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队政工信息五则(论文文献综述)
梁善明[1](2021)在《困局与应对: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频发的飞行失事及整治》文中指出飞行失事发生率是衡量空军战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战时中国空军各类飞行失事事件频发,其根本原因是国民党空军编练指导思想混乱与训练成效不彰。为降低飞行失事发生率,航空委员会逐步改进飞行失事调查与审查制度,采用在实战中解决飞行失事的方针和改用美式训练模式,明定奖惩机制和加强纪律监督,提高航空器材的外购数量和自我修造能力,适应复杂自然环境和重视飞行员人身健康安全,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和健全空军体系等。这些措施的推行确曾使战时中国空军飞行失事现象逐渐减少,但因受敌我空战总体实力变化和远东太平洋战场形势演变的牵引,及某些举措执行不力的掣肘,该项整治的实效时有起伏,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总体战力的稳步提升。
宋键[2](2021)在《从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的几个史实的调查与考证——基于第一八六期《战士》报的文献解析》文中提出《战士》报第一八六期是非常难得的红色文献,对它的解读对于我们厘清中央红军长征在四川时从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期间的几个重要史实问题——如强渡大渡河的勇士数量、飞夺泸定桥的奔袭里程、夺桥英雄数量、飞夺泸定桥前后几次遭遇战的战斗规模等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
梁爽[3](2019)在《延川《山花》研究(1972-1991)》文中认为《山花》是“文革”时期陕西省延川县工农兵业余创作组创办的一份文艺报刊,后发展成为内部文学期刊。该报创刊于1972年9月,虽是一份地方性的县级文艺刊物,但极大地推动了延川县乃至延安地区的群众性文艺创作,在延川县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山花》培养并成就了一大批文学人才,形成了一个“文革”后在陕西省甚至是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作家群体。其中,有着名作家路遥、史铁生、谷溪、海波、闻频、陶正等人。这些人除了史铁生之外大多都在《山花》上发表过许多作品,从《山花》上开始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并随之走上了文学道路。而阅读并深受《山花》影响的作家则更多。《山花》不仅培养了路遥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而且它的历史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很多重要话题相关,所以延川《山花》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并由此形成了“《山花》现象”。研究延川《山花》,不仅是对“文革”时期地域文学发展面貌的真实展现,也是对在极端意识形态背景下文学期刊生成的复杂性及潜在价值的挖掘,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中国当代地域文学期刊的研究空间。本文以延川《山花》(1972-1991)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力图回到历史现场,深入剖析和探讨延川《山花》的形成机制。《山花》的诞生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就社会环境来说,创办于“文革”时期的《山花》从其诞生之日起,政治意味和革命意味就相伴而生,它与“文革”中后期国内出版政策的松动也有一定关系;而延川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文化传统,又是陕北红色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得天独厚的文学场域是独特文学现象产生的基础条件;并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来到延川插队,物质资源的极端匮乏让他们更加渴望精神的满足,由此产生了知青文化与本地民间文化的双向互动。这种在“文革”特殊时期的文化碰撞与交流,给予了《山花》发展的多重可能性。本文试图从多维的视角更加立体、客观地审视七十年代地域文学期刊诞生与发展的复杂因素。另外,以《山花》(1972-1991)这一时期第一代和第二代作家的代际更迭为线索,对《山花》(1972-1991)期间代表作家的作品发表情况加以梳理和分析;同时,从《山花》近二十年的编辑思想来看《山花》的基本美学特征。《山花》的编者也是《山花》的作家,编辑思想的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收录作品的审美特性,《山花》在“文革”时期承接《讲话》的传统,糅合本土民间文化,持续走大众化与本土化的道路,呈现出丰富独特的美学特征。《山花》不仅仅在七八十年代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后期的发展中仍有着律动与延伸。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山花》在八十年代末逐渐进入了疲软阶段,后于1991年正式宣告停刊。本文试图分析《山花》的生产机制,对其停刊、复刊的缘由进行深入探究,与同期贵州的《山花》进行对比,《山花》为何没有赶上“改版潮”反而进入了没落期,《山花》在新世纪以后该走向何处?并针对近几年不断地出现《山花》“热”的研究现象做“冷”思考,对目前已经出现的研究文本进行述评,渗入当下思考,理性重估延川《山花》的文艺价值与社会价值,客观分析其存在的意义。
