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段娟[1](2021)在《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文中认为荒漠化防治对于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促进沙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新思想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加强防沙治沙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创新、实施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加大荒漠化防治领域科技创新、发挥多元主体力量协力治沙、推进荒漠化防治履约与国际合作等,使我国荒漠化防治取得显着成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修复与沙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当前,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大、影响广,在治理理念、治理制度建设、治理机制创新、治理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制约,充分利用好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的成功经验,对"十四五"时期高质量推进荒漠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马在昊[2](2021)在《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文中研究指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以来,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陕北地区不同时期的造林工程对风沙土和黄绵土两种土壤类型下土壤性质和肥力质量状况的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以陕北防风固沙区(榆阳区和神木市)和水土保持区(米脂县和靖边县)不同建设年限防护林林地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风沙土和黄绵土上植被变化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特征,评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的变化,并探讨土壤质量对防护林建设时期的反馈特点,旨在科学地评估陕北防护林地土壤环境效应,从而为陕北地区土壤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防护林的建设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因土壤类型而异:土壤容重在风沙土区林地平均高出黄绵土区林地23.14%,含水量和团聚体含量在风沙土区分别较黄绵土区低64.88%和8.30%。在风沙土区种植20年防护林使土壤容重降低11.03%,使含水量提高41.39%;种植13年防护林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174.25%;在风沙土区,樟子松的影响较沙柳和小叶杨大。在黄绵土区,防护林建设对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影响不大,但在米脂地区种植37年油松使土壤团聚体含量提升了28.70%。(2)防护林的建设使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变化: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防护林建设37年后土壤p H值分别升高了15.08%和17.42%;在黄绵土区随防护林建设时间的延长土壤p H值略有降低;榆阳和神木风沙土区37年林地土壤电导率分别较裸沙地提升430.97%和690.84%;黄绵土区的电导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土壤养分指标在风沙土区多以20年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37年林地最高,小叶杨的种植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较樟子松和沙柳更大。榆阳和神木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37年分别较裸沙地高553.49%和190.37%;全氮含量分别在37年和29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45.03%、776.30%;全磷含量分别在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56.58%和621.50%;铵态氮含量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69.67%和67.48%;速效磷含量均在13年达到峰值,裸沙地高3613.59%和1238.99%。黄绵土区多以撂荒地和37年林地最高,年均变化速率多以20年最高,即黄绵土区刺槐、油松混交林的建设较其他单一树种的建设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更大。米脂和靖边地区有机质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29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61%、6.35%,米脂地区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8%;全磷含量分别在造林20年和37年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8.49%和4.22%,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1.75%,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0.42%;速效磷含量随造林年限的增加而升高,均在37年林地达到峰值,分别较撂荒地高24.01%和39.76%,米脂地区20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升高2.6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8.98%。但全氮含量在37年分别较撂荒地降低36.93%、28.56%,米脂地区37年林地较3年林地年均变化-2.94%,靖边地区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3.57%;造林对铵态氮的影响在黄绵土区差异较大,米脂地区造林使铵态氮含量降低,但随造林年限的增加铵态氮含量呈升高的趋势,年均变化速率以20年最高为1.69%,靖边地区造林提高了铵态氮含量,29年林地较撂荒地高81.69%,但29至37年年均变化速率为-1.44%。总体上防护林生长对两种土质土壤有机质、全磷以及个别速效养分都有提升作用,只是在黄绵土区,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的提升相关性不大,而在风沙土区,防护林生长年限与土壤养分含量大都呈正相关关系,防护林建设对风沙土养分含量提高程度较大。(3)防护林建设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程度因土壤类型有所不同,但各生物学指标均在种植3年、13年处于相对较低并稳定的水平,而在种植20年后显着的增加,至37年达到峰值。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存在密切关系,尤其体现在各指标受造林工程影响更大的风沙土区,建设37年的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在风沙土区是黄绵土区的82.45倍。(4)榆阳地区防护林土壤速效磷、铵态氮、有机质等指标在多数时期仍处于较缺乏水平,神木地区碱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微生物量碳、有机质、电导率等指标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的水平,米脂地区铵态氮、容重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靖边地区土壤脲酶活性在多数时期处于较缺乏水平。风沙土区防护林的种植能够在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提升,榆阳地区土壤质量指数于20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2.67%,神木地区于37年达到峰值,较裸沙地高16.64%。虽然因三北防护林建设初期在榆阳地区选择的林种可能不适合当地的环境,使防护林后期出现了退化的情况而影响了土壤质量状况,但造林37年的土壤质量仍较裸沙地提升了7.81%。黄绵土区造林短期内使表层土壤质量下降,提升效果不如自然恢复,但经过20年种植后,防护林的表层土壤质量高于自然恢复,经过37年防护林的生长,土壤质量较3年林地提升了24.16%。
张彩南[3](2020)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问题日趋严峻,土地荒漠化这一世界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我国自建国以来高度关注土地荒漠化问题,在多地实施了防沙治沙等荒漠化防治工程,并取得了显着成效。其中,榆林市的治沙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均是领先的。首先,研究在前人科研成果和相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将榆林市视作复合生态系统,从社会、经济、自然3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区域生态位,进而系统全面的评估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对榆林地区的综合影响。其次,将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法、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引入到榆林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的测算中,通过对3种评估方法测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推断出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方法适用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研究认为对榆林市(1996~2017年)复合生态位影响程度最大的3项指标为:人均林木蓄积量、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因此,本研究建议应该从这些指标方面入手,搞好荒漠化防治。