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连续光谱复合白光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鲁斌[1](2021)在《高中物理常见光谱的观察》文中研究表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光谱的观察往往较难实现.文章以分光计为观察平台,用三棱镜或光栅为分光原件,实现了连续谱、线状谱、吸收谱的观察.特别是设计实验得到了碘原子的吸收谱,比较了紫外灯光谱与荧光灯光谱的联系与区别.为物理课堂的光谱观测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刘欣[2](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武士威[3](2018)在《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对氨基二苯二硫醚偶联反应及光谱分析》文中认为激光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条件。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可以有效地增强拉曼信号。从应用的角度,SERS技术不仅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还可用于实现对原位化学反应的实时监测。这种通过拉曼光谱技术对原位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过程的实时监测,对于研究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分子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对氨基二苯二硫醚(4-amino diphenyl disulfide,APDS)偶联反应的影响因素,本论文利用SERS技术对APDS在不同条件下的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反应进行了监控。具体研究了液相、固相及银箔表面APDS的拉曼光谱;利用固相条件下的SERS响应,开发了一种将纳米金属粒子反铺到待测物表面的可视化SERS检测制样方法;利用mapping技术测量了覆盖有纳米银粒子的APDS及银箔表面APDS的拉曼光谱,得到了相应的光学计算图像;利用APDS与对氨基苯硫酚(PATP)在银箔表面都会与Ag相互作用的机理,对分子间距离对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得到了APDS及偶氮苯(p,p’-dimercaptoazobisbenzene,DMAB)分子的拉曼光谱信息,为相应实验研究提供了拉曼峰位归属的理论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液相或固相反应条件下中,APDS都会发生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偶联反应,生成DMAB。(2)在利用SERS对固相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反应进行检测的同时,开发了一种新型固相SERS检测技术。与传统的检测技术不同,这种技术以待测物为基底,不仅可以得到所需的SERS谱图,还可实现分析检测的可视化,简便、快速地获取待测物的分布情况。(3)对于相同浓度的PATP与APDS,由于APDS在银箔表面形成成对且距离较近的PATP-Ag,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APDS比PATP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并可在较低的反应物浓度条件下有效实现APDS的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反应。(4)激光照射在银纳米粒子上会产生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ocal Surface Plasmon),照射在银箔上会产生表面等离极化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无论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还是表面等离极化激元都会对APDS产生催化作用,使APDS发生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偶联反应,生成DMAB。(5)在表面等离激元辅助下,APDS的化学反应机理为:首先S-S键发生断裂,形成两个距离很近的PATP-Ag,在表面等离激元的辅助下,PATP-Ag中的NH2通过失去电子形成NH2+阳离子自由基,由于空气中O2的存在,O2得到NH2失去的电子。接着两个-NH2+发生去质子化反应,形成Ar-NH-NH-Ar二聚物。这个二聚物通过进一步的去质子化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DMAB。
管小雯[4](2015)在《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度学习是近代提出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学习思想。深度学习与传统的浅层学习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更强调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批判性的学习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的完整含义,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深度学习的培养对于认知水平还在发展中的初中生是具有十分积极地意义的。他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批判性的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等形式找出眼下初中学生进行物理深度学习的问题和困难所在。结合笔者对于深度学习的思想,理念的理解,对于我国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并且笔者通过研究国外深度学习路线结合国内的物理课堂的实际,尝试地提出一套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促进中学生更好的进行物理的深度学习。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度学习的背景和理论部分,第二部分从深度学习视角分析目前学生深度学习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第三部分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提出教学模式和针对学生学习现有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吴祖春[5](2011)在《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图片采集方法与应用的探讨》文中认为舌象图片采集是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基础,而舌象采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伸舌姿势、饮食、季节、运动等传统因素外,还受光源、采集设备(数码相机、镜头)显示设备等的影响。