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的探讨

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的探讨

一、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嘉慧,刘韬,龚亚飞,潘裕,冯素华,周苗,冯梓燕,梁伟翔[1](2021)在《基于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的PBL教学模式在实习医师掌握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提出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校园走向临床工作的必经过程。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等多个因素导致实习生超声知识掌握不牢固且学习积极性不高。本研究将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ABVS)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结合,运用于医学影像系实习医师的问题式学习法(PBL)教学模式当中。通过最终考核及分析发现,此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影像实习医师观察病灶超声图像,提高疾病诊断率及掌握BI-RADS分级标准,一定程度上增加实习医师的学习主动能动性,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还有利于提升带教医生自身医学专业知识水平及临床带教能力,值得推广。

欧鸿儒,贾红明,莫家彬,张冠业,邓洁瑜,李秋冬[2](2020)在《医学影像学整合临床体系的实习教学模式在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系统整合入临床专科的实习模式在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实习教学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影像科实习的临床专业医学生5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为期2周的影像科轮转实习,实验组将影像科实习2周学时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分割并整合入相对应的临床专科实习中。实习结束后进行阅片测式和教学效果反馈问卷调查,比较学生的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实验组综合阅片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对教学效果主观评价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影像学整合临床体系的实习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临床专业实习生的综合阅片分析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可取得较为显着的教学效果。

李玉明,李真林,余伟,岳新,袁元,唐鹤菡,夏春潮[3](2020)在《PACS端与手机移动端相结合的智能化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教育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索基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与手机移动端相结合的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教学管理新模式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基于规范化培训管理系统和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ASP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等关键技术,并将PACS和手机端结合设计出全方位覆盖实习全周期的智能化实习教育系统,从实习生排班、考勤、过程管理,成绩评定,实习活动管理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常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该系统缩短了实习生管理教师在排班、考勤、过程管理方面投入的时间,由每天约58 min缩短至约11 min;降低了实习生迟到、早退及缺席事件的发生次数,提高了实习生总体实习成绩(P<0.05);评教分数从(94.63±0.52)分提高至(98.38±0.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新系统既能实时反馈学生考勤,学习成绩评定和教师教学效果;也能充分利用影像资源、分析实习教学效果,促进实习教学改革,全面系统地调动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郑海军,刘向儒,陈海菊,罗勇,易志军[4](2020)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元化实习带教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带教传统教学模式的现状,探讨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多元化教学模式包括:对实习生岗前职业素养教育、各种设备检查的安全教育;改革实习教学思路,确立治学目标,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精心挑选实习教学案例,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开放科室所有设备资源,创造条件为实习生提供实习机会;建立与创新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实习生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质量,实行导师制;鼓励实习生参加各项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多元化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徐亮,王业青,张伟,窦欣,范国华[5](2020)在《影像科非影像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影像科既往非影像专业本科生实习带教的不足,顺应国家大力发展本科教育的形势,在加强思想重视和加大资源投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非影像专业本科生的特点,探索了一种新的实习带教方法。新方法从细节入手,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基础及特点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并由专人负责;在先进的PACS平台上,采用国际流行的CBL、PBL教学法及丰富的教学手段。新方法提高了实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资料检索、言语表达、多媒体制作、影像诊断能力,也促进了带教老师的继续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反馈。

陈岩[6](2019)在《医学影像实习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在医院实习期间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变。目前,国内较全面的以影像专业实习生为对象的心理健康及其压力源的相关研究却较少。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影像专业实习生在不同实习阶段的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实习阶段实习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变化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为改善实习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8月蚌埠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实习的180名影像专业实习生于实习前(T0)、实习初(T1)、实习中(T2)和实习后(T3)分别进行调查。利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受访者基本情况;采用压力源量表检测实习生压力状况;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PSS18.0对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影像专业实习生实习期间产生了来自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源;影像专业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的压力均有显着差异(P<0.01);且随实习时间的推移呈下降的趋势,压力源排序在不同阶段有差异。(2)不同实习阶段压力源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性别和性格特点,男性、外向性格者压力源总分得分较低,是压力源的保护因子。(3)对心理健康量表的各因子实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除躯体化及强迫外(P>0.05),余下因子以及SCL-90总均分在不同实习期表现不同,且得分均呈下降趋势(P值均<0.05)。(4)不同实习阶段的压力源对心理健康均产生了影响,并随实习时间发生变化。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习T0、T1期时教学安排、机房设施、患者状况压力源引起影像专业实习生心理状况的出现;T2、T3期教学安排、机房设施、患者状况、工作认知对实习生心理的各个方面有影响。研究结论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实习期内前六位压力源均造成一定的压力,不同实习时期前六位的压力源及其排序略有不同,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实习生的压力会逐步降低;性别和性格特点是影响实习生压力源的主要因素;不同实习阶段压力源对影像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不同影响。加强影像实习生在校学习、临床见习及实习期间心理辅导及干预,提前了解实习环境及工作流程,正确面对各种压力源因素,对实习生缓解实习期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减少压力源影响有较大帮助。

