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家作文指导》:不但“守土”而且“拓疆”(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萍[1](2020)在《李光地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李光地是清代理学大师,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深得清康熙帝的信任。他学识渊博,着作丰富,学风踏实。《榕村全集》收有他的散文440篇,由于李光地特殊的身份地位,故其文集中所载多为学术性及公务性文章,而《榕村全集》《榕村续集》及《榕村别集》中的序体文、记、书、传、行状、墓志铭、祭文7种文体,共156篇文学性较强,能更真实客观反映出李光地文人心境的一面,体现出他的交游及其真性情。第一章为李光地家世生平及散文概观。通过对李光地家世生平的梳理,借此了解李光地所接受的思想教育及成长环境。通过对李光地散文概况的梳理,了解他散文的整体风貌。第二章为李光地散文的思想内容。从李光地的散文中,可观他作为理学名臣一面,在他散文中反映出的儒学思想,表现为君臣观、孝悌观、忠义观。李光地作为康熙朝高官,他的散文中有不少反映出当时的时政时事,如海疆问题、民生问题、学术问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李光地曾担任过学政,因此十分重视教育,通过对其散文的梳理解读,可观他的教育思想,如他作为湖李家族成员,注重家族教育,既注重家族成员的道德教育,又注重培养他们的读书教育。同时,他还关注书院的发展。李光地作为朝廷官员,重视肃清学校和科场的不正之风,同时,亲自编选古文选本以惠偏远之士。第三章为李光地《古文精藻》研究。《古文精藻》是李光地编选的一个古文选本,李光地选文标准是经世致用和笔势文采之文,选文体例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选文体裁众多,以传记和书信为主,选文主要集中在两汉和唐宋。通过对该古文选本的分析解读,从中可知李光地的文学主张有文如其人说、文气说、真情为本说。《古文精藻》的独特价值在于篇目适中,便于入门,选文偏重应用性,便于实际应用。第四章李光地散文的艺术特色及评价。李光地的散文艺术特色三个方面,第一,注重叙事法度,李光地在散文中采用引用史实、以小见大和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突出人物性格以及事件。第二,具有学术性,李光地在散文中引用经典、善用典故以及小学功底深厚。第三,具有情感性,他作为官员,关爱百姓;作为家人,追忆妻子;作为长辈,关心晚辈;作为友人,能对他们敞开心扉。李光地不以文学着称,他的散文文学成就并不突出,但他作为清初影响力较大的政治家、理学家,他的散文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应用性和纪实性。
蔡亚玮[2](2018)在《《史记·五帝本纪》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五帝本纪》作为《史记》的首篇,有着开宗明义和发凡起例的重要意义。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远古帝王的事迹为内容,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展现了远古中国从创业之君到守成之君的政治发展模式和由微而着、渐趋浩大的历史发展进程,体现了司马迁深远的历史眼光和高超的叙事能力。但是《五帝本纪》文学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掘,还有待继续深入探究。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对《五帝本纪》的文本细读,辅以《史记》中其他相关内容,探究《五帝本纪》的深刻内蕴与叙事艺术,旨在揭示《五帝本纪》的文学价值,展现司马迁的文学成就。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内容: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缘由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第一章对草创国家的黄帝展开研究。首先探析以黄帝开篇的原因:处于大一统时代氛围中的司马迁,出于史家的责任和继承孔子传统的理念,将中国一统大业的源头追踪至黄帝,把黄帝看作是有可信史学依据的“王迹所兴”和“天下一统”的开始。其二,探究黄帝作为《史记》上限的考信问题。结合《五帝本纪赞》和《史记》其他文本,分析出司马迁撰着《史记》的考信方法与原则。其三,从武功和文治两方面考察《五帝本纪》中的黄帝形象。其四,分析司马迁黄帝叙事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研究守成保业的颛顼、帝喾两位帝王的形象。首先对颛顼和帝喾两位帝王的事迹和功业分别展开论述,展现二人在开拓疆域和教化人民两方面对黄帝事业的继承和发展。然后分析颛顼、帝喾在五帝缔造华夏民族和发展中华文明的伟大事业中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三章对制度大备、全面发展的尧、舜时期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尧、舜二帝的形象:尧举贤禅让,体现其以天下为公的宏伟初心;舜闻名于孝,成为修齐治平的明德典范。然后分析尧、舜叙事的意义:在社会发展上,从黄帝到尧舜经过了从军事扩张到内政发展,从地域扩大到经济发展的历程;而在王朝更替上,黄帝和尧舜经历了从武力征伐完成统一到选贤举能大义禅让的兴替途径。第四章对《五帝本纪》的整体叙事艺术予以探讨。《五帝本纪》以前后承接、连环叙写的叙事结构,参差错落、穿插变化的叙事笔法和疏宕明快、简洁雅丽的叙事语言为特点,体现出司马迁高超的叙事能力。
肖鹏[3](2017)在《清道人年谱长编》文中研究表明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江宁提学使、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江宁布政使。鼎革後,自托殷顽,黄冠为道士,避申鬻书,与衡阳曾熙有“南曾北李”之目。丁巳(1917)复辟,授学部左侍郎。李瑞清书学湛深,尤工篆隶,蚤为时流所推。诗文亦卓然自立。晚寓沪渎,与沪上、青岛遗老往来频繁。本谱通过蒐集其诗文题跋及相关文献,加以研读考证,并参稽大量史料如档案、日记、方志、传记、尺札、笔记等,钩稽谱主一生行迹,并藉以窥测晚清时局面貌,庶为後来聊贡知人论世之资云尔。