本研究以影响舌象采集的诸多因素为切入点,运用多学科技术,如应用光学、色度学、摄影、计算机,色彩管理等,以期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获得高还原的舌象图片,为舌诊客观化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献整理第一节瘀血舌舌色古代文献研究主要收集清以前医家关于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论述,发现:1.清以前舌色与苔色混用,所称舌色者,实多为苔色,舌色很少论及。2.瘀血常见的舌色为青、紫、青紫、蓝,而舌下络脉多为青、黑等变化。第二节舌象图片采集方法现代研究现状回顾了近十几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图片采集方法进展,认为目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对可影响舌象的非致病因素,如年龄、饮食、运动、习惯、嗜好等认识不足。2.舌象图片采集平台,在色温、照度均匀度、色温、照度稳定性等方面达到很高的标准,但多数体积较大,临床使用不便。3.对采集设备研究不够,对于适合舌象图片采集的镜头、数码相机及其设置认识不足。4.色彩管理在舌象图片采集中应用较少,且管理流程、所用软硬件不一样,结果各不相同。5.舌象图片文字描述比较简单,缺乏统一的格式。第二部分舌象图片拍摄前注意事项为减小、排除非致病因素对舌象采集的影响,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结合临床观察,认为:1.若年龄、性别、季节与气候等因素对舌象有明显影响,仍需采集者,则应在舌象图片说明文字中注明。2.半小时内避免饮水,2小时内避免进食,特别是刺激性食物。3.采集前避免剧烈运动。4.舌象图片采集中应指导患者伸舌,包括伸舌姿势,必要时,可进行简单的伸舌训练,采集应在1-2分钟内完成。第三部分舌象图片采集光源、采集设备及色彩管理一、光源为减小光源对舌象的影响,在应用光学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一)舌象图片采集系统辅助光源的要求1.连续光谱。2.色温6500K。3.显色指数Ra>90。4.照度及照度均匀度照度:2000Lx±500Lx。任一点的照度不得低于被照表面中心照度的75%。5.布光要求:光源离患者20cm~100cm,入射角450-60°对称放置。6.面光源。(二)舌象图片采集环境要求环境光照度E≤32Lx。周围物体表面必须是中性灰色,反射率≤60%。认为普通的病房或门诊是符合图象采集环境要求的。二、舌象图片采集用镜头和数码相机的选择与使用为寻求适合舌象图片采集用的镜头和数码相机及其使用方式,对镜头像差、视场角及焦距以及数码相机的结构和原理、设置原理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镜头的选择及应用1.镜头焦距,50mm≤f≤105mm2.有微距功能的定焦镜头3.使用小光圈(f/8~f/11),适当增加拍摄距离。(二)数码相机的选择及设置1.数码相机选择选择以CCD为传感器的数码单反相机。2.色彩模式采用模式Ⅱ(adobe RGB)。3.ISO尽量采用最小ISO值,在弱光环境中采集时,使用辅助光源,ISO值也不应超过400。4.白平衡使用PRE手动预设,采集前拍摄灰卡图片,使用相机测量色温,预设白平衡。5.对焦照度足够时以舌中为对焦点,单次伺服自动对焦AF-S模式对焦;照度不够时辅助对焦灯照明手动对焦,换装裂像对焦屏或超精度磨砂屏,加装放大功能的直角取景器可改善对焦精度。6.测光及曝光辅助中性灰板,或三阶灰板可提高测光精度。7.快门为防止机振,可预升反光镜,使用三角架;为防止手震,使用“安全快门”。8.图片格式使用RAW格式拍摄和储存,打印或编辑可使用TIFF格式。二、色彩管理阐述了色度学的一般理论,色彩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及流程,提出舌象图片采集数码相机、显示器等色彩管理的流程及具体方法。三、舌象图片文字描述建议舌象图片文字描述中应包括以下信息:拍摄日期、拍摄地点,图片采集设备型号及设置参数,患者一般资料,患病情况,舌象描述(顺序为舌色、舌形、舌态、苔色、苔质)。第四部分实验实验一环形闪光灯下及自然光下拍摄的色卡及舌象图片色差校正方法及校正效果评价目的:比较舌象图片较好色彩校正方法,减小自然光与闪光灯下拍摄的舌象图片色差,为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图片采集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采用两种不同色差校正方法,分别校正于自然光和环形闪光灯下拍摄的标准色卡和舌象图片,分别计算色卡图片与原始数据的色差,目测比较采用不同的校色方法校正的舌象图片舌色与原始舌色,计算符合的例数,对比、探讨两种校正方法的校正效果。结果:两种光源下,采用两种色差校正法校正后的色卡图片,其色差明显低于校正前,表明色差校正是有必要的;两种色差校正法校正效果比较中,基于ICC文件的色差校正法校正后的△E00、△L、△C值显着低于灰卡白平衡法,表明前者可明显校正图片色差以及明度与饱和度偏差,优于后者;使用ICC文件法校正后的舌象图片颜色与实际舌色符合率最高。所以,基于ICC文件的色彩校正法值得舌象图片采集中推广应用。试验二瘀血舌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色度学特征初探目的:在CIELAB颜色空间中,探讨瘀血舌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色度学特征,为瘀血舌及血瘀证的诊断寻找新的客观指标。方法:采集瘀血舌、非瘀血舌及健康人群舌象图片,分别提取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L*a*b*值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瘀血舌组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L*明显小于非瘀血舌组及健康对照组非瘀血舌组,a*值明显大于非瘀血舌组及健康对照组,表明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L*值、a*值可以作为判断瘀血舌及血瘀证的客观指标之一。本研究创新点:一、对影响舌图采集质量的因素进行跨学科、多层次、系统研究,运用应用光学、色度学、摄影技术、计算机技术,色彩管理等技术,为减小这些因素影响提出的具体方法,对临床舌图采集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二、采用环形闪光灯作为辅助光源,并运用基于ICC文件的校正方法进行色彩校正,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为舌图采集提供一便捷、高质量舌象图片采集方案,从而为舌诊客观化研究中方法学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三、首次在CIELAB颜色空间,对瘀血舌及非瘀血舌的舌色与舌下络脉颜色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瘀血舌组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L*明显小于非瘀血舌组及健康对照组非瘀血舌组,a*值明显大于非瘀血舌组,为瘀血舌及血瘀证的诊断寻找新的客观指标提供思路。