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可分为:未实施、试验、建设和后期巩固4个阶段,研究分析认为榆林市复合生态位在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建设阶段和后期巩固阶段得到了显着提升。此外,结合耦合协调理论,研究发现榆林市复合生态系统由工程未实施阶段的严重失调转变为工程后期巩固时期的勉强失调。研究也借助方差分析法,进一步验证了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对榆林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显着的。最后,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理论和生态系数法对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测算出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后,榆林市森林、草地等各类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合以上分析结果,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榆林市相关政府机构应继续开展林业重点工程,以巩固荒漠化防治工程现已取得的治沙成果;第二,加快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由易到难的进行资源核算工作;第三,应及时对当前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减小榆林经济发展对采掘业的依赖程度,同时相关机构应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并加大对榆林市生态产业的扶植力度。
刘庆福[4](2020)在《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沙漠化是很多区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社会-经济问题之一,其严重侵蚀了土地资源,并进一步影响了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在2017年于鄂尔多斯召开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发布的《鄂尔多斯宣言》指出,沙漠化是阻碍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严重威胁着生态系统向社会提供供给和利益的能力。毛乌素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处于鄂尔多斯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区,是农、牧、林交错的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随着毛乌素沙地农牧业的发展、能源开发以及区域政策措施的实施等人为活动的增强,该地区近年来的沙漠化状况及生态环境发生了显着变化。所以,探究该区域1986-2015年间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并评估飞播恢复的效果可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区,结合71个野外植被调查样地的植被盖度实测数据检验了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并筛选出最适于该区域的指标,进而从沙地尺度和省域尺度对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7个时期的沙漠化动态进行了反演;并以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政策投入数据为基础对该时段的沙漠化变化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毛乌素沙地的32个飞播恢复样地植被和土壤样本调查数据,通过高通量测序和测试分析对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进行了分析,从植被、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对修复政策中的飞播恢复措施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明确了土壤多功能性的驱动因素及其作用模式;最后基于遥感数据、气象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对毛乌素沙地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空间量化,并分析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通过文献总结所选取的10种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中,反映地表能量信息和植被信息的指标对沙漠化反演具有较高精度,其中沙漠化差值指数DDI在反映地表辐射特征的同时又包含了植被的信息,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能够反映地表覆盖度、水热组合以及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是毛乌素沙地区域反演效果最优的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2)毛乌素沙地30年间整体的沙漠化空间格局动态为中东部地区呈逆转趋势,西部地区恢复与加剧交替出现。1986-2015年间沙地尺度的沙漠化进程呈先恶化后逆转趋势,1986至2005间持续加剧,重度和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呈增加趋势。2005年后沙漠化逐渐逆转,重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显着减少,但直到2015年沙地尺度沙漠化状程度仍高于1986年;在省域尺度上沙漠化进程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其中沙漠化逆转最为明显的是陕西省的五个区县,2000年后持续逆转;内蒙古自治区自1986年以来逆转与加剧并存;宁夏自治区沙漠化整体呈先加剧后逆转趋势,在2005年沙漠化达到最强。(3)1986-2015年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从1986-2005年持续加剧,2005年后逐年逆转,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生态修复政策,而驱动沙漠化加剧的是社会经济因素;由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在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差异,沙漠化过程和驱动因素在省域尺度上存在明显空间异质性。本研究发现了生态修复政策在沙漠化逆转中的重要作用并量化了其贡献率,建议继续投资于生态恢复工程以使沙漠化持续逆转,并关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可持续性。(4)飞播是毛乌素沙地对流动沙地进行植被恢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恢复措施,其使流动沙地植物多样性、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多功能性三个方面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其中植物多样性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恢复响应迅速,植物多样性最先达到饱和,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的响应则具有滞后性;在30年恢复梯度上,植物通过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恢复有显着的间接作用,直接驱动因素主要为土壤细菌。建议未来的退化土地和生态系统恢复措施及政策中可以借鉴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在生态恢复中给予植被和土壤微生物同等的重视。(5)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NPP等调节服务间协同关系显着,在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等供给服务间同样具有显着的协同关系,调节服务和供给服务间也发现了净初级生产力和粮食产量两种服务间的协同关系;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净初级生产力均随着沙漠化的降低呈上升趋势,粮食产量和牲畜产量与沙漠化呈现不显着的单峰曲线关系。可能是两种供给服务由于通过人类活动的输入而实现,才导致了其与沙漠化的复杂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方式探讨了近几十年来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动态、驱动因素、生态系统服务、以及植被、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恢复,阐述了毛乌素沙地1986-2015年间沙漠化的加剧和逆转过程;明确了该过程中生态修复政策带来的积极效果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同时发现了土壤微生物在生态修复过程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并阐明了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本文从宏观层面为沙漠化的监测提供手段,为拟定相应防范和治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基于飞播措施的成功经验从微观层面为沙漠化土地恢复提供新了的视角。希望可以为毛乌素沙地的沙漠化防治和生态恢复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升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及人类福祉,进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蒋美琛[5](2020)在《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使用2000年到2018年长时间序列植被遥感数据、气候数据和野外调查数据等,结合空间分析、统计学等技术方法完整地在像元尺度上定量揭示了 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植被时空变化趋势,并探究气候与非气候影响因素,为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供区域尺度上的生态保护、恢复和优化管理科学指导,为研究全球变化提供重要的区域尺度见解。