王秀丽[4](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认为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韩毅[5](2018)在《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智能化科技热潮袭来,智能化战争也悄然逼近。智能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其被应用于军事也是世界军事技术革命演变的必然结果。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军在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处于落后地位,与其苦苦追赶,不如另辟蹊径。智能化战争也许就是这条捷径,虽然这不是一条毫无阻碍的坦荡大道,但却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由之路。虽然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是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这场即将到来的军事革命却又是意义非凡的。本文通过对智能化战争进行哲学视角的分析,首先从人类认识深入的必然产物、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个方面,讨论了智能化战争到来的时代必然性。其次,本文分析了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及其全新的表现形式,并且研究了贯穿智能化战争全程的矛盾运动规律。此外,本文还探究了智能化战争中的主体与客体,特别讨论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素质、主客关系以及人与武器关系的变动。最后,本文从战争特性、战争思想、作战样式三个角度,对智能化战争的可能形态进行了设想,并且总结了智能化战争的四点应对之策。简而言之,全文旨在回答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认识智能化战争;二是如何应对智能化战争。
冯超[6](2018)在《抗战文艺名刊《黄河》研究》文中指出抗战的全面爆发在改变中国政治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那些不同境域内的具有自身意识形态、独特文化样貌及鲜明地域风格的区域性抗战文学期刊,就凭借其文学信息储存的地域性、连续性和集中性,具体而形象地展示着抗战文学的历史风貌和精神品格,深刻影响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书写与建构。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大型文艺月刊《黄河》,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作为一份诞生于西北国统区的文学刊物,《黄河》在谢冰莹及其继任者的主持和坚守下,以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真实而又艺术的成为战争的记录者,对抗战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研究《黄河》,不仅是对西北抗战文学真实面貌的历史性还原,也是认识国统区文艺复杂性及其潜在价值,扩展现代文学研究视野的需要,更是对战争意识形态背景下文学期刊生成机制的具象呈现和详细梳理。在笔者看来,将《黄河》文艺月刊作为个案研究时,就应该特别关注刊物创刊发行的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运行机制,既要从宏观层面上对《黄河》诞生与存活的文学生态环境做全面系统的考察,又要从中观层面对刊物的编辑艺术与运行出版机制做深入具体的分析,还要从微观层面上对刊载在刊物上的一切文学文本做细致客观的解读。基于此便形成了本论文的主要篇章结构。本论文以出版发行于西安的抗战文艺名刊《黄河》为研究对象,揭示其在西北国统区抗战文学版图中的基本风貌,深入剖析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与文学景观产生、演变及终止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在充分考虑战时特殊文学生态环境和独特政治文化空间的基础上,详细梳理以《黄河》为代表的民国西安文艺的发生发展历程,从更加立体、客观、真实的角度审视40年代发生在西北的文学景观(包括文学创作、文学运动和文艺论争)以及景观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时代人群的精神心理,以期从一些新的角度和立场上拓宽抗战文学的研究空间,填充发生发展的历史细节,最终发现抗战文学“地域想象”的独特魅力。具体而言,就是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外部环境入手,考察《黄河》的时代背景和西安抗战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黄河》文艺月刊从创刊、停刊、复刊到终刊的发展分期、独特风貌和编辑艺术,以及战时特殊文学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空间下的刊物文化身份、文化品格的确立与改变。同时,客观分析《黄河》上孕育的抗战文学,并将重点放在现实主义审美品格烛照下的抗战小说,契合民族解放战争脉搏的抗战诗歌及多样风格多元发展的抗战话剧上。此外,还在发掘大量史实还原谢冰莹与《黄河》复杂关系及刊物创办真实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深入分析其编辑策略、理念及“自证式”编辑行为与《黄河》价值导向的关联,由此揭示谢冰莹主编《黄河》时的复杂心态及现实困境,窥探战争背景下文化人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认同与疏离。
