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酶法水解骨蛋白最佳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壮壮[1](2021)在《两步酶促水解鱼油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文中认为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具有抗炎、防治心血管疾病和促进幼儿智力发育等诸多生理功能,在食品和药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n-3 PUFA一般有三种存在形式:游离脂肪酸、乙酯和甘油酯型。相比于其它两种形式,甘油酯型n-3 PUFA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氧化稳定性更好等特点,且是天然的存在形式,但目前天然的甘油酯型n-3 PUFA含量较低,导致其在特医食品或者高附加值食品中应用受限。而目前酶法富集甘油酯型n-3 PUFA中脂肪酶在脂肪酸选择性方面还没有比较显着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发掘。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金枪鱼油为原料,探究酶法选择性水解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工艺方法,得到富含n-3 PUFA的甘油酯产物,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金枪鱼油作为原料进行一步水解富集n-3 PUFA甘油酯。对一步选择性水解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来自Candida cylindracea的脂肪酶AY“Amano”400SD对鱼油中n-3 PUFA表现出良好水解特异性;酶添加量为320 U/g油脂(w/w,0.08%),反应体系为PBS(磷酸盐缓冲溶液)缓冲体系,水油质量比1:1,最适p H 7,温度37℃,Ca2+浓度20 m M,反应时间4 h后水解率达到41.09%。水解并脱酸后得到的甘油酯中n-3 PUFA的含量由34.30%提高到57.65%,且n-3 PUFA得率为85.05%。其中DHA+EPA的总含量从30.10%提高至53.60%。其次,对一步水解产物进行二步酶解,以进一步提高甘油酯中n-3 PUFA的含量。结果表明,Candida Antarctica lipase A(CAL-A)最适合二步水解,酶添加量为240 U/g油脂(w/w,4%),水油质量比0.5:1,p H 6,温度27℃,时间6 h。二步水解产物中n-3 PUFA含量70.40%,得率70.73%。AY“Amano”400SD更趋向于水解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而CAL-A对水解饱和脂肪酸(SFA)的效果更好。因此采用两步水解可以得到更高n-3 PUFA含量的甘油酯产物。再次,对遴选出的两种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并优化固定化条件。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NKA-9是适合两种脂肪酶的固定化载体,固定化条件为0.5 g树脂,酶液15 m L,酶液浓度9 mg/m L(固定化酶NKA-9-AY“Amano”400SD)和12 mg/m L(固定化酶NKA-9-CAL-A),酶液p H 6,温度27℃,吸附时间5 h,此条件下NKA-9吸附AY“Amano”400SD蛋白固载量为129.23 mg/g,NKA-9吸附CAL-A蛋白固载量为107.33 mg/g。最后,验证了两步酶法水解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适用性,在上述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分别对具有不同脂肪酸组成的金枪鱼油、OMAX 1812鱼油和藻油进行两步酶法水解,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步水解后,3种油脂最后得到的甘油酯产物中n-3 PUFA含量分别从34.30%提高至70.64%,38.16%提高至68.66%,47.84%提高至73.30%。
赵淑兰[2](2021)在《餐厨垃圾酶法分质回收碳源和氮源的工艺优化及残渣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餐厨垃圾拥有污染性和资源性的双重属性。随着我国垃圾分类和餐厨垃圾收运体系的逐步完善,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末端处理处置非常重要。经分选除杂和三相分离后,餐厨垃圾固渣中有机组分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和纤维素类物质。淀粉和蛋白质是生化性非常好的有机碳源和氮源,对其进行分质回收是餐厨垃圾精细化利用的关键。然而,超声、水热和微波等物化方法很难实现餐厨垃圾有机组分的定向分离。有鉴于此,本论文着重研究了酶法提取工艺对餐厨垃圾的分质处理效果,以高效回收碳源和氮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黑水虻饲养技术资源化处理酶法分质后的残渣,以实现餐厨垃圾的全量化利用。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餐厨垃圾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有益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淀粉酶水解结合等电点沉淀法可以较好地回收餐厨固渣中的有机碳源。相较于单一淀粉酶,α-淀粉酶和γ-淀粉酶协同处理可以提高碳源提取效果,并能减少酶使用量。酶解温度、p H和底物质量浓度是影响复合淀粉酶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对碳源提取率影响大小依次为底物质量浓度>温度>p H,且底物质量浓度与温度交互作用显着。在温度57.0℃、p H 6.2、底物质量浓度190 g/L,酶添加质量分数0.6%以及复合酶质量比3:1(α/γ)的最佳酶解条件下,碳源提取率达到76.9%。经等电点沉淀处理后,碳源回收液中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质量浓度和BOD/N比值分别达到了76.8 g/L和51.2。(2)相较于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更有利于餐厨固渣氮源提取。在酸性蛋白酶直接酶解作用下,氮源提取率和提取液溶解性有机氮浓度分别为44.8%和5.9 g/L;而在淀粉酶-蛋白酶梯度酶解作用下,两者分别上升至62.7%和7.4 g/L。此外,直接酶解提取液中溶解性总糖浓度为26.8 g/L,而梯度酶解提取液中仅为8.1 g/L,减少了约69.8%。经梯度酶解工艺分质处理后,餐厨固渣淀粉和蛋白溶出率分别达到77.1%和89.9%,固相有机质消减率达到了59.7%。以上结果表明,相较于直接蛋白酶酶解,淀粉酶-蛋白酶梯度酶解工艺通过有效预先分离碳源,能够进一步提高氮源的提取量和纯度,具有较好的分质和减量化效果。氮源提取液中分子量小于10000的小肽和多肽总占比高达94.3%,而大分子蛋白质仅为5.7%。酶解动力学分析结果发现,梯度酶解所需的临界蛋白酶浓度比直接蛋白酶水解降低了35.9%,表明淀粉分离提取后餐厨固渣蛋白的酶解反应更易发生。(3)通过黑水虻饲养技术进一步消纳酶解分质处理后的餐厨残渣。从虫体生长指标和有机质转化等方面综合考量,选择1500只/kg-残渣作为最佳接种比。在此饲养条件下,黑水虻幼虫平均体重、存活率和幼虫历期分别为121 mg/只、96.8%和288 h,餐厨残渣降解率和转化率分别为63.0%和40.6%。通过酶法分质处理和黑水虻转化的组合工艺,餐厨固渣有机质总减量率达到85.1%。饲养获得的黑水虻幼虫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达到43.0%和38.7%,且黑水虻转化后的剩余虫沙达到有机肥施用要求,从而实现了全量化利用。16S r RNA测序和微生物代谢途径预测(PICRUSt)表明黑水虻肠道微生物菌群在残渣有机质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鑫[3](2020)在《基于界面特性解析蛋清蛋白体系泡沫性质及其调控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鸡蛋蛋清蛋白(EWP)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在冰淇淋、慕斯及烘焙制品等充气食品体系中具有广泛应用。在蛋品加工过程中,包括鸡蛋新鲜度、pH值、发泡时间、发泡方式及蛋黄残留量等多种因素均可造成蛋清蛋白体系的发泡性质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实际生产中,由于鸡蛋品质差、蛋壳易破碎、人工操作失误等多种原因,打蛋和分蛋操作不可避免会造成蛋清液有蛋黄残留的现象发生,且现有的分离技术并无法保证蛋清和蛋黄完全分离,因此,会引起蛋清蛋白发泡性质下降。