论文主要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论文使用最小二乘法对MODIS EVI进行线性拟合,得到了京津冀地区2000-2018年EVI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植被大部分呈现绿化现象,这种绿化现象基本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局部出现植被退化现象,大体出现在平原地区。(2)论文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探究了 EVI变化与气候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示在京津冀地区的大部分区域,暖湿的气候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但过高的温度或过多的降水反而会抑制植被的生长。EVI的残差趋势结果表明目前京津冀区域的大部分植被变化是由气候因素主导的,但除气候因素外,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京津冀城市圈,非气候因素也是影响植被变化的一类不容忽视的因素。(3)论文建立了相对绿化效益指标,结合R/S重标极差法计算赫斯特指数与遥感解译和野外调查的结果,说明了在京津冀地区实施的多项国家、地区级林业工程在整体上有着良好的实施效果。但赫斯特指数所反映出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区内EVI变化不稳定的结果说明了在林业工程的实施中应当科学规划、优选植被种类、适地适树,并加强对现有植被的经营抚育。(4)论文首次使用了华北地区氮沉降地面观测数据,计算了其与EVI变化的相关性,并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说明了以城市扩张、工业和农业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生长产生了负影响。
张甜[6](2020)在《保护式开发模式下奈曼旗荒漠化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研究》文中认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上千年的累积性作用,我国荒漠化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加剧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化的发展,更不利于我国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我国政府和社会公众均为荒漠化治理付出巨大且富有创造性的努力。奈曼旗是科尔沁沙地的典型区域,数十年来,奈曼旗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治理当地荒漠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取得了显着效果。但是,奈曼旗地区的荒漠化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仍需继续开展卓有成效的治理工作。奈曼旗的荒漠化治理模式可分为保护式治理、保护式开发治理和开发式治理这三种治理模式,其中保护式开发治理模式既能实现政府和社会公众所追求的生态和社会效益目标,同时也可以实现微观经济主体所追求的经济效益目标,因而成为当地荒漠化治理的首选模式。但是,由于制度、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奈曼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成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了提升当地荒漠化治理成效,需要完善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促使追逐自身利益的企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当地的荒漠化治理过程中去。因此,当地政府应当通过加强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生态效益资金补奖以及税收减免力度、提高对环境生态资源资产的货币价值认可程度、延长企业经营权的许可年限、完善对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等措施,让企业治理荒漠化的经营行为得到应有的经济补偿,进而降低企业经营行为的外部性,保护企业的荒漠化治理行为及治理成效,使绿水青山变成真正的金山银山。
雷思君[7](2020)在《甘州区农田防护林动态变化与防风固沙效益研究》文中指出农田防护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三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农田防护林空间分布和防风固沙量的动态估测是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监测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人工调查方式获取农田防护林和估测防风固沙量的方式费时耗力,效率较低,遥感技术可以弥补传统人工调查的不足。现有农田防护林空间分布研究中,基于单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较好提取植被信息,但是不能很好地解决影像中一些地类存在的“同谱异物”和“同物异谱”现象。因此,快速准确地获取农田防护林以及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可以为防风固沙效益估测提供数据支撑,进而为农、林业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支持,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张掖市甘州区为研究区,利用分层随机抽样得到462个大小为30m×30m 的样地。以 2000、2005、2010、2015 和 2018 年 Landsat5 和 Landsat8时间序列影像为数据源开展农田防护林动态变化及防风固沙效益研究。首先,利用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研究区物候参数,结合多时序、多特征分层分类方法提取农田防护林和土地利用类型动态数据。其次,提取遥感影像与植被指数因子,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方差膨胀因子及重要性分析方法进行遥感变量与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分析,开展变量间的共线性诊断,运用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变量筛选。从2000-2018年遥感影像中没有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像元中进行地类端元选取和提纯,利用混合像元分解与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反演,监测甘州区2000-2018年植被盖度变化情况和植被生长状况。最终,在获取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动态数据的基础上,选用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对甘州区2000-2018年的防风固沙量进行动态评估与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NDVI时间序列数据能有效提取地物物候参数。利用生长季长度、生长幅度等物候参数能将林地与耕地信息进行分离达到提取农田防护林的目的,这种基于植被物候信息的地物区分方法在对农作物进行细分的时候应用比较广泛。本研究借鉴林地与农作物之间的物候差异性对甘州区农田防护林进行提取,地物之间的区分条件不如农作物之间进行细分的条件苛刻,并且分类精度较传统的依靠光谱特征差异的分类方法高。(2)多时序、多特征分层分类方法能有效提取农田防护林信息。结合野外调查的33个农田防护林样点,其中29个被正确提取,分类精度为87.8%。现有研究多注重利用光谱信息、形状指数等进行决策树分类,很少有研究将多时序与多特征方法相结合来提高地物的分类精度。(3)2000-2018年间甘州区生态系统类型之间变化显着。对甘州区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发现,农田和其他生态系统类型的区面积显着增加,分别增加了 149.35 km2和76.13 km2。草地与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面积显着减少,分别减少 156.48 km2和 83.9 km2。(4)随机森林植被覆盖度反演效果优于限制性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方法。在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估测中,随机森林方法所得的估测结果的决定系数R2为0.753,均方根误差RMSE为0.151均优于限制性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方法所得结果(R2为0.689,RMSE为0.173)。残差分析结果中,随机森林的残差分布均匀,大致呈随机分布。(5)从2000-2018年间没有发生土地利用变化的像元中选取端元,开展植被覆盖度反演的方法是可行的。在仅有2018年植被覆盖度实测值的情况下,研究采用端元选取并提纯的方法同时确定多期影像的实测值,运用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甘州区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甘州区2000-2018年植被覆盖度分布图显示,从2000年到2018年,甘州区的植被覆盖情况明显好转,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甘州区多年来的植被覆盖分布状态大致一样,中部高,南北部低,且界限明显。(6)甘州区2000-2018年的整体防风固沙量呈增加趋势。以植被覆盖度为依托,结合相关自然环境数据,利用RWEQ模型定量估算甘州区2000-2018年的防风固沙量。结果表明2000-2018年,甘州区年防风固沙物质总量在2.55-3.62万吨之间,整体防风固沙量呈增加趋势,其中林地与草地两种地类的增长量最大。