孙涛,蔡霞,董珂岩[7](2014)在《美军军官职业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动态发展》文中提出作为美军高素质作战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联合军官职业教育体系在其教育结构体系、培训目标、培训课目等方面有着众多独到之处,极富借鉴价值,有必要从美军《军官职业军事教育政策》历史上前后5次重大调整来把握其在核心要素和重大内容上的动态发展,从中提取出美军职业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以便更好地为我军职业军事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王丛丛[8](2014)在《蒋介石与国民党的关系研究(1924-1949) ——以党建为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自1924年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至1949年率军败退台湾,其活动与国民党密切相关,也正因此,蒋的个人行为与国民党的政党行为常被混为一谈。事实上,蒋介石与其所属组织——国民党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绝非亲密无间、相互代表的关系。纵观这一时期蒋介石的各项活动,其推行的党建措施能够直观地呈现蒋与国民党之间的真实关系。作为政党组织,国民党在宏观上由理论、党员、组织等要素构成。国民党的重要理论之一为孙中山手创的三民主义,亦即是蒋介石进行党建活动的关注点。在对三民主义的阐释过程中,蒋介石于30年代左右形成了有别于孙中山的阐释体系,蒋认为三民主义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将仁义道德等传统概念融入到三民主义中,同时严格明确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界限。对于实现三民主义的“知难行易”说,蒋介石同样进行了阐释与发展,形成了力行哲学。蒋介石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与孙中山原有阐释存有差别,甚至存有截然相反的观点,但并未引起党内较大的质疑,反而随着蒋介石的演讲在社会各个层面中传播开来。党员是国民党组织的细胞,也是蒋介石不遗余力进行国民党建设的重要对象。在全体党员、党员干部、国民党元老这三个目标群体上,蒋介石的党建措施各有侧重。对于全体党员,蒋介石多以演讲、训话的方式来灌输自己的意志,塑造理想的党员形象;对于党员干部,蒋介石则借用治军经验成立训练团,培训党员干部;对于国民党元老,蒋介石则多采拉拢与合作方式,获得政治资本。对于这一要素的建设措施,蒋介石借用了修身经验与治军经验,体现了其治党特征,其党建措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所发展。然而,党建成效甚微,党员队伍所存问题依旧。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是法定的党的最高权力机关,蒋介石在历次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中的地位虽有不同,但总体态势趋于上升。另外,蒋介石还醉心于成立党内小组织,于1932年召集成立了秘密组织力行社与青白团,并于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支持成立公开的准政党组织——三民主义青年团,同时将20年代就存在的特务组织公开化与合法化。然而,这些组织内部人事倾轧、在外与其他派系争权夺利,无不使得蒋介石成立组织的初衷大打折扣,并加重国民党内耗。蒋介石的党建措施能够在国民党内推行,意味着蒋个人意志能够上升为国民党的意志;然而大部分党建措施效果不彰,则又表明了蒋介石与国民党之间存有一定距离。研究蒋介石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呈现蒋介石个人行为与国民党政党行为的不同步性,对于全面认识蒋介石、拓展国民党史研究不无裨益。
曾华锋[9](2013)在《努力夯实“能打仗打胜仗”的高新科技武器装备基础》文中研究指明掌握战争的主导权、制域权及话语权是信息化条件下"能打仗、打胜仗"的时代内涵;高新技术武器装备是信息化条件下"能打仗、打胜仗"的物质前提;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大力推进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自主创新。
