜玉米自交系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评价》文中指出甜玉米起源于北美洲的温带地区,其香甜味道深受大众青睐,我国广东省是大型甜玉米终端消费市场,拥有广大种植面积。但大多数甜玉米品种是从外国引入,属于温带类型,不宜在夏季栽种于广东,因此广东得天独厚全年栽种的气候优势与甜玉米的潜在价值没有得到发挥。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地不可逆趋势,选育耐热型甜玉米新品种至关重要,而耐热品种选育的关键在于拥有优良的耐热型种质资源。本文将263份甜玉米自交系于2019年3月15日播种,在常温生长下对其农艺性状进行观测;于同年6月25日播种,进一步观测高温胁迫下其农艺性状的表现,分析高温胁迫对甜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如下:1.春季适宜甜玉米生长,自交系存活率都为100%;高温胁迫对甜玉米自交系存活率影响很大,夏季平均存活率为33.76%,大部分自交系种植64株,仅剩余30余株存活。2.高温胁迫对株高、穗位高、节间数、穗下节间数、最低分枝主轴长度、雄穗分枝长度、雄穗分枝数、生育期、成穗率有明显影响,具体表现为该性状长度缩短或数量减少。夏季与春季相比,株高、穗位高、节间数、穗下节间数、雄穗最高分枝主轴长度、雄穗最低分枝主轴长度、雄穗分枝长度、雄穗一级分枝数平均降低或减少33 cm;13.7 cm、1.3 NO.、1.8 NO.、0.3 cm、1.1 cm、0.7 cm、2 NO.;其抽雄期、吐丝期平均减少18.5 d、15.8 d。春季抽雄吐丝期间隔期大多在56 d之间;夏季抽雄吐丝期间隔期大多在在411 d;雄穗最高分枝主轴长度对高温表现不敏感。3.所有农艺性状在春夏季表现均存在显着差异,只有最高分枝点主轴长度在春夏两季表现没有差异;春夏季的株高、穗位高、节间数、穗下节间数、最高分枝主轴长度与抽雄期、吐丝期之间有显着正相关性,最高分枝主轴长与抽雄期存在极显着负相关性。4.春季自交系果穗基本能够成功授粉,结成果穗,平均成穗率为99.76%;在夏季高温胁迫下,果穗难以成功授粉,夏季平均成穗率为43.16%;春夏两季成穗率相差56.6%。
刘凤锦[7](2019)在《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文中指出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是以纯甜玉米粒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而制得一种具有具有甜玉米和乳酸菌双重营养价值的新型饮料。本课题为了研制出一款呈金黄色,具有鲜甜玉米及乳酸菌发酵香气,酸甜可口、口感细腻、无异味、均匀无分层,符合国家标准的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研究分析四种乳酸菌发酵甜玉米浆的过程中的营养及理化特性指标的变化,选出适合于发酵甜玉米浆的优良发酵菌种。继而研究了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发酵工艺条件及其稳定性。选用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鼠李糖乳杆菌(L.rhamnosus)、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为发酵菌种,首先通过分析单一菌种发酵甜玉米浆过程中pH、还原糖消耗量、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氮、可滴定酸度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并以谷物发酵饮料适口最佳时其pH为4.30时作为发酵终点,结合感官评价分析四种单一菌种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的产酸降糖能力最强,干酪乳杆菌蛋白质分解力最强,鼠李糖乳杆菌发酵产酸速率最慢,因此判断其不适于发酵甜玉米浆。将其他三种菌种按照1:1进行菌种复配呈四种不同配方,根据发酵过程中乳酸菌降糖产酸能力以及蛋白质分解能力,并结合感官评价,选出最优发酵菌种配方为:L.plantarum:L.acidophilus=1:1。单因素和正交优化实验表明,得到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为0.06%,发酵时间8 h,发酵温度43℃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分层率为指标,研究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稳定性及均质条件,得出最优复配稳定剂的配方:0.3%微晶纤维素、0.06%单甘酯、0.027%结冷胶。均质压力为:25 MPa,均质温度40℃最优,均质最佳次数为两次。
农华展[8](2018)在《国内外50个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文中提出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甜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甜玉米种质资源匮乏、基础性研究薄弱,限制育种业的发展。选育高产、优质、抗性好的甜玉米品种成为育种工作者的难题。本试验对50个国内外甜玉米杂交种(品种)的农艺性状、果穗性状和品质性状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探讨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存在的具体差异,为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如下:1.在农艺性状方面,国内供试品种的株高、穗位高、茎粗、地上茎节数、穗上叶片数、采收期等性状均显着高于国外品种,分别比国外品种高29.71%、88.85%、19.50%、30.00%、20.00%、6.62%;国内品种的平均采收期为79 d,而国外品种为74 d,国内品种表现为晚熟,达到显着水平。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国内与国外甜玉米品种可清晰的分为不同类群,说明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在农艺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2.在果穗性状方面,国内供试品种的鲜苞重、单穗净重、穗长、秃尖长、行粒数、穗粗等性状均显着高于国外品种(P<0.05),分别高出国外品种26.67%、22.73%、5.40%、126.00%、17.27%、7.90%;而穗行数则相反,表现为国内品种显着低于国外品种(P<0.05),平均少于2行;百粒重、轴粗差异不显着(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可清晰划分为不同类群,说明国内外甜玉米在果穗性状上存在显着差异。3.在品质性状方面,国内供试品种的蔗糖含量、口感评分显着低于国外品种(P<0.05),国内外两个品种在还原糖含量方面差异不显着(P>0.05)。而国内甜玉米品种的果皮厚度显着高于国外品种(高24.00%)(P<0.05)。这表明国内甜玉米品质与国外还存在差距。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甜玉米品种可分四大类,国内部分甜玉米品种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高,已划入国外品种类群。4.通过对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农艺性状相关性均呈现正相关,达到极显着水平。株高和穗位高最相关,相关系数为0.92;穗位高和穗上叶片数的相关性最小,相关系数为0.62。对于果穗性状,鲜苞重和行粒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0;鲜苞重与穗粗的相关性次之,相关系数为0.68。对于品质性状,甜玉米口感与蔗糖含量以及果皮厚度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其中蔗糖含量与口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9,果皮厚度与口感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此外采收的早晚也影响甜玉米的口感,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达到显着水平。
