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银行能否成气候(论文文献综述)
滕磊[1](2021)在《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产品生产、国家税收创造、就业岗位供给、市场活力赋能等方面贡献巨大。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始终面临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现象,集中表现为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既有中小企业经营历史短、抵押资产少、信用资本不足等自身素质的原因,也有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结构不够合理、融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原因,另外,传统金融活动本身的运行逻辑,即其“嫌贫爱富”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重要成因。从上述种种原因和特定的时代经济背景出发,国内外众多学者均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优序融资理论、企业成长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普惠金融理论等角度为之提供解决之道,但总体而言,中小企业相对恶劣的融资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善,甚至在特定时期还出现较为强烈的反弹。例如,2018年之后我国中小企业就再次面临了较为严重的融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专门强调“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继续寻求中小企业融资便利的现实路径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迫在眉睫的问题。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及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各类数字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数字金融正凭借对于数据金融信息价值的挖掘和利用,持续展现其在实现金融普惠服务中的价值,这为原本缺乏信用数据信息而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排斥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解决融资问题的新思路。那么,数字金融实现金融普惠的金融经济学逻辑是什么?是否能够真正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悖论?如果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其具体途径又是什么?另外,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全社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创业大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来源,众多处于企业发展种子期和萌芽期的创业企业同样是中小企业的一部分,也面临着创业融资约束,那么数字普惠金融是否同样对其具有融资约束缓解效应?这种效应又受到何种因素影响?最后,基于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能否将包括传统和新型金融机构、中小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金融监管机构等纳入数字金融创新系统,从而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较好的解决路径?以上均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首先,本文对中小企业和数字金融发展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回顾,并结合中国现实,深入讨论了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之道,并对解决这一问题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同时,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的概念缘起、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并对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和创新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创新存在着强劲的需求和供给动力,其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则充分发挥了数字金融以金融普惠服务为核心的创新价值,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可行选择。其次,运用理论分析演绎的方法,对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机制进行了深入讨论。一是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参与者的禀赋特征等出发,建立了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分析框架,为理解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机制打下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分析传统信贷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悖论的基础上,通过将数字普惠金融因素引入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如何通过发挥其普惠价值破解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普”、“惠”、“险”不可能三角悖论,通过分析认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抵押资本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从而提升其进行各类项目投资的成功概率。第三,在对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研究假说,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中小企业创业融资的实际效果。研究使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发展指数建立了基于现金-现金流融资约束指标的实证模型,固定效应和差分GMM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具有缓解效应,且相对国有中小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的缓解效应更为明显。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使用深度和覆盖广度两条路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在具体的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方式中,投资和信贷服务的缓解效应最为明显。另外,基于创业资金是制约创业活动的核心约束条件,本文建立创业活跃程度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框架,固定效应和系统GMM分析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促进创业活动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使用深度对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覆盖广度,最后是数字化程度;在地区异质性检验中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中部地区创业活动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是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也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而城镇化水平越低、社会资本越弱,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越明显。最后,在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融资约束实际效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了构建面向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数字普惠金融生态链,并将其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公共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构建监管沙盒监管机制,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配置资源效应和有为政府的监管作用,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认为,数字技术对传统金融服务进行的技术性改造,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金融运行的方式,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提供金融普惠服务,这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证研究也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实际价值。关注如何更好地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创新结合,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服务,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宋金玲[2](2020)在《XX民营房地产公司多元化发展中的融资策略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庆军[3](2020)在《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文中认为惯用语虽属于固定短语,却往往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插入一些成分。