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耐磨材料在长轴泵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维清[1](2021)在《小汽机后轴瓦温度、振动偏高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文中研究表明某电厂2×660MW火力发电机组配套的东汽给水泵汽轮机运行时轴瓦温度高。通过原因分析,实施调整汽缸扬度方案后,消除了缺陷。
郑欢,胡锋,ISAYEV Oleg,HRESS Oleksandr,YERSHOV Serhii,吴开明[2](2020)在《耐磨铸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从耐磨铸铁的分类、发展历程、现行标准、性能特征、磨损性能影响因素、典型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国内外耐磨铸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重点介绍了化学成分、基体组织、热处理工艺和碳化物对耐磨铸铁磨损性能的影响,提出了耐磨铸铁存在韧性低、成本高等问题,以及低成本无镍化,建立理论模型,ZrO2作为形核剂,新型复合碳化物等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
邱胜峰[3](2020)在《基于CAD/CAE技术二次开发的谐波减速器柔轮疲劳寿命分析》文中认为谐波减速器因其具有体积小,传动比大,传动精度高、承载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在制造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柔轮作为谐波减速器中的一个关键零件,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谐波减速器的啮合性能。本文针对提高谐波减速器柔轮疲劳寿命,加速其优化设计周期的问题,采取插件式实现建模仿真全流程开发的方法,利用ANSYS ACT平台进行二次开发,达到了自动建模,自动添加有限元分析流程的的结果。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依据谐波传动的平面运动学和相关标准,以25-80礼帽型谐波减速器为研究对象,在双波椭圆发生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柔轮的双圆弧齿形,并根据共轭原理,设计了与之匹配的刚轮齿形。(2)设计了25-80礼帽型谐波减速器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的结构,校验了柔轮的齿面磨损,并依据薄壳理论校核了柔轮的疲劳强度。(3)利用Space Claim建模软件,完成了25-80礼帽型谐波减速器中柔轮、刚轮的齿形、波发生器、柔性轴承的三维精确建模。在空载状态下对谐波减速器组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在负载状态下对谐波减速器的啮合过程进行了瞬态动力学分析,对比分析了柔轮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利用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雨流法,在输入转速为2000r/min,额定转矩为82N·m的条件下,分析了柔轮的疲劳特性和最大损伤点,估算出了柔轮的疲劳寿命,并经过了实验验证。(5)基于ANSYS ACT平台,利用Iron Python语言,开发出插件式谐波减速器仿真平台,可实现材料与谐波减速器三维模型参数式创建,并通过插件用户界面实现有限元分析过程中交互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实时调整数据做出优化。经过上述工作,实现了从建模、仿真到疲劳计算的整个分析流程,开发了插件式谐波减速器仿真平台实现全流程开发设计,为加速谐波减速器的设计、分析及优化等问题打下一个基础。
崔隆[4](2020)在《自控强排吸机组在钢铁行业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钢铁行业浊环水系统中,旋流井采用的长轴泵、无密封自控自吸泵等提升泵,普遍存在能耗高,稳定性差,故障率高等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钢铁企业的稳定生产,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新型的自控强排吸机组去替代现有的这些高能耗的泵组。针对钢铁企业浊环水系统中现有旋流井的提升泵,研发了一套自控强排吸机组。首先,对自控强排吸机组进行了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主泵的泵型的选择,真空引水系统的设计,并分析比较了两种不同类型的真空引水系统性能,同时,对机组装置汽蚀余量进行分析与校核。其次,重点对自控强排吸机组的主泵进行水力模型设计,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利用CFD软件对流场进行仿真和性能分析,同时对水泵的汽蚀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现场磨损的现状,对水泵过流部件磨损的原因进行分析,重点研究对给水泵进行低磨损设计,主要包括对叶轮、蜗壳等部位进行低磨损流体设计,对密封环进行结构改型等,进一步延长了水泵的使用寿命。通过对自控强排吸机组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该机组在钢铁行业的旋流井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节能效果显着。同时故障率大大降低,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图38幅;表11个;参61篇。
金圣展[5](2020)在《高温环境用外球面双列滚子轴承的研制与性能试验》文中研究表明随我国航空工业、空间飞行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各类空间飞行器的性能要求随之提高,而轴承作为飞行器中重要的机械零部件,人们愈加重视如何提高其使役性能的科学研究。空间飞行器中的轴承常处于高温、重载等恶劣工况条件,同时轴承的运转状态也将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整体性能,所以高服役性能、高可靠性轴承的研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航空轴承技术起步较晚,与轴承强国差距明显,因此建立并完善高性能航空轴承的研制体系可大大推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本论文围绕高温环境用双列滚子轴承研制任务,开展了轴承的基本设计、理论分析、实物制造与试验测试等系统性工作。首先,根据任务需求确定轴承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与润滑设计方案。然后对轴承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分析轴承的结构参数与固体薄膜参数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确定轴承的结构改进与薄膜选用方案。之后,使用有限元软件对轴承整体、单个滚子与滚道间以及滚子与带涂层滚道间的接触状态进行分析,得到轴承接触应力水平,并将仿真结果与赫兹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建立双列滚子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模型,分析径向载荷、径向游隙以及接触副摩擦系数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设计加工出批量化滚子表面镀膜工装,分析镀膜工艺并确定镀膜方案,利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完成轴承工作表面改性涂层的制备工作。