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肾衰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海姣[1](2021)在《慢性肾脏病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收集并分析CKD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HFIB)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KD合并HFIB的相关性因素,寻找HFIB在CKD分期的高发阶段,为预防CKD发生HFIB、CVD及血栓性事件等提供数据支持,总结该群体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规律及特点,为CKD的准确辨证提供临床数据和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通过对2018.06-2018.12住院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诊断为CKD未行肾脏替代治疗且临床数据完整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血浆FIB水平,将患者分为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收集一般资料及相关化验,根据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证型分类,归纳整理所得数据后,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观察项目: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CKD原发病、CKD分期、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钠(Na)、血尿酸(B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清白蛋白(ALB)、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ro)、血胆红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血红蛋白(HGB)、血清磷(P)、血清钙(C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PLT)、D-二聚体(D-D)。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共收集21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性136例(63.3%),女性79(36.7%),平均年龄59.02±15.40岁。CKD1期患者28例(13%),2期患者26例(12%),CKD3期患者47例(22%),CKD4期患者36例(17%),CKD5期患者78例(36%)。CKD患者不同分期FIB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5)。CKD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38例(64%),糖尿病肾病53例(25%),高血压肾病2例(1%),免疫相关性肾病9例(4%),其中包含肾病综合征51例(24%),膜性肾病25例(12%),病因未明确者13例(6%)。糖尿病肾病组、其他病因组FIB高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NS组FIB水平高于非NS组(P<0.05)。2中医证型分布:215例CKD患者中,本虚证中脾肾气虚证28例(43%)占比最高,其次分别为脾肾阳虚证14例(21%)、气阴两虚证14例(21%)、肝肾阴虚证8例(12%)、阴阳两虚证2例(3%)。标实证中血瘀证54例(36%)占比最高,其次分别为湿热证52例(35%),依次是湿浊证22例(15%)、水气证21例(14%)、风动证0例(0%)。各组间FI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水气证组FIB水平高于血瘀证组及肝肾阴虚证组(P<0.05),而湿热证组、水气证组FIB水平高于气阴两虚证组(P<0.05)。本虚证间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在糖尿病病史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方面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在实验室指标方面的比较:已并发组Na、TP、ALB、Ca、TBIL、DBIL、IBIL、HGB水平低于未并发组(P<0.05),P、TC、TG、LDL-C、24h-Upro、D-D、PLT高于未并发组(P<0.05)。5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在中医证型方面的比较:两组在本虚证与标实证证型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并发组标实证多于未并发组,本虚证少于未并发组。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在本虚证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3>0.05)。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在标实证各证型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发现两组在湿浊证与水气证、湿热证与水气证、血瘀证与水气证中的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9、P<0.001,均<0.0125,显着值经Bonferroni校正后以P<0.012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已并发组的水气证、湿热证多于未并发组,湿浊证、血瘀证少于未并发组。6 FIB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显示:FIB与血Na、Ca、TP、ALB、TBIL、IBIL、DBIL、HGB(r=-0.233,r=-0.416,r=-0.333,r=-0.518,r=-0.407,r=-0.404,r=-0.273,r=-0.193)呈负相关;与P、TG、LDL-C、VLDL-C、24h-Upro、D-D、PLT(r=0.222,r=0.192,r=0.292,r=0.199,r=0.533,r=0.364,r=0.269)呈正相关。7二元logistics回归显示:通过排除混杂因素后,得出CKD患者并发HFIB的独立影响因素为Na(OR=0.893)、TP(OR=0.951)、ALB(OR=0.884)、TBIL(OR=0.707)、LDL-C(OR=1.562)、24h-Upro(OR=1.385)、PLT(OR=1.005)、高胆固醇血症(OR=2.895)、NS(OR=4.291)。结论:1本研究表明,糖尿病病史、Na、Ca、P、TP、ALB、TBIL、TG、LDL-C、IBIL、DBIL、VLDL-C、24h-Upro、D-D、HGB、PLT可能是CKD并发HFIB的影响因素,而Na、TP、ALB、TBIL、LDL-C、24h-Upro、PLT、NS、高胆固醇血症可能是其独立影响因素。2 CKD并发HFIB的患者证型以标实证为主,水气证、湿热证是其常见的中医证型,为中医药使用行气利水、清利湿热等法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吴宇[2](2021)在《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病率与患病率逐渐攀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病因构成与既往相比发生了一些改变。中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宝库,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明确CKD病因谱的基础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CKD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疾病谱研究:通过对我院1990-1991年、2009-2010年及2018-2019年3个时间段CKD住院患者病因进行分析,对比中青年组(18≤年龄≤ 60岁)与老年组(年龄>60岁)CKD的病因构成和演变。