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养老金计发公式中四个问题的答复(论文文献综述)
刘汉成[1](2021)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与路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收入再分配、挤出效应及逆向选择等多维视角,通过构建相关指标及计量模型分析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虽产生了一定的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但效果不明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虽对传统家庭养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但未从根本上动摇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产生了明显的逆向选择问题。为此,在政策优化过程中应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干预力度,并赋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强制性的合法性;增加养老保险缴费对养老金待遇的激励。
杨俊[2](2021)在《养老金奖惩机制与延迟退休——基于苏南C市女性劳动者的数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量的数据和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提前退休现象。这与我国养老金计发公式中缺乏对延迟退休的激励有密切关系,由此使得单纯依靠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难以充分实现延迟退休的政策目标。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计发公式的奖惩机制的制度设计,并利用苏南C市女性劳动者的微观数据对基于养老金奖惩机制基础上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引入了养老金奖惩机制后可以降低样本年龄段中女性劳动者分年龄的退休概率,使女性劳动者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向后推延,而且也使得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
谭红[3](2021)在《四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陈雪梅[4](2021)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研究 ——以J地为例》文中认为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对养老保险体系而言,“可持续”意味着维护代际公平、国家长治久安以及人民的世代福祉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是养老保险体系的关键一环,“断保”问题是影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輗軏之因。笔者所在J地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较为突出,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对J地“断保”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为公共部门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提供些许理论借鉴和实证资料。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的内容,分别是导论、概念与理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现状与不利影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原因探究、应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对策。论文主体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的现状,从微观角度阐述了 J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具体表现。J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参而不缴和中断缴费,企业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断保”,情况非常严峻;笔者选取J地24位参保者进行了深度访谈,人员构成包括企业法人、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负责人、个体工商户雇工、灵活就业人员,以及社保经办机构的公职人员,访谈内容涉及被访谈者对社会保险的了解程度、本人参保状态、参保意向和缴费积极性、“断保”的主客观原因、家庭抚养情况和经济状况对参保缴费的影响、对用工环境和劳动关系的评价、对社保经办机构的评价、对养老保险制度和政策的评价、今后的养老待遇预期等;通过对访谈资料的解读与分析,总结了导致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三大原因,分别是养老保险制度有待完善与改进、外部参保环境与条件的制约、参保者个人的主观原因;针对上述问题,依托社会保障相关理论,借鉴国外有关经验,笔者提出了解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治理建议,从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参保环境和参保者个人三个角度,为应对“断保”、促进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郭娇丽[5](2021)在《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中国发展报告2020》指出:我国在“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三亿,由此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具体到山西省来看,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在过去的10年间增长约3个百分点,老龄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且程度继续加深。在此背景下老年人口中女性群体的占比不断攀升,被称之为“老龄人口女性化”。大众对养老金的需求因老龄化的深入与日俱增,而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他们因生理机能下降等无法获得连续的收入保障,养老金无疑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与财务保障,特别是老年女性群体,根据山西省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十年来该省女性预期寿命明显高于男性且差距逐渐拉大,加之其健康状况的下降以及丧偶率的提高,致使其对养老金有着更大的需求。因此在当下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研究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解决老年女性群体的养老问题,应成为相关部门长期关注的重要内容。本研究聚焦于山西省,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作为实证样本,重点讨论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作了详细阐述,搜集了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了总结评述;其次全面梳理了养老金性别差异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为本文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介绍了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与实施情况,并分别从制度设计与调查数据中分析了当前男女职工养老金存在差异的现状,继而通过该省老年女性所面临的“三化”提出了增加女性养老金金额的必要性;最后基于上文的分析,从CFPS中提取、整理山西省的相关数据,选取城镇职工养老金金额为因变量,性别、工资收入、退休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态、就业单位性质和是否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为自变量建立OLS回归模型,并利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得到各变量对养老金金额的具体影响程度,利用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数回归来检验实证结果的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各变量中,工资收入、退休年龄、受教育年限对养老金金额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而婚姻与就业单位性质则对其呈显着负相关。男女职工在这些变量中存在的差距会影响到退休后的养老金收益。经过O-B分解法得出工资收入和退休年龄是影响男女退休金差异的主要因素。对此,本文以时间跨度为单位设定短—中—长期解决措施。考虑到在劳动力市场上,改变两性间的不平等状况将是缓慢且长期的,所以先通过中短期对策——完善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来达到两性养老金金额差距的缩小。