之后使用显微镜、扫描电镜、压痕仪等设备对薄膜表面形貌、厚度、硬度、弹性模量等机械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建立划痕实验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出Cr N-M50膜基系统的划痕临界载荷。建立球盘摩擦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摩擦系数、弹性模量以及膜厚对膜基系统应力分布的影响,从而验证前文润滑设计的合理性。开展高温轴承在各类自然环境与力学环境下的性能试验考核,通过试验后轴承的检测工作,验证其能够在各类环境试验中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利用高温试验台,设计试验工装、制定试验方案,对固体润滑轴承在高温、重载工况下的服役性能进行测试,得到被试轴承实际摩擦力矩大小,验证其可满足极限承载与使用寿命要求,同时也证明固体润滑方案的有效性。
郝志博[6](2020)在《选区激光熔化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具有较高的复杂形状零件近净成形能力,应用该技术制备高温合金零部件,能够实现结构简化和减重,提高航空发动机的推重比。目前选区激光熔化制备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尚属早期阶段,相关的实验数据较为缺乏。基于此,本文以FGH4096镍基粉末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工作。论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文中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重熔率对选区激光熔化FGH4096合金的影响,进而获得较优制备工艺参数,即激光功率95W,扫描速度1200mm/s,重熔率30%。并通过计算获得较优输入线能量为2.64 J/mm2,较优输入单位体积能量为105.56 J/mm3。在此基础上,对沉积态合金组织与性能进行了表征,沉积态合金以奥氏体基体γ相为主,少量且尺寸低于100nm的γ’相和碳化物分布于合金内部,因而合金具有较高的延伸率,在成形方向上高达25.9%,但合金强度相对较低,近1204.13MPa。合金内以柱状晶为主,晶内规则排列着精细的树枝结构和等轴结构,平均宽度约为0.5μm。树枝结构和等轴结构边界处存在大量位错,因而沉积态合金内存在较大应变。通过合金热处理的研究发现,在成形方向上直接时效态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拉伸强度,断裂强度高达1595.56MPa,屈服强度高达1459.46MPa。直接时效态合金仍保持了沉积态晶粒形貌,当固溶温度在1010℃-1090℃,合金保持柱状晶组织,合金内二次γ’相沿树枝结构生长方向排列析出,当固溶温度为1110℃时,达到合金的回复和再结晶温度,树枝结构和等轴结构消失,合金晶粒趋于等轴化,在1100℃以上时,合金接近或处于过饱和状态,在后续时效过程中合金强化元素以三次γ’相形式均匀析出,固溶温度越高,晶粒取向越趋于随机状态。为使合金晶粒趋于等轴化,降低合金织构,同时形成多尺寸分布γ’相形态,采用双重固溶+时效处理的方式,优化合金组织结构,增加晶界强度,此过程中观察到大尺寸γ’相吸收小尺寸γ’相方式和相近尺寸γ’相融合方式促进γ’相长大的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研究了三种不同温度热等静压对组织结构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制度对1130℃热等静压合金组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温度热等静压合金经热处理后的组织与性能。通过对比研究发现1130℃热等静压合金经1130℃固溶+时效处理后室温、高温性能相对较高,其断裂强度分别为1523.11MPa和1420.36MPa,屈服强度分别为1053.12MPa和1098.24MPa,断裂延伸率为17.34%和16.92%。合金经过热等静压和热处理后晶粒尺寸在成形方向减小,趋于等轴晶,且呈不规则形状,树枝结构和等轴结构基本消失。对1130℃热等静压,后经1130℃固溶+时效处理的合金进行蠕变性能研究,在650℃/690MPa下,合金蠕变寿命达900h,断裂延伸率22%,同时在该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阶段的蠕变行为,发现蠕变变形机制为初期以位错增殖后发展为位错切割γ’相,进而后期大量堆垛层错切割γ’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对蠕变性能的影响,计算出合金蠕变激活能为330.90kJ/mol,发现合金失效机制为沿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李梦天[7](2019)在《基于Wankel泵及最优化注浆控制机理的智能注浆控制方法》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是我国西北、西南基础建设飞速发展阶段,贯穿东西的基础交通建设工程是发展西部的关键,在大力发展铁路和公路的过程中需要开挖大量的隧道工程,并呈现“大埋深、长洞线、高应力、强岩溶、高水压、构造复杂、灾害频发”的特征,注浆是改变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加固围岩的主要方法。但现有设备和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注浆常用的柱塞式注浆泵由于每冲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循环压力,输出压力的波动范围可达几兆帕至十几兆帕,注浆脉冲对脆弱围岩会造成二次破坏,还会影响试验数据、工程数据的记录和精确性控制;现有的注浆理论模型都是基于稳定压力作用下研究的,理论曲线中的压力只随被注介质及浆液特性改变而改变,而实际施工过程中浆液压力剧烈波动,很难得到理论扩散结果;使用柱塞泵进行模型试验时较大的注浆脉冲并不能与稳压注浆理论相符合,使用空压机保持气缸恒压来实现稳压注浆可以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但与实际工程不相符,不能得到切合实际的试验结果;目前所做的劈裂注浆模型试验中的试验结果普遍为单方向水平劈裂或竖直劈裂,而非理论上所推导的单方向劈裂浆脉会改变地应力方向;目前的渗透注浆理论公式没有考虑重力及浆液惯性的影响。因此本文研发了基于勒洛三角形原理可以实现稳压注浆的Wankel注浆泵,并取得了以下成果:(1)结构原理研究:基于勒洛三角形原理研究Wankel泵的机构原理,建立了 Wankel泵转子型线及缸体内腔型线的数学模型,深入研究了其结构和基本原理,得到了不同Wankel泵的参数设计规则。(2)结构工艺研究:分别设计了单缸与双缸Wankel泵的缸体、转子、曲轴、中隔板、盖板、齿轮座等零部件的构造、尺寸、选材及加工工艺,研究了密封系统及单向阀的结构、选材及选型。(3)输出性能研究:提出了 Wankel泵理论流量、实时容积、机械效率、水力效率、容积效率及总效率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以及室内试验测试了 SDU-1.25D-44的性能参数及空化特性。(4)控制系统开发:基于Fuzzy-PID复合控制方法研发了适用于Wankel泵的SDUZJ智能注浆系统,实现了 Wankel泵无极稳压调速,并拥有方案查询、数据记录、危险报警、阶段数据查询、智能稳压控制等功能,应用TIA Portal软件编写SDUZJ主控程序。(5)最优化注浆控制方法:得到了稳压控制下的最优化劈裂注浆和渗透注浆浆液扩散控制理论,提出了劈裂方向与劈裂距离可控的劈裂注浆控制方程,以及考虑浆液重力及惯性作用下分别研究竖向和横向恒压渗透注浆的浆液扩散规律。(6)模型试验:设计了附加竖直和水平地应力的劈裂注浆模型架与分层可视化渗透注浆模型架,通过模型试验及SDUZJ单液控制系统验证了最优化注浆控制理论。
