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蔬菜CO_2施肥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育华[1](2021)在《低聚糖对好氧堆肥的影响及堆肥产物在土壤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畜粪便是目前养殖业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但其不合理利用易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好氧堆肥可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禽畜粪便。因此,本文通过堆肥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将低聚糖应用于牛粪-秸秆好氧堆肥中,分析低聚糖对好氧堆肥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将该堆肥产品应用于盆栽试验,明确其对土壤微环境及小白菜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高品质有机肥及该有机肥在土壤中的施用制度。本次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对比CK处理,施用0.1%(O1)、0.5%(O2)、1.0%(O3)的低聚糖均可提高并延长高温期温度。O2处理可降低堆肥的pH、EC、E4/E6和C/N,提高种子发芽指数GI(109.4%),减轻物料毒性。该处理有利于堆肥产品的腐熟度和稳定性。4组堆肥产品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关于有机肥重金属的限定标准。2.02处理下堆肥产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总有机碳及水溶性碳含量最低,该处理加速了有机质的降解,提高了碳降解率(38.8%)。通过对细菌群落的结构以及对细菌功能基因的预测,结果显示堆肥腐熟期相对丰度较高的Actinobacteria是造成O2处理有机质快速降解的主要因素。3.适量的低聚糖可减少堆肥过程中的氮素损失,堆肥结束时CK、O1、O2、O3处理的全氮损失率分别为24.0%、23.2%、22.1%、24.7%。氨氧化细菌具有的amoA基因可有效促进硝化作用,进而降低氮素损失。O2处理下的amoA基因相拷贝数最高,且该处理可有效提高gNitrosomonas的相对丰度。4.施用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微环境,其中2%的高效有机肥配施0.5%的低聚糖处理可有效调节土壤pH,降低EC,增加土壤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总钾的含量,且未对土壤带来重金属污染的风险。低聚糖可选择性调节微生物,施肥及低聚糖均可影响土壤细菌门及属的相对含量。5.2%的高效有机肥配施0.5%的低聚糖处理有利于小白菜的生长。对比CK处理,该处理可提高52.6%的地上生物量、22.8%的地下生物量、27.7%的株高、32.6%的根长以及46.9%的叶面积。同时,该处理可有效降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且该处理下小白菜总氮、总磷、总钾含量分别高于CK处理22.3%、105.9%、83.1%。施用有机肥未对小白菜带来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总体而言,0.5%的低聚糖可降低堆肥毒性,加快堆肥进程,促进有机质的降解,同时有效保存氮素。因此该处理可作为高效有机肥施用于土壤。2%的高效有机肥配施0.5%的低聚糖可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小白菜生长,是良好的施肥制度。
钱栋[2](2021)在《太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二氧化碳(CO2)之后最重要的两大温室气体。土壤是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排放源。随着历史进程的推进,太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经历了由自然湿地转变为稻麦轮作地,再由稻麦轮作地转变为设施栽培蔬菜地的演变。这种演变过程体现了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但其对温室效应的影响还不得而知。本文选取太湖地区典型自然湿地、稻麦轮作地、设施栽培蔬菜地,通过2年野外原位观测试验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及其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显着减少了CH4的排放。整个观测期间自然湿地、稻麦轮作地、设施栽培蔬菜地CH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970.66 kg C ha-1、896.71 kg C ha-1、-71.23 kg C ha-1。自然湿地CH4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排放主要集中在夏季。稻麦轮作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田淹水时期,麦季CH4排放较低。设施栽培蔬菜地表现为吸收CH4的状态,是大气CH4的汇。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显着增加了N2O的排放。整个观测期间自然湿地、稻麦轮作地、设施栽培蔬菜地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3.35 kg N ha-1、14.38 kg N ha-1、81.62 kg N ha-1。自然湿地N2O排放水平较低,排放集中在春、夏两季。稻麦轮作地N2O排放主要集中在麦季,稻季N2O排放量较低。设施栽培蔬菜地N2O排放主要集中在夏季休闲时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H4和N2O综合温室效应的大小顺序为:稻麦轮作地(26704.16kg eq-CO2ha-1)>自然湿地(25266.30 kg eq-CO2ha-1)>设施栽培蔬菜地(22543.51 kg eq-CO2ha-1),三者差异未达到显着性水平。CH4是自然湿地的主导温室气体,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到96.04%。CH4也是稻麦轮作地的主导温室气体,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到83.95%。N2O是设施栽培蔬菜地的主导温室气体,土壤吸收的CH4部分抵消了N2O产生的温室效应,抵消量约为整个观测期N2O造成的增温潜势的7.32%。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显着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驱动稻麦轮作地CH4排放的土壤因子为土壤电导率和硝态氮含量,驱动稻麦轮作地N2O排放的土壤因子为土壤铵态氮含量。驱动设施栽培蔬菜地N2O排放的土壤因子为土壤含水率和p H值。综上所述,太湖地区自然湿地转变为稻麦轮作地,增强了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稻麦轮作地转变为设施栽培蔬菜地,削弱了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在评价土地利用方式转变所引起的环境效应时,应该关注不同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及时采取有效的固碳、固氮减排措施,缓解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刘烨[3](2021)在《基于云服务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及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农业正在由传统的粗犷型农业向农业现代化精细农业转型,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代表,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资源的匮乏,我国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政策,但是国内现有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发展存在施肥配方选择不科学、施肥不精准等问题。通过对温学飞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推断出不同田块土壤中有效养分供应量存在较大差异,提出了基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施肥配方决策模型。通过对土壤中氮元素浓度变化规律研究,提出了施肥时间判断方法与基于PI控制的施肥控制方法。基于物联网云服务架构,对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了硬件选型、软硬件设计。在云服务端搭建了物联网监控系统、专家系统、专家辅助系统。通过计算,验证了基于土壤有效养分含量的施肥配方决策模型在选择配方时,能够综合考虑物价、土壤环境、作物信息实现科学的配方选择,提高用户的经济收益。施肥时间判断方法与基于PI控制的施肥控制方法提高了施肥过程中土壤中有效养分浓度的准确控制。通过实验测试了基于云服务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及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
白炬[4](2021)在《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氮肥管理的响应及硝化抑制剂减排机制》文中指出作物高产高效生产和环境友好型生产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保障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要求。目前,全膜覆盖双垄沟春玉米栽培技术在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这一栽培体系下如何实现粮食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协同,已成为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新一轮挑战。在本课题组前期对覆膜农田养分需求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优化氮肥管理是进一步实现黄土高原旱作覆膜春玉米系统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的关键。但目前对黄土高原覆膜春玉米体系中,优化施肥方式对作物产量和环境效应的影响以及硝化抑制剂的添加对N2O排放和其可能的微生物学机制的相关认知还比较匮乏。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设计五个处理包括:过量施肥处理、传统推荐追肥处理、控释肥掺混一次施肥处理、秸秆还田控释肥掺混一次施肥处理以及对照处理,于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以研究不同氮肥管理对实现作物高产与养分高效的协同情况,通过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方法,对覆膜春玉米体系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硝化抑制剂DMPP的添加,研究旱作覆膜春玉米N2O进一步减排潜力及其微生物机制,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覆膜春玉米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相较于传统推荐追肥模式,控释肥掺混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可以在保证玉米高产和高氮吸收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土壤中16.4%的表观氮损失。