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硅谷内幕商业中的大战(论文文献综述)
于峰[1](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指出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彭海宝[2](2017)在《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文中指出近二十年来的中国都市化速度可谓史无前例,现代都市的面貌日新月异。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的现代都市小说正在悄然崛起。中国都市小说对中产阶层书写的重视,与中产阶层在现代城市中的兴起和扩张关系密切。中产阶层一般具有良好的物质条件,从事中高端职业,注重生活的格调和品味,代表了都市社会主流群体所尊崇的价值取向。然而,在他们体面生活的背后,却隐匿着焦虑不安和精神虚无等症候。现代都市文学的笔触在呈现中产阶层生存状态的同时,往往直抵都市精神的敏感部位,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产阶层的书写过程也即现代都市密码的解析过程。文学是人学,人物形象的描述始终为现代都市小说的重心。而当下中国都市小说研究,主要集中在底层叙事、审美阐释、欲望化表达、消费主义批判等领域,有关小说人物的形象研究相对薄弱;已有的人物形象研究也多集中于底层人物,缺乏对现代都市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中产阶层人物形象研究。本文以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中中产阶层的生存处境、情感方式和精神状态,分析中产阶层书写的策略和审美品格,同时探讨消费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对现代都市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以期拓展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视域与价值空间。本论文共八个部分,正文六章,具体内容主要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界定论题涉及的“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等核心概念。第一章论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解读当代社会中产阶层兴起的动因和条件,围绕职业特点、地域分布、收入水平、消费层次、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深入探讨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并且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文化的研究视角,阐释中产阶层的文化趣味、中产阶层话语扩张的具体表现。同时,从文学发展史的视角,简要回顾中国现当代都市小说的创作历程,梳理各时期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脉络。第二章梳理现代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主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探讨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的人物形象类型;着重对都市小说中的高校知识分子、专业技术人才、中小私营企业主、中低级官员、艺术工作者等五类人物形象进行研究,分析这些人物形象的整体性特征,寻找出他们各自的差异性特质。第三章阐述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通过对中产阶层的物质欲望、情色心理和处世之道等三个方面的分析,总结出都市小说书写中的中产阶层拥抱世俗、讲求实利的生存法则。从物质的角度看,他们践行经济理性主义的价值理念,树立了新财富观,追求个人利益。从情感的角度看,他们注重满足个体的欲望,消解了传统社会形态婚姻和家庭的神圣性地位。从处世之道看,他们熟悉社会运作,善于通过圈子文化、交换逻辑达到个人目的,并信奉通过个人奋斗来改变命运的信条。第四章研究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身份共同体的建构。主要探讨都市小说书写中产阶层身份构建的三种方式:一是以时尚消费作为身份标签;二是在空间上区隔底层社会,凸显阶层界线;三是通过身份比较获得阶层意识。从消费主义文化的角度看,中产阶层通过吃、穿、游、乐的时尚消费符号,成功实现了与社会底层的区隔。从空间意义上看,无论其占据的住宅空间、职场空间还是社交空间,都表征着社会阶层、群落的界线之所在。而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身份比较和身份想象,更凸显了阶层差异及对比的观念已成为都市社会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分析现代都市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通过对新世纪以来都市小说的文本分析,总结出中产阶层焦虑的时代表征与文化隐喻,探究当代中产阶层面临的精神困境、焦虑症候及其根源,为中产阶层的反省、救赎以及精神价值的重建提供参照。中产阶层虽然物质生活无忧,但精神上常常处于焦虑之中,缺乏安全感。焦虑的病理形式通常以抑郁症、肠胃症、不孕症等“病兆”反映出来,深刻反映了现代性的挤压和人性的脆弱。中产阶层需要反省和救赎,重构内心的信仰,化解人生虚无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都市人的身心健康与自由发展。第六章考察现代都市小说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在文学边缘化的背景下,都市作家在中产阶层书写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段,包括都市时空的发现、感官叙事的运用、通俗传奇的嫁接、文学影视的并置、隐喻修辞的指向等五个层面。这五个层面叙事策略的使用,基本奠定了当下都市小说人文主义与世俗主义的双面特征,亦造成了平面化的呈现、类型化的倾向、批判性的缺失、代言者的局限等弊病。结语部分,对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作出总体评价。总之,现代都市小说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折光与反映,形象地描摹出炫目华丽的都市景观,探究了当下都市社会中产阶层的生存世相,给予都市现代性的审美阐释,并赋予中国当代文学新的精神面貌。但是,现代都市小说浅层次的“现在主义”的描绘、缺乏深度地对当代都市人的精神困境的追问,闪烁其词地对社会不公的消极发声等诸多问题,几乎形成了都市小说的内在自我障碍。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下的都市中产阶层,至今仍是有待持久关注并深入挖掘的书写对象。而且,关注的视角与挖掘的深度、广度、厚度及其密度,有赖于都市文化精神和作家思想视野的双向碰撞和提升。