肖霞[4](2011)在《《白山司志》校注》文中研究表明王言纪(1767—1833),字肯堂,号笏仙,壮族,白山司(今马广马山县白山镇)人,祖籍江苏上元(今江苏省江事市)。王言纪《白山司志》凡十八卷,首纪,世系、建置、疆域、山川、阴梁、水利、田赋、祠廓、风俗、物产、人物、列女、塚墓、土兵、禨祥、前事、诏令、杂记;卷前有八幅图。此志是我国唯一一部壮族地匾的土司专志,记载白山司的屋史沿革、匾域范围、官驻役田、景物资源、社舍经济、风土人情等情况,是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土司制度的重要宝贵资料之一。本论文封古籍原文进行校注,与其他地方志体例比较,并封文本反映出的白山土司制度情沉、社舍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试图挖掘出《白山司志》的屋史和文化价值。
张全晓[5](2011)在《明代武当山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明代是武当山最为鼎盛的历史时期,武当山志的编修也蔚为大观,在修志实践和修志理论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本文主要从文献学的角度考察了明代武当山志的编修源流及其文献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明代武当山志所见明世宗崇道史料和明代宦官史料进行了文化解读。第一章,历代武当山志概述。钩稽了元代以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记载,梳理了自元明清以迄于今历代武当山志的编修源流,以期从总体上把握武当山山志体系的构成和山志文化的特色,突出明代武当山志在整个山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明代武当山修志兴盛的原因。结合山志编修的一般规律和明代武当山修志的特殊性,从武当山政治地位的攀升和本山意识的强化、修志传统的影响和扶持政策的刺激、玄帝信仰的普及和旅游风气的兴起以及文化诉求的自觉和权力博弈的需要等方面探讨了明代武当山修志兴盛的原因。第三章,明代武当山志的主要内容及其文献价值例说。从武当地情、武当道教、武当政事、武当艺文等四个方面对明代武当山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彰显了其资料性强、学术文化信息丰富的文献特征。同时,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强调了明代武当山志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反映出学术界对其文献价值的挖掘和整理还很不够,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研究。第四章,明代武当山志的成就与不足。明代武当山志在修志实践和修志理论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就修志实践而言,不仅数量较多,质量较好,内容有侧重,体例有创新,而且重修间隔较短,续修频率较高,参与人员广泛,编纂形式多样。就修志理论而言,对山志的功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序及凡例的作用较为重视,辨析了山志与郡县志的异同,开创了图文并茂的叙述模式。与此同时,明代武当山志在篇目设置、内容处理和事实表述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在阅读和使用时加以注意。第五章,明代武当山志补校。针对今人在点校整理明代武当山志过程中遗留的部分问题,运用新见文献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第六章,明代武当山志所见世宗崇道问题研究。根据明代武当山志所载史料,解析了明世宗朱厚熄崇奉玄天上帝的内在原因及其外在表现,探讨了明世宗对武当道教的扶持政策和管理措施,以期揭示明世宗与武当道教的密切关系,加深对明世宗崇道问题的认识。第七章,明代武当山志所见宦官问题研究。根据明代武当山志所载史料,考察了明代武当山提督内臣制度的形成与演进,论述了宦官群体在武当山的主要活动及其对武当道教产生的影响,并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明代武当山宦官群体的历史贡献,为明代宦官史和中国宦官制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综言之,武当山自元明清以迄于今,历代修志,薪火相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山志体系,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山志文化。明代武当山志在整个山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特殊,承上启下,继往开米,既是武当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也是武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较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张海新[6](2011)在《张岱及其诗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诗人、散文家、学者张岱及其诗文为研究对象。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号陶庵、蝶庵、会稽外史①、六休居士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明末清初的历史学家、诗人、散文家、学者。“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经由周作人为主的一批学者的发掘与绍介,张岱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与思想价值,被认为可以作为“五四”新文学的源头活水的代表,在新文学界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近一百年间,对于张岱的研究虽然随政治风气、学术风潮的炎热冷暖而升沉,但其作为明代杰出文学家的地位,未尝动摇。应当承认,周作人等新文学研究者和创作者对于人们认识张岱的文学成绩是有功的,但是笔者不认为新文学运动出于自己的立场与动机所塑造的张岱就是其真实面目,也不能同意全然以追溯张岱和新文学的血脉关联主导对于他的认识。