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煤工序在炼焦生产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郭艺乐[1](2021)在《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在T煤炭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黄耿博[2](2021)在《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焦化行业在我国能源与化工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煤焦化工艺流程长、副反应众多,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种类繁多、成分复杂的煤焦化固废,这些固废大多含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等污染物,不当的处理、利用和处置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开展煤焦化固废的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对于提高煤焦化固废利用处置技术与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煤焦化固废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煤焦化工艺流程与产废节点,应用产生源归类解析原理构建了表征煤焦化固废共性特征的分类方法和清单,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结果对煤焦化固废的组成特性与污染特性开展了研究;同时选取焦油渣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焦油渣焚烧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特性。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的方法和清单。本方法通过工业节点分析确定了煤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39种固体废物,应用产生源归类解析原理将产生源特征相似的煤焦化固废归类于煤气净化单元、副产物深加工单元、筛分除尘单元、废水处理单元等4个共性产生源,形成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2)识别了煤焦化不同共性产生源固废的组成特性。其中煤气净化单元固废挥发分、固定碳含量偏高,水分、灰分含量偏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物质成分以Al2O3、Fe2O3和Si O2为主;副产物深加工单元固废挥发分含量最高,固定碳含量偏高,水分、灰分含量偏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物质成分以Fe2O3为主;筛分除尘单元固废固定碳含量偏高,水分、灰分、挥发分含量偏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物质成分以Si O2和Al2O3为主;废水处理单元固废水分含量最高,灰分、挥发分含量偏高,固定碳含量最低,主要组成元素为C、O,物质成分以Fe2O3为主。(3)识别了煤焦化不同共性产生源固废的污染物特性。其中煤气净化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9638~271800mg/kg,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Pb、Cr、Zn、Ni含量偏高且Pb>Cr>Zn>Ni>Cu>Cd>As>Hg;副产物深加工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59250~138190mg/kg,主要以4~6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Pb含量偏高且Pb>Zn>Cr>Ni>Cu>Cd>As>Hg;筛分除尘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8.17~5172.20mg/kg,主要以4~6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Cr、Cu、Zn、Pb含量偏高且Cr>Cu>Zn>Pb>As>Ni>Cd>Hg;废水处理单元固废多环芳烃含量区间为278.04~6682.90mg/kg,主要以4~6环的多环芳烃为主,重金属Zn、Cu含量偏高且Zn>Cu>Ni>Cr>Pb>As>Cd>Hg。(4)分析了煤、焦油渣、混合燃料(煤掺20%焦油渣)在空气氛围下的焚烧特性。煤的失重主要发生在400℃~850℃,在680℃时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63.28%;焦油渣的失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温度140℃时失重速率最大,第二阶段失重较为缓慢,第三阶段为主要失重阶段,在640℃时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90.81%;混合燃料的失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20℃时失重速率最大,第二阶段失重不明显,第三阶段在700℃时失重速率最大,总失重率为80.51%。(5)探讨了煤、焦油渣、混合燃料(煤掺20%焦油渣)在不同温度下焚烧多环芳烃与重金属的排放特性。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煤焚烧烟气的多环芳烃排放因子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焦油渣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混合燃料呈逐渐减少趋势。烟气中主要以2~3环的多环芳烃为主,多环芳烃在烟气中的分配率远大于底渣,焚烧处置多环芳烃对大气的环境风险更高;随着焚烧温度的升高,重金属在烟气中的排放因子均呈增加趋势,500~700℃时变化不大,900~1200℃时显着增加;难挥发重金属Cu、Ni、Cr在烟气与底渣中的分配受温度影响不明显,易挥发重金属Pb、Zn、Cd、As随着温度的升高,在烟气中的分配率显着增加,对大气的环境风险提高。本研究构建了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分析了各共性产生源煤焦化固废的组成特性与污染特性,研究了典型煤焦化固废焦油渣焚烧处置过程的二次污染特性,为建立基于固废特性的分类方法提供参考,为煤焦化固废的利用处置和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与科学依据。
郝雅琼,黄启飞,杨玉飞,王宁,刘宏博[3](2021)在《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焦炭生产国和供应商,以常规焦炉炼焦工艺为主,常规焦炉会排放气体、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常规焦炉危险废物的产生现状是种类多、产生工艺节点多样、产生量大、污染物种类繁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大.对高附加值的高温煤焦油采取深加工的方式生产多种化工原料,脱硫废液的利用方式是提取单品精盐和制酸,其他低附加值的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炼焦.当前,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存在3个问题:(1)部分高温煤焦油深加工技术不属于清洁生产技术;(2)脱硫废液提取的盐缺乏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脱硫废液制酸设备稳定运行难度较大;(3)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可能引起炼焦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风险增大.针对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存在的问题,建议从3个方面提高炼焦危险废物利用率和加强安全处置:(1)遵循《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利用环节豁免条件,采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促进高温煤焦油利用;(2)制定以脱硫废液为原料提取盐的污染控制标准或技术规范,将小规模企业产生的脱硫废液"点对点"集中输送至专门利用脱硫废液制酸的企业生产硫酸,开发易于推广、平稳高效连续运行和自动化控制的提盐和制酸技术,提高脱硫废液利用水平;(3)常规焦炉危险废物返回配煤工序炼焦时应精准管控,确保炼焦产品质量,防范环境风险.
