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一、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波,郭钰英,赵晓丹,戴芳芳,郭影,程书清,霍志欣[1](2021)在《IVF已孕妇女妊娠结局与移植前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结果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移植前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结果对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妊娠妇女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邢台不孕不育专科医院新鲜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治疗怀孕的妇女,均在胚胎移植前7~10天采集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及衣原体样本,按照检测结果将新鲜IVF/ICSI-ET周期及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red,FET)周期各分为三组:UU阳性组,CT阳性组及UU、CT阴性组。新鲜UU阳性组81例,CT阳性组24例及UU、CT阴性组281。FET UU阳性组68例,CT阳性组9例及UU、CT阴性组359例。结果三组患者的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流产原因、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行辅助生殖助孕过程中对于无症状的患者,移植前支原体及衣原体阳性结果预防性用药后对临床结局无显着不良影响。

张宇[2](2021)在《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输卵管炎性不孕及输卵管阻塞黏连程度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第一部分为病例对照研究,观察组选择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山西省中医院妇科住院部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炎性不孕病例共48例;对照组选择同期入住妇科病房,因子宫内膜息肉或(和)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术中见输卵管外观正常者共46例。(1)指导患者填写既往生殖道感染情况表,收集有关数据;(2)采集患者下生殖道分泌物,采用细菌培养鉴定法检测患者生殖道细菌、霉菌、UU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CT、淋球菌;(3)宫腹腔镜术中察看盆腔状况,并对输卵管阻塞及盆腔粘连情况评分;(4)将数据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6.0处理分析。第二部分为证型分布研究,资料均来自2017年至2019年期间因“慢性盆腔炎、不孕症”入住山西省中医院妇科病房,行宫腹腔镜检查证实为输卵管炎性不孕的患者,共187例。使用住院部病例系统筛选符合条件的病例,根据病例记录内容将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26.0处理分析。结果:(1)本研究中输卵管炎性不孕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如下:(1)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UU与输卵管炎性不孕存在相关关系(P=0.000,OR=21.489,95%CI[5.500~83.959]),盆腹腔手术史与输卵管炎性不孕存在相关关系(P=0.002,OR=6.368,95%CI[1.991~20.375]),二者均是导致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危险因素;CT、NG、BV、VVC、TV、人工流产史与输卵管炎性不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盆腹腔手术史(P=0.014,OR=8.628,95,95%CI[-3.865~-0.445])对输卵管评分存在显着影响,但尚不能认为人流史、UU、CT、VVC、TV、BV对输卵管评分有影响(P>0.05)。(2)本研究中输卵管炎性不孕的证型分布研究结果如下:(1)气滞血瘀型占21.4%、湿热瘀结型占67.4%、肾虚血瘀型、痰湿瘀滞型、寒凝血瘀型均较少,分别仅占2.1%、占2.1%、占4.8%,其他证型占1.6%;(2)中医证型之间人工流产史(X2=3.892,P=0.565)、盆腹腔手术史(X2=1.907,P=0.862)、生殖道感染史(X2=9.699,P=0.084)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44,P=0.020)。(4)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01,P=0.000),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痰湿瘀滞型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肾虚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大。结论:(1)UU和盆腹腔手术史是输卵管炎性不孕的危险因素(OR>1);(2)盆腹腔手术史对输卵管阻塞黏连的严重程度影响显着(P<0.05)。(3)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证候分布以湿热瘀结型患者最多,气滞血瘀型次之;(4)年龄、病程长短均对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影响,盆腹腔手术史、人流史、盆腔感染史对中医证型分布的影响待进一步研究。