本文试图通过张岱文本的研读,厘清今人基于自身文学诉求而加予张岱的增益雌黄,以返归于他所处时代的真实历史场域为基础,来正确认识张岱其人其文,从而发现张岱似乎已经熟悉了的面孔的陌生一面。本文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新的开拓。一、跨越现有史学、文学的学科界限,清理、校核张岱存世的文本,在比较其版本、弄清其文字差别的基础上,追溯张岱自晚清以来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重新被发现的过程,重新审视张岱在晚明清初的文学地位,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所起到的作用。二、对张岱家世进行再考察,以认识其家族四代人所给予张岱的价值观和影响力,职是之故,使之在史学方面与文学方面都取得了比较高的成就,并且在内心保持了其对明王朝的忠诚。三、对张岱的诗文作品从体裁、内容、源流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探讨,试图对张岱及其诗文进行重新解读,并结合其所处的时代,探讨易代沧桑与其文学风格的内在互动,使世人了解其曲折复杂的人生轨迹与其文学作品的多元丰富性。绪论部分论述张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主要考察张岱自入清后逐渐湮没,以及在晚清是如何重新回到文化界人士视野的过程,这其中重点考察的是周作人在“新文学源流学说”提出前后基于自己目的出发而彰显张岱及其散文的事实。第一章《着述及文本问题》考察了张岱所有存世着作,并各有侧重地加以介绍。第二章《张岱家世再检讨》对张岱家族谱系进行了重新梳理,并着重考察张天复以来山阴张家五代人在明代政治、思想、史学、文学领域崛起的过程,对明代中期以来党争环境所予张家五代人的种种影响也进行了初步探讨。第三章《人生变奏:从晚明到清初》将其一生分阶段进行论述,从其人生经历的主要节点来全面认识这位晚明清初的饱学之士。第四章《交游与文化生态》考察人际关系与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张岱的为人与为文之道。第五章《文化性格和思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透视张岱的文化性格与思想脉络,着重强调了张岱对于晋宋风度的亲近感,并尝试探讨张岱在中西文化已有碰撞、交流的情势下所具有的“世界”之空间观念。第六章、第七章则分别考察了张岱的诗歌、散文及骈文作品,以使读者对张岱的文学创作能有全面切近的了解。其中,结合笔者新发现的《和陶集》中43首诗作,对张岱与陶渊明的诗歌承继关系进行了探考。结语部分是对张岱形象的简要透视,认为明代的“性灵”风潮并不是张岱的心灵及文学旨归,而“晋宋风度”于张岱才是其心灵原乡与文学楷模。
黄之栋[7](2009)在《强权祭坛上的文人与文学 ——以宋代徽宗、高宗时期为观察对象》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宋代是继唐代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但是,三百多年的宋代文学并不是均衡发展的,徽宗、高宗时期的文学成就与前后相比明显偏低。如果将宋代文学的历史比作一条长河,那么在神宗、哲宗时期,它浑灏流转,波澜壮阔,千汇万状,蔚为大观。至徽宗、高宗时期,却生气顿减,几乎凝定不前了。究其原因,“国是”是影响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国是”是宋代政治史上的一个重要范畴。神宗与王安石在变法初期,为了克服来自于反对派的强大阻力,而将其引入政治生活中。它意味着惟一正确的治国方略,其实质是“皇权”与“相权”的结合,具有强烈的专制集权色彩,而其作用则是排除异己的有效工具。起初,它只是被用来压制议论,异议者虽被边缘化,而仍可在政坛立足。但是很快,持“国是”者就用它来对反对派实施政治禁锢,并且株连亲族,异己分子则被流放南荒,与死为邻。而到了秦桧主政时期,则渐渐发展成为消灭异己的工具了。由于宋代的士大夫具有参政主体、学术主体和文学主体的复合型特征,“国是”的影响迅速波及文坛。在徽宗朝,诗赋因为属于“元佑学术”而一度被废黜。另外,在徽宗、高宗两朝,执政者屡兴文字狱,以此打击迫害政敌。同时,朝廷屡次下令禁毁那些可能妨害“国是”的着述,用政权的力量以阻止其传播。柳诒徵先生指出:“宋代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1宋代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自仁宗时期起,士大夫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文章与政事一样,成为臣子报效朝廷的重要领域。他们自觉地将文学活动与政治活动结合起来,以文论事,托诗以讽。但是,“国是”被引入政治生活之后,它不仅影响政治风气,也深深地影响了士风和文风。在“国是”之下,一部分士大夫对现实政治疏离远引,洁身自好,一部分士大夫因为争“国是”失败而成为迁客逐臣,身落穷荒,而另一部分则趋附奔竞,论为“文丐”、“文丑”。迁客逐臣因为“危言危行”反对“国是”而成为被迫害的对象。他们面对贬谪之厄与生命之忧,尽心于“为己之学”,克服情累,穷不失志,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在创作中,一反骚怨传统,抒发乐易闲适的谪居情怀。疏离退隐之士虽然心中对朝廷实行的“国是”不以为然,可是有见于当权者对反对派的残酷迫害,而没有把不满化为实际的反抗行为。他们对现实政治采取疏离的态度,明哲保身,砥砺节操,但是因为陆沉于世,而不免忧生之嗟。此时陶渊明其人其文成为他们精神力量的源泉和文学创作的楷模。由于文网森严,文祸酷烈,他们的创作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一是微言寄意,二是泛应漫兴。趋附奔竞之士因为诱于朝廷的美官厚禄,而与时俯仰,同流合污。他们很多人初为君子,为国士,晚为小人,为弄臣。他们或是淫于富贵,移于贫贱,或是迫于威权,而改节易志。他们以自己的文学才华,颂美“国是”,取媚权臣,创作大量的谄诗谀文,流为“文丐”、“文丑”。从“靖康之变”到“绍兴和议”成功这一时期,由于政局动荡,“国是”缺位,士风与文风也相应发生变化。“经世之学”逐渐取代了先前盛行士林的“为己之学”,“以天下为己任”的风气,重又占据了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中心位置。在文学创作上,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记时事,述民瘼,褒忠良,斥奸恶,这一类作品成为文坛的主流。而在蔡京、秦桧主政时期,来自现实世界的强力规范作用使文学创作空间大为逼仄拘狭,创作主体不得不将视线内转,转向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对心灵自由的企慕。生命的歌咏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调。崇陶(渊明)与学杜(杜甫的两川与夔州之作)之风盛行诗坛,影响及于创作,则表现为题材的生活化和自然平淡的审美趣味。而词坛上则盛行“花间体”与林下风。“花间体”的影响表现为风月脂粉的题材与纤弱婉丽的风格,苏轼词风悄然遁形。但是贺铸与周邦彦的以其创作对当时和以后的词坛产生深远的影响,第一、是词艺上的雅化,使词风变婉丽为典丽;第二,是词情的深化,援骚入词,提升了词品。林下风也是“为己之学”影响的结果,表达委顺知命的人生态度,抒发田园山林之乐。