姜敏[4](2021)在《焦化行业职业暴露风险评价及METTL14/miR-92a-3p/RGS3通路在焦炉逸散物致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焦化作业在备煤、炼焦和回收等多个生产环节均易产生焦炉逸散物、粉尘、一氧化碳等多种职业危险因素的污染,且排放特征极其复杂,环境风险水平高,因此对污染物暴露的环境浓度进行准确评估尤为必要。然而,我国仍然是以环境监测或生物检测等方式来评估职业污染物的暴露水平,浪费人力物力的同时,还由于工作场所和个体的差异而限制了研究结果的外推。此外,焦化工人生产活动中暴露的大量环境污染物可对其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定期监测焦化行业职业污染物的暴露浓度和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对焦化作业人群健康危害控制的基础。虽然目前关于焦化污染物在人体各器官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已有诸多报道,但其确切的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阐明。近年来,作为一种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模式,RNA甲基化的作用和功能正不断被发掘,其中RNA m6A修饰作为真核生物中丰度最高的RNA甲基化修饰方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此外,微小RNA(micro RNA,miRNA)作为一类长度在19-25个核苷酸之间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其成熟体在转录后水平与靶基因的信使RNA的3’非翻译端特异性结合,通过调控翻译过程来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物过程,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m6A修饰及相关miRNA是否参与焦炉逸散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按照污染物类别和数据类型分别构建特定年份-职业及工种的职业暴露矩阵,并通过该职业暴露矩阵对各污染物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估,以探究不同污染物暴露水平对焦化工人呼吸系统损伤的影响。此外,通过建立焦炉逸散物致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细胞模型,探究m6A相关酶系及相关miRNA及其靶向调控基因在焦炉逸散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功能及通路,为进一步评估焦炉逸散物的健康损害效应,建立健全焦化作业人群的健康防护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构建焦化行业主要职业污染物的特定年份-职业及工种的职业暴露矩阵以评估各污染物的暴露水平,从而探究不同污染物的暴露对焦化作业工人肺损伤的影响,并利用不同体外实验探索m6A相关酶系及相关miRNA及其靶向调控基因在焦炉逸散物诱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生物学改变,进而明确焦炉逸散物在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第一部分研究通过专家咨询及文献查阅等方式,确定焦化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险因素并收集相应污染物的职业暴露数据,将收集的数据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利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训练集中不同污染物分别构建特定年份-职业及工种的职业暴露矩阵。将已构建的职业暴露矩阵中污染物的预测浓度与验证集中的实测浓度以及焦化工人尿液中多环芳烃的内暴露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相关性散点图和Bland-Altman图,对职业暴露矩阵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行评价。第二部分研究以某焦化厂不同生产车间1810名工人为目标人群,调查其基本人口学信息,生活习惯和既往病史以及职业史,并基于前期的职业暴露矩阵计算各污染物的个体累积暴露剂量,同时进行肺功能各指标的检测,以焦炉工人是否发生肺通气障碍为因变量,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累积工龄以及污染物累积暴露量为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以识别职业风险因素并对其风险水平进行评估。第三部分研究首先采用二甲基亚砜配制的焦炉逸散物有机提取物溶液按20mg/ml的浓度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慢性染毒以构建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模型,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验证细胞是否完成恶性转化。然后利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固定细胞以后,利用PI染料检测细胞周期过程的改变;采用7-AAD和Annexin V-APC双染料法对细胞进行染色,以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通过上述功能学实验判断焦炉逸散物对恶性转化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然后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恶性转化细胞中METTL3,METTL14以及miR-92a-3p的表达水平的改变,同时利用Starbase以及Linked Omics等数据库预测miR-92a-3p的下游靶基因,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技术验证miR-92a-3p对下游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此外,通过向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中转染METTL14过表达质粒,并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方法探究METTL14对miR-92a-3p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模型拟合及职业暴露矩阵构建,并利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污染物累积暴露水平的计算。同时运用Med Calc 18.2.1绘制Bland-Altman图;SPSS 22.0被用于数据的整理、Spearman秩和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模型的构建。Student’s t检验被用于两组连续型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三组及以上连续性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的比较则采用方差分析,并采用Dunnett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进行两两比较;此外,χ2检验被用于分类变量间的比较。