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越经贸关系为何发展相对滞后(论文文献综述)
闫晓燕[1](2021)在《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以及国际分工的驱动,次区域合作蓬勃兴起,次区域合作理论也成为地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领域的新交叉方向和研究热点。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强化次区域合作成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选择。亚洲开发银行牵头建立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以下简称“GMS合作”)机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趋近于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最优”;从经济贸易、基建水平、能源保障、非传统安全、民族团结、科教文卫事业等领域合作看,与澜湄次区域主体需求错配,趋近于一种非合作博弈的“纳什均衡”。次区域合作的层次、范围、规模和水平迫切需要实现提升。中国倡导建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以下简称“澜湄合作”),可以看做是是次区域合作的提质升级版。自成立以来,澜湄合作进展良好,成效显着。作为一个崭新的合作机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先行先试的典型引领方面,在中国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着力促进周边外交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世界政治经济的热点地区,澜湄次区域不可避免地受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和冲击。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由于地缘重要性、民族宗教复杂、国家实力悬殊、民粹主义盛行、发展理念差异、深度贫困及大国博弈的影响等,导致次区域各国一边互动活动增多、程度增强,不断获取澜湄合作的利益;一边又出于各方面考量主动或被动地做出不同的决策,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次区域合作的发展进程。在我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中,除国家层面主导和助推之外,地方政府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云南省,地处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结合部,与流域内各国地缘区位临近、地域文化相通、边贸合作历史悠久、互联互通无缝衔接,具有先天地缘优势;而且作为次国家行为体,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云南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澜湄合作,致力于实现“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参与次区域合作的积极性较高、能动性较强。鉴于次国家行为体融入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对于促进此区域合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正外部性效应,通过次级政府府际合作和府际关系治理,不仅可以解决国家主体的功能不足或机制不畅问题,还能够实现地方政府自身发展利益,激活内生动力,借助外部推力,坚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对于拓展次级政府发展空间,推动次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澜湄合作为研究背景,围绕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的府际关系治理这一研究主题,以云南省参与澜湄合作的路径为实证内容,借助次区域合作理论、府际关系治理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地缘经济外部性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等,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假设分析法、因子模型构建法、演化博弈分析等方法,通过分析澜湄合作的外部环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大国战略博弈日趋激烈、全球治理体系需要变革与发展、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次区域的现实情况(外交取向选边站驱稳、发展梯度倒逼合作力度驱强、经贸合作向多领域拓宽、制定主张地缘战略趋同),从微观机理、中观区域和宏观政策三个维度,对微观主体利益决策特征、博弈过程和驱动机理进行分析,厘清次区域主体利益诉求和决策特征,构建了一个次区域合作中府际关系治理驱动机制的微观机理分析框架—(APT—R)因子模型,并进行了多情境府际合作关系的模拟和验证,比较分析了三种策略扰动下的府际关系演化过程与机制运行效果,揭示府际合作实现的驱动机制与实现过程,从府际关系、策略扰动者利益承诺和策略随动者利益诉求三个方面揭示了驱动因素与驱动过程,表明了多主体、多领域、多层级的合作框架是澜湄机制的独特优势,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次区域合作研究的框架和方法论。为次区域合作中的府际治理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提供理论支撑。本文聚焦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等实践热点问题,以次区域经济地域分工新趋势和不同阶段主体利益诉求变化为线索,通过分析阐述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澜湄合作成效与利益契合度;云南融入澜湄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与路径选择,提出了如下观点:一是逆全球化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下,湄公河流域国家发展诉求由外向型经济向多领域合作共赢转变;二是澜湄合作机制契合了这一府际合作需求变化,强调多边网络化合作、多领域共建共享和命运共同体等合作理念与机制,是次区域合作的更高版本;三是中国作为大国,推进澜湄合作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地缘博弈阻力,而云南在区位、文化、基础方面具有消除合作阻力的先天优势,因此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的结论,也为强化云南建设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在实际运用层面,对“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实施“黄金四角”府际合作,有助于将府际关系“问题区”向府际合作“试验区”转型。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强化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功能,提出了路径设计与对策建议,对于云南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助推国家推进澜湄合作的进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性。论文在理论分析框架、研究视角拓展、模型机制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如下。一是将云南融入澜湄合作这一实践问题纳入框架进行分析,并建立次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模型,比较分析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和澜湄合作机制两种情境下的演化博弈过程与合作驱动机制,模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澜湄合作和云南融入澜湄合作三种情境的演化过程,从驱动机制、情景模拟的微观层面论证得出“畅澜湄机制必先强云南功能”、“次区域府际治理需要的多主体磋商、多利益导向、多层级合作”的结论。二是将府际关系治理纳入次区域合作的研究中,是次区域合作研究的视角拓展。构建次区域府际关系治理的分析框架,丰富并拓展了传统国家内部次级政府合作研究。梳理了云南参与湄公河流域区域合作的历史进程、作用瓶颈和强化辐射功能的对策,验证次区域府际关系研究框架的可行性和云南开展次级政府府际合作的路径,为拓展云南参与的路径,强化云南辐射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与科学机制支撑。三是构建APT—R因子模型。通过分析演化,强化“云南功能”在中国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对云南辐射功能的强化赋权、拓展路径、参与领域进行了政策框架构建,针对服务国家推进“命运共同体”需求和云南功能短板的供需矛盾,提出拓展云南参与路径的5大领域和增强云南功能的5点建议,充分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和开放功能,服务“一带一路”和澜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使云南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
吴汪世琦[2](2021)在《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建经济走廊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的重要实践,并且各方先后建立了多个双边和多边的经济走廊合作机制。在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经济走廊合作行稳致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从宏观层面来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进程不断推进,但仍然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部分经济走廊合作从理念到实践面临重重困境,诸多经济走廊合作呈现出推进缓、见效慢等症结。为此,如何厘清这些不确定因素,高效、可持续地推进中国与东南亚经济走廊合作就成为一项紧迫性课题。因此,本文对以往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它们的基础之上尝试构建一套适应中国与东南亚共建经济走廊的可持续推进理论分析框架。该理论分析框架对经济走廊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丰富了经济走廊的理论内涵,并依次提出了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性的三要素、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性影响因子模型以及经济走廊生命周期等理论判断,对经济走廊合作持续衍变的驱动力、影响因子以及具体过程进行了阐释。基于这一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各类问题进行了探究。首先,本文剖析了现阶段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特征。