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

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

一、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宋帝利[1](2021)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原农业部出台了《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该文件对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方法等提出了明确指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在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不清晰、权责不明确、保护不严格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农村资源配置效率,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因此,研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广后续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本文从农民家庭收入结构的角度出发,以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模型和影响机制,通过收集S省A、B两县的33个村庄共848户农民的数据,采用基于短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农民的家庭收入。研究结果表明:其一,农民2016-2018年的收入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农民流转土地的面积对农民的家庭财产性、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均在0.1%的水平上显着,说明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提高,但对农民家庭总收入和家庭转移性收入的影响不显着,同样地,土地流转面积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交叉项对收入的影响也不显着。这是因为农民目前流转土地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引起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土地流转的促进作用还未显现。同时,由于农户收入情况存在异质性问题,在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过程中,一部分促进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加,一部分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一部分促进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农民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但对于家庭总收入的影响还不显着。农民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对农民的家庭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均在1%的水平上显着,农民家庭外出务工人数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交叉项对农民的家庭收入也在5%的水平上显着,由此可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促进了农民家庭劳动力外流,提高了农民家庭的人力资本,进而提高了农民的家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其二,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发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对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和农民家庭转移性收入的促进效果较为明显,对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具有正向促进效用,但ATT值并不显着,对农民家庭总收入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也尚未达到显着。由此推测,由于改革时间短且制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等原因,使得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还不够显着。综上,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内含的规律,此次研究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实施提供帮助,为进一步推动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借鉴意见。

张霜[2](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祝洪章[3](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蒋崧韬[4](2021)在《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农业经营总体上呈现出分散、细碎的小农经济格局。传统产权理论认为只要权利有清楚的界定,不管界定为谁属,市场的运作会带来同样的效果。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却与传统理论相悖,在农地权利被清晰界定后,农地产权的整合仍然面临障碍,小农格局被长期固化。对于我国农业为何长期受困于小农格局,既有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本文聚焦这一问题,从体制的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农业体制归纳为“小农体制”,并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即小农体制下农户始终拥有土地承包权,农地整合只能依靠派生于土地承包权的经营权,由于经营权派生于承包权必然具有期限性,当经营权期限届满后必须向土地承包权回复,因此农地整合后的产权格局就不具有终局性且存在向承包权回复的体制性动力,进而导致我国小农格局的固化。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因此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就不仅是分散、细碎的农地产权格局,导致农地产权格局向分散、细碎的初始赋权状态回复的动力机制才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症结”之所在。本文随后从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指出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会给市场交易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对冲”市场机制整合农地的动力,同时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也会导致为整合农地而支付的交易成本不具有永久性效果以及因农地整合而提升的农业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积累。为了验证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本文就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经营体制方面,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都始终面临交易成本高、运营成本高以及地权稳定性弱等困境。而在农业效率方面,本文运用我国2004-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小农体制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农体制的表征还是小农体制的实质都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果不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发挥作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始终受到束缚。考虑到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新大陆国家除外)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改造小农的历程,而我国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多种应对小农体制的办法,因此本文对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进行了梳理,以便从中找到参考和借鉴。从法国、德国、荷兰以及日本这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历程来看,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刺激、引导农场规模扩大,做好农户退出农业的安置工作以及出台限制农业分散的政策法规是被实践检验有效的通行做法。此外,设立专门的中介机构来促进农地产权整合、降低农地产权整合的交易成本也是各国的共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土地私有制下农地产权能够被终局性整合是上述国家改造小农格局成效显着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应对小农体制的实践来看,虽然各地实践模式有所不同,但由于通过农地自发流转很难打破分散、细碎的产权格局。因此,各地大多由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来负责农地要素的整合、集中。然而,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作为农地整合机构也面临短板和困境:首先,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受其行为能力限制,在农地整合过程中只能发挥居间作用,相较于农业发达国家承担相应职能的农地中介机构而言,其职能单薄难以承载更多的期望。