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通过专家评价,将焦炉逸散物、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和噪声作为焦化行业的主要职业污染物纳入研究,并最终收集6021条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数据和2356条短时间暴露水平数据,其中涵盖27个职业和35个工种,所涉及年份从1977年至2018年。通过拟合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依据暴露类型对五种污染物分别构建相应职业暴露矩阵。Spearman秩相关检验、散点图及Bland-Altman图表明,除噪声短时间暴露浓度矩阵数据与验证集数据之间相关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数据间一致性均较好。对内暴露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除9-羟基菲外,1-羟基吡和1-羟基萘的浓度与焦炉逸散物职业暴露矩阵预测值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焦炉工人肺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升高,比值比为1.092(1.057-1.129)。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人群更容易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其比值比为1.359(1.079-1.710)。然而,累积工龄是焦化作业工人肺功能障碍发生的一个保护性因素(比值比为0.716(0.586-0.874))。此外,随着COE和噪声累积暴露的增加,焦化工人发生肺通气障碍的风险也在显着提高。COE和噪声的累积暴露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肺通气障碍的危险性分别提高至1.295和1.002倍。而与高温累积暴露水平在200℃以下的个体相比,累积暴露水平在200-500℃、500-800℃和800℃及以上的个体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发生风险依次为3.717倍、3.839倍和5.015倍。通过对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累积工龄、吸烟状况、焦炉逸散物、噪声和高温的不同累积暴露水平均会影响焦化工人的肺功能状况。与不吸烟人群相比,吸烟工人更容易发生阻塞性肺通气障碍,比值比和95%可信区间为1.342(1.045-1.722)。随着焦炉逸散物和噪声的累积暴露量的增加,其比值比分别为1.513(1.259-1.818)和1.003(1.000-1.006)。与高温累积暴露水平在200℃以下的个体相比,累积暴露水平在200-500℃、500-800℃和800℃及以上者,比值比分别为4.950(2.935-8.348)、5.728(2.539-12.923)和8.081(2.459-26.552)。然而,随着累积工龄的增加,阻塞性肺通气障碍的发病风险反而降低(比值比为0.677,P<0.001)。当以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为因变量进行模型拟合时,累积工龄、焦炉逸散物和噪声累积暴露量的危险作用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吸烟和累积暴露于200-500℃的高温下仍会增加工人发生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风险,其比值比分别为1.401(1.070-1.835)和1.771(1.160-2.703)。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的风险也随之提高,比值比为1.050(P<0.001)。3.利用焦炉逸散物的有机提取物对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进行染毒以建立细胞恶性转化模型。功能学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恶性转化组细胞的分裂和增殖能力受到显着促进,而细胞凋亡过程则未见显着变化。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NA甲基化转移酶METTL3和METTL14以及miR-92a-3p表达量的改变,结果发现在恶性转化组细胞中,METTL14和miR-92a-3p的表达显着上调,但未观察到METTL3表达水平的改变。接下来本研究应用Target Scan和Starbase等数据库对miR-92a-3p下游靶基因进行预测,发现RGS3可能是miR-92a-3p的潜在靶向调控基因,通过Linked Omics在线网站分析发现miR-92a-3p与RGS3的表达量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然后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证实了miR-92a-3p可以直接结合到RGS3的3’-UTR区并抑制RGS3的表达。且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恶性转化组细胞中RGS3表达水平显着降低。此外,向细胞中转入METTL14过表达质粒以后,发现miR-92a-3p及其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miR-92a-3p的表达显着上调而RGS3的表达则受到相应抑制。结论:1.本研究构建焦化行业五种主要职业污染物(焦炉逸散物,粉尘,一氧化碳,高温和噪声)的职业暴露矩阵。2.基于前述职业暴露矩阵,通过评估各污染物暴露水平对焦化工人肺功能损伤的影响,发现焦炉逸散物、噪声和高温的累积暴露可显着提高焦化工人肺功能障碍的风险。3.焦炉逸散物可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增殖以维持细胞的恶性表型并通过METTL14/miR-92a-3p/RGS3通路发挥作用。
刘有势[5](2020)在《智能配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实际炼焦生产过程中,在炼焦工况平顺及单煤质量稳定的前提下,焦炭质量主要受到配合煤质量的影响,而配合煤质量由单煤质量和配煤比决定,因此影响焦炭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配煤比。本文从焦化厂实际炼焦生产数据出发,挖掘煤-焦-工况数据关系,提出一种配煤比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配煤比,提高了配煤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从炼焦配煤生产过程出发,分析了单煤与配合煤之间的关系,采用线性加权构建了配合煤质量预测模型。详细分析了影响焦炭质量的因素,包括配合煤质量以及炼焦工况,采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对考虑工况与不考虑工况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精度的对比分析。为了提高神经网络预测精度,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的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进行了预测精度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改善了焦炭质量预测精度。2.针对传统人工配煤工作效率低、质量波动大等缺点,分析了实际炼焦生产过程数据,从焦化企业的质量报表与生产工艺报表中分析、提取影响焦炭质量的炼焦生产过程数据,完成了配合煤质量-炼焦工况-焦炭质量数据的精确匹配,基于需求的焦炭质量参数、给定的工况数据以及单煤质量参数,考虑生产成本和库存等相关约束,提出了一种智能配煤计算方法,建立了配煤比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计算出配煤方案。对实际焦-煤-工况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整理了专家经验,建立了优化配煤比的专家知识库。3.在.NET开发平台下,以C#和SQL数据库为开发工具,完成了智能配煤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该系统在焦化厂运行稳定。企业反馈结果表明该智能配煤系统能够满足焦化厂实际生产需求,所设计的智能配煤算法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配煤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焦炭质量预测精度。