本文以蛋清蛋白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理化因子对其发泡性质的影响规律,并以少量蛋黄残留后的蛋清蛋白为研究模型,模拟实际蛋液体系,通过酶法预处理提高了蛋清蛋白发泡能力,对其组分结构、改善机制进行了详细解析。同时,提出物理改性方法成功制备了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提高了蛋清蛋白泡沫稳定性。通过对蛋清蛋白及其微凝胶颗粒在气-水界面的吸附稳定性分析,明确了发泡性质与界面性质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不仅为蛋清蛋白组分结构、界面性质及发泡性质的关联提供理论支持,也提升了蛋液加工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本文考察了鸡蛋新鲜度、pH值及蛋黄残留量对高蛋白浓度下(12.5%)蛋清蛋白发泡特性的影响,确定了pH值和蛋黄残留量是影响蛋清蛋白发泡的关键因子。通过对不同pH值蛋清蛋白的微观结构、表观粘度及在面糊中的应用的研究,发现pH值7.0时蛋清蛋白表面粘度高,发泡性能好,容纳空气的能力最高,形成的泡沫体系气泡分布较为均匀,且此条件下的蛋清蛋白在面糊体系中应用效果最佳。而蛋黄残留对蛋清蛋白发泡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蛋黄残留量达到0.5%后,蛋清蛋白表观粘度低,蛋白间弱相互作用被破坏,发泡能力显着下降,此时的蛋清蛋白在面糊体系中应用会造成产品品质明显下降。蛋黄残留对蛋清蛋白发泡能力的破坏主要源自于蛋黄中的浆质部分,而蛋黄颗粒并不会造成蛋清蛋白发泡能力显着下降。2.基于蛋黄残留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能破坏显着且蛋黄浆质是主要作用因子的研究结果,以蛋黄残留量0.5%的蛋清蛋白为研究模型,采用脂肪酶、磷脂酶A2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进行改善。通过对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值和酶添加量的研究,优化了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发现,脂肪酶、磷脂酶A2在最优酶解条件下均可提高蛋清蛋白打发性,但泡沫稳定性并未增加。为了明晰酶解作用机理,对比研究了蛋黄组分(蛋黄浆质和蛋黄颗粒)酶解液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能的影响,并对酶解后的蛋黄组分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脂肪酶对蛋黄结构破坏不明显,会造成蛋黄组分一定程度聚集,主要作用于蛋黄浆质;磷脂酶A2对蛋黄结构破坏程度显着,水解后的蛋黄颗粒减小,且主要作用于蛋黄颗粒。但酶解引起的蛋黄结构的变化仅提高了蛋清蛋白发泡能力,对其发泡稳定性未有显着提高。3.为提高蛋清蛋白泡沫稳定性,提出了物理改性手段。在蛋清蛋白最佳打发pH值7.0条件下,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将蛋清蛋白制备成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EWPM)。制备好的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平均水合粒径为359 nm。研究发现,蛋黄残留0.5%对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的发泡性质并无影响。为深入解析蛋清蛋白及其微凝胶颗粒的界面吸附稳定机制,分别对蛋清蛋白和物理改性后的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发泡性质和在气-水界面的吸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蛋白浓度下,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发泡能力低于蛋清蛋白,但泡沫稳定性远远超过蛋清蛋白,且在纳微尺度下观察,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均可稳定于泡沫周边,表现出良好的皮克林稳定机制。基于此,研究了蛋清蛋白及其微凝胶颗粒泡沫稳定机制,发现微凝胶颗粒稳定的泡沫更能有效抵抗气泡的歧化与聚合。通过对蛋清蛋白和微凝胶颗粒体系界面剪切粘度的测定发现,蛋清蛋白形成的界面膜脆性强,易断裂,而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形成的界面膜韧性强,不易断裂。4.根据蛋清蛋白发泡能力高和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泡沫稳定性高的各自优点,进一步研究了蛋清蛋白和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复合体系界面性质及发泡特性。结果发现,在复合体系中,随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的浓度逐渐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气泡周围光圈亮度和厚度不断增加。在泡沫聚合实验中,即使复合体系中微凝胶颗粒的添加量只有30%,气泡聚合程度与纯蛋清蛋白相比也显着降低;泡沫歧化实验结果则表明仅由蛋清蛋白稳定的气泡在长时间后存留率很低,说明复合体系比单一蛋清蛋白和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体系都更能抵抗泡沫歧化现象。复合体系稳定后的泡沫在食品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无论稳定剂是蛋清蛋白还是微凝胶颗粒,气泡大小的增加程度均表现出冷冻(-20℃/30 min)<烘干(80℃/30 min)<微波处理(700 W/15 s),即微波处理后气泡最大。综合考虑发现,当蛋清蛋白比例大于70%时,气-水界面主要由蛋白质主导;而当蛋清蛋白比例小于50%后,气-水界面则主要由微凝胶颗粒主导。
张展敖[4](2020)在《青霉素菌丝溶解及菌丝中蛋白质酶催化水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每年产生约200多万吨抗生素菌渣,抗生素菌渣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其安全处置及利用引起广泛关注。抗生素菌渣主要由抗生素菌丝体组成,菌丝体中富含蛋白质等有机物,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占干菌丝质量的50%。本论文作者所在团队提出了将抗生素菌丝溶解,并进一步制备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用于发酵培养,实现抗生素菌丝厂内循环利用的新思路。本文以青霉素菌丝为研究对象,研究碱热法、酸热法和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解青霉素菌丝过程,建立相应的最佳溶解工艺。在此基础上,以菌丝碱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等电点沉淀法考察溶液中菌丝蛋白质分布特性,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研究酶催化水解溶液中菌丝蛋白质制备氨基酸过程,建立最佳酶解工艺。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碱热法、酸热法和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解青霉素菌丝过程。研究结果显示,溶剂组成、菌丝与溶液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青霉素菌丝溶解过程皆有影响。碱热法溶解最高,青霉素菌丝的溶解率顺序为:碱热法>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酸热法。碱热法溶解菌丝最佳工艺为:4 wt%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与菌丝质量比5:1、温度50℃、溶解30min,菌丝溶解率达到69.5%,菌丝溶解容量为141.3g/L,溶液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占菌丝质量的25.3%和9.5%。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的最佳溶解工艺为:含10wt%氢氧化钠和12 wt%尿素水溶液体系、溶液与菌丝质量比为8:1、温度-8℃、溶解50 min,菌丝溶解率达到69.9%,菌丝溶解容量为88.9g/L,溶解液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分别占菌丝质量的23.5%和15.3%。与碱热法相比,低温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液中多糖含量提高了 5.8个百分点。(2)在确定最佳碱热法工艺基础上,通过等电点沉淀法考察了溶液中菌丝蛋白质的分布特性,采用PITC柱前衍生法测定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研究结果显示,菌丝溶液中蛋白质等电点范围为pH 2-11,在pH 4、7和9时,溶液中皆有蛋白质沉淀出,沉淀率分别为77.7%、30.5%和18.3%,说明菌丝蛋白质的等电点主要分布于酸性、弱酸性和中性范围条件。