如“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打交道——打过几次交道”。学界对此已有初步探索,但对于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使用的范围、扩展形式的种类和扩展的规律迄今尚无充分的考察。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中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情况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全面考察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成分的类型。通过大规模语料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和语感判断,按可插入成分类型在动宾式惯用语中所作的句法成分归成三类,助词、动词的补语和宾语的定语。助词有“了、过、着、的”四个;动词的补语有趋向补语、数量补语、结果补语、表程度义补语和可能补语五种;宾语的定语有数量定语、涉指示词语、性状义定语、格关系定语、“什么”和其他定语六种。第二部分对动宾式惯用语扩展中插入助词的情况进行考察。我们发现“了”能够插入具有“实现过程”的动宾式惯用语中;“过”的表义特点“离散性质”要求所搭配的动宾式惯用语能够重复进行,有明确的“终结点”;能插入“着”的动宾式惯用语必有“时段持续”的语义特征;能插入“的”,动宾式惯用语本身必有“开始、持续、结束”等时间界限的特征。第三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五种情况。趋向补语作为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时,表示结果意义和状态意义,所以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应该具有某种与之相配的语义特征。数量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数量和时间,所以一些表示状态的动宾式惯用语不能插入此类。动宾式惯用语的动作行为可以持续或可以终结,可以插入结果补语“完”;当同时具备[+自主]的语义特征和“获得”之类的积极价值意义,可插入结果补语“好”。表程度义的补语要求动宾式惯用语在范围、数量上有程度意义。插入可能补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不能是结果已经确定或者是对事件发生后的评价。第四部分考察了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六种情况。一部分动宾式惯用语的整体意义或者名词可以被量化,则可以插入数量定语。从语感上动宾式惯用语均可以插入涉指示词语限制宾语范围,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性状义定语时,若动宾式惯用语的宾语部分是修饰语和名词构成,则插入的可能性较小。能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动宾式惯用语,一般要兼有[+多向][+损益]两个语义特征。插入“什么”有两种,一种表示实义的疑问,存在限制条件;一种表示虚义,基本属于开放类。插入其他定语时,其组成成分主要有“非格关系的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和主谓短语,扩展使用频率较低。本文详尽地考察了289条三音节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包括动宾式惯用语扩展的范围,每一个动宾式惯用语的扩展形式,以及扩展形式的限制条件,分析表达的语义以及内在规律。这一研究成果对汉语惯用语词典编撰和对外汉语教学均有参考意义。
李连梦[4](2020)在《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文中指出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活了地区经济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经济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利益分配日趋固化,社会结构日益分化,效率与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民生发展滞后问题日益显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政府亟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经济增长福利惠及更多人群,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经济包容性增长提上日程。经济包容性增长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可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从资源配置、机会均等、条件平等三个方面探究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基本属性、优势和劣势、发展模式、产生影响以及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核心要义、实现路径、普惠金融对其影响等现有文献,并对两者进行系统的总结和评述;第二,对弱势群体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探究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弱势群体的重要意义;第三,探究互联网金融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理,主要从三个层面着手:第一个层面是互联网金融改善金融扭曲,促进要素市场发育,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第二个层面是互联网金融增加金融竞争,丰富金融产品层次,优化金融供给结构;第三个层面是互联网金融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拓展金融服务边界,惠及更多弱势群体,提高金融资源的可得性;第四,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金融市场化与要素配置,探究互联网金融能否改善金融扭曲,促进金融业市场化和要素市场发育,从而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第五,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消费分配与机会均等,从城乡消费差距的角度展开研究,探究互联网金融能否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实现机会均等,从而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第六,深入探究互联网金融、弱势群体与条件平等,弱势群体分为三类——城市低收入人群、农村家庭、农村贫困户。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缩小两个角度,探究互联网金融能否影响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将金融服务覆盖弱势群体,实现条件平等。最后,本文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研究建议。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1)互联网金融可以显着正向影响金融市场化,改善金融扭曲,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业市场化两者之间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但互联网金融与要素市场发育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互联网金融可以促进金融市场化、促进要素市场发育,进而显着改善金融扭曲、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2)互联网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呈现显着的“倒U”型关系,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会显着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互联网金融会显着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进而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互联网金融通过直接和间接路径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一是通过信贷、覆盖广度、支付、数字支持服务直接作用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二是通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间接作用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食品、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差距都与互联网金融呈“倒U”型,但城乡居民衣着、住房、医疗等方面的消费差距与互联网金融呈“U”型,城乡居民交通通信消费差距与互联网金融呈线性相关关系。这可能与与城乡居民不同的消费特点有关。(3)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促进城镇弱势群体——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且互联网金融对城镇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信贷、覆盖广度、支付、投资以及数字支持服务来实现的,但互联网金融并未缩小城镇低收入群体和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反而扩大了两者之间的收入差距。(4)互联网金融确实可以促进弱势群体——农民家庭收入增加,且互联网金融对农户收入增加的作用是通过互联网金融覆盖广度、支付、投资来实现;互联网金融对“三农群体”依旧存在“信贷排斥”现象,互联网信贷、数字支持服务并没有缓解农户的融资约束,即便是中高收入农户的信贷需求也被排斥在外。(5)互联网金融对“弱中之弱”——农民贫困户家庭的收入没有显着相关关系,互联网金融总指数、信贷、支付、覆盖广度、数字支持服务等均无法促进贫困户收入增加,互联网投资甚至会减少贫困户收入。农村贫困户作为“弱中之弱”,完全被排斥在互联网金融之外。本研究主要的贡献:(1)研究选题紧跟时代步伐,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余额宝”诞生以来一直是学者与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多,但目前尚未有学者系统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之间的影响以及影响路径。