孙精通[6](2021)在《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发展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这项制度正在不断的调整和完善,覆盖的参保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政策规定依然缺乏地区针对性,出现了多个省份养老金支付告急的情况。黑龙江省自2016年出现了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耗尽的问题,并且是目前全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最严重的省份。探索如何保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良性发展,如何提高养老金未来的支撑能力,如何提高更多企业的缴费意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现有的研究文献为依托,在综述养老保险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明确了对其研究的价值,梳理了逐步建立与发展完善的过程。分析了黑龙江省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将近些年参保人数和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对比为研究提供背景和条件,了解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状况为探寻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提供参照和基础,对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待遇水平的分析,客观地认识养老保险的制度构建水平及其中的不足之处。对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突出表现为当前面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问题,支出显着超过收入,部分企业未能履行缴费责任,对欠缴企业执行难。对此进行了五个层面的原因分析,分别为制度设计、人口结构、运营管理、监督管理、企业自身层面,深度剖析出黑龙江省养老保险发展处于低水平的根本原因。根据现有文献研究回顾和理论综述以及上述分析结果,探寻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发展的主要思路和方法,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积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加强养老保险的监管、大力提高参保缴费积极性的应对措施,为实现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良性发展提供方法和对策,为未来养老保险的改革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夏菀青[7](2020)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公平性分析》文中认为
李子文[8](2020)在《兰州市H局养老保险并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郭学亮[9](2020)在《降费后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的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老年抚养比始终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这就使得我国社会养老压力巨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冲击。这一系列问题都迫使我国重新审视当前养老保险政策是否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2019年公布的《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综合方案》对缴费率进行了下调,众多省份由原来的20%、19%降到16%,这无疑会给养老金带来更大的压力,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以维持国家的稳定发展。根据当前的形势,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下调与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进展,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逐渐失衡,对退休政策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将重点讨论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的影响,以求为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首先,文章按照现行的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建立统筹账户的养老金收支精算模型,通过第六次人口普查生成生存概率表,分性别定量分析不同退休年龄方案下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基金平衡的影响,引入基金缺口率来研究延迟退休对政府财政的影响,并定量分析其他影响养老保险统筹账户基金平衡的因素,发现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具有正向影响,并且男女职工延迟退休对基金平衡的影响呈现很大差异。其次,基于个人账户建立精算模型,同样测算了不同性别不同退休年龄方案中个人账户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延迟退休导致个人账户基金缺口越来越大,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平衡。最后,研究发现延迟退休使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对基金平衡的影响呈现相矛盾作用。根据测算结果的数据并借鉴国外延迟退休实践的经验,针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提出要尽快延迟退休年龄、对养老金多样化投资、引入其他社会福利补充基本养老保险、调整个人账户计发月数、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年龄差别化的建议。
王金慧[10](2020)在《我国养老资源的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制度—空间”的框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快速老龄化、家庭结构变迁以及青年人思想观念嬗变,导致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退,养老问题日渐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范畴,养老功能的实现,其核心是如何供给和配置养老资源,尤其是公共领域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公共领域养老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有经济困难又缺乏家庭照顾的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的重要支柱。养老资源是养老保障制度的载体,综观当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不同群体间实行的养老制度有别,不同身份的老年人享受的养老资源不同,养老资源配置也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均衡,这与当前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极为不协调。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基于养老资源的制度-空间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利用统计年鉴数据,从养老经济资源和养老照料资源两个维度出发,从中观层面分析养老制度对老年人获取养老资源的影响。通过借鉴地理科学中ARCGIS方法,将地理学中的空间分析方法引入养老资源研究中,更加直观的对养老资源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养老制度下使得老年群体拥有不同的养老身份,导致其所获得的经济养老资源存在差异。此外,养老资源在区域间、省际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在制度设计上,通过构建缓解区域差异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升养老资源匹配度。具体包括确立一致的养老保险统筹管理体系、开征养老保险税以平衡养老保障的区域差异以及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转移支付制度。在空间举措上,通过促进养老资源的共生共存,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具体包括建立分省分级指导体系,优化区域间养老资源空间布局、利用区块链实现联养链,实现与区域内养老资源智慧发展以及创新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归属感,提升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