程之颖[6](2010)在《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研究》文中认为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物理课程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革,本文着重对高中物理的光学部分内容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光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研究、高中生光学知识掌握情况和初高中教师光学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研究,结合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普通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光学内容的比较研究,提出目前高中物理光学内容和要求未达到光学应有的地位,与新课程的理念也有一定差距。继而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对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对现有条件下高中光学教学提出一些设想。旨在为今后课程标准的修改和完善以及新课程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为高中物理教师更好的实施新课程教学,调高教学质量提供一点启发。使广大教师更好的贯彻新课程理念,结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和要求,把高中物理光学教学搞好,为提高国民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严雪琴[7](2010)在《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与整合》文中研究说明新世纪初始,世界各国纷纷将视线重新投向物理,正视物理在人类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国内正值新课改实施阶段,本次高中新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学习领域”这一概念,将彼此关系比较紧密的学科归于同一领域,力求打破学科壁垒森严的现状,加强学科间的联系。本文从国际背景出发,联系新课程理念,剖析了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高中实际教学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对课标和教材编制、教学过程等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主要就江苏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学生对物理新课程的一些看法作了调查。将数学和化学教材中与物理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找出了学科间内容的衔接处或脱节点;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了解了科目知识点的教学时间及内容的教学情况,并结合实际教学给出建议。虽然目前在高中实施物理与相关学科的整合还有一定难度,但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将来能有更好地发展,进行知识间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
黄晓[8](2010)在《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 ——基于HPS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本质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之一,如何提升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伴随着科学本质的提出与研究,HPS得以提出与引以关注,并彰显于提升科学本质研究过程中。但是,尽管科学本质与HPS的提出有将近百年的历史,国内(大陆)学界对其关注与研究较少,表现为对如何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系统研究的缺失,表现为对如何基于HPS视角提升科学本质理解研究的漠然。因此,本论文将研究聚焦于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本质理解之问题,通过追溯国际关于科学本质研究的脉络与方法,梳理了以HPS视角提升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方法论基础。厘清了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及HPS、STS、SSI与科学本质的关系,考察了各国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纲要、指引)与科学教材中呈现的科学本质与HPS,为本研究开展的可能性提供证据。继而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本质目标的表述、科学教学内容的HPS架构、科学本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科学教师利用其科学本质理解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科学本质概念的教学转换。本论文共分六章展开研究: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基于HPS的视角”这一课题的背景、意义与论文框架。第二章追溯了国际科学本质研究的历史,梳理了科学本质研究的四大方面,即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与实证研究。阐释了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状况,为当前国内(大陆)的相关研究提供启示与借鉴,从而明晰本研究的路径。第三章从科学史的典型主题与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两个层面阐述了科学史有助于科学本质理解。以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映射了科学本质内涵的演变与发展,概括了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探析了科学本质的内涵(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指出了科学大战的根源在于科学观的差异。基于科学史的发展进路及应用于科学教育改革之反思,在梳理HPS与STS教育、SSI的关系中明晰科学本质理解的多维视角。