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二:三国志崛起

三国志二:三国志崛起

一、三国风云Ⅱ风云再起(论文文献综述)

周渝[1](2020)在《“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吞食天地:周瑜的江东帝业蓝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安五年四月四日(200年5月5日),26岁的江东之主孙策遇刺身亡,陨落于霸业方兴之际。临终前,孙策向弟弟孙权交代"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为江东定下守成之国策。小说《三国演义》中,孙策还有一句着名遗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此话虽不见于正史,却总结到位。未来十年,张昭与周瑜恰好代表了江东政权发展的两条截然不同的政治路线。

周渝[2](2020)在《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成功结合 张飞:被《三国演义》匡正的神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张飞总是摆脱不了莽夫形象,这种人设根深蒂固,有很大原因是张飞的外貌所致。从《三国志平话》到《三国志通俗演义》,张飞都是皮肤黝黑、豹头环眼、疾恶如仇的壮汉形象。作为后世人们说三国最常提到的主角之一,张飞与关羽面临着同样问题,即早期史料太少,《三国志》中关张马黄赵合传,本人全传字数不足千字,这不仅给艺术创作留下很大空间,也让后世学者挖空心思去进行历史考证。

李岩[3](2020)在《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文中认为1987年以来,东亚社会在政治、文化、经济、技术等方面都经历了剧烈的转型,社会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带来新的创作形式和认同体验,进而使电影创作中的性别观念、性别形象、性别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关键的文化政治的转向。本文紧抓性别政治研究的三大脉络,即男性、女性和性少数,在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各阶段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生产以及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受到文化研究、演化心理学、后人类和赛博女性主义等理论的启发,并综合借鉴性别文化研究如男性研究、女性主义、酷儿理论、性别身份、性别表演等最新成果,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中的性别气质、性别心理、性别隐喻、性别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认识论层面,性别政治不应简单地被视为一种女性主义运动的文化建构,而是以种族、阶级、地域、年龄等多元文化分析范畴共同形成的、交织性的多元文化视角,这使性别成为一种主体性身份建构的力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同时在解构和颠覆传统观念对性别乃至人本身之概念的理解,由后人类理论而发展出对传统性别政治观念的挑战。因此,本文在对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现象进行梳理和研究时,将把性别政治现象作为一种生物本能与文化行为的综合性产物,并结合影视文化研究和文本分析,对东亚新电影相关视听表征进行解码。本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阐述本文选题依据与背景,概括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切入点;第一章通过对人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分析,厘清人类社会身份政治内生性矛盾的发生原理;并以赛博女性主义和后人类理论为基础,为性别政治问题的终结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并对后冷战以来,东亚社会中,政治、经济和电影政策历史转型背景和后浪潮下与性别政治相关的东亚新电影作品进行梳理,归纳出东亚新电影的大致格局。第二章以东亚新电影中的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权力结构的消解,对其从弑父到无父的历史沿革进行梳理,探索男性主体形象建构和变迁以及主体性危机的原因,阐释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和父权关系转化的原理;再从从寻父到崇父,讨论新父权结构再确立的路径。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及其话语转向,探索东亚男性权力主体的建构方式,以及男权衰落和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的发生机制。第三章从全球化和后殖民语境下的女性电影中的权力置换进行分析,阐释被客体化的和被物化的女性形象,分析东亚和女性双重他者视域下的女性主体叙事;并通过换装与换体电影中的主体身份置换建构,分析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关系从诞生到崩解过程;并以女性作为导演的电影生产与主妇权力战场下的突围相结合,分析东亚新电影中女性受难、荡妇羞辱和女性复仇的镜语表达,突出女性权力话语转换下对主体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第四章从政治正确的话语建构范式出发,以“去他者化”的性别语境,回应性少数题材东亚新电影的诞生与崛起的历史原因。并从生物学角度,区分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差异,建构起性少数平权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相关社会环境与具体文本的分析,探索“LGBTQIA+”群体中真性少数的平权;由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探索百合、耽美等伪性少数的禁忌趣味,并以其禁忌文本的消解与建构模型,探索性少数文化群体符号学游击战的运行机制,最后,从文本出发,探索不同性别、性向与性认同主体间欲望的共通之处。结论部分分别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层面对本文进行总结,提炼研究创新点,指出性别政治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孟凯歌[4](2020)在《钱亦石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屡遭侵略,晚清以降,不少仁人志士就以各种自身认可的方式试图拯救中国,改变中国命运,追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钱亦石就是其中参与革命的代表。钱亦石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构建适应当时中国国情的教育原理。他一直坚持“教育的本质不是神圣的,不是清高的,不是中正的,不是独立的,而是一种工具,在某种社会条件下,是帮助人类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工具。”他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为依据,认为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中国教育,因此,在摆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前,中国的教育必须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为目标。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的普遍性原理,应用到教育上,分析了教育和生物学、社会学等之间的关系,确信教育并非孤立范畴。钱亦石在其教育理论上使用“现代”一词,更表明其教育思想的先进性和时代性。钱亦石在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三十年代,并未参加一系列重大的政治运动,但是这并没影响他对政治的考察。从他放弃单纯的教学工作,从事革命,我们就可以看出钱亦石的拳拳爱国之心。面对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特殊的国情,像钱亦石这样的爱国人士莫不希望中国摆脱民族压迫,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光复河山。因此,他认为要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必须从世界范围内考虑,从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上去思考。他指出,在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太平洋问题上面,日本与英国的关系以及苏联的对外政策是影响全局的关键,日本的武力侵略与苏联的武装自卫双方有本质上的不同。与此同时,他对欧洲政治问题的观察,也具有独到的认识,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研究。他认为德国合并奥地利会引起意大利和法国等国介入,继而再次引起世界大战。另外,他对于德意与法苏两大阵线的对立,强调英国是未来欧洲政治的决定力量,而能决定英国未来的则是英国的人民群众。钱亦石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产业革命思想、财政认识、农村问题和社会性质论战下的中国经济观。钱亦石叙述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革命历程,强调欲知来须视诸往,主张研究世界政治问题,必须清楚各国的来龙去脉,与其说是经济范畴,不如说它是钱亦石研究政治问题的附属品。三十年代,中国在财政和农村问题方面都面临各种复杂局面,钱亦石注重与当时的社会状况相结合,又针对具体问题加以分析,试图透过对中国经济的认识从中找到救时良方。社会性质下的中国经济观更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是钱亦石同托派斗争的有力武器。总之,在近代历史的社会演进中,钱亦石紧跟时代潮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提出自己见解,这些都是国人在寻求救亡图存道路上的重要探索,在民国学术史上留下的重要一笔。