二、对养老金计发公式中四个问题的答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养老金计发公式中四个问题的答复(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与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历程 |
(一)“新农保”试点及推广阶段(2002-2013年) |
(二)“新农保”与“城居保”统筹阶段(2014年至今) |
三、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分析 |
(一)收入再分配效应 |
(二)挤出效应 |
(三)逆向选择问题 |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
(2)养老金奖惩机制与延迟退休——基于苏南C市女性劳动者的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
二、构建我国养老金计发公式的奖惩机制 |
三、个人退休的“选择权价值”模型与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4)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研究 ——以J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实证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框架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
2.1.2 “断保”概念界定 |
2.1.3 可持续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2 理性人假设与公平理论 |
2.2.3 社会保障的理论流派 |
第3章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的现状与不利影响 |
3.1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现状 |
3.1.1 全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现状 |
3.1.2 J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现状 |
3.2 J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具体表现 |
3.2.1 参而不缴式“断保” |
3.2.2 企业职工“断保” |
3.2.3 灵活就业人员“断保” |
3.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的不利影响 |
3.3.1 “断保”对参保者个人权益的损害 |
3.3.2 “断保”对基金运转产生的风险 |
3.3.3 “断保”造成的公共信任危机 |
3.4 J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的访谈情况 |
第4章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原因探究 |
4.1 养老保险制度有待完善与改进 |
4.1.1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与缴费比例的原因 |
4.1.2 个人账户记账比例与记账利率的争议 |
4.1.3 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未真正落地 |
4.1.4 养老金计发模型与待遇调整机制的原因 |
4.2 养老保险外部环境与条件的制约 |
4.2.1 企业经营者的利益追求与法律意识失衡 |
4.2.2 社保经办机构与保费征缴主体的掣肘 |
4.2.3 考核机制与社保政策的负激励作用 |
4.3 养老保险参保者个人的主观因素 |
4.3.1 参保者缴费能力有限 |
4.3.2 养老保险期望值与实际值的落差 |
4.3.3 参保者的政策认知误区 |
第5章 应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的对策 |
5.1 提高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激励性 |
5.1.1 降低缴费水平与延长缴费年限 |
5.1.2 推进个人账户向名义账户过渡 |
5.1.3 推进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落地见效 |
5.1.4 改进养老金计发与待遇调整机制 |
5.2 改善养老保险参保环境 |
5.2.1 强化社会保险执法监督 |
5.2.2 适当倾斜对企业的政策扶持 |
5.2.3 加强社保管理机构职能转变 |
5.3 建立对参保者个人的激励机制 |
5.3.1 提升参保者缴费能力 |
5.3.2 扩大保险缴费补贴政策的覆盖面 |
5.3.3 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
结论与不足 |
结论 |
不足 |
附录 |
访谈提纲 |
访谈记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 |
1.2.2 国外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之处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养老金与养老金给付 |
2.1.2 性别差异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命周期理论 |
2.2.2 代际交叠模型 |
2.2.3 社会性别理论 |
2.2.4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3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给付的性别差异现状 |
3.1 山西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 |
3.1.1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史沿革 |
3.1.2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情况 |
3.1.3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情况 |
3.2 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给付的性别差异现状 |
3.2.1 城镇职工养老金制度的性别差异问题 |
3.2.2 调查数据所呈现的性别差异情况 |
3.3 山西省老年女性养老金需求增加的必要性分析 |
3.3.1 高龄老人女性化趋势持续上升 |
3.3.2 老年女性亚健康化日趋明显 |
3.3.3 老年女性孤独化趋势增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养老金性别差异回归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变量选择 |
4.1.3 变量描述性统计 |
4.1.4 回归结果分析 |
4.2 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分解 |
4.2.1 分解模型介绍 |
4.2.2 O-B分解结果解释 |
4.3 实证结果检验 |
4.3.1 内生性检验 |
4.3.2 稳健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缩小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的对策建议 |
5.1 短期对策 |
5.1.1 适当延退并实施弹性退休制 |
5.1.2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
5.2 中期对策 |
5.2.1 建立非缴费型养老金 |
5.2.2 设立夫妻共同年金制度 |
5.3 长期对策 |
5.3.1 建立女性公平的就业机制 |
5.3.2 开拓养老金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6)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文章的创新点 |
2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及良性运行 |
2.1 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 |
2.1.1 养老保险 |
2.1.2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2.2 养老保险良性运行的理论基础 |
2.2.1 结构功能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3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 |
2.4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良性运行 |
2.4.1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运行的内涵 |
2.4.2 影响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运行的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运行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运行现状 |
3.1.1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情况 |
3.1.2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状况 |
3.1.3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 |
3.1.4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情况 |