倪妍[9](2018)在《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美洲大陆是甜玉米最初生产地,甜玉米的种植已有了百年历史。2016年甜玉米的全球种植面积高达147万hm2,产量1359.75万t;我国甜玉米种植面积33.7万hm2,产量486.1万t;广东甜玉米种植面积16.08万hm2,其中惠州和湛江各占比一半,选择冬季种植。其中惠州进行甜玉米的种植在面积上高达6.1万hm2,是我国甜玉米最大的产地,种植面积在全省总面积中的占比高达25%,大部分甜玉米的省内种植地都位于惠州。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发展这一主题,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和把握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的现状,揭示生产运作过程中存在成因问题,探讨进一步发展甜玉米产业的对策思路,以期为本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决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甜玉米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惠州特色农产品,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基地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在广东省甜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属惠州市,在全国玉米种植方面享有盛誉。现阶段,惠州市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都十分有利于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的深化发展。(2)笔者通过对惠州市某大型鲜食玉米加工企业F公司员工的问卷调查,总结出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在选种育种、市场销售、产业链条企业品牌等4个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进而笔者根据这些制约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发展因素的成因着手,分别从上述4个方面提出推进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其中选种育种方面:选用高质量高产种类;提升农作物栽培技术等。产业链条方面:建立配送体系与增强冷链流通;注重甜玉米的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加强政府引导等。市场销售方面:精确销售;网络营销;产地集中销售;合作组织销售等。企业品牌方面:加强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完善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加强品牌建设与名牌产品培育;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引入国际主流标准等。
张益之[10](2017)在《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汝湖镇是广东省甜玉米传统种植地区惠州市重要的甜玉米产业基地,随着市场竞争程度不断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也面临这巨大的挑战。本文运用PEST分析和SWOT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整个社会环境对于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具有促进或者倒逼的作用,通过SWOT分析得到了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10个策略,并归类成政府、科研机构与企业分工合作两个方面的对策,为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参考。除了PEST和SWOT分析之外,本文还使用问卷访谈的方式对汝湖镇的甜玉米种植户、专家学者和企业进行了调查,分别获得了69、57和75个访谈样本数据,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种植户在发展甜玉米种植方面存在5个制约因素、专家学者的科研活动存在2个制约因素,企业加工甜玉米产品存在3个制约因素,进一步将这些制约因素归纳总结为公共基础建设水平落后,公共技术服务水平低下和营销能力不足等三大问题,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本文依据PEST和SWOT分析的结果,还有问卷访谈结果分别从政府、科研结构和企业三个方面给出了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二、广东甜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甜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2009—201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品种主要性状选育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调查项目及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2.2 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
2.2.1 穗长穗粗变化 |
2.2.2 鲜苞产量分析 |
2.3 抗病性分析 |
2.4 综合品质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甜玉米概述 |
1.1.1 甜玉米简介 |
1.1.2 甜玉米的营养价值 |
1.1.3 我国甜玉米种植情况和地域特色 |
1.2 甜玉米国内外加工现状 |
1.2.1 甜玉米国外加工利用现状 |
1.2.2 甜玉米国内加工利用现状 |
1.2.3 甜玉米研究现状 |
1.3 软包装食品 |
1.3.1 软包装食品概述 |
1.3.2 软包装食品发展现状 |
1.4 果脯蜜饯的加工与发展 |
1.4.1 果脯蜜饯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