郎晶晶[3](2013)在《《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报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2月25日《第一财经周刊》创刊,是目前我国财经类期刊中,市场表现最为优异的后起之秀。本文以《第一财经周刊》创刊至2012年末的231期封面文本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文本分析的方式对具体新闻文本的选题、视角、对象、事件、标题、图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从报道领域、报道对象、报道视角等宏观层面研究文本的报道偏向,又通过标题、行文方式、语言特点等微观层面归纳总结杂志的报道风格,总结出《第一财经周刊》偏爱报道互联网行业、私营企业,以国际化视角解读商业现象等特点。通过对报道内容类型的具体划分,从常规报道、策划报道、事件报道、人物报道、宏观报道五个类型分别分析其报道特色以及业务亮点,总结出《第一财经周刊》关注商业思维、商业价值、商业创新等特色,展现出一本时刻以公司人的需求为出发点,追求轻松、时尚、富于幽默感的阅读体验又不失理性、批判性以及前瞻性的财经类期刊形象。本文深入剖析了《第一财经周刊》如何将服务公司人的市场定位以及读者定位通过内容具体呈现,从而获得优异的市场反应。认为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是传统媒体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下应该拥有的意识,“内容为王”仍是传统媒体应该坚持的信条。
向忆秋[4](2009)在《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华人文学研究差不多已有三十年历史。国内一批卓有成就的学者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整合研究思路和阐述模式。在对不同国别或区域的个案研究方面,“美国华文文学”、“华裔美国文学”研究近些年正当热潮。研究成果主要是“文学史”描述、作家作品评述的论文集或者文学主题、母题研究等。本论文提出“旅美华人文学”范畴研究,将那些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或者因为劳务、外交、留学、旅游等目的“暂时”逗留美国的华人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学界已有界定和研究的“华裔美国文学”、“美国华文文学”中“独立”出来。论文写作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历史线索式地“品味”自19世纪以来直至当下的“旅美华人文学”文本中所呈现、所隐含的“美国形象”,进而探讨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背景下的历史性变迁(或变化或持续)。论文研究的第二个重要目标,是探讨不同历史阶段“旅美华人”笔下也许殊异也许雷同的“美国形象”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就是对形成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原因进行考察。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论文在研究方法上,就必然是在文学、史学、文学社会学、比较文学诸多学科交汇处做综合性考察;并且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作品的阅读,也不得不有选择地集中在他们书写美国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本,而非对旅美华人(作家)所有文本的综合解读和平面描述。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评述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四章在文本细读基础上,分别对不同历史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50-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以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进行阐析,进而对不同历史时期“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的历史性变迁。“绪论”主要是三方面内容:1、提出“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旅美华人文学”指涉的是从美国境外移民、定居美国的第一代华人(不管是否获得法律身份),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暂时在美国逗留过的华人,用汉语或非汉语(主要是英语)写作的文学作品(不管何时、何地出版)。2、“旅美华人文学”之“美国形象”,论文解释为一种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3、在整理和评述相关已有研究成果后,陈述论文的目的和意义。论文对“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下“美国形象”进行较大规模和“历史线索式”的梳理,进而探讨“美国形象”的成因,这是华人文学研究中非常欠缺的研究领域。第一章《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通过对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诗歌”、梁启超“美国游记”和伍廷芳“美国随笔”等几方面文本的细读分析,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形形色色的美国形象,概括为三种基本模式:以胡适为代表的旅美华人所建构的“正”话语美国形象,美国被想象为先进文明的民主国,美国人被描述为非常慈善博爱的优秀民族;以“天使岛诗人”、吴宓等为代表的旅美华人则建构了一种“反”话语美国形象,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出负面形象(或者堕落,或者凶残,或者背信弃义……);而梁启超和伍廷芳代表的旅美华人,则能够以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批判姿态审视美国“他者”,因此他们笔下的美国呈现为一种颇为复杂、立体的“他者”形象。本章并且从美国移民话语对华人的歧视、中国社会文化空间(也即“社会集体想象物”因素)以及创作主体自身的文化心态和身世经历因素等三个方面,分析了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第二章《文明与癫狂: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对林太乙、艾山、唐德刚、林语堂、黎锦扬、董鼎山、黄运基等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部分文本进行了细读分析。30-40年代旅美华人作家基于自身美国经验、历史背景和文化视角,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无论“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或异趣横生的“他者”美国,或富足优裕的物质美国,或光怪陆离的病态美国;还是林语堂以小说人物在“自我”和“他者”游移之间所建构的彼此差异的两类美国形象;黎锦扬《花鼓歌》和《旗袍姑娘》中自始至终保持的正面美国形象;抑或是40年代旅美华人“文学版图”中两位“重量级”作家黄运基和董鼎山,他们笔下或者种族歧视、动荡不安的癫狂美国,或者复杂多面、原汁原味的立体美国——我们都可以粗略将之划分为“文明”和“颠狂”二类美国形象。而且很多时候,他们笔下美国形象并非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而呈现为文明和颠狂、光辉和阴暗等多种相反相成因素含混一体的“复合”美国形象。