杨雷力[5](2019)在《金庸武侠小说的跨媒介研究 ——以香港的影视改编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对于通俗文学的研究来说,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重要领域。金庸武侠小说在香港流行逾半个世纪,并透过跨媒介的发展,辐射出影视、漫画、玩具等不同的面向,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金庸文化圈”。香港,可以视为金庸武侠小说跨媒介拓展的发源地。市场营销有所谓“市场需要”,能满足市场需要的产品,就是能走俏的产品。原创小说针对文字阅读的需要,而影视改编则为视觉艺术上的再创造。金庸武侠小说先以文字满足市民的阅读快感,继而透过电影和电视剧的改编,满足大众的娱乐需要。金庸武侠小说的出现和后来的热销,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以一种大众文化商品的姿态在香港流行。因此,笔者以大众文化为经,市场与消费为纬,立足香港,以香港人的角度探讨金庸武侠小说的跨媒介现象;同时,以金庸武侠小说在香港的影视改编为深入探讨的对象,为现有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以大众文化及市场与消费为切入点,探讨金庸武侠小说在香港的跨媒介拓展。除“绪论”外,本文共分三章,论述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金庸武侠电影改编、TVB的金庸武侠剧热潮,以及金庸武侠小说在影视以外的跨媒介拓展,从而探究独特而复杂的“金庸文化圈”。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虽然早就有了,但就其发展和影响而言,则远比电视剧的改编逊色。另一方面,流行文化要讲求市场与盈利,才能让“文化”持续“流行”。半个世纪以来,金庸武侠小说藉跨媒介发展,建立成为一种文化的同时,也建立成为一种无形的“品牌”,为文化圈提供了无数的商机。这个文化圈,并不是金庸一人建立起来的,而是读者、观众、听众、消费者、绘画者、影视制作人、产品制造商、游戏开发商等等,共同努力不懈的成果。