其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本身不是农地产权整合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其整合农地的动力可能并不来自于市场机制,这种权利义务配置的扭曲可能诱发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行为的失范。再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大多不具备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在农地整合过程中难以对其行为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负责,农户成为相关风险的主要转嫁对象,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最后,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并不能解决小农体制下农地产权整合的非终局性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在借鉴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该对策建议的思路是通过新的制度供给来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总体制度构想为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来充当土地流转中介。围绕这一总体制度构想,本文就该制度下如何保持农地产权的稳定、如何保障农民的主体性(包括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和农民的耕地需求等)、如何低成本实现土地供应以及如何保障市场交易双方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来参与农地要素交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最后,本文根据该制度设计之初拟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对该制度设计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就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了必要的讨论。

杨瑞[5](2021)在《基于分类分层次视角的湖北省潜江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农民的收入一直是政府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如何有效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成为了当前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文中以潜江市为例,站在分类分层次的视角对农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讨收入的组成及快速增长渠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在相关部门制定重大政策时提供理论参考。论文选取了身体健康程度、年龄、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土地流转参与程度、居住地理位置、出行交通便利性、每天工作时长、农业补贴、参与培训、农业金融支持力度等12个变量,分类出经营性收入及工资性收入两个结果变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潜江市376份家庭的数据资料,建立相应的线性回归模型,分别探究不同类型、不同档次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土地流转参与程度、参与培训、农业金融支持力度等因素的正向程度较大。而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土地流转参与程度、参与培训、农业金融支持力度等因素是会随着农民收入档次的提升,其正向影响作用会显着提升。(2)身体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每天工作时长、参与培训等4个变量对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正向影响程度较大。而受教育程度、参与培训、农业金融支持力度等3个因素会随着农民收入档次提升,其正向影响效果也会显着提升。(3)基于论文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全方位提升农民各类职业技能;全合理布局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推动土地流转,高效利用农村耕地资源;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等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的创新在于使用了分类分层次理论对农民不同类别收入、不同层次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细致化的研究。论文不足:一是对影响农民收入因素的选取上不够丰富、全面;二是论文使用分类分层次理论尚未对不同时间段的收入进行分类分析。因此,下一步要尽可能丰富影响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指标,将分类分层次理论应用在时间轴线上,分别研究不同时期的农民收入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其他学者如何更加精细化的研究农民的收入水平影响因素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借鉴意义,同时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实证研究应用了分类分层次理论。

李青[6](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提出

王莉莉[7](2020)在《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座落于吕梁山地区的兴县曾在抗日根据地及解放区时期被誉为晋西北的“小延安”,其连续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和国共内战时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15年的发展历程完整而生动地再现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改革政策及实践努力。本文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详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兴县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历史进程,并注重从细节出发再现历史真相,探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如何组合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期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剖析。本文共分六部分4章内容,具体分述如次: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研究缘起,梳理了学界先前相关研究状况,阐明了研究内容与方法,介绍了运用的基本资料情形。第一章和第二章梳理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行途进路,认为新中国初期兴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是与晋绥边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一脉相承的,其间经历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由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发展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合作社,最终组织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第三章阐述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过程,认为随着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日益复杂化和高级化,其生产方式亦发生了改变,即互助组阶段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到劳动定额管理且农田劳动生产随之更有计划性。第四章讨论了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情形,认为收获物分配关切农民一年收入及一家人生活水平,且是农民参与互助合作组织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在工分制中,一个合理的评工记分方式至关重要,它是公平等价交换的关键。结语部分是全文总括,认为兴县地区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始终在党或国家的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推进,但有其自身发展的特色和逻辑。首先,兴县的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先行性,初级农业合作社作为个体经济迈向集体经济的重要步骤,其典型模式在兴县得到较早的探索与实践。其次,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具有可实践性,不断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发力的政策执行决定了互助合作运动发展的可持续性。进一步说,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初衷在于解决农户生产中的困难,此乃生存需要,而最终实现的个体所有制经济向集体所有制经济过渡则是生活需要,无论农民出于何种动机加入合作组织;农户之间互补不足是双赢,集体利益与个人需求达成统一更是双赢,两者共同建构了兴县农业互助合作中的互利双赢关系。

