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江上游水环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胡城[1](2021)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研究 ——以新余市仙女湖治理为例》文中认为从全国来看,地方政府水污染和水域恶化呈现高发态势,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复杂性与单一部门治理之间难以适应,跨部门协作程度较低,决定了水环境治理不只是某个部门的职责,而是领导高位协调、多个部门协作互动、共同解决公共事务问题的管理活动。建立地方政府水环境跨部门协作机制,是水污染治理的现实需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跨部门协作机制是完善地方政府职能体系的内在要求。鉴于此,本文从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入手,分析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协作的运行逻辑,在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构建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具体而言,在对我国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的实践典型案例探讨中,从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动因、阶段、成效及不足等维度来进行分析,并对清江、淮河、珠江治理举措及治理效果进行分析,对江西省新余市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构建具有启发性意义,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实践逻辑。本研究以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治理为典型案例,通过对新余市水污染治理的统计资料、政策文件等分析,与相对主体进行深入访谈,探究新余市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是如何进行跨部门协作,最终实现高效治理水环境的目标。基于此,研究以资源依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水环境分析框架。依托该分析框架来探究新余市水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跨部门的运行逻辑,在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出跨部门协作的起始条件、制度设计、协同过程、领导推动这四个关键变量,构建了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首先,通过权力和利益机制将错综复杂的各种利益进行平衡,做到对任何一部门均不造成过分损害。其次,通过协作运行机制,解决协作运行过程无序性,以规范化程序来确保跨部门协作机制有效运行,不再单纯依靠行政领导偏好来决定协作的进程和方向。最后,通过协作运行保障机制,保障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实践成果,形成一种常态化、稳定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能够实现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良性协作,从而解决地方政府面对一系列复杂而又棘手的水环境治理问题,强化政府在水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作用和多元化功能。
刘昭,周宏,曹文佳,刘伟,兰圣涛[2](2021)在《清江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清江流域地表水中重金属健康危害程度,本文以清江地表水为研究对象,选取清江主要一级支流入江口及主干流设置采样断面取样,对样品中Cr、Cu、Zn、Pb、Cd、As和Mn这7种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使用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丰枯两季地表水中重金属对成人与儿童产生的健康危害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超标重金属为Mn,集中于下游丹水、沿头溪和平洛溪附近,As略有超标,集中于下游伍家河附近,枯水期各重金属浓度均略大于丰水期,但差异性不大; Cr、Cu、Zn和Cd主要为自然来源,Pb主要来源于道路交通,As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Mn在下游主要来源于采矿业,上游至中游主要为自然来源;地表水中各重金属对成人和儿童所产生的健康危害枯水期>丰水期,主要健康风险危害区域为中游支流和干流,主要产生健康危害元素为As,儿童为主要防控人群,饮用中游支流和干流附近地表水源的村镇居民需要引起格外重视.
刘昭,周宏,刘伟,曹文佳,兰圣涛[3](2021)在《清江流域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初步评价》文中认为为初步明确清江流域地下水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状况,以清江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区流量>50L/s的典型泉、地下暗河供水水源为采样点进行取样,测试分析样品中Pb、As、Mn、Cr、Ni、Fe、Cu、Zn、Cd几类重金属的总含量,结合AHP模型,利用美国环保署(USEPA)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中重金属对成人与儿童两人群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超标重金属元素为As、Pb,各段超标程度顺序为下游>上游>中游,各超标重金属均主要来源于人为输入;化学致癌物As、Cr、Cd为研究区地下水健康风险防控元素,区域综合健康风险顺序为下游>上游>中游,儿童为研究区健康风险主要预防人群。