3.2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 |
3.2.2 部分企业未能履行缴费责任 |
3.2.3 对欠缴企业执行难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产生的原因 |
4.1 制度设计调整滞后 |
4.1.1 缴费计发办法已过时 |
4.1.2 基金的统筹层次低 |
4.1.3 法定退休年龄较早 |
4.1.4 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 |
4.1.5 做实个人账户的影响 |
4.2 人口老龄化及人口流出的影响 |
4.2.1 人口老龄化加重养老保险运行负担 |
4.2.2 人口流出减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
4.3 基金运营能力差 |
4.3.1 基金运营效率低 |
4.3.2 基金运营回报率低 |
4.4 监督管理不完善 |
4.4.1 对违规行为执法力度不够 |
4.4.2 监察执法体系不够成熟 |
4.4.3 基金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
4.5 企业缴费率不足 |
4.5.1 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
4.5.2 对养老保险的责任感缺失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发展的建议 |
5.1 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 |
5.1.1 改革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
5.1.2 提高基金的统筹层次 |
5.1.3 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
5.1.4 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
5.1.5 创新奖惩工作机制 |
5.2 积极优化人口结构 |
5.2.1 放开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 |
5.2.2 采取措施减少人口流出 |
5.3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效率 |
5.3.1 合理规范基金的投资方式 |
5.3.2 实行专业化投资运营 |
5.3.3 健全运营责任追究机制 |
5.4 加强养老保险监管 |
5.4.1 建立健全多方面的监督体系 |
5.4.2 健全政府监管稽核制度 |
5.4.3 提高企业违法违规成本 |
5.5 大力提高参保缴费积极性 |
5.5.1 加大按规缴费的宣传力度 |
5.5.2 拓宽企业缴费纠纷的解决渠道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9)降费后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2.1 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概念 |
2.1.1 退休及退休年龄 |
2.1.2 养老金替代率 |
2.2 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理论 |
2.2.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2.2 生命表理论 |
第3章 延迟退休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影响精算分析 |
3.1 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模型 |
3.1.1 基本假设 |
3.1.2 主要参数及参数假定 |
3.2 模型测算分析 |
3.2.1 延迟退休年龄对于职工养老保险金的影响 |
3.2.2 基金缺口率测算 |
3.2.3 影响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其他因素测算 |
第4章 延迟退休下个人账户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 |
4.1 个人账户收支模型 |
4.1.1 基本假设 |
4.1.2 主要参数及参数假定 |
4.2 模型测算分析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借鉴国外延迟退休政策方案,延长职工退休年龄 |
5.2 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多样化投资 |
5.3 引入其他社会福利 |
5.4 调整个人账户计发月数 |
5.5 统账养老金领取年龄差别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养老资源的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制度—空间”的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
1.1.2 “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进程导致养老资源稀缺 |
1.1.3 养老资源在空间配置不均,制度运行尚未统一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养老资源 |
2.1.2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
2.1.3 空间 |
2.2 资源基础理论 |
2.3 养老资源相关研究 |
2.3.1 养老资源供给研究 |
2.3.2 养老资源的前因和结果研究 |
2.3.3 养老资源配置研究 |
2.4 研究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比较分析法 |
3.1.3 定量分析法 |
3.2 研究内容 |
第4章 我国养老经济资源的制度差异与空间配置 |
4.1 我国养老保障的制度演进 |
4.1.1 国家主导型养老金制度 |
4.1.2 社会化养老金制度 |
4.1.3 多层次养老金制度 |
4.2 养老经济资源差异:基于制度视角 |
4.2.1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对养老经济资源的内在影响 |
4.2.2 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相对性比较 |
4.3 养老经济资源差异:基于空间视角 |
4.3.1 养老经济资源的区域差异 |
4.3.2 养老经济资源的省际差异 |
第5章 我国养老照料资源的制度差异与空间配置 |
5.1 我国养老服务政策演变 |
5.1.1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养老照料思想初现 |
5.1.2 居家-社区-机构的养老照料体系形成 |
5.2 养老照料资源差异:基于制度视角 |
5.2.1 社区养老服务 |
5.2.2 机构养老服务 |
5.3 养老照料资源差异:基于空间视角 |
5.3.1 养老照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
5.3.2 养老照料资源的省际差异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探讨 |
6.1.1 主要结论 |
6.1.2 研究局限 |
6.2 讨论与反思 |
第7章 基于制度-空间互动机制的养老资源体系设计 |
7.1 制度设计:构建缓解区域差异的养老保障体系,提升资源匹配度 |
7.1.1 确立一致的养老保险统筹管理体系 |
7.1.2 开征养老保险税以平衡养老保障的区域差异 |
7.1.3 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转移支付制度 |
7.2 空间举措:促进养老资源的共生共存,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 |
7.2.1 建立分省分级指导体系,优化区域间养老资源空间布局 |
7.2.2 利用区块链实现联养链,实现与区域内养老资源智慧发展 |
7.2.3 创新养老公共服务体系,增强社区归属感,提升老年获得感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养老金计发公式中四个问题的答复(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效应与路径优化[J]. 刘汉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04)
- [2]养老金奖惩机制与延迟退休——基于苏南C市女性劳动者的数据研究[J]. 杨俊. 社会保障评论, 2021(03)
- [3]四川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谭红.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研究 ——以J地为例[D]. 陈雪梅. 山东大学, 2021
- [5]山西省城镇职工养老金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D]. 郭娇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6]黑龙江省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良性发展探析[D]. 孙精通.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公平性分析[D]. 夏菀青. 上海财经大学, 2020
- [8]兰州市H局养老保险并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子文. 西北师范大学, 2020
- [9]降费后延迟退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衡的影响[D]. 郭学亮. 湘潭大学, 2020(02)
- [10]我国养老资源的现状剖析及对策研究 ——基于“制度—空间”的框架[D]. 王金慧.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