第四章通过分析各国科学教育文件中的HPS与科学本质,借以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调查分析结果与各学者对科学教材的HPS分析,阐述各国科学教材中的HPS与科学本质,为基于HPS视角的科学本质教学开展提供可能性支持。第五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对科学史与科学本质不同学段之需求分析,指出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明确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显性表述与HPS分析。对于科学本质教学内容,提出从两方面进行HPS架构,可以是针对科学本质的特定要义(科学的相对性、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分),寻找教材中与其对应的主题内容提出架构;也可以是选择教材中某一主题(例如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提出该主题的HPS架构,呈现科学本质要义。第六章主要涉及科学本质教学过程,分别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阐述。结合具体实例,从理论基础、目标、实现条件、操作程序等提出了科学本质教学的“科学-探究”教学模式与基于实验辐射发展的教学模式。继而,提出了融入HPS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教学方法,包括历史个案研究方法(以单摆为例)、“历史-探究”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与光的折射为例)、类比方法(以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为例)。因而,第五章与第六章的论述构成了整个科学本质教学。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教师对科学本质概念的转化。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与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是完成这一转化的必要条件。因而,第七章基于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几种典型观点,建构了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指出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是关键部分之一,也是当前科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缺失。继而基于HPS的方法,以“科学思想史”的教学与科学本质的明示进行了实践论证,一方面视为教师获取科学本质概念转化能力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作为基于HPS视角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力证。结语基于对论文研究结果的总结,提出了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也是对本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刘燕[9](2009)在《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与传统的物理课程相比,高中物理新课程把教学创新的基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上,更加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对教学中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换成易于理解的图形的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总结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挑战,用专业名词来讲就是知识可视化。概念图就是一种实现知识可视化学习的方法,一种表征、检查、修正、完善知识的认知工具,它能将各种概念及其关系以类似于脑对知识存储的层级结构形式排列,有效地促进概念间的联系、加强概念间的理解。概念图教学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成功的经验也很多,在国内,概念图教学策略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充分把握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针对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要求,结合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探索概念图在学习的不同阶段的应用策略,旨在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一种参考性的方法指导。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深层次挖掘了物理概念图教学的理论基础,从知识可视化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概念图的优势,较系统地归纳了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的不同阶段的应用策略。
易忠兵[10](2008)在《基于统觉理论的抽象概念激趣》文中提出 赫尔巴特(1776—1841)是近代德国着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首次提出了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基础,从而使教育学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他提出了多方面兴趣学说,认为人具有多方面的兴趣,教学的直接目的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赫尔巴特是近代教育科学的创始
二、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连续光谱复合白光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连续光谱复合白光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物理常见光谱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原子的发射光谱 |
1.1 氢原子光谱的观察 |
1.2 钠光谱的观察 |
1.3 汞原子光谱观察 |
2 常见光源光谱观察 |
2.1 白炽灯的光谱 |
2.2 日光灯的光谱 |
2.3 发光二极管的光谱 |
3 火焰的光谱 |
4 原子的吸收光谱 |
5 结束语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对氨基二苯二硫醚偶联反应及光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表面等离激元 |