本文将基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视角,探究互联网金融对要素市场发育、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包容性等方面的影响,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新性。(2)现有文献关于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扭曲的研究多集中于微观领域,从宏观角度出发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基于PVAR模型实证探究互联网金融与金融市场化、要素市场发育的关系。(3)现有研究多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角度探究经济发展不均等,以消费差距为视角的研究较少。消费差距可以直接反映居民生活质量,也可以间接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平衡状况,本文创新性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角度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机会均等”的关系。(4)现有研究多以农村居民作为弱势群体的研究对象,探究互联网金融的包容性,对互联网金融与城镇低收入群体、农村贫困户收入的关系研究较少。本文实证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村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进而探究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最后,根据研究结论,针对互联网金融推动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加大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发生。(2)加快落后地区、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3)改善落后地区、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4)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和金融素养。(5)加大“造血式”扶贫项目的力度,提升贫困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能力。
赵晓奔[5](2019)在《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是产业组织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尝试结合产业组织学、演化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复杂系统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对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进行研究,以期提供能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是通过“企业家精神”建立反馈环进行协同演化的:制度激励企业家迸发出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推动技术创新,进而驱动产业发展,而制度变迁由地方政府竞争引致而起。这其中包含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环节,其中企业家精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把制度、技术创新、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耦合起来。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制度变迁的机制。地方政府之间开展竞争,为了赢得优势,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学习,从而在现有存量知识的基础上改善知识结构并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型塑制度变迁。一是意识形态。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思想观念不断突破、调适的过程,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变化是制度变迁,从经济和政治方面相应地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思想观念是否及时转变,转变得快还是慢,是地方政府竞争的主要内容。二是政治企业家的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取决于官员素质和能力之争,有能力的官员能感知到并实现发展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没有能力的,就会丧失机遇,一旦失去机遇就可能延误一代甚至几代的发展。显然,政治企业家的学习对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地方政府类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地方政府最为突出的类公司特征是地方政府官员具有了类似于“企业家”的决策权力。“地方政府类公司化”揭示了地方政府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影响制度变迁的重要途径。四是地方政府治理水平。一个地方的制度创新水平与这个地方的治理水平大有关系。地方政府改进治理水平的过程,也就是一些规范社会运作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制度变迁过程。鉴于地方政府官员的能力水平,加之地域文化影响,使每个地方的政府治理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其次,采用模拟仿真、案例分析、实证研究三种方法进行研究。从复杂自适应系统的角度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由产业环境行为和企业行为构成一个人工生命环境,企业在一定产业环境中运行。潜在企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决定是否进入市场,在位企业根据盈利、资本存量、市场份额等情况决定是否退出。产业环境行为包括政府支持、区域企业家精神、市场总需求,企业行为包括创新、产品竞争、市场退出、建立新企业。根据概念模型和参数赋值,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模拟仿真。设定20个时期进行模拟实验,模拟模型运行的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一是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均随时间的变化不断增长。二是发现居民对创业创新的认知和新增企业数量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和演化影响较大,新增企业家数量体现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这说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深刻的影响。三是制度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制度、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与产业之间协同演化。以温州电气产业发展为例对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演化进行分析。实践证明,推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的动力是制度和技术的协同演化,而制度与技术的协同演化是通过激发企业家精神来推动的。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在温州电气产业演化过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政府官员的知识和偏好型塑了温州电气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变迁方向。设定计量模型,构建了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制度滞后一期对制度质量产生负向显着影响,产业规模、技术创新、企业家精神对制度质量都产生正向显着影响;企业家精神、制度质量、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显着影响;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对企业家精神产生正向显着影响;二阶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制度质量、二阶制度质量、一阶企业家精神都对产出规模有正向显着影响。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再次,本文在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尝试。一是根据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以企业和产业互动演化为框架,设计产业发展人工生命环境,构建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仿真模拟。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二是建立制度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三个反馈环,并构建能力—机会—企业家精神生命周期矩阵图,分析企业家精神在制度、技术创新协同演化过程中的“催化剂”作用。三是构建地方政府竞争—学习—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通过意识形态、政治企业家知识和偏好、地方政府公司类公司化、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等途径型塑制度变迁。四是构建制度质量方程、技术创新方程、企业家精神方程、产出规模方程,设定计量分析模型。第四,提出了四点简要政策建议。一要建立健全决策科学、运行规范、执行有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二要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制度竞争的核心。三要营造积极进取、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四要引进高端创新要素。