1.4.2 我国果脯蜜饯行业发展现状 |
1.5 即食食品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7.1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7.2 本课题的创新性 |
第二章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营养品质分析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水分含量测定 |
2.2.2 粗蛋白含量测定 |
2.2.3 脂肪含量测定 |
2.2.4 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测定 |
2.2.5 粗纤维含量测定 |
2.2.6 灰分含量测定 |
2.2.7 氨基酸组分含量测定 |
2.2.8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水分含量 |
2.3.2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粗蛋白含量 |
2.3.3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脂肪含量 |
2.3.4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 |
2.3.5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粗纤维含量 |
2.3.6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灰分含量 |
2.3.7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氨基酸组分含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加工工艺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与设备 |
3.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3.2.1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工艺流程 |
3.2.2 操作要点 |
3.3 试验设计 |
3.3.1 预煮时间对甜玉米粒酶活性的影响 |
3.3.2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护色处理试验 |
3.3.3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硬化浸泡试验 |
3.3.4 煮制时间对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质构的影响试验 |
3.3.5 不同添加量的食盐对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感官品质评分试验 |
3.3.6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杀菌保藏试验 |
3.3.7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商业无菌检验 |
3.4 测定方法 |
3.4.1 酶活性鉴定 |
3.4.2 色度指标测定 |
3.4.3 质构仪测定 |
3.4.4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感官品质评分方法 |
3.4.5 电子舌味觉值测定 |
3.4.6 数据处理 |
3.5 结果与分析 |
3.5.1 预煮时间对甜玉米粒酶活性的影响 |
3.5.2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护色处理试验 |
3.5.3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硬化浸泡试验 |
3.5.4 煮制时间对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5.5 食盐添加量对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感官评分的影响 |
3.5.6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工艺优化 |
3.5.7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配料添加量优化 |
3.5.8 不同杀菌工艺的研究 |
3.5.9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电子舌味觉值分析 |
3.5.10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商业无菌检验结果 |
3.5.11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保质期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糖甜玉米蜜饯的加工工艺研究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4.2.1 低糖甜玉米蜜饯工艺流程 |
4.2.2 操作要点 |
4.3 试验设计 |
4.3.1 甜玉米粒热烫试验 |
4.3.2 甜玉米蜜饯护色处理试验 |
4.3.3 甜玉米蜜饯填充技术试验 |
4.3.4 煮制渗糖对渗糖率的影响试验 |
4.3.5 烘烤条件对甜玉米蜜饯色泽变化的影响 |
4.3.6 低糖甜玉米蜜饯工艺优化 |
4.3.7 微波灭菌对低糖甜玉米蜜饯的保藏试验的影响 |
4.4 测定方法 |
4.4.1 水分含量测定 |
4.4.2 总糖测定 |
4.4.3 色度指标测定 |
4.4.4 失重率测定 |
4.4.5 菌落总数测定 |
4.4.6 渗糖率测定 |
4.4.7 保水性测定 |
4.4.8 电子舌味觉值测定 |
4.4.9 低糖甜玉米蜜饯感官品质评分方法 |
4.4.10 数据处理 |
4.5 结果与分析 |
4.5.1 不同热烫条件对低糖甜玉米蜜饯渗糖率的影响 |
4.5.2 护色对甜玉米效果试验 |
4.5.3 甜玉米蜜饯填充技术的研究 |
4.5.4 煮制时间对渗糖效果的影响 |
4.5.5 浸渍时间对渗糖效果的影响 |
4.5.6 烘烤条件对甜玉米蜜饯色泽的影响 |
4.5.7 低糖甜玉米蜜饯的工艺优化 |
4.5.8 微波杀菌的保藏性研究 |
4.5.9 低糖甜玉米蜜饯的电子舌味觉值分析 |
4.5.10 产品质量分析 |
4.5.11 低糖甜玉米蜜饯的保质期确定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不同处理方式甜玉米的营养成分测定与结论 |
5.1.2 即食软包装甜玉米粒的研制结论 |
5.1.3 低糖甜玉米蜜饯的研制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玉米的特性 |
1.2 国内外甜玉米发展概况 |
1.2.1 国外甜玉米发展概况 |
1.2.2 国内甜玉米发展概况 |
1.2.3 广东省甜玉米发展概况 |
1.3 玉米倒伏 |
1.3.1 玉米倒伏现象与类型 |
1.3.2 农作物倒伏性评价方法 |
1.3.3 玉米植株特性与倒伏关系 |
1.4 木质素的结构 |
1.4.1 木质素合成途径 |
1.4.2 木质素代谢的生理意义 |
1.5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5.1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原理与特点 |