王玥云[6](2019)在《创作与接受:东方不败形象的跨媒介研究》文中指出现如今,文学原着改编影视作品的风潮愈演愈烈,在众多影视化改编的文学人物形象中,东方不败是一个极其鲜明的特例。他原本是小说《笑傲江湖》中一个着墨不多的反面配角,在经过影视化改编后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形象,甚至最后跳出了《笑傲江湖》这一原文本故事,重新拥有了鲜活的生命。本文将从创作者与接受者两个角度对这一人物形象的跨媒介演变进行分析,并对日后影视创作者如何更好地进行人物形象的改编创作提出积极的建议。第一章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小说、电影、电视中三个极具代表性的东方不败形象,对其形象在不同媒介下的演变特点和发展过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东方不败从原着中变态扭曲的阉割者发展为电影里雌雄同体的江湖霸主,再到电视剧中为情所困的“大女主”形象,不仅从边缘配角逐步走向了中心主角,同时连性别也发生了改变,且人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被逐步消解。第二章从创作主体个性化表达的角度出发,结合创作者本身的创作偏好、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所依赖媒介的本身特性,分别分析了金庸、徐克和于正三位创作主体对东方不败这一人物形象的创作改编。金庸主要是书人性之恶、徐克则是跨性别之魅,而于正则是掀起了大众化的狂欢。第三章从受众的能动性接受角度出发,以接受美学的视角入手分析了这一人物发生改变并被观众所广泛接受的原因。首先是该人物形象在演变过程中,本身就对观众具有极强的召唤作用,其次该人物贴合了大众的审美经验,符合了受众的反串文化传统和现代化的中性审美。另外,视觉文化的变迁也对观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四章在前文探究的基础上,从创作与接受这两方面出发,对创作者和接受者分别提出了要求。创作者应贴合受众审美期待,激活受众参与热情;而接受者也应当提高自我的审美需求,反作用于形象重构。在结论中,进一步总结和思考了创作者应如何在未来更好地塑造文学改编的影视化人物形象这一问题。

王传剑,王新龙[7](2019)在《理性看待俄罗斯的南中国海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东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和南海争端大国博弈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俄罗斯通过其特有的路径与方式发挥着特殊作用,并对南海局势发展造成了双重影响。俄罗斯参与角力南中国海的一系列新的政策动向,是其调整对外战略进而谋求拓展的一种必然体现。中俄两国需要把南海问题纳入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框架之中加以战略统筹,在维护双方关系大局的前提之下对具体政策作出必要的调适。

高河金[8](2007)在《“大陆新武侠”研究》文中提出笔者在本文中对“大陆新武侠”的武侠小说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梳理,联系到武侠小说的创作现状和传播情况,结合有关理论论述,对“大陆新武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本研究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大陆新武侠”的基本内容,包括解释“大陆新武侠”的定义,分析了其武侠小说复兴的社会文化心理与传播技术背景,介绍了其创作群体、传播媒介和接受群体的情况。第二部分重点就“大陆新武侠”的外在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进行解析。前者涉及到语言运用,情节结构,流行元素的吸收,叙述视角的转换尝试;后者注重分析了“大陆新武侠”在侠义观、历史观、女性观、成长主题和宗教观念五个方面的探索。第三部分就其代表性作家作品进行了一定深度的解析,考察了这些作家作品的各种优劣得失,并对“大陆新武侠”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看法。

