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雷娜[2](2021)在《安吉拉·卡特长篇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基于伦理关系的思考》文中认为安吉拉·卡特是英国文学史上富有创造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时常站在女性性别的视角来进行文学创作,目的是体察和审视女性的情感与命运。成长作为人的一种独特的生命体验,为文学提供了无限的创作空间,因此成长也变成重要的文学主题。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卡特长篇小说中的女性成长问题,将问题的思考置于伦理关系之中,梳理出小说文本中女性在成长中遭遇的生存困境,探寻卡特笔下女性成长的途径,从而揭示出卡特在表现女性成长主题方面的独特表现。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在家庭伦理的背景下,结合小说文本分析女性在婚恋关系、亲子关系和亲属关系中面临的生存境况,以及种种生存境况对女性成长造成的影响,并凸显出女性在男权主义下承受的伤害和磨难。女性为了改变生存现状,会经历一个曲折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女性不断成长。女性为了成长会选择不同的成长途径,当女性选择的途径达不到成长的目的时,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女性会选择打破伦理禁忌的行为,如乱伦与弑父。因此,第二部分旨在描写卡特小说中女性因打破伦理禁忌而经历的成长之殇。在小说文本中,乱伦与弑父虽然帮助女性完成成长,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女性反抗男权主义的目的,但是女性也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论文的第三部分着力探讨卡特小说中女性在伦理观念下的成长途径。在伦理规范之内,女性保持自我觉醒,选择奋起的方式,直接反抗家庭中男性的暴力行为;女性也会勇敢出走,在逃离的过程中积聚成长的力量,改变生存之困;或者女性通过爱的传递与爱的互助行为,营造良好的家庭伦理环境,来助力女性成长;或者是女性首先自己拥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并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男性,让男性和自己一起完成成长,成长为“新女性”和“新男性”,实现性别平等,这是卡特描写的最完美的成长方式,这种方式达到了伦理与成长的完美融合。最后一部分是论文的结语部分,将对卡特的女性成长主题进行总结,体悟卡特伦理写作的意义,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韦存和[3](2021)在《爱·困惑》文中研究说明在五百余篇《爱·困惑》中,小编发现了一篇文笔灵动、主题深刻的文章,这位选手写了自己与宠物猫团子之间的故事。从相识到相伴,再到分别,可谓波澜起伏,选手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可是最后,这位选手只得到了二等奖的成绩。这篇作文到底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呢?我们一起来看评委的分析吧。
张哲[4](2020)在《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文中认为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是从哲学角度论述动物权利问题的当代生态伦理前沿理论,回答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这一经典哲学命题。本文以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为研究对象,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权利观点的动物伦理视野,试图较为深入和系统地探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独特的的理论价值。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不仅对我们认清动物的道德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对我们重新反思与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章除绪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论述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原因。第一章通过介绍雷根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雷根的生平经历,探讨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二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探究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依据雷根动物权利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提炼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第四章在批判间接义务观和直接义务观的基础上,阐释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两个核心观点和五大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人类使用动物的现实状况进行道德判断,提出尊重动物权利的具体实践诉求。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价值。第六章把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与当代其它代表性的动物伦理思想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分析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独有的特点、内容和意义。第七章总结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贡献和局限,阐明雷根动物权利论对当代动物伦理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启示意义。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文章从哲学史的角度论述西方动物伦理观、生态伦理学和素食主义思想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2)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究,文章系统地提炼和阐述了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3)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与其它动物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文章审慎和客观地评价雷根动物权利论独有的理论特点和意义。(4)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一方面通过寻找生命哲学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共同之处来丰富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通过在生命哲学视域中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评判,试图提供一种更为宽广的研究路径。
沈辰[5](2020)在《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文中指出关于女性犯罪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有效控制女性犯罪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女性作为家庭重要成员,一旦发生犯罪的行为,其家庭功能必然受损,所带来的是家庭功能和作用的剧烈变化。家庭是社会组织构建的基础,同时也成为多数人最初参与社会实践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发展,存在着各种来自社会中的风险。暴露在风险中的群体会承受着多重压力。压力既能是正向的,促使家庭积极的发展,也可给家庭带来困境,使家庭承受消极的破坏性影响。首先,由于女性犯罪入狱,对于家庭本身和家庭其他成员有着巨大的影响;其次,当女性犯罪这一特定家庭遭遇压力与变故时,其个人与家庭其他内部成员在逆境中会产生多重困境,犯罪者本人以及其家庭其他成员如何面对压力与应对压力?再次,当女性犯罪者回归家庭后如何再次面对家庭及其社会的适应度等等,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对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结合“社会适应”的概念整合,试图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分析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形成与展现的动态过程。基于此,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首先,在女性犯罪者入狱或出狱后,其家庭中有哪些变化及特点?女性犯罪的类型及各犯罪类型与家庭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其次,以女性犯罪者家庭为例,家庭在遭受变故后面对逆境的适应与不适应,在抗逆力过程中都有什么因素影响其社会适应度?