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晨佳[1](2020)在《高速井泵水力优化及转子稳定性分析》文中指出高速井泵具有结构轻便、性能优越等优点,通过提高转速,实现了其水力性能的大幅提升,同时泵体的体积和重量也得到了缩减,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近年来,高速井泵凭借其特殊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农田灌溉、城市供水、能源开采等各个行业。然而转速的大幅提升,对高速井泵的水力设计、转子稳定性以及整机可靠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100QJ10高速井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优化试验,获得了性能最优的模型。对不同转速下的优化模型进行定常和非定常计算,获得了不同转速下优化模型的外特性及径向力趋势。运用SAMCEF软件分析了优化模型转子在“干湿态”下的临界转速及振型。同时研究了不平衡质量及相位、启动时间、口环动特性以及流体激振力对瞬态响应和谐响应的影响。此外,还通过对初始模型和优化模型进行外特性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1.总结归纳了深井泵、高速泵及转子动力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高速井泵的研究背景及工程意义,并通过研究技术路线图指出各章主要研究内容。2.利用ANSYS软件对100QJ10型高速井泵的三级简化模型进行了正交优化试验,采用7因素3水平的正交表获得了标准工况下的最优模型,并对最优模型进行九级泵体的全流场数值模拟,同时将初始模型和优化模型的外特性模拟值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数值模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高速井泵泵体内无旋涡,能量损失小,进出口压差大,其扬程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叶片出口安放角和叶轮出口边的斜切角度对高速井泵的效率、扬程影响较大。3.对优化模型分别在五种不同转速方案下进行多工况数值模拟,以获取转速对该模型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选取转速分别为3000r/min、6000r/min、9000r/min的三种方案进行非定常计算,获得其径向力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转速越高,高速井泵的水力性能越好。但转速过高会导致功率增大,径向力也会增大,这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利的。4.采用SAMCEF软件对高速井泵转子部件在一维、二维、三维三种模型下进行临界转速计算,对比分析不同模型下的临界转速以及振型。结果表明:三种模型下的临界转速差异不大。“湿态”下考虑口环密封力后,临界转速略有增大,振动幅值减小,说明口环能提高高速井泵转子的稳定性。5.通过瞬态响应分析,对高速井泵转子系统各级叶轮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最大径向位移发生于第四级叶轮处。之后以第四级叶轮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在“干态”及“湿态”下的变化规律。在“干态”下通过改变不平衡质量以及启动时间,发现不平衡质量对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径向位移随着不平衡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此外,启动过快会造成高速井泵的不稳定运行。在“湿态”下,发现叶轮口环对高速井泵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减小径向位移。加载激励力后,转子的稳定性大幅降低,径向位移有了明显增大,并且轴心轨迹也变得更为杂乱。6.对高速井泵进行谐响应分析,分别求解“干湿态”下高速井泵的加速度幅值以及位移幅值。“干态”下对各级叶轮进行对比,发现最大振幅发生在第四级叶轮处。并对第四级叶轮不同不平衡质量相位下的振动幅值的变化进行研究。“湿态”下考虑口环密封力对第四级叶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平衡质量相位的改变会对转子的稳定性产生影响,随着相位的增大振动幅值降低。口环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转子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位移幅值和加速度幅值,一阶涡动频率也有所提升。
甄满[2](2019)在《膜盘联轴器一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小型燃气轮机如今在分布式能源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中高速直驱式转子结构是提高燃气轮机功率密度的有效结构形式,由于双跨转子系统采用联轴器直接联接,使得不对中问题凸显,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因此研究双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对转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MW级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高速直驱式转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膜盘联轴器、双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以及不对中故障动力学特性的研究,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建立双曲线型膜盘联轴器整体结构模型,阐述膜盘联轴器补偿不对中的机理,同时获取膜盘联轴器刚度随膜盘联轴器结构参数变化的影响规律。2.通过建立膜盘联轴器—双跨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双跨转子系统临界转速、模态振型及不平衡响应的动力学特性。3.通过建立膜盘联轴器—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故障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对中量和联轴器刚度对转子系统的影响,为不对中故障诊断以及双跨转子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4.考虑双跨转子系统在复杂载荷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Alford力和不平衡磁拉力对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以上研究工作,主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双曲线型面膜盘联轴器的膜盘结构厚度较薄,分析联轴器刚度时需要考虑膜盘联轴器由于大变形造成的刚度非线性变化,同时扭转刚度随内外径处厚度增大而增大,轴向刚度和角向刚度随内外直径比增大而增大,径向刚度随中间轴长增大而减小的趋势最为明显。2.双跨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模态振型与单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相关,同时联轴器刚度的增加会提高双跨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不平衡响应。3.不对中会降低转子系统的失稳转速,同时,系统表现出更丰富的动力学特性,出现周期4和5等运动形式。联轴器径向刚度和角向刚度的增加会提高转子系统的失稳转速,并且刚度增加导致二倍频响应振幅增加。4.转子系统的非线性行为在Alford力和不平衡磁拉力作用下,混沌运动的范围减少,出现更多的周期运动形式。
