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污染物烟尘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凤磊,张怀雨,万显君[1](2021)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和生物质捆烧直燃锅炉的比较》文中指出随着生物质能多元化的发展,生物质能的用途越来越多,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生物质锅炉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生物质锅炉分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和生物质捆烧直燃锅炉,文中简要对两种燃料的生物质锅炉进行分析比较,可供参考。
杨智超[2](2021)在《基于遥感数据的秸秆焚烧对典型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易[3](2021)在《南京市PM2.5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效应分析》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PM2.5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江苏省南京市为研究对象,使用空气污染数据、健康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人口数据等,对我国和南京市的PM2.5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空气污染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性,研究了PM2.5污染和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滞后关系,通过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对南京市日呼吸系统门诊量进行了模拟,并对2021-2035年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进行预估,分析了PM2.5污染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有效治理空气污染、科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解析了我国、江苏省和南京市PM2.5时空变化特征。我国PM2.5污染严重区域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天山山脉、河西走廊、河套平原等地区。从2000年至2018年,我国绝大部分人口稠密区经历了一次PM2.5污染加重后减轻的过程,2014年后我国PM2.5污染区域总体上呈现出范围减小、强度减弱的趋势。江苏省的PM2.5污染空间上呈现出内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的分布特征,徐州市和苏南地区是2个污染中心。2014年后江苏省PM2.5污染改善明显,尤其是苏南污染中心的改善最为显着。人为活动是导致江苏PM2.5污染的主导因素,气象要素的影响非常小。在人为影响因素中,社会进步、能源利用和交通运输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2000年至2014年,南京市PM2.5总体上呈现出南部高于北部、主城区高于郊区的分布特征,主城区和南部的高淳区是两个污染中心。2014年后南京市PM2.5改善明显,尤其是南部地区和主城区PM2.5污染状况改善最为显着。南京市PM2.5污染浓度有着显着的季节效应,冬季、春初和秋末PM2.5污染较重,夏季和秋初污染较轻;一年12个月中PM2.5污染浓度呈U形分布,1月和12月PM2.5浓度最高,8月最低;一天24小时中,PM2.5浓度峰值主要出现在上午8-9时和夜晚21-23时。(2)确定了PM2.5是引起南京市呼吸系统疾病关联度最大的空气污染因素,PM2.5污染对于南京市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有着约2-8年的滞后期。(3)南京市日均PM2.5浓度每提高10μg/m3会使得居民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增加0.11倍,绝大多数患者会在PM2.5污染出现2至4天后因呼吸系统疾病前往医院就诊。男性因PM2.5污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高于女性;0-14岁儿童因PM2.5污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风险最高,较低浓度的PM2.5也会导致儿童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65岁以上老人,15至64岁的人群风险最小。(4)未来PM2.5浓度降低可显着减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的预估量。构建的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于2015年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数据有着较好的模拟效果。对全部呼吸系统疾病模拟的R2为0.7319。对2021-2035年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预估结果显示,降低PM2.5浓度可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不同情景下在2035年全部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预估量最多的为SSP3-7.0,约为8.4万,最少的是SSP4-3.4,约为6.6万。
王倩,刘苗苗,杨建勋,毕军[4](2021)在《2013~2019年臭氧污染导致的江苏稻麦产量损失评估》文中提出基于2013~2019年江苏省115个监测站点的逐时臭氧观测数据和97个县级行政区的农作物年产量,利用AOT40的暴露响应关系,结合空间分析等方法,评估了臭氧污染导致的冬小麦和水稻两种农作物的产量损失.结果表明,2013~2019年,冬小麦和水稻的AOT40分别为(2.76~17.05)×10-6h和(0.15~31.69)×10-6,分别在2018年和2016年达到峰值.苏南地区水稻生长期的AOT40高值分布较多,苏北地区近3年两种农作物生长期的AOT40都有明显增势.2013~2019年,冬小麦年相对产量损失为17.7%~31.0%,年绝对产量损失达(1.94~3.75)×106t.年产量损失最高的地级市是盐城和徐州,损失最低的是南京和无锡.2013~2019年,水稻年相对产量损失为8.6%~15.6%,绝对产量损失为(3.03~6.04)×106t.年产量损失最高的地级市是盐城和淮安,损失最低的是无锡和常州.江苏省每年由于臭氧污染导致的农作物产量损失约相当于5000多万人一年的粮食消费量,臭氧污染对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应当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控制臭氧污染,保证粮食生产稳定.