许乐[9](2005)在《警匪电影与都市江湖 ——1986-2003年香港警匪电影中“义”的承继探询及“都市江湖”的镜像空间勘察》文中指出2002-2003年香港电影《无间道》系列(1、2、3)的出现,带动了香港警匪电影一次新的创作热潮,标志着香港警匪电影、乃至整个香港电影业的一次浴火重生。目前,内地对于香港电影的研究依然处在初始阶段,所出版香港电影方面的着作只有王海洲主编《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蔡洪声主编《香港电影80年》、张思涛主编《香港电影回顾》和中国电影资料馆编的《香港电影图志(1913-1997)》等寥寥数本,香港台湾出版的香港电影专着稍为较多,但至今未见有针对香港警匪电影的专门着作。论文方面,除《当代电影》和《电影艺术》杂志上零星有过一些关于此一方面的散论之外,至今缺乏将香港警匪电影作为专门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文章。因此,对于香港警匪电影的理性研究,已经成为电影界一个相当迫切的学术研究课题。1986年,由吴宇森编导的《英雄本色》一片首创了“英雄片”的先河,成为香港警匪电影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1986-2003年间的香港警匪电影,大致经历了1980年代中后期的英雄片、1990年代中后期的古惑片、2002年以《无间道》为代表的“新警匪电影”三次创作高峰。1990年代前期,以徐克为代表的“新武侠电影”占据着香港电影的主流市场,警匪电影在这一时期处于创作低谷。而在1990年代末,香港警匪电影中出现过一系列所谓的“黑色电影”,虽未能形成高潮却极具研究价值。因此,本论文选取出英雄片、古惑片、黑色电影和《无间道》代表的“新警匪电影”,分别作为论文四章中各章的重点研究对象。本论文欲以1986年《英雄本色》为始,2003年《无间道3之终极无间》为止,在对香港警匪电影进行“史”的梳理的基础上,重点从“义”和“江湖”的角度,对近二十年香港警匪电影的发展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考察和研究。重点将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如何与现代警匪电影嫁接,并与香港社会、香港警匪电影自身的发展演变三者之间形成某种微妙的互动关联;在警匪电影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类型翻新的过程当中,“义”字如何被不断的传承与改写,并被赋予新的人文及社会内涵、展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在将传统“义”予以现代化的基础上,香港警匪电影创造了一个脱胎于传统武侠世界,而又降生于现代都市边缘的“江湖”世界,此亦成为香港警匪电影当中予写实与想象于一体的独有的空间表达。同样,在香港社会的发展变迁、香港警匪电影的类型翻新与电影当中“都市江湖”的空间表达三者之间,始终存在着某种显在或者隐在的、盘根错节的巧妙张力;都市江湖的空间想象表达,成为一个不断投射、折射电影创作者及电影观众意识或潜意识机制的镜像。本论文试图在考察“义”的内涵及演变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香港警匪电影当中都市江湖的镜像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探察研究,分析促成香港警匪电影主流演变、“义”与“江湖”形态变迁的潜在的社会及大众心理因素。

朱家席[10](2005)在《《三国演义》与《李自成》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国演义》和《李自成》同为历史演义题材小说,前者为开山之作,与后者在创作年代上几乎相差了五百多年,它们之间却有着明显的、承前启后的过渡特征。通过二者的比较,同中求异,有利于更好地挖掘作品的内涵。 本文从体裁、主题与作者生存的时代背景下的创作理念关系、人物形象塑造、战争描写及语言艺术分析等方面入手,分五个部分进行比较,试图从宏观上对这两部小说进行整体把握,既注意到它们血缘上的一脉相承,又凸现各自的创新与发展。 当前针对于《三国演义》的研究气氛比较活跃,佳作频出;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李自成》的研究一直处于低谷,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就作品本身而言,也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将在论述中通过对比借以显现。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在对比中展现不同历史时期同类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时代特征和进步性,从而涉及到今天的我们如何超越历史阶段看待它们的缺陷与不足,予以公允的、科学的评价问题。

二、三国风云Ⅱ风云再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国风云Ⅱ风云再起(论文提纲范文)

(1)“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吞食天地:周瑜的江东帝业蓝图(论文提纲范文)