彭茵[8](2006)在《元末江南文人风尚与文学》文中认为从文学创作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虽然大多数研究者依据现存元末杂剧、散曲材料所反映的客观事实而断定元代末期文学处于衰落期,但翻检元末诗文材料,我们却能发现,此时的文人,尤其是江南文人其实活动非常频繁,且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文学成就。顾嗣立即称元代末期为“奇材益出”的时期。 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是汉族伦理文化与草原文化长时间碰撞、磨合之后所形成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此期的江南作为文人渊薮,有藉遁入画境、逃禅学道、隐于学校等方式逃避世事者,有恪守为人臣子的本分,甘愿为元王朝“死节”、“殉难”者,有在元亡后拒绝与新朝合作、甘为遗民者,有与新朝虚与委蛇、明哲保身者,还有审时度势、重择新主者……在元末这个奇才异人并起的时期,不同思想、不同文化背景的文人在纷乱的朝野和山林中各自寻找着自己适当的位置,并由此形成了特殊时代和文化背景下的文人风尚。元末江南文人们的崇尚,不仅影响了元末文人的生活方式,也形成了多样的文学风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士商亲融以及多族文人往来频繁的元末新风尚,同样也使得文人们的创作出现了迥异于前的新气象。文人风尚的多样性构建了相对活跃的文化氛围,元末文学的繁荣,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周薇[9](2006)在《陈衍诗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衍是清末民初着名的诗人、学者、诗论家。其诗学理论,或襞积旧说,或有新创,内容丰富,自成一格。在调和唐宋,沟合诗与学方面的突出表述,有为整个传统诗学作总结之功。对其诗学作全面的梳理、总结,挖掘其深厚的社会关怀、文化关怀与理性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国诗学,也可使被文学史有意遗忘的诗学内容重新获得生命。 论文分六章,第一章是对陈衍生平经历、学术思想的介绍。在对其一生简要的概述中,着重突出文学、政治、社团、着述、编撰方面的主要事迹,并窥其诗学的发生原因。对其学术思想的介绍主要陈述经学、史学、儒家伦理学等方面的成就,总结其学术特点是考镜源流,辨证本经;融会贯通、经世致用。陈衍的主要诗学思想如学人诗、真实论等与其学术思想与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其生平、政治态度、学术思想既是其诗学的重要背景,也化为其中的深厚底蕴。 第二章是“诗学新建构——三元说”。这是陈衍最具创新性的理论,他在总结唐宋诗学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诗学的新设想。此诗论包含创新、学宋、弥合唐宋等丰富的诗学观念,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陈衍提出诗莫盛于三元,反对诗分唐宋;立足宋诗,强调其在继承唐诗基础上的创变与突破,从而起到肯定宋诗地位,纠偏扬唐抑宋诗学观的作用。“三元”说寄寓的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思想,又是转型时代的危机意识投射。提倡“三元”,实有整合诗学、总结唐宋诗之争的意义。“三元”说因其对古代诗学的超越而成为近代着名的诗学观点。 第三章是“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如果“三元”说是通过外在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联系唐宋诗歌,以达到唐宋不分的目的,“盖合学人、诗人之诗二而一之也”则是试图从内部将唐诗与宋诗加以弥合,以结束自宋代以来诗学界分唐界宋的陋习。本节首先对“学人之诗”历史语境进行考察。其次发掘“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的诗学内涵,并对学人之诗的诗学关怀与文化关怀进行揭示。再次对“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进行把握,这一诗论不仅包含了历代诗学如唐诗宋诗的成功的诗艺创造经验,还包含了中国文化如经、史、子的丰富经典智慧,实际上已超出传统诗学的辞章诗艺范围。陈衍从内部融合唐宋诗学,在当下具有多方面的诗学意义。 第四章是“不俗论”。这一诗论可视为学人之诗的补充。学人之诗重点在学,但是通过创新达到不俗,才是诗歌的最终目的。此章追溯不俗的诗学渊源,从人之不俗、诗之不俗、风格之不俗阐明其诗学内涵,重点突出其创新意识及挺立主体、张扬个性的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内涵。
赵丹青[10](2002)在《《百家作文指导》:不但“守土”而且“拓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经过十几年努力,中国终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加入WTO,成为“经济联合国”的一员。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人们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忧心忡忡;有的欢呼雀跃,有的高呼“这回真的是狼来了”。中国期刊面对国外同行强大的阵容,应该有忧患,应该有危机感,但不应该有悲