袁慎豪[4](2020)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E项目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与亚行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亚行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亚行对中国的贷款项目总额为334.94亿美元。因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亚行贷款的深刻影响,所以对亚行贷款在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项目管理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中国管理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亚行的进一步合作与发展。通过对亚行贷款在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研究,不仅可以为亚行贷款项目提供新的研究角度,而且可以为亚行贷款项目加强绩效管理提供指导依据。本文在结构上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研究部分,主要通过研究亚行贷款项目的发展现状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全面阐述了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为实例应用部分,以灰色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结合亚行贷款在建项目(以E项目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和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的分析。本文的特点在于,在分析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将灰色系统理论与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相结合,并根据具体案例,对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计和绩效评价模型构建进行详细、深刻的阐述和分析。
丹勇[5](2020)在《引水式发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河流筑坝所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问题,本文通过建有引水式发电站河流与未建发电站河流水温进行连续性的监测,并对河流底栖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为研究引水发电站对河流水温及底栖动物沿程变化规律的影响,采取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南阳河(建有引水式电站河流)和清江上游段(未建引水式电站河流)作为研究对象,在南阳河上选取9个断面,清江上选取5个断面,共计14个监测断面,对两条河流水温和底栖动物及水体理化性质等开展为期一年的持续监测,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河流水体理化性质、水温、底栖动物进行分析,通过线性拟合构建两河流断面各月月均水温与纵向距离以及海拔的关系,探索水温纵向上的变化规律,其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9月与3月相比,南阳河水体叶绿素含量均低于2μg/L,各断面水温变化幅度达到5~10℃,溶解氧随着水温上升呈下降趋势,水体浊度均低于20NTU,水体电导率有所上升;水体TN、NH4+-N、NO3--N含量均降低,TP含量有所上升。4月和8月相较,清江水体叶绿素含量均处于较低水平,浊度变化较小,水温度随季节性变化较大,溶解氧含量随着季节性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体ORP和电导率变化较小;清江水体TN、NO3--N、NH4+-N含量处于低水平,8月份(除QJ05外)TP含量低于4月份,水体氮磷含量随季节性变化。(2)清江与南阳河相比,水体浊度均小于20NTU;电导率、ORP均随季节性变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并且溶解氧的变化趋势与水温具有一致性。其中3月南阳河水体TN、NO3--N与TP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清江,NH4+-N平均含量高于清江;9月南阳河水体TN、NO3--N、NH4+-N与TP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清江。(3)对清江与南阳河沿程水温变化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表明为线性相关,即水温沿程上的日变化不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而水温月均值沿程变化具有相似性,均呈现出线性相关关系;并且月均水温的线性拟合结果显示南阳河月均水温沿程变化的线性拟合度均达到0.59以上、与海拔的非线性拟合度均达到0.57以上,而清江水温沿程变化的线性拟合度均达到0.79以上、与海拔的非线性拟合度均达到0.86以上。(4)清江底栖动物主要以河蚬与环棱螺属为主,其底栖动物密度沿程呈递增的趋势,各断面底栖动物物种数基本相同,其Margalef丰富度指数在0.54~1.49之间变化,Simpson指数在0.3~0.76之间变化,Shannon-Wiener指数在0.53~1.55之间变化,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33~0.87之间变化。除源头外,其余断面水质处于重度至中度污染。(5)两河流生物多样性相比,南阳河的物种数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清江,水质优于清江。南阳河的水体溶解氧普遍处于过饱和状态,各断面平均含量高达8.62mg/L,该状态有利于底栖动物的生存;而清江水体平均溶解氧含量达到7.46mg/L,因此分析可知水体溶解氧含量不是限制底栖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南阳河底质粒径均高于清江,因此更适宜底栖动物的生存,且河床上多为卵石颗粒,这为底栖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6)随着水温升高,清江底栖动物生物密度提高较快,物种数上升,但底栖动物物种数有所减小,物种个体数目分配不均,从而底栖动物的优势度也降低。
刘臻[6](2020)在《少数民族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以清江流域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法治的逐步完善,以及各相关部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势。但是,在流域生态治理领域,由于流域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加之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的不够完善,依然存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流域中上游,资源丰富、经济落后,与流域下游发达地区之间生态利益分配矛盾突出,亟待通过完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来实现生态保护补偿涉及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清江流域为例,紧扣流域生态价值这一核心理念,力图突破成规,进行制度创新研究。首先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内涵、性质、类型和特征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厘定和分析,并对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行梳理,包括环境正义理论、外部性理论、整体性理论和法治理论,以全面了解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况。