第二部分为循证医学研究:在线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筛选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与单独应用ACEI/ARB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logy,DN)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等指标进行荟萃分析。第三部分为临床疗效观察,将我院近5年住院治疗的老年CKD 3-4期患者根据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肾康注射液组和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组,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情况及总体治疗缓解率。结果:第一部分疾病谱研究中,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52%)、慢性肾炎(35%)和糖尿病(36%)。3个时间段的CKD病因构成有显着差异(P<0.001)。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慢性肾炎占比呈下降趋势。老年组中,3个时间段CKD的首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34%)、糖尿病(40%)和糖尿病(43%),高血压在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这两个时间段超过慢性肾炎,成为CKD的第二位病因。中青年组3个时间段中,慢性肾炎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始终是CKD的首位病因。第二部分荟萃分析共纳入23项研究,1878例患者,与单用ACEI/ARB相比,加用雷公藤制剂能更显着降低患者血肌酐(MD=-6.06,95%CI:-10.89~-1.22,P=0.01)、24h尿蛋白定量(MD=-0.70,95%CI:-0.87~-0.53,P<0.00001)水平,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MD=2.83,95%CI:1.66~4.01,P<0.00001),获得更高临床缓解率(OR=3.05,95%CI:1.87~4.97,P<0.00001)。但同时联合用药组白细胞均值下降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单用ACEI、ARB组。第三部分疗效观察中结果表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肾康注射液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1.04±34.35 umol/L,eGFR升高6.04±10.03ml/min/1.73m2,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肌酐平均下降27.23±25.03 umol/L,eGFR 升高 7.14±5.89 ml/min/1.73 m2。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18.0%、50.0%、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糖尿病是目前CKD的最主要病因。糖尿病和高血压导致的肾损害是老年CKD的主要病因,虽然占比呈下降趋势但慢性肾炎仍是中青年CKD的首位病因。雷公藤制剂与ACEI/ARB类药物联合使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能获得更高的总有效率,但也增加了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应谨慎使用。与常规治疗相比,加用肾康注射液或联合应用肾康注射液和前列地尔,能显着改善CKD3-4期老年患者肾功能,治疗总体有效率更高。
黄晨程[3](2021)在《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温阳降浊法对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脾肾阳虚夹湿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辨证为脾肾阳虚夹湿型的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慢性肾衰竭常规疗法联合百令胶囊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附子粳米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在试验进行中观察两组各指标变化,认真记录治疗前后肾功能(Scr、BUN)、胃泌素17、中医症状及证候累计评分等指标,最后按所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评判。结果:(1)对照组按治疗后有效人数进行统计计算,总有效率70.00%,实验组按治疗后有效人数进行统计计算,总有效率86.67%,实验组加用附子粳米汤加减方治疗后效佳于对照组。(2)在实验室指标中,e GFR,24h尿蛋白定量、胃泌素17、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有差异P<0.05,表示两组对慢肾衰及消化道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其中,实验组24h尿蛋白定量、胃泌素17等P<0.01,疗效较对照组更佳。两组所采集的血常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说明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体重、生命体征、心电图、泌尿系超声、电解质等安全性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前后水平变化不大。结论:温阳降浊法可有效的改善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脾肾阳虚夹湿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可改善肾衰患者的氮质血症状态,减少蛋白丢失,改善患者消化道症状。
盖芷莹[4](2020)在《一种调控慢性肾衰合并高脂血症犬粮的制备及其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邓艺雄[5](2020)在《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芍药甘草附子汤对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标准纳入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因、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治疗+芍药甘草附子汤颗粒剂治疗,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均观察并统计各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状态、实验室检测指标来判定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疗效,并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药物不良反应,来评定药物的安全性。结果:60例患者入组本次临床试验,无脱落、剔除病例,60例患者完成观察试验,最终共纳入60例患者进行医学统计,其中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组内CSS综合量表、疼痛数字评分、每日痉挛频率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前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积分显着下降(P<0.05)。