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土壤中矿质氮含量,并能保证玉米持续高产和高氮吸收,且对作物的辐射利用率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2)与传统推荐追肥模式相比,控释肥掺混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虽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没有显着影响,但是降低了由于玉米生长中后期高温降雨带来的高温室气体排放风险。秸秆还田措施由于大量外源碳氮的添加,导致显着增加了34.5%的CO2排放和51.2%的N2O排放。(3)与传统推荐追肥模式相比,控释肥掺混普通尿素一次性施肥加快了土壤有机碳固存率,显着降低了21.6%的净增温潜势和20.9%的碳足迹,同时可增加5050 yuan ha-1的净收入。秸秆还田可显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极大地抵消了由于高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环境影响,显着降低61.2%的净增温潜势和60.3%的碳足迹。(4)DMPP的添加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作物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并且可以通过抑制尿素进入土壤后的高硝化速率,从而有效抑制施肥后引起的短期内土壤N2O大量排放,显着减少玉米生育期内48.9%-58.1%的土壤N2O排放。(5)不同田间管理措施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影响了土壤相关微生物数量和结构组成,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土壤N2O排放。高p H通过影响氨氧化微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对土壤N2O排放产生抑制作用,而土壤MBC直接反映了土壤微生物对N2O排放的促进作用。虽然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丰度高于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但AOB在旱作石灰性农田土壤氨氧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且显着影响着土壤N2O排放。其中Nitrosospira 3簇在西北旱作土壤中占有重要地位,Nitrosospira 3a.2簇是土壤N2O排放的最重要驱动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掺混尿素一次性施肥可以更好地实现作物高产与养分高效的协同关系,减少春玉米生长中后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影响;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促进作物资源利用率,并有效增加土壤碳固存,进一步降低净增温潜势和碳足迹;硝化抑制剂通过对AOB的抑制作用,显着抑制了土壤N2O排放,且Nitrosospira 3a.2簇对土壤N2O排放起主要驱动作用。综上所述,硝化抑制剂与秸秆还田控释肥掺混一次性施肥相结合是一种适合我国西北地区旱作覆膜春玉米生产系统的环境友好、高产、高经济效益、低排放的施肥模式。
何雪霞[5](2021)在《滴灌施肥对半湿润区葡萄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农田土壤被认为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当前我国在经济作物如果树等生长管理中采取的不科学的灌溉施肥方式促进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研究滴灌水肥一体化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推动农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关中地区典型葡萄园为研究对象,设置了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N0(0 kg?hm-2)、N155(155 kg?hm-2)和N232(232 kg?hm-2)处理,并以沟灌施肥方式下232 kg?hm-2处理(CG)作为对照,于2018年8月-2020年8月两年间运用静态箱-气相色谱仪法定点观测各施肥处理土壤N2O、CO2及CH4三种主要温室气体动态排放特征,比较了不同施氮量及施肥方式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探索了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时期以及满足最高综合效益的最优施氮量,分析了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田间观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参数率定,探讨了该模型在半湿润区葡萄园的适应性,并模拟预测滴灌水肥一体化不同施氮量条件下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取得了如下主要结果:(1)葡萄园温室气体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N2O气体在葡萄生育期表现为高排放,休耕期排放量较低,不同生育期不施氮处理(N0)变化幅度较小,施氮处理N2O排放峰出现在施肥后2~7天,且各处理间排放峰值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两年试验间不同施氮处理CO2排放通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排放趋势,其整体排放趋势与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相近;土壤CH4气体春冬季变化幅度较小且整体上表现为吸收通量,夏秋季波动较大且较为频繁,多次出现排放特征。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是葡萄园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时期。(2)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下随着施氮量增大在葡萄主要生育时期能显着提高N2O气体累积排放量和降低CH4的累积吸收量,但对CO2气体累积排放影响程度较小。以2019年为例,N232处理N2O和CH4周年累积排放(吸收)量分别为6.83、-2.35 kg?hm-2,N0处理和N155处理N2O周年累积排放量比N232处理显着减少55.74%、23.78%(P<0.05),CH4周年累积吸收量较N232处理分别显着增加41.70%、28.09%(P<0.05),CO2累积排放量在27878.25~29703.01 kg?hm-2范围内,N155和N232处理与N0处理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020年N155处理较N232处理能够有效降低46.11%的增温效应,各处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的大小次序为N232>N155>N0,N155处理比N232处理CHGI减少了66.57%,综合考量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N155处理为本研究中的最优施氮量。(3)滴灌水肥一体化方式较沟灌施肥方式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可作为一种适宜于葡萄园提质增产和土壤温室气体减排的灌溉施肥方式进行推广。CG处理在葡萄各生育时期的N2O和CO2累积排放量均高于N232处理,尤其是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CG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是N232处理的1.93倍和2.11倍,CO2累积排放量分别较N232处理增加71.01%、54.25%(p<0.05);除果实膨大期外,各生育时期CG处理土壤CH4累积吸收(排放)量均显着高于N232处理(P<0.05);对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CG处理比N232处理高90.25%(p<0.05),表明沟灌施肥方式下生产单位产量的葡萄对于气候的影响较滴灌施肥方式要大。(4)不施氮处理(N0)下葡萄园土壤N2O、CO2气体排放通量主要受到空气温度、0-20 cm土层地温的影响,其次为土壤孔隙度含水率(WFPS);施氮处理下0-10cm及10-20 cm土层地温、土壤WFPS为影响N2O、CO2气体排放通量的最关键因子,其次为土壤3--,不同施氮处理下土壤WFPS为影响土壤CH4排放(吸收)通量的主控因子。(5)经过校正后的DNDC模型适用于模拟预测半湿润区葡萄园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变化趋势,对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模拟效果最佳,且施氮后的N2O与CH4气体排放通量模拟效果优于不施氮处理。模型能较好地估算土壤CO2气体周年累积排放量,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偏差在-5.58%~-20.17%范围内;但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土壤N2O和CH4气体累积排放(吸收)量,N0、N155和N232处理N2O累积排放量模拟值分别较观测值降低了41.38%、38.04%和55.56%,CH4累积吸收量模拟值分别较观测值降低了52.64%、44.66%和42.09%。模型预测结果同样表明N155处理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优处理,在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的果实膨大期与着色成熟期,采用于晴天时少量多次施用氮肥的方式,将有利于降低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量,增加施肥次数与改变施肥时间后N0、N155与N232处理全球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2.56%、9.71%与7.38%。
武秋甫[6](2021)在《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粮菜轮作是三峡库区常见的种植模式,高强度的集约化种植,虽然保障了粮食产量,但过量的肥料施用却容易造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如何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已经逐步成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也是建设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之一。应用新肥料新技术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产生及其进入环境,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养分损失,优化作物养分吸收,进而增加产量并降低环境代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了解当地种植结构和施肥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定量化粮菜轮作系统环境代价;针对当前肥料投入多、损失大等问题,通过改变肥料用量和形态在保障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肥料损失,降低环境代价;利用室内土柱淋洗模拟试验揭示不同新型肥料的作用机制,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增产、减排的综合效应,从源头减量方面为防控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做出贡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当地农田施肥管理现状,并定量化农户作物生产的环境代价。