刘彦[8](2020)在《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良好的社会治理是人类社会秩序井然、自由演进的根基,也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谐、繁荣和昌盛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始终把善治良序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准绳和目标。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落脚点,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和坚实基础,基层社会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事关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事关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以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为题,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探究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历史演进路径。纵览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层社会治理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其独特领导魅力和力量,通过城市基层社会的单位制、街居制和农村社会的互助组、合作社、以及人民公社,把中国从“一盘散沙”的分散社会组织成“全国一盘棋”的整体社会,在基层社会组织化治理时期,中国基层社会创造出许多奇迹和创举,向世人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和路径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中国基层社会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标志,开启了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道路,城市基层社会的去单位化与市场化与时偕行。随着基层社会去组织化发展,社会原子化、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公平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要求与挑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面对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执政理念,不断凝聚共识,汇聚合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能力,如何把中国人民再组织化成为新时代中国安邦治国的重大课题。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源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强大指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思想内涵,拓宽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本文以组织化、去组织化和再组织化为分析框架,将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历程分为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和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三个发展阶段,分析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形成的历史背景,梳理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演进的过程,总结并反思了不同时期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所取得的成效与局限,最后,对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进行总结与凝练。论文内容由以下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的阐释。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相关概念的解读与界定,厘清与本论文研究有关的核心概念,避免在概念使用时的误解,通过对基层社会治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视角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探讨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基层社会治理路径的演进与史情、世情、国情、党情息息相关,本文将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从社会组织化视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梳理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并结合调查研究法和个案访谈法论证了各阶段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演进,总结成效并反思局限;第五部分总结基层社会治理经验。总结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以期待给人以启示。新中国70年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凝聚了党和人民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集体智慧,是对新中国70年来基层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基层社会治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的总体概括。

杨广勇[9](2020)在《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领域,相继作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新农村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有效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然而,地方政府自有财力供给不足和大量财政资金沉淀并存的矛盾相当普遍,财政资金配置低效问题在涉农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为优化财政涉农资金配置,集中有限资源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中央政府于2016年启动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将纳入统筹整合范围的中央财政涉农资金按照原渠道下达,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完全下放到贫困县,由其按照权责匹配原则自主实施。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在现有财政体制框架下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和地方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次重大创新。鉴于此,论文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客观评价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提出进一步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脱贫攻坚与相对贫困纾解的有序衔接提供决策依据。理论上,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渠道主要包含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整合和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整合,这是由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财政分权特征决定的。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涉及决策主体、审批主体、实施主体、监督评价主体。根据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公共预算理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能够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助推现代财政制度的建立,而且可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聚焦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可以通过政府间权责的合理划分和财力的协调适应、部门间职责的分工配合和预算管理职权的统筹整合产生增产效应,通过购买性支出间接渠道、转移性支出直接渠道产生增收效应。从政策变迁看,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自2013年以来逐步由地方自主探索转变为区域整体推进。通过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整体情况分析发现:财政涉农资金总体规模庞大且保持增长态势,但其高速增长难以持续;地方政府在涉农领域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财政分权程度相对更低。进一步通过湖南省和安徽省两个不同类型贫困县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在整合资金的使用方向和项目配置方面,均以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为主,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规模在2019年均提升了 60%以上,而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资金配置相对不足,其中湖南省洞口县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出现36.65%的降幅;在整合资金的项目选择依据和绩效考评方面,均建立了脱贫攻坚项目库管理制度,且编制了绩效目标,但均存在着项目库资金缺口过大、绩效管理链条不全等问题。为实证分析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2013-2018年中部四省229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能够显着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即产生增产效应,贫困县的人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较非贫困县可提高1.47个百分点;不同类别的贫困县产生的增产效应均是显着的,但存在明显差异,国家扶贫重点县最高,增产效应高达2.55个百分点,连片特困地区县次之,达到1.22个百分点,省级扶贫重点县最低,仍达到1.04个百分点;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未能直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即直接的增收效应并不显着。