(3)在疗效观察过程中,两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肌肉痉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经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张艾佳[6](2020)在《低钠血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调查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低钠血症的患病率及原因,分析低钠血症影响MHD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血清钠浓度与MHD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钠浓度分为低钠组和正常组,搜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透析中血压及心脏彩超的数据,并随访至2020年1月1日观察患者生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入组患者共102例,伴低钠血症的患者为36例(35.29%),轻度低钠血症30例,中度低钠血症6例,无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血钠浓度正常的患者66例(64.71%)。2、与正常组相比,低钠组患者透析间期体重增长(Interdialysis weight gain,IDWG)更多(P<0.05)、残存肾功能丧失的比例更高(P<0.05)、干体重及体重指数更低(P<0.05)。3、与正常组相比,低钠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更低(P<0.05),碱性磷酸酶、空腹血糖较高(P<0.05)。4、低钠组患者的左室内径较正常组低(P<0.05)。5、低钠组患者的透后血压较正常组低(P<0.05),而且低钠组在透析过程中血压呈下降趋势,而正常组无明显变化。6、低钠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低于正常组(P<0.05),低钠组患者的死亡风险为正常钠组的4.909倍(P<0.05)。结论:1、MHD患者低钠血症患病率为35.29%,均为轻中度低钠血症。2、IDWG过多、残存肾功能的丧失与MHD患者发生低钠血症有关。3、较低的血清钠浓度与MHD患者较低的干体重、BMI、白蛋白、左室内径及透后血压,较高的碱性磷酸酶和空腹血糖水平有关。4、伴低钠血症的MHD患者远期生存率低于血清钠浓度正常者,血清钠浓度是影响MHD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
李鹤[7](2020)在《回授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应用中效果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基于知信行理论构建血液透析患者Teach-back法(回授法)健康教育方案,并进行临床应用观察其效果。旨在提高MHD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为MHD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的制定提供新的参考。方法:第一部分:确定健康教育方案。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法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因素,经过专家访谈和多次课题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案初稿;通过两轮专家函询进行筛选与修改,形成正式版健康教育方案。第二部分:使用正式版健康教育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在哈市某综合三甲医院治疗的MH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签订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知信行为基础的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干预期12周。干预前填写一般调查表。干预前后记录发作性低血压频数、肌肉抽搐频数、生化指标、甲状旁腺、血压和IWGR%。最后将所得数据输入到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构建了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案,共包含考核目标及内容: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99个三级指标。2.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发作性低血压、肌肉抽搐、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血压和IW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试验组组内比较:MHD患者发生发作性低血压和肌肉抽搐频次减少;血钾、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比干预前均有显着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比干预前均有显着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血压、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WGR%值比干预前均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前后对照组组内比较:MHD患者发生发作性低血压、肌肉抽搐、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血压和IWG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后两组患者比较:患者发生发作性低血压和肌肉抽搐频次减少;血钾、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比干预前均有显着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含量比干预前均有显着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WGR%值比干预前均降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主要指标好转,说明试验组整体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6.试验组干预后舒张压小幅升高,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收缩压、血清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研究构建了适合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Teach-back方案,包括6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99个三级指标;具体内容包括尿毒症及其相关知识、透析及其并发症、营养与饮食、透析患者常见疾病及用药、透析通路维护、抗阻及有氧运动指导。2.Teach-back健康教育方案能降低MHD患者透析中低血压、肌肉抽搐的发生;可降低血钾、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提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IWGR%值比。3.Teach-back法的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案可改善患者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石天竹[8](2020)在《肾康栓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血尿酸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肾康栓对慢性肾衰竭模型大鼠肾功能及尿酸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2只)及造模组(38只),造模组按照Yokozawa法制作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只,分别为肾康栓组、尿毒清组及模型组,肾康栓组给予肾康栓纳肛保留,尿毒清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水溶液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纯净水灌胃、灌肠。