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沼虾淡季养殖技术探讨

罗氏沼虾淡季养殖技术探讨

一、浅议罗氏沼虾反季节养殖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董江水[1](2009)在《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对高淳二十年河蟹养殖经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已形成的“河蟹—水草—螺蛳—鳜鱼—青虾”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开展了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这一养殖模式,保证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健康持续地发展。主要内容如下:1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试验采用高淳团结圩渔场的2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分别为1.7hm2和2.9hm2,水深1.3-1.5m。采取相同放养模式和饲养方法。得出了池塘生态养殖河蟹生长规律、体重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和蜕壳规律,计算出河蟹养殖过程中各月现存量,以及投饵率和综合饵料系数。高淳地区河蟹养殖投喂新鲜小杂鱼、全价配合饲料和农家料(小麦、黄豆、玉米等),综合饵料系数为:小杂鱼4.5kg+颗粒料1kg+农家饲料0.6kg。根据净增肉倍数和综合饵料系数做好全年饲料计划;根据各月现存量、投饵率和每日投喂量,优化了投饵技术,提高了投喂效率,改善了水域环境,加速了河蟹生长。2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8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幼蟹放养密度设计为3750、5250、6000、6750、7500、10500、11250、12000ind·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Y=215.15-0.007x(R2=0.962)(P<0.05);河蟹产量(Z)与放养密度(x)的关系为:Z=270.97+0.079x(R2=0.960)(P<0.05);河蟹成活率与放养密度的关系差异不显着(P>0.05)。可以根据市场对河蟹规格的需求,调整放养密度,达到养殖效益最大化。在幼蟹规格为120-140ind·kg-1,成活率为75%左右,平均育成规格达到170g·ind-1以上,目前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最佳放养密度不宜超过6000ind·hm-2。3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选取高淳县沧溪2814渔场的7口鱼塘作为试验池,面积为0.67-0.8hm2,水深1.3-1.5m。螺蛳投放量设计为750、1070、2250、4500、5440、5630、6750kg·hm-2。采取相同饲养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河蟹产量(Z)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Z=528.138+0.228x-0.000029x2(R2=0.959)(P<0.05):河蟹平均育成规格(Y)与螺蛳投放量(x)的关系为:Y=155.368+0.014x-0.0000017x2(R2=0.934)(P<0.05);河蟹成活率与螺蛳投放量的关系为:L=52.208+0.018x-0.0000023x2(R2=0.957)(P<0.05)。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螺蛳最佳投放量为4500kg·hm-2。

孙利[2](2007)在《射阳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在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出现了一系列影响乡镇农业推广机构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乡镇农业推广机构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本文以射阳县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为研究对象,对射阳县乡镇农业推广机构的运行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和总结制约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的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些思路,结合射阳实际,总结和探索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创新发展的一些新模式、对策。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基本目标的需要,也是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实现自身职能的需要。2004年12月,射阳县对全县乡镇农林中心的经营职能剥离,与多服中心合并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纯公益型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改革后的射阳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人员性质、学历、年龄、职称、专业等方面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基本经费得以保证,运行机制更趋合理,职能划分更加明确。在新品种的示范、推广,新技术的宣传、培训,农业经济实体的组织、兴办,对农民抵御农业风险的教育、引导等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取得了显着成绩,得到农户的认可。调查显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在运行中存在的如推广方式陈旧、推广内容浮浅、推广形式单调、推广体制不顺、推广硬件不硬等问题,也同时影响着乡镇农业推广机构作用的发挥,制约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有:农技推广机构对其职能、作用认识不到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经费不足、福利待遇偏低;队伍素质不高;工作动力不足;运作模式单调;服务手段落后等。建立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必须以政府主导、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用户需要、建立信息平台,提供有效信息、协调统一等为原则,集合射阳实际,可探索建立网络式、“家教式”、“参与式”、“户+社”式等推广模式,不断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建立农技推广新模式就必须树立市场的观念,大农业观念,品牌观念,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加快发展多元农业推广模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科教结合,推进推广体制一体化;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推广组织社会化;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推进推广内容的综合化。本文最后对促进乡镇农业推广机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推广方式转变,拓宽农技推广服务领域,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实绩考核评价体系等。