陈佳婕[3](2021)在《自动化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合检测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脲原体是女性下生殖道常见的一类寄生物或共生物,是引起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脲原体感染的妇女除了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外,还有极大的可能会将病原体传染给性伴侣。脲原体感染也是引起不育、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怀孕妇女若感染脲原体,还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产后感染等不良妊娠后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有关的脲原体分为2个生物群,14个血清型。其中生物Ⅰ群即为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包括基因组较大的10个血清型:分别是2、4、5、7、8、9、10、11、12和13;生物Ⅱ群即为微小脲原体(Ureaplasma parvum,Up),包括基因组较小的4个血清型:1、3、6和14。但目前临床上采用的检测试剂盒无法区分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国际上对于两种生物种群致病性的强弱差异研究匮乏,且微小脲原体与生殖系统感染的疾病相关性研究报道也较少。本研究采用由凯杰公司提供的最新研发的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的联检试剂盒,与配套的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分析仪,对临床已确定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两种病原体的分群/联合检测。研究中建立了核酸自动化提取与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的标准化流程,相比于一直沿用的“金标准”培养方法,新方法不仅缩短了检测周期,同时能有效避免污染和假阴性。进一步采用标准化流程分析了 321例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样本,包括男性样本48例,标本种类为尿道拭子;女性样本273例,标本种类为宫颈拭子。同时以5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样本,其为女性宫颈拭子样本。针对联检试剂盒检测获得的结果,以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所患的疾病种类为基线,分析了这两种不同病原体与这些基线之间的统计学关系。统计结果表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解脲脲原体Uu和微小脲原体Up的p值均小于0.05,且男性感染Uu相对较多(26/48,54.17%),而女性则以Up感染为主(230/273,84.25%),但这两种病原体的感染与男性和/或女性之间的不同年龄段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男性所患疾病的统计分析中,两种病原体Uu和Up的p值均小于0.05,这说明在本次研究所收集的男性患者样本中,涉及炎症、不育及其他三大类疾病,病原体的感染均具有明显的指向性;而在女性患者样本所涉及的疾病分类中,Uu的感染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p的p值则小于0.05,则说明在女性的某一类或某几类疾病中,Up是其特定的感染病原体。随后利用了不同性别及所患的不同疾病建立了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微小脲原体与男性不育以及女性不孕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关系(p<0.05)。细菌性阴道炎(BV)是女性泌尿生殖道的常见疾病,研究中我们同时分析了这两种病原体与女性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在273例女性检测样本中,共有224例完成了细菌性阴道炎的检测,而BV和Uu/Up相关性统计分析中p值均大于0.05,说明无论是Uu还是Up,均与BV的感染不具有相关性。以上这些结果的获得,为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临床进行这两类病原体检测的必要性给出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曹雨晴[4](2021)在《精子顶体酶活性及IUI/IVF/ICSI受精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探讨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治疗的不孕(育)夫妇中,精子顶体酶活性(Sperm Acrosin Activity,SAA)及不同的受精方式(IUI/IVF/ICS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指导不孕(育)夫妇选择合适的辅助生殖技术方式,以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研究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生殖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IUI/IVF/ICSI)治疗的398个周期对应的不孕(育)夫妇的一般资料、精子实验室数据、胚胎实验室数据及临床妊娠结局随访资料等。其中包括行IUI治疗的190个周期,行IVF治疗的167个周期,行ICSI治疗的41个周期。通过精子顶体酶活性测定试剂盒(固相BAPNA法)来对SAA进行测定,评估精子顶体酶活性是否正常。根据精子顶体酶活性分组为:A组即精子顶体酶正常活性组:SAA≥64.9μIU/106精子、B组即精子顶体酶低活性组:SAA<64.9μIU/106精子。运用SPSS 23.0软件对收集的各项数据予以分析,探讨SAA及不同的受精方式(IUI/IVF/ICS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本研究中行ART治疗的夫妇共398个周期,其中A组共303个周期,B组共95个周期,A、B两组之间男性年龄(P=0.047)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平均年龄比B组的平均年龄小;两组之间的精子浓度(P=0.000)、精子总数(P=0.000)、精子前向运动率(P=0.037)、精子前向运动总数(P=0.000)、精子正常形态率(P=0.005)、精子存活率(P=0.036)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为A组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畸形精子指数(P=0.005)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B组高于A组;然而两组之间的男性精液检查前的禁欲时间和精子DNA碎片指数的差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2.在本研究中行IUI治疗的共190个周期,其中A1组共143个周期,B1组共43个周期。研究发现A1组和B1组之间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活产率的差别均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3.在本研究中行IVF治疗的共167个周期,其中A2组共137个周期,B2组共30个周期。研究发现A2组和B2组之间的受精率(χ2=26.119、P=0.000)、优质胚胎率(χ2=5.706、P=0.017)、可移植胚胎率(χ2=12.861、P=0.000)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都表现为A2组高于B2;然而两组间的卵裂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4.在本研究中行ICSI治疗的共41个周期,其中A3组共23个周期,B3组共18个周期。A3组和B3组之间的受精率(χ2=4.427、P=0.035)、可移植胚胎率(χ2=9.077、P=0.003)有差异性(P<0.05);两组间的卵裂率、优质胚胎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P>0.05)。5.当SAA正常即≥64.9μIU/106精子时,IVF组的生化妊娠率(χ2=47.159、P=0.000)、临床妊娠率(χ2=44.262、P=0.000)、活产率(χ2=22.137、P=0.000)和ICSI组生化妊娠率(χ2=16.185、P=0.000)、临床妊娠率(χ2=17.000、P=0.000)、活产率(χ2=16.203、P=0.000)均明显高于IUI组(P<0.05);IVF组和ICSI组之间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都无明显差异性(P>0.05);三组间的流产率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6.当SAA<64.9μIU/106精子时,IVF组的生化妊娠率(χ2=9.205、P=0.003)、临床妊娠率(χ2=7.582、P=0.012)、活产率(χ2=4.768、P=0.029),ICSI的生化妊娠率(χ2=5.551、P=0.034)、活产率(χ2=6.013、P=0.014)同样都明显高于IUI组(P<0.05);而IVF组和ICSI组之间的受精率、卵列率、优质胚胎率、可移植胚胎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间的流产率的差别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男性年龄呈负相关性。2.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前向运动率、精子前向运动总数、精子正常形态率、精子存活率均呈正相关性;但其与畸形精子指数呈负相关性。3.当精子顶体酶活性下降时,受精率和可移植胚胎率也出现了下降趋势,且在行IVF治疗的周期中比在行ICSI治疗的周期中表现的更明显,因此精子顶体酶活性对辅助生殖技术的受精结局有较高的预测价值。4.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流产率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因此精子顶体酶对其的预测价值较低。5.当精液常规参数较低,但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时,可优先选择行IVF治疗,然而当精子顶体酶活性也较低时,综合考虑可以优先选择行ICSI治疗。