韩菲[5](2021)在《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全球大气污染问题仍然严重,是危害公众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我国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问题不断加剧,特别是由颗粒物污染导致的“雾霾”天气显着增加了居民的致病和致死风险。因此,有效防治大气污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缓解社会矛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路径。2018年起,环保税法开始实施,其能否在当前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发展趋缓和大气环境风险递增的压力下,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被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出发,在详细考察了当前全球及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和环保税法实施现状的基础上,分别围绕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环保税法实施中的问题及提出了完善建议和优化路径。本文首先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以及该效应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溢出效应。具体来讲:(1)分别基于我国大陆31个省区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数据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数据,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模型对我国环保税法的PM2.5减排效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对全国和31个省份的PM2.5年均浓度及本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均产生了减排效应。第二,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减排效应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且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的PM2.5年均浓度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保税法对各地工业类PM2.5排放总量减排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第三,环保税法对我国大陆各省PM2.5的减排效应与各省PM2.5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即PM2.5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环保税法的减排效应也较好;反之,则较差。(2)采用了贝叶斯LASSO回归模型对环保税法PM2.5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大小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选择的10个变量中,有5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PM2.5年均浓度的减排效应,即地区旅游业收入占GDP比重(TOV-GDP)是负相关影响因素,城镇化率(UR)、大气污染的环保税税率(TRAP)、地方环保税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和地形起伏度(RA)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而有6个变量被认为显着影响了环保税法对地区工业PM2.5排放总量的减排效应,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PC)是负相关影响因素,第二产业比例(PSI)、环保税税率(TRAP)、环保税税收收入占GDP比重(ETR-GDP)、地形起伏度(RA)和植被覆盖度(VC)等是正相关影响因素。此外,本文还进一步量化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和贡献率。(3)由于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所以本地地面站点监测的PM2.5浓度是各个地区排放出的PM2.5污染物经过区域空气流通后导致的最终观测结果,因而在前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测度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程度的指标,并根据该指标计算了2018-2019年我国省级区域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数,结果显示:环保税法对PM2.5污染的减排效应具有空间溢出性,且不同省份空间溢出的程度和方向不同。其次,本文从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对工业污染企业外迁的影响效应两个方面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1)本文以2013—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通过熵值法构建了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程度综合指标,并在控制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等五个经济因素的基础上,采用贝叶斯时空层次岭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了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并比较了这两种环境经济手段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影响效应的强弱。结果显示:第一,在考虑并控制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基础上,2013-2017年排污费制度和2018-2019年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都具有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通过比较排污费率和环保税率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回归系数大小可知,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要强于排污费制度的影响效应。(2)本文以2018—2019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数据源,根据本地区环保税税率与周边地区环保税税率的关系,将31个省区分为“税率高地”和“税率洼地”两类区域,并在剔除了行政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其他社会经济因素对污染工业外迁混杂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空间滞后项的贝叶斯面板回归模型分别实证研究了环保税法对“税率高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出效应,对“税率洼地”省区的污染工业是否具有迁入效应。结果显示:第一,环保税法的实施对于本地污染工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第二,本地环保税率与周边省区环保税税率的不同确实会促使污染工业企业向环保税率低的地区迁移,即“税率高地”向周边迁出,周边向“税率洼地”迁入;第三,“税率洼地”环保税税率的提高,会对其规模以上企业个数和高污染工业企业非私营单位就业人数均表现出显着的抑制作用;第四,“税率高地”地区的环保税率对本地高污染工业还未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效应。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环保税法在制定和实施中的存在税率设置不够清晰明确、缺乏污染物排放量的有效监测机制、环保税收益分配和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因而,本文建议(1)在设计环保税的计算规则时,需综合考虑污染的社会成本、治理成本,特别是不同主体的污染治理或防范成本,区分不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计税办法。(2)在征管体制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强税务与环保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充分利用环保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经验以加强污染排放量监测工作,并加强对监测主体的资源支持和责任约束。(3)在收益分配和使用方面,应当根据各级政府的环境治理权分配收益并专门用于环保支出。此外,应当将环保税的征管裁量权主要赋予地方政府,鼓励其根据本地实际,确定适当的污染综合治理机制。