赵阵[10](2012)在《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文中指出从20世纪末期尤其是海湾战争以来,战争呈现出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表现形式,有人把这种改变称之为新军事变革。这场变革由军事技术变革引发推动,进而导致了军事思想、军事理论、作战方式、体制编制等领域的一系列变革。虽然人们关于技术因素尤其是信息技术引起全面军事变革已经达成共识,但新军事变革纷繁复杂的表象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其具体逻辑机理和实现过程有待深入剖析。技术哲学的兴起源于对技术广泛应用产生一系列后果的哲学反思,根据技术科学化、系统化的特点,当代技术哲学强调要结合具体过程思考研究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验转向”。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思路为研究军事技术变革提供了方法借鉴。研究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实质上是分析技术因素对于军事领域尤其是战争产生影响的微观进路和具体实现。作战方式是军事力量在一定作战空间的运用表现形式,包括作战空间、军事力量和军事力量运用方式三个方面的要素,军事技术变革正是通过改变这些要素进而影响作战方式。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信息化变革,信息和信息技术并没有改变军事力量实体内容。从军事力量的角度而言,作战方式实现了传承发展。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指挥控制,改变了军事力量运用方式,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信息化变革形成了人工信息空间,围绕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了信息作战方式。恩格斯在考察了火器发展历程之后,做出了技术进步与应用必定改变作战方式的论断。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不同形态的军事技术决定不同的作战方式,比如冷兵器对应肉搏作战,火器对应火力作战,机械化装备对应机动作战等,而随着主导军事技术的更替,这些主要作战方式实现了累加传承。在变革时,新军事技术往往应用于已有的作战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从已有作战方式过渡到新的作战方式实现了衔接传承。信息化变革以机械化为基础,火力作战、机动作战等得到传承。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深刻影响了军队获取、传输、处理和使用信息的方法和模式,主要表现为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等。指挥控制信息化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联合作战方式成为主要作战方式,火力作战实现了远程精确打击,机动作战呈现出非接触、非线式特点。这些传统作战方式出现了作战层次淡化、作战力量融合和作战节奏紧凑等特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催生了信息空间,而对制信息权的争夺衍生出信息作战方式。主要表现为电子战、计算机网络战和心理战。信息作战方式对传统的作战时空、作战对象、作战主体等方面的划分提出了挑战。信息作战方式的实施需要社会基础作为支撑,包括信息化产业、一体化科技和智能型人才等。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了传统作战方式,催生了信息作战方式,这种变化突出了物质能量的基础地位和信息的主导作用;在现实作战方式中物质能量与信息必须有效融合,在作战思想指导下不断实现创新应用。作战方式发展需要军事理论牵引和战争实践推动。日益强大的功能提升了军事技术的地位,但却无法改变其作战工具的本质;在现代战争中科技与艺术都非常重要,需要在作战方式中实现有机统一。为应对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要建设指导军事实践的军事技术哲学,重新审视其研究取向,坚持把实践贯穿始终,实现从“体”到“体”、“用”兼顾转变。要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及时更新发展理念,用对抗、建构和系统的理念指导建设,坚持立足现有深化改造,突出瞄准前沿实现跨越发展。要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充分认清人和体制等因素对于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深化作战力量建设和应用方面的体制改革,面向未来战争革新教育训练。
二、部队政工信息五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部队政工信息五则(论文提纲范文)
(1)困局与应对: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频发的飞行失事及整治(论文提纲范文)
一、飞行失事频发及主要原因 |
二、飞行失事调查与审查 |
三、频发飞行失事的整治及成效 |
四、结语 |
(2)从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的几个史实的调查与考证——基于第一八六期《战士》报的文献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士》报及第一八六期的具体内容 |
二、《战士》报第一八六期的出版时间 |
三、强渡大渡河的英雄数量 |
四、飞夺泸定桥的二百四十里和夺桥勇士数量 |
五、飞夺泸定桥前后几次战斗的规模和其他问题 |
(3)延川《山花》研究(1972-199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延川《山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延川《山花》的形成机制 |
第一节 政策缝隙与时代语境 |
第二节 地域因子与文学传统 |
第三节 知青外来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
第二章 延川《山花》的历史风貌与文化品格 |
第一节 《山花》的创作概况与代际更迭 |
第二节 《山花》的编辑思想与审美特征 |