最后,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帮助这一群体减弱甚至消解他们适应过程中的张力?论文研究不仅有理论价值,同时也有实践价值。从理论角度来说,本文在研究中通过对社会认同以及认同理论观点的整合,探究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适应问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面对来自危机后的自我认同、角色认同和物质认同,开展了家庭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研究模式。本文从家庭抗逆力视角出发,依托社会学基础原则和理论,通过理论和实践多层次的研究解析,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女性犯罪的关键成因、趋势,以及其对家庭造成的一系列实质性影响等问题。实践层面,抗逆力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是不断展开的,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结果。生活是不断展开的行动流,所谓的结果只不过是生活的过程。对于女性犯罪者家庭而言,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尝试突破结构的限制,利用自身能动性去重新进行社会适应,寻求支持从而回应生活的过程。当然,这样的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是情景式的,并不能全然突破结构的制约。首先,本研究为女性犯罪者家庭和家庭成员提出家庭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策略和建议;其次,本研究从结构、社会适应度和家庭抗逆力视角研究在家庭逆境中的适应与不适应,通过实践依据证实分析家庭抗逆力的过程。已有国内有关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大多聚焦于女性犯罪者本身。在女性犯罪的形成因素以及犯罪类型的研究视野上,对女性犯罪类别与控制研究较多,而关于这类群体家庭问题,目前社会上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从理论视角来说,由于不同学科分解,导致在进行家庭研究上没有融合观点出现。为此本文在进行阐释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社会认同、认同等理论的融入,深刻探究女性犯罪家庭成员经历家庭功能受损后在逆境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行为过程,从而可以动态地把握其整体家庭的抗逆力程度和社会适应过程。以往的抗逆力研究多见于心理学的研究文献。其主要缺陷在于过分强调量化,缺乏对社会实践脉络和个体能动性的关注与分析,且在抗逆力的测量理论和方法上至今难以形成科学的共识。有鉴于此,本文将立足质性研究方法,转换研究视角,研究焦点不再局限于“抗逆力”的测量高低,或具有抗逆力之类的表象性问题,而是将“抗逆力”视为一种动态过程,一个在结构、社会适应与能动性的交互作用之中展开的过程,并以此视角去深度观察和解析女性犯罪者家庭的抗逆力形成。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在困境中的适应表现,以及可能出现的家庭抗逆力。论文在观点剖析上,共计发放了300份调研问卷与500份抽样问卷,结合对这些问卷结果的整理、研究,确定此类家庭的危机程度;通过对33组家庭46人的深度个案访谈,对女性犯罪者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结构、社会适应过程和抗逆力的形成进行有效分析。则为本研究的核心叙述与类别分析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本文中,我们先总结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女性犯罪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随后建设性地提出了重新进行社会学意义下的女性犯罪研究,进而总结阐述了女性罪犯这一类家庭的突出特点。根据研究当前我国女性犯罪主要类型和主要表现特征等发现,我国女性在犯罪后表现出的自身及家庭内部结构等矛盾状态,可以通过资源、压力事件、对压力事件的认知以及危机这四个因素进行研究。面对这些因素,我们从社会群体、文化、变迁、家庭抗逆力等层面出发,依托社会学基本原理对诱发女性实施犯罪的核心因素及犯罪后对家庭及其他各方面造成的深层次影响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在论文研究的过程中,运用了扎根理论方法,基于家庭发生变故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问题出发,进行观点的分析,探讨女性罪犯家庭内部成员在“逆境事件”后的保护因子、风险因子,以及家庭成员在“逆境事件”应对举措,而后实现对其抗逆力呈现方式的探讨和概括论述。角色认同方面,本研究从家庭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层面出发,考察女性犯罪者家庭群体在何种情境下产生困境与压力,存在矛盾和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紧张与不适。研究发现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对家庭生活、家庭收入、亲子关系、奉养关系等表示不满,这也是大多数女性犯罪家庭由于家庭功能发生改变而产生家庭压力的原因。大多数女性犯罪者家庭成员内心对原生家庭有较高的向往,其希望回归血缘家庭。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原生家庭非简单的生产与在生产的制度、架构,更是对抗外来风险与解决困境的避风港。笔者在论文中将充分的参考和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同时将立足于已有研究的盲点和缺陷,希望能够查漏补缺,同时立足于社会学的诸多研究优势,希望能够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不断深化和拓展女性犯罪问题研究,希望能够在女性犯罪对家庭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全面审视和思考,这么做一方面能够进一步的拓展社会学在犯罪领域和家庭领域两个分支的研究,另一方面还能实现社会学同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交流,提高社会学对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价值。最后,我们站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总结了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规律,与犯罪后家庭功能变迁的过程,分析在多重压力下此类家庭的抗逆力及其应对方法。探寻我国未来女性犯罪的趋势变化,以及她们回归家庭后的角色认同与家庭抗逆力的取向。本文挑战了现有的心理学和个体主义之抗逆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结构、社会适应、能动性三者的类属于动态的、关系主义之抗逆力的解释架构。这一架构既回应和弥补了现有抗逆力理论的不足,为女性犯罪者及女性犯罪者家庭问题的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域,对于专业社会工作实务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或实践价值。
赵唱[6](2020)在《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文中指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种以“公民”为主体、以“养成公民保护生态自觉性”为目的的新型生态治理模式。这种新型方案通过培养“自下而上”的公民生态道德自觉性来应对以往“由上而下”的政府强制公众保护生态模式,这一过程的完成须经认知、规范和实践三条进路才可能达成:认知进路为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思想觉悟”,规范进路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有理可依,而实践进路则从内外两个层面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具体策略,三条路径缺一不可。本文内容由绪论、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绪论是对论文的选题、主旨、框架、创新点等所做的详细说明。基于对国内外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梳理,更多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政府管理及环境保护领域,从哲学或伦理学角度分析的研究不多。本文以“公民”主体为立足点,从哲学角度透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公民自觉的”生态道德养成模式,这是关于生态问题的一种价值观或认知上的新诠释。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问题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包括公民身份理论、道德自觉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生态整体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它们分别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的主体、认知、实践、目标(生态目标与道德养成目标)支撑;现实基础则源于文艺复兴之后主体性的复归以及工业文明导致的生态危机加剧。