此外,本章从“二战”爆发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和对华移民话语的转变(改“负”为“正”),“被注视者”文化空间也即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以及“注视者”自身因素即创作主体的“身份”转变和身世经历三个方面,对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成因进行了考察。第三章《美国“多面体”: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主要关注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坛突起的“台湾文群”,对於梨华、聂华苓、白先勇、陈若曦、孟丝、麦高、吴崇兰等50-70年代旅美台湾作家部分文学文本进行细读,以此为依据分析他们笔下的多面美国形象。於梨华和白先勇从边缘处境出发所想象的美国形象基本上呈现出负面性——於梨华笔下的“美国”是“丑陋的他者”:白先勇笔下的美国形象可以表述为“鬼影幢幢的摩天楼”,作家文本中那种间杂着喜乐的独特死亡意象更是对以往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丰富。聂华苓和麦高等人在“自我”和“他者”的自觉意识中建构的美国形象,是一种饱含着“异”/原汁原味的“他者形象”。而陈若曦、孟丝以及自巴黎旅美的伊犁等人则以其不同风格和创作路子建构了大致相似的“两形体”美国形象:一方面是富足、文明、自由的美国,一方面是失范(人伦失范、道德堕落、经济失控、信仰危机等)的美国。它们代表了此时期旅美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趋势、一类必然出现的文学主题。本章对形成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的原因分析主要是四点:此时期旅美作家以“台湾文群”为主体的独特“悲剧身份”,美国对亚洲移民话语的双重性,美国所建构的“美国梦”和美国现实的落差,以及不同作家人生境遇、情绪状态等主体因素的作用,都对旅美华人的美国想象产生重要影响。第四章《美国天堂、美国地狱: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的美国形象》,涉及16位旅美华人(作家)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纪实性”散文。这时期旅美华人文坛一个重大文学现象是俗称的“新移民作家”整体浮出历史地表。新移民作家群体所建构的形形色色美国形象实际上隐喻了两种意象——美国天堂、美国地狱。他们笔下不管是对“黄金世界”、高科技帝国或是对多元化平等美国、自由民主世界的想象,都指向“天堂”美国意象,而指涉孤绝、癫狂、罪恶、贫穷之类意义的美国想象,则指向“地狱”美国意象。同时,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美国形象成为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的重要形象。较之以往,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强有力地突出了异域美国的“经济”因素/“经济”意义。本章对此时期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成因的考察,主要从“被注视者”即美国社会和移民话语,“注视者”即“新移民”本身因素和华人社会地位变化几个方面论说。认为“新移民”历史背景/中国经验和他们的心态变化(“老侨”的落叶归根到“新移民”的落地生根,乃至于“太空人”心态),华人族裔在美国社会的地位上升和形象提升,美国社会的复杂性和美国移民话语的变迁(从1965年后的相对开放到世纪末的收缩),以及中(大陆)美之间的关系变化和经济差距,都是影响此时期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建构的重要原因。“结语”认为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乃是双重的“想象物”。它既受制于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被注视者)现实,也受制和反作用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注视者)社会的集体想象,同时会因为形象塑造者自身因素而有所差异。旅美华人想象美国必然呈示出色彩斑驳的美国形象。同时,一代代旅美华人与美国相遇所建构的他者形象,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对异国的认知形成的集体想象,总会有一些流传和积淀下来,反作用于后来者(旅美华人),使其美国想象(建构的美国形象)形成一定“套话”或刻板模式。旅美华人文学就明显有一些“滞定型”美国形象不断得以赓续。早期旅美华人文学所建构的“正”话语、“反”话语和一种矛盾、歧义的美国形象,成为后来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三种模式。当然,每个人或特殊群体所建构的具体文学形象或“社会集体想象物”都不太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后人“复制”。旅美华人笔下“滞定型”美国形象就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创作主体笔下有所变形。对旅美华人文学“美国形象”的历史性梳理,是我们对中美文化空间及旅美华人身份和命运的一种再理解和历史回望。而且,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对将来中美文化现实的思考,有助于不同人种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黄书亭[5](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夏绪梅[6](2006)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西方功利观念逐渐侵入,在转型经济的特殊时代背景下,经济活动领域中企业反伦理行为层出不穷,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论文通过企业伦理依据问题和企业伦理民族性的理论分析,结合对我国企业伦理演化和特征的实证研究,在对企业主体伦理行为进行理性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推论企业伦理的三大制约因素为信息不对称、企业伦理素质残缺和市场不完善,而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则是制约企业伦理的最终原因,从外部制度供给和企业内部机制构建两个视角为企业伦理提供了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 新制度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理论都可以论证经济理论中的伦理取向;同时企业本性理论、人性假设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也证明企业管理理论中饱含着伦理意蕴;管理理论发展中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管理丛林”阶段的历史演变脉络中充满着企业管理思想演绎的伦理思维,从而为企业伦理提供了丰厚的理论依据。 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市场经济的良性有效运行需要一定的伦理基础,企业反伦理经营行为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性,影响市场机制的运行和市场秩序的建立;同时企业反伦理经营具有外溢社会负效应。