世家子弟中的非主流
从桓文霸业到秦皇帝业
第一次路线之争
江东进入周瑜时代
扬眉淡看漫天烽火
未完成的野望
风云散聚任评说

(2)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成功结合 张飞:被《三国演义》匡正的神话(论文提纲范文)

文人版张飞的出现
也曾是“三国第一猛将”
的确是个暴躁老哥
长坂退敌
两个形象高度重合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范围的确定
        (二)研究对象的确立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结构
第一章 性别政治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一节 性别政治的后人类终结
        一、人本主义身份政治的终结
        二、后人类对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二节 东亚新电影的历史图景
        一、东亚新电影的历史转型
        二、后浪潮下的东亚新电影
第二章 父权危机下性别政治影像建构
    第一节 父权的主体性危机及其结构的消解
        一、从弑父到无父:传统父权叙事的危机
        二、从寻父到崇父:新父权结构的再确立
    第二节 从传统秩序的解体到男性弱化转向
        一、东亚男性气质的主体建构
        二、东亚男性形象的弱化转型
第三章 女权崛起下的性别政治身份转型
    第一节 双重他者化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一、他者之他者视域下的女性呈现
        二、换装与换体下的主体身份异构
    第二节 对父权观视结构的挑战和否定
        一、东亚女性导演的崛起
        二、女性受难与女性复仇
第四章 性少数平权下性别政治的消解
    第一节 从误读到日常:可讲述性的获得
        一、从政治正确到去他者
        二、性别取向与性别认同
    第二节 性别想象:社会审美的性少数转向
        一、真性少数的平权
        二、伪性少数的趣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工作
致谢
附录:与本文相关的主要影片
附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东亚电影剧情长片

(4)钱亦石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
        (一)选题背景与来源
        (二)选题简介
    二、选题论证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作用
    三、学术史综述
        (一)遗着的收集和整理
        (二)生平事迹的研究和整理
    四、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术探讨难点
        (三)学术创新点
    五、相关界定
第一章 钱亦石生平环境与思想来源
    一、钱亦石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求学经历与革命生涯
    三、钱亦石的思想来源
第二章 钱亦石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的科学性
    二、政治教育思想
    三、生产教育思想
第三章 钱亦石对国际问题的认知
    一、太平洋问题
        (一)前途光明的中国政治
        (二)英日同盟复活的展望
        (三)日本太平洋霸权的建立与与矛盾
        (四)苏联的远东政策
    二、钱亦石的欧洲政治观
        (一)欧洲火药库——奥地利问题
        (二)扶德制苏的英国
        (三)欧洲的政治动向——两大阵线的对立
    三、太平洋问题的认识与欧洲政治观的关系探微
第四章 钱亦石的经济思想
    一、产业革命思想
        (一)对产业革命的认识
        (二)欧洲式的产业革命
        (三)亚洲式产业革命
    二、钱亦石对于财政的认识
        (一)财政的内涵
        (二)财政的内容
    三、钱亦石与陈翰笙对农村问题研究的比较
    四、社会性质论战下的中国经济观
结语
钱亦石年谱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金庸武侠小说的跨媒介研究 ——以香港的影视改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香港的通俗文学与金庸武侠小说
        一、香港文学通俗化
        二、与出版业息息相关
        三、香港通俗小说的阅读市场
        四、金庸武侠小说的价值与武侠文化
    第二节 金庸武侠小说在香港的影视改编
        一、“金庸现象”
        二、发展和影响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论文架构
        一、大众文化、市场与消费
        二、跨媒介
        三、论文架构
第一章 金庸武侠小说的电影改编
    第一节 金庸武侠电影的改编背景
        一、峨嵋影片公司:武侠片专业户
        二、香港电影发展的盛与衰
    第二节 传统武侠和新时代文艺
        一、《射雕英雄传》(1958):首部金庸武侠电影
        二、《倚天屠龙记》(1963):张翠山、殷素素的“侠”故事
        三、《射雕英雄传》(1977、1978、1981):张彻的阳刚电影风格
        四、《书剑恩仇录》(1987):“不叫座”的文艺武侠片
    第三节 天马行空、随意拼凑的疯狂动作喜剧
        一、《笑傲江湖》系列(1990-1993):争议声中成经典
        二、《鹿鼎记》(1992):票房收入最高的金庸武侠电影
        三、《东邪西毒》(1994):另类经典、话题之作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金庸武侠小说的电视改编
    第一节 香港的电视台与金庸武侠剧
        一、佳视:金庸武侠剧的鼻祖
        二、TVB:缔造金庸武侠剧的热潮
    第二节 经典的选角
        一、深入民心的演员形象
        二、观众的集体回忆
    第三节 主题曲和插曲
        一、曲词皆美,留下深刻印象
        二、观众共鸣,成为流行经典
    第四节 宣传与延续
        一、周刊和剧集互利共赢
        二、唱片封套延续热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视以外的金庸武侠小说跨媒介演化
    第一节 静态金庸
        一、文本:开拓本地及海外市场
        二、插图:与金庸的文字相辉映
        三、漫画:借金庸武侠小说大放异彩
    第二节 动态金庸
        一、音乐改编
        二、舞台改编
        三、广播剧和“有声书”
    第三节 衍生金庸
        一、对战为主的桌上游戏
        二、满足金庸迷的廉价收藏品
        三、多元化的用品及玩具
        四、虚拟世界中的“金庸”
    本章小结
结语:金庸武侠小说跨媒介研究的一些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金庸武侠小说电影改编(1958-2004)
致谢