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走廊合作正处于经济走廊生命周期中的初级阶段,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嵌式”目标,地区的经济走廊合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以“亲、诚、惠、容”与正确的“义利观”为引领;坚持绿色与清洁的发展理念;促进大型交通基建统筹规划、联动发展;筹措多元的融资渠道。其次,本文根据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性的组成要素,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驱动力进行了探析。各成员国希望凭借经济走廊合作所实现的战略利益、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催生了他们参与地区经济走廊合作的强烈动机,构成了地区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推进的重要驱动力。再次,本文基于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性影响因子模型,剖析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限制性条件。经济地理特征的欠佳令地区经济走廊建设的初启面临复杂困境,严重制约了走廊合作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制度安排能力建设的不足滋生走廊合作中“恶性搭便车”、“公地悲剧”、统筹乏力等问题;美、日、印等域外大国在地区建立的“对冲型”经济合作机制令中国与地区国家经济走廊合作的持续推进面临巨大的地缘压力;毗邻地区以非传统安全威胁为首的“外部性”影响为经济走廊合作的持续推进埋下了不可估量的安全隐患。最后,本文基于经济走廊合作持续推进的限制性条件,探寻了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可持续推进的具体路径。中国与地区国家应当努力重塑走廊域内及沿线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凭借移民激励、“港产园”协同发展等手段,扭转走廊经济地理特征的劣势,提升经济走廊合作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性;各参与方需通过构建走廊项目监管机制、入驻走廊企业的“社会责任”考核机制以及根据属地建立双边的走廊联工委等方式,来强化经济走廊制度安排的能力建设,以保证经济走廊各项政策与规则贯彻的持续性;中国则需要发挥自身产能与地缘优势,用好“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模式,促进各方的发展倡议在地区有机相融,妥善应对美、日、印等国的地区经济制度角力,巩固地区经济走廊合作的政治可持续性;中国和地区国家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非传统安全合作,追源溯本,采取更为灵活有效的方式,将毗邻地区对走廊合作持续推进的“外部性”影响降至最低。未来,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地区经济走廊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走廊合作将逐步迈入生命周期的中级阶段。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应当以数字与创新为引领,力促地区经济走廊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为地区经济的复苏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注入强劲动力。
周丹妮[3](2020)在《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文中指出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新冠疫情、大国博弈等因素正冲击着世界经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也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越南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枢纽位置,并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与前些年中越经济关系中“贸易热、投资冷”的状况有所不同,2018年中期以来,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促使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增长。有研究显示,中国企业在越南面临着“双重劣势”与中高级别的国家风险。如何应对来自越南当地的制度压力,成为中国企业在越南经营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结合资源基础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在越南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例,试图发掘东道国制度压力对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其绩效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机制,并将基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的相关研究,探索不同领导风格在其中的调节机制。具体而言,本研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直接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绩效,不同维度的制度压力各自产生何种影响;(2)东道国制度压力如何影响在越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3)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如何,这二者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扮演者什么角色;(4)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在不同的领导风格下有何区别,高层管理者的威权型领导风格和服务型领导风格是否会对上述关系产生影响。首先,本研究通过四家不同行业的在越中国企业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采用理论阐述、案例数据和模型构建三者相互印证的分析思路,探究了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会显着影响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其中强制压力起负向影响作用;规范压力、模仿压力起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也会正向促进企业绩效,从而初步论证了本研究构思的合理性。其次,本研究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展开理论探讨与分层剖析,结合在越南实地企业调研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对探索性案例研究中得出的初始假设命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论阐述,揭示出“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自主权→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领导风格——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的内在作用机理,构建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36个理论假设。随后,本研究详细阐述了验证理论假设的问卷与量表设计过程,进行小样本预调研,通过内部一致性检验和CITC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调研问卷进行修正和净化,确定正式调研问卷。然后,本研究进行正式调研,从所搜集的有效问卷中筛选、整合出257家企业样本,在检验结构效度、组合信度、聚合效度、区分效度与共同方法偏差之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层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规范的实证检验。最后,本研究对研究成果进行概括与总结,归纳出研究的理论贡献,提炼出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策略,并在汇报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过程,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东道国制度压力分为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三种类型,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和企业绩效的影响各有不同。其中强制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规范压力、模仿压力对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则产生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强制压力显着负向影响企业社会绩效,规范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模仿压力显着正向促进企业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2)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不同类型的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中承担了不同性质的中介作用,但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强制压力对企业社会绩效的负向影响关系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3)企业高层管理者领导风格在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其中,威权型领导会削弱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削弱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服务型领导会增强企业人力资源本地化对其社会绩效、财务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增强企业人力资源自主权对其社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本研究实现了以下研究进展:(1)突显出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重要性,从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两方面解释了海外经营企业应对东道国制度压力的过程;(2)探索出东道国制度压力影响企业绩效的复杂机理,即东道国制度压力不仅能直接影响企业绩效,还能通过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领导风格会增强或削弱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3)揭示出新兴经济体顺向OFDI情境下东道国制度压力与海外经营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的混合性发现。(4)有效弥补了现有关于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研究中实证不足的缺陷。