然后重点以清江流域为例来进行具体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存在的问题呈现出多样性:主要包括补偿主体不明、补偿方式单一、补偿标准模糊、补偿力度不够等,而这些问题的原因则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综合导致。主观上是由于政府的事权配置欠妥及法律制度的欠缺;客观上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更为突出。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借鉴国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先进法律制度,如英美法系中的美国、澳大利亚,大陆法系中的德国和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在流域综合性管理、流域资源分配等方面都探索出了有益的经验,体现在主体责任明确、法律体系完善和偿标准统一等方面,这些经验无疑对我国具有启示意义。为此,应从立法价值取向、立法模式、运行机制及具体规则等方面着手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以更好地推进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
林正松[7](2020)在《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文中研究表明清江下游流域(以下统称“研究区”)位于湖北宜昌长阳县、五峰县和宜都市境内,属于长江中游南岸地区第二大支流。康乾时期,研究区分布有数十座向王庙,还流传着“向王天子一只角,吹出一条清江河”的谚语,且当地土家族人民将“向王天子”的水神形象作为保护水环境的集体记忆。向王庙自身的三大功能(即“向王崇拜”、“灯塔与航标”和“凝聚”)与环境相互作用,一方面“内化”了环境系统的不平衡问题,另一方面促进康乾时期研究区的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单一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活动—生态环境—社会发展”三者相互作用不协调,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人们通过筑水坝、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和引进生态修复技术等方式遏制水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本文从传承文化景观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视角,提出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破坏较重的遗址断面进行环境复原与修复,并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该模式的时效性与可行性。对此科学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系统研究:第一部分从鄂西南自然环境和本土文化中找出向王庙遗址(1)揭示鄂西南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形成的本土文化。研究区位于鄂西南连片贫困山区,具有地形起伏较大、沟谷纵横、雨水分布不均等地质地貌特征。康乾时期,“蛮不出境,汉不入峒”的格局被打破,土汉交融促使本土文化快速发展。诗人彭秋潭在《长阳竹枝词》一文中,将“向王天子”作为治水有功的水神,被广乏流传,“向王文化”也因此成为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2)通过田野调查提取向王庙遗址数据。土家族人民为保持“向王天子”的人物形象,在研究区险要关隘处和地质灾害多发地修建庙宇,被称为“向王庙”,长期以来成为当地典型的文化景观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加上“清江画廊”、“八百里清江美如画”等促使旅游产业发展,人们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向王庙断面的建筑、道路、植被等损毁严重。通过田野调查,提取了研究区向王庙遗址断面的地形地貌、占地面积、保存状况等基础数据,为文化景观复原与修复提供了数据支撑。第二部分揭示向王庙的历史变迁、空间分布规律和社会意义(1)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田野调查中发现向王庙主要分布在清江干流和支流的“川盐古道”和“万里茶道”险要关隘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点状、线状、面状”等特征,为分析研究保护文化景观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2)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康乾时期,“生态环境—向王庙功能—人类活动”三者间相互作用促使人与环境形成和谐共生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发展,人们追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部分遗址断面生态系统失衡。康乾时期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一面对改善当代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启示作用。因此,本文提出重拾“向王文化”,从复原和修复文化景观资源的视角,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与途径。第三部分提出基于文化景观复原和修复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1)制定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的运行机制。本文提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总体目标,并以目标为导向,从田野调查、评估决策、方案设计、施工建设、效果评价等步骤制定运行机制。(2)运用典型案例对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进行实践研究。本文提出以重拾“向王文化”为切入点,以复原向王庙的“三大功能”为主题,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环境修复设计研究,其结果不仅保护了文化景观资源,还提高了文化旅游价值,对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对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对分析。