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教会传教士的素质

提高农村教会传教士的素质

一、提高农村教会传道人的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娜[1](2021)在《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传播历史较为漫长,近代以来,随着它们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加深。本文以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时空为经线,以整体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变迁为纬线,考察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方式的流变过程,思考二者传播方式差异的原因,着力揭示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发展不同趋向的内在因素。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同时对早期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中国的传入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对比。从俄罗斯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入我国的背景来看,东正教传入中国无疑与沙俄帝国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扩张相关;而基督新教最初的传入实质上也是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的一部分。第二章从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和发展期对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传入背景差异、传播对象、主体、媒介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并对此时期的教堂兴建情况进行整理。哈尔滨的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强烈的政治动荡之中传入、因移民的到来而不断的传播、发展。东正教这个侨民宗教一直以维持本民族的宗教信仰作为自己的主要使命,而基督新教在不断的传播自己的福音,他们在传播媒介的选择运用、对象的选择上、主体的呈现差异上都呈现出明显的不同。第三章论述了20世纪下半叶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衰落后的恢复,及基督新教的逐渐发展。这一时期,哈尔滨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对二者的传播影响重大,传播主体上,东正教因其政治依附性强,随着政治格局变动,教区归属不断更迭,传播主体原有的优势消失,基督新教主体开始脱离西方差会控制,走向自主、合一,同时外侨的大量外迁,东正教的传播对象流失,基督新教对象却日益增多,致使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在传播媒介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出现了反差。文革后,政策开放,二者逐渐恢复,相比于人数较少的东正教团体,基督新教在哈尔滨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第四章从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神学教义、经典、崇拜对象等内化因素和教阶、教仪、节日等外化因素来分析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传播趋向不同、发展现状不同的内在因素。东正教对教义、仪式、教阶制度所采取的保守性政策,严重影响了东正教的传播。而基督新教以世俗性、普世性着称,教义、仪式、教阶等简洁,神秘性较弱,易于接受理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度更强,有利于其发展。虽然东正教对哈尔滨并未产生较大影响,但这些宗教留下独具特色的宗教建筑,历史积淀下的多元性文化,仍对哈尔滨发展起到了特殊的影响。

王容龙[2](2020)在《“播道”:美瑞丹教会在广州传教历史研究(1887-194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马兴才[3](2020)在《基督教在山东省S县的传播与发展(1980-2018)》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城乡地区,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的迅速传播,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但在“众声喧哗”中,儒家思想的发祥地——曲阜及其周边地区的基督教的发展状况,却一直未能真正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本文即以曲阜周边的S县为例,探讨1980年以来基督教在这一儒家世界的象征中心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格局和态势。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1912年前后。彼时,美南浸信会、美以美会、耶稣家庭先后传至该县。1980年S县教会“开放”后,三个教派最终实现合一,并经过1980-1983年短暂的恢复后,1984-1996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延至1997年后,则呈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1980年代以来基督教在S县的发展传播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信徒群体“三多”即“女性多、老人多、文化水平低者多”的结构特征有所改观,但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且城区、郊区、农村教会信徒群体结构特征的具体变化趋势存在显着差异;二是,在信徒群体结构特征改观的同时,教牧人员群像也呈现出“女性增多、中青年增多、文化水平提升、职业来源日趋多元”的演变态势;三是,在基督教信徒皈依基督教过程中,家庭影响抑或遭遇困境是民众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内在动力,社会关系网络的示范和引导是民众接受和皈依基督教信仰的中介,“神学奇迹”的发生对民众皈依基督教信仰的程度具有深化作用,教义的濡化是逐步实现皈依者信仰理性化的关键;四是,在宗教活动方面,S县教会与世界各国正统基督教教会的节期、礼仪基本相同,其聚会模式由基督教聚会传统和时代具体环境相结合;五是,基督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先后经历了“历史模式”和国情模式,但需要说明的是,S县内基督教活动场所基本都是统一管理的;六是,教会组织主要有县基督教“两会”(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县基督教协会)和堂点组织,教会组织的运行主要通过县基督教“两会”成员分工协作、教牧区的设立及四定原则的实施,而教会组织及人员的管理则主要依靠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尽管1980年代以来S县基督教正日益走向规范化、法治化,并朝着良性化方向发展,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该县基督教传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信徒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村聚会信徒“老、弱、病、妇”的群体特征明显、教会自养能力薄弱、教会的社会参与较少、教会牧养实效有待提升等。