张晓柱[6](2019)在《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一项必备工具,也是企业走智能化与自动化道路的基础。中煤旭阳公司是一家独立焦化企业,以炼焦为基础,以后续化产品、煤气等副产品的开发利用做为下游发展方向。其生产工艺既包括了较为粗放型的炼焦工艺,也包括了控制较为精密的焦炉煤气制SNG(Synthetic Natural Gas合成天然气)的化工工艺。由于各自工艺之间差别较大也就导致了中煤旭阳的工艺信息化管理在各工序之间的联系及融合上存在着各种问题。本文以解决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对工艺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工艺信息化管理相关文献进行了查阅和学习,对焦化企业工艺信息化管理所使用的主要工具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同时分析了工艺信息化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其次,本文对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分析工作以工序为单位开展,通过对工艺信息化管理系统内容及功能的分析,以及使用人员的调查统计,找出了各工序的工艺信息化管理系统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次,本文结合中煤旭阳工艺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及工艺信息化管理未来的发展趋势,从硬件更新、软件系统融合完善、自动化升级和信息智能化功能开发四个方面,设计了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的具体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路径进行了规划。最后,本文从管理层面、团队建设层面和技术层面分别提出了保障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方案能够有效推行的措施。
沈昌娇[7](2020)在《某焦化厂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某建设外资厂区的废弃焦化厂遗留场地为研究对象,经过现场调研、采集样品、检测样品,获取实际场地环境污染值。对比中美标准(HJ25.3-2014、GB 36600-2018、美国通用土壤筛选基准等),取其较严格的基准作场地风险评估和修复目标研究,为企业投资前的环境预调查和决策层提供参考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经现场勘探,一些厂房的残留地存在有机物渗出现象,如回收一分厂、焦油分厂等。2.根据现场采样,检测样品,并对结果加以分析。苯系物、多环芳烃、杂环芳烃通过大气扩散形式污染场地内表层土壤,多环芳烃污染较为严重,苯系物在表层土以及深层土污染较轻,重金属中砷超标,并以表层土壤为主。与其他相关研究对比,多环芳烃污染表层面积较广,苯系物污染中层面积较广。3.溶质运移模型分析可知,污染物在地下水的迁移相对较慢。10年间萘沿水流方向的污染距离约100米,苯为150米,侧向迁移距离更小。4.采用Pro UCL模型计算污染物95%置信上限浓度,并通过参考剂量和线性模型分别推算出污染物质的毒性效应。发现苯并(g,h,i)芘属于非致癌物质,其他污染物均为致癌物质。5.对污染物进行风险评估,重金属砷存在致癌风险,但致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多环芳烃、苯系物均超出致癌风险可接受值。6.用RCBA模型计算并经EMSOFT模型修正后确定的修复目标:表层中苯并(a)蒽为2.4mg/kg、苯并(a)芘为0.24mg/kg、茚并(1,2,3-cd)芘为2.4mg/kg,第二层与第三层:苯为19mg/kg。修复场地主要位于回收一分厂、回收二分厂、焦油分厂、煤气精制分厂、精苯分厂等残留地。综上所述,污染场地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关键值对比了中美土壤筛选标准,选定较为严格的美国基准进行了评价,为企业项目场地修复和决策层参考数据。论文也可以为相似污染场地提供污染物特征参数,并为指导土壤治理技术的筛选以及治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润芳[8](2019)在《中煤旭阳能源管理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如今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的安全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煤旭阳焦化有限公司作为典型的能源加工转换企业,其原材料:洗精煤,主要产品:焦炭、煤焦油、粗苯、净煤气以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新水、电力、蒸汽、压缩空气等的消耗都属于能源的范畴。焦炭是钢铁生产的基础原料之一,所以焦化行业同钢铁行业一样,面临着产能过剩、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大的问题。中煤旭阳作为焦化企业其节能减排的形势极为严峻。而能源管理是以管理为手段,对能源的生产、输运、分配、利用的全过程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率、能源的消耗方式等进行分析,进而找到企业能源节约潜力的管理模式。不断提高企业能源管理的水平,能源的利用率,进而节约能源消耗,是企业能源管理的目的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政策要求。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能源、能源管理、能源管理体系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能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了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情况以及能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然后,对中煤旭阳的能源消耗特点、能源系统流程、能源结构、用能设备以及能源管理组织建设、能源管理制度、能源计量管理等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能源管理中存在的能源管理组织、能源管理制度、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了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必要性,然后根据能源管理体系建立需求制定了能源方针、确定了领导职责、确定了体系边界并组织了体系的贯标培训。之后按照法律法规识别、能源评审等程序,确定了能源基准、能源目标、指标以及能源绩效参数,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方案、措施,建立了能源管理体系。最后,从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并进行全面的学习、培训;重视能源管理组织的建立以及能源管理配套制度的建设方面说明了体系的运行过程。然后对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制定了保障措施。