于娜[8](2018)在《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文中指出毛乌素沙地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背景,该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其敏感。加之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使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近几年来,该地区沙漠化程度得到逆转,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结合遥感影像、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文献数据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毛乌素沙地2000-2013年供给(粮食供给、肉类供给)、调节(固沙、固碳、沙尘天气、污染物浓度)和文化(科研产出、人才培养)三类生态系统服务,探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特征。进而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政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植被覆盖程度和气候变化等方面揭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3年,毛乌素沙地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呈显着提升趋势。在食物供给方面,2000-2013年毛乌素沙地粮食产量和肉类产量分别呈现对数增长和线性增长趋势,其中粮食和肉类年均增长量分别为6.72X 104 t和1.02X 104 t吨,粮食高产区和肉类高产区分别集中在沙地东南部和西北部;在风蚀调节方面,毛乌素沙地土壤风蚀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多年平均风蚀模数为1827.72 t/(km2·a),2000-2013年,沙地风蚀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减少量为0.02X 108 t,侵蚀较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腹地乌审旗;在固碳调节方面,沙地多年平均碳储量为179.29 TgC,2000-2013年,沙地碳储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量为10.39TgC,沙地固碳服务主要集中在沙地西部和东北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区;在沙尘天气调节方面,多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为13天,2000-2013年,沙尘日数呈先上升后显着下降的趋势,年均减少天数为2天,沙尘天气较频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沙地西南部;在PM2.5浓度调节方面,毛乌素沙地空气质量相对较好,多年平均PM2.5浓度为16.21 μg/m3,2000-2013年,PM2.5浓度呈现波动性变化,PM2.5浓度相对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沙地南部榆林地区,且呈现出逐渐向东南部转移的趋势;在文化服务方面,毛乌素沙地科研产出量和人才培养数量增长分为两个阶段,2008年以前,沙地内部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呈稳步增长状态,2008年以后呈快速增长状态,沙地北部鄂尔多斯地区科学研究数量和人才培养数量要高于沙地南部榆林地区。(2)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与政策、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植被盖度和气象因子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2000-2013年,多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地区沙化土地治理效果明显,造林、封育等措施大大增加了区域林草面积,沙地14年间累计造林面积1.38X 104 km2,同时,政策的实施优化了地区土地利用/履盖格局,有利于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变化受植被盖度、风速和大风日数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p<0.01)。碳储量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降水对荒漠植被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植被生物量的提高是区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风蚀模数、沙尘天气日数和PM2.5浓度与NDVI呈现负相关,碳储量与NDVI呈正相关,植被盖度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加植被和土壤的碳储量,还可以抑制沙尘天气、土壤风蚀的产生;在风因子方面,风蚀模数、沙尘天气日数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正相关,碳储量与年平均风速和大风日数呈负相关,风蚀活动与干燥多风的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大风日数与风速增大是土壤风蚀的起因之一,风速的下降对于降低风蚀危害具有显着作用,风速是沙尘天气产生的动力因素,大风日数与沙尘天气日数往往表现为正相关变化趋势,大风天气出现次数减少时,沙尘天气出现次数也会减少,同时沙地植被生长情况及植被覆盖程度受风速和大风日数影响较大,风速在生长季的减弱,可使得沙地中极低覆盖度区域向低、中覆盖区转变,反之亦然。本文研究结论对毛乌素沙地地区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甚至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赵珍珍[9](2017)在《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例如植被退化、水资源短缺、荒漠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尔沁沙地属于半干旱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在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十分频繁,造成了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急剧发展,成为我国四大沙地之一。对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进行长时间序列的动态监测,为该地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本文以GRACE卫星重力数据、监测点水井数据、Landsat MSS/TM/ETM+/OLI卫星影像数据、气象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GRACE数据处理方法、CPC水文模型、GLDAS水文模型、监督分类方法、分类后处理变化检测方法、重心迁移模型等为主要方法,以科尔沁沙地1980s~2016年近35年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在归纳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阐明科尔沁沙地的区域特征,探索该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揭示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阐明科尔沁沙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为分析和评价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奠定背景基础。从自然地理特征分析,科尔沁沙地土质松散;降雨量少,且年内降雨不均和年际降雨量波动性大;年平均气温不断攀升;大风天气频繁。从社会经济特征分析,该地区人口数量稳步上升;牲畜存栏量不断增加;地区生产总值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高;不同时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垦荒和移民政策。(2)建立GRACE数据与GLDAS水文模型、CPC水文模型、监测点水井数据和给水度信息等多源数据联合的科尔沁沙地水资源监测体系,反演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变化和地下水储量变化,探索当地气象条件和农业模式与科尔沁沙地水储量变化的响应关系。GRACE反演结果表明,2003.07~2010.12年期间,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和地下水储量均处于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13.2±2.6 mm/yr和-13.5±1.9 mm/yr。该结果分别与CPC水文模型得到的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和监测点水井数据得到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据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分析科尔沁沙地水储量变化的驱动力,发现了干旱和地下水的大量抽取是科尔沁沙地水资源消耗的关键因素。(3)解析长时间序列下的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探明科尔沁沙地不同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空间转移特征、重心迁移轨迹和迁移速率。从土地利用状况分析,科尔沁沙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植被、水体、建筑用地、沙地和耕地为主,植被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后旗、库伦旗的西北部以及奈曼旗的中东地区;水体主要以西辽河流域为主,全区散布着各种小湖泊、河流等;建筑用地主要分布在各旗县市的城区以及耕地和草地覆盖的区域;沙地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以及库伦旗和奈曼旗北部地区;耕地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两侧以及科尔沁沙地南部地区。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1980s~2016年期间,科尔沁沙地建筑用地和耕地的面积稳步提升;水体面积持续性减少;植被和沙地面积波动性较大,总体上均减少,两者呈现出负相关的变化趋势。从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特征分析,不同时期间,各土地利用类型间转入转出频繁,植被和沙地的流失量最大,耕地和建筑用地的净增量最大,水体主要转出为耕地。从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特征分析,植被和沙地的重心分别向西北和西南方向迁移,迁移速率分别为64.6m/a和148.3m/a;水体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迁移速率为389.3m/a;建筑用地和耕地的重心均向东北方向迁移,迁移速率分别为53.6m/a和148.3/a。通过全面的分析科尔沁沙地近35年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4)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能够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景观格局指数集,阐明长时间序列下的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的演变特征。从景观类型水平上分析,1980s~2016年期间,科尔沁沙地建筑用地景观和耕地景观格局变化趋势一致,两者的破碎度减弱、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增强以及优势度提高;植被景观和沙地景观的斑块形状复杂程度和优势度均降低,植被景观破碎度增强,沙地景观破碎度降低;水体景观破碎度降低、斑块形状复杂度增强、优势度降低。从景观水平上分析,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简单化,景观类型失去平衡,耕地景观和植被景观的支配地位越来越高,水体景观的优势度越来越低。