张丽丽[7](2019)在《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的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医疗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大,尤其是应用型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非常重要,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医学影像技术水平。因此于教学实践中积极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技术,确定科学的实习教学方案,并充分融合人文教育理念,构建合理的实习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开展实践以及实习活动非常必要。本文从当前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实习教学方式,提出了充实师资的建议,希望医学影像系专业的教学水平逐渐提升,也希望可以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杨帆,温晓玲[8](2019)在《宏观引导及综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宏观引导及综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7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实习的80名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实验组实施宏观引导及综合教育带教,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实践以及科研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在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学习积极性以及取得患者信任度方面,亦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将宏观引导及综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期有机结合,能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值得推广应用。

杨中杰,杜凤丽,郭爱菊[9](2019)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该文强调规范化培训对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规范毕业实习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影像科室工作,并以制定培训目标、制定考核标准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实习教学活动的流程和要求。

汪洋[10](2018)在《“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1世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外部教育环境也发生着相应变化。全球教师教育领域对“教师专业化”呼声不断提高,同时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步伐正在加速。以上的因素正影响着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师范生学习方式发生转变,新的形势也对未来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教育部组织的调查发现部分师范院校不关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程与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实践质量不高,师资队伍薄弱。同样,在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中,教师教育的培养理念与中小学美术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也存在一定差距。鉴于以上问题,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国家希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各师范院校相关学科加强师范生的培养。笔者认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作为未来优秀美术教师培养的重要阵地,理应体现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精神与要求,并及时发现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所针对地进行改革探索,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体现美术教师“专业化”特征,以适应卓越美术教师的培养要求。笔者基于以上思考开展研究,本研究共分为八章,每章节的概要如下:绪论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环境、教师教育相关政策解读、专业研究现况出发,提出了我国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部分问题,指明了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的意义、目的、内容和方法、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通过对国内外卓越美术教师培养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了研究成果,分析了以往研究的不足,为本文提供学术研究的基础。第一章通过文献研究,围绕国内外教育政策、文件、各国艺术教育专家对卓越美术教师相关认定标准进行梳理与比对,探讨“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目标和专业素质标准,调查华东地区相关师范院校的师范生专业素质现况并做出调查结论,为后续课程与教学改革指明人才培养方向。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对教育部颁布的“卓越教师培养”相关政策文件中有关课程设置与教学指导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寻找未来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政策依据。通过文献的比较分析,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查,为本研究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第三章通过调查研究,探明我国华东地区9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的现况与问题,并归纳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等问题的特征,从内因和外因出发,分析和寻找形成问题的根源,为本研究后续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客观证据。第四章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研究出发,同时参考课程设置相关的政策建议,提出“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的改革理念、原则和策略。通过对笔者所在院校特色培养方案的制定,从理论依据与现实改革两个方面来建构“卓越教师”视域下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新格局。第五章从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研究出发,并参考了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提出专业类课程“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的改革理念、原则、策略;通过笔者参与教学的三个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案例的分析,力求局部验证改革理念的有效性,给未来相关院校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第六章从教师教育实践理论研究出发,并结合了教学实践指导的相关政策,提出实践类课程“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的改革理念、原则、策略,通过笔者参与指导的两个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案例的研究,来部分证明改革思路的可行性,为将来同类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效的经验。第七章从社会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出发,分析未来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和转变,尝试从标准、模式、体系、方法、资源五方面,对今后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二、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的PBL教学模式在实习医师掌握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影像本科生超声科实习现状分析
2 结合ABVS与BI-RADS的PBL教学模式构建
3 ABVS的PBL教学模式效果整理与分析
    3.1 考核调查结果
    3.2 问卷调查结果
4 讨论

