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第五次大提速与工务体系管理水平的提升(论文文献综述)
韩富强[1](2021)在《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技术规章是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和设备运用维护的制度基础。近年来,中国铁路已经建成世界上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网和运输体系。为管好经营好世界一流的铁路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必须加强对铁路技术规章的高质量管理。国铁集团作为一家超大规模网络型企业,运营场景和外部环境极为复杂,需要管理的技术规章数量多、规模大、体系结构复杂。同时,中国铁路实行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三级管理机制,不同层级的主体对技术规章的管理目标存在显着差异甚至冲突,而且铁路运营管理涉及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不同专业,各专业在规章管理过程中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利益诉求,因此,如何科学系统地管理超大规模网络型、多层级、动态化、复杂系统特征明显的中国铁路技术规章,在世界上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在理论层面也属于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本论文在深入分析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全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论、博弈论、系统动力学等系统理论引入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研究,研究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和监管机制,分析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的优化,构建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为推动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改革,落实技术规章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有序性和协同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是:(1)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优化。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框架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等内容,结合调研,归纳总结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分别是制订、监管、宣贯和综合评价。(2)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过程优化。归纳总结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及模式,阐述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中的“囚徒困境”窘境,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和有专业部门牵头两种不同条件下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行动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科学设置专业部门“不合作”策略的惩罚金额,及时向“合作”专业部门通告“不合作”专业部门信息;充分利用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以及站段议事协调机构;鼓励专业部门树立长远和大局意识,摆脱短期利益思维等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协同策略。(3)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模式改进。构建了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模型,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站段这三个主体在监管过程中的博弈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技术规章监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探讨了各因素对监管的影响程度,结论是国铁集团在加大技术规章监管力度时,站段落实技术规章就趋于认真,但带来了监管成本的增加;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为降低监管成本而放松监管时,站段倾向于简单执行;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加大对站段的奖励力度时,站段也倾向于认真执行。并据此提出技术规章监管优化措施。(4)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设计并实现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以优化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采用Petri网方法计算出宣贯平台对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的成效,即国铁集团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66.7%,铁路局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46.2%。(5)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优化。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采用AHP方法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括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在内的不同评价对象分别进行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技术规章管理办法是提升技术规章管理规范性的重要途径;计划管理是否合规直接影响国铁集团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技术规章起草管理是否合规是影响铁路局集团公司及站段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的重要因素;(4)技术规章宣贯常态化是保证技术规章宣贯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技术规章监管评价常态化是实现技术规章监管评价有效的重要手段;铁路应建立从上至下、相互补充的技术规章管理评价机制。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基于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动态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采用针锋相对战略或者冷酷战略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重复博弈和有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的完全信息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动态博弈进行求解,验证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铁路技术规章能够协同制定的前提条件。(2)构建了基于混合策略的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铁路站段间的三方监管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分析得出铁路技术规章有效监管的条件和相关因素对技术规章监管的影响程度,有效地破解了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站段间的三方监管的博弈难题。(3)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的差异化评价,为各级管理主体精准评估自身技术规章管理能力和科学考核下级单位技术规章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用工具。