蔡悠然[4](2020)在《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9月,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条便捷、快速的通道,是产能转移和产业输出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和市场,与沿线国家实现深度经济合作,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境外园区作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产业输出、发展模式输出的重要载体,在促进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产业园的东道国效应开展研究,从促进东道国效应提升的角度,分析目前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于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一带一路”相关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境外产业园区建设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本文采用了文献检索法、数据分析法和多案例研究法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境外产业园区建设的东道国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针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文献梳理并界定了相关概念,选取了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技术溢出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其次,本文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园区的建设现状及动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及实现途径。然后,运用模糊评价法建立了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模型,选取越南龙江工业园、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境外产业园或境外经贸合作区进行案例分析,结合模型评估了各产业园东道国效应发挥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结果,从提升东道国效应角度出发,梳理了境外产业园或境外经贸合作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境外产业园、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提升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产业园在整体上发挥了明显的东道国效应,境外产业园区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在吸纳就业、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东道国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部分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不明显,主要是在园区规划、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论文从提升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重视东道国调研及战略制定、重视文化差异管理、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等政策建议。本文在研究视角、评估模型建立、案例选取上做出了创新,从东道国效应视角出发对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园建设开展研究,通过建立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评估模型,从东道国效应发挥和提升的角度出发提出政策建议。
黎氏琼梅(LE THI QUYNH MAI)[5](2020)在《中越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中国已经成为越南第一个年贸易额超过1千亿美元的伙伴国家。同年中越两国的双边贸易额显着增加。中国和越南双边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对于中越两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必须要加强两国的经贸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产业,开展健康有序的商品贸易,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有效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基于此背景,本文以中越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为研究课题,通过对中越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规模、结构和依赖程度等进行分析,探索两国双边贸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中越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对策与建议,有利于推动中越双边贸易健康发展。首先,介绍本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其次,在阅读理解相关概念及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截取2001年到2018年间的相关数据,分析两国双边贸易的规模、结构和依赖程度,进而得出两国发展双边贸易有巨大的潜力,并发现目前中越双边贸易的问题所在。再次,重点探讨中国与越南的双边贸易存在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通过采用贸易互补性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找出两国双边贸易存在的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结果显示,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制成品领域,而越南在初级商品方面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两国在贸易出口市场分布、商品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存在竞争性,不过这并不包含两国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互补性方面,双方在某类进出口商品上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同时,中越产业内贸易水平已凸显,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其他类进出口商品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最后,提出促进中越双边贸易发展的科学对策,包括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规范双边贸易秩序;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产能合作。
张鑫[6](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发展,文化因素对贸易的影响作用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中国与东盟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在经贸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中国已连续十年保持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在“一带一路”倡议出台以后,新时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备受关注。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人文交流历史,文化在中国-东盟经贸发展中是否扮演重要角色,文化事件又该如何量化分析,本文将进一步考究。本文以文化交流为视角,对中国—东盟经贸进行文化经济学考察。文章基于关键因素累计法从人物级别、机构级别、活动级别、区域级别及行为重要程度五个层面对中国与东盟十国文化交流事件进行标准化赋值,并加入含衰减值的修正值考虑文化因素的滞后影响。文章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加入文化变量等相关变量进行考察,旨在分析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文化交流对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对中国与东盟出口贸易的影响要大于中国与东盟进口。在中国—东盟经贸发展巨大合作前景下,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对政治互信与经济优势的有效补充。本文的最后,提出了四点针对性建议:一、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优势,搭建国家级文化交流平台;二、挖掘文化产业合作潜能,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涵;三、巩固并壮大旅游交往,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四、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本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经贸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开展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有利于构筑“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促进中国—东盟国家命运共同体经贸升级。