(2)医学影像学整合临床体系的实习教学模式在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教学效果评估及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综合阅片分析能力、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2.2 两组实习对各自教学方试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3. 讨论

(3)PACS端与手机移动端相结合的智能化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教育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智能化医学影像教育系统的设计流程
2 智能化医学影像教育系统的功能模块
    2.1 智能化排班模块
    2.2 智能化考勤模块
    2.3 智能化过程管理模块
    2.4 智能化的成绩评定模块
    2.5 智能化的实习活动管理模块
    2.6 智能化的教学评价模块
3 智能化医学影像系统的应用成效
4 讨论

(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元化实习带教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教学现状
    1.1 同一高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生在不同医院实习的实习大纲一致,但同质化管理欠缺
    1.2 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部分带教老师专业理论知识更新慢,很难满足教学需要
    1.3 实习生考研人数逐年增加,难以系统完成实习大纲
2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带教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3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生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3.1 对实习生岗前职业素养教育、各种设备检查的安全教育,特别是MRI的安全教育
    3.2 改革实习教学思路,确立治学目标,加强教师综合素质
    3.3 精心挑选实习教学案例,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3.4 开放科室所有设备资源,创造条件为实习生提供实践机会
    3.5 改变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元适化评价方式
    3.6 实行导师制,融合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实习教学质量
    3.7 鼓励实习生参加所在医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5)影像科非影像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非影像专业本科生的特点
2 既往带教方法的弊端
3 新带教方法的内容及特点
4 新带教方法的成效
    4.1 教师方面
    4.2 学生方面

(6)医学影像实习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资料与方法
    3.1 抽样方法与研究对象
    3.2 观察时间与分析指标
    3.3 研究工具
    3.4 质量控制
    3.5 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3.6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医学影像实习生基本情况
    4.2 医学影像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压力源
    4.3 医学影像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压力源变化情况
    4.4 医学影像实习生不同实习阶段压力源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医学影像实习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4.6 医学影像实习生压力源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影像专业实习生的压力源
    5.2 影像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
    5.3 不同实习期压力源对影像专业实习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6. 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公共卫生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的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时间短
    1.2 临床实践受限
    1.3 学生主动性不高
    1.4 师资力量薄弱
2 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的方式研究
    2.1 构建科学的实习教学目标
    2.2 强调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2.3 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
    2.4 充实师资力量
3 小结

(8)宏观引导及综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教学方法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理论、实践及科研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2.2 两组实习生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学习积极性、患者信任度指标评价的比较
3 讨论
    3.1 医学影像专业实习学生的思想宏观引导
        3.1.1 强化专业素质修养, 固化学生专业归属感
        3.1.2 学习医疗核心制度、科室合作、相互沟通的重要性
        3.1.3 强化影像知识重点、制订实习指导手册
    3.2 实习阶段的综合教学模式及方法
        3.2.1 分配指导教师、综合教学模式
        3.2.2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时间和病例积少成多
    3.3 阶段性师生考核、参与值班、出科考核

(9)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规范化培训应用在影像技术专业实习学生中的意义
    1.1 规范化培训的国家政策
    1.2 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意义
2 影像专业技术规范化培训的过程
    2.1 制定规范化培训目标
    2.2 制定规范化培训目标的考核标准
3 结语

