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开发与长江航运(论文文献综述)
邹文康[1](2020)在《跨流域联合航运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河航运一直以来都是运输领域中不可或缺的运输方式,该运输方式运价低廉,对环境友好,通常航运的发展都会对航道腹地的货物运输以及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帮助。而随着各交通方式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货物运输不止局限于单种运输方式,多式联运的方式能够结合多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成为跨区域运输的热门选择。本文针对长江上游区域,对于跨流域的联合航运方式进行研究。经过分析表明,长江上游地处我国西南地区,该地区拥有众多货物资源,水运资源也十分丰富,但目前的运输网络不能完全满足目前的贸易需求,因此通过对联合航运方式的研究,打开新的运输通道,研究结果如下所示:(1)论文基于运筹学建立了路径决策模型,主要考虑了路线的长度、时间、费用等因素,以时间最短、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并依据模型研究了跨流域联合航运方式决策平台,平台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技术研究,建立了长江上游流域联合运输网络,并实现了核心的路径决策功能,此外,平台内还添加了数据获取、管理以及分析等相关功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平台,实现可视化的路径决策、数据获取、数据展示、数据管理等功能。(2)论文基于所建立的平台对金沙江流域进行实例研究,分析了金沙江流域概况,结果表明金沙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资源开发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其下游建设有四座水利枢纽,改善了航道的水利条件,却形成了梯级库区航道,河道断连。经平台计算得出的运输方案显示,金沙江下游航道可利用管道运输的方式贯通航道,使长江上游航道延伸至攀枝花地区,形成长江上游流域至金沙江流域的跨流域运输通道。(3)论文基于所建立的平台对伊洛瓦底江流域进行实例研究,经分析表明伊洛瓦底江河流资源极其丰富,但目前开发程度不高,因此论文收集了伊洛瓦底江相关的水文资料,根据等级流量法计算其航道运输潜力,计算结果表明伊洛瓦底江最高可建设为Ⅰ级航道。由于其靠近云南的地理位置,最后利用平台的路径决策功能计算运输方案,得到了长江上游—云南—伊洛瓦底江的进出口运输通道,形成了长江上游流域至伊洛瓦底江流域的跨流域运输通道。
熊辛格[2](2020)在《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文中研究表明物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经济活动,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流通过程。物流业则是按照他人的物流需要,有偿提供物流服务的行业。中国近代物流业可以根据它在不同领域所具备的功能不同,分为两大类,即以运输为主的企业和以运输代理及相关业务为主的企业,主要包括公路物流业、铁路物流业、航运物流业、航空物流业和货栈业等。在列强物流企业凭借条约特权占据支配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衰败到曲折发展的嬗变过程,形成了以码头货栈业、航运物流业、公路物流业和铁路物流业为主体的体系,为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近代物流类不平等约章的订立为列强入侵我国近代物流业提供了特权庇护。对外扩张物流业,是保障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实现侵略野心,尽快在中国建立政治及经济上的支配地位,订立物流类约章成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首要策略。以英国为首的欧美列强,通过武装入侵和外交讹诈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为外商物流业入侵我国经济创造了特权上的基础。根据不同内容,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可以分为货物税率类、码头货栈类、物流交通设施类与电信通讯类四种。随着对华入侵的增强,欧美各国将提高货物流通速率、降低运输成本和增加货物数量等问题视为辅助各国势力的重要步骤。无论是货物税率类,还是码头货栈类和交通设施类约章,都体现了列强在中国扩大近代物流业的野心。通过税率类约章,列强攫取了协定关税特权,降低了进出口及内地税税率,为外商在华扩大商品运输量创造了条件。码头货栈类约章的订立,使得外商在通商口岸广泛建立商品集散地,推动物流运输业向内地扩张。除此之外,良好的物流交通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也是近代外商物流业在中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列强通过不平等约章,不仅攫取了修筑公路和铁路的权利,也获得了在我国沿海及内河航行的权利,为外商物流交通的入侵创造了条件。而电信类准条约的签订,令外商获得在华设立现代通讯机构的权利。随着外商在华水线和陆线铺设的完成,提高了商业信息流通效率,为外商在华物流业的扩张创造更多便利。在物流类约章特权的庇护下,外商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体系。列强控制了我国内地及进出口商品的流通量,为外商货栈业及物流运输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外商码头货栈业逐渐成为支配我国货物流通的主要势力,经历了从沿海蔓延至内河通商口岸的过程。受码头货栈业的推动,外商轮船公司也逐渐占据了我国沿海及内河水域航运物流业市场的主导权,不仅加速了我国传统航运物流业的衰败,而且为列强进一步加深侵略创造了条件。于此同时,外商陆路物流交通运输业也逐渐形成主导势力。修筑公路设施是公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租界成为列强入侵我国公路物流的前哨,在工部局的规划和监督下,不仅出现了新式公路,而且还引进了汽车,使外商公路运输处于优势地位,并随着租界的增加而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铁路投资权则为列强侵略我国铁路物流业创造了基础设施上的条件。通过各类筑路合同,各国不仅攫取了我国铁路的经营权,而且还聘请客卿、购买器材和设计线路等,进一步促进了在我国铁路物流业规模的形成。在外商物流业的刺激下,我国民族物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近代化的演变过程。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以及与外商争利的诉求,是推动近代民族物流业兴起的主要原因。首先发生转变的是近代航运物流业。以轮船招商局为代表的官办航运物流企业率先摒弃传统的帆船运输方式,依靠自身努力逐渐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势力。华商企业也纷纷采用轮船参与航运物流,在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流域都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并推动了码头货栈业的发展。码头货栈业是我国近代民族货栈业的先导者。不管是轮船招商局,还是华商航运公司,均在各大通商口岸基本设立了初具规模的码头货栈,为我国货物的流转提供了必要的设施。随着民族电信业的逐渐完善,使华商实现信息互通有无具备一定条件,电报和电话遂成为物流公司的配套设置,促进了民族物流业的发展。无独有偶,公路的修筑和汽车的引入,为我国近代民族公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军工筑路和地方自治等因素的影响下,各省逐渐认识到汽车运输的重要性,从而推动了公路物流业格局的形成。广泛筑路的兴起与铁路机构的成立,促进了我国近代民族铁路物流初步规模的形成。随着关税自主权的收回、谋划航权自主运动的深入和收回邮权运动的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出台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推动了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裁厘加税是实现关税自主的前提条件之一,其中货物通过税的裁撤,促进了铁路和公路物流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巩固自身航业实力,提高码头货栈能力,则是保障我国顺利收回航权的前提之一。受此谋划的影响,我国民族航运物流业及码头货栈业也获得进一步发展。我国民族电信业在此浪潮中亦获得长足进步,不仅电信辐射范围扩大,而且物流商业用户对其依赖剧增,遂成为民族物流业体系形成的重要辅助。因此,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运营规模,都显示了南京政府时期我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受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近代物流业呈现出半殖民地与半封建,近代化与封建传统杂糅的格局。在外商物流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我国民族物流业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商业、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商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但整体依然处于依附的地位,无法实现独立发展。