刘慧芳[5](2020)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异常妊娠的影响及耐药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异常妊娠的影响,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198例,并按照2:1的比例选取未感染女性99例。均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检测,比较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未感染中异常妊娠发生情况及阴道分泌物情况,并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耐药性分析。结果: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不孕症发生率为18.69%、自然流产为16.16%、胎停育为7.07%,高于未感染者的8.08%、4.04%、1.01%(P<0.05);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阴道分泌物异常率14.14%,高于未感染6.06%(P<0.05);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对氧氟沙星、罗红霉素耐药率为20.51%、10.26%,对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克拉霉素敏感率为94.87%、94.87%、92.30%。结论: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易导致不孕,引发自然流产、胎停育等异常妊娠,且阴道分泌物异常率升高,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生殖道解脲支原体耐药性选择抗菌药物,避免抗生素滥用。

魏靖文[6](2020)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UU4感染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H2O2、b-FGF变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UU4感染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H2O2、b-FGF变化的研究目的通过将UU4与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共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UU4干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对细胞上清液中b-FGF、H2O2含量变化的影响,探讨H2O2、b-FGF与UU4致病性的关系,为UU4致病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用不同浓度UU4分别干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24、48h后,通过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细胞上清液中H2O2的OD值,计算H2O2浓度,比较各组细胞上清液中H2O2含量变化,实验重复3次;2用不同浓度UU4分别干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24、48h后,通过ELISA法检测对照组及各实验组细胞上清液中b-FGF的OD值,计算b-FGF浓度,比较各组细胞上清液中b-FGF含量变化,实验重复3次;3用不同浓度UU4分别干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24、48h后,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对照组及实验组细胞生长情况,计算细胞抑制率差别,实验重复3次。结果1不同浓度UU4干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上清液中H2O2含量变化:干预24h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6.990,P<0.05);干预48h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48.963,P<0.05);相同浓度不同时间点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浓度UU4干预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上清液中b-FGF含量变化:干预24h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1.370,P<0.05);干预48h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6.076,P<0.05),相同浓度不同时间点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浓度UU4对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比较:干预24h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2.787,P<0.05),其中UU培养基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958,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h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7.694,P<0.05)。结论1 UU4可诱导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产生H2O2,且随着UU4作用浓度及时间的增长,H2O2表达量升高,提示产生毒性代谢产物H2O2可能是UU4的致病机制之一;2 UU4可诱导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产生b-FGF,且随着UU4作用浓度及时间的增长,b-FGF表达量升高,提示b-FGF可能参与降低UU4对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的损伤;3 UU4诱导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产生的H2O2与b-FGF表达量成正相关。第二章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并探讨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与急性子宫颈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1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对1006例女性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分析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2从1006例患者中选取182例确诊为急性子宫颈炎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选择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非急性子宫颈炎患者18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支原体的检出率,分析支原体感染与急性子宫颈炎的相关性。结果1 1006例标本中,支原体总阳性率为51.7%(520/1006),单一解脲支原体(UU)感染最多(40.76%),其次为UU+MH混合感染(8.55%),单一人型支原体(MH)感染最少(2.39%);药敏结果显示:3种支原体感染类型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敏感性高,对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敏感性低,均有不同程度耐药,UU+MH混合感染的耐药率高于单一UU、MH感染,且具有多重耐药现象。2病例组UU检出率为35.16%(64/182),对照组UU检出率为23.66%(44/18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6,P<0.05)、病例组MH检出率为5.49%(10/182),对照组MH检出率为2.15%(4/18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1,P>0.05)、病例组UU+MH检出率为9.89%(18/182),对照组UU+MH检出率为5.91%(11/18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03,P>0.05)。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MH多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本地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UU感染与急性子宫颈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图5幅;表16个;参104篇。