而整个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历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分别是“顺天而行”的朴素直觉生态阶段、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生态阶段、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生态阶段,这是一个从直观到理性、从独断到相互的生态进化过程。第二章阐释的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公民与生态公民、道德与道德养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与公民生态素养培育等概念的辨析,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是一场以“生态公民”为主体、以“生态觉悟”为核心、以“道德养成”为目标、存在于生态领域的一场人类思维模式改革,其特征是多元性、引导性和实践性,其实质是将生态保护阵地由“政府”转至“公民”、由“强制主导”转为“自觉维护”。这种对公民主体自觉性的强调确保了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存续价值,但是这种自觉性道德养成的困难度也是显而易见的,分别体现在认知、规范和实践领域,具体指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和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第三章是从认知角度探究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作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第一困境,认知困境是公民主体“自主、自觉”发生形态的根源所在。从历史来看,要促进公民与自然和谐相处,仅仅依赖科技的发展是不够的,解除对主体的束缚、发掘人类热爱生命的天性才是应对生态治理的根本思路。当整个世界都在催促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时,“觉悟”便成为了每个公民最重要的一种认知能力,其中“思考性觉悟”、“学习性觉悟”和“实践性觉悟”在切入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困境、规范困境和实践困境方面意义重大,而由此引申出的“和谐觉悟”、“过程觉悟”和“递进觉悟”分别为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提供了总体目标、内在心态和信心表征,这些内容的综合便是公民与生态和谐相处的道德标杆——“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第四章从规范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觉悟”仅仅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钥匙,若要使得公民生态道德逐步成型,为公民设定具体的规范与方案是必须更是必要的。但问题是,生态公民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故针对不同群体也要有不同的道德养成方案。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可以看出,公民大体具有“利己”和“利他”两类生态观,而前者又可分为个人主义和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后者则包括无差别利他主义与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而这四种在养成难以度上也有不同。故此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合理利己”、“他者不伤害”和“多思慎行”三立场出发,分别可为上述四种生态公民设定一套“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方案,即当公民在与生态交往初期应当具有“生态警觉”规范,当公民与生态无利益冲突时公民应当保持一种“不伤害原则”,而当公民与生态发生利益冲突时则应当持有一种“多为他者着想”的心态,直至最后养成“无私为他”的最高公民生态道德标准。第五章从实践角度探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进路。马克思在分析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时曾指出,正是因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的“实践异化”才促使人类生态急剧恶化;而旧有的生态治理路径多采取的是政府强制管理与教育措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以及人类平等性意识的增强,人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欲望也愈加强烈,而这种追求归根到底是人对自身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正是这些主体愿望的不断萌发使得“己(内在自主追求)+他(外在引导式教育)”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可能。具体而言,“从己出发”的内在路径源于“公民主体与生态客体无法通约”问题,正是这一问题使得公民无法直观体会到生态之悲、之苦,它是公民与生态难以和谐相处的内在困境,而“移情”可作为解决这一困境的重要策略,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具同情之心;“从他出发”的外在路径指的是除己之外可以影响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其他措施,具体包括作为“引导者”的政府、作为“推进者”的学校、作为“扶持与监督者”的社会和作为“熏陶者”的家庭,他们分别采取法规约束、语言引导、身教熏陶、网络宣传和反复操作这五种方式对公民进行生态知识以及生态技能的训练,从而促使公民在“生态警觉-不伤害-为他者着想-无私为他”的递进之路上更加顺畅,最终促使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的养成。结语部分主要对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一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二是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化与本土化。
王丹婷[7](2020)在《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达工业社会的弊病导致了生态危机,进而又引发了人的存在危机。马尔库塞生活的时代,是西方社会工业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从多元视角和层面入手,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现代性道德发生了物化,技术发生了工具化,导致自然发生异化,继而引发了人的异化,最终导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发生了异化。马尔库塞基于人类的整体发展和整体利益考虑,提出人应该对传统人类中心论的道德视域进行扩展,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创建一种和谐的伦理关系。纯粹功利主义价值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政治结构中占主导,自然主体道德则遭到了忽视,自然界合理性依据的技术理性也遭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攻击,马尔库塞对此进行了批判,提出应该尊重人的内在自然价值与外部自然价值,继而实现双重解放。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模式下,面对生态危机应该如何解决,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历史性的参考,也为我们找到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时代中,解决生态危机的具体路径,不仅以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广阔的理论视域,阐述了生态危机的解决办法,在他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还具有十分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特征。尽管马尔库赛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也存在乌托邦的幻想,但是他从现实层面出发探索了人类生存状态,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的本质,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托于历史资料,在马尔库塞的诸多文本中,归纳和总结了他所提出的生态学观点,力求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力图通过对下面几个问题的研究,来阐明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第一个问题是本文的基础性问题,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缘何而来的问题。这是本文得以立论的关键性问题,也是正确理解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起点。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包含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背景。