榨菜-玉米轮作和榨菜-水稻轮作两种轮作系统中,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方面相差较小,施肥方面玉米和水稻施肥量差异显着,种植玉米的氮肥、磷肥和钾肥用量比种植水稻分别高出305 kg/hm2、92.2 kg/hm2和66.6 kg/hm2。单位收益上榨菜-玉米轮作产生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分别比榨菜-水稻轮作高147.3%、73.1%和146.2%,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低38.9%;单位面积上榨菜-玉米轮作系统造成的活性氮损失、酸化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分别高出44.6%、27.1%和44.1%,而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比榨菜-水稻轮作系统低33.3%。榨菜-水稻轮作系统整体造成的环境代价更低,但目前水田的种植比例降低。情景分析表明,优化施肥量同时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有效降低粮菜轮作系统的环境代价,实现源头减量防控面源污染。(2)通过室内土柱淋洗模拟研究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淋洗的效果与机制。土柱淋洗液中,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模拟农民习惯施肥处理(Con)>减量施肥处理(OPT-1)>有机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3)>控释肥替代50%推荐无机氮处理(OPT-2)>添加硝化抑制剂处理(OPT-4)>不施肥处理(CK)处理。OPT-2、OPT-3、OPT-4处理分别比OPT-1处理低8.8%、7.7%、16%。可溶性总氮含量峰值表现为Con>OPT-2>OPT-4>OPT-1>CK>OPT-3。减少肥料用量以及改变肥料形态均可以显着减少总氮累计淋洗损失量,同时,改变肥料形态可以在减少施肥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减少淋洗损失。土柱土壤中,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总氮残留量均低于单施尿素处理,能够有效减少养分损失。OPT-2、OPT-3处理土壤中NH4+-N残留量分别比OPT-1低41.4%、57.5%。CK、OPT-2、OPT-4处理NO3--N含量随土层深度逐渐降低,OPT-4处理NO3--N总体残留量比OPT-1处理低31.8%。(3)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不同新型肥料在西南丘陵区粮菜轮作系统中的效果。比较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和榨菜的产量、各个生育期的作物养分吸收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和榨菜生产中,与农民习惯施肥量相比,合理地降低施肥量可以保证玉米和榨菜产量不减,甚至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且对植株的养分吸收影响不显着,应用新型肥料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的硝态氮残留,阻止氮素向深层土壤迁移,降低淋洗损失及环境代价。
彭秋[7](2021)在《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茎瘤芥(又名青菜头)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中的一类重要蔬菜,主要用于加工生产榨菜,在长江上游重庆涪陵及周边区域广泛栽培,是当地冬季主要栽培作物。随着重庆市涪陵及周边区域茎瘤芥产业的发展,茎瘤芥栽培过程中存在过量施肥、偏施氮肥、土壤酸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也造成了茎瘤芥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茎瘤芥产业的健康发展。缓释肥具有养分释放慢和养分利用率高的特点,被誉为“环境友好型肥料”。为此,根据茎瘤芥的需肥规律和生长规律研制了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并采用“通气法”研究肥料的氨挥发速率和氨挥发总量,采用“好气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肥料的氮素释放特性,并采用盆栽试验结合大田试验研究其对茎瘤芥产量、品质、养分利用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NBSRF)能降低肥料的氨挥发速率。肥料施入土壤后氨挥发速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氨挥发速率的峰值在施肥后5~10天。NBSRF的氨挥发速率峰值低于商品茎瘤芥专用肥(MZF)、普通复合肥(OCF)、茎瘤芥专用肥(BCF)和茎瘤芥专用缓释肥(BSRF),分别降低4.78、2.13、1.33和0.44 mg·kg-1·d-1,降幅分别为48.77%、29.79%、20.99%和8.11%。(2)NBSRF能降低肥料的氨挥发总量。肥料施入土壤后的表观氨挥发总量占施氮总量的5.27%~9.36%。肥料施入土壤后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20天内,氨挥发总量前期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NBSRF的表观氨挥发总量低于MZF、OCF、BCF和BSRF,分别降低19.28、9.96、8.49和2.98 mg·kg-1,降幅分别为41.20%、26.59%、23.57%和9.78%。(3)NBSRF具有一定的氮素缓释功能,缓释期大约为70天,第70天的总氮累积溶出率为89.74%。在培养期内,同一时期不同处理的总氮累积溶出率大致为OCF>MZF>BCF>BSRF>NBSRF>MSRF。(4)NBSRF能提高茎瘤芥的产量。盆栽试验研究发现NBSRF的茎生物量分别比OCF和MSRF增加7.85~10.56g·pot-1和19.52~25.97 g·pot-1,增幅为2.70%~3.80%和7.26%~9.54%。大田试验研究发现NBSRF的产量分别比MZF、OCF和MSRF增加291.58~553.05、397.31~694.80和24.90~197.32 kg·667m-2,增幅分别为11.38%~24.24%、16.70%~32.47%和0.88%~7.48%。(5)NBSRF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茎瘤芥的品质。盆栽试验研究发现NBSRF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17.01%~64.83%;NBSRF的挥发性物质总量和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均高于其它施肥处理,挥发性物质总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3.86%~170.85%,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比其它施肥处理增加5.78%~205.20%。大田试验研究发现与其它施肥处理相比,NBSRF的挥发性物质总量提高20.83%~187.76%,异硫氰酸烯丙酯含量提高22.21%~166.05%;游离氨基酸总量提高0.66%~50.43%。(6)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总体上低于普通肥料。第50天永安小叶NBSRF处理叶片SPAD值低于MZF、OCF和BCF,分别降低1.73、2.04和1.29,降幅为4.80%、5.60%和3.62%;第85天永安小叶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低于MZF、OCF和BCF,分别降低0.34、1.14和1.17,降幅为0.99%、3.23%和3.29%,第85天的差值小于第50天的差值。第50天涪杂2号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低于MZF、OCF和BCF,分别降低0.18、2.11和1.64,降幅为0.52%、5.81%和4.58%,第85天涪杂2号NBSRF处理的叶片SPAD值低于OCF,降低0.59,降幅为1.65%,但高于MZF和BCF,分别增加1.53和0.55,增幅为4.67%和1.62%。(7)NBSRF能保持土壤p H值稳定,降低土壤酸化的风险。盆栽试验研究发现,与试验前相比,OCF和MSRF的土壤p H值分别下降了0.74~0.78和0.50~0.56,而NBSRF处理使土壤p H值增加0.02~0.10。(8)NBSRF能提高氮肥的利用率。盆栽试验研究发现,与OCF相比,NBSRF的氮肥利用率提高4.41%~10.05%,与MSRF相比,NBSRF的氮肥利用率提高10.67%~11.16%。大田试验研究发现NBSRF茎的氮含量高于MZF和OCF,分别增加12.64%~14.93%和19.01%~27.97%。
郭广正[8](2021)在《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西南露地蔬菜农学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文中提出西南地区露地蔬菜生产氮肥用量大和养分投入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加上区域性高温多雨和土壤风化淋溶严重等因素,导致蔬菜系统氮肥损失严重和环境代价高。因此,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LCA)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定量化评价不同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DMPSA)氮肥产品对西南地区大白菜和辣椒生长发育以及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的影响。另一方面,综合评价以减氮配施DMPSA氮肥产品为核心的土壤-作物综合管理理论技术对西南各区域各种类蔬菜生产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叶菜类蔬菜大白菜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农户习惯处理相比,不同减氮配施DMPSA氮肥处理在减少62%的氮肥投入下,未显着影响大白菜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使大白菜总产量、商品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分别平均提高4.2%~6.7%、9.0%~16.4%和9.6%~11.2%;使平均表观氮盈余、单位产量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和酸化效应分别显着降低78.1%~78.8%、74.5%~74.9%、73.0%~73.5%、73.3%~73.8%和63.3%~63.9%;同时使平均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分别显着提高9.36%~16.6%和110%~130%,显着降低单位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上的环境代价。在施用添加DMPSA的硝酸铵钙、尿素和硫酸铵处理间对大白菜的生长发育、产量、氮肥效率、环境代价以及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均无显着差异,在西南地区氮肥减量下施用添加DMPSA的硝酸铵钙、尿素和硫酸铵均有利于实现大白菜可持续生产。(2)在果菜类蔬菜辣椒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减氮配施DMPSA氮肥处理与农户习惯相比减少32%的氮肥用量,对辣椒各部位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以及产量均无显着影响。