通过对遗址断面的文化景观和环境效应进行比较分析,一方面发现近年来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另一方面2018年前后的环境修复设计工程对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验证环境修复设计是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引入多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法,其结果显示环境修复设计的权重值为0.462,高于其它几项驱动因素。第四部分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检验环境修复设计模式与方法的可行性(1)基于“单因子指数法”的水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水质检测与评价,结果显示遗址断面的参数指标中有13项指标达到集中式生活引用水“Ⅲ类”标准,还有5项指标在环境修复设计后依然超标。(2)环境修复工程前后超标水质指数变化分析。本章从地理区位因素和超标水质属性进行评价分析,其结果显示超标水质指数值由环境修复工程前的27.21下降到修复后的20.58,下降幅度为24.37%,整体显示此次环境修复设计改善了遗址断面的环境质量,促使水环境质量提高,说明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对改善遗址断面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3)政府科学引导,合理控制污染源。针对水环境中超标水质在不同遗址断面的污染状况,本文分别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微生物稀释、植物吸附法等措施,来降解、稀释和去除污染物浓度。同时,随着当地政府综合管理的加强,在污染严重的遗址断面扩大环保宣传力度,从增加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角度可以进一步促进控制污染源的效果。
李小庆[8](2019)在《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下河”是指淮扬运河以东、黄海以西、运盐河以北、废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域,在明清行政区划上隶属淮扬二府。明嘉靖中叶以后,下河地区经济整体趋于衰败,同时局部地带却保持着持续性商业繁兴,对此经济现象,学界尚乏系统考察。与以往基于环境、灾伤、漕运、盐业等视角的专题研究只是旁涉下河地区不同,本文以下河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地方社会与民生视角,正面考察该地水利、农业、商业、盐业及百姓生活情状等历史面相,清晰呈现地区经济面貌的具像图景与变迁轨迹,藉以提炼影响下河经济演变的诸种要素,追问形塑该地经济格局的根由。最后以下河为个案,试就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稍作申说。大致结论为:明中叶以来下河水利环境的恶化是国家政策逐步推演实践的结果。明代治黄以保运为先,造成淮河入海通路被侵占,遂使淮扬运道、祖陵与下河地区同罹水患。鉴于祖陵、运道对皇室与国计的特殊意义,下河被迫成为排泄区。清廷虽曾积极救治下河水利,却未能变更下河作为排泄区的角色设定,主要原因在于固守保运通漕政策,而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及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则进一步削弱了下河水利的治理效能。由于水利环境难以根本改善,灾伤频发,使得作为下河主导产业与经济命脉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阻碍,具体表现在田地大量损毁、耕作效率低下、种植制度与节奏变动引发的产能减损、再投入能力弱化等多个层面。就农业收成评估,晚明多属欠年,清代黄河北徙前欠年亦占据近半光景,下河农业根基被彻底动摇。下河发达的内外交通网络,为商品流通与贸易开展提供了便捷条件,商业得以发展。但其发展也面临着运河商贸波动、商品附加值低、商品生产缺乏稳定性等限制性因素。尤其是生产稳定性的缺乏直接导致了下河商品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的双重萎缩,商业发展只能更多地倚赖交通优势带来的规模性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形成的强劲消费。这不仅导致下河经济与商业活动空间龟缩一隅,也放大了商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下河部分人口、土地资源被规定用作盐业生产,但在国家政策框架下,下河百姓却难以从盐业中获利。无论是“食盐”还是“肩挑背负”政策,皆属蝇头微利;盐商通过善举将部分盐利分润于下河,但却不构成对下河经济的有效“反哺”;下河百姓以及外来人群的勾连贩私,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地秩序的稳定。从付出与回报角度考量,盐业并不因下河“所有”而构成天然的优势发展资源。资源对于资源所在地的意义主要取决于国家对资源的利用与分配机制。由明入清,下河百姓承担的赋、役负担皆有所减轻。依托于宽广的水面,以及河工、盐业、漕运释放出来的工作机遇,失地百姓尚有多种谋生途径可供选择,但大多数生活贫苦。国家的蠲赈举措虽能缓解灾伤引发的民生伤害,却无力兜底因政策性致灾造成的民生窘境,亦无法扭转下河整体衰败、贫困的命运。下河士绅曾力图改变地方的生存窘境。在水利方面,他们虽明了致灾缘由并有所申说,但却深知事涉国计,并未对国家泄水行为本身进行强烈抗拒,终难达成整体改善水利的目标。赋税减免的努力成效则基本取决于国家财力是否许可。可见下河士绅面对水利环境恶化及由此引发的地方窘境及衰变命运,实属无能为力。整体而言,环境、国策与地方士绅构成了理解下河经济演变的要素。环境是下河经济演变的基础。该地交通、稻作、盐业等优势皆基于环境生成,这既构成了下河经济演变的底色,也成为国家与下河发生关联的背景条件。下河因运道、盐业与国家经济密切关联,成为国家财赋的核心承载区域,这让下河经济演变在环境禀赋之外,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下河因保运政策被迫成为泄水区,农业因之衰败,地区经济失去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基于漕运政策带来的商品流通与人员集聚带动了商业的勃兴,但同时泄水也让下河失去了强大的商品生产能力,难以充分利用交通优势构筑起广泛的商品交流,商业繁兴局促一隅。最终,基于国家政策形成的局部商业繁荣与政策性泄水引发的下河农业衰败交织共存,构成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两层皮现象。下河被规定为盐业生产提供资源,但却被排斥在盐利分配格局之外,纯然成为盐课提取地。而维护运道及驿递供给则给下河百姓带来了极大负担。另一方面,国家治水形成的间歇性水文环境改善、漕盐运带来的谋生机会以及国家的积极蠲赈举措,则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农业衰败引发的生存危机,社会秩序得以稳定。但国家政策造成的消极恶果与积极成效不可等量齐观,毕竟在国家政策的作用下,下河百姓陷于普遍贫困,地区经济也因此衰败沦落。国家的积极作为只是履行维系地方秩序、保障民生最低生存底线的职责,而非助力地方摆脱贫困状态。下河士绅试图改善地方生存窘态,然收效甚微,根本无力左右该地的经济面貌与发展态势。对明清下河经济而言,国家政策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下河的历史演变,构成了帝制时代基于国家政策与行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变迁的典型个案。这提示区域经济受制于国家大的经济结构,多扮演国家既定性经济角色,本身并不具备脱离国家而独立演进的能力与途径,所以区域史研究需放置于全国性经济结构中进行审视,充分考量“国家”要素。下河士绅在地方事务中发挥的自主性与能动性有限,并未表现出对地方的支配性影响,下河因此绝非“士绅社会”。如此,在对帝制后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时,既不可强行谋求统一的解释模式,也不可将单一区域模式推演、默认成全国模式。至于何为帝制后期地方社会的支配力量,可能还需更多的个案呈现,方能周至论说。