王志强[6](2021)在《汽油组分对轻型汽油车尾气和蒸发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大气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不仅是近地面臭氧生成的关键前体物,又对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车辆尾气和蒸发排放的VOCs是重要的人为污染源。汽油组分中的烯烃和芳烃含量是表征汽油质量的重要环保指标,其改变能显着影响车辆污染物排放。目前关于汽油组分改变对尾气和蒸发排放VOCs影响的研究较为少见。为了了解降低烯烃和芳烃含量这两个指标参数对车辆排放VOCs的影响,本文通过配制两种不同烯烃和芳烃含量的汽油,选取3辆国Ⅴ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在室内基于底盘测功机和蒸发密闭舱内分别开展车辆尾气和蒸发排放试验,详细考察了尾气和蒸发排放试验中汽油组分变化对VOCs组分特征以及臭氧生成潜势的影响,综合评估了同时降低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对于尾气排放颗粒物、常规气体污染物、温室气体以及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的来看,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同时降低对温室气体CO2排放和燃油消耗的影响不明显;颗粒物质量浓度(Particulate mass,PM)和数量浓度(Particulate number,PN)受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的影响较明显,其排放因子分别平均降低49%和40.2%;氮氧化物(NOx)排放在整个工况下平均增长10.8%;一氧化碳(CO)和非甲烷总烃(NMHC)排放在整个工况下分别平均降低9.2%和11.9%。(2)降低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的优势物种没有太大影响,其主导物种主要为甲苯、乙烯、苯、丙烯、2,2,4-三甲基戊烷、乙烷等。从烃族构成上来看,烯/芳烃含量的降低,使得VOCs中烷烃类物质和烯烃类物质明显增加,而降低了VOCs中芳香烃量。(3)降低汽油中烯烃和芳烃含量之后,从整体上来看两辆车热浸和昼间损失蒸发排放HC分别平均降低5.2%和12.5%。(4)烯/芳烃含量的降低,对车辆热浸与昼间损失蒸发排放的主导物种影响不大。车辆热浸和48小时昼间损失蒸发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随着烯烃和芳烃含量的降低而降低,而24小时昼间损失则略微增加。以上结果表明汽油中烯烃和含量的降低会对车辆尾气和蒸发排放VOCs组分特征和OFP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将为VOCs排放清单的完善和汽油标准的进一步加严提供数据参考。
郑悠[7](2021)在《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雾霾问题。自2013年以来,全国范围内雾霾污染频发,给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关键路径。全面把握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影响的框架模型;其次基于相关统计数据描述中国产业结构及雾霾污染的典型化事实;之后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内及区域间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然后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实证检验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产业关联效应;最后引入面板门槛效应模型,探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影响,进而为中国治理雾霾污染的产业结构调整建策献议。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空间依赖性特征和空间异质性特征。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空间辐射效应;中国雾霾污染存在着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发现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减霾效应;在中部地区,仅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减霾效应;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不显着。相对以往空间视角下环境污染研究,多是针对于区域内部的溢出效应,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两两异质性区域间产业结构减霾溢出效应的进一步研究,构建区际经济地理权重矩阵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发现,东—中和中—西地区间,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雾霾污染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在东—中、东—西及中—西地区间具有显着的负向空间溢出作用。(2)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效应明显。通过产业关联理论和修正的引力模型构建产业联系下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发现,相比2008年,2018年雾霾污染产业关联密度及其溢出关系减少,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政策初显治理效果。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整体特征呈现出低密度、高稳健性的特点,产业关联渠道较多,网络结构的较为完整,网络等级平缓,地区间雾霾污染产业关联溢出影响较为直接。应用QAP分析法研究产业关联下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关联程度越大,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负向作用越强(正向作用越弱)。(3)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差异,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特征。基于扩展得STIRPAT模型,应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雾霾污染的效应仅受第一产业发展的影响,当第一产业占比例大于门槛值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减霾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雾霾污染效应受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程度影响,当第一产业占比越过第一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增霾效应,而当第一产业占比越过第二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减霾效应;当第二产业占比低于门槛值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具有减霾。(4)资源依赖和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效应的影响因素。根据“标准结构”理论和主导产业理论,以异质性科技发展为门槛变量,将资源依赖作为交叉项,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雾霾污染的面板门槛模型,发现资源依赖会扭曲产业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异质性科技创新中的环保技术进步能够修正资源依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扭曲作用;节能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增霾效应的出现;这为相关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配套政策提供进一步参考。最后,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单一区域和区域联防联控视角提出减少雾霾污染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平忠霸[8](2021)在《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文中认为绿色核算是环境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研究遵循《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中心框架(SEEA-2012)》,提出并建立了一套估算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货币化成本的综合模型框架。具体包括:使用边际机会成本法来估算矿产资源耗竭成本,采用收益还原法估算耕地耗竭成本;采用人力资本法估算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损失成本,使用直接市场法核算酸雨造成的农业损失成本、二氧化碳减排成本、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和渔业损失成本,采用治理成本法核算了固体废弃物污染成本。使用以上综合模型核算2003-2016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并得出我国绿色GDP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2003年至2016年,中国绿色GDP年平均增长率为14.76%,而资源环境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从2003年的11.90%(16304.7亿元人民币)下降到2016年的5.72%(42602.0亿元人民币),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更加可持续,环境更加友好;(2)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占资源环境总成本的年平均比重超过80%,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高度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3)资源环境总成本随着时间呈倒“U”型,转折点出现在2012年。矿产资源耗竭成本和水污染成本都分别与人均GDP呈倒“U”型特征,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规律;(4)尽管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中国在调整工业和能源消费结构、控制污染等方面的努力,资源环境总成本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5)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环境保护政策对中国绿色GDP发展的影响。