与农户习惯相比,不同减氮配施DMPSA氮肥处理菜地表观氮盈余减少54.6%~59.9%,氮肥利用率提高9.30%~13.7%,单位产量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潜值和酸化效应潜值分别显着降低48.5%~50.5%、45.6%~47.7%、76.6%~79.8%和27.6%~30.4%,辣椒生产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提高0.73%~5.86%,单位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环境代价潜值显着降低19.6%~52.4%。在本研究中添加DMPSA的硝酸铵钙、尿素和硫酸铵处理对辣椒生产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均无显着差异,均有利于实现西南地区辣椒可持续生产。(3)基于西南不同区域7个试验点5种蔬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农户习惯处理相比,采用以减氮配施DMPSA氮肥的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策略能够平均减少50%的氮肥投入,保证蔬菜产量不降低,肥利用率平均提高8.60%~26.3%,菜地平均表观氮盈余减少42.6%~94.4%,单位产量蔬菜生产平均活性氮损失、温室气体排放、富营养化效应潜值和酸化效应潜值分别显着降低51.9%~77.5%、49.7%~75.1%、51.1%~76.9%和32.4%~68.0%,平均总收益和净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58%和12.5%。另外,平均环境破坏成本显着降低64.2%,生态系统净经济效益平均显着提高24.1%,单位生态经济效益上的平均环境代价潜值显着降低63.5%~74.1%。采用该综合管理策略能够提升西南地区蔬菜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降低环境代价,有利于实现蔬菜的可持续生产。综合而言,西南地区露地蔬菜上采用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DMPSA)管理策略能够实现蔬菜增产增效同时显着降低环境代价,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西南地区蔬菜可持续生产。
郑少文[9](2020)在《富碳促进番茄生长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也是温室中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将捕集的CO2作为气肥应用于设施生产中,依靠光合速率的提高,吸收转化更多的CO2形成有机物,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番茄(Solanum Lycopersicon)属茄科番茄属,我国南北方均广泛栽培,是北方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目前番茄基因组测序完成和基因注释信息的不断丰富为番茄和茄科其它蔬菜光合作用、糖类物质代谢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CO2加富环境下蔬菜生长、生理特性及相关基因功能研究陆续有少量报道,但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因此,深入研究番茄响应CO2加富机制对茄科蔬菜生产及育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4个大果型番茄‘金盾’、‘中研868’、‘红钻石’、‘美国红之星’为试材,比较CO2加富处理(800±50μmol·mol-1)与自然环境下番茄生长的形态变化过程和光合特征;分析敏感品种的产量、品质与转录组差异表达情况,并通过基因功能注释与代谢通路分析筛选番茄响应CO2加富的关键基因,应用基因过表达和敲除技术验证其功能,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CO2加富对4个大果型番茄品种的株高、茎粗、固定节位节间长、叶长与叶宽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以‘美国红之星’与‘红钻石’2个品种增加较多;对根冠比的影响不大;叶片组织结构在富碳环境下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增加、栅海比值增加且叶片整体厚度增加;果实方面,富碳环境会促进番茄果实前期生长速率。2.4个番茄品种的光合CO2响应曲线显示,在400-2200μmol·mol-1范围内各CO2浓度梯度下,净光合速率由高到低均依次为:‘美国红之星’>‘红钻石’>‘中研868’>‘金盾’;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 Bis CO)最大催化速率、1,5-二磷酸核酮糖(Ru Bp)的最大再生速率、磷酸丙糖的运输速率均为‘美国红之星’最大。净光合速率响应光强的增长动态表现为;‘美国红之星’>‘中研868’>‘金盾’>‘红钻石’。富碳处理下‘红钻石’与‘美国红之星’的净光合速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4.16%和78.52%,差异达到了显着水平。‘美国红之星’在富碳处理下功能叶Ru Bis CO活性较对照提高12.84%,转酮醇酶(TK)活性较对照提高21.16%,且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果糖-1,6-二磷酸酶(FBPase)活性较对照提高9.35%,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活性较对照提高1.59%,但差异不显着。以上结果表明,CO2加富环境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与光合关键酶活性,以‘美国红之星’品种反应最为敏感。3.CO2加富对4个大果型番茄品种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品种‘美国红之星’产量较对照提高了16.93%,且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美国红之星’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降低,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47.13%、35.25%和72.24%,且差异均达到了显着水平。4.通过高通量测序手段比较了不同CO2浓度下的转录组,总共获得了28.70 Gb的高质量数据。通过比较不同CO2浓度下基因的表达,发现了208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179个和29个分别被上调和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但主要富集于光系统I、光系统II、光合作用磷酸根离子结合等生理过程:9个DEGs涉及光系统I的电子传输系统,6个DEGs涉及光系统II的电子传输系统,3个DEGs参与细胞色素b6f的电子传输,3个DEGs具备NADPH脱氢酶活性。另外还发现了参与糖合成的DEGs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的DEGs。预测这些基因与番茄响应CO2加富的生长与生理变化有直接关系。5.本试验通过基因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获得两个响应CO2加富的关键基因,分别与糖代谢有关的Solyc07g043480基因(在番茄数据库查出Solyc07g043480是UDP-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名称为GLYCOALKALOID METABOLISM 17(GAME17))和光合作用有关的Solyc01g007720基因。(1)克隆GAME17基因和Soly720基因,构建了过表达载体,并进行番茄遗传转化,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获得12株OE GAME17阳性植株,13株OE Soly720阳性植株;构建基因敲除载体,并进行番茄遗传转化,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和PCR检测,获得10株Cas9-GAME17阳性植株,10株Cas9-Soly720阳性植株。(2)分析GAME17和Soly720基因在番茄叶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在番茄嫩叶和功能叶中,OE GAME17和OE Soly720转基因番茄中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各自的野生型。(3)选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Soly720基因,测量野生型和OE Soly720的净光合速率,其净光合速率结果为:OE Soly720>野生型。(4)在CO2加富环境下,Ru Bis CO活性、FBAase活性、TK活性和SBPase活性的测定结果均为OE Soly720高于野生型。
吴禹松[10](2020)在《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的多孔树脂吸附剂成型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直接空气CO2捕集技术是一种碳负排放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之一。直接空气CO2捕集系统具有装置放置的灵活性,可以减少从捕集地点到应用场景的管道需求。此外,直接空气CO2捕集技术还可以灵活地提供多种形式的碳源,不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空间等的影响。因此直接空气CO2捕集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有商业前景并能有效的控制大气中CO2浓度的方法。变湿再生技术用于直接空气CO2捕集,可通过改变环境中水汽分压力实现CO2气体的吸附-脱附,材料的再生过程只需通过在较低温度下界面的脱水即可实现,因而可采用低品位能源,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现有的变湿再生吸附剂存在吸附动力学缓慢与吸附容量偏低等问题,本文基于季铵基多孔树脂开发一种具有良好动力学与吸附容量的新型变湿再生吸附剂,并基于该吸附剂设计了用于农业CO2气肥供应的变湿再生捕集系统。本文吸附剂的开发主要以季铵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多孔树脂为研究对象,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表面富含孔隙的异相结构吸附剂。同时搭建了CO2吸附实验台,测试了吸附剂的CO2吸附性能;搭建了CO2解吸附实验台,测试了吸附剂的CO2解吸附性能;对吸附剂的吸水失水特性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了D201吸附剂与D290吸附剂的吸附性能,通过氮物理吸附和压汞法(MIP)分析了D201树脂与D290树脂的孔特性,结果表明更高BET表面积和微介孔率有助于吸附剂吸附速率的提升。D290吸附剂具备更优异的吸附动力学性能,将进行进一步分析。利用Langmuir等温方程对吸附剂吸附过程与解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得到了D290吸附剂不同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吸附热力学平衡常数,得到了D290吸附剂不在不同解吸附温度下解吸附热力学参数。利用改进的缩核模型分析了粒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D290吸附剂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相同条件下,D290吸附剂吸附速率随着活性树脂粒径的减少而增加,粒径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一定影响。温度与相对湿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与产物层扩散速率在不同温湿度下具有不同的影响。经过模型测算,D290吸附剂的半吸附时间为4.0分钟,这是迄今为止在吸附容量高于0.7mmol/g的变湿再生吸附剂中报告的最短半吸附时间。D290吸附剂的干燥失水过程可用Logarithmic模型很好地表述出来,吸附剂干燥与温度有关,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以温度为主要变量考虑吸附剂干燥时间。本文基于所筛选并优化的D290吸附剂设计了用于农业气肥供应的变湿再生CO2捕集系统,规模为10kg-CO2/d。对捕集装置的内部结构、所需流量与风速进行了设计,确定了吸附剂的用量、捕集系统的工艺与操作方法。最后对捕集装置的能耗水耗进行了分析