余鹏,王俨剀,廖明夫[3](2016)在《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在燃气轮机动力学计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处理时变系统,模拟激振力作用转子振动响应时,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以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燃气轮机低压、高压转子动力学简化模型;推导典型结构单元离散时间传递矩阵,计算转子临界特性;以流体激振和转子热变形两种故障模式为例,引入时变激振力,计算转子异常振动响应。通过实测数据验证,计算结果正确,建模方法、单元离散时间传递矩阵表达式和故障模拟方法可靠,可以直接应用到燃气轮机动力学计算中。
韩放[4](2009)在《复杂转子系统若干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旋转机械作为工业部门中最为重要的机械设备之一,在汽轮机、航空发动机等诸多机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际的转子系统一般都具有十分复杂的几何结构,同时由于频繁的起停以及其他工作原因会使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发生改变,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复杂转子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复杂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的频繁发生也使研究系统的碰摩非线性动力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带有一定工程意义的复杂转子系统为模型,结合传递矩阵法与模态综合法的优点,利用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求解了复杂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算例进行分析,验证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所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研究了在稳态温度场下复杂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并借用模态综合法的思想,在缩减转子系统自由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多盘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分析了双转子系统以及带有畸形结构的双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振型和稳态不平衡响应,通过与传递矩阵——阻抗耦合法结果的对比以及与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的结果的对比,说明了在分析复杂转子系统中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的优越性及准确性。(2)利用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分析了复杂转子系统在稳态温度场下,由于温度应力和热变形所引起的系统动力特性的改变。对比不考虑温度影响下系统的临界转速、振型和不平衡响应结果,说明系统温度变化的不可忽略性。(3)借用模态综合法的思想研究复杂转子系统的非线性碰摩问题,以带有六个盘的单转子系统为例,在进行模型简化缩减自由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发生碰摩时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并讨论在不同盘发生碰摩时以及不同参数对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的影响。
廖爱华[5](2007)在《增压器的非线性力学分析》文中提出涡轮增压器是内燃机的一个重要部件,其安全、平稳、可靠地运行是保证内燃机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铁路向高速、重载运输方向的发展,对大功率高效节能柴油机的工作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代涡轮增压技术大大提高了柴油机的工作效率,但随着柴油机强化度的提高,要求涡轮增压器的压比进一步提高,从而导致压气机的线速度增加;在更高的离心惯性力的作用下,压气机叶轮的变形也将进一步增大。由此产生的叶轮与轴之间配合松弛,导致了涡轮增压器转子的动平衡破坏,轴承磨损加快甚至烧损。对于涡轮增压器这种高速高温精密旋转机械,一旦出现故障,特别是转子部件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涡轮增压器在极短的时间内损坏。为了使压气机叶轮在工作转速下与转子轴配合牢固又不致使因盈量过大而产生过高的装配应力,这就要求对增压器压气机整体配合部位的宏观接触应力状态和涡轮增压器转子部分的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将有助于增压器的设计和加工工艺的改进,从而提高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本论文采用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按三维弹性和弹塑性接触模型研究了增压器压气机中叶轮、轴套和转轴相互的力学行为,并将陀螺转子系统导入哈密顿体系,用辛子空间迭代法对增压器转子动力学进行分析。