1.5.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 |
1.5.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材料 |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1 倒伏调查 |
2.2.2 甜玉米自交系茎秆穿刺强度测量 |
2.2.3 甜玉米自交系植株形态性状测量 |
2.2.4 甜玉米自交系气生根性状的测量 |
2.2.5 甜玉米自交系茎秆木质素测量 |
2.2.6 秸秆木质素近红外光谱扫描与预处理 |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甜玉米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 |
3.1.1 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
3.1.2 近红外光谱分析 |
3.1.3 近红外光谱预处理 |
3.1.4 建模分析 |
3.1.5 小结 |
3.2 甜玉米自交系田间倒伏性统计分析 |
3.3 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
3.3.1 木质素含量的表型分析 |
3.3.2 木质素含量变异系数分析 |
3.3.3 木质素含量与倒伏性的相关分析 |
3.4 植株形态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
3.4.1 植株形态性状的表型分析 |
3.4.2 植株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
3.4.3 倒伏性与植株形态性状的相关分析 |
3.5 气生根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
3.5.1 气生根性状的表型分析 |
3.5.2 气生根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
3.5.3 倒伏性与气生根性状的相关分析 |
3.6 茎秆机械强度与倒伏性的相关性研究 |
3.6.1 茎秆机械强度的表型分析 |
3.6.2 茎秆机械强度变异系数分析 |
3.6.3 倒伏性与茎秆机械强度的相关分析 |
3.7 倒伏性状之间的相关分析 |
3.8 聚类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 |
附录 |
(4)酿酒酵母突变株UV-6的筛选及甜玉米发酵酒的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甜玉米概述 |
1.2 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1.3 酿酒酵母及其变异菌株筛选的研究现状 |
1.4 甜玉米酿酒菌母筛选的研究现状 |
1.5 酒类香气成分的分析方法 |
1.6 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
1.7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甜玉米酿酒酵母的筛选及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甜玉米发酵酒生产工艺流程及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甜玉米发酵酒质量评价及香气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分析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超甜型甜玉米优良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玉米的起源及分类 |
1.2 吉林省甜玉米发展现状、育种目标及途径 |
1.3 试验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方法 |
2.4 室内品质检测 |
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甜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吉甜15在不同密度处理下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
3.3 吉甜15在不同肥力梯度下的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
3.4 不同播种日期下甜玉米吉甜15穗部性状、品质性状的表现 |
3.5 甜玉米吉甜15株高生长动态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优质高产甜玉米高产品种筛选分析结果 |
5.2 不同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产量、果穗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
5.3 不同肥力梯度对甜玉米产量、果穗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
5.4 不同播种日期对甜玉米产量、果穗性状以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
5.5 甜玉米生长动态分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高温胁迫对甜玉米自交系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玉米的概述 |
1.2 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
1.3 高温对植物外观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高温胁迫下甜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表现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试验田情况 |
2.1.2 试验材料的处理与管理 |
2.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5 数据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甜玉米自交系在春、夏两季存活率的对比分析 |
2.2.2 高温胁迫对甜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3 高温胁迫对生育期的影响 |
2.2.4 春夏两季成穗率的对比研究 |
2.2.5 春夏两季农艺性状的显着性分析 |
2.2.6 春夏两季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甜玉米简介 |
1.2 甜玉米中主要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 |
1.2.1 甜玉米中主要营养成分 |
1.2.2 保健功能研究 |
1.3 甜玉米加工利用现状 |
1.3.1 国内甜玉米加工利用现状 |
1.3.2 国外甜玉米加工利用现状 |
1.4 乳酸菌概述 |
1.4.1 谷物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究近况 |
1.5 国内外甜玉米发酵饮料的研究近况 |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料 |
2.1.2 试验菌种 |