杨春宇[3](2019)在《多维视角下重庆市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管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提质降本增效,是货物航运企业一项长盛不衰的研究课题。作为重资产企业,科学地控制成本,是研究课题的重中之重。长江内河航运的一大优势是成本低廉。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强化这一优势,对长江货物航运企业及综合运输至关重要。航运企业成本控制的难点在于:一是资本密集,资本占很大的比重。企业在确保船舶处于适航状态的同时,还需要不少的流动资金进行利息支付、保险支付、造船修船进度款支付等。二是成本结构复杂,受各维度各因素影响很大,各因素变化也很大。三是管控较难,无论是货成本还是船成本都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四是经营场所不固定。五是投资风险高,企业对未来投资的决策有可能会因船舶建造周期长而错失良机,引起资金链断裂。货物航运企业要继续保持自身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自身低成本、高安全、大运量的优势必须在创新的前提下全力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从政策上推动航运业加速发展,支持绿色航运,鼓励多式联运,扶持5G技术应用到航运业,加大港口、航道基建,推行新船型……从根本上说,都是在尽最大努力降低航运企业成本、社会成本、生态治理成本。总之,就是在各维度上为航运企业控制运营成本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分析经济环境对货物航运经济的影响,具体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等宏观环境,以及国际国内的航运市场等微观环境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其次,以各要素对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的影响作为切入点进行成本分析,主要从国家政策、重庆市政策、信息化建设、空间、基建、船型、货物这七个维度进行研究。然后,以S公司为例,对各维度涉及的要素项目和数据范围进行精简,从航运成本构成和企业成本构成两个视角,分别对业务项目、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分支项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管控方案进行寻优。接着,利用软件工具和GA-BP优化算法对成本进行预测,通过对比拟合结果的质量合理降维,并通过实例予以验证。最后,对成本要素管控进行策略分析,从对内对外两个视角,为政策、信息、业务、资金策划出“两个方向、两个统一、四个集中”的管控策略。
曹宇[4](2019)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近四千年的矿冶活动,贯穿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及工业时代,涉及的工业种类众多、就业人口数量庞大,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酝酿了多种文化,并持续影响现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在世界各地留存了大量矿山遗址、冶炼遗址以及为运矿而建设的运河、码头、铁路及站点,甚至出现了因矿冶而建的古城或现代化城市。矿藏作为国家重要资源,矿冶活动作为社会文明的核心技术被载入国家史册,见于《史记》、《汉书》、《禹贡》等典籍1。黄石矿冶遗产是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中国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代钢铁工业的摇篮,也是共和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基地,可谓一代矿冶名城。3000多年的矿冶文化积淀,因矿设厂、因厂设市的黄石,让黄石与“矿冶”二字相生相依,形成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工业底蕴。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形成博弈:一方面,对于黄石这类矿冶资源型城市,矿冶遗产并非一般城市内部的工业遗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矿冶活动贯穿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城市的生产与生活,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之魂,矿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这类城市转型的关键;另一方面,矿冶活动与其它工业遗产有着显着差异,在区域上体现了自然、空间、产业、文化和组织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在时间上体现了历史、文化的层积性和动态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根据《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收录名单,矿冶遗产留存数量最多,全球分布最广,但目前学界并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界定和系统研究。因此本文基于文化景观理论,认为矿冶遗产是矿冶活动过程中孕育的矿冶文化的载体,具有文化景观属性,因此提出“矿冶文化景观”概念,并依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路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建立矿冶遗产与文化景观的关联。作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矿冶遗产具有区域关联性和历史层积性特点,具备区域文化景观的基本属性,符合文化景观的类型划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文化景观视角下对矿冶遗产进行解析,探讨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征。第二,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历史环境和演化过程。以黄石矿冶产业的“生”—“起”—“兴”—“衰”为主线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形成基础,归纳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第三,分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类型及景观特征。按照产业功能和文化特性的分类方式,将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分为五类:采矿类、冶炼类、运输类、衍生类和聚落类,通过典型样本分析,归纳类型单元的特征,提炼类型单元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总结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整体的空间、产业、政治、文化和美学特征。第四,解析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形式。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演化、类型和特征基础上,通过自然基底要素、矿冶过程要素、主体活动要素三大类,分析要素排列组合形成的结构形式,包含空间、经济、政治和文化四个方面系统子结构,以及进一步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结构尺度和结构转化。第五,建构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基于保护性利用目标和价值评价理论,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形成和演化、横向类型和特征及内在要素和结构,对矿冶文化景观所蕴涵的保护价值,包括本体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作为再利用的经济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查问卷采集和分析权重指标,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共同构建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并结合调查样本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得出整体、系统和单元三个层面的综合价值评价结果。第六,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结合文化遗产保护性利用理论,以及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发展、类型、特征、要素、结构和评价等方面,一方面,扩大研究范围,通过文化遗产廊道的方式,提出建构长江流域层面保护体系的意义;另一方面,分别探讨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和单元体层面的保护性利用策略。本文具有二个方面的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景观视角,首次系统分析矿冶遗产,创新提出矿冶文化景观的概念,并从理论层面上解析其定义、内涵、要素、结构和特性,拓宽了文化景观研究领域;另一方面,结合黄石矿冶遗产的个案研究,全面探讨了矿冶文化景观的纵向历史分析、横向类型分析、内在结构分析和综合价值分析,并提出其保护性利用策略,与矿冶资源枯竭型城市更新路径相统一。
公丕宏[5](2019)在《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时间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从时间维度看,集中体现为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从空间维度看,表现出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态势与不充分状态。本文旨在从空间维度研究中国经济格局演化,基于对经济空间的几何解析,结合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具体形态,从散点尺度研究乡村、从节点簇尺度研究城市群、从轴线尺度研究基础设施、从域面尺度研究区域、从立体尺度研究海洋,运用科学隐喻与归纳综合的方法,提出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作为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顶层设计。第一部分是理论准备。首先对经济空间演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系统梳理国内、国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立足研究现状,确立理论逻辑基点,在明确研究对象、主体框架的基础上,从空间几何要素切入,解析经济空间要素,基于对场理论的科学隐喻,形成经济空间场理论。运用经济空间理论分析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构成,构建以乡村演化散点、城市群演化节点簇、基础设施演化轴线、区域演化域面、海洋演化立体为主体的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提出建设以经济空间势、经济空间熵、经济空间流、经济空间集、经济空间域为变量的五度经济空间场。第二部分是中国经济空间的多尺度分析。