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含有16种氨基酸,主要是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分别约占检测出氨基酸总量的20.59%、13.20%、10.91%、8.11%和7.15%。(3)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为催化剂,研究了酶催化水解菌丝溶解液中蛋白质制备氨基酸的过程,确定了菌丝蛋白最佳催化水解工艺。研究结果显示,酶的种类、酶与蛋白质质量比、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菌丝蛋白质水解过程均有影响,其中碱性蛋白酶催化水解效果最佳。在碱性蛋白酶与蛋白质的质量比6%、溶解液pH 11、温度50℃、反应4 h的工艺条件下,青霉素菌丝蛋白质水解度达到31.43%。为进一步提高蛋白质水解度,以碱性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为催化剂,研究复合酶催化水解菌丝蛋白水解过程,确定复合酶催化最佳工艺为:复合酶与蛋白质的质量比为9%、溶解液pH 10、温度50℃、反应3 h的工艺条件下,青霉素菌丝蛋白质水解度达到42.73%,比单酶法提高了 11.3个百分点。酶解液中主要含有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等有16种氨基酸,分别占检测出氨基酸总量的15.47%、11.94%、9.41%、9.23%和 9.22%。
杨育迪[5](2018)在《冲调型鸭骨汤料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认为鸭骨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且十分价廉,是鸭屠宰和加工过程中主要的副产物。一直以来,我国不仅是养鸭大国,也是消费大国。随着我国鸭的产量不断增长,鸭骨的产量也越来越多。本论文以鸭骨为原材料,采用常压蒸煮、酶解、酸解、调味及喷雾干燥等技术对鸭骨进行深加工和产品开发,旨在研究出一种营养方便的冲调型鸭骨汤料。研究了不同煮骨时间和骨水比例对鸭骨汤煮制工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测定鸭骨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得率,确定了最佳煮骨时间和最佳骨水比,即最佳煮骨时间为45 min,最佳骨水比为1:2.5。选取了碱性蛋白酶水解骨中的蛋白质,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添加量、底物浓度对水解程度的影响,采用pH-stat法测定水解度,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酶解条件的优化,得到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55℃,底物浓度为4.5%,酶浓度为7.00 × 103U/g。该条件下鸭骨汤酶解的水解度达到24.15%。采用福林酚法比较了酶解前后鸭骨汤中肽含量的变化,酶解前肽含量为43.2 μg/mL,酶解后为139 μg/mL,酶解后是酶解前的3.22倍。通过研究酶解前后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发现:酶解后的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DPPH.清除能力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比酶解前都有了相应的提高。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对酶解前后骨汤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解前为178.33 mg/g,酶解后为206.50 mg/g,酶解后比酶解前增加了 15.80%。对酶解后的骨渣中的钙进行解离,研究结果发现乳酸的钙离子溶出率为35.15%,乙酸为38.26%,柠檬酸为40.85%,柠檬酸的解离效果明显优于乙酸和乳酸,研究了柠檬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料液比对柠檬酸解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柠檬酸最佳解离条件:酸的浓度为1.00 mol/L,酸解时间为30 min,酸解温度为50℃,料液比为5:1,此条件下的钙离子溶出率为45.24%。研究了鸭骨汤料制备工艺中的去腥配方、调味配方,采用感官评定得出最佳的去腥配方为:紫苏汁3.0%,红茶汁1.0%,姜汁0.4%,白酒5.0%;最佳的调味配方为:食盐0.4%,白砂糖0.2%,鸡精0.3%,五香粉0.15%。调味后的鸭骨汤经过真空浓缩和喷干燥后制成产品,即冲调性鸭骨汤料。对汤料进行速溶性、分散性、稳定性及主要的营养成分、微生物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冲调型鸭骨汤料产品品质符合行业标准。
范露,刘茹,熊善柏[6](2014)在《3种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以白鲢采肉后的带肉鱼骨为原料,以氮收率、水解度、分子量分布、水解产物的组成、色度为考察指标,比较酸法、碱法和酶法3种水解方法对于鱼骨蛋白水解效果的影响,为鱼骨资源的精深加工提供试验依据。结果表明,碱法水解氮收率和水解度最高,其次依次为酸法和酶法;酸法和碱法水解生成的小分子肽类和氨基酸较酶法多,但水解产物盐含量高,颜色较深;酸法水解有利于骨骼中钙的溶出,碱法水解则有利于磷的溶出,酶法水解则仍有大量蛋白质和钙磷存在于骨渣中。
彭慧莉[7](2013)在《酶解和乳酸菌发酵猪骨的工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畜禽骨资源极其丰富,营养价值高,但骨的利用率不高,附加值低,发展更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畜禽骨产品,是畜禽副产品研究、开发的重点。猪骨作为猪的副产物,所含有的钙、磷、铁、钠等多种矿物质元素都远远超过猪肉本身,蛋白质含量为23%左右,但猪的骨头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本试验分别采用酶技术以及乳酸菌发酵,对骨进行深加工和开发,研究开发新型骨骼食品——骨素以及乳酸菌发酵骨泥骨粉,以提高畜禽骨综合利用产品的档次和价值,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市场前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猪骨蛋白酶水解产物骨素的技术和工艺研究在酶法水解猪骨粉的研究中,以新鲜猪排骨为原料,首先以不同种类的蛋白酶对猪骨酶解的效果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水解效果最好。同时,研究了猪骨酶解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其最佳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酶用量为7%,料液比为1:2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5h。2.乳酸菌发酵骨泥骨粉的技术和工艺研究在乳酸菌发酵猪骨粉的研究中,从猪骨中筛选分离出了适宜于猪骨发酵的乳酸菌菌株。本实验从预埋于土壤里经两个月自然降解的猪骨取样,采用稀释平板分离法,以TJA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了适合猪骨发酵的乳酸菌菌株。同时,研究了乳酸菌发酵猪骨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以乳酸菌发酵分解骨粉后测定游离氨基酸和钙离子的含量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乳酸菌接种量、蔗糖添加量和骨粉添加量分别为12%、6g和4g,发酵温度为39.5℃,最佳的发酵时间为48小时。