韩欣荣[8](2019)在《玻璃制瓶机谐波传动柔轮寿命分析及参数优化》文中提出本文从玻璃制瓶机成型驱动机构出发,在前人的基础上研究谐波减速器在制瓶机中应用时的寿命。谐波减速器的寿命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问题,但是由于柔轮受力状态复杂,关于柔轮寿命的分析和优化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首先依据制瓶机要求的工况对谐波减速器进行了相关设计和校核,通过简化的形式研究柔轮的应力状态并推导了轮齿刚度导致的柔轮接触应力和柔轮齿根的危险点应力的解析式。随后对谐波减速器做一定简化后,对柔轮进行了静力分析和瞬态分析。认为对谐波减速器的设计合理,且仿真结果与解析解相近。分析了柔轮的应力和变形状态,并得到了瞬态下的柔轮应力分布。然后提出了一种通过有限元结果计算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应力谱的获取和周期寿命计算上与常规方法有所不同,通过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和雨流法,分析柔轮最大应力点在波发生器旋转一周周期内的周向正应力应力谱,通过波发生器在柔轮两齿间的循环便得到了旋转一周的应力谱,用概率-应力-寿命曲线计算周期寿命,最终得到了柔轮的疲劳寿命。最后对优化柔轮疲劳寿命做了一些探索,提出了一种以推导出的轮齿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最小为目标的柔轮参数优化模型和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了这一方法设计出的柔轮在疲劳寿命上的优越性,对制瓶机中柔轮齿宽,轮齿壁厚和筒长的设计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婉婷[9](2018)在《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计算模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颗粒(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 particle,简称ZTAp)和氧化铝颗粒增强的Fe基复合材料。由于在Fe合金中添加了硬度高的陶瓷颗粒,使得Fe基复合材料兼备了陶瓷的高强度和金属基体良好的韧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有望作为矿山、水泥、电力、环保处理机械设备耐磨件的局部耐磨强化材料,如可应用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破碎机等易磨损部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与单相的材料相比,陶瓷颗粒增强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属于多相材料,在微观尺度上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均匀、不连续和性能非线性等特点,其力学行为更为复杂。已有的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陶瓷颗粒的尺寸、含量、形状和种类、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以及复合材料中的微观缺陷等因素均会影响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同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这些影响因素并不具备简单的线性关系,以界面的结合性能为例,并不是界面的结合强度越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希望界面承受载荷而脱粘,使得复合材料在界面脱粘过程中吸收更多的能量,从而具有更好的韧性。相反地,在某些情况下,界面的脱粘和开裂会加速复合材料的破坏过程,给设备和构件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系统地改变和调控这些因素,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综合性能的和适用于不同实际载荷工况的复合材料。实验上,对陶瓷颗粒与金属基体之间界面性能的测量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为了得到适合测量的复合材料试样尺寸和形状,需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机械加工,这样会在界面处引入额外的应力,导致测量的界面结合性能准确性不高。同时,实验结果受仪器的灵敏度和人员的操作水平等影响较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由于其方便的操作和具有预测性等特点,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中。在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计算机模拟时,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进行。宏观尺度的模拟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理论,假设材料连续均匀且具有各向同性,模拟过程简单方便,但其结果的精确度有限,依赖于如单元网格划分尺寸等因素;微观尺度的模拟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出发,考虑电子的作用和原子所处的力场,具有很好的准确性,然而其模拟的材料尺寸和区域有限。因此,结合了宏观和微观尺度的多尺度模拟方法应运而生。兼具了宏观模拟的高效性和微观模拟的准确性,多尺度的计算模拟方法更加适合诸如复合材料一类宏观上可视为均匀、实际微观上组织和结构并不均匀的材料。本文充分运用陶瓷颗粒在金属基体中的强化效应等理论知识,借助适用于不同种类和不同应变率的材料强度和破坏理论模型,如陶瓷材料的J-H模型和Weibull模型,金属材料的强化模型和述缺陷的Mott分布模型等,采用多尺度模拟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ZTAp和Al2O3p增强的Fe45合金基体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了陶瓷颗粒的尺寸、体积分数、形状、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性能以及基体内部的缺陷等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微观磨粒磨损性能的作用规律。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ZTA颗粒的参数和ZTA颗粒与Fe45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共同影响着ZTAp/Fe45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为了得到屈服极限较高的ZTAp/Fe45复合材料,ZTA颗粒的体积分数应足够高,但又不至于过高引起复合材料临界应变的剧烈下降。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应有足够好的结合强度,来高复合材料的屈服极限和临界应力,降低界面脱粘导致材料失效破坏的概率。