1.1.1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
1.1.2 局域表面等离激元 |
1.2 拉曼散射 |
1.2.1 拉曼散射的原理 |
1.2.2 拉曼散射的类型 |
1.3 SERS原理及应用 |
1.3.1 SERS的原理 |
1.3.2 SERS的特点 |
1.3.3 SERS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论方法及光谱模拟 |
2.1 第一性原理 |
2.1.1 波粒二象性 |
2.1.2 波函数及其统计诠释 |
2.1.3 态叠加原理 |
2.1.4 量子力学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2.2.1 Hohenberg-Kohn(HK)定理 |
2.2.2 Kohn-Sham方程 |
2.3 量子化学分析方法 |
2.4 APDS的分子信息及模拟光谱 |
2.4.1 APDS的分子信息 |
2.4.2 APDS拉曼光谱的模拟 |
2.4.3 APDS拉曼振动模式分析 |
2.5 DMAB的分子信息及拉曼光谱模拟 |
2.5.1 DMAB的分子结构分析 |
2.5.2 DMAB拉曼光谱的模拟 |
2.5.3 DMAB拉曼振动模式分析 |
2.6 小结 |
第3章 液相条件下APDS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反应的拉曼光谱检测与分析 |
3.1 仪器与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3.2 乙醇溶液中APDS的拉曼光谱 |
3.3.3 乙醇溶液中APDS的SERS光谱 |
3.3.4 液相环境中APDS偶联反应SERS表征 |
3.3.5 液相环境中表面等离激元的类型及分布 |
3.3.6 APDS偶联反应的调控 |
3.3.7 PATP-Ag转化为DMAB的化学过程 |
3.4 小结 |
第4章 固相条件下APDS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反应的拉曼光谱检测与分析 |
4.1 仪器与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APDS的拉曼光谱表征 |
4.3.2 激光辐射波长633nm检测条件下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APDS的SERS表征 |
4.3.3 激光辐射波长785nm检测条件下表面等离激元辅助催化APDS的SERS表征 |
4.3.4 固相环境中表面等离激元的类型及分布 |
4.3.5 APDS的SERS分析检测的影响条件 |
4.3.6 APDS的新型SERS分析检测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距离调控表面等离激元催化APDS的偶联反应 |
5.1 仪器与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PDS、PATP及DMAB的拉曼光谱表征 |
5.3.2 APDS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5.3.3 APDS与PATP拉曼mapping光谱表征 |
5.3.4 银箔表面等离激元的类型及特点 |
5.3.5 距离调控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偶联反应的普适性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深度学习理论基础 |
2.1 深度学习的定义 |
2.2 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 |
2.2.1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 |
2.2.2 建构主义的理论 |
2.2.3 元认识理论 |
2.3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 |
2.3.1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特点分析 |
2.3.2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关系 |
2.4 深度学习的特点 |
2.4.1 深度学习的一般特点 |
2.4.2 深度学习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表征 |
2.5 初中物理深度学习教学模式理论基础 |
2.5.1 教学模式 |
2.5.2 加涅的九段教学理论 |
2.5.3 国外深度学习路线 |
2.5.4 初中生特点 |
第三章 初中生深度学习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2 调查的对象 |
3.3 调查的实施 |
3.4 调查的结果分析 |
3.4.1 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的现状的调查 |
3.4.2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对知识主动的建构的现状的调查 . 22 3.4.3 对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调查 |
3.4.3 对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是否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调查 |
3.4.4 对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有效知识迁移的调查 |
3.4.5 对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元认知策略运用的调查 |
3.4.6 总结 |
第四章 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 |
4.1 准备阶段 |
4.1.1 明确教学目标 |
4.1.2 单元预评估 |
4.2 教学阶段 |
4.2.1 引起学生注意 |
4.2.2 告知学生学习目标 |
4.2.3 激活学生先期知识 |
4.2.4 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 |
4.2.5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度加工 |
4.3 评价阶段 |
4.3.1 教师评价 |
4.3.2 引导鼓励学生自评 |
4.4 深度学习模式实施的条件 |
4.4.1 师生关系 |
4.4.2 生生关系 |
第五章 深度学习教学模式案例 |
5.1 教学设计(一) |
5.2 教学设计(二)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图片采集方法与应用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整理 |
第一节 瘀血舌舌色古代文献研究 |
一、瘀血舌舌色 |
(一) 青舌 |
(二) 紫舌 |
(三) 青紫舌 |
(四) 蓝舌 |
二、瘀血舌舌下络脉颜色 |
三、讨论 |
第二节 舌象图片采集方法现代研究现状 |
一、胶卷底片时期 |
二、数字底片时期 |