第三章 延川《山花》后期的律动与延伸 |
第一节 《山花》的延宕与传播 |
第二节 《山花》价值的重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山花》1972年-1991年主要作品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
1.1.1 伞的历史流变 |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
3.1.1 柿子油 |
3.1.2 桐油 |
3.1.3 头发绳 |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
3.2.1 备料 |
3.2.2 伞骨 |
3.2.3 伞键 |
3.2.4 伞托 |
3.2.5 组装 |
3.2.6 网伞 |
3.2.7 糊伞 |
3.2.8 晾伞 |
3.2.9 扣扎 |
3.2.10 伞杆 |
3.2.11 上油 |
3.2.12 渡伞,成器 |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辨析 |
1.3.1 智能 |
1.3.2 人工智能 |
1.3.3 智能化战争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1 论文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预期创新点 |
第二章 智能化战争的时代背景 |
2.1 人类认识深化的必然产物 |
2.1.1 认识重心转向主体 |
2.1.2 认识方法转向系统 |
2.1.3 认识内容转向信息 |
2.2 战争形态演变的必然趋势 |
2.2.1 战争形态演变的历史进程 |
2.2.2 战争形态演变的相关特性 |
2.2.3 战争形态演变的影响要素 |
2.3 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
2.3.1 信息化步入发展瓶颈 |
2.3.2 智能化科技迅速兴起 |
2.3.3 智能技术的军事应用 |
第三章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与表现 |
3.1 智能化战争的本质属性 |
3.1.1 战争的暴力对抗性 |
3.1.2 战争的政治从属性 |
3.1.3 战争的经济利益性 |
3.2 智能化战争的全新表现形式 |
3.2.1 新原理—毁伤机理新质化 |
3.2.2 新成员—作战对象无人化 |
3.2.3 新空间—战争空间虚拟化 |
3.3 智能化战争中的矛盾运动 |
3.3.1 保存自己与消灭敌人的矛盾 |
3.3.2 发起进攻与开展防御的矛盾 |
3.3.3 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的矛盾 |
第四章 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论问题 |
4.1 智能化战争的主体 |
4.1.1 主体地位的人机之争 |
4.1.2 主体能力的复合提升 |
4.1.3 主体素质的需求转变 |
4.2 智能化战争的客体 |
4.2.1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内涵 |
4.2.2 智能化战争客体的特性 |
4.2.3 智能化战争的主客关系 |
4.3 智能化战争的中介 |
4.3.1 人与武器的辩证关系 |
4.3.2 人与武器的发展图景 |
4.3.3 人与武器的最优结合 |
第五章 智能化战争的形态设想 |
5.1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特性 |
5.1.1 态势认知自主化 |
5.1.2 指挥控制协同化 |
5.1.3 作战平台无人化 |
5.2 智能化时代的战争思想 |
5.2.1 不战思想 |
5.2.2 慑战思想 |
5.2.3 控战思想 |
5.3 智能化时代的作战样式 |
5.3.1 “蜂群式”攻击 |
5.3.2 “分布式”杀伤 |
5.3.3 “云联式”作战 |
第六章 智能化战争的应对之策 |
6.1 提高智能化战争的认识能力 |
6.1.1 认识战争系统的复杂特性 |
6.1.2 认识复杂系统的应对之策 |
6.1.3 认识智能战场的致胜机理 |
6.2 更新智能化战争的思维方式 |
6.2.1 大数据思维 |
6.2.2 体系化思维 |
6.2.3 虚拟化思维 |
6.3 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创新发展 |
6.3.1 军事技术发展要军民互融 |
6.3.2 军事技术发展要道器并重 |
6.3.3 军事技术发展要攻防俱全 |
6.4 构建智能化军队的编制体制 |
6.4.1 编制转型的驱动因素 |
6.4.2 人机协同的优势所在 |
6.4.3 人机协同的发展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抗战文艺名刊《黄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统区抗战文艺期刊及《黄河》的研究现状 |
二、《黄河》文艺月刊的样本意义 |
三、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北抗战文学大背景下的《黄河》 |
第一节 中国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 |
一、战略相持阶段的军事、政治和文化 |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爆发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西安抗战文学的发生 |
一、局地战火刺激下的曲折萌发 |
二、全面抗战爆发后的初步勃兴 |
第二章 《黄河》的历史风貌与文化特性 |
第一节 《黄河》的发展分期 |
一、艰难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 |