黄文杰,李红芸,劳卫晓[3](2003)在《浅议罗氏沼虾反季节养殖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小晶[4](2002)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刘利[5](2001)在《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介绍了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中山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及其取得的成就,着重分析中山市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借鉴国内外产业化发展的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促进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思路和相应的措施和手段。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促进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增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要求;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提高中山市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尽快完成中山市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本文以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在产业结构理论中,罗斯托提出的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理论论述了主导产业的特征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在产业关联理论中,利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方法计算各产业的关联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各种系数都较大的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结构反映市场的竞争和垄断关系,市场绩效反映市场运行的效率。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区域分工理论中,俄林认为国家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衡,会引起价格差异,导致区际和国际贸易的产生,这是影响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对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从构建主导产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化组织模式,产业化“龙头”的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就: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主导产品产量和产值迅速增加,主导产品结构向优、新、特发展,推创自己的名牌产品,区域化、基地化生产格局开始形成,农副产品销路畅通,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应该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中介组织+农产)为主,以农业产业协会带动型为辅的产业化组织模式。为了促进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必须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引导和扶持产业化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产业化发展的新农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产增收;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为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奠定基础,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顺利进展。

二、浅议罗氏沼虾反季节养殖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罗氏沼虾反季节养殖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河蟹及其重要的生物学特性
        1.1 栖居方式
        1.2 食性
        1.3 争食和格斗
        1.4 感觉和运动
        1.5 对温度的适应
        1.6 对光线的适应
        1.7 蜕壳
        1.8 生长
        1.9 对水质的适应
    2 河蟹养殖历史
        2.1 天然蟹的捕捞
        2.2 人工增殖期
        2.3 人工养殖期
    3 河蟹养殖现状
        3.1 养殖区域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迅速增加
        3.2 养殖方式多样化
        3.3 河蟹营养需求研究进展
        3.3.1 蛋白质
        3.3.2 脂类
        3.3.3 碳水化合物
        3.3.4 能量
        3.3.5 维生素
        3.3.6 矿物质
        3.4 河蟹种质研究进展
        3.4.1 形态学研究
        3.4.2 养殖及生态学研究
        3.4.3 细胞遗传学研究
        3.4.4 生化遗传学研究
        3.4.5 分子遗传学研究
        3.5 河蟹疾病研究进展
        3.5.1 病毒性疾病
        3.5.2 原核生物样性疾病
        3.5.3 细菌性疾病
        3.5.4 真菌性疾病
        3.5.5 免疫预防的研究
    4 养殖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河蟹种质不纯,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4.2 长江水系河蟹种质资源出现混杂现象
        4.3 病害日趋严重
        4.4 河蟹食用时期短,河蟹市场狭窄,销售区域性明显
    5 河蟹养殖业发展方向和对策
        5.1 加强河蟹天然繁育场所的保护工作
        5.2 加快河蟹原良种场建设
        5.3 加强河蟹苗种场管理,提高苗种质量
        5.4 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技术
        5.5 积极引导和推进河蟹养殖的产业化建设
        5.6 控制河蟹养殖规模,防止盲目发展
        5.7 火力开拓国内外河蟹市场
        5.8 积极开发深加工技术
        5.9 依托蟹文化节,提升河蟹的品牌效应
第二章 高淳县河蟹生态养殖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1 求实的探索,开创一流产业的先河
        1.1 首建河蟹种子工程体系
        1.2 创新的池塘生态养殖系统
        1.3 效益领先的战略
    2 科学的引导,构建新行业的产业链
        2.1 新产业的引导与扶植
        2.2 新产业的拓展与链接
    3 长远的思考,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3.1 生态养殖技术的改进与科学技术的支撑
        3.2 产品的环保意识与走向国际市场
第三章 河蟹池塘生态养殖生长特性及投饵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池塘条件
        1.2.2 苗种放养
        1.2.3 种草投螺
        1.2.4 饲养管理
        1.2.5 日常管理
        1.2.6 捕捞统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河蟹群体生长规律
        2.2 河蟹蜕壳规律
        2.3 河蟹增肉倍数
        2.4 综合饵料系数
        2.5 套养生物情况
    3 讨论
        3.1 池塘生态养殖的河蟹生长规律
        3.1.1 生长曲线
        3.1.2 蜕壳次数与增重关系
        3.1.3 高温季节河蟹的生长
        3.1.4 河蟹生殖蜕壳与丰满度的增长
        3.2 不同季节的投饲规律
        3.2.1 河蟹的生活习性与投饲时间
        3.2.2 投饲率的季节性安排
        3.2.3 不同季节的饲料组合选择
        3.2.4 高温季节和蜕壳期的减食现象
        3.3 水生生态环境的改善在饲料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3.3.1 水草种植
        3.3.2 水质与底质
        3.3.3 套养鱼、虾的增值效应
    4 小结
        4.1 全年投饵量
        4.2 每月投饵量
        4.3 投饵时间
        4.4 投饵方法
第四章 放养密度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池塘条件
        1.2.2 苗种放养
        1.2.3 种草投螺
        1.2.4 饲养管理
        1.2.5 日常管理
        1.2.6 捕捞统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放养密度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2.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2.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3.1 放养密度对河蟹的产量的影响
        3.2 放养密度对河蟹平均育成规格的影响
        3.3 放养密度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3.4 最佳放养密度
第五章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育成规格、产量和成活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方法
        1.2.1 池塘条件
        1.2.2 苗种放养
        1.2.3 种草投螺
        1.2.4 饲养管理
        1.2.5 日常管理
        1.2.6 捕捞统计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产量的影响
        2.2 螺蛳投放量对成蟹规格的影响
        2.3 螺蛳投放量对河蟹成活率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附录
致谢