三、目前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图片采集存在以下不足 |
(一) 可影响舌象的非致病因素方面认识不足 |
(二) 缺乏对患者进行伸舌指导 |
(三) 光源应用方面 |
(四) 采集设备方面 |
(五) 色彩管理方面 |
(六) 舌象图片文字描述 |
四、研究展望 |
第二部分 舌象图片拍摄前注意事项 |
一、减少非致病因素对舌象的干扰 |
(一) 饮食 |
(二) 鉴别染苔 |
(三) 嗜好 |
二、舌象的生理变异 |
(一) 年龄 |
(二) 性别 |
(三) 季节与气候 |
(四) 禀赋 |
(五) 运动 |
(六) 其它 |
三、拍摄中的患者伸舌指导与沟通 |
(一) 伸舌指导 |
(二) 伸舌时间 |
(三) 伸舌训练 |
(四) 舌象拍摄前与患者沟通技巧 |
第三部分 舌象图片采集光源、采集设备及色彩管理 |
一、光源 |
(一) 光源的基本色度学特征 |
(二) 传统舌下络脉观察的光线环境——自然光源 |
(三) 标准光源 |
(四) 舌象采集用光源要求 |
(五) 舌象图片采集环境 |
(六) 环形闪光灯在舌象图片采集中的应用 |
二、采集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
(一) 镜头的选择与使用 |
(二) 舌象图片采集用数码相机的选择 |
(三) 舌象图片采集用数码相机的设置 |
三、色彩管理 |
(一) 颜色形成 |
(二) 色彩管理的产生及发展 |
(三) 管理的步骤 |
(四) 基于ICC的数码相机色彩管理 |
(五) 基于ICC的显示器色彩管理 |
四、关于舌象图片的文字描述 |
(一) 文字描述的意义 |
(二) 舌象图片文字描述的内容与顺序(见附录五) |
第四部分 实验 |
实验一 环形闪光灯下及自然光下拍摄的色卡及舌象图片色差校正方法及校正效果评价 |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 |
(一) 设备 |
(二) 色卡及舌象图片采集方法 |
(三) 色卡和舌象图片色差校正方法 |
(四) 色卡和舌象图片色差分析方法 |
二、结果 |
(一) 闪光灯下拍摄的色卡使用不同校正方法校正色差结果 |
(二) 闪光灯下拍摄的舌图使用不同校正方法校正色差结果 |
(三) 自然光下拍摄的色卡使用不同校正方法校正色差结果 |
(四) 自然光下与环形闪光灯下拍摄的色卡校正效果比较 |
三、讨论 |
(一) 环形闪光灯在舌象图片采集中的使用价值 |
(二) 环形闪光灯下舌象采集图片色差校正的意义 |
(三) 两种不同校正方法的探讨 |
(四) 基于ICC文件法色差来源及解决思路 |
试验二 瘀血舌舌色及舌下络脉颜色的色度学特征初探 |
一、实验材料及方法 |
(一) 设备 |
(二) 临床资料 |
(三) 研究方法 |
二、结果 |
(一) 瘀血舌组与非瘀血舌组舌色L~*a~*b~*值比较 |
(二) 瘀血舌组与非瘀血舌组舌下络脉颜色L~*a~*b~*值比较 |
三、讨论 |
(一) 瘀血舌舌色的色度学特征 |
(二) 瘀血舌舌下络脉颜色的色度学特征 |
(三) 关于瘀血舌色的色度学研究中颜色空间的选择 |
(四) 研究舌下络脉颜色的色度学特征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患者采集信息数据样表 |
附录二 CIEDE2000色差公式 |
附录三 x-RiteColor Checker~(TM) passport(24)参考数据(D_(65)光源,Lab色度空间) |
附录四 校正及采用不同色差校正方法校正后的比较 |
附录五 舌面及舌下络脉对照图 |
致谢 |
(6)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学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
1.1.1 光学在物理学发展史上重要地位与作用 |
1.1.2 光学在科技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
1.1.3 光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
2.2 现代课程理论 |
第三章 高中物理光学的教学现状 |
3.1 高中生光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 |
3.1.1 调查的目的 |
3.1.2 调查的数据统计 |
3.1.3 调查数据的分析 |
3.1.4 调查结论 |
3.2 初高中教师光学应用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研究 |
3.2.1 调查目的 |
3.2.2 调查的数据统计 |
3.2.3 调查数据的分析 |
3.2.4 调查结论 |
第四章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光学内容的研究 |
4.1 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 |
4.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光学部分的比较 |
4.2.1 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历史沿革 |
4.2.2 光学知识点选取的比较 |
4.2.3 光学知识点教学要求的比较 |
第五章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的教材研究 |
5.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及教材光学内容研究 |
5.2 几种高中教材光学知识点的呈现方式比较 |
5.3 结论 |
第六章 意见和建议 |
6.1 对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课标和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
6.1.1 对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课标的意见和建议 |
6.1.2 对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
6.2 对高中物理光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
6.2.1 高考对教学的影响 |
6.2.2 对高中物理光学教学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致谢 |
(7)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与整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
(一) 国际发展的形势 |
(二) 国内新课程改革 |
二、研究的现状 |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计划与内容 |
第一章 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涵义 |
一、课程整合的涵义 |
(一) “整合”的界定 |
(二) 课程整合的涵义 |
二、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内涵 |
(一) 学科课程整合的涵义 |
(二) 学科课程整合与课程整合、综合课程之间的关系 |
(三) 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内涵 |