乡村散点、城市群节点簇构成了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微观支撑,从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变轨迹出发,研究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与系统,分析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基于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演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总结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规律;基础设施作为经济空间演化的轴线,拓展了演化的地理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推进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乡村经济的通道优化;从区域经济空间演化视角来看,四大板块呈现出点线网面的演化态势,京津冀网络型演化、长江经济带联通演化、“一带一路”开放演化正在重塑中国区域经济空间;海洋经济空间立体演化的两大支撑是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第三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对策建议。把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相结合,依据五度经济空间场的作用机理,把增强经济空间势、降低经济空间熵、加大经济空间流、丰富经济空间集、拓展经济空间域,作为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实践进路,从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能、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值两个维度,持续强化城乡经济空间的微观支撑,促进区域经济空间的中观融联,推进陆域、海洋经济空间的宏观统筹。以现代交通运输体系、现代能源供给体系、现代信息传输体系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持续增大经济空间流,贯通微观支撑、中观融联、宏观统筹。第四部分结语,对论文的可能创新点进行简要归纳,主要是构建了五维经济空间分析框架,得出了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的规律,提出了建设中国五度经济空间场的理论与进路,使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的历史与建设高质量经济空间场的逻辑辩证统一。最后对论文的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总结,指出定量分析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与方向。
汪艳[6](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郑鹏飞[7](2019)在《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各大城市正同时经历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和城市结构形态的巨变,努力成为各种“中心”、“枢纽”、乃至“国际化大都市”已成为各城市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资源供应日益紧张、公共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从省域整体的角度来看,还存在资源向省内个别城市过度集中、边缘地区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省域经济布局方式,既能促进省域中心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在全省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已经显得尤为紧迫,这同时也是各地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区域实体,城市自身同时受到向内集聚力和向外扩散力的双重作用,在扩展过程中也会同时表现出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结构的调整。各领域学者都曾经或正致力于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分析其动力机制、总结一般规律、并提出众多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城市空间扩展方案,这都为我们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点—轴系统”理论是由我国着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经济空间结构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构建“点—轴”结构来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快速发展。经过学术界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该理论已经日臻完善并形成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在城市空间扩展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治理体制,本文提出“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该模式将省域中心城市的空间扩展与省域经济发展的全局相结合,旨在通过合理构建“点—轴”结构,为应对省域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发展失衡、城市无序扩张等问题提供应对方案。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详细阐述了“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理论基础、空间形式、选址依据、设立流程、建设原则,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还搜集年鉴数据,对“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跨城区”模式可以显着拉动“跨城区”当地经济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证明,“跨城区”的设立可以显着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生产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因此,当新增生产要素从资源密集的省域中心城市转移到资源稀缺的“跨城区”时,会带来更高的产出;第二,省域中心城市享有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优惠政策体系和资源配置倾斜,“跨城区”设立之后,当地能立即享受到同等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倾斜,从而大幅提升经济竞争力;第三,由于“跨城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状况存在结构性差异,在产业梯度的作用下,“跨城区”可以定向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跨城区”模式可以促进省域中心城市发展“跨城区”的设立对省域中心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跨城区”相对充足、廉价的土地资源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因为过度拥挤而带来的各项问题;第二,与东部地区发达城市相比,很多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尽管经济体量庞大,但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且受制于已有的产业格局难以迅速转型升级,“跨城区”设立以后,低附加值产业在产业梯度的作用下会定向纾解到“跨城区”,从而腾出空间和资源,促进其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3)“跨城区”模式可以拉动省域经济发展由于“跨城区”的选址严格参照“点—轴系统”理论,“跨城区”设立以后,它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会逐步发展为经济发展“轴”,与中心城市一起形成“点—轴”结构,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承接产业的带动下,“跨城区”能吸引周边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因而“跨城区”模式符合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城镇化战略。(4)享有特殊行政级别的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文选取全国287个城市的数据,构建模型对生产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享有特殊行政级别的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普通省会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主要由两点原因构成:第一,在我国现行的治理体制下,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享有越多的资源保障;第二,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能出台更多的税费减免政策,从各方面降低辖区企业的生产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这既是造成区域范围“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重要原因,也是“跨城区”模式得以取得效果的重要理论依据。(5)“TOPSIS—熵值法”首位度较高的城市适宜使用“跨城区”模式为了对“跨城区”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在结合现有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TOPSIS—熵值法”首位度计算方案,并将中西部十个省会城市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成都、合肥、武汉、长沙等城市在各自省内拥有的优势相对较大,适宜进行“跨城区”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石家庄、南昌等城市所在省份发展相对均衡,暂无必要考虑“跨城区”模式。
