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乐林注射液和消心痛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45例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沈会[1](2006)在《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证。心力衰竭是多种心系疾病或非心系疾病发展的结果,如心悸、胸痹心痛、咳嗽等。我国心衰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而一直受到普遍重视。本病有着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而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从先秦时期到现代,历经二千多年,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实践认识,逐渐完善了心力衰竭的发病规律和辨证要点,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记述了先秦时期到现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对该病论述的发展及独到之处,回顾和研究不同阶段的特点,这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中心力衰竭的定义与范围,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按现代中医的标准对心力衰竭病名作出明确的定义,指出心力衰竭一病所包括的西医病名范围。由于古代中医文献中无心力衰竭这一病名,而该病的相关病名却有出现,并且在不同历史时代对其认识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该部分对与本病相关的七个病名的内涵及沿革作了探讨。第二部分分为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几个阶段,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分别对各期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总结其发展与独到之处。在每一阶段中介绍心力衰竭相关文献中所载内容的特点,包括继承、创新和发展;重点对有代表性的着作进行细致的分析,其中涉及了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特点、调护等多个方面,并对心力衰竭论治有卓越贡献的医家进行了简单论述,以便于了解心力衰竭论治理论提出的背景。这些丰富的理论、经验、学术思想对今人的研究将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是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护理及中西医结合方面进行总结。建国以后,中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的方法,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分型方面更加丰富。在治疗上,不光是传统的方药、针灸、气功的治疗,还有中药注射液、中药雾化剂、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并且,名老中医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经验,也值得借鉴。
郭媛,保健媛,郭方,傅天颖[2](2003)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年第10卷关键词索引》文中研究表明
黄文生[3](2001)在《《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文中指出
杨传涛,刘东[4](2001)在《普乐林注射液和消心痛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45例临床观察》文中认为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ranch;[5](2019)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参照国际临床指南制订标准,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以传统中医辨证论治为基本点,结合循证医学原理,在古今文献回顾分析、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中成药系统综述、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专家咨询等系统研究工作基础上,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基本证候特点、辨证用药规律等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并经讨论制定。《指南》旨在规范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诊疗,促进中医诊治稳定型心绞痛水平的提高,以期为从事冠心病防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
张淼[6](2019)在《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1.对益气活血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近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定性评估,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研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为客观评价益气活血治则对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2.对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的中药方剂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确认其治疗法则,总结其用药规律,并进一步对挖掘结果中使用频数排在前3的中药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可以为未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且对益气活血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方法:1.Meta分析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近十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益气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随机对照临床实验(RCTs)。用Revman5.3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森林图呈现,用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是否稳定,漏斗图分析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2.数据挖掘搜集2008年至今近十年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中治疗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的中药方剂,建立excel数据集以及软件数据挖掘模型,设置最小置信度和支持度阈值,用数据挖掘软件SPSS Clementine12.0中的经典算法Apriori算法对所纳入组方药物配伍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分析高频药物及组合,总结其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3.网络药理选用频数分析的使用频数最高的3味中药,初步研究这3味中药对冠心病心绞痛作用的相关的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为后期研究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机制等基础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1.