方端[8](2010)在《牛骨蛋白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热反应体系建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牛骨粉为原料,采用蛋白酶水解制各牛骨蛋白酶解液,对酶解工艺进行对比研究;以牛骨蛋白酶解液为基料,添加还原糖、氨基酸等辅料进行热反应制备肉味风味料,对热反应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最后利用SPME-GC-MS及GC-O结合分析了肉味风味料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选择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商业复合酶对牛骨粉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为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与正交试验分析,确定酶解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牛骨粉经过90℃、30min加热预处理可促进酶解;木瓜酶酶解牛骨最佳条件是酶解pH值5.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为2h,加酶量E/S为8000u/g,底物浓度为1:12.5;中性酶酶解牛骨最佳条件是酶解pH值7.0,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为1h,加酶量E/S为8000u/g,底物浓度为1:12.5;碱性酶酶解牛骨最佳条件是酶解pH值9.0,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为1h,加酶量E/S为8000u/g,底物浓度为1:12.5;商业复合酶酶解牛骨最佳条件是酶解pH值6.6,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为2h,加酶量E/S为10000u/g,底物浓度为1:14。再对脉冲条件下酶解与普通酶解进行了效果对比研究,发现脉冲预处理效果不及加热预处理;脉冲条件下酶解效果不及普通酶解效果。另外,分别对木瓜酶酶解液、商业复合蛋白酶酶解液及脉冲条件下酶解液进行了氨基酸测定,结果表明:商业复合酶酶解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达79.5866mg/100ml,木瓜酶酶解样品中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低些,仅12.0022mg/100ml,脉冲条件下木瓜酶酶解样品中的含量最低,仅2.2238mg/100ml。以木瓜酶酶解液为基料,添加还原糖、氨基酸等辅助材料进行热反应制备香骨汁,以感官评定为指标,对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并通过将牛骨热反应香汁与食盐、香辛料及稳定剂配比混合,加热使其产生独特风味与香气并形成怡口酱状。结果表明:牛骨酶解液经热反应后能产生具有浓郁烤肉香味,呈明亮金黄色,有圆润鲜味的香骨汁;热反应最佳条件为:浓缩1倍后的牛骨酶解液+木糖2%+半胱氨酸0.30%+硫胺素0.3%+牛磺酸0.1%,温度120℃,时间40min,pH7;香骨酱最佳配比为最佳配比条件为:浓缩1倍的香骨汁+食盐1%+辣料、香料各0.1%+CMC0.6%。分别对木瓜酶酶解液、商业复合蛋白酶酶解液及脉冲条件下酶解液的热反应香汁进行了氨基酸测定,并采用SPME-GC-MS与GC-O方法联用对三种牛骨酶解液热反应香汁进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热反应后的产物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多于热反应之前的酶解液,其中商业复合酶酶解物热反应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最高,达94.9614mg/100ml,木瓜酶酶解物热反应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相对低些,仅33.8478mg/100ml,脉冲条件下木瓜酶酶解物热反应产物中的含量最低,仅31.3200mg/100ml。分析三种酶解方式下得出的热反应产物中的风味物质成分,相同点是均鉴定出呋喃、醛、醇、酯、烃及胺类化合物,均鉴定出2,5-二甲基呋喃、糠醛、苯甲醛、3,3,3-三氟醚丙烯。不同点是商业复合酶反应产物中有吡喃、哒嗪等化合物,而单酶反应产物中没有被鉴定出。单酶反应产物中有酸类物质,而商业复合酶反应产物中没有。木瓜酶普通酶解液热反应样品经GC-MS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6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杂环类化合物占24.50%,脂肪族化合物占70.09%。商业复合酶酶解液热反应样品经GC-MS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2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杂环类化合物占28.90%,脂肪族化合物占71.12%。脉冲条件下木瓜酶酶解液热反应样品经GC-MS共鉴定出匹配度较高的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杂环类化合物占16.21%,脂肪族化合物占72.97%。最后还对形成风味的主要化合物进行了探讨。
向聪,马美湖[9](2009)在《畜骨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本文结合如何提高畜骨的食用价值,介绍了畜禽骨骼的成分及开发利用价值和综合利用的常用方法,同时对骨产品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并展望了畜骨加工的开发前景。
刘小蕾[10](2009)在《熬制和酶解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及其脱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猪骨素作为一种天然调味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有动物新鲜骨肉天然的味道和香气,具有很好的风味增强效果,可赋予人们追求自然柔和的美味,一直以来也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试通过研究骨汤熬制工艺参数及酶解等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优化猪骨熬制及酶解工艺条件,改善其风味,同时对酶解液的脱苦方法进行初探,以期为制备猪骨素时猪骨的前处理条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油脂POV值、骨汤得率及骨汤浸取能力值为评价指标,结合感官评定,研究了熬制时间、原料、熬制温度及骨水比例对骨汤品质的影响,并以蛋白质含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骨汤熬制工艺。研究结果如下: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猪骨汤的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骨汤得率及油脂POV值随着熬制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当熬制时间超过3小时时,增加趋势逐渐变缓,骨汤浸取能力值随熬制时间的延长一直呈下降趋势;猪腿骨与猪肩胛骨对骨汤品质影响差异显着,猪肩胛骨汤中除粗脂肪含量及油脂POV值低于猪腿骨汤外,其他各理化指标评价均高于猪腿骨汤,但猪腿骨汤感官评分高于猪肩胛骨汤;骨汤油脂POV值受熬制温度的影响很大,随温度的升高,其增加幅度明显加快,但熬制温度对其他理化指标影响不大;随着骨水比例的不断减小,除油脂POV值增幅较小外,猪骨汤其他各理化指标均先增加后减小,1:2.0为其综合品质最佳时对应的骨水比例。以得到最大浓度的蛋白质含量为目标,猪骨汤熬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猪肩胛骨为原料,维持骨水比例1:2.0,在105℃条件下熬制4小时。此时,熬制出的猪骨汤中蛋白质含量为8.5012%。2、以水解度(DH)和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TCA-NSI)为评价指标,分别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这四种蛋白酶的最适条件下对猪骨汤进行酶解,选出酶解骨汤的最佳单一酶和复配酶,并优化了复配酶酶解猪骨汤的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为酶解猪骨汤最佳单一酶,酶解3小时后其单一酶解猪骨汤的水解度为1.0168%,所得酶解液的TCA-NSI值为0.5836%;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为最佳复配酶。固定酶解时间4小时,骨汤底物蛋白浓度为0.5%,此时复配酶酶解猪骨汤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为得到最大水解度DH,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配比例为0.6:1.4,反应体系pH7.6,加酶量800u/g底物,酶解温度45℃;为得到最大酶解液的TCA-NSI值,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复配比例为1.2:0.8,反应体系pH7.6,加酶量800u/g底物,酶解温度45℃。在各自最佳组合条件下酶解4小时,对应的水解度DH为0.8203%,酶解液TCA-NSI值为2.9213%。3.优化了共沸异丁醇萃取、类蛋白反应和加明胶一起酶解三种脱苦方法各自作用于骨汤酶解液的条件,并利用Tricine-SDS-PAGE电泳比较了它们对骨汤酶解液的脱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共沸异丁醇萃取时共沸异丁醇的添加量与骨汤酶解液最佳体积比为1:1;底物和明胶以1:1的比例一起酶解3小时所得最终酶解液的苦味值最小;类蛋白反应脱苦时,以风味蛋白酶为转肽酶,转肽反应2小时的类蛋白反应所得酶解液的苦味值最小。根据Tricine-SDS-PAGE电泳结果可以看出,共沸异丁醇萃取、类蛋白反应和底物与明胶一起酶解三种脱除酶解液苦味的方法中,共沸异丁醇脱苦最彻底。