谭雪霏[8](2019)在《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文中指出“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是20世纪中国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期间,从四川江津到湖北宜昌的19个县市632平方公里陆地面积陆续受淹,112所集镇完成搬迁,110多万移民告别故土。三峡特殊的峡江环境和故土的群体凝聚氛围是三峡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三峡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影响着三峡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以三峡工程建设为时间节点,在新的时代背景和自身困境的前提下,依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通过梳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及其历史发展脉络、彰显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独立品格与鲜明特性、探讨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这对于社会现代转型期间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实证分析、跨学科研究等方法,从“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历时性展开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探讨该类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的路径。第一章绪论首先阐明了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文化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并结合三峡文化资源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界定了“三峡宜昌库区文化”“文化资源”等研究中的相关概念,为开展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研究厘清了概念、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它是“前三峡时代”文化资源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环境因素的综合、是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耦合,具体而言主要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随着生产水平的发展,这三方面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力也是逐层加强。第三章主要归纳了在“前三峡时代”文化生态基础上形成的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研究从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为逻辑起点、确立以“获取文化资源的途径”为基本的分类标准。将“前三峡时代”的区域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三大类,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则主要阐述了“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及文化资源保护实践。分析“三峡工程时代”文化生态的主要变化在于:工程建设对外部环境的改变,移民搬迁对文化传承的冲击以及中西价值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重塑,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资源的变化进行了阐述。“三峡工程时代”也是三峡文化资源抢救保护的重要时期。在工程建设与资源抢救的时间赛跑中,国家、政府做出了积极思考与尝试:开展了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原生态到新生态的衍生重建,单一文化事项的到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通过上述实证研究,解释了文化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进行着信息交换的非平衡系统第五章在分析了环境与文化互动的基础上,归纳了“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并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反思。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和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是“后三峡时代”文化生态的新趋势。在此背景下,就每一种文化资源各自的特性而言,由于其文化内涵特征的不同,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和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分别存在着景观化、静止化、大众化倾向;同时当整体文化生态系统受到超过“生态阀值”外来冲击时,各级结构则出现缺损和变化,存在着碎片化、同质化,功利性倾向。第六章正是在对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的历时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文化资源保护路径的策略研究。在追根溯源分析文化资源保护的纲领性文件精神和学习国际先进保护经验的基础上,以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为例,提出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保护的基本路径和策略。延续文化生态学思维,从文化资源本体和其所在文化生态系统两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护策略。通过保护,文化资源与其所处生态系统达到协调,最终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保持和可持续性发展。
杨晶晶[9](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况照笙[10](2018)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是世界上通航量最大的河流,是我国西部内陆腹地与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纽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研究分析长江航运物流与上游地区产业的适应性并提出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系统分析长江上游地区沿江产业合理布局和航运物流现状基础上,研究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的适应性。1、通过对长江上游地区产业状况的分析,发现三省一市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三省一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处于中期或向中期过渡阶段;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贸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发展趋同化,互补性不强等特点。2、在对长江上游地区综合物流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耦合度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认为,近年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体系耦合协调发展度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逐步匹配,整体呈协调发展趋势。3、通过对地区产业和物流的分析,开展了长江上游地区产业规划和物流量预测。预计2020年物流量将达到63.2亿吨,2020年至2030年三省一市物流量增速将放缓至4%,预计2030年物流量将达到93.6亿吨。其中2020年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在2亿吨左右、2030年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在3亿吨左右。4、针对以上研究成果,建立了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适应性的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并对长江上游三省一市基础设施、航道保障能力、三峡船闸过闸、港口吞吐能力、船舶运输能力、航运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适应性进行了详细的探讨。5、针对研究的成果,提出了保障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适应发展的建议。
二、西部开发与长江航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与长江航运(论文提纲范文)
(1)跨流域联合航运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式联运的研究现状 |
1.2.2 路径决策的研究现状 |
1.2.3 Arc GIS Engine可视化平台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江上游跨流域联运需求分析 |
2.1 航运发展概况 |
2.1.1 航道发展概况 |
2.1.2 港口发展概况 |
2.2 多模式运输网络发展概况 |
2.3 腹地货运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流域联合航运方式决策平台研究 |
3.1 路径决策模型 |
3.1.1 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基本假设 |
3.1.3 构建模型 |
3.2 路径决策模块的实现 |
3.2.1 建立运输网络 |
3.2.2 设计逻辑与关键技术 |
3.2.3 界面布局及成果 |
3.3 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
3.3.1 总体设计思路 |
3.3.2 多样化展示功能 |
3.3.3 数据爬虫功能 |
3.3.4 数据库功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沙江跨流域运输通道实例研究 |
4.1 金沙江概况 |
4.1.1 航道发展概况 |
4.1.2 港口发展概况 |
4.1.3 水利枢纽建设情况 |
4.2 流域发展现状分析 |
4.2.1 航运现状分析 |
4.2.2 经济需求分析 |
4.3 梯级库区航道贯通方式研究 |
4.3.1 水利枢纽翻坝方式 |
4.3.2 翻坝方式评价 |
4.3.3 翻坝码头选址及翻坝路线 |