曲成举[2](2020)在《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工业化的产物,铁路在中国经历了相当曲折的成长历程,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铁路自出现以来即被赋予了广泛的功能性价值,其所具有的连通疆域、活跃经济、利于军事等功能也使铁路成为国家政权建设过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载体。自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之间,铁路往往在社会剧烈动荡时期被各方政治势力所窥伺,成为各方政治势力矛盾的交汇点,突出表现了铁路虽是一交通载运工具,但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发展紧密相关。解放战争中,随着战事的不断胜利和城市接管工作的广泛展开,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到铁路基本功能及重要性的前提之下,进行了大范围的铁路接管工作。但如何能够快速、准确、完整的接管铁路、接管后中共如何管理和改造整个铁路系统,是消灭官僚资本企业影响、持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新民主主义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总体而言,中共铁路接管工作经历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过程,与其它官僚资本企业接管不同,铁路接管因其行业特色、涉及层面广泛决定了中共在接管中除了要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之外,更要确保铁路工厂、铁路附属单位等的完整,进而使广大铁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正常运营,为解放战争、国家建设和社会秩序稳定所服务。因此,中共在铁路接管工作中遵循着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方式,对整个铁路体系进行了完整、全面、系统的工作。其中,接收遵循的是“原封不动,整套接收”的具体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领导动员和自下而上的职工群众参与,对整个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组织机构、物资器材进行清点接收,奠定铁路尽快恢复秩序的人员、组织和物质基础。与接收工作同时进行的是中共铁路管理工作,从整个接管过程来看,管理工作既是改造前的过渡,又是接收后的必然且贯穿始终。由于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铁路运输,因此中共在管理阶段实行了部分的制度延续政策,以保证秩序迅速走上正轨。管理工作的开展涉及了铁路行业内部的线路修复、人事组织变革以及运营管理等,为广泛的铁路营运恢复提供了前提条件。改造工作是共产党整个铁路接管的核心过程之一,改造进行的好与坏是铁路能否为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服务的基本标志,这一过程主要包括组织改造、人事改造和制度改造,特别是在当时学习苏联先进铁路管理经验的政策下,经过改造后的铁路性质发生了转变,成为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在交通领域的重要依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作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新政权建设新中国铁路的开端,中共铁路接收、管理、改造的基本历史过程对整个铁路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初步建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铁路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改变了铁路的基本属性,促进了新中国铁路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解放战争中其他行业接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虽然接管工作中由于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出现了一些错误的倾向,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共铁路接管工作是成功、圆满的,且具有重大的战略地位,对当下乃至未来中国铁路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指导意义。
邱铁鑫[3](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胡章军[4](2019)在《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认为大机维修是工务养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符合当前高效率和专业化的养修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在大机维修决策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施工作业质量有时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轨道大机养护质量,成为了工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了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段的线路状态、养护背景和轨道检查车资料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型养路机械作业评价模型。通过分析相互影响关系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方案权重后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加以验证。首先,对不同设备状态下的轨道质量指数(TQI)变化频数、各项不平顺的变化趋势进行归纳,得出大机施工过程前线路应当具备的最佳状态。其次,对施工过程涉及的铁路行车安全、劳动安全和运输秩序等关键因素作具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纵断面的优化设计、作业前的设备状态和施工组织是影响大型养路机械作业的主要因素,在优化决策时应作重点考虑。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的轨道质量指数发展具有周期性、阶段性和指数性等特征。在一定的荷载范围内,高低标准差值达到2.02mm的轨道区段会产生明显的对应恶化,轨距标准差值小于1.09mm、轨向标准差值小于1.66mm的轨道区段相应的不平顺值不会发生明显变化。(2)拉弦法在对桥梁、隧道等线路特殊设备点的控制基础上,兼顾控制点和起道量的要求,能较好地恢复线路的平直和圆顺性,其优化效果得到了实际验证。(3)相较于轨道质量指数,捣固指数与拨道指数能更好的为大机作业提供决策支持。对于京沪线兴卫村—下蜀区段而言,捣固指数小于4.47mm、拨道指数小于1.82mm不应进行相应作业,反之则应当尽量保证作业质量,提高轨道平顺性,并做好道床清筛、补充道砟等措施改善线路结构,提升大机维修的总体质量。
赵晨至[5](2019)在《“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初探》文中研究表明1937年-1945年间,重庆从一个内陆省辖市一跃成为“战时首都”,这一时期战时重庆的城市建设活动,是榫接战前第一次建筑实践高潮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建筑自发延续的重要一环。对于这一时期重庆城市现代化进程来说,既有具体物质层面的现代化,更包括观念、理论以及管理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因此本文首先以“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作为线索,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与一手史料的梳理,致力于还原“战时首都”重庆在这一时期都市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其特征,并在其中找到推动重庆城市现代化背后的动力。其次,将研究置于更大的时空范围中,将都市设计战前的状况与战时的状况进行对比,展开对近代中国都市设计本体现代化的研究,厘清都市设计作为一门学科自身的转变。全文主体由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组成。第一部分是抗战爆发前全国层面都市设计发展历史过程的梳理;第二个部分是战前重庆都市设计状况与发展;第三部分则是“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发展与实践。其中第一部分独立为第二章,将我国近代都市设计放置于近代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梳理当时都市设计的发展状况与意义,并能更好的理解战前重庆都市设计的状况。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以观念、理论与实践三个切入点分别成章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章以观念为中心,分别论述战前与战时重庆都市设计观念及其转变与影响。第四章关注都市设计相关理论,包括具体都市设计知识与制度两个方面,梳理重庆近代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五章从城市划界-空间格局建构-城市功能建设三个方面的转变以及战后编制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来梳理都市设计实践的变化及其问题。第六章为结论,首先将都市设计发展过程纳入整体现代化框架下进行分析,得出其转变过程;其次对重庆都市设计的特征与困境进行讨论,为理解都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本质以及为未来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方向。