曹舒琳[9](2019)在《SX焦化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公司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与此同时面对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成本作为公司的生命线,需要公司时刻关注、研究变化、把握规律,以增强自身竞争力。现阶段,作业成本法作为比较先进的管理方法,越来越得到更多公司的接受和认可,作业成本法是非常有效且科学的。从成本动因的层面出发,将公司的成本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了良好的结合,为公司管理者的科学决策奠定基础,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不足。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研究背景以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及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包括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作业中心、资源、成本动因的含义及工作原理。第三部分介绍了 SX焦化公司的概况、组织架构,同时对SX焦化公司目前的成本核算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到公司的成本核算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制造费用的成本信息核算出现缺陷。第四部分为SX焦化公司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作业成本法在SX焦化的应用方案设计。根据SX焦化公司的生产流程,划分了八个作业中心,确定作业动因并进行成本的归集,计算出作业成本法下各个产品的成本。第五部分介绍了 SX焦化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措施。最后介绍了基于对SX焦化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而得出的结论。文章通过对SX焦化公司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为公司设计了作业成本法的具体流程和方案,通过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之间进行差异分析,进一步说明作业成本法的优势所在。阐述作业成本法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成本信息,对公司的长远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同时,文章也对类似行业实施作业成本法提供借鉴作用。
王岩,赵奇,裴贤丰[10](2019)在《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下的备煤技术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我国焦化行业备煤工序在煤场管理、分析化验、配煤技术管理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基于系统最优理念,从最适合工艺技术甄选、分析化验数据系统化管理、精细化配煤、配煤与炼焦融合管理等方面提出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下的备煤技术发展建议。
二、备煤工序在炼焦生产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备煤工序在炼焦生产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固废分类方法发展动态 |
1.2.1 国外固废分类方法与体系 |
1.2.2 国内固废分类方法与体系 |
1.2.3 煤焦化固废的分类体系 |
1.3 煤焦化固废特性研究概况 |
1.3.1 煤焦化固废组成特性 |
1.3.2 煤焦化固废污染特性 |
1.3.3 煤焦化固废的二次污染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研究 |
1.4.2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特性研究 |
1.4.3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污染特性研究 |
1.4.4 典型煤焦化固废焚烧处置二次污染特性研究 |
1.4.5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样品采集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固废组成特性分析方法 |
2.3.2 固废污染特性分析方法 |
2.3.3 热重实验 |
2.3.4 管式炉模拟焚烧实验 |
第三章 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研究 |
3.1 高温干馏工艺固废产生节点分析 |
3.1.1 备煤工段 |
3.1.2 煤炼焦工段 |
3.1.3 荒煤气冷凝工段 |
3.1.4 荒煤气脱硫工段 |
3.1.5 硫铵工段 |
3.1.6 粗苯回收工段 |
3.1.7 高温煤焦油深加工工段 |
3.1.8 废水处理工段 |
3.1.9 固废产生节点 |
3.2 中低温干馏固废产生节点分析 |
3.2.1 备煤工段 |
3.2.2 炭化和熄筛焦工段 |
3.2.3 荒煤气冷鼓电捕工段 |
3.2.4 荒煤气净化工段 |
3.2.5 中低温煤焦油深加工工段 |
3.2.6 废水处理工段 |
3.2.7 固体废物产生节点 |
3.3 煤焦化固废共性产生源分类清单 |
3.3.1 清单制定的原理 |
3.3.2 清单的实用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特性研究 |
4.1 工业分析 |
4.2 元素组成 |
4.3 物质成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污染特性研究 |
5.1 多环芳烃污染特性 |
5.2 重金属污染特性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煤焦化固废焚烧处置二次污染特性研究 |
6.1 样品特性 |
6.1.1 煤、焦油渣的基本性质 |
6.1.2 煤、焦油渣的污染特性 |
6.2 热重实验结果 |
6.3 管式炉模拟焚烧实验结果 |
6.3.1 多环芳烃排放特性 |
6.3.2 重金属排放特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常规焦炉生产工艺及危险废物产生节点 |
1.1 备煤单元 |
1.2 炼焦单元 |
1.3 荒煤气冷凝单元 |
1.4 煤气脱硫单元 |
1.5 煤气硫铵单元 |
1.6 洗苯及脱苯单元 |
1.7 废水处理单元 |
2 常规焦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高温煤焦油深加工生产多种化工原料 |