推进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清洁化等一系列绿色积极政策的实施对GDP的绿色化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丹[9](2021)在《燃用后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归趋及其效应》文中研究说明选煤是煤炭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通过选煤,原煤被加工成精煤,同时产生选煤副产品(煤矸石、煤泥和中煤)。选煤副产品是含有少量煤和许多杂质的复杂混合物,因其富集灰分、硫分和微量元素,热值低,被认为是劣质燃料。近年来,为处置日益增多的选煤副产品,同时也为缓解能源短缺问题,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被大力倡导,其中燃用选煤副产品发电是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二次环境污染长期以来被忽视,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十分有限。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煤矸石、煤泥和中煤)的品质(热值、灰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存在较大差异,为全面了解、同时也为横向比较分析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燃用企业周边环境污染状况,本文选取六盘水某煤矸石电厂、萍乡某煤矸石电厂、济宁某煤泥电厂和大同某中煤电厂(涵盖不同类型的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这类代表性的选煤副产品燃用企业周边区域作为研究区,采集土壤和农作物样品,基于11种环境敏感微量元素(Be、Cd、Co、Cr、Cu、Mn、Ni、Pb、Sb、V和Zn)在土壤中含量、形态分布特征以及农作物各组织中分布规律,分析土壤样品中各微量元素间的关联特征以及农作物对元素的富集特征,揭示微量元素迁移转化特征,评估研究区周边土壤及农作物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对比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以及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周边环境污染特征,总结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结论概括如下:(1)结合各研究区土壤样品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描述性统计结果,总量和形态分布特征,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Ward法)结果,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对周边土壤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微量元素已在研究区土壤中不同程度累积。土壤微量元素Sace(酸可提取态)能反映人类活动尤其是近期污染行为对环境的影响,而研究区土壤大部分元素的Sace随距离变化曲线规律大体符合高架点源排放污染物的地面浓度分布规律。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尾气排放及其干湿沉积,作为研究区土壤的稳定外源,使得土壤中的微量元素脱离原有的集群,形成新的集群,这些集群可以用选煤副产品中元素的不同赋存模式来解释。(2)结合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风险评价编码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综合考量元素总量、形态和毒性)的评价结果可知,研究区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元素污染,污染程度依煤矸石电厂>煤泥电厂>中煤电厂递减。随着电厂用煤品质的提高,电厂微量元素排放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有效降低。此外,电厂的运行时间及污染物治理情况亦是影响电厂周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因素。电厂污染物排放情况虽受其时代背景影响,差别较大,但随着我国政府对电厂排放管理的日趋严格,电厂污染物减排卓有成效。(3)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周边部分农作物样品可食用组织中部分元素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健康风险评估表明长期摄入这些农作物会给居民带来健康风险。农作物玉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中相同元素的生物有效组分,而不是它们的总含量。农作物不同组织对同一元素的积累能力不同,且同一农作物组织对不同元素的积累能力也有差别。(4)相较文献已报道的国内外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污染状况,本文研究的六盘水和萍乡两个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微量元素污染程度处于相对高位,而大同某中煤电厂和济宁某煤泥电厂周边土壤环境污染程度一般。因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装机容量远小于一般燃煤电厂,其引发的环境污染尤其值得重视。(5)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农作物均呈现出污染态势,农作物自身的生理特性是影响其吸收微量元素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监管电厂这类大气污染型企业周边农业活动时,应有意识地规避那些富集吸收重金属类元素能力强的农作物,如叶菜类。(6)综合考虑元素总量、形态和毒性评价表现,Co、Cd、Mn、Pb和Sb是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中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几种元素,需要重点关注。(7)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是一把双刃剑,利用不当必然造成二次环境污染。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选煤副产品显然比追求经济利益更重要。针对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包括:建立选煤副产品标准化检验方法和分类指南;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制定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企业的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实施总量控制;优化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系统;制定鼓励选煤厂技术创新的政策。世界各国正积极尝试从选煤副产品这类劣质燃料中收获能源,然而,本论文显示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均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微量元素污染,其中煤矸石电厂尤为严重,对比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的装机容量,这值得引起重视。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诸多问题,其燃用需慎重。不建议不经预处理就直接燃用选煤副产品,需要通过更合适的技术来利用它们。
武黎明[10](2021)在《超重力湿法深度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和萘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细颗粒物和萘,这些杂质不仅会导致焦炉煤气压缩机组的压缩和冷却设备及管道经常出现严重堵塞而引起频繁倒换机组,还会对后续工艺中的催化剂产生严重毒害,造成催化剂失活,直接影响焦炉煤气的综合利用。而现有的净化设备对于低浓度的细颗粒物和萘净化效率低。因此,急需寻求一种净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小、低耗高效的净化设备,实现焦炉煤气中细颗粒物和萘的协同净化。超重力净化技术具有净化效率高、安装维修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势,适用于焦炉煤气的净化。因此,本文将超重力净化技术应用于焦炉煤气中细颗粒物和萘的协同净化,考察了不同操作参数对超重力湿法深度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和萘及协同净化的影响规律。首先,采用错流旋转填料床为净化设备,粉煤灰和空气混合模拟含细颗粒物气体,通过调节操作参数研究了超重力湿法深度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的性能。测定了粉尘的粒径分布,考察了气量、液量、超重力因子、含尘气体浓度等操作参数对总除尘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粉尘的粒径主要分布在91.3 nm~220 nm之间,在396 nm~1.48μm之间也有少量分布。在入口粉尘浓度为50 mg/m3时,最佳操作条件为:气量500 m3/h,液量0.8 m3/h,超重力因子122.9。在此条件下的总除尘效率为99.67%。改变入口粉尘浓度,除尘效率均94.56%在以上。错流旋转填料床的切割粒径为0.09μm左右,对于粒径为2.5μm的细颗粒物的净化效率为99.5%。表明超重力湿法净化技术对低浓度及粒径小的含细颗粒物气体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其次,采用错流旋转填料床为净化设备,通过调节操作参数研究了超重力湿法深度净化气体中萘的性能。考察了气量、液量、超重力因子等操作参数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萘入口浓度为5 mg/m3时,最佳操作条件为:气量500 m3/h,液量1.2 m3/h,超重力因子122.9。在此条件下,净化效率达到了89.53%。表明超重力湿法净化技术对于低浓度的萘也具有良好的净化能力。最后,采用错流旋转填料床为净化设备,通过调节操作参数研究了超重力湿法协同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和萘的性能。考察了气量、液量、超重力因子等操作参数对净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细颗粒物浓度为50 mg/m3、萘浓度为5 mg/m3时,最佳操作条件为:气量500 m3/h,液量1.2 m3/h,超重力因子122.9。在此条件下,超重力净化技术对细颗粒物的净化率达到了99.23%,对萘的净化率达到了83.1%。表明超重力净化技术适用于低浓度细颗粒物和萘的协同净化。超重力净化技术对于低浓度的细颗粒物和低浓度的萘均有良好的净化能力,表明超重力净化技术可以实现焦炉煤气中细颗粒物和萘的协同净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大气污染物烟尘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气污染物烟尘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和生物质捆烧直燃锅炉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 |