李国明[7](2020)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国内背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日益紧密。但是,在该区域的经济交往中仍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障碍,如何推动贸易便利化,构建良好的合作环境,是遵循倡议的重要问题。东南亚国家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中之重,分析目前该区域的经贸格局对深化未来的经贸合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来分析论证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梳理经典案例来为未来该区域的经贸合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以期推动双边经济合作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首先,本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将该多边经贸关系发展的历程划分为友好对话及初遇危机、“黄金十年”、“一带一路”倡议共三个阶段,并指出中国与该区域相关国家经贸关系具有贸易、投资发展迅速,投资地区、行业不均衡以及贸易摩擦不断的特征。同时利用贸易条件指数和出口购买力指数、对外依存度等对该区域多边经贸关系发展进行指数分析。其次,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基础设施建设、东南亚华商、政策变动、地理区位、非关税壁垒、营商环境等,这些因素对该区域经贸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再次,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进一步研究相关因素对该区域内多边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有:基于2010-2018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贸易流量与投资金额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根据第三章的分析选择对应的研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知GDP总量、地理距离、互联网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等因素对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双边贸易具有重要影响,而经济规模、人口数量、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以及是否国土接壤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直接投资产生了显着的影响。此外,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梳理中国与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越南四个案例,对比分析中国与该区域国家经贸合作的特点和差异,可以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有助于实现双边战略对接,同时与不同国家的合作存在开放性差异。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及贸易合作领域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与该区域国家经贸关系持续良好发展的政策建议。
杨利元[8](2019)在《云南省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以及沿边开发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边境地区越来越成为国家发展的热点区域。发展边境旅游是双边或多边国家实现深层次合作的重要形式,是推进边境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边境口岸是国家间进行技术、信息、物流等双向流动的通道、边(跨)境旅游经济增长的关键节点。云南省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在发展边境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式研究”,选取河口口岸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并总结国内外的相关文献,阐述了边境旅游、口岸、边境口岸等涉及本研究的相关概念,选取边境效应理论、协同理论以及系统耦合理论等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撑;厘清了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同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明确各影响因子权重系数;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口实际发展状况,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4—2017年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水平、协调度、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水平等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促进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形成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关系,提出了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战略,并提出了推动二者良性互动的实现路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口岸建设促进旅游发展影响因子中,进口贸易额(专家打分4.06)、出口贸易额(专家打分4.00)、边民互市通道(专家打分4.00)、自助查验通道数量(专家打分4.06)等因子影响较大;旅游总收入(专家打分3.75)、边(跨)境旅游线路条数(专家打分3.79)、旅游总人数(专家打分3.82)、旅游集散中心建设(专家打分3.71)、边境口岸入境一日游人数(专家打分4.04)、边境旅行社数量(专家打分3.73)等因子对口岸建设影响作用较为明显;2)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逐年提升。口岸建设综合发展指数由2004年的0.0144增长到2017年的0.9990,旅游发展综合发展评价值由2004年的0.0001上升到了2017年的0.5830,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协调发展指数也由2004年的0.0072上升到了2017年的0.5415。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则分为3个阶段:极度失调与严重失调阶段(2004—2008)、波动增长阶段(2009—2015)以及由失调向协调转变阶段(2016—2017);3)口岸建设经历了起步阶段(1992—1995)、发展阶段(1996—2002)、跌宕阶段(2003—2009)、大发展阶段(2010—至今)四个阶段;河口旅游发展则经历了双边贸易带动旅游发展时期(1992—1993)、中越合作推进双边旅游发展时期(2000—2003)、政策调整,旅游波动发展时期(2004—2014)和国际合作环境优化,旅游发展势头猛进(2015—至今)四个时期;4)提出了:加快河口建设,打造绿色发展的沿边生态体验旅游地;强化旅游发展,打造云南沿边开发开放中旅游先行先试的示范区;加强口岸与旅游互动,打造繁荣发展的“边境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强与越南睦邻友好,打造共享发展的稳边安边兴边示范区等主要目标;5)针对所提出的主要发展目标,提出了优质旅游品牌化、特色小镇、贸旅融合、文旅融合、政府主导战略和中越区域合作发展等战略;6)建议以加强口岸软硬件环境建设、整合口岸旅游资源、强化旅游节点功能、推动口岸相关政策落实、注重传统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加快特色小镇建设、丰富旅游营销方式,加强口岸品牌建设等作为发展路径来推动口岸建设与旅游良性互动。
杜婉[9](2019)在《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律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积极规划中蒙、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和平友好关系,以达到互利共赢。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由于其自身的地域优势,可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整个合作区域的发展,因此建设中缅跨境经合作区是推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抓手,同时对于今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有着重大意义。但是我们在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时,要认识到其作为中缅之间一种新型经济合作模式,仍然存在很多法律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跨境建设中的法律依据、监管模式、优惠政策以及争端解决机制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为今后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提供一个明确的思路,保障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顺利运行。本文正文分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概述。首先通过相关概念的辨析,定位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含义,介绍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现状。第二章是介绍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法律依据。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法律渊源,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进行梳理,详细解析了中国国内法、缅甸国内法,以及中缅双边条约,以及共同加入的多边条约的主要规定。第三章是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法律问题。主要是通过分析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现状,希望从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法律依据、管理模式、优惠政策以及争端解决机制四个角度来归纳总结出目前中缅两国跨境经济合作中发生的主要法律问题。第四章是代表性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经验借鉴。主要是通过对中哈、中老、中越之间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旨在为今后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探寻出一条高效可行的路径。第五章是对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律建议。通过对前面几个章节的分析研究,借鉴具有典型性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成功经验,从法律依据、管理模式、优惠政策和争端解决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的促进中缅经济合作的深入开展。