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正面的论证和反面的例证都充分说明企业伦理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企业伦理有助于减少交易费用,降低交易成本;有助于企业享有良好的声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地位;有助于企业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建立起牢固的关系,促进合作效益的创造;有助于企业取得和维持杰出的组织业绩并获得长期绩效,从而为企业伦理提供了坚实的实践依据。 以美国、日本和中国为典型代表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三国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影响下的企业伦理各具特色,企业伦理具有民族性。 通过实证调查获得资料,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梳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和转轨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现状和特征后认为: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伦理的特征为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伦理基础匮乏和以国家伦理替代企业伦理。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具有高度的不规范性,企业伦理的特征一是企业伦理对企业有积极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认同,但存在着将企业伦理作为某种工具性的管理手段,面对义与利的冲突,企业在实际行动时受利益的驱动更具有一种功利倾向;二是人们对企业伦理有着近于理想化的期望,但是实践中却不太可能做到,或做的一般,企业伦理状况不容乐观,人们对目前企业伦理状况评价不高,期望和现实之间形成极大的反差。当然,公众对企业伦理的期望高于他们对现状的评价,
蔡卫东[7](2005)在《跨国并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生产的扩展和日益深化,外国直接投资(FDI)作为生产国际化的载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根据投资方式的不同,FDI又可以分为新建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和跨国并购(Cross-Border Merger & Acquisition)。在早期的FDI流动中,新建投资是主要的流动方式,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并购作为一种FDI流动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种变化趋势同样体现在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条从产品出口、原材料进口、技术和许可证贸易到外国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的渐进发展道路。这一进程往往要历经很长时间,已经大大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了。随着国际生产的日益深化,本地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本地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给跨国并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跨国并购,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国际市场,获得新的客户、资源、技术以及市场势力。 在总结FDI和企业并购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西方企业及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历史的总结和分析,本文探讨了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动因;针对跨国并购中的高风险问题,本文就并购的决策、估价及接管等流程提出了跨国并购的过程控制概念;并就跨国并购中的具体风险、并购后的管理整合以及并购失败后的退出战略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讨论。希望本文能对通过跨国并购实施国际化经营的中国企业有所裨益。
Michael S. Malone,徐丽萍[8](2003)在《硅谷内幕商业中的大战》文中研究表明在今后的几年中,一些跨国公司将斥资几千亿美元来追求一种生存的目标:成为一家实时企业。 新的时代意味着新的商业战。当高科技产业逐渐从低迷状态缓慢回升时,新时代的格局已开始形成。新的技术、新的机会和新的市场也在逐渐成型。竞争对手正准备在彼此之间进行新一轮的商业战,而且很可能残酷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朱富强[9](2001)在《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文中认为本文的主旨和写作思路:本文主旨是探寻社会发展的途径,当然我们这里所考察的不是包括政治、文化、社会、思维等所有方面的广义社会发展,而主要是集中在狭义的经济增长方面。那么,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呢?本文坚持劳动价值说,认为劳动是财富以及社会发展的源泉。但是,我们主张的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价值说,而是由此发展而来的有效劳动价值说;强调,价值的真正来源是有效劳动,而在社会化生产中,劳动的有效程度与劳动间的协调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协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生产力。既然协调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那么要解决社会发展这一难题,就要探寻增进协调水平的途径。本文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来探究协调问题:在微观方面,我们首先从微观个体的角度反思了主流的博弈理论,并探究达成合作博弈的协调机理;其次,从微观组织的角度对企业的协调进行了分析,重新审视了企业的性质及其规模扩展的状况,并从协调的角度比较了各类企业的效率。在宏观方面,我们首先分析了社会日益凸显的新特征,发现一个新的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智力社会正在来临。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认为,一个以伦理认同为基础的社会协调机制正在形成。接着,我们又探究了宏观协调的主体——政府——的作用及其演变。最后,对西方崇尚的以市场和法制为基础的自发秩序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它们的内在局限性。经过对微观和宏观各方面的考察,我们都得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价值伦理观的认同是各方面协调的根本基础。