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与传统的研究方法不同,从另外一个角度研究了增压器非线性力学问题,为增压器非线性力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第一章简单介绍了增压器的发展现状,对增压器系统的建模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了增压器非线性力学研究的重要性,详细论述了接触力学和转子动力学的发展和现状。在最后的部分概述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二章论述了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对弹塑性接触问题求解过程,阐述了子结构技术在结构分析方面的应用。第三章根据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轴套和轴的真实几何尺寸,建立三维轮轴弹性和弹塑性接触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将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及子结构技术引入到压气机三体接触问题的研究中,对增压器压气机叶轮、轴套和轴的接触状态、接触应力和接触位移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且在装配状态和工作状态下对不同的转速、过盈值、轴套壁厚和摩擦系数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分析和比较,得出了大量三体间接触状态和接触应力随这些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为确定合理的接触参数提供设计依据。第四章介绍了涡轮增压器叶轮超速预过载处理技术。应用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研究了超速预过载处理后压气机叶轮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以及超速转速与压气机叶轮的最大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超速处理后的的压气机在工作状态下的叶轮、轴套与轴之间的接触应力的大小及相应分布规律,以及压气机叶轮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和位移情况。确定了压气机叶轮的最佳超速转速,分析了超速预过载技术对压气机叶轮安全裕度的影响,表明了超速工艺在压气机叶轮制造中的必要性,也为压气机叶轮的设计和加工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第五章借鉴了对称矩阵的子空间迭代法的思想,将辛子空间迭代法应用于增压器系统,研究其高速旋转时转子系统刚度不正定问题的转子动力学计算。本论文将有限元模型与辛子空间迭代法相结合,以某增压器转子为例,充分考虑涡轮增压器的特殊性,建立了涡轮增压器转子的有限元模型,并在计算模型中综合考虑了轮盘的陀螺力矩,转动惯量、支承和轴套等因素,分别计算了增压器转子在不同支承刚度、支承的位置和轴径大小下临界转速、振型的变化趋势,详尽的分析了这些关键参数对增压器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计算转子临界转速的有限元程序。第六章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内容和工作。本论文的研究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9013,10225212,10421202)、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PCSIRT)、国家基础性发展规划项目(2005CB321704)资助计划的一部分。
侯海云[6](2006)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研究》文中提出在转子—轴承系统中,由于制造、安装和运行环境的影响,不对中是不可避免的。不对中状态转子的运动能引起机械的振动、轴承的磨损和轴的挠曲变形等,对系统的平稳运行危害极大。因此研究转子系统的不对中量对轴承的动静特性、系统的临界转速、稳定性和不平衡响应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根据集总参数法建立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的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振动理论分析了系统的临界转速、稳定性和不平衡响应。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首先计算向心滚动轴承各滚动体的负荷,并对工作状态下单个滚动体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滚动轴承的动力学模型,得出刚度与滚动轴承动力学特性的关系。对动态油膜力进行线性化,将径向滑动轴承模化成刚度阻尼系统,计算径向滑动轴承的油膜力;采用窄轴承理论和甘贝尔边界条件,得出短轴承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表达式。建立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然后分析轴段的受力和圆盘的运动,列出了质点单元的运动方程和单元的运动微分方程。并结合系统中典型部件的受力情况,建立不对中的转子—轴承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考虑到实际系统的复杂性,对系统中的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讨论不对中因素对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影响,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轴承的静动特性(负荷分配、轴承的刚度和阻尼)与转子系统的不对中量有关。此外,分别计算对称转子—滑动轴承和不对称—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失稳转速和不平衡响应,分析了系统的固有振型,稳定性和不平衡响应。 最后计算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失稳转速和不平衡响应。重点讨论系统的固有振型,稳定性和不平衡响应,分析不对中量对系统各结点振动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不对中转子系统的低阶临界转速与对中转子系统的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系统失稳前,对中系统存在一些高阶临界转速,而不对中系统不存在,
李全通,廖明夫[7](2002)在《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具有分叉式畸形结构及特殊的支承形式转子系统 ,建立临界转速计算模型 ,提出分别从转子两端向中间分叉处结合部位进行矩阵传递、而在结合处求解动力方程的思路。为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提供了一种方便的计算方法