二、《百家作文指导》:不但“守土”而且“拓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家作文指导》:不但“守土”而且“拓疆”(论文提纲范文)
(1)李光地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李光地及其散文概述 |
第一节 李光地家世生平 |
一、湖头李氏家族 |
二、李光地的崛起 |
第二节 李光地着作及散文概观 |
一、李光地着作概观 |
二、李光地散文概观 |
第二章 李光地散文中的思想内容 |
第一节 儒家思想 |
一、君臣观 |
二、孝悌观 |
三、仁义观 |
第二节 时政时事 |
一、海疆问题 |
二、关注民生 |
三、关注学术 |
第三节 教育思想 |
一、家族教育 |
二、重视书院教育 |
三、官员身份的教育成就 |
第三章 《古文精藻》研究 |
第一节 《古文精藻》的选文 |
一、选文的标准 |
二、选文的体例 |
第二节 《古文精藻》编选中的文学主张 |
一、文如其人说 |
二、文气说 |
三、真情为本说 |
第三节 《古文精藻》的价值 |
第四章 李光地散文的艺术特色及评价 |
第一节 散文中的叙事法度 |
一、注重史实 |
二、以小见大 |
三、擅长语言描写 |
第二节 散文中的学术性 |
一、引用经典 |
二、善用典故 |
三、小学功底深厚 |
第三节 散文中的情感性 |
一、作为官员,关爱百姓 |
二、作为家人,追忆妻子 |
三、作为长辈,关心晚辈 |
四、作为友人,敞开心扉 |
第四节 李光地散文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史记·五帝本纪》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草创国家——黄帝叙事研究 |
第一节 黄帝开篇的原因探析 |
第二节 以黄帝为宗:《史记》上限的考信问题 |
第三节 《五帝本纪》中的黄帝形象 |
一、武功:武力征伐,守土保疆 |
二、文治:勤勉修德,化育天下 |
第四节 黄帝叙事的意义评估 |
一、由名到实、由生到死的完整形象 |
二、创业垂统、为万世规的帝王榜样 |
第二章 守成保业——颛顼、帝喾叙事研究 |
第一节 《五帝本纪》中的颛顼形象 |
第二节 《五帝本纪》中的帝喾形象 |
第三节 颛顼、帝喾叙事的意义评估 |
第三章 制度大备——尧、舜叙事研究 |
第一节 《五帝本纪》中的尧、舜形象 |
一、唐尧:天下为公的宏伟初心 |
二、虞舜:修齐治平的明德典范 |
第二节 尧、舜叙事的意义评估 |
一、军事扩张与内政发展 |
二、武力征伐与举贤禅让 |
第四章 《五帝本纪》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前后承接、连环叙写的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参差错落、穿插变化的叙事笔法 |
一、欲扬先抑,倒提作衬 |
二、伏笔照应,互见省笔 |
三、顿挫波澜,跌宕起伏 |
四、寓论断于叙事 |
第三节 疏宕明快、简洁雅丽的叙事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清道人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凡例 |
谱前 |
传记资料 |
李联琇《叙传》 |
《十三世祖李国祯传》 |
《十四世祖李曰涤传》 |
陈用光《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李公墓志铭》 |
汪士铎《大理寺卿李公墓志铭》 |
《本生祖李庚传》 |
《荣禄公传略》 |
《光绪乙未科会试朱卷·李瑞清履历》 |
卷一 通籍前期 |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1867) 一岁 |
同治七年戊辰(1868) 二岁 |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三岁 |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四岁 |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五岁 |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六岁 |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七岁 |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八岁 |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 九岁 |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十岁 |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十一岁 |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十二岁 |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十三岁 |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十四岁 |
光绪七年辛已(1881) 十五岁 |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十六岁 |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十七岁 |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十八岁 |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十九岁 |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二十岁 |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二十一岁 |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二十二岁 |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二十三岁 |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二十四岁 |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二十五岁 |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二十六岁 |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二十七岁 |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二十八岁 |