二、蔬菜CO_2施肥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蔬菜CO_2施肥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低聚糖对好氧堆肥的影响及堆肥产物在土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2.0 牛粪与秸秆的性质及资源化利用现状 |
1.2.1 好氧堆肥概况及影响因素 |
1.2.2 好氧堆肥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1.2.3 有机肥在土壤中的应用状况 |
1.2.4 低聚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好氧堆肥试验 |
2.1.1 堆肥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 |
2.1.4 指标测定 |
2.2 盆栽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种植方式 |
2.2.4 样品采集 |
2.2.5 指标测定 |
3 低聚糖对好氧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
3.1 结果与讨论 |
3.1.1 温度 |
3.1.2 pH及EC |
3.1.3 种子发芽指数GI和E4/E6 |
3.1.4 碳氮比C/N |
3.1.5 重金属含量 |
3.2 小结 |
4 低聚糖对好氧堆肥有机质降解及碳素含量的影响 |
4.1 结果与讨论 |
4.1.1 纤维素及其组分分析 |
4.1.2 总有机碳与水溶性碳 |
4.1.3 细菌群落结构 |
4.1.4 细菌功能基因 |
4.2 小结 |
5 低聚糖对好氧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 |
5.1 结果与讨论 |
5.1.1 总氮的变化 |
5.1.2 无机氮的变化 |
5.1.3 氨氧化微生物及基因的分析 |
5.2 小结 |
6 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6.1 结果与讨论 |
6.1.1 土壤pH及EC |
6.1.2 养分含量 |
6.1.3 重金属总量及其各形态含量 |
6.1.4 细菌群落结构 |
6.2 小结 |
7 施肥措施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
7.1 结果与讨论 |
7.1.1 生长指标 |
7.1.2 生理指标 |
7.1.3 养分特征 |
7.1.4 重金属含量 |
7.2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太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CH_-4 排放 |
1.2.2 土壤N_2O排放 |
1.2.3 土壤CH_4 和N_2O监测方法 |
1.2.4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野外采样方法和室内分析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测定方法 |
2.3.3 结果计算 |
2.3.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CH_4排放的影响 |
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H_4排放通量动态变化 |
3.1.1 自然湿地CH_4 排放通量 |
3.1.2 稻麦轮作地CH_4 排放通量 |
3.1.3 设施栽培蔬菜地CH_4排放通量 |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CH_4的累积排放量 |
3.2.1 年际CH_4 累积排放量 |
3.2.2 不同时期自然湿地CH_4累积排放量 |
3.2.3 不同时期稻麦轮作地CH_4累积排放量 |
3.2.4 不同时期设施栽培蔬菜地CH_4累积排放量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N_2O排放的影响 |
4.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N_2O排放通量动态变化 |
4.1.1 自然湿地N_2O排放通量 |
4.1.2 稻麦轮作地N2O排放通量 |
4.1.3 设施栽培蔬菜地N_2O排放通量 |
4.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N_2O的累积排放量比较 |
4.2.1 年际N_2O累积排放量 |
4.2.2 不同时期自然湿地N_2O累积排放量 |
4.2.3 不同时期稻麦轮作地N_2O累积排放量 |
4.2.4 不同时期设施栽培蔬菜地N_2O累积排放量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温室气体综合温室效应 |
4.3.1 年际GWP |
4.3.2 CH_4和N_2O对综合温室效应的贡献率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1 土壤理化性质动态变化 |
5.2 自然湿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3 稻麦轮作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4 设施栽培蔬菜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5 讨论 |
5.5.1 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5.2 CH_4和N_2O排放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特色和创新点 |
6.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云服务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及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发现状 |
1.3.2 国内研发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工作内容 |
1.5 研究路线 |
1.6 论文的整体布局 |
第二章 施肥灌溉理论研究 |
2.1 施肥灌溉配方数据分析 |
2.2 施肥配方决策研究 |
2.2.1 土壤有效养分浓度获取与配方计算 |
2.2.2 施肥灌溉配方决策模型 |
2.2.3 数据计算 |
2.3 施肥控制方案 |
2.3.1 传统的施肥控制方案 |
2.3.2 施肥控制方案设计 |
2.3.3 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云服务水肥一体化装备的研究 |
3.1 PUD13SFZ31528型智能水肥一体化成套设备与参数特性 |
3.2 水肥一体化装备及系统功能设计 |
3.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3.4 水肥一体化装备上传参数设计与通信设计 |
3.5 硬件选型与连接 |
3.5.1 STM32开发平台选择 |
3.5.2 空气参数采集传感器选择 |
3.5.3 土壤参数采集传感器选择 |
3.5.4 无线通信模块选择 |
3.5.5 比例阀选择 |
3.5.6 硬件电路连接 |
3.6 软件设计 |
3.6.1 传感器采集数据 |
3.6.2 驱动ESP8266连接阿里云物联网平台 |
3.6.3 与威纶通触摸屏通信 |
3.6.4 与威纶通触摸屏通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云服务的水肥一体化设备物联网平台研究与开发 |
4.1 基于云服务的施肥灌溉专家系统设计 |
4.1.1 农业专家系统设计 |
4.1.2 数据库的设计与搭建 |
4.1.3 知识库知识获取 |
4.1.4 规则设计 |
4.1.5 推理机设计 |
4.2 专家辅助系统 |
4.2.1 专家辅助系统功能设计 |
4.2.2 专家辅助系统逻辑设计 |
4.3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介绍 |
4.4 物联网平台用户界面设计 |
4.4.1 新建产品与新建设备 |
4.4.2 功能定义 |
4.4.3 绘制用户图形界面 |
4.5 专家系统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的实现 |
4.5.1 专家系统逻辑开发 |
4.5.2 专家系统界面开发 |
4.6 专家辅助系统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的实现 |
4.6.1 专家辅助系统登陆界面设计 |
4.6.2 专家辅助系统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试验 |
5.1 数据采集 |
5.2 数据传输测试 |
5.2.1 开发平台发送数据到物联网平台 |
5.2.2 开发平台发送数据到威纶通触摸屏 |
5.3 物联网系统测试 |
5.4 专家系统测试 |
5.5 专家辅助系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氮肥管理的响应及硝化抑制剂减排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肥优化管理研究进展 |
1.2.1 农业中控释肥的应用 |
1.2.2 农业中秸秆还田的应用 |
1.3 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1.3.1 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机制进展 |
1.3.2 旱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1.3.3 农田氮素优化管理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4 农田温室效应评价 |
1.4 硝化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1 硝化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
1.4.2 DMPP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5 科学问题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优化氮肥管理对覆膜春玉米光合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区概况 |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4 统计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产量及产量构成 |
2.3.2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干物质累积与养分吸收规律 |
2.3.3 优化氮肥管理下花前花后干物质与氮素累积 |
2.3.4 优化氮肥管理下叶面积指数与光能截获 |
2.3.5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氮平衡计算 |
2.4 讨论 |
2.4.1 优化氮肥管理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2.4.2 优化氮肥管理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规律的影响 |
2.4.3 优化氮肥管理对叶面积指数与光能截获的影响 |
2.4.4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优化氮肥管理对覆膜春玉米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区概况 |
3.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4 统计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农田CO_2排放 |
3.3.2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农田CH_4排放 |