为此,我们随后继续对伦理的生成、发展、演变、作用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危机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论证伦理重建的紧迫性。同时,又对伦理的基础——人性——进行追根溯源的考察,指出,为己利他是合乎人类社会性的行为机理。最后,为了提高社会各劳动间的协调性,促进社会的发展,我们呼吁价值伦理观的重建。在我国,尤其可以吸收重视价值理性的儒家传统思想。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简要内容:为了系统有条理地论述中心观点,本文分成五篇十二章,结构安排及简要内容如下:第一篇“总论:社会发展探源”,也即第一章,是本文“纲”和其他各章论述的基础。本论文的主旨是要探求如何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第一章“协调:社会发展的源泉”首先从历史的、宏观的角度来探究社会发展的根源。在该章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实质是劳动价值创造这一基本看法,但是我们在重新审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时,发现传统劳动价值理论存在着一些逻辑缺陷,特别是在以劳动时间作为价值量的衡量尺度时,往往与“价值量由劳动量大小决定”这一原理相冲突。进一步地,我们分析也表明,所耗费劳动不一定完全凝结在商品中从而形成价值。为此,我们提出了有效劳动价值说这一新见解,该理论认为,只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有效劳动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在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社会中,劳动的有效性主要根源于社会劳动间的协调性,一切有助于提高劳动协调水平的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同时,本章指出,传统劳动价值说主要关注的直接生产性劳动,但实际生活中生产都是迂回过程;因此,为商品生产而付出的一切迂回劳动都应该是创造价值的劳动。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对是否创造价值的全体社会劳动给出一个总原则:凡是直接生产性的劳动支出以及有助于提高直接生产性劳动有效性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反之,如果只是促使创造价值分配和转移的劳动就不属于创造价值的劳动。因为本章是本文的核心思想所在,因此,我们不厌其烦地反复阐述有效劳动价值论;特
二、硅谷内幕商业中的大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硅谷内幕商业中的大战(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2)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相关的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都市中产阶层书写的文化语境 |
一、中产阶层的社会学观察 |
(一) 近代中国中产阶层雏形与消亡 |
(二) 当代中国中产阶层的兴起 |
二、都市文化崛起与中产阶层话语扩张 |
三、中国都市小说的兴起与中产阶层书写 |
第二章 都市小说中的中产阶层形象类型 |
一、高校知识分子形象系列:市场化时代的多维人格 |
二、社会专业技术人才形象系列:消费主义语境下的“变形记” |
三、中小企业主形象系列:经济理性主义的实践者 |
四、中低级官员形象系列:权力镜像中的人性解码 |
五、艺术工作者形象系列:美与“丑”并存的圈子 |
第三章 中产阶层的生存法则与世俗人生 |
一、物质欲望:流金时代的厚利主义 |
(一) 当代启蒙语境下的财富观 |
(二) 经济理性主义催生的创富传奇 |
(三) “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人性反思 |
二、情色写真:身体表达的自我主义 |
(一) “有闲阶级”的游戏 |
(二) 性压抑下的反拨 |
(三) 都市异化的表征 |
(四) 异性上位的筹码 |
三、处世之道:精致周到的利己主义 |
(一) 圈子文化 |
(二) 交换逻辑 |
(三) 竞争“无间道” |
(四) 个人主义奋斗 |
第四章 中产阶层身份共同体的建构 |
一、消费时尚与身份标签 |
(一) 作为符号的霓裳神话 |
(二) 美食营造的精致生活 |
(三) 富裕阶层的身体美学 |
(四) 闲暇生活的优雅趣味 |
二、空间区隔与地位界线 |
(一) 住宅空间:生活品味的标识 |
(二) 职业空间:都市权势的图腾 |
(三) 社交空间:累积资源的场域 |
三、身份比较与阶层意识 |
(一) 阶层比较下的社会透视 |
(二) 西方中产阶级的身份想象 |
(三) “名实之间”的身份焦虑 |
第五章 中产阶层的焦虑与救赎 |
一、焦虑时代的表征 |
(一) 婚姻的脆弱 |
(二) 恋爱的恐惧 |
(三) 竞争的压抑 |
(四) 生态的隐忧 |
(五) 财富的疑虑 |
(六) 人生的虚无 |
二、焦虑的症候与隐喻 |
(一) 抑郁症:频繁的“精神感冒” |
(二) 幻听症:嘈杂都市的痼疾 |
(三) 不孕症:人类前途的警示 |
(四) 肠胃症:欲壑难填的苦果 |
(五) 病理性赌博症:人性荒芜的切片 |
三、反省与救赎 |
(一) 爱的救赎:抚慰心灵的力量 |
(二) 伦理救赎:谋求义与利的合体 |
(三) 宗教救赎:听从智者的开释 |
(四) 艺术救赎:提升生命的高度 |
第六章 中产阶层书写的叙事策略与现实困境 |
一、叙事策略 |
(一) 都市时空的发现 |
(二) 感官叙事的运用 |
(三) 通俗传奇的嫁接 |
(四) 文学影视的并置 |
(五) 隐喻修辞的指向 |
二、现实困境 |
(一) 平面化的呈现 |
(二) 类型化的倾向 |
(三) 批判性的缺失 |
(四) 代言者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 《第一财经周刊》研究回顾 |
2. 财经新闻概述 |
3. 商业新闻鉴定 |
4. 研究方法说明 |
三、封面报道及意义 |
四、《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报道内容梳理 |
1. 报道类型划分 |
2. 报道领域和报道对象 |
A.报道领域 |
B.报道对象 |
C.报道视角 |
五、报道内容以及报道模式 |
1. 常规商业报道 |
A.公司个案报道 |
B.行业报道 |
C.商机报道 |
2. 特别策划报道 |
A.榜单、盘点类策划塑造品牌优势 |
B.为公司人服务凸显人文关怀 |
附表 |
3. 事件报道 |
A.内幕曝光、重磅消息,吸引读者眼球 |
B.公共事件的商业解读 |
附表 |
4. 宏观现象报道 |
5. 人物报道 |
六、《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报道风格 |
1. 标题特色 |
A.简洁、通俗、口语化 |
B.设置悬念、冲击视觉 |
C.年轻化符号 |
2. 图表与内容梳理 |
3. 语言风格 |
A.幽默、时尚、轻松的行文风格 |
B.用细节写活商业报道 |
C.浅显易读、去专业化 |
七、从封面报道看《第一财经周刊》差异化竞争策略 |
1. 定位精准 |
2. 关注创新 |
3. 个性化的封面设计 |
八、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 "旅美华人文学"研究范畴的提出 |
二 "美国形象"是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异国形象" |
三 相关研究成果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 想象美国的三种模式 |
第一节 早期旅美留学生文学的美国形象 |
一 李恩富和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形象 |