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量化分析可知,短期内S县基督教新受洗信徒人数减少的情况基本不会改变、基督教中国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团契将是发展信徒和细化牧养的重要形式。

朱艳伟,李雪[4](2019)在《社区变迁视角下的江苏农村基督教发展》文中提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江苏农村经历着不同形态的社区变迁。农村人口进入城郊以及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居住空间,使原有的信仰社区被打散,总体上呈现出原生型乡土社区信仰组织、初步城镇化新农村信仰组织和城市化郊区社区信仰组织等三类不同的信仰社区形态,并有前者向后者流动转型的趋势。基督教发展植根于农村社区,在社区变迁视角下考察农村基督教发展,既折射了我国农村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也有区位不同的个别化问题。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发挥基督教的积极作用,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申芳[5](2019)在《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以晋南张村教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借鉴“开放系统理论”,考察了晋南平安县张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了解了城镇化过程中乡村教会的组织发展模式、组织结构特征以及教会的具体运行机制,从中把握宗教社会性表达的途径。在中国乡村教会“以堂带点”的基础运行模式之下,张村教会的组织架构表现出一定的科层化、程序化特征。教会在成立初期和发展过程中受外界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对制度规则等作出本土化调整以适应相应社会环境,县基督教两会对其负责,教会内部拥有细致的组织机构分工,并严格遵守宗教教义规则和相关社会政策。但与此同时,乡村教会组织内部的运行和结构调整及完善则表现出一定的非程序化、自主化和封闭化的特征。教会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以教务组执事为代表的宗教权威群体的奉献精神、宗教知识、口才和人格魅力等;其决策控制阶段并不单纯按照规章制度或说明等进行;人员的选派也多以志愿性原则进行;在一些教会活动的开展中,各个事务组之间会共同商议决定。对于以张村教会为代表的乡村教会来说,日常的运行几乎全部围绕着宗教性事务来进行,宗教社会性表达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信徒群体内部,因而限制了其宗教慈善的发展和社会融入度的提升。尽管如此,张村教会依旧表现出了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特征:完整有序的运作体系,依法登记而受法律保护,不以盈利为目的,教会全部收入都用于内部的宗教活动开支和社会救助等。依靠这样的组织定位和教会日常运行中所输出的社会性产品,虽然目前乡村教会在宗教慈善事业上发展较为滞后,但随着日后经济的不断发展、教会组织管理结构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政策等的制定完善,乡村教会将在宗教慈善等社会事务上表现出更高的社会参与度,宗教慈善也将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公益力量。基督教为农村信徒群体提供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成为社会变迁背景下村庄秩序重建的重要补充。在经历一系列的组织重构和本土化变迁过程之后,乡村基督教逐渐与中国乡村民间信仰体系相融合,其运行过程中输出的宗教性和社会性产品成为信徒自我拯救的重要精神力量,乡村教会的宗教社会性表达方式和社会定位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课题。

苏雷[6](2019)在《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及其以前的基督教在华传播史表明:基督教能否在中国扎根并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解决好“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宗教蓝皮书:中国宗教报告》和《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的相继出台,“基督教中国化”正得到中国学界、宗教界和政界三方的共同关注和推动。本文在综合运用历史文献调查法、历史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以“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为研究起点,从“思想的初步形成”、“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和“历史影响与意义”等层面,对这位民国时期基督教的着名文字传道人和本色神学家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展开个案研究,力图在全景式呈现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特色的同时,亦对其历史影响与地位做出客观评价,并以此为契机,为当代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重要的启发借鉴。并在指出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同时,还需用辩证的态度客观地指出其思想上的历史局限,因为正反两方面的理论积累,对于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工作而言,都是宝贵而有益的。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在充分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对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本色教会思想及其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影响进行拓展研究的必要性,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具体的写作思路和内容。