2 生物质捆烧直燃锅炉 |
3 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和生物质捆烧直燃锅炉的比较 |
(3)南京市PM2.5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PM_(2.5)来源与影响因素研究 |
1.2.2 PM_(2.5)时空分布研究 |
1.2.3 PM_(2.5)对人口暴露风险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研究数据 |
2.1.1 空气污染数据 |
2.1.2 健康数据 |
2.1.3 气象数据 |
2.1.4 社会经济数据 |
2.1.5 人口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基于机会约束的随机数据包络分析法 |
2.2.2 灰色关联分析 |
2.2.3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
2.2.4 长短期记忆人工神经网络 |
第三章 PM_(2.5)污染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分析 |
3.1 全国2000-2018年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2 江苏省2000-2018年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3 江苏省PM_(2.5)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构建不同级别的投入与产出指标 |
3.3.2 基于不同级别指标的PM_(2.5)污染影响要素分析 |
3.3.3 二级投入指标对PM_(2.5)污染影响分析 |
3.3.4 二级投入指标对PM_(2.5)污染影响分析 |
3.4 南京市2000-2018年PM_(2.5)时空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市空气污染因子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关联性分析 |
4.1 南京市居民死亡数据特征分析 |
4.2 空气污染影响因子构建 |
4.3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六个空气污染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4 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与更大时间尺度上PM_(2.5)年均浓度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市PM_(2.5)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滞后期的影响 |
5.1 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数据特征分析 |
5.2 PM_(2.5)浓度升高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滞后期的影响 |
5.3 不同PM_(2.5)浓度对于不同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和滞后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2021-2035 年南京市某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预估 |
6.1 基于LSTM模型的PM_(2.5)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模拟分析 |
6.2 未来不同情景下呼吸系统门诊量的预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存在的不足 |
7.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2013~2019年臭氧污染导致的江苏稻麦产量损失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边界 |
1.2 数据来源 |
1.2.1 臭氧监测数据 |
1.2.2 水稻和冬小麦生长发育期 |
1.2.3 水稻和冬小麦年产量 |
1.3 臭氧暴露指标计算 |
1.4 产量损失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农作物生长期AOT40的时空分布特征 |
2.2 臭氧污染导致的水稻和冬小麦产量损失 |
2.3 农作物产量损失与经济关联性 |
2.4 研究局限 |
3 结论 |
(5)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环境税的产生 |
1.2.2 环境税的发展历程 |
1.2.3 环境税的效应研究 |
1.2.4 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
1.2.5 我国环保税法的研究 |
1.2.6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可行性分析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
2.1 主要概念界定 |
2.1.1 大气污染规制 |
2.1.2 环保税 |
2.1.3 环保税法的效应 |
2.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理论基础 |
2.2.1 大气污染产生的经济学解释——基于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大气污染导致外部性问题——基于外部性理论 |
2.2.3 大气污染外部性问题的矫正——庇古税与科斯定理 |
2.2.4 庇古税规制大气污染的目的——基于社会成本理论 |
2.3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作用机理 |
2.3.1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减排效应的作用机理 |
2.3.2 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 |
2.4 小结 |
第3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问题 |
3.1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危害 |
3.1.1 全球大气污染的趋势和现状 |
3.1.2 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成因 |
3.1.3 大气污染的危害 |
3.2 大气污染规制的现状 |
3.2.1 大气污染规制的国际现状 |
3.2.2 大气污染规制的中国现状 |
3.3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困境 |
3.3.1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现状 |
3.3.2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困境 |
3.4 小结 |
第4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环境效应研究 |
4.1 环保税法对PM_(2.5)的减排效应——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 |
4.1.1 研究方法 |
4.1.2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估计结果 |
4.1.3 基于地面站点监测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结果与讨论 |
4.2 环保税法的PM_(2.5)减排效应—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 |
4.2.1 研究方法 |
4.2.2 2018、2019 年省级工业类PM_(2.5)排放清单数据估计结果 |
4.2.3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估计结果 |
4.2.4 基于PM_(2.5)排放清单数据的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5 结果与讨论 |
4.3 环保税法对PM_(2.5)污染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研究 |
4.3.1 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的空间溢出指标构建 |
4.3.2 中国省区环保税法减排效应空间溢出结果 |
4.4 小结 |
第5章 我国环保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经济效应研究 |
5.1 环保税法对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影响效应 |
5.1.1 理论分析与假设 |
5.1.2 计量模型及变量说明 |
5.1.3 基准回归结果 |
5.1.4 稳健性检验 |
5.1.5 机制检验 |
5.1.6 结果与讨论 |
5.2 环保税法对企业迁移的影响效应 |
5.2.1 理论假设 |
5.2.2 实证过程 |
5.2.3 贝叶斯回归结果 |
5.2.4 安慰剂检验 |
5.2.5 机制检验 |
5.2.6 结果与讨论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环保税法环境效应的研究结果 |