4.4 决策平台实例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伊洛瓦底江跨流域运输通道实例研究 |
5.1 伊洛瓦底江概况 |
5.1.1 流域概况 |
5.1.2 航运概况 |
5.2 流域发展现状分析 |
5.2.1 航运现状分析 |
5.2.2 经济需求分析 |
5.3 运输能力计算 |
5.3.1 计算方法 |
5.3.2 运输能力计算结果 |
5.4 决策平台实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 |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订立的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近代物流业的兴起 |
(一)西方近代物流业的产生与形成 |
(二)辅助外贸扩张的西方近代物流业 |
第二节 列强侵华的物流需求 |
(一)对华贸易扩张的需求 |
(二)外商物流运输违规的行为 |
(三)英国武力订约的诉求 |
第三节 清政府的对策 |
(一)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
(二)中国社会物流现状 |
(三)传统的御夷之策 |
第二章 近代中外物流类约章的内容 |
第一节 货物税率类约章 |
第二节 码头货栈类约章 |
第三节 物流交通设施类约章 |
(一)公路类约章 |
(二)航运类约章 |
(三)铁路类约章 |
(四)航空类约章 |
第四节 电信通讯类准条约 |
第三章 不平等条约特权与外商在华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协定关税特权扩大货物流量 |
(一)协定关税前后的货物流量 |
(二)进出口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三)协定内地关税制度与货物流量 |
第二节 沿海及内河航权与外商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沿海航运物流业 |
(二)内河航运物流业 |
第三节 通商口岸设栈与外商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外商货栈入侵沿海口岸 |
(二)外商货栈业在内河口岸的扩张 |
第四节 租界筑路权与外商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租界道路规划 |
(二)租界公路物流的形成 |
第五节 铁路筑路权与外商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筑路权益的实现 |
(二)铁路物流业的入侵 |
(三)外商铁路物流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经营电线特权与外商电信业的形成 |
(一)列强电报系统的建立 |
(二)租界电话网络的建立 |
第四章 不平等条约体系下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的雏形 |
第一节 中国传统物流业的衰败 |
第二节 近代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外商航运物流的认识 |
(二)官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三)商办航运物流业的兴起 |
第三节 近代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初步规模 |
(一)自主设栈意识的萌发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 |
第四节 近代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铁路权益的认识 |
(二)早期筑路的尝试 |
(三)铁路物流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节 近代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初步格局 |
(一)对租界公路物流的认识 |
(二)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兴起 |
(三)公路物流业初步规模的形成 |
第六节 近代民族电信业的初步规模 |
(一)对电信权益的认识 |
(二)近代民族电报业的初步规模 |
(三)近代民族电话业的初步规模 |
第五章 收回主权运动与中国近代民族物流业体系的形成 |
第一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铁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厘促进民族铁路物流的发展 |
(二)强烈的铁路主权意识 |
(三)民族铁路联运体系的形成 |
第二节 关税自主的实现与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形成 |
(一)裁撤厘金促进民族公路物流业的发展 |
(二)民族公路联运物流网络的形成 |
(三)民族公路物流运输的经营情况 |
第三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航运物流业的形成 |
(一)收回航权须发展民族航运业 |
(二)航运政策与机构的统一 |
(三)民族水陆联运体系的形成 |
(四)民族航运物流网络的扩大 |
第四节 航权自主的筹划与民族码头货栈业的形成 |
(一)实现航权自主的前提 |
(二)招商局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三)华商码头货栈业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收回电信权的筹划与民族电讯通信体系的形成 |
(一)收回电信权须发展民族电信业 |
(二)民族电报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三)民族电话业体系对物流业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格局 |
第一节 占主导地位的外国在华物流业 |
(一)外商在华物流业规模 |
(二)外商物流业的优势地位 |
第二节 具有双重性质的民族物流业 |
(一)民族物流业的近代化转型 |
(二)近代民族物流业的规模 |
(三)近代与封建性质的杂糅 |
(四)依靠国外技术发展 |
第三节 中国近代物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
(一)促进商业的发展 |
(二)促进工业的发展 |
(三)促进商业信息的传播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多维视角下重庆市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管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主要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经济环境对货物航运经济的影响 |
2.1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
2.2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
2.3 国际航运市场情况 |
2.3.1 总体情况 |
2.3.2 集装箱班轮情况 |
2.3.3 滚装船运输情况 |
2.3.4 散货船航运情况 |
2.4 国内航运市场情况 |
2.4.1 国内水路货运情况 |
2.4.2 国内水路港口情况 |
2.4.3 国内运输船队情况 |
2.4.4 国内航运企业情况 |
2.4.5 重庆市航运市场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货物航运企业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
3.1 国家政策维度 |
3.2 重庆市政策维度 |
3.3 信息化建设维度 |
3.3.1 网络资费成本要素 |
3.3.2 5G技术对航运各要素的影响 |
3.4 空间维度 |
3.5 基础建设维度 |
3.6 船型维度 |
3.7 货物维度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货物航运企业成本要素构成及其精简 |
4.1 S公司情况简介 |
4.2 成本要素结构分析 |
4.2.1 固定成本 |
4.2.2 经营成本 |
4.2.3 采购成本 |
4.2.4 航次成本 |
4.2.5 业务项目维度及其要素选择 |
4.2.6 成本科目维度及其要素选择 |
4.3 成本要素项目精简 |
4.3.1 与成本有关的业务项目要素 |
4.3.2 固定成本项目要素 |
4.3.3 变动成本项目要素 |
4.3.4 成本要素精简方法 |
4.4 成本要素数据采集规则 |
4.4.1 业务项目要素采集规则 |
4.4.2 固定成本项目要素采集规则 |
4.4.3 变动成本项目要素采集规则 |
4.4.4 使用软件辅助采集各成本要素 |
4.5 成本数据采集范围精简及其标准化 |
4.5.1 选择主力船型 |
4.5.2 选择主力航线 |
4.5.3 对主力船型和主力航线进行成本要素采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A-BP优化算法的成本预测 |
5.1 使用GA-BP进行预测的意义 |
5.2 原理简释 |
5.2.1 神经网络算法原理简释 |
5.2.2 遗传算法优化原理简释 |
5.2.3 算法实现流程详细说明 |
5.3 使用GA-BP算法拟合 |
5.3.1 网络训练参数确定 |
5.3.2 遗传算法参数确定 |
5.3.3 程序源代码 |
5.3.4 拟合方案选择 |
5.3.5 拟合结果 |
5.4 再次精简输入要素 |
5.5 再次拟合 |
5.6 成本预测 |
5.6.1 应用实例一 |
5.6.2 应用实例二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成本管控策略 |
6.1 难点表现 |
6.2 解决方案 |
6.2.1 内部管控策略 |
6.2.2 对外部策略 |
6.3 对S公司的管控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Python梯度下降法训练代码 |
附录2 Matlab的 BP神经网络主要代码 |
附录3 Matlab的 GA-BP神经网络主程序代码(子函数代码略) |
附录4 货物航运企业成本要素构成及其精简逻辑 |
(4)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资源枯竭型城市及转型发展的思考 |
1.1.2 方法探索——矿冶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利用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理论视角:文化景观 |
1.2.2 地域界定:黄石地区 |
1.2.3 研究对象:矿冶文化景观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
1.3.2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3 矿冶遗产的相关研究 |
1.3.4 相关研究述评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理论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2 文化景观视角下的矿冶遗产解读 |
2.1 矿冶遗产的文化景观属性 |