二、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井泵水力优化及转子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实际工程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井泵研究现状 |
1.2.2 高速泵研究现状 |
1.2.3 转子动力学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井泵正交优化及水力样机试验 |
2.1 基本参数及三维建模 |
2.1.1 计算模型基本参数 |
2.1.2 计算域 |
2.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分析 |
2.2.1 网格划分方法 |
2.2.2 网格无关性分析 |
2.3 前处理设置 |
2.3.1 湍流模型 |
2.3.2 边界条件及求解控制参数 |
2.4 试验验证 |
2.4.1 外特性试验 |
2.4.2 外特性对比 |
2.5 正交优化试验 |
2.5.1 试验方案 |
2.5.2 正交设计结果分析 |
2.5.3 优化模型与原模型对比 |
2.6 优化模型数值模拟 |
2.6.1 泵体中间截面静压分布 |
2.6.2 叶轮中间截面静压分布 |
2.6.3 叶轮中间截面速度分布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转速下水力性能及径向力研究分析 |
3.1 相似理论 |
3.2 不同转速下高速井泵水力性能分析 |
3.3 不同转速下高速井泵径向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分析 |
4.1 转子的临界转速 |
4.2 转子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 |
4.2.1 邓克莱法 |
4.2.2 有限元法 |
4.3 陀螺力矩 |
4.4 轴承动力特性系数 |
4.4.1 轴承结构简化 |
4.4.2 轴承阻尼系数 |
4.4.3 轴承刚度系数 |
4.5 环压密封动力特性系数 |
4.5.1 环压密封工作原理 |
4.5.2 口环动力特性系数 |
4.6 三种计算模型的一阶临界转速分析 |
4.6.1 计算模型的选择 |
4.6.2 一维简支梁模型 |
4.6.3 二维傅里叶模型 |
4.6.4 三维实体模型 |
4.7 “湿态”下转子部件临界转速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子系统瞬态响应分析 |
5.1 理论基础 |
5.1.1 转子失衡 |
5.1.2 转子允许的剩余不平衡质量 |
5.2 瞬态分析计算基础 |
5.3 “干态”下瞬态响应分析 |
5.3.1 不同不平衡质量的瞬态响应分析 |
5.3.2 不同启动时间的瞬态响应分析 |
5.4 “湿态”下瞬态响应分析 |
5.4.1 考虑口环动力特性的瞬态响应分析 |
5.4.2 考虑流体激励力的瞬态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子系统谐响应分析 |
6.1 理论基础 |
6.2 “干态”下谐响应分析 |
6.2.1 不平衡质量 |
6.2.2 不同不平衡质量相位 |
6.3 “湿态”下谐响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膜盘联轴器一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弹性联轴器发展现状 |
1.2.2 双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发展现状 |
1.2.3 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
1.2.4 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振动特性研究进展 |
1.2.5 复杂载荷下双跨转子系统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理论及数值计算方法 |
2.1 引言 |
2.2 转子—轴承系统基本理论 |
2.2.1 非线性动力学系统 |
2.2.2 分叉混沌理论概述 |
2.2.3 有限元方法及数值求解 |
2.3 数值计算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膜盘联轴器刚度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膜盘联轴器力学模型 |
3.3 膜盘联轴器有限元模型 |
3.3.1 膜盘联轴器建模 |
3.3.2 膜盘联轴器加载与约束 |
3.4 算例分析 |
3.4.1 变外径处厚度对联轴器刚度的影响 |
3.4.2 变内外直径比对联轴器刚度的影响 |
3.4.3 变中间轴长对联轴器刚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单元运动微分方程 |
4.2.1 弹性轴段单元 |
4.2.2 刚性圆盘单元 |
4.2.3 轴承单元 |
4.3 双跨转子动力学模型 |
4.4 双跨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 |
4.4.1 双跨转子系统临界转速和模态振型 |
4.4.2 双跨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分析 |
4.4.3 膜盘联轴器刚度对双跨转子系统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特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对中动力学模型 |
5.2.1 平行不对中模型 |
5.2.2 角向不对中模型 |
5.2.3 非线性滑动轴承模型 |
5.2.4 动力学计算模型 |
5.3 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
5.3.1 无故障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
5.3.2 平行不对中故障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
5.3.3 角向不对中故障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
5.3.4 联轴器刚度对系统动力学行为影响 |
5.4 复杂载荷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分析 |
5.4.1 Alford力 |
5.4.2 不平衡磁拉力 |
5.4.3 复杂载荷受力下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在燃气轮机动力学计算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模型 |
2 离散时间单元传递矩阵的建立 |
1) 集中质量站单元离散时间传递矩阵 |
2) 等截面薄圆盘离散时间传递矩阵 |
3 临界特性计算 |
4 激振力作用转子振动响应 |
4. 1 流体激振故障 |
4. 2 热变形故障 |
5 结束语 |