王露[7](2020)在《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y profiles,ANAs)与稽留流产的相关性。明确在育龄期女性备孕及早期产检时是否需要常规行免疫学-抗核抗体谱检测,为临床上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04月-2019年06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产科就诊的366例患者,其中166例稽留流产患者为观察组,200例正常早孕人流者为对照组。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As,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中ANAs阳性率的差异性;收集观察组的绒毛组织或雏形胎儿的股骨侧肌肉,生理盐水洗涤后,固定标本,标本外送进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分析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1.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中抗核抗体谱的阳性率分别为0.10%(17/166)、0.06%(12/200)。2.观察组胚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中,标本成功检测有123例,52例检测结果正常,约占标本数42.2%;71例检测结果异常,约占标本数57.8%。3.观察组71例胚胎染色体结果异常的样本中,有58例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所占比例约为81.7%;有10例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所占比例约为14.1%;有3例属于嵌合体,所占比例约为4.2%。结论:在育龄期妇女备孕及早期妊娠产检时中可排除抗核抗体谱检查;染色体异常是导致稽留流产主要原因之一,数目异常是胚胎染色体异常中最常见的类型,其次为染色体结构异常,最少为嵌合体型染色体异常。

罗伟[8](2020)在《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胚胎停育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正常早期妊娠妇女与妊娠早期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和真菌生物群落结构,比较其差异,寻找特征菌,从而揭示胚胎停育与阴道菌群结构变化的相关性。方法:1.检索CNKI、万方、百度学术、泉方学术、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发表的关于胚胎停育和稽留流产的文献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收集研究胚胎停育患者生殖道病原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数据,借助StataSE12.0软件对纳入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系统评价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与胚胎停育之间的关系。2.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产科就诊的患者20例,其中胚胎停育组10例,正常早期妊娠组10例,取阴道分泌物样本分别标记为A1、A2、A3…A10和C1、C2…C10,行16S rDNA和ITS扩增子测序,测序数据行OTU聚类分析及物种注释,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分析,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探究两组微生物群落组成并比较组间群落结构差异。结果:1.通过Meta分析发现胚胎停育患者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CT合并UU感染的发生率均显着高于正常早期妊娠患者(OR>1,P<0.05)。2.A组(胚胎停育组)10个样本中阴道细菌生物群落共产生1406551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下聚类为21个OTUs,共检测到细菌3菌门、6菌纲、7菌目、8菌科、13菌属。优势门、纲、目、科、属分别为硬壁菌门(Firmicutes)(99%)、芽孢杆菌纲(Bacilli)(98%)、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98%)、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98%)、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98%)。3.C组(正常早期妊娠组)细菌菌群主要组成除Lactobacillus外,加德纳菌(Gardnerella)和巨球菌属(Megasphaera)在部分样本中含量也较高。样本C3、C4、C9和C10中Gardnerella分相对丰度均大于1%,样本C4和C9中Megasphaera相对丰度大于1%。4.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分泌物样本C5中检测到支原体(Mycoplasma)的分布,其相对丰度小于0.004%。5.A组10个样本阴道真菌生物群落共产生了1682830条有效序列,在97%相似度下聚类为123个OTUs,共检测到真菌5菌门、16菌纲、30菌目、49菌科、55菌属。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最主要的菌门,相对丰度占90%以上。相对丰度前5的菌属分别为马拉色氏霉菌属(Malassezia)、Unclassified属、Nakaseomyces属、红酵母属(Rhodotorula)和曲霉属真菌(Aspergillus)。6.Alpha多样性分析提示A、C两组间真菌微生物存在显着丰度差异。根据Metastats组间群落丰度差异分析示Kazachstania属、根霉属菌(Rhizopus)和Rhodotorula属是两组真菌微生物群落中丰度差异最为显着的物种(P<0.05)。结论:1.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证实与胚胎停育相关的菌落有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2.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阴道微生物群比较,胚胎停育患者阴道细菌和真菌菌落中均未发现有特征菌存在。3.阴道真菌菌群丰度显着变化可能与胚胎停育相关,尤其是Rhizopus丰度显着升高应当引起注意。