第二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从清末民初的中国社会对在华基督教构成的种种负面刺激以及基督教对此做出的回应等入手,分析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并初步分析其“本色神学思想”和“本色教会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理论特色。第三章从“文字传道思想”、“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儒家、道家、佛教、墨家的关系”等层面,系统探究了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既体现出一种文化上的自我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出基督教“创造”、“更新”和“救赎”的基本原则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文字传道需要本色化、普适性的白话文字和效法耶稣与中国文化中“因时因地因人”的“无限”传道策略;虽然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有针对性地理性分析与“取舍”,并希望用基督教中有益的成分对其加以改造和更新,但同时也承认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存在“逻辑自洽”和精神上的“密切”关系,强调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可以感受到上帝的作为,基督教应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文化中去。第四章从“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等层面,探究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内涵及其理论特色:张亦镜以中国人所能理解或乐于接受的道家言道、儒家言仁的文化言语方式,通过对于“上帝国”、“上帝屋”的譬喻和诠释,初步提出了其本色教会思想,而“自立”是达到“本色”的必由之路,并由此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具体的“本色化”方案,其本色教会思想不仅有助于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亦表明张亦镜希望通过教会自立和本色教会的创建以达到基督教中国化和国富民强的目的。第五章探讨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首先,基于张亦镜与他所处时代的广泛文字交流和当时社会各界对他的评议,探究他对于民国时期本色教会思想和本色神学思想的历史影响。然后,探讨了他对于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启发当代基督教应主动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对话与调适,以摆脱长久以来“洋教的丑号”和凸显基督教的“自我文化调适能力”;启发从思想上牢固树立爱国与爱教相辅相成、本质统一的观念和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履爱国与爱教相统一的原则;启发在当代本色神学的架构中注意吸收和借鉴张亦镜本色神学思想中的“互具原则、白话文布道原则、爱国主义原则和改造国民性原则”。最后,分析指出张亦镜在文字布道上过于偏重“宣道与护教”以及在教会本身问题上缺乏自我批判与反省的历史局限,以及他以“《圣经》的权威无讹”为原则来评断中国宗教文化传统的基要主义立场。

唐晓峰,段琦[7](2018)在《中国农村基督教的现状与问题——以福建、浙江、河南等地农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督教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及精神文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影响,是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通过多省调研可知,中国农村基督教呈现出几个共性特征:在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发展颓势明显,重心向城镇转移;信仰世俗化,自我主体意识及排他意识强,成为弱势群体抱团取暖的民间信仰化组织。中国农村基督教的问题要从基督教自身局限性、农村发展滞后及政府管理困境三个方面总结。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须历史地看待农村基督教的发展,整体地把握农村基督教现象,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治理农村基督教。当物质财富与精神生活都相对满足时,信仰乱象也就根本解决了。

葛救恩[8](2018)在《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传播历程与社会适应》文中提出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并在迫害中渐渐发展壮大。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又将新教从天主教中分离出来。因此,广义上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而狭义的基督教则仅指新教。唐朝时期,聂斯托利派信徒将广义的基督教传入中国。元朝时,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传教,并将天主教首次传入今安徽境内。清朝前期,东正教传入中国,但并未传入安徽境内。19世纪初,新教开始传入中国。鸦片战争前夕,天主教和新教均在安徽省内的部分地区有少许传教活动。鸦片战争以后,天主教和新教在皖传教活动渐渐地大规模开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天主教和新教相继传入宿州地区。宿州地区,也叫宿县地区。在历史上,宿州地区的范围因行政区划的调整曾有过多次变动,本文将宿州地区界定为今安徽省地级宿州市,其范围仅包括砀山县、萧县、灵璧县、泗县和埔桥区四县一区。本文所写的基督教是狭义上的基督教,仅指新教。本文主要叙述新教在宿州市四县一区的传播历程,仅对改革开放前宿州地区天主教的发展历程作简要概述,以便于分析相关问题。因东正教在华传播范围有限,且未曾传入安徽境内,故文中不予提及。传教士来宿后,一方面建立教堂开展宗教活动,一方面则通过创办学校和医院等教会公益机构、组织社会公益等活动进行传教活动。这些社会公益活动在促进传教的同时也对当地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尽管建国前的宿州地区动荡不安,但在传教士和当地信徒们的努力下,宿州各地基督教仍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外籍传教士陆续被逐,宿州各地基督教均实行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革新运动。