(4)复杂转子系统若干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对转子系统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对热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国内外对碰摩问题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利用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分析复杂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 |
2.1 引言 |
2.2 利用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分析双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 |
2.2.1 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的基本原理 |
2.2.2 临界转速及振型的求解 |
2.2.3 稳态不平衡响应的求解 |
2.3 利用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分析带有畸形结构的转子系统的动力特性 |
2.3.1 传递矩阵—模态综合法的具体分析过程 |
2.3.2 临界转速及振型的求解 |
2.4 复杂转子系统动力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
2.4.1 内容概述 |
2.4.2 算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稳态温度场下转子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稳态温度场下的热传导理论 |
3.2.2 稳态温度场下转子系统振动方程的建立 |
3.3 算例分析 |
3.3.1 单转子系统的稳态热振动分析 |
3.3.2 双转子系统的稳态热振动分析 |
3.3.3 稳态温度场下转子系统的稳态不平衡响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涡摆耦合多盘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特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及运动微分方程 |
4.2.1 涡摆耦合多盘碰摩转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4.2.2 非线性碰摩力 |
4.2.3 运动微分方程 |
4.3 非线性特性分析 |
4.3.1 一个盘发生碰摩时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
4.3.2 两个盘发生碰摩时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5)增压器的非线性力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涡轮增压器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增压技术及其类型 |
1.2.2 涡轮增压器的发展 |
1.2.3 涡轮增压器结构分析的现状与发展 |
1.3 非线性问题的分类 |
1.4 接触问题的研究发展概况 |
1.4.1 经典弹性接触力学的发展概况 |
1.4.2 非经典接触力学的发展概况 |
1.5 转子动力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
1.5.1 转子动力学的发展现状 |
1.5.2 转子动力学的计算分析方法的发展现状 |
1.6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2 计算理论与算法 |
2.1 参变量变分原理 |
2.2 接触问题的一般描述和基本方程 |
2.3 空间弹塑性接触问题参数二次规划法 |
2.3.1 空间弹塑性接触系统控制方程 |
2.3.2 空间弹塑性接触问题参变量最小势能原理 |
2.3.3 空间弹塑性接触问题参数二次规划解 |
2.4 多重子结构分析技术 |
2.4.1 弹性问题多重子结构分析方法 |
2.4.2 非线性分析多重子结构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增压器压气机的弹性与弹塑性接触计算分析 |
3.1 引言 |
3.2 过盈配合 |
3.3 压气机的接触计算模型 |
3.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2 计算模型的离散化 |
3.3.3 材料特性 |
3.3.4 载荷和边界条件 |
3.4 弹性接触计算 |
3.4.1 装配状态下接触应力分布状况 |
3.4.2 装配状态下摩擦系数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
3.4.3 不同转速的影响 |
3.4.4 压气机的应力和位移 |
3.5 弹塑性接触计算 |
3.5.1 计算模型的离散化 |
3.5.2 载荷和边界条件 |
3.5.3 转速与接触应力的关系 |
3.5.4 转速与接触点相对位移的关系 |
3.5.5 不同过盈值下转速与接触应力的关系 |
3.5.6 不同轴套壁厚下转速与接触应力的关系 |
3.5.7 压气机的应力和位移 |
3.6 本章小结 |
4 超速压气机的弹塑性与弹塑性接触分析 |
4.1 引言 |
4.2 压气机叶轮超速工艺的研究概况 |
4.2.1 叶轮超速自增强处理的原理 |
4.2.2 计算方法概况 |
4.3 超速转速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4.3.1 计算模型与载荷的施加 |
4.3.2 超速转速下的弹塑性分析 |
4.3.3 残余应力与残余应变的分析 |
4.3.4 超速转速与最大残余应力、位移的关系 |
4.4 超速处理后工作转速下的计算结果分析 |
4.4.1 计算模型与载荷的施加 |
4.4.2 超速转速与接触应力的关系 |
4.4.3 超速转速与相对位移的关系 |
4.4.4 超速转速与过盈值的关系 |
4.4.5 工作状态下压气机的应力和位移 |
4.4.5 超速预过载后压气机的安全系数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陀螺系统辛子空间迭代法的增压器转子动力学分析 |
5.1 引言 |
5.2 转子的临界转速 |
5.2.1 转子的涡动 |
5.2.2 圆盘偏心引起的振动,临界转速 |
5.2.3 陀螺效应 |
5.2.4 影响转子—支承系统临界转速的因素 |
5.3 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方法 |
5.3.1 建立转子动力学模型时应遵循原则 |
5.3.2 连续转子离散化模型 |
5.4 陀螺系统的辛子空间迭代法 |
5.4.1 陀螺力对振动稳定性的影响 |
5.4.2 陀螺系统的辛求解方法 |
5.4.3 陀螺系统的辛子空间迭代法的具体步骤 |
5.4.4 陀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振型 |
5.4.5 数值算例 |
5.5 增压器转子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5.5.1 增压器转子结构 |
5.5.2 增压器转子的计算模型 |