孟倩[9](2020)在《萆薢分清饮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非淋菌性阴道炎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利用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感染小鼠,制备非淋菌性阴道炎(non-gonococcal vaginitis,NGV)动物模型,通过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的阴道微生态整体菌群的消长变化、血清免疫因子的改变以及生殖器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评价疗效,探索萆薢分清饮治疗NGV疗效机制,为该方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选取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中药金刚藤糖浆组、阳性西药罗红霉素组和萆薢分清饮高剂量组、萆薢分清饮中剂量组、萆薢分清饮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组小鼠经雌激素预处理后使用Uu感染液接种,制备Uu阴道感染致NGV模型。2.造模成功后除模型组外,各组小鼠分别给予上述药物进行治疗。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检测各组动物精神状态、体重。取阴道粘膜分泌物进行革兰氏染色,检测各组药物对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3.给药第0天(造模第7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收集各组小鼠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T细胞群中CD3+、CD4+和CD8+比例变化,探索萆薢分清饮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4.给药第21天后处死小鼠,采集各组小鼠生殖道粘膜样本和血清,HE染色和IL-6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病理学分析萆薢分清饮对Uu所致的NGV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免疫的改善作用。ELISA测定血清中的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及IL-8)水平、抗炎症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水平变化,探索萆薢分清饮对Uu引起的NGV病理损伤所起作用。结果:1.行为学观察:萆薢分清饮可以改善Uu所致的NGV小鼠的精神状态和体重下降等行为学指标,给药第21天,金刚藤糖浆、萆薢分清饮中剂量和高剂量组与西药罗红霉素组相比改善效果好,其中高剂量萆薢分清饮改善效果最优。2.阴道微生态的检测: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给药第7天,罗红霉素组对NGV小鼠阴道粘膜革兰氏阳性菌数目抑制作用最佳(P<0.01),但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给药第21天,金刚藤糖浆、中剂量和高剂量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阴道粘膜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罗红霉素组(P<0.01),高剂量萆薢分清饮改善阴道部位细菌感染程度最为明显。3.免疫水平和免疫损伤因子的检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血清T细胞群中CD3+、CD4+和CD4+/CD8+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P<0.01),萆薢分清饮给药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后,与模型组相比,血清T细胞群中CD3+、CD4+和CD4+/CD8+水平逐渐升高,并且CD8+水平降低(P<0.01)。并且,金刚藤糖浆组、萆薢分清饮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对CD3+、CD4+和CD4+/CD8+水平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罗红霉素组(P<0.01),提示了萆薢分清饮中药制剂对NGV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力改善效果,且随着萆薢分清饮剂量增高,改善效果越明显。4.生殖道粘膜HE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HE染色结果显示萆薢分清饮对Uu所致NGV小鼠的阴道粘膜各层组织具有较好的修护作用,与罗红霉素组相比,萆薢分清饮中剂量和高剂量组明显抑制了阴道壁组织水肿和炎性浸润。IHC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萆薢分清饮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炎症敏感因子IL-6的表达水平较低(P<0.01)。其中萆薢分清饮高剂量组对IL-6的改善效果优于罗红霉素组。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萆薢分清饮对Uu所致NGV小鼠血清中的促炎因子TNF-α、IL-1β及IL-8的水平具有抑制作用(P<0.01)和抗炎因子IL-4、IL-10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并且萆薢分清饮低、中、高剂量之间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提示了萆薢分清饮在Uu所致NGV模型中所发挥较好的抗炎作用。结论:萆薢分清饮可以改善Uu所致NGV小鼠的一般情况与体重,并且显着降低了NGV小鼠阴道部位革兰氏阳性菌的菌群密集度。通过检测比较各组小鼠的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学指标,结果显示萆薢分清饮也可以改善Uu所致的NGV小鼠型免疫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变化,且中、高剂量下的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的治疗效果优于罗红霉素组,且萆薢分清饮高剂量组治疗效果最优,提示萆薢分清饮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与目前临床上抗生素疗法相比,对治疗因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的非淋菌性阴道炎具有一定的优势,为中医药疗法改善阴道微生态、提高机体免疫力治疗解脲支原体所致的非淋菌性阴道炎提供理论依据。