因此,本文从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开始,从马尔库塞对马克思思想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来展开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研究,并从不同的维度来展现马尔库塞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第二个问题是对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的揭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深入分析马尔库塞的生态批判思想,从而揭示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深刻性和独特性。在反思中建构,在建构中批判。从中既可以窥见马尔库塞破解造成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也可以领略其思想的总体性特点,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多角度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展开的批判。而隐含在这些批判背后的则是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关注、对人类未来的关注这些更为关键性的问题。因为能够发现危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解决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揭示出造成危机的原因。马尔库塞通过对发达工业社会总体异化的反思中揭示出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原因所在,在于人过于强化自为原则在制度、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呈现。生态问题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问题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呈现。生态批判构成了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动力。第三个问题是本文对生态危机解决路径及双重解放的揭示。这是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对于生态危机拯救路径的探索和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前景的展望,是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的关键所在。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全面控制的背景下,马尔库塞努力的寻求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道路,他把生态伦理向度的解放理论不仅引入激进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科技变革,并且将解放理论引入人的心理的爱欲解放和审美解放,并且更在新的意义上来寻找新的革命主体,在总体性的意义上来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解,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人不但实现了自在与自为的同一,并且个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为人类全面的发展获得了自由的空间,这不仅符合了马尔库塞一直所倡导的个体满足的快乐原则,而且也体现了马尔库塞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幸福的终极理念;不仅可以达到消除发达工业社会对人与自然造成的压抑,而且也可以恢复人类在批判的同时又超越的双面维度,在诗意栖居中实现人类的全面解放。
聂国徽[8](2020)在《从忏悔仪式看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 ——以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中国天主教北京教区北堂的忏悔圣事入手,对忏悔圣事在北堂所呈现的特点和形式进行了归纳和整理,通过个人忏悔和集体忏悔两种形式来讨论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首先明确忏悔圣式中国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其次概括忏悔圣式在教理和神学方面的定义及表现方式;再次总结忏悔圣事可以中国化的原因;接下来考察忏悔圣事中国化所呈现的形式,根据对忏悔圣事的观察以及和北堂神父的访谈,探讨忏悔圣事中国化在形式及内容上的转变;最后根据忏悔圣事在北京教区北堂的中国化现象讨论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的忏悔圣事有几个标志性的现象,其一是本地化的神父,其二是严谨且符合教义的仪式形式,其三是告解过程既严肃又活泼,其四是告解场所可以选择在富丽堂皇的教堂也可以在给予忏悔者安全感的“安全屋”,其五是中文的经文和圣歌,其六是严格遵照中国天主教会的指导,这些富于变化的细节是北堂忏悔圣事中国化的鲜明特点。在北京教区,忏悔圣事的本地化过程是依据宗教礼仪改革开展的,尤其是中国天主教忏悔圣事的本地化更是兼顾了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精神和中国天主教的相关指导,可以说,中国忏悔仪式的改变就是宗教礼仪改革的体现。在中国天主教对于其中国化道路的探索中,完成礼仪改革并实现中国化是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之一,所以忏悔仪式本地化也映射了天主教中国化,即忏悔仪式中国化就是天主教中国化的范式。天主教中国化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必然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获得更全面的、更广泛的理论和现实支持。
欧成绮[9](2020)在《法律“助推”的理论样态及其中国前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经济学理论最基础的经济人假设(economic man)被证明由于过于简约而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其理论的预测价值日渐削弱。随之崛起的行为经济学指出,人在做选择时通常受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与有限自利的约束而做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决策。此外,社科领域就认知心理学的发现——人类大脑存在两套认知系统已达致共识。在此理论基础上,“助推”理论应运而生。作为一种建立在行为经济学与认知心理学等相关其他学科成果之上的全新行为法律经济学知识图谱,“助推”理论应当引起我国法学研究的重视。自问世以来,“助推”理论不断经受理论与实践的检验。在美国这片滥觞之地,“助推”理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其运用最为娴熟。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国家也相继效仿推出自己的助推工具。然而,“助推”理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助推”理论所蕴含的固有的家长主义底色,使它受到多个领域的批判。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主义理论内部存在一种软硬程度上的区分。而批评者几乎都是从硬家长主义的角度出发去批判,其落脚点往往归结于硬家长主义会侵犯人的自由并抵触人的真正利益的一种认知辩护。从类型学的角度来看,软家长主义脱离了对人们的强制干预并加强了对人们真实选择的尊重,因此对家长主义的整体批判不能全然及于软家长主义甚至有违软家长主义的基本出发点。而助推作为一种自由式的家长主义,它的效力渊源并不在于强硬地限制人们的选择权,也不在于改变人们的固有偏好,而是通过设计选择框架等方式引导人们做出更有利的选择。最终选择权仍然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其干预力度比软家长主义更弱。易言之,“助推”理论采取的是一种选择——强化进路而非批评者所指称的选择——限制进路。在中国,“助推”理论并未掀起想象中的理论巨浪,但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多有涉及。我国已经有不少学者对法律家长主义进行过研究,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助推”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土壤并打造了一种有期待可能性的理论舞台。在我国部门法律领域内,家长主义的实践大量存在,如刑法、合同法、劳动法,社会保险法、消费者保护法,侵权法等领域内存在很多家长主义式的制度安排。“助推”理论的道路可以走得比法律家长主义更宽更远更自信。但是,即便“助推”理论在国外已经较为成熟,如果想让它走进我国的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中国法治现代化道路的个殊性。其一,与“助推”理论的首发国不同的是中国过往存在浓郁的家长主义干预底色,因此,中国的助推道路起点与欧美国家固然不同。中国的助推革新路径的走向应是从强推到良推。其二,法律家长主义是在有限政府的视阈下展开的,这与传统视角中的专制主义有很大的区别,既不能给家长主义带上专制的帽子,也不能给中国的“助推”穿上西方的套装。在西方的“助推”理论中,国家与政府更强调一种善“助”,即最大程度地在家长主义底色中尊重人的最大自由。而在当下的中国法治实践中,“助推”应该更强调一种良“推”,即通过提高国家和政府“推”的能力更好地帮助人们实现利益最优化的选择。这种“推”很大程度上将会成为一种比较隐蔽的软权力从而挂着“助推”的旗号侵蚀人们的自由与利益,因此“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必须受到比例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与可问责性原则的规制。