为了得到综合拉伸性能最好的ZTAp/Fe45复合材料,最佳的ZTA颗粒的体积分数大致为20%,最佳的界面为强结合界面。选取以正方形颗粒为代表的尖角形颗粒可有效地高ZTAp/Fe45复合材料的屈服极限和临界应变及应力值,高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承受破坏的能力,适合用于存在磨损等苛刻载荷的工况下;而含有椭圆形颗粒的复合材料相比于含有尖角形颗粒的复合材料,其弹性模量更大,适合在变形较小的工况下使用。ZTA颗粒的粒径在1.43.0mm的范围内时,选取小粒径的ZTA颗粒增强的Fe45复合材料可以获得较高的屈服极限和较强的抵抗破坏能力,大粒径的ZTA颗粒增强的Fe45复合材料相比于小粒径ZTA颗粒会具有更高的弹性模量。2.随着ZTA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ZTAp/Fe45复合材料中颗粒断裂的概率略有下降,内聚界面出现脱粘破坏的数量增加。在含有内聚界面的ZTAp/Fe45复合材料中,椭圆形颗粒引起的应力极值最大,圆形颗粒次之,正方形颗粒引起的应力极值最小。随着ZTA颗粒粒径的增大,ZTAp/Fe45复合材料内部的应力极值和应力集中的区域面积均增大。细小弥散的ZTA颗粒对载荷的偏转作用更显着,使复合材料内部的应力分布更均匀,基体的强化效果更好,而粗大的ZTA颗粒更易引起基体应力的局部集中分布,增加复合材料破坏的可能性。含有较弱结合界面的复合材料界面开裂尖端附近的更易发生屈服破坏。随着内聚界面结合强度的增大,ZTA颗粒的断裂概率降低。3.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对Al2O3/Fe界面的结合性能进行模拟的结果为:Al2O3/Fe界面的最大拉伸应力为1.4770GPa,最大剪切应力为0.3294GPa,界面的极限拉伸位移为14.7?,界面的极限剪切位移为17.3?。ZTA颗粒的参数对ZTAp/Fe45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在含有单一粒径颗粒的复合材料中,随着ZTA颗粒粒径的增大,ZTAp/Fe45复合材料的冲击吸收功增大,但复合材料的断裂破坏影响区域的面积增大;含有单一粒径颗粒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高于含有级配颗粒的复合材料。由于级配颗粒挤嵌的排列方式,导致含有级配粒径颗粒的复合材料内部应力极值最大,复合材料基体出现屈服破坏的概率最大。随着ZTA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ZTAp/Fe45复合材料的加工硬化程度增大,缺陷更早地出现,复合材料的冲击吸收功减小。复合材料基体的应力极值与ZTA颗粒的体积分数无明显关系,但随着颗粒体积分数的降低,颗粒承受的载荷量下降,基体局部出现应力集中区域的面积增大。随着ZTA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由于颗粒对冲击载荷的偏转作用,导致复合材料断裂破坏的影响区域面积增大。4.对ZTAp/Fe45复合材料进行了多尺度冲击性能的模拟,得到的复合材料冲击吸收功随ZTA颗粒粒径和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以及复合材料的断裂形式和破坏影响区域面积与实验吻合较好,然而模拟得到的冲击吸收能量数值偏低,经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模拟中采用Mott分布来述基体材料内部的缺陷,复合材料的单元达到极限应力即认为失效,然而所划分单元的体积大于真实复合材料中缺陷的体积,导致模拟中ZTAp/Fe45复合材料更易出现破坏,因此冲击吸收功偏低;第二,应用Al2O3的冲击力学性能近似替代ZTA的性能,由于忽略了ZrO2的相变增韧效果,低估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吸收功。5.在金刚石磨粒微凸体对Al2O3p/Fe复合材料进行磨损时,复合材料表面的金属原子随着磨粒微凸体的移动而堆积在微凸体运动方向的前端。上方Al2O3颗粒发生的转动和下移避免了磨粒微凸体与Al2O3颗粒下面基体原子的直接接触,减少了金属基体的磨损量。随着金刚石磨粒微凸体的水平滑动速度vx和法向载荷fz的增加,Al2O3p/Fe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复合材料的表面粗糙度降低,Al2O3p/Fe复合材料的总磨损原子数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下降。随着Al2O3颗粒体积分数Vf的增大,Al2O3p/Fe复合材料的总磨损原子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Vf为25%时,复合材料的磨损速率最高。当Vf超过25%时,复合材料的磨损速率随Vf的增加而降低。在较大的磨粒微凸体法向载荷fz下,磨粒对复合材料原子的犁沟效应占据主要的地位;当Al2O3颗粒的体积分数Vf较大时,Al2O3颗粒对磨粒微凸体的阻碍效应起到主要的作用。本文的宗旨在于,建立通用的理论计算模型,通过多尺度的模拟方法来实现对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冲击性能和磨粒磨损性能的预测,并结合实验的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以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给先进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供指导。
王军[10](2018)在《温度对水润滑赛龙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船舶尾轴承在船舶动力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水润滑尾轴承能否正常安全的运行直接关系着船舶运营的安全。轴承材料优异的性能是保证轴承优异性能的前提,目前国内外针对水润滑尾轴承材料的研究十分丰富,尤其是材料摩擦磨损性能方面的研究,但是国内研究由于起步较晚,仍然有很多水润滑尾轴承材料还是要依靠国外技术。因此深入研究各种水润滑尾轴承材料的各类性能(物理性能、摩擦学性能、寿命)对国内研发优秀的水润滑尾轴承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公司生产的赛龙COMPAC轴承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试验润滑水的温度,结合微观表面形貌分析,探究了温度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开展了以下研究:(1)基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水润滑赛龙COMPAC轴承的全副轴承和试块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润滑水膜的压力与膜厚随着试验转速与载荷的变化情况,为文章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2)基于SSB-100尾轴承试验台架进行了赛龙COMPAC轴承材料在不同温度影响下的摩擦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水温度对赛龙COMPAC轴承材料摩擦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设定工况下,轴承材料摩擦系数随着润滑水温度的逐渐升高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且60℃是摩擦系数变化的临界点;润滑水温度对轴承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程度要大于载荷与速度对材料摩擦系数的影响;轴承材料的振动随着润滑水温度的升高呈现出明显减弱的趋势。(3)基于SSB-100尾轴承试验台架进行了赛龙COMPAC轴承材料在不同温度影响下的摩损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轴承材料的磨损情况随着润滑水温度的升高而逐渐恶化;结合微观分析与表面形貌分析,总结了赛龙COMPAC轴承材料的磨损机理,磨损以粘着磨损和犁沟效应为主。