二 进步或堕落:胡适和吴宓"留美日记"中的美国形象 |
第二节 "反美华工禁约文学"和"天使岛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一 "金山"、"蛮夷"、"虎狼"和背信弃义的种族主义国家 |
二 "没有天使的天使岛" |
第三节 梁启超、伍廷芳笔下的"他者"形象 |
一 矛盾的"民主国"和"先进国":《新大陆游记》 |
二 "异"和矛盾的"他者"形象:《美国视察记》 |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以前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二章 文明与癫狂 |
第一节 "天风社"和"白马文艺社"发起人笔下的美国 |
一 异趣横生的"他者"和偏狭的美国人:林太乙笔下的美国形象 |
二 文明或病态:唐德刚、艾山作品中的美国形象 |
第二节 林语堂和黎锦扬笔下的美国形象 |
一 "新世界"和"旧世界":《唐人街》和《奇岛》中的美国形象 |
二 从"大熔炉"到"百衲衣":黎锦扬作品的美国形象 |
第三节 董鼎山、黄运基笔下的美国形象 |
一 知识、文化工业、迷狂和性错乱:董鼎山随笔的美国形象 |
二 癫狂的美国:黄运基的《奔流》和《狂潮》 |
第四节 20世纪30-4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三章 美国"多面体" |
第一节 从边缘处境想象美国:於梨华、白先勇小说美国形象 |
一 丑陋的"他者":於梨华小说的美国形象 |
二 鬼影幢幢的摩天楼:白先勇小说的美国形象 |
第二节 "自我"视野中的"他者"形象 |
一 强权美国和奇异的"他者":聂华苓小说美国形象 |
二 麦高、吴崇兰散文的异族形象 |
第三节 美国"两形体":陈若曦、孟丝、伊犁小说美国形象 |
一 纠结在"来到"和"离去"之间:陈若曦小说的美国形象 |
二 富足的美国和失范的美国:孟丝、伊犁小说的美国形象 |
第四节 20世纪50-70年代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第四章 美国天堂、美国地狱 |
第一节 "新移民"留学生文学的多棱美国形象 |
一 孤绝、雄强、癫狂:严歌苓笔下的美国形象 |
二 "身体"的重构和解构:少君、曾晓文笔下的美国形象 |
三 天堂美国:以《华尔街职场》和《爱在无爱的硅谷》为例 |
第二节 "淘金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一 地狱"天堂"和天堂"地狱"的"复合体" |
二 "梦幻仙境"和"死亡之城":《拉斯维加斯的中国女人》 |
第三节 美国浮世绘:"纪实文学"中的美国形象 |
一 民主美国的自由和不自由 |
二 美国"天堂"的幸和不幸 |
第四节 20世纪80年代后旅美华人笔下美国形象原因探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
1.3 案例研究论考 |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
3.5 危机成因剖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
4.4.本章小结 |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
5.4 本章小结 |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
7.1 休闲与创新 |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
7.7 本章小结 |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8.3 若干建议 |
8.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6)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两个核心概念的界定 |
1.1.1 转型经济的概念界定与中国的转型经济 |
1.1.2 企业伦理的概念界定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唯物辩证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结构安排 |
1.5 可能的新意 |
2 国内外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2.1 国外企业伦理问题综述 |
2.1.1 企业伦理问题缘起和发展的背景 |
2.1.2 国外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
2.2 国内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
2.2.1 国内企业伦理问题缘起和发展的背景 |
2.2.2 国内企业伦理问题研究的理论综述 |
2.3 评价 |
3 企业伦理: 理论依据 |
3.1 经济理论中的伦理取向 |
3.1.1 新制度经济学 |
3.1.2 西方经济学中的帕雷托最优状态规律 |
3.2 企业管理思想和理论演绎中的伦理思维 |
3.2.1 企业管理理论中的伦理意蕴 |
3.2.2 管理理论发展中主要代表人物的伦理思想 |
3.3 小结 |
4 企业伦理: 实践依据 |
4.1 企业伦理的宏观效应分析 |
4.1.1 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 |
4.1.2 企业伦理的宏观效应 |
4.2 企业伦理的微观效应分析 |
4.2.1 企业伦理与企业绩效 |
4.2.2 企业伦理的微观效应 |
4.3 小结 |
5 企业伦理的民族性 |
5.1 企业伦理民族性的一般论证 |
5.2 美国企业伦理特色与民族文化 |
5.2.1 汉普·登特纳和特龙佩纳斯的观点 |
5.2.2 美国企业伦理特色 |
5.3 日本企业伦理特色与民族文化 |
5.3.1 企业集团主义—日本企业伦理的核心 |
5.3.2 “忠””和””勤”是日本企业伦理文化的显着特色 |
5.3.3 禀议制的决策模式 |
5.3.4 企业内部等级制度 |
5.4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企业伦理 |
5.4.1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5.4.2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影响下的企业伦理特色 |
5.5 小结 |
6 中国企业伦理: 演化及其特征 |
6.1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企业伦理现状 |
6.1.1 责、权、利相结合的企业伦理基础匮乏 |
6.1.2 国家伦理替代企业伦理 |
6.2 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现状 |
6.2.1 企业伦理的现实困惑 |
6.2.2 企业伦理失范的具体表现 |
6.2.3 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现状的实证调查 |
6.2.4 转型经济条件下企业伦理特征 |
6.3 小结 |
7 转型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伦理的制约因素分析 |
7.1 企业伦理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7.1.1 经济分析的前提假定—“新经济人”假说 |
7.1.2 企业伦理选择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7.2 企业伦理行为制约因素分析 |
7.2.1 信息不对称 |
7.2.2 企业伦理素质残缺 |
7.2.3 市场不完善—企业反伦理行为外部性内化的障碍 |
7.2.4 制度有效供给不足—制约企业伦理的最终原因 |