王建革[9](2019)在《明代黄淮运交汇区域的水系结构与水环境变化》文中研究指明明代大运河的启用,使黄淮运交汇区域成为治水的关键区域。官方为了维护运河的畅通,采取了使水系结构与水情产生变化的措施。明前期的河道基本上沿袭了元代河道多股并流、迭为主次的特点。随着运河、淮河与黄河的治理,特别是筑堤的兴起,黄河各水道有一个从面到线,再从一线到清口一点的集中过程。第一阶段是黄河北流断绝,第二阶段是徐邳河道与上游固定于一线。黄河固定集中于徐邳一线以后,嘉靖年间河多决于徐州的上游,嘉靖四十四年以后,河多决于下游。黄运合一区域的河道治理,从一个跨越南北的扇形面,发展到南部半个扇形面,再集中于一线,最后集中于清口。总体的治理过程,基本上为保运服务。从面到点,从大区域的治理到小区域甚至于一点的工程治理,这是明代黄淮运水利工程的水流控制特色。这种随水环境变迁而进行的治水工程调整,充分体现出古人大区域地利用水环境的智慧,具有鲜明的生态特色。
姜浩阅,唐晶晶,牟珉慧,张思颖[10](2019)在《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问题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基层走访、深度访谈等形式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状况,分析环境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从执法动力和执法能力两个角度着手深入剖析环境执法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借鉴其他流域水环境执法经验,有针对性的为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问题提出执法体制、执法方式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二、清江上游水环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江上游水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研究 ——以新余市仙女湖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阐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协作、协同与合作 |
2.1.2 跨部门协作 |
2.1.3 跨部门协作机制 |
2.1.4 水环境治理 |
2.2 协同治理: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资源依赖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水环境的必要性 |
2.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必然要求 |
2.3.2 水环境治理的现实需求 |
2.3.3 完善地方政府的职能体系的内在要求 |
2.4 地方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水环境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我国水环境治理中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实践逻辑 |
3.1 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动因 |
3.1.1 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中的内在利益关系 |
3.1.2 地方政府职能体系的内在要求 |
3.1.3 地方政府水环境治理中的特定情境 |
3.2 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阶段 |
3.2.1 计划经济发展时期:中央主导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权 |
3.2.2 计划经济膨胀期:部门主义与“碎片化”横行 |
3.2.3 市场经济转型期:跨部门初始协作 |
3.2.4 市场经济深化期:跨部门协作高度发展 |
3.3 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成效及不足 |
3.3.1 清江——政府主导下的共建共享机制 |
3.3.2 淮河——多层博弈下的利益主体协作机制 |
3.3.3 珠江——多元手段治理下的政府合作协调机制 |
3.4 我国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的经验启示 |
第四章 新余市仙女湖治理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的案例研究 |
4.1 新余市仙女湖治理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的田野调查 |
4.1.1 选取新余市仙女湖作为案例的依据 |
4.1.2 进入田野 |
4.1.3 构建新余市仙女湖治理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动机 |
4.2 新余市仙女湖治理的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实践情况 |
4.2.1 推行领导高位协调制度 |
4.2.2 实施多部门联合整治 |
4.2.3 建立资源与信息共享平台 |
4.2.4 实行环保联合督查制度 |
4.2.5 推行行政环保执法全过程记录 |
4.3 新余市仙女湖水污染治理的跨部门协作运作成效与创新 |
4.3.1 跨部门协作运行效率提升 |
4.3.2 湖泊水体环境改善 |
4.3.3 开启河湖管理新格局 |
第五章 构建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 |
5.1 构建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的逻辑 |
5.2 权力和利益机制 |
5.2.1 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和资源 |
5.2.2 加强部门间的利益和关系联结 |
5.2.3 设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渠道 |
5.3 协同运行机制 |
5.3.1 设立统一的共同价值目标 |
5.3.2 建立数据交换和服务共享平台 |
5.3.3 明确权责范围,各部门协商合作 |
5.3.4 发展部门间信任文化,强化协作力度 |
5.4 协作运行保障机制 |
5.4.1 完善跨部门协作法律法规的制度设计 |
5.4.2 领导推动,提高机制运行的权威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访谈提纲 |