系统评价益气活血方药用于6种常见心血管疾病的结果如下:(1)益气活血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81篇RCTs,先根据诊断进行分层,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心绞痛以及无明确分型的冠心病心绞痛在提高临床总疗效、心电图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上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在降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CRP、血脂指标上也优于对照组,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2)益气活血方药治疗PCI术后:共纳入31篇RCTs,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PCI术后患者在提高临床总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发生率,改善CRP和血脂指标上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3)益气活血方药治疗心律失常:共纳入37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律失常患者在提高临床总疗效、心电图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4)益气活血方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共纳入37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心衰患者在提高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LVEF、降低BNP和延长6MWT上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5)益气活血方药治疗心肌缺血:共纳入17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肌缺血患者在提高临床总疗效和心电图疗效上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6)益气活血方药治疗肺心病:共纳入12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气活血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肺心病患者在提高临床总疗效上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2.数据挖掘结果筛选出符合标准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的方剂共计304首,共涉及组成中药153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1450次,其中使用频数≥ 20次的中药有30味,共出现2588次,占总频数的84.82%。通过关联分析得到符合条件的药物关联规则63条,产生规则的3味药组合数量最多,共47条,其次为2味药组合的规则,共16条。所有获得规则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药物为黄芪、丹参、红花,关联规则有53条,此三味药以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在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中的应用广泛,且配伍灵活多变。3.网络药理学结果检索获得黄芪丹参川芎85个活性成分及243个节点;检索到31个冠心病心绞痛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构建后最终得到药物-疾病共同相关的6个靶点,拓扑分析后得到6个核心靶点和7个核心成分构建的可视化网络;共同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得到3条通路。其中有11个活性成分与血小板活化通路上的3个靶点直接相关。研究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益气活血方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对比单纯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再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挖掘出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方剂数据库中的高频用药及其药物配伍规律,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并初步揭示了黄芪丹参川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和潜在靶点,为开发更好的心血管疾病候选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王红兰[7](2018)在《我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学校教职工健康体检,了解教职工健康状况,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采集2017年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找出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种,分析原因,为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甲状腺结节为体检诊断第一位;幽门螺杆菌阳性为体检阳性体征第一位。结论职工常见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王吉元[8](2017)在《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根据最新研究资料显示,当前全世界心力衰竭患者数量高达2250万,并且正以每年200万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心力衰竭患者5年的存活率相当于恶性肿瘤。另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心力衰竭的总发病率约占2%左右,已成为现下的常见病。因心力衰竭具有病死率高、再住院率高以及预后不良等特点,导致患病人群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导致心力衰竭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冠心病。因其具有共同的发病基础及危险因素,临床上很多患者同时患有这三种疾病,并发心力衰竭的几率显着增加,临床上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比较常见。此类心衰基础病多,病情复杂,病情重,属疑难杂症,预后差。现代医学对此类心衰的治疗虽然有起效快、方便等优势,但由于此类心衰患者病情复杂,加之化学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价格昂贵等因素,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临床疗效欠佳。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够从多靶点、多环节、多机制、多方位发挥作用,弥补西医药治疗的缺陷,与其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临床疗效。但目前针对此类心衰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研究是严重缺乏的,这为我们进一步的辨证论治研究带来了困难。