二、酶法水解骨蛋白最佳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酶法水解骨蛋白最佳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两步酶促水解鱼油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绪论 |
1.1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简介 |
1.1.1 n-3 PUFA的结构与分布 |
1.1.2 n-3 PUFA的生理功能 |
1.1.3 n-3 PUFA的存在形式和应用 |
1.2 脂肪酶概述 |
1.2.1 脂肪酶的简介 |
1.2.2 脂肪酶的性质与应用 |
1.2.3 脂肪酶固定化 |
1.3 n-3 PUFA的酶法富集 |
1.3.1 酯化法 |
1.3.2 酯交换法 |
1.3.3 水解法 |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酶法一步水解鱼油富集n-3 PUFA甘油酯 |
2.2.2 酶法二步水解鱼油富集n-3 PUFA甘油酯 |
2.2.3 脂肪酶的固定化 |
2.2.4 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测定 |
2.2.5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2.6 脂质组成分析 |
2.2.7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酶法水解富集n-3 PUFA甘油酯 |
3.1.1 脂肪酶种类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1.2 酶添加量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1.3 反应体系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1.4 水油比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1.5 pH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1.6 反应温度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1.7 金属离子对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2 酶法水解二步富集n-3 PUFA甘油酯 |
3.2.1 脂肪酶类型对二步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2.2 酶添加量对二步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2.3 水油比对二步富集n-3 PUFA甘油酯的影响 |
3.2.4 pH对二步富集n-3 PUFA的影响 |
3.2.5 温度对二步富集n-3 PUFA的影响 |
3.3 脂肪酶固定化的初步探索 |
3.3.1 载体的选择 |
3.3.2 酶液浓度对脂肪酶固定化的影响 |
3.3.3 pH对固定化酶蛋白固载量的影响 |
3.3.4 温度对固定化酶蛋白固载量的影响 |
3.3.5 固定化酶的性质 |
3.4 固定化酶应用水解富集n-3 PUFA甘油酯 |
3.4.1 固定化酶水解的最适添加量 |
3.4.2 固定化酶水解的最适温度 |
3.4.3 其他种类油脂n-3 PUFA甘油酯的富集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2)餐厨垃圾酶法分质回收碳源和氮源的工艺优化及残渣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餐厨垃圾处理的研究现状 |
1.1.1 餐厨垃圾的产生及特点 |
1.1.2 餐厨垃圾的主要处理技术 |
1.2 餐厨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
1.2.1 餐厨垃圾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 |
1.2.2 餐厨垃圾中碳源的回收利用 |
1.2.3 餐厨垃圾中氮源的回收利用 |
1.3 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
1.3.1 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1.3.2 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
1.3.3 酶在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1.3.4 酶在有机组分分离提取中的应用研究 |
1.4 黑水虻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1 黑水虻的分布 |
1.4.2 黑水虻的生物学特性 |
1.4.3 黑水虻在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中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淀粉酶回收餐厨固渣中碳源的工艺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淀粉酶的筛选 |
2.2.3 复合淀粉酶水解的单因素实验 |
2.2.4 响应面优化实验 |
2.2.5 等电点沉淀法去除蛋白质 |
2.2.6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种类淀粉酶对餐厨固渣碳源的提取效果 |
2.3.2 复合淀粉酶水解餐厨固渣的单因素实验 |
2.3.3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结果 |
2.3.4 等电点沉淀法提高碳源纯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淀粉酶-蛋白酶梯度酶解回收餐厨固渣中的氮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蛋白酶的筛选 |
3.2.3 直接酶解和梯度酶解氮源提取液的制备 |
3.2.4 酶解动力学分析 |
3.2.5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蛋白酶的选取 |
3.3.2 直接酶解和梯度酶解对氮源回收的影响 |
3.3.3 餐厨固渣蛋白的酶解动力学特性 |
3.3.4 淀粉和蛋白质在梯度酶解过程中的溶出效果 |
3.4 小结 |
第四章 餐厨固渣酶法分质处理后残渣的资源化利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接种比的确定 |
4.2.3 在最佳接种比条件下转化餐厨残渣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黑水虻幼虫接种比的确定 |
4.3.2 黑水虻对残渣有机质的降解效果 |
4.3.3 残渣有机组分降解与黑水虻营养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4.3.4 黑水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
4.3.5 黑水虻转化后的虫沙组成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界面特性解析蛋清蛋白体系泡沫性质及其调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食品泡沫及其界面性质概述 |
1.2.1 泡沫形成及失稳机制 |
1.2.2 理化因子对界面性质影响 |
1.2.3 泡沫成分调控因子对泡沫特性的影响 |
1.2.4 泡沫稳定剂分类 |
1.3 改善鸡蛋蛋白泡沫性质的方法 |
1.3.1 物理法改善鸡蛋蛋白泡沫性质 |
1.3.2 化学法改善鸡蛋蛋白泡沫性质 |
1.3.3 酶解法改善鸡蛋蛋白泡沫性质 |
1.4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主要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化因子对蛋清蛋白界面性质及发泡性质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样品成分测定 |
2.2.5 泡沫性质测定 |
2.2.6 流变学性质测定 |
2.2.7 蛋白溶解度测定 |
2.2.8 表面张力测定 |
2.2.9 粒径电位测定 |
2.2.10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 |
2.2.11 面糊比重测定 |
2.2.12 面糊微观结构观察 |
2.2.13 面糊流变性质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鸡蛋新鲜度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的影响 |