陶晴[10](2019)在《中老边民跨国流动问题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老挝是中国西南边境的重要邻国,两国山水相连,江河同源,历史渊源深厚。中老边境地区边民基于相连的地理位置、相近的文化习俗、相通的民族语言,以族缘、亲缘、地缘、业缘为纽带,频交簌往在此,往来互动历史悠久,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现代民族国家语境和加强沿边对外开放的发展环境下,中老边民互动包含了国际交往的属性,中老边民跨国流动愈显频繁活跃,成因和表现形式愈显复杂多样,流动人口和规模呈现新的特征。中老边境跨国流动人口从宏观上来说可分为合法跨国流动人口和非法跨国流动人口。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国家交往的同时,具有人口成分复杂和流动性等特征的合法跨国流动人口和违背国家法律意志的非法跨国流动人口引发了一些或显性或隐性的威胁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等治理问题和安全隐患,对国家安全、民族团结、边境发展、边境稳定产生不容低估的影响。其中,非法跨国流动人口引发的治理问题占绝大多数比例,是本文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治理理论为工具,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基础上,试图从国际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边民层面多维度、全方位的针对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引发的治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探究治理其引发问题的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思路对策和路径选择,以期对建设和谐美丽边境、推进边境治理现代化、巩固中老关系提供略有裨益的理论参考与研究支撑。
二、中越经贸关系为何发展相对滞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越经贸关系为何发展相对滞后(论文提纲范文)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3.2 府际治理研究进展 |
1.3.3 云南参与次区域合作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次区域合作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合作特征 |
2.2 府际治理 |
2.2.1 理念演进 |
2.2.2 次区域府际治理实践路径 |
2.3 地域分工理论 |
2.3.1 中心—外围理论 |
2.3.2 地缘区位论 |
2.3.3 劳动地域分工和协作理论 |
2.3.4 经典博弈理论 |
第3章 次区域府际合作的驱动机制 |
3.1 府际关系的APT—R因子模型 |
3.1.1 发展引力(Attraction) |
3.1.2 梯度压力(Pressure) |
3.1.3 战略推力(Thrust) |
3.1.4 博弈阻力(Resistance) |
3.2 基于主体异质性的府际博弈分析 |
3.2.1 有限理性概念 |
3.2.2 群体策略选择 |
3.2.3 演化稳定策略 |
3.2.4 合作博弈机制 |
3.2.5 群体选择与直接互惠 |
第4章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进程 |
4.1 澜湄合作机制演变 |
4.1.1 合作成效 |
4.1.2 存在问题 |
4.2 阶段特征 |
4.2.1 前期积累准备阶段(1950-1991 年) |
4.2.2 构建合作框架阶段(1992-2002 年) |
4.2.3 积极参与实践阶段(2003-2014 年) |
4.2.4 融入澜湄合作阶段(2015 年—今) |
4.3 重点合作区域 |
4.3.1 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2 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3 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3.4 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 |
4.3.5 境外合作区 |
4.4 主要合作领域 |
4.4.1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
4.4.2 产能合作成效显着 |
4.4.3 贸易畅通方兴未艾 |
4.4.4 资金融通格局初现 |
4.4.5 民心相通深入人心 |
4.5 问题与瓶颈 |
4.5.1 支持沿边地区开放的机制与功能不完善 |
4.5.2 边境贸易互补性不高 |
4.5.3 交通瓶颈 |
4.5.4 产能合作示范效应不显着 |
4.5.5 非公共安全隐患较大 |
第5章 基于APT—R因子的府际合作机制研究 |
5.1 次区域主体利益分析 |
5.1.1 泰国利益诉求 |
5.1.2 缅甸利益诉求 |
5.1.3 越南利益诉求 |
5.1.4 柬埔寨利益诉求 |
5.1.5 老挝利益诉求 |
5.1.6 中国及中国云南利益诉求 |
5.2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动力机制 |
5.2.1 合作发展引力(A) |
5.2.2 发展梯度压力(P) |
5.2.3 战略协同推力(T) |
5.2.4 地缘博弈阻力(R) |
第6章 基于APT—R模型的府际关系情景模拟 |
6.1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情景分析 |
6.1.1 实施前稳态 |
6.1.2 策略扰动者 |
6.1.3 实现路径 |
6.1.4 模型设计 |
6.1.5 策略模拟 |
6.1.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2 澜湄合作机制情景分析 |
6.2.1 实施前稳态 |
6.2.2 策略扰动者 |
6.2.3 实现路径 |
6.2.4 模型改进 |
6.2.5 策略模拟 |
6.2.6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3 强化云南辐射功能的情景分析 |
6.3.1 辐射中心策略 |
6.3.2 策略模拟 |
6.3.3 府际合作驱动分析 |
6.4 案例:中缅泰老“黄金四角”府际治理研究 |
6.4.1 府际关系情境分析 |
6.4.2 府际合作领域 |
6.4.3 府际治理政策设计 |
第7章 云南参与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路径与建议 |
7.1 府际合作路径 |
7.1.1 促进互联互通 |
7.1.2 促进跨境产能合作 |
7.1.3 支持次级政府府际合作 |
7.1.4 促进跨境旅游合作 |
7.1.5 促进贸易畅通 |
7.2 府际治理保障措施 |
7.2.1 要素流动保障 |
7.2.2 企业主导保障 |
7.2.3 政府推动保障 |
7.2.4 辐射功能保障 |
7.2.5 改革赋权保障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发表论文情况 |
参加课题研究情况 |
致谢 |
(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价值 |
二、文献回顾 |
(一)东亚区域合作的可持续性 |
(二)经济走廊的概念 |
(三)中国与其他周边国家经济走廊合作的可持续性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走廊合作的可持续性 |
三、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推进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一、内涵 |
二、路径 |
第二节 经济走廊相关理论溯源 |
一、源生 |
二、衍变 |
三、产品属性 |
第三节 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推进理论分析框架 |
一、经济走廊内涵的重构 |
二、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性的三要素 |
三、经济走廊合作可持续性影响因子模型 |
四、经济走廊的生命周期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实践与特点 |
第一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双边经济走廊合作 |
一、“跨境”的双边经济走廊合作 |
二、“非跨境”的双边经济走廊合作 |
第二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多边经济走廊合作 |
一、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
二、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 |
三、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 |
第三节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特点 |
一、以“亲、诚、惠、容”和正确的“义利观”为引领 |
二、秉持绿色与清洁的发展理念 |
三、促进大型基建统筹协调、联动发展 |
四、筹措多元的融资渠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驱动力 |
第一节 战略利益的驱动 |
一、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
二、维护东盟在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地位 |
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提质升级的需求 |
第二节 安全利益的维护 |
一、缩小传统安全利益分歧 |
二、消除跨境地区非传统安全威胁 |
第三节 经济利益的扩展 |
一、中国拓展海外市场的需要 |
二、东南亚国家实现“工业4.0”的需求 |
三、促进各国生产力空间布局合理化的需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的限制性条件 |
第一节 经济地理特征的制约 |
一、经济密度较低 |
二、分割情况严重 |
三、与高经济梯度地区之间的距离遥远 |
第二节 制度安排的能力建设欠佳 |
一、统筹机制的领导力不足 |
二、匮乏有力的工程项目监管机制 |
第三节 来自域外大国的战略对冲 |
一、美国:从“下游行动倡议”到“湄美关系”,步步为营 |
二、日本:GMS与“日湄合作”双管齐下 |
三、印度:BIMSTEC、MGC、AAGC三箭齐发 |
第四节 毗邻地区“外部性”对走廊发展的影响 |
一、恐怖主义的威胁 |
二、自然灾害的侵扰 |
三、跨国犯罪的危害 |
四、来自毗邻地区的竞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可持续性路径分析 |
第一节 重塑经济走廊域内的经济地理特征 |
一、推出更具吸引力的移民激励政策 |
二、积极推行“港产园”协同发展的模式 |
三、与地区国家搭建更多“快捷通道”和“绿色通道” |
四、构建走廊域内各级政府与走廊主管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五、促进地区宗教之间的交流与和解 |
第二节 增强经济走廊制度安排的能力建设 |
一、按照工程所处地域建立双边的联合工作委员会 |
二、强化经济走廊合作监管机制的能力建设 |
三、建立入驻走廊企业的社会责任考核机制 |
第三节 采取综合手段应对域外大国的战略对冲 |
一、加大对地区经济走廊建设的资金与人力投入 |
二、积极与日本在经济走廊域内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