二、新型耐磨材料在长轴泵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耐磨材料在长轴泵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小汽机后轴瓦温度、振动偏高的原因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存在的主要问题 |
2引起小机轴瓦金属温度高的过程分析 |
3处理过程 |
3.1对轴瓦温度影响的综合分析: |
3.2改进方案 |
4项目实施 |
5结论 |
(2)耐磨铸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耐磨铸铁的分类 |
1.1 普通白口铸铁 |
1.2 镍硬铸铁 |
1.3 铬系铸铁 |
2 耐磨铸铁的发展历程 |
2.1 普通白口铸铁 |
2.2 镍硬白口铸铁 |
2.3 铬系白口铸铁 |
3 耐磨铸铁现行标准 |
4 耐磨铸铁的性能特征与评价 |
5 耐磨铸铁磨损性能的影响因素 |
5.1 化学成分 |
5.1.1 C元素的影响 |
5.1.2 Cr元素的影响 |
5.1.3 Ti元素的影响 |
5.1.4 Nb元素的影响 |
5.1.5 V元素的影响 |
5.1.6 Nb、V、Ti复合添加的影响 |
5.1.7 W元素的影响 |
5.1.8 B元素的影响 |
5.1.9 稀土元素的影响 |
5.2 热处理工艺 |
5.2.1 亚临界处理+去稳定化处理 |
5.2.2 深冷处理 |
5.3 基体组织 |
5.3.1 珠光体 |
5.3.2 贝氏体 |
5.3.3 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
5.4 碳化物 |
5.4.1 碳化物分类与取向 |
5.4.2 碳化物形态 |
6 耐磨铸铁的典型应用 |
7 总结与展望 |
(3)基于CAD/CAE技术二次开发的谐波减速器柔轮疲劳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啮合原理的研究 |
1.2.2 谐波齿轮齿形的研究 |
1.2.3 结构参数研究 |
1.2.4 柔轮应力、应变及疲劳研究 |
1.3 本文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文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谐波齿轮结构设计及柔轮强度校核 |
2.1 谐波传动原理 |
2.2 谐波减速器齿廓设计 |
2.2.1 柔轮齿廓方程建立 |
2.2.2 谐波齿轮改进运动学理论 |
2.2.3 刚轮齿廓方程的求解 |
2.3 谐波传动构件设计 |
2.3.1 柔轮设计 |
2.3.2 刚轮设计 |
2.3.3 波发生器设计 |
2.4 柔轮强度校核 |
2.4.1 柔轮齿面磨损校核 |
2.4.2 柔轮疲劳强度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谐波减速器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3.1 三维模型建立 |
3.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各构件材料属性 |
3.2.2 接触设置 |
3.2.3 网格划分 |
3.2.4 约束与求解器设置 |
3.3 波发生器装配过程静力学分析 |
3.3.1 装配模拟 |
3.3.2 空载时柔轮变形 |
3.3.3 空载时柔轮应力 |
3.4 柔轮负载过程瞬态分析 |
3.4.1 子模型法 |
3.4.2 负载工况下柔轮变形 |
3.4.3 负载工况下柔轮应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轮疲劳寿命分析 |
4.1 疲劳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疲劳损伤累计理论 |
4.1.2 雨流计数法 |
4.2 疲劳寿命计算 |
4.2.1 疲劳寿命仿真平台搭建 |
4.2.2 载荷谱定义 |
4.2.3 30CrMnSiA的 S-N曲线 |
4.2.4 疲劳结果分析 |
4.3 实验参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插件式谐波减速器仿真平台开发 |
5.1 插件开发基础 |
5.1.1 ANSYS ACT平台 |
5.1.2 ANSYS Workbench二次开发模块 |
5.1.3 开发语言 |
5.2 插件总体设计与开发 |
5.2.1 开发流程 |
5.2.2 插件结构组成 |
5.2.3 用户界面开发 |
5.2.4 CAD模块脚本开发 |
5.2.5 CAE模块脚本开发 |
5.2.6 插件封装编译 |
5.3 插件演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自控强排吸机组在钢铁行业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旋流井用泵的现状 |
1.2.1 长轴泵 |
1.2.2 无密封自吸泵 |
1.3 高效水力模型的研究方法 |
1.3.1 旋转曲线坐标系下复杂内流场的控制方程 |
1.3.2 湍流模型的选择 |
1.3.3 CFD技术的应用 |
1.4 过流部件耐磨性的研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自控强排吸系统的集成和设计 |
2.1 自控强排吸机组工作原理 |
2.2 自控强排吸机组系统组成 |
2.3 真空引水系统设计与分析 |
2.3.1 真空储液罐式自吸装置 |
2.3.2 真空引水式自吸装置 |
2.3.3 两种引水系统的比较 |
2.4 装置汽蚀性能分析 |
2.4.1 装置的汽蚀余量和泵的汽蚀余量比较 |
2.4.2 计算分析 |
2.4.3 提高机组抗汽蚀性能的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给水泵建模与CFD分析 |
3.1 给水泵的结构设计 |
3.2 泵整体结构的设计 |
3.3 建模与CFD分析 |
3.3.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3.3.2 CFD分析流程 |
3.3.3 建立模型 |
3.3.4 网格划分 |
3.3.5 边界条件设置 |
3.3.6 内部流动分析 |
3.3.7 汽蚀性能分析 |
3.3.8 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给水泵低磨损结构的优化 |
4.1 水泵部件损坏的现象分析 |
4.2 磨损原因分析以及采取的措施 |
4.2.1 泵壳流道的磨损分析 |
4.2.2 低磨损密封环的结构设计 |
4.2.3 导轴承材质和结构分析 |
4.2.4 叶轮的耐磨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自控强排吸系统的能效分析 |
5.1 技术优势 |
5.2 与同类型的机组性能比较 |
5.2.1 自控强排吸机组和同类型机组的比较 |
5.2.2 节能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高温环境用外球面双列滚子轴承的研制与性能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轴承研制研究现状 |
1.2.2 轴承承载能力与摩擦力矩分析研究现状 |
1.2.3 滚动轴承固体润滑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滚动轴承试验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承承载能力与摩擦力矩分析 |
2.1 引言 |
2.2 需求分析与轴承参数方案 |