2.3.2 pH值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的影响 |
2.3.3 蛋黄残留量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的影响 |
2.3.4 蛋黄组分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酶法干预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界面性质影响及酶解调控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试剂 |
3.2.2 仪器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酶解液泡沫特性研究 |
3.2.5 酶解液蛋白溶解度的测定 |
3.2.6 酶解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
3.2.7 酶解液粒径电位的测定 |
3.2.8 酶解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3.2.9 酶解液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酶解条件优化 |
3.3.2 酶解对蛋清蛋白界面理化性质的影响 |
3.3.3 酶解调控机制解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物理改性对蛋清蛋白发泡性质影响及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界面吸附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试剂 |
4.2.2 仪器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的粒径测定 |
4.2.5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测定 |
4.2.6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稳定的泡沫歧化实验 |
4.2.7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稳定的泡沫聚合实验 |
4.2.8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界面剪切粘度测定 |
4.2.9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
4.2.10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冷冻扫描电镜观察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理化性质分析 |
4.3.2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稳定的新鲜泡沫微观结构观察 |
4.3.3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稳定的泡沫稳定性分析 |
4.3.4 蛋清蛋白微凝胶颗粒对其稳定的界面剪切流变性质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蛋清蛋白及其微凝胶颗粒复合体系界面性质及泡沫加工稳定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试剂 |
5.2.2 仪器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复合体系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测定 |
5.2.5 复合体系稳定的泡沫歧化和聚合实验 |
5.2.6 复合体系稳定的泡沫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5.2.7 复合体系界面流变学性质测定 |
5.2.8 复合体系泡沫加工稳定性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体系发泡能力分析 |
5.3.2 复合体系稳定的泡沫微观结构观察 |
5.3.3 复合体系泡沫对聚合稳定性的影响 |
5.3.4 复合体系泡沫对歧化稳定性的影响 |
5.3.5 复合体系泡沫对界面剪切流变性的影响 |
5.3.6 加工处理对复合体系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Ⅱ:EWP与 EWPM稳定气泡歧化过程图谱 |
(4)青霉素菌丝溶解及菌丝中蛋白质酶催化水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文献综述 |
1.2.1 抗生素菌渣简介 |
1.2.2 抗生素菌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现状 |
1.2.3 废毛发中角蛋白质溶解 |
1.2.4 纤维素溶解的研究现状 |
1.2.5 蛋白质催化水解的研究 |
1.3 本论文立题思想与内容简介 |
第2章 青霉素菌丝高效溶解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部分 |
2.3.1 青霉素菌丝预处理 |
2.3.2 青霉素菌丝溶解 |
2.3.3 溶解液中蛋白质、多糖含量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碱热法溶解青霉素菌丝 |
2.4.2 酸热法溶解青霉素菌丝 |
2.4.3 氢氧化钠尿素溶液体系溶解菌丝 |
2.4.4 溶解液中蛋白质、多糖含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的分布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部分 |
3.3.1 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 |
3.3.2 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等电点沉淀菌丝蛋白质 |
3.4.2 菌丝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酶法催化水解溶解液中菌丝蛋白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部分 |
4.3.1 酶法水解菌丝蛋白质 |
4.3.2 菌丝蛋白质水解度的测定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酶法水解菌丝蛋白质 |
4.4.2 复合酶法水解菌丝蛋白质 |
4.4.3 酶解液中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冲调型鸭骨汤料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畜禽骨的概况 |
1.1.1 畜禽骨的营养价值 |
1.1.2 畜禽骨的研究现状 |
1.1.3 畜禽骨的加工利用方法 |
1.2 鸭骨的研究现状 |
1.2.1 鸭骨的资源利用情况 |
1.2.2 鸭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骨汤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汤料产品的研究进展 |
1.3.2 方便汤料的现状与问题 |
1.3.3 方便汤料研制中的新技术应用 |
1.4 冲调型汤料的技术应用 |
1.4.1 煮骨工艺 |
1.4.2 酶解工艺 |
1.4.3 风味调配复合化 |
1.4.4 制粒工艺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冲调型鸭骨汤料的技术路线 |
2.3 鸭骨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 |
2.4 煮骨工艺的研究 |
2.4.1 原料的预处理 |
2.4.2 煮骨时间的确定 |
2.4.3 骨水比例的确定 |
2.5 酶解工艺的研究 |
2.5.1 酶解原料的制备及酶解工艺流程 |
2.5.2 酶制剂的筛选 |
2.5.3 酶解时间的确定 |
2.5.4 酶解温度的确定 |
2.5.5 酶添加量的确定 |
2.5.6 底物浓度的确定 |
2.5.7 酶解正交试验设计 |
2.5.8 多肽粉的制备 |
2.5.9 酶解前后肽含量的测定 |
2.5.10 酶解前后多肽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2.5.11 酶解前后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6 酸解工艺的研究 |
2.6.1 钙离子溶出率的测定 |
2.6.2 酸的选择 |
2.6.3 酸的浓度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2.6.4 反应时间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2.6.5 反应温度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2.6.6 料液比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2.6.7 酸解正交试验设计 |