资林勇[6](2013)在《铁路线路改造及维修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竞争激烈,为了在交通运输中争得一席之地,各国都通过进一步提高既有铁路的行驶速度、缩短旅行时间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对速度目标值及提速模式的选择,实现在客货列车混运的既有线上分步提速成为世界各国铁路共同追求的目标。文章通过对轨道结构、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方面如何采用先进技术和有效手段确保提速改造成效的详细分析,同时结合采用各种组合大型养路机械的先进养护维修手段,立体展示了确保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改造有效实施的各项技术。研究了既有线提速施工主要技术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意在总结、归纳此类实践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分析后形成系统、立体既有线提速改造技术体系以及成套的安全管理办法,以期达到一定的指导意义。通过本研究,完善了提速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了提速线路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职能,确保体系运作正常,为提速线路改造提供全面、标准化管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的,使得大型养路机械广泛使用在不同的养护周期中,合理、科学地进行各型大型养路机械与匹配实施项目的配置,发挥了极好的作用。强化了安全管理基础,以超前防范、快速响应强化应急处置,准确把握安全风险所具有的全系统性、全过程性和易发多变性特点,加强安全风险的动态识别,从安全管理的功能建设上加以控制,提出各种风险应对的防控措施,从源头上加以解决。
孙汉武[7](2010)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铁路建设迅猛增长、铁路技术装备更新换代、铁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等与铁路交通安全有关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和谐铁路的建设和保证国民经济正常稳定发展,其安全保障问题迫在眉睫。因此,认清铁路交通安全形势,保障铁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和方法,深入推进安全基础建设,建立起铁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及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是确保持续铁路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本文结合国家科技部科研计划项目、铁道部科研计划项目,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了我国铁路实施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基于安全生产保障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的相关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铁路行车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及安全检查、监测、监控装备的发展方向,提出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及其主要建设内容,建立了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主要工作平台——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查研究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我国实施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2.对国际上铁路行车安全保障管理、相关行车安全保障系统建设和运用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和分析我国可以借鉴的主要经验。3.结合我国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和装备集成建议。4.提出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的内涵和建设的主要内容。5.详细分析铁路安全检查监洲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设备及用户需求,研究各类安全检测信息接入方式及联网监控标准,提出建立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的技术方案,完成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并开发该平台系统。6.以郑州铁路局为背景,应用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检测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功能,验证平台的功能和应用效果。
付永庆[8](2010)在《“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在南阳工务段的应用》文中指出铁路线路设备是铁路行车的基础,工务部门必须对线路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养护和维修,以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铁路建设新的形势下,如何采用科学的管理组织手段和有效的维修方法,借助先进的轨道动态检查、机车动态监控、计算机管理静态检查数据指导维修,来保持轨道的良好平顺状态,保证畅通的运输秩序,使“大动脉”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能力,保证国民经济有序发展是工务部门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和挑战。针对上述课题,本论文首先对国外线路维修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维修管理与我国相适应的方法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的维修模式和组织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在线路维修模式方面应进行的改革,进一步整合生产力资源,实行“检、养、修”分开的维修管理模式。第三,通过对南阳工务段原有线路维修模式的分析,得出原有维修模式与现实管理已经不相适应的结论。最后,对南阳工务段的线路“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的具体运用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运用的过程和效果看,“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是解决目前运能与线路质量矛盾的最佳方案。实践表明,南阳工务段通过实行“检、养、修”分开维修管理模式来维修轨道线路,不但提高了维修的作业效率,还实现了计划的合理编排和对维修作业质量的有效控制,初步形成了一套计算机辅助的维修分析、指导、控制、考核方法,科学指导线路维修,提高线路设备质量,确保列车平稳运行。
王在广[9](2009)在《我国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员的经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路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设施,铁路工务系统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国有企业。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铁路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1997年到2009年,我国铁路不仅实现了6次大提速,而且成功开发了磁悬浮列车、动车组、城际高速铁路等世界级新技术应用项目,大大提高了我国铁路工务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仍处在大踏步前进阶段,国家对于铁路的投资将继续保持很大的力度。在这个大背景下,历来备受重视的铁路劳动组织架构已无法适应铁路工务系统的实际需求,这不仅是因为现有劳动力数量难以满足铁路基础设施及生产运营设备的大规模扩张,更是因为现有劳动力质量难以跟上技术进步与装备升级的步伐。可见,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铁路工务系统需要优质人力资本的协调配合,而非简单劳动力的重复累加。如何从人力资本评估、开发、投资的角度合理化企业劳动定员自然成为摆在铁路工务系统面前的重要课题。