2.2.1 轴承结构设计方案 |
2.2.2 轴承钢材料选择方案 |
2.2.3 轴承润滑方案 |
2.3 轴承承载能力的赫兹理论计算 |
2.3.1 轴承接触载荷分布计算 |
2.3.2 赫兹线接触理论求解接触应力 |
2.3.3 轴承接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2.3.4 轴承载荷分布与接触应力计算 |
2.4 轴承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
2.4.1 轴承整体有限元分析 |
2.4.2 轴承最大承载滚子有限元分析 |
2.4.3 考虑润滑薄膜的滚子有限元分析 |
2.5 轴承运转摩擦力矩分析 |
2.5.1 摩擦力矩计算模型 |
2.5.2 摩擦力矩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承表面固体润滑薄膜制备与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轴承表面固体润滑薄膜的制备 |
3.2.1 多弧离子镀技术 |
3.2.2 批量化滚子表面镀膜工装研制 |
3.2.3 镀膜工艺参数分析 |
3.2.4 镀膜工艺流程 |
3.3 固体润滑薄膜性能检测与分析 |
3.3.1 固体润滑薄膜表面形貌检测 |
3.3.2 固体润滑薄膜成分分析 |
3.3.3 固体润滑薄膜厚度与均匀性测量 |
3.3.4 固体润滑薄膜硬度与弹性模量测量 |
3.3.5 划痕实验有限元分析 |
3.3.6 球盘摩擦实验有限元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承高温性能试验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温轴承环境试验 |
4.2.1 高温试验 |
4.2.2 低温试验 |
4.2.3 加速度试验 |
4.2.4 振动试验 |
4.2.5 冲击试验 |
4.3 高温轴承高温台架试验 |
4.3.1 固体润滑轴承高温性能测试装置 |
4.3.2 最大承载能力试验 |
4.3.3 载荷谱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选区激光熔化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粉末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粉末高温合金的发展概况 |
2.1.2 国内粉末高温合金的发展概况 |
2.1.3 粉末高温合金的生产工艺 |
2.1.4 粉末冶金的缺陷问题 |
2.2 FGH4096合金的简介 |
2.3 金属3D打印技术 |
2.3.1 金属3D打印特点 |
2.3.2 金属激光3D打印技术 |
2.3.3 SLM技术的应用 |
2.4 SLM成形镍基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 |
2.4.1 国外SLM成形高温合金研究 |
2.4.2 国内SLM成形高温合金研究 |
2.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
3 试验工作方案 |
3.1 实验材料 |
3.2 FGH4096制备及处理工艺 |
3.2.1 SLM成形工艺 |
3.2.2 热处理工艺 |
3.2.3 热等静压工艺 |
3.3 试样表征及性能检测分析 |
3.3.1 组织、结构表征分析 |
3.3.2 材料性能检测 |
4 SLM制备FGH4096工艺过程及参数优化 |
4.1 激光功率对SLM制备FGH4096合金成型质量的影响 |
4.2 激光扫描速度对SLM制备FGH4096合金的影响 |
4.3 激光重熔率对SLM制备FGH4096合金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SLM沉积态FGH4096合金组织结构与性能 |
5.1 SLM FGH4096合金组织结构 |
5.2 SLM FGH4096合金性能 |
5.3 SLM FGH4096各向异性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热处理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6.1 SLM+HT FGH4096组织形貌 |
6.2 SLM+HT FGH4096水平截面组织结构 |
6.3 SLM+HT FGH4096竖直截面组织结构 |
6.4 SLM+HT FGH4096力学性能 |
6.4.1 SLM+HT FGH4096室温力学性能 |
6.4.2 SLM+HT FGH4096室温拉伸断口 |
6.4.3 HT对SLM FGH4096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6.4.4 SLM+HT FGH4096高温拉伸性能 |
6.4.5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7 热等静压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7.1 HIP对SLM FGH4096合金组织的影响 |
7.2 SLM+HIP+HT FGH4096合金组织 |
7.2.1 HT对SLM+HIP FGH4096合金组织的影响 |
7.2.2 不同热等静压温度SLM+HIP+HT FGH4096合金组织 |
7.3 SLM+HIP+HT FGH4096合金性能 |
7.3.1 不同热等静压温度SLM+HIP+HT FGH4096合金性能 |
7.3.2 SLM+HIP+HT FGH4096合金组织与性能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SLM+HIP+HT FGH4096合金蠕变性能的研究 |
8.1 蠕变时间对合金组织的影响 |
8.2 不同温度对SLM+HIP+HT FGH4096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结论 |
9.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于Wankel泵及最优化注浆控制机理的智能注浆控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注浆及注浆设备概况 |
1.3 注浆泵 |
1.3.1 柱塞式注浆泵 |
1.3.2 隔膜式注浆泵 |
1.3.3 挤压式注浆泵 |
1.3.4 正排量注浆泵 |
1.4 注浆控制方法研究现状 |
1.4.1 注浆控制理论 |
1.4.2 注浆控制方法 |
1.4.3 注浆控制系统现状 |
1.5 现在存在的问题 |
1.6 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6.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勒洛三角形原理的旋转活塞泵 |
2.1 勒洛三角形 |
2.2 Wankel泵建模 |
2.2.1 勒洛三角形的顶点运动轨迹 |
2.2.2 Wankel泵缸体型线 |
2.2.3 Wankel泵转子型线 |
2.3 Wankel泵的结构 |
2.3.1 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
2.3.2 缸体和前后盖板及中隔板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 |
2.3.3 三角转子的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 |
2.3.4 曲轴的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 |
2.3.5 齿轮座的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 |
2.3.6 Wankel泵的密封系统 |
2.3.7 Wankel泵单向阀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ankel泵输出性能研究 |