江晨超[10](2017)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不仅受气候条件影响,更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方式相关。阿拉善盟荒漠化问题严重,是多次全国性沙尘暴的源头。当前我国开展荒漠化治理工作主要以荒漠化治理工程为核心,但必要的荒漠化防御措施在实际操作中也意义重大。科学评价荒漠化防治效益,判断防治工作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效果,不仅能减少政府推进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难度,也可以提高居民在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的积极性。本文在探究阿拉善荒漠化土地变化的同时,通过对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的三大主要措施,即生态转移、造林治沙和沙产业开发进行梳理,界定阿拉善荒漠化防治评价范围。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通过统计资料和实验数据的收集,运用等效替代法、专家咨询法等,对三大效益货币计量。结果显示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占总效益的67.54%。生态效益中水源保护效益最大,其次为土壤保育效益。经济效益中,直接经济效益是间接经济效益的2倍,且直接经济效益中,沙漠旅游贡献最大。社会效益在整体效益占的比重少,社会文明进步效益有待提高。最后,运用能值分析法对荒漠化防治措施实施前后的能值投入产出进行计算,通过净能值产出率和环境资源比率两个指标,得出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可观稳定,单位能值产出所耗环境资源减少。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提出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措施改进方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视沙漠旅游开发。
二、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 |
(一)1949—1977年:防沙治沙工作的起步探索 |
(二)1978—2000年:防沙治沙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初步推进 |
(三)2001—2012年:防沙治沙工作快速健康稳步推进 |
(四)2012年至今:全面推进新时代防沙治沙工作 |
三、探索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经验与启示 |
(一)荒漠化防治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 |
(二)荒漠化防治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
(三)加强荒漠化防治的顶层设计是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保障 |
(四)重点生态工程的规模带动是有效治理荒漠化、实现沙区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共赢的重要途径 |
(五)科技创新是高质量推进荒漠化防治的动力源泉 |
(六)多方力量协力治沙是实现治沙与富民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 |
(七)荒漠化防治需要积极履约和多渠道深化国际合作交流 |
(2)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概况 |
1.2 防护林建设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1.2.1 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2 防护林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3 防护林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1.3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择 |
1.4 防护林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
1.5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区样地选取 |
2.3.2 野外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2.3.3 土壤、防护林生长指标的测定和获取 |
2.3.4 数据处理 |
2.3.5 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特征 |
3.1 结果与分析 |
3.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
3.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3.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团聚体的变化特征 |
3.1.4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的相关性 |
3.2 讨论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
4.1 结果与分析 |
4.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p H值的变化特征 |
4.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电导率的变化特征 |
4.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4.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 |
4.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全磷的变化特征 |
4.1.6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铵态氮的变化特征 |
4.1.7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速效磷的变化特征 |
4.1.8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 |
4.2 讨论 |
4.2.1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环境指标的影响 |
4.2.2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全量养分指标的影响 |
4.2.3 防护林种植对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指标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生物学性质变化特征 |
5.1 结果与分析 |
5.1.1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 |
5.1.2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变化特征 |
5.1.3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4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5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
5.1.6 不同区域防护林生长与土壤生物学性质的相关性 |
5.2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区域和建设时期防护林土壤质量状况 |
6.1 结果与分析 |
6.1.1 土壤质量指标的选择及其敏感度分析 |
6.1.2 土壤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3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单因素评价 |
6.1.4 不同年限林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
6.2 讨论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生态位理论研究 |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 |
2 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概况 |
2.1 榆林市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荒漠化防治工程的实施 |
3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荒漠化防治工程评估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
3.1 生态位理论 |
3.1.1 生态位的概念 |
3.1.2 区域复合生态位 |
3.1.3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位与耦合理论的结合 |
3.2 基于生态位理论对荒漠化防治工程评估的方法 |
3.2.1 基于模拟退火投影寻踪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
3.2.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综合评价方法 |