(10)“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一)研究的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卓越教师培养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外关于美术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研究
    四、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概念界定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研究
        (二)比较研究
        (三)调查研究
        (四)案例研究
    六、论文的基本架构
第一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标准与现状
    第一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目标
        一、国内外教育政策、文件对卓越美术教师的相关认定
        二、各国艺术教育专家对理想美术教师的理解
        三、“卓越美术教师”视域下的师范生培养目标
    第二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标准
        一、教师专业素质的内涵与分类
        二、“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结构
        三、“卓越美术教师”视域下的师范生素质标准
    第三节 华东地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素质现况调查
        一、调研说明
        二、调查量表设计
        三、美术学(教师教育)师范生专业知识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四、美术学(教师教育)师范生专业能力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五、美术学(教师教育)师范生专业态度水平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改革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政策指导文件
        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第二节“卓越教师”相关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政策指导文件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二、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三、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
        四、思考与启示
    第三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发达国家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
        一、美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二、英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三、德国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四、日本中小学美术教师职前培养模式与专业课程设置特征
        五、思考与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一、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调查
        二、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设置的问题表征
    第二节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一、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实施现状
        二、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课程教学实施的问题表征
    第三节 华东地区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的问题归因
        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问题的外在归因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问题的内在归因
    本章小结
第四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第一节“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诉求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与原点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基础
        三、“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一、“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二、“实践取向的多样化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
    第三节 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一、方案制定的依据与标准
        二、课程结构的设计
        三、培养模式的设计
        四、课程的具体设置
        五、培养计划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五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第一节“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理念基础
        一、“意义性学习”理论
        二、专业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指向
        三、“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一、“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原则
        二、“基于情境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的策略
    第三节 学科综合探究取向的《美术作品鉴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美术作品鉴赏》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二、《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改革思路
        三、《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教学实践
        四、《美术作品鉴赏》课程的教学评价
        五、研究结论
        六、反思与改进
    第四节 社会文化议题探究取向的《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新媒体艺术实践》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二、《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的探索思路
        三、《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
        四、《新媒体艺术实践》课程的教学评价
        五、研究结论:
        六、反思与改进
    第五节 美术教育情境模拟取向的《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中小学美术教学论》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二、《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改革思路
        三、《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实施
        四、《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评价
        五、研究结论
        六、反思与改进
    本章小结
第六章“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第一节“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理念基础
        一、“反思性实践”理论
        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指向
        三、“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理念的提出
    第二节“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原则与策略
        一、“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原则
        二、“基于反思的协同与规范型实践”改革的策略
    第三节 项目实践与教研反思取向的《美术教育实习》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实习》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二、《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改革思路
        三、《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教学实施
        四、《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的评价与反思
        五、研究结论
        六、反思与改进
    第四节 校外资源合作取向的《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教学探索
        一、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场馆美术教育实践》类课程情况调查分析
        二、《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探索思路
        三、《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
        四、《场馆美术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评价
        五、研究结论
        六、反思与改进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的未来发展
    第一节 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与教学的展望
        一、当代社会的全面变革
        二、未来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面对的挑战
        三、未来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方向
        四、未来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愿景
    第二节 研究回顾反思与未来研究方向
        一、本研究的成效
        二、本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三、未来研究方向
        四、结语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附录八
    附录九
    附录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科研成果
致谢

四、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成像的PBL教学模式在实习医师掌握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中的应用价值[J]. 陈嘉慧,刘韬,龚亚飞,潘裕,冯素华,周苗,冯梓燕,梁伟翔. 中国当代医药, 2021(15)
  • [2]医学影像学整合临床体系的实习教学模式在临床专业医学生的应用[J]. 欧鸿儒,贾红明,莫家彬,张冠业,邓洁瑜,李秋冬. 课程教育研究, 2020(47)
  • [3]PACS端与手机移动端相结合的智能化医学影像技术实习教育系统的研究[J]. 李玉明,李真林,余伟,岳新,袁元,唐鹤菡,夏春潮. 中国医疗设备, 2020(10)
  • [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多元化实习带教模式探讨[J]. 郑海军,刘向儒,陈海菊,罗勇,易志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03)
  • [5]影像科非影像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探讨[J]. 徐亮,王业青,张伟,窦欣,范国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11)
  • [6]医学影像实习生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D]. 陈岩. 山东大学, 2019(02)
  • [7]医学影像系专业实习教学的方式研究[J]. 张丽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27)
  • [8]宏观引导及综合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实习中的应用研究[J]. 杨帆,温晓玲.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03)
  • [9]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教学模式分析[J]. 杨中杰,杜凤丽,郭爱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9(15)
  • [10]“卓越教师”视域下的高师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实践研究[D]. 汪洋.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提高影像专业实习效果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