(2)射阳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1.1.1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要
        1.1.2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基本目标的需要
        1.1.3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其实现自身职能的需要
        1.1.4 加强乡镇农技推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1.2 研究现状
第二部分 射阳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运行现状
    2.1 改革情况回顾
        2.1.1 射阳县基本情况
        2.1.2 改革情况
    2.2 改革后的运行现状
        2.2.1 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2.2.2 基本经费得以保证
        2.2.3 运行机制更趋合理
        2.2.4 职能划分更加明确
        2.2.5 作用发挥明显提高
    2.3 存在问题
        2.3.1 推广的方式陈旧
        2.3.2 推广的内容浮浅
        2.3.3 推广的形式单调
        2.3.4 推广的硬件不硬
        2.3.5 推广的体制不顺
    2.4 原因分析
        2.4.1 认识不很到位
        2.4.2 经费严重不足
        2.4.3 队伍素质不高
        2.4.4 工作动力不足
        2.4.5 服务手段落后
        2.4.6 运作模式单调
第三部分 新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设计
    3.1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设计的原则
        3.1.1 政府主导原则
        3.1.2 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用户需要原则
        3.1.3 建立信息平台,提供有效信息原则
        3.1.4 协调统一原则
    3.2 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设计
        3.2.1 网络推广模式
        3.2.2 "家教式"推广模式
        3.2.3 "参与式"推广模式
        3.2.4 "户+社"推广模式
第四部分 新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运行对策
    4.1 解放思想,更新服务理念
        4.1.1 树立市场观念
        4.1.2 树立大农业观念
        4.1.3 树立品牌观念
    4.2 加快发展多元农业推广模式
        4.2.1 加快农科教结合,推进推广体制一体化
        4.2.2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推进推广组织社会化
        4.2.3 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推进推广内容的综合化
        4.2.4 探索新的服务方式,推进推广方式多样化
    4.3 积极探索,实践新的机制
        4.3.1 鼓励创新,探索技术服务新领域
        4.3.2 不拘形式,加速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场)建设
        4.3.3 管理创新,调动积极性
    4.4 以农为本,拓宽服务领域
        4.4.1 农民行为理论及影响农户采用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4.4.2 以农为本,满足需要
    4.5 强化信息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4.5.1 技术信息和技术的传播媒介
        4.5.2 多种形式,强化信息服务
    4.6 搞好科技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4.6.1 对农民的培训
        4.6.2 对农业推广人员的培训
    4.7 落实各项政策和法规,依法加强推广工作
第五部分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5.2.2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2.3 促进农业推广方式转变
        5.2.4 拓宽农技推广服务领域
        5.2.5 提高农技人员综合素质
        5.2.6 建立实绩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附1:乡镇农技中心人员调查问卷
附2:农户调查问卷
详细摘要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详细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产业发展趋势
    1.1 “农业”与“大农业”范畴的比较
    1.2 建立现代“大农业”体系
    1.3 农业产业地位、产业经济理论
    1.4 产业政策创造了发达国家经济奇迹
    1.5 自古以来广泛存在的中国农业政策
    1.6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业政策绩效评析
    1.7 农业产业政策问题在我国的提出
    1.8 农业发展趋势
        1.8.1 世界各国农业份额下降的规律
        1.8.2 周期性结构失衡和产业的波动运行
        1.8.3 中国农业份额下降非常态变动成因
        1.8.4 中国农业发展趋势
    1.9 小结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1 产业结构理论溯源
    2.2 农业产业结构、结构政策定义及构成
    2.3 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
    2.4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部门结构政策
        2.4.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2.4.2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沿革
    2.5 农业产业结构宽化、优化、合理化及高度化问题
        2.5.1 乡镇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5.2 私营经济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5.3 “三资企业”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6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2.7 农业产业结构政策效应评析
    2.8 小结
第三章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3.1 产业组织政策理论溯源
        3.1.1 SCP框架主要内容及三者间关系
        3.1.2 对SCP框架的评析及框架理论的发展
        3.1.3 寡头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行为与经济绩效
        3.1.4 SCP框架理论研究的借鉴意义
    3.2 农业产业组织政策
    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
        3.3.1 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2 中国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3.3.3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相关政策回顾
        3.3.4 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性障碍
    3.4 小结:农业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体问题
第四章 农业产业区域政策
    4.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及实践
        4.1.1 区域产业经济理论
        4.1.2 区域产业经济政策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4.1.3 中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现状及变化趋势
        4.1.4 东、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成因分析
        4.1.5 基地建设和主导产业带形成的几个阶段
    4.2 广东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研究
        4.2.1 古代农业产业生产及政策变迁的启示
        4.2.2 广东省的产业布局划分
        4.2.3 现代广东农业产业地区政策