基于这个背景,本文作者通过把人力资本理论、现代企业培训理论及传统的劳动定员理论有机结合,提出了崭新的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员理论体系,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铁路工务系统的实际工作中。首先,本文在简要回顾人力资本理论及劳动定员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这两大理论板块的内在联系,并以此作为现阶段铁路工务系统定员的理论依据。文章主要从人力资本定量分析和人力资本投资两个角度应用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应用人力资本定量分析确定在既有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下,铁路工务系统的劳动定员该作何种调整;通过应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提出在铁路技术装备不断升级的动态环境下,铁路工务系统如何通过培训实现现有劳动组织的人力资本增值,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如此一来,人力资本理论和劳动定员理论就被有机结合起来,现阶段铁路工务系统的理论基础也就相应被建立起来了。然后,作者将上文提出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哈密工务段的实际案例。通过将人力资本定量分析与传统劳动定员理论相结合,作者设计了一套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定员计算公式和数学优化模型,核算了关键工种的劳动定员,指出了关键任务量的重要性,重新解释了现阶段铁路工务系统劳动组织的核心工作流程,并提出了优化方法。最后,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角度出发,作者提出在铁路技术装备不断升级的动态环境下,铁路工务系统应加强以培训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使既有的劳动定员更好地满足知识更新和技术变化的需求,并设计了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培训模型。作者认为培训是目前铁路工务系统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和提高定员工作效率的主要切入点,培训的长期化、制度化能使企业的劳动组织与经济环境相适应。
蔡世勋[10](2008)在《提升我国铁路运输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铁路运输业对我国社会主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大动脉,长期以来我国铁路运输业以“铁老大”自居。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铁路在整个运输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有逐步下降趋势,如何提升铁路运输业的核心竞争力、重振铁路运输业的雄风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铁路运输业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当前铁路运输业存在的优势和劣势,结合铁路运输业的实际,提出了铁路运输业今后的指导思想与目标取向,阐述了铁路运输业在今后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对策。加快建设发达铁路网;大力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铁路服务质量;积极稳妥推进铁路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塑造铁路客运品牌等。本文对促进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铁路运输业在整个交通运输业的地位和竞争力具有借鉴作用,可为有关部门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浅谈第五次大提速与工务体系管理水平的提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第五次大提速与工务体系管理水平的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博弈论 |
2.1.3 系统动力学 |
2.1.4 系统评价 |
2.2 铁路技术规章研究现状 |
2.2.1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优化研究 |
2.2.2 铁路技术规章特性和内容研究 |
2.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研究现状 |
2.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实践研究现状 |
2.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博弈分析现状 |
2.3.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现状 |
2.3.4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评价研究现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
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述 |
3.1.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念 |
3.1.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框架 |
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分析 |
3.2.1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主体 |
3.2.2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流程 |
3.2.3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 |
3.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分析 |
3.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特征 |
3.3.2 跨专业的铁路技术规章协调机制 |
3.3.3 跨层级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机制 |
3.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问题分析 |
3.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不协同 |
3.4.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不到位 |
3.4.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不及时 |
3.4.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关键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研究 |
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及其困境 |
4.1.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 |
4.1.2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模式 |
4.1.3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困境 |
4.2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博弈分析 |
4.2.1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构建 |
4.2.2 无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3 有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策略 |
4.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案例分析 |
4.3.1 案例来源 |
4.3.2 案例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监管机制研究 |
5.1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关系分析 |
5.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分析 |
5.2.1 纯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2.2 混合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3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3.2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应用 |
5.4.1 监管措施的改进 |
5.4.2 监管效果的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研究 |