第二章 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
一、整合是科学发展、社会进步的的必然要求 |
(一) 科学发展的综合与分化 |
(二) 学科间课程整合是时代呼唤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
二、物理与相关学科的整合是新课程的要求 |
(一)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介绍 |
(二) 江苏省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不协调需要学科间的整合 |
(三) 加强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的整合是学生学习的需要 |
第三章 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
一、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理论基础 |
(一) 系统论 |
(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现实基础 |
(一) 物理学与数学的相互促进 |
(二) 物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渗透由来已久 |
(三) 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四) 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在科学研究方法上有共通之处 |
第四章 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有关情况的调查研究 |
一、物理知识在相关学科的新课程教材中呈现状况的调查研究 |
(一) 高中物理知识在数学的新课程教材中的呈现情况 |
(二) 高中物理知识在化学的新课程教材中的呈现情况 |
二、高中学生对物理实施新课程的看法调查 |
三、高中物理教师与相关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
第五章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建议 |
一、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前提 |
二、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整合的具体建议 |
(一) 实施整合前的准备 |
(二) 课内教学建议 |
(三) 课外教学建议 |
(四) 整合时的注意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附录 |
致谢 |
(8)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 ——基于HPS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科学本质显性时代的到来 |
1.1.2 我国学生的科学技术观之比较与反思 |
1.1.3 HPS价值在国际科学本质教学研究中的彰显 |
1.2 研究的问题、意义与创新 |
1.2.1 研究的问题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3 研究的创新 |
1.3 研究设计与论文架构 |
1.4 概念界定与假设 |
第2章 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路径与反思 |
2.1 科学本质内涵的界定与研究 |
2.2 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策略之研究 |
2.3 以HPS促进学生科学本质理解之研究 |
2.3.1 从科学史走向HPS |
2.3.2 融入科学史对科学本质理解的价值体现 |
2.3.3 融入科学史于科学教学以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研究过程 |
2.3.4 融入科学史以促进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方法或模式 |
2.3.5 其人与其思想——HPS融入科学教学的代表人物 |
2.3.6 HPS研究组织的形成及运行 |
2.4 科学本质理解之评价研究 |
2.5 我国(大陆)科学本质研究 |
2.5.1 我国(大陆)科学本质研究现状 |
2.5.2 启示与借鉴 |
第3章 理解科学本质的多维视角 |
3.1 科学史与科学本质理解 |
3.1.1 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及科学本质探析 |
3.1.2 光的本性之争及科学本质寓意 |
3.1.3 科学的主观性 |
3.1.4 科学定律与科学理论的区别 |
3.2 科学哲学与科学本质理解 |
3.2.1 科学哲学的历史发展 |
3.2.2 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科学合理性、科学发现模式)及科学本质教学寓意 |
3.3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本质 |
3.3.1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科学哲学的关系 |
3.3.2 从科学社会学的视角认识科学的社会本质 |
3.4 科学本质的多维理解——兼谈HPS、STS与SSI的关系 |
3.4.1 HPS与科学本质理解 |
3.4.2 科学本质的多维理解——HPS、STS教育与SSI的关系认识 |
第4章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1 科学教育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1.1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与2061计划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1.2 英国国家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1.3 澳大利CSFII与维多利亚科学核心学习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1.4 台湾九年一贯"自然与生活科技"课程纲要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1.5 香港科学教育领域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 |
4.1.6 大陆科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 |
4.2 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2.1 从第三届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看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 |
4.2.2 国外学者们对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分析 |
4.2.3 我国(大陆)科学教材中的科学本质与HPS分析 |