卷二 家难时期 |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二十九岁 |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三十岁 |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三十一岁 |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三十二岁 |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三十三岁 |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三十四岁 |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三十五岁 |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三十六岁 |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三十七岁 |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三十八岁 |
卷三 外任时期 |
光绪三十一年乙已(1905) 三十九岁 |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四十岁 |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四十一岁 |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四十二岁 |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四十三岁 |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四十四岁 |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四十五岁 |
卷四 遗老时期 |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四十六岁 |
民国二年癸丑(1913) 四十七岁 |
民国三年甲寅(1914) 四十八岁 |
民国四年乙卯(1915) 四十九岁 |
民国五年丙辰(1916) 五十岁 |
民国六年丁巳(1917) 五十一岁 |
民国七年戊午(1918) 五十二岁 |
民国八年己未(1919) 五十三岁 |
民国九年庚申(1920) 五十四岁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白山司志》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白山司志》及其作者和版本概况 |
1.1 《白山司志》简介 |
1.2 作者生平简介 |
1.3 《白山司志》版本概况 |
第二章 《白山司志》体例舆其它志书体例的比较 |
2.1 《凭祥土州乡土志》 |
2.2 《思陵土州志》 |
2.3 《广西通志》 |
(一) 类目因中有革,既继承傅统,更锐意创新 |
(二) 三级层次的纪傅体 |
(三) 编纂原则独到 |
(四) 《谢志》在髓例上的缺限 |
2.4 《白山司志》的体例 |
(一) 此志专列《世系》一目 |
(二) 附载土司户口,弥补了"通志"、"府志"之缺略 |
(三) 卷首有图,形象地描绘当地风貌 |
(四) 附载相关诗歌杂志,或进行注释,能够深入对古籍原文的理解 |
2.5 体例比较 |
第三章 白山土司制度的概况 |
3.1 白山土司机构 |
3.2 白山土司沿革建置 |
3.3 白山土司的承袭 |
(一) 明代时白山土司承袭制度 |
(二) 清朝时白山土司承袭制度 |
(三) 白山土司历代土官巡榆承袭 |
3.4 白山土司管理制度 |
3.4.1 土司统治 |
3.4.2 土地制度 |
3.4.2.1 土地制度概况 |
3.4.2.2 土地使用制 |
(一) 租佃制 |
(二) 自耕制 |
3.4.3 白山土官俸禄 |
3.4.4 土司奖惩抚恤 |
3.4.5 推行保甲法 |
3.4.6 严禁土司土民擅自雕境 |
3.4.7 严格查验土官延幕 |
3.4.8 严禁土司典卖田产 |
3.4.9 兵役 |
第四章 与《明史》等文献所载相关史实的比较 |
4.1 天顺元年(1457年),田州头目吕趟作乱 |
4.2 成化十六年(1480年),田州头目黄明作乱 |
4.3 泗城州岑应与田州知府岑溥构畔 |
4.4 宏治十三年(1500年),思恩府岑溶攻旧田州 |
4.5 嘉靖初,田州岑猛作乱 |
4.6 嘉靖五年(1526年),姚镆衬岑猛 |
4.7 嘉靖六年(1527年),田州头目卢苏作乱 |
4.8 嘉靖十八年(1539年),卢回、刘现等稻乱 |
4.9 万历间,土上林黄德隆作乱 |
4.10 崇祯末,隆安妖贼马日仙攻思恩府城 |
4.11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了一些《白山司志》中未记缘的史寅 |
4.12 《马山县志》中关於白山土司的民间传说 |
第五章 《白山司志》的价值 |
5.1 土司司所志价值 |
5.2 史料价值 |
5.2.1 其白山司王氏世系表,尤富民族史料价值 |
5.2.2 田赋所载之经济,为研究土司经济提供了一定价值的史料 |
5.2.3 风俗部分叙述的民族风情,饶有情趣,可供研究土司风土民情考查之用 |
5.2.3.1 瘴气 |
5.2.3.2 槟榔 |
5.2.3.3 服饰 |
5.2.3.4 物产 |
5.2.3.5 瑶人 |
5.2.4 《韶令》反映出明清王朝封常地的统治;《土兵》是了解土兵沿革、发展燮遥的民族军事制度标本 |
5.2.5 其疆域界限舆山川为当地的考察及旅游业带来发展 |
第六章 《白山司志》的缺憾与不足 |
6.1 《世系》介绍不祥细 |
6.2 《前事》记录较少,且不群细 |
6.3 体例上有缺限 |
《白山司志》校注 |
凡例 |
卷首 舆图 凡例 |
卷一 世系 |
卷二 建置 故城、古蹟附 |
卷三 疆域 村庄、墟市附 |
卷四 山川 |
卷五 关梁 塘站附 |
卷六 水利 |
卷七 田赋 户口、蠲恤附 |
卷八 祠庙 寺观、土社附 |
卷九 风俗 气候方言附、瑶人附 |
卷十 物产 |
卷十一 人物 |
卷十二 列女 |
卷十三 塚墓 |