2.1.1 矿冶遗产的根本属性:人类与自然的互动的产物 |
2.1.2 矿冶遗产的历史层积性 |
2.1.3 矿冶遗产的区域关联性 |
2.2 矿冶文化景观的解析 |
2.2.1 矿冶文化景观的定义 |
2.2.2 矿冶文化景观的内涵 |
2.3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和结构 |
2.3.1 矿冶文化景观的要素 |
2.3.2 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 |
2.4 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
2.4.1 资源条件依赖和政治导向影响 |
2.4.2 自然环境改造和生态效应影响 |
2.4.3 产业发展主导和交通联系紧密 |
2.4.4 活动主体规模化和技能专业化 |
2.4.5 文明历时悠久和文化承继发展 |
2.5 矿冶文化景观研究尺度 |
2.5.1 时间尺度: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 |
2.5.2 空间尺度:小尺度、中尺度、大尺度 |
2.5.3 感知尺度:个体记忆、群体记忆和集体记忆 |
2.6 本章小结 |
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形成及演化 |
3.1 黄石矿冶历史脉络 |
3.1.1 远古因石而“生” |
3.1.2 古代因矿而“起” |
3.1.3 近代矿业的“兴”与“危” |
3.1.4 现代由“盛”转“衰” |
3.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质因素 |
3.2.1 优质铜铁矿源奠定产业地位 |
3.2.2 便利开采条件推动早期采冶 |
3.2.3 分散矿体影响产业格局分布 |
3.2.4 丰富矿产种类促进衍生发展 |
3.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地理因素 |
3.3.1 江湖水网纵横实现水上运输 |
3.3.2 山水分割造就城市空间分散 |
3.3.3 农林渔养提供生产生活配套 |
3.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的主体活动因素 |
3.4.1 政治经济影响铜铁矿冶发展 |
3.4.2 资源争夺促进多元文化融合 |
3.4.3 生产发展推动结构全面转变 |
3.4.4 历史活动塑造区域文化气质 |
3.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形成因素的关系 |
3.5.1 自然基底主导的演进性空间关系 |
3.5.2 主体活动影响的阶段性时间关系 |
3.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演化规律 |
3.6.1 基于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然基底演化 |
3.6.2 基于资源配置和政策调整的产业演化 |
3.6.3 基于生产管控和建设的组织管理演化 |
3.6.4 基于区域产业进化和变迁的文化演化 |
3.6.5 基于生产力发展和引导空间格局演化 |
3.7 本章小结 |
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类型及特性 |
4.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分类系统 |
4.1.1 分类依据 |
4.1.2 分类原则 |
4.1.3 分类系统 |
4.2 采矿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
4.2.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
4.2.2 铁山矿冶遗址和大冶铁矿 |
4.2.3 建国后的四大铜矿 |
4.2.4 采矿类文化景观特征 |
4.3 冶炼类文化景观样本及特征 |
4.3.1 大冶钢铁厂 |
4.3.2 大冶有色金属冶炼厂 |
4.3.3 黄石东钢厂 |
4.3.4 冶炼类文化景观特征 |
4.4 运输类文化景观样本 |
4.4.1 内湖水运 |
4.4.2 铁路运输 |
4.4.3 长江航运 |
4.4.4 公路交通及其他 |
4.4.5 运输类文化景观特征 |
4.5 衍生类文化景观样本 |
4.5.1 华新水泥厂 |
4.5.2 黄石电厂 |
4.5.3 源华煤矿 |
4.5.4 衍生类文化景观特征 |
4.6 聚落类文化景观样本 |
4.6.1 矿冶古城 |
4.6.2 工人社区 |
4.6.3 聚落类文化景观特征 |
4.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特性 |
4.7.1 均质性 |
4.7.2 拓扑性 |
4.7.3 秩序性 |
4.8 本章小结 |
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及尺度 |
5.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 |
5.1.1 自然基底要素 |
5.1.2 物质和非物质要素 |
5.1.3 主体活动要素 |
5.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形式 |
5.2.1 耦合资源的空间结构 |
5.2.2 系统完善的产业结构 |
5.2.3 政治干预的组织结构 |
5.2.4 稳定融合的文化结构 |
5.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系统 |
5.3.1 单元体系统 |
5.3.2 产业链系统 |
5.3.3 整体网络系统 |
5.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层级 |
5.4.1 景观表征层级 |
5.4.2 文化意义层级 |
5.4.3 动力发展层级 |
5.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结构尺度 |
5.5.1 时间尺度 |
5.5.2 空间尺度 |
5.5.3 感知尺度 |
5.6 本章小结 |
6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价值评价 |
6.1 价值评价理论和评价方法 |
6.1.1 价值评价理论 |
6.1.2 价值评价方法 |
6.2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
6.2.1 价值评价的目的 |
6.2.2 价值评价的内容 |
6.2.3 价值评价的方法 |
6.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 |
6.3.1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立的原则 |
6.3.2 综合价值评价体系的层次设计 |
6.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6.3.4 模糊综合评价 |
6.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结果分析 |
6.4.1 数据采集方法 |
6.4.2 综合价值评价结果 |
6.4.3 评价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1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保护性利用路径 |
7.1.1 保护性利用的目的和意义 |
7.1.2 保护性利用的思路 |
7.1.3 保护性利用策略的原则 |
7.2 基于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策略 |
7.2.1 长江流域工业文化遗产廊道与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 |
7.2.2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要素的系统梳理 |
7.2.3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保护思路 |
7.2.4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区域推进 |
7.2.5 长江流域工业遗产廊道的产业联动 |
7.3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关联性保护策略 |
7.3.1 矿冶文化景整体感知的保护 |
7.3.2 生态与产业功能格局的保护 |
7.3.3 城乡遗产网络拓扑关系梳理 |
7.3.4 矿冶文化“IP”的建立和宣传 |
7.3.5 产业的升级转型和融合发展 |
7.4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产业系统保护策略 |
7.4.1 系统层级空间关系的系统建设 |
7.4.2 系统层级历史文化的动态梳理 |
7.5 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单元层面保护策略 |
7.5.1 单元活动主体特性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5.2 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5.3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性利用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结论 |
8.1.2 创新点 |
8.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研究课题 |
附录2:黄石矿冶文化地名演变及相关历史大事记 |
附录3:《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含矿冶遗产) |
附录4:《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中矿冶遗产一览表 |
附录5:黄石重要矿冶工业遗产一览表 |
附录6:黄石矿冶文化景观评价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7: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的评价指标权重表 |
附录8:东钢厂黄石矿冶文化景观价值评价得分 |
(5)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向的选定 |
二、国内外研究的述评 |
三、经济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四、经济空间演化的分析框架 |
五、中国经济空间的分维研究 |
六、结论与展望 |
第一章 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综述 |
第一节 经济空间演化的文献分析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研究述评 |
一、马克思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发轫 |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代表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空间演化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