6.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分析 |
6.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的分析与实现 |
6.2.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需求分析 |
6.2.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设计 |
6.2.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应用效果及优化策略 |
6.3 基于宣贯平台的流程优化分析 |
6.3.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 |
6.3.2 基于Petri网的宣贯流程优化效果分析 |
6.4 小结 |
7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研究 |
7.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指标体系构建 |
7.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 |
7.2.1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处理 |
7.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2.3 综合评价分析 |
7.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3.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7.3.2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3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4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5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B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结果 |
附录C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D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E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F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调查问卷结果 |
附录G AHP 及最终得分计算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性 |
1.3.1 选题的研究方法 |
1.3.2 选题的创新性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理论依据与经验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铁路的论述 |
2.1.2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论述 |
2.2 苏联无产阶级铁路管理的经验积累 |
2.2.1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铁路领导权转移 |
2.2.2 巩固和恢复铁路运输的措施 |
2.2.3 苏联早期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2.3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作用的认识 |
2.3.1 铁路能为军事服务 |
2.3.2 铁路能为经济服务 |
2.3.3 铁路能为社会服务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与政策 |
3.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背景 |
3.1.1 中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背景 |
3.1.2 中国革命发展的现实背景 |
3.2 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资本的政策 |
3.2.1 明确官僚资本界限,保护民族工商业 |
3.2.2 保证机构完整,不轻易打乱企业原有组织 |
3.2.3 稳定企业秩序,尽快恢复企业生产 |
3.2.4 延续旧的制度,慎重改造企业规则 |
3.2.5 稳定职工心态,妥善处置旧员工 |
3.3 铁路接管的具体政策 |
3.3.1 坚持党的领导,保障铁路营运 |
3.3.2 原封不动,先接后管 |
3.3.3 制度延续,缓步进行 |
3.3.4 依靠群众,建设铁路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接收 |
4.1 铁路接管的前期准备 |
4.1.1 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接管对象 |
4.1.2 组织准备,成立各级接管机构 |
4.1.3 思想准备,强化接管干部纪律 |
4.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机构接收 |
4.2.1 东北地区铁路系统的组织接收 |
4.2.2 大范围铁路管理局的接收 |
4.2.3 铁路附属单位的接收 |
4.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接收 |
4.3.1 管理职员的接收 |
4.3.2 技术人员的接收 |
4.3.3 普通工人的接收 |
4.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物资接收 |
4.4.1 铁路器材的接收 |
4.4.2 档案文件的接收 |
4.4.3 其他物资的接收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管理 |
5.1 过渡阶段的基本阐释 |
5.1.1 过渡阶段管理的特点 |
5.1.2 过渡阶段管理的内容 |
5.2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人事管理 |
5.2.1 工人阶级的再界定 |
5.2.2 铁路旧人员的管理 |
5.2.3 接管人员的管理 |
5.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管理 |
5.3.1 职能机构的管理 |
5.3.2 共产党组织管理 |
5.4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运营管理 |
5.4.1 铁路既有线路的修复 |
5.4.2 铁路运营管理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对铁路系统的改造 |
6.1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组织改造 |
6.1.1 党组织的建立 |
6.1.2 青年团的建立 |
6.1.3 职工工会的建立 |
6.2 中共对铁路职工的改造 |
6.2.1 铁路职工的思想改造 |
6.2.2 改造与生产相结合 |
6.2.3 发动政治运动 |
6.3 中共对铁路系统的制度改造 |
6.3.1 推广铁路负责制 |
6.3.2 改造经济制度 |
6.3.3 改革行车制度 |
6.3.4 管理民主化建设 |
第7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与特点 |
7.1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经验 |
7.1.1 明确目标,以尽快恢复铁路运营为中心 |
7.1.2 政策调试,以稳定政权为首要任务 |
7.1.3 调查研究,以铁路发展规律为导向 |
7.1.4 群众路线,以动员群众为基本力量 |
7.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特点 |
7.2.1 铁路接管具有跨地域性 |
7.2.2 铁路接管具有复杂性 |
7.2.3 铁路接管具有相对独立性 |
第8章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评价 |
8.1 圆满完成了铁路接管工作 |
8.1.1 科学分析形势,适时调整策略 |
8.1.2 全面系统布局,完成接管改造 |
8.1.3 尊重客观规律,建设发展铁路 |
8.2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的影响 |
8.2.1 确立了中共在铁路系统的领导地位 |
8.2.2 推动了铁路行业的发展 |
8.2.3 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变革 |
8.2.4 凸显了人民主体性 |
8.3 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的历史局限 |
8.3.1 接管实践中的行动偏差 |
8.3.2 接管初期依靠工人阶级政策贯彻不彻底 |
8.3.3 接管人员思想状况处理不及时 |
8.3.4 铁路安全观念强调不足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着及科研情况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4)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型养路机械的运用背景与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铁路的养护现状 |
1.2.2 国内外大型养路机械施工的发展 |