各组均连续给药14天,结束后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并剥离肾脏及空肠组织,制成标本。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素(UA)、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观察肾组织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法测URAT1和空肠组织ABCG2的表达水平。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行动迟缓、毛色黯淡、食欲减退,肾功能下降,肾组织大体标本肉眼可见大白肾,光镜下广泛的肾组织纤维化,肾小管大量破坏萎缩甚至消失,提示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成功。2.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肾康栓组大鼠血液中SCr、BUN、UA均降低。SCr模型组87.82±7.37μmol/L;尿毒清组35.98±7.34μmol/L;肾康栓组30.48±3.63μmol/L,P<0.01;BUN模型组19.76±2.45mmol/L;尿毒清组10.48±1.89mmol/L;肾康栓组7.98±1.78mmol/L,P<0.01;UA模型组297.54±12.38mmol/L;尿毒清组164.58±11.20mmol/L;肾康栓组112.75±10.57mmol/L,P<0.01),肾康栓组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尿毒清组、肾康栓组大鼠血液中TNF-α、β2-MG浓度均降低(P<0.05),肾康栓组TNF-α降低明显(P<0.05)。3.以ALB为代表的营养指标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4.肾康栓大鼠肾组织中URAT1蛋白表达水平为各组中最低,具体为:正常组<肾康栓组<尿毒清组<模型组(P<0.05)。5.肾康栓组、尿毒清组及模型组之间空肠ABCG2表达水平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结论:1.肾康栓可以通过降低血液中小分子毒素水平改善肾功能。2.肾康栓可通过延缓纤维化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3.肾康栓可通过抑制URAT1表达促进尿酸排泄实现独立降低血尿酸作用。4.肾康栓对肠道中ABCG2的表达无明显影响。5.肾康栓不影响慢性肾衰竭大鼠营养状态。
王颖[9](2020)在《益肾清利活血法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KD合并脑梗塞患者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法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KD)合并脑梗塞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的价值,并通过总结分析,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脑梗塞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3-2020.3南医大二附院肾内科及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脑梗塞患者60例,符合慢性肾功能不全及脑梗塞中医辨证标准及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30例,实验组30例。从症候积分、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eGFR观察益肾清利活血法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脑梗死至少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均于入院起采用基础疗法,对照组单用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8g(40ml)添加至25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给予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实验组联合应用益肾清利活血法(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淮山药等)和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疗程均为一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eGFR等情况。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症候积分、血尿素氮、血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eGFR观察指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实验组在症候积分、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eGFR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法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脑梗塞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治疗办法。可以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伤进展,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王霞[10](2018)在《老年人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项基于405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老年人低钠血症患病率分析目的探讨住院老年低钠血症患病情况及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5-102岁老年患者4051例,男性2982例,女性1069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预后信息等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蛋白等,对于住院期间发现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患者,同步检测血、尿渗透压、24小时尿钠、24小时尿钾、血PH值、B型脑尿肽、肌酸激酶、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电图等。相关生化指标测定均由瑞士罗氏cobas8000-c7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对高脂血症或高蛋白血症患者进行直接ISE法复查,本实验采用血气分析仪直接ISE复查。血气分析由丹麦雷度ABL-90血气分析仪测定。对血糖>5.5 mmol/L患者采用校正公式校正血钠值:血钠(校正值)=血钠(测定值)+2.4x[血糖值(mmol/L)-5.5(mmol/L)]/5.5(mmol/L)。尿常规由日本希森美康uf1000全自动尿液沉渣分析仪测定,血尿渗透压由上海尉诚BS-88冰点渗透压测定仪测定。结果65岁以上住院的老年患者中,低钠血症患病率为30.63%(1241/4051),男性(33.07%)高于女性(23.85%)(P<0.05)。其中轻度低钠血症患病率为12.84%,中度低钠血症11.60%,重度低钠血症6.20%。1、随着年龄增长,低钠血症患病率有所增加。