2.1.3 主要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2.2.1 甜玉米粒营养成分测定 |
2.2.2 甜玉米乳酸发酵饮料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
2.2.3 乳酸菌发酵甜玉米浆中理化及营养指标的测定 |
2.2.4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2.2.5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
2.2.6 饮料均质条件的优化 |
2.2.7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感官评价表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甜玉米粒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3.2 单一菌种发酵甜玉米浆特性分析 |
3.3 单一乳酸菌发酵甜玉米浆中理化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
3.3.1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p H变化 |
3.3.2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还原糖含量变化 |
3.3.3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3.4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游离氨基氮含量变化 |
3.3.5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可滴定酸度变化 |
3.3.6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活菌数变化 |
3.3.7 单一菌发酵甜玉米浆感官评价结果 |
3.4 复合菌种发酵甜玉米浆特性分析 |
3.5 复合乳酸菌发酵甜玉米浆中理化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
3.5.1 复合菌发酵甜玉米浆p H变化 |
3.5.2 复合菌发酵甜玉米浆还原糖含量变化 |
3.5.3 复合菌发酵甜玉米浆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3.5.4 复合菌发酵甜玉米浆游离氨基氮含量变化 |
3.5.5 复合菌发酵甜玉米浆可滴定酸度变化 |
3.5.6 复合菌发酵甜玉米浆感官评价结果 |
3.6 饮料发酵工艺优化结果 |
3.6.1 饮料发酵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 |
3.6.2 饮料发酵工艺正交优化实验结果 |
3.7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稳定性研究 |
3.7.1 饮料稳定剂单因素实验结果 |
3.7.2 饮料稳定剂正交实验结果 |
3.8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均质条件的优化 |
3.8.1 均质压力旳确定 |
3.8.2 均质温度的确定 |
3.8.3 均质次数的确定 |
3.9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质量标准及结果 |
3.9.1 饮料质量标准 |
3.9.2 饮料分析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发酵剂的确定 |
4.2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发酵工艺的优化 |
4.3 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稳定性 |
第5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国内外50个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甜玉米的发展历程及产业概况 |
1.1.1 甜玉米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外甜玉米的产业概况 |
1.2 前沿研究综述 |
1.2.1 主要性状研究综述 |
1.2.2 研究方法综述 |
1.3 我国甜玉米研究面临的难题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分析评价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
2.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2.1.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2.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的分析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
3.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3.1.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方差分析 |
3.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聚类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分析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
4.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4.1.3 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方差分析 |
4.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聚类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外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相关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及条件 |
5.1.2 试验材料及设计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种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5.2.2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果穗性状相关性分析 |
5.2.3 国内外供试甜玉米杂交种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法 |
1.3.2 访谈法 |
1.3.3 问卷法 |
1.3.4 案例分析法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 |
1.4.2 国内研究 |
1.4.3 研究述评 |
1.5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
2.1 惠州市甜玉米产业环境 |
2.1.1 自然资源环境 |
2.1.2 基建设施成熟 |
2.1.3 社会经济环境 |