5.5.3 增压器转子的临界转速与振型 |
5.5.4 增压器转子结构参数对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不对中转子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本文课题的提出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4.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2 本课题的内容组织安排 |
2 滚动轴承的力学模型 |
2.1 概述 |
2.2 滚动轴承的静力学分析 |
2.2.1 向心滚动轴承各滚动体负荷的计算 |
2.2.2 工作状态下单个滚动体单元的受力分析 |
2.2.3 滚动轴承的动力学模型 |
2.3 小结 |
3 滑动轴承的力学模型 |
3.1 概述 |
3.2 流体动压径向滑动轴承的力学模型 |
3.2.1 滑动轴承工作原理的概述 |
3.2.2 雷诺方程 |
3.2.3 固定瓦径向滑动轴承的刚度和阻尼 |
3.2.4 固定瓦径向滑动轴承的力学模型 |
3.3 小结 |
4 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4.1 概述 |
4.2 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简化模型 |
4.3 单元的运动微分方程 |
4.3.1 轴段的受力 |
4.3.2 圆盘的运动 |
4.3.3 质点单元的运动方程 |
4.3.4 单元的运动微分方程 |
4.4 转子—轴承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
4.4.1 边界条件 |
4.4.2 无量纲化 |
4.4.3 运动微分方程 |
4.5 转子不对中因素的影响 |
4.6 小结 |
5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 |
5.2.1 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 |
5.2.2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 |
5.2.3 对比两个系统的临界转速 |
5.3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稳定性 |
5.3.1 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5.3.2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5.3.3 两个系统的稳定性的比较 |
5.4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5.4.1 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分析 |
5.4.2 不对称不对中转子—滑动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分析 |
5.4.3 对比两个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5.5 小结 |
6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分析 |
6.1 概述 |
6.2 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临界转速的求解方法 |
6.3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 |
6.3.1 系统的几何结构和物理参数 |
6.3.2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临界转速 |
6.3.3 分析不对中量对系统临界转速的影响 |
6.3.4 分析不对中量对轴承静动特性的影响 |
6.4 小结 |
7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7.1 概述 |
7.2 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
7.3 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判断指标 |
7.4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7.4.1 系统的几何结构和物理参数 |
7.4.2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7.4.3 分析不对中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7.5 小结 |
8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8.1 概述 |
8.2 不平衡响应的直接求解方法 |
8.3 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的求解方法 |
8.4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8.4.1 系统的几何结构和物理参数 |
8.4.2 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 |
8.4.3 分析不对中量对系统不平衡响应的影响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论 |
9.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计算模型 |
2 传递过程与求解 |
3 特殊支承传递矩阵[4] |
四、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井泵水力优化及转子稳定性分析[D]. 周晨佳. 江苏大学, 2020(02)
- [2]膜盘联轴器一双跨转子系统不对中动力学特性分析[D]. 甄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19(08)
- [3]离散时间传递矩阵法在燃气轮机动力学计算中的应用[J]. 余鹏,王俨剀,廖明夫.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6(03)
- [4]复杂转子系统若干动力学特性的研究[D]. 韩放. 东北大学, 2009(06)
- [5]增压器的非线性力学分析[D]. 廖爱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1)
- [6]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联合作用下不对中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研究[D]. 侯海云. 西安科技大学, 2006(02)
- [7]分叉式畸形结构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的计算方法[J]. 李全通,廖明夫.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