进一步引入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未能通过提高农业产出水平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增收的产业基础仍不牢固;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增长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增产效应被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增长遮掩了 5.5%,增收效应被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相对规模的增长遮掩了71.18%,适度规模下的转移支付结构优化和涉农投入绩效提升更为可取。最后,提出促进财政涉农资金有效整合的政策建议,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层面,加快涉农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合理划分,深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推进财政涉农资金实质整合;地方政府层面,推动地方涉农部门职责的分工协调,深化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配套政策层面,通过加快财政转移支付、预算绩效管理等立法进程,提升财政治理法治化水平等。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尝试从财政分权视角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并引入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从预算管理体制特别是财政分权特征出发,尝试构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双向传导机制,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纵向传导机制、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传导机制,其可通过政府间权责的合理划分和财力的协调适应、部门间职责的分工配合和预算管理职权的统筹整合产生增产效应,通过购买性支出间接渠道、转移性支出直接渠道产生增收效应;其次,引入中介效应模型,分别从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验证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间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增长表现为遮掩效应而非中介效应。(2)运用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方法客观评价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直接推动的涉农资金重大改革试点,对于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实施四年多以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因果推断研究在现有文献中是鲜有涉及的。本研究在梳理我国贫困县政策和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的基础上,从粮食主产区中部四省选择了 129个贫困县和100个非贫困县共229个县1374个观测样本,运用双重差分准自然实验方法发现,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具有显着的增产效应,但直接的增收效应并不显着。(3)发现连片特困地区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增产效应的异质性。按照处理组样本贫困县类别进行分类检验,发现不同类别的贫困县在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中产生的增产效应存在显着差异,连片特困地区县的增产效应低于国家扶贫重点县,但明显高于省级扶贫重点县。考虑到连片特困地区县农业生产成本等因素,这一结论更具积极意义,尤其是对于未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乡村产业,改善相对贫困状况,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

王峥[10](2020)在《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苏州职业农民职业认同的视角》文中提出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是党和国家各级政府为纾解农业后继无人这一严峻现实问题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作为一项富有长远战略价值的社会工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远不止于对职业农民的培训和认定,还涉及职业农民队伍建立后的长期培育与扶持,因此需要历时持久的大规模公共投入,然而在实践中,相关政策效果的评估普遍缺乏科学和系统的指标体系,长期效果未能得到衡量。为避免“政策空转”,亟需基于科学理论的指导确定影响职业农民培育政策长期成效的关键因素。本文选择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作为衡量职业农民培育政策长期效果的核心指标,并基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框架建构以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为研究因变量,培育政策感知、个体职业发展管理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环境等为自变量的带调节中介模型,对来自苏州市的职业农民样本(n=316)开展实证研究。本文旨在从一个新颖而系统的视角探寻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对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可同时将政策外因与职业农民个体内因纳入在内的综合分析框架,同时也可为现实中相关政策的内容制定和效应衡量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实证结论显示:(1)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映射变量——职业农民的培育政策感知(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感知)对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有显着的正向影响;(2)职业农民的内部个体职业生涯管理对职业农民的职业认同有显着的正向影响;(3)内部个体职业生涯管理是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感知对职业农民职业认同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4)本文还发现了“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环境不符合研究预期的负向调节效应,并基于延伸性的数据分析重点探索并阐释了以上效应成因。此外,本文还结合访谈定性资料(n=32)对研究变量间因果关系进行了辅证,对研究结论进行深层次讨论,并基于结论和讨论结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政策建议。

二、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逻辑框架与技术路线图
        1.4.1 逻辑框架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1.2 农民收入
    2.2 相关理论
        2.2.1 产权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第3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理论模型及研究假说
    3.1 基本理论模型
    3.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分析
        3.2.1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3.2.2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影响
        3.2.3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
第4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模型设定
        4.1.1 基于短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1.2 倾向得分匹配模型
    4.2 数据来源和变量选择
        4.2.1 数据来源
        4.2.2 变量选择
    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4.3.1 基于短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4.3.2 稳健性检验
        4.3.3 倾向得分匹配结果
第5章 研究总结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基于短面板数据的多元线性回归结论分析
        5.1.2 倾向得分匹配结论分析
    5.2 推动落实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启示
        5.2.1 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5.2.2 大力促进劳动力流动和农民创业
    5.3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述评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本章小结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耕地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一、流转激励机制
        二、流转约束机制
        三、流转稳定机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一、流转规模方面