3.3.3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农田N_2O排放 |
3.4 讨论 |
3.4.1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CO_2排放影响 |
3.4.2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CH_4排放影响 |
3.4.3 优化氮肥管理对农田N_2O排放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覆膜春玉米优化氮肥管理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概况 |
4.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其他参数及相关计算 |
4.2.5 统计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优化氮肥管理下土壤有机碳变化情况 |
4.3.2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净全球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CF) |
4.3.3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经济效益 |
4.4 讨论 |
4.4.1 优化氮肥管理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4.4.2 优化氮肥管理对净全球增温潜势(NGWP)和碳足迹(CF)的影响 |
4.4.3 优化氮肥管理下的经济评价 |
4.5 小结 |
第五章 硝化抑制剂(DMPP)对旱作覆膜春玉米N_2O排放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区概况 |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5.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2.4 土壤净硝化速率的相关计算 |
5.2.5 统计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产量和氮素吸收 |
5.3.2 土壤矿质氮动态变化 |
5.3.3 土壤净硝化速率动态变化 |
5.3.4 土壤N_2O排放 |
5.4 讨论 |
5.4.1 DMPP的添加对产量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
5.4.2 DMPP的添加对土壤矿质氮和N_2O排放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DMPP对旱作农田土壤N_2O减排的微生物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区概况 |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6.2.4 土壤DNA提取及实时定量PCR(q PCR)分析 |
6.2.5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6.2.6 统计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各处理间氨氧化细菌(AOB)与古菌(AOA)的丰度情况 |
6.3.2 各处理间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差异 |
6.3.3 各处理间氨氧化细菌(AOB)的群落结构差异 |
6.3.4 土壤N_2O排放对不同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响应 |
6.4 讨论 |
6.4.1 不同耕作措施及DMPP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6.4.2 不同耕作措施及DMPP对氨氧化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的影响 |
6.4.3 不同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术学位论文评阅书(3 份) |
(5)滴灌施肥对半湿润区葡萄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2.2 土壤环境因素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2.3 DNDC模型研究进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2 试验材料 |
2.2.3 试验设计 |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葡萄产量测定 |
2.3.2 温室气体采集 |
2.3.3 土壤水分、温度、速效氮与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2.3.4 综合增温潜势(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
2.3.5 DNDC模型模拟的评价方法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综合评价 |
3.1 滴灌水肥一体化下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季节排放规律 |
3.1.1 葡萄园土壤N_2O排放通量季节排放规律 |
3.1.2 葡萄园农田土壤CO_2排放通量季节排放规律 |
3.1.3 葡萄园农田土壤CH_4排放通量季节排放规律 |
3.2 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葡萄园农田生态系统影响的综合评价 |
3.2.1 葡萄园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 |
3.2.2 葡萄园农田净增温潜势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3.3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1 葡萄农田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特征 |
4.1.1 大气温度变化特征及降雨量 |
4.1.2 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
4.1.3 土壤孔隙度含水率(WFPS)变化特征 |
4.1.4 土壤无机氮及土壤有机质、pH变化特征 |
4.2 环境因子对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2.1 环境因子对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响 |
4.2.2 环境因子对土壤CO_2排放通量的影响 |
4.2.3 环境因子对土壤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NDC模型的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模拟研究 |
5.1 DNDC模型的参数率定 |
5.2 DNDC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
5.2.1 土壤温度与土壤WFPS |
5.2.2 土壤温室气体排放通量 |
5.2.3 土壤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 |
5.3 DNDC模型对葡萄园土壤温室气体的模拟预测 |
5.3.1 试验情景设计 |
5.3.2 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模拟预测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系统面源污染研究现状 |
1.1.1 粮菜轮作系统现状 |
1.1.2 面源污染现状 |
1.1.3 农田面源污染的影响因素 |
1.1.4 面源污染阻控方法 |
1.2 新型肥料概述 |
1.2.1 测土配方肥 |
1.2.2 包膜肥料 |
1.2.3 有机无机复合肥 |
1.2.4 硝化抑制剂 |
1.3 粮菜轮作集约化农田环境代价评价 |
第二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及环境代价评价 |
2.2.2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土柱模拟研究 |
2.2.3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
2.3 研究目标 |
2.3.1 明确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管理现状并对其环境代价进行评价 |
2.3.2 揭示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氮淋洗的效果及其机制 |
2.3.3 探究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田间试验效果及环境代价评价 |
2.4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三峡库区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资源投入及环境效应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调研方法及内容 |
3.2.3 相关指标及计算方法 |
3.2.4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生产力的对比 |
3.3.2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肥料投入量的对比 |
3.3.3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环境代价的对比 |
3.3.4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经济收支的对比 |
3.3.5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单位收益的环境代价对比 |
3.3.6 三峡库区两种典型粮菜轮作模式情景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生产力、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
3.4.2 两种粮菜轮作系统施肥过程的环境代价和减肥潜力 |
3.4.3 减排潜力 |
3.4.4 三峡库区粮菜轮作环境可持续系统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新型肥料阻控紫色土养分淋洗的室内模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区情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2.4 计算方法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施肥处理总氮淋溶量的影响 |
4.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各形态氮淋溶量的影响 |
4.3.3 土柱NH_4~+-N、NO_3~-N垂直分布、氮素残留及硝化率 |
4.4 讨论 |
4.4.1 不同肥料形态对紫色土氮素淋洗损失的影响 |
4.4.2 不同肥料形态对土壤氮素残留及硝化率的影响 |
4.4.3 不同新型肥料的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新型肥料源头阻控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田间验证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和实施 |
5.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构成因素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3.3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4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5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产量的影响 |