第三节 西方经济空间演化的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经典区位理论 |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理论 |
三、新经济地理学 |
第四节 国内空间经济学中的经济空间演化研究述评 |
一、经济空间演化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
二、运用经济空间演化相关理论进行综合性分析 |
三、经验性研究某一区域的经济空间演化 |
四、研究某一产业的经济空间演化 |
第二章 经济空间演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主体框架 |
一、研究对象 |
二、主体框架 |
第二节 几何分析 |
一、空间的基本要素 |
二、经济空间的界定与属性 |
三、经济空间的要素解析 |
第三节 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空间场相关理论 |
二、经济空间场作用机理 |
第三章 中国经济空间尺度层级与经济空间场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层级结构 |
一、乡村演化散点 |
二、城市群演化节点簇 |
三、基础设施演化轴线 |
四、区域演化域面 |
五、海洋演化立体 |
第二节 五度经济空间场 |
一、经济空间势 |
二、经济空间熵 |
三、经济空间流 |
四、经济空间集 |
五、经济空间域 |
第四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散点尺度:乡村 |
第一节 乡村经济空间格局的演变轨迹 |
一、传统乡村经济空间的均质性分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下的乡村经济空间 |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乡村经济空间 |
第二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分析 |
一、乡村经济空间演化的特征 |
二、乡村经济空间的系统解析 |
三、土地制度跃迁的演化影响 |
第三节 乡村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需求导向下的市场机制 |
二、政府调控下的空间演化 |
三、乡村主体的空间区位选择 |
第五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节点簇尺度:城市群 |
第一节 城市群空间演化的特征与模式 |
一、城市群概念演化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本质特征 |
三、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的演化机制 |
一、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 |
二、城市群空间演化的政策变迁解析 |
三、全球化与城市群空间演化的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特征 |
一、城市群是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的主体 |
二、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负外部性 |
三、中国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化的异质性 |
第六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轴线尺度:基础设施 |
第一节 经济空间中基础设施的属性与功能 |
一、基础设施的内涵界定 |
二、基础设施的属性特征 |
三、基础设施的重要功能 |
第二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的拓展 |
一、基础设施对经济地理空间的拓展 |
二、基础设施对经济生产空间的延展 |
三、基础设施对经济生活空间的扩展 |
第三节 基础设施与经济空间优化 |
一、基础设施供给与经济空间结构优化 |
二、基础设施与城市群经济空间优化 |
三、基础设施与乡村经济空间优化 |
第七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域面尺度:区域 |
第一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演进历程 |
一、西部经济空间的开发演化 |
二、东北经济空间的振兴演化 |
三、中部经济空间的崛起演化 |
四、东部经济空间的率先演化 |
第二节 区域经济空间的点-轴-网-面演化 |
一、东部经济空间的多极网络演化 |
二、中部经济空间的轴线-网络演化 |
三、东北经济空间的节点-轴线演化 |
四、西部经济空间的多中心节点演化 |
第三节 中国全域经济空间的融合联通 |
一、京津冀经济空间的网络型演化 |
二、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的联通演化 |
三、“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开放空间 |
第八章 中国经济空间演化立体尺度:海洋 |
第一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宏观构成 |
一、中国的海洋国土 |
二、中国海洋经济区空间格局 |
三、中国海洋经济空间的延展 |
第二节 中国海洋经济空间演化布局 |
一、海洋经济空间的演化基础 |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
三、海洋经济空间的区域演化 |
第三节 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
一、完善海洋经济产业体系 |
二、建立海洋经济创新体系 |
三、促进海洋经济对外开放 |
第四节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 |
一、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地位 |
二、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现实困境 |
三、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优化路径 |
第九章 中国高质量经济空间场建设 |
第一节 中国经济空间与经济空间场理论 |
一、五度经济空间场的建设 |
二、中国经济空间场建设的顶层设计 |
第二节 强化城乡演化节点的微观支撑 |
一、提升城市群经济空间势 |
二、降低乡村经济空间熵 |
第三节 构建泛在高效的基础设施空间 |
一、完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
二、建设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
三、构筑现代信息传输体系 |
第四节 推进区域经济空间的协调融联 |
一、多维推进区域融联 |
二、构建协调制度体系 |
第五节 陆海统筹拓展海洋经济空间 |
一、陆海统筹的顶层设计 |
二、陆海统筹的主要内容 |
三、陆海统筹的制度创新 |
四、推进海洋治理现代化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一、可能创新之域 |
二、有待完善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必然性 |
1.1.2 大城市无序扩张的严峻性 |
1.1.3 小城市发展滞后的紧迫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分析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理论基础 |
2.1 “点—轴系统”理论 |
2.1.1 “点—轴系统”形成过程 |
2.1.2 “点—轴系统”演化阶段 |
2.1.3 “点—轴系统”形成机制 |
2.1.4 “点—轴系统”应用领域 |
2.2 城市空间扩展理论 |
2.2.1 城市空间扩展一般过程 |
2.2.2 城市空间扩展形成机制 |
2.2.3 城市空间扩展主要特征 |
2.2.4 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 国内外“点—轴系统”研究综述与评价 |
3.1.1 国外“点—轴系统”研究综述 |
3.1.2 国内“点—轴系统”研究综述 |
3.1.3 国内外“点—轴系统”研究评价 |
3.2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与评价 |
3.2.1 国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
3.2.2 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
3.2.3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案例解析 |
4.1 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立背景 |
4.2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模式 |
4.3 深汕特别合作区利益分配 |
4.4 本章小结 |
5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模拟实践 |
5.1 “跨城区”设立背景 |
5.1.1 湖北省现状 |
5.1.2 武汉市现状 |
5.1.3 行政区划演变 |
5.2 “跨城区”的选址 |
5.2.1 选址范围 |
5.2.2 选址初步分析 |
5.2.3 最终选址及说明 |
5.3 “跨城区”的设立 |
5.3.1 执行步骤 |
5.3.2 配套措施 |
5.4 可行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效果评估 |
6.1 “跨城区”对武汉的影响 |
6.1.1 对“旧武汉市”影响 |
6.1.2 对“新武汉市”影响 |
6.1.3 主要数据指标对比 |
6.2 对“跨城区”当地的影响 |
6.2.1 经济要素增加 |
6.2.2 模型构建 |
6.2.3 定量分析 |
6.3 “跨城区”对湖北省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7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作用机制分析 |
7.1 我国的治理层级 |
7.2 城市级别与经济增长 |
7.3 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
7.3.1 模型构建和数据选择 |
7.3.2 定量分析 |
7.4 结果解释 |
7.5 本章小结 |
8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适用性研究 |
8.1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
8.2 TOPSIS—熵值法首位度 |
8.3 定量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建议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利益分配机制 |
9.2.2 行政管理机制 |
9.2.3 政府考核机制 |
9.3 产业发展建议 |
9.3.1 武穴-黄梅区 |