1.2.3 轨道大型机械养护研究现状分析 |
1.2.4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养路机械施工质量控制指标与方法 |
2.1 铁路工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2.1.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
2.1.2 工务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
2.1.3 风险控制 |
2.2 养路机械施工的技术要求 |
2.2.1 合理化操作及保养 |
2.2.2 修理组织 |
2.2.3 施工后的沉降问题 |
2.3 影响施工后轨道质量指数的主要因素 |
2.3.1 轨道质量指数 |
2.3.2 TQI在养护维修中的指导价值 |
2.3.3 影响施工后的TQI的主要因素 |
2.4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轨道质量指数检测 |
2.4.1 道岔地段异常检测值 |
2.4.2 其它可能导致检测值异常的因素 |
2.5 不同线路设备的TQI特征分析 |
2.5.1 直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
2.5.2 曲线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
2.5.3 道岔段维修对TQI的影响 |
2.5.4 复合病害作业方法对TQI的影响 |
2.6 不同超限扣分的变化趋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型养路机械维修影响因素分析 |
3.1 基本分析模型 |
3.2 大型养路机械维修评价模型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构建评价结构 |
3.3 最优方案求解 |
3.3.1 建立判断矩阵 |
3.3.2 一致性检验 |
3.3.3 层次总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线纵断面优化设计 |
4.1 既有线改建时的纵断面设计 |
4.2 既有线纵断面测量 |
4.2.1 转点精度 |
4.2.2 总体精度 |
4.3 既有线纵断面设计要求 |
4.3.1 一般区段起道量限制 |
4.3.2 隧道 |
4.3.3 桥涵 |
4.3.4 平面影响 |
4.3.5 坡度限制 |
4.4 基于拉弦法的纵断面优化 |
4.5 基于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实现起道量批量提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路既有设备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
5.1 作业前几何状态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
5.1.1 大机维修对TQI及其分项影响分析 |
5.1.2 大机维修作业指数的提出 |
5.1.3 大机作业指数阈值研究 |
5.2 作业前结构病害对作业效果的影响 |
5.2.1 道床排水不良 |
5.2.2 缺砟 |
5.2.3 钢轨病害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与质量控制 |
6.1 大型养路机械应配备的设施 |
6.1.1 捣固车 |
6.1.2 清筛机 |
6.1.3 动力稳定车 |
6.1.4 其它设施 |
6.2 京沪线兴卫村—下蜀线路集中修 |
6.2.1 施工目标 |
6.2.2 施工要求 |
6.2.3 防护安全措施 |
6.2.4 应急措施 |
6.3 质量控制关键点 |
6.3.1 及时修正横向水平 |
6.3.2 拨道方式的选择 |
6.3.3 大机打磨的质量控制 |
6.3.4 大机道岔脱杆捣固的质量控制 |
6.3.5 动力稳定车的质量控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源起与研究发问 |
1.1.1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1.2 研究的时空范围 |
1.1.3 研究现状 |
1.1.4 研究发问 |
1.2 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使用的重要材料 |
1.2.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3.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2 战前“都市设计”历史过程概述 |
2.1 都市设计观念的建构 |
2.1.1 传统城市观念与近代城市认知 |
2.1.2 建设现代都市的一种工具 |
2.1.3 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 |
2.1.4 完善国家治理的一种方式 |
2.2 都市设计理论的移植与发展 |
2.2.1 都市设计理论的现代化因素 |
2.2.2 田园城市与区域规划 |
2.2.3 功能分区与交通建设 |
2.2.4 都市卫生与都市住宅 |
2.3 近代都市设计制度的形成 |
2.3.1 都市设计管理机构的发展 |
2.3.2 都市设计法律制度的建设 |
2.3.3 土地制度:区段征收与土地重划 |
2.4 近代都市设计的实践 |
2.4.1 宏观层面:“建市”与“建制” |
2.4.2 微观层面:“路政”、“市政”到“都市设计” |
2.5 小结:现代都市设计的建构 |
3“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观念 |
3.1 战前重庆都市设计观念 |
3.2 抗战爆发与“战时首都”的确立 |
3.2.1 抗战工业的发展 |
3.2.2 金融业的发展 |
3.2.3 文化中心的形成 |
3.2.4 人口的急速膨胀 |
3.3“战时首都”下都市设计观念 |
3.2.1 战时国家之城的形象建构 |
3.2.2 战为中心观念下的都市设计 |
3.2.3 观念的进步与现实的考量 |
3.4 小结:抗战建国下的都市设计观念 |
4“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理论 |
4.1 战前重庆的“都市设计” |
4.1.1 重庆“都市设计”的萌芽与发展 |
4.1.2 战前重庆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 |
4.1.3 实践模式:军绅合作 |
4.1.4 无计划的“都市设计” |
4.2“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理念的导入——以《市政评论》为中心 |
4.2.1 战时防空与城市体系 |
4.2.2 功能分区的再讨论 |
4.2.3 现代性要素与城市美化 |
4.2.4 现代山地设计的探索 |
4.2.5 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古典样式的反思 |
4.3“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管理机构及其问题 |
4.3.1 实践模式:中央主导 |
4.3.2 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 |
4.3.3 重庆市工务局 |
4.3.4 重庆市建设期成会 |
4.4“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法律制度的建构——以《都市计划法》为中心 |
4.4.1 都市设计核心法规的建立:《都市计划法》 |
4.4.2 重庆都市设计相关法规的扩展 |
4.4.3 都市设计相关建筑法规的颁布 |
4.5 小结:现代的治理术——都市设计理论的专业化 |
5“战时首都”时期都市设计实践 |
5.1 战前重庆的都市设计实践 |
5.1.1 市域的划定 |
5.1.2 城市空间的扩展与建设 |
5.1.3 市政工程的建设 |
5.2“战时首都”时期重庆的“省市划界” |
5.2.1 划界的历史过程 |
5.2.2 新空间的产生:划界的要素与意涵 |
5.3“战时首都”时期重庆城市格局的建构 |
5.3.1 城市的扩展与空间分区 |
5.3.2 开辟“火巷”带动老城改造 |
5.4“战时首都”时期重庆城市功能的建设 |
5.4.1 战时空间的营造:防空工程的建设 |
5.4.2“城市意志”下的的空间塑造 |
5.4.3 平民住宅建设 |
5.5“战时陪都”时期都市设计工作的集中体现——《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
5.5.1 科学、理性的设计原则 |
5.5.2 土地政策与财政问题 |
5.5.3 进步与局限 |
5.6 小结:战为中心下的都市设计实践 |
6 结论:都市设计现代化及其特征 |
6.1“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现代化及范式转型 |
6.2“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特征与困境 |
6.2.1 战争因素下激进的城市现代化 |
6.2.2 政府权力主导下的都市设计 |
6.2.3 强调“都市进步”及其问题 |
6.2.4 自发的城市现代化的探索 |
6.2.5 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 |
6.3 启示与展望 |
6.3.1 都市设计与当下学科发展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铁路线路改造及维修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既有线提速主要施工技术与标准研究 |
2.1 国内外铁路既有线提速现状 |
2.1.1 国外铁路既有线提速现状 |
2.1.2 国内铁路既有线提速现状 |
2.1.3 国内外铁路既有线提速经验总结 |
2.2 既有线提速轨道工程技术 |
2.3 既有线提速路基工程技术 |
2.4 既有线提速桥梁工程技术 |