2.2 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现状 |
2.2.1 甜玉米种植区域分布及规模 |
2.2.2 惠州市甜玉米生产概况 |
2.2.3 惠州市甜玉米产业特色 |
2.2.4 惠州市甜玉米生产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基于F公司员工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 |
3.1 调查目的、内容与样本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内容 |
3.1.3 调查样本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从业人员对惠州市甜玉米产业化总体感知的描述性分析 |
3.2.2 各感知维度的差异性分析 |
3.3 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选种育种方面 |
3.3.2 产业链条方面 |
3.3.3 市场销售方面 |
3.3.4 企业品牌方面 |
第四章 推进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
4.1 选种育种方面 |
4.1.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
4.1.2 提高栽培技术 |
4.2 产业链条方面 |
4.2.1 加强冷链流通及配送体系的建设 |
4.2.2 注重甜玉米的综合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 |
4.2.3 加强政府引导 |
4.3 市场销售方面 |
4.3.1 精确销售 |
4.3.2 网络营销 |
4.3.3 产地集中销售 |
4.3.4 合作组织销售 |
4.4 企业品牌方面 |
4.4.1 加强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完善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 |
4.4.2 加强名牌产品培育与品牌建设 |
4.4.3 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引入国际主流标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
(10)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业产业化 |
2.1.2 技术创新 |
2.1.3 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
2.1.4 PEST分析 |
2.1.5 SWOT分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战略管理理论 |
2.2.3 农业科技诱导理论 |
第3章 国内外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1 国外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2 国内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3 广东省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3.4 汝湖镇甜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
第4章 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的环境分析 |
4.1 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的PEST分析 |
4.1.1 政治环境(P)分析 |
4.1.2 经济环境(E)分析 |
4.1.3 社会环境(S)分析 |
4.1.4 技术环境(T)分析 |
4.2 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的SWOT分析 |
4.2.1 优势(S)分析 |
4.2.2 劣势(W)分析 |
4.2.3 机会(O)分析 |
4.2.4 挑战(T)分析 |
4.2.5 SWOT战略矩阵 |
第5章 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调研目标与调研方法 |
5.2 问卷访谈结果及分析 |
5.2.1 种植户访谈结果及分析 |
5.2.2 专家学者访谈结果及分析 |
5.2.3 企业访谈结果及分析 |
5.2.4 问卷访谈小结 |
5.3 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
5.3.1 公共基础建设水平落后 |
5.3.2 公共技术服务水平低下 |
5.3.3 营销能力不足 |
5.4 导致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问题的原因分析 |
5.4.1 公共基础建设水平落后的原因 |
5.4.2 公共技术服务水平低下的原因 |
5.4.3 营销能力不足的原因 |
第6章 结论与对策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
6.2.1 政府方面对策 |
6.2.2 科研机构方面对策 |
6.2.3 企业方面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广东甜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2009—2019年广东省甜玉米区试品种主要性状选育进展[J]. 李小凤,熊婷,李余良.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 [2]软包装甜玉米粒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D]. 丁聪.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甜玉米自交系木质素近红外模型的构建及倒伏性状的综合评价[D]. 张美鑫.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4]酿酒酵母突变株UV-6的筛选及甜玉米发酵酒的工艺优化研究[D]. 刘思慧.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5]超甜型甜玉米优良品种筛选及其栽培技术研究[D]. 夏涵超.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3)
- [6]高温胁迫对甜玉米自交系田间农艺性状的影响及评价[D]. 曾广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20(01)
- [7]甜玉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D]. 刘凤锦. 黑龙江大学, 2019(03)
- [8]国内外50个甜玉米杂交种主要性状的分析评价[D]. 农华展.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2018(03)
- [9]惠州甜玉米产业化发展研究[D]. 倪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8(07)
- [10]提升汝湖镇甜玉米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D]. 张益之. 湖南农业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