张莞[6](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梁琰梅[7](2019)在《融资方式对新能源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新能源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它的利用与发展已经成为国家保障能源安全、应对经济波动以及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从近几年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看,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在风电、核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领域加大投资,并且逐渐形成产业集群。尽管整体行业发展前景乐观,但行业投资效率偏低始终是痛点。新能源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投融资则是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选用何种融资方式将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资本结构,企业的投资行为则会受到融资成本的掣肘,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效率。然而新能源企业现有的融资方式对企业投资效率究竟有怎样的影响,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文选取2008—2017年沪深新能源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投资-投资机会敏感性模型研究银行信贷、股权融资和政府补贴这三种融资方式对新能源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对企业投资效率会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补贴对企业的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着。进一步,政府补贴具有调节作用,可以显着改善银行信贷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效果,二者将共同促进企业投资效率增长。与此同时,政府补贴会强化股权融资对投资效率的负面影响。本文丰富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关系的文献,也为提升企业投资效率提供相关启示。
刘佳琪[8](2019)在《中国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社会性难题,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老龄化国家,并且这种老龄化的趋势仍在不断加深,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势在必行,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产业发展而言,既是重要的战略机遇,又是重大的现实挑战。金融是支持养老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养老产业融资至关重要。完善的融资体系有助于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严峻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新的养老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国家也十分重视养老融资问题,《“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养老产业融资的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代表着养老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养老产业融资难、效率低是制约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新时代下,如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产业融资途径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宏微观层面分析养老产业融资的现状,客观考察其融资模式、融资效率等关键性问题,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寻有效的途径以解决养老产业融资难问题。从理论意义上看,本研究通过深入的理论解析与经验总结,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产业融资理论框架及双寡头垄断模型,以此来探索养老产业融资中的最优国有化水平,是对双寡头垄断理论在现实应用上的拓展。从现实意义上看,为养老企业发展提供具体的融资建议,对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建言献策,有助于破除体制机制的束缚,全面促进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的发展。本文以中国养老产业为研究对象,研究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产业融资相关问题,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次,从养老产业、企业融资、养老产业融资三个层面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再次,揭示本文的研究内容、框架、思路及方法;最后,提出本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该部分主要从企业融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产权理论的梳理出发,揭示了其对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的理论借鉴价值。第三部分是中国养老产业融资概述。该部分主要是对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详细研究。先后对养老产业融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诠释,指出养老产业融资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详细分析了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的环境,明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部分是中国养老产业融资模式选择。首先,指出混合所有制是中国养老产业模式选择的重要方向。其次,对目前各类养老产业融资模式,包括PPP、上市融资、银行贷款、REITs、信托、政府性资金支持、债券、互联网金融等,从内涵、功能、不足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的细致分析。最后,揭示了在混合所有制发展背景下,融资模式选择中的国有资本最优比例。第五部分是中国养老产业融资效率分析。首先,介绍了测度养老产业融资效率所使用的方法——三阶段DEA。随后,对2013—2017年中证养老指数企业及新三板养老企业进行了DEA效率测度,分析中国上市及新三板养老企业的融资效率。第六部分是国外经验借鉴。分别梳理了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发达国家在养老产业发展和养老产业融资中的有益经验,并指出这些经验对中国养老产业及其融资发展的启示。第七部分是促进中国养老产业融资发展的对策。这是本文最终的落脚点,分别从养老产业融资供给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养老市场、养老保障体制等多个视角构建了中国养老产业融资支持体系,并提出对应政策。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了若干结论,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周舟[9](2019)在《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募集资金环节是私募股权基金进行后续投资、管理、退出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一级市场严峻的募资困境已成为了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和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掣肘,虽然近期监管机构的严监管政策对募资有一定影响,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募资结构中机构投资者参与度低,募资结构不合理。借鉴国外相关投资立法对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法律进行反思,发现我国监管规范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四类机构投资者均存在制约投资的负面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合法性、投资比例、方式、范围存在诸多问题。对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最早的美国进行域外研究,无论是引导还是限制投资,美国均有明确的投资规范和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且与其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我国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机构投资者进行法律监管,消解投资法律灰色地带,使机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有法可依。现阶段应重塑监管理念,遵从宏观市场导向和机构投资基金领域的私法自治,同时从制定投资基本法、改变政策性监管方式、实行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结合三个方面构建投资监管框架。具体到培育各类机构投资者的举措应从加强银行理财资金投资私募股权衔接度、降低保险公司投资私募机构门槛规定、出台社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细则几个方面进行。通过上述措施为提升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规模和优化私募股权基金募资结构扫清制度障碍,促成机构资金增值保值和私募股权行业稳健有序发展的双赢局面,最终完善资本市场运作体系,提升股权投资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进一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车佳宁[10](2019)在《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制片产业正处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发展的转型关键期,中小制片企业的创新发展是本轮发展的重要关键点,而我国中小制片企业面临着行业自身实力偏弱、金融对接信息障碍、政策监管风险模糊、行业发展规范不足等各方面的问题,也带来了中小制片企业在融资发展中的融资成本较高、收益不对等、多元版权开发受限等各种融资约束问题。