二、转换中的动荡:解放战争时期 |
第二节 《黄河》的独特风貌 |
一、文学性与历史性兼具 |
二、民间性与开放性共生 |
三、新闻性与战斗性并存 |
第三节 《黄河》的编辑艺术 |
一、灵活高效的组稿策略 |
二、不同凡响的编排设计 |
三、紧密融洽的编读关系 |
第三章 《黄河》对抗战文学的独特贡献 |
第一节 现实主义审美品格烛照下的抗战小说 |
一、以抗战之名呼唤民族英雄 |
二、揭露积弊丛生的黑暗现实 |
三、关注时代洪流中的悲情个体 |
第二节 契合民族解放战争脉搏的抗战诗歌 |
一、重视民间文艺和古典诗歌 |
二、以抒情诗贯穿始终 |
三、叙事诗的长足发展 |
第三节 多样风格多元发展的抗战话剧 |
一、反映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时代主题 |
二、承担社会批判的历史使命 |
三、表达深刻自省的反战意识 |
第四章 特殊编辑主体谢冰莹的坚守与无奈 |
第一节 谢冰莹的思想转变与《黄河》的价值导向 |
一、谢冰莹左翼思想的体现及转变 |
二、谢冰莹与《黄河》关系考 |
三、抗战建国与暴露黑暗的价值导向 |
第二节 从谢冰莹《黄河》自撰稿看其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认同与疏离 |
一、谢冰莹《黄河》自撰稿的统计与分析 |
二、谢冰莹对国统区抗战文艺的认同与疏离 |
第三节 从谢冰莹辞去主编看国统区文化人的生存困境 |
一、谢冰莹西安生活概况 |
二、《黄河》的出版困境 |
三、困境中的坚守与无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谢冰莹文艺活动年表(1937-1949) |
附录二 西安抗战文学大事记(1937-1945) |
附录三 《黄河》文艺月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美军军官职业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动态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核心政策的整体连贯性 |
2 政策调整与改革动态分析 |
2.1 向总部及核心决策圈靠拢 |
2.2 教学内容与目的细化, 凸显联合性 |
2.3 学员与教官来源多样性, 凸显混编特点 |
2.4 学习课目与内容调整, 针对战场需求 |
3 结语 |
(8)蒋介石与国民党的关系研究(1924-1949) ——以党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内容、框架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蒋介石进行国民党建设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国民党内以党之名的纷扰 |
一、国民党党统地位的确立 |
二、“西山会议派” |
三、“改组同志会”与“扩大会议” |
第二节 国民党军权与党权的纷争 |
一、孙中山的党军期望 |
二、蒋介石军权独大 |
三、蒋介石军权不敌国民党党权 |
第二章 蒋介石对国民党理论的阐释与创新 |
第一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心理建设学 |
第二节 蒋介石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与发展 |
一、对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关系的阐释 |
二、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与发展 |
第三节 蒋介石的力行哲学 |
一、对“行易知难”说的阐释 |
二、力行哲学的提出 |
第三章 蒋介石与国民党党员队伍建设 |
第一节 对党员群体的不满与训导 |
一、黄埔军校时期蒋介石的党员队伍建设活动 |
二、蒋介石再次复职后对国民党党员队伍的建设 |
第二节 对党员干部的培训 |
一、蒋介石培训党员干部的模版——庐山军官训练团 |
二、蒋介石党员干部培训的尝试——庐山暑期训练团 |
三、党员干部培训的发展与成熟——中央训练团 |
第三节 蒋介石与国民党元老的合作 |
一、汪、胡元老地位形成 |
二、蒋介石与汪精卫合作 |
三、蒋介石与胡汉民合作 |
第四章 蒋介石与国民党组织建设 |
第一节 蒋介石与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
一、蒋介石与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二、蒋介石与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三、蒋介石与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四、蒋介石与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
五、蒋介石与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
六、蒋介石与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秘密组织的兴起——力行社 |
一、蒋介石另立组织的初衷 |
二、力行社的秘密性与私属性 |
三、力行社与青白团纷争 |
第三节 国民党“新生命”——三青团 |
一、对三青团寄予厚望 |
二、对三青团的重视 |
三、无力调和党团矛盾 |
第四节 公开化的特务组织——中统 |
结语 |
一、蒋介石的治党特征 |
二、蒋介石与国民党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10)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军事变革研究 |