3.1 Wankel泵输出性能的计算方法 |
3.1.1 Wankel泵理论流量 |
3.1.2 Wankel泵的实时容积 |
3.1.3 Wankel泵的效率计算公式 |
3.2 SDU-1.25D-44型Wankel泵的室内试验 |
3.2.1 流量q、压力p和扭矩T数据分析 |
3.2.2 压差与扭矩的不均匀系数 |
3.2.3 曲轴的输入功率 |
3.2.4 SDU-1.25D-44的效率 |
3.3 SDU-1.5D型Wankel泵的数值模拟 |
3.3.1 数值模拟方法 |
3.3.2 流场分析 |
3.3.3 输出稳定性分析 |
3.4 Wankel泵空化测试 |
3.4.1 泵内部空化的研究内容 |
3.4.2 控制方程与空化模型 |
3.4.3 Wankel泵的可视化空化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uzzy-PID控制方法的SDUZJ系统 |
4.1 SDUZJ控制系统的组成 |
4.1.1 数据监测设备 |
4.1.2 数据处理设备 |
4.1.3 数据执行设备 |
4.2 上位系统的软件功能 |
4.2.1 自动控制模块 |
4.2.2 手动注浆控制模块 |
4.2.3 报警记录模块 |
4.2.4 实时监测曲线模块 |
4.2.5 系统数据设置模块 |
4.2.6 历史数据查询模块 |
4.3 Fuzzy-PID控制程序 |
4.3.1 PID调节 |
4.3.2 Fuzzy调节 |
4.3.3 基于Fuzzy-PID复合控制方法的SDUZJ控制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浆液扩散最优化压力控制理论 |
5.1 浆液扩散的中的关键压力 |
5.1.1 可注性 |
5.1.2 启劈压力 |
5.1.3 扩展压力 |
5.2 劈裂注浆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 |
5.2.1 岩土体的压缩特性 |
5.2.2 先序水平劈裂扩散 |
5.2.3 后序竖直劈裂扩散 |
5.3 渗透注浆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 |
5.3.1 浆液渗透扩散机理 |
5.3.2 考虑重力、浆液惯性因素的浆液竖向注入压力控制机理 |
5.3.3 考虑重力、浆液惯性因素的浆液横向注入压力控制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SDUZJ系统的注浆控制试验研究 |
6.1 考虑地应力的恒压劈裂注浆模型试验 |
6.1.1 试验目的 |
6.1.2 被注土体的地应力监测系统 |
6.1.3 加载地应力的模型试验装置 |
6.1.4 模型试验系统 |
6.1.5 被注土体与浆液参数测定 |
6.1.6 试验步骤 |
6.1.7 试验结果 |
6.2 考虑浆液重力及惯性的横向渗透注浆模型试验 |
6.2.1 试验目的 |
6.2.2 模型试验系统 |
6.2.3 渗透注浆模型试验 |
6.2.4 渗透注浆试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获得授权的专利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玻璃制瓶机谐波传动柔轮寿命分析及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玻璃制瓶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谐波减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谐波减速器设计及主要零件应力分析 |
2.1 核心零部件设计 |
2.2 柔轮应力分析与校核 |
2.3 本章小结 |
3 柔轮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3.1 模型近似问题 |
3.2 材料选取 |
3.3 静态分析 |
3.4 瞬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柔轮的疲劳寿命分析 |
4.1 疲劳寿命预测理论 |
4.2 疲劳寿命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5 柔轮参数优化 |
5.1 遗传算法 |
5.2 优化模型 |
5.3 优化过程 |
5.4 实例验算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计算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背景 |
1.2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1.2.1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概述 |
1.2.2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制 |
1.2.3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损伤破坏机制 |
1.2.4 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 |
1.3 PRMMCs力学性能的多尺度模拟 |
1.3.1 PRMMCs力学性能多尺度模拟的方法和意义 |
1.3.2 PRMMCs宏观模拟几何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
1.3.3 颗粒参数对PRMMCs力学性能影响的宏观有限元模拟 |
1.3.4 PRMMCs界面性能的宏观内聚力模型模拟 |
1.3.5 PRMMCs界面性能的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 |
1.3.6 微观磨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2 多尺度模拟的研究方法和模型设置 |
2.1 计算模型的简化和假设 |
2.2 有限单元法模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2.1 随机序列吸附法建立复合材料的几何模型 |
2.2.2 界面的内聚力模型与牵引力-位移法则 |
2.2.3 高应变率下陶瓷颗粒强度的Johnson-Holmquist模型 |
2.2.4 低应变率下陶瓷颗粒断裂破坏的Weibull统计模型 |
2.2.5 微观缺陷导致的金属基体随机破坏的Mott分布模型 |
2.3 分子动力学法模拟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1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系综 |
2.3.2 原子间相互作用经验势能函数 |
2.3.3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有限元模拟 |
3.1 基体、颗粒的物理参数及界面的本构关系 |
3.2 复合材料的结构几何模型、边界条件和载荷 |
3.3 界面与颗粒的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耦合作用 |
3.3.1 应力-应变曲线 |
3.3.2 弹性模量、屈服极限、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 |
3.3.3 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颗粒断裂概率和界面脱粘数量 |
3.4 界面与颗粒的形状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耦合作用 |
3.4.1 应力-应变曲线 |
3.4.2 弹性模量、屈服极限、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 |
3.4.3 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 |