伊静[10](2019)在《复发性流产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复发性流产常见的病因及中医体质,研究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山西省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0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健康调查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统计各种病因及体质所占比例,归纳复发性流产常见的病因与中医体质类型,评价病因与体质的相关性。结果1.复发性流产常见的病因依次是解脲支原体感染、抗磷脂抗体阳性、黄体功能不足和高雄激素,分别占28.5%、17.2%、16.1%和12.4%。2.复发性流产常见的中医体质依次是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分别占31.2%、21.0%和17.7%。3.复发性流产感染病因与阴虚质(P=0.018)和湿热质(P<0.001)相关。且感染UU(r=0.195,P=0.008)和TORCH(r=0.172,P=0.019)与湿热质的中医体质呈低度正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复发性流产免疫病因与血瘀质(P=0.002)相关。且APL阳性与阴虚质(r=0.176,P=0.017)和血瘀质(r=0.284,P<0.001)呈现低度正相关,EmAb阳性与特禀质(r=0.442,P<0.001)呈低度正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复发性流产内分泌病因与湿热质(P=0.016)相关。且高T与阴虚质(r=0.197,P=0.007),高PRL与气郁质(r=0.224,P=0.002),IR与阴虚质(r=0.218,P=0.003)中医体质呈现低度正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复发性流产饮食习惯与流产次数(P=0.035)相关,感染病因与带下异常(P=0.009)呈现低度正相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RSA常见的病因是解脲支原体感染、抗磷脂抗体阳性、黄体功能不足和高雄激素。2.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是RSA的易感体质3.复发性流产的感染病因与阴虚质和湿热质有关,免疫病因与血瘀质有关。4.复发性流产中UU和TORCH感染与湿热质有关,APL阳性与阴虚质和血瘀质有关,EmAb阳性与特禀质有关,高T和高IR与阴虚质有关,高PRL与气郁质有关。5.感染因素与带下异常相关,饮食口味与流产次数相关,随着口味加重,流产次数增加。

二、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IVF已孕妇女妊娠结局与移植前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结果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2.2 分组方法
    1.3 新鲜IVF/ICSI-ET周期及FET周期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2.2 解冻周期三组间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
3 讨论
    3.1 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不孕
    3.2 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与流产

(2)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主要观察内容及指标收集、检测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1.6 .结果
2.讨论
    2.1 输卵管炎性不孕与年龄、病程
    2.2 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
    2.3 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盆腹腔手术史、人工流产史
    2.4 输卵管评分与盆腹腔手术史及生殖道感染情况的关系
    2.5 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中医证型分布
    2.6 病史、病程、年龄与中医证型分布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三:英文缩略语对照
附录四:患者既往生殖道感染情况表
致谢

(3)自动化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合检测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解脲脲原体的发现与发展
        1.1.1 支原体简介
        1.1.2 解脲脲原体的发现与命名
        1.1.3 解脲脲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1.1.4 解脲脲原体的感染与危害
        1.1.5 流行病学分析
        1.1.6 解脲脲原体的基因分型
    1.2 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
        1.2.1 如何区分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
        1.2.2 解脲脲原体与微小脲原体的感染差异
        1.2.3 解脲脲原体亚型的致病性
    1.3 检测方法
        1.3.1 实验室检测方法
        1.3.2 PCR方法检测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
    1.4 课题研究意义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5.2 课题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盒的研发
        2.1.1 引物设计
        2.1.2 试剂盒组分
    2.2 试剂盒储存、运输条件及有效期
    2.3 实验配套检测仪器
    2.4 试剂盒检测原理
    2.5 检验方法
        2.5.1 样本处理(样本处理区)
        2.5.2 扩增试剂准备(PCR前准备区)
        2.5.3 分液和加样(样本制备区;此步骤由QIAsymphony AS完成)
        2.5.4 PCR扩增(检测区)
        2.5.5 仪器检测通道选择
        2.5.6 样本设定
    2.6 临床样本的收集
        2.6.1 样本采集、存放及运输要求
    2.7 实验室各区域内的必备物品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试剂盒性能验证检测及检测结果判断
        3.1.1 最低检测线验证
        3.1.2 重复性验证
        3.1.3 符合率验证
        3.1.4 干扰物质及治疗药物影响
        3.1.4.1 干扰反应研究用样本选择及制备
        3.1.4.2 实验方法
        3.1.5 阳性判断值和参考区间
        3.1.6 检测结果的判读
        3.1.7 检测方法应用的局限性
    3.2 临床样本的分类统计
        3.2.1 按患者/正常人检测结果分类统计
        3.2.2 临床样本按性别分类统计检测结果
        3.2.3 临床样本按年龄分类统计检测结果
        3.2.4 临床样本按疾病分类统计检测结果
    3.3 临床样本检测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3.3.1 患者/正常人结果统计分析
        3.3.2 患者按性别联检结果统计分析
        3.3.3 男性患者按年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3.3.4 女性患者按年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3.3.5 患者(不分男/女)按年龄分类检测结果统计分析
        3.3.6 男性患者按所患疾病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3.3.7 女性患者按所患疾病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
        3.3.8 回归统计分析
    3.4 女性Uu/UP感染与细菌性阴道炎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讨论
    4.1 检测技术平台特点和试验注意点
    4.2 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检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4.3 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检的社会意义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卷内备考表