5.3.6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作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7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季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5.3.8 不同施肥处理对榨菜、玉米施肥过程产生的环境代价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主要成果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7)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的内涵及在农业上的应用现状 |
1.1.1 纳米材料的内涵 |
1.1.2 纳米材料在农业上的研究及应用 |
1.2 纳米材料的作用机理 |
1.2.1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转运 |
1.2.2 纳米材料在植物中的吸收和转运 |
1.2.3 纳米材料对物质的运载 |
1.2.4 纳米材料对植物的营养作用 |
1.2.5 纳米材料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纳米材料的植物毒性及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 |
1.4 茎瘤芥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5 缓释肥料研究进展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氨挥发特性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装置 |
3.1.4 操作步骤 |
3.1.5 样品测定 |
3.1.6 数据分析和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对氨挥发速率的影响 |
3.2.2 对氨挥发总量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4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试验装置 |
4.1.4 样品分析 |
4.1.5 数据计算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专用纳米缓释肥铵态氮累积溶出量 |
4.2.2 专用纳米缓释肥硝态氮累积溶出量 |
4.2.3 专用纳米缓释肥总氮累积溶出量 |
4.2.4 专用纳米缓释肥总氮累积溶出率 |
4.2.5 专用纳米缓释肥总氮瞬时溶出率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5.1.2 试验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生物量的影响 |
5.2.2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光合参数的影响 |
5.2.3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营养品质的影响 |
5.2.4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氨基酸组分及含量的影响 |
5.2.5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的影响 |
5.2.6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7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5.2.8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各器官NPK含量的影响 |
5.2.9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NPK吸收的影响 |
5.2.10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盆栽茎瘤芥NPK利用率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1 试验设计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试验时间 |
6.1.4 样品采集和测定 |
6.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叶片SPAD值的影响 |
6.2.2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产量的影响 |
6.2.3.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品质的影响 |
6.2.4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大田茎瘤芥茎NPK含量的影响 |
6.2.5 专用纳米缓释肥对土壤有机质、养分和p H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参研课题情况 |
论文发表情况 |
参研课题情况 |
(8)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西南露地蔬菜农学和环境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西南地区蔬菜生产现状与问题 |
1.1.1 西南地区蔬菜生产现状 |
1.1.2 西南地区蔬菜生产问题 |
1.2 蔬菜氮肥管理 |
1.2.1 优化氮肥用量 |
1.2.2 硝化抑制剂 |
1.2.3 集成产品和知识的土壤-作物综合管理(IKPS) |
1.3 硝化抑制剂DMPSA |
1.3.1 DMPSA概述 |
1.3.2 DMPSA对作物农学效应的影响 |
1.3.3 DMPSA对作物环境效应的影响 |
1.4 环境效应评价 |
1.4.1 生命周期评价(LCA) |
1.4.2 蔬菜上LCA研究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不同类型蔬菜(叶菜类和果菜类)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价 |
2.2.2 以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为核心的土壤-作物综合管理对西南地区蔬菜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价 |
2.3 研究目标 |
2.3.1 明确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策略对西南地区大白菜和辣椒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的影响,筛选出大白菜和辣椒上硝化抑制剂DMPSA的最佳产品组合。 |
2.3.2 综合评价以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为核心的土壤-作物综合管理对西南地区露地蔬菜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大白菜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1.4 评价方法和相关指标计算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对大白菜农学效应的影响 |
3.2.2 对大白菜环境效应的影响 |
3.2.3 对大白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辣椒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价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1.4 评价方法和相关指标计算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对辣椒农学效应的影响 |
4.2.2 对辣椒环境效应的影响 |
4.2.3 对辣椒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土壤-作物综合管理对西南露地蔬菜的农学、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价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与管理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评价方法和相关指标计算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对蔬菜农学效应的影响 |
5.2.2 对蔬菜环境效应的影响 |
5.2.3 对蔬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西南蔬菜农学效应的影响 |
6.1.2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西南蔬菜环境效应的影响 |
6.1.3 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西南蔬菜经济效益和生态经济效应的影响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9)富碳促进番茄生长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CO_2加富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 |
1.1 CO_2的农业资源化利用 |
1.2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的应用情况 |
1.2.1 设施生产中环境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 |
1.2.2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主要方法 |
1.2.3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时段 |
1.2.4 设施生产中CO_2施肥浓度 |
1.2.5 影响CO_2施肥效果的因素 |
2 CO_2加富对作物形态、产量与品质的研究进展 |
2.1 CO_2加富影响作物形态的研究进展 |
2.2 CO_2加富影响作物产量的研究进展 |
2.3 CO_2加富影响作物品质的研究进展 |
3 CO_2加富影响作物光合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
3.1 CO_2加富影响作物光合参数的研究进展 |
3.2 CO_2加富影响作物光合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4 作物响应CO_2加富的相关基因功能研究进展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CO_2加富对番茄形态特征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材料栽培及CO_2施用 |
1.4 番茄植株形态指标测定方法 |
1.4.1 茎粗、株高 |
1.4.2 节间长 |
1.4.3 叶长、叶宽 |
1.4.4 果实生长速率 |
1.5 番茄叶片组织分化 |
1.5.1 取样 |
1.5.2 石蜡切片制作 |
1.5.3 显微镜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茎粗生长动态的影响 |
2.2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株高生长动态的影响 |
2.3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节间长生长动态的影响 |
2.4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叶长、叶宽生长动态的影响 |
2.5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植株根冠比的影响 |