本项课题首先对慢性心力衰竭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论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治疗困境,具体阐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以及介绍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最后,也是本课题的重点,探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功效的导师经验方心衰1号方对此类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而为此类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第一部分理论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首先论述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及现代医学治疗困境,其次探讨了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和临床治疗等相关认识。该病病因病机复杂,病位在心,与肺脾肾肝密切相关;病性属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以心肾阳虚为根本,兼见脾阳虚,标实主要是血瘀、水饮、痰浊;证型以阳虚水停、血瘀络阻多见;证候表现以心悸,气喘,面肢浮肿,畏寒肢冷为主;病情复杂,心衰程度重,单独使用西医西药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加用中药治疗,会产生更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上内容同时也是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立法依据。然后系统地阐释了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包括:(1)益气温阳治其本,兼以活血通络利水治其标,标本同治,以治本为主。对益气温阳法治疗心衰进行理论溯源,关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黄帝内经》有众多描述,针对此类心衰气虚、阳虚之病机根本,治疗当温阳益气以治本。历代中医大家均重视温阳法治疗心衰,真武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四逆汤等为温阳利水常用方,临床疗效卓着。因心气虚衰是心力衰竭发生的直接原因,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故心衰大部分兼夹血瘀证,吾师主张活血化瘀法宜贯穿心衰治疗始终,因络脉瘀阻为心衰发生之中心环节,故在活血化瘀药物中常常选用具有通络作用之药物,血行水亦行,间接起到利水之疗效,再配合利水法,如此则活血通络、利水二法并用,针对本病瘀血、水湿之标。(2)温补心肾为主,兼顾脾脏。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心肾阳气不足始终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为疾病的本质所在。肾主一身之阳气,肾阳既虚,无以资助脾阳,则易导致脾阳虚弱,最终导致心脾肾阳气俱虚。治疗当以温补心肾为主,兼顾温脾益气。最后,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具有以下功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通过影响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从而抑制心室重构,延缓心肌损害;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综上所述,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能够从多靶点、多环节、多机制、多方位发挥其治疗心力衰竭之作用,涉及心衰的多个病理过程,副作用小,相比西药有一定优势。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更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部分1 目的评价心衰1号方在真实的临床实践中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 方法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中医辨证属阳虚水停、血瘀络阻证者可纳入研究。将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广安门医院南区心血管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患者,充分考虑患者意愿,分别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心衰1号方(中药汤剂,100ml/次,2次/日)治疗;或西医基础治疗联合芪苈强心胶囊(1.2g/次,3次/日)治疗。在此期间内,服用心衰1号方的病例全部纳入治疗组;在服用芪苈强心胶囊的病例中,按照年龄±5岁,性别相同,心功能分级一致,病程±2年等因素,与治疗组的患者进行1:1匹配,形成对照组。最终两组各60例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分析时均取服药4周的数据。疗程前后,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等,并进行安全性及疗效性指标检测。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疗效性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积分,心衰体征积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BNP,生活质量评价。所有数据采用SAS9.3软件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3 结果最终两组各60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门诊患者43例(35.83%),住院患者77例(64.17%)。性别、年龄、体重、身高、病程、心功能分级等指标在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7例(占61.67%),有效16例(占26.67%),无效7例(占11.67%),恶化0例(占0.00%);对照组显效20例(占33.33%),有效 24 例(占 40.00%),无效 16 例(占 26.67%),恶化 0 例(占 0.00%)。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综合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8例(占63.33%),有效17例(占28.33%),无效5例(占8.33%),加重0例(占0.00%);对照组显效16例(占26.67%),有效31例(占51.67%),无效13例(占21.67%),加重0例(占0.00%)。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的心悸、气喘、面肢浮肿、畏寒肢冷、尿少、胸水腹水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体征积分综合疗效方面,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36例(占60.00%),有效14例(占23.33%),无效10例(占16.67%);对照组显效21例(占35.00%),有效19例(占31.67%),无效20例(占33.33%)。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呼吸困难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改善值为51.35±14.54,对照组平均改善值为40.67±11.22;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提高为0.11±0.06,对照组平均提高为0.12±0.05,两组LVEF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改善方面,治疗组平均下降为1168.35±632.62,对照组平均下降为832.42±362.14,两组BNP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治疗后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改善程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方面,治疗组最短7天,最长14天,平均为9.47±1.77天,对照组最短9天,最长20天,平均为13.03±2.66天,治疗组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安全性方面,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为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比例为8.