7.3 阻碍企业伦理经营的制度约束 |
7.3.1 法律制度及产权制度 |
7.3.2 信用制度 |
7.3.3 政府行政制度 |
7.3.4 企业内部伦理制度 |
7.4 小结 |
8 构建企业伦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一)—有效的外部制度供给 |
8.1 失信惩罚机制 |
8.1.1 法律惩罚机制 |
8.1.2 声誉机制和信用机制 |
8.1.3 监督机制 |
8.2 市场中介机构保障机制 |
8.2.1 中介机构的概念和分类 |
8.2.2 中介组织介入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企业反伦理行为消除的作用 |
8.3 产权制度 |
8.3.1 界定产权,明晰产权关系,硬化产权约束关系 |
8.3.2 强化产权保护,培育信用体系 |
8.4 政府行政制度 |
8.4.1 政府行政的伦理原则 |
8.4.2 转变政府职能,准确定位角色 |
8.4.3 政府在信用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
8.4.4 改革政府行政方式,强化政府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 |
8.4.5 完善和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
8.5 小结 |
9 构建企业伦理的可行路径和对策措施(二)—内部机制 |
9.1 树立伦理经营管理新理念 |
9.1.1 企业的伦理准则 |
9.1.2 建立促使伦理理念形成的教育培训制度 |
9.2 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 |
9.3 企业伦理的内部制度化 |
9.3.1 制定企业伦理规范 |
9.3.2 设置伦理机构,配备专门负责人 |
9.3.3 伦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9.4 企业伦理建设中制度有效供给和企业内部机制建立的关系 |
9.5 小结 |
10 结论及问题 |
10.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10.2 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7)跨国并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几个主要概念 |
1.3 研究意义和本文创新点 |
1.4 主要内容安排 |
第2章 相关研究回顾及评述 |
2.1 企业并购理论 |
2.2 FDI理论 |
2.3 对并购及FDI理论的简要评述 |
第3章 跨国并购的历史回顾 |
3.1 西方国家的企业并购发展:从国内走向国际 |
3.2 主要经济体的跨国并购发展 |
3.3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发展 |
第4章 跨国并购的动因分析 |
4.1 宏观动因分析 |
4.2 微观动因分析 |
4.3 促使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动因 |
第5章 跨国并购的过程控制 |
5.1 几种常见的跨国并购机会 |
5.2 跨国并购的决策分析 |
5.3 估价 |
5.4 接管:模型和方法 |
第6章 跨国并购中的风险及其防范 |
6.1 跨国并购中的主要风险 |
6.2 跨国并购中的风险评估法 |
6.3 并购后的整合:控制风险 |
6.4 退出战略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2 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总论:社会发展探源 |
第一章 协调:社会发展的源泉——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再反思 |
第一节 传统劳动价值理论中的“悖论”:相互冲突的双重内涵 |
一、劳动价值论A 和劳动价值论 B: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双重内涵 |
二、相等时间所支出劳动量的不一致性:两种内涵的逻辑矛盾 |
第二节 有效劳动价值说: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
一、劳动的抽象和同质化:相等时间创造等量价值的基础 |
二、传统劳动价值论的修正:有效劳动创造价值论 |
第三节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吗:有效劳动价值说的解释 |
一、对论断的质疑:论断推理的逻辑缺陷探究 |
二、单位时间创造的价值量与生产力存在正向关系:分析的合理结论 |
第四节 总体价值量的衡量:“负价值”概念的引入 |
第五节 协调的增进:社会发展的源泉 |
一、协调水平:影响价值创造的基本因素 |
二、协调和监督:两类基本劳动的进一步分析 |
附录1.1 奴隶制:残酷的效率 |
一、奴隶制高效率的震撼:福格尔提出的课题 |
二、痛苦激励:费诺阿尔泰亚的解释 |
三、实质上的监督低效率:巴泽尔的合同解说 |
第二篇 协调的微观方面 |
第二章 博弈:个体协调的微观基础(I)——纳什非合作博弈均衡的缺陷 |
第一节 静态非合作均衡:囚徒困境的解决思路探讨 |
一、协调问题:纳什博弈均衡中的关键因素 |
二、信心和预期:提高博弈协调性的传统思路 |
三、为己利他:纳什博弈行为机理的修正 |
第二节 多次非合作博弈:连锁店悖论中的行为机理分析 |
一、连锁店悖论:长期博弈中的问题 |
二、多重博弈中的行为:几种理论介绍 |
三、习惯性的为己利他:多重合作博弈的机理探究 |
第三节 形式化的个体理性:对纳什博弈机理的质疑 |
一、悖论丛生:人类行为解释的尴尬 |
二、自我支持的内涵:静态纳什均衡机理的反思 |
三、后退归纳推理的缺陷:动态博弈过程的分析 |
四、形式主义:纳什均衡的症结所在 |
第三章 博弈:个体协调的微观基础(II)——合作博弈机理的探寻 |
第一节 环境、权力和人性:合作博弈机理的内在因素 |
一、环境和权力:影响博弈合作性的重要因素 |
二、为己利他:合作博弈的根本机理 |
第二节 罗尔斯均衡:合作博弈的一个扩展模型 |
一、无知之幕+相互冷淡:罗尔斯的合作秩序 |
二、非现实性和保守性:罗尔斯合作秩序的主要缺陷 |
三、充分信息下的为己利他:对罗尔斯合作秩序的修正 |
四、罗尔斯均衡的检验:实验的例证 |
第四章 企业:微观协调的组织分析(I)——企业理论分析的一个新框架 |
第一节 综合效益的增进:企业性质探讨 |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交易成本说 |
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价值增进说 |
三、新的动态演进的观点:综合效益增进说 |
第二节 组织成本和协调收益:对企业规模的分析 |
一、净边际组织成本为零:交易成本说的企业规模界限 |
二、净边际协调收益为零:价值增进说的企业规模界限 |
三、正的边际净组织成本:企业的社会合理规模的一般特点 |
第三节 收益转移效应: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讨论 |
一、收益转移效应:企业规模扩展的一般伴随现象 |
二、企业现实规模大于社会合理规模:收益转移效应的一般结果 |
三、现实企业规模的差异:信任度不同社会的企业比较 |
四、分享制企业的规模:收益转移效应的进一步实证分析 |
第五章 企业:微观协调的组织分析(II)——企业协调与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协调:X 低效率的根源 |
一、劳动低效率和协调低效率:X 低效率的两个方面 |
二、劳动低效率:传统理论关注的偏误 |
三、协调低效率:X 低效率的主要方面 |
第二节 协调低效率的分析:各种体制的协调比较 |
一、显性协调和隐性协调:协调的两种形式 |
二、显性协调的低效率:家族制企业的低效率探究 |