文革期间,各地基督教均受到严重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得到贯彻落实,宿州基督教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并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另外,宿州各地还拥有相近的地理位置以及相似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广袤的平原、相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利于种植相同的农作物,相同的农作物使得当地人养成了相同的饮食习惯,相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当地人几乎完全相同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然而,基督教的传入使一部分当地人从当地传统的生活习惯和节日习俗等生活方式中分离了出来。因此,以宿州地区为一个整体,对基督教与当地社会的互动状况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9](2017)在《「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文中认为1887年,宣信(Albert Benjamin Simpson)在美国成立宣道会,倡议联合各方信徒,以追求生命成长及推行普世宣教运动为宗旨。同年,该会便派出宣教士来华。这些宣教士进人中国工作,整整有六十年之久,在内陆省分建立了四个教区。至1949年,宣道会西教士撤离中国大陆,辗转南下香港等候美国总会进一步的指令。他们大部分被派往其他国家的宣教区工作,但是有几位却坚持留下,希望在这块接壤大陆的英国殖民地上延续中国的福音使命。由此,宣道会得以在香港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本论文即是探讨宣道会在香港的事蹟,是次研究主要有三个目标。第一,整理和还原香港宣道会在上世纪五十年的发展历史。第二,发掘昔日香港宣道会西教士将教会管理权交到华人手中的过程;这涉及海外差会与本地教会的合作及教会本土化之事宜。第三,分析香港宣道会何以在短短五十年内,由零演变为香港基督新教第二大宗派之原因。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是关乎宣道会及其运动的内涵与精神,而衍生出要以最快及最直接的方式到未有教会的地方作宣教的策略。接着是宣道会在中国大陆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该会在内陆建立的四个宣教区域与工作情况。第二章则有关该会在1949年撤退至香港的历史,与西教士离去或留下的抉择。从第三章开始,文章则转到宣道会在香港发展的历史。首先是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工作,该会在颠沛流离的难民当中建立了第一批信徒会友;继而阐述宣道会在资源极其短缺的情况下,走到香港偏僻的市郊及乡村传道、建立了第一批堂会的过程。接着是在六十年代,宣道会凭藉在徙置区开设堂会的便利,在徙置大厦天台及附建式校舍兴办小学,接触与服侍大量基层市民。至七十年代起,香港人口持续膨胀,政府在偏远地方发展了多个新市镇,而宣道会则配合政府的房屋及福利政策,前往新落成的公共屋邨开办不同的社区中心及建立堂会。其後,宣道会亦走到临时房屋区以服侍基靥移民。八十年代以後,本土教会渐趋成熟,开始策动十年植堂和增长计划;区联会除致力在本地植堂外,亦组织本地差会以派遣本土宣教士前往海外地方宣教,致力将福音向外拓展。直至世纪末,香港宣道会已一跃成为当地第二大的新教宗派,在基督教界甚具影响力。论文的最後两章,是有关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进程。就在宣道会香港教区成立了两年之际,西教士已按照总会所指示的路线,有计划及有秩序地,以渐进的方式促成本地教会达致「自养、自治和自传」自立的三重目标。早期,该会的本土化进程主要是由西差会领导,本地信徒予以配合。至六十年代,本地堂会成立了自治联会,西教士亦开始将教会的权责慢慢下放。在踏人七十年代,西差会与本地教会在地位上已是平等,而双方则开展二十年的移伴合作时期,共同在当地推动福音的发展。至八、九十年代,本地教会已非常成熟,联会除可策划整体方向的同时,亦能组织差会以推动海外的差传事工;这时,西差会亦喜见本地教会的自立,慢慢淡出本地工作,功成身退。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交棒至本地教会的进程是非常和谐与畅顺,其事蹟可称得上是中、西合作的典范。最後,在结论部分,是阐述上世纪香港宣道会何以由零,演变成为第二大新教宗派之原因。方法是依据文章主体的历史论述,从宣道会之中国经验、立会精神、人事、社会、政教关系及中西合作等各个方面,分析该会快速增长及其发展最为突出的地方。

清华,恩惠[10](2016)在《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会牧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走向城市,不少农村变为城镇。但农村教会依然存在,我们的教会建设和牧养依然需要关注农村。当年,"耶稣走遍各城各乡,在会堂里教训人,宣讲天国的福音,又医治各样的病症。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太9:35-38)耶稣不但走遍"各城"也同时走到"各乡",所以我们各地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在努力建设好城镇教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农村教会的关注与建设。

二、提高农村教会传道人的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农村教会传道人的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概述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四、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研究问题与展望
第一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
    第一节 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俄罗斯东正教在中国的萌芽及俄罗斯北京传教士团的发展
        二、俄罗斯东正教的传播向北京以外的地区延展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中国早期的传教活动
        一、鸦片战争前基督新教的微弱渗透
        二、鸦片战争后基督新教的大规模传入
        三、基督新教传入东北
    第三节 不平等条约与中东铁路的修筑活动
        一、传教者的护身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二、信徒的顺风车——中东铁路的修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发展
    第一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传入与初步发展(1898——1917)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在哈尔滨传入背景之异同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初传时期传播方式之比较(1989-1917)