附录 B 访谈记录节选 |
B1 编号:FT20190813 |
B2 编号:FT20190905 |
B3 编号:FT20190915 |
B4 编号:FT2020092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清江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1.3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重金属浓度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特征 |
2.2 重金属来源分析 |
2.3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3 结论 |
(3)清江流域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1.3 模型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 |
2.2 地下水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3 结 论 |
(4)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E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相关概念 |
2.1.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的定义 |
2.1.2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的特征 |
2.1.3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内涵 |
2.1.4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范围 |
2.1.5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目的 |
2.2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灰色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3.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框架 |
3.2 绩效评价的原则和流程 |
3.2.1 绩效评价原则 |
3.2.2 绩效评价流程 |
3.3 绩效评价的关键问题及指标 |
3.3.1 相关性关键问题及指标 |
3.3.2 效率关键问题及指标 |
3.3.3 效果关键问题及指标 |
3.3.4 可持续性关键问题及指标 |
3.4 绩效评价的证据收集 |
3.4.1 证据的特征 |
3.4.2 证据的来源 |
3.4.3 证据的收集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4.1 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4.2 绩效评价模型建立 |
4.2.1 创建层次分析结构 |
4.2.2 确定指标体系权重 |
4.2.3 确定评价灰类 |
4.2.4 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实证研究-以E项目为例 |
5.1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E项目)概况 |
5.2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过程 |
5.2.1 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2.2 项目评价证据的收集和整理 |
5.2.3 项目评分标准 |
5.2.4 项目指标权重确定 |
5.2.5 项目评价结果计算 |
5.3 亚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结果 |
5.4 对策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Python绘制的白化权函数代码 |
附录 B 项目评分标准 |
附录 C Python计算的指标权重代码 |
附录 D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引水式发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研究区域监测方案 |
2.3 样品分析方法 |
2.4 数据处理方法 |
3 自然河流与引水发电河流水环境特征 |
3.1 自然河流与引水式发电河流水质分布特征 |
3.2 自然河流水温连续性分布特征及其变异性分析 |
3.3 引水式发电河流水温连续性分布特征及其变异性分析 |
3.4 自然河流与引水发电河流水温变化规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自然河流与引水发电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性研究 |
4.1 自然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分布及多样性特征 |
4.2 引水发电河流栖动物群落分布及多样性特征 |
4.3 自然河流与引水发电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河流底栖动物群落演替与不同环境因子响应关系 |
5.1 水体理化性质对底栖动物分布影响 |
5.2 粒径变化对底栖动物群落分布影响 |
5.3 自然河流与引水发电河流底栖动物群落分布规律分析 |
5.4 自然河流与引水发电河流水温与生物多样性指数沿程分布规律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部分学术论着 |
(6)少数民族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以清江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概述 |
第一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厘定 |
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内涵 |
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性质 |
第二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展开 |
一、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类型 |
二、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特征 |
第三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理论基础 |
一、环境正义理论 |
二、外部性理论 |
三、整体性理论 |
四、法治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现状 |
一、清江流域生态环境概况 |
二、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实施现状 |