三、隐性协调的低效率:不同社会环境下企业低效率之比较 |
第三节 企业协调的全因素分析:一个简要的分析框架 |
一、十大因素:影响企业协调的主要方面 |
二、日美企业协调的比较:诸因素的考察 |
第四节 网络化:企业形态的演变趋势 |
一、价值伦理观的认同:网络化的重要因素 |
二、价值伦理对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的经验 |
附录5.1 信息-协调机制:企业协调的一个分析模型 |
一、企业内的协调模式:信息-协调机制的类型 |
二、各种类型的效率比较:以日美企业为例 |
第三篇 协调的宏观方面 |
第六章 协调深化:智力社会的要求 |
第一节 智力社会: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
一、亚细亚社会:传统社会阶段划分的困惑 |
二、智力社会的来临: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 |
三、知识的独特性:智力社会特征的总体分析 |
第二节 知识的凸显:智力社会的特征分析 |
一、知识的类型:知识的特点考察之一 |
二、知识的交易:知识的特点考察之二 |
三、知识的创造:知识的特点考察之三 |
四、知识和决策:知识的特点考察之四 |
第三节 知识的利用:智力社会中经济增长主要源泉 |
一、知识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凸显:一般性的历史考察 |
二、知识的内生化模型: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 |
第四节 知识分工的深化:智力社会的内在要求 |
一、知识分工的深化:智力社会推进的必然趋势 |
二、知识和信息的整理:知识分工的必然体现 |
三、合作的强化和拓延:知识分工的内在要求 |
第七章 社会协调:协调机制演变的趋势 |
第一节 缘协调:早期隐性协调方式 |
一、缘协调:血缘协调的生成和演化 |
二、引入显性协调:缘协调发展的要求 |
第二节 契约式协调:隐性协调向显性协调的过渡 |
一、起源和形态:契约式协调的历史分析 |
二、控制机会主义:契约式协调演变的内在驱动力 |
第三节 企业团队协调:显性协调的基本形式 |
一、显性协调的强化:企业协调的明显优势 |
二、向社会协调的转变:智力社会的要求 |
第四节 社会协调:向隐性协调的回归 |
一、增进合作:网络社会的要求 |
二、企业之间和之内的隐性协调:增进协调的两个方面 |
第五节:协调的内核:家庭伦理 |
一、家庭伦理:一切协调的基础 |
二、家庭伦理的转换:协调开放性的要求 |
第六节 伦理的认同:协调扩展的基础 |
一、伦理的扩展:协调机制演变的要求 |
二、伦理认同的价值:协调中的作用考察 |
附录7.1 主流化:智力社会中的一个突出现象 |
一、自我增强效应:主流化的特征 |
二、树立信誉:主流化竞争的基础 |
第八章 政府:宏观协调的主体 |
第一节 政府的显性协调作用之争:理论上的分析 |
一、企业替代市场:分歧的起源 |
二、公有产权的效率分析:国家显性协调作用有效性的检验 |
三、政府显性协调的双刃剑:诺思的国家模型分析 |
第二节 显性协调的弱化:政府的直接作用分析 |
一、信息:政府显性协调的制约因素 |
二、政府显性协调的弱化:智力社会的趋势 |
第三节 隐性协调:智力社会中政府的主要作用 |
一、编码:隐性协调的内容之一 |
二、教育:隐性协调的内容之二 |
三、基础研究:隐性协调的内容之三 |
四、制度设施:隐性协调的内容之四 |
第四节 道德伦理建设:隐性协调的内在基础 |
一、伦理认同:基础性的隐性协调 |
二、可塑性:政府影响伦理的基础 |
附录8.1 信息与宏观经济波动:滞涨的新解释 |
一、滞涨的根源:一个新的解释 |
二、滞涨的模型说明:宏观经济波动的分析 |
第九章 市场、法制和自发秩序:宏观协调的基础分析 |
第一节 市场:宏观协调的基础之I |
一、降低交易费用:完善市场协调的重要作用 |
二、信息机制建设:促进市场信息交流的措施 |
三、市场失败:纯市场协调的困境 |
第二节 法制:宏观协调的基础之II |
一、无人管理的显性协调:法制协调的特征 |
二、法制失败:法制协调的困境 |
三、价值伦理:法制协调效力的基础 |
第三节 扩展秩序的内涵:自发秩序的反思 |
一、市场和法制:传统的两个自发秩序机理 |
二、秩序的萎缩:自发秩序的困境 |
三、伦理认同:秩序扩展性的基础 |
第四篇 协调的内在机理 |
第十章 伦理认同:社会发展的协调基础 |
第一节 增进分工:伦理基础性的协调作用 |
一、内生性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主要方面 |
二、降低交易费用:伦理协调的关键作用 |
三、增进分工:伦理协调作用的显着体现 |
第二节 合作的伦理:文明的本质内涵分析 |
一、生成和发展:伦理的历史考察 |
二、习俗化的伦理:人类行为的基础 |
三、合作伦理的扩展:人类文明生成的基础 |
第三节 伦理建设:社会整合的要求 |
一、价值理性的衰落:当前的伦理危机考察 |
二、实质伦理和形式伦理:伦理建设的双重内涵 |
第四节 当前我国伦理的建设:必要性和可能性 |
一、伦理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儒家伦理的衰落 |
二、伦理建设的时代紧迫性:网络社会的要求 |
三、伦理建设的可能性:伦理的易塑性 |
第十一章 人性:伦理认同的机理探究 |
第一节 社会互动:人性的塑造 |
一、本能和本性:人性探源 |
二、多层次性:人性的发展 |
第二节 “己”和“他”:人类的目的和手段 |
一、为己:人之行为的根本目的 |
二、利他:达到目的的有效手段 |
第三节 为己利他:人类的合理行为 |
一、为己利他:从膨胀的蛋糕中获利 |
二、为己利他的经济功能:一个模型的分析 |
第四节 为他利己:经济人的贫困 |
一、功利主义:困境的渊薮 |
二、为他利己:目的和手段的倒错 |
第五篇 结语:再论价值伦理的重建 |
第十二章 价值重建: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兼论儒家伦理的复兴 |
第一节 价值重建:时代的呼吁 |
一、信息的不对称性:智力社会日益凸显的特点 |
二、价值伦理的认同:协调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途径 |
第二节 吸收儒家传统:中国伦理建设应有的内涵 |
一、对自然“张”和对人类“弛”的有机结合:合理的社会秩序 |
二、兼顾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儒家伦理的本原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硅谷内幕商业中的大战(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新世纪都市小说的中产阶层书写研究[D]. 彭海宝.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5)
- [3]《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报道研究[D]. 郎晶晶. 云南大学, 2013(S2)
- [4]想象美国:旅美华人文学的美国形象[D]. 向忆秋. 山东大学, 2009(05)
- [5]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6]转型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问题研究[D]. 夏绪梅. 西北大学, 2006(11)
- [7]跨国并购若干问题研究[D]. 蔡卫东. 江苏大学, 2005(08)
- [8]硅谷内幕商业中的大战[J]. Michael S. Malone,徐丽萍. 中国电子商务, 2003(01)
- [9]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D]. 朱富强. 上海财经大学, 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