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4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病因病机属本虚标实,证型以阳虚水停、血瘀络阻多见,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为治疗此类心衰患者的关键治疗法则。具有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作用的心衰1号方能够有效改善此类心衰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降低BNP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安全性良好。可能与该方不仅具有强心、利尿、扩血管作用,而且能构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进而改善心肌重构有关,既体现西医联合用药的治疗特点,又显示出复方中药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此类心衰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希冀能够为中医药治疗此类心衰提供新的思路与研究靶点,从而使中医药治疗心衰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研究的创新点目前鲜有关于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中医研究,本课题首次对此类心衰进行临床实践研究,以评价心衰1号方对此类心衰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从而验证基于“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理法方药的科学性,为慢性心衰的临床有效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心衰1号方组方科学,方药组成特点如下:①以《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之经方为主体。②加用滋阴药物,阴中求阳。③加用桂枝辛温通络,丹参,桃仁活血通络,增强活血功效。本研究采用观察性疗效比较研究设计方法,宽松的纳排标准,可以尽可能全部地纳入一定时期内来院就诊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干预措施亦切合真实临床实践,匹配的方法可以保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和可比性,其研究结果兼顾科学性和推广性,是该研究设计方法的创新性应用。
唐伟[9](2017)在《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系统评价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以期为参麦注射液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提供新的路线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并结合处方序列分析的设计方法,收集使用参麦注射液患者的病历资料,将使用参麦注射液后24h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等抗过敏药物的患者判断为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者,与可能未发生过敏反应人群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入院病情、过敏史、单次用药剂量及合并用药与可疑类过敏反应发生的相关性。第二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SJD和WanFang data中有关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随机对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各个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10月31号。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3.2.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第一部分: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溶媒种类(P=0.000)和单次用药剂量(P=0.042)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入院病情(P=0.287)与过敏史(P=0.249)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参麦注射液联合使用维生素B6[OR=0.352,95%CI(0.287;0.932),P=0.0233]、维生素C[OR=0.278,95%CI(0.183;0.421),P=0.0401]、格拉司琼注射液[OR=0.028,95%CI(0.014;0.073),P=0.0038]、左氧氟沙星注射液[OR=0.741,95%CI(0.474;0.958),P=0.0155]、鸦胆子油[OR=0.015,95%CI(0.007;0.056),P=0.0001]、艾迪注射液[OR=0.238,95%CI(0.133;0.641),P=0.0013]和紫杉醇注射液[OR=0.334,95%CI(0.149;0.798),P=0.0006]时发生类过敏反应的风险较小;而联合使用泮托拉唑[OR=3.112,95%CI(1.805;7.536),P=0.0169]、西咪替丁[OR=2.226,95%CI(1.923;3.629),P=0.0024]、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OR=2.548,95%CI(1.925;3.373),P=0.0018]和昂丹司琼[OR=5.224,95%CI(4.928;10.616),P=0.0235]时的病例发生可疑类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增大。第二部分:最终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75篇,所有研究均在中国大陆进行,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总样本量共25132例,其中参麦注射液用药者18184例,累计发生不良反应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2%[95%CI(0.0485;0.0665)]。亚组分析显示: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6.04%[95%CI(0.0329;0.0941)]、6.07%[95%CI(0.0491;0.0732)];5%、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发生率分别为6.00%[95%CI(0.0373;0.0868)]、5.31%[95%CI(0.0309;0.0799)]、6.18%[95%CI(0.0505;0.0719)];剂量1030ml、4060ml、>60ml发生率分别为6.23%[95%CI(0.0443;0.0827)]、5.69%[95%CI(0.0466;0.0681)]、7.01%[95%CI(0.0444;0.1003)];≤7d和>7d发生率分别为5.80%[95%CI(0.0397;0.0789)]、5.60%[95%CI(0.0470;0.0656)];单用药和联合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60%[95%CI(0.0357;0.0798)]、5.85%[95%CI(0.0503;0.0672)]。一般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依次表现为烘热感(6.36%)、口干(4.42%)、消化系统损害(3.89%)、神经系统损害(3.70%)、注射部位血管刺激性疼痛(3.4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62%)、心血管系统损害(1.70%)、呼吸系统损害(0.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00%)。敏感性分析结果较为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提示该研究可能不存在发表性偏倚(总发生率P=2.216)。结论:1.现有研究方法和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疑影响因素与溶媒种类、用药剂量、年龄、使用时间和合并用药存在关联性,且不同损害类型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大。2.参麦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用药后短期时间内,且用药剂量在60100ml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较大。3.合并用药泮托拉唑、西咪替丁、苦参素氯化钠注射液和昂丹司琼为使用参麦注射液发生疑似类过敏反应的危险因素。4.患者入院病情和过敏史与参麦注射液疑似类过敏反应之间无明确关系。