2.6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果实生长速率的影响 |
2.7 CO_2加富处理番茄叶片组织分化情况 |
3 讨论 |
3.1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形态指标的影响 |
3.2 CO_2加富处理对番茄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
4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CO_2加富对番茄光合特性与光合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CO_2响应曲线 |
1.4.2 光响应曲线 |
1.4.3 光合参数 |
1.4.4 光合酶活性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 个番茄品种的光合响应曲线分析 |
2.2 4 个番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分析 |
2.3 4 个番茄品种的光合参数分析 |
2.4 不同CO_2浓度条件下番茄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变化 |
3 讨论 |
3.1 CO_2浓度、光强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 |
3.2 CO_2浓度对番茄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CO_2加富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4.1 产量 |
1.4.2 品质 |
2 结果与分析 |
2.1 CO_2加富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2.2 CO_2加富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CO_2加富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3.2 CO_2加富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番茄响应CO_2加富关键基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CO_2施用方法 |
1.3 CO_2加富响应基因分析 |
1.3.1 取样 |
1.3.2 RNA提取和测序 |
1.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1.4 差异基因的验证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转录组测序结果 |
2.2 不同CO_2浓度下番茄叶片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2.3 基因功能预测 |
2.4 与光合作用和糖合成相关的DEGs分析 |
2.5 差异基因验证 |
3 讨论 |
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番茄响应CO_2加富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基因克隆 |
1.2.1 番茄RNA提取 |
1.2.2 番茄RNA反转录 |
1.2.3 番茄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引物设计 |
1.2.4 番茄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PCR |
1.3 蛋白质结构预测 |
1.4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1.4.1 番茄GAME17和Soly720 两个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1.4.2 番茄GAME17和Soly720 两个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1.5 番茄GAME17和Soly720 两个基因过表达和敲除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1.5.1 外植体的制备 |
1.5.2 农杆菌扩繁 |
1.5.3 农杆菌侵染和共培养 |
1.5.4 芽诱导分化 |
1.5.5 生根及抗性植株筛选 |
1.6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1.6.1 转基因植株DNA的提取 |
1.6.2 转基因植株的引物设计及PCR检测 |
1.7 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功能验证 |
1.7.1 GAME17和Soly720 基因在番茄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基因表达量测定 |
1.7.2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指标测定 |
1.7.3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关键酶活性的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GAME17和Soly720 基因克隆测序结果分析 |
2.2 蛋白质结构预测结果 |
2.3 GAME17和Soly720 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的结果分析 |
2.4 GAME17和Soly720 基因敲除载体构建的结果分析 |
2.5 农杆菌介导GAME17和Soly720 基因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 |
2.5.1 番茄遗传转化过程 |
2.5.2 番茄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 |
2.6 GAME17和Soly720 基因的功能分析 |
2.6.1 GAME17和Soly720 基因在番茄转基因植株叶片中的表达分析 |
2.6.2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指标分析 |
2.6.3 OE Soly720 转基因植株光合关键酶活性的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GAME17和Solyc01g007720 基因在番茄中的遗传转化 |
3.2 GAME17和Solyc01g007720 的转基因植株功能分析 |
4 本章结论 |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缩略词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的多孔树脂吸附剂成型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及背景意义 |
1.1.1 CO_2 排放与全球气候变暖 |
1.1.2 CO_2 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 |
1.1.3 空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 |
1.2 国内外对空气捕集CO_2 技术的研究 |
1.2.1 空气捕集材料研究现状 |
1.2.1.1 空气捕集变温吸收/吸附剂材料 |
1.2.1.2 空气捕集变压吸附材料 |
1.2.1.3 空气捕集变湿吸附材料 |
1.2.2 空气捕集CO_2 的经济性 |
1.2.3 空气捕集工业示范现状 |
1.3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 |
1.3.1 选题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2.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吸附性能测试系统 |
2.1.2 解吸附性能测试系统 |
2.1.3 吸水失水特性测试平台 |
2.2 吸附剂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表征 |
2.2.2 扫描电镜表征 |
2.2.3 压汞法孔分析仪表征 |
2.2.4 低温N_2 吸附/脱附实验表征 |
2.2.5 电荷密度测试 |
2.3 实验模型计算方法 |
2.3.1 吸附热力学模型 |
2.3.2 吸附动力学模型 |
2.3.3 解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模型 |
2.3.4 失水干燥模型 |
2.4 实验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3.吸附剂筛选与制备 |
3.1 前言 |
3.2 吸附剂结构的初步筛选 |
3.3 多孔树脂吸附剂的制备 |
3.4 季铵基树脂的筛选 |
3.5 本章小结 |
4.多孔树脂材料吸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吸附热力学 |
4.3 吸附动力学 |
4.3.1 吸附剂粒径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4.3.2 湿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4.3.3 温度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
4.3.4 吸附剂动力学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吸附剂干燥特性与解吸附性能 |
5.1 前言 |
5.2 吸水与失水特性 |
5.3 解吸附热力学 |
5.4 解吸附动力学 |
5.5 本章小结 |
6.空气源CO_2 气肥样机 |
6.1 前言 |
6.2 捕集系统的设计 |
6.2.1 吸附剂材料需求 |
6.2.2 反应器设计 |
6.2.3 能耗和水耗需求 |
6.3 中试规模吸附剂的制备 |
6.4 本章小结 |
7.全文总结及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蔬菜CO_2施肥技术现状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低聚糖对好氧堆肥的影响及堆肥产物在土壤中的应用[D]. 张育华.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太湖地区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土壤N2O和CH4排放的影响[D]. 钱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基于云服务的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装备及系统研究[D]. 刘烨.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4]旱作覆膜春玉米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氮肥管理的响应及硝化抑制剂减排机制[D]. 白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5]滴灌施肥对半湿润区葡萄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模拟[D]. 何雪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6]不同新型肥料降低农业氮磷面源污染的作用与评价[D]. 武秋甫. 西南大学, 2021
- [7]茎瘤芥专用纳米缓释肥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其产量品质的影响[D]. 彭秋. 西南大学, 2021(01)
- [8]减氮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西南露地蔬菜农学和环境效应的影响[D]. 郭广正. 西南大学, 2021
- [9]富碳促进番茄生长的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D]. 郑少文. 山西农业大学, 2020(02)
- [10]用于空气二氧化碳捕集的多孔树脂吸附剂成型及性能研究[D]. 吴禹松. 浙江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