9.3.2 赤壁-洪湖区 |
9.3.3 公安区 |
9.3.4 麻城区 |
9.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现状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与重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重难点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三峡人文文化、三峡宜昌库区文化 |
二、前三峡时代、三峡工程时代、后三峡时代 |
三、文化遗产、文化资源 |
第二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山高林密的地形地貌 |
二、丰富多样的河流水系 |
三、复杂立体的气候差异 |
第二节 生产方式 |
一、山地畲耕、谷底农耕的原始农业 |
二、沿江而行,更迭频繁的过境贸易 |
三、血缘聚落、地缘社会的集体劳作 |
第三节 人文环境 |
一、信巫重祀的民间信仰 |
二、开放交融的航运精神 |
三、不畏艰险的峡江特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前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
第一节 物质实证性文化资源 |
一、古代建筑 |
二、古代遗址及古墓葬、石刻 |
三、近现代重要史迹 |
第二节 行为传递性文化资源 |
一、表演艺术 |
二、民间文学 |
三、传统知识技艺 |
四、社会实践、仪式与民俗 |
第三节 文字影像记载性文化资源 |
一、文献资源 |
二、影像文化资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与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
第一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的变化 |
一、三峡工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 |
二、移民搬迁对社会文化的冲击 |
三、理念差异下媒体环境的构建 |
四、新三峡文化资源的形成 |
第二节 “三峡工程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实践 |
一、迁建复建的集中保护 |
二、政府引导的活态衍化 |
三、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和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
第一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生态新趋势 |
一、搬迁复建背景下的城镇建设 |
二、文化经济背景下的价值取向 |
三、依法保护背景下的政策保障 |
第二节 “后三峡时代”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反思 |
一、对基于资源特性保护的反思 |
二、对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府引导下的资源型区域文化资源保护 |
第一节 国际文化资源保护制度与经验借鉴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制度 |
二、欧洲文化遗产保护 |
三、亚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第二节 基于文化本体特征的文化资源本体保护 |
一、基于文化特征的分类管理 |
二、基于文化过程的分层保护 |
三、基于文化逻辑的空间构建 |
第三节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资源保护 |
一、基于经济发展的环境保护 |
二、基于体制机制的体系保障 |
三、基于文化自觉的价值引导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三峡宜昌库区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及以上) |
附录2 三峡宜昌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级及以上) |
附录3 秭归县端午节文化活动访谈实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1.2.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研究 |
1.2.2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耦合度研究现状 |
1.2.3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物流适应性研究现状 |
1.2.4 交通运输系统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定义 |
1.3 适应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1.3.1 层次分析法 |
1.3.2 灰色关联分析 |
1.3.3 人工神经网络 |
1.3.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1.3.5 主成分分析法 |
1.3.6 数据包络分析 |
1.3.7 适应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2.1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
2.1.1 长江上游三省一市宏观经济指标及发展态势 |
2.1.2 长江上游地区三省一市产业发展情况 |
2.2 长江上游地区资源分布现状 |
2.2.1 重庆 |
2.2.2 四川 |
2.2.3 云南 |
2.2.4 贵州 |
2.3 长江上游地区航运物流关联度较高产业发展现状 |
2.3.1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3.2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3.3 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 |
2.3.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3.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3.6 黑色金属采选业 |
2.3.7 非金属矿采选业 |
2.4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特点 |
2.4.1 三省一市地区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
2.4.2 三省一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处于中期或向中期过渡阶段 |
2.4.3 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贸结构逐步优化 |
2.4.4 产业发展趋同化,互补性不强 |
2.5 小结 |
第三章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物流体系现状 |
3.1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现状 |
3.1.1 水路运输 |
3.1.2 铁路运输 |
3.1.3 公路运输 |
3.2 长江上游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
3.2.1 长江上游地区三省一市货运量发展现状 |
3.2.2 长江上游地区三省一市货物周转量发展现状 |
3.2.3 物流发展主要特点 |
3.3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发展耦合度分析 |
3.3.1 分析评价模型 |
3.3.2 长江上游地区综合运输体系与物流体系的耦合发展评价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规划和物流量预测 |
4.1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形势 |
4.1.1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
4.1.2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
4.2 长江上游地区交通发展趋势 |
4.3 长江上游地区物流需求分析 |
4.4 三峡过闸货运需求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与航运物流适应性评价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1.2 指标体系建立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
5.2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与航运发展适应性评价 |
5.2.1 层次分析法(AHP)方法介绍 |
5.2.2 层次结构模型与等级划分表 |
5.2.3 测量指标的量化 |
5.2.4 判断矩阵构造与权重计算 |
5.2.5 适应性计算与结果分析 |
5.3 适应性评价结果验证与分析 |
5.3.1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
5.3.2 DEA C2R模型原理 |
5.3.3 基于DEA的适应性评价模型 |
5.4 评价分析 |
5.4.1 区域差异性分析 |
5.4.2 航运与经济适应性的未来情景预测 |
5.5 航运物流与产业布局适应性的主要结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部开发与长江航运(论文参考文献)
- [1]跨流域联合航运方式研究[D]. 邹文康.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2]中外约章与中国近代物流业的嬗变(1840-1937)[D]. 熊辛格.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多维视角下重庆市货物航运企业成本管控策略研究[D]. 杨春宇.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5)
- [4]黄石矿冶文化景观研究[D]. 曹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中国多尺度经济空间层级演化研究[D]. 公丕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6]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郑鹏飞. 武汉大学, 2019(06)
- [8]文化生态视域下的三峡宜昌库区文化资源保护研究[D]. 谭雪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10]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布局及航运适应性研究[D]. 况照笙.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