2.7 鸭骨汤料的研制及产品品质的评价 |
2.7.1 鸭骨汤去腥工艺的确定 |
2.7.2 鸭骨汤调味工艺的确定 |
2.7.3 鸭骨汤料主要成分的测定 |
2.7.4 鸭骨汤料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
2.7.5 鸭骨汤料速溶性的测定 |
2.7.6 鸭骨汤料分散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鸭骨粉基本成分的测定结果 |
3.2 煮骨工艺研究 |
3.2.1 煮骨时间对骨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得率的影响 |
3.2.2 骨水比对骨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得率的影响 |
3.3 酶解工艺研究 |
3.3.1 酶解时间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程度的影响 |
3.3.2 酶解温度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程度的影响 |
3.3.3 酶添加量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程度的影响 |
3.3.4 底物浓度对碱性蛋白酶水解程度的影响 |
3.3.5 酶解正交试验 |
3.3.6 酶解前后肽含量研究 |
3.3.7 酶解前后多肽抗氧化活性研究 |
3.3.8 酶解前后氨基酸研究 |
3.4 酸解工艺研究 |
3.4.1 三种酸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3.4.2 柠檬酸浓度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3.4.3 反应时间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3.4.5 料液比对钙离子溶出率的影响 |
3.4.6 酸解正交试验 |
3.5 鸭骨汤料去腥和调味研究及品质评价 |
3.5.1 鸭骨汤去腥工艺研究 |
3.5.2 鸭骨汤调味工艺研究 |
3.5.3 鸭骨汤料的形成 |
3.5.4 鸭骨汤料主要成分研究 |
3.5.5 鸭骨汤料微生物指标研究 |
3.5.6 鸭骨汤料速溶性研究 |
3.5.7 鸭骨汤料分散性研究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的创新点 |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6)3种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主要试验仪器 |
1.3 试验方法 |
1.3.1 鱼骨的预处理及破碎 |
1.3.2 鱼骨蛋白的酸法水解 |
1.3.3 鱼骨蛋白的碱法水解工艺 |
1.3.4 鱼骨蛋白的酶法水解工艺 |
1.3.5 理化指标的测定 |
1.3.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液氮收率和水解度的影响 |
2.2 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液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2.3 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产物基本组成的影响 |
2.4 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产物色度的影响 |
3 结论 |
(7)酶解和乳酸菌发酵猪骨的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骨的营养价值与开发价值 |
1.2 骨的综合利用 |
1.2.1 加工骨粉及骨素 |
1.2.2 加工骨胶 |
1.2.3 加工骨油 |
1.2.4 制备抗氧化肽 |
1.2.5 制备水解动物蛋白 |
1.2.6 制备其他食品 |
1.3 骨的降解利用方法 |
1.3.1 酸水解法 |
1.3.2 碱解法 |
1.3.3 微生物发酵法 |
1.3.4 酶解法 |
1.4 国内外骨产品开发利用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酶法水解猪骨粉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1.1 酶解骨蛋白的研究动态 |
2.1.2 酶解骨蛋白的研究现状 |
2.1.3 骨的酶解技术及应用 |
2.1.4 骨素的开发应用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原料及试剂 |
2.2.2 试验仪器 |
2.2.3 试验方法 |
2.2.4 酶法水解猪骨粉单因素试验 |
2.2.5 酶法水解猪骨粉正交试验 |
2.2.6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酶法水解猪骨粉单因素试验 |
2.3.2 酶法水解猪骨粉正交试验 |
2.4 小结 |
3 乳酸菌发酵猪骨粉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1.1 乳酸菌发酵对猪骨粉营养价值的影响 |
3.1.2 乳酸菌在骨头发酵中的应用 |
3.1.3 乳酸菌的生理特点 |
3.1.4 乳酸菌的功能活性研究 |
3.1.5 乳酸菌发酵骨泥和骨粉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剂及培养基 |
3.2.2 实验仪器 |
3.2.3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适合猪骨发酵的乳酸菌的筛选分离 |
3.3.2 筛选菌株的理化检验和鉴定 |
3.3.3 利用乳酸菌发酵猪骨粉的单因素实验 |
3.3.4 利用乳酸菌发酵猪骨粉的正交试验 |
3.3.5 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验证和发酵时间的确定 |
3.4 小结 |
3.4.1 分离乳酸菌的指示剂与培养基的选择 |
3.4.2 乳酸菌的分离和筛选 |
3.4.3 最佳乳酸菌发酵猪骨粉的条件和工艺 |
结论 |
1 酶解骨蛋白的研究 |
2 猪骨发酵乳酸菌的筛选和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
3 畜骨在食品开发中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8)牛骨蛋白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热反应体系建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畜禽鲜骨的利用概况 |
1.1 畜禽鲜骨的利用价值 |
1.2 国内外畜禽鲜骨的利用现状 |
2 国内外牛骨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3 热反应肉味风味料的研究概况 |
3.1 热反应肉味风味料的概念 |
3.2 热反应制备肉味风味料的制备机理 |
3.2.1 形成肉味风味的前体物质 |
3.2.2 热反应形成肉味风味料的反应机理 |
3.3 热反应制备肉味风味料的影响因素 |
3.3.1 前体物质的种类 |
3.3.2 反应溶剂 |
3.3.3 反应温度 |
3.3.4 反应时间 |
3.3.5 反应pH |
4 SPME-GC-MS及GC-O结合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概况 |
4.1 SPME方法分离挥发性风味物质技术简介 |
4.2 GC-MS方法鉴定挥发性风味物质技术简介 |
4.3 GC-O方法感官分析挥发性风味物质技术技术简介 |
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牛骨酶解工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牛骨酶解工艺方法 |
1.2.2 牛骨预处理温度确定试验 |
1.2.3 牛骨预处理时间确定 |
1.2.4 木瓜蛋白酶酶解工艺试验设计 |
1.2.5 中性蛋白酶酶解工艺试验设计 |
1.2.6 碱性蛋白酶酶解工艺试验设计 |
1.2.7 商业复合酶酶解工艺试验设计 |
1.2.8 脉冲条件下酶解工艺试验设计 |
1.2.9 测定方法 |
1.2.10 水解度计算公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牛骨主要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
2.2 牛骨预处理试验结果 |
2.2.1 预处理温度的试验结果 |
2.2.2 预处理时间测定结果 |
2.3 木瓜酶酶解工艺结果 |
2.3.1 酶解温度试验结果 |
2.3.2 酶解pH值试验结果 |
2.3.3 加酶量E/S试验结果 |
2.3.4 酶解时间试验结果 |
2.3.5 底物浓度试验结果 |
2.3.6 木瓜酶酶解正交试验结果 |
2.4 中性酶酶解工艺结果 |
2.4.1 酶解温度试验结果 |
2.4.2 酶解pH值试验结果 |
2.4.3 加酶量E/S试验结果 |
2.4.4 酶解时间试验结果 |
2.4.5 底物浓度试验结果 |
2.4.6 中性酶酶解正交试验结果 |