三、力促“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对接 |
第四节 合理削减走廊毗邻地区“外部性”影响 |
一、建立多领域的双边信息情报共享平台 |
二、推进地区的减贫工作 |
三、强化对地区恐怖主义的“去极端化”合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关键概念内涵与界定 |
1.3.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1.3.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1.3.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1.3.4 领导风格 |
1.3.5 企业绩效 |
1.4 研究基本框架 |
1.4.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组织社会学中的新制度主义理论 |
2.1.2 资源基础理论 |
2.1.3 资源依赖理论 |
2.2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 |
2.2.1 文献筛选与基本情况列表 |
2.2.2 国际商务领域中引入制度理论的过程 |
2.2.3 制度压力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 |
2.2.4 企业国际化的制度压力相关研究述评 |
2.3 本地化相关研究 |
2.3.1 本地化的分类与测量 |
2.3.2 本地化的前因研究 |
2.3.3 本地化的后果研究 |
2.3.4 本地化相关研究述评 |
2.4 自主权相关研究 |
2.4.1 自主权研究的发展脉络 |
2.4.2 自主权的前因研究 |
2.4.3 自主权的后果研究 |
2.4.4 自主权相关研究述评 |
2.5 领导风格相关研究 |
2.5.1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2 威权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5.3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 |
2.5.4 服务型领导相关研究述评 |
2.6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 |
2.6.1 中越双边关系研究 |
2.6.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状况研究 |
2.6.3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相关研究述评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投资环境与外资企业在越直接投资现状研究 |
3.1 越南概况 |
3.1.1 越南发展简史 |
3.1.2 自然地理与资源状况 |
3.1.3 行政区划 |
3.1.4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状况 |
3.2 越南投资环境发展现状 |
3.2.1 越南宏观经济现状 |
3.2.2 越南贸易现状 |
3.2.3 越南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情况 |
3.2.4 越南投资相关法律现状 |
3.2.5 越南吸引外资的优劣势分析 |
3.3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3.1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3.2 外资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现状 |
3.4.1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概况与发展历程 |
3.4.2 中国企业在越南直接投资结构分析 |
3.4.3 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影响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案例探索的理论预设 |
4.3 案例设计方法论 |
4.3.1 案例选择 |
4.3.2 数据搜集 |
4.3.3 数据分析 |
4.4 案例企业简介 |
4.4.1 D公司 |
4.4.2 J公司 |
4.4.3 L工业园 |
4.4.4 W所 |
4.5 案例内数据分析 |
4.5.1 东道国制度压力 |
4.5.2 人力资源本地化 |
4.5.3 人力资源自主权 |
4.5.4 企业绩效 |
4.6 案例间数据分析 |
4.6.1 概念与维度编码 |
4.6.2 案例间信息评估 |
4.6.3 初始假设命题与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5.1 理论模型的提出 |
5.2 研究假设 |
5.2.1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2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本地化关系假设 |
5.2.3 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自主权关系假设 |
5.2.4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5 人力资源自主权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 |
5.2.6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双中介作用的相应假设 |
5.2.7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关系假设 |
5.2.8 假设汇总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调研问卷设计与小样本预调研 |
6.1 问卷设计方法 |
6.1.1 问卷设计原则 |
6.1.2 问卷设计过程 |
6.2 各变量的初始测量量表 |
6.2.1 制度压力的测量量表 |
6.2.2 人力资源本地化的测量量表 |
6.2.3 人力资源自主权的测量量表 |
6.2.4 企业绩效的测量量表 |
6.2.5 领导风格的测量量表 |
6.2.6 控制变量的测量 |
6.3 小样本预调研 |
6.3.1 小样本抽样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2 小样本检验方法 |
6.3.3 小样本检验结果 |
6.3.4 初始测量量表修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
7.1 样本数据搜集 |
7.1.1 样本对象选择 |
7.1.2 数据搜集与筛选过程 |
7.2 企业层面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3 量表质量与变量结构分析 |
7.3.1 分析方法介绍 |
7.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7.3.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7.4 东道国制度压力、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及企业绩效影响关系研究 |
7.4.1 结构方程模型简介 |
7.4.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7.4.3 结构方程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7.4.4 结果讨论 |
7.5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效应分析 |
7.5.1 中介变量的内涵 |
7.5.2 中介效应的检验操作 |
7.5.3 人力资源本地化、人力资源自主权在东道国制度压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
7.5.4 结果讨论 |
7.6 领导风格的调节效应分析 |
7.6.1 调节变量的内涵 |
7.6.2 调节效应的检验操作 |
7.6.3 威权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4 服务型领导的调节作用 |
7.6.5 结果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对策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东道国制度压力各维度的不同影响机制 |
8.1.2 人力资源本地化和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 |
8.1.3 领导风格的调节作用 |
8.2 理论贡献 |
8.3 管理与实践对策 |
8.3.1 政府合理布局中国企业对越南的直接投资 |
8.3.2 企业“入乡随俗”并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社会责任 |
8.3.3 有效整合东道国社会网络资源 |
8.4 研究局限 |
8.5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企业访谈提纲 |
附录2 :在越中国企业制度压力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结构安排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境外产业园区的内涵 |
二、东道国效应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集群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技术溢出理论 |
四、相关理论与东道国效应的关系 |
第二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建设现状及动因分析.. |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建设现状 |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投资规模 |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地理分布 |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产业结构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建设动因分析 |
一、国家层面 |
二、企业层面 |
第三章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东道国效应及提升途径分析 |
第一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 |
一、直接效应 |
二、间接效应 |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道国效应提升的实现途径 |
一、直接效应实现途径 |
二、间接效应实现途径 |
三、东道国效应整体分析 |
第四章 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及量化评估模型 |
一、研究设计 |
二、东道国效应评估模型 |
第二节 越南龙江工业园 |
一、越南龙江工业园建设现状 |
二、越南龙江工业园东道国效应分析 |
三、越南龙江工业园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
第三节 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 |
一、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建设现状 |
二、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东道国效应分析 |