2.2 脱硫废液深加工提盐和制酸 |
2.3 危险废物回配煤单元炼焦 |
3 危险废物产生情况 |
4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对策建议 |
4.1 高温煤焦油深加工 |
4.2 脱硫废液提盐或制酸 |
4.3 其他炼焦危险废物配煤炼焦 |
5 结论 |
(4)焦化行业职业暴露风险评价及METTL14/miR-92a-3p/RGS3通路在焦炉逸散物致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焦化行业五种主要污染物的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职业监测数据收集 |
2.2 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
2.3 职业暴露矩阵验证 |
2.4 内暴露评价 |
2.4.1 研究对象 |
2.4.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4.3 实验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职业监测数据描述 |
3.2 职业暴露矩阵 |
3.2.1 焦炉逸散物职业暴露矩阵 |
3.2.2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 |
3.2.3 一氧化碳职业暴露矩阵 |
3.2.4 高温职业暴露矩阵 |
3.2.5 噪声职业暴露矩阵 |
3.3 职业暴露矩阵验证 |
3.4 内暴露评价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焦化工人肺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流行病学调查 |
2.2 体格检查 |
2.3 个体累积暴露计算 |
2.4 肺通气功能障碍危险因素分析 |
2.5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3.2 个体累积暴露量 |
3.3 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
3.4 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
3.5 限制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焦炉逸散物在支气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细胞系 |
2.2 材料与试剂 |
2.3 主要仪器 |
2.4 实验方法 |
2.4.1 细胞培养 |
2.4.2 COE 的收集和OE-COE 的制备 |
2.4.3 细胞染毒 |
2.4.4 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 |
2.4.5 细胞瞬时转染 |
2.4.6 克隆构建 |
2.4.7 细胞中RNA提取及浓度测定 |
2.4.8 qRT-PCR |
2.4.9 细胞中总蛋白提取 |
2.4.10 蛋白浓度测定和保存 |
2.4.11 Western Blot |
2.4.12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
2.4.13 细胞增殖实验 |
2.4.14 细胞周期实验 |
2.4.15 细胞凋亡实验 |
2.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6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OE-COE中PAHs组分分析 |
3.2 OE-COE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模型的建立 |
3.3 OE-COE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
3.4 OE-COE对细胞周期过程的影响 |
3.5 OE-COE对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 |
3.6 OE-COE诱导恶性转化细胞METTL3和METTL14 表达水平的改变 |
3.7 OE-COE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中miR-92a-3p表达上调 |
3.8 预测RGS3为miR-92a-3p的靶基因 |
3.9 过表达 miR-92a-3p可抑制RGS3 的表达 |
3.10 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RGS3为miR-92a-3p的靶基因 |
3.11 OE-COE诱导的恶性转化细胞中RGS3 表达下调 |
3.12 过表达 METTL14 可以促进miR-92a-3p表达并抑制RGS3 表达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焦化行业职业暴露风险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智能配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智能配煤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炼焦配煤理论基础 |
2.1 炼焦配煤生产过程及相关技术原则 |
2.1.1 炼焦配煤工艺 |
2.1.2 配煤理论及相关技术原则 |
2.2 焦炭质量影响因素及质量指标分析 |
2.2.1 配合煤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2.2.2 炼焦工况对焦炭质量的影响 |
2.2.3 焦炭质量指标分析及参数确定 |
2.3 BP神经网络与粒子群优化算法 |
2.3.1 BP神经网络理论 |
2.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2.4.1 主成分分析 |
2.4.2 线性回归原理及步骤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配煤系统方案设计与数据分析 |
3.1 智能配煤系统的方案设计 |
3.1.1 智能配煤系统框架设计 |
3.1.2 智能配煤系统功能描述 |
3.2 数据分析 |
3.2.1 数据生成流程 |
3.2.2 实际炼焦生产数据分析 |
3.2.3 数据匹配关系分析 |
3.3 智能配煤系统关键算法设计 |
3.3.1 煤-焦-化数据挖掘算法设计思路 |
3.3.2 单-配合煤数据挖掘算法设计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智能配煤算法设计 |
4.1 智能配煤算法结构 |
4.2 最优配煤比计算 |
4.2.1 约束条件设计 |
4.2.2 焦炭质量到配合煤的计算 |
4.2.3 配合煤到配煤比的计算 |
4.3 质量预测算法设计 |
4.3.1 配合煤质量预测 |
4.3.2 焦炭质量预测 |
4.4 配煤专家知识库 |
4.4.1 焦煤数据回归分析 |
4.4.2 配煤专家经验规则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开发与应用 |
5.1 系统硬件部署 |
5.2 智能配煤系统数据库设计 |
5.2.1 煤焦化数据库 |
5.2.2 智能配煤系统数据库架构设计 |
5.2.3 智能配煤系统数据流程 |
5.3 系统实现 |
5.3.1 数据分析功能 |
5.3.2 智能配煤比计算与质量预测 |
5.3.3 在线监控功能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本文相关理论基础 |
2.1 企业信息化管理概述 |
2.1.1 信息化与工艺信息化 |
2.1.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历程 |
2.2 焦化企业工艺信息化管理工具 |
2.2.1 工艺信息化管理工具分类 |