6.1.2 环保税法经济效应的研究结果 |
6.2 对策建议 |
6.2.1 计税方法合理化设置 |
6.2.2 污染物排放量监测机制的完善建议 |
6.2.3 收益分配和使用机制的优化路径 |
6.2.4 环保税法与其他大气污染规制的配合机制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致谢 |
(6)汽油组分对轻型汽油车尾气和蒸发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依据 |
1.1.1 引言 |
1.1.2 VOCs的定义、种类及危害 |
1.1.3 汽油主要指标及发展状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烯烃含量对VOCs排放的影响 |
1.2.2 芳烃含量对VOCs排放的影响 |
1.3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烯/芳烃含量对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VOCs组分的影响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用油设计 |
2.2.2 试验车辆选择 |
2.2.3 测试工况选择 |
2.2.4 试验前预处理 |
2.2.5 样品采集与分析 |
2.2.6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2.2.7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烯/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VOCs主要物种的影响 |
2.3.2 烯/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VOCs烃族构成的影响 |
2.3.3 烯/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VOCs臭氧生成潜势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烯/芳烃含量对轻型汽油车尾气排放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的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准备 |
3.2.2 测试方法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烯/芳烃含量对CO_2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
3.3.2 烯/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PM和PN的影响 |
3.3.3 烯/芳烃含量对尾气排放常规气态污染物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烯/芳烃含量对轻型汽油车蒸发排放VOCs组分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测试流程 |
4.2.2 测试方法 |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4.2.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
4.2.5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烯/芳烃含量对热浸和昼间损失HC蒸发排放水平的影响 |
4.3.2 烯/芳烃含量对蒸发排放VOCs主要物种的影响 |
4.3.3 烯/芳烃含量对蒸发排放VOCs烃族构成的影响 |
4.3.4 烯/芳烃含量对蒸发排放VOCs排放量的影响 |
4.3.5 烯/芳烃含量对蒸发排放VOCs臭氧生成潜势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1.汽油组分对车辆尾气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
2.汽油组分对车辆蒸发排放污染物的影响 |
5.2 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研究 |
1.2.2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1.2.3 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相关研究 |
1.2.4 环境污染空间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与门槛效应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理论机制 |
2.1 基本理论 |
2.1.1 概念界定 |
2.1.2 环境库茨涅兹曲线(EKC) |
2.1.3 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2.1.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1.5 产业关联理论 |
2.1.6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1.7 环境外部性理论 |
2.2 理论机制 |
2.2.1 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空间外溢影响机制 |
2.2.2 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产业关联影响机制 |
2.2.3 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非线性影响机制 |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雾霾污染的典型化事实 |
3.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及特征 |
3.1.1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概况 |
3.1.2 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 |
3.1.3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
3.1.4 中国产业结构关联现状 |
3.2 中国雾霾污染发展趋势及特征 |
3.2.1 中国雾霾污染现状及趋势分析 |
3.2.2 中国区域雾霾污染特征 |
3.3 产业结构与中国雾霾污染的关系分析 |
3.3.1 产业结构与中国雾霾污染发展趋势的关系 |
3.3.2 产业结构与中国雾霾污染区域分布的关系 |
3.3.3 产业结构关联与中国雾霾污染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 |
4.1 产业结构与中国雾霾污染的探索性空间分析 |
4.1.1 产业结构与中国雾霾污染全域空间自相关检验 |
4.1.2 产业结构与中国雾霾局域空间依赖性检验 |
4.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
4.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4.2.2 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异质性检验 |
4.2.3 基准回归模型 |
4.3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分析 |
4.3.1 空间回归计量模型设定 |
4.3.2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4.3.3 共线性检验及空间相关性检验 |
4.3.4 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结果分析及稳健性检验 |
4.3.5 分区域空间面板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4.3.6 各区域内部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4.3.7 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产业关联效应 |
5.1 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构建 |
5.1.1 中国产业联系强度矩阵测度 |
5.1.2 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构建 |
5.2 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特征分析 |
5.2.1 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整体特征分析 |
5.2.2 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个体特征分析 |
5.2.3 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节点演化分析 |
5.2.4 中国雾霾污染产业关联网络节点角色分析 |
5.3 产业关联下产业结构调整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分析 |
5.3.1 产业结构调整关联网络构建 |
5.3.2 模型构建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 |
6.1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分析 |
6.1.1 模型构建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描述 |
6.1.3 面板数据检验 |
6.1.4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门槛效应检验 |
6.1.5 门槛估计值检验 |
6.1.6 各门槛值区间内省份、地级市数目变化 |
6.2 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回弹效应分析 |
6.2.1 影响机制分析 |
6.2.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6.2.3 资源依赖对产业结构调整雾霾效应的影响 |
6.2.4 科技创新对资源依赖下产业结构调整雾霾污染效应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单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7.2.2 区域关联下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简要评述 |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价值量核算 |