年龄>90岁组低钠血症的患病率最高为54.37%,分别高于(85-90)岁组(33.17%)、(75-85)岁组(36.82%)和(65-75)岁组(22.78%)(P<0.05);(85-90)岁组低钠血症的患病率33.17%,高于(65-75)岁组(22.78%)(P<0.05);2、不同基础疾病低钠血症患病率依次为:糖尿病(43.76%)、急性胃肠炎(39.52%)、冠心病(31.38%)、脑梗死(27.88%)、肺炎(27.10%)、痴呆(25.20%)、原发性高血压(24.11%)、骨折(22.22%)、恶性肿瘤(8.77%);3、血钠水平越低,平均住院时间越长。重度低钠血症平均住院天数为(19.31±10.94)天,高于轻度(10.57±5.68天)、中度(12.72±7.04)低钠血症组,中度低钠血症组高于轻度低钠血症组义(P<0.05);4、老年人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项):合并糖尿病(OR=17.87,P<0.05)、性别(OR=9.38,P<0.05)、年龄(OR=4.05,P<0.05)、合并高血压(OR=0.01,P<0.05)。结论1、老年低钠血症患病率高达30.63%,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低钠血症患病率有所增加;2、不同基础疾病低钠血症患病率依大小排序为:糖尿病、急性胃肠炎、冠心病、脑梗死、肺炎、痴呆、原发性高血压、骨折、恶性肿瘤;3、老年低钠血症患者,随着血钠水平降低,其平均住院时间延长;4、性别、年龄、合并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发生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分析目的低钠血症病因多样,本篇主要探讨住院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5-102岁老年患者4051例。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预后信息等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血钠、血钾、血钙、血镁、血磷)、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蛋白等,对于住院期间发现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患者,同步检测血、尿渗透压、24小时尿钠、24小时尿钾、血PH值、B型脑尿肽、肌酸激酶、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电图等。结果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多样1、本研究共排除3例假性低钠血症,发生率为0.24%(3/1241),两例为急性胰腺炎引起高脂血症,一例为西恩综合征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高脂血症。高渗性的假的低钠血症3例,由高血糖引起,发生率为0.24%(3/1241);2、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依次为:药物性低钠血症(33.92%)、非肾性钠丢失(32.88%)、摄入不足引起低钠血症(23.53%)、心衰引起低钠血症(5.48%)、急慢性肾衰(2.26%)、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0.56%)、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0.40%)、肾病综合征引起低钠血症(0.40%)、甲状腺功能减退症(0.24%)、脑耗盐综合征(0.16%)、肝硬化引起低钠血症(0.16%);3、引起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常见药物依次为:呋塞米(33.73%)、氢氯噻嗪(22.09%)、吲达帕胺(18.05%)、螺内酯(16.15%)、托拉塞米(5.94%)、氨苯喋呤(3.56%)、卡马西平(0.48%);4、老年人发生药物性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2项):合并冠心病(OR=104.68,P<0.05)、合并糖尿病(OR=59.43,P<0.05)、合并恶性肿瘤(OR=33.61,P<0.05)、血钠水平(OR=1.30,P<0.05)、血尿素氮(OR=1.11,P<0.05)、CRP(OR=1.05,P<0.05)、血肌酐(OR=1.05,P<0.05)、血糖(OR=1.06,P<0.05)、血沉(OR=0.98,P<0.05)、合并肺炎(OR=0.25,P<0.05)、合并急性胃肠炎(OR=0.18,P<0.05)、痴呆(OR=0.09,P<0.05)结论1、本研究共排除3例假性低钠血症和3例高渗性假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均0.24%;2、老年人低钠血症发病原因多样,第1位为药物性;第2位为非肾性钠丢失;第3位为摄入不足;第4位为有效循环血量降低相关的低钠血症,其中心衰引起者最常见,此外急、慢性肾衰、SIADH、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脑性盐耗综合征在老年低钠血症患者中仍有发生,应引起我们重视;3、引起老年人低钠血症的常见药物依次为:呋塞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螺内酯、托拉塞米、氨苯喋呤、卡马西平;老年人发生药物性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血钠水平、血尿素氮、CRP、血肌酐、血糖、血沉、合并肺炎、合并急性胃肠炎、痴呆。第三部分老年人低钠血症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住院老年低钠血症患者因病情加重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或导致死亡的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7年5月在运城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65-102岁老年低钠血症患者1241例,其中86例(6.93%,86/1241)因生命体征不稳定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男性54例,女性32例;11例(0.9%,11/1241)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男性8例,女性3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史、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住院时间、预后信息等资料。所有患者常规检测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清蛋白等,同步检测血、尿渗透压、24 h尿钠、24 h尿钾、血PH值、B型脑尿肽、肌酸激酶、肿瘤标记物、甲状腺功能、血醛固酮、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心电图等。结果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ICU率(6.93%)高于正常血钠组(1.64%)(P<0.05),死亡率(0.89%)与血钠正常组(0.43%)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可看到增高趋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7项):心衰引起低钠(OR=20.67,P<0.05)、>85岁(OR=14.02,P<0.05)、血钠<125mmol/L(OR=12.37,P<0.05)、合并肺炎(OR=6.71,P<0.05)、合并急性胃肠炎(OR=3.56,P=0.04)、血钠(125-130)mmol/L(OR=2.55,P<0.05)、摄入不足引起低钠(OR=0.14,P<0.05)。(2)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急慢性肾衰引起低钠(OR=17.20,P=0.01)、血钠水平(OR=1.53,P<0.05)、年龄(OR=0.78,P<0.05)。