2.2.2 工艺信息化管理硬件 |
2.2.3 工艺信息化管理软件 |
2.3 焦化企业工艺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 |
2.3.1 大数据分析 |
2.3.2 云技术传输和管理 |
2.3.3 系统融合与定制 |
2.3.4 智能化融合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现状 |
3.1 中煤旭阳焦化简介 |
3.1.1 企业简介 |
3.1.2 企业工艺信息化建设简介 |
3.2 各生产工序工艺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1 备煤工序工艺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2 炼焦工序工艺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3 化产品回收工序工艺信息化管理现状 |
3.2.4 SNG工序工艺信息化管理现状 |
3.3 工艺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3.3.1 问题调查与统计 |
3.3.2 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4.1 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思路 |
4.1.1 解决现有工艺信息化管理问题 |
4.1.2 应用新技术到公司工艺信息化管理 |
4.2 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具体方案设计 |
4.2.1 硬件更新设计 |
4.2.2 软件系统融合方案设计 |
4.2.3 自动化控制系统升级改造方案设计 |
4.2.4 MES系统智能化功能开发设计 |
4.3 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方案实施路径设计 |
4.3.1 与设备信息化管理项目配合实施 |
4.3.2 与MES项目建设第三阶段工作结合 |
4.3.3 借助信息化项目平台立项实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管理层面保障措施 |
5.1.1 旭阳集团重视信息化建设 |
5.1.2 中煤旭阳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
5.1.3 集团专款专用推行信息化建设 |
5.1.4 启用专用信息化项目审批流程 |
5.1.5 塑造全面信息化的企业文化 |
5.2 团队建设保障措施 |
5.3 技术层面保障措施 |
5.3.1 全面信息化技术支撑 |
5.3.2 提升信息化管理团队技术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某焦化厂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污染场地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焦化场地修复再利用案例研究 |
1.3.2 风险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污染场区概况与污染识别 |
2.1 公司概况 |
2.2 地理位置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条件 |
2.5 现场走访与调查记录 |
2.5.1 调研方法 |
2.5.2 调研对象 |
2.5.3 调研内容 |
2.6 遗留污染场区污染情况识别与分析 |
2.6.1 各车间生产工艺 |
2.6.2 分区污染源分析 |
2.6.3 各车间生产污染源分析汇总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场采样与分析 |
3.1 现场采样设计与方案 |
3.1.1 评估场地的水文地质概况 |
3.1.2 采样点布设 |
3.1.3 现场采样与质量保证 |
3.1.4 样品处理与分析方法 |
3.1.5 实验室质量保证 |
3.2 采样结果与分析 |
3.2.1 苯系物、多环芳烃结果分析 |
3.2.2 重金属砷结果分析 |
3.3 溶质运移模型 |
3.3.1 污染质的确定 |
3.3.2 模型验证方法 |
3.3.3 参数的选取 |
3.3.4 模型模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
4.1 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
4.1.1 健康分险评估程序 |
4.1.2 暴露风险分析评价方法 |
4.1.3 毒性评价方法 |
4.2 风险评估计算 |
4.2.1 风险评估模型参数 |
4.2.2 风险评估计算 |
4.2.3 健康风险评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修复策略研究 |
5.1 修复目标概况 |
5.2 研究方法—RBCA模型 |
5.3 计算结果矫正方法 |
5.4 结果分析 |
5.4.1 RBCA模型计算结果 |
5.4.2 RBCA模型计算结果矫正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场地调查与污染识别 |
6.1.2 采样结果分析 |
6.1.3 健康风险评价分析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煤旭阳能源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能源管理相关理论 |
2.1 能源的概念 |
2.1.1 能源的定义 |
2.1.2 能源的分类 |
2.2 能源管理相关理论 |
2.2.1 能源管理的定义 |
2.2.2 能源管理的内容 |
2.2.3 能源管理的目的和任务 |
2.3 能源管理体系的相关理论 |
2.3.1 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 |
2.3.2 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
2.3.3 能源管理体系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
2.3.4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中煤旭阳能源基本情况 |
3.1.1 中煤旭阳简介 |
3.1.2 中煤旭阳能源消耗特点 |
3.1.3 中煤旭阳主要能源流程 |
3.2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现状 |
3.2.1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机构 |
3.2.2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
3.2.3 中煤旭阳能源计量管理情况 |
3.2.4 中煤旭阳能源统计情况 |
3.3 中煤旭阳主要用能分析 |
3.3.1 中煤旭阳主要能耗品种及流向 |
3.3.2 中煤旭阳能源结构分析 |
3.3.3 中煤旭阳主要用能设备 |
3.4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3.4.1 能源管理意识不强 |
3.4.2 缺乏先进的能源管理体制 |
3.4.3 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 |
3.4.4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不到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体系构建 |
4.1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4.1.1 企业内部发展需要 |
4.1.2 国家政策导向 |