    第二节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发展(1918——1930)
        一、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对比
        二、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三、发展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四、信仰发展导致的教堂林立
    第三节: 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短暂发展(1931—1945)
        一、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二、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教对象的对比
        三、日伪统治时期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媒介的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衰落与恢复
    第一节 侨民外迁时期的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衰落(1946—1954)
        一、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对象的变化
        二、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主体的对比
    第二节: 教会自主合一化之后的曲折行进(1955——2000)
        一、东正教哈尔滨教区的自主与基督新教教会的合一(1955-1965)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宗教的停滞(1966-1976)
        三、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信仰的恢复(1977-200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差异的内在原因
    第一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经典教义的内在差异与外在表象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经典的差异
        二、基督新教和东正教教义的差异及在哈尔滨传播中的呈现
        三、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崇拜对象差异及在哈尔滨实际传播中的体现
    第二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教阶制度的差异与外部呈现
        一、基督教教阶制度的产生及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的差异
        二、东正教和基督新教教阶制度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三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圣礼的差异与传播呈现
        一、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
        二、东正教与基督新教圣礼的差异在哈尔滨传播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东正教与基督新教的节日差异与实际呈现
        一、东正教与基督新教节日的差异
        二、哈尔滨东正教和基督新教圣诞节的简要对比与分析
    本章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3)基督教在山东省S县的传播与发展(1980-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研究思路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1980年代以前基督教在S县传播与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美南浸信会在S县的传播与发展
    (二)美以美会在S县的传播与发展
    (三)耶稣家庭在S县的传播与发展
二、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一)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历程
        1.恢复阶段(1980-1983)
        2.快速发展阶段(1984-1996)
        3.平稳发展阶段(1997-2018)
    (二)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实况
        1.信徒群体结构性特征的演变趋势
        2.信徒的皈依历程
        3.教牧人员的群像分析
        4.教会的宗教活动
        5.基督教活动场所的设立与管理
        6.教会组织机构的设立、运行及管理
三、教会开放以降S县基督教传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信徒文化水平普遍偏低
    (二)农村聚会信徒“老、弱、病、妇”的群体特征明显
    (三)教会自养能力薄弱
    (四)教会社会服务、公益慈善参与较少
    (五)教会牧养实效有待提升
四、S县基督教发展态势
    (一)受洗人数减少的情况短期内基本不会改变
    (二)基督教中国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三)团契将是发展信徒和细化牧养的重要形式
结语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社区变迁视角下的江苏农村基督教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基督教的组织类型分析
    (一)原生型乡土社区信仰组织。
    (二)初步城镇化新农村信仰组织。
    (三)城市化郊区社区信仰组织。
二、农村基督教发展的特点
    (一)皈信原因呈现多样化。
    (二)信徒对教义教规的了解有限。
    (三)信徒之间有较强的互助关系。
    (四)信众有着比较高的信仰素养。
    (五)农村社区邻里矛盾的化解。
三、农村基督教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的空心化及家庭结构变化带来的养老问题。
    (二)农村文化生活缺乏,日常消遣方式单一。
    (三)传道人获取职业资格难、收入不稳定是农村教会管理有序发展的阻碍。
    (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矛盾对牧师、传道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农村基督教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增强服务能力,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农村社区和谐。