3.3 荒漠化防治工程实施区域生态位评估的指标体系 |
3.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3.2 复合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 |
4 榆林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位测算及综合分析 |
4.1 基于模拟退火优化的投影寻踪综合评价结果 |
4.1.1 经济生态位 |
4.1.2 社会生态位 |
4.1.3 自然生态位 |
4.1.4 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
4.2.1 提取评价指标主成分 |
4.2.2 熵值法确定主成分权重 |
4.2.3 计算综合得分 |
4.3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综合评价结果 |
4.3.1 灰色关联系数的计算 |
4.3.2 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 |
4.3.3 综合评价值测算 |
4.4 同一指标体系不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对比 |
4.5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分析 |
4.5.1 耦合协调度测算过程 |
4.5.2 榆林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 |
5 荒漠化防治工程对榆林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力分析 |
5.1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
5.2 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
5.3 单因素方差分析执行结果分析 |
6 基于生态系数法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
6.1 基于生态系数法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 |
6.1.1 区域差异系数修正 |
6.1.2 社会发展系数修正 |
6.1.3 修正后模型 |
6.2 数据处理 |
6.2.1 确认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 |
6.2.2 分别计算榆林市和全国气候生产力,进而求得区域差异系数 |
6.2.3 计算社会发展修正系数 |
6.2.4 综合得出榆林市各类土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6.3 榆林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结果分析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毛乌素沙地的历史变迁 |
1.1.2 毛乌素沙地的研究历程 |
1.1.3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概念及内涵 |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进展 |
1.2.1 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
1.2.2 沙漠化进程的驱动因素 |
1.2.3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恢复 |
1.2.4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三节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3.1 科学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地形地貌 |
第三节 气候 |
第四节 土壤 |
第五节 植被 |
第六节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确定 |
第一节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数据处理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3.2.1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计算 |
3.2.2 沙漠化遥感监测指标的精度验证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3.3.1 实测植被盖度的正态分布检验 |
3.3.2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反演结果 |
3.3.3 沙漠化监测指标的DCA排序分类 |
3.3.4 指标反演结果与实测植被盖度的相关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3.4.1 沙漠化监测指标分类的生态学含义 |
3.4.2 沙漠化差值指数DDI为该区域最佳指标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 |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1 数据获取 |
4.1.2 各时期沙漠化反演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4.2.1 沙漠化等级指数的精度验证 |
4.2.2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空间格局变化 |
4.2.3 1986-2015年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进程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1986-2015年间沙漠化动态的驱动因素 |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的主成分分析 |
5.1.3 气驱动因素的面板数据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5.3.1 生态恢复政策是沙漠化逆转的主要驱动因素 |
5.3.2 内蒙古、陕西、宁夏沙漠化驱动因素存在强烈异质性 |
5.3.3 生态修复政策的前期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飞播恢复措施评价 |
第一节 数据获取 |
6.1.1 样地设置 |
6.1.2 植物和土壤样本采集 |
6.1.3 土壤养分指标的测定 |
6.1.4 土壤微生物测序 |
6.1.5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的计算 |
第二节 数据分析 |
6.2.1 植物、微生物多样性、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分析 |
6.2.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间的关系分析 |
6.2.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分析 |
6.2.4 土壤多功能性的直接驱动因素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6.3.1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多功能性对恢复年限的响应 |
6.3.2 植物、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多功能性的关系 |
6.3.3 地上-地下因素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
6.3.4 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微生物驱动因素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6.4.1 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多功能性对飞播恢复的响应不同 |
6.4.2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土壤多功能性的作用模式 |
6.4.3 细菌是直接驱动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因素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一节 数据处理与分析 |
7.1.1 数据获取 |
7.1.2 生态系统服务量化 |
7.1.3 生态系统服务间关系以及沙漠化对其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7.2.1 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格局 |
7.2.2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协同关系 |
7.2.3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7.3.1 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关系 |
7.3.2 沙漠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植被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
1.2.2 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研究 |
1.2.3 非气候因素影响植被变化研究 |
1.2.4 京津冀地区植被变化研究 |
1.3 本研究将要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与结构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京津冀地理与植被资源状况 |
2.1.2 京津冀土地利用状况 |
2.1.3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2.2.1 Terra MODIS EVI数据 |
2.2.2 气候数据 |
2.2.3 其他数据 |
2.2.3.1 京津冀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2.2.3.2 京津林地、草地、荒漠化细分类型数据 |
2.2.3.3 氮沉降数据 |
2.3 本章小结 |
3 主要技术方法 |
3.1 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 |
3.2 Theil-Sen时间序列非参数估计和Mann-Kendall检验 |
3.3 Pearson相关与偏相关分析 |
3.4 多元线性回归 |
3.5 残差趋势分析方法 |
3.6 相对绿化效益指标 |
3.7 R/S重标极差分析方法计算赫斯特指数 |
3.8 本章小结 |
4 京津冀植被变化遥感监测 |