2.5 碱性酶酶解工艺结果 |
2.5.1 酶解温度试验结果 |
2.5.2 酶解pH值试验结果 |
2.5.3 加酶量E/S试验结果 |
2.5.4 酶解时间试验结果 |
2.5.5 底物浓度试验结果 |
2.5.6 碱性酶酶解正交试验结果 |
2.6 商业复合酶酶解工艺结果 |
2.6.1 底物浓度试验结果 |
2.6.2 酶解温度试验结果 |
2.6.3 酶解pH值试验结果 |
2.6.4 加酶量(E/S)试验结果 |
2.6.5 酶解时间试验结果 |
2.6.6 商业复合酶酶解正交试验结果 |
2.7 脉冲条件下酶解工艺结果 |
2.7.1 脉冲预处理与加热预处理效果对比 |
2.7.2 不同脉冲频率条件下酶解对比试验 |
2.7.3 不同脉冲电压条件下酶解对比试验 |
2.7.4 不同脉冲时间处理酶解对比试验 |
2.7.5 脉冲条件下酶解工艺正交试验结果 |
2.7.6 脉冲条件下酶解与普通酶解效果对比 |
2.7.7 脉冲处理前后的酶活对比 |
2.8 牛骨酶解物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牛骨酶解物热反应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原料 |
1.1.2 主要试剂 |
1.1.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牛骨酶解液制备 |
1.2.2 热反应制备牛骨香汁实验设计 |
1.2.3 制备香骨酱的实验设计 |
1.2.4 评价与测定项目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热反应制备牛骨香汁的结果分析 |
2.1.1 还原糖的确定 |
2.1.2 氨基酸源的确定 |
2.1.3 油脂的确定 |
2.1.4 其他物质的确定 |
2.1.5 反应温度的确定 |
2.1.6 反应时间的确定 |
2.1.7 反应初始pH的确定 |
2.1.8 酶解液浓缩倍数的确定 |
2.1.9 热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
2.1.10 热反应工艺的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 |
2.2 热反应制备香骨酱的结果分析 |
2.2.1 食盐添加量的确定 |
2.2.2 辣料、香料添加量的确定 |
2.2.3 稳定剂添加量的确定 |
2.2.4 牛骨热反应香汁浓缩不同倍数的感官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牛骨酶解物热反应产物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样品制备 |
1.2.2 挥发性物质的提取分离 |
1.2.3 气-质联用(GC-MS)分析 |
1.2.4 挥发性物质的鉴定 |
1.2.5 GC-O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牛骨酶解物热反应产物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
2.2 不同酶解液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MS分析结果 |
2.2.1 不同酶解液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MS总离子色谱图 |
2.2.2 不同酶解液热反应产物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MS鉴定结果 |
2.2.3 对形成主要风味具有重要贡献的化合物的探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六章 本论文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畜骨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畜禽骨骼的主要成分 |
1.1 矿物质含量 |
1.2 胶原蛋白与氨基酸含量 |
1.3 脂肪与脂肪酸含量 |
2 畜骨降解利用方法 |
2.1 酸解法 |
2.2 碱解法 |
2.3 微生物发酵法 |
2.4 酶解法 |
3 畜骨的综合利用进展 |
3.1 加工骨泥 |
3.2 加工骨精和骨粉 |
3.3 加工骨胶 |
3.4 加工即食骨髓 (质) |
3.5 加工骨油 |
3.6 加工骨肥 |
3.7 制备抗氧化肽 |
3.8 制备水解动物蛋白 |
3.9 制备牛骨水解明胶 |
3.10 畜骨产品开发的其他方面 |
4 展望 |
(10)熬制和酶解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及其脱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骨及骨素的营养价值 |
1.2 骨类食品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酶解研究 |
1.4 脱苦研究 |
1.4.1 蛋白质水解物的苦味及其呈味机制 |
1.4.2 苦味控制的方法 |
1.5 骨类食品的开发前景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熬制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2.2.2 酶解工艺的优化 |
2.2.3 酶解液的脱苦 |
2.2.4 分析及检测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熬制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3.1.1 熬制时间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3.1.2 原料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3.1.3 熬制温度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3.1.4 骨水比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3.1.5 猪骨汤熬制工艺优化 |
3.2 酶解工艺的优化 |
3.2.1 酶活力的测定 |
3.2.2 复配酶酶解猪骨汤单因素试验 |
3.2.3 酶解猪骨汤最佳复配酶的确定 |
3.2.4 复配酶解猪骨汤工艺条件优化 |
3.3 酶解液的脱苦 |
3.3.1 脱苦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2 Tricine-SDS-PAGE电泳条带分析 |
4 讨论 |
4.1 熬制工艺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4.1.1 熬制时间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4.1.2 原材料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4.1.3 熬制温度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4.1.4 骨水比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 |
4.2 酶解对猪骨汤工艺品质的影响 |
4.2.1 最佳单一酶的确定 |
4.2.2 酶解骨汤工艺条件优化 |
4.3 酶解液的脱苦 |
5 结论 |
6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酶法水解骨蛋白最佳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两步酶促水解鱼油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的研究[D]. 杨壮壮. 江南大学, 2021(01)
- [2]餐厨垃圾酶法分质回收碳源和氮源的工艺优化及残渣利用研究[D]. 赵淑兰.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界面特性解析蛋清蛋白体系泡沫性质及其调控机理研究[D]. 李鑫. 江南大学, 2020(01)
- [4]青霉素菌丝溶解及菌丝中蛋白质酶催化水解研究[D]. 张展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2020(02)
- [5]冲调型鸭骨汤料的研究与开发[D]. 杨育迪.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6)
- [6]3种水解方法对鱼骨蛋白水解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J]. 范露,刘茹,熊善柏. 食品工业, 2014(02)
- [7]酶解和乳酸菌发酵猪骨的工艺研究[D]. 彭慧莉. 西华大学, 2013(03)
- [8]牛骨蛋白酶解工艺及其产物热反应体系建立研究[D]. 方端. 华中农业大学, 2010(04)
- [9]畜骨综合利用与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 向聪,马美湖. 肉类研究, 2009(06)
- [10]熬制和酶解对猪骨汤品质的影响及其脱苦方法研究[D]. 刘小蕾. 四川农业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