何民豪(Ho Minhao)[10](2017)在《心衰病的中医文献整理》文中提出目的: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的结构、功能等发生问题的临床常见病,一般表现为心悸、胸痹心痛、呼吸困难等。一般来说,许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终都会出现心力衰竭。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上升态势,更是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极度重视。本文着眼于中医治病讲究从全局入手,分析病理病因对于该类综合作用显着的疾病帮助较大,也是目前国内治疗心力衰竭常用的方法之一。方法:通过从中国期刊数据库中进行现代中医文献的检索(检索的文献自1990年以来到2016年,搜索关键词为"心力衰竭"),并对我国古籍有关心衰病的论述进行整理与研究,将两个角度得到的关于心衰的康复治疗的论点进行综合梳理并系统性总结,并辅以名中医具体治疗经验,再深入总结与分析,形成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的研究成果并撰写论文。以期对今后深入探讨心力衰竭辨证治疗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结果:得出如下成果:第一,以先秦、汉晋、隋唐、宋金元、明、清为阶段划分,对各时期中医关于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的主要论着及医家的观点进行挖掘和剖析,发现在古代文献的研究中以心痹、心咳、心水、心胀、心脏衰弱、心脏麻痹、心悸、喘咳、水肿、厥脱等病证为线索从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来看,心、肾、肺、脾、络脉,阳虚、气虚、水停为慢性心衰主要病位类及病性类证侯要素。根据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和当代医家的研究现状,将心力衰竭证型进行了重新归类,方便临床实际运用。第二,文献分析梳理出的治疗心衰中医药用药情况,更能够代表中药实际应用的规律。现在对于心力衰竭的治方治法日趋丰富,传统方药治法不仅有古方的广泛应用,而且有大量自拟方。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的治法有:应用中西医混合剂治疗、中药注射液的应用、中药雾化剂的应用、中药栓剂的应用等等。针灸、气功、食疗等亦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目前,国内中医理论大多认为心力衰竭是由风寒、湿热以及饮食、脏腑功能内外因共同作用引起,不过,不同学派对于其病因的阐述也不尽相同。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郭维琴教授指出,心力衰竭由于"心气虚",具体而言是受外界邪气或劳累过度影响,导致心脉失运、五脏阳气虚衰,引起心肺脾肾不适。结论:本文对心力衰竭的中医病名进行了探讨,并对心力衰竭因机证治的发展源流作了系统论述,丰富了心力衰竭的治方,如柴胡汤、石膏汤、丹砂茯神丸、葶苈丸等。根据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和当代医家的研究现状,将心力衰竭证型进行了重新归类,方便临床实际运用。总结了当代医家常用治疗心力衰竭的方药及方法,为今后研究提供具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和临床参考。
二、普乐林注射液和消心痛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45例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普乐林注射液和消心痛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45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中医心力衰竭病名探讨 |
1.1 心力衰竭中医病名探讨 |
1.2 历代中医文献中心力衰竭同类病名的记载 |
1.2.1 心痹 |
1.2.2 心咳 |
1.2.3 心水 |
1.2.4 心胀 |
1.2.5 心脏衰弱 |
1.2.6 心衰 |
1.2.7 心脏麻痹 |
2 心力衰竭的古代文献研究 |
2.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
2.1.2 《黄帝内经》对于心力衰竭的论述 |
2.1.2.1 心力衰竭的症状 |
2.1.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1.2.2.1 外感六淫 |
2.1.2.2.2 七情内伤 |
2.1.2.2.3 饮食不节 |
2.1.2.2.4 脏腑经脉传变 |
2.1.2.2.5 气血失常 |
2.1.2.3 心力衰竭的脉象描述 |
2.1.2.3.1 心动过缓之脉 |
2.1.2.3.2 心动过速之脉 |
2.1.2.3.3 心律不齐之脉 |
2.1.2.4 心力衰竭的诊断 |
2.1.2.5 治则治法 |
2.1.2.5.1 辛温散寒法 |
2.1.2.5.2 活血化瘀法 |
2.1.2.5.3 开鬼门、洁净府、去宛陈莝 |
2.1.2.6 预后调理 |
2.2 汉晋南北朝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2.1 《难经》 |
2.2.2 《神农本草经》 |
2.2.3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2.2.3.1 心水病名的提出 |
2.2.3.2 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脉象 |
2.2.3.3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2.2.3.3.1 心衰关乎少阴 |
2.2.3.3.2 气虚血瘀、血不利则为水 |
2.2.3.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心力衰竭的治法方剂总结 |
2.2.3.4.1 补益心阳 |
2.2.3.4.2 温阳利水 |
2.2.3.4.3 活血利水 |
2.2.3.4.4 强心复脉 |
2.2.4 《华氏中藏经》 |
2.2.5 《脉经》 |
2.2.6 《小品方》 |
2.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3.1 《诸病源候论》 |
2.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2.3.2.1 对心力衰竭传变的认识 |
2.3.2.2 心力衰竭新的治疗方药的提出及饮食禁忌 |
2.3.2.2.1 十水散(丸) |
2.3.2.2.2 补心汤 |
2.3.2.2.3 水肿禁盐 |
2.3.3 《外台秘要》 |
2.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4.1 《圣济总录》 |
2.4.1.1 《圣济总录》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1.1 明确心气不足、水停心下为心力衰竭之因 |
2.1.1.1.2 心病及脾 |
2.4.1.1.3 心衰病根于心 |
2.4.1.2 心力衰竭治方的丰富 |
2.4.2 《鸡峰普济方》 |
2.4.3 《济生方》 |
2.4.4 《世医得效方》 |
2.4.5 朱丹溪及其着作 |
2.4.5.1 逐水消饮合调养心血并用治心衰 |
2.4.5.2 心力衰竭之喘 |
2.4.5.3 心衰水肿 |
2.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5.1 《普济方》 |
2.5.2 《杂病证治准绳》 |
2.5.2.1 心力衰竭心肾肺相关病机、治法的深化 |
2.5.2.2 对于五皮散主治病证的新认识 |