4.1 2000年-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 |
4.2 京津冀区域整体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气候因素对京津冀植被变化的影响 |
5.1 多源气候数据连续性检验 |
5.2 气候因素时间序列趋势分析 |
5.3 EVI变化与气候因素的共变性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6 区分气候和非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
6.1 EVI残差趋势空间分布 |
6.2 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
6.3 非气候因素主导的植被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非气候因素对京津冀植被变化的影响 |
7.1 代表性非气候因素的选择 |
7.2 造林政策的实施效果 |
7.2.1 林地、草地、荒漠化亚类动态变化 |
7.2.1.1 林地三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
7.2.1.2 草地三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
7.2.1.3 荒漠化土地二级分类动态变化分析 |
7.2.2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评价 |
7.3 城市扩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
7.3.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7.3.2 城市扩张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分析 |
7.4 氮沉降对植被变化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6)保护式开发模式下奈曼旗荒漠化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介绍 |
2.1.1 荒漠化 |
2.1.2 保护式开发 |
2.1.3 激励措施 |
2.1.4 利益连接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科斯定理 |
2.2.3 公共产品理论 |
3 奈曼旗荒漠化基本情况 |
3.1 奈曼旗的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气候与水文条件 |
3.1.3 地貌特征 |
3.1.4 土地利用及沙化情况 |
3.1.5 自然资源 |
3.2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3.3 奈曼旗荒漠化的成因及影响 |
3.3.1 奈曼旗荒漠化成因 |
3.3.2 奈曼旗荒漠化的影响 |
4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现状分析 |
4.1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基本模式 |
4.1.1 保护式治理 |
4.1.2 开发式治理 |
4.1.3 保护式开发治理 |
4.1.4 三种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
4.2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政策实施情况 |
4.2.1 生态治理政策 |
4.2.2 企业参与治理的保障政策 |
4.3 奈曼旗荒漠化治理的成效 |
4.3.1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成效 |
4.3.2 荒漠化治理的经济成效 |
4.3.3 荒漠化治理的社会成效 |
5 制约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荒漠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行为 |
5.1.1 企业概况 |
5.1.2 企业保护式开发行为的具体表现 |
5.2 限制企业进行荒漠化治理行为的因素分析 |
5.2.1 制度因素 |
5.2.2 市场因素 |
5.2.3 技术因素 |
6 激励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行为的完善措施 |
6.1 加强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生态效益资金补奖 |
6.1.1 利用招商引资项目加大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 |
6.1.2 加大对保护是开发治理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 |
6.1.3 加强对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荒漠化经营收入的税收减免力度 |
6.1.4 提高对环境生态资源资产的货币价值认可程度 |
6.2 借助打造蒙医药之旗的契机鼓励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发展 |
6.3 加大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土地长效利用的优惠力度 |
6.3.1 延长对企业保护式开发治理荒漠化经营权的许可年限 |
6.3.2 降低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土地承包费用 |
6.3.3 鼓励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采取多样的土地流转方式 |
6.4 完善政府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 |
6.4.1 提高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市场服务保障水平 |
6.4.2 提高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技术服务保障水平 |
6.4.3 完善对保护式开发治理企业的利益保障体系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甘州区农田防护林动态变化与防风固沙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植被覆盖度遥感反演研究现状 |
1.3.2 农田防护林监测研究现状 |
1.3.3 森林生态系统防风固沙效益动态评估研究现状 |
1.3.4 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来源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环境条件 |
3 数据与处理 |
3.1 遥感数据 |
3.2 自然环境数据 |
3.3 外业数据 |
3.3.1 外业抽样设计 |
3.3.2 外业调查与内业数据处理 |
4 时间序列影像支持下的农田防护林信息提取 |
4.1 时间序列影像数据 |
4.2 分类系统 |
4.3 分层分类 |
4.3.1 水体信息提取 |
4.3.2 植被与非植被信息区分提取 |
4.3.3 建筑用地提取 |
4.3.4 时间序列数据支持下的物候特征提取及地物分类 |
4.3.5 甘州区农田防护林提取结果与分析 |
4.4 甘州区生态系统类型动态变化 |
4.5 小结 |
5 植被覆盖度估算 |
5.1 样本数据 |
5.2 波段及植被指数因子提取 |
5.3 变量筛选 |
5.3.1 相关性分析 |
5.3.2 共线性诊断 |
5.3.3 重要性分析 |
5.4 混合像元分解 |
5.4.1 端元选取与提纯 |
5.4.2 限制性最小二乘混合像元分解 |
5.5 随机森林模型 |
5.6 模型精度评价与分析 |
5.7 甘州区2018年植被覆盖度分布 |
5.8 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 |
5.9 小结 |
6 基于修正风蚀方程的防风固沙量评估 |
6.1 RWEQ模型因子 |
6.1.1 气候因子 |
6.1.2 土壤因子 |
6.1.3 植被因子 |
6.2 甘州区防风固沙量及其空间格局 |
7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8)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1.2.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形成与发展 |
1.2.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
1.2.3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
1.2.4 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 |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状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条件 |
2.1.5 植被资源 |
2.1.6 土壤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行政区划 |
2.2.2 人口情况 |
2.2.3 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 |
3.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
3.2.1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 |
3.2.2 供给服务评估 |
3.2.3 调节服务评估 |
3.2.4 文化服务评估 |
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 |
4.1 区域供给服务时空格局 |
4.1.1 粮食供给 |
4.1.2 肉类供给 |
4.2 区域调节服务时空格局 |
4.2.1 土壤风蚀时空格局 |
4.2.2 碳存储时空格局 |
4.2.3 沙尘天气日数时空格局 |
4.2.4 PM_(2.5)时空格局 |
4.3 区域文化服务时空格局 |
4.3.1 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的科研产出量 |
4.3.2 以“毛乌素沙地”为研究对象的人才培养量 |
4.4 本章小结 |
5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驱动力 |
5.1 政策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
5.1.1 三北防护林工程 |
5.1.2 退耕还林工程 |
5.1.3 天然林保护工程 |
5.1.4 京津风沙源二期工程 |
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 |
5.3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植被盖度的关系 |
5.4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5.4.1 生态系统服务与降水量的关系 |