(4)精子顶体酶活性及IUI/IVF/ICSI受精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精液的采集与检测
        2.2 促排卵及取卵
        2.3 IUI/IVF/ICSI的受精过程
        2.4 胚胎移植过程
        2.5 研究对象的分组
        2.6 妊娠结局的判断标准
        2.7 计算方法
    3.统计学分析
(三)研究结果
    1.SAA与男性一般临床数据及精液常规参数间的相关性
    2.在 IUI周期中,SAA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3.在 IVF周期中,SAA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4.在 ICSI周期中,SAA对各妊娠结局的影响
    5.当SAA≥64.9μIU/106精子,受精方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四)讨论
(五)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致谢

(5)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异常妊娠的影响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检测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UU感染、UU未感染中异常妊娠发生情况比较
    2.2 UU感染、UU未感染中阴道分泌物异常情况
    2.3 两组UU耐药性分析比较
3 讨论

(6)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UU4感染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H2O2、b-FGF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UU4 感染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H_2O_2、b-FGF变化的研究
    1.1 实验材料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设备和仪器
        1.1.3 主要试剂
        1.1.4 配制实验试剂
    1.2 实验方法
        1.2.1 培养UU
        1.2.2 荧光定量PCR法测定UU浓度
        1.2.3 测定UU活性及配制各实验组UU浓度
        1.2.4 培养人输卵管上皮细胞
        1.2.5 收集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上清液
        1.2.6 ELISA法检测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上清液中H_2O_2的含量
        1.2.7 ELISA法检测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上清液中b-FGF的含量
        1.2.8 MTT法检测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1.2.9 统计学分析
    1.3 结果
        1.3.1 ELISA法检测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上清液中H_2O_2的含量
        1.3.2 ELISA法检测人输卵管上皮细胞上清液中b-FGF的含量
        1.3.3 H_2O_2和b-FGF相关性分析
        1.3.4 MTT法检测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
    1.4 讨论
        1.4.1 解脲支原体概述
        1.4.2 UU感染与H_2O_2的关系
        1.4.3 UU感染与b-FGF的关系
        1.4.4 H_2O_2、b-FGF与 UU4 对人输卵管上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1.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
    2.1 实验材料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3 研究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样本采集
        2.2.2 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
        2.2.3 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
        2.2.4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3.2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阳性标本年龄分布
        2.3.3 药物敏感性结果
        2.3.4 病例组和对照组支原体检出率分析
        2.3.5 3种支原体感染类型与急性子宫颈炎相关性分析
        2.3.6 急性子宫颈炎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3章 综述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研究进展
    3.1 支原体概述
    3.2 流行病学
    3.3 与支原体感染相关的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
        3.3.1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
        3.3.2 盆腔炎(PID)
        3.3.3 不孕症
        3.3.4 不良妊娠结局
        3.3.5 HPV感染及宫颈癌
    3.4 检测
        3.4.1 培养法
        3.4.2 血清学检测法
        3.4.3 PCR法
    3.5 治疗
    3.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稽留流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概述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抗核抗体谱阳性率比较
    3.2 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因子阳性率比较
    3.3 稽留流产患者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3.4 稽留流产患者抗核抗体谱与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稽留流产与抗核抗体谱的关系
    4.2 稽留流产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4.3 稽留流产的发生与年龄及既往流产次数的关系
    4.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致谢