三、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
第四节 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 |
一、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建设现状 |
二、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东道国效应分析 |
三、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
第五节 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 |
一、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建设现状 |
二、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东道国效应分析 |
三、印度尼西亚青山工业园东道国效应量化评估 |
第六节 比较分析 |
一、孵化效应 |
二、聚集效应 |
三、示范效应 |
四、经济效应 |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建设问题及建议 |
第一节 东道国效应视角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层面 |
二、产业园及企业层面 |
第二节 境外产业园东道国效应提升建议 |
一、中国角度的东道国效应提升建议 |
二、东道国角度的效应提升建议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越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中越贸易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贸易竞争性的界定 |
2.1.2 贸易互补性的界定 |
2.2 相关的基本理论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绝对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现状分析(2001-2018 年) |
3.1 中越双边贸易发展的规模分析 |
3.2 中越双边贸易发展的结构分析 |
3.2.1 2001-2009 期间中越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2.2 2010-2017 期间中越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
3.3 中越双边贸易发展的依赖程度分析 |
3.4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中越双边贸易规模偏小 |
3.4.2 贸易结构单一 |
3.4.3 双边贸易不平衡 |
3.4.4 越南基础设施落后 |
第四章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 |
4.1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的竞争性分析 |
4.1.1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界定 |
4.1.2 RCA指数计算结果及分析 |
4.2 中国与越南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分析 |
4.2.1 贸易互补性指数界定 |
4.2.2 指数计算结果及互补性分析 |
4.2.3 中国与越南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完善制度保障机制,规范双边贸易秩序 |
5.2.2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
5.2.3 加强区域合作,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
5.2.4 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
5.2.5 深化“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产能合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应用价值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化与贸易的关系 |
一、文化在非正式制度层面的衡量 |
二、文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机制 |
三、文化对国际经贸活动的影响结论 |
第二节 中国—东盟经贸关系研究 |
第三节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 |
第四节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东盟文化关系与经贸合作概述 |
第一节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
一、古代陆海丝绸之路是双边文化交流的重要线路 |
二、中国—东盟关系在冷战后的全面恢复 |
三、文化交流合作全面发展的“黄金十年” |
第二节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的形式与特点 |
一、文化交流形式 |
二、文化交流特点 |
第三节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概述 |
一、双边贸易与投资额增长明显 |
二、经贸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竞争性 |
三、合作机制逐步健全,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
第四节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在“一带一路”下的前景 |
第四章 中国—东盟文化外交事件定量衡量 |
第一节 定量衡量方法与流程 |
第二节 评分标准的设定 |
一、人物级别 |
二、机构级别 |
三、活动级别 |
四、区域级别 |
五、行为重要程度 |
第三节 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预测 |
第五章 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与经贸发展定量分析 |
第一节 模型假设与变量构造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说明 |
第三节 计量结果与分析 |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
二、模型形式选择 |
三、回归结果 |
四、计量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基本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充分发挥次区域合作优势,搭建国家级文化交流平台 |
二、挖掘文化产业合作潜能,丰富人文交流合作内涵 |
三、巩固并壮大旅游交往,积极推进文化交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 |
四、构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机制,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发展与特点 |
2.2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的指数分析 |
第3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
3.1 “一带一路”倡议等政策变动 |
3.2 基础设施建设 |
3.3 东南亚华商 |
3.4 地理位置与营商环境 |
3.5 非关税壁垒 |
第4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模型变量及结果预期 |
4.2 贸易引力模型的设定 |
4.3 指标选取及模型构建 |
4.4 数据来源及样本说明 |
4.5 实证分析结果 |
第5章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的案例分析 |
5.1 中国与新加坡经贸关系发展的案例分析 |
5.2 中国与菲律宾经贸关系发展的案例分析 |
5.3 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关系发展的案例分析 |
5.4 中国与越南经贸关系发展的案例分析 |
5.5 案例对比分析 |
5.6 案例经验总结 |
第6章 中国与东南亚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建议 |
6.1 超前布局东南亚国家的软性基础设施 |
6.2 大力发展以跨境电商为主要形式的小额外贸 |
6.3 协调区域内外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6.4 借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建设实现更高层次区域合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云南省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一、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是推进边(跨)境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沿边开放的不断深化拓宽了云南省口岸以及边境旅游的发展空间 |
三、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为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提供了契机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选题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边境旅游 |
二、口岸 |
三、边境口岸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边境效应理论 |
二、协同理论 |
三、系统耦合理论 |
第三章 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关系分析 |
第一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相互关系分析 |
一、口岸建设为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
二、大力发展旅游是口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第二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的影响因子分析 |
一、口岸建设影响旅游发展因子分析 |
二、旅游发展影响口岸建设的因子分析 |
第三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作用分析 |
一、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
二、口岸经济发展与旅游经济效益提升 |
三、口岸人口增加与旅游业人口集聚 |
四、口岸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景点(区)优化 |
第四章 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区域概况 |
第二节 河口口岸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一、口岸建设与发展历程 |