        二、流转主体方面
        三、流转方式方面
        四、流转合约方面
        五、流转价格方面
        六、流转效力方面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一、LMDI法模型设计
        二、变量解释
        三、数据来源
        四、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二、变量与数据
        三、结果分析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表附录
图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4)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小农经济理论
        1.4.2 关于中国农业的小农经济特征
        1.4.3 关于我国小农格局的成因
        1.4.4 关于小农格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1.4.5 关于小农格局的破除
        1.4.6 关于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实践经验
        1.4.7 文献评述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业现代化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3章 小农体制概述
    3.1 中国农业体制的性质
        3.1.1 关于经济体制
        3.1.2 中国农业体制为何是小农体制
    3.2 我国小农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3.2.1 我国农地制度的沿革
        3.2.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沿革及性质辨析
        3.2.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准所有权性质导致了小农体制的形成
    3.3 相关概念界定
        3.3.1 “小农体制”
        3.3.2 “小农经济”与“小农格局”
        3.3.3 其他相关概念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分析
    4.1 从“科斯定理”看我国的小农格局
        4.1.1 关于我国农地产权界定的讨论
        4.1.2 关于农地要素流动交易成本的讨论
        4.1.3 小农体制的作用“对冲”了市场机制对农地的整合效果
    4.2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4.2.1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特殊方式——土地流转
        4.2.2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后果的不确定性
        4.2.3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交易成本花费的无效率
        4.2.4 小农体制下农业效率积累困难
        4.2.5 小农体制导致小农格局被固化难以打破
        4.2.6 关于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期限的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农体制与农业经营体制
    5.1 小农体制如何影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
        5.1.1 小农体制的表征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5.1.2 小农体制的实质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5.2 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
        5.2.1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农地整合的交易成本高
        5.2.2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成本高
        5.2.3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的地权稳定性弱
        5.2.4 从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看我国小农体制的特殊性
    5.3 小农体制下的农业合作
        5.3.1 普通农户间的合作难以达成
        5.3.2 大户领办的合作——合作社的异化
        5.3.3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分析
    5.4 小农体制下的社会化服务
        5.4.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沿革
        5.4.2 小农体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5.4.3 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自身的生存、演化逻辑看小农体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6.1 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
    6.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
        6.2.1 方法简介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6.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6.4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参数估计
        6.4.2 稳健性检验
    6.5 估计结果分析与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
    7.1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相关经验
        7.1.1 法国
        7.1.2 德国
        7.1.3 荷兰
        7.1.4 日本
        7.1.5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经验借鉴
    7.2 国内应对小体制的实践尝试
        7.2.1 “联耕联种”模式
        7.2.2 “虚拟地块”模式
        7.2.3 “土地信托”模式
        7.2.4 “土地银行”模式
        7.2.5 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经验总结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对策建议
    8.1 根本方向:通过新的制度供给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8.2 制度供给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8.2.1 价值取向
        8.2.2 基本原则
    8.3 总体制度构想: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充当土地流转中介
        8.3.1 农地经营机构的基本功能:承担农地要素流动的中介
        8.3.2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独立承担中介职能避免政府干预
        8.3.3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
    8.4 农地经营机构的具体制度设计
        8.4.1 保持农地产权稳定的相关制度设计
        8.4.2 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和保障农户耕地需求的制度设计
        8.4.3 保障低成本土地供应的相关制度设计
        8.4.4 保障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流转土地的制度设计
    8.5 对制度设计效果的检验
        8.5.1 新的制度安排能否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8.5.2 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能否被实现
        8.5.3 提出的基本原则能否被贯彻
    8.6 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
        8.6.1 运营成本过高的风险
        8.6.2 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8.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分类分层次视角的湖北省潜江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创新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1.3 文献评述
    2.2 论文的理论基础
        2.2.1 分类分层次理论
        2.2.2 收入增长能力理论
3 湖北省潜江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类分层次研究设计
    3.1 模型框架及变量选取
        3.1.1 模型框架选取
        3.1.2 前因变量的选取
        3.1.3 结果变量的选取
    3.2 研究假设提出
        3.2.1 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假设
        3.2.2 农民客观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假设
        3.2.3 外部支持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假设
    3.3 变量量化及样本选取
        3.3.1 变量量化
        3.3.2 样本选取
    3.4 样本基本现状分析
        3.4.1 农民个体特征调查结果
        3.4.2 农民客观因素调查结果