3.5 界面与颗粒的粒径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耦合作用 |
3.5.1 应力-应变曲线 |
3.5.2 弹性模量、屈服极限、临界应变和临界应力 |
3.5.3 复合材料的应力分布 |
3.6 本章小结 |
4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多尺度模拟 |
4.1 复合材料界面拉伸和剪切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4.1.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函数 |
4.1.2 复合材料界面的拉伸和剪切性能模拟过程 |
4.1.3 复合材料界面的拉伸和剪切性能模拟结果 |
4.2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的有限单元法模拟 |
4.2.1 复合材料Charpy冲击试验模拟的几何模型 |
4.2.2 材料的物理参数和模拟细节 |
4.2.3 颗粒粒径对复合材料冲击吸收能量的影响 |
4.2.4 颗粒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冲击吸收能量的影响 |
4.3 复合材料冲击性能多尺度模拟结果的实验验证 |
4.3.1 冲击吸收能量 |
4.3.2 应力分布及断裂形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复合材料磨粒磨损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1 复合材料磨粒磨损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5.1.1 原子间相互作用势能函数 |
5.1.2 复合材料磨粒磨损性能的模拟 |
5.2 磨粒微凸体的滑动速度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
5.2.1 磨损前后原子模型、体系温度和摩擦系数 |
5.2.2 磨损原子数和磨损形貌 |
5.3 磨粒微凸体的法向载荷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
5.3.1 磨损前后原子模型、体系温度和摩擦系数 |
5.3.2 磨损原子数和磨损形貌 |
5.4 颗粒的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
5.4.1 磨损前后原子模型、体系温度和摩擦系数 |
5.4.2 磨损原子数和磨损形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A |
(10)温度对水润滑赛龙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水润滑尾轴承研究现状 |
1.3.1 水润滑轴承材料研究现状 |
1.3.2 水润滑轴承润滑理论研究 |
1.3.3 水润滑轴承摩擦学性能研究 |
1.3.4 水润滑轴承结构优化研究 |
1.4 温度对聚合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
1.5 赛龙轴承简介 |
1.6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7 本文组织结构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水润滑赛龙轴承润滑数值计算 |
2.1 雷诺方程与径向滑动轴承润滑基本方程 |
2.2 流体动压润滑数值计算 |
2.2.1 数学模型 |
2.2.2 量纲一化 |
2.2.3 计算结果 |
2.3 等温弹流润滑数值计算 |
2.3.1 基本方程与量纲一化 |
2.3.2 方程的离散 |
2.3.3 结果分析 |
2.4 试块试验等温弹流润滑数值计算 |
2.4.1 转速对水润滑赛龙试块润滑性能的影响 |
2.4.2 载荷对水润滑赛龙试块润滑性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材料分析与试验方案 |
3.1 基本物理性能 |
3.2 红外光谱分析 |
3.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3.2.2 红外光谱分析 |
3.3 DSC分析 |
3.3.1 差示扫描量热仪 |
3.3.2 DSC分析 |
3.4 结构分析 |
3.4.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4.2 3D超景深显微系统 |
3.4.3 结构分析 |
3.5 硬度随润滑水温度的变化 |
3.6 试验方案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润滑赛龙轴承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台架简介 |
4.1.1 SSB-100型水润滑尾轴承试验台 |
4.1.2 数据采集程序 |
4.1.3 试块材料 |
4.2 摩擦试验设计 |
4.2.1 试验方法 |
4.2.2 摩擦系数计算 |
4.2.3 摩擦试验设计 |
4.3 摩擦试验结果分析 |
4.3.1 速度特性分析 |
4.3.2 载荷特性分析 |
4.3.3 温度特性分析 |
4.4 摩擦机理分析 |
4.5 摩擦振动分析 |
4.5.1 试验台架的振动特性分析 |
4.5.2 温度对振动的影响研究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水润滑赛龙轴承磨损性能试验研究 |
5.1 磨损试验设计 |
5.2 磨损量计算方法 |
5.3 磨损试验结果分析 |
5.3.1 磨损量分析 |
5.3.2 表面形貌分析 |
5.4 磨损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新型耐磨材料在长轴泵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小汽机后轴瓦温度、振动偏高的原因分析与处理[A]. 罗维清. 2020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21
- [2]耐磨铸铁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郑欢,胡锋,ISAYEV Oleg,HRESS Oleksandr,YERSHOV Serhii,吴开明. 钢铁研究学报, 2020(09)
- [3]基于CAD/CAE技术二次开发的谐波减速器柔轮疲劳寿命分析[D]. 邱胜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4]自控强排吸机组在钢铁行业的研究与应用[D]. 崔隆.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5]高温环境用外球面双列滚子轴承的研制与性能试验[D]. 金圣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选区激光熔化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D]. 郝志博.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基于Wankel泵及最优化注浆控制机理的智能注浆控制方法[D]. 李梦天. 山东大学, 2019
- [8]玻璃制瓶机谐波传动柔轮寿命分析及参数优化[D]. 韩欣荣.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9]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多尺度计算模拟[D]. 张婉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8(12)
- [10]温度对水润滑赛龙轴承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