    4.3 国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4.3.1 中国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4.3.2 境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4.4 国际上若干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4.4.1 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4.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
    4.5 小结
        4.5.1 中国农业产业区域政策评析
        4.5.2 比较与启示
第五章 农业投入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5.1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
        5.1.1 资金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5.1.2 农业产业资金类型、特征及形式
        5.1.3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体系
        5.1.4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政策回溯
        5.1.5 外国政府农业资金投入情况
        5.1.6 农业产业资金投入存在的问题
    5.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
        5.2.1 土地投入政策理论溯源
        5.2.2 农业产业土地投入政策回溯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评析
        5.2.4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评析
        5.2.5 土地流转政策评析
    5.3 农业产业人力投入政策
        5.3.1 人力资源政策理论溯源
        5.3.2 劳动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5.3.3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政策基本要求及特点
        5.3.4 农业产业人力资源投入现状
        5.3.5 中国城镇就业结构政策
        5.3.6 中国农村就业结构与农业产业政策
    5.4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政策
        5.4.1 农业产业技术政策理论溯源及政策回溯
        5.4.2 技术、农业产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5.4.3 农业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5.4.4 中华民族的创新力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5.5 农业产业投入与产出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农业国际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6.1 农业市场化与农业产业政策
        6.1.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6.1.2 市场的历史成因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形成
        6.1.3 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历程
        6.1.4 影响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因素
    6.2 农业国际化、区域产业国际化的内涵
    6.3 中国及国外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及政策支持
        6.3.1 中国对外贸易政策框架及农业保护政策
        6.3.2 农业发达国家农业产业政策
    6.4 各国农业产业政策的借鉴意义
    6.5 农业国际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利弊分析
    6.6 小结
第七章 农业产业关联政策
    7.1 产业关联理论与政策
        7.1.1 区域产业关联的内涵
        7.1.2 产业关联政策理论
    7.2 在“经济相对过剩”背景下的需求结构
    7.3 增收减负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3.1 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利益问题
        7.3.2 农民负担其实又是农民收入问题
        7.3.3 农民增收主要碍障是结构问题
    7.4 扶贫问题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4.1 扶贫政策理论溯源
        7.4.2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沿革
        7.4.3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制约因素
    7.5 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5.1 城镇化推进政策沿革
        7.5.2 国家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动因分析
        7.5.3 城镇化推进的政策性障碍
    7.6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
        7.6.1 可持续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政策回溯
        7.6.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障碍
    7.7 小结
第八章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
    8.1 农业产业政策执行绩效及对农业产业结构框架的构想
    8.2 新形势下中国农业产业政策调整依据
    8.3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目标和取向
    8.4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方法和途径
        8.4.1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方法
        8.4.2 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思路
    8.5 农村产业结构政策调整选择
        8.5.1 合理调整农业产业部门结构
        8.5.2 充分利用WTO“绿箱政策”
        8.5.3 合理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结构
    8.6 加快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政策选择
        8.6.1 做好“现代物流”“枢纽”文章
        8.6.2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
        8.6.3 建立生产、加工、流通中介服务组织
        8.6.4 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
        8.6.5 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
    8.7 建立农业支撑体系政策选择
        8.7.1 转变政府职能
        8.7.2 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
        8.7.3 以引进人才为重大工程
        8.7.4 建设农业保险体系
        8.7.5 加快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8.7.6 加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力度
        8.7.7 增收减负和扶贫
        8.7.8 增强动员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能力
    8.8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选择
        8.8.1 改革农村户籍制度
        8.8.2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政策选择
        8.8.3 小城镇发展的政策选择
        8.8.4 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8.8.5 私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选择
    8.9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选择
    8.10 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取向
第九章 总结与思考(附理论创新及论文要点分布表)
附表1 国家产业结构政策
附表2 国家产业组织政策
附表3 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附表4 国家产业区域政策
附表5 国家产业关联政策
附表6 广东各类型产业政策