        3.4.3 外部支持因素调查结果
        3.4.4 农民收入调查结果
4 湖北省潜江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类分层次实证分析
    4.1 数据前提性分析
        4.1.1 信度分析
        4.1.2 效度分析
        4.1.3 相关性分析
    4.2 农民经营性收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2.2 不同档次农民经营性收入回归分析
    4.3 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4.3.2 不同档次工资性收入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政策建议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全方位提升农民各类职业技能
        5.2.2 合理布局产业,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5.2.3 推动土地流转,高效利用农村耕地资源
        5.2.4 提升农民的受教育程度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运用的资料
第一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上)
    第一节 农村旧有的各种劳动互助形式
    第二节 抗日根据地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第三节 解放区时期的互助合作运动
    小结
第二章 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路(下)
    第一节 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合作组织
    第二节 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第三节 高级社: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组织
    小结
第三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生产责任制的演进
    第一节 互助组:从临时喊工到统一排工
    第二节 初级社:从临时包工到常年包工
    第三节 高级社:从“三定”包工制到劳动定额管理
    小结
第四章 兴县农业合作化时期收益分配制度的变革
    第一节 互助组的收益分配方式
    第二节 初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第三节 高级社的收益分配制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创新不足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重点难点
        (四)创新点与不足
        (五)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基层/基层社会治理
        (二)社会管控/社会管理/社会治理
        (三)组织化/去组织化/再组织化
        (四)单位/单位制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理论阐释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社理论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社会治理思想
        (三)毛泽东的社会治理思想
        (四)邓小平的社会治理思想
        (五)江泽民的社会治理思想
        (六)胡锦涛的社会治理思想
        (七)习近平的社会治理思想
第二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化实践路径(1949-1977)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国际背景
        (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国内背景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路径
        (一)单位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主要路径
        (二)街居制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辅助路径
    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路径
        (一)互助组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初级形式
        (二)合作社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中级形式
        (三)人民公社是农村组织化治理的高级形式
    四、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评价与反思
        (一)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成就
        (二)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弊端
        (三)基层社会治理组织化的反思
第三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实践路径(1978-2012)
    一、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范围内的政府改革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及改革开放的提出
    二、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路径
        (一)经济自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二)村民自治:村民自我管理
    三、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去组织化路径
        (一)单位制的解体:国家、单位与个人关系的变革
        (二)社区逐渐成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三)政府从“全能”到“有限”,社会治理下移到基层
    四、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评价与反思
        (一)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成就
        (二)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模式的弊端
        (三)基层社会治理去组织化的反思
第四章 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实践路径(2012-2020)
    一、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治理”的提出
        (二)社会再组织化的现实需要
    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再组织化实践路径
        (一)社区是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主要力量
        (二)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重要力量
    三、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实践路径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社会再组织化
        (二)农村基层政权和村委会是农村社会再组织化的基础力量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社会再组织化的重要途径
    四、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评价与思考
        (一)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优势
        (二)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面临的阻力
        (三)基层社会治理再组织化的思考
第五章 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路径的经验总结
    一、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领导核心
        (二)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二、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选择要与国情紧密结合
        (一)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要根据国情变化适时转变
        (二)基层社会治理路径选择的启示
    三、基层社会治理要不断创新
        (一)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长久之计策
        (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不断解放思想
    四、基层社会治理要有制度保障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障
        (二)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制度的内在本质要求
    五、基层社会治理要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参与
        (一)基层社会治理始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二)基层社会治理要始终依靠人民群众
        (三)基层社会治理要坚持改善和增加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论文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贫困县脱贫的相关研究
    2.2 关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界定
        3.1.1 财政涉农资金的范围
        3.1.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内容