2.5.3 《景岳全书》 |
2.5.3.1 对心力衰竭怔忡的认识 |
2.5.3.2 对心力衰竭咳喘的认识 |
2.5.3.2.1 虚喘 |
2.5.3.2.2 水病之喘 |
2.5.3.3 对心力衰竭水肿的认识 |
2.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2.6.1 温病心痹 |
2.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
2.6.2.1 心脏麻痹 |
2.6.2.1.1 心脏麻痹概念的提出 |
2.6.2.1.2 心脏麻痹之因机证治 |
2.6.2.2 大气下陷致心力衰竭怔忡 |
2.6.2.2.1 大气的形成和作用 |
2.6.2.2.2 大气下陷至心衰的因机证治 |
2.6.2.3 心力衰竭的其它用方 |
2.6.2.3.1 来复汤 |
2.6.2.3.2 既济汤 |
2.6.2.3.3 参赭镇气汤 |
2.6.3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因机证治的完善 |
2.6.3.1 心力衰竭悸、怔忡、喘咳、水肿病因病机 |
2.6.3.2 心力衰竭治方 |
2.6.4 心力衰竭血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2.6.4.1 血瘀的形成 |
2.6.4.2 血瘀的外在表现 |
2.6.4.3 血瘀心衰怔忡病机及治法 |
2.6.4.4 血瘀心衰水肿病机及治法 |
3 现代对心力衰竭的研究 |
3.1 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1.1 急性心力衰竭 |
3.1.1.1 病因 |
3.1.1.2 临床表现 |
3.1.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1.1.4 治疗 |
3.1.2 慢性心力衰竭 |
3.1.2.1 病因 |
3.1.2.2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
3.1.2.2.1 左侧心力衰竭 |
3.1.2.2.2 右侧心力衰竭 |
3.1.2.2.2 舒张性心力衰竭 |
3.1.2.2.3 心功能的判定和分级 |
3.1.2.3 诊断 |
3.1.2.4 并发症 |
3.1.2.5 防治 |
3.2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3.2.1 与心力衰竭相关的人体生理 |
3.2.1.1 心脏与其它脏腑的功能关系 |
3.2.1.2 津液代谢的生理 |
3.2.1.3 血和津液的关系 |
3.2.2 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 |
3.2.2.1 感受外邪 |
3.2.2.2 心病久延、气血阴阳不足 |
3.2.2.3 脏腑功能失调 |
3.2.2.4 药物误用、滥用 |
3.2.2.5 其它 |
3.2.3 现代中医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3.2.3.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
3.2.3.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
3.2.3.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
3.2.3.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
3.2.3.5 强调心力衰竭五脏相关 |
3.3 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
3.3.1 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 |
3.3.2 心力衰竭的辨证治疗 |
3.3.2.1 以本虚为主的证型 |
3.3.2.1.1 气阴两虚 |
3.3.2.1.2 阴虚火旺、营阴枯竭 |
3.3.2.1.3 心肺气虚 |
3.3.2.1.4 心肾阳虚 |
3.3.2.2 本虚标实并见的证型 |
3.3.2.2.1 气虚血瘀 |
3.3.2.2.2 热痰壅肺 |
3.3.2.2.3 寒痰阻肺 |
3.3.2.2.4 肝脾不和 |
3.3.2.2.5 气滞血瘀、肝脾肿大 |
3.3.2.2.6 胸阳不振、心血瘀阻 |
3.3.2.2.7 胸阳不振、肝血瘀滞 |
3.3.2.2.8 肺肾气虚、痰浊壅盛 |
3.3.2.2.9 阳气衰微、水湿泛滥 |
3.3.2.2.10 热瘀水结 |
3.3.2.3 心力衰竭急病 |
3.3.2.3.1 阴竭阳脱 |
3.3.2.3.2 热邪内陷心包、痰蒙清窍 |
3.3.2.4 瘿瘤合并心衰(甲亢合并心衰) |
3.3.3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举例 |
3.3.3.1 中医辨证分型 |
3.3.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3.3.4 有关辨证论治的几个问题 |
3.3.4.1 关于心衰原发病治疗及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1.1 心衰原发病治疗 |
3.3.4.1.2 心衰证型的转化与随证施治 |
3.3.4.2 心力衰竭调理脾胃 |
3.3.4.3 心衰咯血 |
3.3.4.4 关于心力衰竭标本缓急治法 |
3.3.4.5 关于西医左右心衰与中医心衰辨证分型的关系 |
3.3.4.6 应用西药后的辨证 |
3.3.5 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
3.3.5.1 张晓星 |
3.3.5.2 陈慈煦 |
3.3.5.3 邓铁涛 |
3.3.5.4 董燕平 |
3.3.5.5 郭维琴 |
3.3.5.6 李介鸣 |
3.3.5.7 林慧娟 |
3.3.5.8 刘延忠 |
3.3.5.9 柯雪帆 |
3.3.5.10 邢月朋 |
3.3.5.11 颜德馨 |
3.3.5.12 詹文涛 |
3.3.5.13 张侃如 |
3.3.5.14 赵淳 |
3.3.5.15 周次清 |
3.3.5.16 罗克聪 |
3.3.5.17 李可 |
3.4 心力衰竭的单味药用药经验 |
3.4.1 黄芪 |
3.4.1.1 重用 |
3.4.1.2 后下 |
3.4.2 威灵仙 |
3.4.3 五味子 |
3.4.4 茯苓 |
3.4.5 熟地黄 |
3.5 心力衰竭的古方及中西药混合剂治疗 |
3.5.1 心衰的古方治疗 |
3.5.1.1 葶苈大枣泻肺汤 |
3.5.1.2 苓桂术甘汤 |
3.5.1.3 大承气汤 |
3.5.1.4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
3.5.1.5 大青龙汤 |
3.5.1.6 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
3.5.1.7 五苓散 |
3.5.1.8 桂枝茯苓丸 |
3.5.1.9 大黄虫丸 |
3.5.1.10 白通加猪胆汁汤 |
3.5.1.11 木防己汤 |
3.5.1.12 防己茯苓汤 |
3.5.1.13 薯蓣丸 |
3.5.1.14 己椒苈黄汤 |
3.5.1.15 桂枝加桂汤 |
3.5.1.16 金匮肾气丸 |
3.5.1.17 真武汤 |
3.5.1.18 小青龙汤 |
3.5.1.19 黄连阿胶汤 |
3.5.1.20 小陷胸汤 |
3.5.1.21 苓桂味甘汤 |
3.5.1.22 生脉散 |
3.5.1.23 逍遥散 |
3.5.1.24 鲤鱼汤 |
3.5.1.25 升陷汤 |
3.5.1.26 补阳还五汤 |
3.5.1.27 参附汤 |
3.5.1.28 血府逐瘀汤 |
3.5.1.29 甘露消毒丹 |
3.5.1.30 温胆汤 |
3.5.1.31 归脾汤 |
3.5.1.32 八珍汤 |
3.5.1.33 桃红四物汤 |
3.5.1.34 鸡鸣散 |
3.5.1.35 独参汤 |
3.5.1.36 苏子降气汤 |
3.5.1.37 实脾饮 |
3.5.1.38 茯苓导水汤 |
3.5.1.39 当归补血汤 |
3.5.1.40 回阳救急汤 |
3.5.2 中西医混合剂治疗 |
3.5.2.1 运用中药治疗心衰的同时,适当配以西药,常能取得更佳疗效 |
3.5.2.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晚期病情危急者有其优势 |
3.6 心力衰竭的中医其它疗法 |
3.6.1 中药注射液的应用 |
3.6.1.1 参附注射液 |
3.6.1.2 生脉注射液 |
3.6.1.3 川芎嗪注射液 |
3.6.1.4 刺五加注射液 |
3.6.1.5 独参汤注射液 |
3.6.1.6 丹参注射液 |
3.6.1.7 葛根素注射液 |
3.6.1.8 黄芪注射液 |
3.6.2 中药雾化剂的应用 |
3.6.2.1 复方丹参气雾剂并肝素雾化 |
3.6.2.2 宣肺化痰、活血化瘀剂雾化 |
3.6.3 中药药液灌肠、中药栓剂的应用 |
3.6.3.1 丹苓液保留灌肠 |
3.6.3.2 中药复方强心栓剂的应用 |