第二节 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存在的问题 |
一、补偿主体不明 |
二、补偿方式单一 |
三、补偿标准模糊 |
四、补偿力度不够 |
第三节 清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冲突 |
二、政府事权配置欠妥 |
三、法律制度的欠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及启示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 |
一、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 |
二、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 |
一、德国莱茵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 |
二、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 |
第三节 国外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启示 |
一、主体责任明确 |
二、法律体系完善 |
三、补偿标准统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少数民族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立法的价值取向 |
一、绿色发展 |
二、社会本位 |
第二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立法模式选择 |
一、商议性立法模式 |
二、综合性立法模式 |
第三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运行机制 |
一、协同治理机制 |
二、综合决策机制 |
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
四、公众参与机制 |
五、监督管理机制 |
第四节 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的具体规定 |
一、明确补偿主体和受偿主体 |
二、确定补偿方式 |
三、建立补偿标准 |
四、认定补偿范围 |
五、明确法律责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7)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文化景观资源研究现状 |
1.2.2 文化景观资源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3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 |
1.3.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模式与方法概念 |
1.3.2 环境修复设计研究现状 |
1.3.3 环境修复设计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4.1 问题的提出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鄂西南生态环境转型时期的向王庙遗址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鄂西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
2.2.1 地质地貌特征 |
2.2.2 气候变化特征 |
2.2.3 植被类型与分布状况 |
2.2.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2.2.5 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
2.2.6 旅游业发展状况 |
2.3 土家族敬畏清江观念的转型 |
2.3.1 航运变迁导致敬畏清江观念的矛盾 |
2.3.2 山体资源化导致环境问题恶化 |
2.3.3 水体资源化改变生态系统平衡 |
2.4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提取 |
2.4.1 向王庙遗址数据的调查与挖掘 |
2.4.2 向王庙数据提取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向王庙历史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1 向王庙的历史及其空间分布 |
3.1.1 向王文化的历史变迁 |
3.1.2 向王庙地望及其分布格局 |
3.1.3 向王庙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向王庙遗址的功能特征 |
3.2.1 “灯塔与航标”:保障人们通行安全 |
3.2.2 “向王崇拜”:为土家族人民消灾祈福 |
3.2.3 “凝聚”: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 |
3.3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3.1 人们开发清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3.2 向王庙功能特征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向王庙断面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1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运行机制 |
4.1.1 修复目标 |
4.1.2 修复原则 |
4.1.3 修复策略 |
4.1.4 效益评价 |
4.1.5 综合分析与判断 |
4.2 环境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与实施 |
4.2.1 建筑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2 道路系统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3 植被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4 水体修复与景观再造设计 |
4.2.5 废弃物处理与修复设计 |
4.3 文化景观效益对比分析 |
4.3.1 文化景观视觉效果比较分析 |
4.3.2 景观效益评价分析 |
4.4 环境效益对比分析 |
4.4.1 水环境质量污染对比分析 |
4.4.2 土壤环境污染对比分析 |
4.4.3 空气污染对比分析 |
4.5 多因素改善环境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
4.5.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4.5.2 评价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及其应对措施 |
5.1 水环境质量调查与检测 |
5.1.1 采样及检测 |
5.1.2 检测方法与流程 |
5.1.3 质量控制与保证 |
5.1.4 检测结果与统计 |
5.2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分析 |
5.2.1 评价方法的选取 |