二、河口口岸发展现状 |
三、口岸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河口旅游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
一、河口旅游发展历程 |
二、口岸旅游发展现状 |
三、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评价 |
第一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的选取 |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二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评价模型的构建 |
一、综合水平评价模型 |
二、耦合度评价模型 |
三、耦合协调度模型 |
第三节 耦合协调水平分析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三、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水平测算及分析 |
第六章 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思路与路径 |
第一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与思路 |
一、发展原则 |
二、发展思路 |
三、发展目标 |
四、发展战略 |
第二节 口岸建设与旅游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 |
一、加强口岸软硬件环境建设,为二者互动奠定基础 |
二、整合口岸旅游资源,以旅游发展推动口岸建设 |
三、依托口岸建设,强化旅游节点功能 |
四、推动口岸相关政策落实,拓宽二者互动发展空间 |
五、注重传统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
六、丰富旅游营销方式,加强口岸品牌建设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律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研究现状 |
1.中哈跨境经济合作区 |
2.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 |
3.中老跨境经济合作区 |
4.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 |
(三)国外对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概述 |
(一)相关概念解析 |
1.边境经济合作区 |
2.境外园区 |
3.自由贸易区 |
(二)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概述 |
1.概念 |
2.特征 |
(三)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概述 |
1.建设概况 |
2.建设意义 |
二、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法制依据 |
(一)中国国内法 |
1.中央的法律与政策 |
2.地方的法律与政策 |
(二)缅甸国内法 |
1.缅甸经济特区的法律 |
2.其他法律与政策 |
(三)相关条约 |
1.中缅关于边境管理与合作协定 |
2.中缅关于鼓励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
3.中缅经济合作规划的备忘录 |
4.关于建设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谅解备忘录 |
5.多边国际条约 |
三、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法律问题 |
(一)法律依据不完善 |
1.缺乏针对性国际法的支持 |
2.缺乏完善的国内法的支持 |
(二)监管的法律问题 |
1.管理制度不完善 |
2.监管机构不齐全 |
(三)优惠政策的法律问题 |
1.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优惠政策不完善 |
2.税收优惠政策的缺失 |
3.其他优惠政策的欠缺 |
(四)建设中的争端解决的法律问题 |
1.争端解决依据不明确 |
2.争端解决机制不健全 |
四、代表性跨境经济合作区的经验借鉴 |
(一)代表性的跨境经济合作区 |
1.中哈之间的伊犁——霍尔果斯 |
2.中老之间的磨憨——磨丁 |
3.中越之间的河口——老街 |
(二)对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借鉴 |
1.比较分析 |
2.经验借鉴 |
五、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律建议 |
(一)加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律支持 |
1.推进国际法的依据 |
2.完善国内法的依据 |
(二)明确管理模式的法律保障 |
1.遵守合作原则 |
2.建立权威的管理组织机构 |
(三)完善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优惠政策 |
1.完善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优惠政策 |
2.推行税收优惠 |
3.扩大其他优惠政策 |
(四)建立争端解决机制 |
1.国际经济争端解决方法 |
2.中缅边境地区争端的概述 |
3.建立争端解决机制的思路 |
4.建立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措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中老边民跨国流动问题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立论依据 |
1. 选题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现状综述 |
1. 理论依据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国内研究现状 |
4. 研究述评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 研究方法 |
2. 可能的创新点 |
一、中老边民跨国流动的历史阶段 |
(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中国边民向老挝单向性流动为主阶段 |
(二)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老边民双向流动阶段 |
(三) 21世纪以来:老挝边民向中国单向流动为主阶段 |
二、中老边民跨国流动现状分析 |
(一) 中老边境跨国流动人口构成 |
1. 劳务类跨国流动人口 |
2. 商贸类跨国流动人口 |
3. 婚姻类跨国流动人口 |
4. 宗教类跨国流动人口 |
5. “三非”类跨国流动人口 |
(二) 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原因构成 |
1. 经济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主要动力 |
2. 文化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情感推力 |
3. 政治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外部推力 |
4. 地缘环境因素是边民跨国流动的客观条件 |
三、中老边民跨国流动引发的治理问题 |
(一) 政治安全类问题 |
1. 导致边民国家意识与对边民国家认同形成的干扰 |
2. 破坏国防安全体系 |
3. 导致国家间矛盾的复杂化和国际化 |
4. 影响地缘政治环境的稳定 |
(二) 社会安全类问题 |
1. 毒品犯罪问题 |
2. 艾滋病问题 |
3. 赌博问题 |
4. 人口拐卖问题 |
5. 人口安全问题 |
(三) 经济安全类问题 |
1. “地摊银行”盛行 |
2. 人民币跨境流通中存在的问题 |
3. 毒品及赌博带来的资金外流 |
(四) 文化安全类问题 |
1. 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 |
2. 宗教渗透 |
(五) 生态安全类问题 |
(六) 信息安全类问题 |
四、中老边民跨国流动治理路径选择 |
(一) 国际层面:开展区域合作治理 |
1. 深化与老挝在边民跨国流动治理方面的合作 |
2. 寻求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
(二) 政府层面:开展边境治理 |
1. 完善跨国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
2. 完善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加强边民出入境规范化管理 |
3. 加强各部门对易引发的社会实际问题的处置与管理 |
4. 加强对“三非”人员的严格管理 |
5. 利用现代技术为边民出入境治理提供保障 |
(三) 市场层面:发挥市场参与边境治理的调节作用 |
(四) 社会层面:发挥社会参与边境治理的基础作用 |
1. 依托居委会、村委会等载体,加强社会网络治理 |
2. 发挥民间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
(五) 边民层面:发挥边民参与边境治理的补充作用 |
1. 强化边民国家意识与依法出入境意识 |
2. 发挥边民在出入境管理中的管控与动员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越经贸关系为何发展相对滞后(论文参考文献)
- [1]澜湄合作的府际治理和云南参与路径研究[D]. 闫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经济走廊研究[D]. 吴汪世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1(12)
- [3]东道国制度压力对在越中国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研究 ——人力资源本地化与人力资源自主权的中介作用[D]. 周丹妮.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4]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东道国效应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D]. 蔡悠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中越双边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 黎氏琼梅(LE THI QUYNH MAI). 河北大学, 2020(08)
- [6]“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文化交流与中国-东盟经贸发展研究[D]. 张鑫.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7]“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关系发展研究[D]. 李国明. 吉林大学, 2020(08)
- [8]云南省河口口岸建设与旅游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 杨利元.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9]推进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法律保障研究[D]. 杜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10]中老边民跨国流动问题及治理研究[D]. 陶晴.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