吴春敏[10](2019)在《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文中指出现代化进程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思想文化特征。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特点是人文主义,世俗化深入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的特点理性主义,致力于掌握科学知识,通过理性努力获取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非理性受到压抑。随着工业革命进展,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发生了深刻的区别于传统社会的变化,整个社会弥漫着非理性的攫取利益的冲动,工具理性盛行,价值理性受到压抑。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精神核心。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转向对人的现世生活的关注,将满足人的现实需求作为一种自然的、理性的选择。宗教改革客观上进一步解放了人的思想,给予人以独立的、自由的思想权力。启蒙运动强化了理性的重要性,对知识的批判考察,对迷信的理性批判,确立了科学知识的可靠性基础,推动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科学的发展。工业化深入发展,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加剧了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满足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需要,无产阶级形成了自我意识。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现代化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首先,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工业化极大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其次,创造了巨量的精神财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深入且广泛。人类自由运用知识改造社会的能力得以提高,政治制度、社会管理制度、道德建设获得了广泛的认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类的社会生活趋于合理化。最后,人类已经部分地实现了为人的发展创造充分物质条件,但是制度和文化的矛盾使之未能形成对人的发展的支撑。现代化给世界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各种问题、矛盾也层出不穷,造成各种危机。在人类社会,经济危机随着现代化的运动,所造成的危害和后果愈加严重。贫富差距未能随着生产发展得以缩小,反而继续扩大。生态危机如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终结人类文明历史。但是为了国家利益,有的国家逃避治理生态的责任。政治上,分裂的政治意识在民主的旗帜下,给各种问题的解决造成了阻碍。各国精英与草根阶层的意见分歧难以弥合。精神文化方面,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盛行,人在现实世界中愈加虚无化。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出激烈的冲突,人类未能在全球化时代为文化多样性留下足够的宽容性,反而以落后与发达、文明与野蛮的对比来打压一种文明的价值。现代化变革在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产生了不少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文化冲突增多,精神危机、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先发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被作为榜样被传播,被接受,被实践。而这些经验是矛盾体,即推动了进步也引发了问题,表现为理性压抑非理性,工具理性压抑价值理性,人从神祗获得解放,又陷入了对物的严重依赖;人性的、理性的、世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位于非理性的对物的贪欲。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非理性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导、情感、意志等作用。这篇论文的目的是运用人性、理性、非理性、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等概念对西方现代化实践过程进行哲学审视,梳理和反思现代化变革,尝试提炼精神文化发展经验,为哲学思想在现代化变革中的作用提供简单说明,为解决思想文化危机提供理论基础。追求真理,在哲学上形成简单易行的结论,如果这些结论与时代需要契合,就会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具体的哲学观点,尤其是那些贴近现实、符合逻辑、近乎情理的哲学观念具有高效传播性,哲学观念掌握人,继而转化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从而对社会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中国现代化需要扬弃西方文化,创新发展传统文化,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根本而言是需要哲学的科学总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现代化实践中,逐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以之指导未来的现代化建设。论文的第一章是序言,第二章是现代化初始时期,哲学从神性向人性的转向,从神圣向世俗的转变,第三章是理性主义张扬及其对非理性的压抑,第四章是工具理性盛行和价值理性被贬抑的现状与哲学分析,第五章总结了西方现代化进程的经验和教训。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哲学审视。
二、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安吉拉·卡特长篇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基于伦理关系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作家简介及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女性成长主题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女性成长的家庭伦理境况 |
(一)婚恋关系中女性的困境 |
(二)亲子关系的破碎与滋养 |
(三)亲属关系下的身心摧残 |
二、突破伦理禁忌的女性成长之殇 |
(一)女性成长之痛:乱伦与弑父 |
(二)情感禁区:女同性恋 |
三、伦理观念下的女性成长之途 |
(一)觉醒与奋起:告别家庭暴力 |
(二)逃离·回归:女性成长的勇敢探索 |
(三)亲情与伦理:爱的传递与互助 |
(四)爱情与伦理:性别平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生态危机产生与环境运动发展 |
二、越南战争爆发与反战运动兴起 |
三、西方动物保护的发展与实践 |
第二节 雷根的生平与成就 |
一、雷根的童年家园 |
二、雷根的教育经历 |
三、雷根的学术背景 |
四、雷根的社会实践 |
第二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西方动物伦理观 |
一、西方动物伦理观的思想沿革 |
二、西方动物伦理观的主要观点 |
三、西方动物伦理观对雷根的启示 |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 |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对雷根的启示 |
第三节 素食主义 |
一、素食主义的历史沿革 |
二、素食主义的代表观点 |
三、素食主义对雷根的影响 |
第三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雷根的动物观 |
一、动物具有意识 |
二、动物的意识具有复杂性 |
第二节 雷根的权利观 |
一、道德权利 |
二、动物权利 |
第三节 雷根的动物福利观 |
一、利益 |
二、伤害 |
第四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基础 |
一、理想的道德判断 |
二、伦理评价标准 |
三、非后果主义理论 |
四、道德主体与道德病人 |
五、批判间接义务观 |
六、批判直接义务观 |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核心观点 |
一、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假定 |
二、生命主体的固有价值 |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基本原则 |
一、尊重原则 |
二、伤害原则 |
三、最小压倒原则与恶化原则 |
四、自由原则 |
第五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
第一节 反对食用动物 提倡素食主义 |
一、食用动物的道德判断 |
二、做素食主义者 |
第二节 抵制商业饲养 提供动物庇护 |
一、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 |