(5)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3.4 简要评价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理论
    §2.1 产业结构理论
        §2.1.1 主导产业的特征
        §2.1.2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2.2 产业关联理论
    §2.3 产业组织理论
    §2.4 区域分工理论
    §2.5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2.6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
    §2.7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机制
        §2.7.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诱因
        §2.7.2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利益分配形式
第三章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3.1 围绕地区资源优势,构建农村主导产业
    §3.2 以主导产业为基点,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3.3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
    §3.4 组建农业产业化“龙头”,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
    §3.5 以科技进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3.6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
第四章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评析
    §4.1 中山市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势
        §4.1.1 自然资源优势
        §4.1.2 人文地理环境优势
        §4.1.3 农业发展基础好
    §4.2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的成就
        §4.2.1 主导产业发展迅速
        §4.2.2 主导产品结构向优新特发展,新技术的引攻推卓有成效
        §4.2.3 推创中山市名牌农产品
        §4.2.4 区域化、基地化生产格局开始形成
        §4.2.5 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快
        §4.2.6 中山市农产品销路畅通
    §4.3 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及症结
        §4.3.1 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不健全
        §4.3.2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限
        §4.3.3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
        §4.3.4 农业产业化经营资金投入不足
第五章 促进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
    §5.1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5.2 健全农业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
        §5.2.1 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5.2.2 培育发展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力
        §5.2.3 转变观念,引导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5.3 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农民
    §5.4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增产增收
    §5.5 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完善投资体制
    §5.6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5.7 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为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浅议罗氏沼虾反季节养殖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淳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化研究[D]. 董江水.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6)
  • [2]射阳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运行现状及对策分析[D]. 孙利.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 [3]浅议罗氏沼虾反季节养殖技术[J]. 黄文杰,李红芸,劳卫晓. 科学养鱼, 2003(01)
  • [4]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02)
  • [5]中山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D]. 刘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01)

标签:;  ;  ;  ;  ;  

罗氏沼虾淡季养殖技术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