卷十四 土兵 |
卷十五 禨祥 |
卷十六 前事 |
卷十七 韶令 |
卷十八 杂记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明代武当山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
二、研究前史 |
三、写作构想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历代武当山志概述 |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武当山志 |
第二节 明代的武当山志 |
第三节 明代以后的武当山志 |
第二章 明代武当山修志兴盛的原因 |
第一节 政治地位的攀升和本山意识的强化 |
第二节 修志传统的影响和扶持政策的刺激 |
第三节 玄帝信仰的普及和旅游风气的兴起 |
第四节 文化诉求的自觉和权力博弈的需要 |
第三章 明代武当山志的主要内容及其文献价值例说 |
第一节 明代武当山志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明代武当山志的文献价值例说 |
第四章 明代武当山志的成就与不足 |
第一节明代武当山志在修志实践和修志理论上的主要成就 |
第二节 明代武当山志的不足之处 |
第五章 明代武当山志补校 |
第一节 任自垣《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补校 |
第二节 方升《大岳志略》补校 |
第三节 王佐《大岳太和山志》补校 |
第四节 凌云翼《大岳太和山志》补校 |
第六章 明代武当山志所见世宗崇道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明世宗崇奉玄天上帝的原因 |
第二节 明世宗崇奉玄天上帝的主要表现 |
第三节 明世宗对武当道教的扶持和管理 |
第七章 明代武当山志所见宦官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明代武当山提督内臣制度的形成与演进 |
第二节 明代宦官群体在武当山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第三节 明代武当山宦官群体的历史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历代武当山志表 |
附录二:明代武当山提督内臣表 |
附录三:殷斌《武当山记》考略 |
附录四:明代武当山志着录疏误补正 |
后记 |
(6)张岱及其诗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有关张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清人的评述 |
二、"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919-1949) |
三、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9) |
四、20世纪80年代以来 |
第一章 着述及文本问题 |
第一节 现存张岱着述叙录 |
一、尽可能阅读其在世所有文本 |
二、《史阙》 |
三、《石匮书》《石匮书后集》 |
四、《嫏嬛文集》 |
五、《陶庵梦忆》 |
六、《西湖梦寻》 |
七、《快园道古》 |
八、《夜航船》 |
九、《于越有明一代三不朽图赞总目》 |
十、《琯朗乞巧录》 |
第二节 《琅嬛文集》的版本及其比较 |
第二章 家世的再检讨 |
第一节 籍贯的变迁 |
第二节 山阴张氏的崛起 |
第三节 党争背景下的家族兴衰史 |
第三章 人生变奏:从晚明到清初 |
第一节 少年时期 |
第二节 从立功到立言的转变 |
第三节 涉入南明政治 |
第四节 入清后的生活与心态 |
第四章 交游及其文化生态 |
第一节 交游 |
一、前期 |
二、后期 |
第二节 文化生态 |
一、心学影响 |
二、史学传统 |
三、文艺氛围 |
四、文学师承 |
第五章 文化性格与思想 |
第一节 高蹈行乐:晋宋风度寻踪 |
第二节 以儒为主的人生观 |
第三节 佛道思想与张岱的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其他介于宗教与民间信仰之间一些观念的探讨 |
一、因果报应 |
二、堪舆风水 |
三、灵异事件、心灵感应 |
四、民间崇拜 |
五、天命、天数 |
第五节 张岱的"世界"观 |
第六章 诗歌之创作 |
第一节 张岱诗歌的总体面貌 |
一、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
二、复古、模仿与创新 |
第二节 《和陶集》与中年张岱的图像重构 |
一、中年诗人的图像重构 |
二、张岱《和命子》一诗中的家系自述 |
三、晚明的宗陶诗风 |
第三节 遗民心事的宿命:由激越归于平淡 |
第七章 文章之写作 |
第一节 被"小品"盛名掩蔽的文章大家 |
第二节 "二梦":国家史底色上的个人史 |
一、《陶庵梦忆》 |
二、《西湖梦寻》 |
第三节 真我的抒写:《张子文秕》中的散文与骈文 |
一、散文 |
二、骈文 |
第四节 《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与纪传体历史散文 |
一、"史"不远"文" |
二、继承"史统"的自觉意识 |
三、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四、《石匮书》《石匮书后集》中的史评 |
结语:还原真实的张岱 |
附录 |
一、《张子诗秕张子文秕》与今人整理本的异文对校 |
二、《张子诗秕》目录 |
三、"夏本"未录的张岱残诗 |
四、《和陶集》中的43首张岱诗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强权祭坛上的文人与文学 ——以宋代徽宗、高宗时期为观察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是”:斯文之厄 |
第一节 “国是”之成因及其本质 |
一、“国是”之成因 |
二、“国是”之性质 |
第二节 “国是”与党禁 |
一、“熙宁”到“绍兴”时期的“国是”之争 |
二、由定“国是”而严党禁 |
第三节 “国是”与文禁 |
一、“国是”与学术之禁废 |
二、“国是”与文学之禁忌 |
(一) 文字狱的威胁 |
(二) “尊经书,废诗、赋” |
(三) 对出版流通的控制 |
第四节 “国是”与士风 |
一、对北宋徽宗朝之前士风的简要回顾 |
二、徽宗、高宗两朝的士风 |
(一) 趋附奔竞 |
(二) 疏离退隐 |
第二章 迁客逐臣及其创作 |
第一节 危言危行的代价 |
一、蔡京时期 |
二、秦桧时期 |
(一) 对赵鼎等人的打击 |
(二) 对李光等人的打击 |