本文以国内“新三板”挂牌的制片企业为研究样本,梳理了我国中小制片企业从国有制片企业改制到网络文化繁荣过程中的发展脉络,结合影视产业资本开放相关理论、版权融资相关理论和融资约束相关理论,对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发展的规模、渠道和模式进行归纳,并分析了规模效应、区域分布、盈利结构、资信水平和市场波动等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问题,探讨了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各方面原因,包括企业信用建设、产业链风险分配、版权投融资机构、行业不透明风险、宏观产业金融环境和市场交易成本等各方面造成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原因。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小制片企业的成立年限、净商业信用、资产抵押价值、总资产净利率、研发密度等五项指标和融资约束显着相关,其中,成立年限、资产抵押价值与资产负债率呈正相关,金融市场规模、总资产净利率、研发密度与资产负债率呈负相关,金融市场规模、利息支出率、营业利润率、营业收入、总资产增长率显着性不明显。结合实证结论,本文从融资资质提升、丰富金融对接、放开资本限制、做好版权融资和降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提出了缓解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开放影视产业投融资政策限制、完善激励版权创作投融资体系建设、鼓励金融科技在中小制片企业资信建设应用、完善版权保护制度促进版权收益多元化和鼓励引导影视行业信用风险合理分配等具体对策,以期对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二、民营银行能否成气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银行能否成气候(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点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 |
2.1.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来源 |
2.1.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成因研究 |
2.1.3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解决途径 |
2.2 数字普惠金融有关问题的研究 |
2.2.1 数字普惠金融的起源与理论基础研究 |
2.2.2 数字普惠金融的功能研究 |
2.2.3 数字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 |
2.3 文献评述 |
2.3.1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文献评述 |
2.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文献评述 |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中小企业 |
3.1.2 融资约束 |
3.1.3 数字普惠金融 |
3.2 中小企业融资的基础理论 |
3.2.1 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理论 |
3.2.2 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成本理论 |
3.2.3 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需求规律 |
3.3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理论 |
3.3.1 数字经济理论 |
3.3.2 金融排斥与普惠金融理论 |
4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的国际比较 |
4.1.1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与主要融资指标的比较 |
4.1.2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国际比较 |
4.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
4.2.1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类别 |
4.2.2 主要融资渠道的建设情况 |
4.3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境况 |
4.3.1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与其经济贡献度不匹配 |
4.3.2 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
4.3.3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脆弱 |
4.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取得的积极成效 |
4.4.1 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和组织体系逐渐健全 |
4.4.2 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逐渐多元 |
4.4.3 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
4.4.4 融资成本有所下降,风险相对可控 |
5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创新动力与核心价值 |
5.1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环境 |
5.1.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 |
5.1.2 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基础与政策环境 |
5.2 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动力与运行机制 |
5.2.1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供给动力 |
5.2.2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需求动力 |
5.2.3 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 |
5.3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与核心价值 |
5.3.1 数字普惠金融的框架原则 |
5.3.2 数字普惠金融的核心价值 |
6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理论分析 |
6.1 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经济学解释 |
6.1.1 数字普惠金融的经济环境 |
6.1.2 数字普惠金融参与者的经济特征 |
6.1.3 数字普惠金融市场及其均衡 |
6.2 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传统融资悖论的破解 |
6.2.1 传统信贷市场上中小企业的融资悖论 |
6.2.2 数字普惠金融对融资悖论的破解 |
7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一:基于现金流视角 |
7.1 研究假说 |
7.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经验事实 |
7.2.1 数字普惠金融的指标体系 |
7.2.2 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
7.3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7.3.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7.3.2 数据来源和统计性描述 |
7.4 实证结果分析 |
7.4.1 基准回归分析 |
7.4.2 异质性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5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维度分析 |
8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实证分析二:基于创业融资视角 |
8.1 研究假说 |
8.2 计量模型与描述性统计 |
8.2.1 模型构建 |
8.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8.3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整体效果分析 |
8.3.1 数字普惠金融对创业融资的基准回归分析 |
8.3.2 不同维度的回归结果分析 |
8.4 数字普惠金融缓解创业融资的影响因素 |
8.4.1 地区异质性分析 |
8.4.2 影响因素检验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课题项目与论文成果 |
致谢 |
(3)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五、语料来源 |
第一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可插入成分的类型 |
第一节 助词 |
一、助词“了” |
二、助词“过” |
三、助词“着” |
四、助词“的”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动词的补语 |
一、趋向补语 |
二、数量补语 |
三、结果补语 |
四、表程度义补语 |
五、可能补语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宾语的定语 |
一、数量定语 |
二、涉指示词语 |
三、性状义定语 |
四、格关系定语 |
五、“什么” |
六、其他定语 |