        3.1.3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理解
    3.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理论依据
        3.2.1 公共产品理论
        3.2.2 财政分权理论
        3.2.3 公共预算理论
    3.3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传导机理
        3.3.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业产出的传导路径
        3.3.2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对农民收入的传导路径
第4章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变迁与实施情况
    4.1 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的演变历程
        4.1.1 地方自主探索阶段:2005-2012年
        4.1.2 区域性整体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
    4.2 财政涉农资金的配置情况
        4.2.1 整体概况
        4.2.2 农业发展财政资金的配置情况
        4.2.3 农民脱贫增收财政资金的配置情况
    4.3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与典型案例
        4.3.1 贫困县发展概况
        4.3.2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政策规定
        4.3.3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的典型案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双重差分模型
    5.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5.1.1 研究假设
        5.1.2 双重差分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选取
        5.2.2 数据来源
    5.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5.3.1 描述性统计
        5.3.2 对农业产出的效应
        5.3.3 对农民收入的效应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基于中介效应模型
    6.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6.1.1 研究假设
        6.1.2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
    6.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2.1 中介变量选取
        6.2.2 数据来源
    6.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6.3.1 描述性统计
        6.3.2 农业产出的传导效应
        6.3.3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传导效应
        6.3.4 地方财政涉农支出的传导效应
        6.3.5 稳健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与奖励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苏州职业农民职业认同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主要内容
        (一)研究问题、假设来源与理论分析框架
        (二)地方政府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实施现状
        (三)基于“混合方法”的实证验证分析结果
        (四)结论和讨论、政策建议与不足和展望
    六、研究特色与整体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的困难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概念界定、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农民
        (二)职业生涯管理
    二、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一)职业认同(PID)及其影响因素
        (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OCM)及其影响
        (三)内部个体职业生涯管理(IICM)及其影响
        (四)个体职业生涯管理的中介效应
        (五)“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政策的调节作用
        (六)职业农民个体基本特征因素的作用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苏州市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实施现状
    一、苏州市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举措与效果
        (一)制订培育规划描绘职业蓝图
        (二)甄选培育对象实施定向委培
        (三)开展多元合作健全培育体系
        (四)实施终身教育注重素质提升
        (五)培育农民组织加强政农沟通
        (六)强化政策落地全程扶持服务
    二、苏州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实施现状述评与理论匹配分析
        (一)苏州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实施现状述评
        (二)经验事实-理论框架的内容适配分析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苏州市职业农民调查结果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二)变量与测度说明
        (三)样本基本情况
    二、问卷量表检验
        (一)量表的信度检验
        (二)量表的效度检验
    三、假设检验
        (一)描述统计与正态性检验
        (二)相关性关系检验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四)中介效应检验
        (五)带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六)稳健性检验
    四、结合定性资料的综合检验
        (一)基于访谈资料的因果路径确证分析
        (二)职业农民发展问题及政策诉求分析
    五、本章小结
        (一)实证分析结果模型
        (二)研究实证分析结果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与讨论
        (一)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对职业农民职业认同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二)培育政策对职业农民内部个体生涯管理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
        (三)内部个体职业生涯管理:培育政策与职业认同间的“传感器”
        (四)新型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的负向调节:政策边际效果递减的表征
    二、地方政府现行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不足之处与完善建议
        (一)地方政府现行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不足之处
        (二)完善地方政府现行职业农民培育政策的建议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一)研究设计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二)研究结论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
附件2:研究采用的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情况
致谢

四、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 宋帝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3]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4]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蒋崧韬. 四川大学, 2021(12)
  • [5]基于分类分层次视角的湖北省潜江市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研究[D]. 杨瑞. 海南大学, 2021
  • [6]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兴县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研究(1949-1956)[D]. 王莉莉. 山西大学, 2020(03)
  • [8]70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路径及经验研究 ——以社会组织化治理为视角[D]. 刘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贫困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效应评价及其优化[D]. 杨广勇. 山东大学, 2020(04)
  • [10]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苏州职业农民职业认同的视角[D]. 王峥. 苏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对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再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