二、农场动物的屠宰情形 |
三、建立农场动物庇护所 |
第三节 谴责动物狩猎 保护野生动物 |
一、狩猎动物的现实状况 |
二、捕猎行为的道德判断 |
三、保护野生动物 |
第四节 批判动物实验 维护动物权利 |
一、教育实践中的动物权利 |
二、毒理试验中的动物权利 |
三、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权利 |
第六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的比较 |
一、动物福利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二、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联系 |
三、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区别 |
第二节 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
一、辛格动物解放论的主要内容 |
二、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共同点 |
三、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不同点 |
第三节 沃伦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
一、沃伦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
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
第四节 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思想与雷根的回应 |
一、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主要观点 |
二、科亨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批评 |
三、雷根对科亨批评的回应 |
第七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局限与启示 |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 |
一、提出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理论 |
二、实现从人到动物的伦理关怀 |
三、提倡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 |
四、掀起动物权利运动的高潮 |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局限 |
一、生命主体的模糊性 |
二、道德关怀的有限性 |
三、哲理论证的不充分性 |
四、付诸实践的困难性 |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启示 |
一、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
二、给予动物自觉的道德关怀 |
三、建立健全动物保护法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5)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架构 |
1.3.1 本研究探讨的主要问题 |
1.3.2 质性研究架构 |
1.3.3 研究设计 |
1.4 本文的研究对象、创新点与难点 |
1.4.1 选择研究对象分类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难点 |
第2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家庭抗逆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梳理 |
2.1.1 家庭抗逆力的概念和具体内涵 |
2.1.2 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2.1.3 家庭抗逆力的模式 |
2.1.4 家庭抗逆力与家庭功能的联系 |
2.2 女性犯罪者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梳理 |
2.2.1 家庭的角色情境 |
2.2.2 家庭的冲突因素 |
2.3 家庭社会适应理论发展 |
2.3.1 哲学思源 |
2.3.2 认同理论发展 |
2.4 相关概念辨析 |
2.4.1 女性犯罪者家庭 |
2.4.2 结构 |
2.4.3 社会适应 |
2.4.4 家庭抗逆力 |
2.5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维度 |
2.5.1 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的理论整合 |
2.5.2 抗逆力的社会适应理论内含 |
2.6 述评 |
第3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职能缺失及其困境生成 |
3.1 普通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功能价值考察 |
3.1.1 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 |
3.1.2 女性影响家庭功能的形式 |
3.1.3 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能作用 |
3.2 女性罪犯者家庭职能缺失 |
3.2.1 女性罪犯者承担家庭经济功能缺失 |
3.2.2 女性罪犯导致家庭内部中的劳动功能资源缺失 |
3.2.3 女性犯罪导致亲子关系中母亲角色缺失 |
3.2.4 犯罪女性空间“不在场”导致社会交往资源缺失 |
3.3 女性罪犯者家庭困境生成因素 |
3.3.1 夫妻关系冲突导致情感关系弱化 |
3.3.2 赡养关系缺损导致传承关系断裂 |
3.3.3 邻里关系疏远导致社区交往资源缺失 |
3.4 小结 |
第4章 女性犯罪者的家庭结构与其家庭抗逆力 |
4.1 女性犯罪者家庭结构的重建 |
4.1.1 家庭结构的资源扩充与抗逆力 |
4.1.2 家庭内部组织结构的稳定与抗逆力 |
4.2 女性犯罪者家庭内部仪式的可持续性 |
4.2.1 在破裂中维持稳定 |
4.2.2 适应改变后的能力 |
4.3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结构资源网络 |
4.3.1 现代社会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
4.3.2 结构失能下的家庭结构网络 |
4.3.3 亲属关系中的家庭结构网络 |
4.4 女性犯罪者家庭情感沟通分享与合作解决问题 |
4.4.1 家庭内部沟通方面的理解互动与抗逆力 |
4.4.2 家庭内部信念方面的认知理性化与抗逆力 |
4.5 小结 |
第5章 女性犯罪者家庭的社会适应与其家庭抗逆力 |
5.1 家庭为逆境重新定义和社会积极适应 |
5.1.1 保持生活统合感 |
5.1.2 正面展望积极的意义 |
5.2 家庭从时间维度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
5.2.1 分享情感 |
5.2.2 爱包容差异 |
5.2.3 促进正面互动 |
5.3 家庭从空间维度培养克服逆境的积极认知 |
5.3.1 发展区域 |
5.3.2 公共空间 |
5.3.3 社会环境 |
5.4 家庭从自我角度调适逆境的积极认知 |
5.4.1 减少家庭未成年人的负面连锁反应 |
5.4.2 促进老人的家庭抗逆适应过程 |
5.4.3 健全家庭中伴侣关系的平衡作用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概括 |
6.1.1 家庭抗逆力的整合性解释 |
6.1.2 家庭抗逆力整合性框架的应用 |
6.2 社会适应过程的认同性 |
6.2.1 角色认同决定社会适应程度 |
6.2.2 社会适应过程的多维度认同性 |
6.2.3 预期认同不清致社会适应不良 |
6.3 对策及建议 |
6.3.1 关注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
6.3.2 关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家庭抗逆力研究 |
6.3.3 以社区、政府抗逆力构建家庭抗逆力 |
6.3.4 促进家庭结构的优化 |
6.3.5 将家庭照顾纳入福利体系 |
6.3.6 政府提升家庭结构功能失能后的家庭发展能力 |
6.3.7 加强专业社工心理支持建设 |
6.4 研究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意义 |
0.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0.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0.3 思路与结构框架图 |
0.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0.3.2 结构框架图 |
0.4 研究方法 |
0.5 创新之处与难点 |
0.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0.5.2 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形成基础 |
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理论基础 |
1.1.1 公民身份理论 |
1.1.2 道德自觉思想 |
1.1.3 马克思主义生态实践观 |
1.1.4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
1.1.5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1.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基础 |
1.2.1 主体性复归是公民自觉生态道德养成的前提 |
1.2.2 生态危机使得公民生态道德养成成为必然 |
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嬗变 |