2、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低钠血症患者出现重度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项):CRP(OR=1.47,P<0.05)、CCI(OR=1.35,P<0.05)、血肌酐(OR=1.25,P<0.05)、血尿素氮(OR=1.18,P<0.05)、血沉(OR=0.97,P=0.03)。3、85岁以上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P<0.05),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合并急性胃肠炎(OR=25.10,P=0.04)、血钠水平(OR=1.82,P<0.05)、药物性低钠血症(OR=0.14,P=0.02)。(2)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项):SIADH引起低钠(OR=84.73,P=0.03)、性别(OR=61.47,P=0.03)、血钠水平(OR=47.69,P=0.01)。结论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ICU率高于正常血钠组,死亡率与血钠正常组无统计学差异。心衰引起低钠、>85岁、血钠<130mmol/L、合并肺炎、合并急性胃肠炎、、摄入不足引起低钠是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慢性肾衰引起低钠、血钠水平、年龄是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2、重度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血钠水平的降低而增加。CRP、CCI、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沉是老年低钠血症患者出现重度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3、85岁以上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率及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组。合并急性胃肠炎、血钠水平、药物性低钠血症是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SIADH引起低钠、性别、血钠水平是85岁以上老年低钠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慢性肾衰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慢性肾衰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肾脏病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设计 |
1 研究方法 |
2 研究对象 |
3 诊断标准 |
4 纳入标准 |
5 排除标准 |
6 质量控制 |
7 资料采集 |
8 分组方法 |
9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CKD患者的基本情况 |
2 CKD患者FIB的比较 |
3 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比较 |
4 已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化验指标比较 |
5 CKD患者并发HFIB的影响因素 |
讨论 |
1 CKD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 |
2 CKD合并HFIB的影响因素 |
3 中医证型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慢性肾脏病合并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
1 CKD患者高凝状态的发生机制 |
2 CKD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 |
3 CKD合并HFIB的治疗研究新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慢性肾脏病血瘀证研究近况 |
1 引言 |
2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3 治疗研究近况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肾脏病中西医认知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肾康注射液、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机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雷公藤制剂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糖尿病和高血压已经成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主要病因:单中心30年回顾性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诊断标准 |
1.5 临床资料统计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各时间段CKD患者一般资料 |
2.2 总体CKD患者病因构成及演变 |
2.3 老年和中青年CKD病因构成及演变 |
2.4 2018-2019年ESRD患者病因构成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雷公藤制剂联合ACEI/ARB类药物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META分析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结局指标 |
1.4 疗效评价标准 |
1.5 检索策略 |
1.6 数据提取 |
1.7 纳入文献方法质量学评价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流程图及结果 |
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2.3 纳入研究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发表偏倚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肾康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3-4期)患者疗效分析 |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计算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分组及治疗方法 |
1.6 疗效评价方法 |
1.7 临床基线数据及观察指标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入选患者临床基线数据 |
2.2 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情况 |
2.3 疗效评估 |
2.4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病例来源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西医诊断标准 |
3.2 中医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4 病例分组 |
5 治疗方案 |
6 疗程 |
7 观察指标 |
7.1 安全性检测指标 |
7.2 疗效性观测指标 |
8 疗效评判标准 |
8.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8.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9 疗效结果分析 |
10 统计学处理方法 |
临床资料 |
1 性别比较 |
2 年龄和病程比较 |
3 中医证候比较 |
4 肾功能及eGFR比较 |
5 血常规比较 |
6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 |
7 尿蛋白比较 |
8 尿红细胞比较 |
9 胃泌素17比较 |
10 安全性指标比较 |
研究结果 |
1 两组临床总疗效分析 |