(6)创作与接受:东方不败形象的跨媒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 关于东方不败形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2 从边缘配角到中心主角的演变
    2.1 变态扭曲的被阉割者——原着小说《笑傲江湖》
    2.2 雌雄同体的江湖霸主——徐克电影《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
    2.3 为情所困的“大女主”——于正电视剧《笑傲江湖》
3 “创作主体”的个性化表达
    3.1 政治隐喻——金庸书人性之恶
    3.2 性别模糊——徐克旧瓶装新酒
    3.3 颠覆传统——于正狂欢化叙事
4 “潜在读者”的能动性接受
    4.1 召唤结构:含蓄留白的人物形象
    4.2 期待视野:贴合大众的审美经验
5 创作与接受的视野融合
    5.1 贴合受众审美期待,激活受众参与热情
    5.2 提高受众审美需求,反作用于形象重构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理性看待俄罗斯的南中国海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 苏联时期南中国海政策的发展演变
二 俄罗斯参与角力南中国海的路径与方式
三 俄罗斯在南中国海地区的主要政策考量
四 俄罗斯因素在南海问题上的作用和影响
五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与中俄南海政策调适

(8)“大陆新武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关于武侠
第一章 盛世江湖里的"大陆新武侠"
    第一节 "大陆新武侠"定义的产生
    第二节 "大陆新武侠"的社会、文化及技术背景
    第三节 "大陆新武侠"的缔造者
第二章 "大陆新武侠"面面观——艺术形式与思想内容研究
    第一节 "大陆新武侠"艺术形式层面的多方面探索
    第二节 "大陆新武侠"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性拓展
第三章 "大陆新武侠"之新门派——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节 小椴:新传统武侠之平衡化江湖
    第二节 凤歌:新传统武侠之智慧人生路
    第三节 "大陆新武侠"作家群综论——男作家篇
    第四节 "大陆新武侠"作家群综论——女作家篇
结语 希望和危机共存
参考文献
后记 这段江湖岁月
附录
    一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目录
    二 《武侠故事》总目录
    三 "大陆新武侠"作者名单