    (三)加强依法管理,做好堂点管理工作。
    (四)发挥基督教在社会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5)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以晋南张村教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西方宗教组织研究
        1.2.2 中国宗教组织的相关研究
        1.2.3 教会运行的环境因素
    1.3 研究方法和角色立场
        1.3.1 研究方法和资料获取
        1.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3 研究者立场和角色
第二章 嵌入地方社会的张村教会
    2.1 张村社会经济情况
    2.2 张村教会发展简史
第三章 教会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模式
    3.1 教会组织的内部结构
    3.2 教会组织的运行模式
第四章 张村教会的组织运行机制
    4.1 教会物质资源的获取
    4.2 教会非物质资源的集合和调配
    4.3 教会制度规范和管理结构
    4.4 教会决策控制和信息流通
    4.5 教会产品和服务的输出
        4.5.1 教堂:宗教性产品和社会性功能输出的保障
        4.5.2 属灵产品之外的社会性功能
    4.6 小结
第五章 乡村教会宗教慈善事业的发展
    5.1 宗教与慈善
    5.2 张村教会慈善发展困境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的研究结论
        6.1.1 教会的组织运行特征
        6.1.2 宗教社会性的表达
    6.2 讨论
        6.2.1 对教会在社会中位置角色的讨论
        6.2.2 对乡村教会负功能的讨论
        6.2.3 对本文代表性的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6)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主要创新点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本文研究起点和创新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全景式呈现
        二、对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地位的评价
        三、为当代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提供历史借鉴
    第三节 写作思路和内容
        一、中心问题与总体思路
        二、基本内容与框架结构
第二章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国基督教及其面临的挑战
        一、清末反洋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二、民初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刺激
        三、民初非基督教运动对中国基督教的冲击
        四、民国基督徒学者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探索
    第二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初步形成
        一、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运动的体验
        二、张亦镜对基督教中国化历史的反思
        三、张亦镜的文字传道和文字卫道工作
第三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神学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的文字传道思想
        一、论开展文字传道的必要与目的
        二、论文字传道与本色神学的建立
        三、论文字传道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四、张亦镜对白话文的态度问题
    第二节 论本色神学同中国民俗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中国民俗的基本态度
        1.人有“新”“旧”之别——中国民俗宜“去旧迎新”
        2.民俗有关“国运兴衰”——中国社会宜“移风易俗”
        二、论基督教对中国民俗的吸收与改造
    第三节 论本色神学同儒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儒之辨的时代背景
        1.晚清时期的激烈碰撞
        2.二十世纪初对话的开始
        二、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互异性
        三、张亦镜论耶儒思想的相通性
    第四节 论本色神学同道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道比较研究的前提和态度
        1.以澄清老子其人其事为前提
        2.以分别道家与道教为前提
        二、《道德经》与《圣经》的比勘互证
        1.道元始与上帝同在
        2.在“道性”上的相通
        3.在“修性培德”上的相通
    第五节 论本色神学同佛教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对耶佛关系的基本态度
        1.对“扬佛抑耶论”的回应
        2.基督教比之佛教更值信靠
        二、论观世音信仰与基督教的分歧
        1.在时空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2.在性别观上的批判与分歧
        3.在佛经逻辑上的批判与分歧
        三、对“佛化基督教”思想的否定
    第六节 论本色神学同墨家思想的关系
        一、张亦镜耶墨比较研究的思想缘起
        1.西学墨源说
        2.基督教墨源说
        二、耶墨对话的前提和基础
        1.为墨学正名和平反
        2.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三、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的契合
        1.在最高思想范畴上的契合
        2.在社会政治伦理上的契合
        3.在人际人伦理想上的契合
        四、论基督教与墨家思想之间的互异
第四章 基督教中国化视角下的本色教会思想
    第一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提出
        一、论上帝国存在的中国化诠释