第二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了”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了”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过”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过”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着”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着”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的”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时制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构助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三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趋向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趋向补语“起(起来)”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趋向补语“上”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趋向补语“下”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趋向补语“出”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通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自主量词“(一)下”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情态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结果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结果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结果补语“完”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结果补语“好”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尽”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表程度义补语“足”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表程度义补语“够”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表程度义补语“透”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可能补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可能补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得/不+C(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得/不+了(liǎo)”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不得”的规律分析 |
第四章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情况研究 |
第一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数量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数量定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数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一)+通用量词(个)”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数词)+专用量词”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数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二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涉指示词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涉指示词语的规律分析 |
(一)插入指示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这/那+量词”的规律分析 |
第三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性状义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性状义定语的构成情况 |
二、语料及语感考察 |
三、插入性状义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四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情况 |
(一)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定性分析 |
(二)插入格关系定语的句法语义关系分析 |
(三)插入格关系定语的规律分析 |
第五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什么”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实义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的“什么”表虚义的规律分析 |
第六节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其他定语的情况研究 |
一、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非格关系的名词的规律分析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动词及动词性短语的规律分析 |
三、插入主谓短语作定语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主谓短语的规律分析 |
四、插入“人称代词+的”的情况 |
(一)语料及语感考察 |
(二)插入“人称代词+的”的规律分析 |
第五章 总结 |
第一节 内容总结 |
第二节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三节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助词的语料实例 |
附录二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动词的补语的语料实例 |
附录三 动宾式惯用语中插入宾语的定语的语料实例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文献综述 |
2.1.1 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基本属性 |
2.1.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
2.1.3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
2.1.4 互联网金融的劣势 |
2.1.5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 |
2.2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
2.2.2 包容性增长的测度指标 |
2.2.3 包容性增长发展路径 |
2.3 关于普惠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
2.3.1 普惠金融与经济增长 |
2.3.2 普惠金融与机会均等 |
2.3.3 普惠金融与条件平等 |
2.4 关于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的文献综述 |
2.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
3.1 弱势群体的范畴及构成 |
3.2 弱势群体在经济增长中的劣势成因 |
3.2.1 弱势群体产生的市场经济原因 |
3.2.2 弱势群体产生的社会治理原因 |
3.2.3 弱势群体产生的个体禀赋原因 |
3.3 弱势群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
3.3.1 弱势群体影响社会公正和稳定 |
3.3.2 弱势群体制约着社会有效需求 |
3.3.3 弱势群体影响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
3.4 经济包容性增长对弱势群体的意义 |
3.4.1 经济包容性增长可以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3.4.2 经济包容性增长提高弱势群体资源利用能力 |
3.4.3 经济包容性增长提高弱势群体参与经济增长的机会 |
3.4.4 经济包容性增长促进弱势群体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
3.4.5 经济包容性增长可以减轻弱势群体被剥夺感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机制 |
4.1 互联网金融提升金融体系效率 |
4.2 互联网金融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
4.3 互联网金融提高金融资源可得性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金融市场化与要素配置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基础理论与研究假设 |
5.3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4 实证与结果 |
5.4.1 模型校准 |
5.4.2 PVAR估计结果 |
5.4.3 脉冲响应函数估计 |
5.4.4 方差分解 |
5.5 研究结论 |
第6章 互联网金融、城乡消费差距与机会平等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基本理论 |
6.3 模型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
6.3.1 模型选择及变量设置 |
6.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6.4 回归结果及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4.2 模型回归结果 |
6.5 互联网金融影响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制 |
6.5.1 直接作用 |
6.5.2 间接作用 |
6.6 稳健性检验 |
6.7 研究结论 |
第7章 互联网金融、弱势群体与条件平等 |
7.1 互联网金融、城镇弱势群体与条件平等 |
7.1.1 问题的提出 |
7.1.2 理论分析 |
7.1.3 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
7.1.4 回归结果分析 |
7.1.5 稳健性检验 |
7.1.6 内生性问题 |
7.1.7 研究结论 |
7.2 互联网金融、农村群体与条件平等 |
7.2.1 问题的提出 |
7.2.2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7.2.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7.2.4 研究结果 |