4.2 能源体系构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定位 |
4.2.1 能源方针 |
4.2.2 管理职责 |
4.2.3 体系范围 |
4.2.4 组织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
4.3 能源体系的构建的内容 |
4.3.1 能源管理体系主要内容 |
4.3.2 法律法规识别及评价 |
4.3.3 组织能源评审 |
4.3.4 确定能源基准、能源目标、绩效参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煤旭阳能源管理体系实施与评价 |
5.1 体系文件的建立 |
5.1.1 编制并下发体系文件 |
5.1.2 组织能源体系文件学习 |
5.2 管理组织建设 |
5.2.1 加强能源组织建设 |
5.2.2 成立能源管理小组 |
5.2.3 完善能源管理职责 |
5.3 制度建设 |
5.3.1 建立节能管理制度 |
5.3.2 建立能源监察管理制度 |
5.3.3 建立能源事故管理制度 |
5.3.4 建立能源技术管理制度 |
5.4 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效果评价 |
5.4.1 能源体系管理评价 |
5.4.2 能源体系技术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 |
6.1 强化领导作用 |
6.1.1 能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领导支持 |
6.1.2 新的能源管理模式的推行需要领导重视 |
6.2 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 |
6.2.1 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
6.2.2 提高公司信息化水平 |
6.2.3 推进新技术的应用 |
6.3 保证资金投入 |
6.3.1 先进、节能的设备需要资金的支持 |
6.3.2 能源的计量需要资金的支持 |
6.3.3 新的节能项目需要资金的支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SX焦化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作业成本法的相关理论 |
2.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
2.1.1 资源 |
2.1.2 作业 |
2.1.3 作业中心 |
2.1.4 成本动因 |
2.2 作业成本法的工作原理 |
第3章 SX焦化公司概况及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
3.1 SX焦化公司概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3.1.3 公司生产设施及工序流程 |
3.2 SX焦化成本核算现状分析 |
3.2.1 SX焦化成本核算现状 |
3.2.2 SX焦化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
3.3 SX焦化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 |
3.3.1 公司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 |
3.3.2 公司生产模式的转变 |
3.3.3 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第4章 作业成本法在SX焦化的应用方案设计 |
4.1 作业成本法在公司应用的总体目标 |
4.1.1 加强成本管理 |
4.1.2 提高公司的决策质量 |
4.2 作业成本法实施的步骤安排 |
4.2.1 深入地调查研究并加大内部宣传 |
4.2.2 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
4.2.3 不要对过去全盘否定 |
4.2.4 进行经验总结 |
4.3 SX焦化公司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流程 |
4.3.1 了解生产过程 |
4.3.2 划分作业中心 |
4.3.3 确定作业动因 |
4.3.4 资源归集 |
4.3.5 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 |
4.3.6 成本分摊 |
4.4 SX焦化采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对比分析 |
第5章 SX焦化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保障措施 |
5.1 创造有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外部环境 |
5.2 建立健全的原始记录 |
5.3 提高全员参与度 |
5.4 加强公司员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 |
5.5 改善业绩评价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下的备煤技术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备煤流程概述 |
2 备煤工序现状及共性问题 |
2.1 煤场管理 |
2.2 分析化验 |
2.3 配煤技术管理 |
3 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下的备煤技术发展 |
3.1 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工艺技术 |
3.2 完善分析化验项目, 实现数据系统化管理 |
3.3 适应新常态, 精细化配煤 |
3.4 实现配煤与炼焦融合管理 |
4 结语 |
四、备煤工序在炼焦生产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物料流量成本会计在T煤炭企业的应用研究[D]. 郭艺乐.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共性产生源分类的煤焦化固废组成与污染特性研究[D]. 黄耿博. 重庆交通大学, 2021
- [3]我国常规焦炉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置现状及对策[J]. 郝雅琼,黄启飞,杨玉飞,王宁,刘宏博. 环境科学研究, 2021(10)
- [4]焦化行业职业暴露风险评价及METTL14/miR-92a-3p/RGS3通路在焦炉逸散物致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研究[D]. 姜敏.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5]智能配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刘有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中煤旭阳工艺信息化管理改进研究[D]. 张晓柱. 燕山大学, 2019(03)
- [7]某焦化厂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价的实践研究[D]. 沈昌娇.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中煤旭阳能源管理体系研究[D]. 李润芳. 燕山大学, 2019(03)
- [9]SX焦化作业成本法应用研究[D]. 曹舒琳.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10]全流程系统优化理念下的备煤技术思考[J]. 王岩,赵奇,裴贤丰. 燃料与化工,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