5.4.2 生态系统服务与风速和大风日数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9)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机制研究 |
1.2.2 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技术进展 |
1.2.3 水资源监测与保护 |
1.2.4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环境变化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科尔沁沙地区域特征 |
2.1 科尔沁沙地自然地理特征 |
2.1.1 地理位置 |
2.1.2 降水量 |
2.1.3 气温和日照时数 |
2.1.4 风速 |
2.1.5 水资源 |
2.1.6 土壤与植被 |
2.2 科尔沁沙地社会经济特征 |
2.2.1 人口 |
2.2.2 社会经济 |
2.2.3 农牧业生产 |
2.2.4 政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尔沁沙地水资源变化分析 |
3.1 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变化分析 |
3.1.1 GRACE卫星及其应用 |
3.1.2 GRACE数据来源 |
3.1.3 基于GRACE数据反演陆地水储量研究 |
3.1.4 尺度因子不确定性分析 |
3.1.5 科尔沁沙地陆地水储量变化 |
3.2 科尔沁沙地地下水储量变化分析 |
3.2.1 基于GRACE和GLDAS水文模型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研究 |
3.2.2 基于监测点水井数据和给水度的地下水储量变化研究 |
3.2.3 科尔沁沙地地下水储量变化结果比较分析 |
3.3 科尔沁沙地水储量变化成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
4.1 Landsat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4.2 遥感影像分类及变化信息提取 |
4.2.1 遥感影像分类 |
4.2.2 变化检测 |
4.3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状况 |
4.4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4.4.1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面积变化分析 |
4.4.2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4.4.3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空间转移特征分析 |
4.5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特征分析 |
4.5.1 重心迁移模型 |
4.5.2 科尔沁沙地土地利用重心迁移特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1 景观特征指数的选取 |
5.1.1 景观类型水平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5.1.2 景观水平指数及生态学意义 |
5.2 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2.1 景观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2.2 景观水平上的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荒漠化评价与荒漠化动态变化研究 |
1.3.2 荒漠化综合防治模式与效益分析 |
1.3.3 评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现状 |
2.1 阿拉善区域概况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情况概况 |
2.2 阿拉善荒漠化现状 |
2.2.1 阿拉善荒漠化现状 |
2.2.2 阿拉善荒漠化动态变化 |
2.3 本章小结 |
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模式 |
3.1 生态转移战略 |
3.1.1 孪井滩生态移民 |
3.1.2 贺兰山退牧还林工程移民 |
3.1.3 区域生态移民 |
3.1.4 生态移民安置方式 |
3.2 林业治沙模式 |
3.2.1 围栏封育 |
3.2.2 飞播造林治沙 |
3.2.3 人工造林治沙 |
3.3 沙产业开发 |
3.3.1 梭梭+肉苁蓉产业模式 |
3.3.2 白刺+锁阳产业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
4.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内涵 |
4.2 阿拉善荒漠化经济效益指标选择与解释 |
4.2.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指标选取 |
4.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指标解释 |
4.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计量和分析 |
4.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计量 |
4.3.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经济效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
5.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内涵 |
5.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选择与解释 |
5.2.1 计量方法选择 |
5.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选取 |
5.2.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指标解释 |
5.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计量和分析 |
5.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计量 |
5.3.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分析 |
6.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内涵 |
6.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指标选择与解释 |
6.2.1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指标选取 |
6.2.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指标解释 |
6.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计量和分析 |
6.3.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计量 |
6.3.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社会效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6.5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小结 |
7 基于能值法的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
7.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量系统图 |
7.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量流转状况 |
7.2.1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状况 |
7.2.2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产出状况 |
7.3 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产出分析 |
7.3.1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能值投入产出总量比较 |
7.3.2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净能值产出率 |
7.3.3 阿拉善荒漠化防治环境资源比率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专业人才引进 |
8.2.2 重视沙漠旅游,引导荒漠化防治向更高层次发展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J]. 段娟.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21(06)
- [2]陕北防护林建设的土壤环境效应评估[D]. 马在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基于生态位理论的榆林市荒漠化防治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及分析研究[D]. 张彩南.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4]毛乌素沙地沙漠化演变、飞播恢复评估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D]. 刘庆福. 内蒙古大学, 2020
- [5]基于遥感的京津冀植被变化监测与气候和非气候因素影响探究[D]. 蒋美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6]保护式开发模式下奈曼旗荒漠化治理企业的激励措施研究[D]. 张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甘州区农田防护林动态变化与防风固沙效益研究[D]. 雷思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8]毛乌素沙地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力分析[D]. 于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9]基于多源数据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变化研究[D]. 赵珍珍. 武汉大学, 2017(09)
- [10]内蒙古阿拉善盟荒漠化防治效益研究[D]. 江晨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