        二、论上帝观之于中国人的意义
        三、论中国人之于上帝屋的信修
    第二节 论本色教会与中国文明进步的关系
        一、对中国社会进步事业的推动
        二、对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促进
        三、对宗教理性的弘扬和对中国宗教末流的批评
        四、对中国社会恶习的改造
    第三节 张亦镜本色教会思想的发展
        一、论民族独立与教会独立的关系
        二、论建立本色教会的方法与途径
        三、论教会趋势与中国教会的自立
    第四节 论本色教会与政治和国家的关系
        一、论张亦镜在帝国主义问题上的态度
        二、论张亦镜在孔教问题上的态度
        三、论基督教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四、对“党教合一”思想的批判
        五、论基督徒的爱国与救国的关系
第五章 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影响与意义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基督教中国化思潮的影响
        一、对民国时期本色教会运动的影响
        二、对民国时期本色神学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对当代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启发
        一、对促进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适应的启发
        二、对如何处理爱国与爱教之间关系的启发
        三、对建立中国化的基督教神学思想的启发
    第三节 张亦镜基督教中国化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在文字布道事工及其本色教会思想上的局限
        二、在基要主义立场及其本色神学思想上的局限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中国农村基督教的现状与问题——以福建、浙江、河南等地农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基督教发展现状
    (一) 在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中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 发展颓势明显, 重心向城镇转移
    (三) 信仰世俗化, 自我主体意识及排他意识强, 农村教会成为弱势群体抱团取暖的民间信仰化组织
二、农村基督教发展凸显的若干问题
    (一) 基督教自身的局限性
    (二) 农村发展的滞后
    (三) 政府管理的困境
三、如何看待农村基督教及其凸显的问题
    (一) 历史地看待农村基督教的发展
    (二) 整体地把握农村基督教现象
    (三) 在政策法规的框架下治理农村基督教
四、结语

(8)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传播历程与社会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基督教教义及其传播
    第二节 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传播概况
        一、建国前的初步发展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发展状况
        三、改革开放后基督教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传播过程及现状分析
        一、传入原因分析
        二、传教特点分析
        三、传教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
        四、宿州地区基督教的发展现状
第二章 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宗教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
    第一节 宗教活动:教会的灵魂
        一、基督教圣事:洗礼和圣餐
        二、基督教内事:礼拜和聚会
        三、基督教外事:布道与传教
        四、多样化的教会生活:其他宗教活动
    第二节 社会公益活动:传教活动的延伸
        一、教育先锋:教会学校
        二、西医先河:教会医院
        三、农业先驱:教会农事部
        四、社会公益对当地的贡献
        五、社会公益的目的
第三章 基督教对宿州社会的适应与改造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互动
        一、人际交往:福音大众化的渠道
        二、饮食:荣耀神的方式
        三、衣着:外化的敬虔
        四、婚礼:一生一世的盟约
        五、丧葬:荣归天家的宣告
    第二节 节日习俗中的变革
        一、传统节日:改变旧因素
        二、基督教节日:注入新活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对基督徒的调研问卷(2017年)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撮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项目介绍
    二、论文标题、研究范围与价值
    三、论文综述
    四、研究方法、论文结构与内容
    五、研究的限制
第一章: 背景
    1.1 宣信生平与宣道会的成立
    1.2 宣道会的信仰与组织
        1.2.1 宣道会的信仰
        1.2.2 宣道会的组织
    1.3 宣道会在中国
    1.4 1949年以前宣道会在香港的活动
        1.4.1 1949年以前的香港
        1.4.2 香港於宣道会在中国传教的角色
        1.4.3 宣道会儿童宿舍(Aliance Children Hostel)
        1.4.4 香港九龙塘基督教中华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第二章: 宣道会由中国大陆转往香港的过程
    2.1 历史的转折点
    2.2 西教士撤出中国
        2.2.1 新中国对基督教的立场与政策
        2.2.2 宣道会撤离中国大陆的过程
    2.3 宣道会西教士在香港去或留的抉择
    2.4 全中国委员会(All China Committee)
    2.5 宣道书局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2.6 建道圣经学院的历史及迁往香港的过程
第三章: 在香港奠基-宣道会在调景岭的服侍
    3.1 中国政权交替下的难民潮
        3.1.1 香港-国内难民的避难所
        3.1.2 四、五十年代难民潮的景况
        3.1.3 香港政府对难民的政策与态度
        3.1.4 调景岭难民营的设立
    3.2 宣道会在调景岭难民营的服侍
        3.2.1 早期的难民工作