(8)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胚胎停育的诊断和常见原因
    1.2 胚胎停育生殖道感染因素的研究现状
    1.3 胚胎停育生殖道感染因素研究手段进展
第二章 生殖道病原菌感染与胚胎停育关联的Meta分析
    2.1 资料来源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3 方法
        2.3.1 文献筛选
        2.3.2 文献质量评价
        2.3.3 数据提取
        2.3.4 数据统计学分析
        2.3.5 发表偏倚检验
        2.3.6 敏感性分析
    2.4 结果
        2.4.1 文献检索结果
        2.4.2 文献质量评价
        2.4.3 Meta分析结果
第三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胚胎停育患者阴道菌群的相关研究
    3.1 临床资料
    3.2 标本采集
    3.3 实验材料
        3.3.1 实验主要的试剂和耗材
        3.3.2 实验主要的仪器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提取样本细菌和真菌DNA
        3.4.2 PCR扩增及Illumina上机测序
    3.5 生物信息学分析
        3.5.1 OTU分析及物种注释
        3.5.2 α 多样性(Alpha Dversity)
        3.5.3 β 多样性(Beta Diversity)
        3.5.4 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显着性分析
    3.6 统计方法
    3.7 16SrDNA测序后结果
        3.7.1 样本信息
        3.7.2 细菌生物群落序列分析
        3.7.3 阴道细菌生物群落OTU分析
        3.7.4 细菌生物群落不同分类水平下的注释及分布特征
        3.7.5 细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
        3.7.5.1 α多样性指数
        3.7.5.2 Rank-abundance曲线
        3.7.5.3 稀释曲线(rarefaction curve)
        3.7.6 细菌菌群β多样性分析
        3.7.7 阴道细菌组间群落结构差异性分析
    3.8 ITS扩增子测序结果
        3.8.1 真菌序列分析
        3.8.2 阴道真菌生物群落OTU分析
        3.8.3 真菌生物群落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注释
        3.8.4 真菌菌群α多样性分析
        3.8.5 真菌菌群β多样性分析
        3.8.6 阴道真菌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萆薢分清饮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非淋菌性阴道炎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与实验菌种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剂量设计
        2.2 Uu感染液的制备
        2.3 Uu感染致NGV模型的构建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2.4.1 小鼠一般情况观察
        2.4.2 小鼠阴道细菌革兰氏染色
        2.4.3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CD3~+、CD4~+、CD8~+水平
        2.4.4 HE染色检测小鼠阴道粘膜病理学变化
        2.4.5 免疫组化检测小鼠阴道粘膜IL-6表达变化
        2.4.6 ELISA实验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2.5 统计分析
结果与分析
    1.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一般情况影响
    2.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菌群密集度的影响
    3.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阴道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4.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外周血CD3~+、CD4~+、CD8~+水平的影响
    5.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6.萆薢分清饮对NGV小鼠外周血炎症因子的影响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一 解脲支原体所致疾病及中西医治疗概况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西医治疗非淋菌性阴道炎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复发性流产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1.2.2 各西医病因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3.2 排除标准
        1.3.3 剔除标准
    1.4 体质类型判定标准
2.研究方法
    2.1 设计调查问卷表
    2.2 填写问卷调查表
    2.3 质量控制方法
    2.4 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一般资料情况
        3.1.1 年龄分布
        3.1.2 流产次数分布
        3.1.3 饮食习惯于流产次数的相关分析
        3.1.4 带下异常与西医病因的相关分析
    3.2 病因与体质情况
        3.2.1 病因分布情况
        3.2.2 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3.2.3 感染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分析
        3.2.4 免疫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分析
        3.2.5 内分泌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分析
4.讨论
    4.1 西医病因认识
    4.2 体质概述
        4.2.1 体质的概念
        4.2.2 体质的分类
        4.2.3 复发性流产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4.3 复发性流产体质类型与感染因素的关系
    4.4 复发性流产体质类型与免疫因素的关系
    4.5 复发性流产体质类型与内分泌因素的关系
    4.6 从体质学说探讨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5.结论
6.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的问题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健康调查表
    中医体质调查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IVF已孕妇女妊娠结局与移植前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及衣原体检测结果的关系[J]. 郑波,郭钰英,赵晓丹,戴芳芳,郭影,程书清,霍志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1(03)
  • [2]输卵管炎性不孕与生殖道感染的相关性及中医证型分布研究[D]. 张宇.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2021(09)
  • [3]自动化解脲脲原体/微小脲原体联合检测与生殖道病原体感染疾病的应用研究[D]. 陈佳婕.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4]精子顶体酶活性及IUI/IVF/ICSI受精方式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D]. 曹雨晴.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对异常妊娠的影响及耐药性分析[J]. 刘慧芳.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10)
  • [6]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调查及UU4感染人输卵管上皮细胞后H2O2、b-FGF变化的研究[D]. 魏靖文.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7]稽留流产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王露.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8]胚胎停育与阴道微生物群落相关性研究[D]. 罗伟. 兰州大学, 2020(01)
  • [9]萆薢分清饮对解脲支原体感染所致非淋菌性阴道炎小鼠阴道微生态的影响[D]. 孟倩.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10]复发性流产病因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 伊静.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药物流产后不育与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