3.6.4 心力衰竭的针灸与气功治疗 |
3.6.4.1 毫针治疗 |
3.6.4.1.1 慢性心衰的毫针治疗 |
3.6.4.1.2 急性心衰的毫针抢救 |
3.6.4.1.3 心力衰竭并发脚趾痉挛痛的的毫针治疗 |
3.6.4.2 火针治疗 |
3.6.4.3 水针治疗 |
3.6.4.4 针刺治疗心衰的机理研究 |
3.6.4.5 心衰的气功治疗 |
3.6.4.5.1 指玄功治疗心力衰竭 |
3.6.4.5.2 内气吐纳法治疗心力衰竭 |
3.6.4.5.3 坐卧站功治疗心力衰竭 |
3.7 心力衰竭的护理与食疗 |
3.7.1 护理 |
3.7.1.1 一般护理 |
3.7.1.2 心理护理 |
3.7.1.3 医疗体育 |
3.7.2 心力衰竭的食疗 |
3.7.2.1 辨证施食 |
3.7.2.1.1 气血不足 |
3.7.2.1.2 气阴两虚 |
3.7.2.1.3 肾阳虚衰 |
3.7.2.1.4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
3.7.2.1.5 心肾阳虚 |
3.7.2.2 饮食禁忌 |
3.8 心力衰竭的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 |
3.8.1 心力衰竭舌象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 心力衰竭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
3.8.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1.1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相对淋巴细胞水平相关性 |
3.8.2.1.2 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与血液流变关系 |
3.8.2.2 生化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1 体内激素水平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2 红细胞内 ATP 酶、SOD,钠钾钙镁及血清LPO 的变化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2.3 血管活性肽水平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4 血浆 NO 及 TNF-a 含量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3.8.2.2.5 免疫功能与中医分型关系 |
3.8.2.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心功能关系探讨 |
3.8.3 方药治疗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 |
3.8.3.1 强心作用 |
3.8.3.2 减轻容量负荷 |
3.8.3.3 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冠脉流量 |
3.8.3.4 延缓心肌细胞调亡及促进病变部位的修复与再生 |
3.8.3.5 对神经内分泌调节作用 |
3.8.3.6 对血流动力学及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
3.8.3.7 抗氧自由基作用 |
3.8.3.8 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一、第二部分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参考文献 |
心力衰竭防治方剂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证据的来源、质量评价和推荐原则 |
1.1 检索策略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证据评价和分级评价 |
1.5 推荐原则 |
2《指南》制定的方法和过程 |
3 诊断 |
3.1 诊断标准 |
3.2 严重程度评估 |
4 病因病机 |
5 治疗 |
5.1 发作时用药 |
5.2 辨证论治 |
5.2.1 心血瘀阻证 |
5.2.2 气滞血瘀证 |
5.2.3 痰浊闭阻证 |
5.2.4 寒凝心脉证 |
5.2.5 气虚血瘀证 |
5.2.6 气阴两虚证 |
5.2.7 心肾阴虚证 |
5.2.8 心肾阳虚证 |
6 非药物治疗 |
7 预防调摄 |
(6)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系统评价及其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现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近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 |
研究一 益气活血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系统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益气活血方药治疗PCI术后的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益气活血法治疗心律失常的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益气活血方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五 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肌缺血的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六 益气活血法治疗肺心病的评价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心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黄芪丹参川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我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体检对象 |
1.2 方法 |
1.3 诊断标准 |
2 结果 |
3 讨论 |
(8)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综述一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近十年慢性心力衰竭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研究 |
2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治疗困境 |
3 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病证特点 |
4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立法依据 |
5 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治法的理论内涵 |
6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研究 |
目的 |
方法 |
1 研究设计方法 |
2 病例来源和选择标准 |
3 治疗和用药方案 |
4 药物管理 |
5 观察方法 |
6 观测指标 |
7 疗效判定标准 |
8 医学伦理学考虑 |
9 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基线情况 |
3 疗效分析 |
4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心衰1号方的功效主治和特点分析 |
2 心衰1号方的组方原理和现代药理研究 |
3 心衰1号方临床应用的经验阐释 |
4 心衰1号方的临床疗效优势及作用机制分析 |
5 心衰1号方较芪苈强心胶囊的临床优势探析 |
6 本研究设计方法学方面的讨论 |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简历 |
附录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9)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参麦注射液临床应用中疑似类过敏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处方序列分析结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设计 |
1.3. 统计学分析 |