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2.1 两组症状疗效比较 |
2.2 两组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中医各症状分析比较 |
2.4 舌脉象比较 |
3 肾功能及eGFR比较分析 |
4 血常规比较分析 |
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比较分析 |
6 尿蛋白比较分析 |
7 尿红细胞比较分析 |
8 胃泌素17比较分析 |
9 安全性指标比较分析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
2 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的中医病机 |
3 导师对温阳降浊法治疗慢肾衰并消化道症状的认识 |
3.1 认为慢肾衰并消化道症状的病机是脾肾阳虚夹湿 |
3.2 对温阳降浊的认识及治法 |
4 选用方药及药理分析 |
4.1 方剂来源 |
4.2 方剂组成及方义 |
4.3 附子与半夏 |
4.4 单位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
5 胃泌素与慢肾衰合并消化道症状的关系 |
6 课题研究结果分析与探讨 |
6.1 临床总疗效结果分析 |
6.2 中医各症状、积分、疗效结果分析 |
6.3 肾功能比较结果分析 |
6.4 血常规比较结果分析 |
6.5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蛋白、尿红细胞比较结果分析 |
6.6 胃泌素17比较结果分析 |
7 安全性指标评估 |
8 本研究的学术特色与创新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表 |
致谢 |
(5)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与剔除标准 |
1.6 安全性观测 |
1.7 疗效性观测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评价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1.1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资料比较 |
2 疗效比较 |
2.1 两组CSS综合痉挛量表积分比较 |
2.2 两组NRS疼痛数字评分比较 |
2.3 两组每日痉挛频率等级比较 |
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肌肉透析性肌肉痉挛的认识 |
1.1 病名的认识 |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对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的认识 |
2.1 发病机制的认识 |
3 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组方 |
3.1 芍药甘草附子汤的组成 |
3.2 方解 |
3.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4 观察指标选择的体会 |
研究结论 |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表格 |
1 Doll’s临床病例随机表 |
2 CSS综合痉挛量表 |
3 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 |
4 每天痉挛频率量表 |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
附录C 病例报告表 |
综述 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低钠血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观察指标 |
2.3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MHD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
3.2 二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3.3 血清钠浓度与MHD患者预后的生存分析 |
4 讨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7)回授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应用中效果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列词表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基本概念及内涵 |
1.1 血液透析 |
1.2 Teach-back |
1.3 知信行理论 |
2 终末期肾病流行病学现状 |
3 血液透析相关研究现状 |
3.1 国外血液透析发展现状 |
3.2 国内血液透析发展现状 |
3.3 MHD患者死亡率 |
4 MHD患者并发症频发死亡率高的原因 |
4.1 血液净化本身 |
4.2 患者本身 |
5 MHD患者常见并发症 |
5.1 透析中的并发症 |
5.2 透析远期并发症 |
6 MHD患者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
7 Teach-back法在慢性病健康教育的应用 |
8 理论框架 |
8.1 Teach-back |
8.2 德尔菲法 |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案》的编制 |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回顾法 |
1.2 德尔菲(Delphi)法 |
2 研究步骤 |
2.1 研究对象 |
2.2 专家函询过程 |
2.3 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
2.4 指标权重计算方法 |
3 结果 |
3.1 文献回顾法结果 |
3.2 德尔菲法研究结果 |
3.3 权重的计算 |
3.4 小结 |
第二部分 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方案临床干预 |
1 研究类型 |
2 研究对象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剔除标准 |
2.4 样本量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 |
3.2 干预内容 |
4 观察指标 |
4.1 发作性低血压 |
4.2 肌肉抽搐 |
4.3 生化指标 |
4.4 高血压和IWGR% |
5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6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干预前基线资料比较 |
1.1 一般资料比较 |
1.2 干预前两组患者透析效果相关资料比较 |
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资料组内比较 |
2.1 干预前后两组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和肌肉抽搐频数的组内比较 |
2.2 干预前后两组透析患者生化指标组内比较 |
2.3 干预前后两组透析患者血压及IWGR%组内比较 |
3 干预后两组患者资料组间比较 |
3.1 干预后两组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和肌肉抽搐频数的组间比较 |
3.2 干预后两组透析患者生化指标组间比较 |
3.3 干预后两组透析患者血压及IWGR%组间比较 |
讨论 |
1 研究内容的科学性 |
2 研究内容的可靠性 |
2.1 函询专家的代表性 |
2.2 函询结果的可靠性 |
3 MHD患者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内容及分析 |
4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 |
4.1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对MHD患者的急性并发症的影响 |