        3.2.2 营内基址的建立
        3.2.3 初期营内的布道工作
        3.2.4 宣道会调景岭堂的建立
    3.3 宣道会在调景岭的培训与教育工作
        3.3.1 布道与培训系统
        3.3.2 宣道圣经学院
        3.3.3 宣道会敢明瞽目学校
        3.3.4 调景岭宣道小学
    3.4 台湾宣道会的成立过程
    3.5 後期的宣道会调景岭堂
第四章: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传道工作
    4.1 西差会的「香港扩展计划」
        4.1.1 黄大仙福音堂的成立(後称:竹园堂/宣信堂)
        4.1.2 跑马地蓝塘道福音堂的成立
        4.1.3 渣甸山采石工人聚会所
    4.2 宣道圣经学院开展的工作
        4.2.1 北角堂的成立
        4.2.2 筲箕湾堂的成立
        4.2.3 荃湾堂的成立
        4.2.4 葵涌堂的成立
    4.3 建道神学院开展的工作
        4.3.1 长洲山顶堂的成立(後改称:长洲堂)
        4.3.2 坪洲堂的成立
        4.3.3 大澳堂的成立
        4.3.4 杯澳福音堂的成立
    4.4 早期香港宣道会的发展模式
第五章: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的事工
    5.1 香港政府的徙置政策
    5.2 天台学校及附建式学校的兴起
    5.3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办学及建堂经过
    5.4 香港宣道会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5.4.1 事工之目的
        5.4.2 在徙置区传道的方式与策略
        5.4.3 在徙置区工作的果效
    5.5 香港宣道会徙置区事工的终结
        5.5.1 天台学校的终结
        5.5.2 「宣基学校」的终结
第六章: 北角堂的扩展与独立教会的加盟
    6.1 六十年代北角堂的植堂事工
    6.2 独立教会加盟香港宣道会
    6.3 本地教会渐趋多元与成熟
第七章: 香港宣道会的本土化过程
    7.1 宣道会海外宣教的政策
    7.2 宣道会在中国建立本土化教会的过程
    7.3 香港宣道会由西差会移交华会的经过
        7.3.1 推动各堂会之间的联系工作
        7.3.2 筹组由各堂及机构代表组成的华人联会
        7.3.3 「五年自养计划」(Self-Support Program)
        7.3.4 购堂资助与贷款计划(The Gift-Loan Plan)
        7.3.5 本地教会达至「自传」的过程
    7.4 中西合作促成本地教会自立
第八章: 中西合作及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8.1 本地教会与西差会的夥伴合作时期
        8.1.1 西差会订定未来的工作方向
        8.1.2 宣道会华基堂的建立
        8.1.3 区联会与西差会建立更深的合作关系
        8.1.4 宣道会美孚堂的建立
        8.1.5 中西两会联合推动的「教会增长计划」
        8.1.6 「教会增长计划」下开设的堂会
        8.1.7 「香港宣道会社会服务处」的成立
    8.2 香港宣道会在临时房屋区的服侍
        8.2.1 「宣道会屯门堂」在临屋区的服侍
        8.2.2 「宣道会沙田堂」在「圆洲角临屋区」的服侍
        8.2.3 「宣道会爱民堂」在「佛光街临屋区」的服侍
        8.2.4 在其他临屋区的服侍
    8.3 十年植堂与增长计划的开展
    8.4 世纪交替的香港宣道会
结论
    一、「宣道运动」的精神
    二、承继中国内地宣教的工作与经验
    三、在良好的土壤上把握机遇
    四、中西合作推动教会自立与本土化
附录一: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植堂扩展的情况
附录二: 二十世纪香港宣道会大事一览
附录三: 二十世纪宣道会香港西教士名单
附录四: 二十世纪宣道会全中国委员会/香港西差会历任主席名单
附录五: 英文名字中译对照
参考文献
後记

(10)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会牧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镇化使农村教会增长缓慢、局部萎缩,其情形不容乐观
二、农村教堂数量和大小需重新考虑,“合理布局”
    (1)福音热情下的“长远打算”:
    (2)“政绩”意识下的“荣神益人”:
    (3)攀比之风下的贪大求全:
    (4)“热心侍奉”下的理念错位:
    (5)“城镇化”下不少家庭离开了农村。
    (6)经济发展之后教内“得饼吃饱”者日渐减少。
三、请关注、关怀农村教会的建设
    1. 一定要花力气提升礼拜和讲道的质量
    2. 一定要大力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 有条件的城镇教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牧养扶贫”

四、提高农村教会传道人的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哈尔滨东正教与基督新教传播方式比较研究[D]. 王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播道”:美瑞丹教会在广州传教历史研究(1887-1941)[D]. 王容龙.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3]基督教在山东省S县的传播与发展(1980-2018)[D]. 马兴才.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社区变迁视角下的江苏农村基督教发展[J]. 朱艳伟,李雪.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04)
  • [5]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 ——以晋南张村教会为例[D]. 申芳. 山西大学, 2019(01)
  • [6]张亦镜的基督教中国化思想探究[D]. 苏雷. 武汉大学, 2019(06)
  • [7]中国农村基督教的现状与问题——以福建、浙江、河南等地农村为例[J]. 唐晓峰,段琦.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03)
  • [8]基督教在宿州地区的传播历程与社会适应[D]. 葛救恩. 安徽大学, 2018(10)
  • [9]「宣道运动在香港—香港宣道会的发展历史(1949年-1999年)」[D]. 何明章(Ho Ming-CheungEllis).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7)
  • [10]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教会牧养[J]. 清华,恩惠. 天风, 2016(12)

标签:;  ;  ;  ;  ;  

提高农村教会传教士的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