1.3.1 以“顺天而行”为特征的朴素直觉时期 |
1.3.2 以“主体性”和“他者性”为特征的主客二分时期 |
1.3.3 以“主体间性”为特征的双向关系时期 |
第二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与特征 |
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涵阐释 |
2.1.1 以“生态公民”为主体的关系剖析 |
2.1.2 以“生态觉悟”为核心的素养培育 |
2.1.3 以“道德养成”为目标的生态模式 |
2.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特征 |
2.2.1 多元性特征 |
2.2.2 引导性特征 |
2.2.3 实践性特征 |
2.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主要困境 |
2.3.1 由“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引出的价值认知困境 |
2.3.2 由“道德能否习得或何以习得”造成的规范引导困境 |
2.3.3 由“公民与自然沟通的不搭界问题”导致的实践操作困境 |
第三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进路 |
3.1 从认知角度分析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必要性 |
3.1.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历史困境 |
3.1.2 公民生态道德的认知现状堪忧 |
3.1.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认知内容 |
3.2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内涵 |
3.2.1 觉悟概念的层次划分 |
3.2.2 和谐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总体目标 |
3.2.3 过程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心态 |
3.2.4 递进觉悟——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信心表征 |
3.3 觉悟式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观的作用 |
3.3.1 “思考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价值认知困境的作用 |
3.3.2 “学习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规范引领困境的作用 |
3.3.3 “实践性觉悟”之于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实践操作困境的作用 |
第四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规范进路 |
4.1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的源起及内涵 |
4.1.1 个人主义生态观 |
4.1.2 合理利己主义生态观 |
4.1.3 无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
4.1.4 有差别利他主义生态观 |
4.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剖析 |
4.2.1 四种公民道德观之养成优劣势透析 |
4.2.2 四种公民生态道德观之养成难易度分析 |
4.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立场 |
4.3.1 合理利己立场 |
4.3.2 他者不伤害立场 |
4.3.3 多思慎行立场 |
4.4 公民生态道德递进养成步骤 |
4.4.1 生态警觉——生态交往初期的公民生态道德 |
4.4.2 不伤害原则——无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
4.4.3 为他者着想——有利益冲突时的公民生态道德 |
4.4.4 无私为他者——公民生态道德的最高标准 |
第五章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进路 |
5.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实践渊源与范式确立 |
5.1.1 实践异化与生态危机 |
5.1.2 旧有实践路径梳理与分析 |
5.1.3 辩证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范式内涵 |
5.2 从“己”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内在路径 |
5.2.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内在困境——主客不可通约 |
5.2.2 主客不可通约困境的应对路径——移情策略 |
5.2.3 移情策略在生态领域的具体应用 |
5.2.4 公民生态道德的移情递进养成模式 |
5.3 从“他”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 |
5.3.1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的外在因素及其作用 |
5.3.2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核心内容 |
5.3.3 公民生态道德养成外在路径的主要方式 |
5.3.4 公民生态道德的教育递进养成模式 |
5.4 从“和谐”出发的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综合路径 |
5.4.1 “己+他”式个体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
5.4.2 全面自由发展式公民生态道德实践养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 |
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 |
2.1.2 弗洛伊德的文明压抑理论 |
2.1.3 法兰克福学派的生态思想 |
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背景 |
2.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2.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2.2.3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社会生活背景 |
第3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生态危机思想与生态批判思想 |
3.1 生态危机思想 |
3.1.1 生态危机的总体根源 |
3.1.2 生态危机的具体致因 |
3.1.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
3.2 生态批判思想 |
3.2.1 生产批判 |
3.2.2 意识形态批判 |
3.2.3 文化批判 |
3.2.4 技术理性批判 |
第4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自然解放思想与人性解放思想 |
4.1 自然解放思想 |
4.1.1 自然解放的维度 |
4.1.2 自然解放的意蕴 |
4.1.3 自然解放的路径 |
4.2 人性解放思想 |
4.2.1 人性解放的维度 |
4.2.2 人性解放的意蕴 |
4.2.3 人性解放的路径 |
第5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理论评析 |
5.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 |
5.1.1 前瞻性——“弱人类中心主义”的希望 |
5.1.2 批判性——“单向度”中判断力的消失 |
5.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评析 |
5.2.1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成就 |
5.2.2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局限 |
第6章 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6.1 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置于社会建设的框架中 |
6.1.1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 |
6.1.2 在生态理性与经济理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
6.2 促进相关生态观念的转变 |
6.2.1 有益于资本观的转变 |
6.2.2 有益于生产观的转变 |
6.2.3 有益于消费观的转变 |
6.2.4 有益于科技观的转变 |
6.2.5 有益于文明观的转变 |
6.3 优化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
6.3.1 制度:完善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
6.3.2 技术:正确认识使用科学技术 |
6.3.3 价值观:树立合理的消费价值观 |
6.3.4 教育:强化全民生态教育 |
6.3.5 行动体系: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社会行动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8)从忏悔仪式看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 ——以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天主教中国化的研究背景 |