2.1 数据来源 |
2.2 核算方法 |
2.2.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2.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核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 |
2.3.2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3.3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 |
2.3.4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污染成本价值量核算 |
3.1 数据来源 |
3.2 核算方法 |
3.2.1 大气污染损失核算 |
3.2.2 水污染损失核算 |
3.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损失核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 |
3.3.2 大气污染损失分析 |
3.3.3 水污染损失成本 |
3.3.4 水污染损失分析 |
3.3.5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成本 |
3.3.6 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资源环境总成本分析和绿色GDP |
4.1 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时间变化 |
4.1.1 2003-2016 年间中国资源环境总成本和绿色GDP的变化分析 |
4.1.2 中国资源环境成本的发展趋势预测 |
4.2 资源环境总成本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2.1 GDP价格调整 |
4.2.2 不变GDP产值对资源环境成本的影响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成本核算模型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自然资源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1 矿产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2 耕地资源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 环境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1 大气污染核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2 水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核算重要参数敏感性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资源环境代价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 自然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1 矿产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1.2 耕地资源消耗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 环境污染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1 大气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2.2 水污染损失成本变化的积极绿色政策因素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7.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燃用后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归趋及其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煤副产品 |
1.1.1.1 煤矸石 |
1.1.1.2 煤泥 |
1.1.1.3 中煤 |
1.1.2 选煤副产品引发的环境问题 |
1.1.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 |
1.1.3.1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背景 |
1.1.3.2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政策 |
1.1.3.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模式 |
1.1.4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
1.1.4.1 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 |
1.1.4.2 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 |
1.1.4.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引发的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样品与方法 |
2.1 研究区域选取 |
2.2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1 六盘水某煤矸石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2 萍乡某煤矸石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3 济宁某煤泥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2.4 大同某中煤电厂概况及样品采集 |
2.3 样品前处理及分析 |
2.3.1 样品前处理 |
2.3.2 样品痕量元素总量分析 |
2.3.3 样品形态分析 |
2.3.4 质量保证及控制 |
2.4 数据处理 |
2.4.1 评价标准 |
2.4.2 污染指数(P_I) |
2.4.3 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 |
2.4.4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 |
2.4.5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 |
2.4.6 健康风险(THQ和HI) |
2.4.7 生物富集系数(BAF) |
第3章 六盘水某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3.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3.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3.2.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3.2.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3.2.3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3.2.4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3.2.5 煤矸石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3.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3.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3.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3.3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及污染特征 |
3.3.1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各组织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3.3.2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 |
3.3.3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健康风险评估 |
3.4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农作物系统环境敏感微量元素迁移 |
3.4.1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富集系数 |
3.4.2 煤矸石电厂周边农作物与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萍乡某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4.1 概述 |
4.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4.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4.2.2.1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4.2.2.2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4.2.3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4.2.4 煤矸石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4.2.5 煤矸石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4.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4.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4.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4.3 小结 |
第5章 济宁某煤泥电厂周边土壤和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5.1 概述 |