7.2.5 稳健性检验 |
7.2.6 内生性检验 |
7.2.7 研究结论 |
7.3 研究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果 |
8.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和不足 |
第2章 制度、技术创新和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综述 |
2.1 制度的一般理论 |
2.1.1 制度的基本概念 |
2.1.2 制度的分类 |
2.1.3 制度的功能 |
2.1.4 制度变迁 |
2.2 技术创新一般理论 |
2.2.1 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关系 |
2.2.2 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 |
2.2.3 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关系 |
2.2.4 技术创新与公共政策 |
2.2.5 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
2.3 产业演化一般理论 |
2.3.1 演化经济学的起源 |
2.3.2 现代演化经济学 |
2.3.3 协同演化 |
第3章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演化分析 |
3.1 地方政府引致制度变迁分析 |
3.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
3.1.2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演化 |
3.1.3 地方政府竞争和制度变迁 |
3.1.4 地方政府竞争的有效形式是制度质量的竞争 |
3.2 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技术创新系统内部因素分析 |
3.2.2 技术创新系统外部因素分析 |
3.3 产业演化生命周期和产业演化机制分析 |
3.3.1 产业演化生命周期 |
3.3.2 产业演化机制 |
3.4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
3.4.1 制度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演化 |
3.4.2 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协同演化 |
3.4.3 制度与产业的协同演化 |
第4章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及仿真 |
4.1 现代演化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支持 |
4.1.1 自组织理论 |
4.1.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4.2 产业演化基本模型 |
4.2.1 NW模型 |
4.2.2 WKD模型 |
4.2.3 历史友好模型 |
4.3 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概念模型 |
4.3.1 产业环境主体的行为分析 |
4.3.2 企业主体的行为分析 |
4.4 模拟模型仿真 |
4.4.1 模拟平台MATLAB简介 |
4.4.2 模拟程序流程框架 |
4.4.3 模拟参数设置 |
4.4.4 模拟实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
第5章 案例分析:温州电气产业的演化 |
5.1 温州电气产业的发展历程 |
5.1.1 第一阶段(20 世纪70 年代):萌芽阶段 |
5.1.2 第二阶段(20 世纪80 年代初-90 年代初):初创阶段 |
5.1.3 第三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初-本世纪初):成长阶段 |
5.1.4 第四阶段(本世纪初至今):转型发展阶段 |
5.2 温州电气产业协同演化分析 |
5.2.1 制度供给与温州电气产业发展 |
5.2.2 技术创新与温州电气产业发展 |
5.2.3 制度、技术创新与电气产业协同发展的分析 |
5.2.4 计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简要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模型仿真程序代码 |
致谢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国外研究进展 |
(二) 国内研究进展 |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 研究视角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 |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
(一) 羌区四县 |
(二) 羌族村寨 |
(三) 旅游景区 |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难点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一) 创新点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一、产业融合理论 |
二、产业链理论 |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
二、自然地理状况 |
三、历史文化状况 |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
一、产业发展水平 |
二、市场发育程度 |
三、灾后重建 |
四、资源条件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一、整体评价 |
二、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政府方面 |
二、企业方面 |
三、村委会方面 |
四、居民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
(7)融资方式对新能源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2 新能源企业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融资方式对投资效率影响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企业融资方式 |
2.1.2 投资效率 |
2.2 融资方式影响投资效率的基本理论 |
2.2.1 MM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信号传递理论 |
第3章 新能源上市企业投融资现状分析 |
3.1 新能源上市企业融资现状与特点 |
3.1.1 企业融资现状 |
3.1.2 企业融资特点 |
3.1.3 不同性质企业融资特征 |
3.2 新能源上市企业的投资现状与特点 |
3.2.1 企业投资现状 |
3.2.2 企业投资特点 |
3.2.3 不同性质企业投资特征 |
3.3 新能源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融资方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
4.1 银行信贷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4.2 股权融资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4.3 政府补贴对投资效率的影响 |
第5章 融资方式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设计 |
5.1.1 数据说明 |
5.1.2 模型设定 |
5.1.3 变量定义 |
5.2 实证分析 |
5.2.1 描述性统计 |
5.2.2 融资方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
5.2.3 子样本融资方式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
5.2.4 政府补贴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分析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
6.1 完善银行资金投放与监管 |
6.2 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 |
6.3 增强政府补贴科学性 |
6.4 合理选择融资方式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中国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养老产业的文献综述 |
1.2.2 关于企业融资问题的文献综述 |
1.2.3 关于养老产业融资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融资理论 |
2.1.1 早期融资理论 |
2.1.2 现代融资理论 |
2.1.3 新资本结构理论 |
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1 交易成本的提出、概念及分类 |
2.2.2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 |
2.2.3 交易成本的性质 |
2.3 产权理论 |
2.3.1 产权的内涵、性质及分类 |
2.3.2 产权的功能、界定和保护 |
第3章 中国养老产业融资概述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养老产业概念解析 |
3.1.2 融资概念解析 |
3.1.3 其他相关概念解析 |
3.2 大力推进养老产业融资的现实背景和必要性 |
3.2.1 推进养老产业融资的现实背景 |
3.2.2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融资的必要性 |
3.3 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环境 |
3.3.1 政策环境 |
3.3.2 经济环境 |
3.3.3 社会环境 |
3.4 目前我国养老产业存在的融资困境 |
3.4.1 养老产业的特殊性导致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有限 |
3.4.2 养老产业融资能力弱 |
3.4.3 养老市场和融资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4章 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的模式选择 |
4.1 养老产业融资模式选择的重要方向——混合所有制 |
4.1.1 养老产业融资与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内在逻辑 |
4.1.2 养老产业混合所有制发展现状 |
4.2 PPP模式 |
4.2.1 PPP项目概述 |
4.2.2 养老产业PPP项目 |
4.2.3 养老PPP项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 上市融资 |