第一节 目前中国的宗教状况 |
一、宗教组织与信徒人数 |
二、国家对宗教活动场所的扶持 |
三、宗教教育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北京天主教区的天主教北堂 |
一、一会一团的历史 |
二、北京教区的历史 |
三、天主教北堂的特殊性 |
第三节 现代中国天主教信徒眼中的忏悔圣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主教忏悔圣事的定义和特点 |
第一节 天主教忏悔圣事概述 |
一、忏悔圣事的称谓及其含义 |
二、忏悔圣事的定义 |
第二节 天主教忏悔圣事的意义 |
一、忏悔观念对天主教信徒的意义 |
二、忏悔仪式对于天主教信徒的意义 |
三、修和行为的意义 |
四、忏悔的效果 |
第三节 天主教忏悔圣事的礼仪和要求 |
一、天主教信徒的日常忏悔方法 |
二、忏悔实施者的行为仪式 |
三、忏悔的执行人的行为仪式 |
四、忏悔圣事的核心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的忏悔仪式 |
第一节 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忏悔的步骤 |
一、省察 |
二、痛悔 |
三、告明 |
四、赦罪 |
五、补赎 |
第二节 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如何办理告解 |
一、在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个人告解 |
二、在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群体告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会改革和中国化的天主教礼仪 |
第一节 忏悔仪式可以中国化的原因 |
一、梵二会议之前礼仪仪式的可改变性 |
二、梵二会议对礼仪改革的要求 |
三、现代天主教在持续改革中的现状 |
四、新千年给予天主教的挑战 |
第二节 面向中国实际状况的天主教礼仪改革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 |
第一节 从天主教北堂看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 |
一、从“适应”到“本地化”的天主教神学 |
二、天主教教职人员本地化 |
三、天主教文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线 |
四、结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天主教 |
第二节 从天主教北堂看天主教中国化的意义 |
一、天主教中国化取得信徒的政治认同并顺应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
二、中国特色的民主办教是中国天主教的独特道路 |
三、天主教文化可以成为我国新时代文化的组成部分 |
四、中国化是中国天主教的责任也是社会主义法制健康发展的保证 |
第三节 天主教中国化的过去与未来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法律“助推”的理论样态及其中国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助推”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一节 “助推”的含义 |
第二节 “助推”理论的理论资源 |
一、认知心理学:两套认知系统的发现 |
二、行为经济学:“社会人”假设的提出 |
第三节 “助推”理论的发展脉络 |
一、“助推”理论的代表人物及标志性事件 |
二、“助推”理论的工具箱和基本框架 |
第二章 “助推”理论的法理底色 |
第一节 家长主义与个人自治权 |
一、“人像”转变与家长主义干预 |
二、强、弱自治权观点 |
第二节 家长主义的内在区分 |
一、何为软?何为硬? |
二、强硬干预与自由保留 |
第三节 自由式的家长主义 |
一、家长主义的西式取向 |
二、自由式家长主义的助推性 |
三、对自由式家长主义的批评与辩护 |
第三章 法律家长主义的中国版式 |
第一节 法律家长主义的学理观察 |
一、家长主义之中国适用基础观 |
二、家长主义干预作为一种独立模式 |
三、对家长主义的主要偏见 |
第二节 法律家长主义的中国实践 |
一、硬家长主义制度安排 |
二、软家长主义制度安排 |
三、自由式家长主义制度安排 |
第四章 “助推”理论的中国前景 |
第一节 “助推”理论的中国发展方向 |
一、“助推”理论的中国起点 |
二、“助推”理论的中国路径 |
三、法治改革与法律“助推” |
第二节 对“助推”软权力的规制原则 |
一、比例原则规制下的“助推” |
二、公众参与原则规制下的“助推” |
三、可问责性原则规制下的“助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 |
一、坚持和发展唯物史观的要求 |
二、指导现代化实践发展的要求 |
三、丰富完善现代化理论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 |
一、理性和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
二、理性发生作用的方式研究 |
三、对现代化的批判研究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现代化所实现的变革 |
第一节 现代化的概念 |
一、现代化的内涵 |
二、现代化的外延 |
三、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变革的诸方面 |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政治组织方式的变革 |
三、哲学精神的变革 |
第三节 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 |
二、审视现代化的条件和困难 |
三、对现代化的哲学反思 |
第二章 从神性中解放人性 |
第一节 神性的表现 |
一、哲学中的神性 |
二、文化中的神性 |
三、人性中的神性 |
第二节 转向人性的前提 |
一、哲学前提 |
二、文化条件 |
三、物质条件 |
四、政治条件 |
第三节 转向人性的后果 |
一、世俗化 |
二、理性化 |
三、解放人性 |
第三章 在人性中张扬理性 |
第一节 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分 |
一、以手段划分 |
二、以目的划分 |
三、以内容划分 |
第二节 理性的张扬 |
一、经济生活中的理性 |
二、政治活动中的理性 |
三、精神生活中的理性 |
第三节 对非理性的压抑 |
一、不可或缺的非理性 |
二、被遮掩的非理性因素 |
三、压抑非理性的过程和方式 |
第四章 在理性中膨胀工具理性 |
第一节 多向度的理性 |
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性 |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对立性 |
三、工具理性与现代性转变 |
第二节 工具理性的凸显 |
一、工具理性是实践的工具 |
二、占有制必然产生工具理性 |
三、理性发展的需要 |
第三节 对价值理性的压抑 |
一、价值理性的潜流 |
二、压抑价值理性的理论考察 |
三、恢复价值理性地位的理论努力 |
第五章 对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 |
第一节 现代化经验的哲学总结 |
一、以理性引导人的发展 |
二、理性传承创新传统文化 |
三、工具理性的合理发展 |
第二节 现代化教训的哲学反思 |
一、现代化目的的摇摆 |
二、对理性的扭曲 |
三、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 |
第三节 现代化发展的未来展望 |
一、重塑先发现代化的理性 |
二、平衡理性和非理性的关系 |
三、兼顾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
第六章 中国现代化的哲学审视 |
第一节 解放并发展人性 |
一、从传统向现代的人性转化 |
二、多元价值观与人性迷惘 |
三、现代化发展中兼顾人性 |
第二节 兼顾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
一、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 |
二、理性看待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三、综合理性和非理性的发展 |
第三节 以价值理性引导工具理性 |
一、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
三、对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爱,也会成为一种“伤害”(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安吉拉·卡特长篇小说中女性成长主题研究 ——基于伦理关系的思考[D]. 雷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爱·困惑[J]. 韦存和. 七彩语文, 2021(14)
- [4]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D]. 张哲. 湖北大学, 2020(02)
- [5]女性犯罪者家庭抗逆力研究 ——以J省N监狱为例[D]. 沈辰. 吉林大学, 2020(01)
- [6]公民生态道德养成研究[D]. 赵唱. 山西大学, 2020(12)
- [7]马尔库塞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王丹婷. 吉林大学, 2020(08)
- [8]从忏悔仪式看天主教中国化的特点和意义 ——以北京教区天主教北堂为例[D]. 聂国徽.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9]法律“助推”的理论样态及其中国前景[D]. 欧成绮.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现代化变革的哲学审视[D]. 吴春敏.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