5.2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2.1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5.2.2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5.2.2.1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5.2.2.2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5.2.3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2.4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5.2.5 煤泥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5.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5.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5.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5.3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及污染特征 |
5.3.1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各组织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5.3.2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 |
5.3.3 煤泥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健康风险评估 |
5.4 煤泥电厂周边土壤-农作物系统环境敏感微量元素迁移 |
5.5 小结 |
第6章 大同某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
6.1 概述 |
6.2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6.2.1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含量 |
6.2.2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分布 |
6.2.2.1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形态 |
6.2.2.2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元素总量对元素形态影响 |
6.2.3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6.2.4 中煤电厂周边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
6.2.5 中煤电厂土壤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污染评价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
6.2.5.1 污染指数(P_I)和内梅罗综合指数(P_(NSI))评价结果 |
6.2.5.2 风险评价编码法(RAC)评价结果 |
6.2.5.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和R_I)评价结果 |
6.3 小结 |
第7章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环境中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1 概述 |
7.2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2.1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含量对比 |
7.2.2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形态对比 |
7.2.3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污染指数对比 |
7.3 不同类型选煤副产品电厂周边土壤环境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4 选煤副产品燃用电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农作物环境微量元素污染特征对比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
8.1 概述 |
8.2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
8.3 选煤副产品综合利用改进建议 |
8.3.1 建立选煤副产品标准化检验方法和分类指南 |
8.3.2 科学规划,合理选址 |
8.3.3 制定行业排放标准,实施总量控制 |
8.3.4 优化管理体系 |
8.3.5 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系统 |
8.3.6 制定鼓励选煤厂技术创新的政策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超重力湿法深度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和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细颗粒物的危害、排放标准 |
1.2.1 细颗粒物的危害 |
1.2.2 细颗粒物排放标准 |
1.3 细颗粒物的净化技术及现状 |
1.3.1 机械式除尘器 |
1.3.2 袋式除尘器 |
1.3.3 静电除尘器 |
1.3.4 湿式除尘器 |
1.4 萘的性质和危害 |
1.4.1 萘的性质 |
1.4.2 萘的危害 |
1.5 萘的控制技术及现状 |
1.5.1 吸附 |
1.5.2 光催化降解 |
1.5.3 催化燃烧 |
1.6 超重力净化技术 |
1.6.1 超重力技术 |
1.6.2 超重力净化细颗粒物的研究现状 |
1.7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 |
1.7.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7.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超重力湿法净化细颗粒物的实验研究 |
2.1 含细颗粒物气体的模拟 |
2.2 实验准备 |
2.3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 |
2.3.1 实验装置 |
2.3.2 实验流程图 |
2.4 净化效果表征方法 |
2.4.1 总除尘效率 |
2.4.2 分级除尘效率 |
2.4.3 超重力因子 |
2.5 实验方案 |
2.6 实验步骤 |
2.7 实验结论 |
2.7.1 液量对总除尘效率的影响 |
2.7.2 超重力因子对总除尘效率的影响 |
2.7.3 气量对总除尘效率的影响 |
2.7.4 粉尘入口浓度对总除尘效率的影响 |
2.7.5 分级除尘效率 |
2.8 本章小结 |
3 超重力湿法净化萘的实验研究 |
3.1 含萘气体的产生 |
3.2 实验装置及流程图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流程图 |
3.3 实验方案 |
3.4 实验步骤 |
3.5 检测方法 |
3.6 实验结论 |
3.6.1 气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3.6.2 超重力因子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3.6.3 液量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超重力湿法协同净化细颗粒物和萘的实验研究 |
4.1 含细颗粒物和萘气体的产生 |
4.2 实验流程图 |
4.3 实验方案 |
4.4 实验步骤 |
4.5 实验结论 |
4.5.1 气量对细颗粒物和萘协同净化效率的影响 |
4.5.2 超重力因子对细颗粒物和萘协同净化效率的影响 |
4.5.3 液量对细颗粒物和萘协同净化效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超重力湿法净化细颗粒物的机理 |
5.1 除尘机理概述 |
5.1.1 拦截效应 |
5.1.2 惯性碰撞 |
5.1.3 重力效应 |
5.1.4 离心作用 |
5.1.5 布朗扩散 |
5.2 超重力湿法除尘机理 |
5.2.1 湿法捕集关键问题 |
5.2.2 超重力湿法净化机理 |
5.2.3 旋转填料床净化细颗粒物结构分区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大气污染物烟尘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和生物质捆烧直燃锅炉的比较[J]. 刘凤磊,张怀雨,万显君. 应用能源技术, 2021(11)
- [2]基于遥感数据的秸秆焚烧对典型城市空气质量影响研究[D]. 杨智超. 辽宁科技大学, 2021
- [3]南京市PM2.5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能效应分析[D]. 周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2013~2019年臭氧污染导致的江苏稻麦产量损失评估[J]. 王倩,刘苗苗,杨建勋,毕军. 中国环境科学, 2021(11)
- [5]环境保护税法规制大气污染的效应研究[D]. 韩菲.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汽油组分对轻型汽油车尾气和蒸发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影响研究[D]. 王志强. 山西大学, 2021(12)
- [7]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D]. 郑悠.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8]中国2003-2016年经济快速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评估[D]. 平忠霸. 广西大学, 2021(12)
- [9]燃用后选煤副产品中环境敏感微量元素归趋及其效应[D]. 李丹. 南昌大学, 2021
- [10]超重力湿法深度净化气体中细颗粒物和萘的实验研究[D]. 武黎明. 中北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