2.5 既有线提速隧道工程技术 |
2.6 提速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
2.6.1 结构标准 |
2.6.2 技术标准 |
2.6.3 评价标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既有线提速线路养护维修技术分析 |
3.1 铁路既有线养护维修技术 |
3.1.1 全断面道砟清筛 |
3.1.2 道砟捣固和夯实 |
3.1.3 轨道动力稳定 |
3.1.4 道砟道床进行整形、补配砟 |
3.1.5 路基整修 |
3.1.6 钢轨、道砟打磨 |
3.2 提速线路养护维修管理 |
3.2.1 提速线路修程 |
3.2.2 提速线路检查监测 |
3.2.3 设备修理主要手段和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昆线提速线路大修机械清筛施工组织 |
4.1 编制依据 |
4.2 设备现状 |
4.3 施工项目及工程数量 |
4.4 材料供应 |
4.5 主要技术标准 |
4.6 施工项目和人员分配表 |
4.7 机械设备配备状况 |
4.8 施工方法 |
4.9 施工安全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及措施 |
5.1 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
5.1.1 风险识别 |
5.1.2 风险预警 |
5.1.3 风险动态管理 |
5.1.4 风险监督检查 |
5.1.5 风险管理评价 |
5.2 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
5.3 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
5.4 大修清筛应急预案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技术简历 |
(7)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铁路交通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
1.2 国外铁路安全管理现状 |
1.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保障系统发展现状 |
1.4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现状分析 |
2.1 我国铁路事故故障管理问题分析 |
2.2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督问题分析 |
2.3 我国铁路安全监测监控装备现状 |
2.4 我国铁路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存在问题分析 |
2.5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完善建议 |
2.6 安全检查监测装备发展方向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框架设计 |
3.1 铁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
3.2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需要建设的主要内容 |
3.3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构建思路 |
3.4 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
4.1 用户分类 |
4.2 用户需求 |
4.3 数据需求 |
4.4 业务流程分析 |
4.5 数据流程分析 |
4.5 平台功能需求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总体设计 |
5.1 平台建设目标 |
5.2 平台总体设计 |
5.3 平台功能设计 |
5.4 数据库设计 |
5.5 接口设计 |
5.6 运行环境设计 |
5.7 安全设计 |
5.8 关键技术研究 |
5.9 技术创新点 |
5.10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信息服务平台的实现 |
6.1 开发平台及应用环境 |
6.2 平台应用功能构成 |
6.3 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子系统 |
6.4 监测报警信息处理子系统 |
6.5 安全检查信息处理子系统 |
6.6 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 |
6.7 系统维护管理子系统 |
6.8 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实例 |
7.1 项目背景简介 |
7.2 系统建设情况 |
7.3 全局安全信息看板 |
7.4 安全监督管理核心业务管理 |
7.5 故障分析与跟踪 |
7.6 系统运行效果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 我国行车安全监控设备/系统部署运用情况研究 |
1 移动设备 |
2 固定设备 |
3 自然灾害 |
4 视频监控 |
5 应急救援 |
(8)“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在南阳工务段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重点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比较法 |
第二章 国内外铁路线路维修模式概述 |
2.1 国外铁路线路维修模式 |
2.1.1 日本 |
2.1.2 法国 |
2.1.3 德国 |
2.1.4 国外维修模式的启示 |
2.2 国内铁路线路维修模式 |
2.2.1 国内线路维修模式发展的历程 |
2.2.2 国内铁路线路维修面临的挑战 |
第三章 南阳工务段铁路线路原有维修模式分析 |
3.1 南阳工务段简介 |
3.2 南阳工务段原有的维修模式的组织架构及维修管理流程 |
3.2.1 线路维修机构的设置 |
3.2.2 线路维修管理流程 |
3.3 南阳工务段原有维修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维修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 |
3.3.2 线路维修计划针对性差 |
3.3.3 线路维修组织环节不完善 |
3.3.4 检测数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
3.3.5 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四章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在南阳工务段的实施 |
4.1 南阳工务段提出“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的背景 |
4.2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的组织架构 |
4.3 “检、养、修”维修模式的检查方式 |
4.3.1 动态检查 |
4.3.2 静态检查 |
4.4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的数据处理 |
4.4.1 检查数据的收集 |
4.4.2 计算机辅助检查数据的分析 |
4.4.3 数据分析指导维修 |
4.5 线路的日常养护和综合维修 |
4.5.1 线路日常养护 |
4.5.2 线路综合维修 |
4.6 “检、养、修”的验收 |
4.6.1 线路几何尺寸验收的标准 |
4.6.2 验收组检查验收项目 |
4.6.3 维修任务的验收 |
4.7 “检、养、修”的考核 |
第五章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在南阳工务段实施的效果 |
5.1 原有维修模式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
5.1.1 维修人员思想认识得到转变 |
5.1.2 维修计划针对性得到了加强 |
5.1.3 线路维修组织环节进一步完善 |
5.1.4 检测数据得到充分利用 |
5.1.5 设备质量得到了提高 |
5.1.6 成本与效益得到控制 |
5.1.7 健全了安全保障体系 |
5.2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的下一步发展 |
5.2.1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仍需完善 |
5.2.2 “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的强化措施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我国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员的经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铁路工务系统的发展背景 |
1.1.2 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员管理现状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定员的相关理论与核算方法 |
2.1.1 定员的含义和作用 |
2.1.2 定员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 |
2.1.3 定员理论的发展及其局限性 |
2.2 定额的相关理论 |
2.2.1 劳动定额与定员之间的关系 |
2.2.2 劳动定额的制定方法 |
2.2.3 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与分类 |