第5章 科学本质教学内容 |
5.1 科学本质教学目标的表述 |
5.1.1 科学本质与科学史的不同需求 |
5.1.2 当前科学本质教学目标预设中存在的问题 |
5.1.3 科学本质教学目标表述——案例剖析 |
5.2 科学本质教学中的HPS架构 |
5.2.1 不同科学本质要义的HPS架构 |
5.2.2 基于主题内容的HPS架构——以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为例 |
第6章 科学本质教学过程 |
6.1 科学本质教学模式 |
6.1.1 "历史-探究"教学模式 |
6.1.2 基于科学史实验发展的教学模式 |
6.2 基于HPS的科学教学方法 |
6.2.1 历史个案研究 |
6.2.2 历史-探究方法 |
6.2.3 以类比方法进行科学本质教学 |
6.2.4 科学写作 |
第7章 科学本质教学知识及其发展 |
7.1 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PCK for NOS) |
7.1.1 学科教学知识 |
7.1.2 科学本质学科教学知识 |
7.2 科学教师的NOS及其提升之实证研究 |
7.2.1 研究过程与方法 |
7.2.2 数据与资料分析 |
7.2.3 探讨与结论 |
第8章 结论与反思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学生需要发展的科学本质的内涵与科学本质理解 |
8.1.2 以HPS视角开展科学本质教学的可能性 |
8.1.3 以HPS融入开展科学本质教学 |
8.1.4 实现有效科学本质教学的必然因素——科学本质教学知识及教师的NOS理解与发展 |
8.2 反思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ROSE项目中关于学生科学技术观的调查(中英文调查问卷) |
附录2:2061计划中的科学本质相关图(科学探索中的证据与推理,科学调查) |
附录3:科学教师的“科学本质观”前后测问卷 |
附录4: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的课题及教学、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论文研究的教学背景及目的 |
1.2 研究的方法及现实意义 |
第二章 概念图导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概念图的特征及优势 |
2.2.1 概念图的特征 |
2.2.2 概念图的优势 |
2.3 研究综述 |
2.3.1 概念图的研究现状 |
2.3.2 概念图的产生缘由 |
2.3.3 国外概念图相关研究及应用现状 |
2.3.4 国内概念图的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
第三章 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理论基础 |
3.1 可视化技术 |
3.2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3.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4 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图示理论 |
第四章 高中物理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 |
4.2 高中生学习物理概念、规律的心理过程及障碍 |
4.3 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调查 |
4.3.1 调查研究目的、对象及方法 |
4.3.2 数据分析 |
4.3.3 调查所揭示的问题 |
第五章 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5.1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5.1.1 概念图的教学功能 |
5.1.2 概念图应用模式的关键因素 |
5.1.3 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应用模式 |
5.1.4 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应用模式 |
5.2 高中物理教学中概念图应用策略应用实例 |
5.2.1 预习环节的概念图应用策略 |
5.2.2 新课教学中的概念图应用策略 |
5.2.3 复习环节的概念图应用策略 |
5.2.4 解题中应用概念图应用策略 |
5.2.5 记笔记环节的概念图应用策略 |
5.2.6 作为评价手段的概念图应用策略 |
5.3 高中概念图制作及使用实例 |
5.3.1 概念图制作工具 |
5.3.2 概念图的一般制作步骤 |
5.3.3 Inspiration软件的概念图制作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概念图应用于教学的有效性 |
6.2 应用概念图教学的注意事项 |
6.2.1 概念图教学要理论化 |
6.2.2 把概念图教学方法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
6.2.3 要注意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的统一 |
6.2.4 把概念图引入教学,注意“贵在优选” |
6.2.5 与教育理念相匹配 |
6.2.6 本土化应用概念图 |
6.3 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成果 |
附录一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高中光学知识结构图 |
附录三 高中热学、原子物理知识结构图 |
后记 |
四、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连续光谱复合白光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物理常见光谱的观察[J]. 鲁斌. 物理通报, 2021(04)
- [2]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3]表面等离激元催化对氨基二苯二硫醚偶联反应及光谱分析[D]. 武士威. 辽宁大学, 2018(02)
- [4]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初步研究[D]. 管小雯. 苏州大学, 2015(01)
- [5]舌诊客观化研究中舌象图片采集方法与应用的探讨[D]. 吴祖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新课程高中物理光学内容研究[D]. 程之颖. 苏州大学, 2010(05)
- [7]新课标下高中物理与相关学科内容的衔接与整合[D]. 严雪琴. 苏州大学, 2010(07)
- [8]体现科学本质的科学教学 ——基于HPS的视角[D]. 黄晓.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概念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燕. 苏州大学, 2009(10)
- [10]基于统觉理论的抽象概念激趣[J]. 易忠兵. 中学物理,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