(三) 对胡铨等人的打击 |
(四) 对张浚和汪藻的打击 |
第二节 刚直之性与为己之学 |
一、为国之心与刚直之性 |
二、困窘与超越 |
(一) 重重困境 |
(二) 困而能亨 |
第三节 乐易闲适的情感基调 |
一、“忧愁幽思”的骚怨传统 |
二、迁客逐臣的豪情与适意 |
第三章 疏离退隐之士及其创作 |
第一节 “国是”之下的存身之道 |
一、保身之方 |
二、愤世忧生 |
第二节 陆沉生命的救赎——效陶拟陶 |
一、生命陆沉之悲 |
二、效陶拟陶 |
第三节 微言寄意与泛应漫兴 |
一、微言寄意 |
二、泛应漫兴 |
第四章 趋附竞进之士及其文学创作 |
第一节 初衷与晚景的悖反 |
一、游于苏门,却非“君子” |
二、从国士变为弄臣 |
第二节 诱惑与威胁之下的人生选择 |
一、淫于富贵,移于贫贱 |
二、迫于威权 |
第三节 谄诗谀文的繁盛 |
一、文学功能因“国是”而变化 |
二、以“诗人之职”的名义谄媚谀佞 |
第五章 “春来草自青”——“国是”未定时期的文人与文学 |
第一节 “国是”缺位与士风之变 |
第二节 “国是”缺位与文风之变 |
一、爱君忧国心 |
二、“诗史”精神的继承 |
第六章 生命的歌咏——“国是”之下的文学主调 |
第一节 崇陶与学杜 |
一、崇陶 |
二、学杜 |
三、崇陶学杜风气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一) 题材的生活化 |
(二) 自然平淡的审美趣味 |
第二节 花间与林下 |
一、花间体 |
二、林下风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元末江南文人风尚与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关于“元末江南文人风尚” |
二、元末社会风尚的变迁 |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一章 避世之风与元末江南文人风尚 |
一、避世之风的形成 |
二、遁入画境与题画诗的兴盛 |
三、隐于释道与释道诗的时代特征 |
四、隐于学校,授徒为业 |
五、名士雅集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
六、“达人贵全生”:遁居以自适的诗人群体 |
第二章 伦理道德风尚重建与元末江南文人的价值抉择 |
一、复开科举背景下的元末江南文人风尚 |
二、江南文人的不同价值选择 |
(一) “死节效命”者——余阙、泰不华等 |
(二) “忠于所事”者——元明之际江南遗民诗人 |
(三) “良臣择主而事”——以刘基为例 |
附录:元明之际江南遗民诗人考略 |
第三章 用世之心与江南朱、张集团文人风尚 |
一、依朱元璋者 |
二、依张士诚者 |
三、依朱、张集团文人之比较 |
第四章 商人礼士与元末江南文人风尚 |
一、传统“本”“末”观与商人地位的演变 |
二、元末士商关系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 |
三、士商亲融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
第五章 民族融合与元末江南文学新气象 |
一、元末江南多族文人圈的形成 |
二、元代少数民族文人群体出现的原因 |
三、各族文人的交游 |
四、民族融合与文学新气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陈衍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论: 有关陈衍的研究史 |
第一章: 生平、学术范围与方法 |
第一节: 生平经历 |
第二节: 学术范围与方法 |
第二章: 诗学新建构—“三元”说 |
第一节: “三元”说的发生语境 |
第二节: “三元”说的诗学内涵 |
第三节: “三元”说的近代诗学背景 |
第四节: “三元”说的诗学价值指向 |
第五节: “三元”说对“唐宋诗之争”的整合意义 |
余论: “三元”说与“三关”说 |
第三章: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论 |
第一节: 质实厚重的学人之诗 |
第二节: 兴味高妙的诗人之诗 |
第三节: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 |
第四节: 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合的诗歌美学标准 |
第四章: 不俗论 |
第一节: 不俗论的诗学渊源 |
第二节: 人之不俗 |
第三节: 诗之不俗 |
第四节: 风格之不俗 |
第五章: 由传统而现代的真实论 |
第一节: 真实论的诗学体现 |
第二节: 真实在传统诗学中的流变 |
第三节: 近代学术理性精神的烛照 |
第四节: 真实论的现实关怀 |
第六章: “以诗存史”诗史观 |
第一节: “以诗存史”的诗学渊源 |
第二节: “以诗存史”方法论 |
第三节: “以诗存史”的现实与文化关怀 |
结语: 陈衍诗学的近代特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百家作文指导》:不但“守土”而且“拓疆”(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光地散文研究[D]. 刘晓萍.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史记·五帝本纪》叙事研究[D]. 蔡亚玮.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清道人年谱长编[D]. 肖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白山司志》校注[D]. 肖霞. 广西大学, 2011(07)
- [5]明代武当山志研究[D]. 张全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1(05)
- [6]张岱及其诗文研究[D]. 张海新. 复旦大学, 2011(12)
- [7]强权祭坛上的文人与文学 ——以宋代徽宗、高宗时期为观察对象[D]. 黄之栋. 浙江大学, 2009(06)
- [8]元末江南文人风尚与文学[D]. 彭茵.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
- [9]陈衍诗学研究[D]. 周薇.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10]《百家作文指导》:不但“守土”而且“拓疆”[J]. 赵丹青. 传媒,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