4.2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对MHD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3 Teach-back法健康教育对MHD患者血压和IWGR%的影响 |
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局限性与展望 |
5.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5.3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研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肾康栓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医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研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科研成绩 |
致谢 |
(9)益肾清利活血法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KD合并脑梗塞患者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慢性肾脏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期 |
2. 流行病学 |
3. CKD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
4.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 |
二、中医研究进展 |
三、脑梗塞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4. 治疗方法 |
5. 治疗方案 |
6. 观测指标 |
7. 统计方法 |
8.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一、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肾脏病 |
二、慢性肾脏病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
三、孙伟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经验 |
1. 证治思想与用药特征 |
2 异病同治,相得益彰 |
四、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文缩略语表 |
附录2: 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3: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老年人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项基于405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老年人低钠血症患病率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实验分组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老年低钠血症患者一般资料 |
2、住院老年人低钠血症患病情况 |
3、住院老年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
4、住院时间及转归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二部分 老年人低钠血症病因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分组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首先排除假性低钠血症和假的低钠血症 |
2、低钠血症病因诊断流程 |
3、老年低钠血症病因分析 |
4、药物性低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
5、治疗 |
三、讨论 |
四、结论 |
第三部分 老年人低钠血症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分组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1、一般资料 |
2、老年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治疗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3、不同血钠水平低钠血症转入ICU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4、不同年龄段低钠血症患者转入ICU和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低钠血症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低钠血症的诊治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表1:假性(假的)低钠血症诊断流程图 |
附表2:低钠血症诊断流程图 |
附表3: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各合并症对应分值 |
附表4: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慢性肾衰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肾脏病伴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D]. 孙海姣.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老年慢性肾脏病病因演变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D]. 吴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温阳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并消化道症状临床观察[D]. 黄晨程.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一种调控慢性肾衰合并高脂血症犬粮的制备及其效果研究[D]. 盖芷莹. 南京农业大学, 2020
- [5]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血液透析性肌肉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邓艺雄.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6]低钠血症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D]. 张艾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
- [7]回授法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应用中效果的临床观察[D]. 李鹤.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肾康栓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和血尿酸影响的研究[D]. 石天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益肾清利活血法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治疗CKD合并脑梗塞患者临床观察[D]. 王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10]老年人低钠血症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一项基于4051例老年患者的研究[D]. 王霞. 苏州大学, 2018(01)
标签:低钠血症论文; ckd论文; 肾康栓论文;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论文; 糖尿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