1.4. 数据提取分析流程 |
2. 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可疑过敏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
2.2.1. 入院病情 |
2.2.2. 过敏史 |
2.2.3. 溶媒种类 |
2.2.4. 单次用药剂量 |
2.2.5. 合并用药 |
3.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策略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1.5. 资料提取 |
1.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Meta分析结果 |
2.3.1. 参麦注射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 |
2.3.2. 不同损害类型 |
2.3.3. 亚组分析 |
2.3.3.1. 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2.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3.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3.3.4. 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亚组分析 |
2.4. 敏感性分析 |
2.5. 发表性偏倚 |
3. 本章小结 |
讨论 |
研究结论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个人简历 |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附录D |
附录E: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心衰病的中医文献整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古代中医关于心衰的文献研究 |
1.1 先秦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1.1.1 早期文献中心力衰竭的相关记载 |
1.1.2 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1.2 心力衰竭在汉晋南北朝时期的研究 |
1.2.1 《神农本草经》 |
1.2.2 《伤寒论》和《金匾要略》 |
1.3 隋唐时期对心力衰蝎的认识 |
1.3.1 《诸病源候论》 |
1.3.2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1.4 宋金元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1.4.1 《圣济总录》 |
1.4.2 《济生方》 |
1.4.3 《世医得效方》 |
1.4.4 朱丹溪及其着作 |
1.5 明代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1.5.1 《普济方》 |
1.5.2 《杂病证治准绳》 |
1.6 清代和民国时期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
1.6.1 温病心痹 |
1.6.2 张锡纯对心衰的论述 |
第二章 现代中医对心衰的康复治疗的研究成果 |
2.1 现代中医对致病机理的探究 |
2.1.1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气虚、心阳虚、心阴血不足相关 |
2.1.2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肾相关 |
2.1.3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脾相关 |
2.1.4 强调心力衰竭与心肺相关 |
2.2 现代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相关 |
2.2.1 辨证论治 |
2.2.2 专方专药治疗 |
2.2.3 成药治疗 |
2.2.4 针灸治疗 |
2.2.5 临床研究 |
2.2.6 动物实验 |
第三章 名中医在临床实践中所取得的相关经验 |
3.1 张晓星 |
3.1.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解释 |
3.1.2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 |
3.2 陈慈煦 |
3.2.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解释 |
3.2.2 对心力衰竭病的治疗 |
3.3 邓铁涛 |
3.3.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解释 |
3.3.2 对心力衰竭病的治疗 |
3.4 董燕平 |
3.4.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解释 |
3.4.2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 |
3.5 郭维琴 |
3.5.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解释 |
3.5.2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 |
3.6 李介鸣 |
3.6.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解释 |
3.6.2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 |
3.7 林慧娟 |
3.7.1 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分析 |
3.7.2 对心力衰竭的治疗 |
第四章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普乐林注射液和消心痛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45例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心力衰竭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沈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12)
- [2]《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3年第10卷关键词索引[J]. 郭媛,保健媛,郭方,傅天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3(06)
- [3]《河南医药信息》2001年第9卷分类索引[J]. 黄文生. 河南医药信息, 2001(18)
- [4]普乐林注射液和消心痛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肺功能衰竭45例临床观察[J]. 杨传涛,刘东. 中国乡村医生, 2001(01)
- [5]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J].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Branch;. 中医杂志, 2019(21)
- [6]基于meta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益气活血法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D]. 张淼.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我校教职员工健康体检情况分析[J]. 王红兰. 基层医学论坛, 2018(35)
- [8]心衰1号方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并发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D]. 王吉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7(01)
- [9]基于真实世界和循证评价相结合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安全性研究[D]. 唐伟. 蚌埠医学院, 2017(03)
- [10]心衰病的中医文献整理[D]. 何民豪(Ho Minhao).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