5.2.2 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区位因素的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3.2 基于超标水质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时段与“下河”概念界说 |
三 研究现状综述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 |
五 文献系统 |
第一章 晚明下河地区的经济转衰 |
一 明中叶以前下河发展的优、劣势——基于环境的考察 |
二 下河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及缘由 |
(一)明中前期的经济恢复 |
(二)下河地区的衰败:时间节点及原因 |
三 晚明下河水害的生成机制 |
小结 |
第二章 国计与民生:清代下河水利问题的延续与治理 |
一 明末清初下河水利失治 |
二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康熙二十三年至雍正年间 |
三 下河水利治理历程:乾隆至嘉道年间 |
四 国策、财力与管理机制:下河水利治理成效的影响因素 |
余论 |
第三章 难尽地力:水利“不治”、灾伤与下河农业根底的损毁 |
一 清代下河灾伤的数理统计及分析 |
二 灾伤与下河农业生产 |
(一)耕地面积与使用率 |
(二)农业生产与投入 |
三 下河农业收成评估 |
小结 |
第四章 交通、商业发展与下河经济 |
一 发达的内外交通条件 |
(一)下河内部的水陆交通网络 |
(二)下河的对外交通线路 |
二 下河地区的商品生产与流通 |
(一)商品生产与售卖 |
(二)下河商品的集散模式 |
三 基于杂税、市镇看下河地区的商业发展 |
(一)杂税税额变动 |
(二)市镇的数理统计及解读 |
四 下河商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一)运河贸易本身受到诸多限制 |
(二)下河商品的低附加值 |
(三)农业收获量的起伏不定 |
小结 |
第五章 蝇头微利:盐业与下河社会 |
一 灶户与荡地的管控 |
(一)灶户的佥派与管控 |
(二)荡地的管控 |
二 地方的盐利分配(上):二府食盐 |
(一)明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二)清代淮扬二府的盐业政策 |
三 地方的盐利分配(下):肩挑背负 |
四 盐商资本的使用与地方社会 |
(一)资金使用项目与地域空间分布 |
(二)对商人捐输报效行为的解读 |
五 私盐贩卖与地方秩序 |
小结 |
第六章 下河百姓的赋役负担及生存状态 |
一 折银、雇募与劳役负担 |
(一)运河维护 |
(二)驿站负担 |
二 晚明以来下河百姓的赋税负担 |
(一)晚明下河赋税沉重 |
(二)清代田赋加增与蠲免的常态化 |
三 下河百姓的谋生途径与生存境遇 |
四 灾伤下的民生惨状 |
(一)人口死亡、买卖与流徙 |
(二)灾荒赈济与百姓生活 |
小结 |
第七章 下河士绅改变生存窘态的努力及成效 |
一 改善水利环境的主张与实践 |
(一)减轻上游来水的努力 |
(二)排泄来水:下河水网与海口的开浚 |
(三)下河水利治理的系统方案举要 |
二 轻减赋税的努力——以晚明泰州与兴化为例 |
(一)泰州赋税减免的努力 |
(二)兴化粮额调整及改折努力 |
三 下河士绅的作用申说 |
结论 |
一 明清下河经济变迁的历史面貌 |
二 下河经济变迁的要素解析 |
三 下河个案所见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附录 |
一 明清下河水、旱(蝗)、潮(江、海)灾统计及蠲赈一览表 |
二 清代下河农业收成统计资料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问题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清江流域水环境概况 |
二、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现状 |
(一) 执法现状 |
(二) 存在的问题 |
1. 执法部门体制机制设置问题 |
2. 执法部门执行力问题 |
三、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困境产生的原因 |
(一) 执法动力不足 |
1. 立法保障不到位 |
2. 政府执法意识不充分 |
(二) 执法能力欠缺 |
1.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2. 执法落实难度大 |
四、完善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的几点建议 |
(一) 完善相关立法 |
(二) 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
1. 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 |
2. 健全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
(三) 厘清各执法主体之间职责分工 |
(四) 创新多元化环境执法方式 |
(五) 加强执法部门综合执法能力 |
四、清江上游水环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跨部门协作机制研究 ——以新余市仙女湖治理为例[D]. 胡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清江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季节性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刘昭,周宏,曹文佳,刘伟,兰圣涛. 环境科学, 2021(01)
- [3]清江流域地下水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初步评价[J]. 刘昭,周宏,刘伟,曹文佳,兰圣涛. 环境工程, 2021(05)
- [4]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在建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以E项目为例[D]. 袁慎豪.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引水式发电站对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 丹勇. 三峡大学, 2020(06)
- [6]少数民族地区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法律制度研究 ——以清江流域为例[D]. 刘臻.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清江下游流域向王庙遗址修复及相应水环境质量变化[D]. 林正松.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8]环境、国策与民生:明清下河区域经济变迁研究[D]. 李小庆.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9]明代黄淮运交汇区域的水系结构与水环境变化[J]. 王建革. 历史地理研究, 2019(01)
- [10]清江流域水环境执法问题初探[J]. 姜浩阅,唐晶晶,牟珉慧,张思颖. 法制博览, 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