(9)警匪电影与都市江湖 ——1986-2003年香港警匪电影中“义”的承继探询及“都市江湖”的镜像空间勘察(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义”与“江湖”的文化溯源
    2 、香港警匪电影轮廓及特征
    3 、国内外研究状况一览
    4 、论文研究重点及方法
第一章 英雄片:“义”的新生与“都市江湖”的草创图景
    第一节 香港警匪电影前史及英雄片热潮
        1 、 香港警匪电影之前史
        2 、 英雄片始末及其风格
    第二节 英雄片的传袭及其现代时空特征
        1 、义的传承及改写形态
        2 、 江湖文化的都市图景
    第三节 对英雄片中义与江湖的本质探察
        1 、义的共鸣机制及本质
        2 、都市江湖的空间功能
第二章 古惑片:“义”的偏移与“都市江湖”的成熟形态
    第一节 英雄片到古惑片的警匪类型延拓
        1 、香港警匪电影的新类型
        2 、古惑仔电影的来龙去脉
    第二节 古惑片中义的形态及其江湖景观
        1 、都市江湖中的社团组织
        2 、义的偏移与单纯化想象
    第三节 对古惑片中都市江湖的文化读解
        1 、都市江湖作为异类空间
        2 、 反古惑片中的另类江湖
第三章 黑色电影:“义”的解构与“都市江湖”的坍塌溃败
    第一节 黑色电影的出现背景及视觉特征
        1 、九七前后的香港电影
        2 、黑色警匪电影地形图
    第二节 黑色电影中的义与都市江湖形态
        1 、都市江湖的混乱溃败
        2 、对于义的反思及解构
    第三节 都市江湖镜像空间的功能及演变
        1 、 江湖镜像的功能总结
        2 、江湖溃败的根源探讨
第四章 无间系列:“义”的置换与“都市江湖”的新生面孔
    第一节 新警匪电影的创作及其风格特征
        1 、警匪电影的作者延续
        2 、无间系列的新生特征
    第二节 无间系列中的空间及其人物关系
        1 、 游戏状态的人物关系
        2 、 都市江湖的图景变奏
    第三节 秩序空间与现代文明的价值导向
        1 、秩序空间的隐喻图解
        2 、现代文明的价值指认
结语:香港警匪电影与香港电影业的浮沉变迁
附录一:1979-2003年香港警匪电影年表
附录二:论文各章相关影片资料
参考书目:
后记

(10)《三国演义》与《李自成》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演义文体的成熟与新变
    第一节 史传文学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
    第二节 《三国演义》——历史演义小说的成熟
    第三节 《李自成》——历史演义小说的新变
第二章 不同的创作理念与演义主题
    第一节 创作理念与时代的衔接
    第二节 对小说结局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思考
    第三节 不同的悲剧意识
第三章 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虚实关系的处理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阶段性发展
    第三节 金字塔式和众星拱月式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四章 关于战争的描写
    第一节 从“阵前苦斗貔貅将”到人民战争
    第二节 战争描摹的方式
    第三节 战略战术的描写
第五章 精彩的语言艺术
    第一节 文言与白话共存的语言风格
    第二节 人物个性化语言的运用
    第三节 特色语言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本人在读期间发表科研论文、论着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四、三国风云Ⅱ风云再起(论文参考文献)

  • [1]“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吞食天地:周瑜的江东帝业蓝图[J]. 周渝. 国家人文历史, 2020(23)
  • [2]文学形象与历史形象成功结合 张飞:被《三国演义》匡正的神话[J]. 周渝. 国家人文历史, 2020(13)
  • [3]东亚新电影中的性别政治研究(1987-2020)[D]. 李岩. 南京大学, 2020(09)
  • [4]钱亦石思想研究[D]. 孟凯歌.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金庸武侠小说的跨媒介研究 ——以香港的影视改编为中心[D]. 杨雷力. 苏州大学, 2019(07)
  • [6]创作与接受:东方不败形象的跨媒介研究[D]. 王玥云. 浙江大学, 2019(03)
  • [7]理性看待俄罗斯的南中国海政策[J]. 王传剑,王新龙. 东南亚研究, 2019(02)
  • [8]“大陆新武侠”研究[D]. 高河金. 暨南大学, 2007(03)
  • [9]警匪电影与都市江湖 ——1986-2003年香港警匪电影中“义”的承继探询及“都市江湖”的镜像空间勘察[D]. 许乐. 北京大学, 2005(03)
  • [10]《三国演义》与《李自成》比较研究[D]. 朱家席. 安徽师范大学, 2005(06)

标签:;  ;  ;  ;  ;  

三国志二:三国志崛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