2.2.4 影响劳动定额的理论因素 |
2.2.5 影响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额的现实因素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的简要回顾 |
2.3.2 人力资本的含义 |
2.3.3 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的比较特点 |
2.4 劳动定员定额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 |
2.4.1 劳动定员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
2.4.2 劳动定员定额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关系 |
3 哈密工务段劳动定员的影响因素及技术方案选择 |
3.1 铁路工务系统定员工作开展情况及相关背景 |
3.2 设备基础与维修工具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2.1 设备基础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2.2 维修工具(维修手段)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3 哈密工务段劳动组织方式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3.1 维修模式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3.2 组织机构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3.3 列车运营的变化及其对定员的影响 |
3.4 哈密工务段定员研究的技术方案 |
3.4.1 定员的技术路线图 |
3.4.2 定员的计算方法 |
4 基于哈密工务段技术进步的定员定额实证研究 |
4.1 作业任务量调研与结果 |
4.1.1 经常性作业的任务量调研与结果 |
4.1.2 配合性作业的任务量调研与结果 |
4.1.3 专业性作业的任务量调研与结果 |
4.1.4 突发性作业的任务量调研与结果 |
4.2 哈密工务段工时定额计算 |
4.2.1 定额制定方法的选择 |
4.2.2 工时消耗分类与工时定额计算方法 |
4.2.3 工务段工时的测定 |
4.2.4 工务段工时定额计算 |
4.3 哈密工务段定员计算 |
4.3.1 工务段定员的计算过程 |
4.3.2 工天损失率的计算过程 |
4.3.3 定员人数的计算及结果 |
5 哈密工务段定员定额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
5.1 项目实施前后的工时定额对比分析 |
5.1.1 在工务线路维修工时消耗规范方面 |
5.1.2 在具体作业项目的工时定额方面 |
5.1.3 定额和劳动效率变化的原因分析 |
5.2 作业项目及数量的量比分析 |
5.2.1 因人员不足未能全面完成的作业项目 |
5.2.2 轨检车数据的对比 |
5.3 机械化作业、专业化作业的工效分析 |
5.4 现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分析 |
5.5 项目实施前后新旧劳动组织对比分析 |
5.6 哈密工务段定员定额工作的经济效益分析 |
5.6.1 保证行车安全方面 |
5.6.2 确保运输物品及时到达目的地 |
5.6.3 保证工作人员和其他无关人员的生命安全 |
6 技术进步条件下铁路工务系统的人力资本提升问题研究 |
6.1 铁路工务系统的人力资本投资情况 |
6.1.1 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
6.1.2 铁路工务系统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 |
6.2 技术进步条件下的培训需求模型及其应用 |
6.2.1 技术进步条件的培训需求模型 |
6.2.2 该模型为铁路工务系统职工培训带来的启示 |
6.3 铁路工务系统人力资本提升的对策建议 |
7 结论和创新 |
7.1 本文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应用价值和创新点 |
7.2.1 本文的应用价值 |
7.2.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提升我国铁路运输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 国内研究动态 |
3 研究方法 |
4 本文创新和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核心竞争力概述 |
1 核心竞争力概念 |
2 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
3 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
第三章 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基本概况 |
1 我国铁路的发展历史 |
1.1 起步艰难的晚清铁路 |
1.2 缺干少支的民国铁路 |
1.3 快速发展的新中国铁路 |
2 铁路运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3 我国铁路运营现状情况 |
3.1 高负荷运转 |
3.2 国土面积的平均路网密度低 |
3.3 人均路网密度低 |
3.4 生产效率水平不高 |
第四章 铁路运输业与竞争对手比较分析 |
1 铁路运输业竞争对手的发展现状 |
1.1 公路 |
1.2 航空业 |
1.3 水运 |
1.4 管道运输 |
2 五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 |
2.1 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
2.2 公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
2.3 航空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
2.4 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
2.5 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 |
3 五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比较 |
第五章 中国铁路运输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面临的障碍因素分析 |
1 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份额在下降 |
2 竞争日趋激烈,品牌产品缺乏 |
3 铁路货运市场面临的形势严峻 |
4 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根源 |
4.1 存在的问题 |
4.2 产生的根源 |
4.3 铁路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
4.3.1 六次大提速 |
4.3.2 主辅分离 |
4.3.3 跨越式发展 |
4.3.4 管理体制改革 |
第六章 中国铁路运输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研究 |
1 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1.1 指导思想 |
1.2 主要目标 |
2 提升中国铁路运输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
2.1 加快建设发达铁路网 |
2.2 大力推进技术装备现代化 |
2.3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
2.4 提高服务质量 |
2.5 积极稳妥推进铁路管理体制改革 |
2.6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2.7 塑造铁路客运品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浅谈第五次大提速与工务体系管理水平的提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D]. 韩富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中国共产党铁路接管工作研究[D]. 曲成举.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4]轨道大型机械养护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设计[D]. 胡章军. 东南大学, 2019(01)
- [5]“战时首都”时期重庆都市设计的观念、理论与实践初探[D]. 赵晨至. 重庆大学, 2019(01)
- [6]铁路线路改造及维修施工技术与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 资林勇.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7]铁路安全检查监测保障体系及其应用研究[D]. 孙汉武. 西南交通大学, 2010(04)
- [8]“检、养、修”分开维修模式在南阳工务段的应用[D]. 付永庆. 华东交通大学, 2010(02)
- [9]我国铁路工务系统劳动定员的经济学研究[D]. 王在广. 北京交通大学, 2009(11)
- [10]提升我国铁路运输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研究[D]. 蔡世勋.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