4.4 银行贷款 |
4.5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 |
4.5.1 REITs概述 |
4.5.2 养老型REITs |
4.6 政府类资金融资模式 |
4.6.1 政府引导基金 |
4.6.2 政府补贴类政策 |
4.7 养老信托 |
4.8 其他养老融资模式 |
4.9 养老产业融资模式选择中的最优国有化水平 |
4.9.1 问题的提出 |
4.9.2 模型的构建 |
4.9.3 模型分析 |
第5章 基于三阶段DEA的养老产业融资效率分析 |
5.1 方法介绍 |
5.1.1 DEA模型 |
5.1.2 三阶段DEA模型 |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5.2.1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5.2.2 变量选取 |
5.3 三阶段DEA方法的测度 |
5.3.1 第一阶段:未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养老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
5.3.2 第二阶段:影响融资效率的环境变量分析及投入变量调整 |
5.3.3 第三阶段: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后的养老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
5.4 养老企业融资效率评价 |
5.4.1 不同主营业务类型养老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
5.4.2 不同年度养老上市企业融资效率分析 |
5.4.3 结论 |
第6章 国外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经验借鉴 |
6.1 美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经验借鉴 |
6.1.1 美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6.1.2 美国养老产业融资经验借鉴 |
6.2 欧洲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经验借鉴 |
6.2.1 欧洲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6.2.2 欧洲养老产业融资经验借鉴 |
6.3 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及融资经验借鉴 |
6.3.1 日本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
6.3.2 日本养老产业融资经验借鉴 |
6.4 其他国家的经验借鉴 |
6.5 对中国的启示 |
第7章 促进中国养老产业融资的对策建议 |
7.1 构建完善的养老产业融资供给支持体系 |
7.2 健全养老产业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
7.3 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市场体系建设 |
7.4 推动“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医养结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理论与实际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现状 |
2.1 商业银行 |
2.1.1 投资资金不明确 |
2.1.2 投资方式异化 |
2.2 保险公司 |
2.2.1 投资比例不明确 |
2.2.2 基金资格门槛过高 |
2.3 社保基金、养老保险基金 |
2.3.1 投资资格不明确 |
2.3.2 投资细则缺乏 |
第3章 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问题 |
3.1 监管存在的问题 |
3.1.1 条块分割,多头监管 |
3.1.2 法律体系混乱 |
3.1.3 监管过于严苛 |
3.2 原因 |
3.2.1 分业监管模式下的权力分割 |
3.2.2 自治领域的公权力扩张 |
3.2.3 对市场机制与功能的漠视 |
第4章 完善机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的对策 |
4.1 重塑监管理念 |
4.1.1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监管理念 |
4.1.2 弘扬私法自治的法治理念 |
4.2 建构监管框架 |
4.2.1 制定投资基本法 |
4.2.2 改变政策性监管形式 |
4.2.3 功能监管和机构监管相结合 |
4.3 完善具体规则 |
4.3.1 加强银行投资私募股权衔接度 |
4.3.2 降低保险公司投资私募机构门槛规定 |
4.3.3 完善社保基金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细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现状 |
1.2.2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成因 |
1.2.3 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对策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中小制片企业及融资约束理论基础 |
2.1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概述 |
2.1.1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概念讨论 |
2.1.2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发展历程 |
2.1.3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发展现状 |
2.2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
2.2.1 影视产业资本开放相关理论 |
2.2.2 版权融资相关理论 |
2.2.3 融资约束相关理论 |
第3章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现状 |
3.1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发展现状 |
3.1.1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规模 |
3.1.2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渠道 |
3.1.3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模式 |
3.2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表现形式 |
3.2.1 中小制片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
3.2.2 中小制片企业规模效应不足 |
3.2.3 多元版权开发资本投入受限 |
3.2.4 制片产业区域协同欠佳 |
3.3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原因 |
3.3.1 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
3.3.2 外部环境不完善 |
3.3.3 版权开发投融资机构不足 |
3.3.4 金融结构与体制不合理 |
第4章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影响因素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市场环境对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
4.1.2 企业现状对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
4.1.3 企业前景对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 |
4.2 研究设计 |
4.2.1 变量选取 |
4.2.2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3 模型构建 |
4.3 实证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检验 |
4.3.3 多元回归分析 |
4.4 实证结论 |
第5章 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缓解对策 |
5.1 提升中小制片企业资信建设 |
5.1.1 实现中小制片企业经营信息化 |
5.1.2 增强大数据在影视产业链的应用 |
5.1.3 扩大中小制片企业规模化经营 |
5.2 完善相关投融资体系建设 |
5.2.1 鼓励相关产业金融发展 |
5.2.2 优化影视版权信用体系 |
5.2.3 加强影视版权证券化建设 |
5.3 适当放开投融资政策限制 |
5.3.1 增加投控模式试点 |
5.3.2 鼓励文创基金向中小制片企业倾斜 |
5.3.3 完善影视版权审核体系透明化 |
5.4 优化影视版权环境建设 |
5.4.1 加大影视版权法律保护力度 |
5.4.2 鼓励多元影视版权产品开发 |
5.4.3 实现“一带一路”影视版权走出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样本新三板制片企业基本情况 |
四、民营银行能否成气候(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普惠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研究[D]. 滕磊. 四川大学, 2021(02)
- [2]XX民营房地产公司多元化发展中的融资策略及其优化研究[D]. 宋金玲. 东南大学, 2020
- [3]现代汉语动宾式惯用语扩展情况研究[D]. 刘庆军. 沈阳师范大学, 2020
- [4]互联网金融与经济包容性增长[D]. 李连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5]制度、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演化研究[D]. 赵晓奔.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6]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7]融资方式对新能源上市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D]. 梁琰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8]中国养老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 刘佳琪. 吉林大学, 2019(10)
- [9]我国机构投资者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研究[D]. 周舟. 湖南大学, 2019(07)
- [10]我国中小制片企业融资约束研究[D]. 车佳宁. 湖南大学, 2019(07)