1.2.2 相关作战理论研究 |
1.2.3 军事技术哲学研究 |
1.2.4 军事史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事技术变革促使作战方式传承发展 |
2.1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判断 |
2.1.1 恩格斯关于火器发展应用改变作战方式的论述 |
2.1.2 作战方式的定义及构成要素 |
2.1.3 军事技术变革是作战方式演变的根本动力 |
2.2 历史上作战方式的累加传承 |
2.2.1 军事技术继承发展促使作战方式累加传承 |
2.2.2 历史上主导军事技术与主要作战方式 |
2.2.3 作战方式累加传承中的融合及分类 |
2.3 变革中作战方式的衔接传承 |
2.3.1 衔接传承源于新军事技术保守应用 |
2.3.2 军事思想超越性回归促进衔接传承 |
3.3.3 武器装备的物理极限促使信息凸显 |
2.3.4 信息技术进步改进力量的运用方式 |
第三章 军事技术变革强化传统作战方式 |
3.1 信息化变革深刻影响指挥控制 |
3.1.1 战场信息实时感知传输 |
3.1.2 决策指令快速制定实施 |
3.1.3 武器装备实现自动指控 |
3.2 传统作战方式在信息化指挥控制模式下得到强化 |
3.2.1 联合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 |
3.2.2 火力作战实现远程精确打击 |
3.2.3 机动作战呈现非线式、非接触特点 |
3.3 强化型传统作战方式的新特点 |
3.3.1 作战层次的淡化 |
3.3.2 作战力量的融合 |
3.3.3 作战节奏的紧凑 |
第四章 军事技术变革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
4.1 信息空间的拓展与争夺衍生信息作战方式 |
4.1.1 军事技术变革拓展了信息空间 |
4.1.2 对制信息权的争夺催生信息作战方式 |
4.2 信息作战方式的具体表现 |
4.2.1 电磁空间的电子战 |
4.2.2 网络空间的计算机网络战 |
4.2.3 认知空间的心理战 |
4.3 信息作战方式的伦理问题 |
4.3.1 作战时空:战争与和平的模糊 |
4.3.2 作战对象:军事与民用的一体 |
4.3.3 作战主体:专业与业余的并存 |
4.4 衍生型信息作战方式的社会基础 |
4.4.1 信息化产业 |
4.4.2 一体化科技 |
4.4.3 智能型人才 |
第五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哲学反思 |
5.1 传统作战方式与信息作战方式并存 |
5.1.1 能量基础与信息主导 |
5.1.2 逻辑先后与现实融合 |
5.1.3 方式创新与思想“无限” |
5.2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实现途径 |
5.2.1 军事理论牵引 |
5.2.2 战争实践推动 |
5.3 军事技术“在”与“不在”的哲学反思 |
5.3.1 “失误”还是“超越” |
5.3.2 军事技术能否制胜 |
5.3.3 在作战方式中实现科技与艺术的统一 |
第六章 军事技术变革影响作战方式的现实应对 |
6.1 促进军事技术哲学实践转向 |
6.1.1 以经验性作为基础 |
6.1.2 把实效性贯穿始终 |
6.1.3 用价值性进行取舍 |
6.2 面向需求发展国防科技 |
6.2.1 面向需求革新理念 |
6.2.2 立足现有深化改造 |
6.2.3 借鉴民用吸收融合 |
6.2.4 瞄准前沿跨越发展 |
6.3 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
6.3.1 正确认识战斗力及其生成模式 |
6.3.2 适应信息化要求的体制改革 |
6.3.3 面向信息化战争的教育训练 |
结束语 |
致谢 |
摘引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部队政工信息五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困局与应对: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空军频发的飞行失事及整治[J]. 梁善明.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2021(03)
- [2]从强渡大渡河到飞夺泸定桥的几个史实的调查与考证——基于第一八六期《战士》报的文献解析[J]. 宋键.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1(03)
- [3]延川《山花》研究(1972-1991)[D]. 梁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4]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智能化战争的哲学反思[D]. 韩毅.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抗战文艺名刊《黄河》研究[D]. 冯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美军军官职业教育政策的嬗变及动态发展[J]. 孙涛,蔡霞,董珂岩. 军事交通学院学报, 2014(12)
- [8]蒋介石与国民党的关系研究(1924-1949) ——以党建为视角[D]. 王丛丛. 浙江大学, 2014(01)
- [9]努力夯实“能打仗打胜仗”的高新科技武器装备基础[J]. 曾华锋.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3(02)
- [10]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D]. 赵阵.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